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美術篇一
課堂的導入部分我設計了猜謎語的環(huán)節(jié),當學生聽老師讀完謎面,學生試著說出謎底時,我將相應的圖片通過拖拽將其慢慢放大,學生得知自己的回答是正確的時,激動地與小動物打起了招呼。在這里學生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在隨文識字教學“沒”時,我使用電子白板的聚焦放大功能,讓學生仔細觀察“沒”字的偏旁、結構、注意點。學生的眼前只有一個大大的“沒”字,注意點得到了集中。學生很容易說出自己的觀察所得:
1、“沒”的偏旁是三點水。
2、“沒”是左右結構的字而且是左窄右寬。
3、“沒”的第五筆是橫折彎并沒有勾。對于課堂上學生的描紅和練寫內容則可以用白板的投影功能進行及時的點評和反饋,從而提高了寫字教學的效率。
為了方便教學,我們有時需要使用電子課本呈現課文內容,可無法在上面做記號、批注,這使得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大打折扣。交互式電子白板提供了方便的.屏幕批注功能,在使用電子課本時,教師可以邊講解邊批注,學生也可以一邊思考一邊批畫。顯示出閱讀的學習過程和思維的成果。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三個小伙伴在栽樹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在文中畫出相應的語句”。安排一名學生在臺上畫相應語句,其他同學在課本上畫相應語句。如果臺上的同學畫的不對或不完整,其他同學也可以上臺來幫他訂正或補充。這樣學生在對比中完善了自己的思維,同時也節(jié)約了傳統(tǒng)課堂上學生匯報的環(huán)節(jié),在提高參與性的同時提高了時效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只有對認知對象感興趣,學起來才會是享受和樂趣。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其他教學手段相比,更注重參與性與互動性。將之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可以將以往枯燥而靜止的課堂教學變成有趣而動態(tài)的課堂教學。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帶領學生邁入快樂而主動的學習生活。
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美術篇二
江蘇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三個小伙伴》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故事告訴了人們這樣一個道理:遇到困難的時侯,只要大家密切合作,就能把事情做好。
在上這篇課文之前,我就想該怎樣才能上好這篇課文,才能讓孩子們喜歡這個童話故事呢?我想起了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受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庇谑牵揖妥隽艘韵聡L試:
當我精神抖擻地走上講臺?!巴瑢W們,今天我們用一種新方法學習第19課《三個小伙伴》……”我話音沒下,“快嘴”張和耀就站起來問:“老師,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方法老師先不說,老師想考考大家,看誰是最喜歡動腦筋的孩子?你們先按老師的提示學習課文,再給我們學課文的方法取個名字,好嗎?”“好!”學生們歡呼起來。
師:誰想讀課文就站起來大聲讀,好嗎?
生:我來。
生:我想讀……(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班上三分之一的學生都站起來想讀課文。)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讀完后]師:誰認為自己在班上讀書最好,就站起來讀。
(學生爭先恐后地一個一個站起來讀,場面極其熱烈,其間,學生之間還相互指出不足之處。)
師:同學們認為課文里哪些句子或自然段寫得好,就站起來讀,讀完后,要說說為什么這些句子或段落寫得好。
(學生讀后各抒己見。)
生;我喜歡第一自然段,我從這自然段知道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是好朋友。
師:哦!你怎么知道它們是好朋友呀?
生:因為它們一起去山上栽樹呀!
師:對,它們一起去山上栽樹,可書上找不到“一起”這個詞呀!
生:書上不是寫“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樹”嗎?
師:(板書:一同)對,書上出現的是“一同”,但你剛才說它們一起(板書:一起)去山上栽樹,(指板書),這兩個詞的意思一樣嗎?
生:一樣。
師:那同學們能用別的詞換這兩個詞嗎?
生:能,一齊。
師:你懂的詞語可真多。
生:一道。
師:你也是詞語高手。
……
就這樣,學生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于是我又趁熱打鐵,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推上高潮。
師:同學們剛才讀得很棒,也說得很有道理,老師發(fā)現你們可真會學習呀!不知道同學們能不能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生:能(學生紛紛大聲說)
師:好,下面就分小組演故事,演好了,再派代表上臺表演,我們一起來評出“最佳”演員。
(學生分小組練習表演,然后推選代表上臺表演故事,并評出最佳演員。)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終于發(fā)現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咱們班的同學不僅會讀書,表演也是最棒的,只要你們繼續(xù)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班肯定會有電影演員。(哈哈……學生高興地笑了)下面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剛才學課文的時候做了些什么?
生:讀書。
生:說話。(“也就是說自己讀書的理由”師補充。)
生:表演故事。
師:很好,誰來給我們剛才學課文的方法取個名?
生:讀讀。
生:表演。
……
師:同學們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就把今天學課文的方法叫“讀讀、說說、演演”,好嗎?
生:好……
(學生開心地笑了,看著孩子們喜悅的笑臉,成功的激動,我的心里樂極了。)
這是一堂氣氛熱烈的語文課,也是站在講臺上9年來第一次令我真正興奮的一堂課。過去,總不敢放開手讓學生學,總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以致于堂堂語文課從字、詞教學到朗讀教學都是手把手地教學生,一堂課下來,不是老師累得筋疲力盡,就是整個課堂了無情趣,死氣沉沉,天長地久,老師再拼命地教,學生也只記住了一些死記硬背的內容,毫無主見可言,碰到活點的題也只能空白交差了事。如今,在新課程改革春風沐浴下,我的教學方式也慢慢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知道了語文教學特別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重要的是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教學活動具有創(chuàng)造性,知識的學習不必遵循固定不變的程序,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因勢利導,這樣,一定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這節(jié)課的嘗試,我更堅信了這么一句話:“放開手,相信孩子,他們會走得更好”。
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美術篇三
《三個小伙伴》又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各自發(fā)揮長處,密切合作的故事,引導學生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低年級的學生的好奇心強,形象思維能力較發(fā)達,但是課堂注意力不宜集中,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我從三個小伙伴入手,讓學生認識三個小伙伴。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三個小伙班的頭像,讓學生邀請它們來班級做客,并且說一說著三個小伙伴有什么特點,主要是為下文三個小伙伴發(fā)揮優(yōu)勢做了鋪墊,學生的積極性也隨之被調動。
課文的句式比較相似,便于記憶。在學習的時候重點學習第二段的內容,以后的小袋鼠與小象的讓學生去自己學習。在學習三個小伙伴是如何解決栽樹帶來的困難的時候,我引導孩子想象,小野豬用嘴拱土的樣子,小袋鼠用皮口袋運肥料的樣子以及小象用長鼻子澆水的樣子,學生的興趣很足。學生對于表演讀一向很感興趣,課堂上,我充分利用這一點,帶領孩子們邊說邊動作示范,學生在我的引領下,也會做起動作來,并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所做的動作,我對孩子們給予及時的表揚、肯定,那些被我及時表揚的同學當然興趣更足,在后面的兩個環(huán)節(jié)他們的表演也很精彩,而且模仿的很像,這樣,在邊讀邊演的學習下,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而且,這樣的教學,比起單純的指導朗讀有效多了,它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指導了朗讀,更重要的是通過表演,更深刻地理解了“伙伴”合作的意思,可謂一舉多得。
在板書的提示下,孩子們能清晰地整體把握故事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們思考一個問題:讀了這篇課文,你學到點什么?有了前面《識字7》的鋪墊,很多孩子都能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這個道理。再結合生活實際中團結的例子,讓孩子們更加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紛紛表示,也要學習三個小伙伴,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在孩子們能明白道理的基礎上,我開始進行拓展,出示圖片。三個小伙伴齊心協(xié)力栽好的小樹苗長大了,還結滿了果實,他們又怎么把這些果實搬回家呢?學著課文的樣子,給他們想想辦法,再寫下來。這樣你們也能當小作家了。
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美術篇四
《小伙伴》第七組單元的一篇課文,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即刻反思這一課的教學過程,記下自己的感想:
1、在教學《小伙伴》時,我非常重視朗讀,強調“以讀為本”。為了避免教師講得過多,提問過多,引導過多的問題,我用淺顯的語言把練習朗讀的方法教給學生?!爱斘抑懒?,瑪莎和維加在想些什么時,我就把句子讀好了。”“我抓住了能幫我讀出感情的詞語和標點符號?!比缓笞寣W生運用這些方法邊讀邊思考,使學生在朗讀中去理解詞語,去體會感情,去培養(yǎng)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地語言熏陶。
在上課過程中,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我體會到了我激動的氣息:學生自由閱讀,靈活運用方法,自主合作討論,各抒己見。如讀到“你怎么不吃呀?”這句話時,有的學生抓住問號,遷移以往學過的知識,體會它所表達的語氣,然后進行朗讀練習;有的學生入情入境,體會維加當時的想法,讀出他非常奇怪的語氣。盡管大家練習朗讀的方法不同,但都或近或遠地理解了文章的內容,經過點撥,孩子們都感悟到了人物當時的心情,繪聲繪色地讀出了人物說話的語氣。
2、識字教學仍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由于學生的識字量參差不齊,而一年級下半學期的學生又已經能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字形。因此,我讓學生在預習課文時邊讀邊圈出自己不認識的或認為比較難讀的詞語和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然后課堂上把自己圈出來的詞語和生字讀給同桌聽,請同桌幫助正音。最后用老師考考小朋友的方法,來集體交流,鞏固字音。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知識水平上去自主學習,達到識字的目的。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边@是新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閱讀提出的階段目標。
《小伙伴》這一課中,“糟糕”這個詞語是學生比較難理解的。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學生讀了帶有“糟糕”的這句話后,我奇怪地問道:“究竟發(fā)生什么事了,讓維加大喊‘糟糕’,你能用這個句式來說說嗎?”(出示:這可真糟糕?。。┖⒆觽兟?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各抒己見:“瑪莎把背包丟了,她得餓肚子了,這可真糟糕啊!”“離回到家還有好長的.時間,瑪莎的肚子要餓好久哪,這可真糟糕?。 薄艾斏氐郊?,可能要被媽媽批評了,這可真糟糕??!”學生在補白說話中明白了“糟糕”這個詞語的意思。我順水推舟,又隨即問道:“那在你們的身上發(fā)生過糟糕的事情嗎?”孩子們紛紛聯(lián)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的說:“我去上學,可是忘了帶書包,這可真糟糕??!”有的說:“我忘了把開水帶到學校里來了,今天上完體育課沒水喝,這可真糟糕?。 庇械恼f:“有一次,我不小心掉到泥坑里去了,這可真糟糕啊!”……聽到學生準確而生動的表述,我就勢引導“想想自己當時的心情,再來讀讀這句話。”這時,孩子們都皺著小眉頭,把句子讀得抑揚頓挫?!霸愀狻痹~語的教學到此,從課堂呈現出來的效果看,孩子們不僅理解了“糟糕”的意思,能運用“糟糕”說一句話,而且還體會到了“糟糕”的感情色彩。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比較成功的。
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美術篇五
《三個小伙伴》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寫三個小伙伴在栽樹過程中,各自發(fā)揮長處,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寫小樹栽好后,三個小伙伴非常高興。
在教學《三個小伙伴》時,由于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相對較小,生活閱歷簡單,所以在我將課文內容融入多媒體的幾幅插圖上請學生仔細觀察,提出問題,學生經過觀察思考,發(fā)現小動物們工具都沒有帶,這樣怎么能種樹呢?有了這樣的疑問,帶著好奇心,我再請學生去研讀課文,思考:小動物栽樹時遇到了什么困難?用什么辦法解決困難的?學生就能很快地理清文章的主要內容了。
新課改指出:朗讀在教學中占有較大的比重。為了適應現代教學,在本課之中我采取了以讀代講的方法。比如:個人讀、小組讀、集體讀、男女生比賽讀等多種方法,讓孩子們在讀書中感悟,在讀書中受到啟迪??稍诮虒W中,一念之差,把他們自己喜歡的環(huán)節(jié)跳過去了,忽略了孩子們的情感需求。整堂課孩子們通過朗讀不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課文,而且有的孩子在朗讀練習中也達到了背誦的要求。
另外,我鼓勵學生通過自己閱讀,自己解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等三個問題,然后看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是怎么做的。再通過加上動作感知“拱”“運”“跑”“吸”這幾個動詞,來體會小動物的不怕辛苦、甘愿為集體奉獻自己的高尚情操,這樣,讓學生在探究中親自去實踐,不斷提高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對他們學知識、養(yǎng)習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現代教學中注重把學生帶入情境中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的體會課文,因而,在第一課時我就利用謎語把讓學生感知三個小動物的特征,一方面為了使學生放松,另外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更快、更容易的投入課文當中。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對他們來說走進童話世界,和小動物們交朋友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因該課文是本冊教材中較長的一篇,有輕聲、變調、感嘆句、疑問句,學生朗讀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課堂上我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指導學生把感嘆句、疑問句讀正確,讀通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把握全文,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使學生在活潑快樂的氛圍中感悟、內化課文內容。在表演的時候孩子們能很到位的表現動物們的特征,孩子們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沒有在教室放得開,所以表現的課本劇不夠精彩,稍顯遺憾。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孩子們初讀課文時,給孩子們留的時間較少,雖然在后面的教學中讓孩子們多讀、多練彌補了一些不足,最后達到了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表演,使學生在活潑快樂的氛圍中感悟、內化課文內容。在課文結尾,我借助幾句有關團結的名言警句來提升孩子們對“團結協(xié)作”的理解感悟。這一點孩子們讀得自在、學得開心。
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美術篇一
課堂的導入部分我設計了猜謎語的環(huán)節(jié),當學生聽老師讀完謎面,學生試著說出謎底時,我將相應的圖片通過拖拽將其慢慢放大,學生得知自己的回答是正確的時,激動地與小動物打起了招呼。在這里學生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在隨文識字教學“沒”時,我使用電子白板的聚焦放大功能,讓學生仔細觀察“沒”字的偏旁、結構、注意點。學生的眼前只有一個大大的“沒”字,注意點得到了集中。學生很容易說出自己的觀察所得:
1、“沒”的偏旁是三點水。
2、“沒”是左右結構的字而且是左窄右寬。
3、“沒”的第五筆是橫折彎并沒有勾。對于課堂上學生的描紅和練寫內容則可以用白板的投影功能進行及時的點評和反饋,從而提高了寫字教學的效率。
為了方便教學,我們有時需要使用電子課本呈現課文內容,可無法在上面做記號、批注,這使得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大打折扣。交互式電子白板提供了方便的.屏幕批注功能,在使用電子課本時,教師可以邊講解邊批注,學生也可以一邊思考一邊批畫。顯示出閱讀的學習過程和思維的成果。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三個小伙伴在栽樹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在文中畫出相應的語句”。安排一名學生在臺上畫相應語句,其他同學在課本上畫相應語句。如果臺上的同學畫的不對或不完整,其他同學也可以上臺來幫他訂正或補充。這樣學生在對比中完善了自己的思維,同時也節(jié)約了傳統(tǒng)課堂上學生匯報的環(huán)節(jié),在提高參與性的同時提高了時效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只有對認知對象感興趣,學起來才會是享受和樂趣。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其他教學手段相比,更注重參與性與互動性。將之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可以將以往枯燥而靜止的課堂教學變成有趣而動態(tài)的課堂教學。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帶領學生邁入快樂而主動的學習生活。
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美術篇二
江蘇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三個小伙伴》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故事告訴了人們這樣一個道理:遇到困難的時侯,只要大家密切合作,就能把事情做好。
在上這篇課文之前,我就想該怎樣才能上好這篇課文,才能讓孩子們喜歡這個童話故事呢?我想起了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受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庇谑牵揖妥隽艘韵聡L試:
當我精神抖擻地走上講臺?!巴瑢W們,今天我們用一種新方法學習第19課《三個小伙伴》……”我話音沒下,“快嘴”張和耀就站起來問:“老師,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方法老師先不說,老師想考考大家,看誰是最喜歡動腦筋的孩子?你們先按老師的提示學習課文,再給我們學課文的方法取個名字,好嗎?”“好!”學生們歡呼起來。
師:誰想讀課文就站起來大聲讀,好嗎?
生:我來。
生:我想讀……(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班上三分之一的學生都站起來想讀課文。)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讀完后]師:誰認為自己在班上讀書最好,就站起來讀。
(學生爭先恐后地一個一個站起來讀,場面極其熱烈,其間,學生之間還相互指出不足之處。)
師:同學們認為課文里哪些句子或自然段寫得好,就站起來讀,讀完后,要說說為什么這些句子或段落寫得好。
(學生讀后各抒己見。)
生;我喜歡第一自然段,我從這自然段知道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是好朋友。
師:哦!你怎么知道它們是好朋友呀?
生:因為它們一起去山上栽樹呀!
師:對,它們一起去山上栽樹,可書上找不到“一起”這個詞呀!
生:書上不是寫“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樹”嗎?
師:(板書:一同)對,書上出現的是“一同”,但你剛才說它們一起(板書:一起)去山上栽樹,(指板書),這兩個詞的意思一樣嗎?
生:一樣。
師:那同學們能用別的詞換這兩個詞嗎?
生:能,一齊。
師:你懂的詞語可真多。
生:一道。
師:你也是詞語高手。
……
就這樣,學生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于是我又趁熱打鐵,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推上高潮。
師:同學們剛才讀得很棒,也說得很有道理,老師發(fā)現你們可真會學習呀!不知道同學們能不能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生:能(學生紛紛大聲說)
師:好,下面就分小組演故事,演好了,再派代表上臺表演,我們一起來評出“最佳”演員。
(學生分小組練習表演,然后推選代表上臺表演故事,并評出最佳演員。)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終于發(fā)現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咱們班的同學不僅會讀書,表演也是最棒的,只要你們繼續(xù)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班肯定會有電影演員。(哈哈……學生高興地笑了)下面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剛才學課文的時候做了些什么?
生:讀書。
生:說話。(“也就是說自己讀書的理由”師補充。)
生:表演故事。
師:很好,誰來給我們剛才學課文的方法取個名?
生:讀讀。
生:表演。
……
師:同學們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就把今天學課文的方法叫“讀讀、說說、演演”,好嗎?
生:好……
(學生開心地笑了,看著孩子們喜悅的笑臉,成功的激動,我的心里樂極了。)
這是一堂氣氛熱烈的語文課,也是站在講臺上9年來第一次令我真正興奮的一堂課。過去,總不敢放開手讓學生學,總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以致于堂堂語文課從字、詞教學到朗讀教學都是手把手地教學生,一堂課下來,不是老師累得筋疲力盡,就是整個課堂了無情趣,死氣沉沉,天長地久,老師再拼命地教,學生也只記住了一些死記硬背的內容,毫無主見可言,碰到活點的題也只能空白交差了事。如今,在新課程改革春風沐浴下,我的教學方式也慢慢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知道了語文教學特別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重要的是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教學活動具有創(chuàng)造性,知識的學習不必遵循固定不變的程序,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因勢利導,這樣,一定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這節(jié)課的嘗試,我更堅信了這么一句話:“放開手,相信孩子,他們會走得更好”。
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美術篇三
《三個小伙伴》又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各自發(fā)揮長處,密切合作的故事,引導學生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低年級的學生的好奇心強,形象思維能力較發(fā)達,但是課堂注意力不宜集中,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我從三個小伙伴入手,讓學生認識三個小伙伴。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三個小伙班的頭像,讓學生邀請它們來班級做客,并且說一說著三個小伙伴有什么特點,主要是為下文三個小伙伴發(fā)揮優(yōu)勢做了鋪墊,學生的積極性也隨之被調動。
課文的句式比較相似,便于記憶。在學習的時候重點學習第二段的內容,以后的小袋鼠與小象的讓學生去自己學習。在學習三個小伙伴是如何解決栽樹帶來的困難的時候,我引導孩子想象,小野豬用嘴拱土的樣子,小袋鼠用皮口袋運肥料的樣子以及小象用長鼻子澆水的樣子,學生的興趣很足。學生對于表演讀一向很感興趣,課堂上,我充分利用這一點,帶領孩子們邊說邊動作示范,學生在我的引領下,也會做起動作來,并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所做的動作,我對孩子們給予及時的表揚、肯定,那些被我及時表揚的同學當然興趣更足,在后面的兩個環(huán)節(jié)他們的表演也很精彩,而且模仿的很像,這樣,在邊讀邊演的學習下,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而且,這樣的教學,比起單純的指導朗讀有效多了,它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指導了朗讀,更重要的是通過表演,更深刻地理解了“伙伴”合作的意思,可謂一舉多得。
在板書的提示下,孩子們能清晰地整體把握故事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們思考一個問題:讀了這篇課文,你學到點什么?有了前面《識字7》的鋪墊,很多孩子都能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這個道理。再結合生活實際中團結的例子,讓孩子們更加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紛紛表示,也要學習三個小伙伴,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在孩子們能明白道理的基礎上,我開始進行拓展,出示圖片。三個小伙伴齊心協(xié)力栽好的小樹苗長大了,還結滿了果實,他們又怎么把這些果實搬回家呢?學著課文的樣子,給他們想想辦法,再寫下來。這樣你們也能當小作家了。
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美術篇四
《小伙伴》第七組單元的一篇課文,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即刻反思這一課的教學過程,記下自己的感想:
1、在教學《小伙伴》時,我非常重視朗讀,強調“以讀為本”。為了避免教師講得過多,提問過多,引導過多的問題,我用淺顯的語言把練習朗讀的方法教給學生?!爱斘抑懒?,瑪莎和維加在想些什么時,我就把句子讀好了。”“我抓住了能幫我讀出感情的詞語和標點符號?!比缓笞寣W生運用這些方法邊讀邊思考,使學生在朗讀中去理解詞語,去體會感情,去培養(yǎng)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地語言熏陶。
在上課過程中,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我體會到了我激動的氣息:學生自由閱讀,靈活運用方法,自主合作討論,各抒己見。如讀到“你怎么不吃呀?”這句話時,有的學生抓住問號,遷移以往學過的知識,體會它所表達的語氣,然后進行朗讀練習;有的學生入情入境,體會維加當時的想法,讀出他非常奇怪的語氣。盡管大家練習朗讀的方法不同,但都或近或遠地理解了文章的內容,經過點撥,孩子們都感悟到了人物當時的心情,繪聲繪色地讀出了人物說話的語氣。
2、識字教學仍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由于學生的識字量參差不齊,而一年級下半學期的學生又已經能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字形。因此,我讓學生在預習課文時邊讀邊圈出自己不認識的或認為比較難讀的詞語和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然后課堂上把自己圈出來的詞語和生字讀給同桌聽,請同桌幫助正音。最后用老師考考小朋友的方法,來集體交流,鞏固字音。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知識水平上去自主學習,達到識字的目的。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边@是新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閱讀提出的階段目標。
《小伙伴》這一課中,“糟糕”這個詞語是學生比較難理解的。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學生讀了帶有“糟糕”的這句話后,我奇怪地問道:“究竟發(fā)生什么事了,讓維加大喊‘糟糕’,你能用這個句式來說說嗎?”(出示:這可真糟糕?。。┖⒆觽兟?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各抒己見:“瑪莎把背包丟了,她得餓肚子了,這可真糟糕啊!”“離回到家還有好長的.時間,瑪莎的肚子要餓好久哪,這可真糟糕?。 薄艾斏氐郊?,可能要被媽媽批評了,這可真糟糕??!”學生在補白說話中明白了“糟糕”這個詞語的意思。我順水推舟,又隨即問道:“那在你們的身上發(fā)生過糟糕的事情嗎?”孩子們紛紛聯(lián)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的說:“我去上學,可是忘了帶書包,這可真糟糕??!”有的說:“我忘了把開水帶到學校里來了,今天上完體育課沒水喝,這可真糟糕?。 庇械恼f:“有一次,我不小心掉到泥坑里去了,這可真糟糕啊!”……聽到學生準確而生動的表述,我就勢引導“想想自己當時的心情,再來讀讀這句話。”這時,孩子們都皺著小眉頭,把句子讀得抑揚頓挫?!霸愀狻痹~語的教學到此,從課堂呈現出來的效果看,孩子們不僅理解了“糟糕”的意思,能運用“糟糕”說一句話,而且還體會到了“糟糕”的感情色彩。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比較成功的。
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美術篇五
《三個小伙伴》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寫三個小伙伴在栽樹過程中,各自發(fā)揮長處,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寫小樹栽好后,三個小伙伴非常高興。
在教學《三個小伙伴》時,由于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相對較小,生活閱歷簡單,所以在我將課文內容融入多媒體的幾幅插圖上請學生仔細觀察,提出問題,學生經過觀察思考,發(fā)現小動物們工具都沒有帶,這樣怎么能種樹呢?有了這樣的疑問,帶著好奇心,我再請學生去研讀課文,思考:小動物栽樹時遇到了什么困難?用什么辦法解決困難的?學生就能很快地理清文章的主要內容了。
新課改指出:朗讀在教學中占有較大的比重。為了適應現代教學,在本課之中我采取了以讀代講的方法。比如:個人讀、小組讀、集體讀、男女生比賽讀等多種方法,讓孩子們在讀書中感悟,在讀書中受到啟迪??稍诮虒W中,一念之差,把他們自己喜歡的環(huán)節(jié)跳過去了,忽略了孩子們的情感需求。整堂課孩子們通過朗讀不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課文,而且有的孩子在朗讀練習中也達到了背誦的要求。
另外,我鼓勵學生通過自己閱讀,自己解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等三個問題,然后看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是怎么做的。再通過加上動作感知“拱”“運”“跑”“吸”這幾個動詞,來體會小動物的不怕辛苦、甘愿為集體奉獻自己的高尚情操,這樣,讓學生在探究中親自去實踐,不斷提高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對他們學知識、養(yǎng)習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現代教學中注重把學生帶入情境中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的體會課文,因而,在第一課時我就利用謎語把讓學生感知三個小動物的特征,一方面為了使學生放松,另外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更快、更容易的投入課文當中。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對他們來說走進童話世界,和小動物們交朋友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因該課文是本冊教材中較長的一篇,有輕聲、變調、感嘆句、疑問句,學生朗讀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課堂上我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指導學生把感嘆句、疑問句讀正確,讀通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把握全文,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使學生在活潑快樂的氛圍中感悟、內化課文內容。在表演的時候孩子們能很到位的表現動物們的特征,孩子們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沒有在教室放得開,所以表現的課本劇不夠精彩,稍顯遺憾。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孩子們初讀課文時,給孩子們留的時間較少,雖然在后面的教學中讓孩子們多讀、多練彌補了一些不足,最后達到了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表演,使學生在活潑快樂的氛圍中感悟、內化課文內容。在課文結尾,我借助幾句有關團結的名言警句來提升孩子們對“團結協(xié)作”的理解感悟。這一點孩子們讀得自在、學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