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的春節(jié)》作文 描寫春節(jié)作文(三篇)

字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 的春節(jié)》作文 描寫春節(jié)作文篇一
    放煙花
    “嗖——轟——”“嗖——轟——”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成一片。煙花飛上了天空,只聽“轟——”的一聲便開出了五彩繽紛的花朵!霎時,天空布滿了火樹銀花?!疤亮耍 蔽遗c表姐異口同聲的大叫到。這時,我看到媽媽拿了一些鞭炮過來。我便對媽媽說:“媽媽,讓我來點吧?”“好吧。”我美滋滋地跑到媽媽面前,要了一個打火機,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點起了鞭炮?!班枇ㄅ纠?、噼哩啪啦……”我聽到響聲高興極了!它可是我第一次點燃的鞭炮呀!
    拜年
    我們放完炮竹互相拜年。我跑到姥姥、姥爺的面前,行了個90度的禮,然后說:“祝姥姥、姥爺新年快樂,在新的一年里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合家歡樂、龍馬精神、龍騰虎躍、龍鳳吉祥……”后來,我見姥姥、姥爺還沒有反應,就不好意思的說:“姥姥……姥爺……這個……嗯……那個……給點壓——歲錢——唄?”“嗯?要壓歲錢呀?給你!”姥姥說。我立馬接過來一摸,心中大喜,我暗想:哎呀媽呀!這么厚!發(fā)大財了!不用看了,保證少不了!哈哈哈……
    新生命
    “鐺——鐺——鐺——”除夕的'鐘聲敲響了。隨著除夕的鐘聲羊圈里傳來了“咩……咩……咩……”的幾聲羔羊叫。我叫到:“??!這是小羊的叫聲!”我們跑到羊圈一看,“啊,生了!生小羊啦!”眾人大喜。兩只!一公一母,一大一小,太可愛了!大人們連忙用剪刀把臍帶剪斷。小羊先是顫顫悠悠地掙扎著要站起來,一連幾次都“啪唧”一聲摔倒了,最后終于勉強站起來,又蹣跚的走了幾步才算站穩(wěn)。兩只小羊羔,一個身上長了米黃色的斑點,我叫它小斑點,另一個渾身雪白,我叫它小白白。大家都表示同意,我快樂極了!在新年伊始,表姐的奶奶家又增加了兩個“新成員”,它們就是那兩個屬龍的小羔羊。
    這次春節(jié)我太開心了!這可真是一個難忘的春節(jié)!
    《 的春節(jié)》作文 描寫春節(jié)作文篇二
    小時候,最盼的就是過年,總有許多好吃的,好玩的,噼里啪啦的爆竹總是讓人很懷念。整個春節(jié)都是喜氣洋洋的,最喜歡在這種熱鬧的`日子里約上幾個朋友一塊出去走走。
    臘月這天要熬臘八粥,不過一般在我們這兒,也能熬杏仁粥,白粥,許多人家基本不怎么熬粥。大人們不怎么喝粥,我們這些孩子最喜歡。從那冒著熱氣的大鍋里,舀出一碗碗粥,往往會撒許多糖。饞嘴的孩子會吃很多——滋味很好。
    除夕當屬最熱鬧的一天,一大早就被惱人的鞭炮聲吵醒了,一整天的熱鬧。入門。家家戶戶都是滿滿的酒菜香味,女人們都忙碌在廚房備年菜——臘肉,炸豆腐,肉丸子,這一天都要做好。男人們歡天喜地地去買酒,跟親朋好友小酌兩杯。
    孩子們當然也沒閑著,大一點的要么去廚房幫忙,還有打掃衛(wèi)生,小一點的孩子在白天一般耐不住性子,會三五成群地結伴出去放鞭炮。
    除夕這一天還得扎燈籠,小孩子們也幫忙,不僅扎門前院里掛的燈籠,也扎晚上孩子自己提的燈籠。有些人家自己扎,不少人家覺得麻煩,直接從外面買。不過,老一輩的人一向是自己扎,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在特定的時間親手做特定的東西,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晚上才是重頭戲,鞭炮聲要響一整個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其實也就是雜燴。整盆的年菜,整盆的饅頭,一段出來就讓人獨自直叫。大人都要喝酒,女人們聊著些家常,孩子們也在吃東西。還必須把菜加給孩子和長輩們。
    吃過年夜飯后,最耐不住的就是孩子,會拿著早就扎好燈籠出門。除夕晚上是很熱鬧的,這天晚上分外亮堂。孩子們人手一盞燈籠,有紙糊的,有動物的,有卡通的,還有電動的,自然是琳瑯滿目。
    這天晚上是一年中最吵的。每個孩子都會放炮,不到天亮絕對不會停。
    《 的春節(jié)》作文 描寫春節(jié)作文篇三
    近了,近了,我們的節(jié)日——春節(jié)快來嘍!
    與每年一樣,大年夜之前走在大街上的行人們都是行色匆匆。要么是為了前往各大超市籌備過年所需物品。要么是為了趕回家與親人團聚,雖然他們在外工作一年已是疲憊不堪,但想到很快就能與家人團聚,臉上無不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待在家里的,則大都是打掃房屋,張燈結彩,高高興興迎接春節(jié)到來。
    我則幫著家人貼春聯(lián)、掛燈籠!沒想到貼“?!本尤灰灿兄v究,得把“?!弊值惯^來貼,許是人人都想在來年沾一點“福到(倒)了”的運氣。掛燈籠可沒那么多講究了,在門兩邊各掛一個,那長長的流蘇被風兒吹動,仿佛扭動了柔美的腰肢,大大的'紅紅的燈籠也搖頭晃腦的,別具一番風味。燈籠、春聯(lián)雖不多,但大紅色卻早已渲染出過年的氣氛了。
    盼望著,大年夜總算來到了。家家戶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共享團圓之夜。吃餃子可是年夜飯中一道永恒不變的主食。有些地方吃團子、圓子,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還有些地方吃年糕,則代表著來年生活節(jié)節(jié)高。每種食物包含著相同的寓意,大家都希望能在來年能有個好兆頭。
    年夜飯后,各家各戶都要燃放煙花爆竹。據說鞭炮最早是用于驅趕邪魔鬼祟的,但后來逐漸演變成了七彩斑斕的煙火。因為煙火欣賞度更高。人們多在大年夜晚上守歲時,或在大年初一時,或在大年初五開張接財神時,或在元宵節(jié)時燃放各種鞭炮和煙火。如果沒了這“轟轟”的煙花、鞭炮聲,可能就算不上過年了!當然,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也早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一道“饕餮大餐”。
    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人們走動最頻繁的幾天。人們換上新衣,走親訪友。最歡喜的要數孩子們了,因為他們總有拿不完的壓歲錢。
    接著幾天,年味兒就漸漸淡了,直到元宵節(jié)看完花燈,吃完元宵,這個年就算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