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優(yōu)質23篇)

字號:

    人生就像一本書,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總結和概括。在情感表達中,我們可以運用一些技巧和策略,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工具和資源,可以提高您的工作效率。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日積月累”。
    2、圍繞紀念日開展實踐活動。
    3、學習“開卷有益”中的兩篇文章。
    4、學習“金鑰匙”,完成習作。
    教學重點:
    學習“開卷有益”中的兩篇文章。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中心。
    課前準備: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摘錄筆記。
    1、觀察書中的例子。
    2、總結例子中的特點。
    3、思考:為什么摘錄中的句子加了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4、你積累詞句的途徑是什么?
    5、理解詞語的意思。
    二、初顯身手。
    1、實踐活動的步驟。
    2、具體要求。
    3、各項工作指導。
    4、撰寫紀念日實踐活動的體會。
    三、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篇課文。
    1、自讀短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勾畫出冼星??炭嗲髮W的.詞句。并在旁邊寫出體會。
    3、交流體會。
    4、教師點撥。(他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
    5、拓展練習。
    6、他是如何創(chuàng)作《風》的?
    7、你想對他說什么?
    二、學習《登上地球之巔》。
    1、地球之巔指的是哪里?你對它有了解嗎?
    2、讀課文找出文中是怎樣介紹它的?
    3、讀讀能突出它特點的句子,讀出你的理解。
    4、登山隊員是靠什么力量登上地球之巔的?
    三、金鑰匙。
    幻燈出示:習作可以當時修改,也可以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修改,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不少新問題。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冼星海和他的《風》。
    自強、自立、自理、字律。
    登上《地球之巔》。
    不謂艱難、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二
    本單元安排了一篇神話故事,寫了九色鹿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一個落水者,卻被落水者出賣,最后忘恩負義受到懲罰的故事,贊揚了九色鹿救助別人不求回報的優(yōu)秀品質,譴責了落水者忘恩負義的可恥行徑。
    語文天地中圍繞著真誠設計了測測你的真誠度和寫一篇文章贊美別人或感激別人或勸告別人等。
    教學目標。
    1、了解神話故事的內容,通過讀懂課文,體會其中人物的不同品質,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真誠這一品質對人對社會的重要性。
    3、能通過具體的事情來贊美別人或感激勸告他人。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2課時。
    板書設計。
    九色鹿真誠。
    舍身救人不求回報是人最可貴的品質。
    落水者:恩將仇報忘恩負義。
    第一課時。
    一、談話: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有關真誠的課文,真誠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都能發(fā)生著真誠或不真誠的事情。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雖然淺顯易懂,但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
    3、檢查生字詞。
    三、細讀課文,明白道理。
    2、小組整理答案。進行集體交流。
    3、集體交流:
    分別對九色鹿和落水者進行評價,并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來說明。
    4、寫一寫:這騙課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四、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測測自己的真誠度。
    1、招待客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承認錯誤時真誠敷衍虛假。
    贊美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感謝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勸告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2、懷著真誠的態(tài)度來填寫。
    3、思考:真誠對于生活的影響。
    4、討論并交流。
    5、辯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真誠嗎?
    談出自己的觀點,有根據(j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6、教師總結發(fā)言。
    第二課時。
    一、談話:
    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人和事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贊美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感激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的勸告他們?請回憶一下,選擇自己想寫的一個方面構思。
    二、寫作指導:
    如果選擇的是要真誠地贊美一個人。
    1、要想一想你要贊美他的哪一個或哪幾個方面。
    2、選擇怎樣的事例去贊美他?
    3、這件事情如何寫具體、寫感人呢?
    這是寫作的重點,在敘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事情當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進行細致的刻畫。
    對話描寫要注意不同的語言形式,避免重復單調。
    4、注意開頭和結尾的寫法,力求體現(xiàn)簡潔明了,采用別具心裁的開頭和結尾形式,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個合適的題目。
    起題目的方法多種多樣:點明中心式以事件為題。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為題含蓄式等等。
    三、構思自己的作文,小組討論交流。
    四、開始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修改作文,謄抄作文。
    從本文的教學重點出發(fā),從內容到思想,滲透優(yōu)秀的品質教育。領悟做人的道理。
    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去選材,要注意引導學生將事情寫具體,這是教學的重點。
    作業(yè)設計。
    1、繼續(xù)完成本次的大作文。
    2、完成《九色鹿》的部分練習題。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三
    《太陽》是人教版教材第八冊中的一篇常識性文章,介紹了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和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由于運用了數(shù)字說明,舉例說明,比較說明,比喻說明等方法,因此文章通俗易懂,有較強的說服力.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13個生字,能夠讀準字音,正確書寫.
    流利,正確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了解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是教學的難點.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易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學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認真閱讀,綜合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邊讀邊思考,有問題盡量自己解決,在交流與討論中相互啟發(fā).
    [教具準備]:
    考慮到說明文比較枯燥,缺乏情趣,因此開課伊始用一段動畫片設疑激趣.
    播放一段與課文內容一致的有關太陽的錄像,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的情境.
    準備一段悠揚的樂曲,指導學生配樂朗讀,為平實的語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蝿赢嬈?一起看一看吧.(播放課件——后羿射日.)
    教師解說: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實在受不了了,就找來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才不那么熱了.
    2,這個故事叫——后羿射日(學生齊答).
    日就是太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太陽》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后羿射日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讓我們回到現(xiàn)實中想一想,后羿能不能射下太陽 (學生簡單回答不能)
    5,小結:要想把原因講得清清楚楚,我們就得好好讀讀課文.
    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詞,先自己讀,再指名讀.
    3,質疑:詞語光會讀不行,還應該讀懂意思,不懂的提出來.
    (學生質疑,互相解答,教師注意總結理解詞義的方法.
    紅色的字是這一課的生字,同學們再仔細看一看,哪個字你想給大家提個醒
    齊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特點:
    1,小結:生字學得不錯,大家一讀課文有收獲.(指黑板)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呢——后羿為什么射不下太陽.請大家默讀課文,拿起筆,找到有關答案隨手畫下來,為了便于大家隨手圈畫,我建議你們把書平放在桌子上.(教師巡視)
    2,(幾分鐘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一會兒功夫,同學們的書上就出現(xiàn)了不少的直線,曲線,看來大家再讀書很有收獲.說一說你找到的'理由吧.
    (此環(huán)節(jié)讓實際是讓學生說太陽的三個特點,如果學生一下子說出三個理由,可以直接板書大,熱,遠,再一個個原因結合課文說具體.)
    學生交流:
    遠——(如果學生只說太陽離地球很遠,所以射不下太陽,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句子把太陽離我們到底有多遠說清楚.)
    (1)課件出示相關段落.
    (2)指名朗讀,評一評,他哪兒讀得好 (突出表示數(shù)字的詞語.)
    (3) 你教大家一招:為什么要這樣讀 (引導學生體會用數(shù)字進行說明的好處.)
    (4)小結:這位同學真會讀書,他抓住了一億五千萬兩千五百年這些具體的數(shù)字,讀懂了太陽的遠,而作者也正是用這些具體的數(shù)字,把太陽離我們到底有多遠說得清清楚楚.用上他教的方法,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5)指名讀.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四
    1、讀一讀第一行詞,想想這些詞有什么特點?(都有一個樹字)。
    2、讀一讀第二行詞,這些詞和句子有什么特點?(都有幸福這個詞。)。
    3、我們學的許多字都可以組成詞,幾個詞一起可以組成句子。
    1、讀書上的句子。
    2、出示句子:老師愛我,同學愛我,我也愛-------。
    (1)說出橫線上應填的內容。
    (2)老師和同學怎么愛我,我又是怎么愛老師和同學的?
    3、仿照前兩組句子,說說后兩組句子可以填什么內容。(學生自由發(fā)揮,體現(xiàn)課堂的開放性。)。
    1、讀詞語。
    2、樹林是誰的家?(小鳥)把它們連起來,讀一讀。
    3、照樣子,完成后面的練習。
    4、全班交流。(答案可以多選。比如學校可以是我們的家,也可以是小學生的家。)。
    1、出示家,指名讀。
    2、你能用家組什么詞?組得越多越好。
    3、出示蝸牛圖,把學生組的詞盡可能寫在蝸牛上。
    1、認識詞語:爸爸、媽媽、我、爺爺、奶奶、哥哥、妹妹等。
    2、連線。
    3、小組互相說,家里都有誰?每個人長什么樣?
    4、展示。
    1、丁丁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家,誰愿意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2、出示小黑板。(題目)。
    3、同桌互相說一說。
    4、指名到前面說給大家聽。
    1、談話導入。
    3、指導朗讀,采取各種形式讀。
    4、小結:你們喜歡丁丁嗎?喜歡他什么?你想為小鳥做點什么?
    1、老師帶讀詞語。
    2、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3、認識自己的爸爸的職業(yè)。
    4、我們的爸爸媽媽是普通的勞動者,要為他們感到驕傲。
    1、指導看圖:丁丁的家里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2、丁丁有話想和大家說,我們一起來聽聽。(老師范讀)。
    3、回家把丁丁說的話說給爸爸媽媽聽聽,請他們和你一起讀書,好嗎?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內容:語文天地里的g、h、i。
    教學目的:能正確抄寫帶鼻韻母的詞語音節(jié);復習心字底和豎心旁的字,并填寫偏旁表;練習積累近義詞并造句。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1.拼讀音節(jié)。
    2.注意:聲調標在ng上。
    3.抄寫。
    二.看一看,填一填。
    心:(感)(愿)()()。
    豎心旁:()()()()。
    1.學生自己填寫。
    2.填寫偏旁表。
    偏旁表示的意思例字。
    心
    忄
    三.讀一讀,選一個詞造句。
    馬上連忙立刻趕快。
    1.學生選一個詞語造句。如:上課鈴聲響了,我立刻走進教室。
    2.填空:上課鈴聲一響,我()走進教室,坐在座位上。老師一進門,全班同學()站起來。跟老師互相問好,我們()坐下,開始了緊張愉快的學習。
    3.總結:多處需要表示使用動作急迫時,可以使用近義詞避免詞匯貧乏。
    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嗎?
    看一看,填一填。
    心:(感)(愿)()()。
    豎心旁:()()()()。
    教學內容:語文天地的j、k、l、m。
    教學目的:朗讀《你別問這是為什么》,體會作者的感情;聽故事《買火柴的小女孩》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愛心;口語交際《我很想有一個……》,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通過金鑰匙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助詞。
    教具準備: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看誰寫的多。
    心:
    豎心旁:
    2.用“立刻”造句。
    二。聽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1.認真聽故事。
    2.簡介安徒生:丹麥偉大的童話作家。
    3.聽了故事后,你想為買小火柴的小女孩做些什么?
    三.聽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同學們都想為賣火柴的小女孩做點什么,下面我們看一看劉倩倩小同學他想做些什么?學生自讀課文《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1.注意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讀后討論:劉倩倩小朋友準備把蛋糕、棉衣、歌片送給誰?
    四.口語交際。
    1.小力很想有一個文具盒,但她的儲蓄罐里錢不夠。她該怎么做?請你幫她想想辦法。
    2.學生自己先想一想,在交流。
    3.以《我很想有一個……》為題,在練習本上寫下自己的愿望,寫下自己打算如何做。
    五.初步了解助詞。
    讀金鑰匙的一段話,不認得字互教互認。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積累詞句的能力。
    2、閱讀《一朵小花》,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3、鍛煉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4、鍛煉學生積累生活素材的能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同音字組詞。
    參考答案:
    練(練習)(訓練)。
    煉(鍛煉)(煉鋼)。
    及(及時)(及格)。
    極(積極)(極品)。
    映(反映)(倒映)。
    應(反應)(應急)。
    二、抄寫詞語。
    注意指道學生看一個詞寫一個詞,對于難寫的詞不妨多看幾眼。
    三、學習名言警句。
    可先說說每句話的意思,然后再抄寫,注意抄寫的方法。
    四、排列句子的順序。
    步驟:
    (1)把每一句讀一讀,再想想每句說的是什么。
    (2)再仔細想想這幾句話說的是什么,按照一定的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
    (3)按這個順序重新排列。
    答案:(3)(1)(4)(2)(5)。
    五、讀背古詩。
    《江雪》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柳宗元。著首詩形象的描寫了大雪中棲鳥不非,行人絕跡,孤舟獨釣的'景象.詩文前兩句“千山鳥非絕,萬徑人蹤滅。”沒有直接寫江,也沒有直接寫雪,而是從天上無飛鳥,地上無行人來暗示天寒地凍,出色的描繪了雪景。詩的難點在三四句,直接寫到了江中的雪景,點名了題目,并呈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一葉孤舟,一位漁翁,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獨自在喊另的江心垂釣。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1在學習《不愿長大的小姑娘》后,指導學生自讀。
    2讀后可讓學生概括,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口語交流,介紹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
    1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
    2圍繞中心詞來說,如:這件事為什么是滿意(傷心想做)的?
    三、習作。
    在口語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寫作,重點指導怎樣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具體??梢灾缹W生寫出阻擊的動作,語言及心理活動,尤其是遇到了那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第三課時。
    一、初顯身手。
    二、搜集資料。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如:上網(wǎng)到圖書館等。
    三、金鑰匙。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要*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教師可先帶領學回憶查字典的方法。這里的難點是怎樣決定選那種解釋,舉例事實說明使學明白:如果一個詞語有幾解釋,就要聯(lián)系上文,決定選那種解釋。
    四、自檢。
    指導學生從習作中早出錯別字,養(yǎng)成認真的習慣??梢怨膭钔瑢W互相幫助查找,也可以在過去一段后,自己在翻看,既能發(fā)現(xiàn)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可以回顧學習的進步,只觀的感受自己的成長。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教育。
    2、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3、在收集、介紹地名的過程中,用自己獲得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
    教學重點:
    掌握有關地名的知識,學會整理信息,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教法學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地名的學問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一個地名游藝會。
    按照自己的興趣,小組合作編排游戲,并定好游戲的`規(guī)則。
    可以按照以下的形式。
    二、猜城市名,編地名謎語。
    三、找一找詩里的地名。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古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黃鶴樓:今在江蘇揚州市城西。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在安徽。楚江:在安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白帝:今四川。江陵:今湖北。
    四、搶答,說地名。
    說出三條以城市命名的路。
    說出三個用少數(shù)民族命名的城市。
    說出帶“陽”字的三個城市名。
    說出帶“?!弊值娜齻€城市名。
    五、填成語,組地名。
    至高無底撈月語重心暖花開金石為。
    官許愿難能可春白雪人才濟征北戰(zhàn)。
    五湖四誅筆伐一步登津有味。
    查找資料,介紹一個地名的來歷。
    將地名串成相聲或描述生活經(jīng)歷的文章。
    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六、布置作業(yè)。
    預習“開卷有益”。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了解趵突泉泉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情趣。
    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滲透園藝文化,拓展思維,更具體形象地感受小泉的美。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趵突泉和作者。
    板書課題。
    “趵突”是跳躍突起的意思。
    投影(觀察)。
    使學生對趵突泉有個整體的初步的了解。
    同學們看,這就是歷史悠久、聞名于世的山東濟南的趵突泉。
    簡介趵突泉。
    二、自由朗讀,思考。
    讀了課文,你們覺得趵突泉怎樣?
    學習課文。
    第1自然段。
    齊讀本段。
    “名勝”一詞在這里怎樣理解?
    這一段在文中起怎樣的作用?(引起下文)。
    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趵突泉的?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趵突泉的溪水、大泉的樣子、小泉的樣子。)。
    出示投影片,圖文對照地進行描述。
    講讀第2自然段。
    什么樣的水叫活水?
    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怎樣的一溪活水?“清淺”“鮮潔”是什么意思?
    作者抓住泉水活、清淺、鮮潔這三個特點,寫出趵突泉的水很美。
    講讀第3自然段。
    指名朗讀本段,這一段哪一句是中心句?
    下面寫什么?先講什么?再講什么?
    讀出寫泉池的句子。
    讀出寫泉水的句子。
    作者抓住泉水的什么特點來寫的?畫出有關的詞語。
    …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感受和聯(lián)想的?請用——畫出來。
    (3)講讀第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指名朗讀本段。
    “池邊還有數(shù)不清的小泉眼”。這是一句什么句式?
    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幾種形態(tài)的小泉?
    這幾種小泉的特點是什么?
    …這篇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小泉眼的美麗有趣?
    略讀《秦皇島的來歷》。
    三、自由讀。
    (1)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讀,檢查學生的讀音。
    從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四、金鑰匙。
    學生讀一讀文中的話,說一說你的理解。
    討論交流怎樣有效準確地查找資料。
    五、自檢。
    回憶自己是如何做摘錄筆記的。
    針對“自檢”中的欄目,對照一下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
    說一說以后應該怎樣做?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讀背《詠柳》;
    2.辦展板:樹林;
    3.讀《記住》;
    4.練習寫字;
    5.完成自檢。
    教學過程:
    一、讀、背《詠柳》。
    1.同學們你所認識柳樹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春天多么美麗,春風多么神奇,請讀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詩《詠柳》;
    3.說一說你的理解;
    4.自己背一背。
    二、讀《記住》。
    1.自己讀、讀通:獨立識字,互相學字;
    2.同桌讀、讀好:把自己讀的最好的詩句讀給同桌聽;
    3.說一說:人和樹之間的密切關系。
    三、辦展板:樹林。
    1.用淡綠色的紙剪一片葉子的形狀;
    2.在葉子上寫上樹的功勞,可以用兒歌的形式;
    3.討論展板的`題目,如:樹是人類的朋友,樹是地球的寶貴財富等;
    4.學生自己把寫了字的樹葉貼在板報上;
    5.個人和集體評議。
    四、學習揣摩字形。
    1.描一描田字格中的木林森;
    2.想一想怎樣寫好看?
    3.寫一寫,比一比,誰寫得好看?
    4.在生字本上寫幾個詞如欣賞感謝陪伴評議誰寫得內容好看,為什么?
    五、自檢。
    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或者改掉一個壞習慣。
    1.請幫助自己的人一起來評議。
    2.把自檢的結果寫在日記里。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九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開卷有益。
    3、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自讀課文。
    2、完成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3、完成同音字組詞。
    4、完成讀背古詩。
    小黑板。
    綜合實踐課。
    討論、小組合作式。
    一、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讀課文。
    (4)齊讀課文。
    2、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1)學生自由填寫。
    紅()黃()黑()。
    ()()()。
    綠()藍()白()。
    ()()()。
    (2)指名上臺填寫,指名評價。
    3、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同音字組詞)。
    (1)出示兩組字,學生認讀。
    保()近()壯()反()。
    寶()進()狀()返()。
    (2)學生自由組詞。
    (3)指名組詞。
    (3)指名上臺填寫。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讀背古詩)。
    (1)學生自由讀兩首古詩。
    (2)指名起立讀。
    (3)出示掛圖,學生邊聽老師朗誦,邊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4)指名說說。
    (5)齊讀古詩。
    (6)試背古詩。
    (7)齊背古詩。
    三、布置作業(yè):
    1、開卷有益。
    2、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3、比一比,組成詞語。
    4、讀一讀、背一背。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
    讓學生在辨析詞義中,體會句子表達的感情。
    讓學生在說話訓練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讓學生在習作訓練中,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兩課時。
    比一比,辨一辨。
    辨一辨:同桌說說這些字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比一比:比較下面的字有什么異同。
    (禮——扎,博——搏,幼——幻,幸——辛,敢——?。?。
    讀一讀。(全班齊讀)。
    抄一抄。(把詞語抄一遍)。
    抄一抄,說一說。
    讀一讀。(全班齊讀詞語)。
    造一造:用每個詞語造句話。(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說一說:誰能說出“關愛、猶豫、相依為命、不知不覺、期盼”的近義詞?
    抄一抄:從課文中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
    比一比,寫一寫。
    比一比:比比這些詞語有什么異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寫一寫:你能再寫出幾個意思相同的詞嗎?填在課本里。
    讀一讀。(全班齊讀)。
    說一說:在小組里把每個詞說句話。
    想一想:讓學生回憶在家里的幸福時光。
    說一說:讓小學聯(lián)系生活與體驗,說說在家里家人是怎樣疼愛自己的,或者。
    說說你有一個怎樣幸福的家?
    1、出示說話要求。
    2、小組內交流。
    3、擇優(yōu)全班交流。
    思一思:你有這樣一個幸福的家,你覺得你更應該怎樣做?
    1、小組內交流。
    2、擇優(yōu)全班交流。
    記一記了解的父母工作情況。
    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檔案。
    (注:其它題已結合課文講解)。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一
    生1:丁丁已經(jīng)先和劉星約好的,他應該去和劉星學騎車。
    生2:可是丁丁的爺爺怎么辦?
    師:你想到了爺爺,是個能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生3:我覺得丁丁可以先給爺爺泡杯茶,打開電視讓爺爺看,再和劉星學騎車。
    師:你想的真周到。
    生4:我覺得丁丁還可以拿塊椅子請爺爺坐在操場上看他和劉星學騎車,說不定爺爺還會教他們呢。
    師:你的想法真不錯啊!
    生5:可如果爺爺不愿意呢?他從鄉(xiāng)下特地來丁丁的家,我覺得丁丁應該留下來陪爺爺才對。
    師:(笑而不答,用眼神征詢學生的意見。)。
    生6:那丁丁這樣做不是對劉星不講信用了嗎?
    生7:可以打個電話或者到他們約好的地點和劉星說一下。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如果丁丁和劉星講明原因,劉星還會認為丁丁不講信用嗎?
    生1:我覺得應該不會了。劉星一定可以理解丁丁的。
    師:老師很好奇,想知道如果你是丁丁,你們會選哪種做法?為什么?
    生8:如果爺爺愿意的話,我會選生4的做法。這樣就可以一舉兩得了。
    生9:我會選生5的做法。先經(jīng)過劉星的同意,再留下來陪爺爺。因為我爺爺很疼我,他很久沒來我家了,如果他來我想和他聊天。
    師:老師看得出來,不只你爺爺愛你,你也很愛你的爺爺。要是爺爺能聽到你說的這些話,一定會很高興的。
    生9:(開心地笑了!)。
    師:老師從大家的談話中發(fā)現(xiàn)咱們班的孩子越來越懂事了,不但是講信用的孩子,還能處處為他人著想,用自己的智慧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老師真高興呀!老師愿意夸夸你們。(老師說畢,邊拍手邊有節(jié)奏地說:“老師喜歡你們!”)。
    這下孩子們更樂了!
    評析:
    “一切為了孩子的發(fā)展”是本次新課程的主旋律、重頭戲。學生對話就是把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和諧平等、人格互重的前提下,主動言說、質疑問難,消除了被動的'答語和沉寂的“注意聽”的現(xiàn)象,由此打破了傳統(tǒng)的“傳話”教學,真正便學生自身獲得發(fā)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老師拋出一個學生們實際生活中常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大膽放手,讓學生各抒已見,不對學生施加或暗示個人見解,不以惟一標準答案禁錮學生。當學生之間的思想產(chǎn)生碰撞和沖突時,老師也顯得從容不迫,或通過微笑和眼神與學生交流,或采用激勵性評語引導學生。在這樣民主、廣闊的空間里,學生盡情發(fā)揮,積極思維,自覺傾聽,勇于質疑,敢于反駁,樂于補充,以互動為核心的對話教學突顯其中。而學生在課堂中迸發(fā)出的智慧的火花和人性的光芒充分則彰顯了引導對話對學生發(fā)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學習摘錄筆記,積累帶“手”的成語。
    2、實踐初顯身手,閱讀〈〈手指〉〉,體會手指的用途。
    3、習作。
    教學重點:
    通過積累,了解更多關于手的知識。
    教學難點:
    學會審題、會分析作文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摘錄筆記。
    1、出示書中的例子。
    2、交流你這一單元的摘錄筆記。
    3、指導學生在筆記中加入適當?shù)牟鍒D。
    二、讀讀成語。
    1、觀察一下成語的特點。
    2、你理解他們中的那些詞?
    3、選你理解的詞語造句。
    4、你還知道哪些帶“手”字的成語。
    三、初顯身手。
    1、分小組,選擇一種有趣的游戲。
    2、合作完成游戲,另選一個有條理地記錄下游戲的過程。
    3、組員共同思考,用簡單的、準確的詞語概括每一步。
    第二課時。
    一、學習金鑰匙的內容。
    1、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記下不懂得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這些都是做批注筆記。
    2、回憶這一單元此方法的運用過程。
    二、用批注的方法學習“手指”
    1、讀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學。
    2、交流學習體會。
    3、朗讀好詞佳句。
    4、這篇短文讓你懂得了什么?
    三、排演課本劇。
    要求:以短文為依據(jù),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式不限。
    五、收集更多有關手的資料。
    第三課時。
    一、審題。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二、分析題目。
    題目一:
    1、可補的題目范圍很多。
    2、思路。
    題目二: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蘊涵一定的道理。
    三、學生習作。
    板書設計:
    *―――的手。
    選定題目――描述手的特點――選擇事例加以說明――總結手的特點。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三
    1、讀一讀自己從課文中摘抄下來的好詞佳句。
    2、說一說自己在閱讀中還收集到了哪些課外詞句,比較難以理解的要為同學們加以講解。
    二、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一定有了解到不少名人名言吧,互相讀一讀談談自己的理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進一步理解心存大志也要從小事做起班級交流,并進行板書根據(jù)同學的交流,在自己的摘錄本上進行補充。
    三、讀開卷有益。
    自己讀文章,說說你從中受到的啟發(fā)。交流你最近讀過的好書或者好的文章,說說內容,談談感想,把它推薦給你的好朋友讀一讀。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四
    1、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2、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huán)節(jié)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對農(nóng)民要關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3、通過習作練習,體會“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的含義,分享成功的喜悅。
    活頁卡課件。
    三年級時,我們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但只這樣還不夠,本學期,我們還要進行摘抄的練習,而且還要學會摘抄優(yōu)美的句子,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板書:寫摘錄筆記)。
    在課外閱讀中作摘錄筆記要把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寫下來,以備查閱。
    1、問:上面摘錄了哪些內容?為什么要摘錄這些詞句?
    2、齊讀摘錄的詞句。
    3、指讀里面的句子,請查資料的學生講講這幾句話的意思。
    1自由讀一讀。
    2教師簡單介紹諺語、古詩文的意思。
    3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背誦。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憶。今天,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到它的童年時光中去看看她的收獲。(板書:柚子樹下)。
    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劃上記號。
    1再讀課文第三部分,劃出描寫心理變化的句子。
    2說說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劃盆采菱?
    3在水塘里采菱時,發(fā)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此時,我又怎樣的收獲?
    5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寫進去。
    有感情地的朗讀課文。
    本單元的主題是收獲,其實就是勞動,是對勞動和農(nóng)民的尊敬。農(nóng)民伯伯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描寫農(nóng)民的詩。
    (板書課題:一個農(nóng)民,在田邊走著……)。
    1、讀準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1、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從課外閱讀中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
    2、做“小記者”去采訪身邊的農(nóng)民,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通過本單元《拾穗》、《一個老農(nóng),在田邊走著……》我們知道農(nóng)民的普通、平反,但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吃苦、耐勞等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生活與農(nóng)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們。
    教師要適時評點,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1、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收獲)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有三個,大家從中任選一個。
    2、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說自己想寫的內容。
    4、教師點評。
    5、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6、引導確定習作的主題。
    7、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五
    本單元安排了一篇神話故事,寫了九色鹿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一個落水者,卻被落水者出賣,最后忘恩負義受到懲罰的故事,贊揚了九色鹿救助別人不求回報的優(yōu)秀品質,譴責了落水者忘恩負義的可恥行徑。
    語文天地中圍繞著真誠設計了測測你的真誠度和寫一篇文章贊美別人或感激別人或勸告別人等。
    1、了解神話故事的內容,通過讀懂課文,體會其中人物的不同品質,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真誠這一品質對人對社會的重要性。
    3、能通過具體的事情來贊美別人或感激勸告他人。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 2課時
    板書設計
    九色鹿 真誠
    舍身救人 不求回報 是人最可貴的品質
    落水者:恩將仇報 忘恩負義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有關真誠的課文,真誠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都能發(fā)生著真誠或不真誠的事情。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雖然淺顯易懂,但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1、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
    3、檢查生字詞。
    2、小組整理答案。進行集體交流。
    3、集體交流:
    分別對九色鹿和落水者進行評價,并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來說明。
    4、寫一寫:這騙課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1、招待客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承認錯誤時真誠敷衍虛假
    贊美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感謝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勸告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2、懷著真誠的態(tài)度來填寫。
    3、思考:真誠對于生活的影響。
    4、討論并交流。
    5、辯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真誠嗎?
    談出自己的觀點,有根據(j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6、教師總結發(fā)言。
    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人和事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贊美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感激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的勸告他們?請回憶一下,選擇自己想寫的一個方面構思。
    如果選擇的是要真誠地贊美一個人。
    1、要想一想你要贊美他的哪一個或哪幾個方面。
    2、選擇怎樣的事例去贊美他?
    3、這件事情如何寫具體、寫感人呢?
    這是寫作的重點,在敘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事情當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進行細致的刻畫。
    對話描寫要注意不同的語言形式,避免重復單調。
    4、注意開頭和結尾的寫法,力求體現(xiàn)簡潔明了,采用別具心裁的開頭和結尾形式,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個合適的題目。
    起題目的方法多種多樣:點明中心式以事件為題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為題含蓄式等等
    從本文的教學重點出發(fā),從內容到思想,滲透優(yōu)秀的品質教育。領悟做人的道理。
    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去選材,要注意引導學生將事情寫具體,這是教學的重點。
    1、繼續(xù)完成本次的大作文。
    2、完成《九色鹿》的部分練習題。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六
    2、體會神話故事充滿想象的特點。
    教具準備課件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盤古,初讀了課文。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聽寫幾個詞語。
    1、聽寫詞語:
    渾濁劈開肌膚血液茂盛祖宗
    教師集體訂正。
    2、誰能把課文的主要意思說一說:
    盤古將黑暗的天地分開,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3、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這個信息?
    (1)先自己讀,然后齊讀,讀出偉大的盤古。
    (2)說說對盤古的印象。
    (3)讀最后一段。
    (一)出示詞語:
    混沌一片黑乎乎輕而清
    重而濁緩緩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讀。
    2、找找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是用來寫什么的?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指名讀句子。
    2、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指名說,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七
    教學目標:1、繼續(xù)學習積累詞語的方法,暢談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和方法。2、學習《誰的眼睛最好》,懂得眼睛的作用,體會到要珍惜、愛護眼睛。3、完成習作。教學重點:通過積累、閱讀、習作,體會眼睛的重要性,關愛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教學難點:體會眼睛的重要性,關愛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課前準備:多媒體電教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第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二、學習《誰的眼睛最好》1、認真讀短文,勾畫出文中介紹了哪些動物的眼睛?它們各有什么特點?2、核對答案,分角色朗讀。3、辦一期有關眼睛的手抄報。三、初顯身手1、調查周圍能幫助盲人的設施。2、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眼睛的重要性。3、你此時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四、金鑰匙。五、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一、習作1、選題*眼鏡的故事*的眼睛*怎樣保護眼睛*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雙火眼金睛2、審題注意:1、體裁不限。2、無論選哪題都要做到表述清楚,內容具體。二、學生習作。
    板書設計:習作把背景介紹清楚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你的習作內容。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八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開卷有益”。
    3、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自讀課文”。
    2、完成“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3、完成“同音字組詞”。
    4、完成“讀背古詩”。
    教學準備:小黑板。
    課型: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讀課文。
    (4)齊讀課文。
    2、完成“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
    (1)學生自由填寫。
    紅()黃()黑()。
    ()()()。
    綠()藍()白()。
    ()()()。
    (2)指名上臺填寫,指名評價。
    3、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同音字組詞)。
    (1)出示兩組字,學生認讀。
    保()近()壯()反()。
    寶()進()狀()返()。
    (2)學生自由組詞。
    (3)指名組詞。
    (3)指名上臺填寫。
    4、完成“讀一讀、背一背”。
    (讀背古詩)。
    (1)學生自由讀兩首古詩。
    (2)指名起立讀。
    (3)出示掛圖,學生邊聽老師朗誦,邊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4)指名說說。
    (5)齊讀古詩。
    (6)試背古詩。
    (7)齊背古詩。
    三、布置作業(yè):
    四、板書設計:
    1、開卷有益。
    2、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
    3、比一比,組成詞語。
    4、讀一讀、背一背。
    1、完成“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2、完成“金鑰匙”。
    3、完成“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一調,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1、完成“口語表達”。
    2、完成“金鑰匙,理解詞語”。
    3、完成“習作”。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顏料。
    課型: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到“語文天地”去學習。
    二、新課:
    1、完成“金鑰匙”。
    (金鑰匙,理解詞語)。
    (1)小黑板出示:金鑰匙。
    (2)說說自己還用聯(lián)想的方法,理解過哪些詞語。
    2、成“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口語表達)。
    (1)出示3幅圖,學生聯(lián)想,說說這些顏色在生活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2)學生自由說說其它顏色。
    (3)指名說說。
    3、完成“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一調,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習作)。
    (1)用顏料紅黃藍三色,來調一調。
    (2)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
    (3)自由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4)指名說說自己寫的一段話。
    三、布置作業(yè):
    四、板書設計:
    1、金鑰匙。
    2、說說顏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3、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調一調,畫一幅秋天的景色圖,并圍繞秋天的色彩寫一段話。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十九
    1、學習摘錄筆記,積累帶“手”的成語。
    2、實踐初顯身手,閱讀〈〈手指〉〉,體會手指的用途。
    3、習作。
    通過積累,了解更多關于手的知識。
    學會審題、會分析作文題。
    多媒體電教
    第一課時
    1、出示書中的例子。
    2、交流你這一單元的摘錄筆記。
    3、指導學生在筆記中加入適當?shù)牟鍒D。
    1、觀察一下成語的特點。
    2、你理解他們中的那些詞?
    3、選你理解的詞語造句。
    4、你還知道哪些帶“手”字的成語。
    1、分小組,選擇一種有趣的游戲。
    2、合作完成游戲,另選一個有條理地記錄下游戲的過程。
    3、組員共同思考,用簡單的、準確的詞語概括每一步。
    第二課時
    1、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記下不懂得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這些都是做批注筆記。
    2、回憶這一單元此方法的運用過程。
    1、讀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學。
    2、交流學習體會。
    3、朗讀好詞佳句。
    4、這篇短文讓你懂得了什么?
    要求:以短文為依據(jù),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式不限。
    五、收集更多有關手的資料。
    第三課時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題目一:
    1、可補的題目范圍很多。
    2、思路。
    題目二: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蘊涵一定的道理。
    板書設計:
    ———的手
    選定題目——描述手的特點——選擇事例加以說明——總結手的特點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二十
    1.描紅、抄音節(jié),根據(jù)偏旁寫漢字。
    2.形近字組詞。
    3.讀詞語,任選一個詞語造句。
    4.詞語連線。
    1.根據(jù)偏旁寫漢字。
    2.造句。
    教學難點:
    造句。
    教學:啟發(fā)引導。
    學法:抄一抄、寫一寫、說一說、讀一讀。
    課前準備:課件。
    一、定向導學。(1分鐘)。
    生齊讀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15分鐘)。
    (一)回顧總結:
    問:第九單元的主題是什么?(合作)我們學了那幾篇課文?都講了什么?(同桌討論,自主發(fā)言)。
    (二)金鑰匙:
    當你和同學的意見不一致時,你是怎么做的?
    1、只顧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別人大吵大鬧。
    2、耐心聽別人的意見,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不參與討論,看熱鬧。
    同桌討論,自主發(fā)言。
    (三)描一描。
    學生自讀描寫要點,然后描紅。
    要求做到“三個一”
    (四)抄寫音節(jié)。
    1、自由認讀,觀察發(fā)現(xiàn)。
    2、指名認讀音節(jié),集體評議。
    3、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教師小結:
    在聲母b、p、m、f后是o,其余的是uo。
    5、學生認真抄寫音節(jié)。
    (五)比一比看誰寫得多。
    1、認識偏旁刀字旁,回憶學過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2、動手寫一寫帶有“刀”偏旁的字。
    3、組內評比,看誰寫得多。
    (六)比一比組詞。
    1、出示形近字。
    2、知名認讀,并說出辨認方法。(如利用偏旁)。
    3、組詞,交流。
    三、質疑探究(14分鐘)。
    選詞造句。
    1、出示詞語:
    垂頭喪氣、得意揚揚、自言自語、自尋煩惱、誰是誰非、習以為常。
    2、讀詞,討論詞義。
    讓學生通過表演理解詞語得意揚揚、垂頭喪氣,并會用詞說話。
    如:長頸鹿覺得自己本領大,它()地跑到河對岸,可是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只好()地回來了。
    3、組詞造句。
    4、指名說,師生點評。
    三、精煉達標(10分鐘)。
    1、看誰寫得多。
    刀:()()()()。
    2、比一比組詞。
    顆()管()腦()。
    棵()館()惱()。
    3、造句。
    習以為常:
    垂頭喪氣:
    b、p、m、f+o。
    刀:切剪魚色分。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二十一
    1、知識目標: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指導學生在具體環(huán)境中使用語言;指導學生修改習作,“有聲有色”是較高的標準。
    1、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2、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投影儀。
    教學內容:學習《語文天地》第一題、第二題、暢所欲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學習摘錄筆記,進行組詞練習。
    1、出示投影片:
    2、學生自己讀生詞。想一想:體會動詞的作用是什么?
    3、學生進行小組內交流。老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4、指學生回答。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5、這些生字形狀差不多,那么我們怎么來區(qū)分他們呢?
    6、引導學生理解生詞的意思。
    7、進行生字的組詞練習。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進行說話練習。
    三、學習古詩。
    1、你對這首古詩句有哪些了解?(指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資料)。
    (有關詩人、年代、古詩詞的意思)。
    2、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3、老師可以簡單的講解古詩的意思。
    4、學生再進行語句的朗讀,一邊讀一邊結合自己理解談話。
    5、練習說話。
    四、課堂小結:
    課堂中我們進行了生字、詞語和句子的練習,課下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把閱讀熟練讀熟練。
    作業(yè)設計:
    1、誦古詩詞,說說古詩詞的意思。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二十二
    學習日積月累、初顯身手。
    學習開卷有益,明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練習習作。
    進行字詞、句子的積累。
    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講授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觀察詞語的特點。
    摘錄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類型積累。
    根據(jù)不同的類型積累詞語
    初顯身手。
    小組合作玩游戲“傳口令”。
    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依照規(guī)則重新做游戲,繼續(xù)修改規(guī)則中的不足。
    感悟規(guī)則的好處。
    根據(jù)課題提出問題。
    什么事諾言?誰說的諾言?說了什么諾言?
    分角色讀對話。
    按照要求做摘錄筆記。
    交流筆記。
    拓展練習。
    實踐作業(yè):編排課本劇。
    為你喜歡的游戲寫規(guī)則和玩法說明。
    考察我們的校園生活,你覺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規(guī)則?和同學們討論,制定規(guī)則。
    學生交流,并進行習作。
    注意:(1)觀察游戲的過程。
    (2)介紹時,語言要簡潔,敘述要清楚。
    (3)寫后,思考有無遺漏。
    【習作要求】
    國有國法,家有家法,有了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人們才能和諧有序的生活,選擇以下一種情況寫一寫。
    在規(guī)則面前,我……
    為你喜歡的游戲寫玩法說明和游戲規(guī)則。
    本單元的學習中圍繞的主題是什么?(規(guī)則),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寫規(guī)則。
    指導構思,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全班討論。
    教師點評。
    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學生開始習作。
    修改習作。
    謄抄習作。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篇二十三
    這次作文訓練,是記一處景物,目的是訓練觀察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要求先選定一處景物進行有順序地、仔細地觀察,然后把觀察得最細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順序具體地寫下來。
    (一)、明確要求,選擇材料。
    這次習作,要求寫一處自然景觀,我們可以寫什么呢?
    可以寫一處旅游的景點:西湖、廬山、黃山等,也可以寫身邊的景物:美麗的田野、果園、竹林、公園、大海等,還可以寫一寫看到的自然現(xiàn)象,如彩霞、日出日落、日食、月食、狂風暴雨等。
    (二)、確定內容,擬好題目。
    題目是文章的“窗口”,透過它可以領會文章的內容,因此給文章擬好題目很重要。
    本次習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擬題:
    1、以天體及自然現(xiàn)象名稱為題,如《太陽》、《火燒云》、《海上日出》等。
    2、以名勝古跡名稱為題,如《頤和園》、《趵突泉》、《盧溝橋的獅子》、《趙州橋》等。
    3、用修辭手法擬題,如《鳥的'天堂》把大榕樹比喻為“鳥的天堂”;《林?!穼⑸直茸鞔蠛?。這樣擬題,更加貼切、形象、新穎。又如《蟋蟀的住宅》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顯得形象生動。
    (三)、選好了寫作內容,我們該怎么寫呢?
    如果寫的是游覽文章,可以按參觀游覽的順序寫;如果寫身邊的景物,可以按觀察的順序寫??梢韵纫钥偲鹁溟_頭,再具體介紹其形狀、大小、動態(tài)、靜態(tài)、色彩、以及組成景物畫面的各事物間的互相關系,最后寫出自己對景物的感受。
    (一)、讀《觀潮》,學會按順序、抓特點。
    1、抓住景物在短時間內變化的特點。
    觀潮寫的是錢塘江大潮。作者這樣介紹大潮的特點:潮來之前,江面是平靜的;潮來之時———隆隆聲、一條白線;白線逐漸拉長變粗;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猶如千軍萬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飛奔;聲音如同山崩地裂;潮去時,余波漫天卷地,依舊風號浪吼,好久才恢復平靜。
    作者進行了細致觀察,抓住了景物(大潮)隨著逐漸移來,給人印象的變化。作者“抓住了景物的變化,變化前后給人印象的不同點”,這就是抓住了特點。
    觀察事物要抓特點,需要認真、全神貫注,發(fā)現(xiàn)并抓住景物變化前后給人印象得不同點,這就抓住了特點。
    2、用比喻的手法來寫清楚事物的特點。
    抓住了特點如何表達清楚?在本文,作者主要是采用了“打比方”的方式,從眼前景物的特點、結合景物特點給自己的感受去聯(lián)想:景物的特征跟自己過去熟悉的哪些景象相類似?跟給自己相同感受的什么情景相類似?找到特征與給自己感受相似的景物,用打比方的方式,來介紹眼前景物,從而把事物特點和給人的感受寫清楚,寫具體。
    本文中的比喻,主要是要表達景觀的壯觀特征。作者要表達自己驚嘆的感受。因此,作者選取喻體的時候,注意了上面的兩個因素——聲音如雷,山崩地裂;白線移來,橫貫江面,猶如兩丈多高的水墻,千軍萬馬齊頭并進等等。
    3、準確用詞。文中的“臥”、“移”“貫”等詞語,恰當寫出了其他詞語所不能寫出的景物狀態(tài)。這一點,應該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體會。
    (二)、讀《火燒云》,學會觀察動態(tài)的變化的景物。
    觀察景物要注意景物的動態(tài)和變化?!痘馃啤芬晃闹饕獙懙氖恰盎馃啤钡膭討B(tài)和變化。在這里,我重點和同學們談一談“如何觀察動態(tài)的變化的景物”。
    《火燒云》這篇文章,是按照火燒云上來到下去的順序來寫的。作者先寫了火燒云上來之后,地面景物的顏色變化;接著,寫了火燒云的顏色的變化: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從這段描寫中,我們知道,觀察景物的變化要“抓住景物在不同時間里顏色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要把“時間和顏色的變化情況——由什么顏色變成了什么顏色”觀察清楚。
    作者接下來又寫了在不同的時間里,火燒云的“形態(tài)”發(fā)生了那些變化: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了一匹馬……過了兩三秒,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狗十分兇猛,在向前跑,后面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作者認真觀察了火燒云的形態(tài),并且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像什么,它在做什么,怎么做,有哪些動作。從這段描寫中,觀察景物的變化,要“抓住景物在不同的時間里形態(tài)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要把“形態(tài)由什么變成了什么和變化的過程”觀察清楚,要通過“展開想象”來記憶變化的形態(tài)。
    觀察動態(tài)的變化的景物,要把握景物變化的時間,抓住顏色由此及彼的變化、形態(tài)由此及彼的變化及變化的過程。
    (三)、要注意景物的時令特征和地方特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內,不同時間,景色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們在觀察、描寫景物時,就要注意這兩方面的特征。
    (四)、要注意發(fā)揮聯(lián)想、想象,把自己的感情寫出來,借景抒情,使文章寫得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