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課教案(實用13篇)

字號:

    教案不僅僅是一份教學記錄,更是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而付出的心血。教案中的教學方法要多樣化,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以下是一些教學改革中推崇的教案模式和教法,供大家參考。
    書法課教案篇一
    1、認識臥鉤、斜鉤的形態(tài)特點。
    2、掌握臥鉤、斜鉤的書寫方法。
    3、按照這兩個字的筆畫的書寫方法描仿課文中的例字。教學重點:臥鉤、斜鉤的運筆方法及比畫模仿練習。
    描仿好以臥鉤、斜鉤組合的三個例字。
    范字、筆畫掛圖、錄音機。
    一、組織教學:放輕音樂,穩(wěn)定學生情緒。
    二、引入新課:在輕松的音樂中,出示范字掛圖,讓學生欣賞,并找出沒有學過的'筆畫,然后導入。
    三、學習新課:
    1、板書課題。
    2、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筆畫的形態(tài)特點,師講解。
    3、進行指導運筆方法。4、學生書空練習。
    5、學生練習寫,師巡視指導。6、組織學生觀察課文中的三個例字,師示范寫,學生仿寫。
    7、評比。
    四、課堂小結:1、給“小小書法家”發(fā)小獎品。
    2、組織學生回憶本課的重點。第四課豎彎豎彎鉤教學內(nèi)容:豎彎、豎彎鉤。
    教學目標:1、認識豎彎、豎彎鉤的形態(tài)特點。2、掌握。
    從毛筆到鋼筆的轉換,其實更多是對工具的駕馭。
    兩者在審美上的理解是一致的。毛筆輕重對比大,而硬筆因為工具的局限,沒有這個功能,或者說不那么明顯。
    另外在選擇字帖上,硬筆和毛筆不一樣,比如,毛筆寫顏體很漂亮,而硬筆寫顏體楷書就顯得臃腫,原因是硬筆小,在那么小的格子里寫圓乎乎的字并不是最好的表現(xiàn)方式,所以,在10多年前就開始醞釀興起歐楷風格。后來,又以魏晉小楷風格占據(jù)展覽的主流,這兩種都是很好的切入方式。
    行書我個人覺得寫晉唐或者明清調(diào)都沒問題的。另外,如果想要格調(diào)高,就不要學現(xiàn)代人的硬筆書法,應該從古代經(jīng)典字帖里面吸取元素。
    您要做的,就是適應硬筆這一工具,把您在毛筆里學到的轉化到硬筆來,這樣就可以。
    書法課教案篇二
    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點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難點:捺的`寫法、捺角捺尖的寫法。
    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講書法家刻苦學習的小故事。
    三、講授新課。
    老師出示掛圖。請學生看圖,這一筆象什么,老師出示課題,第七課捺的寫法。
    請同學觀察“捺”的特點:
    1、它象一把笤帚;。
    2、上細,下粗,出尖。
    3、在斜線上。
    捺的寫法:先左上,轉鋒斜下行,邊行邊按,把筆毛鋪開,到捺角處,慢提平出鋒,(由于此筆劃較難,老師講述要準確,演示要稍慢,讓同學看清楚)。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七課作業(yè),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園行;
    2、筆順;
    一些毛病。
    五、總結:展示作業(yè),給予表揚,希望同學們課下多練習,老師要了解課下練習的實例,以多種辦法表揚,促進同學們的進步。
    書法課教案篇三
    設計意圖:
    書法是我國的一種國粹,是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書法有利于身心健康,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自制力,養(yǎng)成做事耐心、專心、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學書法,“興趣比勤奮更直接、更重要,有了興趣,學起來就有意思、有樂趣。”“興趣還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本次活動以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為主,在分組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探索,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各種感官,讓幼兒感受書法美,以視覺感受為主,為幼兒創(chuàng)設幽雅的書法環(huán)境,以聽覺感受為輔,通過典雅的古典音樂,讓幼兒感受柔和、安靜的書法氣氛。
    一、活動目的:
    1、在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讓幼兒輕松愉快地感受書法美,培養(yǎng)幼兒對書法的興趣。
    2、從小培養(yǎng)幼兒做事耐心、專心、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布置一個書法王國。
    3、知識準備:給幼兒講書法家王獻之的故事讓幼兒了解書法的特點和文房四寶。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邊聽古典音樂邊參觀書法王國,引發(fā)幼兒興趣。
    (二)、幼兒自由討論,初步感受書法美,了解什么叫書法。
    你在書法王國里看到了什么?你覺得這些字怎么樣?看到這些字心情怎么樣。
    這些字用什么來寫?
    (三)、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各組的材料,了解各組不同的性質。
    (四)、分組活動。
    提供錄音,讓幼兒知道王獻之小時侯是怎么樣刻苦練字的.。
    2、在操作中感知書法工具。
    提供文房四寶,讓幼兒磨磨墨,了解毛筆是軟軟的,容易吸墨汁。
    3、欣賞書法作品和藝術作品。
    4、奇妙的字娃娃。
    提供雙胞胎娃娃、噴灌、噴出娃娃身上的字,并進行比較。
    5、字娃娃找家。
    提供字娃娃和楷書、行書的家。讓幼兒比一比娃娃身上的字有什么不同,找出他們和哪間房子上的字一樣,把他們拆開送回家。
    6、玩比一比和娃娃上面號數(shù)相同的字有什么不一樣。
    (五)、經(jīng)驗分享。
    讓幼兒互相談一談在書法王國里玩些什么?然后讓第一組的個別幼兒說一說書法家王獻之是怎么樣刻苦練字的,使幼兒知道從小要養(yǎng)成做事耐心、專心、不怕困難的良好習慣。
    (六)活動結束。
    1、伴隨音樂請老師表演書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書法的興趣。
    2、教師小結:中國的書法很美,喜歡書法的小朋友可以去找老師學,平時也可以多看一些書法作品。
    (七)、活動延伸。
    把各組的材料相應的投放在各個區(qū)角里,讓幼兒在玩區(qū)角活動時繼續(xù)感受和操作。
    書法課教案篇四
    1、欣賞名家硬筆書法作品。
    2、了解硬筆書法格式。
    3、在硬筆書法基本筆畫的基礎上,加強今天的練習。
    難點:練習并掌握硬筆書法的基本技法。
    1、看視頻學寫格式。
    鋼筆書法規(guī)范字(行楷)之作品欣賞。
    硬筆書法是我國書法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練好硬筆書法,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盡管現(xiàn)在已進入信息時代,年輕人在中學里就學會應用電腦,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寫鋼筆字還是必不可少的。著名教育家、作家葉圣陶曾經(jīng)對子女們一再叮嚀囑咐,寫字一定要工整、清楚,因為那是要給別人看的。練好硬筆書法,無異首先給別人以美好形象。
    其次,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親筆寫的信和用電腦打印出來的信,給別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讀你的親筆信,看到你的硬筆書法,如同看到你本人一樣,感到親切;而用電腦打印出來的信,都往往給人以冷冰冰的、機械的、公式的感覺。所以,時至今日最重要的那些字還是用鋼筆書寫的。
    3、如何欣賞硬筆書法藝術作品?
    (1)先看作品的章法布局。
    一幅硬筆佳作的章法布局,即是作品內(nèi)容的'組織,結構和各個不同組成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一幅硬筆書作的好壞首先給人的印象是否舒明,這是給讀者的第一總體印象。
    (2)看骨法線條。
    一幅硬筆書法佳作的形成,可以說是點、線、面的完美結合。在一幅硬筆書法作品中,點、線有很多種,有的深厚蒼勁,有的松動靈秀,有的長有的短,但不管是用何種點、線。一定要有勁,有力,不能纖弱。這樣的作品才使人感到老辣、厚重敦實,有力度。
    (3)在用墨上。
    一幅硬筆書法作品的用墨濃淡也很重要,濃淡適宜整幅作品就使人感到淡雅。
    舒適,用得不好,或過濃過淡,創(chuàng)造不出效果來。因此,在用墨上不管用濃用淡,都要做到恰到好處。
    (4)注意鈐印和落款的位置。
    一幅完整的硬筆書法作品,如果沒有鈐印和落款(或題詞),只能說是完成了一半。有了作者的落款鈐印后,才算最后完成和具有收藏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對書法家來說,常常是思之再三才落筆題詞鈐印。款落得好,印鈐在恰當之處。這就好比穿衣,一個容貌嬌好的人,如配上得體的衣服,更能顯出英俊瀟灑,楚楚動人。
    總之,欣賞硬筆書法作品,要靠自己的學識和修養(yǎng),在不斷地接觸和實踐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審美觀和欣賞力。
    4、欣賞一幅硬筆書法作品需要哪四步?(測記憶力)。
    1)先看(作品的章法布局)。
    2)看(骨法線條)。
    3)在(用墨上)。
    4)注意(鈐印和落款的位置)。
    5、欣賞名家硬筆作品。
    6、寫楷字。
    以《春曉》這首詩來寫楷書(老師黑板前字體示范。)學生在下面臨摹。
    自選一首短詩,用今天學到的任一種參賽格式練習,把你認為最好的一幅交上。
    書法課教案篇五
    教學內(nèi)容:筆法。
    授課時間:1課時。
    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
    1、認識毛筆。
    2、通過蘸清水的各種筆法的演示,讓學生體會和掌握筆毫在點畫中的各種變化。
    3、認識和運用各種筆法。過程與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比較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書法藝術是我們民族的一塊瑰寶。教學重點。
    1、掌握中鋒用筆。
    2、體會和控制筆毫在點畫中的各種變化。
    教學難點:藏鋒、回鋒的講解和掌握。
    教學用具:干凈的毛筆一支,清水一杯,字格毛邊紙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并點名。
    1、你知道古代的人們是用什么寫字的嗎?(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樹枝寫在沙上,用毛筆寫在布帛上。)。
    2、出示毛筆,毛筆可是中國獨有的品類。毛筆的制造歷史非常久遠,最早的毛筆,大約產(chǎn)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紹毛筆的基本常識。
    1、毛筆的種類。
    (1)硬膏筆:彈性較好。
    (2)軟膏筆:柔軟,彈性不如硬筆。(3)兼毫筆:彈性適中。
    2、選毛筆的標準。
    (1)筆錐圓;(2)筆頭尖;(3)有彈性;(4)筆根牢;(5)筆桿直。
    3、用筆的方法。
    (1)用筆前,先用溫水或自來水把筆浸泡三至五分鐘,讓筆毛發(fā)開。(2)蘸墨時,順著筆鋒蘸墨,不要蘸到筆根。(3)寫完字后,用清水把筆洗干凈。
    4、蘸墨的方法。
    (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進生水,以免發(fā)臭。(2)寫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講解基本的執(zhí)筆法。
    2、講解坐姿:肩平、腳平、身體直。
    3、學生一起坐好,執(zhí)筆。教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姿勢。
    四、總結。
    書法課教案篇六
    教材分析:
    中國書法是一門以文字為素材的抽象的線條藝術,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歷代書法大家、名作迭出。課本以書法的發(fā)展歷程為線,以歷代書法名作為面,綜合敘述了文字的各體發(fā)展,向學生講授時以文字、書法發(fā)展和書作的年代發(fā)展分別向學生講述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等字體。書法發(fā)展歷經(jīng)甲骨文、金文、秦篆、漢隸(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國書法的各種字體、書體均已出現(xiàn)。另外,課本還對書法的表現(xiàn)形式有所闡釋。為提高學生對書法的認識水平,特意讓學生做一簡單練習。
    教學目的:
    使學生了解書法的發(fā)展史概況和特點及書法的總體情況,通過分析代表作品,獲得如何欣賞書法作品的知識,并能作簡單的書法練習。
    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書法的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如何感受、認識書法作品中的線條美、結構美、氣韻美。
    教具準備:
    有關的文字各體作品、名家書法幻燈、書法練習的各種用具。
    學生用具:
    毛筆、毛邊紙、墨、報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的第8課我們曾經(jīng)對中國畫題款藝術作了介紹,了解到書法在畫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將對中國書法藝術作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二、新授:
    書法作為中國特有的一門線條藝術,在書寫中與筆、墨、紙、硯相得益彰,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是舉世公認的藝術奇葩。早在50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書法從文字產(chǎn)生到形成文字的書寫體系,幾經(jīng)變革創(chuàng)造了多種體式的書寫藝術,(提問學生:哪一件書法作品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書法文字發(fā)展簡史:
    (1)古文字系統(tǒng)。
    甲骨文——鐘鼎文——篆書(打出古文字各體幻燈)。
    早在5000年以前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龜甲、獸骨上刻出了許多用于記載占卜、天文歷法、醫(yī)術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時期,由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人們掌握了金屬的冶煉技術,便在金屬器皿上鑄上當時的一些天文、歷法等情況這就是“鐘鼎文”(又名金文);秦統(tǒng)一全國以后為了方便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便將各國紛雜的文字統(tǒng)一為“秦篆”,為了有別于以前的大篆又稱小篆。(請學生討論這幾種字體的特點?)古文字是一種以象形為主的字體。
    (2)今文字系統(tǒng)。
    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打出今文字各體幻燈)。
    頂峰,著名的書法家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這幾種是今文字系統(tǒng)的典范(請學生自己談一下對今文字是怎樣理解的?)。教師進行歸納: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已經(jīng)擺脫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2、主要書體的形式特征:
    (1)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處于文明的萌芽時期,故字形錯落有致,純古可愛,目前發(fā)現(xiàn)的總共有3000多字,可認識的約1800字。金文,處在文明的發(fā)展初期,線條樸實質感飽滿而豐腴,因它多附在金屬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戰(zhàn)國時期秦的文字,記載的是君王外出狩獵和祈禱豐年。秦篆是一種嚴謹刻板的純實用性的字體,藝術價值很小。(2)今文字(在講授之前請學生說一下自己對古文字形式特征的認識?自己都見過哪些今文字?)。
    隸書是在秦篆嚴謹?shù)膲阂窒鲁霈F(xiàn)的一種瀟灑開放型的新字體,課本圖例《張遷碑》結構方正,四周平穩(wěn),剛勁沉著,是漢碑方筆的典范。章草是在隸書基礎上更藝術化、實用化的字體,索靖《急就章》便是這種字體的代表作,字字獨立,高古凝重??瑫袃纱蟛糠謽嫵桑何罕?、唐楷。魏碑是北魏時期優(yōu)秀書法作品的統(tǒng)稱。《鄭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前者氣勢縱橫,雄渾深厚,勁健絕逸是圓筆的典型;后者氣象揮弘,郁勃縱橫,體格凝重,雄渾遒密是方筆的典型;唐楷(因唐朝在楷書成就最高故名)中的《醴泉銘》法度森嚴、遒勁雄強、渾穆高簡、清雅秀麗,《顏氏家廟》骨力遒勁、莊嚴端愨、靜穆古拙、渾厚剛健,《神策軍碑》精練蒼勁、風神整峻、法度謹嚴,以上三種書體分別代表了唐楷三個時期的不同特點。《蘭亭序》和《洛神賦》作者分別是晉代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兩座高峰,前者氣骨雄駿、風神跌宕、秀逸蕭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達到了由拙到巧、筆墨洗練、絲絲入扣的微妙的境界。課本還選取了“草圣”張旭的狂草作品《古詩四首》,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行草作品《虹縣詩卷》,他們都是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章法和技能,勇于創(chuàng)新的大書法家,對后世學書者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明代文征明的書法文雅自如,現(xiàn)代書家沈尹默在繼承傳統(tǒng)書法方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3、欣賞要點:
    先找?guī)孜煌瑢W說一下自己評價書法作品的標準或原則是什么?[或如何來欣賞一幅書法作品?]學生談完后,對他們的觀點進行歸納總結。然后自己再談一下自己的觀點:書法藝術的.欣賞活動,有著不同于其它藝術門類的特征,欣賞書法作品不可能獲得相對直接的印象、辨識與教益,也不可能單純?yōu)榱耸箤W生辨識書寫的內(nèi)容,去探討言詞語匯上的優(yōu)劣。進而得出:書法主要是通過對抽象的點畫線條、結構形態(tài)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從客觀物象各種美的體態(tài)、姿致這些獨有的特性中,使人們在欣賞時得到精神上健康閑靜的愉悅和人們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結合講授出示古代書法名作的圖片,并與一般的書法作品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得出什么是格調(diào)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書法可以說是無聲的音樂、抽象的繪畫、線條流動的詩歌。
    4、簡單的點畫練習:為了使學生充分了解、認識書法名家名作的書法功底和技巧,請學生進行局部臨摹練習(3字以上)。
    作業(yè)要求:
    1、從線的力度,2、字的結體,3、墨的濃淡干濕,4、字間的位置關系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臨摹。練習以前請學生談一下自己對作業(yè)要求的理解,然后教師進行當場示范演習并側重于前兩項的要求,學生明白作業(yè)要求以后再進行作業(yè)練習。
    從學生中選取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進行點評,點評以優(yōu)點為主,適當?shù)闹赋鲇绊憣W生作品進一步發(fā)展不利因素(如用筆方法、用筆習慣等)。
    書法課教案篇七
    同學們,經(jīng)過了五年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了很多書法家的名字,那么你們知道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有趣的故事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王羲之的故事:
    大家知道王羲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自小就勤奮練字。他用過的毛筆堆成了山。他由于練字的時候太用心,還出過一個笑話呢。有一天吃午飯,書童送來了王羲之最喜歡吃的蒜泥和饅頭,因為專心致志的寫毛筆字,把饅頭沾到了墨汁里面都沒有發(fā)覺。正是因為他的勤奮刻苦才最終成為了一代書圣。
    要想寫一手好的毛筆字,就要先寫好鋼筆字。田英章是咱們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毛筆和硬筆都可以說造詣很深。
    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他的作品。(播放圖片)。
    他的作品美不美???他的字之所以這么好看,同學們來思考他是怎么做到的?
    生:
    師:看來掌握好字的結構非常重要,字的結構有哪些呢?
    生答。
    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重點學習左右結構的字。(加課題的幻燈片)。
    1.坐姿端正:
    頭正、肩平、身直、足安。
    2.握筆姿勢正確:大拇指食指捏住鋼筆,做到指實掌虛。
    3.三個一要記牢:一寸一尺一拳。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4.熟知筆畫書寫要點(橫上斜、豎挺直、撇出鋒、捺頓腳、點要快)。
    5.寫時還要注意一點:如果字不小心寫錯后不用劃掉或涂抹掉,因為書法無錯字,在下一個字改過來就行。
    6.認真讀帖、靜心練習、反復對照修改。寫字指導:
    看來大家都做好準備,迫不及待的想開始一展身手了。
    同學們請看:出示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答:木字旁的字,豎心旁的字;左窄右寬)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左右結構的字有很多,這節(jié)課我們先學習怎樣寫好有木字旁和豎心旁的字。要想寫好這些字,首先要把偏旁寫好。
    請大家認真觀察帶有木字旁的這些字,怎樣寫好木字旁呢?
    生答(1)木字旁。
    (1)筆畫變化:木作偏旁捺變點。
    (2)筆畫位置:點從橫撇交叉點下方起筆。
    (3)寫好主筆:一出戲有主角有配角,一幅畫有遠景有近景,一個字有主筆有次筆。主筆在一個字里往往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橫豎撇捺點均可做主筆,書寫前先確定該字的主筆,書寫時加大主筆的長度、重量并注意其起伏變化,加強起筆、收筆的提案動作,使其達到突出地位。木字旁中,豎是主筆。
    (4)寫好垂露豎,起筆頓筆、向下行筆、收筆時頓筆。寫字操:?!摺?。
    師范寫,先看老師寫木字旁。老師在寫的時候你們要干什么呢?生練寫一行。寫完一個之后和例字對照,爭取一個比一個寫的要好。
    師重點指導:
    (1)字的寬窄:
    (2)字的高度。
    (3)筆畫穿插避讓:大家看每個字是由兩字組合在一起的.,他們就像一對要好的朋友,要互相謙讓,這樣才和諧美觀。
    (4)寫好主筆重點指導每字的主筆。
    師范寫三個例字,生各寫一行。師巡回個別指導。根據(jù)剛才的方法,生觀察豎心旁。
    豎心旁書寫口訣:左點稍大要豎點,右點較小勿寫低,豎在中間長而直,右點與豎連一起。
    師范寫,生練寫豎心旁一行。
    生觀察三個例字,師范寫,生各練寫一行。師巡回個別指導。給學生蓋印章。
    請小組之間同學交換,用鉛筆圈出你認為最好看的字,互相評價一下并說說他的字好在哪,問題在哪,怎樣才能寫的更好,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評價欣賞(圈出你認為漂亮的字)。
    1.規(guī)范端正2.重心平穩(wěn)3.寫好主筆4.比例勻稱。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下面咱們就來練習寫這首古詩。
    要想寫一幅完整美觀的書法作品應該注意什么呢?關注整體,字的大小一致,格式整齊,標點符號的位置下面咱們就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寫這首古詩,寫完后咱們會把好的作品展示出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展示的作品最多。
    1、生配樂練寫:先在自己的田字格內(nèi)練寫,練寫好后在寫在書法紙上。師巡回指導。
    小組內(nèi)推選好的作品。推選人上臺,并說出推選理由上臺集體展示、評價。老師貼紅旗貼。
    大家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老師為你們每位同學點贊。
    書法家顏真卿和柳公權的字,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柳公權性情剛毅正直,從他的字中也可以看出來。正如“字如其人”,字就是人的第二面孔,通過一個人的字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情。這是從小的方面說,從大的方面說,最后愿大家都能練一手漂亮的字。書法是我國的第一國學,能寫一手好字就是繼承了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希望同學們做個優(yōu)秀文化傳承之人,把我國文化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書法課教案篇八
    二、硬筆書法的基本技法1.書寫姿勢2.執(zhí)筆方法3.運筆。
    三、欣賞幾幅現(xiàn)代硬筆書法作品。
    四、練習并掌握硬筆書法的基本技法本課教學目標。
    鋼筆,鉛筆,練習本,【教學過程】。
    一、教師簡介書法的概念并且闡述學生練習書法的好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1.簡介書法概念。
    書法,是世界上少數(shù)幾種文字所有的藝術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文書法等。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chuàng)的表現(xiàn)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2.鼓勵學生學好書法,闡述學習書法的好處學習書法至少有四個好處:第一,中國書法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古人聰明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的寶貴財富,是我國獨有的一門藝術。教育部早已將其列為中小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作為青少年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素養(yǎng),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養(yǎng),為將來的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二,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主要是動手,尤其是訓練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動作,達到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這些動作靠大腦指揮,經(jīng)常有規(guī)律地訓練,對促進大腦的生長發(fā)育十分有益。少年正值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12-15歲時大腦發(fā)育已基本接近成人。在此之前,抓住這個大腦發(fā)育的黃金時期學習書法,對促進少兒大腦的生長發(fā)育,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這一點往往被很多家長忽視。第三,書法有嚴格的書寫法則,少年兒童,尤其是小學階段,主要是識字,在學習文化的同時又學習書法,既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又能促進文字書寫水平的提高,把字寫得更加整潔美觀,又合乎規(guī)范。
    第四,學習書法需要耐心細致,持之以恒。對于接受文化知識教育的少年兒童來說,通過書法學習,可以逐步養(yǎng)成細致耐心、自覺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有益于意志的鍛煉,進而促進文化課的學習。
    二、欣賞幾幅古代書法作品1.投影展示2.學生觀摩。
    硬筆書法是一門新興的藝術,它不僅作為一門藝術而存在,而且有很強的實用價值。隨著我國科學文化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在很多的領域里已經(jīng)不適應毛筆書法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硬筆書法。毛筆質軟而柔,能表達出豐富的藝術語言。然而,不管怎樣,它只是軟筆的線條:點、面、線、骨、肉、血。硬筆則不同,它質地硬,寫出的線條剛勁挺秀,骨感突出,清新明快,均勻簡潔,易于掌握,便于分析。而這些又都是毛筆書法所難以匹比的。因此,硬筆書法以其強烈的個性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也正是由于硬筆書法的應用范圍廣、實用價值高,所以,寫好硬筆字也就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四、講解并練習書寫姿勢。
    1.簡介并示范書寫姿勢我們在寫硬筆字的時候,一般都是坐著寫的,因為站著不易看清楚筆畫的書寫。寫字的姿勢特別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足安。就是雙腳放穩(wěn),平行向前,腳可略分開,使力量集中在腰部2.學生根據(jù)示范練習坐姿3.教師糾正不正確的坐姿。
    五、講解并練習執(zhí)筆方法1.執(zhí)筆方法介紹。
    3.巡視、糾正不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
    六、運筆的方法與練習。
    鋼筆書法在運筆方法的要求上,相對毛筆書法要簡單得多。毛筆書法講究逆鋒起筆、回鋒收筆等等,并且手臂手腕同時用力。而鋼筆書法只要在起筆的時候稍微下按,收筆稍微停頓就可以了。運筆的關鍵在于運腕。在書寫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幾個問題:
    虛實關系。也就是用筆的輕、重、快、慢等等相結合,線條的提按是表現(xiàn)書法筆劃的重要因素。
    力度和節(jié)奏。在鋼筆書寫過程中,筆劃粗細的變化是由于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只有通過對每個字的筆劃的節(jié)奏感的把握,寫出來的字才能有力度。
    巧與捷。鋼筆字筆畫本身比較纖細,因而筆觸變化不宜因動作過大而顯得生硬。所以,鋼筆書法的表現(xiàn)首先要以輕巧靈秀為前提。鋼筆字字形較小,筆畫精短,行筆過程中不宜有過多的波折,以挺秀、灑脫、明快為佳。因此,用筆快速、簡捷也是鋼筆書法所表現(xiàn)出的顯著特征。2.學生在空白練習本上練習3.教師巡視指導。
    【活動目標】。
    1、了解硬筆書法的特點。怎樣寫好硬筆書法。
    2、知道正確的握筆姿勢及坐姿,并能體現(xiàn)在自己的書寫過程中。
    3、懂得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是寫好字的首要條件,能在平時的書寫中注意自己的書寫姿勢,并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怎樣寫好硬筆書法活動準備:
    1、正確坐姿、握筆姿勢的圖片。
    2、鉛筆、書法練習紙、字帖。
    3、實物投影儀活動過程:
    一、校園活動。
    1、參觀書法館,欣賞硬筆書法作品。
    2、布置活動任務:仔細地欣賞作品,看看硬筆書法有些什么特點?
    3、學生參觀、欣賞,教師組織,并作簡要介紹。
    二、室內(nèi)交流。
    你從剛才的參觀、欣賞中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硬筆書法?所謂硬筆書法,就是以鋼筆、圓珠筆、蘸筆、鉛筆、竹片、塑頭筆等為工具,來表現(xiàn)漢字書寫技巧,再抒發(fā)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動。
    學習硬筆書法不僅要追求高層次的藝術水平,還要注重其實用價值。而要體現(xiàn)其實用價值,就必須做到書寫上的正確化、規(guī)范化、勻稱化。
    三、怎樣才能寫好硬筆字?(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1、要有正確的坐姿及握筆姿勢;
    2、要學會看字帖;
    3、要學會正確的運筆方法,并寫出自己的個性。
    四、正確的坐姿是怎樣的?
    請學生演示,教師一邊幫助糾正一邊講解。
    身體坐正,兩腿自然平放,頭和上身稍向前傾,胸部離桌子一拳,兩臂平放在桌面。右手執(zhí)筆寫字,左手按紙,紙要放正。要給孩子配備高矮合適的桌椅。當孩子要寫字時,首先提醒他注意姿勢,然后再幫助他糾正錯誤姿勢。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一定能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和寫字姿勢。
    五、你會正確握筆書寫嗎?教師講解,學生操作。
    筆桿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個指梢之間,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應較拇指低些,手指尖應距筆尖約3厘米。筆桿與作業(yè)本保持六十度的傾斜,掌心虛圓,指關節(jié)略彎曲。
    六、姿勢競賽。
    1、每人寫自己的姓名,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給姿勢正確的學生發(fā)小星星。
    七、活動延伸。
    課外寫字時要養(yǎng)成姿勢正確的書寫習慣,并請各課任老師打分。
    寫好硬筆字的意義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學目的】。
    一、我國教育學家、文字學家、詩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yǎng)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贝髸疑蛞f:“練字不但對身體有好處,而且可以養(yǎng)成善于觀察、考慮、處理事務的敏銳和寧靜的頭腦?!彼麄儍晌欢际钱敶麜遥麄兊脑?,是一生學字的經(jīng)驗總結,很有道理。即使在現(xiàn)在電腦普及的時代,鋼筆仍是不可取代的主要書寫工具。“字是人的臉面”,因此,從學生時代起開始進行正規(guī)的鋼筆字訓練,將受益終身。練一手瀟灑漂亮的字,塑一張高素質第二臉孔;練一手瀟灑漂亮的字,增一份贏得成功的自信。你想用瀟灑漂亮的字,來裝點你美好的人生嗎?那就趕快行動起來,堅持不懈,刻苦努力,“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相信你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二、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采用以下學習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1、臨帖和摹帖。
    臨帖和摹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經(jīng)之路,要堅定不移。
    摹帖和臨帖各有所長,效果各異。姜夔《續(xù)書譜》中說:“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近,摹書易忘,經(jīng)意與不經(jīng)意也。夫臨摹之際,毫發(fā)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摹帖,就是把薄紙蒙在帖上,直接描畫,如同描紅,多摹幾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結構。臨帖,就是看著字帖,照著去寫。只要仔細認真,便容易掌握筆法筆意,從而把范本的精髓學到手。只摹不臨,雖然間架不錯,但沒有筆法,字就僵化,缺乏神采。初學者宜臨摹并用,相互補充。
    2、臨帖的方法。
    臨帖要做到三要:一要眼到手到心到;二要少而精;三要不斷比較。眼到手到心到,是指臨帖時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貫注,不僅用眼睛看,用手認真寫,而且要開動腦筋,思考怎樣臨才能臨得象。
    3、連續(xù)不斷,持之以恒。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fā)展過程。練字也一樣,寫得太少,沒有掌握,當然談不上進步,而生硬機械地多寫,疲倦了,效果也不好。根據(jù)經(jīng)驗,楷書練字臨帖,每天差不多要寫二百多字,必須一次性連續(xù)不斷寫完。這才能達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較佳的量才能達到較佳的效果。這也是鍛煉毅力的好辦法。這才能達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較佳的量才能達到較佳的效果。這也是鍛煉毅力的好辦法。學習時要象蚯蚓鉆進泥土里似的,一頭鉆進字帖里,專心致志。每天抽一定時間臨摹帖,滴水穿石,日久見功夫,辛勤耕耘,一定會有收獲。
    三、教師小結。
    主要表揚寫得好的學生,對不認真書寫的學生進行督促。
    【教學內(nèi)容】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姿勢。
    一、正確的寫字姿勢。
    2、臂開肩平:兩臂平放桌面上,兩肘相對,左右一樣,雙肩要平,不可左右高低不同。
    3、足安胸舒:胸與課桌要保持一拳距離,不能緊抵桌沿。要使全身各部位感到舒服,輕松、自然、靈便。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平放地上,不可并攏或一前一后,更不可交疊。
    4、本子放正:寫字時,本子不能斜放,從上到下書寫,本子隨之由下往上移動。否則,會影響保持正確姿勢,把桌面文具盒及多余課本放入課桌里。
    二、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
    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是三指執(zhí)筆,五指并用。
    1、大姆指、食指、中指輕握筆桿。食指與大姆指相對不相碰,距筆尖2cm左右。
    2、姆指在左,食指在右,中指第一指節(jié)(指甲蓋與肉相連處)與指甲間在內(nèi)上托,以取得平衡。無名指與小指緊靠中指后面。
    3、掌心要虛空,虎口要圓。小手指和掌外側成環(huán)狀輕貼紙面,隨之上下左右移動。
    4、筆桿斜靠虎口處,筆桿向右下方偏斜,與紙面成45°左右,與方格對角線相符。
    5、食指在大姆指前面。如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則要遮住視線,頭自然會向左偏斜,影響寫字姿勢。
    6、執(zhí)筆不能太緊,特別是切忌大拇指壓在食指上面,影響用筆的提按;食指不能過分彎曲,以免影響三指關節(jié)屈伸的變化。
    學生中常見的毛病有:(1)執(zhí)筆太低、太緊、太直。(2)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并且兩指相碰。(3)大姆指壓在食指上面。(4)大姆指不用指肚而用指甲右邊貼著筆桿,食指過分彎曲。(5)虎口不呈圓形,而呈細長形,如同鳳眼。(6)掌心不虛,小指彎到掌心。(7)筆桿未靠在虎口處,較直,與紙面向右垂直。(8)手腕向內(nèi)彎曲,呈扣狀。(9)書寫時,手腕空抬。
    三、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四、教師小結。
    主要表揚寫得好的學生,對不認真書寫的學生進行督促。
    【教學內(nèi)容】正確的運筆方法。
    【教學目的】通過講解運筆方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運筆方法?!窘虒W過程】。
    運筆方法,是指書寫點畫時書寫工具移動運行的具體方法,又稱“行筆法”。硬筆的運筆方法借鑒毛筆的運筆方法。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每一種點畫的書寫都要按照這個方法,缺了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其點畫就不完美。起筆、行筆、收筆等動作各有要領。
    1、起筆。有露鋒和藏鋒兩種。鋼筆寫字大都為露鋒。只有個別筆畫(如平捺或單獨出現(xiàn)的捺)例外。起筆有作頓、輕作頓、不作頓三種。一般起筆有提、有按、有輕、有重。
    2、行筆。是運筆第二步。通常提筆運行。但行筆時不能簡單地平拖而過,要講究輕重快慢,提按頓挫,如人在行走時,兩腳必須一起一落,隨時結合著才能行走,提按動作也是如此,才按便提,才提便按。
    3、收筆?;劁h收筆是完成整個點畫書寫的最后一步,有起必有收。收筆方式有兩種:一是回鋒收筆。筆鋒行到點畫尾處,不能直接提起收筆,而應放慢速度,稍作停頓,如垂露豎畫應將筆鋒向上回收;橫畫則將筆鋒向左回收。使起筆與收筆相互照應。點畫含蓄,渾厚有力。二是出鋒收筆。即筆鋒直接順勢出鋒,在空中收筆。如撇、捺、懸針豎等,鋒芒外露,挺勁犀利。
    由于用筆有提按、輕重、徐疾的節(jié)奏,所以線條才表現(xiàn)出剛柔粗細的變化,字的結構就有了如同音樂、舞蹈等美的造型及韻律,字才耐看,有品味。學生練習,教師指導。課堂總結。
    【教學內(nèi)容】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窘虒W過程】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筆畫。我們先來學習“點”。
    二、認識筆畫,學寫筆畫。
    1、學習第一部分:看一看。指導學生看看教材中田字格里的筆畫和書寫方法,讀讀右邊的文字,試著寫一寫筆畫。
    2、結合例字講解三種筆畫的書寫方法:
    點:自左上方起筆,向右下方行筆,落筆慢而重,轉筆向左上方收筆。
    1、點:楷書中的點豐富多彩,有側點、垂點、挑點、撇點、長點等。點的形態(tài)雖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顧盼生情,最為傳神。因此,點要寫得圓滿精致,或象高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勢猛力足;或象蘋果中的內(nèi)核,渾厚圓潤。點是筆畫和筆法的基礎。所有筆畫都是從點開始延伸的。它在書寫結構組合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
    (1)右側點:因點取側勢,故叫側點。寫法是落筆要輕,向右下45°按筆,再順勢斜下頓筆,然后筆尖向左內(nèi)迅速提起回鋒。表現(xiàn)為線條由細到粗,顏色由淺到深。如:“泛、掠、濱”等。
    (2)左垂點:因形似垂露,故叫垂點。寫法是由輕到重,從右至左下呈15~20°,再順勢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筆,然后筆尖向右內(nèi)迅速提起回鋒。表現(xiàn)為由細到粗,由淺到深。如“小、濱、東、京”等字中的垂點。
    (3)挑點:形似挑畫,但比挑畫短小有力。寫法是落筆由按到提,由重到輕,由慢到快,從右下45°頓筆,轉筆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如:掠、勻、羊等字中的挑點。
    六、只、總、普等字中的撇點。
    3、指導學生描一描。
    先讓學生仔細看書中的例字,看好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再仔細描一描,在描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學生臨寫。
    先讓學生仔細看圖,看清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然后進行臨摹,學生在臨摹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較普遍的問題,可全班進行指導講評。
    5、指導做練習。
    教師認真帶領學生讀好題目要求,讓學生按照題目要求認真作題,教師可有重點的進行指導。
    三、教師小結。
    主要表揚寫得好的學生,對不認真書寫的學生進行督促。
    【教學內(nèi)容】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點筆畫,練習寫了不少例字。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筆畫橫。
    二、認識筆畫。
    1、學習第一部分:看一看。指導學生看看教材中田字格里的筆畫和書寫方法,讀讀右邊的文字,試著寫一寫筆畫。
    2、結合例字講解兩種筆畫的書寫方法。
    橫:橫畫在漢字中起著橫梁般的作用,它的長短變化則平衡整個漢字結構,因此,既要堅挺扎實,又要生動活潑。寫橫畫不論長短,為適合人的視覺效果,都要寫得左低右高,略帶斜勢。但也不能太斜,以5°~7°為宜,一般短橫要斜,長橫基本平正。
    (1)右輕橫:因勢向下凹,故又稱凹橫。寫法是起筆作頓,然后轉筆向右上呈7°斜行,最后順勢輕按回鋒收筆。右輕橫大都在字的第一筆,快捷有氣勢。如“土、王、五、至”等字中的右輕橫。
    (2)左輕橫:因勢向上仰,故又稱仰畫。寫法是輕起筆,向右逐漸用力,最后輕頓筆回鋒收筆,左低右高,左細右粗。左輕橫常和左豎相接,在筆畫中間,有時也可在第一筆。如:“上、正、旦、直”等字中的左輕橫。
    (3)長橫:因勢向下覆,故又稱覆畫。寫時起筆作頓,然后向右上行筆,結束處頓筆回鋒收筆。由于頭尾用筆重,速度慢,中間用筆輕、速度快,因此,整個橫畫是頭尾粗,中間細,在平直中略帶弧形,中間部分稍挺起,顯得很有力量。如:“下、萬、不、百”等字中的長橫。還有在字的底部和中部的長橫基本平正。如“衛(wèi)、亞、安、青”等字中的長橫。
    3、指導學生描一描。
    先讓學生仔細看書中的例字,看好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再仔細描一描,在描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學生臨寫。
    先讓學生仔細看圖,看清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然后進行臨摹,學生在臨摹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較普遍的問題,可全班進行指導講評。
    5、指導做練習。
    教師認真帶領學生讀好題目要求,讓學生按照題目要求認真作題,教師可有重點的進行指導。
    三、教師小結。
    主要是表揚先進,鼓勵后進。學生練習,教師指導。課堂總結。
    【教學內(nèi)容】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窘虒W過程】。
    1、豎:豎畫在漢字中起著支柱的作用,必須寫得挺拔堅勁,它要象一個人立正的樣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擻,雄赳赳、氣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彎腰曲背。
    (1)懸針豎: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鋼針,故叫懸針豎。寫法是右下落筆,稍用力按一下,隨即轉筆直下;力量由重到輕,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處提筆出鋒,力到鋒端。收筆不能太快,太尖細如同鼠尾。懸針豎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筆,位置在中間居多,有的在右邊。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懸針豎。
    (2)垂露豎:象在一根木棒上懸著一滴露水,故叫垂露豎。寫法是右下落筆,稍按,然后轉筆直下,收筆時順勢向下按拉,隨即空回鋒收筆。垂露豎大都是一個字的左豎或右豎,少數(shù)是中豎。如“門、同、術、引”等字中的垂露豎。(3)短豎:起筆輕作頓,隨即轉筆直下,順勢按拉回鋒收筆。短豎在與短橫相逢時,起筆不作頓。如“日、且、貝、具”等字中的短豎。有時短豎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豎。
    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教學內(nèi)容】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窘虒W過程】。
    1、撇:撇如同人的手足,可伸可屈,在結構組合中,它主要起到平衡字勢的作用。撇的形態(tài)舒展,筆意流暢,瀟灑時如同蘭葉,豎實處恰似大象的長牙,撇畫用筆由按到提,由重到輕,速度由慢而快,線條由粗而細,顏色由深到淺。撇時要行筆輕捷均呈撇尖形,撇尖角度要按字中所處的位置而定,力求準確,使字搭配穩(wěn)當。
    (1)短平撇:一般在字的頂部,寫得短而平,否則,頭重腳輕,不成比例。寫法是起筆向右作頓,隨即轉筆向左下15°迅速提筆出鋒。宜平、宜短,“如鳥啄食”。如“千、反、毛、禾”等字中的短平撇。
    (2)短斜撇:一般在字的左肩部位。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向左下45°快速出鋒。特點是短小,尖銳,有力。如“牛、升、生、行”等字中的短斜撇。(3)斜撇:一般如同人的胳膊或腿,與斜捺相對而出,呈45°角度。寫法是起筆作頓,然后轉筆向左下,由慢而快撇出,力到鋒端。斜撇要有一定弧度,切忌寫成直撇或彎曲過度。如“人、文、木、米”等字中的斜撇。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第十課。
    【教學內(nèi)容】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窘虒W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撇,練習寫了不少例字。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新的知識:筆順。什么是筆順呢?其實就是寫字的順序。
    二、認識筆畫。
    1、學習第一部分:看一看。指導學生看看教材中田字格里的筆順和其中所占的位置。
    2、結合例字講解其中的筆順。
    3、指導學生描一描。
    先讓學生仔細看書中的例字,看好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再仔細描一描,在描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學生臨寫。
    先讓學生仔細看圖,看清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然后進行臨摹,學生在臨摹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較普遍的問題,可全班進行指導講評。
    5、指導做練習。
    教師認真帶領學生讀好題目要求,讓學生按照題目要求認真作題,教師可有重點的進行指導。
    【教學內(nèi)容】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認識筆畫。
    1、學習第一部分:看一看。指導學生看看教材中田字格里的筆畫和書寫方法,讀讀右邊的文字,試著寫一寫筆畫。
    2、結合例字講解兩種筆畫的書寫方法。
    橫折:先寫橫,至轉折處向右下稍頓,接著向左下方或向下行筆寫長短不同的豎。
    橫撇:寫完橫后向右下頓筆,然后向左下寫短撇或斜撇。
    3、指導學生描一描。
    先讓學生仔細看書中的例字,看好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再仔細描一描,在描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學生臨寫。
    先讓學生仔細看圖,看清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然后進行臨摹,學生在臨摹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較普遍的問題,可全班進行指導講評。
    5、指導做練習。
    教師認真帶領學生讀好題目要求,讓學生按照題目要求認真作題,教師可有重點的進行指導。
    三、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學得不錯,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能繼續(xù)保持。
    【教學內(nèi)容】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
    【教學過程】。
    (4)豎撇: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直下,約在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撇出的地方常有弧形的意味。呈現(xiàn)多半是豎,很少一部分是撇。如“月、用、師、病”等字中的豎撇。
    (5)豎斜撇: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調(diào)轉筆鋒向下,寫至一半時向左下45°弧形撇出。通常和橫畫交叉時,豎斜撇和捺呈對稱形式。一般橫畫以上較直,以下則漸成斜撇。如“大、夫、春、火、夾”等字中的豎斜撇。
    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過程】。
    1、捺:捺,亦同人的手足。古人說,捺的“伸縮異度,變化多端,要如魚翼、鳥翅,有翩翩自得之狀”。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斜捺往往順著斜撇而來,角度為45°;平捺因在字的下面,大都取逆勢,角度較平,古時講一波三折,有波勢,有折態(tài),有節(jié)奏。寫捺最忌一筆拓下,又忌曲折過度;一筆拓下,無波味,不成具體形態(tài);曲折過度,棱角太突出,非常不自然。
    (1)斜捺:落筆宜輕,逐漸向右下呈45°行筆至捺腳處用力稍駐,再徐徐平挑出尖。用筆由輕而重再輕,先提再按又提,速度由快至慢再快,線條由細而粗再細。如:“人、文、木、來”等字中的斜捺。
    【教學內(nèi)容】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窘虒W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認識筆畫。
    1、學習第一部分:看一看。指導學生看看教材中田字格里的筆畫和書寫方法,讀讀右邊的文字,試著寫一寫筆畫。
    2、結合例字講解新筆畫的書寫方法。
    1、鉤:是筆畫的附屬物,是由于某些筆畫的連接呼應而產(chǎn)生的。漢朝以前的文字幾乎沒有鉤,漢隸也極少有鉤。鉤本身就起連帶作用,因此,凡鉤都要寫得短小、尖銳、有力。勾時先用力頓一下,隨后才迅速勾出。頓一下,是為了積蓄力量,迅速勾出,才顯得尖銳有力。
    (1)豎鉤:先寫豎,至鉤處向左下頓筆,向左鉤出。注意鉤不能長,和豎的夾角要合適。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直下,至鉤處先用力頓或向左下挫,然后提筆向左上呈45°勾出。如:“寸、示、可、寺”等字中的豎鉤。
    (2)弧鉤:寫法是輕落筆,徐向右下彎再向左下彎,呈弓背形(起筆和出勾處在一條線上),勾時用力,向左上呈45°勾出。如:“子、手、家、象”等字中的弧鉤。
    (3)豎彎鉤:落筆與寫豎相同,向下行筆要直,然后轉筆向右平移,鉤朝正上,注意由豎到橫,到鉤的過渡要圓滑。
    (4)提鉤:寫法是起筆作頓,轉筆直下,至提鉤處略頓,然后向右上呈45°挑出。如:“長、民、良、切”等字中的提鉤。
    (5)橫鉤:寫法是輕落筆,橫向行筆,左低右高,至鉤處略頓呈45°,然后向字心迅速勾出,角度太大太小都不好看。寫橫鉤時要注意兩肩平齊,勾尖對字心。如:“它、皮、寫、字”等字中的橫鉤。
    (6)戈鉤:寫法是起筆作頓,再縱筆向右下弧行運筆,多呈45°;出勾時略駐,再翻筆向上勾出。整個戈鉤,直中帶弧,充滿了力量,形同滿月之弓,富有彈性,氣勢開張。如:“戈、成、我、武”等字中的戈鉤。
    (7)拋背鉤:先寫橫畫,轉折處作頓,折筆成環(huán)狀寫彎鉤。勾時稍駐,用力向上勾出。拋背鉤弧度較大,要既圓活,又遒勁。如:“飛、氣、風、氫”等字中的拋背鉤。
    3、指導學生描一描。
    先讓學生仔細看書中的例字,看好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再仔細描一描,在描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學生臨寫。
    先讓學生仔細看圖,看清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然后進行臨摹,學生在臨摹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較普遍的問題,可全班進行指導講評。
    5、指導做練習。
    教師認真帶領學生讀好題目要求,讓學生按照題目要求認真作題,教師可有重點的進行指導。
    【教學內(nèi)容】學習漢字的筆順【教學目的】。
    讓學生掌握漢字的筆順?!窘虒W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認識筆順。
    1、學習第一部分:看一看。指導學生看看教材中田字格里的筆順和其中所占的位置。
    2、結合例字講解其中的筆順。
    3、指導學生描一描。
    先讓學生仔細看書中的例字,看好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再仔細描一描,在描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學生臨寫。
    先讓學生仔細看圖,看清每個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然后進行臨摹,學生在臨摹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較普遍的問題,可全班進行指導講評。
    5、指導做練習。
    教師認真帶領學生讀好題目要求,讓學生按照題目要求認真作題,教師可有重點的進行指導。
    三、布置作業(yè)。
    從學過的字中找出上下結構或左右結構的字,按順序寫一寫,每一種至少找5個。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各種撇的寫法,做到用筆正確。
    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教育學生做人謙虛禮讓、寬容待人、團結合作?!窘虒W重點和難點】重點:各種撇的寫法。
    難點:斜撇和弧撇及“假、秧”的寫法?!窘虒W時數(shù)】一課時。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錄音機、書法欣賞作品、格言卡【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名家名作,陶冶情操,激發(fā)學生愛寫字的興趣。
    二、引導、點撥難點,突出重點。
    1、撇的種類:弧撇、斜撇、豎撇、平撇。
    2、一邊范寫一邊講解寫法。
    斜撇:起筆重,邊行筆邊抬筆,收筆呈尖狀。
    弧撇:起筆較重,行筆先豎后撇,撇出部分較長,弧度較大。行筆“宜緩不宜疾”并要力送到底。古人講,“書撇如篦發(fā)”是說寫撇像篦子書發(fā)一樣,要慢,要力送到底。還有人把撇喻為象牙,形力俱佳。
    豎撇:老師邊寫,邊讓學生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審美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提示寫法基本相同,但行筆方向不同。讓學生來說豎撇的寫法。(起筆稍重,行筆先豎后撇,撇出的部分較短。)。
    平撇:老師邊寫邊提示學生觀察,請學生自己看會寫法。(起筆較重,行筆方向較平。)。
    3、把撇放到各種字中練習。
    老師范寫“假”并做講解:單人旁的撇是斜撇,豎要寫的有力度,有精神,中間的第一橫在橫中線上。右邊的部分要寫的修長一些。我們的中國字講究包容精神做人也要寬以待人。字要寫的方方正正,做人也要堂堂正正。字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左中右要緊湊,因為它們是一家人,要團結在一起,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字的左右上下要對齊,這是講究對稱美,但中間這部分卻很小,這是講究錯落美,所以說中國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4、老師范寫“秧”字,請你根據(jù)我們學過的寫法和結構安排方法仔細觀察這個字??纯础凹佟焙汀把怼钡漠愅?。(“假”字的左邊又細又長,“秧”字的禾字旁上邊是平撇,“秧”字的禾字旁“捺”要變成“點”,因為,中國字講究謙讓精神,要給右邊的字讓地方。)。
    5、老師對于學生的說法給予肯定并小結。
    6、老師范寫“升”請學生觀察并說出寫法和特點。(“升”字的懸針豎比豎撇長,橫較長。)。
    7、老師范寫:“有”字請學生觀察并說出寫法的特點。(“有”字的橫長,像挑扁擔一樣,先低,后高,最后也低。前邊頓筆,后邊回筆?!坝小弊掷镉谢∑?,“月”字的“撇”變成“垂露豎”,底端平齊。)。
    三、實踐練習:
    書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看一筆,寫一筆。用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和坐姿書寫,注意鉛筆的正確使用。
    老師巡視指導,糾正寫字姿勢和坐姿。觀察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個別指導書寫。
    四、反饋:
    對于學生的優(yōu)點和進步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指出普遍的錯誤。(寫撇時,提筆過快,會把撇尾寫的過細過長,我們叫它“鼠尾”。另外,不抬筆,沒有筆鋒,我們叫它“圓尾”。寫“秧”字時,中間的豎,要長。結構要緊湊。平撇不夠平。)。
    五、再實踐,再練習。
    1、老師繼續(xù)巡視指導。
    2、糾正書寫姿勢和執(zhí)筆姿勢。
    3、針對個別現(xiàn)象進行糾偏指導。
    4、讓學生在反復實踐中,體會并掌握寫法技巧。
    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審美、觀察和評議能力。
    1、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討論,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2、選出一位同學的作品,有小組代表總結評議作品。
    3、在全班的范圍內(nèi),有各組的小講解員評議本組的代表作品,其他同學可做補充說明。
    4、老師對于學生的評議進行重點點撥和說明。
    七、在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寫字技巧。
    1、每人發(fā)一張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格言卡,請你寫一條你最喜歡的格言,展示你漂亮的字,送給你的好朋友,傳遞友誼,以做共勉。
    2、挑幾張有特點的格言卡,在投影儀上展示給全班看。既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又教學生如何做人,同時鞏固了寫字技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八、故事結尾,勉勵學生。
    老師以一個書法家的小故事作結尾,勉勵大家:練字要持之以恒,扎扎實實,不能急于求成。鼓勵大家努力一定會寫出更好的字。
    九、板書設計(略)。
    書法課教案篇九
    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豎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豎的寫法,筆畫中的提按。
    書寫用具、掛圖、米字卡片等。
    三、講授新課。老師出示掛圖;讓學生看圖,說出這節(jié)課老師要講什么,出示課題:第四課豎的寫法。請學生觀察垂露豎的特點:1.像一根骨頭(學生說出別的也可);2.在豎中線上;3.兩頭粗,中間細。垂露豎的寫法:先左上,轉筆坐下按,轉筆下行(邊行邊提,邊行邊按,變化細微)頓筆,捉筆左上回鋒。(演示時的全過程讓學生看得真切。)懸針豎的寫法:讓學生總結出懸針豎的寫法。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四課作業(yè),要求學生一描到底,不要像畫畫那樣一點一點的添墨。老師行間巡視,糾正坐姿、執(zhí)筆姿勢及描紅時出現(xiàn)的錯誤。硬筆書寫仍強調(diào)提按。
    展示作業(yè),給予表揚,指出全班性的問題。
    書法課教案篇十
    1.了解目字旁和酉字旁的造字規(guī)律,結構原則。
    2.根據(jù)所學偏旁的變化規(guī)律,寫好課本例字。
    同學們在寫目字旁這個筆畫時,能夠做到目字旁內(nèi)部的短橫收筆處與橫折的折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一、導入。
    1.檢查課前準備情況。
    2.進入新課題。
    二、講授新知識。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是:目字旁、酉字旁。并示范兩個字。提示:“目”字做左偏旁時,形態(tài)窄長,“目”中的短橫均勻分布。
    2.教師示范書寫“睜”,邊寫邊講解書寫要領。
    3.學生在方格本上用鋼筆書寫“睜、睡、瞪”三個字各四遍,體會結構特點。(放音樂)。
    4.教師巡視輔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5.講評優(yōu)秀作業(yè),鼓勵大家刻苦學習,課余時間應主動安排書寫練習。
    第二課時。
    一、自主學習酉字旁。
    1.學生讀文中說明性文字,觀察例字。
    2.學生演示由幾名同學上臺演示“配、酸”。
    3.引入:全班同學開始寫這幾個字,四個小組進行比賽,看哪個組的代表寫得最好。注意觀察,隨即在書本上描紅出該字。
    4.修正:由同桌上臺再寫一次同樣的字。
    5、比較:全班同學來看一看,比一比,兩個同樣的,哪個寫得好,為什么?
    二、學生評價。
    三、課堂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四、總結:
    1.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2.希望同學們課后多加練習。
    第二課小字頭、春字頭。
    1.使學生學會并掌握小字頭春字頭的寫法。
    2.學會并掌握兩種偏旁在結字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討論,學生找出小字頭的寫法特點,小字頭中的三個筆畫在田字格中都有相應的具體位置。
    一、導入、新授:
    1.談談起名的原因(緩解情緒緊張)。
    2.做運腕操。(豎掌、執(zhí)筆繞圈,畫十字、畫圓等順、逆時針方向畫)。
    二、新授:
    觀察“黨”字。引出課題。
    1.田字格出示“小字頭”。
    2.觀察筆畫特征、擺放位置。(兩點:左邊挑點,略低;右邊撇點,略高)。
    3.師:字如其人,講究對稱、和諧,相互呼應;筆斷意連,情如一家。
    4.小字頭書寫要領:
    短豎粗直在中間,
    挑點撇點護兩邊。
    左低右高相響應,
    穿插避讓兄弟情。
    5.練習書寫。
    6.出示《寫字姿勢歌》。
    寫字之時身坐穩(wěn),
    肩平背直頭擺正。
    胸離桌沿要一拳,
    眼離桌面要一尺。
    手握筆桿中下方,
    兩腳平放有精神。
    7.生練習書寫。師范寫并點評。挑點撇點應響應,中間短豎位置較正,
    三、練習書寫“賞”字。
    1.先觀察字形,整體呈三角形。
    2.提筆書空,揣摩筆意。
    3.學生練習,互評。原則:先優(yōu)點,后缺點。
    書法課教案篇十一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
    讓學生運筆寫好豎。
    豎:豎畫在漢字中起著支柱的作用,必須寫得挺拔堅勁,它要象一個人立正的樣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擻,雄赳赳、氣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彎腰曲背。
    (1)懸針豎: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鋼針,故叫懸針豎。寫法是右下落筆,稍用力按一下,隨即轉筆直下;力量由重到輕,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處提筆出鋒,力到鋒端。收筆不能太快,太尖細如同鼠尾。懸針豎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筆,位置在中間居多,有的在右邊。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懸針豎。
    收筆時順勢向下按拉,隨即空回鋒收筆。垂露豎大都是一個字的左豎或右豎,少數(shù)是中豎。如“門、同、術、引”等字中的垂露豎。
    (3)短豎:起筆輕作頓,隨即轉筆直下,順勢按拉回鋒收筆。短豎在與短橫相逢時,起筆不作頓。如“日、且、貝、具”等字中的短豎。有時短豎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豎。
    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撇
    教學目標:
    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運筆寫好撇。教學時間:教學過程:
    撇:撇如同人的。手足,可伸可屈,在結構組合中,它主要起到平衡字勢的作用。撇的形態(tài)舒展,筆意流暢,瀟灑時如同蘭葉,豎實處恰似大象的長牙,撇畫用筆由按到提,由重到輕,速度由慢而快,線條由粗而細,顏色由深到淺。撇時要行筆輕捷均呈撇尖形,撇尖角度要按字中所處的位置而定,力求準確,使字搭配穩(wěn)當。
    (1)短平撇:一般在字的.頂部,寫得短而平,否則,頭重腳輕,不成比例。寫法是起筆向右作頓,隨即轉筆向左下15°迅速提筆出鋒。宜平、宜短,“如鳥啄食”。如“千、反、毛、禾”等字中的短平撇。(2)短斜撇:一般在字的左肩部位。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向左下45°快速出鋒。特點是短小,尖銳,有力。如“牛、升、生、行”等字中的短斜撇。
    (3)斜撇:一般如同人的胳膊或腿,與斜捺相對而出,呈45°角度。寫法是起筆作頓,然后轉筆向左下,由慢而快撇出,力到鋒端。斜撇要有一定弧度,切忌寫成直撇或彎曲過度。如“人、文、木、米”等字中的斜撇。
    (4)豎撇: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直下,約在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撇出的地方常有弧形的意味。呈現(xiàn)多半是豎,很少一部分是撇。如“月、用、師、病”等字中的豎撇。
    (5)豎斜撇: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調(diào)轉筆鋒向下,寫至一半時向左下45°弧形撇出。通常和橫畫交叉時,豎斜撇和捺呈對稱形式。一般橫畫以上較直,以下則漸成斜撇。如“大、夫、春、火、夾”等字中的豎斜撇。
    (6)直撇:寫法是起筆作頓,然后轉筆向左下呈45°撇出,因筆畫較直,故叫直撇。如:“在、老、考、孝”等字中的直撇。
    書法課教案篇十二
    尊敬的老師、同學:
    大家好!
    我愛書法,因為它是我國一門獨特的藝術;我愛書法,因為它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株永盛不衰的奇葩。我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在這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許多令后人景仰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他們以及他們的書法藝術作品在歷史的星河中熠熠生輝,閃爍著中華民族的智慧。
    到了九歲的時候,在爺爺?shù)闹笇?,我也正式地握起來毛筆,寫下來第一個“人”字,那是一個那么令人難忘的時刻啊!我小心翼翼地攤開宣紙,磨磨硯墨,心情總算安定下來,又搔搔耳朵,蘸蘸墨汁,好不容易才用那只顫巍巍的小手,寫下了第一個“人”字,看著這一個筆畫傾斜卻傾注了我全部愛戀的“人”字,再看看爺爺充滿笑容的臉,我心里可高興了。從此,怡人的墨香更吸引著我,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漢字更吸引著我,在周末或空余之時,我總會攤開紙,拿起我心愛的毛筆,在紙上“精描細寫”。一握起筆很快我就與翰墨書香融為一體,物我渾然兩忘,許多的不快樂早被拋到九霄云外,寫完大字,我每每感到酣暢淋漓,心胸舒暢。在練字之余,我喜歡望著天空,看看天上的云朵和空中的飛鳥,想想倉頡造字,想想王羲之的《蘭亭序》,沉醉在美好的遐想中,想著想著,那一朵朵浮云,一只只飛鳥與一個個美妙的漢字交疊在一起,幻化著……啊,書法藝術就是飄逸嫻雅的云,就是靈動飛翔的鳥,我愛書法,我永遠不會停下追尋美麗的書法藝術的腳步!
    練習書法,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練習書法,可以讓我們心曠神怡;練習書法,可以幫助我們修身養(yǎng)性。
    書法課教案篇十三
    1、了解毛筆的種類,知道怎樣挑選毛筆。
    2、知道用筆、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和坐姿。
    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和坐姿。
    毛筆、墨汁。
    1、你知道古代的人們是用什么寫字的嗎?(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樹枝寫在沙上,用毛筆寫在布帛上。)。
    2、出示毛筆,毛筆可是中國獨有的品類。毛筆的制造歷史非常久遠,最早的毛筆,大約產(chǎn)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紹毛筆的基本常識。
    1、毛筆的種類。
    (1)硬膏筆:彈性較好。
    (2)軟膏筆:柔軟,彈性不如硬筆。
    (3)兼毫筆:彈性適中。
    2、選毛筆的標準。
    (1)筆錐圓;(2)筆頭尖;(3)有彈性;(4)筆根牢;(5)筆桿直。
    3、用筆的”方法。
    (1)用筆前,先用溫水或自來水把筆浸泡三至五分鐘,讓筆毛發(fā)開。(2)蘸墨時,順著筆鋒蘸墨,不要蘸到筆根。
    (3)寫完字后,用清水把筆洗干凈。
    4、蘸墨的方法。
    (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進生水,以免發(fā)臭。
    (2)寫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講解基本的執(zhí)筆法。
    1、跟老師一起握好毛筆:虛掌、實指、平腕。講解五指執(zhí)筆的方法。
    2、講解坐姿:肩平、腳平、身體直。
    3、學生一起坐好,執(zhí)筆。教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姿勢。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