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開展教學活動而編寫的一種書面教學計劃。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下面是一些優(yōu)秀教案的案例分享,供大家參考借鑒。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一
小籃球教材以傳球,接球和運球投籃等幾項基本技術為重點,以各種小籃球能力練習和籃球游戲為輔,以完整技術教學為主,籃球游戲與技術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力和技術均得到提高。讓學生自己進行傳接球練習,培養(yǎng)他們學習籃球技戰(zhàn)術的興趣,并通過教與學的互動,著重讓學生學會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重視基本功練習,發(fā)展身體素質,培養(yǎng)綜合協(xié)同能力。
每個學生一個籃球,在一個籃球場內做熟悉球性的練習,可以運球投籃等。
檢查人數(shù),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安排見習生。
要求:四列橫隊,靜、快、齊。
1、上肢運動。
2、體側運動。
3、體轉運動。
4、踢腿運動。
5、拋接球擊掌接球。
6、環(huán)繞腹背交接球。
要求:呈體操隊形,動作到位。
1、傳球游戲。
a、從排頭起向左依次轉體傳接球(手中交接)。
b、前后排加大距離的傳接球(空中交接)。
教師注意觀察學生傳接球的動作,同時,有意引導學生進行雙手胸前傳接球。
2、請動作好的學生上前示范動作,教師再根據(jù)動作進行講解持球手法及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的基本要點,重點提出傳球蹬、伸、翻、撥和接球的伸臂、迎球、引接、緩沖等。
3、學生徒手模仿練習雙手胸前傳接球。
4、學生前后排雙手胸前傳接球:
5、四角形傳接球:
要求接球后變向傳球。
6、讓學生示范動作,并和教師一起進行評講討論。
傳接球后投入兩個同學的呼拉圈中,投中一個得一分,看哪一隊的得分多。要求:運用運球和傳接球,不可抱球跑。
集合整隊,放松,講評,宣布下課,安排學生送還器材,要求:安靜、放松。
籃球、塑料圈、紙棍等。
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和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
1、單手拍球:可以單手立定拍球,也可以沿直線或障礙物行進拍球。要求手掌保持握球狀,手腕自然用力,身體降低重心稍微前傾,球的高度控制在胸部以下。
2、雙手拍球:按照單手拍球的要求,左右手交替進行。先立定姿勢雙手拍球,熟練后走直線、走圓圈或繞障礙物行進拍球。學生可以邊拍球邊數(shù)數(shù),看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拍球次數(shù)最多。
3、拋接球:兩手向上拋球,然后再用手接住;兩名學生合作面對面拋接球,接不住球者為輸。
4、乖乖球:兩名學生面對面蹲下或坐下,向對方滾球,球不能離地,沿直線向前滾,比一比誰的球最乖。
5、轉圈圈:學生各拿一個籃球放在平地上,單手放在球的上部,用力向前轉、向后轉,比一比誰的籃球轉的時間最長。
6、頂球:把球放在頭部,兩手輕輕扶球,可以走、跑、跳,球先掉下者為輸。
7、夾球跳:把球放在兩腳之間,夾住球輕輕向前跳,看誰或看哪隊先到達目的地為勝。
8、運球:把球放在籃子里,提著走、跑、跳;兩人提著合作運球,可增加障礙物,使活動更加有趣。
9、螃蟹運球:兩學生面對面站好,兩手輕輕抓住對方,把球放在兩學生胸部中間,學螃蟹橫著走。兩人動作必須協(xié)調一致,才能走得好,運得穩(wěn)。也可以增加難度,背對背運球走。
10、趕球走:學生手拿硬紙棒,按一定的路線向前趕球,看誰的球先到達目的地。
11、拖拉球:用塑料圈套住球向前走或向后走,不要讓球寶寶出圈。
12、胯下傳球:先單手拍球,然后抱起球從胯下穿過繼續(xù)拍球。這種玩法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耐心練習。
13、蝸牛旅行:把球放進輪胎內,兩手輕輕地扶住輪胎向前滾。活動中誰的球掉下來為輸。
14、轉身拍球:學生先立定拍球,然后迅速轉個圓圈后繼續(xù)拍球。在一定的時間內,比一比誰轉身的次數(shù)最多。
15、投球:學生持球站成一隊,與球籃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手指和掌根握球,在頭前方上舉,用力往籃內投球,進球為勝。
16、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情況創(chuàng)編球操,請學生隨音樂表演。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二
1、體育常識:籃球(理論知識)。
2、游戲:拷貝不走樣。
1、了解籃球運動的起源及相關知識,知道籃球比賽的簡單規(guī)則方法,對學習籃球知識感興趣,能認真學習,積極參與討論。
2、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優(yōu)良品質。
籃球運動的相關知識,籃球比賽的簡單規(guī)則方法。
一、師生問好!
1、迷語引入:圓圓像個瓜,人們愛玩它,沒到手搶它,搶到手丟它。(籃球)。
2、師出示籃球,問:你知道我國哪些籃球明星?
學生回答。
3、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他們的精彩表演。(視頻課件)。
并讓他們思考一些問題。學生看完自由討論回答。
4、引出本課題:籃球。
二、新授:
1、了解籃球的起源。
視頻展示,思考問題:籃球誰發(fā)明的,剛開始是用什么做籃球和球圈和網的?
2、講解一些籃球發(fā)展史和我國一些籃球運動情況。
3、我國知名籃球運動員概況。(學生們可以先說一說)。
4、了解籃球場的一些數(shù)據(jù)和設備。
先欣賞一個現(xiàn)代的籃球場。提問:你們對籃球場知道多少?
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
5、出示課件,講解一些籃球場的基本數(shù)據(jù)和知識。
6、講解我們比賽中裁判一些常用的手勢,引導學生們看懂比賽。
7、學生上臺表演一些犯規(guī)動作和手勢。
三、鞏固與練習。
1、填空題:籃球是(xx)年,(xx)人,(xx)發(fā)明的?;@球場長(xx)米,
寬(xx)米等。
2、搶答題。(略)。
四、游戲:
拷貝不走樣。
1、方法:老師事先準備好幾張紙,紙上寫好籃球犯規(guī)的名稱,由每小組最xx后一名學生上來抽出,然后回到座位后把這犯規(guī)的動作用手勢做給前面一人,依次類推,最前面一位學生快速到黑板上寫出犯規(guī)動作,并做出相應的手勢。
2、比賽。
五、課堂小結。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三
籃球運動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球類項目,主要發(fā)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耐力等素質以及動作的準確性、協(xié)調性,同時可以增強呼吸、循環(huán)、消化等系統(tǒng)的機能,以及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籃球的運球,是籃球運動最基礎的動作之一,在小學低中段已多次出現(xiàn),但由于學生練習強度和密度以及興趣的原因掌握的程度卻并不是很理想,特別是手型和球感上。
小學生、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重要時期,活潑好動,對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且充滿好奇,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有一定的運動能力;六年級男生喜愛上體育課,尤其喜愛上球類項目的課,但大部分女生對球類特別是對抗性較強的籃球運動卻羞于出手或是心存顧慮,雖然在之前低年級時候學生對運球有一定的學習和練習,但在手型動作上還存在較大的問題,結合以上兩點考慮我決定采用降低難度、采用多角度新方法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得學生的運球能力有所提高,學會如何的運球練習。
1、參與認知目標: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及認識,了解籃球的部分相關知識,識記并說出行進間運球的具體方法,培養(yǎng)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
2、技能目標: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籃球運球水平,同時發(fā)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和協(xié)調能力。
3、身體目標: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速度、靈敏、肌肉力量等素質。
4、心理和社會適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合作精神,展現(xiàn)學生青春的活力,增強競爭意識、團隊精神、表現(xiàn)意識。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1、重點:手腕控球、運球時手觸球的部位。
2、難點: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全身協(xié)調發(fā)力控制球的方向。
分四個部分。
1、開始部分;
2、準備部分;
3、基本部分;
4、結束部分。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四
1、通過練習學生能學會簡單的原地拍球動作(連續(xù)拍球)。
2、培養(yǎng)學生的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
3、培養(yǎng)學生勇敢機智、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品質。
4、能掌握質量較輕小球的拍球動作,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1.整隊,師生問好。
2.宣布本課內容,提出要求。
3.準備操。
4.游戲“踩影子”
一、原地拍球。
1.教學重點:手對球的控制。
2.教學難點:能快速連續(xù)拍球。
3.動作要點:
4.用手指、掌部(掌心空出)壓住球,并以肘關節(jié)為軸,前臂隨球上下屈伸,手觸球似“粘球”,抬頭拍球。
二、游戲:搬西瓜。
1、游戲方法:每組排頭把籃球運球到前面的圓圈內再跑回(距離約28米),第二個學生搬回,依次交替搬運球結束。
2、游戲規(guī)則:
聽哨音或者信號統(tǒng)一開始。
必須運球到圓圈,不得抱球跑,運球失誤在失誤點重新開始。
通過觀察、比較、嘗試,知道原地運球的的方法。通過練習、展示、點評,手觸球的部位及如何運球的準確動作。
1.組織學生放松運動。
2.總結表揚。
3.布置鍛煉任務。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五
(二)活動各關節(jié)。
(三)行進間熟悉球性、控制球練習。
1、胸前指撥球。
2、單、雙手拋接球。
3、腰、膝繞環(huán)交接球。
4、胯下8字交接球。
(一)教學任務:通過復習防守移動技術,進一步掌握技術動作,提高運用技術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動作的規(guī)范性、合理性、動作之間的銜接。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六
今天兒童的游戲方式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所接觸到的幾乎都是現(xiàn)成的玩具。手工玩具可以讓學生感受制作的樂趣,“吹氣投籃”利用環(huán)保的素材制作,使玩具的功能呈現(xiàn)出簡單又好玩的面貌。
1、認知目標:理解“吹氣投籃”的原理,利用不同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操作目標:學會運用身旁日常生活中可再利用的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3、情感目標:貫穿“綠色常識”,做個保護地球的“小衛(wèi)士”。
重點:理解“吹氣投籃”的原理,制作出形態(tài)各異、造型有趣的“吹氣投籃”玩具。
難點:充分利用生活素材進行聯(lián)想和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繪畫制作工具、做好的玩具。
課前預習。
布置學生課前仔細預習。
討論。
盡可能利用回收物品的做法對地球媽媽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導入。
與學生們一起學習一下課本,看看收集了哪些材料,引入。
綠色環(huán)?!钡母心?。
思考。
分小組,將收集到的物品展示出來,一起想一想、說一說,它為什么要這樣做。鼓勵學生有不同想法。
游戲。
發(fā)展。
思考并交流,說說你準備怎樣做?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讓學生擁有充分思考、動手、想象、創(chuàng)作的空間。學生中有獨特性的想法應及時鼓勵,即使無法立即做到,也應該保護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教師巡視時,多關注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示范。
一個小小的“吹氣投籃”,就是一個小小的童話世界,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更符合兒童愛玩的天性。怎樣才能使“籃筐”的造型更美更特別呢?預習了書本上的范例后,學生們會有更加跳躍的思維方式:水果、昆蟲、花草、動物。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身旁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及材料都是隨手可得的,用點心思及創(chuàng)意,會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討論。
你準備怎么做?
作業(yè)。
自己制作玩具。
評價。
讓學生展示作品,來做一個比賽,在比賽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解決??梢灾贫ㄒ粋€簡單的比賽規(guī)則。
教學后記:
1、體驗球感,熟悉球性,了解到小籃球有彈性,滾動性的特點。
2、通過參加一些利用球性的練習,掌握一些簡單的籃球基本動作。
3、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助的精神。
一、熱身運動,激發(fā)興趣。
1、導入課題。
2、傳球游戲(分發(fā)器材)。
3、韻律活動(球操)。
二、自由玩球,熟悉球性。
1、學生散點站立,自由玩球。
2、教師集中提問,小籃球有什么特點?
3、學生回答。
4、針對各種特性,教師進行引導。
三、看圖自學游戲方法。
圖1:運球練習。
圖2:滾動傳球游戲。
圖3:反彈傳球。
圖4:投籃。
學生:分組循環(huán)游戲。
教師:啟發(fā)與引導。
四、分組自由練習。
按技能水平或興趣愛好自由分組,進行鞏固與提高練習。
結束部分。
五、總結。
1、放松練習。
2、小結。
3、回收器材。
4、布置課后作業(yè)。
5、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七
進一步掌握直線運球時擊球部位、球的落點和球的反彈高度等動作要點,做到中速,慢速能夠控制球。
1.整隊,師生問好。
2.宣布本課內容,提出要求。
3.小游戲:小皮球“跳跳跳”墊上滾動游戲。
4.帶領學生做熱身活動。
一、籃球:運球比賽。
方法:前后左右開立,上體稍傾膝微屈,五指分開掌心空,前臂腕指柔和用力。
重點:手、球的接觸部位。
難點:指、掌按壓。
二、學習行進間運球(球的落點,手觸球的部位)。
三、運球賽跑。
規(guī)則:途中球滾走應撿回,在原地開始運球;到達傳球區(qū)才能傳球。
四、游戲:保齡球。
方法:6個沙瓶放成三角形,用籃球當做保齡球,地滾球撞沙瓶,撞倒1個得1分。
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自己探索向正直方向滾動的方法。
通過比較、觀察,知道運球的方法。通過練習、點評和幫助,掌握直線運球的動作方法。
通過游戲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1.組織學生放松運動。
2.總結表揚。
3.布置鍛煉任務。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八
2、移動技術練習:起動、變向跑、側身跑、后退跑、急停(跳停、跨停)側滑步。
1、使學生明確籃球活動課的學習目的、任務、要求,樹立良好的學習、鍛煉習慣。
2、提高學生移動能力,初步掌握所學動作基本技術。
3、發(fā)展協(xié)調能力和耐力素質,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1)繞籃球場慢跑。
(2)行進間徒手體操、擴胸、震臂、體轉、體側、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組織:成一路縱隊隊形,前后間隔1.5m左右。
要求:精力集中、練習認真、動作整齊、有力度有幅度,使各關節(jié)和肌肉韌帶充分活動開。
移動技術練習:移動是籃球比賽中隊員位置、方向、速度變化時所采取的各種腳步動作方法的通稱。移動是籃球技術的基礎,一般可分為起動、跑、急停、跳、跨步轉身及各種滑步和防守步伐等種類。
(1)起動:兩膝微屈踵離地,前掌蹬地要有力、身體前傾移重心,前兩三步短而急。
(2)變向跑:右腳內側來蹬地,屈膝內扣移重心,體轉前傾左腳邁,右腳緊跟加速移。
(3)側身跑:放松前跑勿橫移,注意球蹤看場情,回頭側身腰放松,隨時要把球來迎。
(4)后退跑:前掌蹬地,提膝后移,體稍后仰,踵勿著地。
(5)跳步急停:微向上跳,雙腳著地,體稍后坐,雙膝彎屈。
(6)跨步急停:一步跨大腳抵地,屈膝體仰重心降,二步著地腳蹬地,內轉屈膝制動停。
(7)側滑步:一腳蹬地一腳跨,蹬跨結合不交叉,低姿張臂來滑動,坐姿滑動要狠抓。
教師逐一講解各個練習動作要點,重點與難點,并正、側面示范,提出要求,糾正易犯錯誤。
(1)起動:
組織:成二列橫隊、前后相距4米,左右間隔3米,做好防守準備姿勢。
教法:看或聽教師信號后集體起動向前做短距離快跑。
要求:起動突然,反應要快,起動時步短而急,起動后加速跑。
(2)變向跑:
組織:遇障礙變向跑,如圖。
教法:快跑至障礙物前面變向快跑。
要求:要跑到障礙物前變向,變向要突然,起動加速要明顯,前一人跑到中線時,后一人可出發(fā)。
(3)側身跑:
組織:利用球場三個圓圈做側身跑練習如圖。
教法:教師站在邊線附近,用手指做出不同數(shù)字的信號,學生在側身跑時,隨時報出所示數(shù)字。
要求:繞圓圈跑時,重心內傾、外側腳前腳掌內側蹬地,應有明顯的加速度,同時做出隨時準備接球的動作。
(4)后退跑:
組織:成一路縱隊,間隔2米,沿籃球場邊線進行練習。
教法:從端線外起后退跑,到中線后轉身接側身跑切入籃下。
要求:踵勿著地,體稍后傾。可放在準備活動時練習,也可放入移動練習時做。
(5)急停練習:
組織:成二(三)列橫排,間隔2米站于邊線處。
教法:發(fā)出信號后第一排向前走3-4步做一次跨步急?;蛱郊蓖!5谝慌抛龅诙渭蓖:?,第二排開始做,到邊線止,然后過渡到慢跑中,快跑中看(聽)信號做急停動作,也可結合運球做急停動作。
要求:急停時重心下降、停穩(wěn)。
(6)滑步練習:
組織:成體操隊形聽口令集體練習。
教法:做好斜步站立防守姿勢,先向左滑步,按照“蹬(右腳),落地(左腳),跟(右腳)”的節(jié)奏做滑步慢動作,然后向右、向前、向后做滑步。口令逐漸加快。
要求:滑動時重心平穩(wěn)且落在前腳掌上,目視前方。
1、放松活動。
2、課堂小結。
3、布置作業(yè)。
4、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九
移動技術練習:移動是籃球比賽中隊員位置、方向、速度變化時所采取的各種腳步動作方法的通稱。移動是籃球技術的基礎,一般可分為起動、跑、急停、跳、跨步轉身及各種滑步和防守步伐等種類。
(1)起動:兩膝微屈踵離地,前掌蹬地要有力、身體前傾移重心,前兩三步短而急。
(2)變向跑:右腳內側來蹬地,屈膝內扣移重心,體轉前傾左腳邁,右腳緊跟加速移。
(3)側身跑:放松前跑勿橫移,注意球蹤看場情,回頭側身腰放松,隨時要把球來迎。
(4)后退跑:前掌蹬地,提膝后移,體稍后仰,踵勿著地。
(5)跳步急停:微向上跳,雙腳著地,體稍后坐,雙膝彎屈。
(6)跨步急停:一步跨大腳抵地,屈膝體仰重心降,二步著地腳蹬地,內轉屈膝制動停。
(7)側滑步:一腳蹬地一腳跨,蹬跨結合不交叉,低姿張臂來滑動,坐姿滑動要狠抓。
組織、教法、要求。
教師逐一講解各個練習動作要點,重點與難點,并正、側面示范,提出要求,糾正易犯錯誤。
(1)起動:
組織:成二列橫隊、前后相距4米,左右間隔3米,做好防守準備姿勢。
教法:看或聽教師信號后集體起動向前做短距離快跑。
要求:起動突然,反應要快,起動時步短而急,起動后加速跑。
(2)變向跑:
組織:遇障礙變向跑,如圖。
教法:快跑至障礙物前面變向快跑。
要求:要跑到障礙物前變向,變向要突然,起動加速要明顯,前一人跑到中線時,后一人可出發(fā)。
(3)側身跑:
組織:利用球場三個圓圈做側身跑練習如圖。
教法:教師站在邊線附近,用手指做出不同數(shù)字的信號,學生在側身跑時,隨時報出所示數(shù)字。
要求:繞圓圈跑時,重心內傾、外側腳前腳掌內側蹬地,應有明顯的加速度,同時做出隨時準備接球的動作。
(4)后退跑:
組織:成一路縱隊,間隔2米,沿籃球場邊線進行練習。
教法:從端線外起后退跑,到中線后轉身接側身跑切入籃下。
要求:踵勿著地,體稍后傾??煞旁跍蕚浠顒訒r練習,也可放入移動練習時做。
(5)急停練習:
組織:成二(三)列橫排,間隔2米站于邊線處。
教法:發(fā)出信號后第一排向前走3-4步做一次跨步急?;蛱郊蓖?。第一排做第二次急停后,第二排開始做,到邊線止,然后過渡到慢跑中,快跑中看(聽)信號做急停動作,也可結合運球做急停動作。
要求:急停時重心下降、停穩(wěn)。
(6)滑步練習:
組織:成體操隊形聽口令集體練習。
教法:做好斜步站立防守姿勢,先向左滑步,按照“蹬(右腳),落地(左腳),跟(右腳)”的節(jié)奏做滑步慢動作,然后向右、向前、向后做滑步??诹钪饾u加快。
要求:滑動時重心平穩(wěn)且落在前腳掌上,目視前方。
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
2、課堂小結。
3、布置作業(yè)。
4、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
:學會籃球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對學習籃球的興趣。
:籃球(球性和原地的`運球)。
一、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
1.教師組織小游戲《截住空中球》。教師布置好場地,分好,分發(fā)器材。
2參加積極的參與到游戲中去。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3.進行巡回指導。糾正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活動:
1.在教師的指道下分組,領好游戲器材。積極的投入到游戲中去。
2.在游戲中注意要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注意傳球的準確性。
3.在游戲中要盡情的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組織:
四組分成原形。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點:知道一些籃球的基本技能運用的方法。
難點:能運用掌握的籃球知識進行練習。
教師活動:
1.分發(fā)籃球,教師講解一些簡單的籃球技能的方法并示范方法。
2.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3.及時讓同學們把自己學會的動作展示給同學們。
學生活動:
1.積極的聽的教師的講解,看教師的示范動作。
2.按照教師示范和講解進行練習并相互交流經驗。
3.在練習時注意動作的正確運用。
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片、籃球20個。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一
1、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急停跳投,教學比賽。
2、素質練習:俯臥撐,加速跑,單腳跳。
1、通過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進一步提高。
2、通過素質組合練習,發(fā)展學生力量、跳躍、協(xié)調性、速度等素質,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一)、開始部分(3分鐘)。
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出勤情況。
2、師生問好。
3、教師宣布本次課內容:籃球、素質。
4、安排見習生。
要求:集合隊伍快靜齊,見習生旁聽,協(xié)助教師工作。
(二)、準備部分(6分鐘)。
學生熟悉球性練習。
組織教法:
1、教師講解練習的方法,即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動作或者模仿所見過的'某些球星的動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區(qū)域內進行熟悉球性練習。
2、教師下到學生中間一起練習或做一些動作讓學生模仿。
要求:學生不能投籃。
(三)、基本部分(32分鐘)。
1、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練習(8分鐘)。
動作要領:運球速度快變慢,跨步急停緩前沖,急起運球慢變快,重心前移后腿蹬。
教學重點:手、腳、身體重心協(xié)調一致。
教學方法:
(1)教師先進行示范并講解動作要領。
(2)學生分兩邊看示范聽講課。
(3)學生成四列橫隊列于籃球場中線。
(4)學生分組練習。
練習方法:學生快速運球朝籃球場端線方向作急停急起動作,根據(jù)自身能力調節(jié)快慢。
(5)教師認真觀察學生動作并及時糾正錯誤。
(6)請個別學生示范,教師進行講評。
2、急停跳投練習(8分鐘)。
動作要領:急停動作與運球急停相同。投籃時雙腳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準籃,抬肘伸臂,翻撥指球出手。
注意事項:前臂與手腕要控制好處手力量。
教學關鍵:向上舉球和起跳動作協(xié)調一致。
組織教法:
(1)教師講解、示范動作,學生認真觀察,注意聽講解。
(2)學生分組列于中線(圖2)。
(3)學生分組進行急停跳投練習。
要求:球不管有否投進,都只做一次投籃動作。
(4)投完籃的同學運球返回中線接到隊伍的后面。
(5)教師全場觀察學生練習情況,及時個別糾正錯誤。
3、教學比賽(10分鐘)。
組織教法: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小組進行半場教學比賽,由學生擔任裁判,裁判可輪流擔任。教學比賽結束后,教師進行講評。
4、素質練習(6分鐘)。
組合練習(1)俯臥撐8次;(2)加速跑;(3)“火車前進”
練習方法:由隊伍排頭同學開始在起點做俯臥撐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對面端線,與此同時,下一位同學便可開始做俯臥撐練習,與此類推,依次進行。待全組同學都跑到端線后用游戲“火車前進”返回起點。先到的隊為勝,最遲到達的隊集體做俯臥撐5次。
(四)、結束部分(4分鐘)。
1、放松練習。
組織教法:學生成體操隊形散開,聽教師口令進行放松練習。
2、師小結本次課情況。
3、教師宣布下一節(jié)課內容、地點。
4、安排值日生還器材。
5、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二
全課以籃球教學一以貫之,因而課堂上易發(fā)生身體碰撞、甚至混亂現(xiàn)象,所以,強化課堂組織過程,加強組織紀律和安全教育就顯得非常必要。課一開始,指導學生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并進行了紀律教育;教學中不斷提醒學練要求,強化自律行為;要求學生注意動靜結合,注意抬頭觀看,注意保持練習間距。教學比賽時,要求學生注意身體對抗技巧,跳起落地時注意緩沖;提醒學生合理分配體力,注意控制運動負荷。做好預防工作,避免傷害事故。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三
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中心,遵循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鼓勵學生通過練習與體驗,讓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下,通過自學自練、互幫互學,積極主動參與籃球活動的學習。鞏固提高籃球原地高、低運球技術,初步學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的簡述動作。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章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序的組織教學。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通過自身努力以及與同伴的合作學習中技能得到步提高,感受成功的愉悅與滿足。
籃球運動深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原地運球是籃球最基本的技術動作,它分為高運球、低運球,根據(jù)循序漸進、先易后難的體育教學規(guī)律,特地組織學生學習低運球后再學習高運球,再過渡到學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通過讓學生先了解國內外優(yōu)秀籃球運動員的事跡,再進行籃球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的教學,讓初步接觸和掌握籃球的原地和行進間運球的基本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運動興趣,提高他們的上肢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發(fā)展身體反應和靈敏等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及團隊合作精神。
四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每天都對體育課充滿了期待。據(jù)了解,籃球是四年級大部分學生都非常喜愛的體育運動,但是他們對籃球運動的知識和技術了解并不多。本著讓學生從最基礎的技術學起,并能學得扎實有效,我根據(jù)籃球運球的技術特點把重點技術提煉成口訣。用生動、形象、精煉的口訣教學力求使學生較快較好地掌握原地低運球的技術要領。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抓住口訣中關鍵的詞語從而指導籃球的技術學習,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提高學習效果。
1、復習鞏固籃球原地高、低運球技術,初步學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體驗運球與行進節(jié)奏協(xié)調配合的技術動作。
2、發(fā)展上肢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
3、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1、復習籃球原地高、低運球2、學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3、游戲:運球接力。
六、教學重難點。
重點:按球側后方難點:運球與行進節(jié)奏協(xié)調配合。
本課以口訣教學法為突破口。在教學中,根據(jù)籃球運球的特點把重點技術提煉成口訣,用生動、形象、精煉的口訣教學力求使學生較快較好地掌握原地低運球的技術要領,并始終貫穿于技術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練習中能抓住口訣中的關鍵詞語指導自身的籃球低運球技術學習,既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又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提高學習效果。
1、導入與熱身。
通過常規(guī)練習,宣布本課學習任務和要求,使學生較好遵守課堂常規(guī),明確課堂目標。隊列隊形練習中通過齊步走站成體操隊形,使學生接受組織紀律性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形象及精神面貌神。球操的創(chuàng)編把運球、玩球與韻律動作有機結合,既達到活躍氣氛、激發(fā)興趣,又為主教材的學習做好準備。球操后的玩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得到體現(xiàn),也進一步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
2、學練與體驗。
1)師生先復習低運球、高運球的技術,教師提示技術口訣,幫助輔導學困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
2)學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先集體學習技術口訣,教師講解示范技術動作,提示重難點。教師然后組織學生進行集體直線高運球練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先走后到慢跑,再過渡到聽信號由行進間高運球變原地高運球或原地低運球的游戲練習,再進行散點的分組自由直線高運球練習。
3)教師巡回指導,輔導幫助學生學習正確的技術動作。
4)優(yōu)秀學生展示運球動作。
5)通過游戲“運球接力”檢查學生對行進間運球的掌握情況。
3、放松與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模仿舞龍動作進行身心放松,教師適當提點并參與其中。最后教師對本課進行總結評價并提出要求。
1、心理效果預測:學生在老師、同伴的幫助及自身的努力下,學習興趣高漲,原地高、低運球的技術得到鞏固,初步體驗籃球行進間直線高運球的技術,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悅、樹立了良好的自信心。
2、生理負荷預測指標:
1、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2、運球時避免與同伴相撞。
3、游戲時注意跑動的路線,避免相撞。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四
1、學會用假動作擺脫對手、空切籃下,理解并體驗“空切配合”的方法;能運用“一傳一切”配合進行進攻實戰(zhàn)演練。
2、在自主練習和協(xié)作配合中增強變速變向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發(fā)展靈敏、速度、力量等體能。
3、積極把握切入時機,敢于進行身體對抗,培養(yǎng)機智靈活、勇敢果斷的品質。
4、努力與同伴做好進攻、防守配合,形成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五
教學內容:
1、趣味小籃球(行進間運球)。
2、運球接力。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行進間運球的動作方法。
2、通過練習能夠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的重、難點。
3、在練習的過程中提高運球的熟練性及靈敏、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
4、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學習的良好習慣。
5、培養(yǎng)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提高小組長的管理能力。教學器材:籃球。
教學過程:
一、教學常規(guī)2分鐘。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并報告人數(shù)。
2、師生問好,教師宣布本課教學內容、目標并提出教學要求。
3、安排見習生。
二、8分鐘。
1、韻律球操3分鐘。
a、教師向學生講清要求。
b、學生隨著音樂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韻律。
組織:四列體操隊形。
2、熟悉球性練習5分鐘。
a、運球報數(shù)。
b、高拋球擊掌。
組織:同上。
三、12分鐘。
1.運球互指。
在一塊長、寬各5米左右的籃球場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場內運球,運球的同時去擊拍別人的球。
a、教師向學生講解游戲的方法、規(guī)則并提出游戲的注意事項。
b、教師找學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學生自由結合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進行游戲。
d、教師巡回指導。
e、找學生示范,并點評。
f、學生相互交換進行游戲。
2.搶運球。
把整個球隊分散在球場內,先指定二至三名隊員擔任徒手“搶運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戲開始,持球者在場內任意運球,在運球過程中要躲閃“搶運球者”的搶球,“搶運球隊者”則利用合理的動作進行搶打球,一旦打掉運球者的球,兩人互換。
游戲規(guī)則:
(1)“搶運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規(guī)動作搶球,違者搶到球不算;
(2)如果發(fā)生被迫運球出界、持球移動或二次運球等違例等情況,則按被打掉球論處。
a、學生明白游戲方法規(guī)則。
b、分組進行游戲,教師參與其中。
四、運二球接力12分鐘。
在一個籃球場進行。將球隊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若干組,分別以縱隊形式排至端線外,排頭各持二個球。中線處放幾個旗竿,每隊對一個旗竿。游戲開始各排頭每只手運一球前進,到中線后繞過旗干回端線,把球交給下一個隊員。除了用運球方式外,也可用兩手推滾前進,然后再推回,但必須使兩球同時到達目的地。先完成隊為勝。
a、教師向學生講清游戲的方法、規(guī)則。
b、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接力游戲。
游戲規(guī)則:
(1)運球時,必須兩手運兩只球,不能一只手運球,一只手推滾球;
(2)如是推滾球時,規(guī)定雙手都不能離開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達;
(3)違反以上規(guī)定者,重做一人次。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六
籃球是小學體育課程中貫穿三個水平領域的教材內容,這個內容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占的比重也比較大?;@球具有對抗性、集體性、綜合性和游戲性的特點,深受小學生的喜愛,經常參加籃球游戲活動,能夠促進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同時,籃球運動是在有規(guī)則約束的情況下進行的運動項目,對于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聽從指揮的行為習慣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且,在集體性的對抗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個性天真活潑,模仿能力強,愛展現(xiàn)自我。對新生事物好奇心強,身體素質較好,并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對于新技能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和控制能力也較差,對于一個事物的注意力不持久,這些對課堂教學都有一定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要引起一定的注意。那么,根據(jù)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在本次課中我采用了以“游戲競賽”為主線,以提問、引導、啟發(fā)、鼓勵為手段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練、練中知”,努力提高運球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目標:通過教學,加深學生對籃球這個項目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2、運動技能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在熟悉球性的基礎上,掌握用手指、指跟部按拍球的拍球方法,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節(jié)奏的進行拍球練習。
3、身心健康目標:通過練習與游戲,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節(jié)奏感,并能在練習過程中感受運動的快樂,促進良好個性的形成。
4、社會適應目標:通過練習與游戲,體驗競爭的樂趣,懂得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在游戲過程中培養(yǎng)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運球過程中手腕隨著球上下屈伸的方法。
教學難點:解決按拍球時全手掌觸球,手指僵硬的錯誤技術。
教學過程。
根據(jù)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規(guī)律,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時的教學過程分為“激發(fā)興趣階段——師生互動階段——游戲應用階段——總結放松階段”四個部分。接下來我分別描述一下各階段的主要任務:
1、激發(fā)興趣階段。
因為人體從相對靜止狀態(tài)到運動狀態(tài)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那么根據(jù)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特性,我采用了“提問導入”的方式,通過設疑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圍繞這個“興奮點”安排適宜韻律操,達到熱身的效果,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2、師生互動階段。
這一部分是課的主體部分,是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的關鍵,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積極啟發(fā)學生進行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采用以下幾個步驟:
1)、設疑導入: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通過設疑:“如何才能將籃球拍得又多又好”?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練習創(chuàng)新:在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師生間互動學習,讓學生在練習中大膽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更多的練習方法。
3)、展示評價:由于學生的表現(xiàn)欲強,在嘗試練習后,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表現(xiàn)的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示創(chuàng)新的成果,同時也給其他學生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的展示技術進行評價,從而使學生更積極的進行練習。
3、游戲應用階段。
競賽性的游戲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勝利的喜悅和愉快的心情,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這個階段我主要安排了“展示評價和游戲比賽”兩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體現(xiàn)出合作性學習的趨勢。
4、總結放松階段。
這一部分是人體活動由動態(tài)恢復到靜態(tài)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安排了放松和課堂總結兩個內容。通過音樂放松操使學生的身心疲勞得到恢復,并對所學的技術做一個總結,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鍛煉、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一
小籃球教材以傳球,接球和運球投籃等幾項基本技術為重點,以各種小籃球能力練習和籃球游戲為輔,以完整技術教學為主,籃球游戲與技術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力和技術均得到提高。讓學生自己進行傳接球練習,培養(yǎng)他們學習籃球技戰(zhàn)術的興趣,并通過教與學的互動,著重讓學生學會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重視基本功練習,發(fā)展身體素質,培養(yǎng)綜合協(xié)同能力。
每個學生一個籃球,在一個籃球場內做熟悉球性的練習,可以運球投籃等。
檢查人數(shù),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安排見習生。
要求:四列橫隊,靜、快、齊。
1、上肢運動。
2、體側運動。
3、體轉運動。
4、踢腿運動。
5、拋接球擊掌接球。
6、環(huán)繞腹背交接球。
要求:呈體操隊形,動作到位。
1、傳球游戲。
a、從排頭起向左依次轉體傳接球(手中交接)。
b、前后排加大距離的傳接球(空中交接)。
教師注意觀察學生傳接球的動作,同時,有意引導學生進行雙手胸前傳接球。
2、請動作好的學生上前示范動作,教師再根據(jù)動作進行講解持球手法及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的基本要點,重點提出傳球蹬、伸、翻、撥和接球的伸臂、迎球、引接、緩沖等。
3、學生徒手模仿練習雙手胸前傳接球。
4、學生前后排雙手胸前傳接球:
5、四角形傳接球:
要求接球后變向傳球。
6、讓學生示范動作,并和教師一起進行評講討論。
傳接球后投入兩個同學的呼拉圈中,投中一個得一分,看哪一隊的得分多。要求:運用運球和傳接球,不可抱球跑。
集合整隊,放松,講評,宣布下課,安排學生送還器材,要求:安靜、放松。
籃球、塑料圈、紙棍等。
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和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
1、單手拍球:可以單手立定拍球,也可以沿直線或障礙物行進拍球。要求手掌保持握球狀,手腕自然用力,身體降低重心稍微前傾,球的高度控制在胸部以下。
2、雙手拍球:按照單手拍球的要求,左右手交替進行。先立定姿勢雙手拍球,熟練后走直線、走圓圈或繞障礙物行進拍球。學生可以邊拍球邊數(shù)數(shù),看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拍球次數(shù)最多。
3、拋接球:兩手向上拋球,然后再用手接住;兩名學生合作面對面拋接球,接不住球者為輸。
4、乖乖球:兩名學生面對面蹲下或坐下,向對方滾球,球不能離地,沿直線向前滾,比一比誰的球最乖。
5、轉圈圈:學生各拿一個籃球放在平地上,單手放在球的上部,用力向前轉、向后轉,比一比誰的籃球轉的時間最長。
6、頂球:把球放在頭部,兩手輕輕扶球,可以走、跑、跳,球先掉下者為輸。
7、夾球跳:把球放在兩腳之間,夾住球輕輕向前跳,看誰或看哪隊先到達目的地為勝。
8、運球:把球放在籃子里,提著走、跑、跳;兩人提著合作運球,可增加障礙物,使活動更加有趣。
9、螃蟹運球:兩學生面對面站好,兩手輕輕抓住對方,把球放在兩學生胸部中間,學螃蟹橫著走。兩人動作必須協(xié)調一致,才能走得好,運得穩(wěn)。也可以增加難度,背對背運球走。
10、趕球走:學生手拿硬紙棒,按一定的路線向前趕球,看誰的球先到達目的地。
11、拖拉球:用塑料圈套住球向前走或向后走,不要讓球寶寶出圈。
12、胯下傳球:先單手拍球,然后抱起球從胯下穿過繼續(xù)拍球。這種玩法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耐心練習。
13、蝸牛旅行:把球放進輪胎內,兩手輕輕地扶住輪胎向前滾。活動中誰的球掉下來為輸。
14、轉身拍球:學生先立定拍球,然后迅速轉個圓圈后繼續(xù)拍球。在一定的時間內,比一比誰轉身的次數(shù)最多。
15、投球:學生持球站成一隊,與球籃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手指和掌根握球,在頭前方上舉,用力往籃內投球,進球為勝。
16、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情況創(chuàng)編球操,請學生隨音樂表演。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二
1、體育常識:籃球(理論知識)。
2、游戲:拷貝不走樣。
1、了解籃球運動的起源及相關知識,知道籃球比賽的簡單規(guī)則方法,對學習籃球知識感興趣,能認真學習,積極參與討論。
2、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優(yōu)良品質。
籃球運動的相關知識,籃球比賽的簡單規(guī)則方法。
一、師生問好!
1、迷語引入:圓圓像個瓜,人們愛玩它,沒到手搶它,搶到手丟它。(籃球)。
2、師出示籃球,問:你知道我國哪些籃球明星?
學生回答。
3、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他們的精彩表演。(視頻課件)。
并讓他們思考一些問題。學生看完自由討論回答。
4、引出本課題:籃球。
二、新授:
1、了解籃球的起源。
視頻展示,思考問題:籃球誰發(fā)明的,剛開始是用什么做籃球和球圈和網的?
2、講解一些籃球發(fā)展史和我國一些籃球運動情況。
3、我國知名籃球運動員概況。(學生們可以先說一說)。
4、了解籃球場的一些數(shù)據(jù)和設備。
先欣賞一個現(xiàn)代的籃球場。提問:你們對籃球場知道多少?
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
5、出示課件,講解一些籃球場的基本數(shù)據(jù)和知識。
6、講解我們比賽中裁判一些常用的手勢,引導學生們看懂比賽。
7、學生上臺表演一些犯規(guī)動作和手勢。
三、鞏固與練習。
1、填空題:籃球是(xx)年,(xx)人,(xx)發(fā)明的?;@球場長(xx)米,
寬(xx)米等。
2、搶答題。(略)。
四、游戲:
拷貝不走樣。
1、方法:老師事先準備好幾張紙,紙上寫好籃球犯規(guī)的名稱,由每小組最xx后一名學生上來抽出,然后回到座位后把這犯規(guī)的動作用手勢做給前面一人,依次類推,最前面一位學生快速到黑板上寫出犯規(guī)動作,并做出相應的手勢。
2、比賽。
五、課堂小結。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三
籃球運動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球類項目,主要發(fā)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耐力等素質以及動作的準確性、協(xié)調性,同時可以增強呼吸、循環(huán)、消化等系統(tǒng)的機能,以及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籃球的運球,是籃球運動最基礎的動作之一,在小學低中段已多次出現(xiàn),但由于學生練習強度和密度以及興趣的原因掌握的程度卻并不是很理想,特別是手型和球感上。
小學生、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重要時期,活潑好動,對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且充滿好奇,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有一定的運動能力;六年級男生喜愛上體育課,尤其喜愛上球類項目的課,但大部分女生對球類特別是對抗性較強的籃球運動卻羞于出手或是心存顧慮,雖然在之前低年級時候學生對運球有一定的學習和練習,但在手型動作上還存在較大的問題,結合以上兩點考慮我決定采用降低難度、采用多角度新方法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得學生的運球能力有所提高,學會如何的運球練習。
1、參與認知目標: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及認識,了解籃球的部分相關知識,識記并說出行進間運球的具體方法,培養(yǎng)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
2、技能目標: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籃球運球水平,同時發(fā)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和協(xié)調能力。
3、身體目標: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速度、靈敏、肌肉力量等素質。
4、心理和社會適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合作精神,展現(xiàn)學生青春的活力,增強競爭意識、團隊精神、表現(xiàn)意識。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1、重點:手腕控球、運球時手觸球的部位。
2、難點: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全身協(xié)調發(fā)力控制球的方向。
分四個部分。
1、開始部分;
2、準備部分;
3、基本部分;
4、結束部分。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四
1、通過練習學生能學會簡單的原地拍球動作(連續(xù)拍球)。
2、培養(yǎng)學生的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
3、培養(yǎng)學生勇敢機智、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品質。
4、能掌握質量較輕小球的拍球動作,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1.整隊,師生問好。
2.宣布本課內容,提出要求。
3.準備操。
4.游戲“踩影子”
一、原地拍球。
1.教學重點:手對球的控制。
2.教學難點:能快速連續(xù)拍球。
3.動作要點:
4.用手指、掌部(掌心空出)壓住球,并以肘關節(jié)為軸,前臂隨球上下屈伸,手觸球似“粘球”,抬頭拍球。
二、游戲:搬西瓜。
1、游戲方法:每組排頭把籃球運球到前面的圓圈內再跑回(距離約28米),第二個學生搬回,依次交替搬運球結束。
2、游戲規(guī)則:
聽哨音或者信號統(tǒng)一開始。
必須運球到圓圈,不得抱球跑,運球失誤在失誤點重新開始。
通過觀察、比較、嘗試,知道原地運球的的方法。通過練習、展示、點評,手觸球的部位及如何運球的準確動作。
1.組織學生放松運動。
2.總結表揚。
3.布置鍛煉任務。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五
(二)活動各關節(jié)。
(三)行進間熟悉球性、控制球練習。
1、胸前指撥球。
2、單、雙手拋接球。
3、腰、膝繞環(huán)交接球。
4、胯下8字交接球。
(一)教學任務:通過復習防守移動技術,進一步掌握技術動作,提高運用技術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動作的規(guī)范性、合理性、動作之間的銜接。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六
今天兒童的游戲方式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所接觸到的幾乎都是現(xiàn)成的玩具。手工玩具可以讓學生感受制作的樂趣,“吹氣投籃”利用環(huán)保的素材制作,使玩具的功能呈現(xiàn)出簡單又好玩的面貌。
1、認知目標:理解“吹氣投籃”的原理,利用不同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操作目標:學會運用身旁日常生活中可再利用的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3、情感目標:貫穿“綠色常識”,做個保護地球的“小衛(wèi)士”。
重點:理解“吹氣投籃”的原理,制作出形態(tài)各異、造型有趣的“吹氣投籃”玩具。
難點:充分利用生活素材進行聯(lián)想和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繪畫制作工具、做好的玩具。
課前預習。
布置學生課前仔細預習。
討論。
盡可能利用回收物品的做法對地球媽媽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導入。
與學生們一起學習一下課本,看看收集了哪些材料,引入。
綠色環(huán)?!钡母心?。
思考。
分小組,將收集到的物品展示出來,一起想一想、說一說,它為什么要這樣做。鼓勵學生有不同想法。
游戲。
發(fā)展。
思考并交流,說說你準備怎樣做?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讓學生擁有充分思考、動手、想象、創(chuàng)作的空間。學生中有獨特性的想法應及時鼓勵,即使無法立即做到,也應該保護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教師巡視時,多關注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示范。
一個小小的“吹氣投籃”,就是一個小小的童話世界,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更符合兒童愛玩的天性。怎樣才能使“籃筐”的造型更美更特別呢?預習了書本上的范例后,學生們會有更加跳躍的思維方式:水果、昆蟲、花草、動物。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身旁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及材料都是隨手可得的,用點心思及創(chuàng)意,會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討論。
你準備怎么做?
作業(yè)。
自己制作玩具。
評價。
讓學生展示作品,來做一個比賽,在比賽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解決??梢灾贫ㄒ粋€簡單的比賽規(guī)則。
教學后記:
1、體驗球感,熟悉球性,了解到小籃球有彈性,滾動性的特點。
2、通過參加一些利用球性的練習,掌握一些簡單的籃球基本動作。
3、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助的精神。
一、熱身運動,激發(fā)興趣。
1、導入課題。
2、傳球游戲(分發(fā)器材)。
3、韻律活動(球操)。
二、自由玩球,熟悉球性。
1、學生散點站立,自由玩球。
2、教師集中提問,小籃球有什么特點?
3、學生回答。
4、針對各種特性,教師進行引導。
三、看圖自學游戲方法。
圖1:運球練習。
圖2:滾動傳球游戲。
圖3:反彈傳球。
圖4:投籃。
學生:分組循環(huán)游戲。
教師:啟發(fā)與引導。
四、分組自由練習。
按技能水平或興趣愛好自由分組,進行鞏固與提高練習。
結束部分。
五、總結。
1、放松練習。
2、小結。
3、回收器材。
4、布置課后作業(yè)。
5、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七
進一步掌握直線運球時擊球部位、球的落點和球的反彈高度等動作要點,做到中速,慢速能夠控制球。
1.整隊,師生問好。
2.宣布本課內容,提出要求。
3.小游戲:小皮球“跳跳跳”墊上滾動游戲。
4.帶領學生做熱身活動。
一、籃球:運球比賽。
方法:前后左右開立,上體稍傾膝微屈,五指分開掌心空,前臂腕指柔和用力。
重點:手、球的接觸部位。
難點:指、掌按壓。
二、學習行進間運球(球的落點,手觸球的部位)。
三、運球賽跑。
規(guī)則:途中球滾走應撿回,在原地開始運球;到達傳球區(qū)才能傳球。
四、游戲:保齡球。
方法:6個沙瓶放成三角形,用籃球當做保齡球,地滾球撞沙瓶,撞倒1個得1分。
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自己探索向正直方向滾動的方法。
通過比較、觀察,知道運球的方法。通過練習、點評和幫助,掌握直線運球的動作方法。
通過游戲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1.組織學生放松運動。
2.總結表揚。
3.布置鍛煉任務。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八
2、移動技術練習:起動、變向跑、側身跑、后退跑、急停(跳停、跨停)側滑步。
1、使學生明確籃球活動課的學習目的、任務、要求,樹立良好的學習、鍛煉習慣。
2、提高學生移動能力,初步掌握所學動作基本技術。
3、發(fā)展協(xié)調能力和耐力素質,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1)繞籃球場慢跑。
(2)行進間徒手體操、擴胸、震臂、體轉、體側、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組織:成一路縱隊隊形,前后間隔1.5m左右。
要求:精力集中、練習認真、動作整齊、有力度有幅度,使各關節(jié)和肌肉韌帶充分活動開。
移動技術練習:移動是籃球比賽中隊員位置、方向、速度變化時所采取的各種腳步動作方法的通稱。移動是籃球技術的基礎,一般可分為起動、跑、急停、跳、跨步轉身及各種滑步和防守步伐等種類。
(1)起動:兩膝微屈踵離地,前掌蹬地要有力、身體前傾移重心,前兩三步短而急。
(2)變向跑:右腳內側來蹬地,屈膝內扣移重心,體轉前傾左腳邁,右腳緊跟加速移。
(3)側身跑:放松前跑勿橫移,注意球蹤看場情,回頭側身腰放松,隨時要把球來迎。
(4)后退跑:前掌蹬地,提膝后移,體稍后仰,踵勿著地。
(5)跳步急停:微向上跳,雙腳著地,體稍后坐,雙膝彎屈。
(6)跨步急停:一步跨大腳抵地,屈膝體仰重心降,二步著地腳蹬地,內轉屈膝制動停。
(7)側滑步:一腳蹬地一腳跨,蹬跨結合不交叉,低姿張臂來滑動,坐姿滑動要狠抓。
教師逐一講解各個練習動作要點,重點與難點,并正、側面示范,提出要求,糾正易犯錯誤。
(1)起動:
組織:成二列橫隊、前后相距4米,左右間隔3米,做好防守準備姿勢。
教法:看或聽教師信號后集體起動向前做短距離快跑。
要求:起動突然,反應要快,起動時步短而急,起動后加速跑。
(2)變向跑:
組織:遇障礙變向跑,如圖。
教法:快跑至障礙物前面變向快跑。
要求:要跑到障礙物前變向,變向要突然,起動加速要明顯,前一人跑到中線時,后一人可出發(fā)。
(3)側身跑:
組織:利用球場三個圓圈做側身跑練習如圖。
教法:教師站在邊線附近,用手指做出不同數(shù)字的信號,學生在側身跑時,隨時報出所示數(shù)字。
要求:繞圓圈跑時,重心內傾、外側腳前腳掌內側蹬地,應有明顯的加速度,同時做出隨時準備接球的動作。
(4)后退跑:
組織:成一路縱隊,間隔2米,沿籃球場邊線進行練習。
教法:從端線外起后退跑,到中線后轉身接側身跑切入籃下。
要求:踵勿著地,體稍后傾。可放在準備活動時練習,也可放入移動練習時做。
(5)急停練習:
組織:成二(三)列橫排,間隔2米站于邊線處。
教法:發(fā)出信號后第一排向前走3-4步做一次跨步急?;蛱郊蓖!5谝慌抛龅诙渭蓖:?,第二排開始做,到邊線止,然后過渡到慢跑中,快跑中看(聽)信號做急停動作,也可結合運球做急停動作。
要求:急停時重心下降、停穩(wěn)。
(6)滑步練習:
組織:成體操隊形聽口令集體練習。
教法:做好斜步站立防守姿勢,先向左滑步,按照“蹬(右腳),落地(左腳),跟(右腳)”的節(jié)奏做滑步慢動作,然后向右、向前、向后做滑步。口令逐漸加快。
要求:滑動時重心平穩(wěn)且落在前腳掌上,目視前方。
1、放松活動。
2、課堂小結。
3、布置作業(yè)。
4、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九
移動技術練習:移動是籃球比賽中隊員位置、方向、速度變化時所采取的各種腳步動作方法的通稱。移動是籃球技術的基礎,一般可分為起動、跑、急停、跳、跨步轉身及各種滑步和防守步伐等種類。
(1)起動:兩膝微屈踵離地,前掌蹬地要有力、身體前傾移重心,前兩三步短而急。
(2)變向跑:右腳內側來蹬地,屈膝內扣移重心,體轉前傾左腳邁,右腳緊跟加速移。
(3)側身跑:放松前跑勿橫移,注意球蹤看場情,回頭側身腰放松,隨時要把球來迎。
(4)后退跑:前掌蹬地,提膝后移,體稍后仰,踵勿著地。
(5)跳步急停:微向上跳,雙腳著地,體稍后坐,雙膝彎屈。
(6)跨步急停:一步跨大腳抵地,屈膝體仰重心降,二步著地腳蹬地,內轉屈膝制動停。
(7)側滑步:一腳蹬地一腳跨,蹬跨結合不交叉,低姿張臂來滑動,坐姿滑動要狠抓。
組織、教法、要求。
教師逐一講解各個練習動作要點,重點與難點,并正、側面示范,提出要求,糾正易犯錯誤。
(1)起動:
組織:成二列橫隊、前后相距4米,左右間隔3米,做好防守準備姿勢。
教法:看或聽教師信號后集體起動向前做短距離快跑。
要求:起動突然,反應要快,起動時步短而急,起動后加速跑。
(2)變向跑:
組織:遇障礙變向跑,如圖。
教法:快跑至障礙物前面變向快跑。
要求:要跑到障礙物前變向,變向要突然,起動加速要明顯,前一人跑到中線時,后一人可出發(fā)。
(3)側身跑:
組織:利用球場三個圓圈做側身跑練習如圖。
教法:教師站在邊線附近,用手指做出不同數(shù)字的信號,學生在側身跑時,隨時報出所示數(shù)字。
要求:繞圓圈跑時,重心內傾、外側腳前腳掌內側蹬地,應有明顯的加速度,同時做出隨時準備接球的動作。
(4)后退跑:
組織:成一路縱隊,間隔2米,沿籃球場邊線進行練習。
教法:從端線外起后退跑,到中線后轉身接側身跑切入籃下。
要求:踵勿著地,體稍后傾??煞旁跍蕚浠顒訒r練習,也可放入移動練習時做。
(5)急停練習:
組織:成二(三)列橫排,間隔2米站于邊線處。
教法:發(fā)出信號后第一排向前走3-4步做一次跨步急?;蛱郊蓖?。第一排做第二次急停后,第二排開始做,到邊線止,然后過渡到慢跑中,快跑中看(聽)信號做急停動作,也可結合運球做急停動作。
要求:急停時重心下降、停穩(wěn)。
(6)滑步練習:
組織:成體操隊形聽口令集體練習。
教法:做好斜步站立防守姿勢,先向左滑步,按照“蹬(右腳),落地(左腳),跟(右腳)”的節(jié)奏做滑步慢動作,然后向右、向前、向后做滑步??诹钪饾u加快。
要求:滑動時重心平穩(wěn)且落在前腳掌上,目視前方。
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
2、課堂小結。
3、布置作業(yè)。
4、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
:學會籃球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對學習籃球的興趣。
:籃球(球性和原地的`運球)。
一、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
1.教師組織小游戲《截住空中球》。教師布置好場地,分好,分發(fā)器材。
2參加積極的參與到游戲中去。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3.進行巡回指導。糾正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活動:
1.在教師的指道下分組,領好游戲器材。積極的投入到游戲中去。
2.在游戲中注意要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注意傳球的準確性。
3.在游戲中要盡情的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組織:
四組分成原形。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點:知道一些籃球的基本技能運用的方法。
難點:能運用掌握的籃球知識進行練習。
教師活動:
1.分發(fā)籃球,教師講解一些簡單的籃球技能的方法并示范方法。
2.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3.及時讓同學們把自己學會的動作展示給同學們。
學生活動:
1.積極的聽的教師的講解,看教師的示范動作。
2.按照教師示范和講解進行練習并相互交流經驗。
3.在練習時注意動作的正確運用。
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片、籃球20個。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一
1、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急停跳投,教學比賽。
2、素質練習:俯臥撐,加速跑,單腳跳。
1、通過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進一步提高。
2、通過素質組合練習,發(fā)展學生力量、跳躍、協(xié)調性、速度等素質,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一)、開始部分(3分鐘)。
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出勤情況。
2、師生問好。
3、教師宣布本次課內容:籃球、素質。
4、安排見習生。
要求:集合隊伍快靜齊,見習生旁聽,協(xié)助教師工作。
(二)、準備部分(6分鐘)。
學生熟悉球性練習。
組織教法:
1、教師講解練習的方法,即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動作或者模仿所見過的'某些球星的動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區(qū)域內進行熟悉球性練習。
2、教師下到學生中間一起練習或做一些動作讓學生模仿。
要求:學生不能投籃。
(三)、基本部分(32分鐘)。
1、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練習(8分鐘)。
動作要領:運球速度快變慢,跨步急停緩前沖,急起運球慢變快,重心前移后腿蹬。
教學重點:手、腳、身體重心協(xié)調一致。
教學方法:
(1)教師先進行示范并講解動作要領。
(2)學生分兩邊看示范聽講課。
(3)學生成四列橫隊列于籃球場中線。
(4)學生分組練習。
練習方法:學生快速運球朝籃球場端線方向作急停急起動作,根據(jù)自身能力調節(jié)快慢。
(5)教師認真觀察學生動作并及時糾正錯誤。
(6)請個別學生示范,教師進行講評。
2、急停跳投練習(8分鐘)。
動作要領:急停動作與運球急停相同。投籃時雙腳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準籃,抬肘伸臂,翻撥指球出手。
注意事項:前臂與手腕要控制好處手力量。
教學關鍵:向上舉球和起跳動作協(xié)調一致。
組織教法:
(1)教師講解、示范動作,學生認真觀察,注意聽講解。
(2)學生分組列于中線(圖2)。
(3)學生分組進行急停跳投練習。
要求:球不管有否投進,都只做一次投籃動作。
(4)投完籃的同學運球返回中線接到隊伍的后面。
(5)教師全場觀察學生練習情況,及時個別糾正錯誤。
3、教學比賽(10分鐘)。
組織教法: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小組進行半場教學比賽,由學生擔任裁判,裁判可輪流擔任。教學比賽結束后,教師進行講評。
4、素質練習(6分鐘)。
組合練習(1)俯臥撐8次;(2)加速跑;(3)“火車前進”
練習方法:由隊伍排頭同學開始在起點做俯臥撐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對面端線,與此同時,下一位同學便可開始做俯臥撐練習,與此類推,依次進行。待全組同學都跑到端線后用游戲“火車前進”返回起點。先到的隊為勝,最遲到達的隊集體做俯臥撐5次。
(四)、結束部分(4分鐘)。
1、放松練習。
組織教法:學生成體操隊形散開,聽教師口令進行放松練習。
2、師小結本次課情況。
3、教師宣布下一節(jié)課內容、地點。
4、安排值日生還器材。
5、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二
全課以籃球教學一以貫之,因而課堂上易發(fā)生身體碰撞、甚至混亂現(xiàn)象,所以,強化課堂組織過程,加強組織紀律和安全教育就顯得非常必要。課一開始,指導學生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并進行了紀律教育;教學中不斷提醒學練要求,強化自律行為;要求學生注意動靜結合,注意抬頭觀看,注意保持練習間距。教學比賽時,要求學生注意身體對抗技巧,跳起落地時注意緩沖;提醒學生合理分配體力,注意控制運動負荷。做好預防工作,避免傷害事故。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三
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中心,遵循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鼓勵學生通過練習與體驗,讓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下,通過自學自練、互幫互學,積極主動參與籃球活動的學習。鞏固提高籃球原地高、低運球技術,初步學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的簡述動作。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章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序的組織教學。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通過自身努力以及與同伴的合作學習中技能得到步提高,感受成功的愉悅與滿足。
籃球運動深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原地運球是籃球最基本的技術動作,它分為高運球、低運球,根據(jù)循序漸進、先易后難的體育教學規(guī)律,特地組織學生學習低運球后再學習高運球,再過渡到學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通過讓學生先了解國內外優(yōu)秀籃球運動員的事跡,再進行籃球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的教學,讓初步接觸和掌握籃球的原地和行進間運球的基本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運動興趣,提高他們的上肢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發(fā)展身體反應和靈敏等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及團隊合作精神。
四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每天都對體育課充滿了期待。據(jù)了解,籃球是四年級大部分學生都非常喜愛的體育運動,但是他們對籃球運動的知識和技術了解并不多。本著讓學生從最基礎的技術學起,并能學得扎實有效,我根據(jù)籃球運球的技術特點把重點技術提煉成口訣。用生動、形象、精煉的口訣教學力求使學生較快較好地掌握原地低運球的技術要領。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抓住口訣中關鍵的詞語從而指導籃球的技術學習,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提高學習效果。
1、復習鞏固籃球原地高、低運球技術,初步學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體驗運球與行進節(jié)奏協(xié)調配合的技術動作。
2、發(fā)展上肢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
3、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1、復習籃球原地高、低運球2、學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3、游戲:運球接力。
六、教學重難點。
重點:按球側后方難點:運球與行進節(jié)奏協(xié)調配合。
本課以口訣教學法為突破口。在教學中,根據(jù)籃球運球的特點把重點技術提煉成口訣,用生動、形象、精煉的口訣教學力求使學生較快較好地掌握原地低運球的技術要領,并始終貫穿于技術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練習中能抓住口訣中的關鍵詞語指導自身的籃球低運球技術學習,既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又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提高學習效果。
1、導入與熱身。
通過常規(guī)練習,宣布本課學習任務和要求,使學生較好遵守課堂常規(guī),明確課堂目標。隊列隊形練習中通過齊步走站成體操隊形,使學生接受組織紀律性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形象及精神面貌神。球操的創(chuàng)編把運球、玩球與韻律動作有機結合,既達到活躍氣氛、激發(fā)興趣,又為主教材的學習做好準備。球操后的玩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得到體現(xiàn),也進一步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
2、學練與體驗。
1)師生先復習低運球、高運球的技術,教師提示技術口訣,幫助輔導學困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
2)學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先集體學習技術口訣,教師講解示范技術動作,提示重難點。教師然后組織學生進行集體直線高運球練習,行進間直線高運球先走后到慢跑,再過渡到聽信號由行進間高運球變原地高運球或原地低運球的游戲練習,再進行散點的分組自由直線高運球練習。
3)教師巡回指導,輔導幫助學生學習正確的技術動作。
4)優(yōu)秀學生展示運球動作。
5)通過游戲“運球接力”檢查學生對行進間運球的掌握情況。
3、放松與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模仿舞龍動作進行身心放松,教師適當提點并參與其中。最后教師對本課進行總結評價并提出要求。
1、心理效果預測:學生在老師、同伴的幫助及自身的努力下,學習興趣高漲,原地高、低運球的技術得到鞏固,初步體驗籃球行進間直線高運球的技術,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悅、樹立了良好的自信心。
2、生理負荷預測指標:
1、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2、運球時避免與同伴相撞。
3、游戲時注意跑動的路線,避免相撞。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四
1、學會用假動作擺脫對手、空切籃下,理解并體驗“空切配合”的方法;能運用“一傳一切”配合進行進攻實戰(zhàn)演練。
2、在自主練習和協(xié)作配合中增強變速變向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發(fā)展靈敏、速度、力量等體能。
3、積極把握切入時機,敢于進行身體對抗,培養(yǎng)機智靈活、勇敢果斷的品質。
4、努力與同伴做好進攻、防守配合,形成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五
教學內容:
1、趣味小籃球(行進間運球)。
2、運球接力。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行進間運球的動作方法。
2、通過練習能夠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的重、難點。
3、在練習的過程中提高運球的熟練性及靈敏、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
4、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學習的良好習慣。
5、培養(yǎng)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提高小組長的管理能力。教學器材:籃球。
教學過程:
一、教學常規(guī)2分鐘。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并報告人數(shù)。
2、師生問好,教師宣布本課教學內容、目標并提出教學要求。
3、安排見習生。
二、8分鐘。
1、韻律球操3分鐘。
a、教師向學生講清要求。
b、學生隨著音樂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韻律。
組織:四列體操隊形。
2、熟悉球性練習5分鐘。
a、運球報數(shù)。
b、高拋球擊掌。
組織:同上。
三、12分鐘。
1.運球互指。
在一塊長、寬各5米左右的籃球場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場內運球,運球的同時去擊拍別人的球。
a、教師向學生講解游戲的方法、規(guī)則并提出游戲的注意事項。
b、教師找學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學生自由結合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進行游戲。
d、教師巡回指導。
e、找學生示范,并點評。
f、學生相互交換進行游戲。
2.搶運球。
把整個球隊分散在球場內,先指定二至三名隊員擔任徒手“搶運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戲開始,持球者在場內任意運球,在運球過程中要躲閃“搶運球者”的搶球,“搶運球隊者”則利用合理的動作進行搶打球,一旦打掉運球者的球,兩人互換。
游戲規(guī)則:
(1)“搶運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規(guī)動作搶球,違者搶到球不算;
(2)如果發(fā)生被迫運球出界、持球移動或二次運球等違例等情況,則按被打掉球論處。
a、學生明白游戲方法規(guī)則。
b、分組進行游戲,教師參與其中。
四、運二球接力12分鐘。
在一個籃球場進行。將球隊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若干組,分別以縱隊形式排至端線外,排頭各持二個球。中線處放幾個旗竿,每隊對一個旗竿。游戲開始各排頭每只手運一球前進,到中線后繞過旗干回端線,把球交給下一個隊員。除了用運球方式外,也可用兩手推滾前進,然后再推回,但必須使兩球同時到達目的地。先完成隊為勝。
a、教師向學生講清游戲的方法、規(guī)則。
b、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接力游戲。
游戲規(guī)則:
(1)運球時,必須兩手運兩只球,不能一只手運球,一只手推滾球;
(2)如是推滾球時,規(guī)定雙手都不能離開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達;
(3)違反以上規(guī)定者,重做一人次。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設計篇十六
籃球是小學體育課程中貫穿三個水平領域的教材內容,這個內容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占的比重也比較大?;@球具有對抗性、集體性、綜合性和游戲性的特點,深受小學生的喜愛,經常參加籃球游戲活動,能夠促進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同時,籃球運動是在有規(guī)則約束的情況下進行的運動項目,對于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聽從指揮的行為習慣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且,在集體性的對抗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個性天真活潑,模仿能力強,愛展現(xiàn)自我。對新生事物好奇心強,身體素質較好,并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對于新技能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和控制能力也較差,對于一個事物的注意力不持久,這些對課堂教學都有一定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要引起一定的注意。那么,根據(jù)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在本次課中我采用了以“游戲競賽”為主線,以提問、引導、啟發(fā)、鼓勵為手段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練、練中知”,努力提高運球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目標:通過教學,加深學生對籃球這個項目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2、運動技能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在熟悉球性的基礎上,掌握用手指、指跟部按拍球的拍球方法,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節(jié)奏的進行拍球練習。
3、身心健康目標:通過練習與游戲,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節(jié)奏感,并能在練習過程中感受運動的快樂,促進良好個性的形成。
4、社會適應目標:通過練習與游戲,體驗競爭的樂趣,懂得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在游戲過程中培養(yǎng)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運球過程中手腕隨著球上下屈伸的方法。
教學難點:解決按拍球時全手掌觸球,手指僵硬的錯誤技術。
教學過程。
根據(jù)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規(guī)律,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時的教學過程分為“激發(fā)興趣階段——師生互動階段——游戲應用階段——總結放松階段”四個部分。接下來我分別描述一下各階段的主要任務:
1、激發(fā)興趣階段。
因為人體從相對靜止狀態(tài)到運動狀態(tài)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那么根據(jù)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特性,我采用了“提問導入”的方式,通過設疑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圍繞這個“興奮點”安排適宜韻律操,達到熱身的效果,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2、師生互動階段。
這一部分是課的主體部分,是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的關鍵,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積極啟發(fā)學生進行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采用以下幾個步驟:
1)、設疑導入: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通過設疑:“如何才能將籃球拍得又多又好”?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練習創(chuàng)新:在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師生間互動學習,讓學生在練習中大膽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更多的練習方法。
3)、展示評價:由于學生的表現(xiàn)欲強,在嘗試練習后,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表現(xiàn)的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示創(chuàng)新的成果,同時也給其他學生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的展示技術進行評價,從而使學生更積極的進行練習。
3、游戲應用階段。
競賽性的游戲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勝利的喜悅和愉快的心情,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這個階段我主要安排了“展示評價和游戲比賽”兩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體現(xiàn)出合作性學習的趨勢。
4、總結放松階段。
這一部分是人體活動由動態(tài)恢復到靜態(tài)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安排了放松和課堂總結兩個內容。通過音樂放松操使學生的身心疲勞得到恢復,并對所學的技術做一個總結,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鍛煉、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