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敬老主持稿(精選13篇)

字號:

    總結是一個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多進行寫作練習和修改,可以提高寫作的流暢度和表達效果??偨Y是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的一種重要方法??偨Y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偨Y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時間和資源。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總結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一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香爐礁街道道德講堂,講述身邊的道德故事,分享身邊的'道德感悟,我是主持人xxx。
    聆聽道德故事,沐浴道德洗禮,品悟道德力量,讓心靈在“道德講堂”凈化。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敬老愛親”,我們將圍繞自我反省,行崇德禮和唱歌曲、看短片、講故事、誦經典、念勸善詞、發(fā)善心、一堂一善事、送吉祥九個環(huán)節(jié)開展今天的活動。
    下面進行第一項:自我反省。
    中華民族是一個講道德的民族,
    下面進行第二項:行崇德禮和唱歌曲。
    下面請大家起立,讓我們面對屏幕上的“德”字,行注目禮。
    請工作人員放歌曲,唱道德歌曲——公民道德歌。
    下面進行第三項:看短片。
    下面進行第四項:講故事。
    有請我們社區(qū)書記為我們講述有關敬老愛老的故事。
    下面進行第五項:誦經典。
    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胎嬰未成人,十月懷母腹??曙嬆钢?,饑食母之肉。
    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惟恐生產時,身為鬼眷屬。
    一旦兒見面,母命喜再續(xù)。愛之若珍寶,日夜勤撫鞠。
    母臥濕簟席,兒眠干被褥。兒睡正安穩(wěn),母不敢伸縮。
    兒穢不嫌臭,兒病身甘贖。兒要能步履,舉止慮顛狀。
    哺乳經三年,汗血耗千斛。兒要能飲食,省口姿所欲。
    劬勞辛苦盡,兒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勞,愚怠憂碌碌。
    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
    兒行千里路,親心千里逐。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倪烈水,64歲,廣東揭陽人。民間文藝家倪烈水50年來,一直把傳播、踐行孝道文化當作自己生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他的教育下,很多不孝之子都悔過自新、改邪歸正。他收養(yǎng)幫助教育了20多位貧困少兒,使他們大多都成了公務員和企業(yè)家。為讓更多的人受到孝文化的熏陶與教育,在倪烈水的影響與動員下,由一批有孝心、有愛心的企業(yè)家成立了"愛心中華行孝文化促進會";他還利用兩年多的時間撰寫出版了《勸孝歌》一書,向社會捐贈1.5萬冊,眾多的媒體爭相報道,求購書者絡繹不絕,教育感動了無數人,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其事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已成為勸孝行善的楷模。
    下面進行第六項:發(fā)善心。
    反省了自身的得失,唱了一首歌,看了一個短片,聽了一個故事,誦讀了一段道德經典,相信大家有許多感想,請現場的觀眾與我們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
    有德之人。
    下面進行第七項:念勸善詞。
    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告訴我們,損人根本不利己,關鍵時刻的善惡一念,人就決定了自己的未來命運,積累善行的家庭一定會有很多吉祥如意的事情;惡行累累的家庭一定會有很多災禍發(fā)生。
    請大家跟我一起念“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
    下面進行第八項:一堂一善事。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真誠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受益者。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從而踐行道德,這是我們開設道德講堂的根本宗旨。請大家把自己的道德踐行計劃、敬老愛老的想法寫在這里。
    下面進行第九項:送吉祥。
    今天送給大家的是守望鄰里一家親卡,大家可以在上面進行登記,給家里的老人提供一些便捷的上門服務。請大家在退場時去門口領取。希望今天到場的每一位能將這份感動、將我們的祝福傳遞給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愿大家多行善舉、平安幸福、吉祥如意。
    今天的道德講堂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二
    主持人介紹來賓。
    首先感謝大家來參與我們?yōu)I河社區(qū)第二期道德講堂——孝心敬老的主題活動。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老有所終,幼有所養(yǎng),”形成了尊老愛幼的家庭道德觀,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說我們贍養(yǎng)孝敬自己長輩時也不應該忘記其他與自己無血緣關系的老人,在教育指導自己小輩時也不應該忘記其他的小輩,在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不僅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當遵守的道德準則,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具有法律義務性。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傳承,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精神,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在孝的天平上,它們都是等值的。
    【誦】“誦一段經典”:本期的道德講堂選取了《孝經》中的“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其大意為:“人的身體四肢、毛發(fā)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后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后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yè),功成名就。”
    【觀】接下來我們“看一部短片”:萬德隆20xx年度感動人物親恩模范楊曉蕓(或孝敬老人榜樣揚建濤)。
    看了片中故事,我想很多人可能在想,這是典型,離我們太遙遠了,沒有可比性,那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真真實實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學】“學一學模范”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身邊的人,了解身邊真實的故事,本期道德講堂我們很榮幸的請到了州賽管委愛崗敬業(yè)、孝心無價的道德模范:烏蘭同志。
    下面有請本期道德講堂推講人—xxx為大家推講吳蘭同志愛崗敬業(yè)、孝心無價的故事。
    感謝xxx的推講,今天我們也把吳蘭同志請到了本期道德講堂的現場,下面讓吳蘭同志給我們講一下,她在這十余年間是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照顧身患重病的母親教育年幼子女和愛人的。有請吳蘭同志,大家歡迎。。。(吳蘭同志談感受)。
    感謝吳蘭同志,雖然吳媽媽現在不在了,但女兒的這份孝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為了我們能健康成長在我們三歲前母親都不能在夜里睡一個安穩(wěn)覺。
    父母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教我們學走路學說話。
    教我們讀書、寫字,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教我們穿衣服綁鞋帶系扣子。
    上學時吵著要新鞋母親省吃儉用把積攢了好久都舍不得用的錢為我們買雙新鞋。
    【思】想一想,我們是否拿著父母的血汗錢來滿足自己的虛榮。
    在結婚的宴席上我們忙于應酬同事朋友是否把父母冷落到一邊??
    當父母為我們回家吃飯忙了很久??我們卻為了應酬,一個電話打回家告訴父母不回來吃飯了,父母不得已下一餐還要吃剩飯剩菜。
    如今,我們長大了。
    當父母不斷地重復那些老掉牙的故事時,請不要打斷他們?我們是否還記得小時候要他們重復那個講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我們入睡。
    當父母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我們千萬不要不耐煩我們是否還記得當初父母怎樣耐心地為我們解答我們那提不完的“為什么”
    一樣。
    的臉,是不是已經有了皺紋;摸摸他們的手,是不是變得很粗糙。
    有請工作人員拿上我們準備的盆子,小時候父母給我們洗過多少次腳,我們還記得嗎?今天,也讓我們子女為父母洗洗腳、梳梳頭、整理一下衣裝,讓老人感受到子女的關心和愛護。
    【歌曲《父親》】。
    烏鴉懂得反哺,羔羊懂得跪乳,我們人呢?
    孝經》講: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如果一個人他連父母都不知道孝敬的話,他如果說愛國家、愛朋友、愛人民。這違背了禮數和天性,這個人一定別有所圖,肯定不是真心的,一定有利益在里面。
    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在我們的生活中重覆上演,不要等到我們的父母都過世了,我們才再來后悔曾經做過對不起父母的事。我們要在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好好孝敬父母。就要好好的跟父母去懺悔我們曾經對不起父母的那些過錯。請我們的父母原諒。
    【悟】“談一談感受”:現場請居民互動,由大家講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華自身境界。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三
    甲: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jié)。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乙:這就是20xx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孟佩杰,
    甲: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贏得的是尊重,一個感動中國人的平凡女孩。
    乙:在孟佩杰日日夜夜守護的那個家里,幸福就是“感恩”,就是“孝親”。
    甲:幸福就是媽媽一聲溫柔的叮嚀。
    乙:幸福就是寫字臺上一杯香甜的牛奶。學會感恩,先從感激父母開始,從我們的行動開始!
    二、感受親恩,體會親情。
    第一小組匯報-----感謝父母。
    甲:三月是我們一中的文明禮儀孝親月,從開學伊始我們就學習典型,從我做起。
    乙:今天利用這節(jié)班會向老師、同學匯報我們的收獲。
    甲:請欣賞第一小組同學的詩朗誦《陪他們慢慢的走》,(幻燈片播放“感謝父母”。)。
    當你還是很小的時候...他們花了很長時間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東西...
    教你洗臉,教你梳頭發(fā)...教你插鼻涕,擦屁股...教你做人的道理。
    你是否還記得你們練習了很久才學會的第一首兒歌?
    所以...,當他們有天變老時...
    當他們想不起或接不上話時....當他們啰啰嗦嗦重復一些老掉牙的故事時...
    當他們開始忘記系扣子,綁鞋帶時...
    請不要怪罪他們...
    當他們梳頭時手開始不停地顫抖...
    當他們開始在吃飯時弄臟衣服...
    請不要催促他們...因為你在慢慢長大,而他們卻在慢慢變老...
    只要你在他們眼前的時候...
    他們的心就會很溫暖。
    如果有一天,當他們站也站不穩(wěn),走也走不動的時候...
    請你緊緊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的走...
    就像...
    就像當年他們牽著你一樣...
    乙:請一組同學匯報詩歌感受,談感謝父母。
    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F在的我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呵護著,卻不知父母生活的勞累艱辛,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
    乙:請欣賞第二小組歌曲表演:歌曲《時間都去哪了》。
    甲:同學們,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父母對子女總是毫無私心、無怨無悔地付出,絕大多數孩子也能體諒父母、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乙:可是也有一些孩子,不懂事、不明事理,他們做事讓父母很無奈、很傷心。
    有一天,做母親的發(fā)現兒子在看電視,便對他說:“,下學期你就讀初中了,怎么能整天都在看電視?還不快去學習?”剛說完,便聽到“啪”的一聲響,做母親的被嚇了一大跳,原來是兒子一掌拍在桌子上,接著便聽到兒子大聲地吼:“誰整天看電視了!”說完便走進自己的房間,并用力把門關上,做母親的眼淚立即就掉下來,心里難受極了。
    乙:聽完這件事,同學們有何感想?請大家就這件事討論一下2個問題:
    (1)該同學當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態(tài)度?(可以讓大家發(fā)表看法),你與自己的父母有過沖突嗎?誰愿意說說與父母沖突的事件。
    (2)如何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愛?當遇到父母對自己有誤解時,怎樣與父母溝通?
    甲:母愛是你上學路上的一句叮嚀,母愛是你睡覺時一個蓋被的動作,下面請大家看第四小組準備的一段短片《天堂的午餐》,或許看完后,你會有一些啟示。
    乙:看完這段短片,同學們是不是會有一些感受,請同學們來談一談。
    甲:相信同學們現在有很多話要對我們的父母說,就請大家把這些話寫在情感卡片上吧?。ㄅ錁费莩籂T光里的媽媽,找寫的好的展臺展示)。
    乙:下面請同學們把卡片貼在前面的親情樹上,希望這棵樹越長越茂盛!
    從遇見你的那天起,似乎就預言了我一如出生時的吵吵鬧鬧,而你,注定要一生為我操勞,不停地牽掛想念。我錯過了你16年的精彩,無法銘記你年輕時最恬靜的微笑,而我,此刻想要好好愛你。
    牙牙學語時,學會的第一個詞就是“媽媽”,此時,我不懂你為人父母時的驕傲與欣慰,卻可以看見你眼里閃著淚光的激動。
    你和我說小時候的事時,嘴角總是微微翹起,說我很乖,說我很聽話,說這些時,那些母性的溫柔險些讓我落了淚。
    時光兜兜轉轉,想要說我愛你,卻又不知如何開口。每當看見你粗糙的雙手,微白的鬢角,胸膛總會酸澀的鼓起。你還在操勞,還在為我奔波,還在節(jié)衣縮食為我籌劃未來,我卻不能承諾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給你安寧的的環(huán)境,富裕的生活,我能做的,只有比以前更愛你,一點一點滲透到呼吸...
    拿什么回報你?唯有我滿身的榮耀,讓你驕傲!
    五、總結結束。
    乙:同學們,在生活中除了父母還有許許多多關心我們的人。
    甲:老師、同學、朋友等等,他們都在我們身邊支持我們,鼓勵我們!
    乙:無論是父母的養(yǎng)育,師長的教誨,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賜予……人自從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那就讓我們感謝一切使你成長的人吧!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四
    我奶奶63歲,很老了。但是,重陽節(jié)快到了,我要為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有一天,我在家休息的時候,看到奶奶在掃地。我走過去笑著說:“奶奶,你先去休息吧。把掃地的事交給我吧!”奶奶很高興,說:“好吧!”奶奶休息的時候,我泡了一杯熱茶給奶奶喝。然后,我做了擦桌子,拖地,蹭外婆背之類的事情。奶奶夸我是個懂事的男孩子。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五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中國人民都必須會做到的事,而有些人,不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反而不聽父母的話,還辱罵老人。老人說他幾句,他不把老人放在眼里,甚至頂嘴反抗,這就意味著不孝親不敬老。
    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家里要做到孝親敬老,在外面也同樣要做到孝親敬老;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語言上要孝親敬老,而且要把孝親敬老的這個優(yōu)良傳統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
    行動起來吧!讓我們?yōu)樾⒂H敬老這項活動一起努力!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六
    【班會內容】:孝老愛親【班會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3.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的行動孝敬父母,即讓學生懂得怎樣去孝敬父母?!景鄷攸c】怎么樣孝敬父母,讓學生理解愛心,學會感恩?!景鄷^程】:
    一、誦經典。
    在語文老師王靜華老師的帶領下全班誦讀孝老愛親經典語句。
    二、看視頻。
    觀看短片《12歲“堅強女孩”撐起一個家》。
    三、唱歌曲。
    伴隨著由班級學生與父母的合影制成的幻燈片齊唱歌曲《媽媽的吻》。
    四、聽故事。
    聆聽蔣麗雯同學講述的《我和爺爺》的故事。
    五、特別欄目——《父母來信》讀爸爸媽媽寫給自己的心里話。
    六、許善愿、送吉祥。
    每個人把對父母的良好祝愿寫在小卡片上,回家送給父母,同時把感恩行動貼在教室宣傳欄里激勵自己。
    七、點評引導。
    是誰,在我們呱呱墜地的時候,為我們的名字苦思冥想,希望將美好的品格、強健的體魄寓于其中?是誰,在我們生病的時候,無數次向上蒼祈禱我們的康復,又是誰,把我們的點點滴滴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間,我們的開心與煩惱,牽動著他們的絲絲心。他們,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最親的人。也許,由于學習繁忙,你無暇時刻記掛著他們。那么,就請在今天,緊緊抓住心中泛起的每一絲感動。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七
    弘揚中華美德,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做起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它就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當你發(fā)現有人需要幫助時,你是否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還是在一旁無動于衷。
    在生活中,有些人仍然自私自利,有些人卻無私地為大家做貢獻。如果現在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一點關心,那整個世界就是充滿愛的海洋,中華美德的精神就會弘揚光大。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八
    那一輩,有兄弟姐妹四人,打我記事時起,奶奶就一直和們生活在一起,在贍養(yǎng)老人方面,、從不攀伯伯和姑姑他們。奶奶雖已是八十歲高齡了,但是身板硬朗,耳聰目明,鄰居們都說奶奶攤上了孝順的好兒孫。其實,孝親敬老可不是一時一事的事,它貴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
    奶奶上了年紀晚上睡覺輕,經常需要整宿開著電視機,看一會,睡一會。有時電視機音量太大,吵得我們睡不好覺,我們從不和奶奶計較。有一天,奶奶的電視機壞了,馬上將們的電視機搬給奶奶用。
    媽媽做飯時,總要先問奶奶想吃什么,想方設法盡量讓奶奶吃得可口。上市場買菜時,總不忘給奶奶買些她愛吃的點心、水果。
    爸爸說:“人年齡大了,容易產生誤會,不開心就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爸爸、媽媽平時同奶奶講話時,十分注意分寸,千方百計讓奶奶開心。今年初,奶奶的哥哥去世了,我們怕奶奶悲傷,一直瞞著奶奶。另外爸爸、媽媽還經常同奶奶商量家里的事,對于奶奶的決定,爸爸、總是很尊重,爸爸告訴我:“這樣可以避免奶奶產生無用感?!边€經常對說:“咱家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千方百計讓奶奶多活些年。老人活著的時候如果沒有盡孝,等人死了再哭也晚了?!?BR>    爸爸的言傳身教,在我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立志:要從小孝親敬老,并讓這一美德世代相傳。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九
    從小爸爸就教導我:“要孝親敬老,關愛他人?!庇谑俏野堰@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永遠不忘記。
    一天,我從太平洋百貨的.超市里出來,看見一個老奶奶顫顫巍巍地拄著拐杖,提著一籃雞蛋在過馬路。老奶奶頭發(fā)幾乎白完了,一張老臉布滿了皺紋,她的牙齒掉了一些,看樣子已經八十多歲了。老奶奶走一步腳就顫一下,一個個雞蛋仿佛要掉下來了,我見了,急忙跑過去,對老奶奶說:“奶奶,我扶您過馬路吧!”她笑了笑,點點頭,于是我一手提著裝雞蛋的籃子,一手扶著老奶奶的腰,看準了紅綠燈,慢慢地把她扶到了馬路的那邊。奶奶瞇著眼睛,笑著夸我:“小朋友,真是個好孩子!”我也笑著說:“不用謝,奶奶,這是我應該做的!”說完,我和老奶奶告別后,然后一蹦一蹦地跑回了家。
    回家后我向爸爸媽媽說了這件事,他們都表揚了我,我覺得大家都應該孝親敬老,這樣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十
    今天上午,根據學校要求推選一名“孝親敬長”的標兵,我在班內開了一個小小的班會。
    首先由學生自薦,開始是張博君,他說自己每天幫助樓上的王爺爺遛狗。
    他說完后就沒有人再說了。
    于是,我根據昨天晚上學生和家長寫的在家中的表現,點人來自我介紹。
    十幾個學生說完后,大家選擇了張博君、袁泉、程浩然和馬淦鐘四人。
    接下來投票,袁泉最多,其次是馬淦鐘。
    于是,我又讓他們進行了一次更具體的表述,然后讓大家發(fā)表意見,最后進行投票。
    最終,馬淦鐘以17票獲得班內的“孝親敬長”標兵的稱號。
    雖然他做的也只是幫助家長做做飯,倒杯水,但是,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連偶爾掃一次地都算得上是讓父母感動的事了,相比起來,又的確很了不起。
    所以我想,讓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不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相反,還會讓他們學會一些生活的能力,體會父母的辛苦,做事也會更加細心些。
    曾經在三月5日,學校發(fā)起學雷鋒和敬母親的活動,我在班內安排了三個任務:1、每天做一件好事,不論大小,記錄在本上,月底上交。
    2、為家長寫一封感恩性,家長看過后寫感想。
    3、為家長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最后,到了月底,每個人再寫一篇感受。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我看到了家長容易滿足的態(tài)度。
    這也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
    不過還好,一些家長能夠認識到孩子的問題,能夠積極配合學校工作,使孩子圓滿的完成了一次次的任務。
    我希望,每一次的活動都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同時喚起家長的重視。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十一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 x班的x x人,我很高興在這里給你們做演講。
    大家對老人都不陌生,尤其是重陽節(jié)臨近,我們更要照顧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老年人,他們年紀都比較大,一生都在努力工作和奉獻。
    他們是一群弱勢群體,需要關懷和保護。我們應該尊重和關心老人,盡可能地幫助他們。
    每天上學路上坐公交車的時候,看到老人們,因為沒地方坐,所以就忍不住跟著公交車一起搖晃。這個時候要主動讓座,扶老人坐下,不要讓他們吃虧,因為他們太老了,經不起折騰。
    過馬路的時候看到爺爺奶奶走路不方便,就要幫爺爺奶奶過馬路,不要因為著急或者不好意思就不做了。我們應該做好每一件事,因為我們是祖國的少先隊員和未來的接班人。
    尊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幫助老人,用愛給老人溫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伸出援手,幫助更多的老人,讓他們感到溫暖和善良。在這小小的善舉中,他們也是善良的。在小規(guī)模的邪惡行動中,他們不會這樣做。再小的好事,也是好事。不要做小惡,要做小善。永遠記住你的使命。
    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小學生,做一個有愛心的小學生,就要繼承傳統優(yōu)秀文化知識,尊重老人,關愛老人。關愛老人不是紙上談兵,而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現,通過我們的雙手來傳遞溫暖。
    看到老人就問候他們,經常和他們聊天,緩解他們的孤獨,用我們的心照亮他們的心,給他們帶來新的氣息。照顧好身邊的每一位老人,不管我們的關系有多親密,多疏遠,都要照顧好他們。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在重陽節(jié)實現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十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人們一直在歌誦那些孝親敬老的孝子,并以他們?yōu)殪`魂人物譜寫一篇篇動情的樂章,一首首感人的詩歌。但我覺得盡孝并不是無私奉獻的美德,而是一種人之常情,是一種天經地義的責任,沒有任何虛幻色彩。
    在寒冷的冬天,風在上空盤旋,四周一片蒼茫肅靜。在風雪的掩映中有兩個身影顯得越發(fā)弱小。那是我和姥姥。姥姥步履蹣跚地向前走著。我攙扶著姥姥的手,一步一步向前挪。一邊走,一邊拍打姥姥頭發(fā)上的白花花的積雪。姥姥用溫柔欣慰的目光看著我。我覺得自已猛然間變得異常高大圣潔。那是因為在我的胸脯之間有顆灸熱的孝心正在迸發(fā)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更何況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即使別人給予你一點一滴的恩情,也要涌泉相報,而父母則是養(yǎng)育之恩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所以,讓孝心永存!
    我們不應該這樣對老人,而應該是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我們可以常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幫他們打掃衛(wèi)生、遞茶端水、陪他們聊天,也可以多陪他們出去公園走走,感受空氣的清新、陽光的明媚與花草的香味……雖然是小事,但是老人們一定會感到幸福。
    孝親敬老主持稿篇十三
    小時侯,聽祖父講過這么個故事。故事說:有一個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總是把碗哆嗦到地上,他兒子和兒媳婦便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這個故事說明了你做什么,你的后代也會跟你學。
    有時我們回憶過去,你有沒有想過,是誰給我們這么美好的童年?當我們很小的時候,父母用了很長的時間教你用湯匙、用筷子教你吃飯,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梳頭發(fā),或許你不會在意,認為那是理所應當的,但是,每一個事情都是他們用心血去教的。
    老人,家家戶戶都有,大家并不陌生。他們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對我們的社會貢獻不少。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只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于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會更美好的。
    孝親敬老是我們的責任,每句問候、每首歌、每道菜都能成為孝親敬老的美德。他們付出了,我們要回報他們,讓他們知道,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