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精選15篇)

字號:

    不同的情感體驗可能導致我們對同一事物產(chǎn)生不同的感覺和反應。如何用恰當?shù)拇朕o寫一封道歉信?看看別人的總結(jié)經(jīng)驗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寫出自己的總結(jié)。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一
    《豐碑》一文是小學語文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敘述了一支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表現(xiàn)了這位軍需處長舍己為人、勇于獻身的高貴品質(zhì)。現(xiàn)在將我的本節(jié)課成功與不足之處的反思進行一個小結(jié),以便日后揚長避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1.教學思路清晰,整體感強。
    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整體感知課文,然后主要抓住兩個主要人物,軍需處長和將軍。在深入學習他們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后,理解中心思想,從而深化學生對“豐碑”的理解,思路比較清晰。
    2.相信學生能力,主體意識增強。
    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本節(jié)課我正是在這樣的指導下,首先引導學生大膽想象這支隊伍可能面臨哪些困難,然后再讓學生交流感受深刻的地方,再引導學生體會將軍情感的變化。
    3.重視朗讀指導,入情入境。
    整篇文章都是以將軍的思想感情的發(fā)展為線索,文章感情強烈,所以我采用范讀,指名讀、齊讀的方式并配上音樂,讓學生入情入境,體會文中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1.由于時間關(guān)系,教材本身鉆研不夠,同時也由于課堂上的緊張,出現(xiàn)了不該出現(xiàn)的錯誤,兩次把軍需處長說成了將軍,以后教學應該嚴謹、準確。
    2.在學法指導上有所欠缺,比如本文所涉及的描寫人物采取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可以告訴學生滲透到作文中,提高寫作的水平。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抓住第7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學習作者有主有次地安排材料來表達主要意思的寫法。
    2、感受軍需處長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傳統(tǒng)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內(nèi)外結(jié)合,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白⒁庵R、能力、情感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第二課時。
    一、讀課題引入。
    1.新課開始,利用多媒體出示了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紅軍爬雪山的行軍畫面,同時播放狂風呼嘯的錄音,然后滿懷激情地導入新課: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那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去聆聽發(fā)生在長征途中的又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這個故事的題目是:齊(老師手勢示意生齊讀題目)。
    生:豐碑。
    師:請讀出氣勢來,(生二讀課題)。
    師:讀得好!讀出了氣勢,讀出了感情。
    師:同學們見過碑嗎?
    生:見過。
    師:一般指什么?
    生:石碑。
    師:“豐碑”是指一塊怎樣的石碑呢?
    生:(高大的石碑)。
    師:課文講的是一塊高大的石碑嗎?
    生:不是.
    師:課文里的豐碑指的是誰?
    生:軍需處長(師板書)。
    師:你從課文的哪句話看出來的`?請同學們快快速流覽課文,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
    生:十三自然段。生讀.
    師:(出示軍需處長變成豐碑的畫面,畫面下出示句子: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師:我們一起讀一讀好嗎?齊.
    生:有感情的齊讀這一句話.
    師:讀了這段你有什么疑問?
    生:1.軍需處長為什么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2.為什么說他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師:你們想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嗎?
    生:想。
    二、自讀、質(zhì)疑,合作、探究。
    師:就請同學們自由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在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
    生:讀課文。
    師:把你的感受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生:交流.
    三、感受豐碑。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展示我們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我們開始吧。誰第一個?(抽生讀7自然段)。
    師: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軍需處長是被凍死的。書上用了一個詞“凍僵”。
    生:我還知道為什么會凍僵?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我從“單薄破舊”“貼”看出他穿得少,所以被凍死了.
    師:理解。
    [1][2][3]。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三
    1、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軍需處長不怕犧牲、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課題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軍需處長不怕犧牲、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課題的含義。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軍需處長不怕犧牲、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1、通過初讀,我們已經(jīng)知道這是發(fā)生在什么時候的故事。
    2、觀看錄象,感受紅軍爬雪山時環(huán)境的惡劣。
    3、自讀課文中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體會當時環(huán)境的惡劣。
    4、指名讀課文中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讀中體會環(huán)境的惡劣。并想像可能還有什么情況發(fā)生?
    5、教師帶讀。
    (一)提出問題:面對重重困難,紅軍戰(zhàn)士們能否經(jīng)受住考驗的?
    1、自讀課文并畫出重點語句,邊讀邊體會,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采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形式)。
    (1)將軍。
    a、將軍讓馬(與士兵同心協(xié)力)。
    b、聽說士兵被凍死,很傷心。(一愣步履踉蹌眼睛迷離)。
    c、面對凍死的士兵,很氣憤。(陰云密布肌肉抽動肌肉抖動)。
    d、第13自然段:吃驚——自責、內(nèi)疚——傷心——崇敬。(怔怔淚珠閃爍緩緩地莊嚴的軍禮)。
    讀中通過理解詞語感悟?qū)④姷那楦凶兓?BR>    (2)軍需處長(讀出不同的理解。)。
    a、抓住重點詞語感悟軍需處長的精神。(一尊塑像倚著單?。?。
    b、想象軍需處長在犧牲前會想什么?
    c、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1、理解題目、解題:此時,你對題目有了什么更深的理解?
    2、教師小結(jié):軍需處長像一座豐碑,矗立在長征路上,指引道路。
    1、齊讀最后一段。
    2、你讀懂了什么?
    3、看錄象,分享紅軍勝利時的喜悅。
    1、學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資料。
    2、向?qū)W生介紹一本書《二萬五千里長征》。
    3、教師總結(jié)全文,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崇敬之情。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四
    《豐碑》這篇我在校語教研活動中上過一次,由于自己沒有事先試教,所以很多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暴露出,造成了不少的遺憾。本堂的反思如下:
    我想,對《豐碑》的解讀我們很容易定位在軍需處長的無私無畏精神上,這也是大家所普遍認同的。但是作者運用側(cè)面描寫的方法以將軍神態(tài)的變化烘托出了軍需處長令人可敬的高尚精神,對軍需處長的描寫也僅僅是一百三十個字的外部形象的素描,勾勒相當精練。我們學習了這一段后都能體會到軍需處長的高尚、無私、無畏。但到底是什么打動了讀者呢?作者又為什么要寫這篇呢?教材為什么要選用這篇呢?我想,他要我們記住的更應該是紅軍精神而不僅僅是軍需處長,要的是對學生的德育滲透而不僅僅是謀篇布局的學習。所以我將中心思想定位到了紅軍的革命精神。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去理解本,這都是無可厚非的。
    1、一節(jié)下覺得自己激情洋溢,卻并未完全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上舉手情況不佳。因為堂上提問多而繁瑣,不夠精簡,在一定程度上框定了學生思維,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細瑣的問題思考,發(fā)散思維少。問題一多,引導痕跡多了,教師顯得不從容。如何把問題設(shè)計得簡而精這是迫切需要我研究的問題。
    2、上思路不夠清晰,由于對教案的死記硬背,上不能全心全意關(guān)注學生。由于老是想著教案,心里緊張,影響上狀態(tài),上過程不夠緊湊。
    3、教學過程中對第七小節(jié)的解讀不夠深入,一開始講到的時候沒有帶領(lǐng)學生很好地體會,也就沒有為下面的理解晶瑩的豐碑做好鋪墊工作,導致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又返回到上面,顯得重復。
    上好一堂真不容易。
    做一個好老師真不容易。
    做一個好的語老師更不容易。
    都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但我的遺憾似乎太多了點。
    語言還不夠規(guī)范簡潔,我想這是一個最突出的問題了。重復性的語言太多,學生說一句,總擔心其他學生沒有聽清楚,總要把他的話再重復一遍,浪費時間。問題不夠簡潔,同樣的一個問題還沒有等學生思考,就再問了一遍?!白x完這一段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感受最深的你用一個詞語說?或者用一句話說你的感受是什么?”,這樣的提問還很多,這樣的浪費還很多。而這些問題完全是可以整和的問題。肖川說:語言就是思維。我還要縝密些,再縝密些。
    應變和調(diào)控堂的能力亟待解決。在解讀“晶瑩的豐碑”時,當學生沒有說到“力量,信念,思想”的`時候,我很是著急,把答案都告訴了他們。由此可以看出,我的應變是不夠靈活的,似乎以前學習的那些教學方法一下就都不見了,腦海中就想著學生一定要回答到我心目中的所謂答案——這個錯誤自己能認識到,但在堂中怎么就缺乏了對學生的側(cè)面引導呢?怎么就不會順學而導呢?讀一讀再說不行嗎?不能總是認為自己的預設(shè)是美好的,學生一定會按照自己的設(shè)想學習。
    語教學是一片海,我飽受風浪的顛簸,卻夢想前面有個無垠的奇妙世界;她又是一座大,我飽嘗攀登的艱辛,但堅信有個美妙的旅程。語的路對我一個年輕教師說還很長很長,我要執(zhí)著堅定地向前一小步,一小步但認認真真地走下去。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五
    《豐碑》是九年義務(wù)教育四年級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2篇課文。這篇課文意境優(yōu)美,人物形象鮮明行動,感情真摯濃烈,給人經(jīng)呼之欲出之感。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學時按照本組“詳寫和略寫”的訓練要求:一要從將軍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了解將軍的內(nèi)心活動,體會將軍對軍需處長崇敬的情緒;二要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體會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為革命事業(yè)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晶瑩的豐碑”的特殊含義。據(jù)此說明,在教學中使學生明白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將軍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是詳寫;紅軍部隊艱難前進、種種考驗等是略寫。
    [設(shè)計理念]。
    引導學生以聯(lián)系的方式“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設(shè)計特色]。
    立足整體,突出重點;強化聯(lián)系,促進感悟。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重點。
    1、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難點理解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時光二課時。
    教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法、比較法、自學法等。
    教具多媒體、錄音帶。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為了新中國的誕生,以前有無數(shù)個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贊歌。這天,讓我們的思緒再次回到那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去聆聽一個發(fā)生在行軍途中真實感人的故事,認識一位無名英雄。這節(jié)課,我們一齊學習25課《豐碑》。(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誰告訴大家,“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豐碑”是什么意思?
    3、再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二、自主讀文,圍繞難點,抓住重點,理解教材。
    1、這是一座什么樣的豐碑?用來紀念誰?請同學們帶著問題,打開課本124頁,選取自我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1)讀讀下方的詞語。
    冰坨呼嘯惡劣殘酷襲擊。
    樹干塑像單薄嚴峻倚靠。
    (2)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透過讀書,你還明白了什么?(板書:軍需處長)。
    (4)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看看文章哪一段點明了這是一座晶瑩的豐碑,是用來紀念軍需處長的。
    2、課件出示13小節(jié):
    (2)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肯定:好,你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讀書是解決問題最好辦法。帶著問題,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描述軍需處長神態(tài)的語句;用曲線畫出描述將軍神態(tài)的語句。
    三、學習描述軍需處長神態(tài)的部分。
    1、誰告訴大家,軍需處長神態(tài)描述的部分在文章的哪一自然段?(課件出示)。
    2、誰來把這一段有關(guān)軍需處長神態(tài)描述的語句給大家讀讀。
    (1)“鎮(zhèn)定”“安詳”是什么意思?
    (2)這位老戰(zhàn)士被嚴寒凍死了,為什么還那么鎮(zhèn)定、安詳?請你結(jié)合這一段描述、聯(lián)系課文資料,談?wù)勛晕业睦斫狻?BR>    (5)作為一名軍需處長,他盡到了自我的職責,他無愧于每一位戰(zhàn)士,在他身上,有一種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的可貴精神,讓我們懷著崇敬之情一齊來讀讀這一小節(jié)。
    四、學習描述將軍部分,過渡導入:將軍看到這位被凍僵的老戰(zhàn)士,會有什么反應呢?
    1、你剛才讀書時,畫出了那幾處將軍神態(tài)描述的句子?
    (1)交流學習成果。
    a、透過神態(tài)語言體會將軍生氣、震怒、悲傷、內(nèi)疚、感動、敬佩的情感變化。
    b、自由讀,師生對讀體會、生生反復讀體會。
    c、將軍本以為是軍需處長的失職致使老戰(zhàn)士被嚴寒凍死,他十分生氣、憤怒,但當他得知眼前這位凍僵的老戰(zhàn)士竟然就是那位給戰(zhàn)士們分發(fā)棉衣的軍需處長時,內(nèi)疚、感動、敬佩一齊涌上心頭,軍需處長身上有一種多么了不起的精神?。④姷难劬駶櫫?,百感交集的他將自我的千言萬語化做了一個志高無上的軍禮。(出示課件插圖:這就是當時那感人的一幕)。
    (2)同學們,假如你就是圖中的將軍,看著眼前被嚴寒凍死,漸漸和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你心里會想些什么?讓我們也跟將軍一齊把由衷的敬意化作一個莊嚴的軍禮?!叭w起立,敬禮!”
    (3)軍需處長心系革命,心系他人,心中惟獨沒有他自我,他這種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的精神不僅僅成了將軍心中的豐碑,也成了我們心中的豐碑,讓我們一齊再來讀讀文中的這段話?(課件配樂,出示13小節(jié)資料)。
    (4)同學們,請你聯(lián)系課文資料,談一談對“晶瑩的豐碑”的理解(板書:一心為公、舍已為人)。
    小結(jié):從形象上看,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的身體像一座晶瑩的豐碑,更重要的是一座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精神是不朽的,成了將軍和戰(zhàn)士心中的豐碑。(同時插掉黑板遺留的問題)。
    (5)同學們,你由眼前的軍需處長想到了哪些為新中國的誕生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
    (課件:由插圖依次閃現(xiàn)劉胡蘭,董存瑞……)小結(jié):其實,在炮火連天的戰(zhàn)場上,像軍需處長這樣的戰(zhàn)士還有很多很多。
    (6)那么,處在這天的和平時期,你能說出你心中的豐碑嗎?(白衣天使、抗洪英雄等)是啊,他們和軍需處長一樣,成了我們,不,成了每一個中國人心中不朽的豐碑,成了共和國的中流砥柱。
    五、同學們,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齊讀14小節(jié)。
    六、小結(jié)。
    1、學到這兒,老師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你們是否跟我一樣呢?假如你就是一位紅軍戰(zhàn)士,這時,你最想對軍需處長說什么話來表達你此時的`情緒?請同學們在課文的插圖下題一兩句碑文。
    3、同學們軍需處長走了,他坦然從容的走了,沒有人明白他的真實姓名,但是他那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的精神就是一座豐碑,(構(gòu)畫豐碑圖)留在了將軍的心中,留在了戰(zhàn)士們的心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斷前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六
    一、知識目標:弄清課文哪些地方詳細,哪些地方簡略,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有詳有略地安排材料的,從中學習表達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從對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描寫的語段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豐碑的含義。
    三、德育目標: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1、從描寫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的語段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理解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3、弄清課文中的詳寫和略寫。
    教學用具:
    錄像機、電視機、投影儀、投影片。
    目標導學教學模式。
    一、導入新課,交代目標。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豐碑》(板書課題)。豐碑是什么意思?在課文中指的是誰?(板書:軍需處長)。
    2、為何把軍需處長稱為豐碑呢?
    3、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交待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在理解重點句段的基礎(chǔ)上體會文章的中心,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有詳有略地安排材料的,從中學習表達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學習新課,落實目標:
    (一)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
    1、投影:軍需處長犧牲時的感人畫面。問:課文哪一自然段直接描寫這一畫面的?(第7自然段)。
    2、指名讀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從幾個方面描寫軍需處長凍死時的感人畫面的?(三方面)(生答有關(guān)語句后,師板書:倚靠、坐著、鎮(zhèn)定、安詳、單薄、破舊、貼)。
    3、作者描寫哪些方面用得筆墨較多?(神態(tài))他是怎樣把軍需處長鎮(zhèn)定、安詳?shù)纳駪B(tài)寫具體的?(生讀有關(guān)語句)。
    4、比較句子。
    a:……他的神態(tài)十分鎮(zhèn)定,十分安詳: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zhàn)友借火。
    b:……他的神態(tài)十分鎮(zhèn)定,十分安詳。
    (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確原句不但寫出了軍需處長鎮(zhèn)定、安詳?shù)纳駪B(tài),還通過左手和右手的姿勢具體寫出了老戰(zhàn)士的神態(tài)如何鎮(zhèn)定、安詳。)。
    5、軍需處長為什么那么鎮(zhèn)定、安詳呢?(因為作為一名軍需處長他盡到了自己的職責,他無愧于每一位戰(zhàn)士,所以他犧牲的時候是十分坦然、從容的。)。
    6、放錄像,讓學生感受當時惡劣的環(huán)境。學習第1自然段,了解軍需處長犧牲時的惡劣環(huán)境。
    (板書: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8、小結(jié)指導朗讀。
    這位普通的軍需處長,他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yè),然而在他身上那種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多么令人崇敬。下面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朗讀這一自然段。
    導:課文除了直接描寫軍需處長外,還描寫了誰?
    (二)學習課文描寫將軍的部分。
    1、自由讀文,畫出將軍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生回答后,教師投影將軍語言的句子。
    a: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b:忽然他轉(zhuǎn)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么不給他發(fā)棉衣?”
    c:“聽見沒有,警衛(wèi)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問:將軍為什么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停下來有凍死的危險。)將軍為什么要吼,“吼”字說明了什么?(將軍非常生氣,他責怪軍需處長沒有盡到責任。)“聽見沒有,警衛(wèi)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說這句話時,兩腮肌肉為什么要抖動?說明了什么?(說明將軍已經(jīng)憤怒到極點,以至于連兩腮的肌肉都在顫動。)。
    指導學生理解將軍語言句子的基礎(chǔ)上,朗讀每一句話,讀出當時的語氣。
    (三)學習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思考:將軍的心情如何?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2、指導讀出將軍驚訝、悲痛、內(nèi)疚、沉重的心情。
    (四)學習第13自然段。
    1、齊讀第13自然段,問:“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睘槭裁??(從形象上看,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的身體確實像一座晶瑩的碑,更重要的是,軍需處長那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將軍和戰(zhàn)士們心目中的一座豐碑。)。
    2、理解后,指導朗讀,讓學生讀出對軍需處長的崇敬和贊美之情。
    導:軍需處長犧牲了,但他的精神激勵著紅軍戰(zhàn)士,這樣的隊伍面對困難會怎樣呢?
    (五)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1、投影比較,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a: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b:勝利屬于這樣的隊伍。
    2、原句是什么句?這兩句哪句好?為什么?(反問句起到突出強調(diào)的作用,表達了更加肯定的語氣。)。
    3、為什么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這樣的隊伍是受了軍需處長崇高精神鼓舞的隊伍,這樣的隊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戰(zhàn)勝的,所以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
    (六)小結(jié):
    軍需處長離我們遠去了,但他那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奮勇前進,他成了我們心中的豐碑。
    三、總結(jié)寫法,反饋目標。
    2、師生總結(jié)。(對于能突出文章中心的內(nèi)容要詳寫,而關(guān)系不是緊密又必須交待的內(nèi)容要略寫。通過將軍的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可以了解到將軍的內(nèi)心活動,體會到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從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作業(yè):
    1、感情朗讀課文。
    2、背誦第7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七
    1、讀懂課文,能體會出軍需處長自我犧牲,一心為公的崇高精神和紅軍隊伍為人民而奮斗,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的豐功偉績。
    2、理解:嚴峻、思索、安詳、晶瑩、豐碑(本義、喻義)等重點詞語,重點理解四個自然段。
    3、培養(yǎng)學生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從讀中悟出情、重點體會軍需處長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將軍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戰(zhàn)士,好干部而沉痛和崇敬之情。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為了新中國的勝利,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次拉回到那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去聆聽發(fā)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打開書本,一齊讀課題《豐碑》。
    二、下面就讓我們一邊看課文一邊用心來聆聽課文范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誰?
    他的什么事?結(jié)合回答(板書:軍需處長)。
    三、細讀課文,理解中心。
    1)讀1、2小節(jié)。
    2)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大雪紛飛,狂風呼嘯,一支紅軍隊伍在云中山行進,云中山位于我國江西省的北部,由于海拔很高,山峰猶如在云霧中而得名,山高路遠,天寒地凍,這時隊伍將面臨怎樣的考驗?出示卡片的考驗,什么是嚴峻?(艱難、困苦、嚴厲、嚴肅)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冰天雪地、大冰砣、裝備差,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3)作者為什么連用四個可能,這是什么句式?(說明一切都有可能發(fā)生,困難重重,困難大)。
    5)與其說將軍在思索,還不如說將軍是在擔心他的部隊能否經(jīng)受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一齊讀出將軍的憂慮(稍緩疑問的口氣)學完一、二小節(jié),誰能用概括的語言說說主要寫了什么?這一部分與后文寫出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有什么關(guān)系呢?前因后果,寫作技巧(簡介伏筆)。
    (一)讀講第二部分(接著,隊伍中發(fā)生了一件事,自己輕讀下面的課文,用筆“——”圈畫出描寫將軍的動作和幾次神態(tài)變化的詞句,并想想分別表達了將軍的心情和感情。
    1、聽說有人凍死,將軍的第一次神態(tài)、動作是怎樣的?讀(將軍愣住了……)愣是因為……來得突然,你從將軍的動作神態(tài)中體會到了將軍是怎樣的心情?(急切關(guān)心戰(zhàn)士)。
    2、當他看到一位衣著單薄破舊,被嚴寒凍僵的老戰(zhàn)士時將軍的神情、動作又是怎樣的?讀(稍快)他的動作、神情,語言又說明了將軍怎樣的心情?(悲痛氣憤認為軍需處長的失職)(理解了將軍的感情和心情的同學,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讀)放大圖片投影軍需處長的形象。
    引講3、當將軍要需處長跑步過來受訓時,可是沒有人應聲,不是戰(zhàn)士們沒聽見,也不是警衛(wèi)員不愿順從將軍的命令,此時,戰(zhàn)士們似乎凝固了,淚往心里流,他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因為他們都知道眼前這凍僵的老戰(zhàn)士,他正是負責發(fā)棉衣的,他們可敬的軍需處長?。。ǔ鍪镜谄咦匀欢?,配樂)。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高貴品質(zhì),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七自然段。
    作者抓住了哪幾個方面來寫軍需處長犧牲時的樣子。
    (1、動作2、神態(tài)3、衣著)。
    他的動作自然(神態(tài)鎮(zhèn)定安詳)(衣著單薄破舊)出示卡片一個人當嚴寒逼近,被活活凍死時其痛苦不言而喻是十分大的,但軍需處長的神態(tài)卻十分(鎮(zhèn)定安詳)沒有絲毫的痛苦和恐懼,由此,你能體會到軍需處長他當時是怎樣想的?他是負責發(fā)棉衣的,但自己卻衣著單薄、破舊,從中,你又覺得軍需處長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有著怎樣可貴的品質(zhì)?板書:毫不利已,專門利人,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這一小節(jié),(敬佩、深情、崇敬、悲痛)練讀。
    5、當將軍明白真相后,又一次愣住了,這是為什么?(震驚,沒有料想到)引講,將軍震驚了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為失去這樣的好戰(zhàn)士,好干部而痛惜,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千言萬語,無盡的哀思、化作了一個莊嚴的(軍禮)。(段落出示)(拉近圖片,將軍的形象)。
    這個軍禮飽含著將軍怎樣的思想感情?
    (愧疚、激動、自豪、崇敬、追悼)。
    朗讀指導:由悲痛激動(語速緩慢)。
    6、這是一個特殊的追悼會,一起讀,(風更狂了,雪……)(出示段落)。
    板書:晶瑩的“晶瑩的豐碑”是什么意思?(透明潔白的石碑)為什么說……?
    引講:大雪覆蓋,軍需處長與高大的云中山化為一體,從形象上來看確實是晶瑩潔白、高大的,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精神與高山同在,與日月共存,在戰(zhàn)士們的心中,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二)一起讀最后一段(出示段落)。
    此時,將軍的憂慮還存在嗎?(不,我們可以堅信,勝利一定會屬于這樣的隊伍。你聽(那沉重而又堅定的腳步聲已經(jīng)能夠證明)為什么說那腳步聲是沉重而又堅定的?那聲音從表面上來看是(戰(zhàn)士們的腳步聲)其它是戰(zhàn)士們怎樣的心情和信念的體現(xiàn)?(他們既為軍需處長的犧牲而悲痛,又為軍需處長的精神所鼓舞,他們再也不會為嚴寒所畏懼,再也不會為死亡而害怕)所以說,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這是句(反問句)它所表達的感情比肯定句來得更為強烈,更為肯定。一齊讀出強烈的語氣。
    四、學完全文,讓我們來深思本文的主題(中心)。(出示填空)。
    課文的中心要贊美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高尚品質(zhì),為了表達這一中心,詳細描寫了軍需處長犧牲時的形象,并通過對將軍的動作,語言和幾次神態(tài)變化的描述,突出表達了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盡力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言表述)。
    五、請同學選讀最受感動的段落。
    軍需處長。
    毫不利已專門利人。
    延伸閱讀——豐碑課文。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耧L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lǐng)戰(zhàn)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后續(xù)部隊開辟一條通路。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huán)境和殘酷的戰(zhàn)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支隊伍能不能經(jīng)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隊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前面有人凍死了?!本l(wèi)員跑回來告訴他。
    將軍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一個凍僵的老戰(zhàn)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tài)十分鎮(zhèn)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zhàn)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zhuǎn)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么不給他發(fā)棉衣?”
    呼嘯的狂風淹沒了將軍的話音。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fā)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wèi)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八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基礎(chǔ)上朗讀課文的能力。
    3、學習寫文章時把重點的內(nèi)容寫詳細,把其它內(nèi)容寫簡略的寫作方法。
    理解課文,從軍需處長被凍死時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及將軍的心情變化,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
    弄清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一)情景導入??。
    視頻顯示創(chuàng)設(shè)情景,談話導入??。
    (二)略讀第二自然段。
    引導質(zhì)疑,設(shè)置懸念:將軍最憂慮的是什么?
    (三)研讀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讀,初步感知。
    2、品讀第七自然段。
    視頻顯示凍死的軍需處長,抓住關(guān)鍵詞,讀悟老戰(zhàn)士的品質(zhì)。
    3、讀議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讀、自悟,體會將軍的心情變化。
    (2)視頻顯示配文插圖,展開想象,體會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
    (3)理解豐碑的含義。
    (四)略學最后一個自然段。
    1、齊讀。
    2、釋除懸念,將軍此時的憂慮不存在了。
    (五)總結(jié)課文。
    軍舍。
    需己。
    處為。
    長人。
    嚴峻考驗?沉著堅定。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九
    《豐碑》是九年義務(wù)教育四年級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2篇課文。這篇課文意境優(yōu)美,人物形象鮮明行動,感情真摯濃烈,給人經(jīng)呼之欲出之感。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學時按照本組“詳寫和略寫”的訓練要求:一要從將軍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了解將軍的內(nèi)心活動,體會將軍對軍需處長崇敬的心情;二要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體會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為革命事業(yè)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晶瑩的豐碑”的特殊含義。據(jù)此說明,在教學中使學生明白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將軍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是詳寫;紅軍部隊艱難前進、種種考驗等是略寫。
    [設(shè)計理念]。
    引導學生以聯(lián)系的方式“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設(shè)計特色]。
    立足整體,突出重點;強化聯(lián)系,促進感悟。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十
    教學目標: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軍需處長恪盡職守、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品質(zhì)。
    2、理解描寫將軍和軍需處長的重點語句,在品讀中想象,體會表達的情感。
    3、理解“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句話的意思,理解“豐碑”的真正含義。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將軍和軍需處長的重點語句,在品讀中想象,體會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句話的意思,理解“豐碑”的真正含義。
    一、激趣導入,理解課題。
    1、以“幸?!睘樵掝}導入,讓學生談?wù)勈裁词切腋?。其實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因為有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
    2、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長征,聆聽一個發(fā)生在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它就是――豐碑(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3、初步理解“碑”與“豐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匯報預習情況,指名讀文。思考:文中講了什么事?
    2、生匯報,師相機板書:軍需處長。
    三、感悟環(huán)境,體會嚴峻(略讀第一、二自然段)。
    1、究竟是怎樣惡劣的天氣,能將軍需處長活活凍死呢?他們遇到了怎么樣的困難呢?學生同桌合作,讀一讀,找一找。
    2、學生匯報。
    四、精讀課文,感悟情感。
    (一)學習第七自然段。
    1、多媒體課件顯示:軍需處長犧牲的感人場面。
    2、大家看,從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課文哪一自然段描寫了這一畫面?(第7自然段)。
    4、生匯報,師引導。
    過渡:此時,當面對眼前這令人辛酸的畫面以后,將軍會有哪些表現(xiàn)呢?
    (二)學習課文描寫將軍的部分。
    2、學生匯報,教師用多媒體顯示相關(guān)的句子。
    3、正當將軍大發(fā)雷霆的時候,有人小聲告訴他――生齊讀:這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怎么了?(出示:愣住了)然后呢?(生接讀:……軍禮)。
    (三)體會心情,理解“豐碑”
    1、透過這段文字,你能體會此刻將軍的心情怎樣嗎?為什么?
    2、這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似乎在告訴人們什么呢?(投影打出:如果勝利不屬于……)。
    五、拓展學習《草地夜行》。
    1、同學們,這篇課文通過抓住人物的心理、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讓我們走進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更體會到了軍需處長可貴的精神品質(zhì)。其實在長征中還有許許多多像軍需處長一樣舍己為人的紅軍戰(zhàn)士,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讓我們再次走進另一個感人的故事。(出示:草地夜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生匯報)。
    3、你覺得老紅軍是一個怎樣的人?(舍己為人,無私奉獻……)。
    4、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呢?請大家走進課文,畫出描寫老紅軍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來體會一下。
    5、生匯報,師相機引導。
    6、小結(jié):這篇課文也是重在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來體現(xiàn)老紅軍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精神品質(zhì),今后我們在寫作中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十一
    人教社小學語文第十冊《豐碑》,是一篇傳統(tǒng)課文,只有當學生體會到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才能感悟人物的崇高品質(zhì),才能更有效地學習語言文字。然而長征已年代久遠,當時的歷史背景學生也很陌生,所以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令其感動,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和關(guān)鍵。我在教學《豐碑》時,通過學生感情真摯的朗讀、深刻的感悟和晶瑩的淚花,可以看出學生被深深地感動了。
    一、形象對比,設(shè)疑激趣。
    課始,先交流有關(guān)長征資料,在對長征背景有所了解的基礎(chǔ)上,我這樣引導:“如果把武裝到牙齒的國民軍隊比作一個強悍的拳擊手的話,那么小米加步槍的紅軍應該是什么呢?”
    “紅軍只能算是弱小的兒童……”
    “弱小的兒童靠什么打敗拳擊手,并最終奪取勝利的呢?”帶著好奇學生進入初讀。之后,學生感悟到:“靠的是舍己為人,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BR>    初讀就能有這樣全面而深刻的感悟,是因為“形象對比”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愿望,而“設(shè)疑激趣”則使學生明確了探究的目標。
    二、品詞品句,情感遷移。
    “舍己為人,團結(jié)互助”為什么能產(chǎn)生如此神奇的力量呢?這需要品味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詞句,感悟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如在引導學生體會描寫軍需處長神態(tài)的詞語“鎮(zhèn)定”和“安詳”時,師生進行了如下對話:“鎮(zhèn)定的反義詞是什么?”
    “慌張”?!败娦杼庨L在什么情況下毫不慌張?”
    “在面對死亡的時候。”
    “人在什么時候才安詳?”
    “在安全舒適的時候?!?BR>    接著引導體會寒冷的感覺:“面對死亡能夠鎮(zhèn)定而安詳,而且前邊還加了修飾詞——”“十分?!睂W生反復朗讀。
    “那么軍需處長在臨死前會想些什么。
    呢?”
    “我年齡大了,讓年輕人活著去打敵人。”
    “看到戰(zhàn)友們能活著到達陜北,消滅日本鬼子和國民反動派,我死了也心甘。”
    ……。
    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的崇高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多么令人感動!學生的朗讀引起了聽課老師的強烈共鳴,也感染了我。我情不自禁地贊嘆:“舍己為人,團結(jié)互助的長征精神,可以使弱小的紅軍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今天如果我們繼續(xù)發(fā)揚長征精神,我們的學校會日益繁榮,我們的城市會日新月異,我們的國家會日漸強大。莫說是小小的非典,就是整個世界也會向我中華民族頂禮膜拜!”
    三、角色變換,升華主題。
    “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是本文的重點、難點和關(guān)鍵。我引導學生變換角色體會:“假如你是一位紅軍戰(zhàn)士,看(聽)到軍需處長的故事,會怎么想?”
    “有這樣的軍需處長,我們一定要爬過雪山,打敗敵人,為他報仇!”
    “軍需處長是為我們而死的,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決不辜負他的希望?!?BR>    ……。
    不論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即興表述,還是課下的寫作練習,都讓我深深感受到:今天的兒童與70年前的紅軍戰(zhàn)士的心相通了,與作者的情感相通了,文章中的長征精神已經(jīng)在孩子們的心中得到了升華。
    課后我想起了一位智者的話:“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呼喚另一個靈魂。如果一種教育未能觸及到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他就不成其為教育。”我認為,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把學生的靈魂牽引到至善、至美、至高境界的語文教學,應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十二
    《豐碑》是九年義務(wù)教育四年級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2篇課文。這篇課文意境優(yōu)美,人物形象鮮明行動,感情真摯濃烈,給人經(jīng)呼之欲出之感。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學時按照本組“詳寫和略寫”的訓練要求:一要從將軍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了解將軍的內(nèi)心活動,體會將軍對軍需處長崇敬的情緒;二要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體會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為革命事業(yè)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晶瑩的豐碑”的特殊含義。據(jù)此說明,在教學中使學生明白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將軍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是詳寫;紅軍部隊艱難前進、種種考驗等是略寫。
    [設(shè)計理念]。
    引導學生以聯(lián)系的方式“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設(shè)計特色]。
    立足整體,突出重點;強化聯(lián)系,促進感悟。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重點。
    1、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難點理解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時光二課時。
    教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法、比較法、自學法等。
    教具多媒體、錄音帶。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為了新中國的誕生,以前有無數(shù)個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贊歌。這天,讓我們的思緒再次回到那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去聆聽一個發(fā)生在行軍途中真實感人的故事,認識一位無名英雄。這節(jié)課,我們一齊學習25課《豐碑》。(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誰告訴大家,“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豐碑”是什么意思?
    3、再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二、自主讀文,圍繞難點,抓住重點,理解教材。
    1、這是一座什么樣的豐碑?用來紀念誰?請同學們帶著問題,打開課本124頁,選取自我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1)讀讀下方的詞語。
    冰坨呼嘯惡劣殘酷襲擊。
    樹干塑像單薄嚴峻倚靠。
    (2)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透過讀書,你還明白了什么?(板書:軍需處長)。
    (4)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看看文章哪一段點明了這是一座晶瑩的豐碑,是用來紀念軍需處長的。
    2、課件出示13小節(jié):
    (2)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肯定:好,你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讀書是解決問題最好辦法。帶著問題,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描述軍需處長神態(tài)的語句;用曲線畫出描述將軍神態(tài)的語句。
    三、學習描述軍需處長神態(tài)的部分。
    1、誰告訴大家,軍需處長神態(tài)描述的部分在文章的哪一自然段?(課件出示)。
    2、誰來把這一段有關(guān)軍需處長神態(tài)描述的語句給大家讀讀。
    (1)“鎮(zhèn)定”“安詳”是什么意思?
    (2)這位老戰(zhàn)士被嚴寒凍死了,為什么還那么鎮(zhèn)定、安詳?請你結(jié)合這一段描述、聯(lián)系課文資料,談?wù)勛晕业睦斫狻?BR>    (5)作為一名軍需處長,他盡到了自我的職責,他無愧于每一位戰(zhàn)士,在他身上,有一種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的可貴精神,讓我們懷著崇敬之情一齊來讀讀這一小節(jié)。
    四、學習描述將軍部分,過渡導入:將軍看到這位被凍僵的老戰(zhàn)士,會有什么反應呢?
    1、你剛才讀書時,畫出了那幾處將軍神態(tài)描述的句子?
    (1)交流學習成果。
    a、透過神態(tài)語言體會將軍生氣、震怒、悲傷、內(nèi)疚、感動、敬佩的情感變化。
    b、自由讀,師生對讀體會、生生反復讀體會。
    c、將軍本以為是軍需處長的失職致使老戰(zhàn)士被嚴寒凍死,他十分生氣、憤怒,但當他得知眼前這位凍僵的老戰(zhàn)士竟然就是那位給戰(zhàn)士們分發(fā)棉衣的軍需處長時,內(nèi)疚、感動、敬佩一齊涌上心頭,軍需處長身上有一種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將軍的眼睛濕潤了,百感交集的他將自我的千言萬語化做了一個志高無上的軍禮。(出示課件插圖:這就是當時那感人的一幕)。
    (2)同學們,假如你就是圖中的將軍,看著眼前被嚴寒凍死,漸漸和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你心里會想些什么?讓我們也跟將軍一齊把由衷的敬意化作一個莊嚴的軍禮?!叭w起立,敬禮!”
    (3)軍需處長心系革命,心系他人,心中惟獨沒有他自我,他這種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的精神不僅僅成了將軍心中的豐碑,也成了我們心中的豐碑,讓我們一齊再來讀讀文中的這段話?(課件配樂,出示13小節(jié)資料)。
    (4)同學們,請你聯(lián)系課文資料,談一談對“晶瑩的豐碑”的理解(板書:一心為公、舍已為人)。
    小結(jié):從形象上看,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的身體像一座晶瑩的豐碑,更重要的是一座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精神是不朽的,成了將軍和戰(zhàn)士心中的豐碑。(同時插掉黑板遺留的問題)。
    (5)同學們,你由眼前的軍需處長想到了哪些為新中國的誕生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
    (課件:由插圖依次閃現(xiàn)劉胡蘭,董存瑞……)小結(jié):其實,在炮火連天的戰(zhàn)場上,像軍需處長這樣的戰(zhàn)士還有很多很多。
    (6)那么,處在這天的和平時期,你能說出你心中的豐碑嗎?(白衣天使、抗洪英雄等)是啊,他們和軍需處長一樣,成了我們,不,成了每一個中國人心中不朽的豐碑,成了共和國的中流砥柱。
    五、同學們,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齊讀14小節(jié)。
    六、小結(jié)。
    1、學到這兒,老師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你們是否跟我一樣呢?假如你就是一位紅軍戰(zhàn)士,這時,你最想對軍需處長說什么話來表達你此時的`情緒?請同學們在課文的插圖下題一兩句碑文。
    3、同學們軍需處長走了,他坦然從容的走了,沒有人明白他的真實姓名,但是他那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的精神就是一座豐碑,(構(gòu)畫豐碑圖)留在了將軍的心中,留在了戰(zhàn)士們的心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斷前進。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十三
    教材簡析:
    學情分析:
    教學時要抓住軍需處長凍死這一情節(jié)作重點分析,體會軍需處長為了他人、為了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革命精神,還要抓住將軍神態(tài)的幾次變化(吃驚、激動、難過、內(nèi)疚、自豪等表情),體會軍需處長高尚品德的感人。另外要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語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冰坨、呼嘯、惡劣、殘酷、襲擊、嚴峻、覆蓋、晶瑩、豐碑”等詞語。
    2、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刻領(lǐng)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確理解“豐碑”的正確含義。
    4、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變化的脈絡(luò)進行記敘的方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理解有關(guān)詞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背景。
    同學們,在六十年代前,為了和國民黨反動派斗爭,為了北上抗日,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之下,中國工農(nóng)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長征途中,條件極為艱苦。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板書課題:25、豐碑),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長征途中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
    二、檢查預習。
    1、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指名讀,齊讀。
    (2)、特別指導。劣lie、潤run、覆fu的讀音,碑、豹、潤、覆的寫法。
    2、學習新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冰坨:坨,是成塊成堆的東西。冰坨就是冰山。文中是說整個云中山冰封雪凍,看去簡直就是一座冰山,氣候極其嚴寒,行軍艱難。
    嚴峻:嚴厲、嚴格。
    豐碑:本指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偉大的功績。文中指凍僵了的軍需處長。
    晶瑩:光明而透亮。文中一方面指雪凍結(jié)后,本身光明而透亮,另一方面又喻指軍需處長的形象光彩照人,閃閃生輝。
    3、檢查讀課文,及時糾正。
    4、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將了一件什么事?(紅軍二萬五錢里長征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凍死的感人故事)。
    三、自讀課文。
    理清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這篇文章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浚ㄏ冉榻B行軍途中冰天雪地的惡劣環(huán)境,有介紹了還將遇到的更多困難,然后介紹了軍隊中被動僵的老戰(zhàn)士就是軍需處長,最后是作者的想法,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
    四、熟讀課文,提出問題。
    1、同桌互讀,提高熟練程度,體會軍需處長感人之處。
    2、歸納提出的問題,下節(jié)課自學解決。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課文,領(lǐng)會軍需處長那種坦然自若的神態(tài)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韌剛強,把生命的希望留給自己,面對困難和死亡泰然處之的忘我精神。
    一、質(zhì)疑,明確學習任務(wù)。
    二、指導自學。
    1、自讀課文,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2、交流,教師點撥。
    三、學習課文。
    1、理解第一、二自然段,明確為什么說紅軍面臨的考驗是嚴峻的?
    a、畫出重點詞:可能……可能……可能……可能、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
    b、邊讀邊畫出描寫“冰天雪地”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一個大冰坨。整個云中山被大雪覆蓋,像一個巨大的冰塊,戰(zhàn)士的周圍、腳下都是冰,用這個比喻說明天氣非常寒冷。再加上“狂風呼嘯,大雪紛飛”說明天氣十分寒冷、惡劣,使得隊伍行軍十分困難。
    c、連用四個“可能”,寫出了紅軍在前進路上還會遇到的環(huán)境的惡劣和戰(zhàn)斗的殘酷。
    第一個“可能”是吃不上飯。冰雪封山,沒有燒飯的柴火,沒法做飯。帶的糧食路上吃完了,又不可能找到野菜和野果。
    第二個“可能”是睡雪窩。茫茫風雪路,腳下一走一滑,一天不可能走過雪山,過夜是自然而然的事。戰(zhàn)士們又累又餓,一停下來,馬上就會睡著。連棉衣都很缺乏的情況下,上哪去弄棉被呢,只好睡在雪窩里。
    第三個“可能”是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以稍加計算,體會一天走一百幾十里路的困難。
    第四個“可能”是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紅軍在長征路上,一直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還有敵機轟炸,敵人的追兵隨時都可能追來。
    2、體會將軍的心情:
    3、了解軍需處長犧牲的形象。
    動僵的軍需處長怎么樣?請畫出他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體會他的獻身精神。小組討論。(啟發(fā)聯(lián)系1、2自然段寫裝備差、天氣冷,聯(lián)系軍需處長自己負責發(fā)棉衣的工作,體會如此安詳?shù)纳駪B(tài),說明他非常樂意把自己的棉衣讓給戰(zhàn)士穿,保護戰(zhàn)士的生命,這充分體現(xiàn)出軍需處長毫不利己、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
    4、理解將軍的心情。
    讀8——10自然段,體會將軍憤怒的心情。
    體會軍禮的莊嚴及將軍由衷的崇敬之情。
    對比:他舉起右手,敬了一個軍禮。
    他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敬了一個軍禮。
    5、理解“豐碑”的含義。
    體會軍需處長那克己奉公、舍己為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遠光閃閃、亮晶晶的。軍需處長已成為將軍和戰(zhàn)士們心中的一座豐碑。
    6、戰(zhàn)士們的腳步聲為什么是“沉重而堅定”的。有感情地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指導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要求:這篇課文記敘的是一件什么事?朗讀時應注意什么?
    2、分組討論。
    (感情基調(diào)——歌頌、懷念;基本語調(diào)——沉重、悲壯;基本語速——緩慢)。
    3、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4、集體評價。
    二、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指導寫碑文。
    1、碑文的內(nèi)容:主要介紹軍需處長的身份、職務(wù),英雄事跡及我們對他的評價歌頌。
    2、注意:語言要精練,用詞要準確,標點要正確。
    四、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十四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軍需處長恪盡職守、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品質(zhì)。
    2、理解描寫將軍和軍需處長的重點語句,在品讀中想象,體會表達的情感。
    3、理解“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句話的意思,理解“豐碑”的真正含義。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描寫將軍和軍需處長的重點語句,在品讀中想象,體會表達的情感。
    理解“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句話的意思,理解“豐碑”的真正含義。
    1、以“幸福”為話題導入,讓學生談?wù)勈裁词切腋!F鋵嵨覀兘裉斓男腋I钍莵碇灰椎?,因為有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
    2、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長征,聆聽一個發(fā)生在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它就是——豐碑(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3、初步理解“碑”與“豐碑”。
    1、匯報預習情況,指名讀文。思考:文中講了什么事?
    2、生匯報,師相機板書:軍需處長。
    略讀第一、二自然段)。
    1、究竟是怎樣惡劣的天氣,能將軍需處長活活凍死呢?他們遇到了怎么樣的困難呢?學生同桌合作,讀一讀,找一找。
    2、學生匯報。
    1、多媒體課件顯示:軍需處長犧牲的感人場面。
    2、大家看,從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課文哪一自然段描寫了這一畫面?(第7自然段)。
    4、生匯報,師引導。
    過渡:此時,當面對眼前這令人辛酸的畫面以后,將軍會有哪些表現(xiàn)呢?
    (
    2、學生匯報,教師用多媒體顯示相關(guān)的句子。
    3、正當將軍大發(fā)雷霆的時候,有人小聲告訴他——生齊讀:這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怎么了?(出示:愣住了)然后呢?(生接讀:……軍禮)。
    1、透過這段文字,你能體會此刻將軍的心情怎樣嗎?為什么?
    2、這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似乎在告訴人們什么呢?(投影打出:如果勝利不屬于……)。
    1、同學們,這篇課文通過抓住人物的心理、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讓我們走進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更體會到了軍需處長可貴的精神品質(zhì)。其實在長征中還有許許多多像軍需處長一樣舍己為人的紅軍戰(zhàn)士,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讓我們再次走進另一個感人的故事。(出示:草地夜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生匯報)。
    3、你覺得老紅軍是一個怎樣的人?(舍己為人,無私奉獻……)。
    4、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呢?請大家走進課文,畫出描寫老紅軍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來體會一下。
    5、生匯報,師相機引導。
    6、小結(jié):這篇課文也是重在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來體現(xiàn)老紅軍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精神品質(zhì),今后我們在寫作中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
    豐碑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十五
    1、讀懂課文,能體會出軍需處長自我犧牲,一心為公的崇高精神和紅軍隊伍為人民而奮斗,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的豐功偉績。
    2、理解:嚴峻、思索、安詳、晶瑩、豐碑(本義、喻義)等重點詞語,重點理解四個自然段。
    3、培養(yǎng)學生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從讀中悟出情、重點體會軍需處長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將軍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戰(zhàn)士,好干部而沉痛和崇敬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為了新中國的勝利,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次拉回到那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去聆聽發(fā)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打開書本,一齊讀課題《豐碑》。
    二、下面就讓我們一邊看課文一邊用心來聆聽課文范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誰?
    他的什么事?結(jié)合回答(板書:軍需處長)。
    三、細讀課文,理解中心。
    1)讀1、2小節(jié)。
    2)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大雪紛飛,狂風呼嘯,一支紅軍隊伍在云中山行進,云中山位于我國江西省的北部,由于海拔很高,山峰猶如在云霧中而得名,山高路遠,天寒地凍,這時隊伍將面臨怎樣的考驗?出示卡片的考驗,什么是嚴峻?(艱難、困苦、嚴厲、嚴肅)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冰天雪地、大冰砣、裝備差,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3)作者為什么連用四個可能,這是什么句式?(說明一切都有可能發(fā)生,困難重重,困難大)。
    5)與其說將軍在思索,還不如說將軍是在擔心他的部隊能否經(jīng)受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一齊讀出將軍的憂慮(稍緩疑問的口氣)學完一、二小節(jié),誰能用概括的語言說說主要寫了什么?這一部分與后文寫出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有什么關(guān)系呢?前因后果,寫作技巧(簡介伏筆)。
    (一)讀講第二部分(接著,隊伍中發(fā)生了一件事,自己輕讀下面的課文,用筆“――”圈畫出描寫將軍的動作和幾次神態(tài)變化的詞句,并想想分別表達了將軍的心情和感情。
    1、聽說有人凍死,將軍的第一次神態(tài)、動作是怎樣的?讀(將軍愣住了……)愣是因為……來得突然,你從將軍的動作神態(tài)中體會到了將軍是怎樣的心情?(急切關(guān)心戰(zhàn)士)。
    2、當他看到一位衣著單薄破舊,被嚴寒凍僵的老戰(zhàn)士時將軍的神情、動作又是怎樣的?讀(稍快)他的動作、神情,語言又說明了將軍怎樣的心情?(悲痛氣憤認為軍需處長的失職)(理解了將軍的感情和心情的同學,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讀)放大圖片投影軍需處長的形象。
    引講3、當將軍要需處長跑步過來受訓時,可是沒有人應聲,不是戰(zhàn)士們沒聽見,也不是警衛(wèi)員不愿順從將軍的命令,此時,戰(zhàn)士們似乎凝固了,淚往心里流,他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因為他們都知道眼前這凍僵的老戰(zhàn)士,他正是負責發(fā)棉衣的,他們可敬的軍需處長啊!(出示第七自然段,配樂)。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高貴品質(zhì),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七自然段。
    作者抓住了哪幾個方面來寫軍需處長犧牲時的樣子。
    (1、動作2、神態(tài)3、衣著)。
    他的動作自然(神態(tài)鎮(zhèn)定安詳)(衣著單薄破舊)出示卡片一個人當嚴寒逼近,被活活凍死時其痛苦不言而喻是十分大的,但軍需處長的神態(tài)卻十分(鎮(zhèn)定安詳)沒有絲毫的痛苦和恐懼,由此,你能體會到軍需處長他當時是怎樣想的?他是負責發(fā)棉衣的,但自己卻衣著單薄、破舊,從中,你又覺得軍需處長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有著怎樣可貴的品質(zhì)?板書:毫不利已,專門利人,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這一小節(jié),(敬佩、深情、崇敬、悲痛)練讀。
    5、當將軍明白真相后,又一次愣住了,這是為什么?(震驚,沒有料想到)引講,將軍震驚了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為失去這樣的好戰(zhàn)士,好干部而痛惜,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千言萬語,無盡的哀思、化作了一個莊嚴的(軍禮)。(段落出示)(拉近圖片,將軍的形象)。
    這個軍禮飽含著將軍怎樣的思想感情?
    (愧疚、激動、自豪、崇敬、追悼)。
    朗讀指導:由悲痛激動(語速緩慢)。
    6、這是一個特殊的追悼會,一起讀,(風更狂了,雪……)(出示段落)。
    板書:晶瑩的“晶瑩的豐碑”是什么意思?(透明潔白的石碑)為什么說……?
    引講:大雪覆蓋,軍需處長與高大的云中山化為一體,從形象上來看確實是晶瑩潔白、高大的,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精神與高山同在,與日月共存,在戰(zhàn)士們的心中,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二)一起讀最后一段(出示段落)。
    此時,將軍的憂慮還存在嗎?(不,我們可以堅信,勝利一定會屬于這樣的隊伍。你聽(那沉重而又堅定的腳步聲已經(jīng)能夠證明)為什么說那腳步聲是沉重而又堅定的?那聲音從表面上來看是(戰(zhàn)士們的腳步聲)其它是戰(zhàn)士們怎樣的心情和信念的體現(xiàn)?(他們既為軍需處長的犧牲而悲痛,又為軍需處長的精神所鼓舞,他們再也不會為嚴寒所畏懼,再也不會為死亡而害怕)所以說,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這是句(反問句)它所表達的感情比肯定句來得更為強烈,更為肯定。一齊讀出強烈的語氣。
    四、學完全文,讓我們來深思本文的主題(中心)。(出示填空)。
    課文的中心要贊美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高尚品質(zhì),為了表達這一中心,詳細描寫了軍需處長犧牲時的形象,并通過對將軍的動作,語言和幾次神態(tài)變化的描述,突出表達了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盡力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言表述)。
    五、請同學選讀最受感動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