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大全(17篇)

字號:

    教案能夠規(guī)范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教師編寫的教案,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示。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一
    運動參與目標: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并大膽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動作。相信我能行,告別我不行。
    運動技能目標:使學生掌握一些用跳繩練習的方法,并了解跳繩的知識、對身體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項。
    身體健康目標:通過跳繩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能,促進身體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心理健康目標:在學習中充分展現自我。增強自信心和意志品質,得到成功的喜悅。
    社會適應目標:培養(yǎng)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積極進取,樂觀開朗。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二
    1、能根據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會正確計算8和9的加減法。
    逐步養(yǎng)成觀察、思考、動手操作的良好習慣。
    重點:會正確計算8和9的加減法。
    難點:逐步養(yǎng)成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知道跳繩有什么好處嗎?老師也喜歡跳繩,跳繩是一項鍛煉身體的運動,也是小朋友們課間活動的娛樂方式之一。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粡埜K照片。(課件出示)。
    師:大家看他們跳得多開心哪!仔細觀察這幅圖,你都發(fā)現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計算8的加減法。
    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發(fā)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F在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人?你會列式計算嗎?自己試一試。
    學生嘗試自己解答。
    師:我看許多同學都寫好了。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剛才同學們說出圖中的'不少信息,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討論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學生動手操作,擺花片,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說一說。
    師:誰能說說3+5還可以表示什么?
    4、鞏固練習。
    教材第39頁試一試。
    根據學生情況適當教學9的加減法。
    板書設計:
    跳繩(8、9的加減法)。
    8012345678。
    876543210。
    90123456789。
    9876543210。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數學課,用跳繩比賽這一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引出學習內容,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試一試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試,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新知的意識以及學習的能力。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三
    1、能正確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2、通過操作,體會10的加法和減法的意義。
    3、通過整理算式,發(fā)現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初步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快速湊10,掌握10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掌握10的加減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具)準備教材主題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設計意圖。
    一、課前準備。
    二、創(chuàng)設情景。
    三、自主探究新知。
    積極搶答,說出得數。
    各自說說自己的分法。
    生1:9個一堆,1個一堆。
    生2:8個一堆,2個一堆。
    1、動手擺一擺,匯報相應算式。
    2、交流算式。
    3、跟老師一起整理算式。
    4、討論,發(fā)現規(guī)律。
    5、匯報結果,齊讀規(guī)律。
    復習9的組成,出示9以內的口算卡片,讓學生說得數。
    過渡:大家的分法真多!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用這種觀察方法來學習10的加減法。
    1、讓學生用學具代替10個蘋果,把10個蘋果分成兩堆,指名說出相應的算式。
    2、全班交流所有的算式。
    3、引導學生整理這些算式。
    4、討論:這些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如果沒有圖,怎么想它們的得數?
    5、組織學生匯報。
    復習舊知。
    創(chuàng)設情景,了解10的組成,為探索10的加減法作準備。
    四、練一練。
    五、數學游戲。
    1、踴躍匯報。
    2、獨立完成,在小組內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3、討論完成第3題。
    4、根據算式說對應的意思,如:河里有10條魚,小貓吃了8條魚,還有幾條魚?
    10-8-=2。
    完成填空。
    同桌合作,做手指游戲。
    1、第1題:指名說一說。
    2、第2題:讓學生以比賽的形式完成。
    3、第3題。
    讓學生說說題意,再列出算式。
    如果機靈狗再網上爬呢?
    4、出示第4題情景圖,讓學生根據每個算式說說相應的意思,并完成填空。
    提示:最后一個算式表示小貓一條魚都沒有釣到。
    通過練習鞏固10的加減法。
    進一步鞏固10的組成。
    作業(yè)設計:
    板書設計:10的加減法。
    9+1=1010-1=9。
    1+9=1010-9=1。
    8+2=1010-2=8。
    2+8=1010-8=2。
    備注: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四
    學生能夠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了多種跳繩方法:單腳跳、雙腳跳、正跳、反跳等十幾種方法,了解了跳繩的基本動作要領與鍛煉身體各部位的關系:培養(yǎng)了學生身體的協調性。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目的。使學生獲得了成功感與自信心。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五
    1、運動2113參5261與: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4102興趣,使他們樂于運動,善于運動,為終身體育奠定1653基礎。
    2、運動技能:90%以上的使學生能掌握2種以上跳繩的方法,并能夠一物多用,利用跳繩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3、身體健康:發(fā)展學生的協調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躍能力和投擲能力。
    4、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勇于克服困難、不怕失敗,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會適應:培養(yǎng)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的意識,使他們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合作,增強集體凝聚力。
    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跳繩。
    教學難點:身體的協調配合,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一)、導入部分2分鐘左右。
    a、課堂常規(guī)。
    教師:1、鳴哨,集合。
    2、講解課的`內容和要求。
    3、安排見習生。
    學生: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檢查服裝鞋子。
    2、師生問好。
    3、明確課的內容和要求。
    (二)、準備部分5分鐘左右。
    運動強度:小。
    a、熱身跑:我們是一條大長繩。
    教師:1、組織生成一路縱隊,在前面領跑,路線猶如蛇行。
    學生:1、按照師的要求調整隊形,進行蛇行跑。
    b、繩操表演。
    上肢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踢腿運動跳躍運動。
    教師:1、邊講解邊示范繩操。
    2、領做,口令指揮學生練習。
    3、請學生創(chuàng)編繩操。
    4、邀請學生展示,評價。
    學生:1、聽講解看示范,明確練習動作。
    2、在教師口令指揮下認真練習。
    3、發(fā)揮想象,互相交流,創(chuàng)編新動作。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六
    第四十課時1、跳短繩;2、做、跳“荷花”;3、播種和收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繩子的廣泛作用;
    3、情感目標:通過與游戲結合使學生更加注重配合,班級凝聚力加強,培養(yǎng)靈敏,機智,勇敢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愛民的優(yōu)良品質。
    教學重點:學習并初步掌握跳繩的基本技術,技能,方法;
    教學難點:學生甩繩動作和腳跳的節(jié)奏相呼應。
    教學準備:無。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情節(jié)導入部分。
    (1)課堂常規(guī):師生問好,宣布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檢查學生服裝情況,步入課堂。
    組織方法:成四列橫隊集合(如圖)。
    要求:快、靜、齊,精、神、氣。
    情景導入,導入語:小朋友們,平時我們用繩子都是跳的,對不對?今天老師偏偏不讓小朋友把繩子都用來跳,繩子的作用可廣泛了,看誰想的法子最多最新穎,大家開動腦經,看誰最棒。
    (2)繩操:
    1、擴胸運動2、體側運動3、體轉運動4、腹背運動。
    5、踢腿運動6、跳躍運動7、全身運動8、整理運動。
    教學方法:教師一節(jié)一節(jié)進行分解示范,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進行模仿練習。
    二、基本部分。
    1、跳短繩;2、做、跳“荷花”;3、播種和收割。
    三、結束部分。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七
    1、學習花樣跳繩,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并能連貫協調地跳繩。
    2、發(fā)展幼兒上下肢的力量,彈跳力和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
    3、培養(yǎng)幼兒對花樣跳繩的興趣。
    活動準備:幼兒每人一根小跳繩,大繩四根,音樂磁帶。
    1、引導幼兒聽音樂做活動前準備工作。
    2、請幼兒自由練習雙腳跳繩,鼓勵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花樣跳繩;
    3、教師示范講解花樣跳繩的'種類:
    (1)雙腳交替跳:即雙腳交替落地跳繩。教師示范講解;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絞花跳:兩臂在胸前交叉論繩跳;教師示范;
    幼兒練習,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幫助指導。
    (3)帶人跳:一幼兒論跳繩帶另一幼兒同時跳,教師示范并請幼兒自由練習。
    (4)跳大繩:兩幼兒在兩端論繩,一幼兒或若干幼兒在中間跳,教師示范并請幼兒操作練習。
    4、幼兒自由組合,展示花樣跳繩成果。
    5、教師進行評析,并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更多的花樣跳繩。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八
    本次授課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顫姟⒑脛邮菍W生的天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著廣泛而濃厚的興趣,喜歡學習別人的運動技能與技巧。自信心強,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存在著嬌氣、任性,缺乏一種合作精神。通過本課學習提高學生的團體精神與合作意識。使學生關心和重視老師和同學們的態(tài)度與評價。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靈活的安排形式多樣的跳法練習。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公平、競爭的氛圍,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在觀察思考中得到啟示,在學習的實踐中獲得知識、方法與技能。教學中采取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注重個體差異。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獲得成功感的喜悅。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九
    一年級學生,通過了小學階段的學習,對繩有關的游戲和練習方式都有較強的認識。跳繩方面,基本的正搖跳,一帶二向前搖跳等技術動作,長繩的雙人搖跳、多人搖跳等技術動作有較好的基礎。大部分學生具備了向較高一層次難度發(fā)展的條件。比如:多繩交叉跳,長繩短結合跳,雙長繩,十字繩跳等,這些技術動作學生都有較濃的興趣。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跟著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隨著生產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會物質生活的較大改善以及閑暇時間的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參加健身鍛煉,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體育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途徑,體育活動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內容。因此,體育教師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利用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這一目標出發(f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yǎng)堅持課外鍛煉的習慣,增進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全面發(fā)展。
    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
    我想,光上好一節(jié)課是不夠的,還應與學生們多接觸,發(fā)現他們的能力,了解他們需要什么樣的課堂,什么樣的教學方式,什么樣的老師,什么樣的情感交流。我還有許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一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在掌握跳繩的基本動作的基礎上,提高難度,同時身體素質方面也得到了鍛煉。另外,除了鍛煉身體功能外,也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判斷,機敏,果敢等能力和心理品質,以及協作意識和能力等。而這些都是本教材中所提到并且要求的。在本節(jié)課中都能體現出來。另外,教材中也著重提到,讓體育與音樂相結合,讓學生在美妙或歡快的音樂聲中提高興趣,積極參與到本節(jié)課中。所以,這節(jié)課我適當的穿插了一些歌曲或音樂,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了效果比較好。因此,也達到了本教材的目的。
    2.在本學期的作用。
    一年級的小學生由于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不適合做太劇烈的運動。而跳繩是一項輕器械體操內容,運動不是很劇烈,所以很適合一年級的小學生。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入學,對體育課也很陌生,不知道怎樣利用體育課來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而跳繩這一運動可以促進腦神經和心肺功能的發(fā)展,培養(yǎng)身體的協調性,增強身體素質。學生在學會了以后,會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會在課余時間幾個人一組不斷的進行練習或比賽,不知不覺中增強了身體素質。也為本學期的測試做好了準備。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二
    跳繩是一項對學生身體發(fā)展非常有價值的體育活動,本課是以短繩為主線,把短繩、長繩有機地聯系起來而設計的。它是校本課程實驗開展近一年來,對一些練習方法、學習方式、組織形式、課程資源開發(fā)成果的一次檢驗,也是通過跳繩課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彈跳、靈敏、耐力等身體素質,提高技能的一個縮影。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三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嘗試利用短繩進行各種身體練習和游戲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掌握1—2個玩繩的方法;在掌握玩繩的基礎上,進行跳躍活動和各種玩繩比賽的游戲;在活動中能與人合作,相互學習并能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練習。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四
    學生對跳繩(長繩和短繩)的基本技能掌握得較好,本課是基于校本“跳繩課程資源開發(fā)”課程而設計的。整節(jié)課以短繩為主線,對短繩與單長繩、短繩與雙長繩、短繩與“十字長繩”相結合的練習方法進行探索,開發(fā)活動的資源,使學生在實踐和活動過程中,自主探索和學習一般規(guī)律和技能,為有能力的學生向更高的技術難度發(fā)展提供平臺。并通過實踐找到短繩與長繩結合,開發(fā)它們的練習方法,提高運動的趣味性和鍛煉價值,并在這個過程中達到合作、創(chuàng)新,提高體能和技能的目標。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五
    掌握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引導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問題、
    一、活動一:故事引入,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聽說過“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嗎?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
    (出示圖片:豬八戒吃西瓜1)。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圖,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知道了什么?并請你想一想,接下來會出現。
    什么情況?根據你的想象,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生1:豬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塊,它吃了1塊,還剩幾塊?
    生2:豬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塊,它一塊也沒吃,還剩幾塊?
    生3:豬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塊,它全都給吃了,還剩幾塊?
    2、教師:那么究竟出現了什么情況,和你們想象的一樣嗎?
    (出示圖片:豬八戒吃西瓜2)。
    教師提問:看圖請你說出圖意,并提出數學問題?
    (1)豬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塊,它一口氣吃了5塊,現在還剩幾塊?
    (2)豬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塊,它一口氣吃了幾塊,現在還剩3塊,它吃了幾塊?
    (3)豬八戒一口氣吃了5塊,現在還剩3塊,原來有幾塊?
    3、學生自選解答。
    教師:剛才同學們看圖提出了三個數學問題,請你任選其中的一題或幾題解答出來、
    4、小組內部互相交流。
    教師: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做?你是怎么想的?
    5、全班交流。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活動二:解決學生開始提出的數學問題、
    教師:開始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想象還提出了許多數學問題,請你們小組任選你們喜歡的。
    三、活動三:歸納總結,發(fā)現規(guī)律、
    1、出示學生小組合作列式解答的結果,老師有意有序的排列出來,便于學生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豎排列便于觀察)。
    8-0=88-1=78-2=68-3=58-4=4。
    8-5=38-6=28-7=18-8=0。
    教師提問:觀察這些算式,你們發(fā)現了什么?這些算式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嗎?
    2、小組討論。
    規(guī)律:被減數都是8,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差一個比一個少1、
    四、活動四:觀察主題圖,解決數學問題、
    1、教師:冬天到了,學校要舉行跳繩比賽,操場有許多同學在練習跳繩,我們去看看吧!
    (出示圖片:跳繩)。
    2、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們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3、全班交流。
    (1)同學們跳繩,搖繩的有2人,跳繩的有6人,一共有幾人?
    (2)同學們跳繩,戴帽子的有1人,不戴帽子的有7人,一共有幾人?
    (3)同學們跳繩,男同學有4人,女同學有4人,一共有幾人?
    (4)同學們跳繩,穿裙子的有3人,穿褲子的有5人,一共有幾人?
    4、列式解答、
    5、學生匯報解題過程、
    五、活動五: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一)小組合作,讓學生邊在方格里涂色,邊列出和是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算式、
    1、出示圖片:大象畫畫。
    2、學生獨立列式、
    1+8=92+7=93+6=94+5=9。
    8+1=97+2=96+3=95+4=9。
    9-1=89-2=79-3=69-4=5。
    9-8=19-7=29-6=39-5=4。
    六、活動六:小比賽:誰和誰連一連湊成9。
    1、出示圖片:湊數。
    2、學生比賽。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六
    跳繩是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所以我根據學生的興趣制定本了本節(jié)活動的`內容,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根據學生喜歡游戲等特點,在教學中采用有趣的游戲方法、豐富的內容和多變的組織形式,使教材內容更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七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改變教學策略、充分體現“玩中練”、“玩中學”、“玩中健體”、“玩中創(chuàng)造”的教學思想。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培養(yǎng)體育興趣,發(fā)展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