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感悟,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心得感悟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感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感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弟子規(guī)感悟心得1000篇一
《弟子規(guī)》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局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后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為學文”七個部分。在這七個部分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便是‘入則孝’。
“入則孝”的內容為教人如何善待父母親,依我所見,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一篇,父母親把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并細心呵護我們成長,我們難道不應該善待父母嗎?那如何善待父母親?從這篇文章中我學到了很多,讓我來與你們分享罷!
孝,即孝敬父母,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個人所要繼承與發(fā)揚的美德。一個人做到孝’那這個人的為人必定不會差到那里去,在家孝敬父母親,在外孝敬比自己年長的人?!兜茏右?guī)》說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講的是父母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不能遲緩;父母讓你做事的時候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懶?!痹谏钪校覀兂3Ω改赣H敷衍了事,信息社會中的我們沉迷于手機無法自拔,不會合理使用手機,甚至于父母親“請”我們吃飯我們也是答而不動。所以《弟子規(guī)》中非常貼切的給我們描述了這個道理。盡孝從小事做起,不違抗父母親之命,做讓父母親滿意的事。
《弟子規(guī)》中有“親有疾,藥先嘗,晝夜待,不離床”父母親生病時,要先替父母親嘗藥的冷熱與安全;應該盡力晝夜服侍,一時不離開父母的床前。孟佩杰,當今時代的孝女。她8歲起就開始照顧癱瘓在床的養(yǎng)母,風雨無阻12年,現(xiàn)在她又帶著養(yǎng)母上大學。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tǒng)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jié)。雖然《弟子規(guī)》很早就有了,但是讀了它以后我發(fā)現(xiàn)它對于今天的中國仍行之有效并不容忽視而更應學之用之,從《弟子規(guī)》中我學到了如何感恩。
烏鴉尚知反哺,更何況我們是有意識的人?如果這個社會沒有了《弟子規(guī)》所傳承的孝道,那可想而知的是社會將會混亂,多了爾虞我詐,眼里全是金錢與名利,老人將得不到贍養(yǎng),孩子將沒有良好的教育。讀了《弟子規(guī)》更讓我懂得了孝的重要性——對于社會的進步性。唯有心存孝心盡孝道才能讓一個家庭更美滿、和諧《弟子規(guī)》中的孝多指孝敬父母親。依我所感,孝的含義可以更廣,可拓展為孝敬比自己年長的人。譬如老人家。善待老人家,給他們多一點微笑,多一點關懷。在現(xiàn)在面對過馬路現(xiàn)象中做到牽著他們過馬路這等舉手之勞的小事。根據(jù)心理學來說,你在幫助他人之后,心里必定有些小小的滿足感、自豪感,從而可以獲得開心。那么,再說得長遠一些,人越開心活得越久,何樂不為?其實《弟子規(guī)》表面說的是理,內在則在闡述道啊!
我們是否注意到父母眼角邊的皺紋?頭上多出的白發(fā)?手心里越來越厚的老繭?父母在漸漸的老去,而我們在慢慢的長大,越長大就更應該多承擔一些責任。父母很容易滿足,他們不需要我們掙很多的錢,而是需要我們更多的陪伴。老去的他們容易感到孤獨,渴望得到關懷,所以我們應該做到像小時候父母陪伴我們那般去陪伴他們,照顧他們。在外打拼的兒女,也請多回家看看。作為學生的我們能做的只有學習,父母努力工作為的是什么?就是希望我們能出人頭地,以后生活得更好,他們?yōu)榈牟皇撬麄冏约?,而是我們?所以學習好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取得好的成績就是孝敬父母最好的禮物。
“百善孝當先”,《弟子規(guī)》讓我認識到了孝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每一天,我都會為父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盡到孝心。我也建議那些沒有讀過《弟子規(guī)》的人讀讀,真的受益良多。
弟子規(guī)感悟心得1000篇二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guī)》,真正了解《弟子規(guī)》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yǎng)?!兜茏右?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細讀《弟子規(guī)》,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訓誡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懷朋友,都因為心懷感恩,正因為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虔誠的敬仰之心,尊敬發(fā)至內心,而后謙虛謹慎的做人。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做人的一些規(guī)范和道理。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事勿忙,忙錯多,勿畏難,勿輕略?!边@一句。意思是: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否則容易出錯,不要怕困難,也不能隨便敷衍了事。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边@簡簡單單的二十四個字概括了整篇弟子規(guī)的內容。第一句話就點明了弟子規(guī)是圣人們對我們的教導。后面十八個字把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都概括了,弟子規(guī)本身就講的是做弟子,做學生,做兒女的規(guī)矩,于是我們便帶著這樣的想法,開始讀弟子規(guī)。
初讀弟子規(guī),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感受,等讀了五、六遍,六、七遍以后,才琢磨出點意思來,我反復讀,感受越來越深,這時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讀書百遍,其意自見”?!暗茏右?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講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講的是和大眾相處時要相互愛護,并且親近有德行的人,多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非常重要不做不行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好好的學習對自己有幫助的知識了。整篇文章都在講應該怎么做兒女,應該怎么做學生,應該怎么做人。
我在讀弟子規(guī),一定少不了父母的陪同。于是,我們一起讀弟子規(guī),理解弟子規(guī),交流心得。有一天,我在爸爸的手機上看到一條短信,叫養(yǎng)生小專家。里面說修身養(yǎng)性排名第一的就是寫毛筆字。因為我也寫毛筆字,所以我也深有體會,你在不靜心的情況下是寫不好字的,但是你沉下心來寫一會兒,心就會靜下來。正如“余力學文”一段中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說的一樣,你不好好寫字,心靜不下來,沉不住氣,在心理上就會得疾病了。古人在清朝康熙年代就已經知道這個道理了。
在弟子規(guī)里,在家要孝順父母,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在外邊要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并要學禮、懂禮等;為人處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衣著要端正,說話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人在世上還要有一顆博愛的心,要愛天地萬物,愛萬物生靈,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養(yǎng),更要親近有仁德之人,不強人所難等,這些是我得到的啟發(fā)。
我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樣的語言來稱道這本書,覺得自己粗淺的贊美難以表過這本書內容之精致、意義之深遠。這是一本從古到今都讓人受益非淺的書,也是一本洗心凈腦的書。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言簡意賅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近乎完美的大愛、濃情、和諧、平實……生活在當今的時代,人們的內心浮躁,逐漸失去了那原始的寧靜和純真。在我看來,《弟子規(guī)》就是這樣一本能夠讓人返璞歸真的好書,在此推薦給大家閱讀,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讀完弟子規(guī),理解完弟子規(guī)后,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guī)》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發(fā)現(xiàn)我有些地方做得好,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好的地方我會繼續(xù)保持,并發(fā)揚光大,不好的我會改正并做到更好!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guī)感悟心得1000篇三
《弟子規(guī)》這本書的內容,是圣人對學生的訓示,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還要對自已行為約束,誠實可信,博愛眾生并親近有德行的人。
百善孝為先,而“孝”和“弟”這兩個字則是弟子規(guī)貫穿中心的“一條線”?!靶⒌堋崩锩孢€包含一個很重要的態(tài)度,就是恭敬之心,對長者的恭敬。而一個人的道德、學問都是從“孝”跟“敬”當中不斷地提升。其實一個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成為國家棟梁。
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常常讀《弟子規(guī)》,并細細思量,我真是受益匪淺,感慨良多啊!
父母把我們帶到人間,他們用自己濃濃的親情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對父母來說,我們是上天贈給他們的禮物,但在我們心中,父母是無可替代的,爸爸、媽媽良苦用心,諄諄教誨的話語,你們也常常隨著自己的意愿,想聽就聽吧,若有一點不如意就頂撞回去,以至離家出走,更厲害的',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今天想來,你們不覺得慚愧嗎?
羊跪乳,鴉反哺,為人子女理當“孝”字為先。“孝”就是心懷感激,用愛作出回報。我們的父母大都承擔著家庭的負擔,每日里,有的或在工廠車間、野地農田辛勤勞作,有的或在書山文海之中與科學技術領域艱辛探索,他們用汗水和心血努力回報社會,同時還對我們呵護有加,似明燈引領我們一步一步前行。作為兒女,每天惦記著父母,為父母辛勞,這應該是做人的起碼良知,是作為后人應盡的最基本的責任。我們現(xiàn)在年紀還小,有些事情還無能力做到,但按照父母的意愿與希望,抓緊時間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每天讓父母開心,這無疑是我們今天必須努力去做的。我認為這才是一個學生所盡孝道的最好體現(xiàn)。
“入則孝”,一個在家能敬重、孝順和關愛父母長輩的人,其品格與德性的延展必然會有一顆感恩于博愛之心,就一定會在社會生活中始終善行善為,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古有大孝之女花木蘭,大孝之男岳飛;今有著名孝子許世友無不為國家民族創(chuàng)下驚天偉業(yè)便是有力例證!
我深信:“心中有愛,就有‘孝’?!备改感枰氖恰罢鎼邸保皇欠笱芰耸碌摹胺铕B(yǎng)”。我們要誠心孝順父母,并化成行動,這樣父母一定會非常感動,那也就能報答父母恩情的萬分之一了。
細讀《弟子規(guī)》,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訓誡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懷朋友,都因為心懷感恩,正因為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虔誠的敬仰之心,尊敬發(fā)至內心,而后謙虛謹慎的做人。時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年輕人,強勢的自我,對人對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而后標新立異,自由散漫而后無法無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照《弟子規(guī)》,發(fā)現(xiàn),陋習多的不是一點,而是全部。欣喜,此書再次開啟我的啟蒙教育,內審自我價值觀,批判的接收古人為人處事的道理。
弟子規(guī)感悟心得1000篇一
《弟子規(guī)》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局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后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為學文”七個部分。在這七個部分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便是‘入則孝’。
“入則孝”的內容為教人如何善待父母親,依我所見,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一篇,父母親把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并細心呵護我們成長,我們難道不應該善待父母嗎?那如何善待父母親?從這篇文章中我學到了很多,讓我來與你們分享罷!
孝,即孝敬父母,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個人所要繼承與發(fā)揚的美德。一個人做到孝’那這個人的為人必定不會差到那里去,在家孝敬父母親,在外孝敬比自己年長的人?!兜茏右?guī)》說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講的是父母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不能遲緩;父母讓你做事的時候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懶?!痹谏钪校覀兂3Ω改赣H敷衍了事,信息社會中的我們沉迷于手機無法自拔,不會合理使用手機,甚至于父母親“請”我們吃飯我們也是答而不動。所以《弟子規(guī)》中非常貼切的給我們描述了這個道理。盡孝從小事做起,不違抗父母親之命,做讓父母親滿意的事。
《弟子規(guī)》中有“親有疾,藥先嘗,晝夜待,不離床”父母親生病時,要先替父母親嘗藥的冷熱與安全;應該盡力晝夜服侍,一時不離開父母的床前。孟佩杰,當今時代的孝女。她8歲起就開始照顧癱瘓在床的養(yǎng)母,風雨無阻12年,現(xiàn)在她又帶著養(yǎng)母上大學。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tǒng)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jié)。雖然《弟子規(guī)》很早就有了,但是讀了它以后我發(fā)現(xiàn)它對于今天的中國仍行之有效并不容忽視而更應學之用之,從《弟子規(guī)》中我學到了如何感恩。
烏鴉尚知反哺,更何況我們是有意識的人?如果這個社會沒有了《弟子規(guī)》所傳承的孝道,那可想而知的是社會將會混亂,多了爾虞我詐,眼里全是金錢與名利,老人將得不到贍養(yǎng),孩子將沒有良好的教育。讀了《弟子規(guī)》更讓我懂得了孝的重要性——對于社會的進步性。唯有心存孝心盡孝道才能讓一個家庭更美滿、和諧《弟子規(guī)》中的孝多指孝敬父母親。依我所感,孝的含義可以更廣,可拓展為孝敬比自己年長的人。譬如老人家。善待老人家,給他們多一點微笑,多一點關懷。在現(xiàn)在面對過馬路現(xiàn)象中做到牽著他們過馬路這等舉手之勞的小事。根據(jù)心理學來說,你在幫助他人之后,心里必定有些小小的滿足感、自豪感,從而可以獲得開心。那么,再說得長遠一些,人越開心活得越久,何樂不為?其實《弟子規(guī)》表面說的是理,內在則在闡述道啊!
我們是否注意到父母眼角邊的皺紋?頭上多出的白發(fā)?手心里越來越厚的老繭?父母在漸漸的老去,而我們在慢慢的長大,越長大就更應該多承擔一些責任。父母很容易滿足,他們不需要我們掙很多的錢,而是需要我們更多的陪伴。老去的他們容易感到孤獨,渴望得到關懷,所以我們應該做到像小時候父母陪伴我們那般去陪伴他們,照顧他們。在外打拼的兒女,也請多回家看看。作為學生的我們能做的只有學習,父母努力工作為的是什么?就是希望我們能出人頭地,以后生活得更好,他們?yōu)榈牟皇撬麄冏约?,而是我們?所以學習好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取得好的成績就是孝敬父母最好的禮物。
“百善孝當先”,《弟子規(guī)》讓我認識到了孝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每一天,我都會為父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盡到孝心。我也建議那些沒有讀過《弟子規(guī)》的人讀讀,真的受益良多。
弟子規(guī)感悟心得1000篇二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guī)》,真正了解《弟子規(guī)》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yǎng)?!兜茏右?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細讀《弟子規(guī)》,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訓誡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懷朋友,都因為心懷感恩,正因為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虔誠的敬仰之心,尊敬發(fā)至內心,而后謙虛謹慎的做人。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做人的一些規(guī)范和道理。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事勿忙,忙錯多,勿畏難,勿輕略?!边@一句。意思是: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否則容易出錯,不要怕困難,也不能隨便敷衍了事。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边@簡簡單單的二十四個字概括了整篇弟子規(guī)的內容。第一句話就點明了弟子規(guī)是圣人們對我們的教導。后面十八個字把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都概括了,弟子規(guī)本身就講的是做弟子,做學生,做兒女的規(guī)矩,于是我們便帶著這樣的想法,開始讀弟子規(guī)。
初讀弟子規(guī),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感受,等讀了五、六遍,六、七遍以后,才琢磨出點意思來,我反復讀,感受越來越深,這時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讀書百遍,其意自見”?!暗茏右?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講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講的是和大眾相處時要相互愛護,并且親近有德行的人,多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非常重要不做不行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好好的學習對自己有幫助的知識了。整篇文章都在講應該怎么做兒女,應該怎么做學生,應該怎么做人。
我在讀弟子規(guī),一定少不了父母的陪同。于是,我們一起讀弟子規(guī),理解弟子規(guī),交流心得。有一天,我在爸爸的手機上看到一條短信,叫養(yǎng)生小專家。里面說修身養(yǎng)性排名第一的就是寫毛筆字。因為我也寫毛筆字,所以我也深有體會,你在不靜心的情況下是寫不好字的,但是你沉下心來寫一會兒,心就會靜下來。正如“余力學文”一段中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說的一樣,你不好好寫字,心靜不下來,沉不住氣,在心理上就會得疾病了。古人在清朝康熙年代就已經知道這個道理了。
在弟子規(guī)里,在家要孝順父母,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在外邊要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并要學禮、懂禮等;為人處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衣著要端正,說話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人在世上還要有一顆博愛的心,要愛天地萬物,愛萬物生靈,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養(yǎng),更要親近有仁德之人,不強人所難等,這些是我得到的啟發(fā)。
我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樣的語言來稱道這本書,覺得自己粗淺的贊美難以表過這本書內容之精致、意義之深遠。這是一本從古到今都讓人受益非淺的書,也是一本洗心凈腦的書。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言簡意賅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近乎完美的大愛、濃情、和諧、平實……生活在當今的時代,人們的內心浮躁,逐漸失去了那原始的寧靜和純真。在我看來,《弟子規(guī)》就是這樣一本能夠讓人返璞歸真的好書,在此推薦給大家閱讀,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讀完弟子規(guī),理解完弟子規(guī)后,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guī)》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發(fā)現(xiàn)我有些地方做得好,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好的地方我會繼續(xù)保持,并發(fā)揚光大,不好的我會改正并做到更好!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guī)感悟心得1000篇三
《弟子規(guī)》這本書的內容,是圣人對學生的訓示,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還要對自已行為約束,誠實可信,博愛眾生并親近有德行的人。
百善孝為先,而“孝”和“弟”這兩個字則是弟子規(guī)貫穿中心的“一條線”?!靶⒌堋崩锩孢€包含一個很重要的態(tài)度,就是恭敬之心,對長者的恭敬。而一個人的道德、學問都是從“孝”跟“敬”當中不斷地提升。其實一個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成為國家棟梁。
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常常讀《弟子規(guī)》,并細細思量,我真是受益匪淺,感慨良多啊!
父母把我們帶到人間,他們用自己濃濃的親情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對父母來說,我們是上天贈給他們的禮物,但在我們心中,父母是無可替代的,爸爸、媽媽良苦用心,諄諄教誨的話語,你們也常常隨著自己的意愿,想聽就聽吧,若有一點不如意就頂撞回去,以至離家出走,更厲害的',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今天想來,你們不覺得慚愧嗎?
羊跪乳,鴉反哺,為人子女理當“孝”字為先。“孝”就是心懷感激,用愛作出回報。我們的父母大都承擔著家庭的負擔,每日里,有的或在工廠車間、野地農田辛勤勞作,有的或在書山文海之中與科學技術領域艱辛探索,他們用汗水和心血努力回報社會,同時還對我們呵護有加,似明燈引領我們一步一步前行。作為兒女,每天惦記著父母,為父母辛勞,這應該是做人的起碼良知,是作為后人應盡的最基本的責任。我們現(xiàn)在年紀還小,有些事情還無能力做到,但按照父母的意愿與希望,抓緊時間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每天讓父母開心,這無疑是我們今天必須努力去做的。我認為這才是一個學生所盡孝道的最好體現(xiàn)。
“入則孝”,一個在家能敬重、孝順和關愛父母長輩的人,其品格與德性的延展必然會有一顆感恩于博愛之心,就一定會在社會生活中始終善行善為,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古有大孝之女花木蘭,大孝之男岳飛;今有著名孝子許世友無不為國家民族創(chuàng)下驚天偉業(yè)便是有力例證!
我深信:“心中有愛,就有‘孝’?!备改感枰氖恰罢鎼邸保皇欠笱芰耸碌摹胺铕B(yǎng)”。我們要誠心孝順父母,并化成行動,這樣父母一定會非常感動,那也就能報答父母恩情的萬分之一了。
細讀《弟子規(guī)》,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訓誡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懷朋友,都因為心懷感恩,正因為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虔誠的敬仰之心,尊敬發(fā)至內心,而后謙虛謹慎的做人。時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年輕人,強勢的自我,對人對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而后標新立異,自由散漫而后無法無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照《弟子規(guī)》,發(fā)現(xiàn),陋習多的不是一點,而是全部。欣喜,此書再次開啟我的啟蒙教育,內審自我價值觀,批判的接收古人為人處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