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一種對作品進行解讀和分析的方式,通過表達我們的觀點和感受,我們可以深入理解書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在寫讀后感時,可以借鑒他人的觀點和評價,但不要完全依賴他人的說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一
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
為響應我校蒲公英計劃,寒假期間我和孩子一起讀了本書。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愛的教育》的讀后感——正確的愛。
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十年創(chuàng)作完成的,全書采用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因此書名又叫《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的日記》。內容主要包括發(fā)生在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如: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性,啟發(fā)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的精細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而那眾多豐滿的人物,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常有俠義之舉,且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黄穼W兼優(yōu),助人為樂的班長代洛西;虛榮狹隘的瓦提尼;傲慢無禮的諾卑斯;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自強不息的克洛西等等。
整部書用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孩子的眼光,寫了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們接受。能引導孩子們自己去關注,欣賞,品味,思考,引導孩子們用愛心與身邊的每個人相處。
書中從10月開學的日子寫到了來年的7月畢業(yè)的日子。每個月里面都會有老師講的一篇故事。這些故事在意大利和許多國家早已家喻戶曉,成為教育和鼓勵孩子們積極進取的名篇佳作。
在第一個月的故事之前,小主人公這樣說:“如果老師天天都會像今天這樣給我們講故事聽,我一定會喜歡上學的?!笨?,多么單純。我相信我們班無論尖子生還是后進生都是這樣想的,我說以前我的故事興趣班為啥總那么多學生愛去,今天我明白了這個道理。興趣,很重要,課改,還得朝著激情高效走下去,加油,戰(zhàn)友們。
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教育如是。
我們學校留守兒童居多。誰來給他們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各種關愛?或者他們又可以從哪里學習去愛別人?我們每周進行的以愛育愛是老師給予的愛,每周的德育作業(yè)是愛給予家人,可是這些遠遠不夠,我們應該給他們樹立榜樣的力量,每年的開學第一課我們都會陪著孩子們觀看,不止全國,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令人感動的事例,從生活中學習中發(fā)現(xiàn)和尋找好的典型,相機教育,教會他們什么是正確的愛,懂得怎樣生活,怎樣學習,怎樣做人。曾轟動一時的各種三觀不正的案例,都為家庭和國家?guī)砗艽蟮臎_擊,即使成績優(yōu)異,但是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必將會是整個社會的災難。所以,正確的愛,才是當下我們愛的教育的重點。
其實每一本書都有讀過后的感悟,每個人的感悟都不相同,就像蒲公英,它們雖微不足道,但它們的思維也朝向四面八方,在不為人注意的時候隨風飛起,在或貧瘠或富足的地方都能生根發(fā)芽,為最需要改變的地方帶去未來的希望。
每一粒希望的種子,都能夠萌發(fā)成寬廣的天地,每一顆無私的愛心,都能夠支撐起求知的渴望。讓我們做那漫山遍野的微風,用正確的愛把手中的蒲公英送到正確適合的地方去。愿我們的蒲公英真正自由,淳樸,堅強!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二
我們經(jīng)常會遨游書的王國,總會有一些令人感動的、開心的、討厭的、憤怒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們領悟到了許多道理。
最近,我在看一本叫做《愛的教育》的書,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耗費了十年的時間創(chuàng)作完成的。全書采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故事。從十月《開學的日子》寫到七月《永遠的離別》,每章每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民族,小至朋友父母,處處緊扣人心。
這些故事個個都讓人熱淚盈眶,而且細微處見真情,平凡中寓崇高,作者仿佛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領悟到了許多人之常情的道理,書中的人物精神值得好好學習學習。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三
《愛的教育》這本書早有聞說,但一直沒有時間坐下來細細品讀。雖然更多的時間用在教學上,但還是堅持抽空讀完這本書,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對于為人師長,為人子女應該是一本頗有裨益的教育經(jīng)典。
《愛的教育》采用的是日記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讀來顯得真實,富有親切感。整部小說,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不平凡的人物。這些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正因為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
讀著《愛的教育》,我思緒萬千;合上《愛的教育》,我心潮起伏?!皭凼鞘裁??”這一問題在我腦海中不斷縈繞。愛是人類的永恒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
回想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時在課堂上孩子不聽話時,會忍不住狠狠地批評他們,但效果并不太好,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因為孩子們有思想,有想法, 作為教師要想讓學生聽話,首先要走進他們,了解他們,與他們交流、談心,用一顆真誠的愛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真正了解學生的需要, 選擇恬當?shù)慕虒W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興趣,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是愛的事業(yè)。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老師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同時還要教學生學會去愛,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所有需要愛的人!
孔子曾說:“仁者愛人”有仁愛之心,才能當一名合格的教師。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四
這個假期,老師讓我們回家讀一本叫《愛的教育》的書。
這本書里的主人公叫安利柯。他是一個普通的小學生,但他愛寫日記,每一篇都是一個小故事。有寫校園故事的,有寫同學家庭故事的,有寫老師的等等。
其中我讀過的感受最深的故事有兩篇!一篇《新老師》,新老師,他是一位花白頭發(fā),臉上堆滿皺紋的老先生。他老是瞪著他們看,說話很大聲,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安利柯心里想,離放假還有九個月的時間,該如何跟老師相處呢!有一次老師叫他們默寫,老師認真的看著他們,看到有一個同學臉上長紅紅疙瘩,就關切地問他有沒有發(fā)燒。后面有一個學生,跳到椅子上玩娃娃,老師回頭一看,那位同學連忙坐下,心里想著老師準要罵他了,可是老師只是輕輕的把手放在他的頭上說:下次別再這樣做了。
讀了這篇日記,我感受到了。老師偉大的愛!
還有一篇叫《貧民窟》,小主人公安利柯和他的媽媽。姐姐去給窮太太家送布,那位窮太太的事是在報紙上登載過的。他們到了那個窮太太家一看,沒想到竟然是他的同學克洛西家。他的父親去了美洲好幾年,他母親又生了重病,不能挑著擔子去賣菜。所以他們的生活變得很困難,讀書也就成了問題,連盞燈都點不起,害得他只能在那樣黑暗中的環(huán)境學習。安利柯的母親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他們家!出來的時候,他母親對安利柯說:看你的那個同學,他是多么的刻苦啊,你呢,什么都不缺少,還不愿意用功。那孩子一天的勤奮比起你一年的勤奮恐怕還要多的多。那孩子才應該得幾等獎啊。
讀完這篇故事。我的心里感受很深。特別是安立柯母親最后對他說的那些話!也深深地提醒了我們,長在這個時代,什么都不用愁!真的應該好好努力學習了!長大后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五
在20xx這個特殊的新年里,我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這一個月都宅在家讀書看報。當我讀完了《愛的教育》,滿心滿眼氤氳著無限的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例如:每月例話中----瑪爾可六千英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瑪爾可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聯(lián)絡??勺詮纳洗维敔柨傻膵寢寣懶耪f身體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lián)系。家里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瑪爾可想媽媽想得快死了。終于,13歲的瑪爾可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
瑪爾可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這個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遜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I備好一切,瑪爾可開始了六千英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的時間,憑借著瑪爾可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白衣戰(zhàn)士們面對兇狠的病毒卻勇敢地挺身而出擋在全國人民的面前;鐘南山84歲高齡卻仍心有大愛駐扎疫情第一線;再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加以體會。
生活中從不缺乏愛,上一年的暑假,我自己騎車去上暑假班的時候,然后到了半路,前面有一塊大石頭,我下車試著搬開,可是我力氣太小了,搬不動,忽然有一雙粗糙而有力的手放在石頭上,一下子搬開了那塊石頭,我抬頭,看見了一個叔叔,是他幫我搬開石頭的,我看了看時間,噢,快遲到了,我連忙說了聲謝謝就走了。?。∵@個世界真是處處充滿愛??!
請你帶著一顆圣潔的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fā)現(xiàn):“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心,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闭埬愠松稀皭邸钡男≈?,走完屬于你愛的人生。
因為有愛,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BR>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六
這愛之組曲的第一章時父愛——用心良苦的愛,安利柯的父親在書里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他總是采用一種循循善誘的方式來教育安利柯指引他走向純潔的大們。在書中有一張是《愛國》,這是一封安利柯的父親給安利柯寫的關于愛國教育的信。信中巧用修辭,道出愛意大利的原因,而且假設安利柯在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爭中當了逃兵,別人會如何看待他。安利柯從父親的信中收到了愛國教育。
父親對安利柯的愛是良苦用心的。他希望兒子成為國家的棟梁。父愛如山那!我的父親也是一樣。他是那樣愛我。總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我檢查作業(yè),帶我出去玩,我想安利柯一定和我一樣愛自己的父親。
愛的組曲第二章時友愛——互幫互助的愛,安利柯班有一個典型的助人為樂的人物;卡隆。他總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看見弗蘭迪和另三個學生欺負洛克西??稍诼蹇宋饔媚吭腋ヌm迪一伙兒人以圖反擊時。本來與事無關的卡隆卻主動站出來替克洛西承擔了責任。于是洛克西很愛卡隆。卡隆每當被老師稱贊的時候,他就覺得好像稱贊自己似得。打心眼里高興。
這互幫互助的愛就好像一杯純美的玉液瓊漿,純凈而芳香。使許多樂于助人的同學們沉浸在這幸福的愛之中。
《愛的教育》是一幅永不褪色的名畫,是一片永不流失的海洋。又是一塊至真至純的愛之福地。更是一支被演繹了百年的,詠嘆圣潔人心的愛之組曲!
這是第一本讓我覺得奇怪的書。
不知不覺,這本厚厚的書被我看完了。里面的每一個文字似乎都把我征服了,令我產(chǎn)生一種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整本書一口氣吞進肚子里。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逼迫著我去領悟,領悟的每一刻擁有足夠的時間讓我感動。
因為愛,是最令人感動的!
因為愛,是對父母的信賴!
在生活中,我們也有像安利柯一樣多的愛,只是我們沒有他細心,沒有認真地去觀察這個世界。扶老奶奶過馬路,老師對學生的鼓勵,扶起跌倒的小朋友……這些都是愛,即使那些事情再怎么微不足道,也要有愛才能做出。小小年紀的安利柯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微不足道的愛,就連細心的科學家也未必能比他及時發(fā)現(xiàn)。他是多么的善良!
若每個人都像他一樣,那這個世界就會有許多愛,如同孔子說的“大同”社會,社會安定,沒有剝削,沒有戰(zhàn)亂,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這會是多么美好的世界!
愛,的確是不可以教育的,但可以用心去感悟,最后,你便會被它所感動。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七
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最近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我的心久久被感動包圍著。
《愛的教育》是一本凈化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是那平實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fā)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感人至深。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述了一群充滿活力,進取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我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那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教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愛應當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睈凼且淮螞]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簡便,每一天也會有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恩里科的生活,看到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以及怎樣去愛的。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愛,是一次永遠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行,一路上經(jīng)歷著許許多多或歡樂,或憂傷,或感動,或幸福的風景。它讓你感受到人生的絢麗多彩。教育中有愛,才會真正讓孩子,讓教師擁有更加豐盛的心靈。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八
最近老師讓我們看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我只看完了第一章和第一張續(xù)。愛的教育第一章主要寫的是:主人公安利柯小學時的故事。愛的教育以類似日記的形式寫出安利柯的小學生活。開學了,鄉(xiāng)間的三個月,夢也似的過去,又回到了這丘林的學校里來了。早晨母親送我到學校里去的時候,心還一味想著在鄉(xiāng)間的情形哩,不論哪一條街道,都充滿著學校的學生們。有一天,安利柯走進學校。剛剛發(fā)生了個意外,洛佩諦,二年級的學生。上學來的時候,有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忽然離開了母親的手,倒在街上了。這時,街車正往他倒下的地方駛來。洛佩諦眼見這小孩將被車子軋傷,大膽地跳了過去,把他拖救出來。不料他來不及施出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了自己。突然有一個婦人發(fā)狂似的奔到,從人堆里掙扎進來,這就是洛佩諦的母親。另一個婦人同時跑攏去,抱了洛佩諦的母親的頭頸啜泣,這就是被救出的小孩的母親。兩個婦人向室內跑去,我們在外邊可以聽到她們“啊!洛佩諦呀!我的孩子呀!”的哭叫聲。
續(xù)集第一章的主要內容是:安利柯小學畢業(yè)了,很用功讀書。讀書讀到深夜,瞌睡來了常伏在書上熟睡,自己也不知道。父親知道了這情形,曾這樣地提醒安利柯:“安利柯!你不是用功過度了嗎?昨夜你是伏在書上睡到今晨的吧,從黃昏一到位子上就睡著了!用功原要緊,但如此地用功是有害身體的。這樣地把身體弄壞了,所用的功也如同水泡,結果與怠惰沒有兩樣。身體弄壞了,什么事都做不成。你現(xiàn)在正是要緊時期呢,十四歲的血氣旺盛的少年,如果一味讀書,甚至于要在案上昏睡,將來身體壞了就要一生成為廢物。先生說你在學校中成績最好,我聽了原快活,但與其你這樣過于用功把身體弄壞,寧愿你強健地成長啊!”可是安利柯還一味地歡喜用功,毫不運動,每日每日只是讀書。竟至連先生所不知道的歷史上的事,他也知道,弄得同學們?yōu)橹泽@。不料果應了父親的預料,學年試驗一完畢,安利柯病了。最初,醫(yī)生診斷為胃腸炎,后來竟變了傷寒,并且連氣管也有了毛病,三四周中只能飲些牛乳,仰臥了動彈不得,苦楚萬分。后來,安利柯的父母把安利柯送到桑·德連寨的叔父那里。
續(xù)集的感受是:安利柯很用功讀書,但不注重身體是不行的。
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格言,格言總是可以激勵我們奮發(fā)向 上,朝著自己的目標理想去勇往直前。
我喜歡的格言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 句格言的意思是:雖然每分每秒的時間是很珍貴的,但是,金錢 也是很珍貴的,可是就算金錢再怎么珍貴,一旦時間過去,就會 一去不復返,金錢是無論如何也買不到的它的。
時間給我們每個人的都是相等的,它不會給誰的多或是少。
有的人,能在這樣的時間里做出一番事業(yè)來,幸福得過著豐衣足 食的日子;有的人,卻只能虛度年華,浪費時間。 在寫字時,時間在筆尖上溜過;睡覺時,時間在睡夢中悄 悄地走過;發(fā)呆時,時間從呆眼中掠過;當你發(fā)現(xiàn)時間是這樣的 流過,感到無奈時,它又從你那無奈的嘆息聲中伶伶俐俐的跨過。時間就是這樣流逝如飛,怎樣也挽留不住的。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在這有限的生命中,去好好學習,不要重演“少壯不努 力,老大徒傷悲”的悲劇。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九
這是一部教育類的著作,但在我看來,但更傾向于兒童文學,相較于那些寓言、童話,這本《愛的教育》更加直接地教人在生活中如何去愛人、愛己、愛國、愛家。
它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發(fā)表于1886年,贏得了廣泛聲譽,甚至于可媲美盧梭的《愛彌爾》所帶給人們的價值。
《愛的教育》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通過日記體的形式,描寫了發(fā)生在他身邊的各式各樣令人感動的小故事,字里行間都把“愛”展現(xiàn)得精湛厚重、淋漓盡致,激勵著青少年們迎接現(xiàn)實生活的挑戰(zhàn),用愛心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世界。正如作家所說:它飽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蕩的情愫無不使所有的人留下動情的眼淚。
在這個物欲橫流、道德缺失的時代里,人們心中或多或少地缺乏一種博愛思想。在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的如今,人們更多地重視的是自我的滿足,多時渴望得到而吝嗇付出。
我們所談的教育,特別是如今提倡的素質教育,使人們從單純地重視知識傳授而有所轉變,在基礎教育中,人們越來越重視人的素質教育。國民素質的真正體現(xiàn)并非完全取決于學問的高低,而是道德修養(yǎng)的高低的體現(xiàn)。也誠如我們的孔夫子所提倡的施行“仁愛”的教育方式。
愛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它可以擁有海納百川的包容大度,一種知禮守儀的從容不迫,一種向善的態(tài)度言行。東西方文化盡管有很大的差異,但在宣揚仁愛這個大主題上面卻是空前的一致。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再守禮又有什么意義?”孔子在這里闡述了“仁”與“禮”的關系,即,“仁”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而“禮”是一個人外在的東西,所謂“誠于中而形于外”,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仁愛之心,不管他外在表現(xiàn)多么彬彬有禮,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在這種情況下,《愛的教育》是和我國所提倡的孔子的仁愛不謀而合的。由此可見,古往今來,愛對人們的教育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在《愛的教育》中,教導我們要樹立自己的信仰,對朋友予以包容,對錯誤要正確對待,對貧者要報以關懷,對父母要尊敬愛戴。要學會勇敢、堅強、不屈不撓的意志,要有為國家興亡而隨時準備獻出生命的奉獻精神。
作品通過日記體的格式來敘寫,它顯得更系統(tǒng)更有序,也更能吸引讀者,它的每一則故事都教給人不同的道理,這樣用日記體串連比單個的排列組合一個個故事更容易引人入勝,具有連貫性、穿插性。
而通過對作品中主人公以及他所發(fā)生的故事的描寫,一方面向我們講述了如何施行教育,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孩子天性中的純潔、善良。我們知道,孩子的啟蒙教育是有為重要的,人的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就在兒童時代。這部作品也正是順應這一特點,用孩子的眼光去寫成。
這部作品中有一些故事是與其它的故事不同的,即《每月例話》。它不是與主人公安利柯相關的事,以為國家獻出了生命的那些少年的故事為題材,因為與孩子的年齡相近,所以讓孩子覺得貼近,這樣的故事更能達到效果。
其實,愛的教育就是一種意識教育,由小愛到大愛,由大愛到博愛。
我們經(jīng)常把愛掛在嘴邊,而愛的真正涵義我們卻難以真正界定。
在西方,愛是一種信仰,一種與人為善,最終引導人們走向光明的方法。
在教育中,多的是教育論述和理論,而專門這樣以故事的方式來和我們討論教育的著作是少之又少的。我們缺乏的就是一種平實的教育方法。所以,這部《愛的教育》是難能可貴的。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
暑假里我讀了很多書,其中讓我感悟最深的一本書是《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亞米契斯的作品,是世界文學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為最富愛心和教育性讀物。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撰寫的小說,全書共有100篇文章,每一篇章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的精髓深入,大到國家團結友愛、小到父母、師長朋友之間的愛,處處令人感動?!稅鄣慕逃穯⒚闪撕⒆拥募冋嫔屏?、寬容無私的情懷。
《愛的教育》中讓我感覺觸最深的是文章中主人公的父親了。他讓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但他采取的措施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也不是粗暴的警告,而是溫柔如春風吹拂楊柳般的勸導。
雖然《愛的教育》只是小孩子寫的日記,但是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受。我也要向書中具有良好品質的人物學習。學會關心別人,用一顆熾熱的心去幫助別人。所以我自己要做好榜樣帶動身邊所有的人。對于父母的嘮叨,我應該好好理會;對于老師對我的要求,我應該去實踐;對于同學對我的意見,我應該去采納。
因為我知道這些是對我“愛”的教育。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一
在《愛的教育》中有這樣一篇日記——“照看爸爸的孩子,”全文都融入了濃濃的愛意。講述的是一個鄉(xiāng)下孩子進城探望生病的父親的故事,讓我看了以后淚流滿面。
在醫(yī)院里,小男孩西西洛把一個病人誤當做自己的父親,細心照顧。孩子日夜守護著給他喂水、喂藥,病人每呻吟一聲,孩子的心就跟著緊縮一下……可在后來,故事并沒有按照我們慣常的想象往下發(fā)展,而是發(fā)生了一個另人難以預料的轉折:當他發(fā)現(xiàn)病人不是自己的父親時,父親讓他回家,西西洛依然留下照顧那個病人,爸爸被感動了,醫(yī)生也被感動了,直到那個病人去世,西西洛才依依不舍的離去。
多么可愛,多么淳樸的西西洛呀,他不怕苦,不嫌臟為病人服務著。西西洛不愿意自己離開他的爸爸,孩子這樣說:“不,爸爸……他愿意我在他身邊,現(xiàn)在他病很重,再忍耐一下吧,我沒有勇氣離開他……”西西洛是發(fā)自內心的,他是對愛的傳遞。
就是這句樸素的話語,能讓任何一下健談的、自以為高尚的成年人啞口無言。愛的美德正是我們急不可待的要教到孩子手里的珍寶。那么什么是愛呢?忍不住想要引用圣??诵跖謇锿捴行⊥踝诱f過的一句放:“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一口水井?!背齾s各種對愛的術語化很強的解釋,我想愛就是這要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夠擁有它,不僅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運和的勇氣,但水井,卻能為我們的前行提供永遠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們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頭。
而更讓我們這些自詡為教育者的成人失措的是,盡管愛的表現(xiàn)有很多,真正能使其成為受教育者靈魂精髓的那部分卻不能強意授予,只有一種力量能有效,那就是——感染。一旦疏忽了這點,愛便失卻了成為品格的動力,而淪于虛假和下流。屆時,這不僅將成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悲哀,更將是家國之悲哀,同類之不幸。
作為教育者,拒絕冷漠,傳播愛心,不僅僅是我們對于自己的一份責任,更是我們對受教者、對社會的一份責任。就讓我們懷揣樸素的關愛,把心中的這口水井帶給沙漠中行走的孩子,帶去安全和保障,更帶去靈魂的浸潤和生命的水源。
這時我不由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對父親,對母親是怎樣的呢?在他們勞累一天,我是聽話的嗎?當他們生病時,我?guī)退麄兌瞬璧顾藛??不,我沒做到。通過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要學習西西洛,學習他愛的無私。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對同學更加關愛,對老師更加尊進,對父母更加孝順。讓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愛。把愛給別人,也給自己更開心。更讓我感受到要尊重父母親,關愛同學,關心朋友,把愛給別人,也給自己更開心。這樣才會讓世界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二
讀著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我的感想已盈滿頭腦并充斥著我的指端。
現(xiàn)實中,我們的教育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何如書中一個個令人感動、令人難忘的故事所具有的教育力和震撼力!拿起它,教育我們的孩子吧!我曾試著把書中的故事一個個地講述、分解給我的學生們聽,然而我更多地從他們迷離的眼神和不屑一顧的反應中,看到了教育的缺失。
當代教育家劉彭芝在她的《人生為一大事來》中寫道:何為人才?我認為重點有兩條,一是高尚品德,二是聰明才智。而高尚品德與聰明才智相比,高尚品德更重要。高尚品德是靈魂,是精神,有了高尚品德,聰明才智才可以服務于祖國,造福于人民。所以,高尚品德是道,聰明才智是器,道在器之上。
《愛的教育》對上述觀念進行了很好的詮釋。在意外事件這則日記里,三年級的羅貝蒂為救一個即將被車輪撞傷的一年級小男孩,大膽地快跑過去,抓起男孩,把他放到安全的地方,而自己的腳卻被車輪碾碎,落下了終身殘疾。一個三年級的少年就具有這樣舍己救人的品質,這源于他心中的愛。在卡拉布里亞男孩這則日記里,老師這樣教育學生:要愛護你們這位遠道而來的兄弟他出生在一片光榮的土地上,那片土地賦予了意大利許多杰出的人物如果你們當中任何人因為這位同學不是出生在我們省而冒犯了他,那么,冒犯的人在走過三色旗時,將再也不配從地上抬起他的眼睛。 老師緊緊抓住這件平常的小事,用自己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向學生進行了一次富有激情的團隊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在閣樓里這則日記里,當恩利科扛著亞麻布和他姐姐、母親來到他們通過報紙看到的那個貧窮的人家實施救助時,我突然認出了科羅西(他的同學)的紅頭發(fā)和劣質茄克當恩利科輕聲把這個情況告訴他的母親時,母親提醒他說:看到你送救濟品給他母親,他也許會感到羞愧的。別跟他說話。而就在科羅西轉身看到恩利科時,母親推了恩利科一把,于是我沖他跑過去,擁抱了他。多么細致的刻畫!是什么讓恩利科母子做出了這些反應?是愛心,是因為他們一家人都具有同情弱小的情懷。
再看父親的教育。在學校這則日記里,父親寫到,假如你沒有去上學,你的日子該是多么的可憐和可悲啊!假如這場運動停止了,人類就將退回到野蠻的狀態(tài)下。這場運動是進步,是希望,是世界的光榮鼓起勇氣來吧,孩子大軍里的小兵!你的書本就是你的武器,你的班級就是你的連隊,戰(zhàn)場是整個地球,勝利就是人類的文明。這種勸慰孩子好好學習的方式中飽含的是父親真摯的愛,較之我們的棍棒辱罵教育,顯得多么有力!
再看老師讓孩子們抄寫和學習的一個個每月故事,在倫巴第的小哨兵里,一個孩子為了國家,在刺探敵情中犧牲了生命;在撒丁島的擊鼓少年里,一個孩子為了拯救軍隊,失去了一條腿;在爹爹的護士里,一個孩子面對非親的病人,無私地奉獻自己等等等等,這種愛的教育就在這一個個的故事之中實現(xiàn)了。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三
在劉老師的推薦下,這段時間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發(fā)生在小學生安利柯生活里的點點滴滴,父母寫的啟發(fā)性文章,還有老師講的每月故事。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有一艘輪船從西班牙開往意大利,船上有個可憐的少年,兩年前被賣給了戲法班子挨打受罵,從沒吃過一頓飽飯,后來逃到意大利領事館尋求保護。領事可憐他,把他帶回了國。三個不是意大利人的乘客,聽了少年的經(jīng)歷,出于同情,給了他一些銀幣銅幣,少年回到床位上睡覺,卻聽到那三位乘客辱罵意大利的話,少年把銀幣銅幣飛擲到他們身上,怒吼道:“我不要那些侮辱我們國家的人的東西!”
我很佩服故事里的那個少年,他為了捍衛(wèi)自己國家的尊嚴,寧愿自己挨餓,也不要那三位乘客的東西,他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我們生活中,在那么好的環(huán)境下,有一些同學卻不努力,在學校不學好知識,只顧著玩,整天因為一點小事就打起架來,我想問那些同學:“你們能為國效力嗎?”現(xiàn)在我們的國家在不斷進步,那些同學再這樣下去只會拖國家的后腿。希望那些同學可以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學好知識,做一個愛國的人!回想起自己,想想在周一升旗時,自己并沒有注視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知道這也是不愛國的表現(xiàn)呀,看了這個故事,我陷入了沉思,我決定改變自己,如果我連最基本的尊重國旗都沒做到,又怎么做一個愛國的人?希望同學們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并改正,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祖國母親養(yǎng)育著我們,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應該勤奮學習,長大后做個有用的人!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四
《愛的教育》是一本記錄小學生安利柯從十月開學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發(fā)生在他身邊的種種感人的小事。是意大利作家愛德蒙多……亞米契斯寫的。下頭有幾例。
安利可有一位好朋友——卡隆,他在一天里做出了一件令人感人的事情:有幾位小孩在學校欺負一位殘疾小孩——克洛西,克洛西被激怒了,一個墨水瓶仍去,一不細心,扔到剛進去的教師,教師說:“誰仍的?”卡隆十分可憐他,就站起來,教師又說:“不是你?!睔埣残『⒄酒饋砹?,說:“有很多同學欺負我?!宾畷r,幾位欺負她的人全部站起來了。最終,那些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放學了,學校門口坐著一位小孩,正在悲痛地哭著,許多孩子明白了事情的經(jīng)過:原先那個小孩是個煙囪掃除人,得這三十個銅幣,銅幣從口袋的破洞里漏掉了。孩子們紛紛捐錢給他,還有一個小孩給十個銀幣,那煙囪掃除人歡喜地拭著眼淚,手里裝滿了錢。
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聽說過:敘利亞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父親借了書件來抄,收入十分少,敘利亞在父親十二點鐘的時候開始幫他寫字,第二天父親十分高興。敘利亞持續(xù)了四個月,學習越來越差。最終,敘利亞寫字的時候,一不細心,筆掉下去了,父親慢慢的走進房間,發(fā)現(xiàn)自我的兒子,緊緊地抱住他,這時,敘利亞才明白父親在他身邊,他說:“原諒我,原諒我。”父親原諒了他。
還有一件感人的事情:一八五九年,法意兩國聯(lián)軍因救隆巴爾地,與奧地利戰(zhàn)爭。正是那個時候的事:意軍要去奧地利的基地偵察,看見一個孤兒在農(nóng)舍門口工作,窗邊飄著一面三色旗。士兵要他爬樹看一下有沒有奧地利士兵,孤兒在上頭看見的都說出來,有幾聲槍聲傳過來,士兵要他下來,因為敵人發(fā)現(xiàn)我們了,孤兒一向都在上頭偵察。轟??!孤兒死了,永遠的與世長辭,士兵用軍人的禮來葬他。這位年輕的孤兒為國而犧牲了,本來長大還能做自我的事干出一番事業(yè),實在太可惜了。
愛就是以上三個事例的中心思想。愛好比一個環(huán),把一顆顆心聯(lián)系在一齊。每一個愛的故事里都有一顆少年人高昂而可敬的心靈。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愛,世界會無法想象,所以,僅有人人獻出一點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完美。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五
在寒假,我讀了同學們推薦的書——《愛的教育》。讀了它之后我感觸良多。本書以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以高尚的感情,摯愛的筆調書寫了一個個愛的故事,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篇是《父親的批評》。
這一篇是講了作者安利柯不懂得感恩母親,傷了母親的心,對母親說了無禮的話:不要來擁抱我,不要來走近我,我現(xiàn)在沒有心情擁抱你。然后,他的父親十分嚴厲的批評了他,給作者舉了許多例子,來教育作者。
我小的時候就和文中的小作者一樣不懂得感恩,犯了大錯誤的時候,媽媽就在旁邊罵了我好幾句,小時的我不但沒有嚴重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很不服氣地與媽媽頂嘴。媽媽火冒三丈,狠狠的說了我一頓。到我看了這本書中的《父親的批評》以后才明白:其實媽媽這樣說我是為了我,讓我知錯,再改正它,以后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人需要學會感恩,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饑寒交迫來到了一戶人家門口,家中的這個女孩給了他一個面包和一瓶牛奶。女孩長大后生了一場大病,來到了一家醫(yī)院看病。治好了以后,女孩看到收據(jù)單上的巨額治療費,不禁要暈過去,但旁邊還有一行字:費用是一個面包和一瓶牛奶。原來主治醫(yī)生就是那個小男孩。
人是必須要學會感恩的,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永遠不會知道愛是什么滋味。
家長感言:
很幸運的和孩子一起閱讀《愛的教育》這本書,該書以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以高尚的感情,摯愛的筆調書寫了一個個滲透著愛的故事。使我和孩子在這一個個感動的故事中懂得了人與人之間怎樣去互相幫助,去諒解,去體貼,去感恩。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六
愛,就像是空氣,它無處不在!人類最需要的關心、理解和幫助,就是在愛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父母,老師,同學……他們對我的愛,都是屬于我的無價之寶。
昨天,我一口氣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在我的淚水中完成的。短短的幾個小時內,我無數(shù)次淚如雨下,哽咽著告訴媽媽我最受感動的一幕幕。
《愛的教育》一書中有各種平凡的人物,可這些平凡的人物因為有了愛而變得偉大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費魯喬的血》,主人公是費魯喬和他的祖母。故事講了費魯喬是一個不乖的孩子,經(jīng)常在外面打架,惹是生非,讓他的祖母很苦惱。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癱在家里一整天無人照顧的祖母哭著教育他。在祖母的淚水中,費魯喬似乎懂得了些什么。剛剛下定決心改正的費魯喬,當晚就為了救自己的祖母,被強盜的短刀刺穿了他的背。勇敢而又高貴的小小靈魂飛到了天國。
我們都崇尚愛。因為愛可以溫暖人,感化人,甚至可以改變人。人們的生活是靠物質的,有形的物品來支撐,但是更重要的是愛的精神支柱。這種無形的力量深深地改變、支持著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七
活,也會問,有報酬嗎?讓家長哭笑不得。
愛孩子是每一個人都會的,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孩子,怎樣愛孩子才能讓他健康的成長,并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做到的。通過閱讀《愛的教育》我深深的體會到,熱愛孩子就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正直,誠實,自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以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要學會愛自己,更要愛他人。
李依寧的媽媽張倩紅寫道,今天,讀了《愛的教育》里《我的決心》這篇文章,我被文章里的“我”深深地打動了,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但在生活中他是一個有心的孩子,通過觀察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極其普通的事,他感受到了大人在繁忙的生活中給予他的關愛,于是他不再抱怨,而是知道用心去愛別人,要求上進,他的品德是高尚的,我想他一定能快樂起來,而且能把快樂帶給別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親人給予孩子過多的關愛,很多孩子逐漸養(yǎng)成了只知索取、不知回報的習慣,因此要多引導孩子接受愛的教育,讓愛在他們的心里扎根,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楊鑫海的家長呂霞叢書中摘出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和孩子共勉,并運用其中的教育方法。
楊嘉寧的媽媽張學霞寫道讀完這本書,我被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的濃濃的愛意深深感動著,對自己教育孩子的不足之處進行著深刻的反省。
有一次孩子對我說“在學校里我覺得我很有能力很棒,但是到了家里我覺得我就不那么好了?!蔽覇枺骸盀槭裁??”孩子說“你光批評我”。我對孩子的要求是缺點越少越好,眼睛老盯在缺點上,每天都是批評孩子的缺點,孩子在家怎么能有自信呢?安利柯的父母卻正好相反,安利柯做出的對老師同學、父母的關愛,家長就及時給予肯定,同時指出自己的希望,怎樣做才能一步步走進目標。
田曉宇的媽媽崔東梅寫道讀完愛的教育才感覺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實在太淺顯了,對自己要求太低了,總是要求孩子做這做那,而自己又是否能真正做到,做的更好,卻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師,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家長在不經(jīng)意間的流露,可能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會產(chǎn)生很深的誤導,所以說以后,我們做家長的會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孩子一個更有說服力的教育。
在孩子的學習方面,我們一刻都不會放松,會試著用一些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用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多幫助他,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強的。記得有一次我們倆談話,他告訴我,當老師在說誰是壞孩子的時候,他的心非常緊張,害怕自己被說成是壞孩子,說明他希望自己是好孩子,只是自制力差點,可孩子這種希望是寶貴的,以后我們會跟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及時指出他身上存在的缺點,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孩子不需要訓斥,不需要指責與漫罵,他需要對自己能力的認可、支持與鼓勵,這一點我們做家長的也會努力去做到、做好。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八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閱讀了《愛的教育》一書中十一月的內容,不僅被每一個鮮活的故事所吸引,更被每一個故事的寓意感染著:
故事雖小,人物平凡,但讀來倍感親切,孩子們讀后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大人讀后心靈上也會受到一次滌蕩。
愛的教育是一本教育意義極其深厚的書。這本小說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里面的人物雖然都是平凡人,但是都有著不平凡的思想品質。
我讀了《愛的教育》,其中一篇題目是玩雪球。寫的是幾個孩子在玩雪球時其中一人卡洛斐,把一個很硬,很結實的雪球不小心扔到了一位老人的眼睛上。眼鏡被打碎了,玻璃扎到了眼睛,警察也來了,卡洛斐嚇的臉都白了。
卡隆鼓勵卡洛斐去主動承認錯誤,可卡洛斐不敢,怕他們打我。在卡隆的陪同下卡洛斐主動去承認錯誤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要主動承認,敢于面對現(xiàn)實,承擔應有的責任。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有責任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其中少年鼓手的堅強和勇敢更讓我體會深刻。他接受了神圣的任務,六十人的生命等待著救援,敵人幾次的強猛火力,少年鼓手都躲閃了,可是還是被炸斷了腿,他還是找來了援軍,他的堅強和勇敢讓大尉都他夸是英雄。
愛是無私的,大愛的品質更讓人刻骨銘心。我孜孜不卷地看完了這本書,似乎更明白了什么是愛?老師之愛、朋友之愛、父母之愛,讓我們對世界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一
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
為響應我校蒲公英計劃,寒假期間我和孩子一起讀了本書。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愛的教育》的讀后感——正確的愛。
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十年創(chuàng)作完成的,全書采用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因此書名又叫《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的日記》。內容主要包括發(fā)生在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如: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性,啟發(fā)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的精細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而那眾多豐滿的人物,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常有俠義之舉,且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黄穼W兼優(yōu),助人為樂的班長代洛西;虛榮狹隘的瓦提尼;傲慢無禮的諾卑斯;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自強不息的克洛西等等。
整部書用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孩子的眼光,寫了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們接受。能引導孩子們自己去關注,欣賞,品味,思考,引導孩子們用愛心與身邊的每個人相處。
書中從10月開學的日子寫到了來年的7月畢業(yè)的日子。每個月里面都會有老師講的一篇故事。這些故事在意大利和許多國家早已家喻戶曉,成為教育和鼓勵孩子們積極進取的名篇佳作。
在第一個月的故事之前,小主人公這樣說:“如果老師天天都會像今天這樣給我們講故事聽,我一定會喜歡上學的?!笨?,多么單純。我相信我們班無論尖子生還是后進生都是這樣想的,我說以前我的故事興趣班為啥總那么多學生愛去,今天我明白了這個道理。興趣,很重要,課改,還得朝著激情高效走下去,加油,戰(zhàn)友們。
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教育如是。
我們學校留守兒童居多。誰來給他們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各種關愛?或者他們又可以從哪里學習去愛別人?我們每周進行的以愛育愛是老師給予的愛,每周的德育作業(yè)是愛給予家人,可是這些遠遠不夠,我們應該給他們樹立榜樣的力量,每年的開學第一課我們都會陪著孩子們觀看,不止全國,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令人感動的事例,從生活中學習中發(fā)現(xiàn)和尋找好的典型,相機教育,教會他們什么是正確的愛,懂得怎樣生活,怎樣學習,怎樣做人。曾轟動一時的各種三觀不正的案例,都為家庭和國家?guī)砗艽蟮臎_擊,即使成績優(yōu)異,但是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必將會是整個社會的災難。所以,正確的愛,才是當下我們愛的教育的重點。
其實每一本書都有讀過后的感悟,每個人的感悟都不相同,就像蒲公英,它們雖微不足道,但它們的思維也朝向四面八方,在不為人注意的時候隨風飛起,在或貧瘠或富足的地方都能生根發(fā)芽,為最需要改變的地方帶去未來的希望。
每一粒希望的種子,都能夠萌發(fā)成寬廣的天地,每一顆無私的愛心,都能夠支撐起求知的渴望。讓我們做那漫山遍野的微風,用正確的愛把手中的蒲公英送到正確適合的地方去。愿我們的蒲公英真正自由,淳樸,堅強!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二
我們經(jīng)常會遨游書的王國,總會有一些令人感動的、開心的、討厭的、憤怒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們領悟到了許多道理。
最近,我在看一本叫做《愛的教育》的書,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耗費了十年的時間創(chuàng)作完成的。全書采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故事。從十月《開學的日子》寫到七月《永遠的離別》,每章每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民族,小至朋友父母,處處緊扣人心。
這些故事個個都讓人熱淚盈眶,而且細微處見真情,平凡中寓崇高,作者仿佛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領悟到了許多人之常情的道理,書中的人物精神值得好好學習學習。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三
《愛的教育》這本書早有聞說,但一直沒有時間坐下來細細品讀。雖然更多的時間用在教學上,但還是堅持抽空讀完這本書,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對于為人師長,為人子女應該是一本頗有裨益的教育經(jīng)典。
《愛的教育》采用的是日記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讀來顯得真實,富有親切感。整部小說,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不平凡的人物。這些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正因為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
讀著《愛的教育》,我思緒萬千;合上《愛的教育》,我心潮起伏?!皭凼鞘裁??”這一問題在我腦海中不斷縈繞。愛是人類的永恒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
回想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時在課堂上孩子不聽話時,會忍不住狠狠地批評他們,但效果并不太好,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因為孩子們有思想,有想法, 作為教師要想讓學生聽話,首先要走進他們,了解他們,與他們交流、談心,用一顆真誠的愛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真正了解學生的需要, 選擇恬當?shù)慕虒W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興趣,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是愛的事業(yè)。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老師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同時還要教學生學會去愛,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所有需要愛的人!
孔子曾說:“仁者愛人”有仁愛之心,才能當一名合格的教師。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四
這個假期,老師讓我們回家讀一本叫《愛的教育》的書。
這本書里的主人公叫安利柯。他是一個普通的小學生,但他愛寫日記,每一篇都是一個小故事。有寫校園故事的,有寫同學家庭故事的,有寫老師的等等。
其中我讀過的感受最深的故事有兩篇!一篇《新老師》,新老師,他是一位花白頭發(fā),臉上堆滿皺紋的老先生。他老是瞪著他們看,說話很大聲,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安利柯心里想,離放假還有九個月的時間,該如何跟老師相處呢!有一次老師叫他們默寫,老師認真的看著他們,看到有一個同學臉上長紅紅疙瘩,就關切地問他有沒有發(fā)燒。后面有一個學生,跳到椅子上玩娃娃,老師回頭一看,那位同學連忙坐下,心里想著老師準要罵他了,可是老師只是輕輕的把手放在他的頭上說:下次別再這樣做了。
讀了這篇日記,我感受到了。老師偉大的愛!
還有一篇叫《貧民窟》,小主人公安利柯和他的媽媽。姐姐去給窮太太家送布,那位窮太太的事是在報紙上登載過的。他們到了那個窮太太家一看,沒想到竟然是他的同學克洛西家。他的父親去了美洲好幾年,他母親又生了重病,不能挑著擔子去賣菜。所以他們的生活變得很困難,讀書也就成了問題,連盞燈都點不起,害得他只能在那樣黑暗中的環(huán)境學習。安利柯的母親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他們家!出來的時候,他母親對安利柯說:看你的那個同學,他是多么的刻苦啊,你呢,什么都不缺少,還不愿意用功。那孩子一天的勤奮比起你一年的勤奮恐怕還要多的多。那孩子才應該得幾等獎啊。
讀完這篇故事。我的心里感受很深。特別是安立柯母親最后對他說的那些話!也深深地提醒了我們,長在這個時代,什么都不用愁!真的應該好好努力學習了!長大后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五
在20xx這個特殊的新年里,我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這一個月都宅在家讀書看報。當我讀完了《愛的教育》,滿心滿眼氤氳著無限的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例如:每月例話中----瑪爾可六千英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瑪爾可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聯(lián)絡??勺詮纳洗维敔柨傻膵寢寣懶耪f身體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lián)系。家里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瑪爾可想媽媽想得快死了。終于,13歲的瑪爾可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
瑪爾可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這個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遜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I備好一切,瑪爾可開始了六千英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的時間,憑借著瑪爾可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白衣戰(zhàn)士們面對兇狠的病毒卻勇敢地挺身而出擋在全國人民的面前;鐘南山84歲高齡卻仍心有大愛駐扎疫情第一線;再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加以體會。
生活中從不缺乏愛,上一年的暑假,我自己騎車去上暑假班的時候,然后到了半路,前面有一塊大石頭,我下車試著搬開,可是我力氣太小了,搬不動,忽然有一雙粗糙而有力的手放在石頭上,一下子搬開了那塊石頭,我抬頭,看見了一個叔叔,是他幫我搬開石頭的,我看了看時間,噢,快遲到了,我連忙說了聲謝謝就走了。?。∵@個世界真是處處充滿愛??!
請你帶著一顆圣潔的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fā)現(xiàn):“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心,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闭埬愠松稀皭邸钡男≈?,走完屬于你愛的人生。
因為有愛,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BR>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六
這愛之組曲的第一章時父愛——用心良苦的愛,安利柯的父親在書里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他總是采用一種循循善誘的方式來教育安利柯指引他走向純潔的大們。在書中有一張是《愛國》,這是一封安利柯的父親給安利柯寫的關于愛國教育的信。信中巧用修辭,道出愛意大利的原因,而且假設安利柯在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爭中當了逃兵,別人會如何看待他。安利柯從父親的信中收到了愛國教育。
父親對安利柯的愛是良苦用心的。他希望兒子成為國家的棟梁。父愛如山那!我的父親也是一樣。他是那樣愛我。總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我檢查作業(yè),帶我出去玩,我想安利柯一定和我一樣愛自己的父親。
愛的組曲第二章時友愛——互幫互助的愛,安利柯班有一個典型的助人為樂的人物;卡隆。他總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看見弗蘭迪和另三個學生欺負洛克西??稍诼蹇宋饔媚吭腋ヌm迪一伙兒人以圖反擊時。本來與事無關的卡隆卻主動站出來替克洛西承擔了責任。于是洛克西很愛卡隆。卡隆每當被老師稱贊的時候,他就覺得好像稱贊自己似得。打心眼里高興。
這互幫互助的愛就好像一杯純美的玉液瓊漿,純凈而芳香。使許多樂于助人的同學們沉浸在這幸福的愛之中。
《愛的教育》是一幅永不褪色的名畫,是一片永不流失的海洋。又是一塊至真至純的愛之福地。更是一支被演繹了百年的,詠嘆圣潔人心的愛之組曲!
這是第一本讓我覺得奇怪的書。
不知不覺,這本厚厚的書被我看完了。里面的每一個文字似乎都把我征服了,令我產(chǎn)生一種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整本書一口氣吞進肚子里。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逼迫著我去領悟,領悟的每一刻擁有足夠的時間讓我感動。
因為愛,是最令人感動的!
因為愛,是對父母的信賴!
在生活中,我們也有像安利柯一樣多的愛,只是我們沒有他細心,沒有認真地去觀察這個世界。扶老奶奶過馬路,老師對學生的鼓勵,扶起跌倒的小朋友……這些都是愛,即使那些事情再怎么微不足道,也要有愛才能做出。小小年紀的安利柯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微不足道的愛,就連細心的科學家也未必能比他及時發(fā)現(xiàn)。他是多么的善良!
若每個人都像他一樣,那這個世界就會有許多愛,如同孔子說的“大同”社會,社會安定,沒有剝削,沒有戰(zhàn)亂,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這會是多么美好的世界!
愛,的確是不可以教育的,但可以用心去感悟,最后,你便會被它所感動。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七
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最近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我的心久久被感動包圍著。
《愛的教育》是一本凈化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是那平實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fā)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感人至深。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述了一群充滿活力,進取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我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那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教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愛應當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睈凼且淮螞]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簡便,每一天也會有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恩里科的生活,看到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以及怎樣去愛的。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愛,是一次永遠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行,一路上經(jīng)歷著許許多多或歡樂,或憂傷,或感動,或幸福的風景。它讓你感受到人生的絢麗多彩。教育中有愛,才會真正讓孩子,讓教師擁有更加豐盛的心靈。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八
最近老師讓我們看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我只看完了第一章和第一張續(xù)。愛的教育第一章主要寫的是:主人公安利柯小學時的故事。愛的教育以類似日記的形式寫出安利柯的小學生活。開學了,鄉(xiāng)間的三個月,夢也似的過去,又回到了這丘林的學校里來了。早晨母親送我到學校里去的時候,心還一味想著在鄉(xiāng)間的情形哩,不論哪一條街道,都充滿著學校的學生們。有一天,安利柯走進學校。剛剛發(fā)生了個意外,洛佩諦,二年級的學生。上學來的時候,有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忽然離開了母親的手,倒在街上了。這時,街車正往他倒下的地方駛來。洛佩諦眼見這小孩將被車子軋傷,大膽地跳了過去,把他拖救出來。不料他來不及施出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了自己。突然有一個婦人發(fā)狂似的奔到,從人堆里掙扎進來,這就是洛佩諦的母親。另一個婦人同時跑攏去,抱了洛佩諦的母親的頭頸啜泣,這就是被救出的小孩的母親。兩個婦人向室內跑去,我們在外邊可以聽到她們“啊!洛佩諦呀!我的孩子呀!”的哭叫聲。
續(xù)集第一章的主要內容是:安利柯小學畢業(yè)了,很用功讀書。讀書讀到深夜,瞌睡來了常伏在書上熟睡,自己也不知道。父親知道了這情形,曾這樣地提醒安利柯:“安利柯!你不是用功過度了嗎?昨夜你是伏在書上睡到今晨的吧,從黃昏一到位子上就睡著了!用功原要緊,但如此地用功是有害身體的。這樣地把身體弄壞了,所用的功也如同水泡,結果與怠惰沒有兩樣。身體弄壞了,什么事都做不成。你現(xiàn)在正是要緊時期呢,十四歲的血氣旺盛的少年,如果一味讀書,甚至于要在案上昏睡,將來身體壞了就要一生成為廢物。先生說你在學校中成績最好,我聽了原快活,但與其你這樣過于用功把身體弄壞,寧愿你強健地成長啊!”可是安利柯還一味地歡喜用功,毫不運動,每日每日只是讀書。竟至連先生所不知道的歷史上的事,他也知道,弄得同學們?yōu)橹泽@。不料果應了父親的預料,學年試驗一完畢,安利柯病了。最初,醫(yī)生診斷為胃腸炎,后來竟變了傷寒,并且連氣管也有了毛病,三四周中只能飲些牛乳,仰臥了動彈不得,苦楚萬分。后來,安利柯的父母把安利柯送到桑·德連寨的叔父那里。
續(xù)集的感受是:安利柯很用功讀書,但不注重身體是不行的。
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格言,格言總是可以激勵我們奮發(fā)向 上,朝著自己的目標理想去勇往直前。
我喜歡的格言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 句格言的意思是:雖然每分每秒的時間是很珍貴的,但是,金錢 也是很珍貴的,可是就算金錢再怎么珍貴,一旦時間過去,就會 一去不復返,金錢是無論如何也買不到的它的。
時間給我們每個人的都是相等的,它不會給誰的多或是少。
有的人,能在這樣的時間里做出一番事業(yè)來,幸福得過著豐衣足 食的日子;有的人,卻只能虛度年華,浪費時間。 在寫字時,時間在筆尖上溜過;睡覺時,時間在睡夢中悄 悄地走過;發(fā)呆時,時間從呆眼中掠過;當你發(fā)現(xiàn)時間是這樣的 流過,感到無奈時,它又從你那無奈的嘆息聲中伶伶俐俐的跨過。時間就是這樣流逝如飛,怎樣也挽留不住的。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在這有限的生命中,去好好學習,不要重演“少壯不努 力,老大徒傷悲”的悲劇。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九
這是一部教育類的著作,但在我看來,但更傾向于兒童文學,相較于那些寓言、童話,這本《愛的教育》更加直接地教人在生活中如何去愛人、愛己、愛國、愛家。
它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發(fā)表于1886年,贏得了廣泛聲譽,甚至于可媲美盧梭的《愛彌爾》所帶給人們的價值。
《愛的教育》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通過日記體的形式,描寫了發(fā)生在他身邊的各式各樣令人感動的小故事,字里行間都把“愛”展現(xiàn)得精湛厚重、淋漓盡致,激勵著青少年們迎接現(xiàn)實生活的挑戰(zhàn),用愛心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世界。正如作家所說:它飽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蕩的情愫無不使所有的人留下動情的眼淚。
在這個物欲橫流、道德缺失的時代里,人們心中或多或少地缺乏一種博愛思想。在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的如今,人們更多地重視的是自我的滿足,多時渴望得到而吝嗇付出。
我們所談的教育,特別是如今提倡的素質教育,使人們從單純地重視知識傳授而有所轉變,在基礎教育中,人們越來越重視人的素質教育。國民素質的真正體現(xiàn)并非完全取決于學問的高低,而是道德修養(yǎng)的高低的體現(xiàn)。也誠如我們的孔夫子所提倡的施行“仁愛”的教育方式。
愛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它可以擁有海納百川的包容大度,一種知禮守儀的從容不迫,一種向善的態(tài)度言行。東西方文化盡管有很大的差異,但在宣揚仁愛這個大主題上面卻是空前的一致。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再守禮又有什么意義?”孔子在這里闡述了“仁”與“禮”的關系,即,“仁”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而“禮”是一個人外在的東西,所謂“誠于中而形于外”,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仁愛之心,不管他外在表現(xiàn)多么彬彬有禮,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在這種情況下,《愛的教育》是和我國所提倡的孔子的仁愛不謀而合的。由此可見,古往今來,愛對人們的教育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在《愛的教育》中,教導我們要樹立自己的信仰,對朋友予以包容,對錯誤要正確對待,對貧者要報以關懷,對父母要尊敬愛戴。要學會勇敢、堅強、不屈不撓的意志,要有為國家興亡而隨時準備獻出生命的奉獻精神。
作品通過日記體的格式來敘寫,它顯得更系統(tǒng)更有序,也更能吸引讀者,它的每一則故事都教給人不同的道理,這樣用日記體串連比單個的排列組合一個個故事更容易引人入勝,具有連貫性、穿插性。
而通過對作品中主人公以及他所發(fā)生的故事的描寫,一方面向我們講述了如何施行教育,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孩子天性中的純潔、善良。我們知道,孩子的啟蒙教育是有為重要的,人的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就在兒童時代。這部作品也正是順應這一特點,用孩子的眼光去寫成。
這部作品中有一些故事是與其它的故事不同的,即《每月例話》。它不是與主人公安利柯相關的事,以為國家獻出了生命的那些少年的故事為題材,因為與孩子的年齡相近,所以讓孩子覺得貼近,這樣的故事更能達到效果。
其實,愛的教育就是一種意識教育,由小愛到大愛,由大愛到博愛。
我們經(jīng)常把愛掛在嘴邊,而愛的真正涵義我們卻難以真正界定。
在西方,愛是一種信仰,一種與人為善,最終引導人們走向光明的方法。
在教育中,多的是教育論述和理論,而專門這樣以故事的方式來和我們討論教育的著作是少之又少的。我們缺乏的就是一種平實的教育方法。所以,這部《愛的教育》是難能可貴的。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
暑假里我讀了很多書,其中讓我感悟最深的一本書是《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亞米契斯的作品,是世界文學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為最富愛心和教育性讀物。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撰寫的小說,全書共有100篇文章,每一篇章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的精髓深入,大到國家團結友愛、小到父母、師長朋友之間的愛,處處令人感動?!稅鄣慕逃穯⒚闪撕⒆拥募冋嫔屏?、寬容無私的情懷。
《愛的教育》中讓我感覺觸最深的是文章中主人公的父親了。他讓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但他采取的措施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也不是粗暴的警告,而是溫柔如春風吹拂楊柳般的勸導。
雖然《愛的教育》只是小孩子寫的日記,但是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受。我也要向書中具有良好品質的人物學習。學會關心別人,用一顆熾熱的心去幫助別人。所以我自己要做好榜樣帶動身邊所有的人。對于父母的嘮叨,我應該好好理會;對于老師對我的要求,我應該去實踐;對于同學對我的意見,我應該去采納。
因為我知道這些是對我“愛”的教育。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一
在《愛的教育》中有這樣一篇日記——“照看爸爸的孩子,”全文都融入了濃濃的愛意。講述的是一個鄉(xiāng)下孩子進城探望生病的父親的故事,讓我看了以后淚流滿面。
在醫(yī)院里,小男孩西西洛把一個病人誤當做自己的父親,細心照顧。孩子日夜守護著給他喂水、喂藥,病人每呻吟一聲,孩子的心就跟著緊縮一下……可在后來,故事并沒有按照我們慣常的想象往下發(fā)展,而是發(fā)生了一個另人難以預料的轉折:當他發(fā)現(xiàn)病人不是自己的父親時,父親讓他回家,西西洛依然留下照顧那個病人,爸爸被感動了,醫(yī)生也被感動了,直到那個病人去世,西西洛才依依不舍的離去。
多么可愛,多么淳樸的西西洛呀,他不怕苦,不嫌臟為病人服務著。西西洛不愿意自己離開他的爸爸,孩子這樣說:“不,爸爸……他愿意我在他身邊,現(xiàn)在他病很重,再忍耐一下吧,我沒有勇氣離開他……”西西洛是發(fā)自內心的,他是對愛的傳遞。
就是這句樸素的話語,能讓任何一下健談的、自以為高尚的成年人啞口無言。愛的美德正是我們急不可待的要教到孩子手里的珍寶。那么什么是愛呢?忍不住想要引用圣??诵跖謇锿捴行⊥踝诱f過的一句放:“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一口水井?!背齾s各種對愛的術語化很強的解釋,我想愛就是這要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夠擁有它,不僅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運和的勇氣,但水井,卻能為我們的前行提供永遠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們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頭。
而更讓我們這些自詡為教育者的成人失措的是,盡管愛的表現(xiàn)有很多,真正能使其成為受教育者靈魂精髓的那部分卻不能強意授予,只有一種力量能有效,那就是——感染。一旦疏忽了這點,愛便失卻了成為品格的動力,而淪于虛假和下流。屆時,這不僅將成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悲哀,更將是家國之悲哀,同類之不幸。
作為教育者,拒絕冷漠,傳播愛心,不僅僅是我們對于自己的一份責任,更是我們對受教者、對社會的一份責任。就讓我們懷揣樸素的關愛,把心中的這口水井帶給沙漠中行走的孩子,帶去安全和保障,更帶去靈魂的浸潤和生命的水源。
這時我不由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對父親,對母親是怎樣的呢?在他們勞累一天,我是聽話的嗎?當他們生病時,我?guī)退麄兌瞬璧顾藛??不,我沒做到。通過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要學習西西洛,學習他愛的無私。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對同學更加關愛,對老師更加尊進,對父母更加孝順。讓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愛。把愛給別人,也給自己更開心。更讓我感受到要尊重父母親,關愛同學,關心朋友,把愛給別人,也給自己更開心。這樣才會讓世界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二
讀著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我的感想已盈滿頭腦并充斥著我的指端。
現(xiàn)實中,我們的教育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何如書中一個個令人感動、令人難忘的故事所具有的教育力和震撼力!拿起它,教育我們的孩子吧!我曾試著把書中的故事一個個地講述、分解給我的學生們聽,然而我更多地從他們迷離的眼神和不屑一顧的反應中,看到了教育的缺失。
當代教育家劉彭芝在她的《人生為一大事來》中寫道:何為人才?我認為重點有兩條,一是高尚品德,二是聰明才智。而高尚品德與聰明才智相比,高尚品德更重要。高尚品德是靈魂,是精神,有了高尚品德,聰明才智才可以服務于祖國,造福于人民。所以,高尚品德是道,聰明才智是器,道在器之上。
《愛的教育》對上述觀念進行了很好的詮釋。在意外事件這則日記里,三年級的羅貝蒂為救一個即將被車輪撞傷的一年級小男孩,大膽地快跑過去,抓起男孩,把他放到安全的地方,而自己的腳卻被車輪碾碎,落下了終身殘疾。一個三年級的少年就具有這樣舍己救人的品質,這源于他心中的愛。在卡拉布里亞男孩這則日記里,老師這樣教育學生:要愛護你們這位遠道而來的兄弟他出生在一片光榮的土地上,那片土地賦予了意大利許多杰出的人物如果你們當中任何人因為這位同學不是出生在我們省而冒犯了他,那么,冒犯的人在走過三色旗時,將再也不配從地上抬起他的眼睛。 老師緊緊抓住這件平常的小事,用自己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向學生進行了一次富有激情的團隊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在閣樓里這則日記里,當恩利科扛著亞麻布和他姐姐、母親來到他們通過報紙看到的那個貧窮的人家實施救助時,我突然認出了科羅西(他的同學)的紅頭發(fā)和劣質茄克當恩利科輕聲把這個情況告訴他的母親時,母親提醒他說:看到你送救濟品給他母親,他也許會感到羞愧的。別跟他說話。而就在科羅西轉身看到恩利科時,母親推了恩利科一把,于是我沖他跑過去,擁抱了他。多么細致的刻畫!是什么讓恩利科母子做出了這些反應?是愛心,是因為他們一家人都具有同情弱小的情懷。
再看父親的教育。在學校這則日記里,父親寫到,假如你沒有去上學,你的日子該是多么的可憐和可悲啊!假如這場運動停止了,人類就將退回到野蠻的狀態(tài)下。這場運動是進步,是希望,是世界的光榮鼓起勇氣來吧,孩子大軍里的小兵!你的書本就是你的武器,你的班級就是你的連隊,戰(zhàn)場是整個地球,勝利就是人類的文明。這種勸慰孩子好好學習的方式中飽含的是父親真摯的愛,較之我們的棍棒辱罵教育,顯得多么有力!
再看老師讓孩子們抄寫和學習的一個個每月故事,在倫巴第的小哨兵里,一個孩子為了國家,在刺探敵情中犧牲了生命;在撒丁島的擊鼓少年里,一個孩子為了拯救軍隊,失去了一條腿;在爹爹的護士里,一個孩子面對非親的病人,無私地奉獻自己等等等等,這種愛的教育就在這一個個的故事之中實現(xiàn)了。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三
在劉老師的推薦下,這段時間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發(fā)生在小學生安利柯生活里的點點滴滴,父母寫的啟發(fā)性文章,還有老師講的每月故事。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有一艘輪船從西班牙開往意大利,船上有個可憐的少年,兩年前被賣給了戲法班子挨打受罵,從沒吃過一頓飽飯,后來逃到意大利領事館尋求保護。領事可憐他,把他帶回了國。三個不是意大利人的乘客,聽了少年的經(jīng)歷,出于同情,給了他一些銀幣銅幣,少年回到床位上睡覺,卻聽到那三位乘客辱罵意大利的話,少年把銀幣銅幣飛擲到他們身上,怒吼道:“我不要那些侮辱我們國家的人的東西!”
我很佩服故事里的那個少年,他為了捍衛(wèi)自己國家的尊嚴,寧愿自己挨餓,也不要那三位乘客的東西,他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我們生活中,在那么好的環(huán)境下,有一些同學卻不努力,在學校不學好知識,只顧著玩,整天因為一點小事就打起架來,我想問那些同學:“你們能為國效力嗎?”現(xiàn)在我們的國家在不斷進步,那些同學再這樣下去只會拖國家的后腿。希望那些同學可以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學好知識,做一個愛國的人!回想起自己,想想在周一升旗時,自己并沒有注視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知道這也是不愛國的表現(xiàn)呀,看了這個故事,我陷入了沉思,我決定改變自己,如果我連最基本的尊重國旗都沒做到,又怎么做一個愛國的人?希望同學們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并改正,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祖國母親養(yǎng)育著我們,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應該勤奮學習,長大后做個有用的人!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四
《愛的教育》是一本記錄小學生安利柯從十月開學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發(fā)生在他身邊的種種感人的小事。是意大利作家愛德蒙多……亞米契斯寫的。下頭有幾例。
安利可有一位好朋友——卡隆,他在一天里做出了一件令人感人的事情:有幾位小孩在學校欺負一位殘疾小孩——克洛西,克洛西被激怒了,一個墨水瓶仍去,一不細心,扔到剛進去的教師,教師說:“誰仍的?”卡隆十分可憐他,就站起來,教師又說:“不是你?!睔埣残『⒄酒饋砹?,說:“有很多同學欺負我?!宾畷r,幾位欺負她的人全部站起來了。最終,那些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放學了,學校門口坐著一位小孩,正在悲痛地哭著,許多孩子明白了事情的經(jīng)過:原先那個小孩是個煙囪掃除人,得這三十個銅幣,銅幣從口袋的破洞里漏掉了。孩子們紛紛捐錢給他,還有一個小孩給十個銀幣,那煙囪掃除人歡喜地拭著眼淚,手里裝滿了錢。
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聽說過:敘利亞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父親借了書件來抄,收入十分少,敘利亞在父親十二點鐘的時候開始幫他寫字,第二天父親十分高興。敘利亞持續(xù)了四個月,學習越來越差。最終,敘利亞寫字的時候,一不細心,筆掉下去了,父親慢慢的走進房間,發(fā)現(xiàn)自我的兒子,緊緊地抱住他,這時,敘利亞才明白父親在他身邊,他說:“原諒我,原諒我。”父親原諒了他。
還有一件感人的事情:一八五九年,法意兩國聯(lián)軍因救隆巴爾地,與奧地利戰(zhàn)爭。正是那個時候的事:意軍要去奧地利的基地偵察,看見一個孤兒在農(nóng)舍門口工作,窗邊飄著一面三色旗。士兵要他爬樹看一下有沒有奧地利士兵,孤兒在上頭看見的都說出來,有幾聲槍聲傳過來,士兵要他下來,因為敵人發(fā)現(xiàn)我們了,孤兒一向都在上頭偵察。轟??!孤兒死了,永遠的與世長辭,士兵用軍人的禮來葬他。這位年輕的孤兒為國而犧牲了,本來長大還能做自我的事干出一番事業(yè),實在太可惜了。
愛就是以上三個事例的中心思想。愛好比一個環(huán),把一顆顆心聯(lián)系在一齊。每一個愛的故事里都有一顆少年人高昂而可敬的心靈。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愛,世界會無法想象,所以,僅有人人獻出一點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完美。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五
在寒假,我讀了同學們推薦的書——《愛的教育》。讀了它之后我感觸良多。本書以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以高尚的感情,摯愛的筆調書寫了一個個愛的故事,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篇是《父親的批評》。
這一篇是講了作者安利柯不懂得感恩母親,傷了母親的心,對母親說了無禮的話:不要來擁抱我,不要來走近我,我現(xiàn)在沒有心情擁抱你。然后,他的父親十分嚴厲的批評了他,給作者舉了許多例子,來教育作者。
我小的時候就和文中的小作者一樣不懂得感恩,犯了大錯誤的時候,媽媽就在旁邊罵了我好幾句,小時的我不但沒有嚴重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很不服氣地與媽媽頂嘴。媽媽火冒三丈,狠狠的說了我一頓。到我看了這本書中的《父親的批評》以后才明白:其實媽媽這樣說我是為了我,讓我知錯,再改正它,以后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人需要學會感恩,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饑寒交迫來到了一戶人家門口,家中的這個女孩給了他一個面包和一瓶牛奶。女孩長大后生了一場大病,來到了一家醫(yī)院看病。治好了以后,女孩看到收據(jù)單上的巨額治療費,不禁要暈過去,但旁邊還有一行字:費用是一個面包和一瓶牛奶。原來主治醫(yī)生就是那個小男孩。
人是必須要學會感恩的,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永遠不會知道愛是什么滋味。
家長感言:
很幸運的和孩子一起閱讀《愛的教育》這本書,該書以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以高尚的感情,摯愛的筆調書寫了一個個滲透著愛的故事。使我和孩子在這一個個感動的故事中懂得了人與人之間怎樣去互相幫助,去諒解,去體貼,去感恩。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六
愛,就像是空氣,它無處不在!人類最需要的關心、理解和幫助,就是在愛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父母,老師,同學……他們對我的愛,都是屬于我的無價之寶。
昨天,我一口氣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在我的淚水中完成的。短短的幾個小時內,我無數(shù)次淚如雨下,哽咽著告訴媽媽我最受感動的一幕幕。
《愛的教育》一書中有各種平凡的人物,可這些平凡的人物因為有了愛而變得偉大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費魯喬的血》,主人公是費魯喬和他的祖母。故事講了費魯喬是一個不乖的孩子,經(jīng)常在外面打架,惹是生非,讓他的祖母很苦惱。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癱在家里一整天無人照顧的祖母哭著教育他。在祖母的淚水中,費魯喬似乎懂得了些什么。剛剛下定決心改正的費魯喬,當晚就為了救自己的祖母,被強盜的短刀刺穿了他的背。勇敢而又高貴的小小靈魂飛到了天國。
我們都崇尚愛。因為愛可以溫暖人,感化人,甚至可以改變人。人們的生活是靠物質的,有形的物品來支撐,但是更重要的是愛的精神支柱。這種無形的力量深深地改變、支持著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七
活,也會問,有報酬嗎?讓家長哭笑不得。
愛孩子是每一個人都會的,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孩子,怎樣愛孩子才能讓他健康的成長,并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做到的。通過閱讀《愛的教育》我深深的體會到,熱愛孩子就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正直,誠實,自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以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要學會愛自己,更要愛他人。
李依寧的媽媽張倩紅寫道,今天,讀了《愛的教育》里《我的決心》這篇文章,我被文章里的“我”深深地打動了,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但在生活中他是一個有心的孩子,通過觀察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極其普通的事,他感受到了大人在繁忙的生活中給予他的關愛,于是他不再抱怨,而是知道用心去愛別人,要求上進,他的品德是高尚的,我想他一定能快樂起來,而且能把快樂帶給別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親人給予孩子過多的關愛,很多孩子逐漸養(yǎng)成了只知索取、不知回報的習慣,因此要多引導孩子接受愛的教育,讓愛在他們的心里扎根,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楊鑫海的家長呂霞叢書中摘出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和孩子共勉,并運用其中的教育方法。
楊嘉寧的媽媽張學霞寫道讀完這本書,我被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的濃濃的愛意深深感動著,對自己教育孩子的不足之處進行著深刻的反省。
有一次孩子對我說“在學校里我覺得我很有能力很棒,但是到了家里我覺得我就不那么好了?!蔽覇枺骸盀槭裁??”孩子說“你光批評我”。我對孩子的要求是缺點越少越好,眼睛老盯在缺點上,每天都是批評孩子的缺點,孩子在家怎么能有自信呢?安利柯的父母卻正好相反,安利柯做出的對老師同學、父母的關愛,家長就及時給予肯定,同時指出自己的希望,怎樣做才能一步步走進目標。
田曉宇的媽媽崔東梅寫道讀完愛的教育才感覺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實在太淺顯了,對自己要求太低了,總是要求孩子做這做那,而自己又是否能真正做到,做的更好,卻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師,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家長在不經(jīng)意間的流露,可能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會產(chǎn)生很深的誤導,所以說以后,我們做家長的會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孩子一個更有說服力的教育。
在孩子的學習方面,我們一刻都不會放松,會試著用一些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用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多幫助他,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強的。記得有一次我們倆談話,他告訴我,當老師在說誰是壞孩子的時候,他的心非常緊張,害怕自己被說成是壞孩子,說明他希望自己是好孩子,只是自制力差點,可孩子這種希望是寶貴的,以后我們會跟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及時指出他身上存在的缺點,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孩子不需要訓斥,不需要指責與漫罵,他需要對自己能力的認可、支持與鼓勵,這一點我們做家長的也會努力去做到、做好。
讀愛的教育讀后感級篇十八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閱讀了《愛的教育》一書中十一月的內容,不僅被每一個鮮活的故事所吸引,更被每一個故事的寓意感染著:
故事雖小,人物平凡,但讀來倍感親切,孩子們讀后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大人讀后心靈上也會受到一次滌蕩。
愛的教育是一本教育意義極其深厚的書。這本小說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里面的人物雖然都是平凡人,但是都有著不平凡的思想品質。
我讀了《愛的教育》,其中一篇題目是玩雪球。寫的是幾個孩子在玩雪球時其中一人卡洛斐,把一個很硬,很結實的雪球不小心扔到了一位老人的眼睛上。眼鏡被打碎了,玻璃扎到了眼睛,警察也來了,卡洛斐嚇的臉都白了。
卡隆鼓勵卡洛斐去主動承認錯誤,可卡洛斐不敢,怕他們打我。在卡隆的陪同下卡洛斐主動去承認錯誤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要主動承認,敢于面對現(xiàn)實,承擔應有的責任。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有責任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其中少年鼓手的堅強和勇敢更讓我體會深刻。他接受了神圣的任務,六十人的生命等待著救援,敵人幾次的強猛火力,少年鼓手都躲閃了,可是還是被炸斷了腿,他還是找來了援軍,他的堅強和勇敢讓大尉都他夸是英雄。
愛是無私的,大愛的品質更讓人刻骨銘心。我孜孜不卷地看完了這本書,似乎更明白了什么是愛?老師之愛、朋友之愛、父母之愛,讓我們對世界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