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老師的教案1000字左右(六篇)

字號: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教案嗎?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案1000字左右篇一
    1、知道自覺遵守紀律是搞好學習的保證,人人都要遵守紀律。
    2、在學校生活中能自覺遵守紀律,做到老師不在和在時一個樣。
    1、了解班級中自覺遵守紀律,做到課內(nèi)課外一個樣,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的事例,了解學生對自覺遵守紀律的想法及平時的表現(xiàn)。
    2、搜集有關紀律是搞好學習的保證的故事。
    (一)學文明理
    1、表演小品:上課
    請大家談談,當大家正專心致志地聽課,而有人在不停地講話,你感覺怎樣?
    排隊時,同學們都排得整整齊齊,可有一位同學卻磨磨蹭蹭,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小結(jié):是呀,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集體中,做每一件事時也應該考慮到別人的感受,這就需要大家遵守紀律。
    2、看看宋老師為什么要表揚3(1)班的同學?你能說說遵守課堂紀律有什么好處嗎?(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是搞好學習的保證,我們要做到老師在和不在一個樣。)
    (二)聯(lián)系實際指導行為
    1、作為我們學生來說,生活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應該遵守學校紀律。你知道學校有哪些紀律?如果沒有學校紀律,學校會變得怎樣?
    2、自覺遵守學校紀律方面,我們班里哪些同學做得比較好?
    請做得好的同學說說為什么能做得這么好,心里是怎么想的?
    3、能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嗎?有沒有需要大家?guī)湍憬鉀Q的問題?
    自評,填寫表格。
    每周互評,反饋。對做得好的同學發(fā)紅花獎以資鼓勵。
    小結(jié):希望我們記住這句話:戰(zhàn)斗,要有紀律;勞動,要有紀律;工作,要有紀律;學習,要有紀律;生活,要有紀律;做小事情,要有紀律;做大事情,更要有紀律;個人做事,要有紀律;集體做事,更要有紀律。人生活在紀律里面:守紀律,不論做什么,都有成功的可能;不守紀律或全沒紀律,就必然要遭到損失或失敗。
    板書:自覺遵守紀律應做到:
    不遲到,不早退
    上課專心聽講
    按時完成作業(yè)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案1000字左右篇二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起點階段的閱讀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讀的樂趣”?!缎∧鸽u種稻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不僅插圖形象生動,而且語言活潑易懂,符合兒童口語習慣。教學時通過自讀、互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同時《小母雞種稻子》一文富含勞動教育意義,且前三段結(jié)構(gòu)相似,依據(jù)課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產(chǎn)生真切的情感體驗,領會課文潛在的思想教育內(nèi)容,提高品德修養(yǎng)。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勞動的好品質(zhì)。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14個生字,會用“愿意”口頭造句。
    教學流程:
    1、師:早晨,太陽露出了笑臉,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小喜鵲呀,小蜜蜂呀,都從樹林里飛了出來,鳥兒們又開始歡快地唱起歌。同學們,請聽——(多媒體播放《勞動最光榮》的曲子)
    2(出示歌詞)學生朗讀這首歌詞。
    3、師:同學們,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來嗎?”(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是呀!勞動最光榮!今天,讓我們順著歌聲(音樂聲起)一起去認識一位勞動小能手。(師手拿一張小母雞圖片,邊演示邊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指導認識并讀好“種”這個多音字)
    5、設置懸念: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評:童話般的導語一下子就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歡快的樂曲帶著學生走進課文,小母雞生動的動畫形象、懸念的設置更是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同桌互讀,相互評價。要求:知道小母雞種稻子請誰幫忙?(師貼小鴨、小貓、小豬的圖片)
    4、指名讀,教師伺機指導,注意正音,把句子讀順。
    評:讓學生充分朗讀,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感,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為指導分角色朗讀、表演讀作好鋪墊。同時,讓學生明確讀的要求,有利于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1、自由輕聲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教師伺機進行指導。
    (1)指點理解“愿意”。
    ○1引導學生自由練讀“你愿意和我一起種稻子嗎?”這句話。
    ○2你能用一個詞來代替“愿意”,再把這句話說一說嗎?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用“愿意”說一句話。(如:當你看到媽媽干活很累了,你愿意為媽媽做些什么事呢?)
    評:教師通過讓學生充分讀、換詞說話,領悟“愿意”的意思,并創(chuàng)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降低了口頭造句的難度。讓生活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2)結(jié)合圖,說一說小鴨子為什么不愿意和小母雞種稻子呢?
    (3)指導朗讀小母雞和小鴨子的對話,進行分角色朗讀。
    評:分角色朗讀有助于提高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形成良好的語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第2、3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讀,也可以加上動作演一演。
    2、交流。
    (1)提出不懂的詞語。
    (2)進行分角色朗讀比賽或表演比賽。
    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留出時間,留出空間,引導學生熟讀課文,自讀、自悟,初步學會主動學習。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繁瑣的串講串問。
    1、教師范讀。
    2、引導學生看圖,組織探究:“又香又甜的白米飯是怎么來的?”(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板書:種——鋤草——收)
    3、指導朗讀。
    4、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上小母雞、小豬、小貓、小鴨的神情,想象他們的動作、語言,指導學生小組合作,戴上頭飾表演。
    評:喜歡表演是孩子們的天性,課文插圖很生動,有助于學生的表演,表演不僅使課文內(nèi)化,而且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表現(xiàn)力與創(chuàng)造力。教師實實在在地把課堂還給學生。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想一想:此時,你最想對小母雞,還有小豬、小貓、小鴨說些什么呢?
    評:一個巧妙的“想一想”,挖掘了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使學生在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中受到熱愛勞動的教育,同時又進行了一次口語交際的訓練。正如《標準》提出的“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1、學生按順序指讀本節(jié)課要記住的生字。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字。(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搶答”游戲。
    (課件出示一碗碗米飯圖,上面寫一個生字,師:小母雞做做了一碗碗又香又甜的白米飯,想吃的同學趕快來搶答。學生若讀對了,“米飯”就“?!钡匾宦暡灰娏?。)
    評:通過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自己想辦法記住生字,再加上有趣的游戲,時時體現(xiàn)出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真正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課后和家長進行課本劇表演。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案1000字左右篇三
    一、由題設疑,引發(fā)思考
    自瀆課文,思考:
    1、作家是什么意思?大作家呢?
    2、這篇課文中的大作家指的是誰?是哪一國的人?
    3、小老師是誰?是哪國人?
    4、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姑娘怎么會成了大作家的老師的?
    學習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思考、答問:
    蕭伯納在莫斯科與一個小姑娘相遇后,為什么會和這個小姑娘玩了好久?
    (蕭伯納非常喜歡這個孩子,蕭伯納童心未泯。)
    這個孩子為什么讓蕭伯納這么喜歡?
    (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對大眼睛很有神,頭上扎著大紅蝴蝶結(jié),真是可愛極了。)
    2、小結(jié):
    蕭伯納與小姑娘相遇,一起玩耍。
    第二課時
    1、思考、答問:
    (1)臨別時,蕭伯納對這個小姑娘說了怎樣的話?
    (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蕭伯納。)
    (2)蕭伯納稱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蕭伯納怎樣的思想?
    要點:
    得意。
    自以為了不起。
    有點瞧不起別人的意思。
    希望別人崇敬他。
    (3)你是從課文哪里的描寫中看出來的?
    (他暗想:當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時,一定會驚喜萬分。)
    (4)小姑娘聽了蕭伯納的話后,是怎樣的反應?她是怎么說的?
    (出乎預料的是,小姑娘竟學著蕭伯納的口吻說道:'請你回去后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蘇聯(lián)小姑娘娜塔莎。)
    出乎預料是什么意思?
    出于誰的意料之外?
    蕭伯納意料之中的應是什么?
    小姑娘有沒有驚喜萬分?
    小姑娘答話中用了一個請字,這個字你覺得用得好在什么地方?
    小姑娘的話表現(xiàn)了她的什么意思?為什么?
    (自己是人,蕭伯納也是人,同樣是人,大作家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小姑娘在自己的名字前為什么要鄭重其事地加上蘇聯(lián)小姑娘?
    (一種愛國之情。在她看來,你蕭伯納為自己是世界聞名的英國名作家而自豪,我也為自己是蘇聯(lián)小姑娘而自豪)
    (5)蕭伯納聽了小姑娘的話后有什么反應?
    (蕭伯納聽了,不覺為之一震,他馬上意識到剛才太自夸了。)
    震是什么意思?為之一震究竟是為什么而震?
    意識是什么意思?
    他意識到了什么?
    (剛才太自夸了)
    3、小結(jié):
    正因為這件事情使蕭伯納產(chǎn)生了震動,意識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來的反思,才會認識到小姑娘娜塔莎是他的老師。
    二、抓住感觸,明白由來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
    2、思考、討論:
    (1)感觸是什么意思?深有感觸呢?
    (小姑娘的話使蕭伯納深受刺激,使他的思想感情久久難以平靜)
    (2)具體說說蕭伯納究竟有哪些感觸?
    要點:
    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對任何人,包括對小孩子,都應該平等相待,永遠謙虛。
    小姑娘娜塔莎讓自己明白了這些深刻的道理,應該成為自己的老師。
    蕭伯納感觸中最后一點這就是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師。除了給上文所寫的事情作結(jié)外,在全文中還起了什么作用?
    (點題。點出課題之由來)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案1000字左右篇四
    老師,我想對你說
    活動內(nèi)容:老師,我想對你說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誦讀詩歌的情趣,并嘗試寫詩歌。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3、使學生更加體會教師職業(yè)的高尚,并進行尊師教育。
    活動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詩歌。
    活動難點:
    使學生通過活動,體會教師職業(yè)的高尚。嘗試寫詩歌。
    活動準備:投影儀、vcd、錄音機。
    活動過程:
    教師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師的心靈多么美好,他像蠟燭一樣燃
    燒了自己,卻照亮了別人,他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奉獻給了他的學生
    為了達對教師的感激與敬慕之情,人們把每年的九月十日定為教師節(jié)
    。今天,同學們你們想對培育你們,在你們內(nèi)心深處留下永恒印跡的
    老師們說些什么呢?
    板書主題:老師,我想對你說!
    1、組織學生觀看與教師相關的生活影片。
    邊看邊討論,邊想:你明白了什么?哪些教師的行為給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2、同學間討論。教師參與。
    3、組織朗讀。
    (1)學生朗讀課前準備好的關于歌頌教師的文章。
    同桌評論。(可以加動作,注意用真情去讀)
    (2)學生自由練讀,同桌間互相朗誦。。
    (3)小組選代表上臺朗誦。
    (4)自由挑戰(zhàn)小對手,看誰最棒。
    4、練寫詩歌。
    (1)教師指導。
    要求:注意格式,讓學生緊扣主題,抒發(fā)自己真實情感。
    (2)學生自由練寫。
    (3)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讀自己的作品。
    (5)學生自己自由評議。
    小建議:
    仔細修改自己寫的詩歌,積極向各種刊物投稿。證實自己的寫作
    水平。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案1000字左右篇五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梳理文章大意。
    2.通過朗讀,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3.懂得不勞動就不會有收獲這一道理。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
    難點: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情境創(chuàng)設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愛聽故事,那誰能給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喜歡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鄭人買履》《狐貍與烏鴉》),感謝同學們的分享,大家都聽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課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寓言故事講了什么內(nèi)容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解題,齊讀課題,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們有什么疑問呢?
    明確:“守株待兔”是守在樹旁,等待兔子的到來。
    為什么要等兔子到來呢?兔子真的會來嗎?
    2.播放名家范讀,學生圈畫難認或難理解的生字詞。
    (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名讀。
    3.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教師進行指導。
    4.自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想一想,這個種田人守在樹樁旁,在想什么呢?
    明確:兔子呀,你快來!
    “不用種田了,可真舒服啊!”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
    明確:
    ①農(nóng)夫很懶惰,想不勞而獲。
    ②農(nóng)夫是等不到兔子的,會被餓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樹樁上,只是一個意外。
    3.你們都是從哪里知道的,農(nóng)夫不會等到兔子的呢?
    明確:“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BR>    4.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明確:要想有所收獲就不能懶惰,要有所付出。
    5.這樣簡短的文章卻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這種文體的故事跟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明確:文言文語言簡潔,豐富。
    (四)拓展延伸
    你能勸一勸農(nóng)夫嗎?
    (五)小結(jié)作業(yè)
    學生談收獲,教師總結(jié)。
    作業(yè):將這個故事寫成現(xiàn)代文,下節(jié)課分享。
    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文言詞匯的記錄是教學重點,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這方面的引導仍然不夠完善;教學方式不夠豐富,如果時間充足,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等方式豐富課堂,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理解文本,體會情感。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案1000字左右篇六
    在北京西城的護國寺后面,以前有個胡同叫小羊圈。這胡同里的門垛子上,差不多都畫著雞爪子,這些畫上去的白道道,五道兒一組,原來,這是賒帳的標記,畫的白道道越多,欠的錢糧就越多。
    過去,這小胡同里的住戶一天只吃兩頓飯,最慘的是用一兩個銅板買來很多酸豆汁,摻幾顆糧或者菜葉子在里面,熬成一大鍋稀粥,全家用來充饑。
    著名作家老舍就誕生在這個像小羊圈一樣的窮人窩里。
    老舍出生不久,他的父親便去世了。一切家務就都由母親操持了。白天,她洗幾大盆衣服,晚上就著小油燈縫縫補補,一年到頭,天天操勞到半夜,掙幾個可憐的錢來養(yǎng)家糊口。
    老舍曾這樣寫到母親:
    媽媽整天的給人家洗衣裳,有時候月牙兒已經(jīng)上
    來,她還哼哧哼哧的洗,那些臭襪子,硬牛皮似的,都是
    做買賣的伙計們送來的。媽媽洗完這些牛皮就吃不下飯去。
    媽媽的手起了層鱗,叫她給搓搓背頂解癢癢了??墒俏也桓页趧铀氖质窍创至?。她瘦,被臭襪子熏得常不吃飯。
    老舍的媽媽有時還咬著牙給人家當女仆,掙了錢供兒子去念書。
    母親給老舍的影響最深,老舍后來曾經(jīng)說:我對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態(tài)度,把吃虧當作當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則,什么事都可以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畫好的界限。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親。從私塾到小學,我經(jīng)歷過起碼有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母親教會了老舍做人,教會了他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