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過程中,教案具有指導作用,可以幫助教師合理規(guī)劃教學內容和教學步驟。教案應當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設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一
1、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2、鞏固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口算方法。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
教具準備:數(shù)字卡片。
第1題:比一比,誰先爬到頂峰。
小明和小華還要到沙漠里去玩,讓我們一起來算算他們的足跡吧。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在集體訂正的過程中指名說說其中幾道算是的計算方法。
第2題:小游戲,看誰對得多。
1、學生看插圖:你能說出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和做法嗎?
學生看圖,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理解講解游戲的規(guī)則和方法。
2、學生進行游戲活動,教師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小組。
第3題:
帶領學生讀題目,再指名說說題目要求,最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4題:看圖解決問題。
1、看圖,圖中有什么?
2、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3、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4、解決問題。
你知道嗎?了解七巧板的由來。
課堂: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二
1.掌握加法驗算的方法.
2.培養(yǎng)加法驗算的靈活性,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加法驗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在原豎式進行驗算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9+47+86+93+740+10+10。
2.堅式計算例3:809+3764。
3.豎式計算,把例3中兩個加數(shù)調換位置相加.
4.計算下面各題,然后再調換兩個加數(shù)位置相加,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
使學生明確:調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5.同桌同學編題練習,說一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使學生明確:用調換加數(shù)的位置再加一遍計算,可以知道原來計算得對不對.
教師說明:為了使我們知道計算是否正確,就需要檢驗.我們可以調換加數(shù)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如果兩次計算結果一樣,說明我們計算的正確,這種方法在數(shù)學上叫做驗算.板書:加法的驗算.
今后我們進行加法計算時,要用這種方法進行驗算,養(yǎng)成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
(2)教師板書豎式,并注意鞏固計算法則.
(3)提問:要檢驗加法算得對不對,怎樣驗算呢?(啟發(fā)學生說出驗算方法.)。
(4)要求學生根據上面的結論調換加數(shù)位置并列出豎式計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5)引導學生比較兩次運算的結果.指出:如果兩次運算的結果相同,說明計算正確;如果兩次結果不同,則需要重新計算一遍.
在驗算時,要注意調換加數(shù)位置后,一定要重新算,不能照抄前次的結果.
2.認識用原式進行驗算的方法.
(1)向學生指出:在題目沒有要求驗算時,可以利用原來的豎式把每位上的數(shù)從下往上再加一遍,看得數(shù)與計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
(2)教師口述利用原豎式從下往上的驗算方法.
3.教師小結加法的'驗算方法及要求.
驗算加法,可以用調換加數(shù)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檢驗,也可以利用原來豎式從下往上加一遍的方法檢驗.
做練習的時候,要養(yǎng)成驗算的好習慣.題目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
4.反饋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三)全課小結。
教師明確:今后做練習時,要養(yǎng)成驗算的好習慣.題目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要自覺地驗算,可以在原豎式上驗算.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三
1、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進一步探索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2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
3、能運用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到用數(shù)學的樂趣。
能正確計算7加幾、6加幾、5加幾、4加幾、3加幾,掌握口算方法。
培養(yǎng)遷移能力,會舉一反三。
嘗試指導法。
cai課件,小棒。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生:(回答算式,并說說計算方法。)。
(2)如果樹上有8只小鳥,又飛來6只,一共有多少只呢?這次誰又會算?(學生根據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繼續(xù)思考并回答。)。
(4)小結:今天我們將用前幾天學習的計算方法繼續(xù)學習7、6、5、4、3加幾。(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共同學習7+6.
(1)同桌之間動手擺小棒,說一說可以怎樣想?
(2)指名匯報。(指名到講臺前,邊操作邊講解,師點撥)。
(3)根據學生回答,師相應板書。
2、做一做,說一說。
(能看懂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闡釋出的算理。)。
3、圈一圈,算一算。
進一步體會“湊十”的策略和計算過程。
4、想一想,填一填。
(意圖:(1)鞏固學生的計算技能;(2)通過計算,觀察、繼續(xù)填寫算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算式之間的規(guī)律)。
四、鞏固練習,加深體驗。
指導學生完成練一練習題。
(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獨立探究,開拓思維。)。
如: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你是怎樣圈的?那種方法最簡便?說一說你是怎樣快速做完的,有什么巧辦法?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五、課堂小結,優(yōu)化算法。
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計算7、6、5、4、3、2加幾,你能說一說這些方法嗎?你覺得那種方法簡便就用哪種方法來計算。
板書設計有幾只小鳥(7、6、5、4、3加幾)。
7+6=137+6=13。
作業(yè)設計p84第3題。
課后反思。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四
教科書第44頁的例,第44~4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發(fā)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shù)的思想。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發(fā)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shù)的思想。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是6、7的加法。(出示課題:和是6、7的加法)。
1、操作學具。
2、教學例1。
電腦演示學生植樹的動畫,讓學生說說動畫的意思。
提問:要算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列式?
質疑:為什么同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數(shù)卻相同?
教師左手拿2支筆站在學生中,分別叫前后的學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2+5=7,5+2=7)。
提問:從這兩道題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學例2。
電腦出示例2圖:3個青辣椒,4個紅辣椒,再出示括線和問號,告訴學生:這是括線和問號。
讓學生猜括線和問號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請學生互相說一說整個圖的意思,再指名說。
4、“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
讓同桌學生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再指名說,然后把算式寫在書上。
5、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提問:黑板上的算式有點亂,誰來整理一下?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整理。
敘述:小朋友表現(xiàn)很好,老師帶你們到動物世界去輕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新的想法嗎?
1、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容。
2、學會通過數(shù)的分合來學習新知識。
3、對于利用加法求減法,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利用。
4、計算的時間太長,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快的反應出來。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五
1、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進一步探索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2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
3、能運用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到用數(shù)學的樂趣。
能正確計算7加幾、6加幾、5加幾、4加幾、3加幾,掌握口算方法。
培養(yǎng)遷移能力,會舉一反三。
嘗試指導法。
cai課件,小棒。
生:(回答算式,并說說計算方法。)。
(2)如果樹上有8只小鳥,又飛來6只,一共有多少只呢?這次誰又會算?(學生根據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繼續(xù)思考并回答。)。
(3)請你們繼續(xù)接受挑戰(zhàn):如果樹上有7只小鳥,又飛來6只呢?怎么提問?怎樣計算?
(4)小結:今天我們將用前幾天學習的計算方法繼續(xù)學習7、6、5、4、3加幾。(板書課題)。
1、共同學習7+6.
(1)同桌之間動手擺小棒,說一說可以怎樣想?
(2)指名匯報。(指名到講臺前,邊操作邊講解,師點撥)。
(3)根據學生回答,師相應板書。
2、做一做,說一說。
(能看懂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闡釋出的算理。)。
3、圈一圈,算一算。
進一步體會“湊十”的策略和計算過程。
4、想一想,填一填。
指導學生完成練一練習題。
(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獨立探究,開拓思維。)。
如: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你是怎樣圈的?那種方法最簡便?說一說你是怎樣快速做完的,有什么巧辦法?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計算7、6、5、4、3、2加幾,你能說一說這些方法嗎?你覺得那種方法簡便就用哪種方法來計算。
板書設計有幾只小鳥(7、6、5、4、3加幾)。
7+6=137+6=13。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六
1、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借助擺小棒,撥計數(shù)器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在具體的'計算中,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合作探究法。
cai課件,小棒。
設計修訂。
(現(xiàn)在一共有幾瓶飲料?)。
2、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每一組請一個同學匯報你們的想法。
3、根據這個問題請你能列一道算式嗎?怎么列?
9+5=。
你能說說9加5可以怎樣算嗎?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觀察小結:“湊十法”就是把沒有學過的9加幾變成已經學過的10加幾來計算。
1、“9+3=”可以怎樣算,你能用小棒擺出你的算法嗎?自己想好后,擺給小組同學看,并說說你的想法。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2、請學生自己擺一擺,算算“6+9=?”
觀察書上的圖,圈一圈并填出得數(shù)。
并問學生:虛線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請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練一練的第一題。
請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數(shù)或拆小數(shù)都可以。
1、隨機報題。
9+2=9+5=。
9+8=9+6=。
9+9=4+9=。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算法。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5題。
(1)第2題目的: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位加法。
(實施方法:仔細看圖后,所以說圖意,獨立完成。)。
(2)第3題:通過登山游戲,體會到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一樣。
(實施方法:小組競賽后核對答案,交流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3)第4題目的:結合毛毛蟲圖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
(學生讀懂題意,再結合示意圖,填出結果。)。
(4)第5題:聯(lián)系學生生活情境,獲取數(shù)學信息,再運用進位加法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讀圖,獲取數(shù)學信息,再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有幾瓶牛奶(9加幾)。
9+5=9+3=6+9=。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七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55~56頁。
1.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經歷根據一幅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四道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
3.使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產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談話:小朋友們喜歡足球嗎?那我們就一起去看一場足球比賽吧。
1.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情境圖。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說一說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左邊有6人,右邊有4人;戴帽子的有1人,沒戴帽子的有9人)。
再問: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引導學生用三句話完整地表達,并相機在情境圖中用括線、問號等表示出條件和問題)。
談話: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弄清了圖的意思,還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出示問題1(圖意:左邊有6人,右邊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
提問:怎樣算一共有多少人呢?你會列式嗎?還可以怎樣列式?(板書:6+4=4+6=)。
再問:你能算出這兩個算式的結果嗎?(著重說一說是怎樣算出6+4=10的,并強調可以根據6+4=10,直接寫出4+6的結果)。
出示問題2(圖意:一共有10人,左邊有6人,右邊有多少人)。
提問:要算右邊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板書:10-6=)。
再問:怎樣算出10減6等于幾呢?(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著重引導學生體會根據加法算式想減法算式結果的方法)。
出示問題3(圖意:一共有10人,右邊有4人,左邊有多少人)。
提問:你能列出算式,并很快算出結果嗎?
學生列式,并算出結果。
談話:剛才有小朋友說,圖中1個小朋友戴帽子,9個小朋友沒戴帽子,你能根據這些信息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先自己寫出算式,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每一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并說一說是怎樣算、怎樣想的。
2.教學試一試。
談話:我們來做個拋花片的`游戲好嗎?(拿出花片)老師這里有10個花片,每一張花片的正面都印著花的圖案,背面都沒有圖案。像這樣(邊說邊操作)把10個花片拋在講臺上,請小朋友猜一猜,可能有幾個正面朝上,幾個背面朝上?(學生猜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
驗證:想知道誰猜對了嗎?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幫老師數(shù)一數(shù)。(指名數(shù)花片)。
提問:你能根據拋花片的結果,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指名說出四道算式)。
談話:請小朋友從自己的學具中數(shù)出10個花片,拋一拋,看你拋出的幾個正面朝上,幾個背面朝上?再根據拋花片的結果寫出四道算式。
揭示課題:和是10的加法和10減幾。(板書)。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還想做游戲嗎?(動畫演示:小老鼠出8,大象從卡片中找出2,小老鼠說算式:8+2=10,大象說算式:2+8=10)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數(shù)字卡片,同桌合作,一個小朋友任意出一張卡片,另一個小朋友很快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一張,使兩張卡片上的數(shù)相加得10,并說出兩道加法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題。
教師說算式,學生口算得數(shù)。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把得數(shù)直接寫在書上。
4.想想做做第4題。
先自由地說一說,填一填,再有順序地說出可以填哪些算式。
5.想想做做第5、6題。
先讓學生獨立看圖,填寫算式,再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題意的。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八
1.經歷在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和獨立思考的意識,體驗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九
(2)根據這幅圖能說出幾道加法算式(只要符合圖意,都要鼓勵)。
(3)根據這幅圖說一個算式,你能猜猜求的是什么嗎。
小結:大家用5以內的加法解決了這么多問題。
回家后,繼續(xù)觀察,看看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好嗎。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
1.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學會加法算式的讀法,會進行5以內數(shù)的加法計算。
2.通過與同伴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
3.在具體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yǎng)應用意識。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課件、小圓片、小棒、數(shù)字卡片若干。
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上課。
同學們好,請坐。
一、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學習過5以內數(shù)的分成,我們一起來拍手說一說吧。
同學們說的真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這幅圖,在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這位同學看到了猴子,這位同學看到了小鳥,還有那位同學,他看到了桃子。孩子們,看一幅圖畫的時候我們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這樣就能有序的找出圖畫中有關的數(shù)學信息。
誰能有序的說一說圖畫中的數(shù)學信息?
你來說。
說得真好:左邊有4只小鳥,右邊有1只小鳥。
你來說。
說得真清楚:樹上有4個桃子。
這位同學,你來說。
他說了有關猴子的信息,石頭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
你還想說什么?
真好,他發(fā)現(xiàn)山上還有5個小朋友,還有1朵紅花、2朵黃花。
1.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個信息呢?
真棒,我們一起把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說一說:
巖石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一共有幾只猴子?
說得真完整。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哦,你說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1、2、3、4、5、有5只。
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我們一起用小棒來擺一擺。
用一根小棒表示一只猴子,左邊擺兩根,表示石頭上的2只小猴子,右邊擺3根小棒,表示樹上的3只小猴子,把他們放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5只小猴子。
同學們,你知道嗎?我們剛才擺的過程可以列算式來表示:2+3=5。
你見過這樣的算式嗎?你知道這個符號+是什么符號嗎?
同學們真棒,認識這個符號是加號。
你知道該怎么讀這個算式嗎?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3加2等于5。
2.我們解決了猴子的問題,根據上面的信息,你還能提出不同的數(shù)學問題嗎?
這位同學提出:一共有幾只小鳥?
那位同學提出:一共有幾個桃子?
這兩個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你能列出算式來嗎?
誰來說一說你列的算式。
你來說。4+1=52+2=4。
誰來說說4+1=5中的4和1分別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你來。
真好。這里的4表示左邊的4只小鳥,1表示右邊的1只小鳥。5表示一共有5只小鳥。
2+2=4中的各個數(shù)表示什么呢?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三、自主練習。
同學們,看這幅圖,我們解決了三個不同的問題,認識了加號,知道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自主練習。
第1題,用你的學具擺一擺,填一填,給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第2題。請你自己填一填。誰來說說你怎么填寫的?
3+1=42+3=5。
有和他不一樣的嗎?
同學們真棒,全部正確。
第3題,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誰能全部做正確呢。
做得這么好,表揚一下自己吧。
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回顧這節(jié)課,你是怎樣找到數(shù)學信息的?提出了哪些問題?你又是怎樣操作的?每位同學的表現(xiàn)都很棒,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同學們再見。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一
最近仔細看了《輔導員》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調查報告。報告的題目是:《孩子,你快樂嗎?——天津市“關注兒童快樂”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在校期間的幸福感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同齡人的情感認同讓孩子感到快樂。
2.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孩子們感到快樂。
3.高素質的老師讓孩子感到快樂。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在德育戰(zhàn)線工作的教師,以上三個方面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尤其是第三個方面給了我最大的感觸。
的確,老師的一言一行總會影響孩子的喜怒哀樂。俗話說:好話冬天暖,壞話六月傷人。一個老師真誠的贊美,一個贊許的微笑,能讓孩子快樂很久。相反,老師的冷淡足以澆滅孩子心中希望的火種。所以,孩子渴望遇到善解人意的老師,社會歡迎高素質的老師,這是合理的。
孩子在學習和成長,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天津的這份調查報告也表明,孩子們會喜歡知識淵博、和藹可親、開朗活潑的老師,并從中感到快樂。愛我,愛屋及烏,我覺得一個成功的老師一定是孩子首先喜歡的老師。只有這樣,他的課才能更容易激活孩子思維的火花;他的諄諄教誨可以被學生接受為像長輩或朋友一樣的關懷;只有這樣,他的心才能真正與孩子們的心相連。
所以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個老師,首先要做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快樂,構建快樂,給孩子帶來快樂,被孩子喜歡的人。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身心健康、態(tài)度積極、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新一代!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二
1.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shù)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便的方法。
3.通過觀察、操作、表述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科書第24頁。
教學課件,小棒或圓片。投影片(主題圖抽拉片),人物貼圖,開放題材料(紅花、綠葉、信封袋)。
創(chuàng)新情境,導入新課。
(投影出示主題圖抽拉片: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xù)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森林里看看,請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組內小伙伴說一說。
交流匯報:生1:有4只小鳥在吃小米,又飛來1只,一共有5只小鳥吃小米。
合作交流,探究發(fā)現(xiàn)。
1.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師:4加1等于5,你是怎樣算出的?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想一想,說一說。
2.小組交流,探討多種算法。(師參與討論。)。
3.全班交流,代表匯報。
生1:我是看圖1、2、3、4、5數(shù)出來的。(數(shù)數(shù)法。)。
(根據回答貼圖板書)。
生2:我先數(shù)4只,接著再數(shù)1只,就是5只。(接著數(shù)。)。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會數(shù)指頭或小棒來算。
生5:先有4只小鳥,又飛來5只小鳥,4和1就組成5,
所以4+1=5。
b.師介紹自己喜歡的方法,說明理由。
分層練習,辨析算理。
1.第24頁的做一做第1題。
a.仔細觀察、分析、說圖意。
b.全班交流,匯報算式。根據學生回2+3=53+2=5。
c.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d.仔細觀察這兩道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讓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集團和不變規(guī)律)。
2.第24頁的做一做第2題。
a.學生按要求擺一擺。
b.口頭列算式。
c.打開書第24頁填上書上。
寓練于樂,鞏固深化。
分組進行紅花配綠葉活動。
a.要求:為綠葉上的算式,找到相應的紅花答案。
b.活動方式:小組合作,比一比哪個組找到的答案多,圖案設計最美。
c.生生互評:給優(yōu)勝小組獎勵團結協(xié)作星、智慧星。
今天我們學會5以內的加法,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三
出示花果山和孫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guī)銈兊交ü饺ビ^光好嗎?
二、探究知識。
1、8的加減法。
a、獨立思考。
你們看,咱們的山上景色不錯吧,看小猴子們都下山來歡迎呢,出示課件圖。
出示課件。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嗎?
說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計算?
寫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說出加法的意思,樹上有6只猴,樹下有2只,一共有幾只?
b、評價,你認為誰寫的好?理由呢?
c、小結:同樣一幅圖,我們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減法,只要能正確地說清圖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樹,結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課件出示:兩棵桃樹,一棵樹上有7個桃子,一棵樹上有2個桃子。
請你們用學具代替桃子來擺一擺,然后獨立寫出算式。
誰愿意向大家說出你的算式,
評價:你認為哪個組寫的好?
三、練習。
2、學生分組拿出數(shù)字卡片,同組兩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兩個數(shù)。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蘋果的游戲來完成。
四、課堂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四
進位的6、5、4、3、2加幾一共15道題,從下表可以理解教材的編排。
教學內容:
6+96+86+7。
5+95+85+7。
4+94+84+7。
3+93+8。
2+9;
6+65+6。
6+5。
已有基礎:學生能口算9加幾和8、7加幾;前面沒有接觸。
教材安排:
試一試略加引導,想想做做中掌握;在例題和試一試里教學。
(1)例題教學要以湊10法為主,因為6+5和5+6都是這一段里的新知識。至于怎樣湊10,喜歡怎樣就怎樣算。
(2)試一試里的6+6,可以湊10算,也可以從6+5、5+6、5+5這些加法推出。4+9和5+8的算法應由學生自主選擇。如果湊10,要讓他們體會拆小數(shù)、湊大數(shù)稍方便些。如果選擇9+4、8+5推理,要鼓勵并使更多的學生應用這種思路,但不要強求全體學生都這樣想。
(3)想想做做第1題通過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進一步體會調換加號前后兩個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是相同的。第2題繼續(xù)引導從大數(shù)加小數(shù)推理相應的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得數(shù),使教學的進位加法題能算得又對又快。
5.結合計算教學,解決實際問題。
本單元繼續(xù)教學求總數(shù)的加法問題,通過下面五點提高學生的能力。
(1)整理條件。第89頁第7題先說一說在圖中看到的信息,再填一填,體會要有條理地一個一個講清楚信息。在解答第93頁第7、8等題時,應堅持進行說條件和問題的練習。
(2)用表格呈現(xiàn)實際問題。第93頁第9題的表格里有三個問題,首先要指導學生看懂表格里的各個數(shù)據,完整地說出每個問題的條件與問題。解答以后,還要比一比三個問題的計算方法,明白求一共有多少都是把大班有的和小班有的合起來,初步體會數(shù)量關系。
(3)根據問題選條件,根據條件選問題。第96頁第4題,三幅圖表示三個條件,每解決一個問題只使用其中兩個條件。第99頁第9題里也有三個條件,每選兩個條件都能提出一個加法問題。這些練習能讓學生體會條件與問題是相關的。
(4)改變問題的陳述。第98頁第7題的問題是現(xiàn)在有多少個?第99頁第11題的問題是小明最少有多少枝蠟筆?最多有多少枝?這些問題仍然是加法問題,表達中沒有一共這個詞,培養(yǎng)學生理解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5)用同樣多間接地表達條件。第99頁第8題,一班花壇里花的朵數(shù)在圖中數(shù)得,二班的朵數(shù)不直接說出來,也無法在圖中數(shù),用同樣多隱蔽地表達。略微增加思考的難度,使實際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五
本課教學是學生基本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讀法、寫法和數(shù)的組成,以及整十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有了這些知識儲備,對于整十數(shù)加、減法算理的理解會相對容易些。新授內容的計算方法同1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基本相同,只是計數(shù)單位是以“十”為計數(shù)單位的,運用舊知遷移,直觀操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學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shù)相加、減奠定扎實基礎。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六
三道復習題,對數(shù)的組成,數(shù)數(shù)、撥數(shù)、計算等知識的回顧,喚起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促進對本課學習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中計數(shù)單位“十”的強化。計算題的復習則是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數(shù)位不相同兩個數(shù),計算時方法有所變化的意識。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七
單元主題圖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提供一條主線下的各種情境圖,為各課時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現(xiàn),體現(xiàn)生活與數(shù)學的緊密聯(lián)系,也有知識間層次推進,從編排上來看:(發(fā)書)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寫大字)兩位數(shù)加、減;(剪五角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都離不開情境的支撐。單元主題圖的認識是遵循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提高興激發(fā)探究欲望。整體情境內容與第一課時關聯(lián)不大。放在第一課時進行認識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撐,也為后面課時學習奠定基礎。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八
(課件出示)。
(一)說一說。
1.10、20、30、()、()。
2.80里面有()個十,()個十是50。
3.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撥一撥。
1.撥出8,1個1個地撥,撥到10,再10個10個地撥,撥到40.。
2.先撥出20,再20個20個撥,撥到80。
3.先撥到60,十位上撥去一個珠子是幾十,再撥去一個是幾十。
(三)算一算。(讓學生做在練習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輪流匯報結果,教師給予鼓勵。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九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出示咖啡貓圖片,語音播放: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咖啡貓,如果你能完成下面的題目,我就帶你們去參觀星星幼兒園)。
出示:2分成()和1,3分成()和1,~~~~~~。
那9加幾等于10呢?(生答:1)。
引導:9加1等于10,我們可以說成9和1湊成10。--------一個字一個字地說。
出示:9+1+2=```````請你們直接說出這幾個算式的得數(shù)。(抽其中的兩題讓學生說說,你是怎么算的。指著9+1+5,9+1+2你怎么算的?)。
二、新授。
(一)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出示“學生打掃”的全景圖。
1、咖啡貓就帶著進入了星星幼兒園,那兒的小朋友打掃得可真起勁,學校就給他們送來了一些水。你知道一共送來了多少杯水嗎?(12杯)。
提問:12杯水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想學生的答案:```````請兩個學生回答)。
2、小棒演示:我們用小棒來試一試,9+3是怎么算的?
師述:左邊擺9根代表盒子里的9杯水,右邊擺3根代表盒子里的3杯水,接下來。
怎么移動呢?每個小朋友自己試一試,并悄悄告訴你同桌你是怎么移的。(看到9。
(二)、揭示“湊十法”
1、如果沒有杯子和小棒的幫助,9+3=12怎么想呢?同桌討論一下。
師生共同歸納算理:。
師完整地說一遍:看到9想到1,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誰能像老師一樣說一遍,他就是我們班聰明的孩子。
[請四個小朋友說,同桌說,一起]。
3、學校一共送來了多少杯水,你還能怎樣列式?(3+9=12)。
提問:你是怎樣想的呢?
(因為9+3=12所以3+9=12)------請兩到三個學生說一說。
4、[媒體演示:咖啡貓說你們真聰明!]。
咖啡貓送給你們一些三角形,左邊有9個,右邊有7個,要算9+7等于幾可以怎樣移動三角形呢?(從右邊移一個到左邊),也就是看到9個想到1個,把7個分成1個和6個,9個加1個得10個,10個加6個得16個。(配合媒體演示)。
請學生完整地說一遍。
方塊和括號里的填寫完。打開書本第76頁,找到像屏幕上的題目例2,方塊和括號里的填寫完。
要求一共有幾個三角形,還可以怎樣列式呢?(7+9=16)。
三、鞏固練習。
1、咖啡貓又帶我們去看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他們正在擺圓片,我們用小棒試著擺。第一題男同學擺左邊擺9根,右邊擺2根,9+2怎樣算?2+9呢?第二題女同學擺左邊擺2根,右邊擺9根。
2、(卡片出示)下面我們進行卡片口算搶答,看誰回答的既對又快!
[抽兩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9+6=9+8=9+4=9+3=9+2=。
2+9=8+9=4+9=3+9=2+9=。
3、找朋友。
咖啡貓又帶我們到操場上去玩找朋友的游戲,先仔細觀察每個式子,再找朋友。
師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9加幾的算式中,較小的數(shù)拆成1和幾,9先和1相加得10,10再和幾相加得十幾。
9+79+1+3。
9+49+1+5。
9+39+1+7。
9+29+1+2。
9+89+1+1。
9+69+1+6。
4、小結:你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5、搶小紅旗,看誰寫的多?
填寫9+()=()()+9=()。
四、布置作業(yè)。
數(shù)學教案-9的加法。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一
1、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2、鞏固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口算方法。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
教具準備:數(shù)字卡片。
第1題:比一比,誰先爬到頂峰。
小明和小華還要到沙漠里去玩,讓我們一起來算算他們的足跡吧。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在集體訂正的過程中指名說說其中幾道算是的計算方法。
第2題:小游戲,看誰對得多。
1、學生看插圖:你能說出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和做法嗎?
學生看圖,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理解講解游戲的規(guī)則和方法。
2、學生進行游戲活動,教師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小組。
第3題:
帶領學生讀題目,再指名說說題目要求,最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4題:看圖解決問題。
1、看圖,圖中有什么?
2、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3、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4、解決問題。
你知道嗎?了解七巧板的由來。
課堂: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二
1.掌握加法驗算的方法.
2.培養(yǎng)加法驗算的靈活性,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加法驗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在原豎式進行驗算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9+47+86+93+740+10+10。
2.堅式計算例3:809+3764。
3.豎式計算,把例3中兩個加數(shù)調換位置相加.
4.計算下面各題,然后再調換兩個加數(shù)位置相加,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
使學生明確:調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5.同桌同學編題練習,說一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使學生明確:用調換加數(shù)的位置再加一遍計算,可以知道原來計算得對不對.
教師說明:為了使我們知道計算是否正確,就需要檢驗.我們可以調換加數(shù)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如果兩次計算結果一樣,說明我們計算的正確,這種方法在數(shù)學上叫做驗算.板書:加法的驗算.
今后我們進行加法計算時,要用這種方法進行驗算,養(yǎng)成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
(2)教師板書豎式,并注意鞏固計算法則.
(3)提問:要檢驗加法算得對不對,怎樣驗算呢?(啟發(fā)學生說出驗算方法.)。
(4)要求學生根據上面的結論調換加數(shù)位置并列出豎式計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5)引導學生比較兩次運算的結果.指出:如果兩次運算的結果相同,說明計算正確;如果兩次結果不同,則需要重新計算一遍.
在驗算時,要注意調換加數(shù)位置后,一定要重新算,不能照抄前次的結果.
2.認識用原式進行驗算的方法.
(1)向學生指出:在題目沒有要求驗算時,可以利用原來的豎式把每位上的數(shù)從下往上再加一遍,看得數(shù)與計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
(2)教師口述利用原豎式從下往上的驗算方法.
3.教師小結加法的'驗算方法及要求.
驗算加法,可以用調換加數(shù)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檢驗,也可以利用原來豎式從下往上加一遍的方法檢驗.
做練習的時候,要養(yǎng)成驗算的好習慣.題目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
4.反饋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三)全課小結。
教師明確:今后做練習時,要養(yǎng)成驗算的好習慣.題目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要自覺地驗算,可以在原豎式上驗算.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三
1、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進一步探索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2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
3、能運用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到用數(shù)學的樂趣。
能正確計算7加幾、6加幾、5加幾、4加幾、3加幾,掌握口算方法。
培養(yǎng)遷移能力,會舉一反三。
嘗試指導法。
cai課件,小棒。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生:(回答算式,并說說計算方法。)。
(2)如果樹上有8只小鳥,又飛來6只,一共有多少只呢?這次誰又會算?(學生根據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繼續(xù)思考并回答。)。
(4)小結:今天我們將用前幾天學習的計算方法繼續(xù)學習7、6、5、4、3加幾。(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共同學習7+6.
(1)同桌之間動手擺小棒,說一說可以怎樣想?
(2)指名匯報。(指名到講臺前,邊操作邊講解,師點撥)。
(3)根據學生回答,師相應板書。
2、做一做,說一說。
(能看懂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闡釋出的算理。)。
3、圈一圈,算一算。
進一步體會“湊十”的策略和計算過程。
4、想一想,填一填。
(意圖:(1)鞏固學生的計算技能;(2)通過計算,觀察、繼續(xù)填寫算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算式之間的規(guī)律)。
四、鞏固練習,加深體驗。
指導學生完成練一練習題。
(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獨立探究,開拓思維。)。
如: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你是怎樣圈的?那種方法最簡便?說一說你是怎樣快速做完的,有什么巧辦法?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五、課堂小結,優(yōu)化算法。
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計算7、6、5、4、3、2加幾,你能說一說這些方法嗎?你覺得那種方法簡便就用哪種方法來計算。
板書設計有幾只小鳥(7、6、5、4、3加幾)。
7+6=137+6=13。
作業(yè)設計p84第3題。
課后反思。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四
教科書第44頁的例,第44~4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發(fā)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shù)的思想。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發(fā)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shù)的思想。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是6、7的加法。(出示課題:和是6、7的加法)。
1、操作學具。
2、教學例1。
電腦演示學生植樹的動畫,讓學生說說動畫的意思。
提問:要算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列式?
質疑:為什么同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數(shù)卻相同?
教師左手拿2支筆站在學生中,分別叫前后的學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2+5=7,5+2=7)。
提問:從這兩道題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學例2。
電腦出示例2圖:3個青辣椒,4個紅辣椒,再出示括線和問號,告訴學生:這是括線和問號。
讓學生猜括線和問號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請學生互相說一說整個圖的意思,再指名說。
4、“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
讓同桌學生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再指名說,然后把算式寫在書上。
5、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提問:黑板上的算式有點亂,誰來整理一下?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整理。
敘述:小朋友表現(xiàn)很好,老師帶你們到動物世界去輕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新的想法嗎?
1、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容。
2、學會通過數(shù)的分合來學習新知識。
3、對于利用加法求減法,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利用。
4、計算的時間太長,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快的反應出來。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五
1、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進一步探索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2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
3、能運用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到用數(shù)學的樂趣。
能正確計算7加幾、6加幾、5加幾、4加幾、3加幾,掌握口算方法。
培養(yǎng)遷移能力,會舉一反三。
嘗試指導法。
cai課件,小棒。
生:(回答算式,并說說計算方法。)。
(2)如果樹上有8只小鳥,又飛來6只,一共有多少只呢?這次誰又會算?(學生根據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繼續(xù)思考并回答。)。
(3)請你們繼續(xù)接受挑戰(zhàn):如果樹上有7只小鳥,又飛來6只呢?怎么提問?怎樣計算?
(4)小結:今天我們將用前幾天學習的計算方法繼續(xù)學習7、6、5、4、3加幾。(板書課題)。
1、共同學習7+6.
(1)同桌之間動手擺小棒,說一說可以怎樣想?
(2)指名匯報。(指名到講臺前,邊操作邊講解,師點撥)。
(3)根據學生回答,師相應板書。
2、做一做,說一說。
(能看懂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闡釋出的算理。)。
3、圈一圈,算一算。
進一步體會“湊十”的策略和計算過程。
4、想一想,填一填。
指導學生完成練一練習題。
(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獨立探究,開拓思維。)。
如: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你是怎樣圈的?那種方法最簡便?說一說你是怎樣快速做完的,有什么巧辦法?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計算7、6、5、4、3、2加幾,你能說一說這些方法嗎?你覺得那種方法簡便就用哪種方法來計算。
板書設計有幾只小鳥(7、6、5、4、3加幾)。
7+6=137+6=13。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六
1、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借助擺小棒,撥計數(shù)器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在具體的'計算中,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合作探究法。
cai課件,小棒。
設計修訂。
(現(xiàn)在一共有幾瓶飲料?)。
2、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每一組請一個同學匯報你們的想法。
3、根據這個問題請你能列一道算式嗎?怎么列?
9+5=。
你能說說9加5可以怎樣算嗎?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觀察小結:“湊十法”就是把沒有學過的9加幾變成已經學過的10加幾來計算。
1、“9+3=”可以怎樣算,你能用小棒擺出你的算法嗎?自己想好后,擺給小組同學看,并說說你的想法。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2、請學生自己擺一擺,算算“6+9=?”
觀察書上的圖,圈一圈并填出得數(shù)。
并問學生:虛線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請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練一練的第一題。
請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數(shù)或拆小數(shù)都可以。
1、隨機報題。
9+2=9+5=。
9+8=9+6=。
9+9=4+9=。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算法。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5題。
(1)第2題目的: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位加法。
(實施方法:仔細看圖后,所以說圖意,獨立完成。)。
(2)第3題:通過登山游戲,體會到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一樣。
(實施方法:小組競賽后核對答案,交流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3)第4題目的:結合毛毛蟲圖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
(學生讀懂題意,再結合示意圖,填出結果。)。
(4)第5題:聯(lián)系學生生活情境,獲取數(shù)學信息,再運用進位加法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讀圖,獲取數(shù)學信息,再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有幾瓶牛奶(9加幾)。
9+5=9+3=6+9=。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七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55~56頁。
1.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經歷根據一幅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四道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
3.使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產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談話:小朋友們喜歡足球嗎?那我們就一起去看一場足球比賽吧。
1.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情境圖。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說一說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左邊有6人,右邊有4人;戴帽子的有1人,沒戴帽子的有9人)。
再問: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引導學生用三句話完整地表達,并相機在情境圖中用括線、問號等表示出條件和問題)。
談話: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弄清了圖的意思,還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出示問題1(圖意:左邊有6人,右邊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
提問:怎樣算一共有多少人呢?你會列式嗎?還可以怎樣列式?(板書:6+4=4+6=)。
再問:你能算出這兩個算式的結果嗎?(著重說一說是怎樣算出6+4=10的,并強調可以根據6+4=10,直接寫出4+6的結果)。
出示問題2(圖意:一共有10人,左邊有6人,右邊有多少人)。
提問:要算右邊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板書:10-6=)。
再問:怎樣算出10減6等于幾呢?(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著重引導學生體會根據加法算式想減法算式結果的方法)。
出示問題3(圖意:一共有10人,右邊有4人,左邊有多少人)。
提問:你能列出算式,并很快算出結果嗎?
學生列式,并算出結果。
談話:剛才有小朋友說,圖中1個小朋友戴帽子,9個小朋友沒戴帽子,你能根據這些信息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先自己寫出算式,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每一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并說一說是怎樣算、怎樣想的。
2.教學試一試。
談話:我們來做個拋花片的`游戲好嗎?(拿出花片)老師這里有10個花片,每一張花片的正面都印著花的圖案,背面都沒有圖案。像這樣(邊說邊操作)把10個花片拋在講臺上,請小朋友猜一猜,可能有幾個正面朝上,幾個背面朝上?(學生猜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
驗證:想知道誰猜對了嗎?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幫老師數(shù)一數(shù)。(指名數(shù)花片)。
提問:你能根據拋花片的結果,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指名說出四道算式)。
談話:請小朋友從自己的學具中數(shù)出10個花片,拋一拋,看你拋出的幾個正面朝上,幾個背面朝上?再根據拋花片的結果寫出四道算式。
揭示課題:和是10的加法和10減幾。(板書)。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還想做游戲嗎?(動畫演示:小老鼠出8,大象從卡片中找出2,小老鼠說算式:8+2=10,大象說算式:2+8=10)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數(shù)字卡片,同桌合作,一個小朋友任意出一張卡片,另一個小朋友很快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一張,使兩張卡片上的數(shù)相加得10,并說出兩道加法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題。
教師說算式,學生口算得數(shù)。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把得數(shù)直接寫在書上。
4.想想做做第4題。
先自由地說一說,填一填,再有順序地說出可以填哪些算式。
5.想想做做第5、6題。
先讓學生獨立看圖,填寫算式,再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題意的。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八
1.經歷在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和獨立思考的意識,體驗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九
(2)根據這幅圖能說出幾道加法算式(只要符合圖意,都要鼓勵)。
(3)根據這幅圖說一個算式,你能猜猜求的是什么嗎。
小結:大家用5以內的加法解決了這么多問題。
回家后,繼續(xù)觀察,看看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好嗎。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
1.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學會加法算式的讀法,會進行5以內數(shù)的加法計算。
2.通過與同伴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
3.在具體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yǎng)應用意識。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課件、小圓片、小棒、數(shù)字卡片若干。
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上課。
同學們好,請坐。
一、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學習過5以內數(shù)的分成,我們一起來拍手說一說吧。
同學們說的真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這幅圖,在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這位同學看到了猴子,這位同學看到了小鳥,還有那位同學,他看到了桃子。孩子們,看一幅圖畫的時候我們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這樣就能有序的找出圖畫中有關的數(shù)學信息。
誰能有序的說一說圖畫中的數(shù)學信息?
你來說。
說得真好:左邊有4只小鳥,右邊有1只小鳥。
你來說。
說得真清楚:樹上有4個桃子。
這位同學,你來說。
他說了有關猴子的信息,石頭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
你還想說什么?
真好,他發(fā)現(xiàn)山上還有5個小朋友,還有1朵紅花、2朵黃花。
1.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個信息呢?
真棒,我們一起把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說一說:
巖石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一共有幾只猴子?
說得真完整。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哦,你說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1、2、3、4、5、有5只。
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我們一起用小棒來擺一擺。
用一根小棒表示一只猴子,左邊擺兩根,表示石頭上的2只小猴子,右邊擺3根小棒,表示樹上的3只小猴子,把他們放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5只小猴子。
同學們,你知道嗎?我們剛才擺的過程可以列算式來表示:2+3=5。
你見過這樣的算式嗎?你知道這個符號+是什么符號嗎?
同學們真棒,認識這個符號是加號。
你知道該怎么讀這個算式嗎?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3加2等于5。
2.我們解決了猴子的問題,根據上面的信息,你還能提出不同的數(shù)學問題嗎?
這位同學提出:一共有幾只小鳥?
那位同學提出:一共有幾個桃子?
這兩個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你能列出算式來嗎?
誰來說一說你列的算式。
你來說。4+1=52+2=4。
誰來說說4+1=5中的4和1分別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你來。
真好。這里的4表示左邊的4只小鳥,1表示右邊的1只小鳥。5表示一共有5只小鳥。
2+2=4中的各個數(shù)表示什么呢?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三、自主練習。
同學們,看這幅圖,我們解決了三個不同的問題,認識了加號,知道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自主練習。
第1題,用你的學具擺一擺,填一填,給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第2題。請你自己填一填。誰來說說你怎么填寫的?
3+1=42+3=5。
有和他不一樣的嗎?
同學們真棒,全部正確。
第3題,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誰能全部做正確呢。
做得這么好,表揚一下自己吧。
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回顧這節(jié)課,你是怎樣找到數(shù)學信息的?提出了哪些問題?你又是怎樣操作的?每位同學的表現(xiàn)都很棒,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同學們再見。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一
最近仔細看了《輔導員》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調查報告。報告的題目是:《孩子,你快樂嗎?——天津市“關注兒童快樂”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在校期間的幸福感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同齡人的情感認同讓孩子感到快樂。
2.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孩子們感到快樂。
3.高素質的老師讓孩子感到快樂。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在德育戰(zhàn)線工作的教師,以上三個方面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尤其是第三個方面給了我最大的感觸。
的確,老師的一言一行總會影響孩子的喜怒哀樂。俗話說:好話冬天暖,壞話六月傷人。一個老師真誠的贊美,一個贊許的微笑,能讓孩子快樂很久。相反,老師的冷淡足以澆滅孩子心中希望的火種。所以,孩子渴望遇到善解人意的老師,社會歡迎高素質的老師,這是合理的。
孩子在學習和成長,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天津的這份調查報告也表明,孩子們會喜歡知識淵博、和藹可親、開朗活潑的老師,并從中感到快樂。愛我,愛屋及烏,我覺得一個成功的老師一定是孩子首先喜歡的老師。只有這樣,他的課才能更容易激活孩子思維的火花;他的諄諄教誨可以被學生接受為像長輩或朋友一樣的關懷;只有這樣,他的心才能真正與孩子們的心相連。
所以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個老師,首先要做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快樂,構建快樂,給孩子帶來快樂,被孩子喜歡的人。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身心健康、態(tài)度積極、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新一代!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二
1.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shù)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便的方法。
3.通過觀察、操作、表述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科書第24頁。
教學課件,小棒或圓片。投影片(主題圖抽拉片),人物貼圖,開放題材料(紅花、綠葉、信封袋)。
創(chuàng)新情境,導入新課。
(投影出示主題圖抽拉片: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xù)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森林里看看,請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組內小伙伴說一說。
交流匯報:生1:有4只小鳥在吃小米,又飛來1只,一共有5只小鳥吃小米。
合作交流,探究發(fā)現(xiàn)。
1.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師:4加1等于5,你是怎樣算出的?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想一想,說一說。
2.小組交流,探討多種算法。(師參與討論。)。
3.全班交流,代表匯報。
生1:我是看圖1、2、3、4、5數(shù)出來的。(數(shù)數(shù)法。)。
(根據回答貼圖板書)。
生2:我先數(shù)4只,接著再數(shù)1只,就是5只。(接著數(shù)。)。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會數(shù)指頭或小棒來算。
生5:先有4只小鳥,又飛來5只小鳥,4和1就組成5,
所以4+1=5。
b.師介紹自己喜歡的方法,說明理由。
分層練習,辨析算理。
1.第24頁的做一做第1題。
a.仔細觀察、分析、說圖意。
b.全班交流,匯報算式。根據學生回2+3=53+2=5。
c.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d.仔細觀察這兩道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讓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集團和不變規(guī)律)。
2.第24頁的做一做第2題。
a.學生按要求擺一擺。
b.口頭列算式。
c.打開書第24頁填上書上。
寓練于樂,鞏固深化。
分組進行紅花配綠葉活動。
a.要求:為綠葉上的算式,找到相應的紅花答案。
b.活動方式:小組合作,比一比哪個組找到的答案多,圖案設計最美。
c.生生互評:給優(yōu)勝小組獎勵團結協(xié)作星、智慧星。
今天我們學會5以內的加法,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三
出示花果山和孫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guī)銈兊交ü饺ビ^光好嗎?
二、探究知識。
1、8的加減法。
a、獨立思考。
你們看,咱們的山上景色不錯吧,看小猴子們都下山來歡迎呢,出示課件圖。
出示課件。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嗎?
說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計算?
寫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說出加法的意思,樹上有6只猴,樹下有2只,一共有幾只?
b、評價,你認為誰寫的好?理由呢?
c、小結:同樣一幅圖,我們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減法,只要能正確地說清圖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樹,結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課件出示:兩棵桃樹,一棵樹上有7個桃子,一棵樹上有2個桃子。
請你們用學具代替桃子來擺一擺,然后獨立寫出算式。
誰愿意向大家說出你的算式,
評價:你認為哪個組寫的好?
三、練習。
2、學生分組拿出數(shù)字卡片,同組兩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兩個數(shù)。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蘋果的游戲來完成。
四、課堂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四
進位的6、5、4、3、2加幾一共15道題,從下表可以理解教材的編排。
教學內容:
6+96+86+7。
5+95+85+7。
4+94+84+7。
3+93+8。
2+9;
6+65+6。
6+5。
已有基礎:學生能口算9加幾和8、7加幾;前面沒有接觸。
教材安排:
試一試略加引導,想想做做中掌握;在例題和試一試里教學。
(1)例題教學要以湊10法為主,因為6+5和5+6都是這一段里的新知識。至于怎樣湊10,喜歡怎樣就怎樣算。
(2)試一試里的6+6,可以湊10算,也可以從6+5、5+6、5+5這些加法推出。4+9和5+8的算法應由學生自主選擇。如果湊10,要讓他們體會拆小數(shù)、湊大數(shù)稍方便些。如果選擇9+4、8+5推理,要鼓勵并使更多的學生應用這種思路,但不要強求全體學生都這樣想。
(3)想想做做第1題通過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進一步體會調換加號前后兩個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是相同的。第2題繼續(xù)引導從大數(shù)加小數(shù)推理相應的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得數(shù),使教學的進位加法題能算得又對又快。
5.結合計算教學,解決實際問題。
本單元繼續(xù)教學求總數(shù)的加法問題,通過下面五點提高學生的能力。
(1)整理條件。第89頁第7題先說一說在圖中看到的信息,再填一填,體會要有條理地一個一個講清楚信息。在解答第93頁第7、8等題時,應堅持進行說條件和問題的練習。
(2)用表格呈現(xiàn)實際問題。第93頁第9題的表格里有三個問題,首先要指導學生看懂表格里的各個數(shù)據,完整地說出每個問題的條件與問題。解答以后,還要比一比三個問題的計算方法,明白求一共有多少都是把大班有的和小班有的合起來,初步體會數(shù)量關系。
(3)根據問題選條件,根據條件選問題。第96頁第4題,三幅圖表示三個條件,每解決一個問題只使用其中兩個條件。第99頁第9題里也有三個條件,每選兩個條件都能提出一個加法問題。這些練習能讓學生體會條件與問題是相關的。
(4)改變問題的陳述。第98頁第7題的問題是現(xiàn)在有多少個?第99頁第11題的問題是小明最少有多少枝蠟筆?最多有多少枝?這些問題仍然是加法問題,表達中沒有一共這個詞,培養(yǎng)學生理解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5)用同樣多間接地表達條件。第99頁第8題,一班花壇里花的朵數(shù)在圖中數(shù)得,二班的朵數(shù)不直接說出來,也無法在圖中數(shù),用同樣多隱蔽地表達。略微增加思考的難度,使實際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五
本課教學是學生基本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讀法、寫法和數(shù)的組成,以及整十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有了這些知識儲備,對于整十數(shù)加、減法算理的理解會相對容易些。新授內容的計算方法同1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基本相同,只是計數(shù)單位是以“十”為計數(shù)單位的,運用舊知遷移,直觀操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學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shù)相加、減奠定扎實基礎。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六
三道復習題,對數(shù)的組成,數(shù)數(shù)、撥數(shù)、計算等知識的回顧,喚起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促進對本課學習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中計數(shù)單位“十”的強化。計算題的復習則是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數(shù)位不相同兩個數(shù),計算時方法有所變化的意識。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七
單元主題圖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提供一條主線下的各種情境圖,為各課時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現(xiàn),體現(xiàn)生活與數(shù)學的緊密聯(lián)系,也有知識間層次推進,從編排上來看:(發(fā)書)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寫大字)兩位數(shù)加、減;(剪五角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都離不開情境的支撐。單元主題圖的認識是遵循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提高興激發(fā)探究欲望。整體情境內容與第一課時關聯(lián)不大。放在第一課時進行認識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撐,也為后面課時學習奠定基礎。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八
(課件出示)。
(一)說一說。
1.10、20、30、()、()。
2.80里面有()個十,()個十是50。
3.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撥一撥。
1.撥出8,1個1個地撥,撥到10,再10個10個地撥,撥到40.。
2.先撥出20,再20個20個撥,撥到80。
3.先撥到60,十位上撥去一個珠子是幾十,再撥去一個是幾十。
(三)算一算。(讓學生做在練習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輪流匯報結果,教師給予鼓勵。
做個加法表教案一年級上反思篇十九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出示咖啡貓圖片,語音播放: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咖啡貓,如果你能完成下面的題目,我就帶你們去參觀星星幼兒園)。
出示:2分成()和1,3分成()和1,~~~~~~。
那9加幾等于10呢?(生答:1)。
引導:9加1等于10,我們可以說成9和1湊成10。--------一個字一個字地說。
出示:9+1+2=```````請你們直接說出這幾個算式的得數(shù)。(抽其中的兩題讓學生說說,你是怎么算的。指著9+1+5,9+1+2你怎么算的?)。
二、新授。
(一)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出示“學生打掃”的全景圖。
1、咖啡貓就帶著進入了星星幼兒園,那兒的小朋友打掃得可真起勁,學校就給他們送來了一些水。你知道一共送來了多少杯水嗎?(12杯)。
提問:12杯水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想學生的答案:```````請兩個學生回答)。
2、小棒演示:我們用小棒來試一試,9+3是怎么算的?
師述:左邊擺9根代表盒子里的9杯水,右邊擺3根代表盒子里的3杯水,接下來。
怎么移動呢?每個小朋友自己試一試,并悄悄告訴你同桌你是怎么移的。(看到9。
(二)、揭示“湊十法”
1、如果沒有杯子和小棒的幫助,9+3=12怎么想呢?同桌討論一下。
師生共同歸納算理:。
師完整地說一遍:看到9想到1,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誰能像老師一樣說一遍,他就是我們班聰明的孩子。
[請四個小朋友說,同桌說,一起]。
3、學校一共送來了多少杯水,你還能怎樣列式?(3+9=12)。
提問:你是怎樣想的呢?
(因為9+3=12所以3+9=12)------請兩到三個學生說一說。
4、[媒體演示:咖啡貓說你們真聰明!]。
咖啡貓送給你們一些三角形,左邊有9個,右邊有7個,要算9+7等于幾可以怎樣移動三角形呢?(從右邊移一個到左邊),也就是看到9個想到1個,把7個分成1個和6個,9個加1個得10個,10個加6個得16個。(配合媒體演示)。
請學生完整地說一遍。
方塊和括號里的填寫完。打開書本第76頁,找到像屏幕上的題目例2,方塊和括號里的填寫完。
要求一共有幾個三角形,還可以怎樣列式呢?(7+9=16)。
三、鞏固練習。
1、咖啡貓又帶我們去看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他們正在擺圓片,我們用小棒試著擺。第一題男同學擺左邊擺9根,右邊擺2根,9+2怎樣算?2+9呢?第二題女同學擺左邊擺2根,右邊擺9根。
2、(卡片出示)下面我們進行卡片口算搶答,看誰回答的既對又快!
[抽兩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9+6=9+8=9+4=9+3=9+2=。
2+9=8+9=4+9=3+9=2+9=。
3、找朋友。
咖啡貓又帶我們到操場上去玩找朋友的游戲,先仔細觀察每個式子,再找朋友。
師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9加幾的算式中,較小的數(shù)拆成1和幾,9先和1相加得10,10再和幾相加得十幾。
9+79+1+3。
9+49+1+5。
9+39+1+7。
9+29+1+2。
9+89+1+1。
9+69+1+6。
4、小結:你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5、搶小紅旗,看誰寫的多?
填寫9+()=()()+9=()。
四、布置作業(yè)。
數(shù)學教案-9的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