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內容(八篇)

字號: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內容篇一
    公司安全教育分為:入礦前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和特殊安全教育三大類,而入礦前安全教育又分為:礦級安全教育、區(qū)隊級安全教育和班組級安全教育,即“三級”教育。
    1、公司安全主管部門負責全公司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其職責是:
    (1)負責組織制定公司安全教育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
    (2)結合公司實際組織編寫安全教育學習材料和教材;
    (3)負責入礦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4)負責全公司的日常安全教育和管理;
    (5)布置、督促、檢查各區(qū)隊(班組)安全教育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并為其提供安全教育資料;
    (6)總結交流安全生產工作經驗,辦好安全生產簡報,利用典型事故或事例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2、各生產區(qū)隊負責本區(qū)隊的安全教育工作,其職責是:
    (1)負責組織本區(qū)隊(班組)職工參加公司及有關業(yè)務部門組織的安全教育活動和安全技術培訓;
    (2)負責對新調入本區(qū)隊的人員上崗前的安全教育;
    (3)負責組織區(qū)隊日常安全教育和班前班后作業(yè)安全教育;
    (4)負責對技術工種的崗位培訓,對本區(qū)隊(班組)職工進行現場
    管理和作業(yè)安全育;
    (5)抓典型,建立安全獎懲制度,辦好本區(qū)隊宣傳報導。
    3、各主管業(yè)務部門負責對本部門和本部門業(yè)務范圍內的安全教育,其職責是:
    (1)做好本部門外來人員的安全教育;
    (2)負責本部門主管范圍內特殊工種和技術工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培訓;
    (3)負責新調入本部門工作人員上崗前的安全教育;
    (4)負責制定本部門安全教育計劃并組織實施,組織本部門人員按時參加公司或有關部門組織的安全知識學習的培訓。
    1、三級安全教育由培訓部組織,安全部門進行教育,主要教育內容包括:
    (1)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規(guī)定、法規(guī)和法令;
    (2)公司生產特點及對安全生產方面的規(guī)定、制度;
    (3)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消防常識;
    (4)公司內典型事故及吸取的教訓;
    (5)結合生產特點進行針對性教育。
    2、區(qū)隊(班組)級安全教育由本區(qū)隊(班組)領導或指定的專人負責,主要內容包括:
    (1)本區(qū)隊(班組)情況、生產或工作特點;
    (2)本區(qū)隊(班組)有關安全生產規(guī)定、制度及崗位操作規(guī)程;
    (3)本區(qū)隊(班組)安全生產設施及其使用方法;
    (4)結合本區(qū)隊(班組)生產、工作性質和實際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教育。
    3、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或安全員負責進行,主要內容是:
    (1)本工種、本崗位工作性質、特點、工藝流程及應注意的事項;
    (2)本工種、本崗位技術操作規(guī)程;
    (3)本工種、本崗位所使用的設備、儀器、裝置等的性能特點,安全防護用品使用與保管方法等;
    (4)本工種、本崗位曾發(fā)生過的事故應吸取的教訓和預防措施等。
    1、日常安全教育的特點是:不分時間、不論場合、不拘形式、經常地、反復地對職工進行廣泛、深入、系統(tǒng)的`宣傳和教育。
    2、日常安全教育的形式:
    (1)進行安全教育利用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動日;
    (2)派班前上崗安全教育;
    (3)利用各種會議、簡報、標語、圖片、廣播、錄像、畫廊、板報等宣傳工具進行安全教育;
    (4)開展崗位練兵、安全技術表演、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技術講座、交流安全經驗等進行安全教育。
    1、對特殊工種應按上級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培訓內容、時間進行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2、從普通崗位調到特殊工種崗位的人員,要按特殊工種的要求,經過專門培訓后持證上崗。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內容篇二
    為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管理、裝備、培訓”三并重的原則,進一步強化和規(guī)范企業(yè)安全技術培訓工作,使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術素質,促進礦安全生產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上級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安全技術培訓是實現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工作,必須堅持強制培訓、鼓勵自學、嚴格考核的管理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fā),為安全生產服務,切實把安全技術培訓工作納入經?;?、制度化軌道。
    第二條:安全技術培訓工作由礦安全教育培訓管理科負責,列入礦安全辦公會議議事日程,由礦安全教育培訓科科長具體負責。安全科、生產技術科、機電科等對員工安全教育與培訓業(yè)務工作負責。
    第三條:礦安全科是安全技術培訓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制訂安全培訓計劃,下達培訓指標,并對安全技術培訓工作進行指導、協(xié)調、監(jiān)督、檢查。
    第四條:安全教育培訓的基本任務。
    (一)負責本礦員工的安全培訓及教學管理。
    (二)負責按照上級下達的培訓計劃向有關培訓部門輸送學員。
    (三)負責掌握本單位各類工種的培訓情況,建立員工安全技術培訓檔案,定期向上級主管部門填報有關安全技術培訓報表。
    (四)負責一般工種及新入礦員工的安全技術培訓。
    (五)負責舉辦安全教育展覽,對事故案例、安全生產經驗和典型事跡進行宣傳教育,并協(xié)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群眾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六)負責監(jiān)督落實每月一次作業(yè)規(guī)程、每季一次操作規(guī)程、每半年一次應知應會全員考核制度。
    (七)建立各崗位工種安全考試題庫,負責安全工作資格證書及復審考試的組織工作。
    第五條:必須嚴格執(zhí)行“安全工作資格證書”制度。所有從事生產建設的員工上崗前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涉及安全生產的特殊工種作業(yè)人員要經過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取得“安全工作資格證書”方準上崗作業(yè),未取得“安全工作資格證書”的人員,不準指揮生產,不準上崗作業(yè)。
    凡是分配未取得“安全工作資格證書”的員工上崗,要追究用人單位負責人以及本人的責任,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煤礦必須制定年度安全培訓計劃,并嚴格落實?;鶎痈鲉挝灰幹颇甓劝踩嘤栍媱?,并按計劃對員工進行教育培訓,對不落實的要追究責任。各單位要按計劃選送學員,培訓計劃上報不及時的,給予相關責任人員罰款200元,每少送培1人,給予送培學員單位罰款500元。
    第六條:《安全資格證書》在有效期期滿前須重新考試驗證,進行復審。為鼓勵員工自學煤礦安全技術知識,復審采取先考試后培訓的方法,對考試成績及格者免于復訓,同時給予獎勵;考試成績不及格者以及未按期進行復審的要吊銷“安全工作資格證書”。安全工作資格證書起證或復審考試須由上級有關部門監(jiān)考。
    第七條:建立健全安全培訓檔案管理制度,礦培訓科對取得《安全工作資格證書》的學員建立培訓檔案。培訓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1、培訓計劃表;2、《培訓人員登記表》;3、考核申請表;4、健康體檢表;5、培訓教案主要內容目錄;6、教學計劃執(zhí)行情況表;7、學員考勤表;8、考場記錄;9、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試卷;10、取證(復審)名冊表(含成績表)。
    區(qū)隊培訓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1、培訓教案;2、培訓計劃表;3、考試試卷和考試成績登統(tǒng)表。
    第八條:安全技術培訓經費,從員工培訓費列支。
    第九條:礦要按上級有關規(guī)定配備專兼職教師,建立健全培訓考核制度。專兼職教師任職資格須符合有關規(guī)定要求。
    第十條:有關各特殊工種培訓、考核、發(fā)證按國家及上級主管部門有關規(guī)定和程序執(zhí)行。
    第十一條: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一)班前安全教育。每班員工上崗前由值班人員或班組長組織不少于20分鐘的班前安全教育。當班帶班領導必須提前10分鐘到副井口協(xié)助班組長召開班前教育會。班前安全教育要講評上一班安全質量工作,提出本班安全工作注意事項和要求,灌注安全理念。要求教育面達到生產出勤的100%,有簽到、有記錄。 每天的班子碰頭會必須研究確定第二天班前會的教育內容,并由第二天的帶班人員提前進行精心準備,做到條理清晰,內容充實,防止班前會教育內容的隨意性和簡單化。
    (二)群眾安全活動。由基層單位班組長主持,每月一次,時間不少于30分鐘。主要內容:學習傳達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會議、文件精神,結合本單位實際部署落實;總結講評上月安全生產和質量標準化工作,通報分析安全生產形勢,組織員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事故案例教育,布置下一月的安全生產重點工作。要求教育面達到生產出勤的100%,有簽到、有記錄。
    (三)安全生產專題教育。由基層班組主要領導主持,針對節(jié)假日前后、農忙季節(jié)、重點工程、臨時任務開工前、長休長停人員返崗、新工人上崗等特殊階段和安全生產重點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生產專題教育,重點進行安全生產形勢和技術業(yè)務規(guī)程教育,剖析事故案例,組織安全事故案例的當事人,進行安全事故案例的宣傳、講解,汲取經驗,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術業(yè)務素質。
    (四)安全素質教育。每月至少組織一次,每次不少于45分鐘。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教育培訓,增強員工安全生產意識和規(guī)范管理、規(guī)范操作的自覺性,促進員工思想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建立嚴格的對“三違”人員進行分級幫教的具體辦法和體系, 真正做到“三違”人員全部接受幫教,并建立“三違”人員幫教檔案或記錄。
    第十二條:安全思想分析制度
    安全思想分析每月至少一次,分析的主要內容有:
    (一)分析員工“安全第一”思想和“生命只有一次,遵章守規(guī)是保護神”等安全理念樹得是否牢固,能否自覺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質量的關系,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生產思想。
    (二)分析員工是否能夠做到“事故預想,危險預知”,對僥幸心理造成的危害認識是否深刻,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
    (三)分析員工對習慣性違章、不規(guī)范操作危害的認識,引導員工樹立規(guī)范管理、規(guī)范操作的觀念。
    (四)分析在生產作業(yè)過程中 “三違”現象產生的思想根源,引導員工樹立自主保安、相互保安的意識。
    (五)分析員工異常行為表現、精神狀態(tài),制定相應幫教措施,確保員工不帶思想問題上崗。
    第十三條:對新從業(yè)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礦、區(qū)隊、班組三級強制性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保證其具備本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應急處置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崗工作。崗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每年接受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
    第十五條:礦、區(qū)隊、班組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教育培訓內容:
    (一)礦級主要是:本單位安全生產情況及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本單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從業(yè)人員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的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救援、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及防范措施;勞動防護用品“三會”(會檢查防護品的可靠性、會正確使用防護品、會正確維護保養(yǎng)防護品)教育培訓;有關事故案例等內容。
    (二)區(qū)隊級主要是:工作環(huán)境及危險因素;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yè)傷害和傷亡事故;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安全設備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本區(qū)隊安全生產狀況及規(guī)章制度;預防事故和職業(yè)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有關事故案例等內容。
    (三)班組級主要是: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應知應會知識;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yè)衛(wèi)生事項;事故案例等。
    經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取得安全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yè)。特種作業(yè)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yè)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yè)。對未按規(guī)定進行教育培訓而安排人員上崗作業(yè)的,一經發(fā)現按照安全生產法規(guī),對該單位主管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警告處分,對單位出示部位黃牌警告。
    第十六條:各科室、區(qū)隊、班組都必須堅持“五必須”經常性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即:每班必須召開班前會布置安全工作,每周必須組織一次群眾安全活動,每月必須進行一次作業(yè)規(guī)程的貫徹考試,每季度必須進行一次操作規(guī)程的教育培訓考試,每半年必須進行一次本崗位安全操作應知應會的教育培訓考試、考核制度。
    第十七條:職工在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必須接受區(qū)隊和班組級的安全培訓。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及新的勞動防護用品時,必須對有關人員重新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
    第十八條: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與考核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落實由安全培訓科負責,堅持定期檢查和隨時抽查,對制度不落實或安全宣傳教育質量差的區(qū)隊、班組要進行通報,并對相關責任人給予必要的經濟處罰。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內容篇三
    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規(guī)范吉林省吉能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兩江水力發(fā)電公司生產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管理。通過安全教育培訓增強生產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技術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
    第二條本規(guī)定適用吉林省吉能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兩江水力發(fā)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
    第二章 職責
    第三條 公司職責:
    (一)監(jiān)督各值生產人員安全教育培訓落實情況;
    (二)監(jiān)督檢查各值生產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開展情況。
    第四條 各值職責:
    (一)具體負責落實本值新進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二)負責本值的安全生產培訓日常工作。
    條三章 規(guī)則
    第五條 新進生產人員安全教育培訓
    (一)培訓的對象為公司新上崗生產人員;
    (二)各值新進生產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必須由本值組織進行;
    (三)安全教育培訓內容:
    1、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
    2、生產特點及有關安全生產的規(guī)定;
    3、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消防常識;
    4、緊急救護法培訓;
    5、典型事故及其吸取的教訓;
    6、公司的概況、生產或工作特點;
    7、公司有關安全生產規(guī)定,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
    8、安全設施、急救器材、消防器材以及個人保管的安全工器具性能及使用;
    9、本工種、崗位作業(yè)特點,工藝流程及應注意事項;
    10、本工種、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11、本工種、崗位的設備、裝置等的性能特點,安全裝置的作用,防護用品與保管方法;
    12、本工種、崗位以往曾發(fā)生事故應吸取的教訓和預防再發(fā)生的措施。
    第六條 外來人員安全教育培訓
    (一)凡來公司生產部門學習人員、臨時工、外包工程人員,進入現場前必須接受安全教育,相應的生產部門負責外來人員安全教育;
    (二)臨時工、外包工的安全教育內容;
    1、公司生產特點及有關安全生產規(guī)定;
    2、擔任的工作性質、特點及安全注意事項;
    3、擔任的工作以往曾發(fā)生事故及吸取的教訓。
    第七條日常生產安全教育培訓
    (一)日常生產安全教育的特點:不分時間、不論場合、不拘形式、
    經常地、反復地對生產人員進行廣泛、深入、系統(tǒng)的安全教育;
    (二)安全活動日:以生產基本組織為單位,每星期至少進行一次安全日活動,可采取多種形式,每次活動不少于一小時;
    1、對安全活動日的要求:
    1.1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領導、有記錄、有討論發(fā)言,嚴防走過場;
    1.2安全日活動不能隨意挪作它用,因故不能活動時,事后應及時補上;
    1.3公司人員,應經常參加安全活動日,了解和解決安全生產中的有關問題;
    1.4任何人無故不得隨意不參加安全活動日,有事必須請假。
    2、安全活動日的活動形式:利用各種會議、簡報、標語、圖片、錄相、事故現場會、經驗交流活動等活動形式;
    3、安全活動日內容:
    3.1組織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文件、簡報、通報、規(guī)程及有關安全規(guī)定;
    3.2學習安全技術知識;
    3.3開展崗位練兵,組織各類安全表演比賽;
    3.4檢查安全生產有關標準、規(guī)定的貫徹執(zhí)行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消除事故隱患;
    3.5討論分析典型事故,總結與吸取事故教訓,結合本崗位工作,防止類似事情的發(fā)生;
    3.6舉行安全技術講座、交流;
    3.7組織攻克事故隱患等。
    (三)特種安全教育培訓
    1、特種安全教育培訓的對象:
    1.1公司生產特種作業(yè)人員;
    1.2屬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及新產品的公司生產作業(yè)人員。
    2、特殊作業(yè)人員的培訓:按《公司生產特種人員安全管理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
    3、對新工藝、新藝術、新設備及新產品投產前有關生產人員的培訓:
    3.1參加培訓的生產人員培訓完成后,必須編寫培訓、考察報告,并負責編寫出相應的操作規(guī)程,供操作人員使用;
    3.2負責對崗位其他作業(yè)人員及有關人員進行培訓。
    第八條《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及制度考試
    (一)組織負責人及專業(yè)技術管理人員,每年進行一次有關安全生產規(guī)程制度的考試;
    (二)各值組織對本值特種作業(yè)人員,每年進行兩次安全生產規(guī)程制度的考試;
    (三)每年對生產各值的操作票簽發(fā)人、監(jiān)護人、操作人進行培訓,經考試合格后,以正式文件公布有資格擔任工作票簽發(fā)人員名單;
    (四)將安全生產規(guī)程制度的考試成績記入個人教育培訓檔案,考試不及格的應限期補考,合格后方可上崗;
    (五)對違反規(guī)程制度造成事故、一類障礙和嚴重未遂事故的責任者,除按有關規(guī)定處理外,還應責成其學習有關規(guī)程制度,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四章附則
    第九條 標準與重要文件的引用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內容篇四
    一、新職工入廠,須進行消防安全的職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消防安全基本常識、滅火器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二、對每名員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教育,培訓情況記錄存檔
    三、公司每個季度對全體職工進行疏散演習,對義務消防隊員進行滅火演習專門培訓,使每個隊員都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
    四、公司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員等有關人員應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
    五、電焊、氣焊、鍋爐工等在具有火災危險區(qū)域作業(yè)的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tǒng)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消防培訓,持證上崗
    六、各車間、班組等部門展開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應根據各部門、各階段、各字的特點進行針對行的教育。
    七、公司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一、建立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各自職責,落實巡查檢查制度。
    二、公司安全部人員每日對公司進行防火檢查。公司安全部、環(huán)安部每月對公司進行防火檢查并復查追蹤改善。
    三、檢查中發(fā)現火災隱患,檢查人員應填寫記錄,并按照規(guī)定,要求有關人員在記錄上簽名,
    四、檢查部門應將檢查情況以書面形式及時通知受檢部門,受檢部門負責人應按通知要求及時整改火災隱患
    五、對檢查中發(fā)現的火災隱患未按規(guī)定時間及時整改的,根據公司規(guī)定給予處罰。
    一、廠內的車間、倉庫、宿舍的安全出口門、疏散樓梯、疏散走道的寬度必須按規(guī)范設置。
    二、所有的疏散出口、樓梯、走道必須配置相應的應急照明和疏散標志。
    三、上班時、生產車間、倉庫應保證安全出口暢通,安全出口不得上鎖。
    四、車間、倉庫應按規(guī)定存放物品,不得堵塞通道。
    五、各部門負責人應按規(guī)定定期檢查疏散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是否完好,發(fā)現損壞及時維修。
    一、消防控制室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
    二、消防控制室的操作維護人員,應經消防安全專門培訓合格后上崗。
    三、值班人員不得擅離崗位,應嚴格按規(guī)程操作。
    四、值班人員應盡職盡責,如有發(fā)生火災事故,應按有關預案及時處理,并報告有關部門。
    五、值班人員應記錄下當班情況,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六、值班人員每日應觀察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自檢情況,發(fā)現故障應及時排除,確保系統(tǒng)正常運行。
    一、公司消防設施器材由安全部管理,定期檢查檢測消防設施器材。
    二、對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建立檔案管理。
    三、消防設施、消防器材應定點存放、定人保養(yǎng)、定期檢查,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存檔。
    四、對全公司職工進行教育,要求員工愛護消防設施器材,對刻意破壞損壞消防設施、器材的行為,將要求賠償,并提出懲處。
    五、公司按照《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要求,設置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標志和應急照明等消防那軋器材、設施、并保持消防設施處于正常狀態(tài)。
    一、公司保衛(wèi)科管理職能部門每月一次對各部門進行防火檢查,對所發(fā)現的問題以書面形式責令其限改,并督察整改到位。
    二、消防安全責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應每月組織一次消防安全會議,討論檢查過程中發(fā)現的火災隱患及相應的整改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三、公司各部門收到火災隱患整改同時后,應抓緊督促有關人員落實整改措施,一時無法整改的部門應落實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四、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有關負責人應將整改情況記錄報送公司消防安全責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
    五、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整改的火災隱患,公司負責整改的部門應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整改并做出火災隱患整改復函,報送公安消防機構。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內容篇五
    企業(yè)的安全教育培訓一般分為三級,其中車間教育和班組教育是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抓好基層車間的教育培訓工作,普及安全技術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增強危害識別和控制本事,有利于實現安全生產。
    事故是發(fā)生往往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以及管理缺陷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所以,安全教育培訓資料必須從這些方面著手。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有效杜絕“三違”現象的發(fā)生
    所謂人的不安全行為,它包括了在生產作業(yè)過程中采取安全措施、誤操作、不按規(guī)定的方法操作等不安全行為。對絕大多數的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分析證明,“三違”(即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是導致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消除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安全教育培訓就必須從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培訓這三方面著手。
    安全意識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勞動紀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提高企業(yè)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對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奠定安全生產的思想基礎。勞動紀律教育是提高企業(y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的條件、減少工傷事故、保障安全生產的必要前提。
    安全知識教育是提高員工安全技能的重要手段。其資料包括企業(yè)的基本生產概況、生產技術過程、作業(yè)方法和工藝流程;有關電器設備方面的安全知識;有關企業(yè)防火、防爆、防中毒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個人防護用品的性能和正確使用方法和知識等。
    安全技能教育是鞏固員工安全知識的必要途徑。懂得設備的性能、作用、結構原理,并做到會使用、會維護、會保養(yǎng);對工藝流程,能正確操作;對潛在的危害和事故隱患能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發(fā)生事故后能夠按照事故應急預案進行正確處置。
    2、識別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進行危害識別評價和管理的教育
    所謂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包括在生產作用過程中可能導致事故發(fā)生和危害擴大的設計缺陷、設備缺陷、保護措施和安全缺陷等。
    要識別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首先要識別出在生產裝置和生產現場中存在哪些危害,即存在什么危害(危險源),誰(什么)會受到傷害;傷害是怎樣發(fā)生的。在進行危害識別時,應充分研究發(fā)生的危害的根源和性質,辨別危害種類,如火災、爆炸、沖擊撞擊、中毒、窒息、觸電以及輻射、設備腐蝕等等,以及這些危害發(fā)生后造成的后果是什么。然后,運用相應的評價方法對識別出來的危害風險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裝置和生產現場中存在的危害制定相應的治理、控制措施,并實行動態(tài)管理,從而到達對危害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消除潛在的事故隱患。
    3、企業(yè)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教育培訓
    任何一個企業(yè),其管理制度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必須的缺陷,如崗位職責不清、分工模糊、監(jiān)督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等,但這些缺陷極有可能導致事故的發(fā)生。所以,根據企業(yè)自身生產經營特點所建立的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如《崗位職責制》、《安全生產職責制》、《作業(yè)指導書》和《事故應急預案》等;以及國家頒布的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如《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等,都是安全教育培訓必不可少的資料。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內容篇六
    第一條安全教育必須貫徹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原則。安全教育要講究針對性、科學性,做到多樣化、制度化、經?;?BR>    第二條安全教育的內容: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識教育、遵紀和守法教育、安全技術和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技能和專業(yè)工種訓練。安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級安全教育、外來人員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特殊安全教育。
    第三條凡新入廠職工必須經廠、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并考試合格,方可進入生產崗位工作和學習。
    1、一級(廠級)安全教育
    新入廠職工報到后,由總裁辦負責組織教育,時間不少于24小時,其教育內容:
    (1)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令、法規(guī)和規(guī)定。
    (2)工廠的性質、生產特點及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
    (3)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一般消防知識及氣體防護常識。
    (4)典型事故及其教訓。
    經一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方可分配到車間。
    2、二級(車間)安全教育
    由車間主管負責教育,時間不少于24小時。其教育內容:
    (1)本單位概況,生產或工作特點。
    (2)本單位安全生產制度及安全操作規(guī)程。
    (3)安全設施、工具、個人防護用品、急救器材、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
    (4)以往的事故教訓。
    經二級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分配到班組。
    3、三級(班組)教育:
    由班組長負責教育,時間不少于24小時,可采取講解和實際表演相結合方式。其教育內容:
    (1)本崗位(工種)的生產流程及工作特點和注意事項。
    (2)本崗位(工種)安全操作規(guī)程。
    (3)本崗位(工種)設備、工具的性能和安全裝置、安全設施監(jiān)測、監(jiān)控儀器的作用,防護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
    (4)本崗位(工種)事故教訓及危險因素的預防措施。
    經班組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指定師傅帶領進行工作或學習。
    第四條三級安全教育考核情況要填寫在安全教育卡片上,建立安全教育檔案。三級安全教育完畢,經審核后,方可準許發(fā)放勞動保護用品。
    第五條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分配工作,否則由此而發(fā)生事故,要由分配及接收其工作單位領導負責。
    第六條新入廠職工要按規(guī)定的時間接受培訓學習,經過一個時期實際工作后,再經有關部門對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技術進行全面考核,合格后方可獨立頂崗。
    第七條凡屬外包工和參觀人員,進廠前必須接受入廠安全教育。
    1、對外包和外借人員的安全教育,分別由基建部門(或委托單位)和承包、外借人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由用工單位進行安全教育,經生產單位同意后,方可允許進入現場施工。
    2、對進廠辦事和參觀人員的安全教育由接待部門負責。教育內容:本廠的有關安全規(guī)定及安全注意事項。參觀人員要有專人陪同。
    第八條各班組在班前會上要進行安全講話。預想當班危險因素,布置對策;班后會上要總結分析當班安全情況。
    第九條必須開展以班組、車間為單位的安全日活動,每次不得少于50分鐘,不得挪作它用。
    1、安全日活動要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車間領導或安全員要檢查簽字并寫出評語,生產部要定期抽查。
    2、車間干部、工人必須定期參加安全日活動,廠級領導必須定期參加基層班組安全日活動。
    3、安全日活動內容(同班組安全日活動制度中的安全活動內容)。
    第十條利用各種會議、廣播、電視、演示文稿、標語、漫畫、圖片、安全講話、事故現場會等形式,開展經常性安全教育活動。
    第十一條經常對職工進行系統(tǒng)的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能培訓。
    第十二條特種作業(yè)人員(按勞動部門規(guī)定)必須按國家規(guī)定接受專業(yè)性安全技術教育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專業(yè)工種安全技術知識、安全規(guī)程和事故案例、以及故障排除等,經考試合格取得畢業(yè)證后,方可從事作業(yè)。
    第十三條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投產前,各主管要編制安全操作規(guī)程,對崗位和有關人員進行專門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獨立操作。
    第十四條職工在廠內調動工作崗位時,接收單位應對其進行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
    第十五條對脫離操作崗位(如產假、病假、學習等)6個月以上重返崗位的操作者,應進行崗位復工教育。
    第十六條對違章違紀職工,由所在單位進行單獨再教育,經考察認定后,再回崗工作。
    第十七條總裁辦每年組織一次全體員工安全技術知識考試,成績要登記在安全教育卡片上,并做為評比的依據之一。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內容篇七
    一、單位全體員工每年六月各進行一次培訓。
    二、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須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培訓。
    三、下列人員應理解消防安全專門培訓。
    1、單位的消防安全職責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2、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
    3、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員;:
    4、其他依照規(guī)定應當理解消防安全專門培訓的人員。
    四、培訓資料:
    1、有關消防法規(guī)、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guī)程;
    2、各部門、各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3、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5、組織、引導在場賓客疏散的知識和技能。
    五、消防監(jiān)控室值班操作員應進行專業(yè)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六、培訓方式:
    1、由保安部門組織召集對飯店全體員工的培訓;
    2、邀請消防部門專業(yè)人員授課;
    3、結合本年度消防演練,組織培訓;
    4、透過制作墻報、宣傳欄、貼圖畫等方式進行消防安全教育。
    七、根據不一樣部門的實施狀況和工作需要,對其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八、因工作需要員工換崗前進行再教育培訓。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內容篇八
    1、為確保從業(yè)人員上崗所必備的安全能力,確保從業(yè)人員培訓教育能滿足公司安全標準化體系運行的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遼寧金地陽陶瓷有限公司安全培訓教育工作。
    3、職責
    3.1新員工入廠教育分工負責
    1)一級安全教育,由人事行政部負責實施。
    2)二級安全教育,由車間的安全員或車間經理負責實施。
    3)三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負責實施。
    3.2日常安全教育,由安委辦提出,各車間、部門組織實施。
    3.3特種作業(yè)教育,由安委辦負責跟進培訓及取證和日常檢查工作,杜絕無證上崗。
    4、管理程序
    4.1入司安全教育
    1)凡新招聘的員工、外單位和學校來公司培訓、實習人員,都必須進行三級(公司、車間或部門、班組)安全教育,新招聘員工一級安全教育由人事行政部負責協(xié)調組織。
    2)公司級(一級)安全教育內容為: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令、制度和規(guī)定,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基本的安全知識,重大事故案例,本公司生產概況、特點,入廠后的安全注意事項,作業(yè)場所存在的風險,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工業(yè)衛(wèi)生和職業(yè)病預防以及廠規(guī)廠紀等。
    3)車間或部門級(二級)安全教育內容為:經公司級安委辦教育考試合格后,持《從業(yè)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登記表》到車間或部室,由車間安全員或部門負責人進行教育,內容有:本部門的工藝流程及生產特點、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風險及防范措施、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應急措施、安全裝置、安全技術規(guī)程及規(guī)章制度等。教育考試合格后簽字。
    4)班組教育(三級)經公司、車間或部門兩級教育后,由班組安全員或班組長進行教
    育并簽字。教育內容:生產特點、崗位操作規(guī)程,崗位事故案例及預防災害事故措施,安全裝置及器具,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方法,工藝流程及生產設備設施等。教育后簽字。
    5)外來培訓和實習人員,由人事行政部組織安全教育,經安全基本知識教育后才能上崗位培訓或實習。
    6)臨時參觀人員由安委辦進行-般安全注意事項的教育后,按規(guī)定穿戴好勞護用品方可進入車間、部門參觀學習。
    7)外單位來我公司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由職能部門組織,由所在部門進行安全基本知識、公司和車間安全生產特點的教育后,由職能部門到安委辦辦理手續(xù),并簽訂安全協(xié)議,才能進行項目現場施工。
    4.2日常教育
    1)各級領導應對員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理念、安全技術和組織紀律性的教育,增強法制觀念,使員工自覺地遵章守紀,履行安全職責,確保生產安全。
    2)安委辦負責編制全年的安全教育計劃,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種形式的安全培訓教育。
    3)車間大、中修或重點裝置檢修時,車間經理或車間安全員應進行檢修前、檢修中和開車前專門的安全教育,確保檢修安全。
    5)對重大危險作業(yè),作業(yè)前施工部門和安全員必須按預定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對作業(yè)人員進行施工前安全教育,否則不能作業(yè)。
    4.3特殊教育和五新教育
    1)從事電氣、鍋爐、焊接、起重、廠內車輛駕駛等特種作業(yè)人員由有資質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取得上崗證后,方可上崗作業(yè)。
    2)對特種作業(yè)人員,設備部應每年組織培訓-次,以專業(yè)工種的安全技術和災害性事故案例分析為主要內容進行教育,不斷提高安全技術水平。
    3)安委辦和用人部門,對各類特種作業(yè)的上崗證要進行經常檢查,以杜絕無證上崗現象。
    4)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在投產前,安委辦和生產技術部要根據新的安全規(guī)程和操作規(guī)程要求,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門安全培訓教育。操作人員須經考核(試)合格后,方能上崗操作。
    4.4復工教育和調崗位教育
    1)凡因病、工傷、脫崗等離崗6個月以上(含6個月)的各類人員,復工前要進行二、三級安全教育。
    ①仍回原班組的,由班組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②回原車間并重新安排的,由調入班組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③跨部門安排工作由調入部門進行二、三級安全教育。
    2)調崗教育
    ①車間、部門內進行調動,由調入班組進行三級教育。
    ②跨部門調動工作由調入部門進行了二、三級安全教育。
    ③各車間要建立調崗安全教育臺帳,并報安委辦備案。
    4.5現場教育
    1)發(fā)生重大事故和惡性未遂事故時,生產技術部門應會同安全等其他有關部門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事故現場教育,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發(fā)生。
    2)充分利用交接班時間,廣泛深入開展班前班后技術提問、安全講話、事故預測、班后安全小結等形式的教育活動。
    3)對嚴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及時召開現場會,進行群眾安全教育。對違章指揮者、違章作業(yè)者,主管部門應根據情況令其停工接受下崗安全教育,并報安委辦備案。
    4.6安全教育的時間要求
    1)新工人公司級教育不少于24學時,車間級、班組級二級教育不少于48學時(包括熟練期的安全教育)。
    2)工程技術人員、管理干部、生產、技術工人等,全年累計不得少于20學時。
    3)輔助部門員工全年累計不得少于14學時。
    4.7安全教育考核
    1)中層干部、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考核,由人事行政部組織,安委辦負責實施。
    2)工人安全教育考核由車間或部門第一責任人負責,技術員配合,安全員具體執(zhí)行。
    3)新工人上崗位獨立操作前需經班組、車間(部室)教育考核,經安委辦審核同意。凡未經安全考核,以及考核不合格又不能勝任本職工作上崗而造成的事故,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4)各特種作業(yè)的考核,由設備部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