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的教案語言(4篇)

字號: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大班的教案語言篇一
    1、通過欣賞畫面的構圖、設色,提高審美情趣。
    2、探索用中鋒畫絲瓜、側鋒畫葉子的方法,嘗試表現(xiàn)畫面的疏密結構關系。
    3、創(chuàng)作結束后能主動清洗國畫用具,自覺排隊、不擁擠。
    1、幼兒認識過絲瓜。
    2、課件:齊白石的作品《絲瓜》,絲瓜系列作品多幅。
    3、國畫工具材料。
    1、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
    教師:你見過的絲瓜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綠色的,細長條,上面有深色的、細細長長的筋脈)
    2、欣賞齊白石的作品《絲瓜》。
    教師:畫上有什么?有幾個絲瓜?除了有絲瓜,還有什么?葉子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彎彎曲曲的線是什么?像什么?(絲瓜有的細一點,有的粗一點,葉子像手掌,藤是彎彎曲曲的,像電話線)
    3、師幼共同討論絲瓜的創(chuàng)作方法。
    (1)教師:我們可以先畫什么?后畫什么?葉子用什么筆來畫?可以幾筆畫成?絲瓜用什么筆來畫?大概要幾筆?筋脈怎么畫?
    (2)教師小結:用大白云中鋒兩筆畫絲瓜;用提斗側鋒三五筆畫出一片葉子;用大白云中鋒畫主藤和纏繞藤;用小勾線筆濃墨勾畫葉子種絲瓜上的筋脈。
    4、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運用大小不同的毛筆來繪畫,能注意畫面的疏密關系。
    5集體欣賞、交流幼兒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側重從葉子的濃淡變化、絲瓜的形態(tài)和構圖來評價;知道水多色淡、水少色濃的特點。
    大班的教案語言篇二
    1、熟練運用10以內加減運算。
    2、能在活動中愉快合作游戲。
    幼兒人手一張券(券上數(shù)字不超過10)、游覽車(車上各有號碼1~10)、紙、筆、動物及其食物(上面分別有題目及答案)、幼兒用書《給動物喂食》。
    1、設置情景:
    ——“今天要去野生動物園,請游客們兩人一組一起游玩。”
    2、乘車(復習組成):
    (1) 、幼兒人手一張券,兩個人合起來買一張10元的票。
    (2)、個別幼兒做檢票員,買對票的幼兒可以上車出發(fā)到動物園。
    3、游園(復習加減):
    ——“野生動物園要乘游覽車,車上有號碼。兩人一組上游覽車,用手中的券做加減法,寫在紙上檢驗,得數(shù)等于車上號碼即可上車?!保ㄈ纾?+8=10上10號車等)
    4、喂食:(幼兒用書)
    ——“請選擇動物喜歡的食物。”
    喂食時要看清題目與答案是否匹配,否則不可以喂食。
    5、回家:
    ——“這次還是兩人一組上車回家?!?BR>    大班的教案語言篇三
    1、在聽聽、看看、做做中,嘗試探索對稱剪的特點。
    2、了解《過年》的來歷,感受慶新年的喜悅氣氛。
    活動準備:黑布或黑紙、各種對稱剪的圖形若干、兩張顏色不同的背景圖案、剪刀若干。彩紙若干。
    一、教師講述故事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小劇場,看一個故事。
    教師出示黑布遮蓋的背景圖案,掀開黑布,出示一個村莊的圖片。講述“年”的故事。
    師:這個聰明的老爺爺?shù)降讜氤鍪裁春棉k法能夠趕走年呢?這個時候,天黑了。(蓋上黑布)
    二、掀開黑布,逐步出示對稱剪圖片
    師:月亮掛在天空中,年獸來啦!他走進了村莊,走到一幢房子前,剛想進去,屋子里面亮起了紅紅的蠟燭!年獸看到紅紅的燭光,有些害怕,就走到了第二戶人家,剛想沖進大門,后院響起來噼噼啪啪的炮竹聲,紅紅的炮竹到處飛!年獸看到害怕極了。這個時候,村莊里的人們看到年獸害怕紅色,害怕火和炮竹的響聲,都在家里點起了火盆,掛上了紅紅的燈籠,紅紅的火光照亮了整個村子。年獸嚇得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就逃走了!
    師:以后呀,每年新年的時候,大家都會掛燈籠、點炮竹來慶祝新年。那你們有沒有看到這些東西都有一個什么特點呀?對啦!都是對稱的。那我們來一起裝飾一下這個村莊,讓她們的新年過得更熱鬧吧!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動手
    讓幼兒自行探索對稱剪的方法。
    請成功的幼兒來介紹方法。
    教師巡回指導,看到逐步的將方法引導給幼兒。
    四、教師總結經驗,幼兒第二次嘗試
    師:剛剛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分享了他是怎么剪的,那現(xiàn)在我們可以再來試一試,不僅可以把晚上的村莊打扮的更漂亮,白天的村莊因為你們的幫忙趕走了年,也在慶祝新年和春天的來到,你們也可以想一想還有什么東西是對稱的,也用這個方法幫她們裝飾一下。
    五、延伸活動
    師:現(xiàn)在我們的村子變得真漂亮,小朋友們都穿了新衣服出來玩啦!
    出示一連串的小人
    師:這些小朋友也是老師用對稱剪的方法做出來的,請你們開動小腦筋,我們在下午的游戲里,請你們自己試一試,剪一剪。
    大班的教案語言篇四
    1、通過故事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2、培養(yǎng)專心做事的好習慣。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做事情的道理。
    1、磁卡:“三心二意”、“一心一意”。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1)教師:故事里都有誰?她媽去小河邊做什么?誰能猜猜故事的內容?
    (2)幼兒閱讀后回答。
    (3)教師:小朋友的故事編的真精彩,可是我們書上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教師講述故事。
    (2)教師:故事里都有誰呢?它們在做什么?小貓開始時釣到魚了嗎?為什么沒有釣著?(因為它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做事總是三心二意的。)
    (3)教師:后來小貓釣到魚了嗎?為什么?(釣到了,因為它聽了媽媽的畫,一心一意去釣魚。)
    (1)引導幼兒理解“三心二意”的意義。
    a、教師出示詞卡。教師:你們知道什么是“三心二意”嗎?
    b、幼兒分小組討論后回答。教師小結:“三心二意”就是形容做事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不專心,一會兒做這個,一會兒忙那個,結果什么事也做不好,什么事也完不成。(2)引導幼兒理解“一心一意”的意義。
    a、教師出示詞卡。教師:那么,你們摘掉什么事一心一意嗎?
    b、幼兒分小組討論后回答。教師小結:‘一心一意“就是形容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很專心,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注意力比較集中,事情往往完成得比較好。
    (1)教師:你有沒有像小貓這樣做事三心二意的經歷呢?結果怎么樣呢?
    (2)幼兒回答。
    (3)教師:你有沒有像小貓后來那樣做事一心一意的經歷呢?結果又是什么呢?
    (4)幼兒回答。
    (1)教師:小朋友們,我們是學習小貓的“三心二意”呢?還是學習小貓的“一心一意”呢?
    (2)幼兒回答。教師小姐:小朋友們說得很對,我們以后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一心一意”,只有專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完,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