這兒真好教案(實用23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是每位教師都需要探索和實踐的問題。借鑒他人的教案經驗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這兒真好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教學重點:
    了解“荒島”的變化及感情讀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圖文結合,理解“漫山遍野,綠樹成蔭”的景象。
    教具準備:
    配樂課文朗讀錄音、畫有荒島背景的畫(每組一張)、各種圖片素材(如:小熊、各種小動物、樹木等,以供學生選用);學生自帶水彩筆、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進行生字教學,下面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依據教材的特點,以朗讀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去感受荒島的變化。從而更好的理解課文,知道改善環(huán)境的重要性,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的好習慣。
    為了達到預期的目標,安排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景,出示小熊圖片,談話引入新課。
    1、這是誰?想知道它的故事嗎?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它也很想認識你們,看看它是誰?)。
    2、板書課題,指導讀課題,培養(yǎng)語感。(突出這個地方特別好!)。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聽錄音,整體感知。
    學生邊聽課文錄音,邊思考。(師在學生聽時邊在黑板上畫荒島圖)。
    (指名回答)。
    2、細讀課文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生自讀課文,回答。(小島上只有小熊一個人住,孤零零的。)(貼小熊圖片并板書孤零零)。
    孤零零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你有沒有感到孤零零的時候呢?能不能說一說?(此時,如果只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去感受“孤零零”,一年級的學生不容易想象出來,而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經歷,想想自己有沒有孤單的時候,體會就會更深刻了。)。
    你要是這只小熊,孤零零的你會怎么想?
    指名回答。(這時有個朋友,該多好呀!)。
    現(xiàn)在你就把自己當成這只孤單的小熊,看看你能不能讀出小熊的感受。(自讀、賽讀、齊讀)。
    3、細讀課文第二部分(第二至三自然段):
    (1)找一個小朋友把第二自然段讀一讀,在他讀的時候,其他小朋友思考并回答。
    (理解“連忙”的意思,并指導朗讀該段。)。
    (2)白云讓小熊做什么呢?
    指名讀,其余學生思考,指名回答。(白云讓小熊種樹)。
    小熊種樹辛苦不辛苦?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那它怕不怕辛苦呢?(滲透德育:教育學生平時在生活、學習中不怕辛苦,要勇敢面對。)指名說、讀。(師引讀,生跟讀):小熊在島上,種了。(指導朗讀該句)。
    小熊種的樹怎么樣呢?(指名說、讀。)。
    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什么是漫山遍野,綠樹成蔭(出示課件)。
    當你是這只小熊,看到這美麗的小島,心情會怎樣?(高興)(指導學生讀出高興之情)。
    4、細讀課文第三部分(第四至六自然段):
    (師敘述)看到這美麗的小樹林,你想對小熊說什么?(生答)。
    是呀!這么美麗的地方,連小鳥也飛來了!你們聽聽它會說什么?還有誰來了?小熊的朋友們是怎樣說的?(這兒真好)(指導讀出贊美之情。)。
    看到這么多朋友來了,小熊會怎么說?(指導讀出小熊的高興之情。)。
    “這兒”究竟好在哪里呢?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指名說)。
    (師敘述)是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啊??!能不能把它畫下來?
    現(xiàn)在,老師發(fā)給每個小組一張荒島的背景畫,老師這還有許多用來貼畫的小圖片,你需要什么就到這兒拿,把它貼在你們組的小島上。如果你還想到什么新的東西,也可以用水彩筆畫在圖上,看誰的想象最豐富。
    生進行創(chuàng)作。師巡視輔導,并將較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
    (基本上都完成后,由學生自己進行評比。)。
    你認為那一幅最好?好在哪里?
    請小畫家上來說說,你們組為什么要這樣畫?
    指名說一說。評出最佳,進行獎勵。
    (這樣的教學,一方面,采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考察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還能讓學生進行再創(chuàng)造。另一方面,把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的意識,使學生在樂中學。)。
    三、品讀課文,深化主題。
    對比學生的貼圖與老師的板書,(師提問)現(xiàn)在的小島可真美呀,跟原來的小島完全不一樣了,那么你現(xiàn)在知道白云為什么讓小熊種樹了嗎?(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1、請你把全文再讀一遍,找一找原因。
    2、生自讀全文,指名回答,加深理解。
    總結:因為漫山遍野長滿了綠樹,改善了小島的環(huán)境,使小島不荒了,小動物們才到這兒上居住,小熊也因此找到了朋友??梢姴还苁钦l,都必須在好的環(huán)境下才能生活,所以,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的好習慣。
    3、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練習講故事(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
    請小朋友再把課文讀一讀,看看誰能把這個小故事講出來。
    生自己練讀、練說。指名講故事。
    四、拓展延伸,發(fā)揮想象。
    “你看,小熊用它勤勞的雙手,把這個荒島變得這么美,小朋友們,要把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也變成這么美,你們應該怎么做呢?”(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同桌討論、交流。)。
    學生自由發(fā)言。
    板書:
    云云。
    云
    小熊(圖片)孤零零。
    水
    這兒真好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理解“荒島”“孤零零”“連忙”“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等詞語的意思,正確識寫本課生字“座、連、忙、極”。
    2.指導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借助想象,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滲透愛護環(huán)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理解“荒島”“孤零零”“連忙”“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等詞語的意思,正確識寫本課生字“座、連、忙、極”。
    教學難點:
    指導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認識本課的生字詞、讀通讀順課文,寫好空、呀、話、年、象5個生字。
    2.教學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復習檢查。
    1.直接導入,齊讀課題。
    2.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詞。
    (二)讀悟第一自然段。
    1.讀通讀順第一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變換形式讀。
    小小的荒島上住著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相機學習生字“座”。
    (3)再次變換形式讀。
    一座小小的上住著一只小熊。小熊感到的,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荒島”“孤零零”。
    2.美讀第一自然段。
    (1)借助詞語“荒島”“孤零零”,體會小熊孤單、難受的心情。
    (2)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讀出小熊的心情。
    (三)讀悟第二自然段。
    1.讀通讀順第二自然段。
    (1)抽生讀,提示讀好本段中的四個生字。
    (2)認讀生字詞“連忙”。
    2.美讀第二自然段。
    (1)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用“連忙”說話。
    (2)借說話情境領悟小熊此時的著急,引導學生讀好第二自然段。
    (四)讀悟第三自然段。
    1.師生輪讀第三自然段,把第三自然段讀通讀順。
    2.學生自讀感悟小熊此時的心情。
    相機引導學生感悟“漫山遍野綠葉成陰”所描繪的畫面。
    3.引導學生帶著感悟到的心情讀好第三自然段。
    (五)讀悟第四—六自然段。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讀好“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2.利用句式創(chuàng)讀。
    “啊,這兒真好!有,有,還有,我就這在這兒吧!”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讀好第六自然段。
    (六)讀好整篇課文。
    學生自主排練,合作讀好整篇課文,鞏固讀書方法。
    (七)指導寫生字。
    1.認讀生字“座、連、忙、極”。
    2.讀生字筆順表。
    3.描紅,感受筆畫的占位和走向。
    4.師范寫,生臨寫。
    5.展示、評價。
    這兒真好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極”。
    3、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一、激趣導入。
    1、靜靜地看老師寫課題。
    2、齊讀。
    3、指讀讀出你的理解。
    4、齊讀。
    二、整體感知。
    這兒真好!這是誰說過這樣的話?它們怎么說的呢?請大家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
    這是誰說過的話?它們是怎么說的呢?
    齊讀。
    指讀你認為應該這樣讀?你來試一試。
    齊讀它們?yōu)槭裁匆@么說呀?
    學生匯報小鳥樹林是小鳥的家。
    新鮮的樹葉是小象和小鹿的最愛。
    各種水果是小猴的美味呀!
    還有誰也愿意來這里呀?為什么?
    讓我們替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再讀這句話。
    過渡:是啊,這里真是太美了,到處都是樹,可謂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呀!
    出示詞語: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誰也讀這個詞?
    你們讀的太好了,讓我覺得自己真的來到這兒了,和老師一起說。
    此時此刻,小熊高興極了。
    學習極字。你看到這個字你知道了什么?
    一段:
    1、自讀。
    2、你體會到了嗎?它以前的感受如何?
    3、這樣的感受你想會帶給小熊怎樣的壞心情?
    4、讓我們替小熊讀出這樣的壞心情。
    小結:看來,這座沒有朋友的荒島,帶給小熊的是太多的痛苦,小熊甚至連做夢都在渴望朋友,于是它向云兒求救,它連忙問:讀句子。
    出示句子:
    連忙問:“云啊云,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1、齊讀。
    2、指讀,你認為這句話應該讀出什么?
    3、齊讀。
    三段。
    云兒不說話。一起讀。
    小熊明白了,(出示句子)。
    1、請同學們自己讀這句話,著重注意“種呀種”你能讀出什么?
    (種樹和找朋友有什么關系嗎?)。
    小結:小熊就是這樣,為了快樂,為了幸福,決心自己親自改變這座荒島,美化這里的環(huán)境,讓我們再讀出它的決心。
    過渡:它堅持不懈,終于一年、讀句子。
    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老師來讀,你聽出了什么?你也來試試。
    (時間長,高興,滿山的樹)。
    小結:是呀!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出示詞語)。經過小熊的不懈努力,荒島已經不再荒了,它已經變成一個美麗的世界。讓我們再大聲地說:這兒真好!
    四段。
    就是因為這兒真好。瞧!吸引了好多朋友,以后小熊就不再孤零零了,還會大聲地說,不停地說:歡迎你們,歡迎你們!
    上到這里,你大膽想象一下這是的荒島上、你想到了什么?
    總結,這里不僅有花有草,更有幸福與快樂。
    讓我們再發(fā)自內心地說一聲:這兒真好!
    孩子們,請你把起書來,請你再靜下心來,請你再重讀一次課文,好好地享受一下小熊的心情變化。齊讀課文。
    板書:
    美化環(huán)境。
    收獲心情。
    這兒真好教案篇四
    (一)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訴我們改善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這篇課文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小熊住在荒島上很孤單。第二段(第二至三自然段)寫小熊向云兒請教后,開始在荒島上種樹。第三段(第四至六段),寫小熊找到了朋友。學習這篇課文的關鍵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lián)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課文配有插圖,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學情分析:
    課文較長,因此在指導朗讀方面要花較多的工夫,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可以小熊找朋友為線索指導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這個詞語,讓學生想象小熊住在荒島上的情形,體會“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則是感悟小熊種樹的辛苦,感受小島上發(fā)生的變化。第四、五、六自然段無需多講,可放手讓學生自讀,抓住“這兒真好”想象一下小島現(xiàn)在的樣子,說一說這兒好在哪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lián)系上文,把小熊一個人孤零零的情景和小動物們都夸這兒真好,紛紛住到了小島上的情景相對比,來加深體會,感受小熊的驚喜心情??梢酝ㄟ^聽學生的朗讀,看學生的表情判斷學生是否感悟。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生字詞,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朗讀。
    2、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一、激趣導入
    出示小熊圖,問:瞧,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恢皇裁??認識嗎?
    想知道小熊的故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第15課講的就是這個小熊的故事(貼小熊圖)。讓我們打開書,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課文比較長,生字也比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看你讀幾遍能把這個故事讀下來?!杂勺x課文,師巡視。
    2、檢查生字:小熊還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認識嗎?
    出示:小象小猴荒島
    天空夢見孤零零
    一座一年一起玩
    誰來讀讀第一行的詞語?(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幾個詞語讀對了,我們一起跟她讀)
    誰來讀讀第二行?——第三行誰來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小朋友真厲害,一下子就把這些詞語讀下來了)
    老師這還有兩個更難的,誰來讀好它?
    繼續(xù)出示: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真棒,我們跟著他讀一讀)
    還有這兩個,會讀嗎?出示:高興極了不停地說(我們一起讀一讀)
    三、精讀課文,指導感情朗讀
    1、詞語會讀了,課文小朋友也會讀了嗎?我請一個小朋友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細聽。
    2、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小熊住在哪里嗎?(簡筆畫:荒島)
    想象:荒島會是什么樣的啊?(沒有樹,沒有花,光禿禿的)
    是呀,小熊一個人住在這個荒島上,沒有樹,沒有花,多寂寞、多孤單呀!書上哪個詞講小熊很寂寞很孤單的?我看哪個小朋友最會讀書!——示“孤零零”(齊讀詞語)
    問:小熊孤零零的,真孤單啊,它想做什么呢?(找朋友)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多可憐??!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熊這么想找朋友,這時候,它看到什么了?(貼“云”)——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么著急地想找個朋友啊,誰來著急地讀一讀?
    引讀:我們現(xiàn)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飄來一朵云,連忙問:“——”(指導讀出著急找朋友的心情)
    4、學習第3自然段
    (2)師演示:把白云變成一棵樹
    問:云兒飄來飄去不說話,變成了什么?
    那云兒這是什么意思?。空l來告訴大家?
    ——它是讓小熊種樹啊,小熊明白了嗎?它是怎么做的?
    (3)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BR>    ——小熊種的樹多嗎?想一想,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5)那怎樣才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指黑板)小朋友看這,小熊種的小樹苗在小島上一年一年長大了(師邊述邊在上面畫幾棵小樹)那這是不是綠葉成陰,漫山遍野了呢?——怎樣才是呢?——你認為小熊還會把樹種在哪呢?誰上來種一種?(指名學生上黑板種樹)
    小島上種滿了樹,再想象一下,小島上還會有什么?(花,草)——指導學生把花草畫上(下面的小朋友看看,這是不是你想象的“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看圖理解:小島變美了,這兒是樹,那兒是樹,它們你連著我,我連著你,這就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6)看著這幅圖,把這段話再讀讀,會讀得更美——指名讀,師給配上音樂——齊讀
    5、學習第4、5自然段
    過渡:小島在小熊的辛勤勞動下,到處都長滿了小樹,漫山遍野,綠葉成陰,變得多美呀!那他找到朋友了嗎?——快速讀讀第4、5自然段。
    (1)小島上都來了哪些朋友???
    a、小鳥——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在說什么呢?——指名讀小鳥的話
    我們都變成小鳥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起說說:——(引讀小鳥的話)。許多小鳥飛來了,都在這住下了(一起動作演示)
    b、還有誰也來了?它們怎么來的?小象說什么?
    小猴也來了,小猴說什么?——小鹿呢?
    “這兒真好”,好在哪里?。?BR>    (2)分角色朗讀——學生分小組分別做小鳥、小猴、小象、小鹿,師讀旁白。
    6、學習第6自然段
    我們現(xiàn)在都是小熊了,一起來讀讀。
    四、回歸整體
    喜歡這個故事嗎?回家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嗎?要講好這個故事,首先得把課文讀好,讀熟,讓我們拿起書,再把這篇課文來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獙W生配樂朗讀。
    五、復習生字詞
    故事中的生字寶寶還舍不得大家呢!誰來讀?
    示沒有拼音的生字詞,學生認讀——獎——課后拿著卡片考考其他小朋友。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寫本課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一、復習檢查
    1、按課文內容填空
    這兒原來是一個()的荒島,后來小熊在這里種了(),幾年后,這兒()(),()、()、()到這兒安家落戶了。
    2、說說“這兒”好在哪里?
    有樹木:一年、兩年,小樹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有動物:許多小鳥飛來了,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都劃著船來了。
    這兒綠化搞的好,空氣新鮮,綠葉成陰,生活在這里一定很愉快。
    二、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座玩空呀年象極
    1、自主學習,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記字形(留下足夠時間,讓學生思考,互相交流)
    2、結合學生發(fā)言,教者小結:
    部件法:玩:“王”和“元”,合成“玩”。
    座:“廣”字頭,里面“坐”。
    空:“穴”字頭,下面“工”。(教新偏旁“穴”)
    猜謎法:象:撇刀下面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彎鉤里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教新偏旁:撇刀頭)
    關鍵法:年:上面像個“人”,下面記筆順:橫豎又橫豎,“年”字就寫成。
    3、指導寫字:
    座:半包圍結構。注意:上面部分的橫要略短,“坐”要略向左靠,否則會出現(xiàn)松散現(xiàn)象。
    玩:左右結構。注意:左邊“王”的最后一筆改為提,“元”的撇畫寫得稍長,要延伸至“王”的一提之下。
    空:上下結構。上面是“穴”字頭,要蓋住下面的“工”字。
    年:獨體字。第一二筆寫得偏小,三橫之間保持等距。
    極: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高右低。
    象:上中下結構。上面兩個部分只占二分之一。中間部分先寫一個扁扁的口。另外要處理好三撇。
    4、按筆順描紅。
    三、作業(yè)
    練習寫生字,習字冊描紅。
    (二)
    教學要求: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偏旁部首。
    情感目標: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部分生字。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
    2、就課題提問:這兒指哪兒?它好在哪兒?
    3、讓我們來讀課文了解吧。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自由讀課文,標上自然段號
    3、出示詞語,檢查自讀情況
    一座荒島孤零零夢見
    天空云兒飄來飄去連忙
    種呀種許多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高興極了不停地說
    4、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5、齊讀全文
    三、書寫指導
    座空年象極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學會本課部分生字。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要繼續(xù)學習第十五課--《這兒真好》(齊讀課題)
    2讀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熊。
    [顯示]
    一座荒島孤零零夢見
    天空云兒飄來飄去連忙
    種呀種許多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高興極了不停地說
    (1)給你一點時間,把這些詞語先讀給自己聽一聽。
    (2)各個聲音響亮都很自信,看來,要把這些詞語讀準確難不倒大家??梢靼琢嗽~語的意思,并把它們念好,可就有點難了,誰愿意來試一試的?你覺得我能把哪個詞語讀得特別好,就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給我打個招呼,好嗎。(指名讀:你想讀哪個詞?)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度:小熊該走了,我們一起把他送回家吧,哎小熊他住在哪兒呀?
    (生:小熊住在一座荒島上。)[顯示s1]
    1這是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小朋友你們就把自己當成是這只小熊,投入地讀一讀這一段話,體會一下小熊孤單一人生活在荒島上的感受。
    2剛才你們是自己讀給自己聽,現(xiàn)在誰愿意來讀給大家聽。(一人讀)
    3引導學生討論
    生:“孤零零”這個詞他讀得也很棒,讓我感受到小熊生活在荒島上很孤單,很寂寞。(點出:孤零零)
    生:他把“夢見”讀出來了,讓我知道小熊連做夢都想找到朋友。(點出:夢見)
    生:可能提到“每天”“許多”
    4xxx聽到了嗎,同學都夸你讀得好呢,我的心里也癢癢的,真想和他比一比,聽我來讀一讀好嗎?(師范讀)我在讀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了這只小熊,細細地體會他心里的`感受,體會得深了,就能讀得很投入。還有誰也能像我們一樣,把自己就當成是這只小熊去讀這段話,把你生活在荒島上的感受告訴大家?(指名讀,師點評:我很同情你這只寂寞的小熊,聽出來了你是多么希望身邊能有朋友?。。?齊讀)
    三、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2)讓我們一起來幫著小熊問一問。(生齊讀)
    2云兒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棵樹。[顯示s3第一句]云兒的主意有點怪,他的意思你猜出來了嗎?(生:他是要讓小熊在島上種樹,島上有了樹,那些愛生活在樹林里的小動物就會跑來和他做朋友了。)(多請幾人)
    3小熊和大家一樣聰明,他也明白了[顯示s3第二、三句]師引讀:他在島上—種呀種,(想一想這個詞應該怎么讀?生:讀得慢一點,讓大家感覺到小熊種樹種得很辛苦,那就請你來讀一讀。一起來)種了—許多小樹苗。(他種得可真多。)
    4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小島變了樣。[顯示圖片]小朋友快瞧,在小島上你們看到什么了?(生看圖自由交流)小島上真是[顯示兩個詞語]—漫山遍野,綠葉成陰(指名讀,齊讀)(要讓大家感覺到山上山下到處都是樹)(樹葉長得可茂盛啦,就像撐開了一把把綠色的大傘)
    四、學習四、五、六自然段
    1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小島可真美。
    2(1)看一只小鳥飛來了,他說--(小鳥可喜歡這兒啦,誰再來夸一夸。)
    生:自由發(fā)揮
    (2)瞧,又有誰來了?生:小鹿,小象,小猴劃著船來了。(提醒次序,完整)
    師:小象一來到島上,他也樂壞了,一個勁地說,你聽到他說什么了?
    師:小猴跳上小島高興地說,他會說什么呀?
    生;自由發(fā)揮(就把自己當成小動物直接說)(注意提醒表情、語氣、聯(lián)系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
    可是上來表演就看不到屏幕上的臺詞了,所以要請小朋友先把小動物們說的話背出來。一邊背可以一邊配上表情,加上動作。自編自演試一試。
    (1)生戴頭飾表演,師旁白
    (2)引導點評小熊很興奮,很熱情。
    (3)再請第二組上臺表演,生齊旁白。(說旁白的重要性)
    五小結
    1荒島變成了一個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動物成群的地方,我想無論誰去那兒都會夸—這兒真好。(指名讀課題)加感嘆號,誰真心喜歡這個美麗如畫的地方的,再來夸一夸?(指名讀,齊讀)
    2小朋友拿起書,讓我們一起再來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讀一讀。
    六書寫指導
    小島的環(huán)境變美了,小朋友一定也想去那兒陪小熊玩吧,今天我們就學寫—玩呀。
    這兒真好教案篇五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七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兩個偏旁部首。
    3.在教學中滲透環(huán)保教育,使學生明白改善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二.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課文。
    三.教學關鍵:
    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lián)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四.教學準備:1.掛圖2.音樂磁帶。
    五.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課。
    指名分段讀課文,說說課文中“這兒真好”是誰說的?
    教師過渡:這兒以前好嗎?
    二.精讀指導。
    1.學生自由讀課文的第一段。
    (1)說說這兒以前好嗎?學生聯(lián)系“荒”字想想小島以前的樣子,并說一說。
    (此處滲透環(huán)保教育,學生通過對荒島樣子的想象,激起學生對美好環(huán)境的向往)。
    (2)指導朗讀:
    指名讀,評議后齊讀。
    師過渡:這時天上飄來一朵云,小熊連忙問……。
    2.指導讀第二段。
    師指一學生:你這只小熊說了什么?生讀,評議。
    3.指導讀第三段。
    (1)學生自由小聲讀第三段,說說白云告訴小熊沒有?
    (2)小熊明白了什么?指名讀,評議。齊讀。
    (3)現(xiàn)在的小島還能叫荒島嗎?你們能不能給這個小島再起個名字。
    (此處通過學生讀小熊種樹內容和給小島換名,使學生體會到種樹會使環(huán)境產生變化,從而滲透環(huán)保教育)。
    (4)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學生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種樹與找朋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4.指導讀四、五、六段。
    (1)學生自由讀四、五、六段。
    (2)說說小島上又有了什么變化?
    (3)小組討論:種樹與找朋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此處,學生通過討論,就能懂得因為滿山遍野長滿了綠樹,改善了小島的環(huán)境,使小島不荒,小動物才會到小島上居住,小熊因此找到了朋友。在此處進行環(huán)保滲透,使學生感悟改善自然環(huán)境,會使許多小動物有生存環(huán)境的道理。)。
    三.表演讀全文。
    四.學習生字。
    1.出示:極、玩、呀。指生領讀。擴詞。
    2.學生觀察生字結構,說說記憶方法。
    3.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關鍵筆畫。
    4.學生看筆順圖書空,了解筆順規(guī)則。
    5.師范寫“極”“呀”
    6.學生描紅、練習。
    轉載自廬陽教育論壇;id=705。
    提供:雙魚。
    這兒真好教案篇六
    作者:銀山小學??。
    1、情境導入,喚起學習欲望。
    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在黑板下方用粗線條幾筆勾勒一座小小的荒島:只有幾塊石頭,沒有任何綠色植物)。
    “你們喜歡這兒嗎?”(相機板書:這兒)為什么?
    孩子們說了許多不喜歡的理由,既為學習下文體會后來小島的好埋下伏筆,同時也喚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聯(lián)系生活——感受小熊的孤單。
    引入:在這個人煙稀少,毫無生氣的小島上住著一只小熊(相機出示:“小熊”畫,貼在荒島上)。引導觀察:
    生活在荒島上的小熊是什么樣?看看它的表情,學學它的動作,用一個詞兒說說:“這是一只____的小熊”。
    書上用了一個詞,也寫出了小熊的感受,找一找。
    孤零零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你有沒有感到孤零零的時候呢?能不能說一說。
    現(xiàn)在,你就把自己當成這只小熊,孤零零的,心里會怎么想?
    通過看看、學學、演演、說說,再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聯(lián)系實際,在不經意間,感受了小熊的孤零零,走進了小熊的內心世界。
    3、朗讀感悟——體會小熊的急切。
    (我隨手在小熊的上方畫了一朵“云”)小熊怎么問的?
    沒有朋友,小熊心里多急多難過呀!你能把小熊的這種著急的心情讀出來嗎?
    4、讀書想象——小島變了模樣。
    ——“云兒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棵樹(隨手把云兒換成樹),云兒為什么要變成樹呢?”
    看著我寥寥幾筆就畫成的“云兒、綠樹”,孩子們個個睜大了眼睛,興趣高漲,對于“云兒為什么要變成樹?”輕輕松松就理解了。
    ——“于是,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呀,種了許多小樹苗。一年,兩年,過去了,這兒會變的怎么樣呢?”
    生學習句子“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這兒真好教案篇七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訴我們改善環(huán)境,維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這篇課文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小熊住在荒島上很孤單。第二段(第二至三自然段)寫小熊向云兒請教后,開始在荒島上種樹。第三段(第四至六段),寫小熊找到了朋友。學習這篇課文的關鍵是讓同學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lián)系,明白維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課文配有插圖,可協(xié)助同學理解課文。
    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學情分析:
    課文較長,因此在指導朗讀方面要花較多的工夫,讓同學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可以小熊找朋友為線索指導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這個詞語,讓同學想象小熊住在荒島上的情形,體會“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則是感悟小熊種樹的辛苦,感受小島上發(fā)生的變化。第四、五、六自然段無需多講,可放手讓同學自讀,抓住“這兒真好”想象一下小島現(xiàn)在的樣子,說一說這兒好在哪里?在此基礎上讓同學聯(lián)系上文,把小熊一個人孤零零的情景和小動物們都夸這兒真好,紛紛住到了小島上的情景相對比,來加深體會,感受小熊的驚喜心情??梢酝ㄟ^聽同學的朗讀,看同學的表情判斷同學是否感悟。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同學從小要懂得保護環(huán)境。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生字詞,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朗讀。
    2、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同學從小要懂得保護環(huán)境。
    一、激趣導入。
    出示小熊圖,問:瞧,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恢皇裁??認識嗎?
    想知道小熊的故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第15課講的就是這個小熊的.故事(貼小熊圖)。讓我們打開書,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課文比較長,生字也比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看你讀幾遍能把這個故事讀下來?!杂勺x課文,師巡視。
    2、檢查生字:小熊還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認識嗎?
    出示:小象小猴荒島。
    天空夢見孤零零。
    一座一年一起玩。
    誰來讀讀第一行的詞語?(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幾個詞語讀對了,我們一起跟她讀)。
    誰來讀讀第二行?——第三行誰來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小朋友真厲害,一下子就把這些詞語讀下來了)。
    老師這還有兩個更難的,誰來讀好它?
    繼續(xù)出示: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真棒,我們跟著他讀一讀)。
    還有這兩個,會讀嗎?出示:高興極了不停地說(我們一起讀一讀)。
    三、精讀課文,指導感情朗讀。
    1、詞語會讀了,課文小朋友也會讀了嗎?我請一個小朋友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細聽。
    2、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小熊住在哪里嗎?(簡筆畫:荒島)。
    想象:荒島會是什么樣的啊?(沒有樹,沒有花,光禿禿的)。
    是呀,小熊一個人住在這個荒島上,沒有樹,沒有花,多寂寞、多孤單呀!書上哪個詞講小熊很寂寞很孤單的?我看哪個小朋友最會讀書!——示“孤零零”(齊讀詞語)。
    問:小熊孤零零的,真孤單啊,它想做什么呢?(找朋友)。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多可憐?。?BR>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熊這么想找朋友,這時候,它看到什么了?(貼“云”)——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么著急地想找個朋友啊,誰來著急地讀一讀?
    引讀:我們現(xiàn)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飄來一朵云,連忙問:“——”(指導讀出著急找朋友的心情)。
    4、學習第3自然段。
    (2)師演示:把白云變成一棵樹。
    問:云兒飄來飄去不說話,變成了什么?
    那云兒這是什么意思???誰來告訴大家?
    ——它是讓小熊種樹啊,小熊明白了嗎?它是怎么做的?
    (3)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
    ——小熊種的樹多嗎?想一想,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5)那怎樣才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指黑板)小朋友看這,小熊種的小樹苗在小島上一年一年長大了(師邊述邊在上面畫幾棵小樹)那這是不是綠葉成陰,漫山遍野了呢?——怎樣才是呢?——你認為小熊還會把樹種在哪呢?誰上來種一種?(指名同學上黑板種樹)。
    小島上種滿了樹,再想象一下,小島上還會有什么?(花,草)——指導同學把花草畫上(下面的小朋友看看,這是不是你想象的“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看圖理解:小島變美了,這兒是樹,那兒是樹,它們你連著我,我連著你,這就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6)看著這幅圖,把這段話再讀讀,會讀得更美——指名讀,師給配上音樂——齊讀。
    5、學習第4、5自然段。
    過渡:小島在小熊的辛勤勞動下,到處都長滿了小樹,漫山遍野,綠葉成陰,變得多美呀!那他找到朋友了嗎?——快速讀讀第4、5自然段。
    (1)小島上都來了哪些朋友啊?
    a、小鳥——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在說什么呢?——指名讀小鳥的話。
    我們都變成小鳥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起說說:——(引讀小鳥的話)。許多小鳥飛來了,都在這住下了(一起動作演示)。
    b、還有誰也來了?它們怎么來的?小象說什么?
    小猴也來了,小猴說什么?——小鹿呢?
    (2)分角色朗讀——同學分小組分別做小鳥、小猴、小象、小鹿,師讀旁白。
    6、學習第6自然段。
    我們現(xiàn)在都是小熊了,一起來讀讀。
    四、回歸整體。
    喜歡這個故事嗎?回家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嗎?要講好這個故事,首先得把課文讀好,讀熟,讓我們拿起書,再把這篇課文來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同學配樂朗讀。
    五、復習生字詞。
    故事中的生字嬰幼兒還舍不得大家呢!誰來讀?
    示沒有拼音的生字詞,同學認讀——獎——課后拿著卡片考考其他小朋友。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寫本課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一、復習檢查。
    1、按課文內容填空。
    這兒原來是一個()的荒島,后來小熊在這里種了(),幾年后,這兒()(),()、()、()到這兒安家落戶了。
    2、說說“這兒”好在哪里?
    有樹木:一年、兩年,小樹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有動物:許多小鳥飛來了,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都劃著船來了。
    這兒綠化搞的好,空氣新鮮,綠葉成陰,生活在這里一定很愉快。
    二、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座玩空呀年象極。
    1、自主學習,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記字形(留下足夠時間,讓同學考慮,互相交流)。
    2、結合同學發(fā)言,教者小結:
    部件法:玩:“王”和“元”,合成“玩”。
    座:“廣”字頭,里面“坐”。
    空:“穴”字頭,下面“工”。(教新偏旁“穴”)。
    猜謎法:象:撇刀下面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彎鉤里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教新偏旁:撇刀頭)。
    關鍵法:年:上面像個“人”,下面記筆順:橫豎又橫豎,“年”字就寫成。
    3、指導寫字:
    座:半包圍結構。注意:上面局部的橫要略短,“坐”要略向左靠,否則會出現(xiàn)松散現(xiàn)象。
    玩:左右結構。注意:左邊“王”的最后一筆改為提,“元”的撇畫寫得稍長,要延伸至“王”的一提之下。
    空:上下結構。上面是“穴”字頭,要蓋住下面的“工”字。
    年:獨體字。第一二筆寫得偏小,三橫之間堅持等距。
    極: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高右低。
    象:上中下結構。上面兩個局部只占二分之一。中間局部先寫一個扁扁的口。另外要處置好三撇。
    4、按筆順描紅。
    三、作業(yè)。
    練習寫生字,習字冊描紅。
    這兒真好教案篇八
    一、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愛護大自然的美德,表達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環(huán)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lián)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2讀書感悟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
    3寫好“象”、“空”二字。
    三、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穴”和角字頭,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想象課文中的“這兒真好”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4、使學生知道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重要。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
    4、再次練讀課文。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師范讀課文。
    2、解答剛開始上課時提的問題:為什么這兒真好?
    3、你們了解小熊住在一個什么地方嗎?
    4、文章講了小熊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鞏固生字字音。
    2、教學新偏旁。
    3、自學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4、反饋,檢查。
    5、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呢?
    6、指導寫字。
    7、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練習分角色朗讀。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你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嗎?誰來說說看?(交流)。
    3、你們愿意到那兒去嗎?為什么?
    二、細讀課文。
    (出示句子:云呀云,我怎樣才能找到好朋友呢?)。
    沒有了朋友,小熊心里多著急、多難過呀,我們幫它來問問。
    (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讀出:與云的距離及著急。
    2、云兒是怎么做的呢?看——(演示云變成樹)。
    云兒什么也沒說,飄來飄去變成了一棵樹,小熊從中明白了什么呢?
    那么它是怎樣做的?從書上找到句子讀一讀。
    (動畫演示小熊種樹)小熊種的樹真多,誰能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出示句子: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
    (出示小島綠葉成茵的畫面)現(xiàn)在小樹長大了,你覺得這兒怎么樣?
    出示句子: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樹成陰。
    (看圖,練習朗讀。)。
    比讀這句話,讀出樹的多、美。
    拓展說話:現(xiàn)在的小島呀。
    4、荒島變成了美麗的快樂島,現(xiàn)在你們愿意到小熊那兒去了嗎?
    交流朗讀(媒體演示一只小鳥飛來了,出示句子):
    如果你是小象、小鹿、小猴,來到小島會怎么說呢?說話:
    小象地說:“”
    小鹿地說:“”
    小猴地說:“”
    拓展想象,還會有誰去小島,他們又會怎么做、怎么說呢?
    (誰)來了,它(它們)(怎么做)。
    (誰)來了,它(它們)說:“?!?BR>    (先小組討論,再交流)。
    7、如果你是小熊,會這樣高興地說嗎?
    9、角色體驗。
    小朋友學懂了課文,能把課文也讀得美美的嗎?(齊讀)。
    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在小組里讀一讀,演一演。
    10、選角色,戴頭飾表演。
    三、拓展延伸。
    你能給這美麗的小島起一個好名字嗎?老師會幫你告訴島主人的.
    回家后,畫一畫你心目中美麗的小島。
    四、板書設計:
    荒島孤零零。
    綠島引來了小鳥小猴小象小鹿。
    這兒真好教案篇九
    情境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而且是一種教育思想,是一種促使教學過程能引起學生極大興趣,激發(fā)學生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教育思想。它有助于發(fā)揮孩子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孩子一旦進入情境,對課文中刻畫的人物,抒發(fā)的情感,闡述的哲理,便會產生一種親切感,這樣,孩子理解課文便能化難為易。
    二、案例描述。
    1、設境激趣。
    孩子們說了很多不喜歡的理由,看來,他們的興趣已被喚起。
    生感情朗讀句子“云呀云,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看著教師幾筆就成形的“云兒、綠樹”,孩子們個個睜大了眼睛,興趣被完全激發(fā)出來了,對于“云兒為什么要變成樹?”輕輕松松就找到了答案——云兒要小熊在荒島上種樹,只有改善了環(huán)境,才能找到朋友。
    生學習句子“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為了更好地理解句中的詞語,教師大刀闊斧地在整座荒島上勾勒了一大片樹林,孩子們個個目不轉睛,無需多講,“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其義自現(xiàn)。
    2、入境激情。
    孩子們興致昂揚,已漸入佳境,此時此刻,孩子們最想做的就是融入其中,充分體驗。于是很自然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請幾位同學上臺為小熊打扮、美化小島,其他同學欣賞或在自己課本上作畫。不一會兒,“小島”上已布滿了鮮花、綠草、果樹、白云,還有幾座漂亮的房子,一條清澈的小溪,一個鮮紅的太陽……真是山清水秀,花紅柳綠,一片錦繡!
    師:這么美好的地方,吸引了許多小動物,看!一只小鳥飛來了——。
    (師把“小鳥貼畫”隨機給一個學生,這個學生手持小鳥,做小鳥狀輕快地飛上了“小島”,并對著美麗的小島高興地說:“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說完,把小鳥貼上了小島。)。
    師:許多小鳥飛來了——(由三、四個學生扮小鳥,飛上后齊說:“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師:遠處的小鹿啊,小象啊,小候啊也都劃著船來了——”(幾位扮小動物的同學上臺,一齊說:“??!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這時,坐在座位上的同學自然而然地扮起了小熊,高興極了,不停地說:“歡迎你們!歡迎你們!”
    3、升華明理。
    師:課文學完了,現(xiàn)在能說說你明白了、懂得了什么嗎?”
    生:我懂得了要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
    生:我懂得了不要看到環(huán)境不好就不去改變它。
    生:我懂得了要熱愛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
    三、案例反思。
    1、創(chuàng)設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間。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里,思維才表現(xiàn)得最活躍。相反,在壓抑的環(huán)境里,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氣氛中,是很難產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由此可看出,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提供輕松、和諧、愉快的空間,能使學生的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有利于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充分發(fā)揮。
    在本案例中,從教學一開始就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荒島”的情境,把學生帶入“荒蕪人煙”的小島上,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隨著“小熊、云朵、綠樹、一大片樹林”的逐步呈現(xiàn),學生也逐漸進入所設之境,同小熊一起從“孤單”到“渴望”,從“渴望”到“尋找”,直至“動手美化小島”,最終“迎來各種小動物”,學生自始至終都處于一種輕松、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之中。正是這種開放的空間,使得學生的思維異?;钴S,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地呈現(xiàn),各種“奇思妙想”和“創(chuàng)造性地繪畫”以及“活潑生動的角色表演”等都極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2、角色表演,充分體驗。
    情境教學中有多種創(chuàng)設情境的具體途徑,其中之一是角色扮演,體驗情境。
    在本案例中,學生一開始先來到“荒島”上,進入“小熊”的角色之中,初步體驗小熊的“孤單、渴望朋友”之情。隨著情境的不斷發(fā)展,學生通過“怎樣尋找朋友”即“親自美化環(huán)境”深入體驗:改善、美化環(huán)境對于尋找朋友的積極意義。最后,學生在各種小動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體驗到美好的環(huán)境給大家?guī)淼臍g快、愉悅之情。通過逐步層層體驗,最終升華明理,知道改善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3、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本案例中,從“設境激趣”到“入境激情”,直至“升華明理”,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特別是“入境激情”一環(huán)中,學生通過角色體驗,完全融入了情境之中,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在關鍵之處做必要的引導、點撥與評價,教師的角色已發(fā)生了轉變,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實踐證明: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全體學生投入其中充分參與活動,才能讓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獨創(chuàng)性充分顯現(xiàn)。
    這兒真好教案篇十
    《這兒真好》講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訴我們改善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這則故事內容淺顯,不過要讓孩子意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我覺得還得從故事著手,慢慢理解、體會。這個理解還得從“好”與“不好”上做文章。
    一、圖文結合,明白荒島前后變化之“好”與“不好”
    首先,讓孩子們觀察兩幅圖,即植樹前的荒島與植樹后的眾多朋友生活在一起的小島之景象,讓孩子們說說兩者區(qū)別,孩子們一看就知道荒島上光禿禿的,什么也沒有,而后者則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我讓孩子們說說,你喜歡哪幅圖?為什么?不用說孩子們都喜歡后一幅圖,理由是充滿生機的小島是小動物的家,小動物們都喜歡把家安在有樹的地方。通過觀察圖,孩子們初步認識到了有樹與無樹的小島的“好”與“不好”。
    二、聯(lián)系實際,感悟環(huán)保對于生存的環(huán)境之“好”與“不好”
    在教學完故事內容之后,我讓孩子們總結課題“這兒真好”,具體好在哪里。孩子們一一作了表達。接著,讓孩子們走進生活實際,反映一下自己家的周邊環(huán)境,孩子是真實的,他們中有的告訴我:周邊都設了垃圾箱,鄰居們都很愛護環(huán)境,垃圾都及時扔進了垃圾箱;有的告訴我:周圍很臟,特別是小河里,水已經渾濁不堪,到了夏天還會發(fā)出一股臭味;有的告訴我:周圍環(huán)境不行,大家都喜歡把柴火堆在屋前屋后,到了夏天蟲子很多;等等。孩子們說的很帶勁,趁熱打鐵,我問孩子們:你希望有一個怎樣的生活環(huán)境?孩子們一一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都是希望生活在一個清潔的、安寧的環(huán)境中。我又問孩子們:那怎么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這樣的環(huán)境呢?孩子們通過討論,表示每個人都要愛護周邊的環(huán)境,要學會約束自己,做一個有素質有修養(yǎng)的人。在這樣幾個生活實際問題的討論下,孩子們對環(huán)保的重要性已經很明確了,同時他們也懂得了如何做才是環(huán)保的表現(xiàn)。
    每一次學習一篇課文都是在學習如何做人!
    教學反思。
    《這兒真好》這課中要理解的詞語有:孤零零、種呀種、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等,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我采用了適當?shù)姆椒ā5谝欢沃兄饕斫狻肮铝懔恪?。我先做了情感鋪墊,讓學生用“荒島上沒有(?),也沒有(??)”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從而了解小熊的處境,學生說得挺好的(沒有樹木,沒有鮮花;沒有小動物,沒有果子)通過說學生就明白了荒島上什么都沒有。接著問學生:只有小熊住在那里,他會有什么感受?自然引出“孤零零”。然后讓學生說說“什么是孤零零?”他們能理解孤零零就是孤單、寂寞、沒勁的意思。為了更好地理解,我聯(lián)系課文的語句,“你還從哪里也看出小熊很孤單?”,學生明白了不光白天想連做夢都想,可見小熊多么孤單寂寞。這樣“孤零零”的意思學生自然是理解好了。
    在理解“種呀種”一詞時,考慮到這個詞語好理解,我只是將詞語的意思蘊涵在過渡語中:為了讓荒島長滿樹,小熊早上種,中午種,晚上還要種,這就是“種呀種”,今天種,明天種,后天接著種,這就是“種呀種”。不用太多講解,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漫山遍野、綠葉成陰”這兩個詞語意思相對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于是我借助媒體,將抽象的變成直觀形象的便于理解。我先讓學生看圖片,圖片上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很多樹)接著引導:樹長得怎樣?(高大、茂盛、綠油油、很多樹陰)從而歸納這就是“綠葉成陰”。然后讓學生說說“怎樣是滿山遍野?”通過看圖和想象,學生基本上能理解,我作適當?shù)囊龑Ш蜌w納:山前是樹,山后也是樹,山上是樹,山下還是樹,這就是“漫山遍野”。
    《這兒真好》這篇課文,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理解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難點,故我在教學中,確定以朗讀體悟情境表演作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表演讓學生體會“只有通過勞動,就能創(chuàng)造美好環(huán)境,就能找到朋友。”
    通過兩次教學,我深切地體會到,教學設計的思路對于課堂氣氛及學生學習、精神、思維的狀態(tài),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問題一:兩種問法的兩種效果。
    片段一。
    師:同學們,課文中哪兩個詞語能夠說明現(xiàn)在這兒真好呢?
    生:漫山遍野、綠葉成陰(齊讀)。
    師:那誰能告訴老師“漫山遍野和綠葉成陰”的意思嗎?
    生:“漫山遍野”就是山很多。
    生:“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就是山上的樹葉很多。
    片段二。
    師:小動物們都愿意在這兒住下來,你知道那是什么原因嗎?
    生:因為這兒風景優(yōu)美。
    師:用課文中的句子或詞語來說。
    生: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師:現(xiàn)在請你看著圖畫,來描述一下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景象好嗎?
    生:這兩個詞語描述的景象是這兒的樹木很多。
    生:我知道不光是我們看到的圖畫上的樹很多,而且整座小島上都是樹木。
    反思:對于一年級的小孩子來說,他們還不具備解釋詞語的意思,教師在片段一中所采用的問法無疑給學生的說話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更體現(xiàn)出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是教師強力灌輸給學生知識,學生的回答出于迎合,得不到滿意的回答。片段二中,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感官,把看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下來,學生有足夠的說話空間,思維被激活,他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能夠結合平時的生活實際,把看到的結合想到的說得完整通順??梢姡挥邪l(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他們才能學得快樂,學得扎實。
    問題二:設計環(huán)節(jié)放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效果。
    片段一。
    師: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景象,那你覺得畫面上的樹木能說明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嗎?不能,請帶有小樹苗的同學趕快來幫一幫小熊,種上你的小樹苗。
    生:(學生拿著自己做的小樹苗貼畫,一下子,圖畫上面的樹增加了許多)。
    ……。
    師:如果你來到這么美的地方,你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啊,這兒真好!我愿意在這兒住下來。
    生:啊,這兒真好!我會好好保護這兒的環(huán)境。
    生:我將在這兒上我的小樹苗,讓這兒越來越美。
    片段二。
    師: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景象,感到這兒的確真好。那這兒原來是否就這么好呢?讓我們來學學課文的第一和三段吧。
    ……。
    師:如果你來到這么美的地方,你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啊,這兒真好!我愿意在這兒住下來。
    生:啊,這兒真好!我會好好保護這兒的環(huán)境。
    生:我將在這兒上我的小樹苗,讓這兒越來越美。
    師:那就請你來打扮打扮吧!請帶上你想為小島裝扮的禮物來貼一貼吧。
    生:(學生貼畫:有貼小樹的,有貼花兒的,有貼房子的,有貼警示牌的“請愛護花草”……)。
    反思:
    片段一的教學設計,教師結合文本雖然作了適當?shù)耐卣?,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一定的培養(yǎng),但深度和廣度還是不夠的。
    片段二的教學,教師只是把片段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往后搬了一下,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沒有像片段一中那樣,只把小樹苗帶了上來,從片段二的貼畫上看出學生的思維超越了文本框架,將語文學習與平時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實現(xiàn)了知識、能力、情感的重新建構。
    這兒真好教案篇十一
    教學要求: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局部生字。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
    2、就課題提問:這兒指哪兒?它好在哪兒?
    3、讓我們來讀課文了解吧。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自由讀課文,標上自然段號
    3、出示詞語,檢查自讀情況
    一座荒島 孤零零 夢見
    天空 云兒 飄來飄去 連忙
    種呀種 許多 漫山遍野 綠葉成陰
    高興極了 不停地說
    4、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5、齊讀全文
    三、書寫指導
    座空年象極
    教學要求:
    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同學從小要懂得保護環(huán)境。學會本課局部生字。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要繼續(xù)學習第十五課--《這兒真好》(齊讀課題)
    2讀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熊。
    [顯示]
    一座荒島 孤零零 夢見
    天空 云兒 飄來飄去 連忙
    種呀種 許多 漫山遍野 綠葉成陰
    高興極了 不停地說
    (1)給你一點時間,把這些詞語先讀給自身聽一聽。
    (2)各個聲音響亮都很自信,看來,要把這些詞語讀準確難不倒大家??梢靼琢嗽~語的意思,并把它們念好,可就有點難了,誰愿意來試一試的?你覺得我能把哪個詞語讀得特別好,就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給我打個招呼,好嗎。(指名讀:你想讀哪個詞?)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度:小熊該走了,我們一起把他送回家吧,哎小熊他住在哪兒呀?
    (生:小熊住在一座荒島上。)[顯示s1]
    1這是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小朋友你們就把自身當成是這只小熊,投入地讀一讀這一段話,體會一下小熊孤單一人生活在荒島上的感受。
    2剛才你們是自身讀給自身聽,現(xiàn)在誰愿意來讀給大家聽。(一人讀)
    3引導同學討論
    生:“孤零零”這個詞他讀得也很棒,讓我感受到小熊生活在荒島上很孤單,很寂寞。(點出:孤零零)
    生:他把“夢見”讀出來了,讓我知道小熊連做夢都想找到朋友。(點出:夢見)
    生:可能提到“每天”“許多”
    4xxx聽到了嗎,同學都夸你讀得好呢,我的心里也癢癢的,真想和他比一比,聽我來讀一讀好嗎?(師范讀)我在讀的時候,就把自身當成了這只小熊,細細地體會他心里的感受,體會得深了,就能讀得很投入。還有誰也能像我們一樣,把自身就當成是這只小熊去讀這段話,把你生活在荒島上的感受告訴大家?(指名讀,師點評:我很同情你這只寂寞的小熊,聽出來了你是多么希望身邊能有朋友?。。?齊讀)
    三、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誰來對著云兒問一問?(你要讓云兒知道你很想很想找到朋友。)(你要急切地催著云兒給你出主意呀)(聽出你這么著急,云兒肯定會幫你)(假如我是云兒一定很同情你。)
    (2)讓我們一起來幫著小熊問一問。(生齊讀)
    2 云兒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棵樹。[顯示s3第一句]云兒的.主意有點怪,他的意思你猜出來了嗎?(生:他是要讓小熊在島上種樹,島上有了樹,那些愛生活在樹林里的小動物就會跑來和他做朋友了。)(多請幾人)
    3小熊和大家一樣聰明,他也明白了[顯示s3第二、三句]師引讀:他在島上—種呀種,(想一想這個詞應該怎么讀?生:讀得慢一點,讓大家感覺到小熊種樹種得很辛苦,那就請你來讀一讀。一起來)種了—許多小樹苗。(他種得可真多。)
    4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小島變了樣。[顯示圖片]小朋友快瞧,在小島上你們看到什么了?(生看圖自由交流)小島上真是[顯示兩個詞語]—漫山遍野,綠葉成陰(指名讀,齊讀)(要讓大家感覺到山上山下到處都是樹)(樹葉長得可茂盛啦,就像撐開了一把把綠色的大傘)
    四、學習四、五、六自然段
    1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小島可真美。
    2(1)看一只小鳥飛來了,他說--(小鳥可喜歡這兒啦,誰再來夸一夸。)
    生:自由發(fā)揮
    (2)瞧,又有誰來了?生:小鹿,小象,小猴劃著船來了。(提醒次序,完整)
    師:小象一來到島上,他也樂壞了,一個勁地說,你聽到他說什么了?
    師:小猴跳上小島高興地說,他會說什么呀?
    生;自由發(fā)揮(就把自身當成小動物直接說)(注意提醒表情、語氣、聯(lián)系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
    可是上來扮演就看不到屏幕上的臺詞了,所以要請小朋友先把小動物們說的話背出來。一邊背可以一邊配上表情,加上動作。自編自演試一試。
    (1)生戴頭飾扮演,師旁白
    (2)引導點評小熊很興奮,很熱情。
    (3)再請第二組上臺扮演,生齊旁白。(說旁白的重要性)
    五小結
    1荒島變成了一個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動物成群的地方,我想無論誰去那兒都會夸—這兒真好。(指名讀課題)加感嘆號,誰真心喜歡這個美麗如畫的地方的,再來夸一夸?(指名讀,齊讀)
    2小朋友拿起書,讓我們一起再來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讀一讀。
    六書寫指導
    小島的環(huán)境變美了,小朋友一定也想去那兒陪小熊玩吧,今天我們就學寫—玩呀。
    這兒真好教案篇十二
    轉載于本站?作者佚名。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種樹就能把荒綠變成綠島;只要生活的環(huán)境變好了,朋友就會來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讀下面的詞語,并說說它們的意思。
    天空、連忙、說話、綠樹成蔭、高興極了。
    2、指名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的開始,要十分重視復習檢查,認真了解學生第一課時學習的情況。】。
    二、講讀全文。
    過渡:這是一個童話故事,非常有趣。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我們來細細閱讀課文。
    1、出示小熊圖,問:小能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第一段話。
    (1)學生自讀。
    (2)檢查回答,并板書:“孤零零”;
    (3)提問:小熊孤零零的,它想什么呢?
    (4)小結。
    2、講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小熊它孤零零的,它多么想找到朋友呀!這個時候,天空飄來了一朵白云。
    (1)出示圖片,問:小熊對云說了些什么?
    【過渡的問題和出示的圖片,創(chuàng)設了故事的餓情景?!?。
    (2)出示小熊的一句話,指導朗讀。
    3、講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云兒是怎樣回答小熊的呢?小熊又是怎樣做的呢?
    (1)指名朗讀。
    (2)“云兒變成一棵樹”,是什么意思呢?小熊明白了嗎?它又做了什么呢?
    (3)一年、兩年,這兒變了,變成什么樣子了呢?
    (4)出示樹林圖,理解“漫山遍野”、“綠樹成陰”的意思。
    (5)小結。小熊明白了云的意思,堅持在島上種樹,荒島終于變成了綠島。
    【這一自然段的內容很復雜,也很含蓄,學生很難理解,細細引導是對的?!俊?BR>    4、講讀第4~6自然段。
    過渡:荒島變成了綠島,小熊的朋友來了嗎?
    (1)范讀。
    (2)提問:哪些朋友來了?學生答后貼上圖。
    (3)細讀追問:他們是怎么來的?來了之后他們說什么?(指導學生理解“飛”和“劃”的意思,并指導朗讀。)。
    (4)啟發(fā)想像,出示填表空題:還會有誰來到這兒,還會有誰說些什么呢?
    (5)講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6)小結?;膷u變成了綠島,引來了許多朋友,小熊高興極了。
    三、總結。
    小朋友,想一想,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只要種樹,就能把荒島變成綠島。只要生活的環(huán)境變好了,朋友就會來了。)。
    四、指導朗讀。
    五、作業(yè)。
    1、讀課文。
    2、這個故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3、完成填空:___________來了,說:“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
    荒島——————綠島。
    (種樹)。
    孤零零(小鳥圖)。
    (小象圖) 。
    (小猴圖)。
    (小鹿圖)。
    這兒真好教案篇十三
    2、感情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愛護大自然的美德,表達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環(huán)境的美好愿望。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穴”和角字頭,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想象課文中的“這兒真好”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4、使學生知道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重要。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
    4、再次練讀課文。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師范讀課文。
    2、解答剛開始上課時提的問題:為什么這兒真好?
    3、你們了解小熊住在一個什么地方嗎?
    4、文章講了小熊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鞏固生字字音。
    2、教學新偏旁。
    3、自學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4、反饋,檢查。
    5、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呢?
    6、指導寫字。
    7、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
    六、教學后記:“極”較難掌握。
    一、以故事引入:一座小小的荒島上住著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假如你是小熊,你這時最想做什么?…………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小熊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二、
    1、(課前準備好頭飾:白云、小樹5—6棵、小鳥、小鹿、小猴)老師邊復述課文內容學生邊帶著頭飾出場演繹小熊夢中的意境,這樣就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意境中。
    2、組來模仿剛才的表演來扮演課本劇。這樣寓學于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熟悉了課文的內容了。
    3、組表演,由學生來評一評哪一組表演得最好。
    4、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表演讀。
    5、討論:為什么小鳥、小鹿、小猴它們都說,這兒真好!
    三、教學生字詞。
    四、抄寫生字詞。
    五、背書。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了本課生字,理解了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兩個偏旁部首。
    3、課文較長,學生較難在堂上讀熟,課后需鞏固。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學生學會了從小要懂得保護環(huán)境。
    這兒真好教案篇十四
    課型。
    新授。
    課時。
    2
    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并能正確認讀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2、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培養(yǎng)愛護大自然的美德,表達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環(huán)境的愿望。
    重點。
    難點讓學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lián)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感悟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
    課前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四、教學生字。五、小結。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二、細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1、師板書課題。
    2、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再次練讀課文。1、師范讀課文。
    2、你們了解小熊住在一個什么地方嗎?3、文章講了小熊什么事?
    1、鞏固生字字音。
    2、教學新偏旁。
    3、反饋,檢查。
    4、指導寫字。
    5、師巡視指導。1、小朋友,你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嗎?誰來說說看?
    2、媒體演示荒島上小熊走來動畫。
    1.小熊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它真苦惱極了,你們愿意幫它出出主意嗎?(動畫演示)。
    (出示小島綠葉成茵的畫面)現(xiàn)在小樹長大了,你覺得這兒怎么樣?
    出示句子: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樹成陰。
    3、荒島變成了美麗的快樂島,現(xiàn)在你們愿意到小熊那兒去了嗎?
    5、拓展想象,還會有誰去小島,他們又會怎么做、怎么說呢?
    7、如果你是小熊,會這樣高興地說嗎?
    9、選角色,戴頭飾表演。
    你能給這美麗的小島起一個好名字嗎?回家后,畫一畫你心目中美麗的小島。1、學生齊讀課題。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1、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2、自由讀課文。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1、聽老師讀課文。2、討論剛開始上課時提的問題:為什么這兒真好?1、認讀生字。2、自學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3、說說你的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4、生描紅、仿寫。1、學生交流。2、你們愿意到那兒去嗎?1、四人小組交流。2、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讀出:與云的距離及著急。
    3、看——(云變成樹)從書上找到句子讀一讀。
    4、看圖,練習朗讀。5、拓展說話:現(xiàn)在的小島呀。6、讓我們懷著對他們的感謝之情一起有感情的朗讀第二、三自然段。7、我們來讀讀課文四、五自然段,用筆圈一圈有那些小動物來做客了?8、如果你是小象、小鹿、小猴,來到小島會怎么說呢?說話:9、學生邊讀邊表演。10、角色體驗。
    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在小組里讀一讀,演一演。
    板書計。
    16這兒真好荒島?????孤零零???????????????????。
    綠島引來了小鳥小猴小象小鹿。
    這兒真好教案篇十五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七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兩個偏旁部首。
    3、在教學中滲透環(huán)保教育,使學生明白改善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1、識字寫字。
    2、朗讀課文。
    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lián)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1、掛圖。
    2、音樂磁帶。
    二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課。
    指名分段讀課文,說說課文中“這兒真好”是誰說的?
    教師過渡:這兒以前好嗎?
    二、精讀指導。
    1、學生自由讀課文的第一段。
    (1)說說這兒以前好嗎?學生聯(lián)系“荒”字想想小島以前的樣子,并說一說。
    (此處滲透環(huán)保教育,學生通過對荒島樣子的想象,激起學生對美好環(huán)境的向往)。
    (2)指導朗讀:
    指名讀,評議后齊讀。
    師過渡:這時天上飄來一朵云,小熊連忙問……。
    2、指導讀第二段。
    師指一學生:你這只小熊說了什么?生讀,評議。
    3、指導讀第三段。
    (1)學生自由小聲讀第三段,說說白云告訴小熊沒有?
    (2)小熊明白了什么?指名讀,評議。齊讀。
    (3)現(xiàn)在的小島還能叫荒島嗎?你們能不能給這個小島再起個名字。
    (此處通過學生讀小熊種樹內容和給小島換名,使學生體會到種樹會使環(huán)境產生變化,從而滲透環(huán)保教育)。
    (4)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學生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種樹與找朋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4、指導讀四、五、六段。
    (1)學生自由讀四、五、六段。
    (2)說說小島上又有了什么變化?
    (3)小組討論:種樹與找朋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此處,學生通過討論,就能懂得因為滿山遍野長滿了綠樹,改善了小島的環(huán)境,使小島不荒,小動物才會到小島上居住,小熊因此找到了朋友。在此處進行環(huán)保滲透,使學生感悟改善自然環(huán)境,會使許多小動物有生存環(huán)境的道理。)。
    三、表演讀全文。
    四、學習生字。
    1、出示:極、玩、呀。指生領讀。擴詞。
    2、學生觀察生字結構,說說記憶方法。
    3、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關鍵筆畫。
    4、學生看筆順圖書空,了解筆順規(guī)則。
    5、師范寫“極”“呀”
    6、學生描紅、練習。
    這兒真好教案篇十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連”“忙”。
    3、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讀中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lián)系。
    多媒體動畫。
    1、讀課題。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6課,看老師寫課題,誰來讀讀課題?
    師點評:(1)讀的真美(2)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都讀出來嗎。
    師:好,一齊讀。
    2、復習師:同學們,課文中誰說“這兒真好”的?
    師:“這兒”指哪兒呢?為什么動物都說這兒真好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97頁,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板書:?)。
    1、學習第一節(jié):
    師:“這兒”是哪兒呢?生:一座荒島。
    師:你是從課文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師:你可真會讀書,誰來把課文第一段讀一讀?
    生:讀第一段。
    師:“一座小小的荒島上住著一只小熊”。同學們,什么樣的島就叫荒島呢?看老師寫這個“荒”字,想一想,荒島上有什么?(板書:荒島)。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點擊課件)同學們,看,這就是那荒島。對照這幅圖,看看這個“荒”字,你能來說說荒島的樣子嗎?(出示荒島圖)生描述荒島。
    師:當你孤零零的時候,你想做什么?
    師:課文中的小熊和你們的想法一樣嗎?它是怎么想的呢?
    生:非常地希望有個朋友。
    師:誰能把小熊這種孤零零的感受讀出來呢?指名朗讀。齊讀。
    2、學習第2、3自然段。
    師:沒有朋友的小熊多著急!多難過?。∧沁@只小熊后來這這樣一直孤單下去了嗎?指名讀課文2、3自然段。
    師:孤單的小熊有沒有一直孤獨下去呢?有一天,它突然遇到了誰(生:云)。
    師:好不容易遇到了云,小熊是怎么做的呢?
    師:此時的小熊急切的想找到朋友,他心里會想什么?對呀,所以他連忙問,連忙兩個字還是我們要學的生字呢,學習“連忙”兩個字并理解意。
    師:聽你這么著急,云兒肯定會幫你的,讓我們一起幫小熊問一問。生齊讀。
    師:聽了小熊的提問,云兒——。
    生: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棵樹。
    師:“種啊種”,讀得多好?。。c擊:種呀種),誰再來讀?
    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呀飛,飛到了美麗的小島上,你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生想象畫面。(放輕音樂)。
    師: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師:除了看到大樹,還看到了什么?
    生: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繽紛。
    師:看,這樣美麗的景色,用書上的兩個詞語表示就是——。
    生回答,師板書: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師:此時的'小島上,山上有樹,山下有樹,到處都是樹,這些樹長得非常茂盛,碧綠的樹葉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多。這就叫(漫山遍野、綠樹成蔭),誰能用嘴巴把這美麗的小島展示給大家。生讀。指導朗讀。
    師:你的朗讀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美妙的天地,謝謝你,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美景如畫的世界。師:多美的景色呀,來美美地讀。
    過去的荒島如今已變成了,誰能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
    生:花島。生:快樂島。生:果島。生:五彩島。生:五彩繽紛島。生:五顏六色島。
    3、學習第4、5、6節(jié)。
    師:美好的的環(huán)境吸引來了眾多的朋友,看,一只小鳥飛來了,他說(點擊課件)生: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
    師:許多小鳥飛來了,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這只小鳥說——。
    師:那只小鳥說——。
    生:齊讀:“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4、想象說話:
    師:小島究竟好在哪兒呢?看,小鹿一跨上小島,就豎起大姆指說——。
    師:小象一來到島上,他樂壞了,一個勁的夸:生:
    師:小猴沒等船停穩(wěn),就一腳跑到小島,大聲地說——生:
    師:此時的小島,已經成為動物的王國,歡樂的海洋。師:小朋友們,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讓我們來變魔術,變、變、變、變成了一只只小動物,我是一只小兔,在樹林里采蘑菇,多開心呀!
    練習說話:出示:()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BR>    生交流。
    師點評。
    5、齊讀課文:
    師:同學們,捧起書,讓我們一起再來給這個美麗的小島拍一張精彩的照片吧!
    生:齊讀課文。
    2、師總結:是呀,我們也要像小熊一樣,積極地保護自然環(huán)境,用雙手把環(huán)境變得更美、更好,這樣我們才能享受到更多的藍天碧水、綠樹成蔭。送給大家?guī)拙湓挘?BR>    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綠色是我們的家園。用愛心呵護每一片綠色。
    荒島——綠島。
    保護環(huán)境。
    這兒真好教案篇十七
    句容市二圣中心校??丁洪華。
    一、案例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這兒真好》。
    這是一篇發(fā)人深思、情境性很強的童話故事,描寫了居住荒島的小熊感到孤單,尋找朋友,在天上白云啟示下植樹造林,終于迎來了許多朋友的故事,生動地表現(xiàn)了必須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思想感情。
    二、案例描述: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情境導入,喚起學習欲望。
    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在黑板下方用粗線條幾筆勾勒一座小小的荒島:只有幾塊石頭,沒有任何綠色植物)。
    “你們喜歡這兒嗎?”(相機板書:這兒)為什么?
    孩子們說了許多不喜歡的理由,既為學習下文體會后來小島的好埋下伏筆,同時也喚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聯(lián)系生活——感受小熊的孤單。
    引入:在這個人煙稀少,毫無生氣的小島上住著一只小熊(相機出示:“小熊”畫,貼在荒島上)。引導觀察:
    生活在荒島上的小熊是什么樣?看看它的表情,學學它的動作,用一個詞兒說說:“這是一只____的小熊”。
    書上用了一個詞,也寫出了小熊的感受,找一找。
    孤零零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你有沒有感到孤零零的時候呢?能不能說一說。
    現(xiàn)在,你就把自己當成這只小熊,孤零零的,心里會怎么想?
    通過看看、學學、演演、說說,再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聯(lián)系實際,在不經意間,感受了小熊的孤零零,走進了小熊的內心世界。
    3、朗讀感悟——體會小熊的急切。
    (我隨手在小熊的上方畫了一朵“云”)小熊怎么問的?
    沒有朋友,小熊心里多急多難過呀!你能把小熊的這種著急的心情讀出來嗎?
    4、讀書想象——小島變了模樣。
    ——“云兒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棵樹(隨手把云兒換成樹),云兒為什么要變成樹呢?”
    看著我寥寥幾筆就畫成的“云兒、綠樹”,孩子們個個睜大了眼睛,興趣高漲,對于“云兒為什么要變成樹?”輕輕松松就理解了。
    ——“于是,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呀,種了許多小樹苗。一年,兩年,過去了,這兒會變的怎么樣呢?”
    生學習句子“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融入情境,激發(fā)情感。
    孩子們一個個情緒高漲、此時,他們最想做的,就是營造一個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融入其中,充分體驗。于是,我抓準時機,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打扮、美化小島。孩子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彩筆、貼畫等,有的剪,有的貼。不一會兒,小島上變的五彩繽紛,美麗極了。
    ——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把這座荒島建設的多么漂亮呀!這么美的環(huán)境吸引了一只小鳥(拿處事先準備好的小鳥貼畫)你愿意做小鳥嗎?學學小鳥的動作一邊飛,一邊說。
    學生紛紛舉手,興致盎然,一名學生接過我手中的小鳥,做小鳥狀輕快地飛上了小島,并對著美麗的小島高興地說“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說完,把小鳥貼上小島。
    還有許多小動物來了,都是誰?看看圖,讀讀第五自然段,你最喜歡哪只小動物,你就學著它的樣子,模仿它的動作,在小組里演一演。
    ——“許多小鳥飛來了-——”(找四五個喜歡小鳥的學生飛上臺,一起說“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這兒吧!”并貼上小鳥貼畫。)。
    ——“遠處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劃著船來了——(請三名學生手持小鹿、小象、小猴的貼畫上臺,齊說“??!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并貼上貼畫。)。
    如今的小島環(huán)境優(yōu)美,再加上這么多小動物的居住,真是生機勃勃呀?。ㄏ鄼C板書:真好)讓我們再來讀題!
    明確道理,樹立環(huán)保意識。
    ——“我會對他們說:“你們不要亂砍樹木,要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
    ——“以后我會多植一些樹,多栽一些花,把世界變得更美麗?!?BR>    ……。
    孩子們踴躍發(fā)言,大多數(shù)都表達了美化環(huán)境,建設綠色家園的思想感情。
    三、案例反思。
    1、注重了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2、創(chuàng)設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
    這兒真好教案篇十八
    教材分析:
    《這兒真好》是蘇教版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學習這篇課文的關鍵是讓學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關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抓住詞語,自然過渡。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新的故事。自由地朗讀,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要將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學生自由朗讀,讀后出示小黑板:一座天空連忙說話一年小象種呀種高興極了)。
    師:你會讀這些詞語嗎?愿意做小老師帶其他孩子一起讀嗎?
    師:(指著高興極了)這個詞兒能讀得更高興些嗎?
    師:(抓住高興極了這個詞語,繼續(xù)發(fā)問)你什么時候就會高興極了呢?
    (孩子們有的說得了100分最高興,有的說收到生日禮物最高興,有的說交了一個新朋友最高興,有的說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最高興。)。
    師:(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讀一讀,讀明白這只小熊為什么不高興了嗎?
    設計意圖:一般教小學低年級的課文時,從生字向課文的過渡,老師往往會選用傳統(tǒng)的過渡方式小朋友們,認識了生字寶寶,我們再去讀一讀課文。在設計這一過渡環(huán)節(jié)時,我就摒棄了這一做法,抓住高興極了一詞,先通過朗讀,體會人物情緒,孩子們很容易就將高興的感覺讀出味兒來了。然后抓住高興極了繼續(xù)發(fā)問,將孩子帶入課文內容的教學中。引導孩子說出讓自己高興的事兒,喚起他們已有的生活體驗,再通過語言表述出來,讓他們明白其實快樂很容易呀!這時再將不高興的小熊帶到大家面前,形成對比,孩子心里自然會產生疑問,它為什么不高興呢?這樣從一開始就將學生的興趣完全調動起來。
    二、品讀句子,走進文本。
    師:這荒島是什么樣子的呢?用這兒沒有_______,沒有_______,只有_______。的句式來說說你想象中的荒島。
    師:所以說,這是一只_______的小熊呢?
    (指導朗讀,讀出孤零零)。
    師:正在這時,天空飄來一朵云,你們知道云兒要告訴小熊什么嗎?
    師:(疑惑地)這個老師就不明白了,小熊是想找朋友呀!種樹和找朋友有什么關系嗎?
    (學生回答后,出示課文: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
    師:小朋友明白了,小熊也明白了呢!引讀他在島上。
    你怎么理解這里的種呀種?從這個詞中你讀懂了小熊種得怎么樣?
    誰來和小熊一起去種樹呢!(指名讀)。
    師:你們能讀好種呀種這個詞,是不是也能讀好這句話呢?讓我們和小熊一起去種樹吧!
    設計意圖: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這句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句子,其中種呀種又是重中之重。在教學時,先引導學生理解種呀種是指種得很辛苦,不停地種。然后再要求他們通過朗讀種呀種體會小熊種樹的艱辛與勞累,有了朗讀詞語作鋪墊,句子的感覺就很容易把握了。最后讓學生齊讀時,說成是讓我們和小熊一起去種樹吧體現(xiàn)了一種主人公的意識,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是和小熊一起種樹的伙伴,將自己融入文本,品讀自然水到渠成。
    師:因為小熊不停地種,所以小島上到處都是樹,而且這些樹還非常茂盛呢!(出示:島上綠葉成陰的圖片。同時出示句子: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師:文中用了兩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小島,就在這句話中,誰能將它們找出來告訴大家?
    生:漫山遍野和綠葉成陰。
    師:你能讀好這兩個詞語嗎?(漫山遍野引導孩子讀出樹多:綠葉成陰引導孩子讀出樹美、綠、多。)。
    師:這樣的小島可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所以一年、兩年要讀得怎么樣?
    小朋友能用自己的朗讀將老師帶進這綠意盎然的樹林嗎?
    設計意圖: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寫出了小熊種樹的成果,是找到朋友的前提。教學時抓住兩個關鍵詞漫山遍野和綠葉成陰,通過朗讀體會此時的荒山已成綠島,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小熊的辛勤種樹。這兩個詞語的指導到位了,整個句子的感覺也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學生用自己飽含激情的朗讀告訴我,他們已經完全走進了文本,成了樹林的主人,正在將這綠意盎然的樹林介紹給大家,希望更多的人成為他們的朋友呢!其實這也是孩子們發(fā)自心靈深處的呼喚呀!
    三、激情渲染,帶入情境。
    師:這么美的環(huán)境吸引來了一只小鳥,(拿出頭飾,演示小鳥飛來)。
    小鳥嘰嘰喳喳,好像在說(出示小鳥的話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學生讀)。
    誰愿意做一只小鳥,來說一說這句話呀!(一生上前說)。
    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好了!(學生加上小鳥飛的動作再說)。
    師:小鳥,小鳥,我想問問你,你覺得這兒好在哪兒呢?
    設計意圖:題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本文題為這兒真好,是引用小動物們的話作為題目的。課文學到這兒,是拋出你覺得這兒好在哪兒呢的時候了。學生思考與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其實也是再次走進文本,貼近文中人物,理解課文,內化情感的過程,也是對前面所學內容的概括與總結,更是對中心的把握與理解。
    師:聽你這么說,老師也迫不及待地想去小島看看了?,F(xiàn)在的小島可熱鬧了,除了這只小鳥外,還有哪些動物也來了呀?(拿出更多的頭飾)。
    師:這么多小動物來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出示動物們的話: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師:這么多小動物,你最喜歡哪個,最想來扮演哪個呢?
    (學生上前表演,教師配音渲染)。
    師:有一天,一只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咦!那是什么地方呀?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多漂亮呀!它高興地說(表演小鳥的同學接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后來,這只小鳥又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許多小鳥,于是,許多小鳥飛來了。(一群小鳥扇動著翅膀飛來了)再后來,這個好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了整個動物界,遠處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劃著船過來了。(小動物們做劃船的動作來了)他們都情不自禁地說(動物們接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這時,小島的主人,那只孤零零的'小熊看見原本寂寞的小島上一下子來了這么多的朋友,高興得都合不攏嘴巴了,它高興極了,不停地說。(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接小熊的話歡迎你們!歡迎你們!)從此,小動物們都快快樂樂地無憂無慮地生活在了這座小島上了。
    四、學會感恩,保護環(huán)境。
    師:怎樣才能讓小島永遠這么美麗,甚至更美麗呢?大家來提些建議吧!
    設計意圖:感恩是一種美德,感恩更是一則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種幸福,感恩更是一個永恒的支點。抓住本課的教學契機,對為大家創(chuàng)造了如此生活環(huán)境的小熊感恩,同時也是將內心情感外化為語言表達的過程。
    文章的中心便是讓學生感悟找朋友與種樹之間的關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小熊一起種了樹,親眼見證了小動物們美滿的生活后,點明本課的中心,教育學生保護環(huán)境。讓學生明白要想讓這里永遠這樣美麗,我們必須從我做起,保護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這樣才能讓環(huán)境永遠造福我們。
    這兒真好教案篇十九
    課文講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訴我們改善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這篇課文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小熊住在荒島上很孤單。第二段(第二至三自然段)寫小熊向云兒請教后,開始在荒島上種樹。第三段(第四至六段),寫小熊找到了朋友。學習這篇課文的關鍵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lián)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課文配有插圖,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課文較長,因此在指導朗讀方面要花較多的工夫,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可以小熊找朋友為線索指導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這個詞語,讓學生想象小熊住在荒島上的情形,體會“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則是感悟小熊種樹的辛苦,感受小島上發(fā)生的變化。第四、五、六自然段無需多講,可放手讓學生自讀,抓住“這兒真好”想象一下小島現(xiàn)在的樣子,說一說這兒好在哪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lián)系上文,把小熊一個人孤零零的情景和小動物們都夸這兒真好,紛紛住到了小島上的情景相對比,來加深體會,感受小熊的驚喜心情。可以通過聽學生的朗讀,看學生的表情判斷學生是否感悟。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教學時間:2課時。
    1、認識本課生字詞,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朗讀。
    2、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示小熊圖,問:瞧,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恢皇裁??認識嗎?
    想知道小熊的故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第15課講的就是這個小熊的故事(貼小熊圖)。讓我們打開書,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1、課文比較長,生字也比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看你讀幾遍能把這個故事讀下來?!杂勺x課文,師巡視。
    2、檢查生字:小熊還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認識嗎?
    出示:小象小猴荒島。
    天空夢見孤零零。
    一座一年一起玩。
    誰來讀讀第一行的詞語?(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幾個詞語讀對了,我們一起跟她讀)。
    誰來讀讀第二行?——第三行誰來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小朋友真厲害,一下子就把這些詞語讀下來了)。
    老師這還有兩個更難的,誰來讀好它?
    繼續(xù)出示: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真棒,我們跟著他讀一讀)。
    還有這兩個,會讀嗎?出示:高興極了不停地說(我們一起讀一讀)。
    1、詞語會讀了,課文小朋友也會讀了嗎?我請一個小朋友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細聽。
    2、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小熊住在哪里嗎?(簡筆畫:荒島)。
    想象:荒島會是什么樣的啊?(沒有樹,沒有花,光禿禿的)。
    是呀,小熊一個人住在這個荒島上,沒有樹,沒有花,多寂寞、多孤單呀!書上哪個詞講小熊很寂寞很孤單的?我看哪個小朋友最會讀書!——示“孤零零”(齊讀詞語)。
    問:小熊孤零零的,真孤單啊,它想做什么呢?(找朋友)。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多可憐??!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熊這么想找朋友,這時候,它看到什么了?(貼“云”)——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么著急地想找個朋友啊,誰來著急地讀一讀?
    引讀:我們現(xiàn)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飄來一朵云,連忙問:“——”(指導讀出著急找朋友的心情)。
    4、學習第3自然段。
    (2)師演示:把白云變成一棵樹。
    問:云兒飄來飄去不說話,變成了什么?
    那云兒這是什么意思啊?誰來告訴大家?
    ——它是讓小熊種樹啊,小熊明白了嗎?它是怎么做的?
    (3)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BR>    ——小熊種的樹多嗎?想一想,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3)那怎樣才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指黑板)小朋友看這,小熊種的`小樹苗在小島上一年一年長大了(師邊述邊在上面畫幾棵小樹)那這是不是綠葉成陰,漫山遍野了呢?——怎樣才是呢?——你認為小熊還會把樹種在哪呢?誰上來種一種?(指名學生上黑板種樹)。
    小島上種滿了樹,再想象一下,小島上還會有什么?(花,草)——指導學生把花草畫上(下面的小朋友看看,這是不是你想象的“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看圖理解:小島變美了,這兒是樹,那兒是樹,它們你連著我,我連著你,這就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4)看著這幅圖,把這段話再讀讀,會讀得更美——指名讀,師給配上音樂——齊讀。
    5、學習第4、5自然段。
    過渡:小島在小熊的辛勤勞動下,到處都長滿了小樹,漫山遍野,綠葉成陰,變得多美呀!那他找到朋友了嗎?——快速讀讀第4、5自然段。
    (1)小島上都來了哪些朋友?。?BR>    a、小鳥——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在說什么呢?——指名讀小鳥的話。
    我們都變成小鳥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起說說:——(引讀小鳥的話)。許多小鳥飛來了,都在這住下了(一起動作演示)。
    b、還有誰也來了?它們怎么來的?小象說什么?
    小猴也來了,小猴說什么?——小鹿呢?
    (2)分角色朗讀——學生分小組分別做小鳥、小猴、小象、小鹿,師讀旁白。
    6、學習第6自然段。
    我們現(xiàn)在都是小熊了,一起來讀讀。
    喜歡這個故事嗎?回家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嗎?要講好這個故事,首先得把課文讀好,讀熟,讓我們拿起書,再把這篇課文來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獙W生配樂朗讀。
    故事中的生字寶寶還舍不得大家呢!誰來讀?
    示沒有拼音的生字詞,學生認讀——獎——課后拿著卡片考考其他小朋友。
    附板書: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寫本課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1、按課文內容填空。
    這兒原來是一個()的荒島,后來小熊在這里種了(),幾年后,這兒()(),()、()、()到這兒安家落戶了。
    2、說說“這兒”好在哪里?
    有樹木:一年、兩年,小樹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有動物:許多小鳥飛來了,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都劃著船來了。
    這兒綠化搞的好,空氣新鮮,綠葉成陰,生活在這里一定很愉快。
    出示生字:座玩空呀年象極。
    1、自主學習,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記字形(留下足夠時間,讓學生思考,互相交流)。
    2、結合學生發(fā)言,教者小結:
    部件法:玩:“王”和“元”,合成“玩”。
    座:“廣”字頭,里面“坐”。
    空:“穴”字頭,下面“工”。(教新偏旁“穴”)。
    猜謎法:象:撇刀下面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彎鉤里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教新偏旁:撇刀頭)。
    關鍵法:年:上面像個“人”,下面記筆順:橫豎又橫豎,“年”字就寫成。
    3、指導寫字:
    座:半包圍結構。注意:上面部分的橫要略短,“坐”要略向左靠,否則會出現(xiàn)松散現(xiàn)象。
    玩:左右結構。注意:左邊“王”的最后一筆改為提,“元”的撇畫寫得稍長,要延伸至“王”的一提之下。
    空:上下結構。上面是“穴”字頭,要蓋住下面的“工”字。
    年:獨體字。第一二筆寫得偏小,三橫之間保持等距。
    極: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高右低。
    象:上中下結構。上面兩個部分只占二分之一。中間部分先寫一個扁扁的口。另外要處理好三撇。
    4、按筆順描紅。
    練習寫生字,習字冊描紅。
    教后小記:
    作者郵箱:
    資料提供者:
    這兒真好教案篇二十
    《這兒真好》是蘇教版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學習這篇課文的關鍵是讓學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關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新的故事。自由地朗讀,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要將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學生自由朗讀,讀后出示小黑板:一座天空連忙說話一年小象種呀種高興極了)。
    師:你會讀這些詞語嗎?愿意做小老師帶其他孩子一起讀嗎?
    師:(指著高興極了)這個詞兒能讀得更高興些嗎?
    師:(抓住高興極了這個詞語,繼續(xù)發(fā)問)你什么時候就會高興極了呢?
    (孩子們有的說得了100分最高興,有的說收到生日禮物最高興,有的說交了一個新朋友最高興,有的說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最高興。)。
    師:(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讀一讀,讀明白這只小熊為什么不高興了嗎?
    設計意圖:一般教小學低年級的課文時,從生字向課文的過渡,老師往往會選用傳統(tǒng)的過渡方式小朋友們,認識了生字寶寶,我們再去讀一讀課文。在設計這一過渡環(huán)節(jié)時,我就摒棄了這一做法,抓住高興極了一詞,先通過朗讀,體會人物情緒,孩子們很容易就將高興的感覺讀出味兒來了。然后抓住高興極了繼續(xù)發(fā)問,將孩子帶入課文內容的教學中。引導孩子說出讓自己高興的事兒,喚起他們已有的生活體驗,再通過語言表述出來,讓他們明白其實快樂很容易呀!這時再將不高興的小熊帶到大家面前,形成對比,孩子心里自然會產生疑問,它為什么不高興呢?這樣從一開始就將學生的興趣完全調動起來。
    師:這荒島是什么樣子的呢?用這兒沒有_______,沒有_______,只有_______。的句式來說說你想象中的荒島。
    師:所以說,這是一只_______的小熊呢?
    (指導朗讀,讀出孤零零)。
    師:正在這時,天空飄來一朵云,你們知道云兒要告訴小熊什么嗎?
    師:(疑惑地)這個老師就不明白了,小熊是想找朋友呀!種樹和找朋友有什么關系嗎?
    (學生回答后,出示課文: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
    師:小朋友明白了,小熊也明白了呢!引讀他在島上。
    你怎么理解這里的種呀種?從這個詞中你讀懂了小熊種得怎么樣?
    誰來和小熊一起去種樹呢!(指名讀)。
    師:你們能讀好種呀種這個詞,是不是也能讀好這句話呢?讓我們和小熊一起去種樹吧!
    設計意圖: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這句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句子,其中種呀種又是重中之重。在教學時,先引導學生理解種呀種是指種得很辛苦,不停地種。然后再要求他們通過朗讀種呀種體會小熊種樹的艱辛與勞累,有了朗讀詞語作鋪墊,句子的感覺就很容易把握了。最后讓學生齊讀時,說成是讓我們和小熊一起去種樹吧體現(xiàn)了一種主人公的意識,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是和小熊一起種樹的伙伴,將自己融入文本,品讀自然水到渠成。
    師:因為小熊不停地種,所以小島上到處都是樹,而且這些樹還非常茂盛呢!(出示:島上綠葉成陰的圖片。同時出示句子: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師:文中用了兩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小島,就在這句話中,誰能將它們找出來告訴大家?
    生:漫山遍野和綠葉成陰。
    師:你能讀好這兩個詞語嗎?(漫山遍野引導孩子讀出樹多:綠葉成陰引導孩子讀出樹美、綠、多。)。
    師:這樣的小島可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所以一年、兩年要讀得怎么樣?
    小朋友能用自己的朗讀將老師帶進這綠意盎然的樹林嗎?
    設計意圖: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寫出了小熊種樹的成果,是找到朋友的前提。教學時抓住兩個關鍵詞漫山遍野和綠葉成陰,通過朗讀體會此時的荒山已成綠島,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小熊的辛勤種樹。這兩個詞語的'指導到位了,整個句子的感覺也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學生用自己飽含激情的朗讀告訴我,他們已經完全走進了文本,成了樹林的主人,正在將這綠意盎然的樹林介紹給大家,希望更多的人成為他們的朋友呢!其實這也是孩子們發(fā)自心靈深處的呼喚呀!
    師:這么美的環(huán)境吸引來了一只小鳥,(拿出頭飾,演示小鳥飛來)。
    小鳥嘰嘰喳喳,好像在說(出示小鳥的話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學生讀)。
    誰愿意做一只小鳥,來說一說這句話呀!(一生上前說)。
    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好了!(學生加上小鳥飛的動作再說)。
    師:小鳥,小鳥,我想問問你,你覺得這兒好在哪兒呢?
    設計意圖:題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本文題為這兒真好,是引用小動物們的話作為題目的。課文學到這兒,是拋出你覺得這兒好在哪兒呢的時候了。學生思考與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其實也是再次走進文本,貼近文中人物,理解課文,內化情感的過程,也是對前面所學內容的概括與總結,更是對中心的把握與理解。
    師:聽你這么說,老師也迫不及待地想去小島看看了?,F(xiàn)在的小島可熱鬧了,除了這只小鳥外,還有哪些動物也來了呀?(拿出更多的頭飾)。
    師:這么多小動物來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出示動物們的話: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師:這么多小動物,你最喜歡哪個,最想來扮演哪個呢?
    (學生上前表演,教師配音渲染)。
    師:有一天,一只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咦!那是什么地方呀?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多漂亮呀!它高興地說(表演小鳥的同學接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后來,這只小鳥又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許多小鳥,于是,許多小鳥飛來了。(一群小鳥扇動著翅膀飛來了)再后來,這個好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了整個動物界,遠處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劃著船過來了。(小動物們做劃船的動作來了)他們都情不自禁地說(動物們接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這時,小島的主人,那只孤零零的小熊看見原本寂寞的小島上一下子來了這么多的朋友,高興得都合不攏嘴巴了,它高興極了,不停地說。(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接小熊的話歡迎你們!歡迎你們!)從此,小動物們都快快樂樂地無憂無慮地生活在了這座小島上了。
    師:怎樣才能讓小島永遠這么美麗,甚至更美麗呢?大家來提些建議吧!
    設計意圖:感恩是一種美德,感恩更是一則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種幸福,感恩更是一個永恒的支點。抓住本課的教學契機,對為大家創(chuàng)造了如此生活環(huán)境的小熊感恩,同時也是將內心情感外化為語言表達的過程。
    文章的中心便是讓學生感悟找朋友與種樹之間的關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小熊一起種了樹,親眼見證了小動物們美滿的生活后,點明本課的中心,教育學生保護環(huán)境。讓學生明白要想讓這里永遠這樣美麗,我們必須從我做起,保護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這樣才能讓環(huán)境永遠造福我們。
    這兒真好教案篇二十一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表演個別情景。
    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小黑板生字卡片貼圖。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兒真好》。
    請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寫課題。
    誰來讀讀課題?
    指名一生讀課題(真有感情)。
    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樣子讀一讀,師范讀---這兒真好生齊讀。
    昨天我們和小熊一起認識很多生字寶寶,今天生字寶寶把帽子都摘下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我們開火車讀一讀吧!
    出示詞卡:
    連忙夢見一年。
    孤零零不停地。
    一座荒島一只小猴。
    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這個句子誰會有感情地讀一讀?
    出示句子: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
    生讀,師評價:真有感情,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讀吧。
    1、請小朋友打開書,大聲把課文第一自然段朗讀一遍。
    生自由讀。
    2、誰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指名讀(讀得真流利,誰再把感情加進去)(2人)。
    3、小熊住在哪里呢?(提醒學生把話說完整,說得真完整/你能再完整地說一說嗎)。
    生答:小熊住在一座小小的荒島上。
    4、師畫:荒島圖,貼小熊圖。
    你們知道荒島是什么樣子的呢?
    指名說(1人)。
    5、你會用黑板上的句子說一說嗎?
    出示填空:荒島上沒有,沒有,只有。(2-3人)說話。
    6、是呀,小熊一個人住在這座荒島上,覺得怎么樣呢?
    指名用完整的話說一說。板書:孤零零。
    7、你能把小熊的孤單讀出來嗎?
    指名讀(2人)女生齊讀。
    8、孤零零的小熊在想什么呢?
    生答:真想要一個朋友啊。
    是呀,人在孤單的時候總是很想找些朋友。(師指著天空)這時天空飄來了一朵云,小熊看見了云,引讀:連忙問:“云呀云,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9、師指著“連忙”,誰來把這個詞讀一讀。
    指名讀“連忙”
    “連忙”看出小熊怎么樣?
    生答:很著急。
    你能把小熊的著急讀出來嗎?
    指名讀(2人)。
    男生齊讀。
    1、云兒是怎樣告訴小熊的?
    學生回答:云兒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棵樹。(把樹畫到小熊面前)。
    云兒實際上想跟小熊說什么呢?你能學云對小熊說一說嗎?
    生回答。
    2、師評價:小朋友真聰明,小熊和小朋友一樣聰明,他立刻就明白了,他干什么啦?
    生答:在荒島上種樹。
    板書:種樹。
    3、小熊種了多少樹---許多。你還從哪個詞看出小熊種的樹多呢?
    生回答:種呀種小朋友真會讀書,能找出書中重要的詞語理解課文。
    生答: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板書: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誰來告訴大家,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荒島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的呢?
    指名說。
    師在黑板上畫樹。
    指名回答。
    誰來把你們看到的貼到小島上去。
    (指名貼花草蜜蜂蝴蝶等圖)。
    生回答。
    1、美麗的快樂島把小動物們都吸引來了,瞧,都是誰來了呀。
    請大家開心地和同桌一起把課文第45自然段讀一遍。
    指名讀。
    2、誰來讀讀寫小鳥的句子。
    生拿著小鳥邊讀邊“飛”上講臺,把小鳥貼在黑板上。
    師評價:這只小鳥真開心呀誰能讀得更開心點。
    3、許多小鳥都很開心地住下來了。
    貼許多小鳥圖。
    其它小動物們怎么樣呢?
    男孩子把寫小鹿、小象和小猴的句子讀讀看。
    指名讀。
    4、小動物們真開心呀。讓我們分角色把小動物的開心讀出來吧。
    分角色讀課文。
    5、小動物都說這兒真好,請問小朋友們這兒到底好在哪里呢?
    請你用黑板上的句子來回答,先跟同桌小朋友討論一下。
    出示:
    啊,這兒真好,這里有,,。小動物們都住在這兒了。
    指名說。
    6、小動物都高興的'住在了美麗的快樂島上,現(xiàn)在最高興的是誰呀?
    生齊說:小熊。
    (把笑臉貼到小熊的臉上,原來的小熊立刻變的快樂起來。)。
    為什么呢?
    因為他終于有很多朋友啦!
    板書:朋友。
    是什么讓小熊一下子擁有了這么多的好朋友呢?
    生答。
    師指著板書:小熊本來孤零零地生活在荒島上,后來他動手又動腦在島上種了許多樹,把荒島變得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用自己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麗的環(huán)境,迎來了許多得朋友。所以我們小朋友從小要愛護自然環(huán)境,用行動交到更多的朋友。
    1出示小黑板上的練習:
    (1)荒島上沒有,沒有,只有。
    (2)啊,這兒真好,這里有,,。小動物們都住在這兒了。
    2、生自由完成練習。
    3、反饋,指名讀。
    4、現(xiàn)在你知道現(xiàn)在這兒好在哪里了嗎?
    指名說。
    種樹。
    孤零零漫山遍野朋友。
    綠葉成陰。
    這兒真好教案篇二十二
    《這兒真好》是一篇童話故事,描寫了居住荒島的小熊感到孤單,尋找朋友,在云朵的啟示下營造樹林,終于迎來許多朋友的故事,由這個故事生形象地告訴了我們要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改善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動畫演示,創(chuàng)設了與課文相和諧的'情境。隨著一大片樹林的呈現(xiàn),學生漸入佳境,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各種美妙情景隨之而來:小草、鮮花、小河、果樹……學生來到荒島上,進入小熊的角色之中,深刻體驗小熊的孤單、渴望朋友之情。
    懂得尋找朋友與植樹造林之間:改善、美化環(huán)境對于尋找朋友的積極意義。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通過小鳥的話,讓學生模仿這個句式展開想象,其他小動物來到這里會說些什么,緊扣課文,以點及面地練習說話,再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融入表演之中,這樣通過調動學生自身的知識積累對教材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使得教學內容新鮮而充滿濃厚的情趣,使文本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這樣就在愉快的活動中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這兒真好教案篇二十三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本課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運用簡筆畫的方式幫著孩子們理解詞語,以便在孩子心中展示畫面,試著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通過了解小熊找到朋友的經過,得出“這兒真好”來之不易,從而教育學生美好的環(huán)境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chuàng)造,從小要懂得愛護環(huán)境。
    教學重點:
    1、讀中感悟小熊找到朋友的過程,體會“這兒真好”。
    2、學寫“象”字。
    課前準備:貼圖(小熊、小鳥、小鹿小象小猴)。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
    師:小朋友們,我們昨天學習了(指課題:齊讀:這兒真好),交了不少詞寶寶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跟它們打個他招乎吧!
    出示:一座荒島???高興極了??孤零零???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開火車讀指讀。
    2、指名分段讀課文(正確、流利即可)。
    二、緊抓課題,練習說話,品“這兒真好”(學習課文第四、五、六節(jié))。
    它們是怎么說的?引讀“小鳥說:‘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小鹿、小象、小猴說:‘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能把這兩句類似的話用一句話來表達嗎?????、?????、???(和)????????(都、一起)說:“這兒真好!”
    指名說(兩位)。
    2、抓住關鍵詞語,品味“這兒真好”
    師:這么多小動物都說這兒真好,“這兒”是什么樣呢?打開課本好好讀讀,找找,看誰找得準(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生齊讀。指名讀,閉上眼睛讀。
    師:孩子們,你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呢?這兒有……有……有……(孩子們說,老師簡筆畫。)。
    師:說得真好,無怪乎小動物都說:……指板書:這兒真好!
    孩子們,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些小動物們,來到這里,你會說些什么呢?同桌的互相說說。
    指名說(我是小猴,這里的樹多高啊,我可以在……)。
    這么多朋友都喜歡這兒,小熊怎么樣的?(出示:高興極了。)(指名讀:最后一節(jié)。)。
    (我聽到小熊好高興啊。啊,小熊真是太激動了。)。
    【設計意圖:第二段教學中學生按圖想象說話。以“綠油油”、“黃燦燦”為重點說話。讓學生充分進入情境,抓住重點,展開想象說話,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朗讀上,根據學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通過學生不同角色轉變,聯(lián)系實際想象說話,師生互動,以讀代講,很有實效。通過從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較,得出“小松鼠三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結果了沒有”這個結論,充分感知“每天”所強調的意思,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理解規(guī)律。通過讓孩子們以小動物的身分來感受美好的環(huán)境,并進行說話訓練,讓孩子們充分體會“這兒真好”。與下文“這兒是一座荒島”形成強烈的對比,充分體會這美好的環(huán)境是來之不易。
    三、感受小熊的努力,品味“這兒真好”來之不易。
    1、感受荒島,品讀課文,體會小熊的孤零零。
    你覺得這里怎樣?(指名說)。
    指導朗讀好下面兩句:1)小熊感受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指名讀)。
    2)小熊連忙問:“云呀云,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2、讀出小熊的努力,品味“這兒真好”來之不易。
    師:小熊這么想朋友,它是怎樣做的呢?好好讀書找找。
    出示: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
    師:孩子們自由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仿佛看到了小熊怎么樣?
    (從你的“種呀種”,我感到了小熊好辛苦。你把“種呀種”讀得很快讓老師感到了小熊找朋友的急切。你突出了“許多”,讓我們看到了小熊的努力。)。
    師:看,小熊的努力沒有白費,師引讀:一年,兩年,……(生接: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小島變美了,無怪乎小動物們都會情不自禁地贊嘆:指板書引讀:這兒真好!
    師:孩子們,讓我們捧書把課文從頭到尾讀一遍,好好體會小熊用自己的雙手把荒島變得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從而找到朋友的過程,再細細想想這兒除了環(huán)境好,還有什么好呢?(孩子們讀到四五節(jié)時,把小動物們的圖依次放進簡筆畫里)。
    討論:這兒真好,好在哪里?引導學生充分發(fā)言。
    五、學習生字“象”。
    學習“象”
    師:小熊通過自己的勞動讓小島變得美麗,讓自己有了很多朋友???,它正和朋友們在大樹下開心地玩呢!看看這些朋友中誰的個頭最大?(小象)我們來學“象”這個字吧。
    (1)讀:后鼻音三拼音節(jié)。
    (2)怎么記?學習:撇刀頭。引導兒歌記憶:撇刀頭下一扁口,一撇穿口過,彎勾里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
    (3)寫:范寫,生寫。
    師: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打開《習字冊》寫好本課的生字吧。
    學生完成作業(yè)。
    板書:???????????????????????????小熊圖一(一座荒島)。
    高興極了????????。
    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小鳥圖?(簡筆畫)??小猴圖。
    小鹿圖???熊圖二???小象圖。
    主要設計理念: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16課教材。教材以童話的形式講述了一只小熊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居住環(huán)境,從而找到了許多朋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生機勃勃的過程。這是一篇孩子一讀就懂童話故事,教學時教者試圖通自己的教學讓孩子們在有感情的朗讀中感悟到找朋友與種樹之間的聯(lián)系,明白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的同時,能習得一些學語文的方法,以逐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學能力。
    “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熏陶”。教者在教學本課時緊扣“這兒真好”,充分利用好文本及插圖,創(chuàng)設畫面,引出小島的變化,通過小島前后變化的對比和小熊神態(tài)前后變化的對比,帶領學生入情入境,進行角色體驗、情景體驗,從而明白“這兒真好”來之不易,得出創(chuàng)造美好環(huán)境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理解詞句,讀出文本情境,在情境中進行說話訓練,豐富文本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