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大全(13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工作的重要記錄,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評估和調整。編制教案前,可以先確定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和要求?!痘瘜W》教案范文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一
    1、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3、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初步理解近似數的意義。
    一、游戲引入:猜數:教師或學生悄悄指定一個4位數,學生猜猜是什么數。猜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所猜數是否與目標數接近,猜中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8。
    (1)出示主題圖和近似數“約是1500人”。
    請猜猜育英小學的準確數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問:你如何想到這個數的?
    (2)比較1500和1506兩數。
    指出:1506是一個準確數,1500是它的近似數,在不需要準確數據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近似數可方便記憶。
    (3)一個數的近似數不唯一。
    出示主題圖2“新長鎮(zhèn)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數有什么?
    同學們說的數哪個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準確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哪個數來表示新長鎮(zhèn)的人數?為什么?
    小結:一般情況下選擇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數,方便記憶。
    2、生活中的數學。
    近似數的使用。
    舉例:二年級同學304人,可說大約300人。
    購物總價錢2998元,可說大約3000元。
    學生舉例。
    3、練習:p794、5、6。
    三、課堂作業(yè)p808、9。
    四、課后任務p807。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二
    1、經歷生活數據收集的過程,理解近似數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
    3、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精確值的近似數。
    相關數據資料,學生課前搜集的數據。
    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
    一、小組交流收集的有關森林面積方面的數據。
    交流收集的有關森林面積方面的數據,并說說這些數據的.實際意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類,在各種分類中重點討論精確數與近似數這兩類數的特點,并讓學生再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近似數。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
    出示說一說中的數據,使學生通過比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的方法。結合是試一試第2題的討論,體會如何根據不同需要求近似數。
    三、鞏固與應用。
    做試一試第1題:匯報時說說取近似值的方法。
    試一試第2題:在實際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據情況取不同精確程度的近似數。在本題中,可先讓學生說一說三個近似值的精確程度,再出示下面的兩個小問題,供學生討論。在討論時重點讓學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據實際的需要來確定的。
    討論:重點可討論括號內的數字有幾種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教材第12頁底1題。
    2、教材第12頁第2題。
    3、教材第12頁第3題。
    五、思維訓練。
    括號里能填幾?
    49()835≈50萬49()835≈49萬。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三
    求出積的近似數和有關它的一些內容。
    (1)進一步鞏固小數乘法計算。
    (2)根據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值。
    (3)體會“四舍五入法”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重點:應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難點:要根據實際。
    需要求出積的近似值。
    (一)。復習:
    1、保留一位小數。
    2.345.68。
    2、保留兩位小數。
    4.25634.708。
    3、保留整數。
    5.676.502。
    (二)。導入課:
    (1)我們班有28人。
    (2)這個箱子里大約有23個蘋果。
    (3)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體重約60千克。
    4、揭題談話:在實際應用中,小數乘法乘得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根據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數。
    板書:積的近似數。
    (三)。探求新知:
    1、出示例6:人的嗅覺細胞約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個數是人的45狗約有多少億個嗅覺細胞?(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1)讀題,找出已知所求,列式計算,板書:0.04945。
    (2)指明板演,集體訂正。
    (3)按要求,積保留一位小數,怎么保留?結果怎樣?
    0.49×45≈2.2(億個)。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那么誰來歸納一下?生答,互相補充,歸納概括:我們求積的近似數時,首先求出積的準確值,然后明確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上的數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積的近似數。
    (四)。鞏固練習:
    1、填空題:
    (1)。積是4.56保留一位小數()。
    (2)。積是6.075保留兩位小數()。
    (3)。積是45.9保留整數()。
    2、要完成第10頁的“學一學”
    (五)。小結:
    四舍五入法:
    0------4要舍去。
    5------9向前進一位,再舍去。
    (按著要求再用“四舍五入法”)。
    五。布置作業(yè):
    第13頁1。2。
    (一)。優(yōu)點:
    (1)從實際問題中取材,使學生更快進入新知學習中,也能讓學生體會源于實際生活而且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在出示圖片后讓學生自己提取信息、提問、解答,意在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不足:。
    (1)引入太冗長,“四舍五入法”是四年級所學的內容,對五年級學生來說不是難點,因此可以直接入題。重難點把握不是很準確,沒能很好分析學生的學情。
    (2)內容過于簡單,不夠充實,練習的時間過長了??梢栽俑鶕钪袑嶋H情況深入內容,滲透“進一法”和“去尾法”。
    (3)在上課時,由于自身經驗不足,在對及時抓住學生的反饋給予及時的評價和引申方面有很大欠缺,比如:我在問學生你們想付給他多少錢時,學生的答案很多,有的說6元,有的說6.1元,這些我都沒能及時抓住學生的反饋,完美地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
    (4)在鞏固練習的習題設置上不懂得延伸,2、3兩題設計意圖有點重復,其實可以直接用其一進行延伸。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四
    1、認識“四舍五入”法是截取積的近似數的一般方法。
    2、掌握求小數乘法的積的近似數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求小數乘法的積的近似數的過程,體驗遷移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知識源于生活。
    二、教學重點。
    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數。
    三、教學難點。
    能根據生活實際靈活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數。
    四、新授。
    (一)導入(復習導入)。
    師:在開始新課程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之前小數乘法學習了哪些內容?
    生:小數成整數和小數成小數。
    師:今天學習積的近似數。一說到求近似乎,想一想,我們四年級學過求什么數的近似數?
    生:求小數的近似數。
    師:還都記得怎么做嗎?
    生:記得(忘了)。
    師:讓我們先來熱熱身,看看誰掌握的最為牢固。
    (ppt展示題目)。
    求下列小數的近似數,并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5.3456.2680.402。
    要求:
    1、(精確到十分位)。
    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
    通過做題,總結規(guī)律:
    1、先確定保留的數位,在要保留的數位下劃條橫線;
    2、將下一位上的數同“5”作比較,如果小于5,則舍掉;如果大于5或者等于5,則向前進1。(四舍五入法)。
    3、取近似數時,若末尾的“0”起到占位的作用,則不能去掉。
    (二)情景導入。
    例:人的嗅覺細胞約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個數是人的45倍,狗約有多少億個嗅覺細胞?(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找同學讀題兩遍,讓同學自己提取信息、列式,讓同學到黑板上做題板書,并說出思考過程。
    0.049×45=2.205≈2.2(億個)豎式略。
    答:
    此處強調兩點,一個單位,一個答句不能丟。
    (三)、經典練習。
    0.95×0.95(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0.95×0.95=0.9025≈0.9(豎式略)。
    想一想,若此題改為保留兩位小數,怎么做?(做在練習本上)。
    0.95×0.95=0.9025≈0.90(取近似數)。
    (四)、做一做(書上)p11現學現練,加深印象。
    1、計算下面各題。
    0.8×0.9=0.72≈0.7(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1.7×0.45=0.765≈0.77(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一種大米的價格是每千克3.85元,買2.5kg應付多少錢?(聯系實際生活,保留適當的小數位數)。
    延伸:實際生活中,常用的紙幣面值為元、角,所以保留一位小數即可!
    五、小結。
    1、學生自己談收獲。
    2、老師總結課程重點。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五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僅僅是解題的指導者。本節(jié)的教學我通過幾個問題,幾句話做適當的引導,而留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讓他們去觀察,去思考,去交流,在觀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選擇的空間,引導學生敞開思維,多角度探索,實現高效率學習。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六
    1、結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確數和近似數的含義。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學會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萬”或“億”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3、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能正確判斷生活中的近似數和精確數,會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靈活運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課件。
    一、談話引入。
    師:我今年三十五歲了,度過了一萬多個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師介紹自己的這兩個數字中,你認為哪個數字描述得更精確?為什么?
    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實時指導,引導學生得出:三十五歲更精確,一萬多個日日夜夜是個近似(大概、大約)的數。
    導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近似數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一)認識近似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21頁例題6情境圖。
    2、初步感知。讓學生讀一讀兩個情境中的信息,聯系情境中的內容想一想:如果讓你把劃線的四個數字分一分,你想怎樣分?為什么?學生獨立思考后,教師組織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數是近似數嗎?
    教師在學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明確:220萬和1902萬是近似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數量,有時不需要用精確的數表示,而只用一個與它比較接近的數來表示,這樣的數是近似數。
    (2)讓學生結合具體例子說說生活中的近似數。
    (二)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21頁例題7“20xx年某市人口情況統計表”。讓學生觀察表格中的數據,并讀出這幾個數。
    2、借助直線理解找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1)教師出示一條直線:
    38萬39萬。
    (2)在直線上描出表示男性與女性人數的點。
    提問:表示男性與女性人數的點大約在直線的什么位置?分別把它們描出來。
    學生嘗試在教材的直線上進行描數。
    教師投影學生完成的結果:
    38萬38420438668539萬。
    (3)觀察直線,探究找近似數的方法。
    提問:觀察直線上384204和386685這兩個數,它們各接近多少萬?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交流情況。
    組織全班交流。
    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兩種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邊,接近38萬;386685在385000的右邊,接近39萬。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萬;386685千萬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萬。
    教師對以上兩種方法都應給予肯定。
    3、介紹“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師介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要把這個數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數省略。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數的各位都改寫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數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數的各位改寫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數的近似數。
    先讓學生獨立寫,再組織匯報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運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來求它們的近似數的。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頁“試一試”。
    (1)課件出示題目。
    (2)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匯報。
    (3)提問:怎樣將一個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近似數?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歸納。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頁“練一練”。
    這道題是結合生活情境來區(qū)分精確數和近似數。其中,56785和1617是準確數,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數。
    2、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四”第5~10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匯報。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七
    教科書第23頁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題目。
    1、使學生學會根據實際需要用“四舍五入”來求小數的近似數.。
    2、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1.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一位小數.。
    3.724.185.256.03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兩位小數.。
    1.4835.3478.7852.864。
    7.6024.0035.8973.996。
    做完第1、2題后,要讓學生說明其中小數末尾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1.教學例6.。
    教師出示例6,要求根據書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計算.當學生除到商為兩位小數時,還除不盡.教師問:“實際計算錢數時,通常只算到‘分’,應該保留幾位小數?除的時候應該怎么辦?(生:應該保留兩位小數,只要算出三位小數,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
    教師問:保留一位小數,應該等于多少?表示計算到“角”。
    教師要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題目的要求,應該保留幾位小數;其次,求商時,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做第23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教師讓學生按要求進行計算,巡視時,注意學生計算時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對不對.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樣求出來的?(計算出商的小數的位數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
    教師問:你解題時用了什么技巧?
    1、求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3.81÷732÷42246.4÷13。
    2、書上的作業(yè)。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八
    這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寫景的文章,描寫了被成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分為四個自然段,先總寫,然后從“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三個方面具體刻畫了錢塘潮的雄偉壯觀,有聲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寫,也有觀潮人的側面烘托,是很好的進行朗讀訓練的文章,同時,也是進行寫景類文章寫作訓練的典范。
    1、播放錄象,教師進行充滿感情的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為快。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么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錢塘又是怎么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為最能體現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讓黑板板書)
    3、你們認為哪個詞是“元帥”?(板書:天下奇觀)理解奇觀。
    多么壯觀的錢塘江大潮,作為一個浙江人,我們?yōu)橹械津湴梁妥院?,現在有很多的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我們是不是應該盡一盡地主之意,為他們做一下導游。(任務驅動:編寫導游詞)
    1、自由選擇一個自然段,同時可以上網瀏覽圖片。你準備怎樣介紹,可以邊看圖邊介紹,也可以通過讀來介紹。
    2、師生交流,品讀。
    潮來前 籠罩薄霧 風平浪靜
    (板書)觀朝 潮來時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潮去時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涌、雄偉,去時的余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在有了圖片和課文中的這些內容以后,你還想在你的解說詞中加如寫什么?
    1、我的感受。
    (1)結合課文中描寫人物的句子。
    (2)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安全,感到自豪等等
    2、還可以加入一些音樂。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挑選一個方面在網上制作解說詞。
    交流反饋。
    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xiāng)有著太多太多這樣的壯觀景象,回家后上網收縮有關內容,制作成幻燈片,將舉行一次寧波江東中心業(yè)余小導游的競選活動。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九
    使用說明及學法指導:
    1、結合問題閱讀例6的主題圖及題目,用紅筆勾畫出疑惑點;
    2獨立思考自主完成p.10頁的“做一做”學習任務,并總結規(guī)律方法。
    3、針對自主學習中找出的疑惑點,課上小組討論交流,答疑解惑。
    學習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小數的近似值。
    2、使學生會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正確求出積的近似值。
    3、體驗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帶來的學習樂趣。
    學習重點: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學習難點:根據題目要求與實際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一、自主學習。
    預習(課前)任務:用“四舍五人法”求積的近似數。
    1、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個小數的近似數。
    保留整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
    2.095。
    4.307。
    1.8642。
    2、閱讀教材第10頁主題圖,理解圖意,并把解題過程補充完整。
    3、練一練:p.10頁的“做一做”。
    4、想一想:要保留一、兩位小數,如何求積的近似數?
    5、思考發(fā)現:求積的近似數所用的方法同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關鍵是看()。
    任務:探究積的近似數方法(課內):
    1、按要求求下面小數的近似數。
    435.5(整數)14.53(一位小數)4.537(兩位小數)。
    二、合作探究、歸納展示(小組合作完成下列各題,一組展示,其余補充、評價)。
    1、求積的近似數方法:先根據,再按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關鍵是看。
    2、按要求保留積的小數位數(依次分別保留一位、兩位、三位小數)。
    7.5×2.31.56×0.17。
    3、“四舍五人法”求積的近似數關鍵是看.是否滿五.
    過關檢測:
    1、1.61×1.5的積有()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約是()。
    ;0059×1.7的積有()小數。保留三位小數約是()。
    2、《小小科學》(月刊)每本5.80元,小華打算訂一年的,要花多少錢?(得數保留整數)。
    3、兩個因數的積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值是3.58。三位小數準確值最小是(),最大是().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十
    教材第16~18頁。
    1.了解數的產生,理解自然數的概念。
    2.認識億級的計數單位,掌握十進制計數法的含義。.
    重點:理解自然數的概念和十進制計數法。
    難點:掌握含有億級數的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知道數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地非常廣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這些數是怎樣產生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關于數的知識。
    (板書:數的產生)
    二、自主探究
    1.探究數的產生過程。
    (1)如果沒有了數字,怎樣表示我手中的粉筆有多少根呢?(教師舉起手中的4根粉筆)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怎樣表示有4根粉筆?
    (學生通過討論,會想到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師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2)在生產勞動中,人們需要數人數、數物體個數或記錄打獵后捕獲的野獸的數量等等,這樣就逐漸產生了數。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17頁中的圖片,讀下面的文字。了解在遠古時代,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各種方法來表示物體的個數。隨著語言的發(fā)展,逐漸發(fā)明了一些記數的符號,這就是數字。如:巴比倫數字、中國數字、羅馬數字。還有印度人發(fā)明的數字,后來流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人們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數字,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數字,即0,1,2,3,4,5,6,7,8,9……經過了幾千年,才產生了現在通用的阿拉伯數字。
    (3)了解了數的產生過程,你有什么想法?
    教師教育學生要珍惜人類燦爛的文化遺產,認真努力地學好知識,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知識。
    2.認識自然數。
    (1)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板書:自然數)
    (2)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3.十進制計數法。
    (1)我們已經學過億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用到比億大的數,例如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數是1339724852人,世界人口有70多億等。
    (2)用計數器數數,認識十億、百億、千億。
    教師在計數器上先撥珠,讓學生數數: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板書:十億、百億、千億)
    指出:十億、百億、千億和以前學過的個(一)、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單位。
    (3)在數位順序表上填出億級的數位和計數單位。
    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指名匯報,共同訂正。
    (4)說一說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教師指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板書:十進制計數法)
    (5)觀察比較:比較數位順序表上個級、萬級和億級有什么異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再分別說一說各自的看法。
    三、實踐應用
    1.填空。
    (1)一百億里有()個十億,()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2)從個位起,第()位是萬位,第()位是十億位。
    (3)和億位相鄰的兩個數位是()和()。
    2.教材“練習三”第1題。
    想一想,說一說。
    3.教材“練習三”第2題
    同桌兩人合作完成。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你對數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十一
    教材分析:
    求商的近似數是第二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習小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小數除法有時會出現除不盡的情況,還有商的小數位數較多的情況。但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并不總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數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很重要。在本冊前面,已經學過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數乘法的積的近似值,本節(jié)課通過學習應用題,讓學生體驗求商的近似數的必要性。讓學生自己想一想,怎樣取商的近似值。
    學情分析。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3頁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題目。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學會根據實際需要用“四舍五入”來求小數的近似數.。
    2、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評價任務。
    1、結合具體事例根據實際需要用“四舍五入”來求小數的近似數.。
    2、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學難點:比較求商的近似值與求積的近似值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一位小數.。
    3.724.185.256.03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兩位小數.。
    1.4835.3478.7852.864。
    7.6024.0035.8973.996。
    做完第1、2題后,要讓學生說明其中小數末尾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二、新課。
    1.教學例6.。
    教師出示例6,要求根據書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計算.當學生除到商為兩位小數時,還除不盡.教師問:“實際計算錢數時,通常只算到‘分’,應該保留幾位小數?除的時候應該怎么辦?(生:應該保留兩位小數,只要算出三位小數,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
    教師問:保留一位小數,應該等于多少?表示計算到“角”。
    教師要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題目的要求,應該保留幾位小數;其次,求商時,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做第23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教師讓學生按要求進行計算,巡視時,注意學生計算時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對不對.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樣求出來的?(計算出商的小數的位數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
    教師問:你解題時用了什么技巧?
    三、鞏固練習。
    1、求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3.81÷732÷42246.4÷13。
    2、書上的作業(y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十二
    1、指導學生了解這個童話故事是如何編出來的。
    2、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放開膽子說自己心中的故事,表達意思,培養(yǎng)獨創(chuàng)才能。
    3、能把想象的童話故事寫下來,語句完整、通順,能較準確用詞。
    4、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和欣賞評價他人的習作,感受編童話帶來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編故事,培養(yǎng)認真傾聽、主動評價的良好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讀童話、寫童話的興趣,感受童話的魅力及編童話帶來的快樂。
    重點
    1、拓展習作思路,讓學生有內容可寫。
    2、能根據自己的想象編寫內容比較完整的童話故事。
    難點
    開拓學生思維,習作寫得富有想象力,童話故事情節(jié)合理。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學生典型的習作例文。
    學生:多多讀一些神話和童話故事,初步了解神話故事大膽的想象。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打開思路,海闊天空地想
    我們學過《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等神話故事,這些故事是真的嗎?仔細想想,人類的想象力太神奇了。正是因為這神奇的想象力,才有了這些美麗的神話。想象有多大膽,故事就有多精彩。今天我們也去放飛想象,編織我們心中精彩的故事吧。
    二、交流最喜歡的故事人物
    1、出示搜集到的人物。
    (1)今天老師把神話中的人物請到我們的課堂,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體逐一展示:盤古、大禹、沉香、后羿、嫦娥、精衛(wèi)鳥、女媧等神話人物。
    (2)學生談談對人物的認識。
    (3)教師小結。
    盤古開辟了天地,并用自身創(chuàng)造了萬物;大禹,帶領百姓戰(zhàn)勝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沉香,習武練功,翻山越嶺,劈開華山救出了母親……這些人物都有鮮明個性和特點,因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2、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人物。
    3、討論喜歡人物的特點。
    他們的本領大,能呼風喚雨。
    他們都是神仙,女的美麗善良,男的英勇威武。
    他們都樂于助人,與自然作斗爭。
    他們身上有一種無私無畏、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4、引導學生說會選擇跟誰過一天?為什么會選它?(指名回答后、小組互說)
    三、放飛想象,酣暢淋漓地講
    1、同學們,你們現在都選擇了要跟誰過一天,現在有誰愿意把自己和他(她)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引導學生說這一天里會去哪里,會做些什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
    2、生講,師引導,引導學生把故事講具體。
    3、同桌交流。
    4、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巡視,傾聽他們的交流,給予適時恰當的激勵、點撥。
    四、學生習作
    看到你們說得那么興奮,你們的故事一定很精彩。你們想不想把你們的變化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講給老師聽?現在拿出紙筆,把你們的故事寫下來。寫完后交給我們看。寫的時候注意要把故事寫完整。
    五、佳作引航
    我和賣火柴的小姑娘過一天
    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此時我在大街上走著,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噴香味道。哇,真香!
    墻角下,我看到了一個人,一個熟悉的人——賣火柴的小女孩。她長得很漂亮,蜷縮在墻角,凍得直打哆嗦。我關切地問:“你沒事吧?”“還好?!毙∨⑿÷暤貑?,“你,你是誰?”“你不認識我,但我認識你呀,賣火柴的小女孩?!闭f著我把棉襖脫下來遞給她。她擺擺手說:“奶奶不讓我要別人的東西……”她美麗的大眼睛閃著純潔的光芒?!拔遥也焕??!闭f著幫她穿上,并夸贊說:“瞧,多合身呀!”“謝謝!”她的臉凍得像紅蘋果。
    突然我聽到咕嚕一聲響,原來是她的肚子餓了。
    小女孩不好意思地捂著自己的肚子。我哈哈地笑了,拿出我的蛋糕遞給了她。她接過去馬上吃起來,突然慢慢抬起頭,眼淚順著漂亮的臉頰流下來,她拉著我的手連聲說:“謝謝,謝謝!”
    我猛然想起什么事,對她說:“跟我走吧,去我們的校園游玩吧!”小女孩信任地點了點頭。
    我拉著她飛向我們的學校,向同學們介紹她并和我們一起上課。
    她和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快樂幸福地生活了一天……
    點評:這篇習作發(fā)揮想象,走進童話世界里,幫助賣火柴的小女孩擺脫痛哭,又帶著她來到幸??鞓返默F實世界里度過一天。描寫抓住細節(jié),細膩傳情,文字里涌現出濃濃的愛意,給人滿心的溫暖和芳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2、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別人交換意見,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激發(fā)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
    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讀童話、寫童話的興趣,感受童話的魅力及編童話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修改,領會修改方法
    1、激發(fā)修改興趣。
    2、出示修改要求:想不想給自己打分呢?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要求?請看大屏幕:
    習作自評要求:
    (1)語句通順,能把故事寫清楚,寫明白,敢于大膽想象。
    (2)語句通順、生動;能把故事寫清楚,寫明白,還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想象豐富。
    3、教師示范修改。
    (1)實物投影出示學生習作例文。
    (2)按照字、詞、句、段、篇的順序依次當面進行修改。
    二、修改作文,分享成功的喜悅
    1、“文章不厭百回改。”請同學們把自己寫好的習作按照習作提示檢查一下,大聲地朗讀自己的習作,進行獨立修改,看看語句是否通順,標點使用是否正確,是否有錯別字。
    2、自主修改習作,培養(yǎng)修改能力。
    3、把自己的習作跟你的學習伙伴交換一下,或者讀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互相提一提修改意見。
    4、小組內同學互相修改習作。(重點從語句是否通順,條理是否清晰,情節(jié)是否具體等方面評改。)
    5、班級交流。
    三、教師激勵學生,繼續(xù)完善習作
    1、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
    根據小組成員的意見和剛才同學間的匯報,在原文上修改。
    2、自主交流習作修改體會。
    3、教師面批面改,提高效率。
    4、謄寫習作。(要求書寫工整,注意格式)
    5、優(yōu)秀習作或優(yōu)美片段賞讀。
    近似數的教案四年級篇十三
    1、練習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
    2、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計算器
    做第1題: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簡算方法。
    做第3題:小組活動:比一比
    看哪個小組連的又對又快,在做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適用的條件。
    讓學生獨立完成,重點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個問題為什么是計算周長,第2個問題為什么是計算面積,體會周長與面積的不同含義。
    本題是一個乘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滲透了一些函數的思想。
    先呈現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再根據圖上給出的信息解決所提出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所列算式中乘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接著,可讓學生再舉例來驗證自己的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