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課教案(專業(yè)19篇)

字號:

    教案是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教案的編寫要注重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合理性,以保證教學的連續(xù)性和邏輯性。下面是一些優(yōu)秀教案范例,供教師們參考借鑒。
    復習課教案篇一
    教學內容分析:《綱要》中要求,要引導3-4歲的幼兒會點數3以內的物體,初步感知3以內物體的量。對于量的感知是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也是幼兒開始積累數學感性經驗首先遇到的問題之一?;趯τ變呵闆r的分析及對《綱要》的解析,本次活動主要內容是引導幼兒復習“以4內點數”,小動物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幼兒所熟悉,所以此次活動是以幫助小熊請客這一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把教育目標融入其中,符合小班幼兒游戲即生活的特點?;顒觼碓从谏睿帜軌蚍丈?,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4歲幼兒主要年齡特點是無意注意占主導,注意力容易分散,此時期的幼兒只對那些形象鮮明、具體生動、能引起強烈情緒的新鮮事物、新異活動有較強的.好奇心。認知活動也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通過日常觀察發(fā)現,我班幼兒對數數很感興趣。有一半幼兒能夠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數量,但仍不能理解最后一個數即為所數物體的總數。并且,對于按數取物仍較為困難。
    認知目標:認識4以內的正確點數。
    能力目標:能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4以內的物品,說出總數。
    3、情感目標:通過數學活動,體驗物品的數量關系。
    重點:是認識4以內的點數,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4以內的物品,說出總數。
    難點:體驗物品的數量關系。
    1、物質準備:雪花片若干、小熊頭飾、圖片(小雞、小貓、小兔、小狗)各一張。
    2、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學過4以內的點數。
    1、教師以游戲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復習4以內數的點數。
    教師:要求小朋友們手口一致地點數,說出總數。
    幼兒操作練習,加深幼兒對4以內點數的認識和記憶。
    請幼兒根據教師指令拿出相應的雪花片,擺成一排,邊拿邊數,說出總數。(1、2、3、4)。
    活動結束,做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規(guī)則:師幼圍成一個圓圈,教師示范動作,請幼兒數數這個動作做了幾下,跟著老師做幾下相同的動作。
    小朋友們回家之后,數數家里有幾口人。
    復習課教案篇二
    第93---95頁。
    1、通過估算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算法,提高計算效率。
    2、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答,提高學生看題,理解題意,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和同學友好合作的態(tài)度。
    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口算,提高計算效率。
    培養(yǎng)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件、投影儀等。
    教學建議教學過程修改意見讓學生通過情境,培養(yǎng)計算的正確率。
    時間掌握在2.5分鐘。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估算的,并明確估算是通過判斷進位加還是不進位加進行的。
    幫助學生弄懂題意,理出解題思路,再解決實際問題。并利用情境出示的條件,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開放性,提出不同的問題加以解決。
    可以各種形式讓學生提問,求差,求和都行。讓學生暢所欲言。
    談話:小朋友,你們看,兩只小螞蟻要過河了。你們能不能幫幫他們呢?不過,幫助小螞蟻的同學要聽老師提一個要求,一定要把題目算對,小螞蟻才能安全地過河。
    出示課件:第7題。
    分小組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先到達終點。對先到達終點的小組給予表揚,對最后到達的小組要鼓勵他們不要灰心,爭取下次比賽獲勝。
    1、第8題。
    學生自己做題,然后同桌對答案,說算法。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再集體訂正。
    2、第6題。
    復習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6+5274+5得數是幾十多?
    指名估算,并說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再出示:48+3。
    65+6。
    問: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我們會估算了,下面這兩題有什么不同?
    4人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小組匯報。
    總結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估算方法。
    估算后,再讓學生通過計算檢查估算是不是合理。
    1、第9題。
    課件出示,引導學生看清圖意。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你怎樣知道哪個隊得分最多,是多少分?關鍵要先知道什么?(各隊得的名次和各名次的得分)。
    請同學們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動物,為它計算得分,看誰的動作比較快。四人小組合作。
    三隊的得分算出來后,你有辦法給它們頒獎嗎?
    看這幅圖,你還能提什么問題嗎?四人小組討論。
    同學們回家把第9題提些問題考考爸爸媽媽,看誰提出的問題最多。教學后記通過估算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算法,提高計算效率。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答,提高學生看題,理解題意,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和同學友好合作的態(tài)度。
    板書設計:
    9、小熊隊:15+7=22。
    小兔隊:10+7+7=24(最多)。
    小狗隊:10+10=20。
    第96---97頁。
    1:借助“假日小隊”這個學生熟悉的題材,啟發(fā)學生根據各種活動的內容和情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通過活動,使學生加深理解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體驗每個假日小隊中存在的數學,感受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假日小隊”掛圖,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意見讓學生介紹豐富多彩的“假日小隊”活動,使學生熟悉本課內容并對本課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再通過師生共同反饋,讓學生懂得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使學生更能體會書本上各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提出書本以外的問題。
    1:導入新課:
    2:指導學生匯報活動內容。
    3;教師板書課題“假日小隊”。
    1;出示;“唱歌”情景圖。
    (1)仔細觀察,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唱歌的有幾人?伴奏的有幾人?
    (2)誰能說說蘑菇老師給我們提了一個什么問題呢?
    (3)小組討論。怎樣列式計算。
    (4)指名匯報,板書:15-3=12。
    (5)你能說說算式中各數表示什么意思嗎?先討論,再指名回答。
    (6)你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嗎?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2:出示:“澆水”情景圖。
    (1)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這幅圖告訴了我們哪兩個條件?
    (3)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4)要求“已經澆了多少棵?”怎樣列式計算?板書:35-8=27。
    (5)誰能說說算式中各數的意義。指名回答。
    3:出示:“看節(jié)目”情景圖。
    (1)仔細觀察,看看這幅圖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小組討論并匯報。教師最后進行歸納。
    (3)要求“一共有多少個節(jié)目?”應該怎樣列式計算?算式中各數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4)教師強調為什么要用加法計算。
    4:出示:“照相”情景圖。
    (1)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討論、匯報。最后教師歸納。
    (4)提問:剩下的膠卷夠其余每人照一張嗎?
    (5)小組討論、匯報。
    5:出示“撿廢電池”情景圖。
    (1)觀察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3)根據圖上的三個已知條件,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4)小組討論。
    (5)各組匯報提出的數學問題,并說說怎樣列式計算。教師分別板書出來。
    (6)教師帶領大家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
    復習課教案篇三
    1、負數的含義,正數和負數的讀法愛河寫法,用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小數的意義,小數的讀法和寫法,整數和小數的數位順序;小數的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把大數目改寫乘以“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求小數的近似數。
    3、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口算,用豎式進行較為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計算運用加法的一些運算律進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簡便計算。
    4、簡單周期現象的探索,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應用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xx年五年級期中練習
    一、填空
    (1)分數的意義。(2)正數和負數(3)分數的數位順序表(4)小數的近似數(5)單位名稱的改寫(6)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關系(7)小數的讀寫(8)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9)找規(guī)律(10)較大數目的改寫(11)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12)(13)找規(guī)律(14)小數比較大小。
    二、判斷、
    三、選擇題
    (1)小數大小比較(2)三角形面積計算(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面積(5)小數近似數(6)三角形面積比大小。
    四、計算
    1、口算 2、豎式計算 3、簡便計算 4、列式計算
    五、解決問題。共7題。
    復習課教案篇四
    內容初二下英語第17單元:unit17whatagood,kindgirl!
    目標要求知。
    識
    目
    標1.單詞2.短語和習慣用語:3.日常交際用語。
    4.語法:情態(tài)動詞can和may的用法。
    能力。
    目標1.熟練掌握運用本單元的四會詞和詞組,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熟練運用本單元日常交際用語,特別是“問路”和“指路”方面的句型。
    3.掌握情態(tài)動詞may“談論可能性”和“表示許可”的兩種用法。
    情感。
    目標德育目標。
    本單元敘述了一個女學生放棄看電影的機會,通過向警察問路,陪伴一個外國婦女去醫(yī)院看望她丈夫的故事。事情雖小,但充分反映了女學生那種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我們應懂得助人為樂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向具有的優(yōu)良傳統。年輕人應該在日常細小的瑣事中逐步培養(yǎng)這種高尚的情操。
    美育目標。
    通過對本單元課文的賞析,使學生深刻領悟到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只有相互關心、互相幫助,才能使這個世界充滿著愛,使我們的生活永遠沐浴在愛的陽光下。
    復習重點1.掌握有關問路和指路的日常交際用語。
    2.學習情態(tài)動詞may等的用法。
    復習難點同上。
    復習方法歸納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點
    歸
    納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點
    歸
    納
    重
    難
    點
    解
    析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難
    點
    解
    析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難
    點
    解
    析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課堂。
    檢測。
    自我評價。
    布置作業(yè)?1、預習:第二冊第十八單元。
    2、做預習練習:見初三英語總復習單元檢測題b2u18。
    附:初三英語總復習單元檢測題b2u17。
    復習課教案篇五
    1、通過練習鞏固圖形平移、對稱、旋轉的特征和性質,加深對圖形變換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2、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感受數學美和數學方法的價值。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1、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感受數學美和數學方法的價值。
    2、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圖形卡片、大頭針。
    一、回顧知識點,談話引入練習。
    1、復習提問: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指名回答)。
    2、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練習一起來復習圖形變換的知識。
    二、練習鞏固。
    1、指導完成練習一的第1題。
    巡視指導,提示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和性質。
    2、指導完成練習一的第2題。
    3、指導完成練習一的第3題。
    三、教學效果測評。
    1、指導完成練習一第4題。
    2、指導完成練習一第5題。
    四、知識拓展,設計圖案。
    2、現在大家動手做一做,看能否得到書上的圖案。(巡視,個別指導)。
    一比看誰的設計最棒!
    五、總結。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教師適時點評學生的回答)。
    六、作業(yè)設計。教材第10頁第7題。
    復習課教案篇六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分數乘、除法,這些運算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先一起來復習分數乘、除法的有關內容。(板書課題)。
    1.口算下列各題。
    (1)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114頁的第1題。
    (2)指名學生說說口算過程,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口算情況。
    小結:怎樣計算分數乘法?(包括分數乘分數和分數乘整數兩種情況)怎樣計算分數除法?(包括分數除以分數和分數除以整數及整數除以分數)。
    2.計算練習。
    (1)出示課本第114頁第2題上面8題,學生每人計算四題。
    (2)結合學生練習情況進行講評,注意分析學生計算中出現的錯誤的原因及如何改正。
    (3)出示第2題的下面三題,學生獨立計算。
    講評學生計算情況,請學生說說計算分數連乘和乘、除混合運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3.名數改寫。
    出示題目:2/5時=()分4/25千克=()克。
    3/5米=()厘米5/8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7/20公頃=()平方米340立方分米=()立方米。
    54分=()時255毫升=()升。
    (1)先請學生說說名數改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左邊四題或右邊四題,完成后指名口答,說說怎樣改寫的。
    4.先找出單位1的量,再把數量關系補充完整。
    (1)女生人數占全班的2/5。(2)今年小麥產量比去年增加1/8。
    (3)柳樹棵數的2/3和楊樹棵數相等。(4)已經修了水渠全長的3/7。
    請學生同桌之間進行練習,說說每句話中的單位1的量并說說數量關系式。
    出示下列題目:
    (7)一套服裝,上衣120元,是這套服裝價錢的3/5,褲子多少元?
    學生逐一完成以上問題,交流時重點分析數量關系,教師多給予學習困難生發(fā)言交流的機會。
    復習課教案篇七
    一、導入。
    冬天到了,外面天寒地凍。可是北方獨有的冰雪卻為我們帶了無窮的樂趣。今天讓我們到滑雪勝地去感受滑雪帶來的歡樂!
    二、過程:
    (一)、乘著火車去滑雪。(給拼音填漢字)。
    “火車五分鐘之后就出發(fā)了,如果同學們能成功地填寫完音節(jié)下面的漢字,就能乘上去滑雪場的火車了??梢佑桶?!”
    生寫,同桌拼讀,全班齊讀,注意琴、已、休、再、候、猴等字的寫法和重點筆畫。
    (二)、跨越障礙(形近字組詞,選詞填空)。
    根據實際情況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好習慣。同時比賽的形式也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
    火車在行駛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礙,我們該怎么班呢?是后退還是繼續(xù)前行呢?小組合作學習,看哪個小組先寫完,哪組就是“小勇士隊”。
    (三)、勇闖三關,進入滑雪場。
    “火車到了滑雪場,可是我們要通過三關才能進入,同學們有信心嗎?”
    1、照樣子寫詞語(aabb、abb等詞語形式)。
    2、加部首組新字,再組詞(進一步提高學生形近字辨析的能力)。
    3、反義詞練習。
    “成功闖過三關,我們可以進入滑雪場了!”
    (四)、滑雪比賽開始(查字典比賽)。
    “終于到了我們盼望已久的滑雪比賽,誰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按要求查完下面的字,誰就是今天滑雪比賽的冠軍,同學們努力?。 ?BR>    三、總結。
    “今天我們經歷了一場愉快而有意義的滑雪比賽。同學們表現很出色。下課后,請同學把你的答題卡上交,讓老師也來分享你們學習的快樂吧!”
    復習課教案篇八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學期所學的主要內容:因數和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空間與圖形、統計。
    根據這一冊教材內容涉及面廣,基本概念多,很多知識都是今后進一步學習的基礎知識等特點,必須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聽復習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學生對本冊概念,計算方法和其它知識更媽地理解和掌握,并把各單元的內容聯系起來,形成較系統的知識,使學生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1、因數和倍數1課時。
    2、分數的意義和性質1課時。
    3、分數的加法和減法1課時。
    4、空間與圖形1課時。
    5、統計1課時。
    2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掌握求因數、倍數、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自主梳理知識,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
    辨析和理解知識間的區(qū)別和聯系。
    一、鞏固相關概念,理解它們的區(qū)別與聯系。
    同學們回憶一下,有關因數與倍數我們學到了什么?介紹了哪些概念?
    板書概念名稱,并讓學生說出每個概念及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相關概念,并形成相應的知識網絡。
    二、鞏固練習。
    1、復習自然數、整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
    (1)在2、3、0、91、0.25、1、65和50中,()是自然數,()是奇數,()是偶數,()是質數,()是合數。
    (2)教材第138頁第2題。
    學生根據題目要求寫出答案,并集體交流。
    將其中的合數分解質因數。
    問:質數與分解質因數有什么不同?
    (3)師小結:自然數按能否被2整除分為奇數和偶數。自然數(0除外)按因數的個數分為1、質數和合數。
    2、復習因數、倍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和互質數。
    判斷。完成141頁第1題(引導學生完成,教師訂正)。
    補充:(1)一個數的倍數都比它的因數大。()。
    (2)4.2÷0.6=7,我們說4.2是0.6的倍數。()。
    說明:“4.2是0.6的7倍”是對的,但幾倍與倍數是有區(qū)別的。因數和倍數只在整數范圍內研究。所以,我們不能說0.6是4.2的因數,4.2是0.6的倍數。
    (3)24÷6=4,我們說24是倍數,6是因數。()。
    (4)是互質數的兩個數一定是質數。()。
    問:互質數與質數有什么不同?
    (5)兩個質數相乘的積一定是合數。()。
    (6)如果一個自然數是6的倍數,那么它一事實上是2的倍數。()。
    小結:一個數的因數個數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3復習2、3、5的倍數的特征。
    做教材138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4、復習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完成第141頁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小結:當兩個數是互質數時,它們的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總人倍數數是它們的乘積。當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倍數時,較小數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較大數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三、全課總結(略)。
    四、作業(yè):
    我認為在復習中,老師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學困生。必須努力達到期末考試100%的合格率。為此,我與班主任一起對全班進行了臨時位置大調整(僅限復習期間的兩周),將最需要關注的學生集中到正中間一組。這樣有效提高了對學困生的關注,能在教學中及時觀察他們的聽講狀況,在課堂巡視中重點加強指導,在作業(yè)批改時做到優(yōu)先面批、逐一指導。
    在教學的設計上,我努力體現課型特點。使學優(yōu)生感覺復習課仍舊有新“知”(知識間的結構)可學,仍舊有新“問題”(知識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值得研究,仍舊有新“題目”(知識薄弱點或易錯題)需要思考。
    1、引導學生主動梳理知識,形成正確的認知編碼。將教材中分散于兩個單元中有關“數論”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有關因數與倍數完整的知識結構圖。
    2、有目的的組織學生加強概念間的聯系與對比。比較了“質數”與“互質數”、“質數”與“分解質因數”、“因數與倍數”與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中的“因數”以及“誰是誰的幾倍”之間的區(qū)別。
    3、通過平時作業(yè)及單元檢測發(fā)現的問題,結合自己搜集的學生易錯題精心設計教學練習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練習有新意,有坡度,有所得,注意兼顧學困生。
    復習課教案篇九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課本第111-112頁的例4以和“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二的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能把稍復雜的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的有關知識系統化。
    2、數學考慮:能牢固掌握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的基本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
    3、解決問題:能夠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正確解答稍復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提高同學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同學認真審題和學會聯系實際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復習梳理,再現知識。
    1、復習一類應用題。
    (1)復習鞏固。
    屏幕出示兩條信息,生根據這兩條信息自身提出問題,自身解決問題。
    水彩畫50幅;蠟筆畫80幅。
    (2)合作交流。
    在小組中相互說說解題時是怎樣想的。
    (3)討論梳理。
    比較歸納各題的相同點。
    板書:找出單位“1”
    2、復習二、三類應用題。
    (1)復習鞏固。
    屏幕出示如下信息:
    a、蠟筆畫有80幅b、水彩畫有50幅。
    35。
    c、水彩畫比蠟筆畫少―d、水彩畫是蠟筆畫的―。
    88。
    讓同學從以上信息中任選兩條,自身提出問題,自身解決問題。
    (2)交流研討。
    屏幕出示四種情況。(略)。
    (3)總結梳理。
    以上各題的解題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弄清以哪個數量作為單位“1”;再分析數量間的關系;選擇適當的方法解答。(后兩條板書)。
    (4)類推延伸。
    教師點撥:
    假如把以上幾道應用題分率句中的分數改為百分數,你會做嗎?這說明什么?
    小結:
    在一般情況下,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應先找出分率句中的單位“1”,再分析數量間的關系,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算術或方程來解答。
    復習課教案篇十
    (一)復習。
    1、出示課本第81頁第1題。
    觀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說明理由。
    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
    說說57+9和75+9你是怎么計算的?
    2、出示課本第81頁第2題。
    觀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減?說明理由。
    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
    說說57-9和75-9你是怎么計算的?
    3、出示課本第81頁第3題。
    說說每道題的計算順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獨立進行計算。
    (二)鞏固練習。
    1、練習十九第1~3題。
    2、練習十九第5題和第9題。
    3、練習十九第11題。
    4、練習十九第13題。
    獨立計算,匯報。
    (三)課堂。
    復習課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的:
    1.用分數的有關知識,熟練地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2.能溝通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練習與應用。
    1.第52頁第10題。
    先做第一題:五一班一共有學生40人,其中女生有21人。女生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1)先讓學生聯系分數的意義口頭分析: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0份,女生人數占了其中的21份,所以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21/40。
    (2)再讓學生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列出算式,并寫出得數。
    (3)獨立做下面兩題。
    (4)交流總結。
    2.做第11題。
    學生先獨立練習。
    引導比較:a三道題目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選擇的除數有什么不同?
    c從中還能想到些什么?
    溝通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聯系。
    3.做第12題練習后加強對比。
    (1)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算式中選擇的被除數為什么不同?除數為什么相同?
    (3)商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4.做第13題練習后加強對比。
    要引導學生區(qū)別清楚:
    (1)第一個問題是求平均每條童褲用了這塊布的幾分之幾,需要把5米看做單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數不注明單位名稱。
    (2)第二個問題是求平均每條童褲用布幾分之幾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結果要注明單位名稱“米”。
    二、思考題。
    方法一:可以根據每個分數中分子與分母的大小關系來判斷。
    方法二:通過畫圖幫助思考。
    三、課堂總結。
    四、完成補充習題上的練習。
    授后小記。
    這部分練習題主要是復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方法。主要幫學生回顧,只要用“是”字前面的量除以“是”字后面的量。
    其次,主要練習“每份是總量的幾分之幾”及“每份是總量的幾分之幾*”的問題,這樣的題目主要幫助學生回憶:如果問題中沒有單位名稱則要將總量看作單位“1”,而如果問題中有單位名稱則要將總量看作實際的量。
    復習課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認讀本單元的幾個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
    能熟練的拼讀拼音組成的詞語。
    能基本看懂圖的意思,用一句或幾句簡單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了解秋天的特點。)。
    (二)復習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
    (三)拼讀兩個拼音組成的詞語。
    并知道這些東西的用處。
    (四)拼讀三個拼音組成的詞語。
    讀拼音--認識動物--說一句簡單的話。
    (五)我會講。
    看懂圖的意思,能說一句簡單的話,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講幾句或一段話。
    (六)小結。
    我們該怎樣愛護動物?
    [復習四第一課時(網友來稿)教案教學設計]。
    復習課教案篇十三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區(qū)別大小寫字母。
    2、通過填空組詞進行詞語搭配訓練。
    3、讓學生句中體會恰當地加上一些詞語,可以使句子變得更具體、更生動。
    4、指導左右結構字的書寫。
    朗讀短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想象能力。
    復習漢語拼音;讀字餓、組詞,了解字詞句之間的關系;朗讀短文。
    學生練習為住,教師指導
    幻燈片
    (完成第一至四題)
    一、提出學習要求
    交待這一節(jié)課的訓練內容,在大寫字母右邊括號里填寫小寫字母,練習詞語搭配,讀讀學過的詞語,進行句子比較。
    二、練習第一題
    1、指名讀題目,說說題目要求。(10個大寫字母分組排列,每組字母形體相近,學生易混,通過區(qū)別、比較,加深印象,并對照大寫字母填寫相應的小寫字母。)
    2、學生小聲認讀大寫字母,讀呼讀音。
    3、指名讀。
    4、學生一組一組辨認,說說每一組字母的相似處和不同處。
    5、學生在括號里填寫相應的小寫字母,同桌同學互相檢查,小黑板訂正。
    三、練習第二題
    1、學生讀題目,明確題目要求。(組詞練習目的是讓學生知道詞語搭配要恰當,幫助學生豐富詞匯。)
    2、先讀左邊三組,指名瀆。前邊的詞已經表示“怎么樣”,后邊填上“做什么”。如,高興地(說笑),(可以說出不同的詞語,最后選擇一個填寫在括號內。)
    3、先自己在括號里填寫,同桌同學檢查,幻燈片訂正。
    4、再做右邊三組,指名讀。右邊三組詞光說“怎么樣”后邊填上具體事物的“名稱”,即什么東西。如,圓圓的(月亮)
    四、練習第三題
    1、學生讀題目,明確要求。(目的是復習要求認識的詞語,要求把字音讀準。)
    2、學生自由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五、練習第四題
    1、學生讀題,明確要求。(用幻燈片打出句子,進行對比。)
    2、打出第一組句子。指名學生讀第一句,說說句子的意思。再指名學生讀第二句,比較一下比第一個句子多了什么詞語,說說第二句的意思。第二句多了“高興地”、“甜甜地”,把意思表達得更具體了。
    3、學生自由讀這一組的句子,進行體會。
    4、第二組句子用學習第一組的方法練習。
    (完成第五題及寫字訓練)
    一、練習第五題
    1、學生自由讀。
    (1)要讀正確、流利。遇到不認識的字,迅速看拼音,再讀幾遍生字,讀熟了,再連起來讀句子。
    (2)按標點符號停頓。句號比逗號、分號停頓時間稍長些,最后一句是感嘆號,要讀出贊美的語氣。
    2、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二、寫字訓練
    先讓學生讀題目要求。
    1、把田字格中的字按順序讀一讀??此鼈冇惺裁刺攸c。
    2、都是左右結構,每個字的寫法要注意什么。
    “醒、群、順”左右要勻衡,寫時要緊湊。“順”字左半部的“川”字略窄,右邊的“頁”稍大些。
    “擺、胸、姨”三個字都是左窄右寬。“擺”字右半部上面的“四”字要寫扁。“姨”字最后一筆的“捺”要伸出來。
    3、學生練習書寫。
    復習課教案篇十四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的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以及觀察物體。
    本班有學生45人。大多數是留守兒童,學生對本期所學基礎知識掌握的一般,有關概念部分學生掌握的較差,主要表現在平時訓練時學生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計算方面有80%的學生已經過關,個別學生由于學習習慣差計算經常出錯。在能力方面,目前在兩位數加減中學生基本能夠正確計算,在乘法有關計算中個別學生存在問題,特別是解決問題和自己提問題不夠完整。通過期末總復習,使學生在知識、技能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1、進一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的計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夠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和進一步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熟練運用乘法口決進行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長度概念,熟記1米=100厘米,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計長度的意識。
    4、繼續(xù)辯認從不同位置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
    1、100以內加減法中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聯系生活實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采取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引導學生歸納,整理所學知識,幫助學生系統地把握知識。
    3、復習時,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本學期的重點內容是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以及表內乘法,這些知識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要使學生切實掌握好?!伴L度單位”、“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等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復習過程中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4、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在課堂上要加強關注程度,多進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長進行溝通,限度地轉化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爭取借助期末考試的壓力,讓這部分學生有所進步。
    5、注意針對學生復習過程實際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復習計劃。
    復習課教案篇十五
    1.米這個單位,通常用來量比較(??)的物體。
    2.厘米這個單位,通常用來量比較(???)的物體。
    3.回顧新課時量的一些物體的長度。
    用米尺量教師的課桌,大約高(???)米。
    用卷尺量教師的門,大約高(??)米。
    4.在(?)里填上“米”或“厘米”
    家里的墻壁高約3(??)。
    手機長約10(??)。
    家里的房間長約5(??)。
    家里飯桌長約80(??)。
    家里書桌的長大約是150(???)。
    媽媽身高約160(??)。
    5.在(?)里填上“”、“”或“=”。
    8米(?)7米???2厘米(??)2米。
    100厘米(???)1米????20里(??)2米。
    1米(???)10厘米?????200厘米(??)2米。
    6.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汽車大約長10(???)????鉛筆大約長10(??)。
    二、復習解決實際問題。
    一、乘除法的意義。
    圖略。
    (1)(?)個花瓶,每個花瓶中有(?)朵花,一共有(?)朵鮮花。
    (2)有(??)朵鮮花,每個花瓶中放(??)朵,可以放(?)個花瓶。
    二、解決實際問題。
    1.計算器30元,鬧鐘比計算器便宜17元,鬧鐘多少元?
    獨立完成后交流“便宜”的意思。
    2.池塘里原來有27只鵝,又游來了28只,一共有多少只?
    獨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3.花壇里共有80朵鮮花,已經開了46朵,還剩多少朵沒有開?
    獨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4.(1)每只溫度計4元,買4只溫度計要用多少元?
    (2)鋼筆每枝5元,茶杯每個6元。30元錢可以買幾枝鋼筆?如果買茶杯呢?
    獨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復習時分秒、觀察物體、統計和可能性。
    一、???寫出下列鐘面的時刻。
    圖略。
    2、在(?)里填上“時”“分”“秒”。
    (1)算一道口算題大約要用6(??)。
    (2)同學們每天在學校的時間大約是6(??)。
    (3)做一次眼保健操大約要用5(???)。
    (4)小玲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10(??)。
    (5)小紅課間休息15(???)。
    (6)跳30下繩大約需要25(???)。
    (7)小明在公園里玩了1(??)。
    (8)小芳跑100米大約要20(???)。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1)袋子里都是白球,任意摸一個,摸到的(??)是白球。
    (2)袋子里都是黃球,任意摸一個,摸到的(??)是白球。
    二、根據所給的時間畫出分針和時針。
    圖略。
    6:45????7:05???11:55??4:15。
    復習課教案篇十六
    1.熟知考綱,了解論述類文章的特點。
    2.掌握理解概念和句子這一考點的命題特點。
    3.科學訓練,掌握答題的方法技巧。
    強化訓練了,熟練運用此類試題的答題方法技巧。
    教學難點。
    提高答題的正確率。
    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c。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新課標試卷把論述類文章當作必考內容來考,而且命題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键c一般采用命題形式,以三道選擇題形式出現,呈現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模式。在所設的試題中兩個能力層級均有涉及,在六個小考點中重點考查重要概念、文章內容的篩選并整合、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三個小考點。
    新課標考試大綱對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理解能力層次的要求為:(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這是論述類文章“理解”層級中的兩個重要考點,這一考點在高考命題中必設試題,具體命題時緊扣文本,不引申,不拓展。題型采用“四選一”單一選擇題的形式,分值為3分。
    “論述類文章”是指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科學的文章,它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歷史學、文化學、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的文章。高考所選的論述文,往往是反映某一個領域最新動向的文章,所論述的多為某一領域的重要問題,不僅有著作者的獨到見解,而且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信息量大,語言也比較規(guī)范。同時這些文章又有著作者鮮明的個性風格。
    “文中重要概念”指對文章的思想、觀點、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這些概念或表示特定的意義,或表達豐富的內涵?!袄斫馕闹兄匾拍畹暮x”指根據具體語境把握這些概念的意義。
    “重要句子”指對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疾橹攸c是內涵較為豐富的句子,富有表現力的句子,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文中重要句子常為揭示本質特征的的句子,有時也是詞語。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意:在樹立“整體閱讀”和“語境”意識,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基礎上,按三步走流程來解答。第一步,審清題意。首先要審準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質特征還是外部特征;其次,審準題干要求,是選“正確”項還是“不正確”項,是“最準確”項還是“不合文意”項。第二步,確定閱讀區(qū)間。一般情況下,要理解的重要概念在材料中一定會用一定的篇幅進行說明或闡釋,有的比較集中,有的分散在好幾個段落。解題關鍵就是尋找相關信息,弄清概念內涵。第三步,關注好對概念進行修飾、判斷的詞語。對重要概念的理解要以判斷本質屬性為基礎,通過篩選文章有關重要信息,選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簡單概括,然后與選項一一仔細對照分析,作出準確的判斷和選擇。
    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的方法:1、從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詞語的含義弄明白了,就可以推及整句的含義。2、從分析句子結構入手。單句,找準主謂賓;是復句,找準其第一層,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義。3、從分析句子在文中所處位置入手。如果句子是總領句,那么理解該句就要從它所領起的那些內容去看、去分析;如果是過渡句,那么就要注意審視上下文段的意思;如果是起總結句,就可以從上文去找相關信息??傊?,要抓住該句管轄的范圍,從句子的管區(qū)內找答案。
    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或表示特定的意義,或表達豐富的內涵,在實際考查中,主要是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方面進行的。在解答此類試題中由于不能準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而造成理解錯誤。對重要句子的理解也往往不能把握句子本質含義而出現錯誤。
    【誤區(qū)1】脫離文章內容信息而妄加判斷。
    【誤區(qū)2】忽視概念之間的關系而作出判斷。
    【誤區(qū)3】文意理解發(fā)生偏差,造成錯誤判斷。
    【誤區(qū)4】忽視程度詞和范圍詞,造成錯誤判斷。
    【誤區(qū)5】沒有注意選項中信息的錯誤對接,造成錯誤判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20xx全國卷一)。
    諸子之學,興起于先秦,當時一大批富有創(chuàng)見的思想家噴涌而出,蔚為思想史之奇觀。在狹義上,諸子之學與先秦時代相聯系;在廣義上,諸子之學則不限于先秦而綿延于此后中國思想發(fā)展的整個過程,這一過程至今仍沒有終結。
    諸子之學的內在品格是歷史的承繼性以及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和突破性?!靶伦訉W”,即新時代的諸子之學,也應有同樣的品格。這可以從“照著講”和“接著講”兩個方面來理解。一般而言,“照著講”主要從歷史角度對以往經典作具體的實證性研究,諸如訓詁、??薄⑽墨I編纂,等等。這方面的研究涉及對以往思想的回顧、反思,既應把握歷史上的思想家實際說了些什么,也應總結其中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生命力的內容,從而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資源。
    與“照著講”相關的是“接著講”。從思想的發(fā)展與諸子之學的關聯看,“接著講”接近諸子之學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內在品格,它意味著延續(xù)諸子注重思想創(chuàng)造的傳統。以近代以來中西思想的互動為背景,“接著講”無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間的關系,在中西之學已相遇的背景下,“接著講”同時展開為中西之學的交融,從更深的層次看,這種交融具體展開為世界文化的建構和發(fā)展過程。中國思想傳統與西方的思想傳統都構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資源,而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則以二者的互動為其重要前提。這一意義上的“新子學”,同時展現為世界文化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系統。相對于傳統的諸子之學,“新子學”無疑獲得了新的內涵與新的形態(tài)。
    “照著講”與“接著講”二者無法分離。從邏輯上說,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從“無”開始,它總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進過程,并需要對既有思想范圍進行反思批判?!罢罩v”的意義,在于梳理以往思想發(fā)展過程,打開前人思想的豐富內容,由此為后繼的思想提供理論之源。在此意義上,“照著講”是“接著講”的出發(fā)點。然而,僅僅停留在“照著講”,思想便容易止于過去,難以繼續(xù)前行,可能無助于思想的創(chuàng)新。就此而言,在“照著講”之后,需要繼之以“接著講”?!敖又v”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進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統的形成,則是其邏輯結果。進而言之,從現實的過程看,“照著講”與“接著講”總是相互滲入:“照著講”包含對以往思想的邏輯重構與理論闡釋,這種重構與闡釋已內含“接著講”;“接著講”基于已有的思想發(fā)展,也相應地內含“照著講”。“新子學”應追求“照著講”與“接著講”的統一。
    (摘編自楊國榮《歷史視域中的諸子學》)。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廣義上的諸子之學始于先秦,貫穿于此后中國思想史,也是當代思想的組成部分。
    b.“照著講”主要指對經典的整理和實證性研究,并發(fā)掘歷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內涵。
    c.“接著講”主要指接續(xù)諸子注重思想創(chuàng)造的傳統,在新條件下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諸子之學,“新子學”受西方思想影響,脫離了既有思想演進的過程。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采用了對比的論證手法,以突出“新子學”與歷史上諸子之學的差異。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學”的品格可從兩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關系進行論證。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動為前提,論證“新子學”“接著講”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論證“照著講”“接著講”無法分離,是按從邏輯到現實的順序推進的。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對經典進行文本??焙臀墨I編纂與進一步闡發(fā)之間,在歷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對中西思想的交融與互動,“新子學”應該同時致力于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建構。
    c.“照著講”內含“接著講”,雖然能發(fā)揚以往的思想,但無助于促進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學”要參與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就有必要從“照著講”逐漸過渡到“接著講”。
    參考答案。
    1.d解析:“脫離了既有思想演進的過程?!卞e誤。原文第二段說“新子學“,即新時代的諸子之學,也應有同樣的品格。這可以從“照著講”和“接著講”兩個方面來理解。一般而言,“照著講”,主要是從歷史角度對以往經典作具體的實證性研究,諸如訓詁、??薄⑽墨I編纂,等等。這方面的研究涉及對以往思想的回顧,反思,既應把握歷史上的思想家實際說了些什么,也應總結其中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生命力的內容,從而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資源??梢姟靶伦訉W”并沒有脫離既有思想演進的過程。
    2.a解析:“文章采用了對比的論證手法,以突出“新子學”與歷史上諸子之學的差異?!e誤。
    3.b解析:a"在歷史上是互相隔膜的”錯誤c“無助于促進新思想生成”錯誤d就有必要從“照著講”逐漸過渡到“接著講”。
    復習課教案篇十七
    學習了《玲玲的畫》一課,我想說:“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子,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BR>    2、《揠苗助長》中的那個人為什么費了那么大的力氣,但禾苗卻全都枯死了呢?
    (因為他不懂禾苗生長要靠自己力量的規(guī)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
    3、《揠苗助長》告訴我們: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違反事物發(fā)展的生長規(guī)律。
    《守株待兔》告訴我們:要努力做事才行,對以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4、去掉帶點的字,句子的意思和原來的一樣嗎。
    (1)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
    這個句子去掉“好像”一詞后,就是禾苗沒有長高的意思,而原來表達的意思是說禾苗實際是長高了,只是由于長得慢,那個人感覺不到禾苗在長。
    (2)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這個句子去掉“焦急地”一詞后,那個人在田邊怎樣地轉來轉去就不具體了,就不能表達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
    (3)種田人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這個句子中“整天”是說種田人一天到晚地等著,可見他十分愚蠢。去掉這個詞以后,種田人什么時候坐在樹樁旁等著就不清楚了。
    5、當丑小鴨變成一只美麗的天鵝時,它會怎樣想?
    6、背誦129頁“我知道”
    《丑小鴨》一文的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一百多)年前的(丹麥)人,是世界的(童話作家),(《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白雪公主》)、(《冰姑娘》)也都是他寫的。
    復習課教案篇十八
    1、學會聲母d、t,并能在四線格中書寫。
    2、繼續(xù)學習拼讀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d、t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3、讀兒歌,感受學拼音的樂趣。
    讀準聲母d、t,準確拼讀d、t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讀準聲母d、t,準確拼讀d、t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教師:教學掛圖、相關的拼音卡片或者投影等。
    學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自主、合作、探究。
    一、游戲引入。
    以郵遞員阿姨送信、開火車讀形式復習單韻母a、o、e、i、u和聲母b、p、m、f。
    二、學習聲母d、t。
    1、學習d。
    (1)觀察圖畫:圖上畫了什么?誰來學學馬兒奔跑的聲音?
    (2)(出示卡片d)讀d:示范發(fā)音,聽音模仿;領讀、指名讀。
    (3)識記形:d像圖中的.什么?相機書空,學兒歌。
    (4)指導書寫,完成讀讀寫寫記記d的內容。
    2、學習t。
    (1)觀察圖畫: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2)出示t,范讀,教讀。用薄紙片放在嘴前,讀d、t,讓學生觀察有什么不同,相機講要點。學生練讀,老師指導。
    (3)識記形:聯系t和圖畫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相機書空,學兒歌。
    (4)指導書寫,完成讀讀寫寫記記t的內容。
    三、看圖,讀兒歌。
    四、學習拼拼讀讀。
    自由練習拼讀,指名讀,老師指導。利用卡片,合作練讀。分組賽讀,全班交流。
    五、課中操(動作表演)。
    馬兒跑,ddd,
    小喇叭,dadada。
    汽車開,dididi。
    敲門聲,dududu.
    六、學習讀讀連連。
    1、以di、tu為例練習音節(jié)四聲。
    2、自己試著讀讀連連,同桌交流練讀。全班交流。多種形式練讀音節(jié)。
    七、課堂小結。
    八、課堂練習。
    1、做組合、分解音節(jié)練習。
    2、抄寫音節(jié)。
    復習課教案篇十九
    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淵明的自畫像,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語文教案-五柳先生傳(復習教案)。
    2.體會本文樸素洗練的語言風格。
    3.學習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詞匯。
    1、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2、學習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詞匯。
    體會本文樸素洗練的語言風格。
    可通過反復朗讀,幫助學生理解本課的'寫法,對課文內容中的難點,教師應予以注意:“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不能僅將這句話的意思理解為一種讀書方法,即讀書不摳字句,而要求其真諦。“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不僅寫出陶淵明安于貧困,而且含蓄地說明作者以古賢顏回自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芍^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這篇課文字數不多,但寥寥數語卻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畫得非常鮮明。全文共兩段,前一段以記敘為主,重在表現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議論為主,重在對五柳先生的品德進行歌頌和贊揚,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五柳先生傳(復習教案)》。閱讀這篇課文,要學習文中五柳先生“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的優(yōu)秀品格,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不少的文言詞匯,在復習本課時,可讓學生反復朗讀,重點掌握“晏如”“蕭然”“汲汲”“戚戚”等詞語,文言文的常用詞也適當練習。有些句子只要了解整體意思即可。
    一、導入復習,板書課題五柳先生傳。
    二、出示復習目標。
    三、檢查預習情況(可據學生情況處理)。
    四、知識點梳理。
    1、文學常識。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詩人。
    2、掌握重點字詞句(側重課下注釋)。
    3、反復朗讀,回答問題。
    (1)、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點。
    五柳先生對名利看得很淡,對物質生活沒有過高的的追求,安貧樂道,文中反映他這種思想性格特點的句子是“閑靜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畫像,因此這樣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現了陶淵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貧窮的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氣節(jié)。
    (2)、本文寫人的方法與特點。
    文章雖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點,并圍繞其主要思想性格特點來組織材料,因而寫得栩栩如生,寥寥幾句話,五柳先生的鮮明形象便躍然紙上。
    本文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圍繞五柳先生的性格特點,記敘了他“好讀書”、“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娛”這三個愛好,這樣的愛好正體現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貴”。文中在表現五柳先生安于貧窮的方面,也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描寫了他的住宿的簡陋,“短褐穿結,革瓢屢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