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4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篇一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常見動物在預報天氣時的特殊表現,豐富氣象知識。
    2、通過模仿、表演,掌握動物在預報天氣時的動作。
    3、引起幼兒探索關于動物的各種小秘密及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和欲望
    二、活動準備
    1、故事《動物氣象員》
    2、在班內讓幼兒每天輪流當“氣象記錄員”。
    3、動物的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烏云、太陽的頭飾個一個;沙包若干。
    4、提前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關注天氣變化,使幼兒對天氣有初步的了解。
    三、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并討論:今天是什么天氣?前幾天是什么天氣?怎樣知道明天的天氣?(聽廣播、看報紙、看電視等。)
    2、天氣預報員是怎么知道天氣的變化的?(引導幼兒討論,充分發(fā)揮想象,主動表達自己想到的各種預知天氣的方法)
    教師總結:“氣象專家是通過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觀測云象,利用專業(yè)氣象儀器測出氣溫、風速等氣象情況,來預知天氣。(可出示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氣象儀器等圖片)
    3、聽故事,知道一些動物和天氣的關系
    (1)、聽故事,了解初步了解動物的在下雨時的情形。
    (2)、師:小烏龜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蜻蜓是怎么知道的?蜘蛛又是怎么知道的?認識各種動物在下雨前的習性。
    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真神奇,他們在下雨之前做出各種動作來提醒人們要下雨了。它們是神奇的氣象員!
    4、根據幼兒的經驗,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那我們小朋友也知道在下雨之前空氣怎么樣?。?BR>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如:空氣悶熱、空氣潮濕等)
    師:一些動物也能感受到這些變化,所以就表現出一些反常的現象,人們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就能預知天氣的變化了。小動物們幫助了我們知道天氣的變化,他們很厲害?!?BR>    5、游戲《我是小小氣象預報員》
    師:小動物們是神奇的氣象員,那我們小朋友也來當回神奇的氣象員吧!游戲玩法:幼兒戴上小動物的頭飾,教師戴上太陽的頭飾,那小朋友們就隨樂玩耍,教師戴上了烏云的頭飾,小朋友們就根據自己扮演的動物,用肢體
    語言預報天氣。(游戲可進行數次,每次可讓幼兒交換頭飾,感受不同動物的表現,也可讓幼兒來當太陽和烏云。)
    游戲注意點:表演時不可碰到旁邊的小朋友,及時根據教師的頭飾做相應的反應。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仔細觀察還有哪些動物可以做氣象員的,并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與天氣"這方面的資料。
    附故事:動物氣象員
    小山羊要出門去旅行了。它剛跨了門檻,主人家玻璃缸里的一只小烏龜高聲喊住它:“山羊弟弟,今天天氣不好,要下雨,你最好不要出門。小山羊奇怪地問:“你怎么知道天會下雨? 小烏龜說:“你看見我身上的小水珠了嗎?快要下雨之前,空氣中的水汽比較多,這些水汽碰到我涼涼的背,就慢慢結成了無數的小水珠?!毙∩窖虬胄虐胍?,沒有吭聲。小烏龜說:“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問門外的蜻蜓?!毙∩窖蜃叱鲩T,正好碰上一只蜻蜓。那只蜻蜓飛得低低的。小山羊上前問道:“蜻蜓弟弟,今天天氣好嗎?我想去旅行,能去嗎?”蜻蜓說:“今天天氣不好,要下雨啦?!薄澳阍趺粗罆掠甑??”小山羊不明白地問。蜻蜓說:“你看我不是飛得很低嗎?下雨之前,空氣里的水汽特別多,我的翅膀上沾滿了水汽,就只能低低地飛?!毙∩窖蜻€是將信將疑。蜻蜓說:“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問問前面樹上的蜘蛛。”小山羊向前走去,問樹上的蜘蛛:“蜘蛛哥哥,今天會下雨嗎?我想去旅行,能去嗎?”在樹上收網的蜘蛛說:“今天天氣不好,快下雨了,請你不要出去啦?!薄澳阍趺粗罆掠昴兀俊毙∩窖騿?,蜘蛛一邊收網一邊回答:“天快下雨了,昆蟲都飛得低低的,我織在高處的網捉不到昆蟲,只好把他收下。等天晴了,我再重新在高處織網。小山羊這才相信了,它不出去旅游了,趕忙轉身回到屋里。不一會兒,真的下起雨來了。
    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篇二
    鏡子游戲
    活動目標:
    1.能做出相反的身體動作
    2.培養(yǎng)迅速反應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身體總動員”:《鏡子游戲》
    2.手搖鈴
    活動過程:
    1.猜謎引入,認識鏡子
    師:小朋友們,今天啊,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新的朋友,想認識它嗎?好,那你們來猜一猜它是誰:拿在手中對它瞧,里面有個小寶寶,你對它來笑瞇瞇,它對你來瞇瞇笑。
    師:真棒,一下子猜中了,下面我們來跟新朋友見個面,用自己的方式來打招呼,好不好???
    (猜中后拿出鏡子,讓幼兒對著鏡子做動作,并仔細觀察)
    2.玩鏡子游戲
    師:打完招呼過后,我們自己來找一個新朋友,讓他來當你的鏡子好不好?每個小朋友找一個“鏡子”,兩個人一組,小朋友自己做動作,那么當鏡子的哪位小朋友也要做出相同的動作,聽明白了嗎?
    。。。
    (在做動作的時候,讓幼兒表現自己的身體最大、最小、最高、最矮等造型)
    3.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相反動作練習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新朋友“鏡子”真神奇,那下面我們來試試其他的動作,看我們的“鏡子”朋友還會不會做到!剛剛啊,我們都是做的同樣的動作,先在我們要做相反的動作!現在,老師一個人做動作,小朋友們是“鏡子”,看誰能夠準確的做出和老師相反的動作
    (比如教師做“最大”的造型,小朋友要做“最小”的造型等等)
    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的“鏡子”游戲好玩嗎?下面啊,老師給小朋友們出一個難題,你們要認真仔細的看老師是怎么進行動作的,然后看哪個小朋友能又好又快的做出相反的動作?
    (比如教師從教師的一面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另一面,那么幼兒就要用“最慢”的速度跑過去等等,還有走路的聲音的“輕重”,教師的動作要清晰明確)
    4.交換角色游戲
    師:現在,我們再玩一個游戲,老師要選兩組小朋友,一組是“大人”,一組是“小人”,老師搖一下鈴,大人組的小朋友要先做一個動作(身體的高矮長短等),老師再搖一下鈴時,小人組的小朋友就要做出和大人組相反的動作,好,想參加的小朋友快把小手舉起來!
    學習經驗延伸:
    語言活動:播放樂曲《照鏡子》,引導幼兒通過對身體動作、面部表情等表現照鏡子的趣味,培養(yǎng)幼兒對相反的認識與理解。
    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篇三
    大班科學游戲活動方案:好玩的碘
    活動目標:
    1、感知碘遇淀粉所發(fā)生的變化,初步了解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能按一定順序操作,會整齊地擺放學具。
    3、對科學現象有探索的興趣和欲望?;顒訙蕚洌?BR>    1、碘、淀粉、容器、各種蔬菜切片。
    2、白紙、毛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以談話導入活動:“今天老師請了一位小客人來參加我們的游戲活動。(出示用淀粉畫的圖畫)“咦,這位淘氣的小客人去哪里了?小朋友你們有辦法將它請出來嗎?”(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將碘酒噴灑在圖片上,將小客人請出來。3介紹碘,今天我們要和碘來做游戲。小組游戲 會變色的水
    提供淀粉、鹽、糖、味精等物體,將這些物體分別放入清水杯中并攪拌至融化,滴入碘酒觀察那種水能夠變色,并做好記錄。
    神奇的圖畫
    提供用淀粉畫的圖畫若干張、白紙、白水、淀粉水、毛筆(棉簽)、裝有碘酒的小噴壺,幼兒動手操作,感知淀粉畫遇碘酒能變色的現象。
    有趣的食物
    提供各類常見食物、碘酒,通過實驗讓幼兒觀察哪些食物是含淀粉的,哪些食物中是不含淀粉的。
    三、游戲小結: 今天你們在游戲中發(fā)現了什么小秘密呢?會變色的物體里都藏著一樣東西,叫“淀粉”。“淀粉”和“碘酒”是一對很有趣的朋友。它們在一起會發(fā)生奇妙的變化。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小奧秘,以后我們繼續(xù)來發(fā)現。
    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篇四
    空氣
    執(zhí)教老師:陳康妍
    活動目標:
    1.發(fā)現四周都有空氣,了解空氣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學會使用一些小實驗的器材,證實空氣的存在與功用;
    3.通過對事物的觀察,激發(fā)幼兒探索空氣的興趣,萌發(fā)關心科學、樂于操作的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1.記錄表格一個
    2.教師操作材料:玻璃水缸、空玻璃瓶子、粉筆、尺子、海綿、吸管、手絹、沙子等。
    3.幼兒操作材料:
    第一組、第二組:手絹、水盆、玻璃杯;
    第三組、第四組:蠟燭、打火機、大小玻璃杯;
    4、自制游戲活動材料:
    食品袋、繩子、圈型玩具。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用塑料口袋到各處抓空氣,說一說在什么地方抓到空氣。
    二、活動內容:
    1.探索嘗試:
    ⑴、用吸管往水中吹氣,證實空氣的存在。
    ⑵、討論:空氣藏在哪里?
    出示瓶子、沙子、尺子、粉筆、海綿等。先讓幼兒猜想,哪些物體里面藏有空氣,并進行記錄。(記錄在表中)
    ⑶、教師將各種物品扔進水里,小朋友們觀察,看那些物品溢出的氣泡,證實空氣的存在,再次進行證實后并記錄。
    ⑷、聯想:還有哪些東西,哪些地方有空氣,啟發(fā)幼兒想到氣球輪船、救生圈、螞蟻洞……都有空氣。⑸、捏住鼻子試一試,有什么感覺,想一想如果四周沒有空氣會怎樣?引導幼兒了解人、動植物都需要空氣。
    2.分組實驗,感知空氣的存在與作用:
    ⑴、教師出示實驗器材,并講述實驗的步驟和實驗中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⑵、分組實驗:
    第一組、第二組:手絹為什么不濕。將手絹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壓入水下,猜猜手絹濕了沒有。拿出
    看看,手絹為什么不濕?
    第三組、第四組:哪支蠟燭滅。將兩支蠟燭點燃,用大、小兩個杯子扣在蠟燭上,觀察哪只蠟燭先滅?
    想想為什么?
    3、討論和小結:
    請每組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情況及原理,教師小結。
    4、自制游戲玩具:
    自制降落傘,感知是空氣把降落傘托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