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9竹節(jié)人課文篇一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竹節(jié)人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會寫16個生字,重點理解“疲倦、威風凜凜、別出心裁”等詞語。
2、根據課文導語中給出的三個不同任務,采取不同的方法閱讀課文。
3、聯系生活實際,感受童年的時光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自由快樂的。
4、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制作竹節(jié)人和斗竹節(jié)人的過程寫得具體生動的。
5、品味文章生動、幽默的語言。
教學重點:
了解做竹節(jié)人的過程,感受斗竹節(jié)人的快樂;品味生動、幽默的語言。
教學難點:
學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豁、凜、疙”等1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疲倦、疙瘩、威風凜凜”等詞語。
2、對照課前導語和課后思考題,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梳理課文層次。
3、品讀重點語句,體會語言的生動、幽默。
教學難點
1、正確讀寫生字詞。
2、理清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梳理行文思路,根據閱讀方法確定學習重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展示一些手工老玩具的圖片,如木槍、彈弓、陀螺、毽子、風車等,再出示一些時下流行的玩具的圖片,在對比中導入本課課題。
過渡:同學們,這些老式玩具你們認識幾個?這些新式玩具呢?乍看上去,這邊的玩具顯得簡單粗糙,這邊的玩具顯得精美有趣,它們是不同年代的孩子們的最愛,都給孩子們留下了珍貴的快樂記憶。玩具永遠是孩子們最好的朋友之一,特別是在物質十分匱乏的年代,那些手工玩具就顯得格外珍貴了。今天啊,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有趣的手工玩具一一竹節(jié)人。它長什么樣子呢?同學們可以翻開課本看一看。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及相關寫作背景。
范錫林;1950年生于江蘇無錫。1990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系,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集《辟邪銅錢》《秘道》《小巷三杰》等,已發(fā)表小說、童話、散文三百多萬字。他的作品曾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等40多項獎項。
2、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畫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3、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字詞,指名認讀,注意變色的字,教師糾正字音。;豁開;疙瘩;卡??;冰棍;孫悟空;橡皮擦;雕刻;磕頭;跺腳;頹然;沮喪;趴下;威風凜凜;別出心裁;技高一籌;預設:本課的生字比較多,有些還比較難寫,教師在安排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時,要對易讀錯字、易寫錯字進行點撥。本課的四字詞語也比較多,可引導學生進行積累,不懂的詞語可通過查詞典的方法解決。
◆需注意的字音:;“凜”是前鼻音,“橡”是后鼻音,“籌”是翹舌音,“裁”是平舌音,“瘩”要讀輕音。
◆需注意的字形:;易混字:裁-栽-載磕-瞌-嗑
易錯字:“疙”被包圍部分是“乞”,不是“氣”。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范。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朗讀課文,圈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過渡:通過初讀課文,我們大致了解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樂趣。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文章,畫出你認為寫得好或打動你的句子,想想它好在哪里、為什么能打動你,稍后舉手交流。
2、交流圈畫內容,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點撥理解相關語句。
(1)教室里的課桌破舊得看不出年紀,桌面上是一道道豁開的裂縫,像黃河長江,一不小心,鉛筆就從裂縫里掉下去了。
預設:引導學生從修辭的角度去品讀這句話,說課桌的“年紀”,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說裂縫“像黃河長江”,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非常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課桌破舊的特點。而這樣的課桌就是竹節(jié)人“大戰(zhàn)”的戰(zhàn)場。
(2)把穿著九個竹節(jié)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里,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jié)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叉腿張胳膊,威風凜凜,跟現今健美比賽中那脖子老粗、渾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預設: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竹節(jié)人比作健美的小伙子,“威風凜凜”和“叉腿張胳膊”又屬于神態(tài)和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形象地表現出了竹節(jié)人的神采。
(3)老師大步流星走過來,怒氣沖沖伸手一拂,“屏風”頹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無遺。不消說,費了許多功夫做出來的,建立了赫赫偉績,鏖戰(zhàn)猶酣的兩個竹節(jié)人被一把抓去。
預設:引導學生留意這里用詞的豐富、語言的幽默和描寫的畫面感。如“赫赫偉績”“鏖戰(zhàn)猶酣”是大詞小用,語言幽默,表現出了游戲時間之長、次數之多,突出這個游戲的吸引力之強、樂趣之多,進一步表現了作者童年時期對竹節(jié)人游戲的喜愛之情。同時趁機讓學生找出本文中的四字詞語,多積累,對于不理解的詞語,可在課后通過查詞典的方法解決。(出示課件);詞語歸納
威風凜凜;別出心裁;技高一籌;呆頭呆腦;大步流星;怒氣沖沖;暴露無遺;念念有詞;忘乎所以;心滿意足;輕手輕腳;前功盡棄;叱咤風云;得意揚揚;弄巧成拙;虎視眈眈;津津有味;咋咋呼呼
3、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簡單說說全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做竹節(jié)人,玩竹節(jié)人,竹節(jié)人被沒收后發(fā)現老師也愛玩竹節(jié)人。)
(2)合作與交流。標上段序,小組合作,給課文劃分層次,交流劃分原因,歸納出每一層次寫了什么。
◆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我們”喜歡玩具。
第二部分(第2-19自然段):主要描述了制作竹節(jié)人、斗竹節(jié)人的過程與樂趣,體現了“我們”對竹節(jié)人的喜愛之情。
第三部分(第20-29自然段):主要寫老師沒收了“我”和同桌的竹節(jié)人,卻也偷偷玩竹節(jié)人的趣事。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
過渡:其貌不揚的竹節(jié)人給作者的童年生活帶來了那么多的快樂,大家有沒有心癢癢,也想動手做一做竹節(jié)人呢?每個特定的時代都有對應的玩具,我想同學們從小到大肯定玩過各種有趣的玩具,它們也一定給你帶來了許多樂趣。但老師覺得有點遺憾的是,今天的.玩具太過精美,而且少了一點人情味,大家多是自己玩,而很少能體會到許多人圍在一起玩某個玩具的快樂了,更何況那玩具還是自己親手做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就去看看竹節(jié)人的制作過程以及斗竹節(jié)人的諸多樂趣。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生字新詞,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劃分了文章的層次,還對一些好詞、好句進行了品讀。我們這節(jié)課并沒有就閱讀策略進行學習,下節(jié)課,我們將接觸一種新穎而有趣的閱讀方法。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根據不同的任務采用不同的方法閱讀文章,分組交流學習。
2、通過品讀文本,激發(fā)學生對于自己平時生活的聯想、思考,感悟身邊事物的樂趣,感知童年的快樂。;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由于閱讀目的不同而應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抓住閱讀重點。
2、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對斗竹節(jié)人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檢查學生的字、詞掌握情況。;豁開;疙瘩;卡?。槐?;孫悟空;橡皮擦;雕刻;磕頭;跺腳;頹然;沮喪;趴下;威風凜凜;別出心裁;技高一籌
2、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教師播放斗竹節(jié)人視頻片段,導入課文。
過渡:同學們看看,這是我找到的斗竹節(jié)人視頻。竹節(jié)人玩具確實是一個比較古老的玩具,我竟然找不到太多關于它的視頻資料,也很難買到實物。好在作者的描寫十分生動,我們還是去文章里瞧一瞧吧!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導語和課后習題,快速瀏覽全文,確定閱讀任務,完成表格。
我要完成的閱讀任務,我要關注的內容
2、學生自由選擇閱讀任務,確定分組,小組交流、匯報。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出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圈畫重點、思考問題。
閱讀任務一: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①找出制作竹節(jié)人的相關文字,寫一份制作指南。
預設:重點閱讀課文第3自然段,抓住句中的數量詞“一截”“八截”“一對”“一根”和動詞“鋸、鉆、做、穿”來整理。課文第11-13自然段也有一些關于讓竹節(jié)人更威風的裝飾方法,如系上冰棍棒兒、裝上廢鉤針,等等。若學生就這幾自然段內容進行交流,也可以。
②找出與竹節(jié)人的玩法相關的文字,畫出重點字詞。
預設:重點閱讀第8、9自然段,重點字詞如“嵌入、拉緊、一松一緊、放在一起、對打”。
③本文是一篇記敘文,為什么用這么多說明性的內容來詳細介紹做竹節(jié)人的方法和竹節(jié)人的玩法呢?
明確:詳細介紹做竹節(jié)人的方法和竹節(jié)人的玩法,一方面是因為讀者可能對竹節(jié)人的游戲不熟悉,所以說得詳細,讓讀者有一定的了解,若感興趣,還可以自己制作和玩竹節(jié)人;二是時間過去了那么多年,作者竟然還對竹節(jié)人的制作和游戲過程記得那么清楚,可見竹節(jié)人曾給他帶來了許多快樂,所以在這個說明的過程中又蘊含了作者真切的情感。
閱讀任務二: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①竹節(jié)人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樂趣?結合相關語句說一說。
預設:全文隨處可見竹節(jié)人帶給孩子們的樂趣,做竹節(jié)人是一件樂事,斗竹節(jié)人更是樂趣無窮。學生自由發(fā)言,只要能說出“樂趣”即可。
生1:做竹節(jié)人看似簡單,卻也給孩子們帶來了動手的樂趣。因為大家都迷上了做竹節(jié)人,所以“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好”,大家都樂此不疲。
生2:斗竹節(jié)人就更有趣了?!?兩個竹節(jié)人)沒頭沒腦地對打著,不知疲倦,也永不會倒下?!薄坝袝r其中一個的線卡住了,那‘斗士’便顯出一副呆頭呆腦的傻樣子,挺著肚子凈挨揍?!薄皼]頭沒腦”“呆頭呆腦”讀來就讓人覺得好笑,因為斗竹節(jié)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兩個竹節(jié)人對打,但簡單的玩法兒折射出的卻是孩子們對竹節(jié)人單純、熱烈的喜愛。
生3:我覺得給竹節(jié)人起名字也很有意思,我讀到第11-13自然段的時候都笑了。其貌不揚的竹節(jié)人被安上各種裝飾,取上各種大名之后,仿佛真的很神氣。比如這句話:“竹節(jié)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號稱‘齊天小圣’,四個字歪歪斜斜刻在竹節(jié)人背上,神氣!”可見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得意,那種快樂與滿足的情感溢于言表。
②文章的主體部分是描寫斗竹節(jié)人的有趣經歷(第8-19自然段)。一般來講,寫竹節(jié)人搏斗的場面要按照斗竹節(jié)人的具體過程來寫,但課文中記敘的是幾個片段、幾個畫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構思布局的呢?
預設:提醒學生抓住關鍵詞“有時”“還有”“其實”“下課時”來理解,這些內容是隨著游戲的歡樂程度一步步寫下來的。
閱讀任務三: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①完成“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這個任務時,哪些段落可以略看?
明確:重點閱讀第20-29自然段,即課文的第三部分,前面的內容可略看。
②老師沒收竹節(jié)人時“怒氣沖沖”,玩竹節(jié)人時卻又“全神貫注,忘乎所以”,這矛盾嗎?你覺得老師的這一行為會影響老師的形象嗎?
明確:老師“怒氣沖沖”是因為“我們”上課時沒有專心聽講,并不是因為他不喜歡竹節(jié)人。這并不會影響老師形象,相反讓讀者看到了一個充滿童趣的老師形象。
③為什么“我”和同桌雖然沒有拿回竹節(jié)人,卻“心滿意足”,而且“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喪化為烏有”了?
明確:當“我們”看到老師玩竹節(jié)人的那一幕時,肯定驚奇于孩子們喜愛的竹節(jié)人竟獲得了老師的青睞,原來看似嚴厲的老師也有那么可愛的一面,這樣的發(fā)現讓“我們”很開心。同時,“我們”也因為自己制作的竹節(jié)人給了老師一個放松、玩樂的機會而感到自豪。老師玩竹節(jié)人的一幕也成了“我”關于竹節(jié)人的美好回憶的一部分了。
(2)教師相機指導閱讀方法。
預設:三個小組有三種不同的閱讀目的,學生分組學習,根據閱讀目的選擇相應的內容,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進行學習,但學生往往會按照以往的習慣來閱讀全文,這樣時間必然是不夠的。教師便可以在過程中相機指導:“讀文章時,與閱讀目的關系不大的內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比如,你是帶著‘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這一任務閱讀,遇到文中寫‘玩竹節(jié)人的有趣經歷’這部分內容時,只要瀏覽一下就可以了?!边@樣的指導比較有針對性,可以讓學生掌握簡單的閱讀方法。
3、師生共同品讀精彩段落。
(1)讀第11-14自然段,體會竹節(jié)人的威風和神氣。
思考:
①同學們是如何裝飾竹節(jié)人的?完成下面的填空。(課件出示填空題)
竹節(jié)人手上系上一根(;),就成了手握(;)的(;),號稱(;)。竹節(jié)人手上裝上兩根(;),就成為手握(;)的(;),號稱(;)。還可以用(;)剪一把(;),用鐵絲系一綹(;)做一柄(;),給竹節(jié)人裝上。
②“破課桌,儼然一個叱咤風云的古戰(zhàn)場?!边@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給你什么感覺?
明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課桌比作古戰(zhàn)場,從中可見孩子們用各種材料裝飾竹節(jié)人,給竹節(jié)人起上各種名號,把竹節(jié)人當成在戰(zhàn)場上廝殺的戰(zhàn)將,寫出了孩子們斗竹節(jié)人的熱情之高,以及竹節(jié)人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之多。
(2)讀第17-19自然段,感受場面之熱鬧。
思考:
①讀一讀第17、18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確:“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這三個詞都是主謂式結構,都是四字詞語,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jié)奏感。同時,這三個詞常用作武術招式名,形象而生動,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強大,也就可見竹節(jié)人“戰(zhàn)斗”的緊張和激烈了。第18自然段中的一組擬聲詞讓人聯想到戲劇中渲染氣氛的鑼鼓。這兩段用簡潔的文字烘托了斗竹節(jié)人時緊張而又激烈的場面,同學們斗竹節(jié)人時的場面猶如武林高手過招,又似千軍萬馬酣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氣氛活躍、陣勢浩大。
②從哪里可以看出觀戰(zhàn)的“觀眾”也很投入?這里運用了什么寫法呢?
預設: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如“一圈黑腦袋”極言觀戰(zhàn)的人多,反映了觀眾很投入;“攢”的意思是“聚”,表現了同學們圍聚、簇擁的狀態(tài),表現出熱烈的氛圍。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想一下:發(fā)生了什么事,會令觀眾“跺腳拍手”“咋咋呼呼”?觀眾會說些什么?
明確:作者沒有正面描寫“我們”專心入迷的樣子,而是通過側面描寫來烘托,一是“攢著”圍觀、“跺腳拍手”“咋咋呼呼”的細節(jié),一是聽不見上課鈴聲,要等老師來了才知道上課的事實,這些側面烘托與精彩的細節(jié)既表現出“我們”對斗竹節(jié)人入迷,又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學生可根據自己童年的游戲經歷進行補白,獲得愉快的閱讀體驗。
三、拓展閱讀,學有所獲
過渡:范錫林筆下的竹節(jié)人是戰(zhàn)場上的壯士,現在我們來看另一位作家筆下的竹節(jié)人,她童年時的竹節(jié)人又是怎樣的形象呢?大家讀一讀、想一想,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交流。
1、出示片段,學生拓展閱讀。
玩竹節(jié)人的多是男孩子,女孩子通常只是當觀眾。我不想當觀眾,要用竹節(jié)人來唱戲。大哥和二哥都有好手藝,能雕出男面相和女面相。我最驕傲的事,就是我的兩個哥哥給我做了二十多個竹節(jié)人,有些竹節(jié)人的手上還安有竹片削的小斧子、小寶劍,甚至小鋤頭、小剪刀、小竹笛、小碗等。我把這些竹節(jié)人裝在一個小竹箱里,那是我最迷戀的玩具。木鬼戲聽多了,我能記熟情節(jié)和戲詞。我常用這一班子竹節(jié)人立在一張長椅子上唱戲,全心投入進去,完全在戲中。后來,我大膽地更改一些戲的情節(jié)。再后來,我又試著把電影里看過的故事用竹節(jié)人演一演。又再后來,我把生活中好玩的事演進去,每個竹節(jié)人扮演身邊的人。最初,只有我的小狗是忠誠觀眾。任何時候,我在用竹節(jié)人演戲,它都伏在椅子前,和我面對面,目不轉睛地看得入神,一副百分百鐵桿戲迷的樣子。后來,多來了三條狗當觀眾。再后來,就有了人當觀眾,多的時候能達二十多個。有些人被我用竹節(jié)人演進去,他們也覺得驕傲。沒有被我演進去的人來找我,希望也能被我用竹節(jié)人演一下。有人喜歡看,我就有了編戲、表演的激情和動力。
2、閱讀與交流。
(1)說說作家王勇英筆下的竹節(jié)人與課文中的竹節(jié)人有什么不同。(課文中的竹節(jié)人是打斗用的,而這里的竹節(jié)人是“戲班里的演員”,而且形象更豐富些。)
(2)作家王勇英從玩竹節(jié)人中收獲了什么呢?;(收獲了編戲、表演的激情和動力。)
四、背誦積累,作業(yè)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9竹節(jié)人課文篇二
第三單元
【教材分析】
1.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竹節(jié)人》、《宇宙生命之謎》、《故宮博物院》三篇課文組成?!吨窆?jié)人》主要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宇宙生命之謎》這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艱難歷程,說明到目前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未解的謎。
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大體按照游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并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讀者既從中獲得了對故宮的一般性了解,又對祖國的傳統(tǒng)建筑藝術產生自豪感。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要求能正確選擇材料來寫作文,通過文字表達情感?!墩Z文園地》學習根據任務選擇合適的材料,有目的地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閱讀;積累并練習寫人入迷的情景,學會逐項說明理由;理解積累古詩《春日》。
2.單元重點:
(1)根據閱讀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有意安排了這一訓練點?!吨窆?jié)人》閱讀要求中安排了三個任務,即(1)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2)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快樂。(3)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課文要求按照三個任務關注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队钪嫔i》在課后提出了問題:如果你想探究下面這些問題,會怎樣閱讀這篇文章?(1)科學家是怎么判斷其他星球沒有生命的?(2)人類能否移居火星?這樣設置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根據讀書目的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豆蕦m博物院》一課的兩個任務是(1)為家人設計故宮參觀路線。(2)為家人介紹景點。要求學生自己根據學到的方法來有側重點地閱讀。
(2)試著在寫事物時,融入感情,表達看法?!吨窆?jié)人》一課,作者在描寫玩竹節(jié)人和老師也在玩竹節(jié)人兩段內容時,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眷戀和對傳統(tǒng)玩具的喜愛?!队钪嫔i》一課表達了作者對宇宙生命之謎的好奇心和科學家頑強不屈的探索精神。我們也要學習這種寫法,寫事物時融入感情:①通過生活再現表現情感;②通過融入美好的意象表現情感;③選擇典型細節(jié)來表現情感;④妙用濃烈的氛圍表現情感。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課前自主預習,已經養(yǎng)成摘抄、積累語言的習慣。但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表面,不能多角度品讀語言,感受文章的內涵,因此,基于本單元課例的特點,以及《課標》中對于高段閱讀的要求,本單元的訓練要求是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閱讀一篇文章,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就有所不同。如《竹節(jié)人》主要寫了“制作竹節(jié)人”
“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玩玩具”
三件事,“制作竹節(jié)人”可以采用掃描式閱讀法,“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的故事”可以采用研讀法。
【教法建議】
1.在閱讀教學中,注意精講多練,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展開閱讀,在課堂情境中習得閱讀方法,注重文本解讀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增強問題意識,從揣摩寫法與創(chuàng)作意圖出發(fā)設計閱讀教學,精心選擇優(yōu)質信息進行有效補充和拓展,以讀促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2.把握好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不同,重在培養(yǎng)學生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讀課文的能力。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為主,教師做適當點撥。
3.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樂趣。六年級是在習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仍要從激趣入手,多種方式讓學生產生習作的愿望。
4.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篇章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
【課時安排】
分類
內容
課時
課文
9.竹節(jié)人
10.宇宙生命之謎
11.故宮博物院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詞句段運用
日積月累
合計
9竹節(jié)人(精讀課文)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15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4.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閱讀目的,確定采用恰當的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教具準備】
課件
(筆順動態(tài)演示
朗讀音視頻
建議使用榮德基小學課件)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把你的玩具介紹介紹吧(可以從名稱、材質、用途等方面介紹)。
2.你有動手制作玩具的經驗嗎?想一想,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樂趣?與同學們分享。
二、介紹作者
范錫林,筆名雪凌,江蘇靖江人。近年來主要致力于少年傳奇小說和童話作品的創(chuàng)作,并有“范錫林少年大傳奇系列”(五卷本)出版。
主要作品:《她和她的爸爸》《你不是灰姑娘》《睜開吧,長長睫毛的眼睛》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
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重點指導生字“凜、棍”為前鼻音,“裁”為平舌音,“籌”為翹舌音等。)
(1)
(2)
(3)
(4)
(5)
(2)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2)學習多音字:哄(hònghōnghǒng)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
今天爸爸在家看小弟弟,弟弟號啕大哭,他一點兒也不會哄。
②讀一讀: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話,引得人們哄(hōng)堂大笑,圍觀的人群一哄(hòng)而散。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風靡
緊緊地埋入。課文中指鞋線緊緊地拉進桌上的裂縫里。
嵌入
形容事物很風行,像風吹倒草木一樣。
威風凜凜
表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或辦法。
別出心裁
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技高一籌
激烈的戰(zhàn)斗。
鏖戰(zhàn)
技藝比別人高出一截。
沮喪
形容怨恨失落的樣子。
悻悻
灰心,失望,傷心,灰心喪氣。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榮德基課件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
四、學習“會寫字”
豁
凜
疙
瘩
棍
悟
裁
籌
橡
雕
跺
沮
趴
屜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凜、棍、悟、磕、跺、沮、、趴”,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疙、瘩”半包圍結構。
“嵌、籌”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嵌、凜、裁、籌、蹲”,學生練寫。
豁:左右結構,左邊是“害”,右邊是“谷”,上面是“八”,捺變點,下面是“人”。
凜:左面兩點水,右面是“稟”,右下部“示”第一橫短,第二橫稍長。
裁:讀cái,左下部是“衣”,注意與“栽”區(qū)分開。
籌:上下結構,上面是竹字頭,下面一個“壽”字。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17-29)
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1.閱讀課文,說說本文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回憶小時候制作竹節(jié)人。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竹節(jié)人令我們癡迷。
第三部分(19—29自然段):老師沒收了竹節(jié)人,卻也偷偷在玩竹節(jié)人的趣事。
六、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課文,讓我們知道了,文中的孩子們玩竹節(jié)人非常開心。
七、當堂檢測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八、課后作業(yè)
(請課后完成《典中點》本課的“基礎練習”板塊的習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2.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復習鞏固,聽寫生詞。
1.出示生字: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2.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竹節(jié)人》,我們知道這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你還記得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嗎?
(制作竹節(jié)人
斗竹節(jié)人
老師也喜歡玩竹節(jié)人)
3.說一說,自己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你記住了些什么細節(jié)?
(3)
二、品讀釋疑。
(一)自由讀課文,請將你感興趣的內容畫下來,說說你的感受。
1.“把毛筆桿鋸成寸把長的一截,這就是竹節(jié)人的腦袋連同身軀了,在上面鉆一對小眼,供裝手臂用。再鋸八截短的,分別做四肢,用一根納鞋底的線把它們穿在一起,就成了。鋸的時候要小心,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BR> 思考:
(1)
制作竹節(jié)人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按照竹節(jié)人的制作順序描寫)
(2)
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從“寸把長的一截”“一對”“八截”“一根”等數量詞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制作竹節(jié)人時候非常用心,寫出了作者對竹節(jié)人的珍惜。)
2.“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火?!?BR> 思考:
(1)
“我”真的把毛筆弄丟了嗎?
(我們將毛筆拿來做竹節(jié)人了。)
(2)童年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淘氣頑皮)
3.“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zhàn),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哄作鳥獸散?!?BR> 思考:
(1)這句話并沒有直接寫竹節(jié)人搏斗得多么激烈,但我們可以從圍觀者的表現看出來,這是什么寫法?(側面描寫)
(2)課文是寫竹節(jié)人的,為什么要寫圍觀的小伙伴們?
(因為從圍觀的小伙伴們的動作“攢著”“跺腳拍手”“一哄作鳥獸散”等可以看出每一個孩子都非常喜愛竹節(jié)人,每一次的“搏斗”都不放過,所以要寫圍觀。)
4.“只見老師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玩著剛才收去的竹節(jié)人。雙手在抽屜里扯著線,嘴里念念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我們在偷看?!?BR> 思考:
(1)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的老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老師玩竹節(jié)人的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生動刻畫了一個課堂上嚴肅認真,課下童心不改的“老頑童”式的老師形象。)
(2)
從全文的中心意思來看,這段話有什么作用?
(老師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說明竹節(jié)人確實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不只是
(4)
(5)
(6)
(7)
孩子們才喜歡。)
三、拓展延伸
1.讀了本文,我對童年趣事和愛師尊師有了很深的認識,我要找到相關的文學作品讀一讀。
2.推薦閱讀:《爸爸的鴿子》(林清玄)《月跡》(賈平凹)《小桔燈》冰心
《三味書屋》魯迅
《和時間賽跑》(林清玄)《童年》(高爾基)
3.在網上搜一搜,傳統(tǒng)玩具還有哪些?你最喜歡什么傳統(tǒng)玩具,將它介紹給大家聽。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種傳統(tǒng)玩具——竹節(jié)人,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五、學習寫作方法:
1.學一法:融情于事
要想讓閱讀者對作文中敘述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須努力用“放大鏡”放大細節(jié),選取鮮活、典型、感人的細節(jié)去表現文章的中心。這篇課文通過記敘竹節(jié)人的制作和玩耍的事來抒發(fā)對童年的懷念和尊師愛師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情融化在事件的描述中,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感動。這樣的真情實感,是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傾注于描寫的對象之中,滲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間。
2.舉一例: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的《背影》,寫父親給兒子道別時買橘子的那一段敘述文字,語句不多,但飽含深情,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在這父子即將遠別的特定情境下,父親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樣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勞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樣感人至深,給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把慈父的愛子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3.練一練: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按照融情于事的寫作方法寫一寫。
示例:
傘下的愛
(8)
(9)
(10)
每個人都認為母愛是偉大,但我認為母愛的偉大更體現在她愛的無私。
那是一個炎炎夏日,我上完課坐在自行車后面快樂的唱著。正如俗語所說:“夏天的天氣娃娃的臉”,突然狂風大作,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嘩嘩嘩”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上傾瀉而下,媽媽急忙停下車從包里拿出了唯一的雨傘,對我說“寧寧,快撐起傘?!蔽颐置_地撐起傘放在了媽媽的頭上,結果一陣風大風,傘吹反了,單薄的我也差一點被風吹得飛了起來。媽媽用命令的語氣說“鄭淮寧,自己打?!蔽覠o奈的把傘移開了,只見雨水順著媽媽的頭了和臉頰流了下來。
雨,不知不覺地停了,這時我發(fā)現媽媽的全身濕透了?;氐郊?,媽媽一個噴嚏接著一個噴嚏。第二天,她就發(fā)高燒了,在這發(fā)燒的期間,媽媽不知吃了多少的苦藥。一看到藥,我就很難受,若不是媽媽把傘給我,也就不會生病了。
啊,原來母愛是時刻不在,無處都在的,母愛將會陪伴我們一身!
六、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我們最偉大的節(jié)日》《激動人心的時刻》。
七、當堂檢測(選做)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八、課后作業(yè)(選做)
請完成本課《典中點》“主題探究”“拓展提升”板塊的習題。
板書設計
制作竹節(jié)人
搏斗之樂
樣子——壯士
竹節(jié)人
妙趣橫生
愛師尊師
變身——“齊天小圣”“金鉤大王”
伙伴圍觀
老師也愛
偷玩被收
老師在玩
9竹節(jié)人課文篇三
《竹節(jié)人》教學點評
《竹節(jié)人》這課是六年級上冊閱讀策略單元的內容,這個單元的目標是教會同學們有目的的閱讀。這篇課文前面的導語就提示大家,這篇課文和以往的課文不同。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不同,采用的讀書方法也不同。閱讀策略單元,習作策略單元都是統(tǒng)編教材的新內容。怎么教才讓同學們掌握好閱讀策略?施治平老師的這節(jié)課做出了一些嘗試。
一、關注閱讀
施老師一開始出示玩竹節(jié)人的視頻,從同學們與老師的對答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文還是比較熟悉的,預習很到位。接著讓對課文的導語進行了梳理和理解,明白有目的的閱讀就是關注的內容不同,閱讀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二、關注合作
相信通過自己帶著任務學習竹節(jié)人,又通過小組交流這個任務,你一定有了一個更清晰的了解。沒有推進建議,那么,所有的討論只是在原有層面上的繼續(xù),沒有提升。在施老師教學中,同學的建議也好,老師的建議也好,對思維的推進都起到真正的作用。例如,施老師讓同學們把自己手里的任務單放一放,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繼續(xù)完成這份合作單。一個同學記,其他提出建議,把這份任務單完善。
三、關注建議
同學建議的是表現的形式,老師建議的是抓關鍵詞,這個對有目的的閱讀,都有著一定的意義。小組的介紹,是對原有課文內容的梳理。對不會做竹節(jié)人的人,還是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多個方式才能達到讓沒有閱讀的人也明白竹節(jié)人怎么做。所以,施老師設計的資料單對學生幫助的作用很大。
總之,有目的的閱讀,真的不好教。一節(jié)課的容量那么大,是不是要在一節(jié)課中體現三種不同的閱讀目的呢?已有的知識要怎么進行串聯呢?不管怎么說,施老師勇于嘗試閱讀策略教學的人,真了不起!
9竹節(jié)人課文篇四
第三單元
【教材分析】
1.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竹節(jié)人》、《宇宙生命之謎》、《故宮博物院》三篇課文組成?!吨窆?jié)人》主要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宇宙生命之謎》這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艱難歷程,說明到目前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未解的謎。
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豆蕦m博物院》這篇課文大體按照游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并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讀者既從中獲得了對故宮的一般性了解,又對祖國的傳統(tǒng)建筑藝術產生自豪感。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要求能正確選擇材料來寫作文,通過文字表達情感。《語文園地》學習根據任務選擇合適的材料,有目的地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閱讀;積累并練習寫人入迷的情景,學會逐項說明理由;理解積累古詩《春日》。
2.單元重點:
(1)根據閱讀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有意安排了這一訓練點?!吨窆?jié)人》閱讀要求中安排了三個任務,即(1)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2)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快樂。(3)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課文要求按照三個任務關注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宇宙生命之謎》在課后提出了問題:如果你想探究下面這些問題,會怎樣閱讀這篇文章?(1)科學家是怎么判斷其他星球沒有生命的?(2)人類能否移居火星?這樣設置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根據讀書目的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豆蕦m博物院》一課的兩個任務是(1)為家人設計故宮參觀路線。(2)為家人介紹景點。要求學生自己根據學到的方法來有側重點地閱讀。
(2)試著在寫事物時,融入感情,表達看法。《竹節(jié)人》一課,作者在描寫玩竹節(jié)人和老師也在玩竹節(jié)人兩段內容時,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眷戀和對傳統(tǒng)玩具的喜愛。《宇宙生命之謎》一課表達了作者對宇宙生命之謎的好奇心和科學家頑強不屈的探索精神。我們也要學習這種寫法,寫事物時融入感情:①通過生活再現表現情感;②通過融入美好的意象表現情感;③選擇典型細節(jié)來表現情感;④妙用濃烈的氛圍表現情感。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課前自主預習,已經養(yǎng)成摘抄、積累語言的習慣。但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表面,不能多角度品讀語言,感受文章的內涵,因此,基于本單元課例的特點,以及《課標》中對于高段閱讀的要求,本單元的訓練要求是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閱讀一篇文章,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就有所不同。如《竹節(jié)人》主要寫了“制作竹節(jié)人”
“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玩玩具”
三件事,“制作竹節(jié)人”可以采用掃描式閱讀法,“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的故事”可以采用研讀法。
【教法建議】
1.在閱讀教學中,注意精講多練,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展開閱讀,在課堂情境中習得閱讀方法,注重文本解讀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增強問題意識,從揣摩寫法與創(chuàng)作意圖出發(fā)設計閱讀教學,精心選擇優(yōu)質信息進行有效補充和拓展,以讀促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2.把握好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不同,重在培養(yǎng)學生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讀課文的能力。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為主,教師做適當點撥。
3.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樂趣。六年級是在習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仍要從激趣入手,多種方式讓學生產生習作的愿望。
4.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篇章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
【課時安排】
分類
內容
課時
課文
9.竹節(jié)人
10.宇宙生命之謎
11.故宮博物院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詞句段運用
日積月累
合計
9竹節(jié)人(精讀課文)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15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4.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閱讀目的,確定采用恰當的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把你的玩具介紹介紹吧(可以從名稱、材質、用途等方面介紹)。
2.你有動手制作玩具的經驗嗎?想一想,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樂趣?與同學們分享。
二、介紹作者
范錫林,筆名雪凌,江蘇靖江人。近年來主要致力于少年傳奇小說和童話作品的創(chuàng)作,并有“范錫林少年大傳奇系列”(五卷本)出版。
主要作品:《她和她的爸爸》《你不是灰姑娘》《睜開吧,長長睫毛的眼睛》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
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重點指導生字“凜、棍”為前鼻音,“裁”為平舌音,“籌”為翹舌音等。)
(2)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2)學習多音字:哄(hònghōnghǒng)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
今天爸爸在家看小弟弟,弟弟號啕大哭,他一點兒也不會哄。
②讀一讀: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話,引得人們哄(hōng)堂大笑,圍觀的人群一哄(hòng)而散。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風靡
緊緊地埋入。課文中指鞋線緊緊地拉進桌上的裂縫里。
嵌入
形容事物很風行,像風吹倒草木一樣。
威風凜凜
表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或辦法。
別出心裁
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技高一籌
激烈的戰(zhàn)斗。
鏖戰(zhàn)
技藝比別人高出一截。
沮喪
形容怨恨失落的樣子。
悻悻
灰心,失望,傷心,灰心喪氣。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榮德基課件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
四、學習“會寫字”
豁
凜
疙
瘩
棍
悟
裁
籌
橡
雕
跺
沮
趴
屜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凜、棍、悟、磕、跺、沮、、趴”,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疙、瘩”半包圍結構。
“嵌、籌”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嵌、凜、裁、籌、蹲”,學生練寫。
豁:左右結構,左邊是“害”,右邊是“谷”,上面是“八”,捺變點,下面是“人”。
凜:左面兩點水,右面是“稟”,右下部“示”第一橫短,第二橫稍長。
裁:讀cái,左下部是“衣”,注意與“栽”區(qū)分開。
籌:上下結構,上面是竹字頭,下面一個“壽”字。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1.閱讀課文,說說本文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回憶小時候制作竹節(jié)人。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竹節(jié)人令我們癡迷。
第三部分(19—29自然段):老師沒收了竹節(jié)人,卻也偷偷在玩竹節(jié)人的趣事。
六、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課文,讓我們知道了,文中的孩子們玩竹節(jié)人非常開心。
七、當堂檢測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八、課后作業(yè)
(請課后完成《典中點》本課的“基礎練習”板塊的習題。)
(1)
(2)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17-29)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2.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復習鞏固,聽寫生詞。
1.出示生字: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2.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竹節(jié)人》,我們知道這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你還記得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嗎?
(制作竹節(jié)人
斗竹節(jié)人
老師也喜歡玩竹節(jié)人)
3.說一說,自己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你記住了些什么細節(jié)?
二、品讀釋疑。
(一)自由讀課文,請將你感興趣的內容畫下來,說說你的感受。
1.“把毛筆桿鋸成寸把長的一截,這就是竹節(jié)人的腦袋連同身軀了,在上面鉆一對小眼,供裝手臂用。再鋸八截短的,分別做四肢,用一根納鞋底的線把它們穿在一起,就成了。鋸的時候要小心,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BR> 思考:
(1)
制作竹節(jié)人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按照竹節(jié)人的制作順序描寫)
(2)
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從“寸把長的一截”“一對”“八截”“一根”等數量詞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制作竹節(jié)人時候非常用心,寫出了作者對竹節(jié)人的珍惜。)
2.“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火?!?BR> 思考:
(1)
“我”真的把毛筆弄丟了嗎?
(我們將毛筆拿來做竹節(jié)人了。)
(2)童年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淘氣頑皮)
3.“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zhàn),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哄作鳥獸散?!?BR> 思考:
(1)這句話并沒有直接寫竹節(jié)人搏斗得多么激烈,但我們可以從圍觀者的表現看出來,這是什么寫法?(側面描寫)
(2)課文是寫竹節(jié)人的,為什么要寫圍觀的小伙伴們?
(因為從圍觀的小伙伴們的動作“攢著”“跺腳拍手”“一哄作鳥獸散”等可以看出每一個孩子都非常喜愛竹節(jié)人,每一次的“搏斗”都不放過,所以要寫圍觀。)
4.“只見老師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玩著剛才收去的竹節(jié)人。雙手在抽屜里扯著線,嘴里念念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我們在偷看?!?BR> 思考:
(1)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的老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老師玩竹節(jié)人的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生動刻畫了一個課堂上嚴肅認真,課下童心不改的“老頑童”式的老師形象。)
(2)
從全文的中心意思來看,這段話有什么作用?
(老師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說明竹節(jié)人確實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不只是孩子們才喜歡。)
三、拓展延伸
1.讀了本文,我對童年趣事和愛師尊師有了很深的認識,我要找到相關的文學作品讀一讀。
2.推薦閱讀:《爸爸的鴿子》(林清玄)《月跡》(賈平凹)《小桔燈》冰心
《三味書屋》魯迅
《和時間賽跑》(林清玄)《童年》(高爾基)
3.在網上搜一搜,傳統(tǒng)玩具還有哪些?你最喜歡什么傳統(tǒng)玩具,將它介紹給大家聽。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種傳統(tǒng)玩具——竹節(jié)人,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五、學習寫作方法:
1.學一法:融情于事
要想讓閱讀者對作文中敘述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須努力用“放大鏡”放大細節(jié),選取鮮活、典型、感人的細節(jié)去表現文章的中心。這篇課文通過記敘竹節(jié)人的制作和玩耍的事來抒發(fā)對童年的懷念和尊師愛師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情融化在事件的描述中,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感動。這樣的真情實感,是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傾注于描寫的對象之中,滲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間。
2.舉一例: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的《背影》,寫父親給兒子道別時買橘子的那一段敘述文字,語句不多,但飽含深情,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在這父子即將遠別的特定情境下,父親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樣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勞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樣感人至深,給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把慈父的愛子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3.練一練: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按照融情于事的寫作方法寫一寫。
示例:
傘下的愛
每個人都認為母愛是偉大,但我認為母愛的偉大更體現在她愛的無私。
那是一個炎炎夏日,我上完課坐在自行車后面快樂的唱著。正如俗語所說:“夏天的天氣娃娃的臉”,突然狂風大作,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嘩嘩嘩”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上傾瀉而下,媽媽急忙停下車從包里拿出了唯一的雨傘,對我說“寧寧,快撐起傘?!蔽颐置_地撐起傘放在了媽媽的頭上,結果一陣風大風,傘吹反了,單薄的我也差一點被風吹得飛了起來。媽媽用命令的語氣說“鄭淮寧,自己打。”我無奈的把傘移開了,只見雨水順著媽媽的頭了和臉頰流了下來。
雨,不知不覺地停了,這時我發(fā)現媽媽的全身濕透了?;氐郊?,媽媽一個噴嚏接著一個噴嚏。第二天,她就發(fā)高燒了,在這發(fā)燒的期間,媽媽不知吃了多少的苦藥。一看到藥,我就很難受,若不是媽媽把傘給我,也就不會生病了。
啊,原來母愛是時刻不在,無處都在的,母愛將會陪伴我們一身!
六、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我們最偉大的節(jié)日》《激動人心的時刻》。
(3)
(4)
(5)
(6)
(7)
(8)
(9)
(10)
板書設計
制作竹節(jié)人
搏斗之樂
樣子——壯士
竹節(jié)人
妙趣橫生
愛師尊師
變身——“齊天小圣”“金鉤大王”
伙伴圍觀
老師也愛
偷玩被收
老師在玩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辨字組詞。
咸()
耙()
蕎()
霎()
成()
粑()
橋()
需()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土
一()種子
一()床
一()雪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讀下面一段話,完成練習。
三黑一邊耙地,一邊想著: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他()的,連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蟈蟈,也叫得更歡。
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句子中的括號里。再仿寫所填詞語。
2.用“
”畫出這段話中對三黑心理描寫的句子。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蹦闶窃趺蠢斫膺@句話的?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寫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
參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蕎(蕎麥)
霎(霎時)
成(成長)
粑(糍粑)
橋(木橋)
需(需要)
二、一(塊)土
一(粒)種子
一(張)床
一(場)雪
三、1.笑瞇瞇
美滋滋
樂呵呵
2.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边@是三黑的心理描寫,寫出他重獲土地后的喜悅之情。
四、示例:秋天的葉子活象一個惆悵的老人,飄落時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別。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辨字組詞。
咸()
耙()
蕎()
霎()
成()
粑()
橋()
需()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土
一()種子
一()床
一()雪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讀下面一段話,完成練習。
三黑一邊耙地,一邊想著: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他()的,連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蟈蟈,也叫得更歡。
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句子中的括號里。再仿寫所填詞語。
2.用“
”畫出這段話中對三黑心理描寫的句子。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寫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
參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蕎(蕎麥)
霎(霎時)
成(成長)
粑(糍粑)
橋(木橋)
需(需要)
二、一(塊)土
一(粒)種子
一(張)床
一(場)雪
三、1.笑瞇瞇
美滋滋
樂呵呵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边@是三黑的心理描寫,寫出他重獲土地后的喜悅之情。
四、示例:秋天的葉子活象一個惆悵的老人,飄落時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別。
【教材分析】
1.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竹節(jié)人》、《宇宙生命之謎》、《故宮博物院》三篇課文組成。《竹節(jié)人》主要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宇宙生命之謎》這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艱難歷程,說明到目前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未解的謎。
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豆蕦m博物院》這篇課文大體按照游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并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讀者既從中獲得了對故宮的一般性了解,又對祖國的傳統(tǒng)建筑藝術產生自豪感。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要求能正確選擇材料來寫作文,通過文字表達情感?!墩Z文園地》學習根據任務選擇合適的材料,有目的地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閱讀;積累并練習寫人入迷的情景,學會逐項說明理由;理解積累古詩《春日》。
2.單元重點:
(1)根據閱讀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有意安排了這一訓練點?!吨窆?jié)人》閱讀要求中安排了三個任務,即(1)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2)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快樂。(3)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課文要求按照三個任務關注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队钪嫔i》在課后提出了問題:如果你想探究下面這些問題,會怎樣閱讀這篇文章?(1)科學家是怎么判斷其他星球沒有生命的?(2)人類能否移居火星?這樣設置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根據讀書目的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豆蕦m博物院》一課的兩個任務是(1)為家人設計故宮參觀路線。(2)為家人介紹景點。要求學生自己根據學到的方法來有側重點地閱讀。
(2)試著在寫事物時,融入感情,表達看法?!吨窆?jié)人》一課,作者在描寫玩竹節(jié)人和老師也在玩竹節(jié)人兩段內容時,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眷戀和對傳統(tǒng)玩具的喜愛?!队钪嫔i》一課表達了作者對宇宙生命之謎的好奇心和科學家頑強不屈的探索精神。我們也要學習這種寫法,寫事物時融入感情:①通過生活再現表現情感;②通過融入美好的意象表現情感;③選擇典型細節(jié)來表現情感;④妙用濃烈的氛圍表現情感。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課前自主預習,已經養(yǎng)成摘抄、積累語言的習慣。但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表面,不能多角度品讀語言,感受文章的內涵,因此,基于本單元課例的特點,以及《課標》中對于高段閱讀的要求,本單元的訓練要求是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閱讀一篇文章,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就有所不同。如《竹節(jié)人》主要寫了“制作竹節(jié)人”
“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玩玩具”
三件事,“制作竹節(jié)人”可以采用掃描式閱讀法,“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的故事”可以采用研讀法。
【教法建議】
1.在閱讀教學中,注意精講多練,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展開閱讀,在課堂情境中習得閱讀方法,注重文本解讀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增強問題意識,從揣摩寫法與創(chuàng)作意圖出發(fā)設計閱讀教學,精心選擇優(yōu)質信息進行有效補充和拓展,以讀促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2.把握好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不同,重在培養(yǎng)學生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讀課文的能力。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為主,教師做適當點撥。
3.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樂趣。六年級是在習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仍要從激趣入手,多種方式讓學生產生習作的愿望。
4.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篇章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
【課時安排】
分類
內容
課時
課文
9.竹節(jié)人
10.宇宙生命之謎
11.故宮博物院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詞句段運用
日積月累
合計
9竹節(jié)人(精讀課文)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15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4.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閱讀目的,確定采用恰當的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二、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把你的玩具介紹介紹吧(可以從名稱、材質、用途等方面介紹)。
2.你有動手制作玩具的經驗嗎?想一想,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樂趣?與同學們分享。
二、介紹作者
范錫林,筆名雪凌,江蘇靖江人。近年來主要致力于少年傳奇小說和童話作品的創(chuàng)作,并有“范錫林少年大傳奇系列”(五卷本)出版。
主要作品:《她和她的爸爸》《你不是灰姑娘》《睜開吧,長長睫毛的眼睛》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
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重點指導生字“凜、棍”為前鼻音,“裁”為平舌音,“籌”為翹舌音等。)
(2)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2)學習多音字:哄(hònghōnghǒng)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
今天爸爸在家看小弟弟,弟弟號啕大哭,他一點兒也不會哄。
②讀一讀: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話,引得人們哄(hōng)堂大笑,圍觀的人群一哄(hòng)而散。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風靡
緊緊地埋入。課文中指鞋線緊緊地拉進桌上的裂縫里。
嵌入
形容事物很風行,像風吹倒草木一樣。
威風凜凜
表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或辦法。
別出心裁
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技高一籌
激烈的戰(zhàn)斗。
鏖戰(zhàn)
技藝比別人高出一截。
沮喪
形容怨恨失落的樣子。
悻悻
灰心,失望,傷心,灰心喪氣。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榮德基課件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
四、學習“會寫字”
豁
凜
疙
瘩
棍
悟
裁
籌
橡
雕
跺
沮
趴
屜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凜、棍、悟、磕、跺、沮、、趴”,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疙、瘩”半包圍結構。
“嵌、籌”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嵌、凜、裁、籌、蹲”,學生練寫。
豁:左右結構,左邊是“害”,右邊是“谷”,上面是“八”,捺變點,下面是“人”。
凜:左面兩點水,右面是“稟”,右下部“示”第一橫短,第二橫稍長。
裁:讀cái,左下部是“衣”,注意與“栽”區(qū)分開。
籌:上下結構,上面是竹字頭,下面一個“壽”字。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1.閱讀課文,說說本文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回憶小時候制作竹節(jié)人。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竹節(jié)人令我們癡迷。
第三部分(19—29自然段):老師沒收了竹節(jié)人,卻也偷偷在玩竹節(jié)人的趣事。
六、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課文,讓我們知道了,文中的孩子們玩竹節(jié)人非常開心。
七、當堂檢測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八、課后作業(yè)
(請課后完成《典中點》本課的“基礎練習”板塊的習題。)
(1)
(2)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17-29)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2.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復習鞏固,聽寫生詞。
1.出示生字: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2.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竹節(jié)人》,我們知道這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你還記得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嗎?
(制作竹節(jié)人
斗竹節(jié)人
老師也喜歡玩竹節(jié)人)
3.說一說,自己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你記住了些什么細節(jié)?
二、品讀釋疑。
(一)自由讀課文,請將你感興趣的內容畫下來,說說你的感受。
1.“把毛筆桿鋸成寸把長的一截,這就是竹節(jié)人的腦袋連同身軀了,在上面鉆一對小眼,供裝手臂用。再鋸八截短的,分別做四肢,用一根納鞋底的線把它們穿在一起,就成了。鋸的時候要小心,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BR> 思考:
(3)
制作竹節(jié)人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按照竹節(jié)人的制作順序描寫)
(4)
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從“寸把長的一截”“一對”“八截”“一根”等數量詞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制作竹節(jié)人時候非常用心,寫出了作者對竹節(jié)人的珍惜。)
2.“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火?!?BR> 思考:
(2)
“我”真的把毛筆弄丟了嗎?
(我們將毛筆拿來做竹節(jié)人了。)
(2)童年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淘氣頑皮)
3.“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zhàn),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哄作鳥獸散?!?BR> 思考:
(1)這句話并沒有直接寫竹節(jié)人搏斗得多么激烈,但我們可以從圍觀者的表現看出來,這是什么寫法?(側面描寫)
(2)課文是寫竹節(jié)人的,為什么要寫圍觀的小伙伴們?
(因為從圍觀的小伙伴們的動作“攢著”“跺腳拍手”“一哄作鳥獸散”等可以看出每一個孩子都非常喜愛竹節(jié)人,每一次的“搏斗”都不放過,所以要寫圍觀。)
4.“只見老師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玩著剛才收去的竹節(jié)人。雙手在抽屜里扯著線,嘴里念念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我們在偷看?!?BR> 思考:
(3)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的老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老師玩竹節(jié)人的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生動刻畫了一個課堂上嚴肅認真,課下童心不改的“老頑童”式的老師形象。)
(4)
從全文的中心意思來看,這段話有什么作用?
(老師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說明竹節(jié)人確實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不只是孩子們才喜歡。)
三、拓展延伸
1.讀了本文,我對童年趣事和愛師尊師有了很深的認識,我要找到相關的文學作品讀一讀。
2.推薦閱讀:《爸爸的鴿子》(林清玄)《月跡》(賈平凹)《小桔燈》冰心
《三味書屋》魯迅
《和時間賽跑》(林清玄)《童年》(高爾基)
3.在網上搜一搜,傳統(tǒng)玩具還有哪些?你最喜歡什么傳統(tǒng)玩具,將它介紹給大家聽。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種傳統(tǒng)玩具——竹節(jié)人,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五、學習寫作方法:
1.學一法:融情于事
要想讓閱讀者對作文中敘述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須努力用“放大鏡”放大細節(jié),選取鮮活、典型、感人的細節(jié)去表現文章的中心。這篇課文通過記敘竹節(jié)人的制作和玩耍的事來抒發(fā)對童年的懷念和尊師愛師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情融化在事件的描述中,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感動。這樣的真情實感,是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傾注于描寫的對象之中,滲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間。
2.舉一例: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的《背影》,寫父親給兒子道別時買橘子的那一段敘述文字,語句不多,但飽含深情,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在這父子即將遠別的特定情境下,父親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樣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勞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樣感人至深,給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把慈父的愛子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3.練一練: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按照融情于事的寫作方法寫一寫。
示例:
傘下的愛
每個人都認為母愛是偉大,但我認為母愛的偉大更體現在她愛的無私。
那是一個炎炎夏日,我上完課坐在自行車后面快樂的唱著。正如俗語所說:“夏天的天氣娃娃的臉”,突然狂風大作,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嘩嘩嘩”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上傾瀉而下,媽媽急忙停下車從包里拿出了唯一的雨傘,對我說“寧寧,快撐起傘?!蔽颐置_地撐起傘放在了媽媽的頭上,結果一陣風大風,傘吹反了,單薄的我也差一點被風吹得飛了起來。媽媽用命令的語氣說“鄭淮寧,自己打。”我無奈的把傘移開了,只見雨水順著媽媽的頭了和臉頰流了下來。
雨,不知不覺地停了,這時我發(fā)現媽媽的全身濕透了?;氐郊?,媽媽一個噴嚏接著一個噴嚏。第二天,她就發(fā)高燒了,在這發(fā)燒的期間,媽媽不知吃了多少的苦藥。一看到藥,我就很難受,若不是媽媽把傘給我,也就不會生病了。
啊,原來母愛是時刻不在,無處都在的,母愛將會陪伴我們一身!
六、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我們最偉大的節(jié)日》《激動人心的時刻》。
(3)
(4)
(5)
(6)
(7)
(8)
(9)
(10)
板書設計
制作竹節(jié)人
搏斗之樂
樣子——壯士
竹節(jié)人
妙趣橫生
愛師尊師
變身——“齊天小圣”“金鉤大王”
伙伴圍觀
老師也愛
偷玩被收
老師在玩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辨字組詞。
咸()
耙()
蕎()
霎()
成()
粑()
橋()
需()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土
一()種子
一()床
一()雪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讀下面一段話,完成練習。
三黑一邊耙地,一邊想著: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他()的,連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蟈蟈,也叫得更歡。
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句子中的括號里。再仿寫所填詞語。
2.用“
”畫出這段話中對三黑心理描寫的句子。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蹦闶窃趺蠢斫膺@句話的?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寫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
參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蕎(蕎麥)
霎(霎時)
成(成長)
粑(糍粑)
橋(木橋)
需(需要)
二、一(塊)土
一(粒)種子
一(張)床
一(場)雪
三、1.笑瞇瞇
美滋滋
樂呵呵
4.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這是三黑的心理描寫,寫出他重獲土地后的喜悅之情。
四、示例:秋天的葉子活象一個惆悵的老人,飄落時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別。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辨字組詞。
咸()
耙()
蕎()
霎()
成()
粑()
橋()
需()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土
一()種子
一()床
一()雪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讀下面一段話,完成練習。
三黑一邊耙地,一邊想著: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他()的,連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蟈蟈,也叫得更歡。
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句子中的括號里。再仿寫所填詞語。
2.用“
”畫出這段話中對三黑心理描寫的句子。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寫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
參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蕎(蕎麥)
霎(霎時)
成(成長)
粑(糍粑)
橋(木橋)
需(需要)
二、一(塊)土
一(粒)種子
一(張)床
一(場)雪
三、1.笑瞇瞇
美滋滋
樂呵呵
5.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边@是三黑的心理描寫,寫出他重獲土地后的喜悅之情。
四、示例:秋天的葉子活象一個惆悵的老人,飄落時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別。
9竹節(jié)人課文篇五
類文閱讀-9
竹節(jié)人社戲(節(jié)選)
魯迅
然而我的意思卻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黃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許多時都不見,小旦雖然進去了,立刻又出來了一個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買豆?jié){去。他去了一刻,回來說:“沒有。賣豆?jié){的聾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還喝了兩碗呢。現在去舀一瓢水來給你喝罷?!?BR> 我不喝水,支撐著仍然看,也說不出見了些什么,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沒有什么高低。年紀小的幾個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談話。忽而一個紅衫的小丑被綁在臺柱子上,給一個花白胡子的用馬鞭打起來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著看。在這一夜里,我以為這實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然而老旦終于出臺了。老旦本來是我所最怕的東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這時候,看見大家也都很掃興,才知道他們的意見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當初還只是踱來踱去的唱,后來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擔心;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我忍耐的等著,許多工夫,只見那老旦將手一抬,我以為就要站起來了,不料他卻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舊唱。全船里幾個人不住的吁氣,其余的也打起哈欠來。雙喜終于熬不住了,說道,怕他會唱到天明還不完,還是我們走的好罷。大家立刻都贊成,和開船時候一樣踴躍,三四人徑奔船尾,拔了篙,點退幾丈,回轉船頭,駕起櫓,罵著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
(選自《朝花夕拾》)
1.“實在”在文中的意思是,它還有另外一個意思:。
2.“
我”
最
喜
歡
看的是。
3.文
中
出
現的戲
劇
中的角
色
有。
4.“我”為什么怕老旦,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
【參考答案】
1.的確
誠實
2.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3.小旦、小生、小丑、老旦
4.老旦唱的時間太長,而且對于“我”來說一點兒也不精彩。
童年的春節(jié)(節(jié)選)
冰
心
我十一歲那年,回到故鄉(xiāng)的福建福州,那里過年又熱鬧多了。我們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們這一房在一起吃飯的。從臘月廿三起,大家就忙著掃房,擦洗門窗和銅錫器具,準備糟和腌的雞、鴨、魚、肉。祖父只忙著寫春聯,貼在擦得锃亮的大門或旁門上。
新年里,我們各人從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許多好東西。最好的東西,還是燈籠,福州方言,“燈”和“丁”同音,因此送燈的數目,總比孩子的數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時我的弟弟們還小,不會和我搶,多的那一盞總是給我。這些燈:有紙的,有紗的,還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墻上掛的是“走馬燈”,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戰(zhàn)呂布”,手里提的是兩眼會活動的金魚燈,另一手就拉著一盞腳下有輪子的“白兔燈”。同時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個燈市,這一條街上大多是燈鋪。我家門口的“萬興桶石店”,兼賣各種的燈,元宵之夜,都點了起來,真是“花市燈如晝”,游人如織,歡笑滿街!
元宵過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輝煌的日子,就完結了,當大人們讓我們把許多玩夠了的燈籠,放在一起燒了之后,說:“從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學去吧?!蔽覀兡芈犞?,看著天井里那些燈籠的星星余燼,戀戀不舍地帶著一種說不出的惆悵寂寞之感。上床睡覺的時候,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過!
(選自《小橘燈》,有改動)
1.“
戀戀不舍”的意思是,和它意思相近的詞語是。
2.“我”屋墻上掛的是“
”,上面的人物是“
”,手里提的是兩眼會活動的“
”,另一手就拉著一盞腳下有輪子的“
”。
3.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作者家鄉(xiāng)元宵之夜南后街的熱鬧景象。
4.為什么“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過”?
【參考答案】
1.形容舍不得離開
示例:依依不舍2.走馬燈
三英戰(zhàn)呂布
金魚燈
白兔燈
3.示例:元宵之夜,街上店鋪的花燈都點起來了,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晝,觀燈的人絡繹不絕,街上充滿了歡聲笑語,一派熱鬧景象。
4.因為年過完了,要投入到學習中了。
5.
9竹節(jié)人課文篇一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竹節(jié)人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會寫16個生字,重點理解“疲倦、威風凜凜、別出心裁”等詞語。
2、根據課文導語中給出的三個不同任務,采取不同的方法閱讀課文。
3、聯系生活實際,感受童年的時光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自由快樂的。
4、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制作竹節(jié)人和斗竹節(jié)人的過程寫得具體生動的。
5、品味文章生動、幽默的語言。
教學重點:
了解做竹節(jié)人的過程,感受斗竹節(jié)人的快樂;品味生動、幽默的語言。
教學難點:
學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豁、凜、疙”等1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疲倦、疙瘩、威風凜凜”等詞語。
2、對照課前導語和課后思考題,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梳理課文層次。
3、品讀重點語句,體會語言的生動、幽默。
教學難點
1、正確讀寫生字詞。
2、理清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梳理行文思路,根據閱讀方法確定學習重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展示一些手工老玩具的圖片,如木槍、彈弓、陀螺、毽子、風車等,再出示一些時下流行的玩具的圖片,在對比中導入本課課題。
過渡:同學們,這些老式玩具你們認識幾個?這些新式玩具呢?乍看上去,這邊的玩具顯得簡單粗糙,這邊的玩具顯得精美有趣,它們是不同年代的孩子們的最愛,都給孩子們留下了珍貴的快樂記憶。玩具永遠是孩子們最好的朋友之一,特別是在物質十分匱乏的年代,那些手工玩具就顯得格外珍貴了。今天啊,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有趣的手工玩具一一竹節(jié)人。它長什么樣子呢?同學們可以翻開課本看一看。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及相關寫作背景。
范錫林;1950年生于江蘇無錫。1990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系,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集《辟邪銅錢》《秘道》《小巷三杰》等,已發(fā)表小說、童話、散文三百多萬字。他的作品曾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等40多項獎項。
2、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畫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3、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字詞,指名認讀,注意變色的字,教師糾正字音。;豁開;疙瘩;卡??;冰棍;孫悟空;橡皮擦;雕刻;磕頭;跺腳;頹然;沮喪;趴下;威風凜凜;別出心裁;技高一籌;預設:本課的生字比較多,有些還比較難寫,教師在安排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時,要對易讀錯字、易寫錯字進行點撥。本課的四字詞語也比較多,可引導學生進行積累,不懂的詞語可通過查詞典的方法解決。
◆需注意的字音:;“凜”是前鼻音,“橡”是后鼻音,“籌”是翹舌音,“裁”是平舌音,“瘩”要讀輕音。
◆需注意的字形:;易混字:裁-栽-載磕-瞌-嗑
易錯字:“疙”被包圍部分是“乞”,不是“氣”。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范。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朗讀課文,圈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過渡:通過初讀課文,我們大致了解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樂趣。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文章,畫出你認為寫得好或打動你的句子,想想它好在哪里、為什么能打動你,稍后舉手交流。
2、交流圈畫內容,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點撥理解相關語句。
(1)教室里的課桌破舊得看不出年紀,桌面上是一道道豁開的裂縫,像黃河長江,一不小心,鉛筆就從裂縫里掉下去了。
預設:引導學生從修辭的角度去品讀這句話,說課桌的“年紀”,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說裂縫“像黃河長江”,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非常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課桌破舊的特點。而這樣的課桌就是竹節(jié)人“大戰(zhàn)”的戰(zhàn)場。
(2)把穿著九個竹節(jié)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里,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jié)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叉腿張胳膊,威風凜凜,跟現今健美比賽中那脖子老粗、渾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預設: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竹節(jié)人比作健美的小伙子,“威風凜凜”和“叉腿張胳膊”又屬于神態(tài)和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形象地表現出了竹節(jié)人的神采。
(3)老師大步流星走過來,怒氣沖沖伸手一拂,“屏風”頹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無遺。不消說,費了許多功夫做出來的,建立了赫赫偉績,鏖戰(zhàn)猶酣的兩個竹節(jié)人被一把抓去。
預設:引導學生留意這里用詞的豐富、語言的幽默和描寫的畫面感。如“赫赫偉績”“鏖戰(zhàn)猶酣”是大詞小用,語言幽默,表現出了游戲時間之長、次數之多,突出這個游戲的吸引力之強、樂趣之多,進一步表現了作者童年時期對竹節(jié)人游戲的喜愛之情。同時趁機讓學生找出本文中的四字詞語,多積累,對于不理解的詞語,可在課后通過查詞典的方法解決。(出示課件);詞語歸納
威風凜凜;別出心裁;技高一籌;呆頭呆腦;大步流星;怒氣沖沖;暴露無遺;念念有詞;忘乎所以;心滿意足;輕手輕腳;前功盡棄;叱咤風云;得意揚揚;弄巧成拙;虎視眈眈;津津有味;咋咋呼呼
3、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簡單說說全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做竹節(jié)人,玩竹節(jié)人,竹節(jié)人被沒收后發(fā)現老師也愛玩竹節(jié)人。)
(2)合作與交流。標上段序,小組合作,給課文劃分層次,交流劃分原因,歸納出每一層次寫了什么。
◆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我們”喜歡玩具。
第二部分(第2-19自然段):主要描述了制作竹節(jié)人、斗竹節(jié)人的過程與樂趣,體現了“我們”對竹節(jié)人的喜愛之情。
第三部分(第20-29自然段):主要寫老師沒收了“我”和同桌的竹節(jié)人,卻也偷偷玩竹節(jié)人的趣事。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
過渡:其貌不揚的竹節(jié)人給作者的童年生活帶來了那么多的快樂,大家有沒有心癢癢,也想動手做一做竹節(jié)人呢?每個特定的時代都有對應的玩具,我想同學們從小到大肯定玩過各種有趣的玩具,它們也一定給你帶來了許多樂趣。但老師覺得有點遺憾的是,今天的.玩具太過精美,而且少了一點人情味,大家多是自己玩,而很少能體會到許多人圍在一起玩某個玩具的快樂了,更何況那玩具還是自己親手做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就去看看竹節(jié)人的制作過程以及斗竹節(jié)人的諸多樂趣。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生字新詞,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劃分了文章的層次,還對一些好詞、好句進行了品讀。我們這節(jié)課并沒有就閱讀策略進行學習,下節(jié)課,我們將接觸一種新穎而有趣的閱讀方法。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根據不同的任務采用不同的方法閱讀文章,分組交流學習。
2、通過品讀文本,激發(fā)學生對于自己平時生活的聯想、思考,感悟身邊事物的樂趣,感知童年的快樂。;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由于閱讀目的不同而應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抓住閱讀重點。
2、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對斗竹節(jié)人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檢查學生的字、詞掌握情況。;豁開;疙瘩;卡?。槐?;孫悟空;橡皮擦;雕刻;磕頭;跺腳;頹然;沮喪;趴下;威風凜凜;別出心裁;技高一籌
2、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教師播放斗竹節(jié)人視頻片段,導入課文。
過渡:同學們看看,這是我找到的斗竹節(jié)人視頻。竹節(jié)人玩具確實是一個比較古老的玩具,我竟然找不到太多關于它的視頻資料,也很難買到實物。好在作者的描寫十分生動,我們還是去文章里瞧一瞧吧!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導語和課后習題,快速瀏覽全文,確定閱讀任務,完成表格。
我要完成的閱讀任務,我要關注的內容
2、學生自由選擇閱讀任務,確定分組,小組交流、匯報。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出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圈畫重點、思考問題。
閱讀任務一: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①找出制作竹節(jié)人的相關文字,寫一份制作指南。
預設:重點閱讀課文第3自然段,抓住句中的數量詞“一截”“八截”“一對”“一根”和動詞“鋸、鉆、做、穿”來整理。課文第11-13自然段也有一些關于讓竹節(jié)人更威風的裝飾方法,如系上冰棍棒兒、裝上廢鉤針,等等。若學生就這幾自然段內容進行交流,也可以。
②找出與竹節(jié)人的玩法相關的文字,畫出重點字詞。
預設:重點閱讀第8、9自然段,重點字詞如“嵌入、拉緊、一松一緊、放在一起、對打”。
③本文是一篇記敘文,為什么用這么多說明性的內容來詳細介紹做竹節(jié)人的方法和竹節(jié)人的玩法呢?
明確:詳細介紹做竹節(jié)人的方法和竹節(jié)人的玩法,一方面是因為讀者可能對竹節(jié)人的游戲不熟悉,所以說得詳細,讓讀者有一定的了解,若感興趣,還可以自己制作和玩竹節(jié)人;二是時間過去了那么多年,作者竟然還對竹節(jié)人的制作和游戲過程記得那么清楚,可見竹節(jié)人曾給他帶來了許多快樂,所以在這個說明的過程中又蘊含了作者真切的情感。
閱讀任務二: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①竹節(jié)人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樂趣?結合相關語句說一說。
預設:全文隨處可見竹節(jié)人帶給孩子們的樂趣,做竹節(jié)人是一件樂事,斗竹節(jié)人更是樂趣無窮。學生自由發(fā)言,只要能說出“樂趣”即可。
生1:做竹節(jié)人看似簡單,卻也給孩子們帶來了動手的樂趣。因為大家都迷上了做竹節(jié)人,所以“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好”,大家都樂此不疲。
生2:斗竹節(jié)人就更有趣了?!?兩個竹節(jié)人)沒頭沒腦地對打著,不知疲倦,也永不會倒下?!薄坝袝r其中一個的線卡住了,那‘斗士’便顯出一副呆頭呆腦的傻樣子,挺著肚子凈挨揍?!薄皼]頭沒腦”“呆頭呆腦”讀來就讓人覺得好笑,因為斗竹節(jié)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兩個竹節(jié)人對打,但簡單的玩法兒折射出的卻是孩子們對竹節(jié)人單純、熱烈的喜愛。
生3:我覺得給竹節(jié)人起名字也很有意思,我讀到第11-13自然段的時候都笑了。其貌不揚的竹節(jié)人被安上各種裝飾,取上各種大名之后,仿佛真的很神氣。比如這句話:“竹節(jié)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號稱‘齊天小圣’,四個字歪歪斜斜刻在竹節(jié)人背上,神氣!”可見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得意,那種快樂與滿足的情感溢于言表。
②文章的主體部分是描寫斗竹節(jié)人的有趣經歷(第8-19自然段)。一般來講,寫竹節(jié)人搏斗的場面要按照斗竹節(jié)人的具體過程來寫,但課文中記敘的是幾個片段、幾個畫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構思布局的呢?
預設:提醒學生抓住關鍵詞“有時”“還有”“其實”“下課時”來理解,這些內容是隨著游戲的歡樂程度一步步寫下來的。
閱讀任務三: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①完成“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這個任務時,哪些段落可以略看?
明確:重點閱讀第20-29自然段,即課文的第三部分,前面的內容可略看。
②老師沒收竹節(jié)人時“怒氣沖沖”,玩竹節(jié)人時卻又“全神貫注,忘乎所以”,這矛盾嗎?你覺得老師的這一行為會影響老師的形象嗎?
明確:老師“怒氣沖沖”是因為“我們”上課時沒有專心聽講,并不是因為他不喜歡竹節(jié)人。這并不會影響老師形象,相反讓讀者看到了一個充滿童趣的老師形象。
③為什么“我”和同桌雖然沒有拿回竹節(jié)人,卻“心滿意足”,而且“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喪化為烏有”了?
明確:當“我們”看到老師玩竹節(jié)人的那一幕時,肯定驚奇于孩子們喜愛的竹節(jié)人竟獲得了老師的青睞,原來看似嚴厲的老師也有那么可愛的一面,這樣的發(fā)現讓“我們”很開心。同時,“我們”也因為自己制作的竹節(jié)人給了老師一個放松、玩樂的機會而感到自豪。老師玩竹節(jié)人的一幕也成了“我”關于竹節(jié)人的美好回憶的一部分了。
(2)教師相機指導閱讀方法。
預設:三個小組有三種不同的閱讀目的,學生分組學習,根據閱讀目的選擇相應的內容,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進行學習,但學生往往會按照以往的習慣來閱讀全文,這樣時間必然是不夠的。教師便可以在過程中相機指導:“讀文章時,與閱讀目的關系不大的內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比如,你是帶著‘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這一任務閱讀,遇到文中寫‘玩竹節(jié)人的有趣經歷’這部分內容時,只要瀏覽一下就可以了?!边@樣的指導比較有針對性,可以讓學生掌握簡單的閱讀方法。
3、師生共同品讀精彩段落。
(1)讀第11-14自然段,體會竹節(jié)人的威風和神氣。
思考:
①同學們是如何裝飾竹節(jié)人的?完成下面的填空。(課件出示填空題)
竹節(jié)人手上系上一根(;),就成了手握(;)的(;),號稱(;)。竹節(jié)人手上裝上兩根(;),就成為手握(;)的(;),號稱(;)。還可以用(;)剪一把(;),用鐵絲系一綹(;)做一柄(;),給竹節(jié)人裝上。
②“破課桌,儼然一個叱咤風云的古戰(zhàn)場?!边@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給你什么感覺?
明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課桌比作古戰(zhàn)場,從中可見孩子們用各種材料裝飾竹節(jié)人,給竹節(jié)人起上各種名號,把竹節(jié)人當成在戰(zhàn)場上廝殺的戰(zhàn)將,寫出了孩子們斗竹節(jié)人的熱情之高,以及竹節(jié)人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之多。
(2)讀第17-19自然段,感受場面之熱鬧。
思考:
①讀一讀第17、18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確:“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這三個詞都是主謂式結構,都是四字詞語,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jié)奏感。同時,這三個詞常用作武術招式名,形象而生動,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強大,也就可見竹節(jié)人“戰(zhàn)斗”的緊張和激烈了。第18自然段中的一組擬聲詞讓人聯想到戲劇中渲染氣氛的鑼鼓。這兩段用簡潔的文字烘托了斗竹節(jié)人時緊張而又激烈的場面,同學們斗竹節(jié)人時的場面猶如武林高手過招,又似千軍萬馬酣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氣氛活躍、陣勢浩大。
②從哪里可以看出觀戰(zhàn)的“觀眾”也很投入?這里運用了什么寫法呢?
預設: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如“一圈黑腦袋”極言觀戰(zhàn)的人多,反映了觀眾很投入;“攢”的意思是“聚”,表現了同學們圍聚、簇擁的狀態(tài),表現出熱烈的氛圍。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想一下:發(fā)生了什么事,會令觀眾“跺腳拍手”“咋咋呼呼”?觀眾會說些什么?
明確:作者沒有正面描寫“我們”專心入迷的樣子,而是通過側面描寫來烘托,一是“攢著”圍觀、“跺腳拍手”“咋咋呼呼”的細節(jié),一是聽不見上課鈴聲,要等老師來了才知道上課的事實,這些側面烘托與精彩的細節(jié)既表現出“我們”對斗竹節(jié)人入迷,又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學生可根據自己童年的游戲經歷進行補白,獲得愉快的閱讀體驗。
三、拓展閱讀,學有所獲
過渡:范錫林筆下的竹節(jié)人是戰(zhàn)場上的壯士,現在我們來看另一位作家筆下的竹節(jié)人,她童年時的竹節(jié)人又是怎樣的形象呢?大家讀一讀、想一想,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交流。
1、出示片段,學生拓展閱讀。
玩竹節(jié)人的多是男孩子,女孩子通常只是當觀眾。我不想當觀眾,要用竹節(jié)人來唱戲。大哥和二哥都有好手藝,能雕出男面相和女面相。我最驕傲的事,就是我的兩個哥哥給我做了二十多個竹節(jié)人,有些竹節(jié)人的手上還安有竹片削的小斧子、小寶劍,甚至小鋤頭、小剪刀、小竹笛、小碗等。我把這些竹節(jié)人裝在一個小竹箱里,那是我最迷戀的玩具。木鬼戲聽多了,我能記熟情節(jié)和戲詞。我常用這一班子竹節(jié)人立在一張長椅子上唱戲,全心投入進去,完全在戲中。后來,我大膽地更改一些戲的情節(jié)。再后來,我又試著把電影里看過的故事用竹節(jié)人演一演。又再后來,我把生活中好玩的事演進去,每個竹節(jié)人扮演身邊的人。最初,只有我的小狗是忠誠觀眾。任何時候,我在用竹節(jié)人演戲,它都伏在椅子前,和我面對面,目不轉睛地看得入神,一副百分百鐵桿戲迷的樣子。后來,多來了三條狗當觀眾。再后來,就有了人當觀眾,多的時候能達二十多個。有些人被我用竹節(jié)人演進去,他們也覺得驕傲。沒有被我演進去的人來找我,希望也能被我用竹節(jié)人演一下。有人喜歡看,我就有了編戲、表演的激情和動力。
2、閱讀與交流。
(1)說說作家王勇英筆下的竹節(jié)人與課文中的竹節(jié)人有什么不同。(課文中的竹節(jié)人是打斗用的,而這里的竹節(jié)人是“戲班里的演員”,而且形象更豐富些。)
(2)作家王勇英從玩竹節(jié)人中收獲了什么呢?;(收獲了編戲、表演的激情和動力。)
四、背誦積累,作業(yè)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9竹節(jié)人課文篇二
第三單元
【教材分析】
1.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竹節(jié)人》、《宇宙生命之謎》、《故宮博物院》三篇課文組成?!吨窆?jié)人》主要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宇宙生命之謎》這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艱難歷程,說明到目前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未解的謎。
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大體按照游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并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讀者既從中獲得了對故宮的一般性了解,又對祖國的傳統(tǒng)建筑藝術產生自豪感。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要求能正確選擇材料來寫作文,通過文字表達情感?!墩Z文園地》學習根據任務選擇合適的材料,有目的地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閱讀;積累并練習寫人入迷的情景,學會逐項說明理由;理解積累古詩《春日》。
2.單元重點:
(1)根據閱讀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有意安排了這一訓練點?!吨窆?jié)人》閱讀要求中安排了三個任務,即(1)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2)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快樂。(3)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課文要求按照三個任務關注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队钪嫔i》在課后提出了問題:如果你想探究下面這些問題,會怎樣閱讀這篇文章?(1)科學家是怎么判斷其他星球沒有生命的?(2)人類能否移居火星?這樣設置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根據讀書目的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豆蕦m博物院》一課的兩個任務是(1)為家人設計故宮參觀路線。(2)為家人介紹景點。要求學生自己根據學到的方法來有側重點地閱讀。
(2)試著在寫事物時,融入感情,表達看法?!吨窆?jié)人》一課,作者在描寫玩竹節(jié)人和老師也在玩竹節(jié)人兩段內容時,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眷戀和對傳統(tǒng)玩具的喜愛?!队钪嫔i》一課表達了作者對宇宙生命之謎的好奇心和科學家頑強不屈的探索精神。我們也要學習這種寫法,寫事物時融入感情:①通過生活再現表現情感;②通過融入美好的意象表現情感;③選擇典型細節(jié)來表現情感;④妙用濃烈的氛圍表現情感。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課前自主預習,已經養(yǎng)成摘抄、積累語言的習慣。但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表面,不能多角度品讀語言,感受文章的內涵,因此,基于本單元課例的特點,以及《課標》中對于高段閱讀的要求,本單元的訓練要求是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閱讀一篇文章,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就有所不同。如《竹節(jié)人》主要寫了“制作竹節(jié)人”
“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玩玩具”
三件事,“制作竹節(jié)人”可以采用掃描式閱讀法,“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的故事”可以采用研讀法。
【教法建議】
1.在閱讀教學中,注意精講多練,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展開閱讀,在課堂情境中習得閱讀方法,注重文本解讀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增強問題意識,從揣摩寫法與創(chuàng)作意圖出發(fā)設計閱讀教學,精心選擇優(yōu)質信息進行有效補充和拓展,以讀促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2.把握好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不同,重在培養(yǎng)學生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讀課文的能力。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為主,教師做適當點撥。
3.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樂趣。六年級是在習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仍要從激趣入手,多種方式讓學生產生習作的愿望。
4.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篇章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
【課時安排】
分類
內容
課時
課文
9.竹節(jié)人
10.宇宙生命之謎
11.故宮博物院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詞句段運用
日積月累
合計
9竹節(jié)人(精讀課文)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15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4.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閱讀目的,確定采用恰當的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教具準備】
課件
(筆順動態(tài)演示
朗讀音視頻
建議使用榮德基小學課件)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把你的玩具介紹介紹吧(可以從名稱、材質、用途等方面介紹)。
2.你有動手制作玩具的經驗嗎?想一想,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樂趣?與同學們分享。
二、介紹作者
范錫林,筆名雪凌,江蘇靖江人。近年來主要致力于少年傳奇小說和童話作品的創(chuàng)作,并有“范錫林少年大傳奇系列”(五卷本)出版。
主要作品:《她和她的爸爸》《你不是灰姑娘》《睜開吧,長長睫毛的眼睛》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
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重點指導生字“凜、棍”為前鼻音,“裁”為平舌音,“籌”為翹舌音等。)
(1)
(2)
(3)
(4)
(5)
(2)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2)學習多音字:哄(hònghōnghǒng)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
今天爸爸在家看小弟弟,弟弟號啕大哭,他一點兒也不會哄。
②讀一讀: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話,引得人們哄(hōng)堂大笑,圍觀的人群一哄(hòng)而散。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風靡
緊緊地埋入。課文中指鞋線緊緊地拉進桌上的裂縫里。
嵌入
形容事物很風行,像風吹倒草木一樣。
威風凜凜
表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或辦法。
別出心裁
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技高一籌
激烈的戰(zhàn)斗。
鏖戰(zhàn)
技藝比別人高出一截。
沮喪
形容怨恨失落的樣子。
悻悻
灰心,失望,傷心,灰心喪氣。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榮德基課件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
四、學習“會寫字”
豁
凜
疙
瘩
棍
悟
裁
籌
橡
雕
跺
沮
趴
屜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凜、棍、悟、磕、跺、沮、、趴”,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疙、瘩”半包圍結構。
“嵌、籌”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嵌、凜、裁、籌、蹲”,學生練寫。
豁:左右結構,左邊是“害”,右邊是“谷”,上面是“八”,捺變點,下面是“人”。
凜:左面兩點水,右面是“稟”,右下部“示”第一橫短,第二橫稍長。
裁:讀cái,左下部是“衣”,注意與“栽”區(qū)分開。
籌:上下結構,上面是竹字頭,下面一個“壽”字。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17-29)
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1.閱讀課文,說說本文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回憶小時候制作竹節(jié)人。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竹節(jié)人令我們癡迷。
第三部分(19—29自然段):老師沒收了竹節(jié)人,卻也偷偷在玩竹節(jié)人的趣事。
六、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課文,讓我們知道了,文中的孩子們玩竹節(jié)人非常開心。
七、當堂檢測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八、課后作業(yè)
(請課后完成《典中點》本課的“基礎練習”板塊的習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2.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復習鞏固,聽寫生詞。
1.出示生字: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2.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竹節(jié)人》,我們知道這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你還記得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嗎?
(制作竹節(jié)人
斗竹節(jié)人
老師也喜歡玩竹節(jié)人)
3.說一說,自己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你記住了些什么細節(jié)?
(3)
二、品讀釋疑。
(一)自由讀課文,請將你感興趣的內容畫下來,說說你的感受。
1.“把毛筆桿鋸成寸把長的一截,這就是竹節(jié)人的腦袋連同身軀了,在上面鉆一對小眼,供裝手臂用。再鋸八截短的,分別做四肢,用一根納鞋底的線把它們穿在一起,就成了。鋸的時候要小心,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BR> 思考:
(1)
制作竹節(jié)人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按照竹節(jié)人的制作順序描寫)
(2)
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從“寸把長的一截”“一對”“八截”“一根”等數量詞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制作竹節(jié)人時候非常用心,寫出了作者對竹節(jié)人的珍惜。)
2.“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火?!?BR> 思考:
(1)
“我”真的把毛筆弄丟了嗎?
(我們將毛筆拿來做竹節(jié)人了。)
(2)童年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淘氣頑皮)
3.“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zhàn),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哄作鳥獸散?!?BR> 思考:
(1)這句話并沒有直接寫竹節(jié)人搏斗得多么激烈,但我們可以從圍觀者的表現看出來,這是什么寫法?(側面描寫)
(2)課文是寫竹節(jié)人的,為什么要寫圍觀的小伙伴們?
(因為從圍觀的小伙伴們的動作“攢著”“跺腳拍手”“一哄作鳥獸散”等可以看出每一個孩子都非常喜愛竹節(jié)人,每一次的“搏斗”都不放過,所以要寫圍觀。)
4.“只見老師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玩著剛才收去的竹節(jié)人。雙手在抽屜里扯著線,嘴里念念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我們在偷看?!?BR> 思考:
(1)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的老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老師玩竹節(jié)人的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生動刻畫了一個課堂上嚴肅認真,課下童心不改的“老頑童”式的老師形象。)
(2)
從全文的中心意思來看,這段話有什么作用?
(老師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說明竹節(jié)人確實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不只是
(4)
(5)
(6)
(7)
孩子們才喜歡。)
三、拓展延伸
1.讀了本文,我對童年趣事和愛師尊師有了很深的認識,我要找到相關的文學作品讀一讀。
2.推薦閱讀:《爸爸的鴿子》(林清玄)《月跡》(賈平凹)《小桔燈》冰心
《三味書屋》魯迅
《和時間賽跑》(林清玄)《童年》(高爾基)
3.在網上搜一搜,傳統(tǒng)玩具還有哪些?你最喜歡什么傳統(tǒng)玩具,將它介紹給大家聽。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種傳統(tǒng)玩具——竹節(jié)人,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五、學習寫作方法:
1.學一法:融情于事
要想讓閱讀者對作文中敘述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須努力用“放大鏡”放大細節(jié),選取鮮活、典型、感人的細節(jié)去表現文章的中心。這篇課文通過記敘竹節(jié)人的制作和玩耍的事來抒發(fā)對童年的懷念和尊師愛師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情融化在事件的描述中,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感動。這樣的真情實感,是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傾注于描寫的對象之中,滲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間。
2.舉一例: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的《背影》,寫父親給兒子道別時買橘子的那一段敘述文字,語句不多,但飽含深情,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在這父子即將遠別的特定情境下,父親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樣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勞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樣感人至深,給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把慈父的愛子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3.練一練: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按照融情于事的寫作方法寫一寫。
示例:
傘下的愛
(8)
(9)
(10)
每個人都認為母愛是偉大,但我認為母愛的偉大更體現在她愛的無私。
那是一個炎炎夏日,我上完課坐在自行車后面快樂的唱著。正如俗語所說:“夏天的天氣娃娃的臉”,突然狂風大作,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嘩嘩嘩”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上傾瀉而下,媽媽急忙停下車從包里拿出了唯一的雨傘,對我說“寧寧,快撐起傘?!蔽颐置_地撐起傘放在了媽媽的頭上,結果一陣風大風,傘吹反了,單薄的我也差一點被風吹得飛了起來。媽媽用命令的語氣說“鄭淮寧,自己打?!蔽覠o奈的把傘移開了,只見雨水順著媽媽的頭了和臉頰流了下來。
雨,不知不覺地停了,這時我發(fā)現媽媽的全身濕透了?;氐郊?,媽媽一個噴嚏接著一個噴嚏。第二天,她就發(fā)高燒了,在這發(fā)燒的期間,媽媽不知吃了多少的苦藥。一看到藥,我就很難受,若不是媽媽把傘給我,也就不會生病了。
啊,原來母愛是時刻不在,無處都在的,母愛將會陪伴我們一身!
六、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我們最偉大的節(jié)日》《激動人心的時刻》。
七、當堂檢測(選做)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八、課后作業(yè)(選做)
請完成本課《典中點》“主題探究”“拓展提升”板塊的習題。
板書設計
制作竹節(jié)人
搏斗之樂
樣子——壯士
竹節(jié)人
妙趣橫生
愛師尊師
變身——“齊天小圣”“金鉤大王”
伙伴圍觀
老師也愛
偷玩被收
老師在玩
9竹節(jié)人課文篇三
《竹節(jié)人》教學點評
《竹節(jié)人》這課是六年級上冊閱讀策略單元的內容,這個單元的目標是教會同學們有目的的閱讀。這篇課文前面的導語就提示大家,這篇課文和以往的課文不同。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不同,采用的讀書方法也不同。閱讀策略單元,習作策略單元都是統(tǒng)編教材的新內容。怎么教才讓同學們掌握好閱讀策略?施治平老師的這節(jié)課做出了一些嘗試。
一、關注閱讀
施老師一開始出示玩竹節(jié)人的視頻,從同學們與老師的對答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文還是比較熟悉的,預習很到位。接著讓對課文的導語進行了梳理和理解,明白有目的的閱讀就是關注的內容不同,閱讀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二、關注合作
相信通過自己帶著任務學習竹節(jié)人,又通過小組交流這個任務,你一定有了一個更清晰的了解。沒有推進建議,那么,所有的討論只是在原有層面上的繼續(xù),沒有提升。在施老師教學中,同學的建議也好,老師的建議也好,對思維的推進都起到真正的作用。例如,施老師讓同學們把自己手里的任務單放一放,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繼續(xù)完成這份合作單。一個同學記,其他提出建議,把這份任務單完善。
三、關注建議
同學建議的是表現的形式,老師建議的是抓關鍵詞,這個對有目的的閱讀,都有著一定的意義。小組的介紹,是對原有課文內容的梳理。對不會做竹節(jié)人的人,還是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多個方式才能達到讓沒有閱讀的人也明白竹節(jié)人怎么做。所以,施老師設計的資料單對學生幫助的作用很大。
總之,有目的的閱讀,真的不好教。一節(jié)課的容量那么大,是不是要在一節(jié)課中體現三種不同的閱讀目的呢?已有的知識要怎么進行串聯呢?不管怎么說,施老師勇于嘗試閱讀策略教學的人,真了不起!
9竹節(jié)人課文篇四
第三單元
【教材分析】
1.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竹節(jié)人》、《宇宙生命之謎》、《故宮博物院》三篇課文組成?!吨窆?jié)人》主要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宇宙生命之謎》這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艱難歷程,說明到目前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未解的謎。
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豆蕦m博物院》這篇課文大體按照游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并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讀者既從中獲得了對故宮的一般性了解,又對祖國的傳統(tǒng)建筑藝術產生自豪感。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要求能正確選擇材料來寫作文,通過文字表達情感。《語文園地》學習根據任務選擇合適的材料,有目的地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閱讀;積累并練習寫人入迷的情景,學會逐項說明理由;理解積累古詩《春日》。
2.單元重點:
(1)根據閱讀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有意安排了這一訓練點?!吨窆?jié)人》閱讀要求中安排了三個任務,即(1)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2)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快樂。(3)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課文要求按照三個任務關注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宇宙生命之謎》在課后提出了問題:如果你想探究下面這些問題,會怎樣閱讀這篇文章?(1)科學家是怎么判斷其他星球沒有生命的?(2)人類能否移居火星?這樣設置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根據讀書目的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豆蕦m博物院》一課的兩個任務是(1)為家人設計故宮參觀路線。(2)為家人介紹景點。要求學生自己根據學到的方法來有側重點地閱讀。
(2)試著在寫事物時,融入感情,表達看法。《竹節(jié)人》一課,作者在描寫玩竹節(jié)人和老師也在玩竹節(jié)人兩段內容時,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眷戀和對傳統(tǒng)玩具的喜愛。《宇宙生命之謎》一課表達了作者對宇宙生命之謎的好奇心和科學家頑強不屈的探索精神。我們也要學習這種寫法,寫事物時融入感情:①通過生活再現表現情感;②通過融入美好的意象表現情感;③選擇典型細節(jié)來表現情感;④妙用濃烈的氛圍表現情感。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課前自主預習,已經養(yǎng)成摘抄、積累語言的習慣。但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表面,不能多角度品讀語言,感受文章的內涵,因此,基于本單元課例的特點,以及《課標》中對于高段閱讀的要求,本單元的訓練要求是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閱讀一篇文章,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就有所不同。如《竹節(jié)人》主要寫了“制作竹節(jié)人”
“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玩玩具”
三件事,“制作竹節(jié)人”可以采用掃描式閱讀法,“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的故事”可以采用研讀法。
【教法建議】
1.在閱讀教學中,注意精講多練,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展開閱讀,在課堂情境中習得閱讀方法,注重文本解讀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增強問題意識,從揣摩寫法與創(chuàng)作意圖出發(fā)設計閱讀教學,精心選擇優(yōu)質信息進行有效補充和拓展,以讀促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2.把握好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不同,重在培養(yǎng)學生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讀課文的能力。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為主,教師做適當點撥。
3.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樂趣。六年級是在習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仍要從激趣入手,多種方式讓學生產生習作的愿望。
4.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篇章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
【課時安排】
分類
內容
課時
課文
9.竹節(jié)人
10.宇宙生命之謎
11.故宮博物院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詞句段運用
日積月累
合計
9竹節(jié)人(精讀課文)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15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4.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閱讀目的,確定采用恰當的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把你的玩具介紹介紹吧(可以從名稱、材質、用途等方面介紹)。
2.你有動手制作玩具的經驗嗎?想一想,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樂趣?與同學們分享。
二、介紹作者
范錫林,筆名雪凌,江蘇靖江人。近年來主要致力于少年傳奇小說和童話作品的創(chuàng)作,并有“范錫林少年大傳奇系列”(五卷本)出版。
主要作品:《她和她的爸爸》《你不是灰姑娘》《睜開吧,長長睫毛的眼睛》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
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重點指導生字“凜、棍”為前鼻音,“裁”為平舌音,“籌”為翹舌音等。)
(2)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2)學習多音字:哄(hònghōnghǒng)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
今天爸爸在家看小弟弟,弟弟號啕大哭,他一點兒也不會哄。
②讀一讀: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話,引得人們哄(hōng)堂大笑,圍觀的人群一哄(hòng)而散。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風靡
緊緊地埋入。課文中指鞋線緊緊地拉進桌上的裂縫里。
嵌入
形容事物很風行,像風吹倒草木一樣。
威風凜凜
表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或辦法。
別出心裁
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技高一籌
激烈的戰(zhàn)斗。
鏖戰(zhàn)
技藝比別人高出一截。
沮喪
形容怨恨失落的樣子。
悻悻
灰心,失望,傷心,灰心喪氣。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榮德基課件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
四、學習“會寫字”
豁
凜
疙
瘩
棍
悟
裁
籌
橡
雕
跺
沮
趴
屜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凜、棍、悟、磕、跺、沮、、趴”,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疙、瘩”半包圍結構。
“嵌、籌”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嵌、凜、裁、籌、蹲”,學生練寫。
豁:左右結構,左邊是“害”,右邊是“谷”,上面是“八”,捺變點,下面是“人”。
凜:左面兩點水,右面是“稟”,右下部“示”第一橫短,第二橫稍長。
裁:讀cái,左下部是“衣”,注意與“栽”區(qū)分開。
籌:上下結構,上面是竹字頭,下面一個“壽”字。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1.閱讀課文,說說本文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回憶小時候制作竹節(jié)人。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竹節(jié)人令我們癡迷。
第三部分(19—29自然段):老師沒收了竹節(jié)人,卻也偷偷在玩竹節(jié)人的趣事。
六、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課文,讓我們知道了,文中的孩子們玩竹節(jié)人非常開心。
七、當堂檢測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八、課后作業(yè)
(請課后完成《典中點》本課的“基礎練習”板塊的習題。)
(1)
(2)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17-29)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2.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復習鞏固,聽寫生詞。
1.出示生字: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2.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竹節(jié)人》,我們知道這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你還記得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嗎?
(制作竹節(jié)人
斗竹節(jié)人
老師也喜歡玩竹節(jié)人)
3.說一說,自己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你記住了些什么細節(jié)?
二、品讀釋疑。
(一)自由讀課文,請將你感興趣的內容畫下來,說說你的感受。
1.“把毛筆桿鋸成寸把長的一截,這就是竹節(jié)人的腦袋連同身軀了,在上面鉆一對小眼,供裝手臂用。再鋸八截短的,分別做四肢,用一根納鞋底的線把它們穿在一起,就成了。鋸的時候要小心,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BR> 思考:
(1)
制作竹節(jié)人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按照竹節(jié)人的制作順序描寫)
(2)
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從“寸把長的一截”“一對”“八截”“一根”等數量詞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制作竹節(jié)人時候非常用心,寫出了作者對竹節(jié)人的珍惜。)
2.“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火?!?BR> 思考:
(1)
“我”真的把毛筆弄丟了嗎?
(我們將毛筆拿來做竹節(jié)人了。)
(2)童年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淘氣頑皮)
3.“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zhàn),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哄作鳥獸散?!?BR> 思考:
(1)這句話并沒有直接寫竹節(jié)人搏斗得多么激烈,但我們可以從圍觀者的表現看出來,這是什么寫法?(側面描寫)
(2)課文是寫竹節(jié)人的,為什么要寫圍觀的小伙伴們?
(因為從圍觀的小伙伴們的動作“攢著”“跺腳拍手”“一哄作鳥獸散”等可以看出每一個孩子都非常喜愛竹節(jié)人,每一次的“搏斗”都不放過,所以要寫圍觀。)
4.“只見老師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玩著剛才收去的竹節(jié)人。雙手在抽屜里扯著線,嘴里念念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我們在偷看?!?BR> 思考:
(1)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的老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老師玩竹節(jié)人的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生動刻畫了一個課堂上嚴肅認真,課下童心不改的“老頑童”式的老師形象。)
(2)
從全文的中心意思來看,這段話有什么作用?
(老師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說明竹節(jié)人確實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不只是孩子們才喜歡。)
三、拓展延伸
1.讀了本文,我對童年趣事和愛師尊師有了很深的認識,我要找到相關的文學作品讀一讀。
2.推薦閱讀:《爸爸的鴿子》(林清玄)《月跡》(賈平凹)《小桔燈》冰心
《三味書屋》魯迅
《和時間賽跑》(林清玄)《童年》(高爾基)
3.在網上搜一搜,傳統(tǒng)玩具還有哪些?你最喜歡什么傳統(tǒng)玩具,將它介紹給大家聽。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種傳統(tǒng)玩具——竹節(jié)人,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五、學習寫作方法:
1.學一法:融情于事
要想讓閱讀者對作文中敘述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須努力用“放大鏡”放大細節(jié),選取鮮活、典型、感人的細節(jié)去表現文章的中心。這篇課文通過記敘竹節(jié)人的制作和玩耍的事來抒發(fā)對童年的懷念和尊師愛師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情融化在事件的描述中,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感動。這樣的真情實感,是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傾注于描寫的對象之中,滲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間。
2.舉一例: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的《背影》,寫父親給兒子道別時買橘子的那一段敘述文字,語句不多,但飽含深情,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在這父子即將遠別的特定情境下,父親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樣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勞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樣感人至深,給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把慈父的愛子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3.練一練: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按照融情于事的寫作方法寫一寫。
示例:
傘下的愛
每個人都認為母愛是偉大,但我認為母愛的偉大更體現在她愛的無私。
那是一個炎炎夏日,我上完課坐在自行車后面快樂的唱著。正如俗語所說:“夏天的天氣娃娃的臉”,突然狂風大作,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嘩嘩嘩”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上傾瀉而下,媽媽急忙停下車從包里拿出了唯一的雨傘,對我說“寧寧,快撐起傘?!蔽颐置_地撐起傘放在了媽媽的頭上,結果一陣風大風,傘吹反了,單薄的我也差一點被風吹得飛了起來。媽媽用命令的語氣說“鄭淮寧,自己打。”我無奈的把傘移開了,只見雨水順著媽媽的頭了和臉頰流了下來。
雨,不知不覺地停了,這時我發(fā)現媽媽的全身濕透了?;氐郊?,媽媽一個噴嚏接著一個噴嚏。第二天,她就發(fā)高燒了,在這發(fā)燒的期間,媽媽不知吃了多少的苦藥。一看到藥,我就很難受,若不是媽媽把傘給我,也就不會生病了。
啊,原來母愛是時刻不在,無處都在的,母愛將會陪伴我們一身!
六、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我們最偉大的節(jié)日》《激動人心的時刻》。
(3)
(4)
(5)
(6)
(7)
(8)
(9)
(10)
板書設計
制作竹節(jié)人
搏斗之樂
樣子——壯士
竹節(jié)人
妙趣橫生
愛師尊師
變身——“齊天小圣”“金鉤大王”
伙伴圍觀
老師也愛
偷玩被收
老師在玩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辨字組詞。
咸()
耙()
蕎()
霎()
成()
粑()
橋()
需()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土
一()種子
一()床
一()雪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讀下面一段話,完成練習。
三黑一邊耙地,一邊想著: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他()的,連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蟈蟈,也叫得更歡。
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句子中的括號里。再仿寫所填詞語。
2.用“
”畫出這段話中對三黑心理描寫的句子。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蹦闶窃趺蠢斫膺@句話的?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寫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
參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蕎(蕎麥)
霎(霎時)
成(成長)
粑(糍粑)
橋(木橋)
需(需要)
二、一(塊)土
一(粒)種子
一(張)床
一(場)雪
三、1.笑瞇瞇
美滋滋
樂呵呵
2.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边@是三黑的心理描寫,寫出他重獲土地后的喜悅之情。
四、示例:秋天的葉子活象一個惆悵的老人,飄落時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別。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辨字組詞。
咸()
耙()
蕎()
霎()
成()
粑()
橋()
需()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土
一()種子
一()床
一()雪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讀下面一段話,完成練習。
三黑一邊耙地,一邊想著: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他()的,連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蟈蟈,也叫得更歡。
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句子中的括號里。再仿寫所填詞語。
2.用“
”畫出這段話中對三黑心理描寫的句子。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寫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
參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蕎(蕎麥)
霎(霎時)
成(成長)
粑(糍粑)
橋(木橋)
需(需要)
二、一(塊)土
一(粒)種子
一(張)床
一(場)雪
三、1.笑瞇瞇
美滋滋
樂呵呵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边@是三黑的心理描寫,寫出他重獲土地后的喜悅之情。
四、示例:秋天的葉子活象一個惆悵的老人,飄落時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別。
【教材分析】
1.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竹節(jié)人》、《宇宙生命之謎》、《故宮博物院》三篇課文組成。《竹節(jié)人》主要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宇宙生命之謎》這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艱難歷程,說明到目前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未解的謎。
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豆蕦m博物院》這篇課文大體按照游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并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讀者既從中獲得了對故宮的一般性了解,又對祖國的傳統(tǒng)建筑藝術產生自豪感。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要求能正確選擇材料來寫作文,通過文字表達情感?!墩Z文園地》學習根據任務選擇合適的材料,有目的地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閱讀;積累并練習寫人入迷的情景,學會逐項說明理由;理解積累古詩《春日》。
2.單元重點:
(1)根據閱讀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有意安排了這一訓練點?!吨窆?jié)人》閱讀要求中安排了三個任務,即(1)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2)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快樂。(3)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課文要求按照三個任務關注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队钪嫔i》在課后提出了問題:如果你想探究下面這些問題,會怎樣閱讀這篇文章?(1)科學家是怎么判斷其他星球沒有生命的?(2)人類能否移居火星?這樣設置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根據讀書目的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豆蕦m博物院》一課的兩個任務是(1)為家人設計故宮參觀路線。(2)為家人介紹景點。要求學生自己根據學到的方法來有側重點地閱讀。
(2)試著在寫事物時,融入感情,表達看法?!吨窆?jié)人》一課,作者在描寫玩竹節(jié)人和老師也在玩竹節(jié)人兩段內容時,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眷戀和對傳統(tǒng)玩具的喜愛?!队钪嫔i》一課表達了作者對宇宙生命之謎的好奇心和科學家頑強不屈的探索精神。我們也要學習這種寫法,寫事物時融入感情:①通過生活再現表現情感;②通過融入美好的意象表現情感;③選擇典型細節(jié)來表現情感;④妙用濃烈的氛圍表現情感。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課前自主預習,已經養(yǎng)成摘抄、積累語言的習慣。但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表面,不能多角度品讀語言,感受文章的內涵,因此,基于本單元課例的特點,以及《課標》中對于高段閱讀的要求,本單元的訓練要求是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閱讀一篇文章,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就有所不同。如《竹節(jié)人》主要寫了“制作竹節(jié)人”
“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玩玩具”
三件事,“制作竹節(jié)人”可以采用掃描式閱讀法,“竹節(jié)人玩趣”
“老師的故事”可以采用研讀法。
【教法建議】
1.在閱讀教學中,注意精講多練,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展開閱讀,在課堂情境中習得閱讀方法,注重文本解讀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增強問題意識,從揣摩寫法與創(chuàng)作意圖出發(fā)設計閱讀教學,精心選擇優(yōu)質信息進行有效補充和拓展,以讀促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2.把握好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不同,重在培養(yǎng)學生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讀課文的能力。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為主,教師做適當點撥。
3.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樂趣。六年級是在習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仍要從激趣入手,多種方式讓學生產生習作的愿望。
4.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篇章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
【課時安排】
分類
內容
課時
課文
9.竹節(jié)人
10.宇宙生命之謎
11.故宮博物院
習作
讓生活更美好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詞句段運用
日積月累
合計
9竹節(jié)人(精讀課文)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15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4.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閱讀目的,確定采用恰當的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二、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把你的玩具介紹介紹吧(可以從名稱、材質、用途等方面介紹)。
2.你有動手制作玩具的經驗嗎?想一想,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樂趣?與同學們分享。
二、介紹作者
范錫林,筆名雪凌,江蘇靖江人。近年來主要致力于少年傳奇小說和童話作品的創(chuàng)作,并有“范錫林少年大傳奇系列”(五卷本)出版。
主要作品:《她和她的爸爸》《你不是灰姑娘》《睜開吧,長長睫毛的眼睛》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
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重點指導生字“凜、棍”為前鼻音,“裁”為平舌音,“籌”為翹舌音等。)
(2)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2)學習多音字:哄(hònghōnghǒng)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
今天爸爸在家看小弟弟,弟弟號啕大哭,他一點兒也不會哄。
②讀一讀: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話,引得人們哄(hōng)堂大笑,圍觀的人群一哄(hòng)而散。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風靡
緊緊地埋入。課文中指鞋線緊緊地拉進桌上的裂縫里。
嵌入
形容事物很風行,像風吹倒草木一樣。
威風凜凜
表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或辦法。
別出心裁
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技高一籌
激烈的戰(zhàn)斗。
鏖戰(zhàn)
技藝比別人高出一截。
沮喪
形容怨恨失落的樣子。
悻悻
灰心,失望,傷心,灰心喪氣。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榮德基課件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
四、學習“會寫字”
豁
凜
疙
瘩
棍
悟
裁
籌
橡
雕
跺
沮
趴
屜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凜、棍、悟、磕、跺、沮、、趴”,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疙、瘩”半包圍結構。
“嵌、籌”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嵌、凜、裁、籌、蹲”,學生練寫。
豁:左右結構,左邊是“害”,右邊是“谷”,上面是“八”,捺變點,下面是“人”。
凜:左面兩點水,右面是“稟”,右下部“示”第一橫短,第二橫稍長。
裁:讀cái,左下部是“衣”,注意與“栽”區(qū)分開。
籌:上下結構,上面是竹字頭,下面一個“壽”字。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1.閱讀課文,說說本文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回憶小時候制作竹節(jié)人。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竹節(jié)人令我們癡迷。
第三部分(19—29自然段):老師沒收了竹節(jié)人,卻也偷偷在玩竹節(jié)人的趣事。
六、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課文,讓我們知道了,文中的孩子們玩竹節(jié)人非常開心。
七、當堂檢測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八、課后作業(yè)
(請課后完成《典中點》本課的“基礎練習”板塊的習題。)
(1)
(2)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17-29)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2.學習作者通過記敘事件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入們帶來的樂趣,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復習鞏固,聽寫生詞。
1.出示生字:豁開
威風凜凜
疙瘩
冰棍
孫悟空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擦
雕刻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下
抽屜
2.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竹節(jié)人》,我們知道這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你還記得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嗎?
(制作竹節(jié)人
斗竹節(jié)人
老師也喜歡玩竹節(jié)人)
3.說一說,自己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你記住了些什么細節(jié)?
二、品讀釋疑。
(一)自由讀課文,請將你感興趣的內容畫下來,說說你的感受。
1.“把毛筆桿鋸成寸把長的一截,這就是竹節(jié)人的腦袋連同身軀了,在上面鉆一對小眼,供裝手臂用。再鋸八截短的,分別做四肢,用一根納鞋底的線把它們穿在一起,就成了。鋸的時候要小心,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BR> 思考:
(3)
制作竹節(jié)人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按照竹節(jié)人的制作順序描寫)
(4)
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從“寸把長的一截”“一對”“八截”“一根”等數量詞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制作竹節(jié)人時候非常用心,寫出了作者對竹節(jié)人的珍惜。)
2.“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火?!?BR> 思考:
(2)
“我”真的把毛筆弄丟了嗎?
(我們將毛筆拿來做竹節(jié)人了。)
(2)童年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淘氣頑皮)
3.“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zhàn),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哄作鳥獸散?!?BR> 思考:
(1)這句話并沒有直接寫竹節(jié)人搏斗得多么激烈,但我們可以從圍觀者的表現看出來,這是什么寫法?(側面描寫)
(2)課文是寫竹節(jié)人的,為什么要寫圍觀的小伙伴們?
(因為從圍觀的小伙伴們的動作“攢著”“跺腳拍手”“一哄作鳥獸散”等可以看出每一個孩子都非常喜愛竹節(jié)人,每一次的“搏斗”都不放過,所以要寫圍觀。)
4.“只見老師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玩著剛才收去的竹節(jié)人。雙手在抽屜里扯著線,嘴里念念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我們在偷看?!?BR> 思考:
(3)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的老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老師玩竹節(jié)人的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生動刻畫了一個課堂上嚴肅認真,課下童心不改的“老頑童”式的老師形象。)
(4)
從全文的中心意思來看,這段話有什么作用?
(老師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說明竹節(jié)人確實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不只是孩子們才喜歡。)
三、拓展延伸
1.讀了本文,我對童年趣事和愛師尊師有了很深的認識,我要找到相關的文學作品讀一讀。
2.推薦閱讀:《爸爸的鴿子》(林清玄)《月跡》(賈平凹)《小桔燈》冰心
《三味書屋》魯迅
《和時間賽跑》(林清玄)《童年》(高爾基)
3.在網上搜一搜,傳統(tǒng)玩具還有哪些?你最喜歡什么傳統(tǒng)玩具,將它介紹給大家聽。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種傳統(tǒng)玩具——竹節(jié)人,講述的是“我”小時候用毛筆桿制作竹節(jié)人,與同學在課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圍觀,課上偷玩被老師收走后,發(fā)現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愛玩竹節(jié)人。表現了作者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以及愛師尊師的師生情誼。
五、學習寫作方法:
1.學一法:融情于事
要想讓閱讀者對作文中敘述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須努力用“放大鏡”放大細節(jié),選取鮮活、典型、感人的細節(jié)去表現文章的中心。這篇課文通過記敘竹節(jié)人的制作和玩耍的事來抒發(fā)對童年的懷念和尊師愛師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情融化在事件的描述中,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感動。這樣的真情實感,是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傾注于描寫的對象之中,滲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間。
2.舉一例: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的《背影》,寫父親給兒子道別時買橘子的那一段敘述文字,語句不多,但飽含深情,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在這父子即將遠別的特定情境下,父親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樣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勞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樣感人至深,給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把慈父的愛子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3.練一練: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按照融情于事的寫作方法寫一寫。
示例:
傘下的愛
每個人都認為母愛是偉大,但我認為母愛的偉大更體現在她愛的無私。
那是一個炎炎夏日,我上完課坐在自行車后面快樂的唱著。正如俗語所說:“夏天的天氣娃娃的臉”,突然狂風大作,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嘩嘩嘩”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上傾瀉而下,媽媽急忙停下車從包里拿出了唯一的雨傘,對我說“寧寧,快撐起傘?!蔽颐置_地撐起傘放在了媽媽的頭上,結果一陣風大風,傘吹反了,單薄的我也差一點被風吹得飛了起來。媽媽用命令的語氣說“鄭淮寧,自己打。”我無奈的把傘移開了,只見雨水順著媽媽的頭了和臉頰流了下來。
雨,不知不覺地停了,這時我發(fā)現媽媽的全身濕透了?;氐郊?,媽媽一個噴嚏接著一個噴嚏。第二天,她就發(fā)高燒了,在這發(fā)燒的期間,媽媽不知吃了多少的苦藥。一看到藥,我就很難受,若不是媽媽把傘給我,也就不會生病了。
啊,原來母愛是時刻不在,無處都在的,母愛將會陪伴我們一身!
六、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我們最偉大的節(jié)日》《激動人心的時刻》。
(3)
(4)
(5)
(6)
(7)
(8)
(9)
(10)
板書設計
制作竹節(jié)人
搏斗之樂
樣子——壯士
竹節(jié)人
妙趣橫生
愛師尊師
變身——“齊天小圣”“金鉤大王”
伙伴圍觀
老師也愛
偷玩被收
老師在玩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辨字組詞。
咸()
耙()
蕎()
霎()
成()
粑()
橋()
需()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土
一()種子
一()床
一()雪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讀下面一段話,完成練習。
三黑一邊耙地,一邊想著: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他()的,連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蟈蟈,也叫得更歡。
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句子中的括號里。再仿寫所填詞語。
2.用“
”畫出這段話中對三黑心理描寫的句子。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蹦闶窃趺蠢斫膺@句話的?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寫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
參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蕎(蕎麥)
霎(霎時)
成(成長)
粑(糍粑)
橋(木橋)
需(需要)
二、一(塊)土
一(粒)種子
一(張)床
一(場)雪
三、1.笑瞇瞇
美滋滋
樂呵呵
4.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這是三黑的心理描寫,寫出他重獲土地后的喜悅之情。
四、示例:秋天的葉子活象一個惆悵的老人,飄落時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別。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辨字組詞。
咸()
耙()
蕎()
霎()
成()
粑()
橋()
需()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土
一()種子
一()床
一()雪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讀下面一段話,完成練習。
三黑一邊耙地,一邊想著: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他()的,連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蟈蟈,也叫得更歡。
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句子中的括號里。再仿寫所填詞語。
2.用“
”畫出這段話中對三黑心理描寫的句子。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寫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
參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蕎(蕎麥)
霎(霎時)
成(成長)
粑(糍粑)
橋(木橋)
需(需要)
二、一(塊)土
一(粒)種子
一(張)床
一(場)雪
三、1.笑瞇瞇
美滋滋
樂呵呵
5.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边@是三黑的心理描寫,寫出他重獲土地后的喜悅之情。
四、示例:秋天的葉子活象一個惆悵的老人,飄落時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別。
9竹節(jié)人課文篇五
類文閱讀-9
竹節(jié)人社戲(節(jié)選)
魯迅
然而我的意思卻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黃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許多時都不見,小旦雖然進去了,立刻又出來了一個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買豆?jié){去。他去了一刻,回來說:“沒有。賣豆?jié){的聾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還喝了兩碗呢。現在去舀一瓢水來給你喝罷?!?BR> 我不喝水,支撐著仍然看,也說不出見了些什么,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沒有什么高低。年紀小的幾個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談話。忽而一個紅衫的小丑被綁在臺柱子上,給一個花白胡子的用馬鞭打起來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著看。在這一夜里,我以為這實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然而老旦終于出臺了。老旦本來是我所最怕的東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這時候,看見大家也都很掃興,才知道他們的意見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當初還只是踱來踱去的唱,后來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擔心;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我忍耐的等著,許多工夫,只見那老旦將手一抬,我以為就要站起來了,不料他卻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舊唱。全船里幾個人不住的吁氣,其余的也打起哈欠來。雙喜終于熬不住了,說道,怕他會唱到天明還不完,還是我們走的好罷。大家立刻都贊成,和開船時候一樣踴躍,三四人徑奔船尾,拔了篙,點退幾丈,回轉船頭,駕起櫓,罵著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
(選自《朝花夕拾》)
1.“實在”在文中的意思是,它還有另外一個意思:。
2.“
我”
最
喜
歡
看的是。
3.文
中
出
現的戲
劇
中的角
色
有。
4.“我”為什么怕老旦,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
【參考答案】
1.的確
誠實
2.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3.小旦、小生、小丑、老旦
4.老旦唱的時間太長,而且對于“我”來說一點兒也不精彩。
童年的春節(jié)(節(jié)選)
冰
心
我十一歲那年,回到故鄉(xiāng)的福建福州,那里過年又熱鬧多了。我們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們這一房在一起吃飯的。從臘月廿三起,大家就忙著掃房,擦洗門窗和銅錫器具,準備糟和腌的雞、鴨、魚、肉。祖父只忙著寫春聯,貼在擦得锃亮的大門或旁門上。
新年里,我們各人從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許多好東西。最好的東西,還是燈籠,福州方言,“燈”和“丁”同音,因此送燈的數目,總比孩子的數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時我的弟弟們還小,不會和我搶,多的那一盞總是給我。這些燈:有紙的,有紗的,還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墻上掛的是“走馬燈”,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戰(zhàn)呂布”,手里提的是兩眼會活動的金魚燈,另一手就拉著一盞腳下有輪子的“白兔燈”。同時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個燈市,這一條街上大多是燈鋪。我家門口的“萬興桶石店”,兼賣各種的燈,元宵之夜,都點了起來,真是“花市燈如晝”,游人如織,歡笑滿街!
元宵過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輝煌的日子,就完結了,當大人們讓我們把許多玩夠了的燈籠,放在一起燒了之后,說:“從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學去吧?!蔽覀兡芈犞?,看著天井里那些燈籠的星星余燼,戀戀不舍地帶著一種說不出的惆悵寂寞之感。上床睡覺的時候,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過!
(選自《小橘燈》,有改動)
1.“
戀戀不舍”的意思是,和它意思相近的詞語是。
2.“我”屋墻上掛的是“
”,上面的人物是“
”,手里提的是兩眼會活動的“
”,另一手就拉著一盞腳下有輪子的“
”。
3.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作者家鄉(xiāng)元宵之夜南后街的熱鬧景象。
4.為什么“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過”?
【參考答案】
1.形容舍不得離開
示例:依依不舍2.走馬燈
三英戰(zhàn)呂布
金魚燈
白兔燈
3.示例:元宵之夜,街上店鋪的花燈都點起來了,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晝,觀燈的人絡繹不絕,街上充滿了歡聲笑語,一派熱鬧景象。
4.因為年過完了,要投入到學習中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