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大全(13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橋梁,能夠保持教學的連貫性和秩序性。教案編寫要注重教學資源的利用,包括多媒體、教具、實物等。教案范文中的教學目標和學習要求明確,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一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蘋果開花結果的過程。
    2、嘗試學說簡短的語句。
    flash。
    一、完整欣賞flash。
    出示小烏龜:猜猜小烏龜去哪里?
    二、理解故事。
    提問:
    1、小烏龜給誰送蘋果樹?
    2、小烏龜用什么方法把蘋果樹送給爺爺?shù)模?BR>    3、討論:蘋果樹有什么變化?
    三、說說學學。
    鼓勵幼兒邊做動作邊大膽表達——“走啊、走啊……”。
    這個故事很簡單,在完整欣賞flash后,很多孩子都已理解了故事內容,了解了蘋果樹先開花后結果的過程。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還會用動作表現(xiàn),學說了簡單的語句。最后環(huán)節(jié)如加以情感方面的討論,那么活動就更豐富了。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二
    《玩泥巴》次主題《古陶藝》。
    中二班。
    張莉李鑫幼兒。
    健康:
    1、喜歡運動,積極參與戶外體育活動,動作協(xié)調的跳、鉆、投。
    2、在教室及戶外游戲時能按照要求不追逐打鬧,避免碰傷。
    3、了解護眼的正確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繼續(xù)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
    語言:
    1、愿意與他人交流,學習克服害怕情緒的方法。
    2、能用自己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樂于與人交流。
    社會:
    1、學會欣賞、珍惜同伴的泥塑作品,養(yǎng)成良好的泥塑活動常規(guī)。
    科學:
    1、了解陶土、面泥等泥的制作過程,感受自主探索的快樂。
    藝術:
    1、感受各種泥塑材料的質地、色彩,學習面泥的制作方法,能大膽運用。
    2、體驗創(chuàng)作和成功的樂趣。
    學習運用一定的技巧:搓、捏、壓、團等基本技能塑造平面造型,捏塑自己喜歡的形象。
    1、技能訓練:泥工制作方法:搓、蹲、壓、團。
    2、實踐活動:和泥。
    3、信息交流:捏面人的老爺爺。
    4、信息交流:紫砂壺。
    5、藝術體操:小泥人。
    1、體育游戲:《載物過橋》《接力跑》。
    2、早操學習:學習新操操節(jié)部分重點學習第三節(jié),能按節(jié)奏,動作協(xié)調的做操。
    3、自由自選活動:提供沙包、呼啦圈、球、拱形門等玩具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搭配玩耍。
    4、散步觀察:觀察種植區(qū)“實驗角”植物的變化并做好記錄。一欣賞展示區(qū):《古陶藝欣賞》搜集各類陶藝、泥塑作品、各類古今作品圖片。
    數(shù)學:花朵里。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主墻飾:玩泥巴——陶藝。
    美術區(qū):
    古陶藝品欣賞。
    音樂區(qū):瓷碟舞。
    科學區(qū):我們來統(tǒng)計。
    家長工作:
    請您在假日里帶領幼兒參觀古陶藝展覽,豐富幼兒對古代陶藝作品的感性認識。
    請您和孩子一起共同收集各種陶藝品、泥塑作品及有關泥塑的相關資料,供幼兒相互交流。
    請家長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經歷,與幼兒共同探討克服害怕情緒的方法,并記錄下來。二科學區(qū):《自制面泥》投放原材料和工具及各種輔助材料(各種稱量的小器皿、水、面粉凡士林)實驗方法介紹圖等。
    語言:膽小先生。
    表演游戲:小蝌蚪找媽媽。
    表演游戲區(qū):《小蝌蚪找媽媽》提供頭飾、荷葉、水草等道具,引導幼兒根據(jù)出場順序提示圖嘗試表演。
    社會:你別害怕四。
    美工區(qū):《泥塑欣賞——兔兒爺》提供泥塑作品圖片供幼兒欣賞、提供泥工材料及輔助工具供幼兒進行臨摹制作。
    手工:罐子奧爾夫:音高訓練五美工區(qū):《好朋友的臉》提供好朋友照片及范例供幼兒模仿制作。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三
    拯救地球,保護環(huán)境,讓幼兒從小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愛清潔、愛環(huán)境的好習慣,《指南》中也明確指出:“讓幼兒親近自然,初步了解人與環(huán)境的依存關系,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因此,本次活動就是要幫助幼兒樹立環(huán)保意識,讓他們成為;良好習慣的執(zhí)行者、宣傳者,讓每個人都來保護我們的地球。
    幼兒每天產生垃圾,但不會分類投放垃圾,成人在教室也沒有給幼兒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有垃圾放紙簍,沒有形成分類投放的好習慣,本活動以游戲形式,把生活搬入課堂,進行生活化游戲,讓幼兒知道如何正確分類投放垃圾。
    我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相結合,通過互動游戲,穿插講解、示范、啟發(fā)、評價等手段,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從而完成目標;與教學策略相適應,幼兒通過故事、視頻欣賞、游戲互動等方法,培養(yǎng)幼兒個性發(fā)展。
    根據(jù)教學活動設計意圖和《綱要》要求,我把目標確定為:
    1.情感目標:激發(fā)幼兒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
    2.認知目標:學會給垃圾分類。
    3.能力目標:培養(yǎng)幼兒的分類能力。
    難點:讓幼兒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并帶動周邊人群保持環(huán)境清潔。
    垃圾小樣、ppt課件。
    一、開始部分。
    1.情景導入,區(qū)域互動:有垃圾怎么辦?
    2.幼兒進行討論,回答,教師進行小結。
    二、基本部分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
    1.幼兒看短片,了解垃圾要分類投放:
    可回收垃圾:廢紙、玻璃瓶、易拉罐、塑料制品等。
    (綠色垃圾桶)。
    不可回收垃圾:各種果皮、果核、菜葉、剩飯菜等。
    (黃色垃圾桶)。
    有害垃圾:廢舊電池、過期藥物、破損溫度計和日光燈等。
    (紅色垃圾桶)。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趣味性的動畫形式,可以讓幼兒集中注意力,形象直觀地了解常見垃圾的正確分類。)。
    2.游戲:看誰做得對。
    (1)課件互動游戲:送垃圾寶寶回家。幼兒觀看動畫,教師選擇性地請幼兒大膽嘗試。
    (互動游戲是對第二環(huán)節(jié)的鞏固學習,請幼兒參與電腦游戲,既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又做到前呼后應。)。
    (2)區(qū)域分組游戲:幼兒進區(qū)自主投放垃圾,教師觀察并獎勵。
    (該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活動的深化,是生活的再現(xiàn),通過游戲幼兒能將生活中的垃圾分類投放,而且采用分組的形式,給幼兒提供相互交流的的機會,培養(yǎng)幼兒團隊精神。)。
    三、結束部分評選衛(wèi)生城市,爭做環(huán)保志愿者。
    1.觀看公益廣告,了解身邊人是怎么做的,貼五星評選“衛(wèi)生城市”(長治),激發(fā)大家爭做環(huán)保志愿者。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升華,激發(fā)幼兒保護身邊環(huán)境,為美麗的長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教師總結: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只要大家少制造垃圾,并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好習慣,天才會越來越藍,水才會越來越清,空氣也會越來越清新。
    (該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也是教學的難點,保護環(huán)境,貴在堅持,只有人人行動起來,才能有所成效。)。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一起撿拾垃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師組織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少制造垃圾?并將討論結果寫在紙上,張貼在幼兒園的布告欄里,呼吁大家少制造垃圾。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四
    1、在輪流交談的過程中,養(yǎng)成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體驗談話的快樂。
    2、能仔細地觀察課件,看懂圖意,懂得如何愛鳥。
    教學課件一套。
    1、播放課件,談話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2、播放課件,讀懂圖意。
    (1)、出示第一段。
    小狗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它會對小鳥說些什么?小鳥見了會怎樣回答?
    (2)、出示第二段。
    梅花鹿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它會對小鳥說些什么?小鳥見了會怎樣回答?
    (3)、出示第三段。
    小兔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它對小鳥說些什么?小鳥見了會怎樣回答?
    (4)、討論:誰能留住小鳥,為什么?
    大樹不僅能為小鳥擋風遮雨,給小鳥一個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而且還能讓小鳥自由飛翔。所以小朋友要愛護大樹,保護好小鳥的生活環(huán)境,留住小鳥。
    (5)、出示第四段。
    從此以后,小鳥在這棵樹上快樂地生活下去……。
    3、鼓勵幼兒和教師邊看課件邊講述故事。
    4、輪流講述,體驗談話的快樂。
    現(xiàn)在請小朋友也來給小鳥設計一個家,你會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五
    1、知道鳥巢的特點和功用。
    2、引導幼兒盡量用密集的線條畫出小鳥的巢。
    3、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幼兒已有鳥窩的知識。
    1、各色油畫棒、紙張。
    2、各種鳥巢的圖片,ppt、范畫、音樂。
    1、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幼:小燕子.
    幼……。
    (2)師:小朋友知道的真多,你們知道小鳥是住在哪里的嗎?請一位小朋友來告訴我們?!痢列∨笥涯阌X得小鳥是住在哪里的?(鼓勵幼兒大膽的表述。)。
    (3)師小結:小鳥是住在家里的,它們的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鳥巢”。
    2、出示ppt,讓幼兒觀察,了解鳥巢的結構。
    (1)師:你們知不知道鳥巢是什么樣子的啊?
    幼兒自由的說。
    師:小朋友說了很多種鳥巢,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只鳥巢你想不想看一看啊?(出示課件)。
    (2)教師提問,幫助幼兒觀察鳥巢的結構。
    師:你看到的鳥巢是什么樣子的?
    幼:自由表述。
    師:小鳥的巢是一樣的嗎?哪里不一樣?
    3、討論,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鳥巢功用。
    (1)師,咦?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鳥媽媽喜歡把鳥巢筑在大樹的哪里啊?(給幼兒展示鳥巢在樹頂?shù)膱D片)。
    幼:大樹的最頂上。
    師:鳥媽媽為了保護小鳥不被野貓吃掉,所以它就把鳥巢筑在了大樹的最頂上。
    (2)師:鳥巢還有什么用處啊?請小朋友和你的同伴說說。
    幼兒自由討論。
    師:誰愿意講講你的想法啊?你認為鳥巢有什么用處?
    幼:小鳥可以在鳥巢里睡覺。
    幼:小鳥可以躲雨。
    幼:小鳥飛累了可以在里面休息。
    師總結:鳥巢是小鳥的家,暴風雨來的時候,小鳥可以在鳥巢躲避嚴寒,天熱的時候,小鳥可以在鳥巢里抵御強烈的陽光,小鳥還可以在里面休息睡覺。
    4、畫鳥巢。
    (1)師:鳥巢的作用可真大,可是有的小鳥是沒有自己的鳥巢的,一到下雨它們渾身都被淋濕了,生病了,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給小鳥畫一個鳥巢)。
    (2)教師說明繪畫要求:
    師:在畫鳥巢的時候把鳥巢畫的大一點,畫的仔細點,讓每個小鳥都有個溫暖、舒適的家。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引導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畫小鳥,畫樹枝。
    5、同伴之間互相欣賞交流作品。
    師:我們這下給鳥寶寶制作了這么多的鳥巢,它一定很高興,我們一起到外面去送給它吧!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六
    1、學唱歌曲,能合拍地做表演動作并正確演唱歌曲,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雨傘”。
    2、在游戲情景的提示下,理解并按歌詞內容做游戲動作。通過自我反思、評價,注意傾聽并逐步正確掌握歌詞。
    物質準備:音樂cd、播放器。
    經驗準備:對螞蚱、蘑菇等有一定的認知經驗。已能合樂做蹦跳步。
    一、開始部分。
    師幼圍坐成圓形。教師簡單講述故事后,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螞蚱跳的簡單動作。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邊做動作邊范唱(清唱)歌曲第一遍,幼兒感知歌曲的旋律和內容。
    教師提問,幼兒回憶井感知歌詞的內容。
    教師:歌曲里有小螞蚱,還有誰?蘑菇對螞蚱說了什么?做了哪些動作?
    2、教師范唱(清唱)歌曲第二遍,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師幼坐在圓上,教師邊做動作邊唱歌1~2遍,全體幼兒自由跟做動作(原地不移動)。
    3、學玩游戲。
    幼兒站到椅子圍成的圓圈外圍,將椅子當成蘑菇,邊唱歌邊做動作一遍,唱到最后句時蹲下做躲的動作,表示躲在蘑菇傘下了。教師提問幼兒“唱到哪一句時做躲的動作”,幫助幼兒明確游戲的規(guī)則。
    4、增加“搶椅子”游戲,游戲1~2次。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并悄悄拿掉一張椅子。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玩游戲,引導沒有找到椅子的幼兒到圓圈中間,自己想出躲雨的辦法,并用動作表現(xiàn),其他幼兒給予其鼓勵。
    三、結束部分。
    幼兒評價、反思,進一步準確學習歌曲。教師請自認為會唱的幼兒嘗試完整演唱歌曲。
    教師再次示范(根據(jù)幼兒掌握的情況,可以完整示范,也可以只重點示范片斷),幼兒練習后再完整演唱。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七
    1.能理解7以內序數(shù)的含義,會從左往右、從右往左、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的不同方向說出物體的排序結果。
    2.積極參與排序活動,能大膽表述排序的結果。
    3.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ppt課件等。
    2.游戲——小動物回家,引導幼兒給小動物安排房間,初步認識7以內的序數(shù)。
    (1)出示7只小動物的卡片,引導幼兒點數(shù),并說一說:有幾只小動物?它們是誰?
    (2)教師變換不同的方向,引導幼兒將小動物送回家,并說出小動物的排列次序。
    3.讓孩子排小火車,從不同的方向說小朋友的次序。
    4.鞏固:游戲——玩椅子。
    5.活動延伸。
    在小朋友們排小火車的時候,數(shù)一數(shù)自己從右往左、從左往右、從前到后、從后到前排在第幾。
    本次活動對幼兒來說總體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參與性也比較高。但是不足的是平時幼兒接觸這樣的操作機會比較少,在實際操作起來遇到了較多的困難。
    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小動物回家》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八
    1.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并根據(jù)物體的沉浮特征分類。
    2.對沉浮現(xiàn)象有探索的興趣。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1.每人兩人一份材料,內有積木、塑料玩具、有蓋的小玻璃瓶、玻璃球、回形針、鐵夾子等。個人記錄表兩人一份(見附表)。
    2.每組1大盆裝水,1塊擦手毛巾。
    3.集體記錄表和沉浮字卡圖片。
    (一)感受沉浮現(xiàn)象,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2.請個別幼兒來輕輕的放到水里,仔細看它怎么樣了?
    3.教師:出示字卡,一起用動作來做一做沉和浮。這里畫了一杯水,誰來貼一下沉下去的時候物體在水中的位置?浮起來是物體在水中的位置?適當糾正不對的。
    4.教師小結:像泡沫板一樣飄在水面上的叫浮,像石頭一樣沒在水中的叫沉。
    (二)認識操作材料和記錄表,商量記錄方法。
    1.認識操作材料和記錄表。
    教師:這里還有一些東西也想去水里,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你猜哪個會沉下去,哪個會浮起來?(幼兒猜測)
    3.商量記錄的方法,老師這里有兩個標記,你們覺得哪個可以表示沉?哪個表示???老師根據(jù)幼兒的猜測進行記錄。
    (三)引導幼兒兩人合作探索并記錄沉浮現(xiàn)象。
    1.老師:現(xiàn)在要請大家來做實驗來驗證一下你的猜測。交代操作要求:兩人一組,一人把東西放入水中,一人進行記錄。放的小朋友每次選一個東西,輕輕的放到水中,然后就讓他在水中,不要拿出來了,記錄的小朋友看好放的是哪個,是沉下去的還是浮起來的,進行記錄。(認一認小朋友的記錄表)
    2.兩人合作探索沉浮并記錄。
    (四)出示集體記錄單,幼兒交流、分類。
    1.教師:你猜對了嗎?經過實驗,結果怎樣?(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實驗結果,在集體記錄表中隊每個物體逐一進行沉與浮的情況記錄。)
    2.教師:現(xiàn)在我們給這些東西來分類,你打算怎么分呢?(引導幼兒根據(jù)沉與浮進行分類,每組有兩個小筐,請把能沉下去的東西放在箭頭向下的筐里,把能浮起來的東西放在箭頭向上的筐里)
    3.幼兒把材料按沉和浮分類,剛才還有問題的小朋友可以到老師這邊再來試試。
    4.交流:大家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
    (五)小結,擴展幼兒經驗。
    教師: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把物體放到水里,有的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你還看見過哪些東西是浮在水上、哪些東西是沉在水里的呢?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如果教室里有的可以去拿過來試試。(輪船、鴨子等是浮的,石頭等是沉的)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九
    1、鍛煉幼兒繞開障礙物的能力和技巧,培養(yǎng)幼兒之間的默契。
    2、練習幼兒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全面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4、體驗合作創(chuàng)編游戲的樂趣。
    眼罩四個 小姨子十個 障礙物若干
    1、共同布置場地教師和幼兒一起聽著歌"健康歌"做熱身運動。
    2、情景導入小朋友,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別人需要自己幫助的時候,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你該怎么辦?(幼兒爭相回答————幫助他們),如果我們的爺爺,奶奶在 生活中遇到了難題,我們更應該熱心的去幫助他們。今天我們就一起去體驗一下好不好? (幼兒回答,好),下面我們就一起做這個游戲。
    3、活動過程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四組,請幼兒按照順序逐一戴上眼罩由另一個幼兒牽手熟悉路線。教師可以和一名幼兒做現(xiàn)場表演。
    四隊幼兒采用競賽的形式,看看那隊在最短的時間內先進行完游戲。
    游戲開始幼兒分成四個小組,一起開始,游戲過程中要提醒幼兒注意自己他人的安全。教師及時的全面的關注注意幼兒。
    4、活動結束對幼兒的表現(xiàn)給與鼓勵和表揚,你們今天表現(xiàn)真棒?。?BR>    整理場地,提醒幼兒放到原來的地方整理好,帶幼兒回教室
    孩子們,今天你們今天都成功了幫助了別人,你們是不是非常高興?(幼兒回答,高興),你們給老爺爺很大的幫助,他也非常的感激你,給我們學校打來了電話,通過此游戲中幼兒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個大人了,也可以給與別人一定的幫助了,覺得很自豪。很快樂。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十
    “圣誕禮物”是選自德國漫畫大師卜勞恩的《父與子》漫畫集,漫畫中人物的動態(tài)表情滑稽可笑,黑白單線條的畫面便于孩子們觀察理解,而且故事中的結局又是人們意想不到的,更能引起人們的遐想?!笆フQ禮物”故事中的父親和藹可親,和孩子之間有著深厚友情??吹疆嬅姹隳苁俏覀兿氲缴钪械淖约汉透改?,故事中的事件貼近我們的生活,有利于孩子們閱讀理解。通過閱讀漫畫,讓孩子們感受到父親的愛是不求回報,從中萌發(fā)幼兒自己關心父母的情感,在此基礎上能用行動在生活中體現(xiàn)。
    幼兒已有的經驗:孩子們熟悉漫畫,有一些漫畫的小知識。對圣誕節(jié)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圣誕節(jié)里有圣誕樹和圣誕禮物。
    1.通過分段閱讀,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感受父子間互換禮物所帶來的快樂之情。
    2.觀察畫面初步嘗試將前后圖片聯(lián)系起來,能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多媒體、大圖書。
    1.生活中你收到過禮物嗎?什么時候收到禮物?
    2.收到禮物后,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今天我們來看看畫面中的父親和兒子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1.你看到了什么?這是在什么時候?你從哪里看出圣誕節(jié)到了?
    2.發(fā)生什么事了?爸爸為什么哭了?兒子會怎樣安慰爸爸?(幼兒模仿)。
    師生間互相表演1-2畫面。
    3.觀察3-4畫面。
    父子倆在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里看出?
    鼓勵幼兒能用對話、動作、表情進行演示。
    4.爸爸收到兒子的禮物是怎么做的?兒子又是怎樣的?
    為什么他們會這么做?
    故事中的父親和兒子相親相愛真讓人羨慕,你在生活中送給爸爸、媽媽禮物嗎?
    看了這個故事,你想怎么做呢?
    (新年來了你想送給爸爸、媽媽什么禮物?新年的禮物可以從哪里來?幼兒互相討論,鼓勵幼兒自己制作。)。
    教師提供各種材料的紙、筆,幼兒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
    2、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幼兒用書。
    投影儀。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題目叫《戴眼睛的小貓》,小貓怎么會戴眼鏡呢?小朋友們聽仔細了:
    故事內容:在一座紅房子里,住著一位老奶奶和一只小貓。老奶奶年紀大了,每次看報紙時都要戴一副紫色的眼鏡,小貓看了很羨慕。(做戴眼鏡看報紙狀)。
    有一天,老奶奶看完報紙,沒來得及把眼鏡放好,就被另一位老奶奶叫走了。小貓終于有機會了,它戴著老奶奶的眼鏡,高興地往門口跑,走到大門口,一看,哎呀,門檻怎么變高啦!它用足力氣使勁往上跳。
    只聽“咚”的一聲,小貓重重地被摔倒在地上。
    小貓又覺得肚子餓了,想找點東西吃。它剛走到老鼠洞口,就看見對面走來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做肚餓狀、大老鼠狀)。
    小貓嚇得掉頭就跑。它邊跑邊想:這準是一副魔鏡,我還是把它給老奶奶放回去吧!
    小貓悄悄的把眼鏡放到了老奶奶的桌上。
    故事講完了,好聽嗎?(好聽)我們現(xiàn)在來回憶一下故事講了什么。(根據(jù)幼兒用書上的圖畫,提問題)。
    ——在一座房子里住著誰?(老奶奶和一只小貓)。
    ——老奶奶每次看報紙都要戴什么?為什么?(眼鏡因為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睛不好)。
    ——小貓看見老奶奶戴眼鏡很羨慕,有一天它戴上眼鏡高興地跑到大門邊,發(fā)生了什么?(門檻變高,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小貓肚子餓了,它跑到老鼠洞口又發(fā)生了什么?(看見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嚇得掉頭就跑)。
    ——現(xiàn)在我們來摸摸我們的好朋友眼睛長在什么地方。(小朋友們摸,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說“上邊毛,下邊毛,中間黑葡萄”)。
    ——好朋友眼睛每天都要做一個動作,是什么動作?(眨眼,如小朋友們有困難,老師可做動作,閉眼幾秒鐘再睜開)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一次眨眼動作。
    ——小朋友們看,老師戴著什么啊?(眼鏡)小朋友們齊聲說。為什么要戴呢?大家想5秒鐘。(老師可輕聲數(shù)一、二、三、四、五)眼睛不好。(小朋友們可能說不出,這時老師可摘下眼鏡作摸的動作)老師和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可沒戴眼鏡,后來自己不好好愛護眼睛,眼睛就不好啦!小結:要好好愛護我們的眼睛。
    ——小朋友們,你們的眼睛什么時候不舒服啊?(讓小朋友們思考5秒鐘,老師可輕聲數(shù)一、二、三、四、五)。
    眼睛飛進蟲子不舒服、戴爸爸(媽媽等)的眼鏡不舒服、戳到不舒服————。
    ——我們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如小朋友們說不出,老師可引導)。
    老師站在電視機前,問這樣看電視好不好?不好,眼睛會壞的。(小朋友們想不到其他方法時,老師可將其他方法當作秘密告訴他們)。
    小結:看電視要離電視遠一點,看的時間不能長;不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地方看書、畫畫、寫字;使用的時間長了要休息一下,看看遠方。
    小朋友們,我們的眼睛要休息一下了。我們一起來做做眼睛運動吧!
    揉一揉,捏一捏,刮一刮,我們的眼睛真舒服!(第一遍睜著眼做,第二遍閉著眼做)。
    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小朋友們找出兩幅圖的不同的地方。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十一
    1、幼兒在聽聽、想想、議議、做做的過程中,感受樹木與動物、人類的密切關系。
    2、能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初步建立關心、愛護樹木和環(huán)境的意識?;顒訙蕚洌?BR>    1、觀察畫面:茂盛的森林、被砍伐的樹。
    2、各種樹的功用的照片、小紙片、記號筆。
    (1)觀察畫面一:這是一片怎樣的樹林,誰生活在這里?
    (2)聽散文:《樹林和動物》,說說散文的內容。
    (4)幼兒聯(lián)想、思考,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驗相互討論。
    (1)觀察圖二:樹木都被人們砍掉了,動物們離開森林。
    (2)討論:人們?yōu)槭裁匆车魳淠灸?
    (3)為什么樹木砍掉以后,動物們就要離開森林呢?
    (1)小組討論:樹木可以幫助我們些什么?并用簡單的圖畫表示。
    (2)小組用自己的圖交流介紹。
    (3)教師出示各種樹的功能的照片給幼兒觀賞,發(fā)現(xiàn)哪些是我們已經知道的,哪些是我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十二
    1、在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中,了解綠化對人們的重要意義,感受綠化為夏天帶來的好處。
    2、在現(xiàn)實生活的例子中,體會保護綠化人人有責,種綠護綠才有個綠色的家園。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jié)。
    通過理解故事《綠太陽》,了解綠化給人類帶來的好處。
    通過遷移故事《綠太陽》,積累初步的護綠意識。
    材料準備:故事《綠太陽》課件、兒歌《愛護花草樹木》動畫、圖片(種樹護綠一組、破壞綠化一組)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在夏天里知道綠蔭下很涼快的體驗、有夏天避暑和初步護綠的經驗
    一、導入故事“綠太陽”
    師:今天啊,老師給你們講個關于太陽的故事叫“綠太陽”。咦?太陽怎么會是綠色的呢?我們來聽聽看。
    二、理解故事“綠太陽”
    1、帶著問題集體完整欣賞故事《綠太陽》課件。
    2、分段理解故事,解決關鍵問題:
    ——太陽發(fā)燒了,土地和河水都變成怎樣了?(第3頁)
    ——小樹、魚、狗、小鳥、人……熱得都怎樣了?(第4頁)
    ——為什么大家都要到大樹下?(第5頁)
    ——小動物們是怎么做綠衣裳的? (第6頁)
    ——太陽穿上了綠衣裳,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第11、12頁)
    ——大家在綠太陽下感覺怎么樣?(第13頁)
    ——現(xiàn)在你們知道太陽怎么會是綠的了嗎?
    3、師小結:太陽發(fā)燒了,變得很熱很熱,大家都熱得受不了了,幸虧有棵很茂密的大樹,它那厚厚的葉子幫大家擋住了太陽,這樣才使大家涼快起來。而且最后治好太陽病的也是大樹綠綠的葉子,大伙兒給太陽做了件綠衣裳穿,這樣太陽就不會把熱熱的光照出來了,哎呀,多虧了這棵綠綠的大樹。
    三、遷移故事“綠太陽”
    1、談談樹木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解決關鍵問題:
    ——你們覺得大樹的本領大嗎?對我們的生活重要嗎?
    ——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綠綠的大樹,會怎么樣呢?
    2、師小結:就像我們小朋友說的,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了了大樹,那么夏天里,我們就找不到給我們涼快的樹蔭了,不止這樣,我們地球的環(huán)境也會遭到破壞,發(fā)洪水、干旱、草原會變成沙漠等等,所以我們要保護大樹,保護綠化。
    四、內化故事“綠太陽”
    1、可是還是有一些人不知道保護綠化,你們看一看該不該學他。(游戲:學他,不學他)
    2、把“護綠”和“損綠”兩組圖片混起來,分類之后,說說該不該學他。
    3、師小結:嗯,為了保護綠化,我們不可以做爬樹、砍樹、在樹上蕩秋千等等破壞綠化的行為,而且看到破壞綠化的行為要制止;可以和爸爸媽媽去種樹、給小樹澆水、扶扶歪倒的小樹等。
    1、師:老師把:“學他,不學他”這個游戲中發(fā)生的事情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來聽一聽。(播放兒歌《愛護花草樹木》動畫)
    2、師:這首兒歌好聽嗎?下次學了以后,我們大家一起來做一個護綠小能手,好嗎?
    本次活動上下來之后,我有如下的感想:
    一、亮點。
    1、活動的立意“熱”。這是我的一貫教學風格,喜歡把一些社會上的熱點,借助學習活動來傳達給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就很好的體現(xiàn)了。我抓住了現(xiàn)在新聞里每天在報道的大旱和大澇的熱點,通過《綠太陽》這個活動,傳達給孩子們造成這種自然災害的是因為大面的綠化被人類破壞了。
    2、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巧”。這次活動中,我巧妙地將多種形式融入到了每個環(huán)節(jié)中,使得整個活動看上非常豐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是以問題的形式來對“理解故事《綠太陽》”進行小結。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是以圖片的形式來對“沒有樹木和綠化之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進行小結。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我是以分類、動畫兒歌的形式來對“學他,不學他”這個游戲進行小結。這樣動靜相結合就不會讓孩子們在語言活動中感覺到單一乏味了。
    二、不足。
    1、對幼兒的前期經驗還了解的不夠。由于我一年沒有帶班的緣故,雖然我來上班已經有一個月,但是對我們班孩子發(fā)展情況還是了解的不夠透徹。以至于我將本次的活動的目標指定得有些高了。只有幾個能力最為突出的幼兒能夠同時達到兩條目標。
    2、在活動中對孩子的回答問題的時間還把握不好。這也是造成我本次活動超時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班的孩子求知欲都非常強,所以常常在活動中會提出一些老師預想不到的問題,而我為了滿足每個孩子都會盡可能的去回答他們。但這樣一來,就會花費了很多的時間。我想這也是我在今后活動中,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
    3、在活動過程中環(huán)節(jié)進行的輕重欠佳。每個環(huán)節(jié)我都非常細致的展開了,其實應該是輕重相結合的。我應該把第一個理解故事的環(huán)節(jié)稍微快速一點過去,因為故事只是一個載體而已,重點放在第二個遷移內化故事的環(huán)節(jié),這樣就不會讓人有好像什么都是重點的感覺了。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幼兒園中班回家教案篇十三
    1.了解七星瓢蟲的外貌特征。
    2.能夠制作出七星瓢蟲,并設計它的棲息場景。
    3.大膽想象,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重點:了解七星瓢蟲的外貌特征,并獨自制作出七星瓢蟲。
    難點:學會設計七星瓢蟲的棲息場景。
    黑色卡紙、黑色畫筆、顏料刷子、剪刀、膠棒、彩色顏料、樹葉、4個紙筒大小的紅色圓和4個飲料瓶蓋大小的黑色圓、雙面膠。
    一、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符老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節(jié)有趣的美術活動《七星瓢蟲》。
    2.師:那小朋友們想一想七星瓢蟲長什么樣子?
    3.師:(出示七星瓢蟲的圖片)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4.原來啊,七星瓢蟲它有圓圓的身子,半圓形的頭部,兩只非常小的觸角,它們最有特點的地方就是背上那對紅色的翅膀,上面長著黑色的圓點,也正是如此大家才叫它七星瓢蟲。
    5.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繪畫一幅七星瓢蟲的作品吧!
    二、制作過程。
    1.介紹繪畫材料。
    2.播放視頻并講解七星瓢蟲的做法。
    (1)我們要制作七星瓢蟲啦!在準備好的紅色或者粉色圓形卡紙上,畫出長在七星瓢蟲身上的七個黑色的圓點點。
    (2)接著拿出剪刀剪開一點,用雙面膠給粘貼住,就順利完成了他的身子。
    (3)然后我們拿出黑色的圓粘貼在他的身子,并用白色顏料在上面畫出它的眼睛。
    (4)我們想一想這樣的七星瓢蟲還缺什么呢?
    (5)對啦!這樣的七星瓢蟲還缺六只角和一對觸角!
    3.設計七星瓢蟲的場景。
    (1)師:符老師,希望我的七星瓢蟲棲息在一棵非常茂密的大樹。然后拿出黑色的卡紙,畫好樹干,接著樹葉的部分,我們可以在樹葉上涂滿顏料,然后將它拓印在卡紙上。
    (2)師:待顏料晾干后,并把七星瓢蟲粘貼在大樹上,用畫筆給它添上它的六只角和一對觸角。
    (3)鐺鐺鐺,我們的七星瓢蟲就做好啦!小朋友們,你們也可以在樹旁增添一些花花草草,讓作品變得更豐富些呦!
    (4)師:你希望你的七星瓢蟲出現(xiàn)在哪里?
    (5)師:(出示照片)在葉子上、在花朵上、在草叢中。
    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