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月十五周記(模板17篇)

字號:

    總結是我們向前邁進的燃料,讓我們勇往直前??偨Y的語言要準確、清晰,力求表達精準,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達。通過學習他人的閱讀經驗,可以更好地掌握閱讀技巧。
    八月十五周記篇一
    轉眼間就到了中秋節(jié)。秋風的小手輕輕一揮,輕而易舉地擦去了夏日的暑氣。俗話說“七月十五棗紅圈兒,八月十五棗落桿兒”。一年中我最興奮的事——打棗也就盼到了。
    在我的家鄉(xiāng),魯北平原,村村落落的宅院周圍、院子里邊,總要種幾棵棗樹。不只是為了點綴,也為創(chuàng)收。有農諺日:日食仨棗,長生不老。曬好的紅棗肉厚味醇,益氣補血,是很好的補品,要七八塊錢一斤呢。趕上有的村子閑地多,便可在村莊周圍辟出專門的樹留地,種上梨樹、桃樹、楊樹等,但種得最多的還是棗樹。這不,就在我奶奶住的小院子里,就長著三棵大棗樹,據奶奶說,論輩分,這棗樹比我還高一輩兒呢,和我爸爸的年齡差不多。呵呵,不管這些,反正我是每年要享受這天賜的口福的。
    清晨,東方的天空掛著幾朵悠閑的白云,云朵上涂著幾抹淡紅色,好像喝了點小酒的少女,臉紅撲撲的。
    我飛奔到奶奶家,“嘩啷”一聲推開院門,頓時眼前一亮:呵!一樹樹紅棗,似瑪瑙、賽翡翠,流光溢彩,光艷奪目。一串串,一簇簇,你擠我我擁你,整個院子里好像溢滿了棗子們那清脆甘甜的笑聲?!凹t棗襯綠葉,光華滿庭院”,你覺得這兩句詩怎么樣,可以混入唐詩了吧?呵呵,您可別說我整酸詞,此情此景,真的是一棵棗樹一樹詩啊??吹竭@紅棗,我早已饞涎欲滴了。往旁邊一瞅,有棵樹的樹冠已經遮住了奶奶的廚房。屋檐下正好有梯子,這不就是為我準備的嗎!我一個飛躍,三下兩下爬上屋頂。這下可好了,我瞬間被紅棗包圍了,不知該從哪兒摘起。我左挑右選,選了個個兒大色紅的棗子輕輕摘下,這棗還帶著露水呢。放嘴里一咬,嘎嘣脆。閉上眼睛慢慢品嘗,香甜的滋味溢滿嘴里的角角落落,似乎整個秋天的香甜味兒都在我的嘴里呢。
    一個哪能解饞呢,我伸手抓住一根粗壯的、棗子結得最多的樹枝,另一只手便忙活開了。邊摘邊吃,嘴里總是鼓鼓的。一會兒工夫,兩個衣兜便滿了。
    “小雪,小雪!”奶奶在樹下大聲喊著。
    “奶奶,干啥呀?”
    “你別光顧著吃啊,給你兩個方便袋,摘兩袋子下來,奶奶給你醉上一壇子醉棗,過年的時候吃。”
    說起奶奶醉的醉棗,那也是我最愛吃的。做醉棗用的棗子不能用桿子打,要用手摘。個兒大、半紅的棗子最好。摘下洗凈晾干,用高度的純糧食酒過一遍,一個個碼在壇子里,壇口用塑料布扎緊,千萬別漏氣,一漏氣棗子就壞掉了。到過年的時候,開壇吃棗,既有酒香,又有棗香,真的是開壇十里香啊。我估計,王母娘娘的生日宴會上也不一定有這樣的美味呀!
    摘了兩大袋子“好棗”,奶奶便開始準備打棗了。她先在地上鋪幾塊大被單,周圍擋上秫秸,以免把棗子摔壞,也避免棗子到處亂蹦。準備停當,奶奶遞給我一根竹竿:“雪,開始吧。小心別從屋上掉下來?!焙牵荒曛凶罴尤诵牡墓ぷ鏖_始了。我揮動竹竿,照著紅玉簇擁處打了下去。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這個季節(jié)最動人的樂章開始演奏了。我手里的竹竿此刻已經不是竹竿,而是音樂家手里的魔杖,起落處音符騰躍,繁弦急管,像疾雨落在江面,像翠珠滾落玉階。真痛快呀!房頂上夠不到的樹枝,我就爬到樹上一陣忙活。有時候,大大的棗子砸在腦袋上,啷啷地響,疼得我齜牙咧嘴。
    再精彩的演出也有落幕的時候。大半個上午,三棵棗樹終于讓我打完了。我的胳膊也累得抬不起來了??粗鹤永餄M滿兩大笸籮紅棗,累在身上,甜在心里。聞著那一陣陣濃郁的香甜氣息,捏一顆棗子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眼前不由得浮現出棗樹經歷的風霜雨雪,和坐果時的空寂落寞。忽然意識到,任何收獲的甜美,都要以奮爭和忍耐為代價,世間的苦和甜在時間的河流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八月十五周記篇二
    河邊的天空沒有細塵,月亮在天空是孤獨的。在8月15日看明月是另一個滿月!
    月亮像一個玉盤,鑲嵌在漆黑的緞夜里,非常圓而明亮。它確實回答了第——句,“從這個月到中秋節(jié),它特別明亮”。
    最近幾天,全家人都沉浸在中秋節(jié)的歡樂氣氛中。尤其是今天,我剛剛收到了阿姨送的一盒月餅。雖然月餅不再是稀罕物,但把鵝毛送到千里之外是非常禮貌的。此外,色彩、香味、形狀和味道都很美的月餅是由住在江蘇的小姨郵寄的。
    所以我記得我阿姨在家的時候。每到中秋之夜,一切都靜悄悄的,月光美麗而溫柔,“玉簾不能卷,鐵砧不能拂。”奶奶總是在這時把各種各樣的月餅整齊地放在盤子里,當我們過來的時候,她爸爸的房子把圓圓的月餅切成均勻大小的塊,像花瓣一樣放在盤子里,看起來真的很好。然而,成年人并不急于帶食物。他們聊天,看著我們笑著搶食物,羨慕我們貪婪的樣子,害怕失去金錢,津津有味地吃著食物。
    此時此刻,我的耳朵似乎在響,我和我的小姨在吃東西,在制造噪音。院子里充滿了我家人開心的笑聲。哈哈!
    嫂子已經離開湖北老家很多年了。最初,她說這次她可以回家度假,但由于工作原因,她仍然得不到她想要的。奶奶的快樂也失去了。嫂子的心情也一樣。她想家,但不能回到家鄉(xiāng)。她只能寄月餅來表達她的思念。
    此時,我想起了我的嫂子,但我不需要像張在《春江花月夜》——中描述的那樣悲傷:“此時我沒有聽到彼此的聲音,我希望每個月都照耀著你?!?BR>    哈哈,我不想這么難過!在這個滿月的銀輝,在這個滿是wifi的小院子里,我拿起媽媽的手機,打開聊天軟件,撥通阿姨的視頻電話,喊道:“你好,阿姨,中秋節(jié)快樂!”“讓我告訴你一件事。你的月餅太小了,我們吃不下!”
    八月十五周記篇三
    八月十五,即是中秋。一家人團聚一起賞月,有著說不出的情感。
    皓月高懸,夜也變得透明了,照耀人身上,有種絲絲寒意,卻是好的。
    月光下,有著許多吃完飯的人在散步著?!包S發(fā)垂髫,怡然自得”不正形容了月下的老人小孩嗎?那攜手的情侶,其中不乏老人,羨慕他們的感情之深。
    如此月色,宅男們也不甘寂寞吧?那一個個靜坐橋上的騷年們,面如笑容緊盯手中的手機,大概是他們所愛的人又發(fā)來問候的訊息吧。
    抬頭望著滿天繁星,靜望它們與皓月爭輝,暗暗發(fā)笑,今天他們注定成為了配角,因為從未聽說有人中秋賞星的。此間還有人像我一樣關注著他們的嗎?大概是沒了,僅有我一人與他們默默對視。
    夜是漆黑的,但因為月光的照耀,它透明了,再也不能為人們遮擋那些秘密。
    你也抬著頭,對我說:今晚的月亮好圓,好美。余光掃過,確實好圓,大概應為它,星光才如此暗淡吧?!凝視你的臉龐:也許沒有它,才能襯托出夜的美呢!
    笑笑搖頭,起身回家。也許,沒有如此的月,才能襯托出夜的寂靜,凄涼吧。又自嘲一番,也許,也本就不是寂寥的,只是觀賞的人不同吧。
    走進陰影里,回頭看看那些坐在月光下的人們,心中念想著:回憶昨天,期待明天,不如珍惜今天。
    回不到昨天,到不了明天,只擁有今夜。笑笑,轉身消失陰影中……。
    八月十五周記篇四
    我們全家都喜歡過中秋節(jié),我爸,我媽,我哥,我姐,我弟,我妹也全喜歡過中秋節(jié),因為中秋節(jié)這天,我們全家能在一起合家歡樂的`吃月餅。
    今年中秋節(jié),恰逢農歷八月十五,黃昏的傍晚,玉兔東升,皎潔的月亮正照耀著一輪圓月,天空中有幾朵潔白的云彩飄蕩在云朵中間,微風颯颯,徐徐地吹著小風,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幾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掛在葡萄架上,幾只螢火蟲飛來飛去,又飛去飛來,是那么的有情調,這情調又是那么的迷人。
    我和弟弟,弟弟也和我,我倆站在院子中央,抬著頭,仰脖看那天上的月亮,我說:“看吶,這邊的月亮升起來了!”弟弟說:“看吶,那邊的月亮也升起來了!”這時,在院子里的全家人,也包括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幾乎全都異口同聲地一起喊道:“看吶,東邊的月亮真的升起來了!”
    好大好圓的月亮啊,它即像一輪明月,又像一輪圓月,正在升起來!
    我們在院子里高興的簡直就是高興,沒有人能說出這不是高興,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這美麗而又美觀的中秋節(jié),尤其是在八月十五這天,正巧又趕上中秋節(jié),真是雙喜臨門吶!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此刻,正是全國各地的各族人民全家在一起合家團圓的好日子,讓我們一起高高舉起月餅,共同暢享這一盒美味的月餅吧!
    八月十五周記篇五
    中秋節(jié)是個古老的節(jié)日,祭月賞月是節(jié)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guī)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F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guī)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jié)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后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磥懋敃r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jié)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BR>    八月十五周記篇六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是月亮的生日,它像一個大大的月餅,這個月餅誰都別想吃著,在黑夜里,它在高高的天空中發(fā)出淡淡的.光。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那層光是什么嗎?我覺得它是保衛(wèi)月亮的天神。我聽說月亮里有一個華麗的宮殿,住著一個嫦娥姐姐,她吃了仙丹就飛飛上了月亮。再也回不到人間了。今天嫦娥姐姐一年中最高興的日子,她用葡萄做出一杯杯美味可口的酒,她還請來星星一塊慶祝月亮的生日,星星一閃一閃好像在和嫦娥姐姐一塊來玩捉迷藏。華麗的宮殿里還有一只白白胖胖的玉兔,它的眼睛火紅火紅的,像兩個小櫻桃,聽說它不吃蘿卜,它專門吃烏云的,這樣月亮才能露出甜密的笑臉。
    今天小玉兔在舞臺上和嫦娥姐姐一起跳舞唱歌,慶祝月亮公主的生日。嫦娥姐姐的聲音像泉水一樣美麗動聽,許多小星星手舞足們的親吻著月亮公主。
    地上的蛐蛐也在為月亮公主慶祝生日。月亮公主被這一切感動啦,給了蛐蛐們一個飛吻。樹木沙沙的,在給月亮公主伴奏。我的鋼琴也在為月亮公主唱著很美妙的歌曲。我情不自禁的吃起月餅來。這讓我的小烏龜也開始流口水啦!我只好給了她一塊兒,他竟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我心里有了個念頭。我真想拿來一個釣魚竿,把月亮釣下來。我把魚竿拋向天空,可是月亮就是掉不下來。我心想是不是魚竿太短了呀!我拿來了一根很長很長的魚竿,可是還是釣不下來。爺爺告訴我,他太大了,永遠也釣不下來的。我只好悶悶不樂的走開了。這時一個念頭又從我心里冒出來。我真想搭一艘飛船來到月亮上,就可以在月亮上探險啦??墒怯钪骘w船到哪兒找呢?我又放棄了這個念頭。
    月亮公主看到這一切,心里想我以后要天天出來,讓人們看到我美麗的笑臉?。?!
    八月十五周記篇七
    夜來臨了,天空變得神秘而靜謐,人們盼著那純潔而又美麗的月亮出現。
    忽然,它明白了,自己不應該躲著,要用自己的光芒照射大地,讓人們透過自己的把祝福帶給遠方的親人。它悄悄地拿掉自己的紗巾,露出美麗的臉,于是大地一片銀白色。人們看到那玉盤似的月亮高高掛在天上,更高興了。天上嫦娥和玉兔在月亮上嬉戲打鬧,地上小朋友拿著燈籠在人群中來往穿梭,人們的笑臉更加燦爛。
    聽爺爺說,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美的,能看見嫦娥和桂花樹,我半信半疑.于是懷著期盼的心情來到窗前盼著月亮.
    太陽剛從西邊匆匆的落下,月亮就匆忙的從東邊升起,月亮剛剛出現在天空時,淡淡的月光就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銀色的地毯.
    云團慢慢地移動著,月亮睜開了秀眼,流露著清冽的光波.慢慢的月亮變成了奶酪黃,悠然地在銀河里漫步,徐徐地穿過輕煙似的云層.幾朵銀灰色的薄薄的云彩繞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薄薄的輕紗翩翩起舞.
    啊!這真是一種夢幻般的美麗!雖然沒有見到嫦娥和桂花樹,但這朦朧的美讓我心醉.望著當空的圓月,我惦念著海峽對岸的同胞,情不自禁地默頌起唐朝詩人-張九齡古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天漸漸晚了,我隨即搬了條小凳子,坐在院子里。大概你還不知道我想干什么吧。告訴你,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這要是在過去,我絕對沒有心情和耐心認真地看過八月十五的月亮,今晚,我要是再不好好地賞月,可就錯過十年了啊,所以,這次我決不能再缺席了。
    看,一輪金黃的圓月升起了,柔和的光線,仿佛不是真實的,這種自然景觀給人以一種舒適和迷人的感覺。在月亮上,一個淡淡的黑影仿佛在晃動。我想,一定是嫦娥抱著心愛的玉兔又在遙望人間了,她也許是感覺到月宮的廣寒比起溫暖而又熱鬧的人間,更加顯得那么單調而又乏味吧。
    今夜的月亮真是又圓又亮,圓得那么可愛,亮得那么皓潔從人間遠遠望去,酷似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一片白云,掩住月兒秀麗的面容,月兒竭力把清輝從白云邊上放出來,形成了一個無法用語言比喻的美景,這時,星星也爭相放出淡淡的光。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我們全家人吃完晚飯后,便來到漓江邊賞月。
    我們來到漓江邊,??!來賞月的人真多啊!他們一群一群地坐在漓江邊,有的正抬頭仰望著天空,有的正在品嘗著美味的月餅,有的正在談笑風生……大約七點半,在人們焦急的等待中,月亮從云層里悄悄地露出了小半個圓臉,像一個蒙著面紗的含羞少女,悄悄地窺視人間。盡管是小半個臉,但它那柔和的乳白色光映照著小半個臉龐,卻使你感到溫馨。大地也披上了一層柔和的紗衣。遠處的山巒、樹梢地悄悄地再現出身影。漸漸地,月亮終于露出了她秀麗的圓臉蛋兒,俯視著大地,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圓圓的明月,確確實實看到了月亮中朦朧的景物。是山川?是河流?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地比剛才光亮多了。一輪圓月倒映在靜靜的漓江江面上,一陣秋風吹來,波光粼粼,整個漓江就像一條綴滿寶石的長綢帶,人們借著明月的銀光舉杯歡歌,共享這團圓之夜。漸漸地月亮躲進了云層里,雖然看不到月亮,但卻能依稀看到那圓月的身影,那云層散出圓圓的淡淡的光暈。我知道那云層后面就是圓圓的月亮,它永遠是圓的,無論身處何處。大地上已經失去了先前的光亮,但我卻能看見那圍坐著的人們的身影,能聽見他們的歡歌笑語。
    月亮退去了,但是我心中的那輪明月依然高高地掛在天空。
    八月十五周記篇八
    八月十五,是中國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正是家人團聚,舉杯共慶的時候。
    十五的晚上月亮徐徐的'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白云向上升著、升著升得高高的。仰望天空,那皎潔的月亮,多么像個紅著臉害羞的小女孩。我隱約的看見了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它一閃一閃的,好像在說:“祝大家中秋節(jié)快樂?!?BR>    我坐在院子里,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拿出幾個月餅,有五仁的、玫瑰的、蓮蓉的,好吃極了。
    吃完月餅,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賞月,天上群星拱月,一顆顆小珍珠圍著那個大圓盤,那些小珍珠又像千萬只眼睛,不停地窺視著我們;月亮則像一位姑娘,也在窺視著大地的美景。
    時間不知不覺地就過去了,我該睡覺了,今年中秋節(jié)過的真快樂啦!。
    八月十五周記篇九
    題記: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從古至今,世世代代、祖祖輩輩,何人不知天無情,何人不曉月有恨?舉杯對月,訴不盡心中苦短。到底是天無情還是月有恨。情、月;月、情。情中無月,月中無情,這是歷來無可爭辯的事實。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睕]有親身經歷過骨肉離散之痛的人,恐怕很難體會到個中滋味。在遙遠的北方,有這樣一個故事。
    那又是黑龍江邊遠戰(zhàn)士的一個中秋節(jié),上級特地給戰(zhàn)士們放了一天假。夜已深了,林區(qū)的中秋夜是那樣的寧靜,皎潔的月光像銀紗一樣輕輕覆蓋著大地。戰(zhàn)士們坐在帶著露水的潺潺的小溪邊。諦聽著不遠處白樺林里風吹樹葉簌簌地作響。這不是春天愉快的顫動聲,不是夏日里柔和的絮語聲,這是中秋夜的蕭瑟之聲,是明月中嫦娥朦朧地喃喃細語聲。仿佛是在告訴他們:此時此刻,故鄉(xiāng)的月也正明,在故鄉(xiāng)的親人也在思念著他們。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游子思鄉(xiāng),他鄉(xiāng)苦,本鄉(xiāng)甜。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拔壹某钚呐c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戰(zhàn)士們圍在篝火邊,哈著熱氣焐著手,吟著唐詩,想著故鄉(xiāng),想著遠方的親人,眼中噙著淚水,心底涌起一股隱隱的酸楚和憂傷。這時,炊事員小王的一陣話打破了這片悲傷的寧靜——“嫂子,嫂子寄月餅來了!”戰(zhàn)士們不約而同地抬起頭望著小王那漸漸清晰的身影?!吧┳蛹摹脑嘛瀬砹耍 毙⊥鯕獯跤醯卣f著,隨即,他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月餅放在篝火旁。屈指一算,這已經是嫂子為戰(zhàn)士們寄的第八盒月餅了。這嫂子是班長的妻子。班長到八二三連當兵已有八個年頭了,從他當班長的那時起,月餅便一年不拉地年年送來。每一年的月餅都不同,嫂子花費心思想借月餅表達心中的感受。這一年的月餅,又與往年不同,盒子精巧了許多,是圓形的,上面鑲嵌著一粒粒金色的小珠子,組成了一幅美侖美奐的月光圖。
    班長打開了盒子,戰(zhàn)士們不禁贊嘆。盒子里有八個月餅,精雕細琢,色澤金黃。這時,戰(zhàn)士們的眼睛里的悲傷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神秘的幸福。圓圓的月餅被繡著團圓圖案和紗巾包裹著,像酣睡著的嬰兒——可戰(zhàn)士們誰也沒有去驚動他。突然,一個戰(zhàn)士發(fā)現盒子的邊緣夾著一個粉紅色的信封,抽出一看,原來是嫂子給班長的信呀!在戰(zhàn)士們的一片叫聲中,班長難為情地當作眾人的面念了起來:
    孩子他爹!
    這是我寫給你的第幾封信,我也不記得了。八年了,年年盼望著你回家,哪怕一刻鐘,讓孩子見一見他的父親也好啊!虎子今年上小學了,學校要開家長會,別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一起去的,唯有虎子,是他媽媽(我)去的。虎子一回家,就哭了,我只得安慰他說:“別人的爸爸閑,你的爸爸要干正事,是偉大的事業(yè)……”念到這兒時,班長突然停住了,戰(zhàn)士們望了望班長,發(fā)現他的眼眶濕潤了。
    異地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吃月餅嘍!”班長拿出一個月餅,掰成四瓣,拿起小的那塊吃了起來。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甜而不膩,在嘴里嚼上一嚼。啊,香噴噴的豆沙在嘴里翻滾著,滑溜溜的。舔舔嘴上的粉末兒,也會讓人回味無窮。剎那間,整個白樺林都有充滿了月餅的氣息,團圓的味道。戰(zhàn)士們津津有味地吃著手中的月餅,一邊談論著:“現在時代發(fā)展真快,就連這月餅也如此精雕細琢?!薄笆前∈前?,現成月餅的品種也多了,還有什么蓮蓉啊,奶酪啊。”還沒等他說完,一名戰(zhàn)士又接過話茬:“就連包裝也時髦了好多呀!”這時,班長說話了:“這說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日益提高了,也不枉我們在這冰天雪地里站了八年崗”“是啊是啊”大家應道。這時候,篝火的火焰又旺起來了,戰(zhàn)士們吃著手中的月餅促膝而談,其樂融融。
    八月十五周記篇十
    今年的中秋節(jié)可真爽,它終于成了可以放假的節(jié)日了,賞月再晚也不用擔心第二天上學遲到了。更開心的是,可以和媽媽回老家了。
    今天就是農歷八月十五了,一起床我就盼著早點天黑,想仔細看看今晚月亮里的嫦娥和玉兔。不到六點鐘,太陽還沒落山,我和弟弟就跑到田野里看月亮。可月亮好像和我們捉迷藏,遲遲不肯出來。是不是我們站得太矮?我倆干脆爬上房頂等月亮。我倆在房頂上正做游戲,月亮竟悄悄地露出了她圓圓的臉。剛看到時,我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因為此時的西方正是晚霞滿天呢。月亮也真是了解我們急切的心思。只是看這時的月亮,雖好圓好大,卻像害羞的姑娘那樣,有些朦朦朧朧的。
    誰說一定要天黑才看到月亮?我們在城里每天只能看到那小小方方的天空,見到的總是已經掛在高空的月亮。想到這里,我不由得深吸了口新鮮的空氣。
    媽媽他們把月餅和水果都端到院子里,招呼大家吃。吃著香香的月餅,我仿佛看到了嫦娥抱著玉兔從廣寒宮里走了出來。當年嫦娥迷戀天上的生活,多吃了一粒仙丹,結果丟下后羿,一個人飄到了寒冷寂寞的月亮上,那么大的廣寒宮,只有一只玉兔和她作伴。
    中秋的月亮,你讓我難以忘懷!
    八月十五周記篇十一
    什么時候的月色可以比中秋月色更明、更美呢?每逢中秋,我都會陷入這樣的沉思。
    月是亙古不變的月,變化的是月下的我吧。
    在游子的眼里,月圓滿了,心也就豐盈了;月殘缺了,心也就空落了。圓月是目母親的明眸,是一顆游子的歸心,是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思念。
    中秋的月色真美,美得讓人心碎,美得讓人陶醉。
    這樣的月色,你平日無法體味。只有,在匆匆忙忙的腳步里,在某個特別的夜里,忽地一抬頭,皎潔的月色沉淀在了你的臉上、身上、手上、還有記憶的海里,你就知道此刻的月色,有多美,有多么令人留念。
    月色美,美得滋生了一份愁緒。愁緒里,你就知道中秋近了。不論你身在何處,你都要帶著這樣的愁緒上路。其實,是這個“倍思情”的節(jié)日觸動了你的神經,慢慢地侵蝕了你的心靈。也許,最美的不是那月色,而是心境。一種既向往又冷暖交融的心境。
    中秋的月,就安安靜靜地看著你,用柔柔的月光撫摸著你。放眼望去,哪都有月的腳步,有月皎潔的身影。閉了眼,在你深呼吸的那一剎那,你就知道,哪是故鄉(xiāng)的月,哪是漂泊的月。一低頭,思念的憂愁涌了上來,還有一滴淚落在了月光里。
    思念的時候,你總要披著中秋的月光,踏上歸途,踏入母親的心房。即使,你被瑣事纏身,邁不開腳,你也會在這個夜里走出房門,走入月光,“明月千里寄相思”。千里之外,一定有一個如你的人,也走入了月光,也“明月千里寄相思”。此刻,你我仰望的是同一個月啊。
    中秋的月色,走了又來,來了又走了。相思的味道淡了又濃,濃了又淡了。
    掬一捧故園的月色帶在身邊吧,在思念的時候擁它入懷、入眠、入夢吧。唯如此,一個人孤單的時候變得不再孤單;一個人寂寞的時候變得不再寂寞;一個人的世界變得炫麗多彩。美妙得不可思議。
    夢里的中秋,我就徜徉在母親的溫暖的目光里,口齒留香,留下的是母親的味道。那時候的我,羽翼未豐,還沒有離開生我養(yǎng)我的那片故土。這時候的月,朦朦的朧,就著風,輕輕地伴我入眠。
    此時此刻,我卻漂泊著,還被瑣事纏身。我仰頭,凝視著月,也許它能明白我心底的惆悵,懂得一顆無奈的游子心。還也許,千里之外的思念,被月光咀嚼成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每一聲呼喚,隨著風,月光把思念傳給了我。
    這樣一來,月到中秋更明了,再也找不到月色和中秋月色相比了。
    月還是亙古不變的月,變化的只是月下的我!
    今夜,我走進了月光,無法入眠。
    八月十五周記篇十二
    《八月十五夜玩月》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作品。此詩主要描繪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時寫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內涵。
    作品原文。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fā)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1]。
    作品譯文。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個天宇人世。
    暑氣已退,天空明凈;而秋色澄明,萬物清麗。
    滿天繁星的光彩都讓給月色占了先,連金風玉露都透發(fā)出耀人的光芒。
    經常變換的是人間,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1]。
    賞析。
    這首詞題為玩月,主要描繪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賞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時寫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內涵。
    首二句描寫中秋的月光如水一般一次就浣洗了整個塵世,手法形象。頷聯(lián)兩句點出了酷暑初退涼秋即至,九霄清凈,萬景澄明,一派開闊之象。頸聯(lián)中的“讓”字可謂神來之筆,點出明月的光彩遠非星辰可比,使星辰甘心相讓。尾聯(lián)由天上想到人間,對比之中似寓感慨。人間塵世變遷往復不斷,然而天上玉京依然是這般閑適從容?!坝窬痹谶@里代指明月,詩人全詩氣象萬千,將玩月之情洗煉而出,飄飄然毫無俗塵氣,讀來令人神往。
    作者簡介。
    劉禹錫像。
    [八月十五夜玩月]。
    八月十五周記篇十三
    作者:徐凝【唐代】。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蕭蕭不可聞。
    如練如霜在何處,吳山越水萬重云。
    參考資料二: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翻譯。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
    向著西北怎樣才能看到故鄉(xiāng)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日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八月十五周記篇十四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皮日休(約833--?),字逸少,襄陽人.詩與陸龜蒙齊名,有《皮子文藪》.這首絕句描狀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潔如玉,映于月光更顯晶瑩,拾起花猶帶露更覺滋潤,想來當是嫦娥撒于人間.全詩詠物以虛現實,空靈含蘊,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節(jié)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
    古詩今譯:
    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么要跟桂花樹過不去,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的吧!
    [八月十五夜桂子]。
    八月十五周記篇十五
    1、十五月亮圓又圓,打制的月餅甜又甜,嫦娥仙女來做餡,玉兔寶寶忙做皮,月灑銀輝做封面,星光點點做提繩。中秋到了,祝開心快樂!
    2、祝你忙中有閑,兜中永遠有錢,身邊好人相伴,容顏永駐今天,人生目標一直向前,日子越過越甜,如此年復一年!中秋快樂!
    3、以真誠為圓心,以理解為半徑,畫出友情的圓。以緣份為圓心,以浪漫為半徑,畫出愛情的圓。以關懷為圓心,以感動為半徑,畫出團圓的圓。中秋節(jié)快樂!
    4、中秋佳節(jié),秋高氣爽;花兒艷艷,鳥兒鳴鳴;歡歌笑語,聲聲不絕;彩旗飄飄,喜氣蕩漾;濃濃情誼,源源不斷;真真問候,沁入你心:中秋開心!
    5、嘿嘿,有時間把你的一寸照片給我兩張好嗎?一定要拍的特別清晰的那一種,我想做永久的紀念,我要把它貼在襪子上,這樣別人就會以為我穿的是鱷魚牌的了。呵呵,中秋節(jié)快樂哦。
    6、又是中秋國慶了,一年了,你變了,真的.變了,變的那樣陌生,再也不是記憶中那樣熟悉的你了!看著你陌生的面孔,我的心都碎了,你怎么就能不打個招呼,便從可愛的小蝌蚪變成癩蛤蟆了呢!
    7、你的皮膚有些油膩,可你的體味我無法抗拒,我的芳唇在你身上游走,用我原始的欲望徹底將你“吞食”,抿抿嘴說:“這塊月餅真好吃?!?BR>    8、月到中秋分外明,月色明媚秋色新,花好月圓風入夢,人月雙圓總關情。中秋佳節(jié)到了,祝你“月”來越幸福,“月”來越甜蜜,“月”來越健康!
    9、高脂高糖高熱量,做成一個月餅香。中秋歡喜把月賞,月餅千萬別多嘗。喜慶過節(jié)口要忌,小心才能保健康。中秋快樂!
    10、八月十五月兒圓,小兩口親親比蜜甜。往年想家淚如簾,今年過節(jié)有人伴。不能回家過團圓,情侶恩愛也美滿。祝全天下有情人中秋節(jié)快樂,月圓人更圓!
    11、流星劃過天際,我錯過了許愿;浪花拍上巖石,我錯過了祝福;故事講了一遍,我錯過了聆聽;人生只有一回,我慶幸沒有錯過你這個朋友!祝你中秋快樂!
    12、中秋節(jié)快樂,讓我為你獻上月餅的祝福:圓月餅—愿你與家人幸福團圓,方月餅—愿財富匯集四方,三角月餅—愿友誼地久天長,桃心月餅—愿愛情甜甜蜜蜜!
    13、丹桂飄香又中秋,花好月圓人長久。秋風送祝福,明月寄相思。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歡樂中秋,歡樂人生。愿我的祝福為你帶去溫暖:中秋節(jié)快樂!
    14、月圓家圓臉兒圓,你圓我圓大家圓,中秋節(jié)到了,我一定要圓!我一定要圓!圓圓!
    15、愿你像中秋的月亮一樣明亮皎潔。
    16、月圓了,你和我的心同樣的圓滿,你的成功就從次開始。
    17、夕七彩人間長共中秋八月杯低吟酒伴同歌盛世高風。
    18、窗前明月光,你我在遠方,中秋思故鄉(xiāng)!
    19、金秋十月,異鄉(xiāng)的午夜別樣的冷清3年了沒能和爹媽一起吃上一口月餅。兒好想好想。我不會再淚灑金秋了!
    20、花好月圓人團圓,寄去相思和祝愿,幸??鞓泛脡魣A。
    八月十五周記篇十六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今天我們來到了操場上,這里正在舉行我們自己主持的中秋賞月晚會。
    “大家快來吃我制作的'月餅!”萬怡欣喊到,她一邊喊一邊切著月餅,我們一看,有草莓味、蜜桃味、蜜瓜味、鳳梨味……看到這么多吃的,大家肚里的饞蟲立刻活躍起來,連忙往口中塞。
    “皮老師,到這邊來,我們這有好吃的!”“何老師,皮老師,我們這比他們那兒的東西好吃多了!快來嘗嘗吧!”今晚老師們成了我們的客人,我們都是小主人,大家爭著把東西給老師們吃。
    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我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幻想,怎么樣?”“好!”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大家積極的響應。
    可是,第一個由誰來說呢?大家不約而中的把眼光向最會講故事的胡智俊投去,胡智俊只好走上臺,開始了“演講”:“我們坐著長江七號來到了月球,可是沒有一個人來迎接我們,這時,周圍放起了鞭炮,外星人都出來迎接我們了,原來,友好的外星人是想給我們個驚喜。這時,我們的肚子開始抗議了,咕嚕嚕地響著,我們跟著外星人來到了食堂,只見大廚師端上來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菜,當然是外星口味的,我們吃完了以后,便開始了‘月中賞月’?!?BR>    胡智俊講得繪聲繪色,大家都笑得直不起腰來。
    這時,我一邊看望遠鏡一邊大喊起來:“快看!快看!吳剛給我們端來了桂花酒!”同學們都湊過來看。
    “我看見了玉兔,它可真是可愛!”
    八月十五周記篇十七
    清明二首。
    作者:杜甫。
    【其一】。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其二】。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清明二首翻譯:
    【其一】。
    窗外是滿月,明鏡里也是滿月,思鄉(xiāng)的情緒如同刀在心頭亂割!
    輾轉流離,家鄉(xiāng)越來越遠;桂花攀折,天空如此遠闊!
    歸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樣潔白,林中棲息的小鳥正梳理著羽毛。
    看著那月宮中的兔兒,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閑地數著新生白毛。
    【其二】。
    圓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峽,猶自被白帝城銜掛著。
    江上霧氣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車輪一樣傾斜的圓月依然把半座樓照得通明。
    兵營里士兵的刁斗敲響了催曉的聲音,月宮的蟾蜍也自然傾斜。
    圓月如同張滿的弓,蒼白的魂魄不僅僅照耀漢家營盤。
    《八月十五夜月》注釋。
    1、轉蓬:形容輾轉流離。
    2、輪仄:像車輪一樣傾斜。
    清明二首思想主題:
    此詩共兩首,采用了虛實結合,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表現了作者思念親人,懷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清明二首賞析: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此組詩主調應該是悲傷蒼涼的。第一首詩前兩聯(lián)睹月興感,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xiāng)的羈旅愁思?!皻w心折大刀”說的是吳剛在月宮被罰砍桂花樹,杜甫猜想,吳剛也不是情愿砍樹,一心想回到人間來。歸去之心,竟然折斷了砍樹的.大刀。“蓬”,蓬草,遇風飛轉,故叫“飛蓬”。這里詩人用“轉蓬”遇風飛轉的形象,比喻自己飄泊不定的生活,隱示自己羈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轉篷象征漂泊無依的情感,杜甫空有歸心只可惜無處還鄉(xiāng)的凄涼?!靶械剡h”指詩人自己當時處在偏遠的夔州。詩人借此表達了反對戰(zhàn)亂的思想。后兩聯(lián)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秋毫”極力寫月亮之亮,進一步反襯自己思念遠征的親人,祈愿平息戰(zhàn)爭,國泰民安。末兩句,“直”通“特”,“簡直”的意思?!按藭r瞻白兔,直欲數秋毫”意為,這個時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簡直會數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詩采用了反襯手法,在鮮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亂生涯中的愁悶。
    作者資料:
    杜甫(公元7-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