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老師上課教案大全(18篇)

字號: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思考教學設計和教學步驟,提高教學效果。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是每個教師都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在教案范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學目標的明確、教學方法的多樣以及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方法。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一
    本課主要了解和認識三大美術類型中的第二種類型——意象藝術。
    使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什么是意象藝術,如何來辨析意象藝術。
    2、教學重點。
    使學生分清意象藝術與具象藝術的區(qū)別,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藝術以及意象藝術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從意象藝術的藝術形象和藝術語言,以及藝術家的意圖來辨析意象藝術的主要特征。
    3、教學難點。
    如何解釋清楚什么是意象藝術,如何理解意象藝術。
    課件圖片展示、講授、練習。
    鑒賞課本、觀察、思維、想象。
    1、導入:
    美術作品并非完全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如實”再現(xiàn),除此之外,它還可以表達藝術家的主觀世界,這一點在具象藝術中也有表現(xiàn),但在意象藝術中藝術表現(xiàn)的主觀性更為突出,并已成為藝術家關注的重點。
    教師活動:(1)展示作品《蒙娜麗莎》和《馬蒂斯夫人像》。
    (2)提出問題:找出這兩幅作品的不同之處,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學生活動:(1)討論(2)回答。
    師生總結(jié):這是兩件肖像名作,但表現(xiàn)形式卻迥然不同,《蒙娜麗莎》用筆細膩、描繪真實具體、形象逼真自然;而《馬蒂斯夫人像》則是用筆粗放、用色大膽潑辣、表現(xiàn)對象特別、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這說明,《馬蒂斯夫人像》是畫家馬蒂斯為了表達自己的某種觀點、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意象藝術中藝術表現(xiàn)的主觀性更為突出。
    (引出課題并板書:)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表達——走進意象藝術。
    2、什么是意象藝術。
    為什么有的美術作品形象怪異?這句話從意象藝術的一個極端方面來解釋意象藝術的,因為在一般人看來,意象藝術的作品往往是怪異的。這樣解釋主要是為了打消一般人因為習慣于具象藝術的真實性而對意象藝術產(chǎn)生的不理解和排斥心理。指出意象藝術主要是藝術家對現(xiàn)實的的感覺以及他們的個人情感、觀念和意識的表現(xiàn)密切相關。因此,藝術家的感覺和所要表達的意圖越獨特、強烈,所產(chǎn)生的藝術形象就可能越怪異。
    教師活動:(1)板書:什么是意象藝術。
    (2)提出問題:a、從下面即將展示的作品中,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分析,意象藝術的美術作品和我們習慣上對具象藝術作品的認識在表現(xiàn)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b、為什么美術作品形象怪異?
    (3)展示作品:《圣維克多山》、《吶喊》《星月夜》《內(nèi)戰(zhàn)的預感》。
    (4)提問。
    (5)板書: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表達。
    學生活動:(1)欣賞(2)討論(3)回答。
    師生總結(jié):意象藝術主要是藝術家對現(xiàn)實的的感覺以及他們的個人情感、觀念和意識的表現(xiàn)密切相關。因此,藝術家的感覺和所要表達的意圖越獨特、強烈,所產(chǎn)生的藝術形象就可能越怪異。
    3、如何理解意象藝術:
    “如何理解意象藝術”是本課的關鍵,也是學生鑒賞意象藝術的根本要求。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重點是要傳達給學生這樣兩個理解的切入點,那就是:一個是藝術家按照“我”感覺的樣子來表現(xiàn)世界,一個是藝術家按照“我”想表現(xiàn)的樣子來表現(xiàn)世界。突出的就是“感覺”和“想”。
    教師活動:
    (1)板書:如何理解意象藝術。
    (2)展示委拉斯凱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和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圍的肖像》。
    (3)提出問題:a、兩幅作品的不同之處?(提示:我們從《教皇英諾森十世》中感覺到的對象的性格特點,在培根《被牛肉片包圍的肖像》中感受到的是一種情緒和氣氛,即緊張和惶恐)。
    (4)展示:朱耷的《鵪鶉圖》。
    (5)提出問題:畫面中鵪鶉的眼睛有什么特點?現(xiàn)實中會出現(xiàn)嗎?
    學生活動:(1)欣賞(2)討論(3)回答。
    師生總結(jié):理解意象藝術從以下兩個角度:一個是藝術家按照“我”感覺的樣子來表現(xiàn)世界,一個是藝術家按照“我”想表現(xiàn)的樣子來表現(xiàn)世界。
    意象藝術的特點:a、意象藝術更傾向于心理的真實。b、藝術形象更集中更典型。c、超越了具象藝術在形象和時空上的限制。
    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在意象藝術中發(fā)揮了決定性的作用。而每個人的主觀感受和感覺是不同的,所以意象藝術作品才給我們以怪異的感覺。
    板書:一個是藝術家按照“我”感覺的樣子來表現(xiàn)世界,一個是藝術家按照“我”想表現(xiàn)的樣子來表現(xiàn)世界。
    4、總結(jié)回顧:這一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深入的認識了什么是意象藝術,如何理解意象藝術。
    我們知道,意象藝術就是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表達。理解意象藝術:一個是藝術家按照“我”感覺的樣子來表現(xiàn)世界,一個是藝術家按照“我”想表現(xiàn)的樣子來表現(xiàn)世界。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了解馬的一些外行特征和生活習性。
    2、喜歡馬,有興趣了解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準備:
    徐悲鴻畫的馬、馬的各種圖片。
    教學過程:
    一、幼兒欣賞“馬”
    1、來了一位朋友是誰?(馬)。
    2、在這些畫上,你看見了什么?
    3、馬兒在干什么?你從哪兒發(fā)現(xiàn)的?
    小結(jié):徐悲鴻爺爺畫的馬有各種品種,各種神態(tài),各種動作,他的本領可真大呀!
    二、從圖片上進一步觀察馬的外行特征。
    1、說說馬長什么樣子?
    2、想象馬跑起來會發(fā)出什么聲音?聲音從哪兒來?
    3、什么樣的馬才是好馬?
    小結(jié):馬的特征。
    三、馬的生活習性與人的關系。
    1、從這些畫上你又知道馬的一些什么事情?
    2、馬有一些什么本領?馬可以為我們做些什么事?
    小結(jié):
    馬用它的本領為我們?nèi)祟愖隽嗽S多事,馬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
    四、延伸:在區(qū)角活動放了許多材料,你可以試著去做一做馬。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欣賞徐悲鴻的作品,充分感受畫面中歡騰、熱鬧的氣氛。
    2、通過多通道的方式感受作品的意境。
    3、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并能認真地傾聽。
    活動準備:
    1、幼兒課前欣賞過馬的不同動態(tài)圖,對馬有初步的認識。
    2、課件:徐悲鴻的《八駿圖》,徐悲鴻其他關于“馬”的作品多幅。
    3、《賽馬》等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徐悲鴻作品《八駿圖》,引導幼兒欣賞。(配樂)。
    (1)整體欣賞作品。
    教師:圖中畫的是什么?有兒匹?這些馬看j:去怎么樣?有哪些顏色?這些馬可能在干什么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圖上有八匹駿馬,很高大,很健壯,在奔跑……)。
    (2)教師介紹作品的繪畫形式。
    教師:這是一幅什么畫?是用哪些材料畫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用毛筆倆的,用淡墨畫出了馬的肌肉,用濃墨畫出了馬的鬃毛和尾巴)。
    2、教師簡要介紹砷家徐悲鴻。
    (1)教師:你們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嗎?
    (2)教師小結(jié):徐悲鴻是著名的國畫大師,最擅長畫馬,他畫的每匹馬都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樣。
    3、欣賞徐悲鴻其他關于“馬”的作品,感受造型美和畫家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神韻。
    教師:大畫家還畫了許多的馬。我們來看看它們在干什么,心情怎樣。
    4、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馬的動態(tài),在自由玩耍中結(jié)束活動。
    教師: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學馬兒奔跑吧!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四
    通過教學,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重要成就及其特點,有所了解和認識,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欣賞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能力。
    一是通過對中國結(jié)構(gòu)建筑體系的介紹以及對北京故宮總體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頂形式和色彩的運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國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二是通過課文圖版提供的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典型實例,了解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主要特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對建筑藝術的欣賞,最好是實地參觀,現(xiàn)在僅憑課文提供的一些圖片,難以真正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教學時應想方設法克服這一困難。
    1課時。
    圖片、錄象資料、多媒體課件。
    一.組織教學:(常規(guī))。
    二.復習:
    提問:建筑的社會作用有哪些?
    三.引入新課:(出示課題)。
    園林建筑:
    與中國古代宮殿建筑同樣顯示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藝術成就的,是中國古代的園林藝術。它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獨樹一幟,自成體系,與歐洲、阿拉伯園林藝術并稱世界三大園林體系。
    中國園林最早見于史籍記載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的靈囿(“囿”是中國古代供帝王貴族進行狩獵、游樂的一種園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園林逐漸形成獨特的民族形式,自成體系。它的主要特點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獨樹一幟的自然山水式園林。由于文人參予園林的建設,中國古代的園林充滿了文人氣息和詩情畫意。“詩情畫意”是中國園林的精髓,也是造園藝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為達到這一目的。造園藝術家常利用古人詩文與造景的結(jié)合。其中,蘇州園林是我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品。
    欣賞:
    蘇州拙政園“與誰同座軒”:取蘇軾詞“與誰同座,明月清風我”之句為名。蘇軾詞的原意是標榜清高不群,這里只借以寫景,使意境更為豐富。
    蘇州網(wǎng)師園月到風來亭和濯纓水閣:其中,亭中橫匾“月到風來”,取自唐代韓愈的詩句“晚年秋將至,長月送風來”;“濯纓水閣”是引用《孟子》中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蘇州網(wǎng)師園殿春:其得名是由這一景區(qū)庭院內(nèi)種植芍藥花而來,因為芍藥花開在春末,宋代詩人蘇東坡有詩云:“多謝花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殿春”即春末,“”是與閣相連的小屋。所以,將庭院內(nèi)留住春天的一角天地,美其名曰“殿春”,是很富于詩情畫意的。
    中國古代園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為一體的游賞環(huán)境。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皇家園林,面積較大,氣派宏偉,如圓明園、頤和園等。
    二是私家園林,風格因園主的情趣而異,如蘇州的拙政園、網(wǎng)師園等。
    三是城郊風景區(qū)和山林名勝,如杭州西湖、無錫黿頭渚等。這種園林規(guī)模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為一體。
    中國的自然山水式園林,其主要特點表現(xiàn)在摹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創(chuàng)造自然的景色,體現(xiàn)了中國古人尊重自然并與自然相親近的觀念。在園林的布局上強調(diào)自由曲折。我們江南面積較小的私家園林中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
    中國園林布局的另一個特點是劃分景區(qū)和空間,以及善于“借景”。借景是中國古代園林突破空間局限、豐富園景的一種傳統(tǒng)手法。把園林以外的風景巧妙地引“借”到園林中來,成為園景的一部分。例如無錫寄暢園“借”錫山的景。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五
    活動準備:
    組織幼兒欣賞漫畫。
    課件、畫紙、畫筆、油畫棒、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憨豆先生的漫畫,引導幼兒觀察,初步感受漫畫夸張、詼諧、幽默的特點。
    小結(jié):這種把一個人的某一個明顯的外形特征、或者穿戴和性格特征進行夸張表現(xiàn)形式的繪畫就是漫畫。
    2.出示姚明、成龍的生活照和漫畫,繼續(xù)欣賞,通過對比的方式,進一步感受漫畫中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
    小結(jié):簡單一些說夸張就是根據(jù)物體的特點把大的畫的更大,小的畫的更小。或者要凸顯人物的心情或本領時,可以畫的大而突出。
    3.出示班級老師的照片,引導幼兒觀察每個老師的特征。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六
    小學美術課程內(nèi)容繁多,繪畫種類齊全,但是美術老師不是所有繪畫都擅長,就拿國畫來說,很多老師書法功底差,線條弱,畫不好,連示范都拿不出手,怎么教好學生呢?我擔任美術老師五年來,為了提升自己國畫專業(yè)水平邊教邊學,把五年來的做法談一談,與同行分享交流,希望能提出寶貴的意見。
    一、系統(tǒng)學習,找專業(yè)老師指導,多參加活動,善于同行交流我剛擔任美術老師時,國畫純是愛好,對國畫的歷史發(fā)展、技法、理論一概不知,沒有一點技法基礎,畫的很粗糙膚淺。畫面效果又板又死。翻開美術書,低年級就有國畫內(nèi)容,知道自己不能勝任急需學習。于是2012年春季我報讀書畫函授大學東莞分校國畫班。每周六或周日到東莞學習,學習期間按老師要求完成臨摹作業(yè),在業(yè)余時間多畫畫,去學校帶上作業(yè)請老師指出缺點,虛心改正??蠢蠋熓痉缎薷模犂蠋熤v解技法以及背景歷史。得到了袁赤峰、郭梅煥、莫金水等老師的指導,系統(tǒng)地學習了山水、人物、花鳥等國畫知識。也與東莞、廣州等各地同學相互學習交流,取得較大的進步。函大三年來,我沒有曠課,幾乎每次都到,也畫了許多畫作,得到了袁老師、傅老師的表揚。原東莞市美術教研主任謝洪濤說:在教學同時堅持藝術實踐提升自身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這與教學水平提高相輔相成,要勤學苦練,要善于交流。于是我一邊在函大學習,一邊與鎮(zhèn)優(yōu)秀美術教師任輝、溫學森、李智勇、吳坤松、媱瀚求等交流,帶上畫作請他們指出缺點提出意見,向他們學習長處。近幾年來,多次參加市鎮(zhèn)書畫展覽比較活動,向同行學習。慢慢地,我也認識了東莞的文放、何卡、周懋華等國畫水平很高的中小學美術老師,向他們學習請教。也到優(yōu)秀青年畫家柯茂華工作室登門拜訪。
    函大畢業(yè)后,我更感覺自己國畫水平粗淺,還沒入門,還需繼續(xù)努力。經(jīng)同學介紹,我認識市美協(xié)副主席、南城區(qū)美協(xié)會長李少鈞老師,2012年秋開始我每周末都到李老師工作室繼續(xù)學習。
    二、多臨習傳統(tǒng)優(yōu)秀作品,勤于思考總結(jié)。
    五、六遍,五代董源《瀟湘圖》臨了十來遍,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四、五遍...每臨一次自己滿意了請同行、老師觀看,請他們指出缺點及改進方法,我在筆記本上做了記錄,自己再思考、觀察、總結(jié)。哪里不像,線條不一樣還是墨色不夠?為什么不像?墨色為什么不夠?原因在哪里?畫家用了什么技法?為什么不用其他技法?樣畫才能與范本接近……時間也許幾個月或者一年后,自己有了新的認識體會再臨同一幅畫。每次都有所進步、認識,理解進了一層,近年來還臨了南宋夏圭的《溪山清遠圖》、劉松年的《四景山水》、明代唐伯虎的《孤鶩落霞圖》等得到同行朋友的認同、收藏。但是與范本不管是線條還是用墨、用色、造型還有較大差距,還需繼續(xù)努力。
    三、多看畫展、畫冊、多寫生創(chuàng)作。
    五年來,我每月去東莞兩至三次,除了在函大及南城李老師處學習,中午還利用時間到展廳看畫展,到圖書館借畫冊、書籍。一進展廳,看到許多優(yōu)秀作品,就感覺時間過得很快,畫家畫得真好啊!線條那么工整有力,墨色、色彩染得那么細膩自然。遠山云里霧里飄渺無蹤,近景樹木、樓閣、人物畫得逼真、生動。一幅畫從上到下看了十分鐘也不忍離開。一兩個小時一會就過去了。這是美的視覺享受,看著忘記疲勞、忘記饑餓。為什么名家畫得這么好?自己為什么畫不好?近兩三年來東莞主要展覽我?guī)缀醵伎催^。印象很深的如近代名家展:張大千、吳昌碩、黃賓虹、宋文治、關山月、黎雄才等名家作品。有的工整細膩、有的粗曠大氣,感受大師的魅力,學習他們精神。有所領悟,對臨摹、寫生、創(chuàng)作都十分有益。
    一、二等獎,有的參加省市展覽。
    四、多讀書籍、多練書法、堅持不懈,下足功夫保持興趣。我的同事、老師、領導都說我近年來進步比較快,我只能說自己盡量多畫多學。保持興趣,有興趣就會堅持。每天除了上課、跟車、備改,其余時間我都在美術室畫畫,每天業(yè)余畫3小時左右。一幅畫畫了一半中午也不休息,吃飯休息時還想著怎么畫才好,有時頭都想暈了,滿腦子都是畫。晚辦公下班后還在美術室畫畫或者練書法,練書法就是練線條,這與畫畫一樣重要,每天堅持練習一小時左右,要晚九點左右才離開,睡夢中有時也在畫或與老師、友人交流。有一次還睡中夢見與張大千會晤,他滿頭銀須精神抖擻,講著濃重的四川家鄉(xiāng)口音給我說:“小伙子,加油?。∧阋欢墚嫼玫??!?記得函大畢業(yè)典禮那天我向東莞市美協(xié)主席,函大校長黃澤森問好,黃主席握著我的手說:“年輕人堅持三十年不出名也有名,沒大成就也有小成就?!蔽沂艿竭@位現(xiàn)代嶺南名家的鼓勵、感染。近年來興趣越來越濃,《國畫美學》說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一幅好畫要引起讀者的遐想共鳴,但“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一幅畫只能畫一聲即一剎那的景象,怎樣延讀三聲呢?李老師說要帶著感情去畫,要有詩意才有感染力,所以要多讀書下足功夫。我爭取業(yè)余時間多讀畫冊、畫理、畫論、詩詞、古文等書籍。體會畫中詩意韻味。提高自己的知識修養(yǎng)。我體會到同一本畫冊反復看很多遍后,我才發(fā)現(xiàn)一些微妙之處,如:陳少梅的松樹樹干陰面,除赭色,淡墨皴擦外,還染了淡花青,增加了樹干的陰陽、滋潤、質(zhì)感效果。遠山飄渺、朦朧云氣蒸騰如此美妙,充滿詩意、韻味。為什么這本畫冊看了幾年才觀察到這些呢?讀到一首好的山水詩,閉上眼腦海中就有一幅同樣的山水畫,看到一幅好畫也會想到一首或一句相同的詩。如杜甫詩“蘭若依石細,煙霞嶂幾重。凍泉依石細晴雪落長松?!彼c李子牧的工筆山水畫融在一起了。所以還要下功夫多讀、多畫,保持興趣。
    每當看過一次好的展覽都有所收獲、領悟,也是一次享受;每當畫完一幅畫心中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哼著小曲,像小孩一樣歡呼著、奔跑著;每當晚上走出美術室,辦公室的燈早熄了,看到滿天星斗,才感到疲憊了、腿軟了....現(xiàn)在美術課堂上,國畫課程我可以在五分鐘左右示范一棵樹或一座山、一灣水。毛筆上墨在宣紙上自由畫上幾筆線條,樹木、山石結(jié)構(gòu)出來了,皴染幾筆淡墨,陰陽、濃淡出來了。線條有力流暢,墨色濃淡干濕自然,學生驚訝:“哇!老師畫得好漂亮?!庇袝r導入課題時展開一大幅精品山水,教室學生掌聲雷鳴,驚訝的目光看著作品又看著老師。我感到成了大師一般。同時,我又感覺到國畫進步了,素描、水粉等也進步了,因為繪畫是相通的。
    學無止境,我還在比較初級的水平階段,為了繼續(xù)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國畫專業(yè)水平,邊教邊學,我還要堅持不懈繼續(xù)努力。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七
    1.在活動中體驗、感知,了解和掌握基本衛(wèi)生、游泳安全知識,形成自我保護和保健的基本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態(tài)度。
    活動準備:
    課件、創(chuàng)設去海邊游泳的情境、水果、飲料、游泳衣、救生圈等。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1.談話:炎熱的夏天悄悄來到了,你最喜歡參加夏天的什么活動?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播放海灘的游泳景象的錄像,激發(fā)幼兒參加的熱情,創(chuàng)設一起外出去游泳的情境。
    二、引導自主選擇、辨析,學會飲食衛(wèi)生。
    1.創(chuàng)設情境:在途中大家口渴難忍,要購買水果、飲料。
    2.出示水果,幼兒自主選擇、辨析。
    教師扮演水果店的老板出示兩盤水果,(一盤洗過了的好的水果,一盤沒有洗的還有點爛的)請幾個小朋友挑選。
    3.明確飲食衛(wèi)生。組織幼兒討論,交流對夏天吃水果的認識,形成講究衛(wèi)生的意識。
    三、自主討論,預防中暑。
    2.通過討論,教師小結(jié):
    (1)中暑的原因或條件;
    (2)怎樣預防中暑。
    3.請幼兒商討救魯?shù)暗姆椒?。播放另外一半動畫片,即魯?shù)暗镁鹊牟糠帧?BR>    四、模擬游泳情境,學習游泳安全知識。
    1.到達目的地,創(chuàng)設游泳氛圍。教師扮演游泳教練,講述發(fā)生的溺水事故,引起幼兒重視。
    2.教師播放游泳片,讓幼兒明白準備活動的要領和安全知識,以及注意事項。
    五、學唱兒歌。
    1.教師小結(jié):在炎熱的夏天,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外邊走要注意健康和安全,現(xiàn)在暑假快要到了,每一位同學小朋友都要注意這些問題,過一個健康、安全的暑假。
    2.師生一起伴著音樂學唱兒歌。
    附:兒歌。
    夏天到,火辣辣,小朋友們樂陶陶。多喝水,慎飲食,出外活動要當心。健康安全要牢記,養(yǎng)成生活好習慣。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八
    1、利用墨與彩的調(diào)配變化與宣紙?zhí)卣鳟嬘腥の兜膬和誓?,體驗彩墨游戲的樂趣。
    2、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彩墨畫中水分的控制及筆和墨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彩墨表現(xiàn)能力。
    3、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重點:運用彩墨大膽表現(xiàn),體驗樂趣,表達感受。
    難點:合理運用點、線、面,使畫面具有節(jié)奏感。
    兩課時。
    一、課前準備。
    學生:水彩、墨、毛筆、宣紙、水。
    教師:課件、水彩、墨、毛筆、宣紙、水。
    二、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教師檢查學生的繪畫材料和工具。
    3、師語:今天,我們再來玩一玩彩墨游戲。
    二、嘗試、探索、感知。
    1、學生用筆蘸上顏料或墨,結(jié)合水在宣紙上嘗試作畫。
    2、說一說,你有沒有什么有趣的發(fā)現(xiàn)?
    要點:(1)水分的多少。
    (2)用筆的.變化。
    3、說一說,在畫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探討解決的方法。
    4、師語:想不到一張薄薄的宣紙能產(chǎn)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極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師們玩的游戲吧!
    三、欣賞、深化認知。
    1、出示張桂銘的《覓》。
    (1)介紹這幅畫的作者及畫題。
    (2)仔細觀察畫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覺得那代表什么?
    師引導學生體會畫面上墨色的變化以及用筆的手法。
    (3)播放幽雅、輕快的音樂,讓學生想想這幅畫上表達的內(nèi)容。
    (4)交流想法。
    (5)師語:畫家運用了點、線、墨塊和色塊,使這幅畫顯得既有層次又有節(jié)奏感,使人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
    2、出示學生范作,欣賞、研究、討論都用了哪些特別的技法。
    四、學生作業(yè)。
    1、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鼓勵并指導。
    2、展示自己的作業(yè),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面。
    3、學生自評、互評。
    五、課堂總結(jié)。
    三、教學反思。
    一、課前準備。
    學生:水彩、墨、毛筆、宣紙、水。
    教師:課件、水彩、墨、毛筆、宣紙、水。
    二、教學過程。
    一、色彩復習導入。
    1、孩子說說不同色彩給自己的感受。
    提問:你們畫畫時,經(jīng)常使用什么色彩工具?
    2、用自己熟悉的色彩工具進行色彩游戲比賽。
    四小組中,每小組選出一位代表抽題。在一分鐘內(nèi),將所抽到的風景名稱用色彩來表現(xiàn)。
    考題:大海、秋天、草原、傍晚。
    評出最具色彩表現(xiàn)力的小組。為本組的代表帶上藝術王冠。
    3、為孩子介紹一組新的上色工具“文房四寶”
    口述:這些工具組合起來還能玩游戲呢。
    二、新授。
    1、彩墨游戲比賽。
    四小組中,每小組選出一位代表抽題,在一分鐘內(nèi)集體合作完成彩墨游戲的比賽。
    考題:用色彩畫許多的點。
    用色彩畫許多的線。
    用墨畫許多點。
    用彩墨畫許多線。
    評出最具表現(xiàn)力的小組。
    魔術呢。
    不信,請看老師為你們表演魔術游戲。
    老師示范:用油水分離技法,結(jié)合墨汁將課題《彩墨游戲》進行藝術表現(xiàn)。
    孩子談自己對墨汁的認識。
    2、賞析與實踐。
    (1)、畫家吳冠中作品《春如線》。
    畫家吳冠中在作品中,用流暢、活潑、彩墨的線條,描繪了生機勃勃的春天。表達了他對春天的感受。請孩子用手在空中模仿畫家的用筆。
    請個別孩子上臺,通過實物圖影展臺展示自己在宣紙上模仿畫家的用筆、用墨、用彩。
    (2)、吳冠中的《雨花江》。
    口述:一條條斷直線的雨絲散落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彎彎曲曲的水波紋。
    實物圖影展示孩子模仿畫家的經(jīng)典筆觸和彩墨技法。
    吳冠中《吳家作坊》。
    賞析突出色塊的用筆并模仿。
    (3)、教師演示滴灑技法、筆桿砰擊技法。
    3、瀏覽其它彩墨畫作品。
    三、引導孩子的藝術創(chuàng)作。
    1、請孩子談談自己最想表現(xiàn)的色彩景象,如:大海、秋天、晚霞、冬天等。
    提問:如何表現(xiàn)?
    2、在四小組中,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一幅大的彩墨畫作品。
    創(chuàng)作要求:集體創(chuàng)作、確定主題并為作品取名。
    播放古箏背景音樂。
    四、綜合評價。
    1、集體評出最具特色的一組彩墨畫作品,頒發(fā)藝術王冠大獎。
    2、個別組的代表談談自己組的作品特色,講述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體驗。
    3、同學相互評價在創(chuàng)作中的出色表現(xiàn)。
    4、請孩子們評評老師。
    五、拓展。
    將今天的感受寫下來講給爸爸媽媽聽。
    三、教學反思。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九
    1.了解自己喜歡的老師,能用語言描述出來,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
    2.能用拼貼、添畫的方法表現(xiàn)出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形象。
    3.激發(fā)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每人一份藍色底板紙,臉型(圓、瘦)、衣、褲、裙子圖片每人一份,相框每人一個。
    2.膠水、勾線筆、蠟筆每人一份。
    3.背景音樂《老師呀,老師》。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1.你們喜歡自己的老師嗎?
    2.你最喜歡的老師是誰?你為什么喜歡她呢?
    3.我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
    二、了解自己喜歡的老師,并能用語言描述出來。
    你喜歡怎么樣的老師?長的怎么樣,喜歡老師穿什么樣的衣服。(從外貌、服飾方面介紹)。
    三、學習用拼貼、添畫的方法表現(xiàn)出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形象。
    1.講解作畫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老師,并選擇相應的圖片進行拼貼。
    老師提示。
    你喜歡的老師的臉型是怎樣的?這里有圓圓的和瘦瘦的兩種臉型,哪個更適合你喜歡的老師?(請選擇并拼貼在紙的上面)。
    她喜歡穿衣褲還是裙子?(選擇并拼貼在頭的下面)。
    老師的頭發(fā)是怎樣的?(進行添畫:長的、短的、直直的、卷卷的,還是扎辮子。
    還缺了什么?(眼睛、鼻子、嘴巴、手和腳,衣服設計好看的顏色和花紋)。
    2.如果把這添畫好,老師的一幅畫像就制作成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給自己喜歡的老師制作這樣一幅畫像?老師還準備了相框,制作完畫像后再裝上相框肯定會更好看。老師把材料都準備好了,大家開始行動起來吧。
    3.幼兒學著制作畫像。(放背景音樂)。
    4.制作好的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猜猜對方畫的是誰。
    四、結(jié)束活動。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是請大家一起猜猜幼兒作品上的老師。
    2.討論、交流:你想對老師說一句什么話?
    活動延伸。
    把畫像贈送老師,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十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對人物外形特征和個性神態(tài)的敏銳觀察能力。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用變化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彩表現(xiàn)人物的能力。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學生作品,范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看學生作品,觀察身邊的老師和同學
    (1)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老師和同學你所熟悉的`外貌有明顯特征的同學和老師,選擇你認為的合適角度去表現(xiàn)他們。
    (2)可以畫頭像、半身像和全身像。
    (3)可以畫出老師工作、同學學習或活動時的情景,還可以畫他們的群像。
    (4)爭取表現(xiàn)出老師和同學的外形特征、神情特征。
    (5)開個展覽會,看看其他人觀后有什么想法老師和同學。
    1.畫前可以觀察所繪對象頭與身體的大致比例。
    2.可以先用鉛筆輕輕打草稿,老師和同學再用黑鉛筆仔細地勾畫,在觀察對像輪廓的基礎上,注意線條的輕重、粗細和濃淡的變化。
    3.還可以先用軟鉛筆或木炭筆畫出對象,再涂上薄薄的水粉或水彩色。也可以直接用濃重的水粉或水彩色去直接描繪。
    4.畫畫、貼貼也是一種很好的表現(xiàn)方法。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十一
    以教師節(jié)為契機,深化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同時,學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師為對象,通過記憶畫的形式完成“老師您好”的命題畫。
    1、學會找到熟悉人物的特點,畫一張半身人物像。
    2、能掌握某一位老師的長相特征并表現(xiàn)出來。
    教具:課件。
    學具:任何一種作畫工具、白紙、課本。
    教學過程:
    一、激趣:
    1、同學們,你們知道9月10日是個什么節(jié)日嗎?
    2、中國有一句古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蹦忝靼走@句話的意思嗎?
    如果大家還不能太理解,老師這里有一個小故事說給大家聽。
    老師講述與自己恩師的故事。
    4、學生自由回答,并說說喜歡的理由,進一步加深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師節(jié)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達你對老師的感情呢?
    (1)學生自由回答。
    課件出示:學生畫的老師畫像。
    6、今天我們一起拿起手中的畫筆將心中最敬愛的老師畫下來,好不好?
    7、板書課題。
    二、體驗、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學描述一下你喜歡的老師的樣子?最好說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點。學生自由描述,老師加以引導。
    2、現(xiàn)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畫出自己心目中老師的形象?
    (1)學生嘗試作畫。
    (2)老師選擇幾幅作品到講臺上進行觀察和分析。
    (3)為什么他們畫得不那么好呢?
    3、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難題。
    課件出示:不同的學生作品,畫的都是自己學校老師的畫像。
    看看這些同學畫的老師畫像,你能猜到他們畫的都是哪些老師嗎?
    學生自由分析,找到最突出的'特點,老師加以引導。
    4、現(xiàn)在再來想一想你最喜歡的老師的特征,現(xiàn)在你可以找到了嗎?
    5、課件出示:欣賞不同的學生作品,老師在色彩、服裝、背景上稍加指點。
    三、學生創(chuàng)作。
    四、老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yè)點評,總結(jié)下課。
    教學目標:
    1、加深學生對老師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尊師之情。
    2、提高學生的繪畫創(chuàng)作能力,選擇一定的表現(xiàn)形式。
    3、正確區(qū)別老師與學生之間外在的形象特征、神態(tài)。
    教學重難點:
    1、表現(xiàn)學生在教師節(jié)中向老師獻禮的場面和情意。
    2、把握師生的形象特征與神態(tài);主題明確,畫面內(nèi)容感人。
    教學準備:
    彩筆或水粉水彩畫工具、作業(yè)紙。
    導學:
    一、導入。
    1、組織教學,教師巡視紀律與畫具準備情況。
    2、談話導入。
    九月份有一個很特別的節(jié)日,那會是哪個節(jié)日呢?(教師節(jié))。
    為什么要有個教師節(jié)?
    二、說一說。
    1、在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同學們想一想,你從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師對你的關心和愛呢?
    2、你想怎樣來表達你心中的這份感謝之情呢?
    教師啟發(fā)學生,親手做一件小禮物|:設計一個特別的賀卡、做一件手工藝品等等。在這節(jié)美術課里,我們要用手中的五彩筆來描繪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愛之情。
    三、想一想:怎樣畫?
    1、構(gòu)思。畫面內(nèi)容:人物(學生與老師的區(qū)別有哪些?)、場景。
    2、作品表現(xiàn)形式:彩色筆、蠟筆、水粉水彩畫、國畫、鋼筆線描等。
    構(gòu)圖要飽滿,有主次之分。
    思考:可不可以借鑒一些畫家的作畫風格?
    4、創(chuàng)作。
    四、欣賞教材圖片。
    1、作者是怎樣畫出對老師的愛?
    2、他們畫出了老師的形象特征嗎?
    3、如何表現(xiàn)場景?
    五、作業(yè)與作業(yè)展示、講評。
    六、小結(jié)下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了解賀卡的有關知識,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步驟,能制作一張尊師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賀卡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聯(lián)想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
    3、德育目標:激發(fā)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養(yǎng)成尊師重教的優(yōu)良品格,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難重點:
    1、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2
    2、卡片的形象思考與設計構(gòu)成。
    教學準備:
    1、課前設置:在授課前,將多媒體教室的課桌布置為六個方塊,每方塊六個課桌。
    2、彩紙、雙面膠、剪刀、膠棒、彩色水筆。
    導學:
    一、導入:
    1、從課件片頭文字,圖片喚起學生對教師節(jié)的記憶。
    2、尊師重教風尚——自己表達對教師感激之情的方式(學生從信封袋中拿出祝詞,表述)。
    3、揭示課題:尊師卡片(板書)。
    二、認識體驗。
    1、拆分卡片:教師出示尊師卡片,讓學生拆分卡片。說說是由哪些部分構(gòu)成的?
    2、教師總結(jié)尊師卡片的構(gòu)成:襯底、形象、文字。(板書)。
    3、師生一起尋找卡片形象設計的規(guī)律。
    三、尋找形象。
    1、思考“祝老師笑口常開”的祝詞,演示形象設計方法。
    2、分析“鮮花送給您”演示形象思考方法。
    3、學生分析自己手中的祝詞(師生合作)。
    四、組合構(gòu)成。
    1、演示“祝老師笑口常開”“鮮花送給您”兩句祝詞的形象組合辦法。
    2、揭示步驟:畫、剪、貼、寫(板書)。
    五、欣賞卡片。
    1、引導逐一欣賞卡片,了解卡片的各種造型。
    2、強調(diào)選擇最佳位置,用筆書寫卡片祝詞。
    六、作業(yè)。
    (1)造型大膽。
    (2)書寫工整。
    (3)完整美觀。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十二
    1、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能用國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2、能大膽地添畫與詩歌情節(jié)有關的事物。
    3、體會古詩中的美景,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古詩《風》,對古詩內(nèi)容有初步的'了解。
    2、詩配畫作品4幅。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詩歌,進一步理解古詩內(nèi)容,感受古詩意境。
    (1)欣賞國畫,聽配樂朗誦古詩,進一步感受古詩的優(yōu)美意境。
    教師:聽著古詩,看著畫面,說一說你有什么感覺。
    (2)欣賞古詩歌曲,通過優(yōu)美的旋律再次感受古詩的意境,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大膽表演古詩《風》。
    2、師幼共同討論如何用國畫形式表現(xiàn)古詩內(nèi)容。
    (l)引導幼兒逐句討論作畫內(nèi)容。
    (2)討論作品內(nèi)容中的不同運筆方式:可用中鋒或側(cè)鋒表現(xiàn)什么內(nèi)容。
    3、幼兒創(chuàng)作。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并用國畫形式充分表現(xiàn)。
    4、作品展示,集體朗誦,感受和體會古詩中詩畫一體、詩情畫意的優(yōu)美意境。
    師幼一起將幼兒作品制作成宮燈,裝飾活動室(宮燈的四個面正好可以表現(xiàn)四句詩歌)。
    教學材料。
    [古詩]。
    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以教師節(jié)為契機,深化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同時,學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師為對象,通過記憶畫的形式完成“老師您好”的命題畫。
    教學重點:
    學會找到熟悉人物的特點,畫一張半身人物像。
    教學難點:
    能掌握某一位老師的長相特征并表現(xiàn)出來。
    教學準備:教具:課件
    學具:任何一種作畫工具、白紙、課本
    教學過程:
    一、激趣:
    1、同學們,你們知道9月10日是個什么節(jié)日嗎?
    2、中國有一句古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蹦忝靼走@句話的意思嗎?
    如果大家還不能太理解,老師這里有一個小故事說給大家聽。
    老師講述與自己恩師的故事。
    4、學生自由回答,并說說喜歡的理由,進一步加深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師節(jié)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達你對老師的感情呢?
    (1)學生自由回答。
    課件出示:學生畫的老師畫像。
    6、今天我們一起拿起手中的畫筆將心中最敬愛的老師畫下來,好不好?
    7、板書課題。
    二、體驗、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學描述一下你喜歡的老師的樣子?最好說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點。
    學生自由描述,老師加以引導。
    2、現(xiàn)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畫出自己心目中老師的形象?
    (1)學生嘗試作畫。
    (2)老師選擇幾幅作品到講臺上進行觀察和分析。
    (3)為什么他們畫得不那么好呢?
    3、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難題。
    課件出示:不同的學生作品,畫的都是自己學校老師的畫像。
    看看這些同學畫的.老師畫像,你能猜到他們畫的都是哪些老師嗎?
    學生自由分析,找到最突出的特點,老師加以引導。
    4、現(xiàn)在再來想一想你最喜歡的老師的特征,現(xiàn)在你可以找到了嗎?
    5、課件出示:欣賞不同的學生作品,老師在色彩、服裝、背景上稍加指點。
    三、學生創(chuàng)作。
    四、老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yè)點評,總結(jié)下課。
    教學要求:
    1、 加深學生對老師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尊師之情。
    2、 提高學生的繪畫創(chuàng)作能力,選擇一定的表現(xiàn)形式。
    3、 正確區(qū)別老師與學生之間外在的形象特征、神態(tài)。
    教學重點:
    表現(xiàn)學生在教師節(jié)中向老師獻禮的場面和情意。
    教學難點:
    把握師生的形象特征與神態(tài);主題明確,畫面內(nèi)容感人。
    教學準備:
    彩筆或水粉水彩畫工具、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組織教學,教師巡視紀律與畫具準備情況。
    2、談話導入
    九月份有一個很特別的節(jié)日,那會是哪個節(jié)日呢?(教師節(jié))
    為什么要有個教師節(jié)?
    二、說一說
    2、你想怎樣來表達你心中的這份感謝之情呢?
    教師啟發(fā)學生,親手做一件小禮物|:設計一個特別的賀卡、做一件手工藝品等等。
    在這節(jié)美術課里,我們要用手中的五彩筆來描繪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愛之情。
    三、想一想:怎樣畫?
    1、構(gòu)思。畫面內(nèi)容:人物(學生與老師的區(qū)別有哪些?)、場景
    2、作品表現(xiàn)形式:彩色筆、蠟筆、水粉水彩畫、國畫、鋼筆線描等。
    構(gòu)圖要飽滿,有主次之分。
    思考:可不可以借鑒一些畫家的作畫風格?
    4、 創(chuàng)作
    四、欣賞教材圖片
    1、作者是怎樣畫出對老師的愛?
    2、他們畫出了老師的形象特征嗎?
    3、如何表現(xiàn)場景?
    五、作業(yè)與作業(yè)展示、講評
    六、小結(jié)下課。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了解賀卡的有關知識,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步驟,能制作一張尊師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賀卡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聯(lián)想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
    3、德育目標:激發(fā)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養(yǎng)成尊師重教的優(yōu)良品格,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難重點
    1、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2、卡片的形象思考與設計構(gòu)成
    教學準備
    1、課前設置:在授課前,將多媒體教室的課桌布置為六個方塊,每方塊六個課桌。
    2、彩紙、雙面膠、剪刀、膠棒、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從課件片頭文字,圖片喚起學生對教師節(jié)的記憶。
    2、尊師重教風尚——自己表達對教師感激之情的方式(學生從信封袋中拿出祝詞,表述)
    3、揭示課題:尊師卡片(板書)
    二、認識體驗
    1、拆分卡片:教師出示尊師卡片,讓學生拆分卡片。說說是由哪些部分構(gòu)成的?
    2、教師總結(jié)尊師卡片的構(gòu)成:襯底、形象、文字。(板書)
    3、師生一起尋找卡片形象設計的規(guī)律。
    三、尋找形象
    1、思考“祝老師笑口常開”的祝詞,演示形象設計方法。
    2、分析“鮮花送給您”演示形象思考方法。
    3、學生分析自己手中的祝詞(師生合作)。
    四、組合構(gòu)成
    1、演示“祝老師笑口常開”“鮮花送給您”兩句祝詞的形象組合辦法
    2、揭示步驟:畫、剪、貼、寫(板書)
    五、欣賞卡片
    1、引導逐一欣賞卡片,了解卡片的各種造型。
    2、強調(diào)選擇最佳位置,用筆書寫卡片祝詞
    六、作業(yè)
    1、要求
    (1)造型大膽(2)書寫工整(3)完整美觀
    2、巡回指導
    六、評講
    評價不能局限于繪畫或制作表現(xiàn)的異樣,更重要是通過評價繼續(xù)構(gòu)建師生友誼之橋,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十四
    1、根據(jù)各自的意愿和方法制作不同的扇面。
    2、體驗搖動扇子時的涼快感覺。
    1、每人自帶扇子一把。
    2、用各種廢舊彩紙、報紙等裁成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或不規(guī)則圖形(大致為16開大?。脕碇谱魃缺男“羧耸忠环?,繩子、雙面膠、剪刀若干。
    1、各種各樣的扇子。
    (1)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扇子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2)聞一聞自己的扇子香嗎?它是用什么東西做成的?
    (3)搖一搖自己的扇子,感覺到了什么?
    2、做把扇子。
    (1)教師介紹材料。你想做一把什么樣的扇子?
    (2)根據(jù)個別幼兒的想法,教師先制作一把扇子。完成作品后,請個別幼兒試一試。
    (3)教師提供小棒,每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紙張,嘗試用折疊或撕貼的方法來制作扇子,并適當進行裝飾。
    (4)在制作過程中幼兒可嘗試搖動扇子,驗證扇子的質(zhì)量,并作局部調(diào)整。
    3、扇子搖搖。
    (1)制作完扇子后,幼兒間互相扇一扇,說一說有什么感覺。
    (2)幼兒互相欣賞作品,說一說扇子的制作方法,教師一一為幼兒的作品簽上姓名。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十五
    2、學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師為對象,通過記憶畫的形式完成“老師您好”的命題畫。教學重點:學會找到熟悉人物的特點,畫一張半身人物像。教學難點:能掌握某一位老師的.長相特征并表現(xiàn)出來。
    教具:
    課件學具:任何一種作畫工具、白紙、課本。
    一、導入。
    1、組織教學,教師巡視紀律與畫具準備情況。
    2、談話導入。
    九月份有一個很特別的節(jié)日,那會是哪個節(jié)日呢?(教師節(jié))為什么要有個教師節(jié)?
    二、說一說。
    1、在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同學們想一想,你從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師對你的關心和愛呢?
    2、你想怎樣來表達你心中的這份感謝之情呢?
    1、構(gòu)思。畫面內(nèi)容:人物(學生與老師的區(qū)別有哪些?)、場景。
    2、作品表現(xiàn)形式:彩色筆、蠟筆、水粉水彩畫、國畫、鋼筆線描等。構(gòu)圖要飽滿,有主次之分。
    思考:可不可以借鑒一些畫家的作畫風格?
    4、創(chuàng)作。
    四、欣賞教材圖片。
    1、作者是怎樣畫出對老師的愛?
    2、他們畫出了老師的形象特征嗎?
    3、如何表現(xiàn)場景?
    五、作業(yè)與作業(yè)展示、講評。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形象。
    3、通過繪畫,聯(lián)系師生之間的感情,培養(yǎng)師愛生,生敬師的良好師生關系。
    教學重難點。
    表現(xiàn)我的老師,生動表現(xiàn)“心中”的老師的形象。
    教學建議:
    2、能否突出主題,畫面生動有趣。
    3、能否把握畫面,并配合好相應的環(huán)境、背景。
    4、能否與同學交流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
    教學實施建議:
    1、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相關范圖、兒童畫等。
    學生準備油畫棒水彩筆等。
    2、課堂教學。
    發(fā)展階段:小組交流“我心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學生談自己心中的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說己對老師的真實感受,以及對老師的期望)。
    畫面交流:教師運用準備好的畫面(2-3個不同性別,表情、動作的教師形象)以及3-4個畫面背景,讓學生來搭配以下“哪個老師的形象搭配哪種背景合適,為什么?”讓學生說一說,是否發(fā)現(xiàn)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師的科目的區(qū)別,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現(xiàn)人物的情緒、狀態(tài)。
    分析范畫:分析課本中的范畫,“老師,我喜歡這樣的您,最害怕……”讓學生談談那個同學為什么這樣畫,鼓勵孩子畫己心中的老師,寫出給老師的心里話。
    布置作業(yè):教師歸納學生的評述,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學生完成創(chuàng)作后與同學進行交流。
    3、課后拓展:引導學生用其他的表現(xiàn)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十七
    一、設計意圖:
    進入大班后,在我們的美術園本課程中幼兒開始接觸人物寫生。這要求幼兒有細微的觀察能力,老師是幼兒最熟悉的人物形象,因此,我為幼兒設計了這次活動。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人物寫生,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們把難點分成幾步開展。如這一次是面部特征,下一次可以是體形等。這一次是觀察,下一次可以觀察側(cè)面。這樣分步進行,會更有利于幼兒表達、表現(xiàn)。
    二、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細微的觀察能力,進一步引導幼兒抓住人物的面部特點大膽表述。
    2、通過對老師的描述加深對老師的感情。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對好朋友面部觀察的經(jīng)驗。
    2、紙、筆人手一份。
    四、活動過程:
    (一)、表情游戲。
    師:先做一個開心的,哈哈!再做一個傷心的,嗚嗚?。ㄓ變鹤鱿鄳谋砬椋?BR>    (二)、引導觀察:
    1)師:你有好朋友嗎?請你說一說他長得怎么樣?讓其它小朋友猜一猜?(個別幼兒講述)。
    3)請你們再觀察另外一位老師,這回要請小朋友先觀察老師的臉型,接著是發(fā)型,最后是五官。
    4)比較一下兩位老師的頭部有什么不一樣?
    5)小朋友觀察的這么仔細,干脆我們來為老師畫一張畫吧。請老師們評一評誰畫的最像。
    6)那你想畫哪位老師?她正在干什么呢?
    (三)、幼兒操作、寫生。
    老師提醒:可以邊畫邊觀察,有順序地畫。
    (四)、評價。
    師:請小朋友介紹一下自己的畫,畫的是誰?像不像?她在干什么呢?
    美術老師上課教案篇十八
    訓練學生對人物外形特征和個性神態(tài)的敏銳觀察能力。
    訓練學生用變化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彩表現(xiàn)人物的能力。
    教學媒體:學生作品,范畫。
    一課時。
    一、導入:。
    看學生作品,觀察身邊的老師和同學。
    二、新授:
    (1)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老師和同學你所熟悉的外貌有明顯特征的同學和老師,選擇你認為的合適角度去表現(xiàn)他們。
    (2)可以畫頭像、半身像和全身像。
    (3)可以畫出老師工作、同學學習或活動時的情景,還可以畫他們的群像。
    (4)爭取表現(xiàn)出老師和同學的外形特征、神情特征。
    (5)開個展覽會,看看其他人觀后有什么想法老師和同學。
    三、指導學生練習:。
    1.畫前可以觀察所繪對象頭與身體的大致比例。
    2.可以先用鉛筆輕輕打草稿,老師和同學再用黑鉛筆仔細地勾畫,在觀察對像輪廓的基礎上,注意線條的輕重、粗細和濃淡的`變化。
    3.還可以先用軟鉛筆或木炭筆畫出對象,再涂上薄薄的水粉或水彩色。也可以直接用濃重的水粉或水彩色去直接描繪。
    4.畫畫、貼貼也是一種很好的表現(xiàn)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