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需要充分準(zhǔn)備,包括思考主題、明確結(jié)構(gòu)、選取恰當(dāng)?shù)恼Z言風(fēng)格等。寫完演講稿后,一定要進行多次修改和審查,確保語言準(zhǔn)確、通順。8.希望這些演講稿范文可以給大家?guī)韱⑹?,讓我們在演講的路上更進一步。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一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食出野田美。
酒臨遠水傾。
東流若未盡。
應(yīng)見別離情。
東林送客處。
月出白猿啼。
笑別廬山遠。
何煩過虎溪。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二
3、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李白《游泰山》。
4、咳唾落九天,隨風(fēng)生珠玉。李白《妾薄命》。
5、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fēng)前。李白《折荷有贈》。
6、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李白《古朗月行》。
7、云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李白《丁督護歌》。
8、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李白《焦山望寥山》。
9、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10、東風(fēng)灑雨露,會入天地春。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11、搖筆望白云,開簾當(dāng)翠微。李白《贈秋浦柳少府》。
12、春風(fēng)余幾日,兩鬢各成絲。李白《贈錢征君少陽》。
13、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14、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jié)煙垂裊風(fēng)。李白《陽春歌》。
15、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李白《子夜吳歌春歌》。
16、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17、秀眉霜雪顏桃花,骨青髓綠長美好。李白《山人勸酒》。
18、烈火張?zhí)煺赵坪?,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赤壁歌送別》。
19、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沖。李白《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20、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李白《行路難其三》。
21、預(yù)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22、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23、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24、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李白《長相思其二》。
2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26、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三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韻一)。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韻二)。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拊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
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韻三)。
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韻四)。
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蠑而崔嵬,
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韻五)。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李白的作品,以樂府和歌行最為著名,他的豪邁狂放的風(fēng)格,在這些作品中表現(xiàn)得特別淋漓痛快。樂府和歌行,在詩的形式上,原無分別,如果以樂府曲調(diào)為題目,就屬于樂府詩,如果自己制造題目,不譜入任何曲調(diào),就屬于歌行體詩?!笆竦离y”是魏晉時代早就有的歌曲,它屬于相和歌辭中的瑟調(diào)曲。這個歌曲的內(nèi)容就是歌詠蜀道的艱難,行旅之辛苦。李白此詩,以《蜀道難》為題,所描寫也是蜀道的艱險,所以它屬于樂府詩。
李白此詩極力渲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他為什么忽然想到這個題材,為什么做這首詩,對于這一疑問,歷來就有好幾種解說。
唐人王定保的《摭言》首先記錄了這首詩的故事。李白初到長安,去拜訪賀知章。賀知章是玄宗皇帝器重的詩人,他讀了李白這首詩,十分贊賞,夸獎李白有“謫仙之才”。接著,孟棨所著《本事詩》也說:李白從蜀郡到京師,住在旅館里。賀知章聞其名,首先去拜訪他??吹剿臓蠲沧藨B(tài),大以為奇。又請他拿出著作來看,李白就把《蜀道難》取出來請教。賀知章讀后,贊不絕口,稱他為“謫仙”。這兩段都是晚唐人的記錄,大同小異,可知當(dāng)時人以為李白作此詩是描寫他從蜀郡出來漫游時的行旅艱苦,又可知李白作此詩的時候相當(dāng)早。李白到長安,在開元、天寶年間,此詩大約作于開元末年。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四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jīng)。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古風(fēng)其十九》。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wèi)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五
4、地白風(fēng)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5、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
6、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7、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唐·李白《將進酒》。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六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jīng)。
3.《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4.《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5.《關(guān)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6.《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7.《古風(fēng)其十九》。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wèi)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特征。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和體裁結(jié)構(gòu)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fēng)格的重要原因。善于憑借想象,以主觀現(xiàn)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的重要特征。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xiàn)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xiàn)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xiàn)客觀現(xiàn)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xiàn)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nèi)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shù)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移情于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一個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chǔ)上,加以大膽的想象夸張。他的`夸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jié)合,夸張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跡;那么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有時他還把大膽的夸張與鮮明的對比結(jié)合起來,通過加大藝術(shù)反差,加強藝術(shù)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jié)構(gòu)。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zhuǎn)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yīng),似無跡可循,詩的結(jié)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fēng)格。如《早發(fā)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等。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七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月下獨酌其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圣,復(fù)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其三。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nèi)珏\。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月下獨酌其四。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
當(dāng)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八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fēng)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注】,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游冶郎:風(fēng)流少年。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采蓮女隔著荷花與人談笑風(fēng)生,給人一種似有似無的朦朧之美,正如王昌齡所寫的“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b、頷聯(lián)勾勒了一幅清新明麗的采蓮圖,節(jié)奏輕快,活潑自然,寫出了采蓮女內(nèi)心的歡樂,讓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機。
c、岸上的游冶郎三三五五地在垂柳下駐足,他們?yōu)榘哆厓?yōu)美的的自然景色所吸引,不愿離去。
d、尾聯(lián)寫詩人騎著紫騮,馬兒嘶鳴。眼前落花紛紛飛去,詩人不免搔首踟躕,愁腸空斷,一種對時光飛逝、美景易逝的無奈之情油然而生。
2、后人評價本詩“彌補了六朝以來采蓮女形象的蒼白與虛飾”,請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塑造采蓮女的形象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他們?yōu)榘哆厓?yōu)美的的自然景色所吸引”理解錯誤,游冶郎實際上是愛慕采蓮女而不愿離去。
2、詩人采用正、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手法,塑造了活潑、大方、明艷、嬌美的采蓮女的形象。(2分)詩人直接描寫采蓮女的笑聲、新裝與香袖,表現(xiàn)出采蓮女內(nèi)心的歡樂,突出采蓮女的活潑、明艷和大方。(2分)又用岸上游冶郎的駐足,從側(cè)面襯托出采蓮女的嬌美和明艷。(2分)。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九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
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里人。
相逢紅塵內(nèi),高揖黃金鞭。
萬戶垂楊里,君家阿那邊。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fēng)年?;饔耜P(guān)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jié)長想,對此心凄然。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胡風(fēng)吹代馬,北擁魯陽關(guān)。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云慘無顏。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豈惜戰(zhàn)斗死,為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豈云憚險艱。樓船若鯨飛,波蕩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一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離情別緒,抒發(fā)李白的理想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棄我之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F(xiàn)實生活是那么煩躁,有太多的擔(dān)心與擔(dān)憂,全詩沉著,穩(wěn)定,但有著李白真正體會生活以后吐露出的心聲。棄我之者,昨日今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李白用“今日”,“昨日”時間段的推進,表示自己在心中的地位十分高,但日子過得很單調(diào),沒有情趣。詩中簡單介紹了李白在少年時的虛度,想要抱國卻沒有機會,埋在心底的苦悶之情。
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我看見風(fēng)一路迎送著秋雁歸去,而我坐在高樓上暢飲,望著秋雁遠去的背影,它們的生活多么充實又有條理,而自己迷迷糊糊喝喝逛逛,沒有安排。
通過對蓬萊文章,建安風(fēng)骨,豪情逸興的贊美,在歷史的見解上畫上了圓滿的弧線,一個理想性的典范,更加激起了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憂愁,無法解決的感情,反感現(xiàn)狀,不滿意現(xiàn)在過的日子,有著豐富的情感表達色彩,而有著理想也是一場空。李白宣城辦事,共睹高樓,寫下了這首詩: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有著一個理想,想截斷,而就像那抽刀斷水一樣,無法斷了我的這個念頭。舉杯暢飲,而無法消去心中堆積的憂愁,和了就想起現(xiàn)在,想起以前,一切盡是朦朧。只有舉著酒杯對著天空長嘆一聲,卻越想越愁,人生只有短短的幾天呀!
借酒消愁,越喝越愁,無法消除的憂愁,只有拿著酒杯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活在世不那么舒服,沒有享受,只有憂愁,沒有幸福,只有憂傷。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憂傷隨著李白的酒杯散發(fā)出來,而他心中的卻無法散發(fā)、消失。
……。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二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2、巴女詞/李白。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飛。
十月三千里,郎行幾歲歸。
3、《清平樂·畫堂晨起》。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
高卷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
應(yīng)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
4、《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
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
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
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富貴非所愿,與人駐顏光。
6、《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7、夜宿山寺/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8、《清平調(diào)·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9、子夜四時歌·秋歌/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10、九日龍山飲/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fēng)落帽,舞愛月留人。
11、《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2、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13、《秋浦歌十七首》。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14、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5、《北風(fēng)行》。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fēng)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jié)網(wǎng)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fù)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
16、《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17、子夜四時歌·夏歌/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18、贈內(nèi)/李白。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19、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三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樂府古題要解》:“《關(guān)山月》,傷離別也。”屬古樂府鼓角橫吹曲。李白這首詩,便是通過戍邊戰(zhàn)士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殷切思念,深刻地揭示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的心理痛苦。
前四句寫邊關(guān)景色,中間四句是對歷史的回顧,末四句則是現(xiàn)實的憂思,從而形成由景到事,由事到情的發(fā)展線索,而在這一線索中充當(dāng)主角的,不是詩人,而是“戍客”,景是戍客所望,事乃戍客所想,情為戍客所發(fā),令人讀來,如身臨其境,真切可感。
先看邊關(guān)景色:“明月”、“天山”、“玉門關(guān)”,從上到下,從西到東,組成了一幅遼闊無比的邊塞圖景,而在月與山之間,雜有蒼茫的云海;在山與關(guān)之間,卷動著萬里長風(fēng)。這里的云,決非“云破月來花弄影”之纖云,而是帶著蒼茫之色的如海之云;這里的風(fēng),亦決非“秋風(fēng)吹渭水,落葉滿長安”的小風(fēng),而是橫跨萬里、氣勢勁健的長風(fēng)。這樣的風(fēng),這樣的云,配上高懸的月,巨大的山,遙遠的關(guān),真是雄渾極了!而且“雄渾之中,多少閑雅”!(胡應(yīng)麟《詩藪》)。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四
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1、天末:猶天邊;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謂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
4、魑魅句:意謂山精水鬼在等著你經(jīng)過,以便出而吞食,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一憎一喜,遂令詩人無置身地。
5、應(yīng)共句:因屈原被讒含冤,投江而死,與李白之受枉竄身,有共通處,往夜郎又須經(jīng)過汨羅,故也應(yīng)有可以共語處。
6、汨羅:汨羅江,屈原自沉處,在今湖南湘陰縣。
涼風(fēng)習(xí)習(xí)來自天邊的夜郎,老朋友啊你心情可還舒暢。
鴻雁何時能捎來你的音信?江湖水深總有不平的風(fēng)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鬼怪正喜人經(jīng)過可作食糧。
你與屈原有共冤共語之處,請別忘了投詩祭奠汨羅江!
李白于至德二載(757),因永王之罪受牽連,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還。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詩,眷懷李白,設(shè)想他當(dāng)路經(jīng)汨羅,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實,此時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因涼風(fēng)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懷思。文人相重,末路相親,躍然紙上。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五
流芳發(fā)色繡戶中。繡戶中,相經(jīng)過。飛燕皇后輕身舞,
紫宮夫人絕世歌。圣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
東風(fēng)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池南柳色半青青,
縈煙裊娜拂綺城。垂絲百尺掛雕楹,上有好鳥相和鳴,
間關(guān)早得春風(fēng)情。春風(fēng)卷入碧云去,千門萬戶皆春聲。
是時君王在鎬京,五云垂暉耀紫清。仗出金宮隨日轉(zhuǎn),
天回玉輦繞花行。始向蓬萊看舞鶴,還過石聽新鶯。
新鶯飛繞上林苑,愿入簫韶雜鳳笙。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六
春日獨坐寄鄭明府。
【唐】李白。
燕麥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長條一拂春風(fēng)去,
盡日飄揚無定時。我在河南別離久,那堪坐此對窗牖。
情人道來竟不來,何人共醉新豐酒。
春日游羅敷潭。
【唐】李白。
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
云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唐】李白。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塔形標(biāo)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禪。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春日行。
【唐】李白。
深宮高樓入紫清,金作蛟龍盤繡楹。佳人當(dāng)窗弄白日,
弦將手語彈鳴箏。春風(fēng)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沓波浪驚。三千雙蛾獻歌笑,
撾鐘考鼓宮殿傾,萬姓聚舞歌太平。我無為,人自寧。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云輧。帝不去,留鎬京。
安能為軒轅,獨往入窅冥。小臣拜獻南山壽,
陛下萬古垂鴻名。個勁地拍手笑。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七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子夜吳歌》。
春歌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3、《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4、《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
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
塔形標(biāo)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
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禪。
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5、《落日憶山中》。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
東風(fēng)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學(xué)道飛丹砂。
6、《折楊柳》。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fēng)年。
花明玉關(guān)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jié)長想,對此心凄然。
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7、《贈錢征君少陽》。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
春風(fēng)余幾日,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
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
8、《早春寄王漢陽》。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昨夜東風(fēng)入武陽,陌頭楊柳黃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預(yù)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
9、《望漢陽柳色寄王宰》。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
樹樹花如雪,紛紛亂若絲。
春風(fēng)傳我意,草木別前知。
寄謝弦歌宰,西來定未遲。
10、《春怨》。
白馬金羈遼海東,羅帷繡被臥春風(fēng)。
落月低軒窺燭盡,飛花入戶笑床空。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一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食出野田美。
酒臨遠水傾。
東流若未盡。
應(yīng)見別離情。
東林送客處。
月出白猿啼。
笑別廬山遠。
何煩過虎溪。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二
3、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李白《游泰山》。
4、咳唾落九天,隨風(fēng)生珠玉。李白《妾薄命》。
5、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fēng)前。李白《折荷有贈》。
6、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李白《古朗月行》。
7、云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李白《丁督護歌》。
8、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李白《焦山望寥山》。
9、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10、東風(fēng)灑雨露,會入天地春。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11、搖筆望白云,開簾當(dāng)翠微。李白《贈秋浦柳少府》。
12、春風(fēng)余幾日,兩鬢各成絲。李白《贈錢征君少陽》。
13、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14、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jié)煙垂裊風(fēng)。李白《陽春歌》。
15、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李白《子夜吳歌春歌》。
16、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17、秀眉霜雪顏桃花,骨青髓綠長美好。李白《山人勸酒》。
18、烈火張?zhí)煺赵坪?,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赤壁歌送別》。
19、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沖。李白《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20、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李白《行路難其三》。
21、預(yù)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22、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23、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24、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李白《長相思其二》。
2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26、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三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韻一)。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韻二)。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拊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
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韻三)。
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韻四)。
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蠑而崔嵬,
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韻五)。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李白的作品,以樂府和歌行最為著名,他的豪邁狂放的風(fēng)格,在這些作品中表現(xiàn)得特別淋漓痛快。樂府和歌行,在詩的形式上,原無分別,如果以樂府曲調(diào)為題目,就屬于樂府詩,如果自己制造題目,不譜入任何曲調(diào),就屬于歌行體詩?!笆竦离y”是魏晉時代早就有的歌曲,它屬于相和歌辭中的瑟調(diào)曲。這個歌曲的內(nèi)容就是歌詠蜀道的艱難,行旅之辛苦。李白此詩,以《蜀道難》為題,所描寫也是蜀道的艱險,所以它屬于樂府詩。
李白此詩極力渲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他為什么忽然想到這個題材,為什么做這首詩,對于這一疑問,歷來就有好幾種解說。
唐人王定保的《摭言》首先記錄了這首詩的故事。李白初到長安,去拜訪賀知章。賀知章是玄宗皇帝器重的詩人,他讀了李白這首詩,十分贊賞,夸獎李白有“謫仙之才”。接著,孟棨所著《本事詩》也說:李白從蜀郡到京師,住在旅館里。賀知章聞其名,首先去拜訪他??吹剿臓蠲沧藨B(tài),大以為奇。又請他拿出著作來看,李白就把《蜀道難》取出來請教。賀知章讀后,贊不絕口,稱他為“謫仙”。這兩段都是晚唐人的記錄,大同小異,可知當(dāng)時人以為李白作此詩是描寫他從蜀郡出來漫游時的行旅艱苦,又可知李白作此詩的時候相當(dāng)早。李白到長安,在開元、天寶年間,此詩大約作于開元末年。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四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jīng)。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古風(fēng)其十九》。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wèi)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五
4、地白風(fēng)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5、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
6、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7、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唐·李白《將進酒》。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六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jīng)。
3.《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4.《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5.《關(guān)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6.《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7.《古風(fēng)其十九》。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wèi)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特征。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和體裁結(jié)構(gòu)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fēng)格的重要原因。善于憑借想象,以主觀現(xiàn)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的重要特征。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xiàn)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xiàn)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xiàn)客觀現(xiàn)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xiàn)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nèi)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shù)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移情于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一個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chǔ)上,加以大膽的想象夸張。他的`夸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jié)合,夸張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跡;那么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有時他還把大膽的夸張與鮮明的對比結(jié)合起來,通過加大藝術(shù)反差,加強藝術(shù)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jié)構(gòu)。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zhuǎn)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yīng),似無跡可循,詩的結(jié)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fēng)格。如《早發(fā)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等。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七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月下獨酌其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圣,復(fù)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其三。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nèi)珏\。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月下獨酌其四。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
當(dāng)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八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fēng)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注】,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游冶郎:風(fēng)流少年。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采蓮女隔著荷花與人談笑風(fēng)生,給人一種似有似無的朦朧之美,正如王昌齡所寫的“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b、頷聯(lián)勾勒了一幅清新明麗的采蓮圖,節(jié)奏輕快,活潑自然,寫出了采蓮女內(nèi)心的歡樂,讓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機。
c、岸上的游冶郎三三五五地在垂柳下駐足,他們?yōu)榘哆厓?yōu)美的的自然景色所吸引,不愿離去。
d、尾聯(lián)寫詩人騎著紫騮,馬兒嘶鳴。眼前落花紛紛飛去,詩人不免搔首踟躕,愁腸空斷,一種對時光飛逝、美景易逝的無奈之情油然而生。
2、后人評價本詩“彌補了六朝以來采蓮女形象的蒼白與虛飾”,請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塑造采蓮女的形象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他們?yōu)榘哆厓?yōu)美的的自然景色所吸引”理解錯誤,游冶郎實際上是愛慕采蓮女而不愿離去。
2、詩人采用正、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手法,塑造了活潑、大方、明艷、嬌美的采蓮女的形象。(2分)詩人直接描寫采蓮女的笑聲、新裝與香袖,表現(xiàn)出采蓮女內(nèi)心的歡樂,突出采蓮女的活潑、明艷和大方。(2分)又用岸上游冶郎的駐足,從側(cè)面襯托出采蓮女的嬌美和明艷。(2分)。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九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
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里人。
相逢紅塵內(nèi),高揖黃金鞭。
萬戶垂楊里,君家阿那邊。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fēng)年?;饔耜P(guān)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jié)長想,對此心凄然。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胡風(fēng)吹代馬,北擁魯陽關(guān)。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云慘無顏。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豈惜戰(zhàn)斗死,為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豈云憚險艱。樓船若鯨飛,波蕩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一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離情別緒,抒發(fā)李白的理想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棄我之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F(xiàn)實生活是那么煩躁,有太多的擔(dān)心與擔(dān)憂,全詩沉著,穩(wěn)定,但有著李白真正體會生活以后吐露出的心聲。棄我之者,昨日今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李白用“今日”,“昨日”時間段的推進,表示自己在心中的地位十分高,但日子過得很單調(diào),沒有情趣。詩中簡單介紹了李白在少年時的虛度,想要抱國卻沒有機會,埋在心底的苦悶之情。
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我看見風(fēng)一路迎送著秋雁歸去,而我坐在高樓上暢飲,望著秋雁遠去的背影,它們的生活多么充實又有條理,而自己迷迷糊糊喝喝逛逛,沒有安排。
通過對蓬萊文章,建安風(fēng)骨,豪情逸興的贊美,在歷史的見解上畫上了圓滿的弧線,一個理想性的典范,更加激起了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憂愁,無法解決的感情,反感現(xiàn)狀,不滿意現(xiàn)在過的日子,有著豐富的情感表達色彩,而有著理想也是一場空。李白宣城辦事,共睹高樓,寫下了這首詩: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有著一個理想,想截斷,而就像那抽刀斷水一樣,無法斷了我的這個念頭。舉杯暢飲,而無法消去心中堆積的憂愁,和了就想起現(xiàn)在,想起以前,一切盡是朦朧。只有舉著酒杯對著天空長嘆一聲,卻越想越愁,人生只有短短的幾天呀!
借酒消愁,越喝越愁,無法消除的憂愁,只有拿著酒杯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活在世不那么舒服,沒有享受,只有憂愁,沒有幸福,只有憂傷。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憂傷隨著李白的酒杯散發(fā)出來,而他心中的卻無法散發(fā)、消失。
……。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二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2、巴女詞/李白。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飛。
十月三千里,郎行幾歲歸。
3、《清平樂·畫堂晨起》。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
高卷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
應(yīng)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
4、《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
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
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
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富貴非所愿,與人駐顏光。
6、《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7、夜宿山寺/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8、《清平調(diào)·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9、子夜四時歌·秋歌/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10、九日龍山飲/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fēng)落帽,舞愛月留人。
11、《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2、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13、《秋浦歌十七首》。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14、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5、《北風(fēng)行》。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fēng)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jié)網(wǎng)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fù)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
16、《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17、子夜四時歌·夏歌/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18、贈內(nèi)/李白。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19、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三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樂府古題要解》:“《關(guān)山月》,傷離別也。”屬古樂府鼓角橫吹曲。李白這首詩,便是通過戍邊戰(zhàn)士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殷切思念,深刻地揭示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的心理痛苦。
前四句寫邊關(guān)景色,中間四句是對歷史的回顧,末四句則是現(xiàn)實的憂思,從而形成由景到事,由事到情的發(fā)展線索,而在這一線索中充當(dāng)主角的,不是詩人,而是“戍客”,景是戍客所望,事乃戍客所想,情為戍客所發(fā),令人讀來,如身臨其境,真切可感。
先看邊關(guān)景色:“明月”、“天山”、“玉門關(guān)”,從上到下,從西到東,組成了一幅遼闊無比的邊塞圖景,而在月與山之間,雜有蒼茫的云海;在山與關(guān)之間,卷動著萬里長風(fēng)。這里的云,決非“云破月來花弄影”之纖云,而是帶著蒼茫之色的如海之云;這里的風(fēng),亦決非“秋風(fēng)吹渭水,落葉滿長安”的小風(fēng),而是橫跨萬里、氣勢勁健的長風(fēng)。這樣的風(fēng),這樣的云,配上高懸的月,巨大的山,遙遠的關(guān),真是雄渾極了!而且“雄渾之中,多少閑雅”!(胡應(yīng)麟《詩藪》)。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四
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1、天末:猶天邊;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謂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
4、魑魅句:意謂山精水鬼在等著你經(jīng)過,以便出而吞食,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一憎一喜,遂令詩人無置身地。
5、應(yīng)共句:因屈原被讒含冤,投江而死,與李白之受枉竄身,有共通處,往夜郎又須經(jīng)過汨羅,故也應(yīng)有可以共語處。
6、汨羅:汨羅江,屈原自沉處,在今湖南湘陰縣。
涼風(fēng)習(xí)習(xí)來自天邊的夜郎,老朋友啊你心情可還舒暢。
鴻雁何時能捎來你的音信?江湖水深總有不平的風(fēng)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鬼怪正喜人經(jīng)過可作食糧。
你與屈原有共冤共語之處,請別忘了投詩祭奠汨羅江!
李白于至德二載(757),因永王之罪受牽連,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還。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詩,眷懷李白,設(shè)想他當(dāng)路經(jīng)汨羅,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實,此時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因涼風(fēng)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懷思。文人相重,末路相親,躍然紙上。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五
流芳發(fā)色繡戶中。繡戶中,相經(jīng)過。飛燕皇后輕身舞,
紫宮夫人絕世歌。圣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
東風(fēng)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池南柳色半青青,
縈煙裊娜拂綺城。垂絲百尺掛雕楹,上有好鳥相和鳴,
間關(guān)早得春風(fēng)情。春風(fēng)卷入碧云去,千門萬戶皆春聲。
是時君王在鎬京,五云垂暉耀紫清。仗出金宮隨日轉(zhuǎn),
天回玉輦繞花行。始向蓬萊看舞鶴,還過石聽新鶯。
新鶯飛繞上林苑,愿入簫韶雜鳳笙。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六
春日獨坐寄鄭明府。
【唐】李白。
燕麥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長條一拂春風(fēng)去,
盡日飄揚無定時。我在河南別離久,那堪坐此對窗牖。
情人道來竟不來,何人共醉新豐酒。
春日游羅敷潭。
【唐】李白。
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
云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唐】李白。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塔形標(biāo)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禪。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春日行。
【唐】李白。
深宮高樓入紫清,金作蛟龍盤繡楹。佳人當(dāng)窗弄白日,
弦將手語彈鳴箏。春風(fēng)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沓波浪驚。三千雙蛾獻歌笑,
撾鐘考鼓宮殿傾,萬姓聚舞歌太平。我無為,人自寧。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云輧。帝不去,留鎬京。
安能為軒轅,獨往入窅冥。小臣拜獻南山壽,
陛下萬古垂鴻名。個勁地拍手笑。
李白古詩演講稿篇十七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子夜吳歌》。
春歌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3、《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4、《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
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
塔形標(biāo)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
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禪。
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5、《落日憶山中》。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
東風(fēng)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學(xué)道飛丹砂。
6、《折楊柳》。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fēng)年。
花明玉關(guān)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jié)長想,對此心凄然。
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7、《贈錢征君少陽》。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
春風(fēng)余幾日,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
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
8、《早春寄王漢陽》。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昨夜東風(fēng)入武陽,陌頭楊柳黃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預(yù)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
9、《望漢陽柳色寄王宰》。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
樹樹花如雪,紛紛亂若絲。
春風(fēng)傳我意,草木別前知。
寄謝弦歌宰,西來定未遲。
10、《春怨》。
白馬金羈遼海東,羅帷繡被臥春風(fēng)。
落月低軒窺燭盡,飛花入戶笑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