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精選24篇)

字號:

    通過總結(jié),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編寫總結(jié)時,我們應該保持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不受個人偏見的影響??偨Y(jié)范文所展示的案例和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總結(jié)的要點。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一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能積累描寫表現(xiàn)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本課教學難點是課文所講的道理。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漢字,組詞。
    2.根據(jù)詞語意思,找出相應的詞語。
    給國王做飯的廚房。(御櫥)。
    用尖刻的話數(shù)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奚落)。
    相處融洽友愛;不爭吵。(和睦相處)。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來看待。(相提并論)。
    3.回顧鐵罐的長處和陶罐的短處,用奚落引出新授。
    4.交代學習目標:
    a.能找出描寫表現(xiàn)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b.分角色,有感情讀文。
    c.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設(shè)計意圖:通過詞語的鞏固,和課文內(nèi)的簡單回顧,引出新授,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二、挖掘詞語,感悟鐵罐。
    1、學習指導一:
    屏幕出示:
    2.我能找出表現(xiàn)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
    a.回顧什么是神態(tài)描寫。
    b.自由讀2——8自然段,用圓圈畫出陶罐和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
    (1)請生拿出筆,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
    (2)生自由讀文,匯報,把生找到的詞語板書(板書:鐵罐:奚落、傲慢、輕蔑、惱怒,陶罐:謙虛、爭辯)。
    (3)請生看板書,齊讀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對于難讀詞語師范讀,生跟讀。
    2.理解詞語,感悟鐵罐。
    再讀這三個詞,圍繞這三個詞語理解鐵罐的傲慢。
    (1)師:這三個詞語都是寫鐵罐態(tài)度傲慢,現(xiàn)在請大家默讀課文2-8自然段,從鐵罐說的話中,找一個例子來證明鐵罐的傲慢。
    (2)生默讀課文,并談自己找到的例子,體會鐵罐的傲慢,對于生找到的例子給予恰當點評。
    (3)小結(jié):看來這個鐵罐的確是個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師手指“傲慢、輕蔑、惱怒”三個詞)。
    (4)師:這三個詞語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三、入情入境,讀出韻味。
    1、自創(chuàng)表情動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話:
    a.“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c.“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BR>    (1)請生自由讀這三句話,并從中選一句來設(shè)計相應的表情、動作再讀一讀。
    (2)生自由表演讀,體驗鐵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導學生個性朗讀與表演。
    3.領(lǐng)悟情感,學寫詞語,積累詞語。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鐵罐在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地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你們能填上一個詞語,來表示鐵罐這時候說話的神態(tài)嗎?”
    (2)請生填詞,并根據(jù)自己填的詞語讀出其中的味道,表現(xiàn)出鐵罐此時“怒不可遏、怒火中燒、怒發(fā)沖冠、大發(fā)雷霆……”
    大發(fā)雷霆怒氣沖天怒發(fā)沖冠。
    四、激情思辨,領(lǐng)悟陶罐。
    1.師鼓弄玄虛引出關(guān)鍵詞,師:“學到這,陳老師不得不不請大家?guī)臀医鉀Q一件棘手的事了。你們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請生讀這個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并范讀,生再讀。
    3.釋義“懦弱”,理解“懦弱”。
    4.生暢談理解,感悟陶罐:
    (1)師手指“懦弱”:鐵罐說他要把這個詞語送給陶罐,你們說陳老師能聽他的嗎?
    (2)師裝糊涂,問:“怎么不能?鐵罐確實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還不懦弱?”
    學生大膽辯駁,談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師繼續(xù)假裝糊涂:“可陳老師還是疑惑!你們看!”(屏幕出示鐵罐圖片)“鐵罐總是橫眉冷眼、冷嘲熱諷地對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圖片)還是一臉微笑。鐵罐都指著陶罐的鼻子罵了,陶罐還不還擊,這還不懦弱???”
    激發(fā)學生再次辯駁,暢談自己的理解。
    5.師小結(jié):是??!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謙讓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五、配音朗讀,再起高潮。
    1.為生創(chuàng)設(shè)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每個人都來當配音演員。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好,現(xiàn)在陳老師為你們設(shè)計了一個腳本,請你們來演一演。你們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鐵罐對話的無聲動畫)。
    2.同桌兩人練習配音。
    3.生配音,評價。
    (設(shè)計意圖:充分運用多媒體,結(jié)合文本制作了無聲動畫,營造了視覺氛圍,請學生擔當配音演員,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
    六、積極創(chuàng)作,深化感悟。
    1.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用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學習指導二:
    小組內(nèi)分角色練讀10——17自然段。
    角色分配合理。
    注意抓住人們與陶罐的神態(tài),能運用上表情與動作更好。
    2.小組展示朗讀。
    3.談感受,領(lǐng)悟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
    4.贈送名言。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二
    這篇通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出圖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互相尊重,和睦相處。課文以對話展開情節(jié),用具體生動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塑造了鐵罐傲慢、蠻橫無理的形象和陶罐的謙虛、友善、克制的形象。
    學生對寓言故事比較感興趣,課外閱讀量也比較大,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文字感悟能力。學生一般都會提前預習課文,自主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以及朗讀課文3遍以上,對課文有一定的理解。
    1、知識與技能: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通過鑒賞陶罐和鐵罐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積累語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1、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引導學生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2、教學難點是:讀懂課文,深刻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即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互相尊重,和睦相處。
    (一)導入。
    師:今天來學習的課文,主人公是兩個罐子,一個是看起來很容易就會備摔壞的陶罐,一個是看起來堅硬的鐵罐。他們倆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同學來說說。
    生:
    師引導學生把故事內(nèi)容復述一遍,把細節(jié)填充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生字詞。
    2、跟著老師檢查預習情況。
    3、提問:讀了課文,你覺得鐵罐、陶罐是怎樣的?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本來分析。有理有據(jù)。
    4、抓住關(guān)鍵詞語,挖掘詞語背后的意義,初步教會學生如何透過文字挖掘更深層的意義的方法。
    5、引導學生關(guān)注前后的命運變化,歸納這種變化起來。
    (三)歸納故事內(nèi)容,引導用自己的話轉(zhuǎn)述。
    (四)角色朗讀。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落實好神態(tài)、動作的表演。可以進行角色交換兩次。
    (五)總結(jié)。
    略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三
    1、會認6個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輕蔑、惱怒等詞。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細讀課文,把每部份的內(nèi)容讀懂,從而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1、讀一讀,整體感知。
    2、議一議,了解內(nèi)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正確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做人道理。
    一、導入。
    同學們,剛才老師讓你們觸摸了我從西藏帶來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現(xiàn)在我想請幾位同學來說一說這兩只罐子有些什么特點,好嗎?(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板書“堅固”“易碎”兩個詞語)。
    同學們通過觸摸,發(fā)現(xiàn)了兩只罐子的不同特點,你們真是一群善于觀察、愛動腦的孩子!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道去認識兩只特殊的罐子,他們是國王御廚里的一只陶罐和鐵罐,在這兩只罐子身上發(fā)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一)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二)出示生字卡,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三)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三、精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課文。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指導)。
    (二)從兩個罐子的對話中,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學生質(zhì)疑)。
    (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幾個問題。
    1、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3、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呢?
    (四)哪位同學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指導。
    師:鐵罐正是仗著他堅硬的特點,非常驕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驕傲。
    師:誰能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你是怎樣理解“奚落”這個詞的?
    生自由回答,教師視情引導學生。
    (五)下面我們一道來解決后面兩個問題。
    1.分角色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部分,理解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1.)生:“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出示課件1:
    師:同學們覺得這時鐵罐的態(tài)度是怎樣呢?
    生:傲慢。
    板書:傲慢。
    師:誰能用傲慢的語氣把這句話讀一讀?
    (學生試著用傲慢的語氣讀。)。
    (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出示課件2:
    師:這時鐵罐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呢?
    生:輕蔑。
    板書:輕蔑。
    師:請同學們帶著輕蔑的神態(tài)讀一讀好嗎?
    學生用輕蔑的神態(tài)練讀。
    師:同學們表現(xiàn)的真好!老師也想用輕蔑的神態(tài)來讀一讀這句話,哪位同學愿意和老師合作呢?(師生合作完成對話2)。
    (3.)師: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還有哪些?
    (學生找出句子“住嘴…………在這里”)。
    出示對話3“住嘴…………在這里”。
    師:鐵罐的態(tài)度由開始的傲慢,到輕蔑,再到現(xiàn)在的什么?請同學們讀對話3,然后回答。
    生讀鐵罐的對話,然后回答。
    板書:惱怒。
    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朗讀對話,理解和體會鐵罐惱怒的神態(tài)。
    (4.)鐵罐狂妄到了極點,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請大家找出表現(xiàn)鐵罐狂妄自大的語句。
    學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BR>    教師引導學生讀出狂妄自大的語氣。
    2.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呢?
    生:謙虛、大度、禮貌……(板書:謙虛、大度)。
    師:分別找出表現(xiàn)陶罐謙虛、大度的句子,并讀一讀,體會關(guān)鍵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課件5:“我確實不敢碰你……再說……”“何必這樣說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讀陶罐的話,教師相機引導。
    四、分角色朗讀,鼓勵學生自配動作。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解決了大家提出的問題,現(xiàn)在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還可以自配動作。
    (二)戴上頭飾表演。
    五、學習課文10—17自然段。
    (一)同學們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師從你們的表演中看到了謙虛的陶罐和傲慢的鐵罐??墒?,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倆的命運最終會如何呢?你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快速地讀課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陶罐和鐵罐的不同命運。
    (二)學生認真讀,積極發(fā)言。
    六、歸納主要內(nèi)容,揭示寓意領(lǐng)會中心。
    (一)這個寓言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學生回答。
    (二)教師:出示鐵罐、陶罐的實物,看同學們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引導。
    (三)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說一說從這則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歸納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或?qū)W過的課文,模仿著編一則寓言故事。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四
    1、熟練掌握本節(jié)課生字。理解“奚落”、“輕蔑”、“覆滅”、“遺落”、“相提并論”和“和睦相處”等同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對話。
    3、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學會合作。
    懂得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其中表達的寓意。
    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的故事。
    2、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讀幾遍。
    2、掃清文中生字障礙。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3.同桌之間互相讀課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讀一段,或分角色讀。互相評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主要寫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的什么事?
    2、快速瀏覽課文,要求學生認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鐵罐分別像是怎樣的人?可在表現(xiàn)他們特點的詞句下作標記。
    四、研讀感悟,體會寓意。
    1、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1)陶罐和鐵罐的長處和短處各是什么?
    (2)鐵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奚落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3)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2、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guān)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結(jié)合相關(guān)的語句談理解。
    3、演一演。
    (1)小組練習分角色表演讀,要求只讀對話,在讀對話時要有人情人境的動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視頻出示對話句子。)。
    五、表達感受,升華情感。
    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們想說什么呢?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師:同學們,你們都說得很好!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來比,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確看待自己的短處。我們要相互尊重,友好相處!
    六、編寫童話,強化感悟。
    1、改編童話。
    (1)陶罐和鐵罐各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引導學生不要被課文所限制,放開思路,暢所欲言。)。
    鐵罐:優(yōu)點——不易碎,堅硬。
    缺點——易生銹,難看。
    陶罐:優(yōu)點——不生銹,美觀。
    缺點——易碎,不堅硬。
    (2)指導學生以《鐵罐和陶罐》為題,改寫這篇童話故事。
    2、自編童話。
    以《____和____》(如:小溪和大海、綠葉和紅花、鉛筆和鋼筆、牙齒和舌頭……)為題,展開想像和幻想,編一個童話故事。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五
    生:老師早上好。
    師:判斷得有根據(jù)。
    師:染的。(全場大笑)。
    師:可以了嗎?請交流一下,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
    師:你的發(fā)言說明你領(lǐng)悟了語言的內(nèi)涵。
    生:老師,我想通過朗讀表達我的感悟,可以嗎?
    師:太好了,請問你想讀哪部分。
    (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片斷)。
    師:大家覺得怎樣?
    (生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生:同意這位同學的意見,這句話用問號是不對的,你越讀越覺得它不對。
    生:(興高采烈)能--。
    生:(爭先恐后,要求再演。)?。ǖ谝徽n時結(jié)束)。
    師:我們繼續(xù)上課。讀了這則寓言,你們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應該謙虛謹慎,不應該驕傲自滿。
    生:人們應該學習陶罐的胸懷,不應像鐵罐那樣自以為天下無敵。
    師:你們體會出的道理,就是這篇寓言的寓意,寓是寄托的意思。
    生:老師,我提出一個問題請同學們討論討論可以嗎?
    師:什么問題呀,說出來我們聽聽。
    生:(議論歸納,教師板書。)。
    鐵罐優(yōu)點:堅固,缺點:丑陋。
    陶罐優(yōu)點:美觀,缺點:易碎。
    生:(邊議邊改,集體創(chuàng)作)大意如下。
    一天,突然發(fā)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鐵罐卻安然無恙。
    師:這樣學習課文的語言就融入了你的語言倉庫,就變成你能運用的活的語言了。
    生:(各自開始創(chuàng)編,大約寫了15分鐘。)。
    師:請停筆。介紹一下你編的寓言題目。
    生:《大海和小溪》。
    生:《手機與bp機》。
    生:《墨水和鋼筆》。
    生:《鮮花和綠葉》。
    生:《鸚鵡和老鼠的故事》。
    生:《兵馬俑和航天飛船》。
    生:《大樹和小草》。
    生:《石頭和棉花的對話》。
    生:《黑貓和白貓》。
    ……。
    師:請這位同學讀一讀他創(chuàng)作的寓言故事《黑貓和白貓》。
    師:完了嗎?
    生:完了。
    師:篇末是神來之筆,妙不可言。
    生:老師,我讀讀我寫的這篇可以嗎?
    師:可以,題目是什么?
    生:《梅花和雪花》。
    師:結(jié)尾不太好,我建議你用這首詩結(jié)尾,你看好不好?
    師:(板書)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聽課教師熱烈鼓掌)。
    (第二課時結(jié)束)。
    賞析。
    “互動、生成、扎實、創(chuàng)造”是這堂示范課給我們的深刻啟示,也是我們走進新課程,實施新“課標”近三年來實踐成果的生動呈現(xiàn)。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六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三)精讀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tài)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xiàn)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四)品味含義。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編故事。
    重新編一個發(fā)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六)板書設(shè)計。
    整體感知課文時通過讀、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討論后找出陶罐、鐵罐之間發(fā)生的兩件事:1、鐵罐看不起陶罐;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邊讀邊思考,析詞品意中教師恰當點撥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從而理解寓意。
    培養(yǎng)學生圍繞中心編童話故事的能力。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七
    :多元化朗讀,促學生自悟;高質(zhì)量對話,碰撞思維火花。
    :課件、頭飾。
    一、談話導入,回顧大意。
    1、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練寫“罐”。
    2、課件出示詞語,學生概括大意,用上“奚落、驕傲、謙虛”等詞語。
    二、指導朗讀,合作表演。
    1、“奚落”是什么意思?自由讀1~9自然段,看看鐵罐是怎樣奚落套陶罐的?
    學生交流。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語氣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陶罐:謙虛鐵罐:傲慢——輕蔑——惱怒)。
    2、師生對讀2~4段,理解“奚落”。
    “我”剛才用尖刻的話諷刺陶罐,這就叫“奚落”。
    3、同桌分角色練讀1~9段對話。
    4、兩生戴頭飾表演讀,集體評價。
    5、男女生分角色讀。(加上動作、表情)。
    教師敘述:國王的……。
    鐵罐手指對方,傲慢地說:“——”
    陶罐擺手低頭,謙虛地說:“——”
    鐵罐雙手叉腰,輕蔑地說:“——”
    陶罐直視對方,嚴肅地說:“——”
    鐵罐單腳跺地,惱怒地說:“——”
    陶罐雙手背后,友好地說:“——”
    6、教師問“陶罐”:“陶罐呀,你為什么不利鐵罐了呢?”
    通過大家的表演,你對陶罐和鐵罐各留下了什么印象?(友善、寬容、謙虛;傲慢、蠻橫等)。
    三、比較結(jié)局,感悟道理。
    1、時光飛逝,滄海桑田,許多年代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的結(jié)局如何呢?請默讀課文的后半部分。
    默讀后交流。(陶罐:光潔、樸素、美觀鐵罐:無影無蹤)。
    2、誰知道鐵罐為什么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生銹,氧化)。
    學生交流。
    四、寫話拓展,聯(lián)系生活。
    1、鐵罐的做法你贊同嗎,我們得勸勸它。
    2、出示句式,寫話練習。
    3、聽了大家的交流,你覺得鐵罐一點優(yōu)點也沒有,陶罐一點缺點也沒有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全面地看問題,多學習別人的長處。)。
    4、生活中見過類似陶罐、鐵罐的人和事嗎?
    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五、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1、在生活中我們要互相尊重,像陶罐那樣與人和睦相處,相信我們的生活會更和諧,更溫馨,更美好!
    2、作業(yè)。
    (1)演一演課本?。?BR>    (2)仿寫童話故事。如:《大海和溪流》、《鉛筆和鋼筆》、《大拇指與小拇指》等。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八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為文物,鐵罐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設(shè)計理念】。
    本節(jié)課是以“奚落”這個關(guān)鍵性的詞語為突破口。在教學中,讓學生自由讀,劃一劃,找出鐵罐與陶罐的對話,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接著課件出示四次對話,重點品讀,在師生、生生對話中構(gòu)建話題,以讀為本,在朗讀中內(nèi)化感悟,從而了解鐵罐與陶罐的不同性格特點。
    【學情簡介】三年級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
    在平日的教學中,應注重營造愉悅、歡快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活動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保持他們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使學生懂得不要自以為是,人各有所長,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奚落別人的短處,看問題要全面。并初步體會同學間相處應該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遇到無事生非的人也應該盡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過程與方法:
    1、讀一讀,整體感知。
    2、議一議,了解內(nèi)容。
    3、說一說,加深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明白“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關(guān)于看待別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陶罐和鐵罐》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友善,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xiàn)。因此,對話的朗讀指導是本課教學設(shè)計之重,本節(jié)課是以“奚落”這個關(guān)鍵性的詞語為突破口。在教學中,讓學生自由讀,劃一劃,找出鐵罐與陶罐的對話,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接著課件出示四次對話,重點品讀,在師生、生生對話中構(gòu)建話題,以讀為本,在朗讀中內(nèi)化感悟,從而了解鐵罐與陶罐的不同性格特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我知道大家都特別愛讀書,尤其是童話和寓言。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篇寓言,那就是第24課《陶罐和鐵罐》,齊讀課題。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堅硬的鐵罐和易碎的陶罐之間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屏幕出示詞語,
    現(xiàn)在心里默讀一遍,有不熟悉的現(xiàn)在心里記住它。
    3、同學們,詞語朋友我們已經(jīng)認識,下面我們就隨著它們一起走進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
    4、打開書,我們分段讀文,一邊聽,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師相機板書“奚落”)。
    二、精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關(guān)鍵詞,理解課文。
    1、理解“奚落”
    師:同學們剛才在說的時候提到了一個詞“奚落”,你認為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師:那么,文章中的“奚落”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們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來真正的理解“奚落”。
    2、學習2——9自然段,體會人物內(nèi)心情感。
    (1)師: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呢?請自由讀2——9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把鐵罐奚落陶罐的話用直線畫出來。
    (2)誰來讀讀鐵罐第一次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聽了他的朗讀,你體會到什么?(驕傲,傲慢、看不起別人)。
    誰能用傲慢的語氣把這句話讀一讀?(指名讀)。
    師:明明知道鐵罐不敢碰他,卻偏要抓住鐵罐的弱點進行發(fā)問,目的是?
    (嘲笑鐵罐)。
    那通過鐵罐這個表現(xiàn),你認為奚落是什么意思?(看不起別人,用難聽的話說別人的缺點)。
    師: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禮,鐵罐不慌不忙,他是怎么回答的?
    指名讀第二句。
    師:陶罐不但不生氣,反而稱鐵罐為兄弟,這說明了什么?
    (陶罐謙虛友好)。
    誰再來讀讀陶罐的話。
    同位分角色練習。
    生試著加上表情和動作來表演讀第一組對話。
    師小結(jié):同學們,你們讀得這么好,首先抓住了重點提示語,進一步理解讀,然后加上表情和動作表演讀。這下來我們繼續(xù)用這種方法學習后面的三組對話。
    3、學生自主學習后面的三次對話。
    (1)提出學習要求:同桌合作練讀后面的三次對話,注意圈出描寫神態(tài)或心情、重讀的詞語和標點,進一步理解讀,然后還可以加上表情和動作、同桌合作表演讀。
    (2)同桌練讀,老師巡視指導。
    (3)學習第二次對話,大屏幕出示第二次對話。
    師:從他們讀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生交流匯報。
    生加動作表情再讀。
    師:同學們看,這有一個什么號?.......,省略號說明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說,陶罐沒有說完的話。
    師:對,我們有理時就要爭辯,要理直氣壯。
    (4)學習第三次對話。
    師:同學們,你們都讀得這么好,老師也想讀,誰想跟老師一起來讀第三組對話。(大屏幕出示第三組對話)。
    師:老師讀得怎么樣?(不好)同學們都比老師會讀書,誰來讀讀。
    生讀。
    (5)學習第四次對話。
    生:火冒三丈、惱羞成怒........
    指名生朗讀第四次對話。
    師:同學們,鐵罐一次又一次地用不好聽地話說陶罐,這就是——。
    生:奚落。
    (6)指兩名學生上臺表演分角色朗讀。
    過渡:陶罐謙虛而不懦弱,它不跟鐵罐針鋒相對,而是向鐵罐講明道理,可以看出陶罐的胸懷非常寬闊,鐵罐以為自己很堅固,就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據(jù)理力爭,鐵罐無以反駁,所以它惱羞成怒,說出了那么多蠻不講理的話。
    隨著時間的流逝,世界上發(fā)生了許多事情,陶罐和鐵罐的結(jié)果又將如何呢?
    4、學習10——17自然段。
    (1)請學生默讀課文10——17自然段,想想陶罐和鐵罐結(jié)果如何?
    (2)生交流匯報,出示相關(guān)句子,師相機板書“光潔、美觀、無影無蹤”。
    (3)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
    (4)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陶罐和鐵罐的故事,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生交流匯報。
    三、揭示寓言,領(lǐng)會中心。
    1、如果你碰到了這只鐵罐,你會怎么勸告他?
    2、生交流說。
    3、揭示寓言寓意,身體和靈魂。
    四、作業(yè):
    抄寫表現(xiàn)陶罐和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語句,積累語言。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九
    這篇通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出圖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互相尊重,和睦相處。課文以對話展開情節(jié),用具體生動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塑造了鐵罐傲慢、蠻橫無理的形象和陶罐的謙虛、友善、克制的形象。
    學生對寓言故事比較感興趣,課外閱讀量也比較大,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文字感悟能力。學生一般都會提前預習課文,自主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以及朗讀課文3遍以上,對課文有一定的理解。
    1、知識與技能: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通過鑒賞陶罐和鐵罐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積累語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1、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引導學生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2、教學難點是:讀懂課文,深刻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即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互相尊重,和睦相處。
    (一)導入
    師:今天來學習的課文,主人公是兩個罐子,一個是看起來很容易就會備摔壞的陶罐,一個是看起來堅硬的鐵罐。他們倆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同學來說說。
    生:
    師引導學生把故事內(nèi)容復述一遍,把細節(jié)填充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生字詞
    2、跟著老師檢查預習情況
    3、提問:讀了課文,你覺得鐵罐、陶罐是怎樣的?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本來分析。有理有據(jù)。
    4、抓住關(guān)鍵詞語,挖掘詞語背后的意義,初步教會學生如何透過文字挖掘更深層的意義的方法。
    5、引導學生關(guān)注前后的命運變化,歸納這種變化起來。
    (三)歸納故事內(nèi)容,引導用自己的話轉(zhuǎn)述。
    (四)角色朗讀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落實好神態(tài)、動作的表演??梢赃M行角色交換兩次。
    (五)總結(jié)
    略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
    知識與技能:
    1.認讀十個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神氣、懊惱、相提并論、理會、荒涼、驚訝、光潔、樸素、價值、興奮”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繼續(xù)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學習正確地看待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
    4.抄寫表現(xiàn)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積累語言。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理解課文說明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
    2.在學生理解人物不同表現(xiàn)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
    3.在理解、感悟有關(guān)描寫人物神態(tài)、動作詞句的基礎(chǔ)上,把詞語積累下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懂得多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繼續(xù)運用聯(lián)系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學生理解人物不同表現(xiàn)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明白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學習正確地看待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
    三、教學策略。
    《陶罐和鐵罐》這篇童話故事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這是本課表達上的特點。具體、生動的神態(tài)和動作描寫,使角色形象更加鮮明突出。通過對話的形式,更能體會出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從而學會全面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式自己的短處。教學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體現(xiàn)課堂已有技能的運用,繼續(xù)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到了方法,才能將知識變成自己的。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基礎(chǔ)上,同時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性,學生思考為主,教師引導為輔。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促使學生之間進行提問質(zhì)疑、互相解答,鼓勵學生說出感受和見解,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理解。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回憶課文內(nèi)容。
    1.齊讀課題,了解人物。
    2.復習詞語,回顧內(nèi)容。
    (1)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為了更好地學習,我們先來復習一下詞語吧。
    出示課件:
    鐵罐驕傲奚落傲慢輕蔑惱怒。
    陶罐謙虛爭辯興奮和睦相處。
    (2)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這第一組詞是描寫誰的?另外一組呢?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這篇通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出圖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互相尊重,和睦相處。課文以對話展開情節(jié),用具體生動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塑造了鐵罐傲慢、蠻橫無理的形象和陶罐的謙虛、友善、克制的形象。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寓言故事比較感興趣,課外閱讀量也比較大,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文字感悟能力。學生一般都會提前預習課文,自主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以及朗讀課文3遍以上,對課文有一定的理解。
    1、知識與技能: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通過鑒賞陶罐和鐵罐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積累語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引導學生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2、教學難點是:讀懂課文,深刻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即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互相尊重,和睦相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來學習的課文,主人公是兩個罐子,一個是看起來很容易就會備摔壞的陶罐,一個是看起來堅硬的鐵罐。他們倆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同學來說說。
    生:
    師引導學生把故事內(nèi)容復述一遍,把細節(jié)填充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生字詞。
    2、跟著老師檢查預習情況。
    3、提問:讀了課文,你覺得鐵罐、陶罐是怎樣的?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本來分析。有理有據(jù)。
    4、抓住關(guān)鍵詞語,挖掘詞語背后的意義,初步教會學生如何透過文字挖掘更深層的意義的方法。
    5、引導學生關(guān)注前后的命運變化,歸納這種變化起來。
    (三)歸納故事內(nèi)容,引導用自己的話轉(zhuǎn)述。
    (四)角色朗讀。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落實好神態(tài)、動作的表演??梢赃M行角色交換兩次。
    (五)總結(jié)。
    六、教學反思。
    略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1、通過本課學習,認識“陶、懦、惱”等10個生字,會寫“陶、謙、虛”等到14個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御廚、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閱讀課文,能讀懂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陶罐孤獨的被運往博物館,因為他太精美,所以被管理人員陳列在最醒目的位置,此時的他雖然被人們追捧著,贊美著,但他一點兒也不開心。
    而被埋在土里的鐵罐后悔極了,他在途中開始想念陶罐對她的好,對它的包容、理解,默默的留下了淚來,淚水給他的身體染上了青銅色。
    幾年后的一天夜里,鐵罐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就是這里,當年陶罐就是在這里發(fā)現(xiàn)的,快、快、快,這里肯定還有寶貝,鐵罐感覺不太對勁,但一聽到陶罐的名字,還是忍不住挪了挪身體努力的讓他們發(fā)現(xiàn),就這樣,鐵罐被小偷裝上車拉走了。
    兩個小偷一路上都在討論著它歸誰所有而爭吵,在他們吵得熱火朝天時,鐵罐說話了:“你們何不把我賣了,這樣你們倆不都能分到了嗎?”兩個小偷樂呵呵地笑了,到了古玩店,小偷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拿出鐵罐,鐵罐趁機打了個筋斗,大聲說:“他們是小偷,把我從博物館里偷出來的,警察正在四處抓他們呢,”店主聽了趕來,小偷倉皇而逃。就這樣,鐵罐被店主送回了博物館。
    剛進博物館大門,鐵罐一眼就認出了陶罐,那一刻,他激動得熱淚盈眶,不禁說道:“陶罐兄弟,你還好嗎?”熟悉的聲音在陶罐的耳畔不停的回蕩,從那以后,陶罐和鐵罐和睦相處,得到了更多人的贊譽。
    薛馨怡。
    陶罐大聲呼喊人們我的兄弟鐵罐還在我旁邊的地下呢?請你們幫我把他也找出來吧!求求你們了,人們翻來覆去最后終于找到了鐵罐可是鐵罐狼狽不堪的樣子著實令人可憐、可笑。
    陶罐笑著說:“我可以原諒你呀!但是我們倆個本來就是好兄弟呀!”鐵罐說:“可是我以前那么對你,你卻視我如好兄弟一般,如果不是你,我可能已經(jīng)被人們遺忘了?!碧展拚f:“我們雖然過去總是相處不好,既然是好兄弟何必說客氣話呢?”鐵罐低著頭對陶罐說:“對不起我只看到了你的缺點,沒有看你的優(yōu)點,對不起?!碧展拗t虛的說:“人人都有缺點,也都會有優(yōu)點,我們要正確的對待自己,和其它的人?!?BR>    就這樣它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兄弟,每天供人們欣賞著,開心極了!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四
    今天我讀了《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是講了國王御廚里的兩只罐子:陶罐和鐵罐。因為鐵罐自恃堅硬,就瞧不起陶罐,常常數(shù)落它。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fā)生了許多事,王朝覆滅了,兩只罐子被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有一天,人們來到這里,發(fā)現(xiàn)了陶罐,把它擦洗干凈,陶罐和當年一樣光潔樸素、美觀??墒?,鐵罐卻早已氧化生銹壞了。這篇課文對我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它生動地將鐵罐傲慢無理、目中無人,陶罐謙虛平和的兩種態(tài)度進行了對比。作者把它們的神態(tài)、語氣和結(jié)局放在一起,讓人讀起來覺得對比鮮明,印象深刻。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不能瞧不起別人,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相比,因為這樣往往會大錯而特錯,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五
    有一天,鐵罐也被考古工作人員從廢墟里挖了出來。
    “咦,這里還有一個罐子!”一個人驚奇的說。
    “真的,但是卻是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罐子!可惜啊,很快就要被氧化掉了!”另一個人嘆息著說。
    “不管怎樣,”還捧著鐵罐的人說,“先把他送到國家博物館吧!”
    于是,在國家博物館的陳列柜里,陶罐和鐵罐再次相遇了。這時,陶罐驚訝地問鐵罐:“你怎么在這里?”“是有一個考古工作人員從廢墟上把我?guī)У搅诉@里,你呢?“鐵罐回答說?!拔乙彩?!”陶罐說?!疤展?,對不起,以前是我不對,我以后再也不會奚落你了?!辫F罐謙虛地說。“沒關(guān)系,”陶罐說,“知錯能改就好了!”
    從今往后,陶罐和鐵罐成為了最要好的一對好朋友,他們一起說說笑笑,只要對方有困難就幫忙,什么時候都在一起。
    最后鐵罐說:“和你在一起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道理,如:人犯錯不要怕,只要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我們一起虛心學習吧!
    作者:歐陽冰彥。
    人們把周圍的土地都挖遍了,還是沒有找到鐵罐。
    就這樣,陶罐被人們帶到了博物館里和另一個罐子放在了一起——“鐵罐!”陶罐大聲喊到。這時,鐵罐傲慢地回過頭看了一眼陶罐,突然驚奇地大聲喊:“??!是陶罐!你怎么還是那么光滑呀?”這時陶罐才發(fā)現(xiàn)鐵罐身上已經(jīng)銹跡斑斑,皮也早已脫落了。陶罐先是一愣,然后意味深長地說:“一個人不要因為一時的優(yōu)秀而看不起別人!”那天晚上,鐵罐一直睡不著,它想:也許我真的要改變了,要向陶罐學習,改掉驕傲自大、瞧不起別人的壞毛病。
    第二天,陶罐問鐵罐:“你是怎么來到這兒的?”鐵罐溫和又有點不好意地回答:“那時我發(fā)現(xiàn)我被挖出來了,然后沒有叫上你就走了,真是對不起?!薄皼]關(guān)系!”陶罐回答,對于鐵罐一夜的改變,陶罐感到很驚訝。
    從此,它們成為了好朋友,一起快樂的生存下去!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六
    1、認識6個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御廚、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自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難點: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2、提問: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談話:今天我們學習這則寓言,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之間的'小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下面我們就帶著一種探究的心里去讀這篇課文。
    1、自讀閱讀提示、了解學習要求。通過看閱讀提示,誰能告訴大家都有哪些要求?
    2、默讀課文,邊讀邊批注。
    3、思考:誰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很驕傲,瞧不起陶罐。當它們被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仍然光潔如新,可是鐵罐早已完全氧化,無蹤無影了。
    (2)當陶罐被人們擦洗干凈后他說了什么?這說明什么?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5、全班討論,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6、分角色朗讀課文,同學評議,再選一組朗讀。
    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實踐回答這個問題。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七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書,中間有個故事叫《陶罐和鐵罐》。我感覺這故事挺有哲理的,就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
    國王的御廚里: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不再理會。時光飛逝,世界上發(fā)生了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只罐子被遺棄了,被泥土掩埋了。許多年后的一天,人們找到了當年御廚里的陶罐,卻找不到鐵罐。原來鐵罐在許多年前,就已經(jīng)氧化了,早就無影無蹤,不見了。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八
    有一天,鐵罐也被考古工作人員從廢墟里挖了出來。
    “咦,這里還有一個罐子”一個人驚奇的說。
    “但是卻是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罐子,可惜呀,很快就要被氧化掉了。”另一個人嘆息著說。
    “不管怎樣”還捧著鐵罐子的人說,“先把它送到國家博物館吧,這東西是很有價值的,不要讓它掉下來?!?BR>    于是在國家博物館的陳列柜里,陶罐和鐵罐再次相遇了!
    我們做人不能太驕傲,不要像鐵罐一樣自以為是,這樣總會有一天會毀掉自己的一切。
    作者:關(guān)永鴻。
    有一天,一隊考古人員找到了鐵罐!“咦,這里有一個罐子!”一個人驚訝的說?!罢娴?!一個鐵罐子!可是它已經(jīng)銹跡斑斑了,很快就要被氧化掉了!”另一個人嘆息著說?!安还茉趺礃?,我們還是把它放入國家博物館吧!”
    這時候,已經(jīng)深夜了,人們悄悄的把鐵罐放入了陳列柜里,鐵罐看見陶罐,非常驚奇!大叫一聲!陶罐在睡夢中醒來了?!巴?!這不是鐵罐么,哦,我的好兄弟!”陶罐說,鐵罐輕柔的說:“對不起,陶罐,我當年不該說這些話,我在土里埋了這么多年,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請你原諒我!”“沒關(guān)系啦!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陶罐溫柔地說。
    第二天,工作人員把鐵罐拿去洗了!回來的時候,簡直美麗極了!
    陶罐和鐵罐講了很多道理,鐵罐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天天和陶罐有說有笑,有一天,來了一個銅罐,它和鐵罐一樣是個自以為是的人,結(jié)果被陶罐講了很多道理說服了!陶罐說:“做人不要驕傲自大,不要自以為是?!?BR>    從此,它們過上了快樂的生活。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十九
    1、認識6個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御廚、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自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難點: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有關(guān)圖片和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2、大家回答的真棒!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兩個罐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二、整體感悟課文。
    1、下面我們就帶著一種探究的心里聽課文的朗讀。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這個故事好聽嗎?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老師小結(jié)。
    三、精讀課文深入探討。
    a、鐵罐為什么會瞧不起陶罐?
    b、什么叫做“奚落”?
    2、鐵罐用了哪些話來數(shù)說陶罐的呢?現(xiàn)在就請大家一起朗讀課文(2-9)自然段。
    3、讀完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的對話,那么從對話中你看出了它們各自的什么特點呢?
    鐵罐:傲慢、狂妄、目中無人。
    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4、現(xiàn)在我們就把它們的這些性格特征帶入到句子中來分析:
    a、請兩位同學模仿陶罐和鐵罐讀出其傲慢、謙虛的語氣。
    b、鐵罐除了傲慢還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從哪個詞可以看出?(輕蔑)。
    c、思考:陶罐在面對鐵罐的輕蔑時內(nèi)心是怎么想的'?
    5、陶罐的寬容平和是否感化了鐵罐呢?此時鐵罐的態(tài)度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惱怒)。
    6、陶罐在面對鐵罐越來越傲慢無理的數(shù)說是內(nèi)心又是怎么想的.呢?
    7、分角色朗讀。
    陶罐: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
    鐵罐:氧化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fā)現(xiàn)陶罐時,人們的態(tài)度怎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讀出高興、驚訝的語氣。
    4、從陶罐的這句話中我們又能體會到陶罐的什么品質(zhì)呢?
    (不計較、善良、友好、寬容)。
    7、談收獲。
    8、不明白的地方。
    9.課外作業(yè):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二十
    有一天,鐵罐也被考古工作人員從廢墟里挖出來。
    “咦,這里還有一個罐子!”“可惜啊,很快就要被氧化掉了!”另一個人嘆息著說。
    “不管怎樣,先把它送到國家博物館吧!”還捧著鐵罐的人說。
    于是,在國家博物館的陳列柜里陶罐和鐵罐再次相遇了。
    鐵罐被送到博物館,被放在一個玻璃柜里,他卻看見陶罐是被放在一個墊著彩布的玻璃匣里,擺在展覽大廳的鍍金架子上,有點不服氣,就問:“陶罐你什么時候來的?”陶罐一聽,小心溫和的說:“我……我是剛來的?!?BR>    鐵罐生氣地說:“你憑什么可以在這里,你快點把位置讓給我?!碧展逈]有和他爭辯,說:“我們還是和平相處吧!”
    等到博物館開館時,很多人來參觀,鐵罐從人們口中知道,原來陶罐是出土文物,價值連城,是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相提并論的。
    鐵罐終于明白,自己以前太傲慢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后應該與人和睦相處。
    作者:陳欣曦。
    有一天,陶罐也被考古工作人員從廢墟挖了出來。他擔心地想到:我被人們發(fā)現(xiàn)并挖出來了,那我的鐵罐兄弟呢?也被帶走了嗎?怎么不見影啦?或是他自己走了?不對不對,他沒有腳丫!
    正在陶罐疑惑的時候,考古人員說:“啥回事兒呀?這里原來還有一個罐子!”他挖出來一看,原來卻是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罐子?!翱上Я?,鐵罐出土,很快就會被綠化掉啦”考古人員說。而他身邊另一個人也嘆息道:“不管怎樣,”他捧起鐵罐說道,“還是先送博物館吧!”于是,在國家博物館里的陳列柜里,陶罐和鐵罐兩兄弟,再次相遇了。
    你怎么又還一次次出現(xiàn)在我眼前呢?我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銹跡斑斑了但我才是最珍貴的罐子!”陶罐笑笑,沒有再多說什么了。而生氣的鐵罐心里想:哼!走著瞧,看我晚上不把你碰成碎片,讓你在我眼前消失?
    到了晚上,讓鐵罐沒想到的是,他自己居然在空中氯化成了一攤泥土,非但沒碰到陶罐,還被人們當垃圾清理掉了。而陶罐,則一直在國家的博物館里陳列著,述說著歷史的故事。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二十一
    我讀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名字叫《陶罐和鐵罐》,講的故事是,在國王的廚房里,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鐵罐,一個是陶罐。
    鐵罐看不起陶罐,總是奚落它。有一天,鐵罐驕傲的說:你敢碰我嗎?陶罐說:不敢,我生下來是盛東西的,不是用來碰撞的。鐵罐怒氣的說:總有一次,我會把你砸成碎片的。有一次,整個王朝滅絕了,宮殿倒塌了,它們兩個被埋在宮殿底下,過了很多年,人們把陶罐挖出來了,人們把上面的灰塵吹掉,說:這可真是個古代的東西。陶罐說:我的朋友鐵罐也在下面,請幫我找一下它。人們翻來覆去,沒有找見鐵罐的蹤影。
    讀了這個故事,我的感受是,我們要多看自己的短處,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我們看任何事物的時候,不能看外表的美與丑,要看它內(nèi)在的實用性。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二十二
    有一天鐵罐也被考古人員從廢墟里挖了出來。
    “咦,這里還有個罐子!”一個人驚奇的說。
    “真的,但是卻是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罐子,真是可惜呀!”“很快就要被氧化掉了”另一個人嘆息的說。
    “不管怎樣”還捧著鐵罐的人說,:“先把他送到國家博物館吧!”
    于是,在國家博物館的陳列柜里,陶罐和鐵罐再次相遇。
    鐵罐大聲喊道:“陶罐子是你嗎?”陶罐子說:“你是誰呀?”鐵罐說:“我是鐵罐呀,你的好兄弟”“原來是你呀!”陶罐說:“我還以為你不見了,都傷心死了!”“我也是!”鐵罐說,:“對不起,以前是我不對,我不應該嘲笑你,我也不應該驕傲自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不該說你的短處,而把自己的短處全部變成長處!”陶罐說:“沒關(guān)系的!”
    “哎喲!”
    “怎么啦?鐵罐?”陶罐問。
    “我在泥里太久了,生銹了!”鐵罐低頭說道。
    “沒事吧,鐵罐?”
    “沒事”
    到中午的時候,博物館里來了很多小朋友,他們個個都來到鐵罐和陶罐這里,小男孩說道:“鐵罐好丑呀!”另一個小朋友說:“你別說他,他會傷心的,老師說了,不能光看外表!”小男孩說:“對不起!”鐵罐說:“沒關(guān)系,只要我們能知錯就改就可以了?!?BR>    從此鐵罐再也沒有驕傲了。
    作者:黃子鏵。
    第二天早上,考古學家再次去到廢墟,挖到了鐵罐。
    “咦,這里有一個罐子?!币粋€人驚奇地叫著。
    “真的!是個鐵罐子?!?BR>    “別多說,先放去博物館先?!本瓦@樣,鐵罐和陶罐又在一起了。
    “鐵罐!”陶罐驚奇地說,“你怎么回來了呀?”“我被考古隊挖出來的?!辫F罐說道。
    鐵罐后來就和陶罐和好了,他們天天說說笑笑。
    有一天,一個小朋友看見鐵罐,故意大叫一聲,嚇得鐵罐一直在發(fā)抖,鐵罐轉(zhuǎn)過身,以為是陶罐,在嚇唬他,就生氣地說:“你嚇我干什么?”陶罐覺得很奇怪就說:“我為什么要嚇你?”鐵罐又開始惱怒了,“信不信我把你踢碎?!笨商展捱€是不服。
    “快點和我道歉。”鐵罐說。
    陶罐想:我沒有嚇它為什么要給它道歉。
    “三、二……,”鐵罐開始數(shù)數(shù)了,“一!”鐵罐用力一踢,可是陶罐沒有碎,但是鐵罐自己碎了,因為鐵罐經(jīng)過這么多年生銹了,容易碎,從此以后世界就再也沒有這么壞的鐵罐了。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二十三
    在《陶罐和鐵罐》一課中,我針對“抓提示語指導學生讀出對話的語氣”這一研究主題,采用了一些不同的方法。
    1、利用插圖理解“傲慢”一詞的意思,與“謙虛”做對比。課上學生理解比較到位,但讀的火候不夠,下次我想改進為觀察后模仿鐵罐的表情,幫學生打開局面,烘托氣氛,免得學生放不開,不好意思帶著語氣讀。
    2、通過工具書理解詞義,我把字典中對“輕蔑”的解釋原樣呈現(xiàn)給學生,此處理解比較到位,學生能讀出瞧不起的感覺。
    3、替換詞語感受“惱怒”中暗含的蠻不講理,表現(xiàn)出鐵罐一心用自己的長處和陶罐的短處相比。在一些老師的教案設(shè)計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環(huán)節(jié)他們會出現(xiàn)重復,“先問惱怒什么意思,讓學生換個詞,后來又問為什么惱怒用的好”,浪費了時間。并且,此處幾經(jīng)引導學生都沒有把鐵罐的惱羞成怒讀出來,于是我講解“惱羞成怒”一詞,并板書“羞”,點出鐵罐的無理取鬧,接著范讀這句話。因為我知道有幾個孩子能讀好,可“住嘴”一讀出語氣,他們就怕別人笑,果然在我先讀后,就有學生恰到好處的模仿我讀出了鐵罐不講理,惱怒的樣子。于是我馬上表揚他,和大家一起為他鼓掌,局面一下子打開了,學生都放開了自己的拘束。
    4、引導學生關(guān)注提示語。到第四組對話,部分學生已經(jīng)開始有意識的尋找提示語了,但這一組恰恰沒有。于是,我加入了提示語的填空,并引導學生關(guān)注語言本身的內(nèi)容和標點符號。學生以前積累過一些描寫生氣的詞語,并淺層了解它們的意思,如:怒氣沖沖、怒發(fā)沖冠、氣急敗壞等,這時,他們遷移了以往積累的詞語,并最終選擇了“氣急敗壞”這個比較恰當?shù)脑~。
    通過四組對話的朗讀指導,此時學生已經(jīng)關(guān)注到了提示語的作用,我就出示了填空,再次幫學生印證他們的想法。后來便水道渠成地由學生自己總結(jié)出了抓提示語中神態(tài)描寫的方法。
    陶罐和鐵罐三年級教學設(shè)計篇二十四
    我在教學中感受到,在語文教學中,要想真正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當中去,教師的語言和引導的話語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就什么設(shè)計什么樣的教學路子。
    例如,在《陶罐和鐵罐》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了大致的了解,接著,我沒有進行細致的分析講解,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體會人物的感受,感受陶罐和鐵罐的內(nèi)心活動,我作為記者采訪學生。最后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這樣,就會把學生引入了當時的情境,在情感上才會引起共鳴。
    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意強化學生的感受,淡化對課文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我還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通過老師的教學,讓學生能看見課文中描寫的形象。當然這種“看見”并非親眼目睹,這是意象上一種的感受,是“仿佛看見”了。這“仿佛看見”雖不甚分明,卻是活生生的,雖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見”清晰,卻更為豐富,更為貼近兒童,而且留有寬闊的想象余地。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就要淡化內(nèi)的分析理解,強調(diào)獨特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