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大全(16篇)

字號:

    總結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內(nèi)的經(jīng)驗和成果進行回顧和總結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高效學習,提高學習效果是許多學生和家長關注的問題。在這些范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領域和主題的總結方式。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能積累描寫表現(xiàn)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本課教學難點是課文所講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漢字,組詞。
    2、根據(jù)詞語意思,找出相應的詞語。
    給國王做飯的廚房。(御櫥)。
    用尖刻的話數(shù)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奚落)。
    相處融洽友愛;不爭吵。(和睦相處)。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來看待。(相提并論)。
    3、回顧鐵罐的長處和陶罐的短處,用奚落引出新授。
    4、交代學習目標:
    a能找出描寫表現(xiàn)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b分角色,有感情讀文。
    c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詞語的鞏固,和課文內(nèi)的簡單回顧,引出新授,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二、挖掘詞語,感悟鐵罐。
    1、學習指導一:
    屏幕出示:
    l我能找出表現(xiàn)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
    a回顧什么是神態(tài)描寫。
    b自由讀2——8自然段,用圓圈畫出陶罐和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
    (1)請生拿出筆,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
    (2)生自由讀文,匯報,把生找到的詞語板書(板書:鐵罐:奚落、傲慢、輕蔑、惱怒,陶罐:謙虛、爭辯)。
    (3)請生看板書,齊讀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對于難讀詞語師范讀,生跟讀。
    2、理解詞語,感悟鐵罐。
    再讀這三個詞,圍繞這三個詞語理解鐵罐的傲慢。
    (1)師:這三個詞語都是寫鐵罐態(tài)度傲慢,現(xiàn)在請大家默讀課文2-8自然段,從鐵罐說的話中,找一個例子來證明鐵罐的傲慢。
    (2)生默讀課文,并談自己找到的例子,體會鐵罐的傲慢,對于生找到的例子給予恰當點評。
    (3)小結:看來這個鐵罐的確是個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師手指“傲慢、輕蔑、惱怒”三個詞)。
    (4)師:這三個詞語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三、入情入境,讀出韻味。
    1、自創(chuàng)表情動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話:
    a“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c、“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1)請生自由讀這三句話,并從中選一句來設計相應的表情、動作再讀一讀。
    (2)生自由表演讀,體驗鐵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師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個性朗讀與表演。
    3、領悟情感,學寫詞語,積累詞語。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鐵罐在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地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你們能填上一個詞語,來表示鐵罐這時候說話的神態(tài)嗎?”
    (2)請生填詞,并根據(jù)自己填的詞語讀出其中的味道,表現(xiàn)出鐵罐此時“怒不可遏、怒火中燒、怒發(fā)沖冠、大發(fā)雷霆……”
    積累詞語: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惱羞成怒。
    大發(fā)雷霆怒氣沖天怒發(fā)沖冠。
    四、激情思辨,領悟陶罐。
    1、師鼓弄玄虛引出關鍵詞,師:“學到這,陳老師不得不不請大家?guī)臀医鉀Q一件棘手的事了。你們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請生讀這個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并范讀,生再讀。
    3、釋義“懦弱”,理解“懦弱”。
    4、生暢談理解,感悟陶罐:
    (1)師手指“懦弱”:鐵罐說他要把這個詞語送給陶罐,你們說陳老師能聽他的嗎?
    (2)師裝糊涂,問:“怎么不能?鐵罐確實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還不懦弱?”
    學生大膽辯駁,談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師繼續(xù)假裝糊涂:“可陳老師還是疑惑!你們看!”(屏幕出示鐵罐圖片)“鐵罐總是橫眉冷眼、冷嘲熱諷地對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圖片)還是一臉微笑。鐵罐都指著陶罐的鼻子罵了,陶罐還不還擊,這還不懦弱啊?”
    激發(fā)學生再次辯駁,暢談自己的理解。
    5、師小結: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謙讓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五、配音朗讀,再起高潮。
    1、為生創(chuàng)設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每個人都來當配音演員。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好,現(xiàn)在陳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個腳本,請你們來演一演。你們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鐵罐對話的無聲動畫)。
    2、同桌兩人練習配音。
    3、生配音,評價。
    (設計意圖:充分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制作了無聲動畫,營造了視覺氛圍,請學生擔當配音演員,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
    六、積極創(chuàng)作,深化感悟。
    1、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用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學習指導二:
    小組內(nèi)分角色練讀10——17自然段。
    ?角色分配合理。
    ?注意抓住人們與陶罐的神態(tài),能運用上表情與動作更好。
    2小組展示朗讀。
    3、談感受,領悟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
    4贈送名言。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1、熟練掌握本節(jié)課生字。理解“奚落”、“輕蔑”、“覆滅”、“遺落”、“相提并論”和“和睦相處”等同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對話。
    3、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學會合作。
    教學重點:懂得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其中表達的寓意。
    教學難點: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的故事。
    2、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讀幾遍。
    2、掃清文中生字障礙。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3、同桌之間互相讀課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讀一段,或分角色讀?;ハ嘣u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主要寫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的什么事?
    2、快速瀏覽課文,要求學生認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鐵罐分別像是怎樣的人?可在表現(xiàn)他們特點的詞句下作標記。
    四、研讀感悟,體會寓意。
    1、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2)鐵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奚落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3)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2、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結合相關的語句談理解。
    3、演一演。
    (1)小組練習分角色表演讀,要求只讀對話,在讀對話時要有人情人境的動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視頻出示對話句子。)。
    五、表達感受,升華情感。
    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們想說什么呢?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師:同學們,你們都說得很好!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來比,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確看待自己的短處。我們要相互尊重,友好相處!
    六、編寫童話,強化感悟。
    1、改編童話。
    (1)陶罐和鐵罐各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引導學生不要被課文所限制,放開思路,暢所欲言。)。
    鐵罐:優(yōu)點——不易碎,堅硬。
    缺點——易生銹,難看。
    陶罐:優(yōu)點——不生銹,美觀。
    缺點——易碎,不堅硬。
    (2)指導學生以《鐵罐和陶罐》為題,改寫這篇童話故事。
    2、自編童話。
    以《____和____》(如:小溪和大海、綠葉和紅花、鉛筆和鋼筆、牙齒和舌頭……)為題,展開想像和幻想,編一個童話故事。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用各種各樣的朗讀形式來表現(xiàn)陶罐和鐵罐的不同態(tài)度。
    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一、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國王御廚里的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的,一個是鐵的。這節(jié)課呀,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出示《陶罐和鐵罐》。學生齊讀。
    師:當年存放在國王御廚里的陶罐和鐵罐本應該和睦相處,共同為國王效力??墒鞘虑椴⒉皇俏覀兿胂蟮哪菢?,那么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請你們翻開書本讀讀課文,在讀的時候可要注意讀書方法哦!
    課件出示讀書方法:
    讀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有可以和同桌一起跟角色朗讀,對你自己喜歡的語句可以多讀幾次。
    思吧!那么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反饋:國王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中挖出來成了文物,而鐵罐確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2、剛才有很多人都說到了“奚落”這個詞,奚落是什么意思?
    三、細讀課文,體會道理。
    (一)學習課文1~9自然段。
    (1)那么,鐵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話諷刺、奚落陶罐的呢?請你們大聲讀課文中的1-9自然段,把鐵罐奚落陶罐的話用直線畫下來。
    匯報:
    1:“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說。
    a,你從哪兒看出鐵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傲慢的語氣該怎么讀(鐵罐直呼其名,可見傲慢無禮。讀的時候語調(diào)上揚,有點挑釁的味道)、請你再來讀讀。
    c,全班齊讀。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a,這句句子中你又從哪兒看出鐵罐在奚落陶罐呢?(輕蔑)。
    b,輕蔑是怎么樣的神態(tài)?表演。
    c,多人試讀。
    3:“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BR>    a,從哪幾個詞中看出鐵罐在奚落陶罐?(惱怒、相提并論)。
    b,鐵罐覺得陶罐能和他相提并論嗎?為什么?
    d,小組讀。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看出鐵罐怒不可遏,近乎瘋狂,火冒三丈等。語調(diào)緊湊高昂。)。
    指名讀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
    (教師引讀:鐵罐傲慢地問――、鐵罐輕蔑地說――、鐵罐惱怒地說――,鐵罐怒不可遏)。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蠻橫無理的鐵罐。
    師:鐵罐就是這樣傲慢、輕蔑、惱怒地奚落陶罐,你們能告訴我,它憑什么這樣奚落陶罐呢?(鐵罐認為自己很堅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長處,所以看不起陶罐。)。
    (2)匯報:
    a,指名說,出示描寫陶罐的句子。
    1“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回答。
    2“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碧展逘庌q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陶罐子可能還會說些什么?不會生銹、美觀)是否有必要設計。
    3“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會鐵罐。(這是一種無聲的抗辯)。
    b,陶罐說話時語氣如何?
    c,指名讀、齊讀。
    d,自己再讀讀,看能不能想出一個恰當?shù)脑~來形容陶罐?
    (謙虛、有禮、友善、講理、據(jù)理力爭、克制、不卑不亢、寬容、堅強)。
    師:這些同學,能想出這么多恰當?shù)脑~,真是了不起,大家讀懂了,這是一只(齊讀板書的詞語)的陶罐,可見,陶罐已經(jīng)給同學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師:這個謙讓和寬容的陶罐卻偏偏遇到一個傲慢無禮的鐵罐。這是一個多么有趣的童話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讀。
    1同桌兩人一人當鐵罐,一人當陶罐練習對話,注意只讀對話部分。
    2請剛才同桌練讀時演鐵罐的站在左邊,演陶罐的站在右邊,全班同學分角色讀。
    (二),學習10——17自然段。
    1、師;你們出色的朗讀表演讓老師深深陶醉了,老師仿佛已走進了這個童話世界。許多年代過去了,很多事物發(fā)生了變化,奚落別人的鐵罐和被奚落的陶罐的結局如何呢?默讀10—17自然段,找找它們各自的結局。
    2、匯報,板書:很有價值無影無蹤。
    四,表達感受、深化感情。
    過渡:鐵罐仗著自己堅固的長處奚落陶罐,年代久遠,結果卻無影無蹤,而陶罐呢?還是那樣樸素美觀,變成了無價之寶。我想學到這兒,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說些什么呢?請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說的話寫上去。課件出示:
    我想對鐵罐說:
    我想對陶罐說:
    我想對自己說:
    (2)反饋交流。
    (3)總結:我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是不對的,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來比,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確看待自己的短處。讓我們大家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和睦相處吧!
    (五)拓展延伸,強化感悟。
    這里有幾句名言警句,告訴我們同樣的道理,我把他們送給你們。
    1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夸自敗,還增一毀。
    (六)布置作業(yè)。
    仿寫:以《和》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電話和手機》等為題,展開想象和幻想,編一個童話故事。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1、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
    2、理解陶罐的謙虛寬容和鐵罐的傲慢無禮以及懂得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體會人物特點的方法。
    1、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
    (1)學生練習讀課文,理解生字詞。
    (2)認讀字詞帶拼音不帶拼音。
    (3)淺談感受(大家讀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4)看插圖,猜一猜哪個是鐵罐,哪個是陶罐?為什么?
    2、默讀思考。
    (1)小朋友們都覺得鐵罐很驕傲,陶罐很謙虛,你們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鐵罐是驕傲的?請你默讀課文,劃一劃能看出鐵罐驕傲的句子,圈一圈描寫鐵罐神態(tài)的詞語,然后讀一讀,看能不能把它的神態(tài)讀出來。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
    (3)反饋: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鐵罐是驕傲的?
    3、指導朗讀,感受鐵罐之傲。
    (1)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鐵罐為什么敢這樣問陶罐?
    重點指導朗讀:(板書:傲慢)。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鐵罐為什么稱陶罐為“懦弱的東西”?師:鐵罐認為陶罐膽小、無能,是不敢去碰它的,對嗎?像這樣膽小、軟弱無能,就稱作懦弱。陶罐真的是懦弱的東西嗎?這是鐵罐對它的輕視,結合插圖理解“輕蔑”。(板書:輕蔑)。
    (4)‘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瘜ρ?!鐵罐由傲慢到輕蔑,再到惱怒了,小朋友們,你們感覺到鐵罐的情緒變化了嗎?請用你精彩的朗讀把它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板書:惱怒)。
    (5)“‘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鐵罐就是這樣傲慢、輕蔑、惱怒地奚落陶罐,它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2、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會有什么反應,隨著時間的流逝,故事又有什么變化呢?咱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1、出示字詞,認讀課文1至9自然段里出現(xiàn)的生字。
    2、交流記憶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師小結:可以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可以利用熟字來記。
    3、練習用這些生字擴展組詞。
    4、指導寫字。
    引導分組觀察:“陶、謙、嘴、惱、吵”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芭?、感”都是上下結構、上長下短的字?!疤摗笔前氚鼑Y構的字,注意第三筆是“”。
    5、學生提出需要教師指導書寫的字。教師范寫學生提出的字。
    6、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進行輔導。
    7、展示學生寫的字,互相評議。
    謙虛驕傲。
    傲慢。
    輕蔑。
    惱怒。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1、認識6個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御廚、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自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難點: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陶罐和鐵罐
    2、提問: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談話:今天我們學習這則寓言,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之間的小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下面我們就帶著一種探究的心里去讀這篇課文。
    (二)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讀下列詞語:奚落謙虛傲慢懦弱輕蔑爭辯惱怒
    相提并論和睦相處羞恥渣滓氧化無影無蹤
    2、默讀課文,邊讀邊批注。
    3、思考:
    (2)當陶罐被人們擦洗干凈后他說了什么?這說明什么?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5、全班討論,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6、分角色朗讀課文,同學評議,再選一組朗讀。
    (三)教師小結
    (四)全班討論。結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實踐回答這個問題。
    (五)提問
    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國王御廚里自恃堅硬的鐵罐看不起陶罐。許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舊光潔如新,而當年堅硬的鐵罐卻不復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陶罐和鐵罐》是一個情節(jié)很簡單的寓言故事。鐵罐看不起陶罐,經(jīng)常起落陶罐。陶罐對鐵罐的傲慢無禮不予理會。很長時間過去了,人們在角落里找到了陶罐,卻再也找不到鐵罐的影子了。作者用這樣的寓言故事來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人各有長處,不能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
    這篇寓言故事之所以能夠被各個版本的教材編者所青睞,在于這片寓言故事的語言形式的經(jīng)典!
    第一,作者采用了對比的方式,來刻畫了寓言故事中的人物特征。
    鐵罐是狂傲、無理、藐視陶罐的。陶罐是謙虛、克制的。作者在表現(xiàn)兩個人物特征的時候,采用了情感色彩非常鮮明的對比詞語來寫鐵管和陶罐對話的時候各自的神情語氣。通過對比的方式,了表現(xiàn)了人物的特征的。其中,對于鐵罐的刻畫,尤其是通過“用詞”的`變化,來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生動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第二,通過對比,來揭示寓言故事要說明的道理。
    這個故事,沒有用總結的方式把道理點出來,而是通過展示不同的結局來讓讀者自己去悟出來。
    兩句話,第一句:它就像當年一樣光潔、樸素、美觀。第二句:把土都掘遍了,但是連鐵罐的影子也沒見到。
    這仍然是個對比:“像當年一樣,完好如初”對“影子也沒見到”。這也是各自的長處和短處。
    本課書語文訓練的點在哪里?我覺得,主要是引導學生在讀懂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在用合適的詞語,逐層深入人物內(nèi)心變化,表現(xiàn)人物的人格特征;體會作者用對比的方式來表現(xiàn)人物的人格特征。重點:通過對比,引導學生分析鐵罐和陶罐對話時各自語言上的用詞與神態(tài)特點概括的關系,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通過結局的對比、結局與前文特長的變化,體會語言說明的道理。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學會字詞。借助學習字詞,初步讀懂內(nèi)容。
    如:結合奚落,初步體會鐵罐對陶罐的瞧不起,通過“讀懂傲慢、輕蔑、憤怒、相提并論、謙虛、何必、懦弱”等體會陶罐和鐵管各自的特征和各自的態(tài)度;讀懂“流逝、世紀、歷史”等,結合下文讀懂事情的結局。
    二、熟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嘗試著把故事講下來。
    四、提煉出兩個“角色”在故事的態(tài)度;初步了解寓言故事說明的道理。
    五、重點分析作者是如何來表現(xiàn)兩個角色的態(tài)度的。
    1、引領學生研讀第一組對話。
    請大家讀第一組對話。
    作者說鐵罐“傲慢”的說,他的話語里面哪些地方讓我們感覺到鐵罐很傲慢呢?
    引導學生體會:明知故問,直接揭短,稱呼不文明,讓人覺得鐵罐非常的不友好(可引導學生設想:如果是金剛石在這里,鐵罐敢不敢對金剛石這樣說?)。
    對比:陶罐很謙虛,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鐵罐兄弟。謙虛,有君子風度。
    朗讀。讀出傲慢和謙虛來。
    2、引導學生研讀第二組對話。
    請學生自己分析兩個人的言語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了各自不同的態(tài)度。
    引導學生比較:“我就知道”跟“我知道”的不同,體會“懦弱的東西!”跟“陶罐子”的區(qū)別,從而體會“更加輕蔑”的含義,領會到鐵罐的傲慢態(tài)度在升級,開始羞辱對方。
    引導學生體會陶罐爭辯的時候,話語的主要意思(訓練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體會內(nèi)心的態(tài)度——老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這叫不卑不亢。
    朗讀,讀出鐵罐傲慢態(tài)度的升級,讀出陶罐的不卑不亢。
    3、引領學生研讀第三組對話。
    請學生自讀,分析兩個人的態(tài)度,在第三組對話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別從哪里看出來的。
    鐵罐憤怒了,陶罐是什么態(tài)度呢?
    何必是什么意思?聯(lián)系“還是和睦相處好、吵什么呢?以及上文鐵罐的言語”體會出陶罐的克制。
    朗讀:讀出鐵罐蠻橫不講理以及陶罐的克制。
    4、研讀第四組隊話。
    從鐵罐、陶罐話語內(nèi)容的言語變化上,體會鐵罐的欺人太甚、陶罐的克制忍讓。
    “你算什么東西”與“懦弱的東西”的區(qū)別;“你會變成碎片”與“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的區(qū)別,引導認識鐵罐的欺人太甚。
    體會作者寫“陶罐不再理它”這樣簡單的話,背后寫出了陶罐怎樣的態(tài)度。
    六、對比分析陶罐和鐵罐結局的兩句話,結合前文,深入體會故事要講的道理。
    過度:故事里的陶罐和鐵罐的結局是不同的。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的。
    這個解決跟前面相比較發(fā)生了變化。作者這樣寫結局,想強調(diào)什么呢?
    作者在這里有一次寫到了陶罐的話,這些話與前面我們了解到的陶罐的特點有什么關系呢?
    看了鐵罐的結局,老師很感慨,想起了一個成語,叫自取其辱。你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看看鐵罐到底是怎樣的自取其辱的。
    七、朗讀全文。
    八、練習:
    1、指導記憶并練習書寫新學的生字。重點:驕區(qū)別形近字;羞:分析字理——用手把丑的地方擋住,不愿讓人看?;模鹤掷锓治?,草把山川、打的都蓋上了。亡,在古字中寫作山的字樣。
    2、勾畫、抄寫課文中,自己認為將鐵罐或陶罐特點表現(xiàn)得非常準確、很感興趣的句子。
    3、看一段錄像或者看身邊的一個人物沖突的場景,恰當?shù)耐ㄟ^寫人物的神態(tài)和言語變化,來表現(xiàn)人物態(tài)度的變化。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2.抓住重點,詞句來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基本模式。
    引——探——議——練。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議論爭辯,頓悟創(chuàng)新。
    4.訓練技能,激勵發(fā)展。
    一、導入新課。
    二、讀讀。
    1.自由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再讀課文,說說陶罐與鐵罐的異同。
    三、演演。
    1.學生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
    2.學生分小組演練,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按課文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
    4.師生共同評議。
    四、議議。
    1.默讀課文。
    思考: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來評價“人物”,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
    五、說說。
    1.讓學生說說學了這篇課文,從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2.提示寓意:全面的看問題,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長處,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驕傲自大,要正視自己。
    板書設計。
    (無價之寶)陶罐——謙虛,友愛,善良。
    (無蹤無影)鐵罐——驕傲,自大,傲慢無理。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注重教學目標的發(fā)展性,有具體可測的知識能力目標.不使其空泛和隨意;更關心過程和方法,主要體現(xiàn)在動態(tài)生成的師生互動對話上;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而言,充分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變化,對人對社會態(tài)度的提升,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打下基礎.凸顯設計的開放性,突出時空的彈性化設計.
    學生的學習是豐富多彩的,課堂上豐富性,多變性,復雜性和不可預測性的因素很多,減少"剛性"設計,重視將課堂上信息的靈活處理和過程的及時調(diào)整.啟迪學生感悟的獨特性,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開辟空間.不必對任何探索都設置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唯一的答案和劃一的方式,教師要善于選擇或截取一個典型的材料,引導學生從不同側面與角度去感受,領悟,通過多種手段合成,讓學生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與成就感.
    【設計特色】。
    讀寫結合,注重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通過"一讀二演三改四編"的教學流程,體現(xiàn)"以情勵學,以趣激學,調(diào)動參與,啟迪創(chuàng)造,注重內(nèi)化,求精求活"的教學風格."互動,生成,訓練,創(chuàng)造",在全新的理念指導下,體現(xiàn)鮮明的教學特色.
    【教學流程】。
    首先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自學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詞,好句;。
    4.編寫一則寓言故事,進一步掌握寓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把讀與寫緊密結合起來.
    教學流程大體如下:。
    一,讀.
    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自己查工具書或與他人討論研究解決.要求能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
    同學問交流: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
    學生會根據(jù)各自不同的感受表示:。
    甲:我喜歡陶罐,因為它謙虛;不喜歡鐵罐,因為它驕傲.根據(jù)是,課文寫"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還常常奚落它".陶罐則不是這樣,它不但態(tài)度謙和,而且不和鐵罐一般見識,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爭吵.(引導學生通過讀出語氣理解"奚落"一詞)。
    乙:陶罐不但謙虛,而且很善良.你看,當人們把陶罐從土里挖掘出來,它立刻就說:"我的鐵罐兄弟就在我旁邊,請你們把它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陶罐不計前嫌,豁達大度,我很喜歡它.
    丙:陶罐敢說真話,我喜歡它這一點.它說:"我們生來就是給人們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從這里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是"懦弱"的東西.(師指導學生掌握"懦弱"一詞的音,形,義,區(qū)分"懦"與"儒"這兩個形近字.)。
    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下面的對話(打出投影):。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我們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在指導這段對話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揣摩全課如何讀,舉一反三,讀好全篇.
    二,演.
    《陶罐與鐵罐》這則寓言很像一個兩幕的小話劇.時間分別是古代與現(xiàn)代,地點分別是國王的御櫥里和宮殿的廢墟上,人物包括陶罐,鐵罐,眾人,旁白者等,情節(jié)則是課文所交待的內(nèi)容.
    請同學們自愿結合,組成創(chuàng)作小組,演出這個寓言劇,人人參與,當堂練習.關鍵是要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語言代替課文中的對話,不要死記硬背課文原話,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動作,神態(tài)和情節(jié)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
    練習之后,推舉一至二組到臺前表演,用不同頭飾區(qū)分人物.學生表演生動有趣,會進一步調(diào)動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對課文語言吸收,內(nèi)化,積累和運用的過程.
    到此為止,可以作為一個課時的內(nèi)容.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小學語文第五冊《陶罐和鐵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學這則寓言,我們采取語文活動課的形式采進行。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人都有長處不口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教育學生在學習上要懂得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無論什么時候部不能驕傲自大,必須謙虛謹慎,怎樣才能把這則寓言的寓意真正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去,使他們在學習、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長,能正確對待別人的長處,和睦相處,共同為集體,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采用話劇的手法把這則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看后有身臨其境之感從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故事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這是本課表達上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力求創(chuàng)設情景,促進學生和諧、主動地發(fā)展,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教材為主源,以學生素質(zhì)提高為主旨原則,牢固樹立主體意識,訓練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是一個繩子,會寫十二個生字。
    2.朗讀中體會鐵罐的驕傲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9自然段,學會從不同的語言體會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去比。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陶罐和鐵罐的性格。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的短處比。
    教學重點: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機。
    課時安排:1課時。
    一、激情導入:
    那你們想不想讀一讀這個故事呢?讓我們打開書的126頁,一起學習《陶罐和鐵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發(fā)言:
    教師總結:國王的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鐵罐,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許多年之后,它們都被埋在了廢墟之下,人們發(fā)現(xiàn)了陶罐,它還是像以前一樣美觀、漆黑锃亮。而鐵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銹爛了,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簡潔時教師要適時引導)。
    (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話數(shù)落別人的短處,讓人很難堪。)。
    師:同學們從文中找找,那幾個自然段寫到了鐵罐奚落陶罐呢?
    (1——9)。
    三、學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師:下面呀我們就來看看這部分內(nèi)容。
    1.重點分析鐵罐的性格。
    學生找到:“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1)、抓住鐵罐對陶罐的稱呼,讓學生體會鐵罐的性格。
    師:你們覺得這個稱呼怎么樣?
    誰來體會著鐵罐的這種心情讀一讀這句話。(3個同學)。
    (2)、從“傲慢”一詞體會鐵罐的驕傲、看不起人,從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鐵罐的性格。
    師:我們再來看看后半句:鐵罐傲慢地問。什么是“傲慢”呀?
    師:看來呀,這個鐵罐還不僅僅是不尊重別人,它呀對陶罐從內(nèi)心里還透著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誰來把鐵罐那種傲慢的語氣讀出來。(3—4個學生)。
    (3)、大家想想同樣都是罐子,鐵罐憑什么這么奚落陶罐??!
    生:由于鐵罐堅硬,陶罐易碎,它感覺自己比陶罐強多了所以看不起它。
    2.分析陶罐。
    聽到鐵罐這么傲慢無理的提問,那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
    生:“不敢,鐵罐兄弟”
    師:陶罐稱鐵罐為兄弟,想想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兄弟??!
    體會著陶罐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
    生:更加輕蔑。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試著讀讀。
    師總結:短短的一問一答就為我們勾畫出一個傲慢無理的鐵罐,一個謙虛善良的陶罐。鐵罐對陶罐的奚落還不僅僅于此,它們之間的爭執(zhí)會愈演愈烈,下面同學們就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讀讀2—8自然段,體會體會陶罐和鐵罐之間不同的性格。
    (分角色讀一讀,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3.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
    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出示課件。
    師:王朝覆沒了,宮殿倒塌了,陶罐和鐵罐都被埋在了廢墟之下。許多年以后,人們發(fā)現(xiàn)了陶罐,它還是和以前那么美觀,而鐵罐早就消失了。同學們面對這樣迥然不同的結局,你們想要說些什么嗎?(出示課件)。
    你想對傲慢的陶罐說:————————。
    你又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說:——————————。
    四、總結:
    是啊,孩子們你們說得都很好,老師希望你們通過學習這則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相比,老師希望你們都能夠像陶罐一樣謙虛、善良、腳踏實地的走好你們的每一步!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課文,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xiàn)。因此,對話的朗讀指導是本課教學設計的重要內(nèi)容。那么,以什么作為指導對話朗讀的突破口呢?我在課前反復研讀課文,找到了“奚落”這個關鍵性的詞語:陶罐和鐵罐所有的對話,不就是“怎樣奚落”和“怎樣對待奚落”嗎?于是,整節(jié)課以初步掌握主要內(nèi)容、理解“奚落”的意思開始后,就用“鐵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話諷刺陶罐的?”這個問題直奔主題,導入新課。
    接下來,讓孩子們通過讀課文,把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勾畫下來,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一步體會奚落的含義。對話的朗讀指導,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實、求趣呢?這篇課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具體、生動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使鐵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學會抓住鐵罐、陶罐的神態(tài)讀出他們的傲慢和謙虛。用填空的形式來讀出陶罐和鐵罐的表情,最后分角色朗讀課文。也是孩子們對課文理解的升華。
    之后,用“讀完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這個問題回歸整體,引發(fā)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談見解,說感想,理解課文講的道理,學習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整個教學過程,孩子們學習情緒很激昂、很踴躍。但我覺得從我自身的素養(yǎng)來看,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我的評價語不夠簡潔到位,不會隨機應變地處理課堂上的意外。上課時總有點慌,生怕時間不夠,心里總想著這個環(huán)節(jié)快完,快點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也是我每次上完課后最遺憾的地方??磥韺W會取舍是應當有大家的風范的。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理解課文講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
    2、理解陶罐的謙虛寬容和鐵罐的傲慢無禮以及懂得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體會人物特點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思維鋪墊。
    (二)自讀自悟,突顯個性。
    1、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
    (1)學生練習讀課文,理解生字詞。
    (2)認讀字詞??帶拼音??不帶拼音。
    (3)淺談感受(大家讀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4)看插圖,猜一猜哪個是鐵罐,哪個是陶罐?為什么?
    2、默讀思考。
    (1)小朋友們都覺得鐵罐很驕傲,陶罐很謙虛,你們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鐵罐是驕傲的?請你默讀課文,劃一劃能看出鐵罐驕傲的句子,圈一圈描寫鐵罐神態(tài)的詞語,然后讀一讀,看能不能把它的神態(tài)讀出來。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
    (3)反饋: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鐵罐是驕傲的?
    3、指導朗讀,感受鐵罐之傲。
    (1)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鐵罐為什么敢這樣問陶罐?
    重點指導朗讀:(板書:傲慢)。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鐵罐為什么稱陶罐為“懦弱的東西”?師:鐵罐認為陶罐膽小、無能,是不敢去碰它的,對嗎?像這樣膽小、軟弱無能,就稱作懦弱。陶罐真的是懦弱的東西嗎?這是鐵罐對它的輕視,結合插圖理解“輕蔑”。(板書:輕蔑)。
    (4)‘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瘜ρ?!鐵罐由傲慢到輕蔑,再到惱怒了,小朋友們,你們感覺到鐵罐的情緒變化了嗎?請用你精彩的朗讀把它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板書:惱怒)。
    (5)“‘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三)課時小結。
    1、鐵罐就是這樣傲慢、輕蔑、惱怒地奚落陶罐,它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2、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會有什么反應,隨著時間的流逝,故事又有什么變化呢?咱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復習鞏固。
    1、出示字詞,認讀課文1至9自然段里出現(xiàn)的生字。
    2、交流記憶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師小結:可以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可以利用熟字來記。
    3、練習用這些生字擴展組詞。
    4、指導寫字。
    引導分組觀察:“陶、謙、嘴、惱、吵”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結構、上長下短的字?!疤摗笔前氚鼑Y構的字,注意第三筆是“ ”。
    5、學生提出需要教師指導書寫的字。教師范寫學生提出的字。
    6、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進行輔導。
    7、展示學生寫的字,互相評議。
    一課時板書:
    謙虛?????????????驕傲。
    傲慢。
    輕蔑。
    惱怒。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一
    1、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對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積累語言,拓展延伸,編寫對話。
    1、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練習對話.
    2、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1、復習導入。
    1,復習課文主要內(nèi)容,指名讓學生交流。師總結。
    2,用一個或幾個詞語說說你對陶罐和鐵罐的印象,復習詞語。
    (先讓學生自己說,師出示詞語,指名讀詞語,齊讀)。
    2、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1,師引讀:在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指名讓學生接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
    2,指導讀出“傲慢”(什么是“傲慢”?)。
    指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并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
    3,結合“蔑”字的結構特征,理解“輕蔑”。并指名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
    4,引導讀陶罐和鐵罐的第二次對話,重點讀出“憤怒”的感覺。
    (1)理解怎么樣的相處方式是“和睦相處”?
    (2)給鐵罐的對話加提示語。(火冒三丈,暴跳如雷,雷霆大怒,氣得直跺腳,怒目而視......)。
    (3)理解為什么作者最后不加提示語。(當時鐵罐已經(jīng)憤怒到極點了)。
    6,指名讓學生給陶管和鐵罐的頭飾加表情。
    聽了他們倆的對話,相信你對這兩位朋友的認識更深刻了,誰來給他們加個表情呢?
    7,師示范表演讀,讓學生同桌兩個人自由練習。
    8,找同學上臺表演。
    3、表達感受,深化感悟。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陶罐和鐵罐的下落。
    2,找出相關的句子畫下來。
    3,一個“還是”說明了什么?(以前是,現(xiàn)在依然是)。
    4,“連......也......”讓你想到了什么?(鐵管以前是多么傲慢,多么堅固呀)。
    5,前后對比,讓人感慨萬千,讀到這里,你想說些什么呢?
    6,指名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悟。
    7,教師總結: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不能拿自己的地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
    8,質(zhì)疑:難道陶罐沒有一點長處,鐵罐就可以常常奚落陶罐了嗎?
    (人人生而平等,要學會互相尊重)。
    9,回歸課題,讀出不同的語氣。
    4、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指名讓學生交流,引導學生用上提示語。
    板書設計:。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二
    2.抓住重點,詞句來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教學基本模式。
    引――探――議――練。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議論爭辯,頓悟創(chuàng)新。
    4.訓練技能,激勵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讀讀。
    1.自由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再讀課文,說說陶罐與鐵罐的異同。
    三、演演。
    1.學生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
    2.學生分小組演練,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按課文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
    4.師生共同評議。
    四、議議。
    1.默讀課文。
    思考: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來評價“人物”,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
    五、說說。
    1.讓學生說說學了這篇課文,從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2.提示寓意:全面的看問題,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長處,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驕傲自大,要正視自己。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三
    1、會認寫生字,正確讀寫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通過多種朗讀形式,促進學生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3、理解文章寓意,學會謙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神態(tài)和語氣描寫,了解內(nèi)容主旨。
    【難點】能夠通過不同語氣的朗讀,把握陶罐和鐵罐的性格,學會謙虛寬容。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朗讀法、合作探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咱們上節(jié)課已經(jīng)結實了兩位好朋友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兩位朋友的名字分別是什么?陶罐和鐵罐。(教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通讀全文,了解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兒?
    (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寶,鐵罐卻化為泥土。)。
    2、這篇文章一共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第一部分(1—9):寫陶罐和鐵罐的爭吵;
    第二部分(10—17):寫陶罐和鐵罐的各自的命運。
    (三)深入研讀。
    1、同學們,我們可以看到整篇文章幾乎全部是用語言貫穿下來的。接下來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分角色(陶罐、鐵罐)進行朗讀,注意各自說話時不同的語氣(陶罐——謙虛,鐵罐——傲慢),并選擇一組同學上臺展示。
    (過渡語:同學們剛才朗讀得特別棒,把陶罐和鐵罐的情態(tài)描摹得活靈活現(xiàn)。)。
    2、同學們,那我們具體來看一下,作者筆下的陶罐與鐵罐分別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呢?請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進行分析。
    (鐵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薄昂湍阍谝黄穑腋械叫邜u,你算什么東西!”……從中可以看出鐵罐具有傲慢、驕傲、狂妄、驕橫的性格特點)。
    (陶罐:“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薄拔覀兩鷣砭褪鞘|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薄拔覀冞€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從中可以看出陶罐具有謙虛、不好爭斗的性格特點)。
    (過渡語:大家再細心找一下,文中的陶罐還有哪些性格特點?)。
    (學生:對第二部分內(nèi)容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陶罐還具有善良的品質(zhì),雖然鐵罐對它說了很多難聽的話,但是,在它和鐵罐同樣遭遇不幸時,它還是想到了鐵罐“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旁邊,請你們把它也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
    3、同學們,經(jīng)過上述的閱讀和理解,我們可以得知這篇文章蘊含了哪些道理呢?(4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交流,最后展示)。
    (小組一:人應該謙虛謹慎,不應該驕傲自滿。
    小組二:不要只看自己的長處,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
    小組三:人們應該學習陶罐的胸懷,不應像鐵罐那樣自以為天下無敵。)。
    (四)拓展延伸。
    我們得知陶罐和鐵罐的性格特點,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是從他們各自的語言中分析而來的。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精妙之處,也是大家需要努力學習的地方。那接下來大家自行寫一組對話,最好能夠?qū)⑹挛锘蛘呷宋锏男蜗筇攸c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
    (生寫完展示,教師總結評價)。
    (五)小結作業(yè)。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
    2、作業(yè):自行想象,改變故事的結局。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四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課文分析:小學語文第五冊《陶罐和鐵罐》是一篇寓言故事。
    教學這則寓言,我們采取語文活動課的形式采進行。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人都有長處不口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
    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育學生在學習上要懂得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無論什么時候部不能驕傲自大,必須謙虛謹慎,怎樣才能把這則寓言的寓意真正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去,使他們在學習、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長,能正確對待別人的長處,和睦相處,共同為集體,為社會作出貢獻。
    我們采用話劇的手法把這則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看后有身臨其境之感從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設計理念:故事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這是本課表達上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力求創(chuàng)設情景,促進學生和諧、主動地發(fā)展,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教材為主源,以學生素質(zhì)提高為主旨原則,牢固樹立主體意識,訓練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正確認讀是一個繩子,會寫十二個生字。
    2.朗讀中體會鐵罐的驕傲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9自然段,學會從不同的語言體會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去比。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陶罐和鐵罐的性格。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的短處比。
    教學重點: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機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兩個主人公,一個叫陶罐,另外一個叫鐵罐。
    他們都生活在國王的御廚里,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們想去看看嗎?好吧,老師就帶大家去御櫥里看看他們吧!(播放動畫)動畫播完了,你們覺著這個故事怎么樣?有趣嗎?那你們想不想讀一讀這個故事呢?讓我們打開書的126頁,一起學習《陶罐和鐵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師:同學們仔細讀課文,有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查查字典,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老師啊有個小要求,同學們邊讀邊思考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學生發(fā)言:教師總結:國王的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鐵罐,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許多年之后,它們都被埋在了廢墟之下,人們發(fā)現(xiàn)了陶罐,它還是像以前一樣美觀、漆黑锃亮。
    而鐵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銹爛了,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簡潔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剛才這兩位同學總結的故事當中,都提到了鐵罐奚落陶罐,孩子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奚落嗎?(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話數(shù)落別人的短處,讓人很難堪。
    )師:同學們從文中找找,那幾個自然段寫到了鐵罐奚落陶罐呢?(1——9)三、學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師:下面呀我們就來看看這部分內(nèi)容。
    (師用情地讀第一段)國王的御櫥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
    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孩子們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1.重點分析鐵罐的性格學生找到:你敢碰我嗎,陶罐子?(1)、抓住鐵罐對陶罐的稱呼,讓學生體會鐵罐的性格師:你們覺得這個稱呼怎么樣?誰來體會著鐵罐的這種心情讀一讀這句話。
    (3個同學)(2)、從傲慢一詞體會鐵罐的驕傲、看不起人,從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鐵罐的性格。
    師:我們再來看看后半句:鐵罐傲慢地問。
    什么是傲慢呀?師:看來呀,這個鐵罐還不僅僅是不尊重別人,它呀對陶罐從內(nèi)心里還透著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
    誰來把鐵罐那種傲慢的語氣讀出來。
    (3-4個學生)(3)、大家想想同樣都是罐子,鐵罐憑什么這么奚落陶罐啊!生:由于鐵罐堅硬,陶罐易碎,它感覺自己比陶罐強多了所以看不起它。
    2.分析陶罐聽到鐵罐這么傲慢無理的提問,那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生:不敢,鐵罐兄弟師:陶罐稱鐵罐為兄弟,想想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兄弟啊!體會著陶罐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
    生:更加輕蔑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試著讀讀師總結:短短的一問一答就為我們勾畫出一個傲慢無理的鐵罐,一個謙虛善良的陶罐。
    鐵罐對陶罐的奚落還不僅僅于此,它們之間的爭執(zhí)會愈演愈烈,下面同學們就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讀讀2-8自然段,體會體會陶罐和鐵罐之間不同的性格。
    (分角色讀一讀,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3.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fā)生了爭吵,最后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并思考: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么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
    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出示課件師:王朝覆沒了,宮殿倒塌了,陶罐和鐵罐都被埋在了廢墟之下。
    許多年以后,人們發(fā)現(xiàn)了陶罐,它還是和以前那么美觀,而鐵罐早就消失了。
    同學們面對這樣迥然不同的結局,你們想要說些什么嗎?(出示課件)你想對傲慢的陶罐說:—你又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說:———四、總結:是啊,孩子們你們說得都很好,老師希望你們通過學習這則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相比,老師希望你們都能夠像陶罐一樣謙虛、善良、腳踏實地的走好你們的每一步!教后反思:《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課文,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xiàn)。
    因此,對話的朗讀指導是本課教學設計的重要內(nèi)容。
    那么,以什么作為指導對話朗讀的突破。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五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三)精讀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tài)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xiàn)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四)品味含義。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編故事。
    重新編一個發(fā)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六)板書設計。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六
    1、熟練掌握本節(jié)課生字。理解“奚落”、“輕蔑”、“覆滅”、“遺落”、“相提并論”和“和睦相處”等同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對話。
    3、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學會合作。
    懂得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其中表達的寓意。
    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的故事。
    2、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讀幾遍。
    2、掃清文中生字障礙。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3.同桌之間互相讀課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讀一段,或分角色讀。互相評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主要寫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的什么事?2、快速瀏覽課文,要求學生認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鐵罐分別像是怎樣的人?可在表現(xiàn)他們特點的詞句下作標記。
    四、研讀感悟,體會寓意。
    1、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2、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結合相關的語句談理解。
    3、演一演。
    (1)小組練習分角色表演讀,要求只讀對話,在讀對話時要有人情人境的動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視頻出示對話句子。)。
    五、表達感受,升華情感。
    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們想說什么呢?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1、改編童話。
    (1)陶罐和鐵罐各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引導學生不要被課文所限制,放開思路,暢所欲言。)。
    鐵罐:優(yōu)點——不易碎,堅硬。
    缺點——易生銹,難看。
    陶罐:優(yōu)點——不生銹,美觀。
    缺點——易碎,不堅硬。
    (2)指導學生以《鐵罐和陶罐》為題,改寫這篇童話故事。
    2、自編童話。
    以《xxxx和xxxx》(如:小溪和大海、綠葉和紅花、鉛筆和鋼筆、牙齒和舌頭……)為題,展開想像和幻想,編一個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