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教學設計(優(yōu)質(zhì)20篇)

字號:

    旅游是一種通過前往不同地方、體驗不同文化和風景來放松和享受的活動??偨Y時應以事實為依據(jù),以理性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和總結。總結范文中的亮點和亮眼之處可以借鑒到自己的寫作中,提升整體水平。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1.長江發(fā)源于青海,沿途經(jīng)過十多個省市后流入東海,其中有個省簡稱為“贛”,誰能說出它的全名?聰明的同學們可以猜想江西境內(nèi)的長江我們可以稱它為什么?(贛江)。
    2.在江西南昌市贛江邊,有與黃鶴樓、岳陽樓齊名的三大名樓之一的藤王閣,(出示圖片)唐初始建,已經(jīng)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了。曾多次被毀重建,但因為一個少年的文章《藤王閣序》而一直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他就是王勃,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板書課題,出示王勃圖片)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jié),14歲的王勃受閻都督之邀,寫出了千古傳頌的《滕王閣序》。
    注意多音字“少年shao”
    3.看課題,你最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引出:“王勃是一個怎樣的人?”中心話題。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二、初讀課文 讀準字詞。
    1.讓我們來讀課文了解王勃。
    2.播放課文配樂朗讀錄音。
    3.自由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尤其是比較長的句子)、讀通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
    a.用各種方式讀一讀:
    b.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及時正音。說說每一段的意思。
    c.再次默讀全文。
    5.嘗試分段,理清課文層次:
    一(1)主要講了藤王閣整修一新,王勃應邀參加宴會。
    二(2~4)主要講當時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藤王閣序》。
    三(5)點明《藤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6.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緊扣才氣 順學而導。
    1.通過初讀,誰能說說王勃是個怎樣的人?(板書:“有才氣”或者“奇才”)。
    2.什么樣的人能稱為奇才?為什么稱他是奇才?
    3.詩文吟誦,圖文對照,品讀“奇才”。
    (一)詩。
    1.板書: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指導“鶩”的書寫)。
    2.看著黑板你能再把這句詩來讀一讀嗎?
    3.讓我們一起來正確流利地讀一讀這句詩吧。
    4.這句詩短短14個字,卻寫出了4種各有特色的景物:落霞、孤鶩、秋水、長天。
    5.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詩句,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6.短短14個字卻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讓我們帶著剛才的感受一起吟誦這句詩吧!
    (二)文。
    1.默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描寫這詩句意思的句子。
    2.出示句子: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二
    作者:錢革琴???文章出處:鳳凰語文。
    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
    學生對少年王勃比較陌生,老師揭示課題后,先介紹少年王勃在滕王閣會上,一氣呵成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事,讓學生帶著對少年王勃無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讀課文,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時,抓住重點段落,通過理解詞句、圖文對照、朗讀想象等方法,感受課文描繪的迷人秋景,體會詩句蘊含的優(yōu)美意境。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人物故事。(板書:16少年王勃)。
    3、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們還對這篇文章贊不絕口。王勃是怎樣《滕王閣序》的呢?我們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想一想:哪個詞可看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
    南昌藤王閣都督宴會一篇秋景突然朗讀邀請文章共同拍案叫絕《藤王閣序》千古傳誦。
    2、討論:你從哪個詞可看出王勃寫的《藤王閣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傳誦”一詞。
    四、學習第一、二節(jié)。
    王勃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成這篇千古傳誦的名文的呢?
    1、自由讀1、2?段。
    2、交流。
    (1)“探望”還可怎么說?
    (2)簡介《藤王閣》。學“閣”。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為什么請王勃參加宴會/。
    (4)都督要求每人寫一篇文章,人們的表現(xiàn)怎樣?(齊讀)。
    五、學習生字。
    六、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過程:
    一、精讀第三段。
    1?(指導觀察圖)站在滕王閣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自由讀,畫出你認為比較的句子。
    3?交流。
    (1)讀詞。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讀第三自然段。
    *指導背誦。
    二、精讀第四段。
    1、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它寫出來了。(出示、讀)。
    (1)理解句意。
    (2)這句話好在哪?
    (3)指導朗讀。
    2、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是怎樣寫這句話的?
    3、交流。
    (1)出示圖,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為王勃邊看邊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氣,所以他才能——胸有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板書: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文思如泉:指寫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筆走如飛:動作表演。
    4、指名讀最后一句話。
    你從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為王勃的詩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板:拍案叫絕)。
    如果你是都督,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表演)。
    5、指導背誦。
    三、小節(jié)。
    讀到這兒,我們也不禁為王勃寫的句子叫好。他寫這首詩時只有十幾歲,這么小的年紀就寫出千古傳誦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ò鍟骸厄v王閣序》千古傳誦奇才)。
    四、學習生字。
    五、指導寫字。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說筆順。
    2、讀寫詞語。
    南昌 慶賀 才氣 文思 如泉。
    宴會 叫絕 秋景 筆走 如飛。
    二、通讀全文,練習背誦3、4自然段。
    三、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篇決誦。
    遍絕解。
    2、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語,然后讀一讀。
    的余輝的云霞的秋景。
    3、背誦、默寫“落日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三
    作者:司馬云云。
    《少年王勃》是蘇教版第四冊的一篇寫人的記敘文,這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能體現(xiàn)出王勃的非凡才氣,教好、讀好這篇課文,對提高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及審美情操很有意義。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1、讀中識字,感知語言美。
    我這樣導入新課:“小朋友們,老師知道你們每個人都能背誦20幾首古詩,真了不起。如果你能背誦描寫景物的詩句,那老師更佩服你了?!焙⒆觽兯伎剂艘粫?,紛紛舉手朗誦。“今天,老師要和你們再來學習一句描寫景物的詩句?!薄暗?,今天要學的詩句卻是出自一位14歲的少年之手,他的名字叫王勃?!蔽疫吺鲞叞鍟n題。接著我配樂朗讀課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在學生自讀課文前,我提出自讀要求并及時檢查自讀情況。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逼截朴行?,簡短精煉,讀來瑯瑯上口,兒童非常喜歡,指導學生朗讀時,我讓學生在畫線處停頓。請朗讀水平有差距的學生分別進行朗讀,幫助學生進一步讀好斷句和自然的停頓。課文敘述事情時的語句也通俗易懂,對于長句子,我先教讀,再讓學生聽讀模仿,把長句子讀正確、讀連貫。再通過讀片段,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并在反復熟讀的過程中提高生字、新詞的復現(xiàn)率,并指導生字的書寫,強化生字的記憶。
    2、讀中探究,感悟意境美。
    這篇課文中的詞匯非常豐富,在第二課時一開始,我出示新詞讓學生讀正確,再提問“通過上堂課的學習,你能想起王勃寫的《滕王閣序》中的一句詩句嗎?”根據(jù)學生的朗誦我出示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敝该x,再齊讀。“你想欣賞這詩句描寫的景色嗎?”我運用多媒體展示課文內(nèi)容的動畫,配上生動優(yōu)美的音樂。學生聽得認真,看得入迷。放完后,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景色?”“那么,課文中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學生讀書上的句子“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指導感情朗讀,再次播放描寫這段景色的動畫,讓學生再次進入美景中。我請朗讀水平有差距的學生分別起來為動畫配音、感情朗讀這兩句話,做到熟讀成誦。
    3、讀中遷移,感受自然美。
    在第三課時一開始,我先讓學生說說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寫了哪些景物?“書上是怎樣來描寫這些秋天的景物的?”指名背,齊背?!笆茄剑锾斓木吧婷?,那么,其它季節(jié)又有什么景物,它們美嗎?”分小組進行討論我隨即板書“春、夏、秋、冬”以及四個季節(jié)的代表性的景物。再按照學生對四個季節(jié)的喜好分成四組,分別取名為“春、夏、秋、冬”。在小組討論時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想象力和平時的觀察力,用自己的話描寫景物。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全班學生認真聽,幫助糾正語病,適當補充內(nèi)容。當然,還可以引導學生到郊外觀察傍晚的景色,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再寫一寫;或者帶領學生去美麗的公園看一看,記錄下自己看到的美景??傊ㄟ^對范文語言的遷移運用,讓學生學會觀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從而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逐步達到準確、得體、生動的運用語言。
    二、以情相連,讀中生情。
    1、以“文”之情,激起“師”之情。
    在情感相互推進的關系中,教師的情感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少年王勃》這篇課文前,我讀了膾炙人口的名篇《滕王閣序》以及《序》后的《滕王閣詩》?!对姟分羞@樣寫到“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詩句中描寫的迷人的景色與深刻的意境立刻使我在內(nèi)心深處升騰起一股熱流,那股熱流是對少年王勃非凡才氣的驚嘆。在這種情感定勢下教學《少年王勃》,我的感情基調(diào)都是飽含深情的,語氣是激昂的。在出示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边@句時,學生正確地讀出斷句與停頓后,我也會情不自禁地讀一遍。學生被迷人的秋景“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迷住的時候,我也忍不住對著畫面深情地配起音來,仿佛自己真的置身與迷人的秋景中。當學生讀到“當那位都督聽人讀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時,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絕:‘奇才!真是奇才!”我馬上和都督的情感產(chǎn)生了共鳴,竟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桌子,叫到“奇才!真是奇才!”
    2、以“師”之情,激起“生”之情。
    【歡迎瀏覽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課文題目關鍵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
    參考書目:
    1、《在散文的情境中教散文》李吉林。
    原載《課程教材教法》1996年第4期。
    2、《以讀為本,感悟自得》齊皓月?。
    原載《小學語文教學》xx年第7期。
    3、《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四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閣赴眼、時寫下千古名片藤王閣序的事,顯示了王勃非凡的才華。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課文配有彩色插圖,有助于學生體會詩句意境,加深記憶。
    學生對少年王勃比較陌生,老師揭示課題后,先介紹少年王勃在滕王閣會上,一氣呵成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事,讓學生帶著對少年王勃無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讀課文,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時,抓住重點段落,通過理解詞句、圖文對照、朗讀想象等方法,感受課文描繪的迷人秋景,體會詩句蘊含的優(yōu)美意境。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人物故事。(板書:16少年王勃)。
    3、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們還對這篇文章贊不絕口。王勃是怎樣《滕王閣序》的呢?我們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想一想:哪個詞可看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
    1、認讀生字詞。
    南昌藤王閣都督宴會一篇秋景突然朗讀邀請文章共同拍案叫絕《藤王閣序》千古傳誦。
    2、討論:你從哪個詞可看出王勃寫的《藤王閣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傳誦”一詞。
    王勃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成這篇千古傳誦的名文的呢?
    1、自由讀1、2段。
    2、交流。
    (1)“探望”還可怎么說?
    (2)簡介《藤王閣》。學“閣”。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為什么請王勃參加宴會/。
    (4)都督要求每人寫一篇文章,人們的表現(xiàn)怎樣?(齊讀)。
    第二課時。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1(指導觀察圖)站在滕王閣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自由讀,畫出你認為比較的句子。
    3交流。
    (1)讀詞。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讀第三自然段。
    指導背誦。
    1、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它寫出來了。(出示、讀)。
    (1)理解句意。
    (2)這句話好在哪?
    (3)指導朗讀。
    2、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是怎樣寫這句話的?
    3、交流。
    (1)出示圖,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為王勃邊看邊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氣,所以他才能——胸有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板書: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文思如泉:指寫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筆走如飛:動作表演。
    4、指名讀最后一句話。
    你從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為王勃的詩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板:拍案叫絕)。
    如果你是都督,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表演)。
    5、指導背誦。
    讀到這兒,我們也不禁為王勃寫的句子叫好。他寫這首詩時只有十幾歲,這么小的年紀就寫出千古傳誦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ò鍟骸厄v王閣序》千古傳誦奇才)。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說筆順。
    2、讀寫詞語。
    南昌慶賀才氣文思如泉。
    宴會叫絕秋景筆走如飛。
    二、通讀全文,練習背誦3、4自然段。
    三、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篇()決()誦()。
    遍()絕()解()。
    2、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語,然后讀一讀。
    ()的余輝()的云霞()的秋景。
    3、背誦、默寫“落日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五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字只識不寫,認識“少”、“都”等多音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的壯觀、秀美的景色,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王勃的文思敏捷和才華橫溢。
    二、教學重點: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的壯觀。
    三、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王勃的文思敏捷和才華橫溢。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
    五、第一課時之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2.重點學習第三、四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等詞語,體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所描繪的壯觀、秀美的景色,初步感受王勃的文思敏捷和才華橫溢。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六、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資料,了解王勃。
    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曾寫下了“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千古傳誦的名句,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
    (2)你知道,他是誰嗎?(板書:王勃)。
    (3)從這段話中,你覺得王勃是一個怎樣的人?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少年時代的王勃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板書:少年)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少年王勃》。
    3.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課文講了少年王勃的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會讀的字可以看看課后的生字表,也可以請教別人或查字典。
    (3)(出示句子)請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4)誰愿意上講臺來讀給大家聽?
    (5)出示詞語,齊讀。
    我們再把這些帶有生字的詞語讀一讀:都督、宴會、文章、野鴨、燦爛、南昌、滕王閣、序文。
    4.默讀課文,把握主要內(nèi)容。
    (2)指名回答。
    很多同學都用端正的坐姿告訴老師,他們已經(jīng)想好了,誰來說一說?
    5.詩文對照,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王勃寫下的《滕王閣序》中有一句千古傳誦的名句,是哪句呢?請大家快速默讀第三、四自然段,劃出這句詩。
    (2)理解詩句意思。
    (3)指名讀,齊讀。
    (4)你知道這句詩的意思嗎?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出來。答案都在第三自然段中,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劃出相關句子。
    6.體會詩句描寫的意境。
    (l)出示句子,體會想象。
    (3)欣賞畫面,指導感情朗讀。
    7.感受王勃的才華橫溢。
    (2)閻都督為什么如此贊賞王勃,說他是個奇才?
    a.理解“文思如泉”“筆走如飛”的含義。
    引導:少年王勃才華橫溢。第四自然段有兩個詞語也說了這個意思,請劃出這兩個詞語。
    b.正因為少年王勃寫《滕王閣序》的時候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所以閻都督才拍案叫絕:“奇才!真是奇才!”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
    8.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1)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寫了少年王勃用“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繪了贛江邊迷人的秋景:“遠處,天連著天,水連著水,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這段話語言生動,畫面優(yōu)美,請同學們試著把第三、四自然段背下來。
    (2)提示:可以邊看畫面邊想象、背誦,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提醒。自由練背,指名背。
    9.總結,布置下節(jié)課任務。
    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進一步感受王勃敏捷的才思和出類拔萃的才華。
    板書設計:
    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20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專題學習網(wǎng)站。
    一、導入。
    播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錄音,請學生欣賞。師:剛才那首詩的作者是誰?(板書:王勃)“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王勃在少年時期還寫了一篇千古傳誦的美文,那就是《滕王閣序》。(板書:少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然后說說你通過朗讀了解到什么?
    2.指名請學生復述課文內(nèi)容。
    3.了解滕王閣(學生瀏覽網(wǎng)站視頻、文字解說)。
    過渡:大家讀書的能力很強,真了不起!為了學習更多,請小組合作借助網(wǎng)頁把字詞學會。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主瀏覽網(wǎng)頁。
    2、檢測自學結果:無拼音、加拼音讀生字、詞。
    過渡:字詞也學會了,真不錯!誰知道王勃是在什么情況下寫出《滕王閣序》的?請細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
    四、精讀課文。
    (一)情境創(chuàng)設,重點突破。
    1、說說哪個自然段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2、“落下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到底是怎樣的情景?出示動畫。
    3、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一情景的?(圖、文出示)“遠處,天連著水……輕輕地飄蕩……”。
    4、男生讀、女生讀;師生合作讀。
    5、這么美的句子,你喜歡嗎?人們聽到王勃寫出這么美的句子時有什么反應?指名答。
    6、請學生演一演,理解“拍案叫絕”。
    7、回味詩句。(讀)。
    8、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傳誦。
    9、王勃怎么寫出的?其他客人呢?自讀第2段,指讀第4段。
    出示:胸有成筆、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在座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10、王勃為什么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瀏覽網(wǎng)頁了解王勃的成才故事。
    11、擴展閱讀:王勃還寫過哪些千古傳誦的作品?(學生瀏覽網(wǎng)站資料)。
    五、自由表達。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七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閣赴眼、時寫下千古名片藤王閣序的事,顯示了王勃非凡的才華。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課文配有彩色插圖,有助于學生體會詩句意境,加深記憶。
    學生對少年王勃比較陌生,老師揭示課題后,先介紹少年王勃在滕王閣會上,一氣呵成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事,讓學生帶著對少年王勃無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讀課文,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時,抓住重點段落,通過理解詞句、圖文對照、朗讀想象等方法,感受課文描繪的迷人秋景,體會詩句蘊含的優(yōu)美意境。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人物故事。(板書:16少年王勃)。
    3、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們還對這篇文章贊不絕口。王勃是怎樣《滕王閣序》的呢?我們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想一想:哪個詞可看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
    南昌藤王閣都督宴會一篇秋景突然朗讀邀請文章共同拍案叫絕《藤王閣序》千古傳誦。
    2、討論:你從哪個詞可看出王勃寫的《藤王閣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傳誦”一詞。
    四、學習第一、二節(jié)。
    王勃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成這篇千古傳誦的名文的呢?
    1、自由讀1、2。
    段
    2、交流。
    (1)“探望”還可怎么說?
    (2)簡介《藤王閣》。學“閣”。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為什么請王勃參加宴會/。
    (4)都督要求每人寫一篇文章,人們的表現(xiàn)怎樣?(齊讀)。
    五、學習生字。
    六、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過程:
    一、精讀第三段。
    1
    (指導觀察圖)站在滕王閣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自由讀,畫出你認為比較的句子。
    3
    交流。
    (1)讀詞。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讀第三自然段。
    *指導背誦。
    二、精讀第四段。
    1、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它寫出來了。(出示、讀)。
    (1)理解句意。
    (2)這句話好在哪?
    (3)指導朗讀。
    2、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是怎樣寫這句話的?
    3、交流。
    (1)出示圖,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為王勃邊看邊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氣,所以他才能——胸有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板書: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文思如泉:指寫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筆走如飛:動作表演。
    4、指名讀最后一句話。
    你從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為王勃的詩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板:拍案叫絕)。
    如果你是都督,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表演)。
    5、指導背誦。
    三、小節(jié)。
    讀到這兒,我們也不禁為王勃寫的句子叫好。他寫這首詩時只有十幾歲,這么小的年紀就寫出千古傳誦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板書:《騰王閣序》千古傳誦奇才)。
    四、學習生字。
    五、指導寫字。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說筆順。
    2、讀寫詞語。
    南昌。
    慶賀。
    才氣。
    文思。
    如泉。
    宴會。
    叫絕。
    秋景。
    筆走。
    如飛。
    二、通讀全文,練習背誦3、4自然段。
    三、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篇()決()誦()。
    遍()絕()解()。
    2、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語,然后讀一讀。
    ()的余輝()的云霞()的秋景。
    3、背誦、默寫“落日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教后小記: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八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20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掛圖、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聽錄音,找生字。
    2、交流:
    tanchangpianzhangtudu。
    探昌篇章突讀。
    3、讀。
    4、自己選1—2個記一記。
    5、交流。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讀,思考:滕王閣在哪兒?王勃怎么會被邀請參加宴會的?
    2、指名讀。
    3、交流問題。
    板書:才氣。
    4、質(zhì)疑。
    四、寫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制訂學習目標。
    1、質(zhì)疑。
    2、板書:有才氣。
    出示:
    wu。
    落霞與孤鶩齊飛,
    gong。
    秋水共長天一色。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一)情境創(chuàng)設,重點突破。
    1、自讀,找出“落……色”的意思。
    2、(圖、文出示)“遠處,天連著水……輕輕地飄蕩……”。
    gong。
    3、指導朗讀,學習生字:共。
    4、這幅圖上表現(xiàn)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美嗎?(出示:秋景、迷人)。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1、回味詩句。(讀)。
    2、王勃怎么寫出的?自讀第2段,指讀第4段。
    [出示詞語:胸有成筆、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動作)]。
    學習生字:絕。
    3、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傳誦。
    三、寫生字。
    共、絕。
    第三課時。
    一、背誦三、四段。
    二、練習。
    1、抄寫詞語。
    2、完成《練習冊》p50頁。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九
    一、感知人物,導入新課。
    1、同學們知道,本單元我們學習了朱德總司令和李廣將軍的故事,其實,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在少年時期就表現(xiàn)出聰明才智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他就是:少年王勃!
    2、你了解他嗎?你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簡單交流預習后的了解,并質(zhì)疑。(一個什么樣的人?做了什么令人佩服的事呢?)(課文中的評價很有才氣、奇才;積累的資料如: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背誦他寫的詩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2、說說王勃做了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三、再讀課文,厘清字詞。
    1、再讀課文,鞏固字詞。
    (一)檢查預習及初讀情況。
    課文都預習了,生字能記住了嗎?
    (1)誰來響亮地讀一讀?
    (2)在你自學生字時,發(fā)現(xiàn)哪個生字比較難記?(注意:探右邊不是寶蓋頭。督的下邊是目(監(jiān)督要用眼睛)?序的下邊沒有一撇)。
    (3)齊讀。
    (二)指名讀課文。
    1、分小節(jié)讀課文,讀時相機指導學生讀不好的長句。
    四、詞句導讀,切入重點。
    1、老師這兒還有一些詞,你能讀好嗎?
    出示: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千古傳誦。
    a、指名讀。
    c、讀讀這些詞,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d、帶著理解再來讀一讀詞語。
    e、到課文中讀讀這些詞語。
    這些詞都是贊美王勃在寫作上具有超人才華的,那他寫出了怎樣杰出的名句呢?
    2、學生找出名句,誰來讀?
    (1)出示:落下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點多名學生讀,對于如何停頓引發(fā)爭議)。
    (2)到底該如何停頓呢?如果你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你就會讀了。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的哪一段話描寫的就是這句話的情景?用橫線畫下來。
    (4)再輕輕的讀一讀句子,想一想哪一句寫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思。哪一句寫的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5)真厲害,再考考你們:
    理解“孤鶩”(野鴨)、“齊飛”(野鴨緩緩地飛翔、云霞輕輕地飄蕩,好象在一起飛。)。
    指名讀,賽讀與評點。(從你的目光中,老師看到了你心中的畫面)(省略號給人韻味無窮的感覺,從省略號,你感受到了什么?)。
    (7)教師配樂朗讀。
    來,讓我們輕輕地閉上眼睛,老師想把這美妙的感受通過朗讀帶給大家。請你邊聽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這可是朗讀的最高境界啊!讓我們一起沉醉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美景中。)。
    (8)這么美的景色把王勃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他的眼中仿佛是一幅優(yōu)美的畫,一首韻味無窮的詩.我們一起來吟誦詩句。學生齊讀。
    五、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練讀課文。
    請大家分組進行討論,討論時要說一說這樣分段的理由哦。
    交流:把學生的分法寫在黑板上。
    2、朗讀全文。
    六、作業(yè)設計。
    1、背誦第三自然段和王勃相應的名句。
    板書:???????????少年王勃??。
    寫??????????。
    《滕王閣序》。
    一(1)參加宴會。
    二(2-4)寫成名文。
    三(5)傳誦千古。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背誦三、四自然段;書寫生字;知道唐代大詩人王勃在少年時期就有非凡的才華,就寫出了《藤王閣序》這樣的千古名文。
    理解文中的四個成語;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閣觀看到的美景與他寫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關系。
    生字卡、投影片、有關王勃的有關資料。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初步讀懂課文。學習書寫生字:學習生字:探昌篇章突讀共絕。
    一、揭示課題。
    學生齊讀。
    2課文講誰?注意多音字“少shao”。
    3簡介王勃:他在少年時,在藤王閣的宴會上,一氣呵成寫成了千古傳誦的名文《藤王閣序》。請同學們自己來學學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2檢查。
    南昌滕王閣整修一新宴會。
    都督邀請一篇文章。
    凝視秋景水天一色突然。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非拍案叫絕千古傳誦。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指名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3分小組讀課文。
    4分段讀課文(讀后評議)。
    5交流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
    南昌探望藤王閣都督孤鶩拍案叫絕。
    三、學習生字:探昌篇章突讀共絕。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圍繞“王勃很有才氣”學習理解課文,理解文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詩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課文講了誰?
    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指導讀好第一自然段。
    板書:很有才氣。
    1課文的那些語句說明王勃很有才氣?請把他找出來讀一讀。
    (小組討論學習)。
    2全班討論交流。
    相機出示:
    一位姓閻的都督正準備在藤王閣舉行宴會,聽說王勃很有才氣,便邀請他也來參加。
    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王勃邊看邊想,突然回轉身來,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
    他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不一會兒就寫成了。
    當那位都督聽人讀到……“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寫的這篇《藤王閣序》……名文。
    3《藤王閣序》中的哪一句詩寫得最好?
    出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學生齊讀。
    這句詩寫了什么?請同學自己在書上找找答案。
    4指導學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正因為王勃觀察得很仔細,所以他寫成了千古傳誦的名文。
    三、齊讀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練習背誦課文;完成練習。
    教學過程:
    一、齊讀全文。
    二、背誦第三段。(出示投影片)。
    看圖指名背、齊背。
    三、練習背誦第四段。
    四、補充練習。
    1組詞。
    篇()絕()誦()思()。
    遍()決()通()恩()。
    2填合適的詞。
    ()的云霞()地飄蕩。
    ()的秋景()地飛翔。
    五、完成《習字冊》上的詞語書寫。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水天一色”、“霞鶩齊飛”的美麗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奇”。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江邊的美麗景色,理解少年王勃的奇特。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讀詞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少年(王勃),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少年王勃》。(齊讀)。
    2、文中有很多詞很美:(多媒體出示詞語)誰來讀一讀?(指讀,師相機評價)。
    都督???????宴會??????邀請(評:讀得準)。
    凝望秋景???緩緩飛翔??輕輕飄蕩(評:讀出了賜予的美)。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評:讀出了人物的才干)。
    (二)、理解詩意,詩文對照。
    1、出示古詩。
    知道最后三個詞語是描寫誰的嗎?(王勃)說起王勃的才華,我們不能不提到騰王閣,瞧(出示滕王閣圖)同學們看,這就是滕王閣,凡是到過騰王閣的人,都會在這停留,因為這里的一塊石碑上刻有王勃14歲時寫的《滕王閣序》,其中有這樣一句千古流傳:(出示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BR>    (1)請小朋友自由地讀一讀。
    (2)誰愿意來讀一讀。指導讀準詩句。
    評:讀得字正腔圓;讀出這句詩的節(jié)奏??????齊讀。
    2、這句詩寫得什么意思呢?對照讀第三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2)找找哪一句寫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思。用“————”劃出來。哪一句寫的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用“﹏﹏﹏﹏”劃出來。
    3、交流:哪一句寫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思?
    生答。
    (1)問:孤鶩、落霞、齊飛的意思。
    追問:誰跟誰一起飛?(野鴨與云霞)。
    野鴨怎么飛?(緩緩地飛翔)指導讀。
    云霞怎么動?(輕輕地飄蕩)指導讀。
    (2)落日的余暉、燦爛的云霞、加上緩緩飛翔的鴨鴨、輕輕飄蕩的云霞,這一切是那么令人陶醉。
    指導讀該句。師相機點評???女生齊讀。
    (3)景能讀美,相信詩也能讀美。
    讀詩???師相機點評???齊讀。
    (4)女生讀景,男生讀詩。
    4、交流:哪一句寫的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生答。
    (!)問:秋水、長天、一色的意思。
    (2)讀該句??師相機點評?男生一起讀。
    (3)這一幅景就是這樣一句詩????讀詩句???齊讀。
    (4)男生讀景,女生讀詩。
    5、師生讀這一段話。
    (1)師范讀。
    (2)生邊聽邊想,仿佛看到了什么?同時揭示省略號的作用。(同學們說的都藏在省略號里呢)。
    (3)生讀。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二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2、理解詞語的意思和文章內(nèi)容。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贛江“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壯觀、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1、齊讀課題。
    2、師:同學們,王勃給了你什么樣的印象?生交流。
    3、師:我們可不可以再次認真讀讀《少年王勃》這篇課文之后來討論王勃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請快速瀏覽課文,然后試用幾個字來說說王勃是個怎樣的人?(才氣)。
    4、師:將才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激動人心的是課文的第幾段?(第四自然段)。
    師:仔細地大聲朗讀這一段,看看才氣在什么地方展現(xiàn)?
    1、交流:“奇才,真是奇才!”
    (1)都督是怎么說的?指名讀。
    (2)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什么?生交流。
    (3)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感受都督對王勃的贊賞,但是當初都督一開始可不是這樣想的,這里還有個故事,課文沒有寫,現(xiàn)在我講給大家聽聽。(講故事)。
    有一年,一位姓閻的都督在整修一新的滕王閣內(nèi)舉行宴會,邀請了許多有名的文人參加。王勃路過此地,也被宴請來參加。他人小年紀也不大,因而被安排在后面的座位。其實,都督早已叫他的女婿做了一篇《滕王閣序》,打算在宴會上大顯身手,顯示自己的才能,也讓他這做岳父的臉上有光,有面子。
    宴會開始了,客人們喝酒祝賀,很熱鬧。這時,都督站了起來,得意洋洋地對客人們說:“今天我們能夠相聚在一起,實在是非常得開心,你們都是大文人,希望能為這滕王閣作一篇文章留作紀念?!闭f完,就裝模作樣地請賓客們做文章。
    (4)聽完故事,你有何感想?生交流。
    (5)請讀——“奇才,真是奇才!”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想說的?生交流。
    (王勃不光讓都督不敢小看他,而且還非常佩服和欣賞他,他真了不起?。?。
    (6)王勃讓都督從自以為是到很欣賞他,靠的是什么?(才氣)。
    2、這才氣在文中也有詳細精彩的描寫,誰來讀讀這一段?生交流。
    (1)“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生交流。
    (2)“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由來還有個故事呢?北宋有個畫家叫文與可。他畫的竹子非常有名,那他畫竹子的秘訣在哪里呢?原來,他在自己家種了各種各樣的竹子,他經(jīng)常去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所以他每次畫竹各種形態(tài)的竹子立刻浮現(xiàn)在眼前。后來就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3)現(xiàn)在誰來讀讀這個成語?指名讀。(讀出自信來?。R讀。
    (4)師:王勃也是胸有成竹的,也就是說他在心中已經(jīng)寫好了,這叫打好“腹稿”了?!案垢濉钡牡涔剩褪峭醪獎?chuàng)下來的。出示這個小“介紹”:
    他寫文章的時候,開始并不認真思考,而是磨一大池磨,然后美美地喝上幾杯酒,拉起被子便蒙頭睡覺,當然他并沒有睡覺,而是在靜心思考,構思文章。等到思考完之后,他掀開被子,提起筆來就寫,連一個字也不用改動。人們就說王勃這叫打腹稿。他的許多書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5)引讀:當時王勃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同學們,當時王勃心中已經(jīng)想好了,為什么他不說:“讓我來寫!”而要說:“讓我來試試吧!”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交流(謙虛)。
    (6)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很謙虛)。
    (7)我們都知道,參加宴會的有好多人,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8)朗讀第2自然段,理解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著你,誰也不敢答應”?(都督要求當場寫慶賀的文章,時間又短,怕寫不好,有難度。相比之下,王勃卻是“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10)什么叫“文思如泉、筆走如飛”?生交流。能不能換幾個詞語來說說看?生交流。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師:這是《滕王閣序》中最為出名的,至今人們還傳誦著,成了——(齊讀:千古傳誦的名文)它到底展現(xiàn)了怎樣一幅美景呢?出示圖片,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美景?誰來說說看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交流(晚霞、孤鶩)。
    5、課文是怎樣描寫這景物的?生交流句子,出示。
    6、美美地讀讀這句話,然后將詩句對照起來體會。生自由讀。誰來談談你的體會。生交流。
    1、請大家練習練習,試試將江上迷人的秋景通過你的朗讀美麗起來。
    生練習、指名讀、齊讀。
    2、師:這么美的景色王勃寫時就用了一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3、師:讀到如此美麗的佳句,我們不禁要感嘆14歲的王勃真不簡單,不只是我們認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氣,就連那位都督也終于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絕。
    4、“拍案叫絕”是什么意思呢?這里的“案”有幾種意思,出示:
    (1)長形的桌子。
    (2)提出計劃、辦法等的文件。
    (3)事件。
    你覺得這里的“案”選哪種解釋?生交流。理解了這個“案”字相信這個詞語就理解了,誰來演一演都督當時是怎樣拍案叫絕的。
    指名表演讀。練讀,讀出感嘆語氣。齊讀。
    5、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王勃寫的《滕王閣序》,全文共七段,1017個字,你對比你大兩三歲的王勃能寫這么好的文章,有什么想說的嗎?你能說說王勃為什么會如此有才華嗎?(刻苦、愛思考、善于觀察、善于抓住機會)。
    1、像王勃這樣年少機敏的少年,你還知道有哪些人?(司馬光、駱賓王……)。
    生交流。
    師介紹:駱賓王與王勃在小的時候就顯現(xiàn)了才華,在文學上都很有成就,并與楊炯、盧照鄰一起稱為“初唐四杰”。
    出示: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少年王勃如此才華橫溢,令人折服,現(xiàn)在就讓我們再次進入時光隧道,來到1300多年前的滕王閣前,認識少年時代的王勃,拿起書本,齊讀課文。
    1、(必做題)寫一寫“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話描寫的情景。
    2、(選做題)寫一段話,比一比看誰能用上“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千古傳誦”、“胸有成竹”這些詞語。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三
    1,初讀課文,交流預習情況,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自主預習專題研究課教案。
    2,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知道王勃是一個很有才氣的人。
    3,學習本課生字,正確規(guī)范書寫。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預習課文,查找和課文有關的資料。
    第一板塊:導入新課。
    1,同學們知道,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了不起的人物,他們在少年時期就表現(xiàn)出聰明才智和優(yōu)良品質(zhì),如司馬光,懷素,孫中山等等,今天再來認識一位這樣的少年。
    2,板書課題:少年王勃(學生書空。師口述“年”的筆順,“勃”的寫法。)(紅點圈出“少”,這個字還讀什么?板書,學生組詞。)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交流讀書情況。
    1,交流預習情況。課前大家預習了這一課,你是怎樣預習的?根據(jù)學生交流出示課文生字詞,檢查字音。
    1)第一段:指名讀。板書:都督。這個詞怎么讀?學習“都”,多音字組詞。預習時理解這個詞了嗎?(都督:古時候的官名,相當于現(xiàn)在的軍區(qū)司令)。
    2)第二段:指名讀,教案《自主預習專題研究課教案》。
    3)第三段:自由讀,指名讀。指導讀好長句。出示句子: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這句話比較長,誰能讀好?(先同位互相讀,生推薦讀)指名讀。書上有幅插圖畫的就是這兩句話寫的景色,先看一看圖,再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著圖上的情景。自由練讀。指生再讀。師范讀。自讀全段,指名讀。
    4)第四段:指名讀。這一段有幾個成語,能不能讀好?出示,指名讀。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嗎?指名說一說。明白了詞語的意思,能把課文讀得更好。誰再讀一讀?出示詩句。指名讀。指導斷句。想一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明白了意思就能正確地讀好這句話。(理解字面意思,聯(lián)系上文看圖理解,師范讀引領讀好詩句。)自由讀全段。指讀全段。
    5)第五段:指讀。
    第三板塊:交流資料,整體把握。
    1)自由讀全文。
    2)提問:王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他很有才氣?(先用課文中的語句,再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出示:“滕王閣序”片段。這就是王勃寫的千古傳誦的名文“滕王閣序”。這篇文章共有954字。(紅字映出課文中詩句,這就是課文中寫到的詩句。讀。)。
    除了這一句,文中還有好多詞句很有名,如......師朗讀名句。
    3)繼續(xù)交流。你還了解了王勃的那些資料?交流后小結王勃生平。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章齊名,稱初唐四杰。他的的詩歌和散文都寫得非常好,不愧為四杰之首,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杰作,久為人們所傳誦,“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已成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們引用。出示古詩。讀。
    第四板塊: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自己讀一讀,交流。你覺得哪些字在寫時需要注意?
    2,指導寫“昌,宴,章”。這三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日”的位置不同,寫法也不一樣。板書。學生在習字冊上寫字。
    預習的要求:
    1,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認識課文中的生字,理解詞語。
    3,標上課文自然段序號,標注文中不懂的地方。
    4,查找和課文相關的資料,讀讀想想大概意思。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四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1.重點:背誦三、四自然段。
    2.難點: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閣觀看到的美景與他寫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關系。
    1、分析字形。
    2、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寫法:
    督:監(jiān)督別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個目。宴:上中下結構,寫得應緊湊些。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少年王勃》,誰能說說王勃是個怎樣的人?(板書:有才氣)。
    1、學習第一節(jié):
    出示:聽說王勃很有才氣,便邀請他也來參加。
    說明王勃的才氣早已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了。
    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節(jié):
    出示: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a、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這樣的一個場合,都督會請些什么樣的人?
    b、這么多有才學的人為什么都不敢答應呢?這說明了什么?
    3、學習第四節(jié):
    出示:王勃邊看邊想,突然回轉身來,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他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不一會兒就寫成了。當那位都督聽人讀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時,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絕:“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文思如泉、筆走如飛,寫的文章令都督都拍案叫絕,認為是難得的一個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王勃才思敏捷、才華橫溢、才智過人。從都督驚訝的語氣中也可體會到他是一個奇才。
    4、學習第五節(jié)。
    王勃寫的這篇《滕王閣序》,成了千古傳誦的名文。
    “千古傳誦”說明王勃寫的文章影響廣泛深遠,不愧為是一個奇才。
    指導朗讀。
    1、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畫的是怎樣的情景?
    王勃用那一句詩把看到的美景寫下來的?
    2、出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誰愿意讀一讀?
    3、你知道這句詩的意思么?文章有一節(jié)描述的就是這句詩的景色,誰能找出來讀一讀?(出示第三節(jié))。
    4、你知道“落霞與孤鶩齊飛”描寫的什么樣的景色?
    你能找到“秋水共長天一色”是什么意思的句子么?
    5、老師讀詩句,學生讀意思。
    6、王勃看到的景象很美,寫得更美,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
    (師范讀,教讀書方法,邊讀邊想,生個別讀,注意情感)。
    7、然后再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注意斷句和節(jié)奏)。
    8、指導背誦。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五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1、理解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含義。
    2、會背誦有感情的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一、復習字詞:
    都督南昌宴會探望凝望余暉。
    飛翔孤鶩千古傳誦讀書《滕王閣序》。
    二、整體感知課文: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讀了課文,誰能說說王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板書:奇才)。
    2、其實全文處處都能體現(xiàn)出王勃是一個奇才,請大家默讀課文,仔細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個奇才?(提醒學生默讀的要求)。
    三、相機精讀全文:
    1、學習第一節(jié):
    重點體會“聽說王勃很有才氣,便邀請他也來參加”這句話,說明王勃的才氣早已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了。(略講)。
    2、學習第二節(jié):
    重點體會“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a、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這樣的一個場合,都督會請些什么樣的人?
    b、這么多有才學的人為什么都不敢答應呢?這說明了什么?
    3、學習第三、四節(jié):
    a、這兩小節(jié)中哪些詞可以看出王勃的才思敏捷?(文思如泉、筆走如飛、胸有成竹、拍案叫絕)。
    c、你知道這句詩的意思么?文章有一節(jié)描述的就是這句詩的景色,誰能找出來讀一讀?(出示第三節(jié))。
    d、你知道“落霞與孤鶩齊飛”描寫的什么樣的景色?
    你能找到“秋水共長天一色”是什么意思的句子么?
    f、同學們都了解了這句詩的含義,那該如何讀好這段景色描寫呢?(師范讀,教讀書方法,邊讀邊想,生個別讀,注意情感)。
    g、然后再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注意斷句和節(jié)奏)。
    出示這兩句:
    “讓我來試試吧!
    “奇才!真是奇才!”
    四、全文總結、誦讀佳句。
    通過剛才同學的動手動腦,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少年奇才——王勃!在這篇課文中有些段落和詞匯是非常優(yōu)美和生動,讓我們從課文的三四節(jié)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當堂背誦!
    五、完成作業(yè):
    1、摘抄佳段第三第四節(jié)。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像“文思如泉、筆走如飛”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
    3、從本課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課文,感受王勃所看到的美景,體會詩句意境。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體會唐代詩人王勃在少年時期就有非凡的才華。
    教輔資源:蘇教版教師用書。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人物故事。(板書:9??少年王勃)。
    2.簡介滕王閣。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
    2.聽師范讀,感受當時的氛圍。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
    2.檢查長句子的朗讀。
    3.討論:你從哪個詞看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
    四、學寫生字。
    范寫,學生完成課后描紅。
    六、作業(yè)。
    1.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課后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默寫詞語。
    2.指名讀1、2自然段。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2.交流。
    (1)“探望”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2)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為什么請王勃參加宴會?
    三、學習第2——4自然段。
    1,都督要求每人寫一篇文章,大家的表現(xiàn)怎樣?
    2.過渡:王勃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成這篇千古傳誦的名文的呢?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4、指導背誦。
    二、精讀第四段。
    1.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它寫出來了。
    (1)理解句意。
    (2)你覺得這句話好在哪?
    2.指名朗讀最后一句話。
    理解什么是“奇才”,什么是“拍案叫絕”?
    3、如果你也在現(xiàn)場,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4.指導背誦。
    三、積累內(nèi)化。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句?
    3.此時此刻,欣賞著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四、小結。
    讀到這兒,我們也不禁為王勃寫叫好。他寫這首詩時只有十四歲,這么小的年紀就寫出千古傳誦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一、談話揭示課題。
    1.生齊讀可提,請學生介紹王勃。(教師補充)。
    2.專心聽介紹?。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按要求自讀課文。
    2.注意聽老師的范讀。
    三、檢查自學情況。
    1.練讀,開火車讀,齊讀。?。
    2.練讀長句。
    3.初步理解“千古傳誦”一詞。
    四、學寫生字。
    練習寫字。
    六、完成作業(yè)。
    一、復習導入。
    1.默寫詞語。
    2.讀1、2自然段。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課文第1自然段。
    2.思考,討論,交流。?。
    三、學習第2——4自然段。
    1,同學們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
    2.指導觀察圖畫,自由讀,劃一劃,全班交流。
    3、朗讀第三自然段。
    4、練習背誦。
    二、精讀第四段。
    1.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結合圖畫和第三自然段內(nèi)容。
    (2)全班交流。
    2.說一說,演一演。
    3、學生回答。
    4.練習背誦。
    三、積累內(nèi)化。
    1.找出句子。
    2.有感情朗讀?。
    3.全班讀課文。
    四、小結。
    學生認真聽師小結。
    五、完成作業(yè)。
    【作業(yè)布置】:1、抄寫并聽寫生字、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3、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胸有成竹。
    9 少年王勃 ????????????????文思如泉。
    筆走如飛。
    《騰王閣序》 拍案叫絕 千古傳誦? 奇才。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七
    《少年王勃》是蘇教版一篇敘事寫人的文章,講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閣赴宴時即興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事。為了使學生在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華的同時,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習熱情。讓學生充分運用集圖、文、音、像等信息于一體的專題自主學習課文。
    2、初讀教材,我產(chǎn)生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了這些問題?(我的問題一定也是學習者問題)。
    名篇《滕王閣序》在什么情況下寫成的?又是什么意思?它經(jīng)典在哪里?
    學生對少年王勃比較陌生,先介紹少年王勃在滕王閣會上,一氣呵成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事,讓學生帶著對少年王勃無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讀課文,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4、我認為的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參里設定的教學重難點?。?BR>    重點:理解《滕王閣序》中詩句的意思。
    難點: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對詩句的理解沒作過多的分析,學生能自己讀懂了,在讀懂的同時,體會到了詩句的凝練。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讀好詩句,讀出古詩的韻味。學生深層次地體會王勃才華橫溢,設計了一個練說題:假如你是都督邀請的其中的一位客人,你會怎么做?怎么說?為了讓學生說得充分,我不但提供了句式,還提供了一些表現(xiàn)王勃“奇”的成語,這些成語很多是練習3中的,通過想象練說,學生不但會運用這些成語,提高了說話能力,而且被王勃的“奇”深深地折服,使王勃的“奇”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
    6、我要怎樣布置預習?(有充分的預習,才有課堂的真正自主?。?。
    朗讀課文,充分感悟,質(zhì)疑文章。
    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8、我預設的教學程序有哪些?(模塊式主題,不用詳述。)。
    (1)匯報預習。
    (2)談話交流。
    (3)反饋總結。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八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
    3、從本課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通過朗讀課文,感受王勃所看到的美景,體會詩句意境。
    通過朗讀體會唐代詩人王勃在少年時期就有非凡的才華。
    :蘇教版教師用書。
    :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討論交流的合作學習能力。
    :生字卡片,掛圖。
    2課時。
    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人物故事。(板書:9少年王勃)。
    2.簡介滕王閣。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
    2.聽師范讀,感受當時的氛圍。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
    2.檢查長句子的朗讀。
    3.討論:你從哪個詞看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
    四、學寫生字。
    范寫,學生完成課后描紅。
    六、作業(yè)。
    1.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課后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默寫詞語。
    2.指名讀1、2自然段。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2.交流。
    (1)“探望”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2)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為什么請王勃參加宴會?
    三、學習第2——4自然段。
    1,都督要求每人寫一篇文章,大家的表現(xiàn)怎樣?
    2.過渡:王勃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成這篇千古傳誦的名文的呢?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4、指導背誦。
    二、精讀第四段。
    1.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它寫出來了。
    (1)理解句意。
    (2)你覺得這句話好在哪?
    2.指名朗讀最后一句話。
    理解什么是“奇才”,什么是“拍案叫絕”?
    3、如果你也在現(xiàn)場,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4.指導背誦。
    三、積累內(nèi)化。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句?
    3.此時此刻,欣賞著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四、小結。
    讀到這兒,我們也不禁為王勃寫叫好。他寫這首詩時只有十四歲,這么小的年紀就寫出千古傳誦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一、談話揭示課題。
    1.生齊讀可提,請學生介紹王勃。(教師補充)。
    2.專心聽介紹。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按要求自讀課文。
    2.注意聽老師的范讀。
    三、檢查自學情況。
    1.練讀,開火車讀,齊讀。
    2.練讀長句。
    3.初步理解“千古傳誦”一詞。
    四、學寫生字。
    練習寫字。
    六、完成作業(yè)。
    一、復習導入。
    1.默寫詞語。
    2.讀1、2自然段。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課文第1自然段。
    2.思考,討論,交流。
    三、學習第2——4自然段。
    1,同學們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
    2.指導觀察圖畫,自由讀,劃一劃,全班交流。
    3、朗讀第三自然段。
    4、練習背誦。
    二、精讀第四段。
    1.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結合圖畫和第三自然段內(nèi)容。
    (2)全班交流。
    2.說一說,演一演。
    3、學生回答。
    4.練習背誦。
    三、積累內(nèi)化。
    1.找出句子。
    2.有感情朗讀。
    3.全班讀課文。
    四、小結。
    學生認真聽師小結。
    五、完成作業(yè)。
    【作業(yè)布置】:
    1、抄寫并聽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3、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胸有成竹。
    筆走如飛。
    《騰王閣序》拍案叫絕千古傳誦奇才。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九
    《少年王勃》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人物故事,也是一篇文包詩的文章。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閣赴宴時即興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滕王閣序》的`故事,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顯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與才華橫溢。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了事情的緣起,點明了事情發(fā)生的地點。第二、三、四自然段講當時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滕王閣序》。第五自然段點明《滕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婺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理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备惺苌倌晖醪牟潘济艚?、才華橫溢。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在朗讀、品悟課文的過程中形成的。本設計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訓練,不論是生字詞的學習,還是王勃才氣的感悟,都是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組織交流。將讀作為重點。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可以將教學劃分為2課時。下面著重要論述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教學大致的思路分為五大板塊:一、導入新課:由滕王閣引出文章《滕王閣序》,引出少年王勃。二、初讀課文:練習讀通讀順課文,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聯(lián)系課文具體語句談談王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王勃的才氣。四、學習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識記生字,練習描紅、書寫。
    一導入新課。
    1、在江西南昌市贛江邊,有與黃鶴樓、岳陽樓齊名的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顯示滕王閣的圖片)唐初始建,已經(jīng)有1300多年歷史了。曾多次被毀重建,但因為文章《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在圖片的下面出示《滕王閣序》四個字)在這篇文章里有一句最為著名。(出示句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保┧且晃?4歲的少年,叫王勃。(出示少年王勃的圖片)。
    2、一座樓,一篇文章,一個句子,一個少年,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了解《滕王閣序》背后的故事,了解少年王勃。板書課題,指導讀準“少年”的“少”。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兩遍。
    2、學生自由讀,教師行間巡視。
    3、組織學生交流讀詞、讀句情況。
    出示詞語,
    南昌藤王閣都督宴會文章野鴨。
    披著燦爛讀《滕王閣序》才氣秋景。
    慶賀胸有成竹文思如泉千古傳誦。
    采用個別讀、開火車讀等方式,鞏固學習的效果。
    認識一個多音字“都”,會用兩種讀音分別組詞。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交流長句子的朗讀。
    (出示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自讀,看看在哪兒停頓好?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再讀課文,要求: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王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梢栽谙嚓P的句子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5、組織學生交流,梳理課文的內(nèi)容。
    教師引述,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理清課文的脈絡層次。
    故事發(fā)生在一年的。少年王勃路過南昌去探望父親。一位姓閻的都督宴請客人,邀請了。席間,都督讓客人們,大家誰也不敢。王勃地說:“讓我來試試吧!”于是,他,,一會兒就寫成了。都督看到“,?!边@兩句時,連聲贊道:“?。 ?BR>    6、初讀了課文,少年王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聯(lián)系文中的句子談談自己的看法。
    文中具體的句子有很多,教師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相機出示,引導學生整體感受王勃的才氣。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1、少年王勃是一個非常有才氣的人,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說一說。
    2、組織學生交流。
    出示句子:“一位姓閻的都督正準備在滕王閣舉行宴會,聽說王勃很有才氣,便邀請他也來參加?!?BR>    指名讀這句話,從“聽說”感受到都督覺得王勃怎么樣?
    補充相關的資料:王勃,字子安,出身望族,為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王勃小時候很聰慧,從小就能寫詩作賦,世人目為神童。年方十四的王勃上書劉右相,其中第一條就是抨擊唐王朝的侵略政策,反對討伐高麗。劉祥道看后,為其“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氣存乎心耳”之語驚異,贊王勃為“神童”,此時的王勃雖然才14歲,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華畢露,在那時就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并稱為“初唐四杰”。
    此時的少年王勃已經(jīng)很有名氣,所以文中說都督聽說他很有才氣,想邀請他來參加宴會。3、練習感情朗讀。
    四、總結。
    少年王勃是否像傳說中說的那樣有才氣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
    五、學習生字。
    1、分析字形。
    學生各自用自己的辦法識記生字。
    2、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寫法:
    督:監(jiān)督別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個目。
    宴:上中下結構,寫得應緊湊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學生描紅。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二十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少年王勃》,學習了生字新詞,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走進王勃,和他進行零距離的接觸。(齊讀課題)。
    1、王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課文中都督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夸獎王勃的?請學生自讀課文,思考交流。
    2、(板書:奇才)相機理解“奇才”。
    3、因為什么把王勃稱為“奇才”?出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齊讀。
    4、那么你知道這句詩歌的意思嗎?默讀課文,把相應的句子畫出來。
    5、學生交流。(板書: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理解第三自然段:
    (1)理解“凝望”的含義,進一步理解“迷人”的秋景。
    (2)出示兩組句子比較哪一句更好,你的理由是什么?
    遠處,水天一色。
    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飄蕩……。
    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蕩……。
    通過比較加深理解這幅壯觀悠閑自在的美景。
    (3)反復讀這句話,通過學生的讀再次體會這幅美景。邊讀邊想象畫面。
    (4)出示美景圖,假如你就是王勃,看到如此樣的美景,你能把它描述出來嗎?引導學生背誦課文第三段。
    【過渡】看到這些王勃怎么做的,默讀第四段,把給你印象深刻的詞語畫出來。
    理解第四自然段:
    (1)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王勃寫文章時寫得快?(文思如泉、筆走如飛。相機指導學生理解)。
    (2)“拍案叫絕”是什么意思?那你們也拍著桌子把都督夸獎王勃的話讀一讀!
    (3)王勃的這篇滕王閣序寫得非常好,尤其是哪一句讓都督拍案叫絕?(學生齊讀并出示句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這兩句話是滕王閣序中最出名的兩句,至今人們還在傳誦著。它所展現(xiàn)的美景就是剛才王勃站在窗前,凝望到的迷人的秋景。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再來細細體會一下這迷人的景色?。R讀)。
    (5)讓孩子們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背誦第四段。
    6、讓我們捧起書,帶著對王勃的敬佩,帶著對他的贊美,一起讀讀2、3、4小節(jié)。(齊讀)。
    【過渡】我們現(xiàn)在知道王勃被稱為奇才是不為過的,其實文章的第一、二段也有能讓我們感受到王勃是個奇才的句子,默讀一二段,把相應的句子畫出來。
    (1)抓住“邀請”理解第一段。
    (2)抓住眾多人的表現(xiàn),襯托王勃的有才氣。
    (3)反復讀加深理解。
    【過渡】看了這些,是不是更讓我們感受到王勃是個奇才?我們在帶著敬佩在讀這句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7、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今天,我們讀了王勃參加滕王閣宴會的時候當場寫下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讓我們認識了一個才思敏捷,才華橫溢的少年王勃。讓我們一起記住當中的千古名句:(生再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被稱為“初唐四杰”,他還有很多的千古名句,你知道嗎?補充詩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同學們,要想讓自己變得像王勃一樣的聰明,我們平時就要做到:多觀察、勤思考、敢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