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批判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寫讀后感時應注意語言簡練、清晰明了,不要使用過多的生造詞語或長句。以下是一些讀后感范文,你們可以從中找到對作品的不同解讀和觀點的不同角度。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一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習近平總書記曾諄諄告誡大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和睦的家庭有助于民族強盛、社會進步、國家富強,良好的家教是一個家族興旺發(fā)達、長盛不衰的前提,而清正的家風是整個社會風清氣正的基礎。品讀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嚴以治家》和《清風傳家》黨員干部家風建設讀本,更是深刻體會到:家庭貴睦、家教貴嚴、家風貴正。
家庭貴睦。家和萬事興。在傳統(tǒng)中國人的家庭觀念里,一家人能朝夕相處、相親相愛、共享天倫之樂,這是最大的幸福。家庭和睦,則是家庭幸福的基石。作為丈夫,是一家之主,要光明磊落、愛好高雅,上孝父母、下愛子女、中間要體貼妻子?!捌拶t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妻子是一家女主人,則要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孝敬長輩。為人子女者,則應安守本分,尊老愛幼,自強不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原常委、呼和浩特市委原書記云光中在這方面卻是一個反面典型。他先是心不在家、無心治家,后來以利治家、養(yǎng)子不教,最終落個家破人亡、毀子害家的悲慘結(jié)局。他妻子說:“我們家是夫不忠、妻不賢、子不孝”,云光中自己懺悔道:“我們家走到今天這種地步,完全是家庭不睦、家教不嚴、家風不正的惡果!如今我無地自容、痛徹心扉!”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清風傳家》中,我們看到了于敏院士“家國同構(gòu),愛家先愛國”“簡樸寧靜、其樂融融”的和睦氛圍,看到了孫家棟先生“認真嚴謹、平實簡單卻又趣味盎然、深含韻味”的淡泊家風。他們愛國也愛家,對國忠誠,對家有愛,從不為了小家的利益而損害國家的事業(yè),也沒有因為事業(yè)的繁忙而忽視了對家人的愛。孫家棟先生已是耄耋高齡,除了關心他為之付出了畢生心血的航天事業(yè)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兒孫一起,盡享天倫之樂。在家人眼中,他永遠是慈祥的父親、體貼的丈夫、童心未泯的爺爺。
家教貴嚴?!抖Y記·大學》中說:“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們所說的可以治理國家的人,必須把自己的家治理好,對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管教好的人,卻能去教化別人,這是沒有的情況。古人尚且懂得家教的重要性,對于新時代的我們來說,更要知道良好嚴格的家教是我們成家立業(yè)的基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呱呱墜地起就開始接受家教,家教的內(nèi)容很廣泛,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成功,先成才;要成才,先成人”。
同時,家教要嚴?!皣朗菒?、松是害”“慣子如殺子”。我們代代相傳、自幼熟知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的故事都是嚴格家教的正面典型。同樣,在《清風傳家》中,我們看到了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等25位英模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jīng)驗,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受到嚴格家教,自己長大成人、生兒育女之后,對子女也從不溺愛、不錯愛,不徇私情、嚴格要求。他們要求子女生活簡樸,追求高雅,不要成為物質(zhì)的奴隸,而要做精神上的富翁,真正做到了愛家不為家徇私、念舊不為舊牟利、濟親不為親枉法。
相反,《嚴以治家》中的24個腐敗分子都是立身不正、三觀偏離、心無戒尺、治家不嚴的反面典型。張琦的治家之道就是把公權(quán)力當成自己和家庭斂財?shù)摹叭】顧C”,帶著妻子、兒子干起了“前門當官、后門開店”的家庭生意。子不教,父之過。家無教,行必越軌;教不嚴,家必衰亡。山西水利廳原廳長潘軍峰就由此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他們夫妻聯(lián)手,把家變成“權(quán)錢交易所”;嬌寵無度,助推兒子走入歧途;任人唯親,水利系統(tǒng)成了自家后院。張琦、潘軍峰等人心中無戒、屢踩紅線,看似愛家實則害家,最終落個身陷囹圄、妻離子散的下場,令人警醒、發(fā)人深思。
家風貴正?!爸液駛骷揖?,詩書濟世長”。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正的家風不但會造福家庭、惠及后代,也會對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產(chǎn)生正面影響,反之會禍及家人、貽害社會。為人父母總想為子女留下點什么。是萬貫家財還是高尚品格?是唯利是圖還是清正家風?民族英雄林則徐早已告訴了我們答案,他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秉h員干部為人父母,留給子女最重要的財富,不是錢財名利而是清正家風。要形成清正的家風,關鍵是三觀要正。每個家庭成員從小就要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赤誠之心對待事業(yè),以敬畏之心對待權(quán)力,以感恩之心對待職位,以淡泊之心對待名利。
氫彈之父于敏先生的兒子于辛說:“父親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物質(zhì)財富,但他的一言一行,卻是我們做人立事的標桿,不斷影響和指引著我們?!崩嫌⑿蹚埜磺鍥]給孩子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忠誠對待事業(yè)、清貧對待生活、淡泊對待名利的態(tài)度,通過潛移默化影響著后輩,他不需要說什么,孩子們就自然該知道怎么做,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反觀《嚴以治家》中的張琦、云光中、潘軍峰等人,都是因信仰缺失、自律不嚴、家風不正而導致全家腐敗。事實一再證明,沒有好的家風家教,家人子女難以奮斗進取,也無法踏實做事、清白做人,終將害了孩子、毀了家庭。
家教嚴則家風正、家風正則家庭睦、家庭睦則事業(yè)興?!肚屣L傳家》中25位英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以及他們所展現(xiàn)出來的大公無私、清正廉潔的家風將永遠激勵后輩與世人見賢思齊、奮勇前進。同時,我們也要從《嚴以治家》中剖析的24個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訓、深刻反思、自我警醒,努力凈化思想、嚴以修身、嚴以治家,夯實家睦的基礎、厚植家教的土壤、筑牢家風的根本,把家庭夢融入中國夢之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每一個小家的力量!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二
閱讀后的感悟,是指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幾句名言、一首音樂,然后把感悟和感悟?qū)戇M一篇文章,稱為閱讀后的感悟。閱讀后的感覺就是閱讀筆記。它不僅是一種常見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傊?,就是看完這本書后的感覺。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BR>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nèi)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家訓中則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姡煌易寤蛟S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jié)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nèi)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讀完《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深深為25位英模黨員的家風事跡所感動,也為24個反面典型家庭而惋惜。更加深刻理解了: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清風傳家》中的25位英模黨員,有科學家,有醫(yī)生,有軍人,有老師,有干部,職業(yè)不同、領域相異,家風確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好家風應有的特質(zhì)。
對黨忠誠。“我是黨的干部,就應該聽從組織的召喚,到艱苦的地方去?!鄙畈毓γ睦嫌⑿蹚埜磺逶谑论E被報道后,仍在考慮著要怎么更多回報黨、國家和人民。“我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熱愛黨,熱愛黨的事業(yè),我愿意為這人類最偉大的力量貢獻出我的全部理想,不惜在必要時付出我的生命”!吳良鏞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入黨誓言。
熱愛祖國。“愿將一生獻宏謀?!痹跉鋸椫赣诿舻募?,愛國是不變的主題?!皩业闹揖褪菍Ω改缸畲蟮男??!痹谥袊藵撏е更S旭華心中,國家事業(yè)第一位,家庭第二位,自己第三位?!白鎳枰?,我無論如何都要回來?!敝琳\報國的黃大年用生命證明了“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一心為民。鐘南山、張伯禮、顧方舟醫(yī)者仁心護佑人民生命健康,于漪、高銘暄教書育人為國育才,朱彥夫、李保國、謝高華投身于脫貧攻堅致力于讓鄉(xiāng)親們富起來,......,他們無愧于“人民英雄”“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楷?!薄白蠲缞^斗者”榮譽稱號。
嚴以律己。25位英模對自己嚴格,對家人“苛刻”。張富清為家人立規(guī),前人不搭“捷徑”,后備莫求“沾光”。在郭明義看來,房子可以不寬敞,但心一定要敞亮。高德榮始終堅持“不給別人一點送禮的由頭,不讓自己有半點腐敗的念頭”。在葉聰?shù)募依?,正面清單不設限多多益善,負面清單很明確:不能做的事情絕不能碰。韋昌進面對老戰(zhàn)友的請求,情感歸情感,原則歸原則,作風的口子決不能開。
淡泊名利。冷靜看待貢獻,清醒面對榮譽。于敏只將自己看作科研事業(yè)的“千萬分之一”。孫家棟評價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顧方舟說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吳文俊看清名利“不為獲獎而工作,應為工作而獲獎”。樊錦詩告誡兒子“人不是為物質(zhì)、為金錢而活的”。
精神傳家。好家風需要代際傳承。英模們的好家風,都是以“精神”為載體,既繼承祖輩,也傳承后輩,一代一代傳一代?!秶酪灾渭摇分械?4個反面典型家庭,起初也是有良好家風的,比如,楊玲玲的母親一直教育她“我們吃的是公家的飯,要好好地為黨工作”,易軍的父親曾因為一句黨風不好的話用飯碗砸醒他,云光中家原本有著紅色家風的傳統(tǒng),......。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家風被拋在腦后,貪念戰(zhàn)勝了理智,“物質(zhì)”占了上風,一家人、整族人被壞家風所裹挾,奔向不歸的迷途。可見,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最后,再讓我們重溫一下25位英模黨員的名字: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鐘南山、吳文俊、顧方舟、程開甲、于漪、高銘暄、麥賢得、張伯禮、王有德、王繼才、朱彥夫、李保國、高德榮、樊錦詩、吳良鏞、韋昌進、葉聰、張飚、郭明義、謝高華、黃大年。向英模致敬,向他(她)們學習,見賢思齊、修身治家,樹立傳承良好家風。(郭寶興)。
2020年12月17日下午,洪投物業(yè)公司全體黨員集中學習了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干部家風建設讀本《嚴以治家》、《清風傳家》。此次學習主要介紹了讀本中一正一反兩個家庭,他們分別是隱‘功’埋名三十載,終生報國不言悔”的黃旭華老先生;一個是利用職務之便,大搞錢權(quán)交易,最終雙雙鋃鐺入獄的“假模范”夫妻程穎。
家是社會組成的最小單位,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則是孩子人生課堂的“第一堂課”。父母通過自己的“言傳與身教”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成年后的孩子又會將他們的價值取向傳給自己的下一代,通過這樣一代代的傳承最終形成不同的“家風”。
一個人接受向上向善、心懷家國天下的家庭教育,將會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選擇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黃旭華老先生的事跡便是最好的證明。黃旭華老先生的父母在學成之后離開了富饒的祖籍,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最需要醫(yī)生的海豐縣田墘鎮(zhèn),二老在自己的崗位兢兢業(yè)業(yè)、不圖回報、無私奉獻。父母的選擇無形之中影響著黃旭華的一生,他將祖國的興衰榮辱與自己的事業(yè)緊緊綁在一起,毅然投身核潛艇研究,隱姓埋名三十載,寧愿被親人誤解成“不孝之子”,也始終恪守對組織的承諾。他用另一種方式詮釋了“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同樣,摒棄家教初心,漠視黨紀國法,終將自食惡果,身陷囹圄。湖北省政協(xié)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程穎,年輕有為,踏實肯干,是領導眼中的“好苗子”,妻子趙某教書育人、步步高升,一度成為別人眼中的模范夫妻。但隨著職務提升,修身律己卻沒有跟上,理想信念開始動搖,權(quán)力觀、價值觀逐步扭曲,伙同妻子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斂財,助長家庭的的貪腐之風,影響湖北省監(jiān)獄系統(tǒng)的風氣。東窗事發(fā)后而不自省,反而心存僥幸,夫妻串供,最終也沒逃過法律的制裁。
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向我們詮釋了無論社會如何進步,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應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家風作為社會風氣的細胞,是一個家族通過代代歷史沉淀下來的家庭風氣和道德氛圍,是指導做人做事的精神內(nèi)核。家風不僅僅是一句話,更是幾代人的傳承。家風似一條生命的河,生生不息,流淌著家族內(nèi)在氣質(zhì),更澆灌出整個民族的精神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家風時曾說過,“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家風差,難免禍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由此可見,家風正,則后代正;
家風正,則源頭正;
家風正,則國家正。
家風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shù)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qū)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jié)果,代代出人才??梢哉f,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孔约?,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八麖膩頉]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小兒子張健全說。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BR>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1、下之本在家最是清風傳家遠。
習總書記曾經(jīng)說過“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jīng)濟社會如何發(fā)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起航的地方”??梢?,天下之本在家,家風,便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
最近通讀《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深深的理解了常說的幾句話“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薄胺e善之家,必有余慶?!薄八行腋5募彝ザ际窒嗨疲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币睬八从械脑鰪娏藢彝?、家教、家風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一正一反共計49個家庭,25位英模黨員、24個違紀違法案例,講述了他們的家庭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標上努力著,只是過程中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
2、家教是基礎更是財富。
認真剖析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共和國勛章、“人民楷?!薄案母锵蠕h”等榮譽稱號獲得者,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于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tǒng)家教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書中那些家風問題突出的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幾乎都存在一個背棄家教初心的過程。隨著職務的升高、權(quán)力的加大,“三觀”被一點一滴地扭曲,逐漸把家庭的教誨、父母的面命置之腦后,同時也因自身不正,對家人或者疏于教育,或者往邪路上帶,直至身陷囹圄而致悲不自勝。
這何嘗不是在教育引導和警示提醒廣大黨員、干部,家庭教育絕非小事,人忘了什么也不能忘本,在家教上欠賬是必然要用更大的代價來償還的。
3、家庭教育無可替代。
家庭教育之所以很重要,首先在于它的無可替代性,父母是第一老師的角色任誰也代替不了,有人因此把家庭教育稱之為人生第一教育,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通過家教培育家風,不僅給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圩印?,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人。家風是寄托傳統(tǒng)、盛放親情的陳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樸素沉淀、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互相激勵、抱團取暖的精神薪火。學習好家風,既是為了承續(xù)傳統(tǒng)、啟迪當下,更是為了滌風勵德、淳化風俗。
4、公私分明要從點滴中做起。
公私分明,要從日常點滴中做起,更要在歲月磨礪中堅守?!秶酪灾渭摇窌羞€附有落馬干部的懺悔錄節(jié)選。這些懺悔,往往是他們失去自由、名譽之后痛徹心扉的剖白。不少落馬干部承認,他們公私界線的模糊,對親人“無理要求”的妥協(xié),從拒絕到適應,從順從到習慣甚至主動,都是從微小的事由慢慢輕怠,從自己認為無所謂的小節(jié)處逐漸滑坡,從最不經(jīng)意的瞬間開始松懈。涉及公權(quán),領導干部要警醒自己,多些捫心自問,用權(quán)為了誰、為何事,但凡有能借著公權(quán)的光為私人謀好處的,就不能沾、不能碰,以“一次都不能破戒”為標準,嚴于律己、嚴格治家、嚴管家人。
《安娜·卡列尼娜》中是有這么一句話:“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這句話即便是而立之年的我,理解上也只是一鱗半爪。然而,新出品的《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本,仿佛讓我觸碰到了幸福家庭的一絲內(nèi)涵?!肚屣L傳家》中有25位英模,《嚴以治家》中有24個案例,每一個故事都值得去細細品味。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談起家,他首先說到的是他的父母:“我在工作當中,如果有一點成果,這些因素除了黨的教育培養(yǎng)外,都是受我父親母親的影響”。他的父母都是醫(yī)生,一直秉著治病救人的精神潛移默化地教育著黃旭華。1957年黨中央決定組織力量自主研制核潛艇,因為工作的保密性需要,黃旭華回家探親后和父母、兄妹聯(lián)系只剩下一個信箱號碼,1985年當我國的新潛艇第一次見報,30年后的他才有時間去探望自己的親人,才可以告知自己30年來在做什么,做成了什么。1987年的《文匯月刊》中長篇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講述了黃旭華的事跡但確未提及他的名字,然而,作品中出現(xiàn)了另一個令人欽佩的人:“他的賢內(nèi)助李世英”,丈夫在忙于國家事業(yè),妻子不僅參與了核潛艇的事業(yè),還要擔負子女的撫養(yǎng)與教育。愛孩子,但不溺愛孩子,是黃旭華夫婦的原則。和黃旭華的父母一樣,他們夫妻的付出精神同樣影響了他們的子女。大女兒黃燕妮也考入了研究所,將一生奉獻給了中國核潛艇研制事業(yè),小女兒黃峻出國攻讀博士后毅然回到了國內(nèi)原來的工作崗位?!皣迸c“家”,一個外,一個內(nèi),對國的無怨無悔,始終離不開來自家的成全。朱彥夫、高德榮、于漪等等英模,他們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于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tǒng)家教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這些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就是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社會節(jié)奏加快、人們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當下,家庭因其在給予人們休憩、修養(yǎng)、支撐甚至療傷作用方面,所起到的其他任何環(huán)境都無法比擬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肚屣L傳家》在喚醒人們對家庭的珍惜和熱愛,特別在重視家庭,這一中華優(yōu)秀倫理文化傳統(tǒng),在今天需要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湖南省郴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劉志偉,出身普通工人家庭,早期一心撲在事業(yè)上。36歲成為郴州市城管局局長,隨后在多個重要經(jīng)濟部門擔任一把手,在郴州市高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工作期間,高新技術(shù)園區(qū)成為湖南對接沿海地區(qū)的產(chǎn)業(yè)轉(zhuǎn)移排頭兵、主陣地,其帶領創(chuàng)造的“郴州速度”更是贏得廣泛贊譽。隨著職務的提升和年齡的增長,開始追求物質(zhì)享受,放松自我要求,家風敗壞禍及配偶、子女和親屬,其妻子從“賢內(nèi)助”變成了“貪內(nèi)助”。劉志偉在懺悔錄中寫道:“從奢靡享樂的生活開始,我不斷地把家人帶入了老板的圍獵之中,使他們過高地追求享受和物質(zhì)欲望,誘導他們產(chǎn)生了倚靠權(quán)力、貪圖錢財?shù)男睦怼币粋€普通家庭的家風不正,影響家庭的接續(xù)發(fā)展;而領導干部的家風,則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觀感?!秶酪灾渭摇分?4個案例,在對待家庭上有的貪圖享樂,有的放任縱容,有的互相算計,有的共同為惡,盡管軌跡不同,但都導向了墮落的悲劇。
家風不染塵,清廉惠久遠。家風,它非一朝一夕形成,卻能夠破壞在“一朝一夕”。家風的形成是一類行為在一個家庭被千百次重復,變成一種習慣,然后“成自然”,演變成家風。家風的形成可能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和積累。我國的著名家訓,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多是數(shù)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豐富完善才于焉有成。然而“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好不容易形成的好家風,堅持下去需要恒心和毅力,而一旦崩塌卻是幾年甚至更短時間的事情,不能不引起時刻注意、謹慎對待。家庭教育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第一課堂,也是影響每個人終身的資源或者財富。家庭教育的無可替代性,是人生第一教育。正如哲人所言,“人終其一生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懊夏溉w”、“岳母刺字”,太多的典故都反映了家教作為第一教育的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多地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接受什么樣的家庭教育,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今后的人生。我們的家只有用心來經(jīng)營,家風只有身體力行來涵養(yǎng),才能讓整個家庭乘“風”破浪、行穩(wěn)致遠,我想這也是這套《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本所帶給我的教益和啟示。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三
“家庭風格又稱門式,是指家庭或世世代代的時尚、生活方式,即一種家庭氛圍。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quán)威的實驗結(jié)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好家庭”不一定要有豐盛的物質(zhì)、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zhì)、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危吹们迨欠?,克己自律,嚴于自察?BR>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BR>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nèi)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蹦纤螑蹏娙岁懹蔚募矣栔袆t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不同家族或許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jié)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nèi)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四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quán)威的實驗結(jié)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校林睢笔俏覍︾娔仙郊绎L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五
“家庭風格又稱門式,是指家庭或世世代代的時尚、生活方式,即一種家庭氛圍。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quán)威的實驗結(jié)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zhì)、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zhì)、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BR>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六
閱讀后的感覺是指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文章、幾句名言和一首音樂,然后將這種感覺和啟示寫進一篇文章,稱為閱讀后的感覺。閱讀后的感覺就是閱讀筆記。它不僅是一種常見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言之,就是看完這本書后的感覺。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家風作為社會風氣的細胞,是一個家族通過代代歷史沉淀下來的家庭風氣和道德氛圍,是指導做人做事的精神內(nèi)核。家風不僅僅是一句話,更是幾代人的傳承。家風似一條生命的河,生生不息,流淌著家族內(nèi)在氣質(zhì),更澆灌出整個民族的精神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家風時曾說過,“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家風差,難免禍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由此可見,家風正,則后代正;。
家風正,則源頭正;。
家風正,則國家正。
家風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shù)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qū)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jié)果,代代出人才。可以說,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靠自己,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八麖膩頉]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隆!毙鹤訌埥∪f。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BR>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1、下之本在家最是清風傳家遠。
習總書記曾經(jīng)說過“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jīng)濟社會如何發(fā)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起航的地方”??梢姡煜轮驹诩?,家風,便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
最近通讀《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深深的理解了常說的幾句話“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薄胺e善之家,必有余慶?!薄八行腋5募彝ザ际窒嗨?,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币睬八从械脑鰪娏藢彝?、家教、家風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一正一反共計49個家庭,25位英模黨員、24個違紀違法案例,講述了他們的家庭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標上努力著,只是過程中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
2、家教是基礎更是財富。
認真剖析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共和國勛章、“人民楷模”“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獲得者,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于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tǒng)家教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書中那些家風問題突出的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幾乎都存在一個背棄家教初心的過程。隨著職務的升高、權(quán)力的加大,“三觀”被一點一滴地扭曲,逐漸把家庭的教誨、父母的面命置之腦后,同時也因自身不正,對家人或者疏于教育,或者往邪路上帶,直至身陷囹圄而致悲不自勝。
這何嘗不是在教育引導和警示提醒廣大黨員、干部,家庭教育絕非小事,人忘了什么也不能忘本,在家教上欠賬是必然要用更大的代價來償還的。
3、家庭教育無可替代。
家庭教育之所以很重要,首先在于它的無可替代性,父母是第一老師的角色任誰也代替不了,有人因此把家庭教育稱之為人生第一教育,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家庭通過家教培育家風,不僅給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圩印保€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人。家風是寄托傳統(tǒng)、盛放親情的陳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樸素沉淀、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互相激勵、抱團取暖的精神薪火。學習好家風,既是為了承續(xù)傳統(tǒng)、啟迪當下,更是為了滌風勵德、淳化風俗。
4、公私分明要從點滴中做起。
公私分明,要從日常點滴中做起,更要在歲月磨礪中堅守。《嚴以治家》書中還附有落馬干部的懺悔錄節(jié)選。這些懺悔,往往是他們失去自由、名譽之后痛徹心扉的剖白。不少落馬干部承認,他們公私界線的模糊,對親人“無理要求”的妥協(xié),從拒絕到適應,從順從到習慣甚至主動,都是從微小的事由慢慢輕怠,從自己認為無所謂的小節(jié)處逐漸滑坡,從最不經(jīng)意的瞬間開始松懈。涉及公權(quán),領導干部要警醒自己,多些捫心自問,用權(quán)為了誰、為何事,但凡有能借著公權(quán)的光為私人謀好處的,就不能沾、不能碰,以“一次都不能破戒”為標準,嚴于律己、嚴格治家、嚴管家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jīng)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jīng)風霜而本色依舊。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不僅要做到初心不改、本色依舊,同時還要注重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強調(diào):“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BR>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深受觸動,深刻感受到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感“家風”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風貌,在一個家庭長期延續(xù)過程中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讀本中的25位英模黨員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做家風建設的表率;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感受到家風的重大意義,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家風是一種德行傳承,更是關系黨風、連著政風、影響民風的根本風氣。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
從小看大,好家風讓我們自立。
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風,是歷代家族成員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中國歷來重視家教和門風,注重家風的締造與傳承。世上沒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得益于每一個良好家風家教的滋養(yǎng),要通過言傳身教影響自己的孩子,把好家風春雨潤物般滲透到子孫后代的血脈之中,作為一生恪守的信條。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張富清,告誡自己的孩子,要靠自己,莫求“沾光”,自己吃的藥是國家全額報銷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鐘南山父親鐘世藩是知名的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曾獲得中國泌尿外科最高榮譽“吳階平泌尿外科獎”,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shù)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他們的家風之所以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就是因為他們注重家風的傳承,讓自己的子孫后代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林則徐曾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由此可見,任何金山銀山,都不如好家風,它是一股向善向上的力量,耳濡目染,世代永流傳!
以榜為樣,好家風讓我們自信。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以德傳家是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他們身上,家國同重,親人與國人都是摯愛。人是鋼,家是爐,“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高度重視家風”,無不是把家庭作為“煉鋼爐”,練就過硬的紅色家風,對子孫后代進行家風的歷練,體現(xiàn)了老革命家的人間大愛,這正是新時代我們需要大力弘揚的一種時代精神。比如,毛澤東立下的“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親情規(guī)矩”三原則;周恩來告誡侄女,不搞特殊化,我們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朱德教育兒子不當干部當工人,用“德”字貫穿朱家家風。習仲勛對于紅色家風的言傳身教稱得上是典范,值得我們效仿和學習。2001年10月15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因公務繁忙而缺席父親習仲勛的88歲壽辰。當女兒讀完習近平的拜壽信,習仲勛告訴在場的人:“還是以工作為重,以國家大事為重。”習仲勛以革命家的風范將共產(chǎn)黨人的無私奉獻和中國人傳統(tǒng)的家教融為一體,并以自己的身體力行,教誨子女做一個純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焦裕祿制定“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的三條家風,讓焦家人個個生活簡樸,為人清正,做人自信,塑造了焦家人的精神堡壘,讓焦門家風歷久彌新。
聚少成多,好家風讓我們自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對于領導干部來說要提高政治站位,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它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承擔黨和國家的使命,家風好壞事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項重要工作,事關黨和國家的戰(zhàn)略全局。“一個家風正的家庭,是一個好故事;十個家風正家庭,能形成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成千上萬個家風正家庭,就能鑄就一個強大的祖國,迸發(fā)處無堅不摧的蓬勃力量”。因此,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是建設發(fā)展和改革的推助力;反之,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破壞黨群干群關系,使黨風受到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黨內(nèi)紀律的形式對黨員的家風建設進行了規(guī)范。《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旨在全民族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高校的黨員領導干部,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全局下,要推動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自覺自發(fā)注重家風建設,以身作則,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同時,要發(fā)揮黨、政府和學校的引領和引導作用,注重營造家庭、家教、家風的良好外部環(huán)境建設,多管齊下,形成家風建設的強大合力,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2020年12月17日下午,洪投物業(yè)公司全體黨員集中學習了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干部家風建設讀本《嚴以治家》、《清風傳家》。此次學習主要介紹了讀本中一正一反兩個家庭,他們分別是隱‘功’埋名三十載,終生報國不言悔”的黃旭華老先生;一個是利用職務之便,大搞錢權(quán)交易,最終雙雙鋃鐺入獄的“假模范”夫妻程穎。
家是社會組成的最小單位,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則是孩子人生課堂的“第一堂課”。父母通過自己的“言傳與身教”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成年后的孩子又會將他們的價值取向傳給自己的下一代,通過這樣一代代的傳承最終形成不同的“家風”。
一個人接受向上向善、心懷家國天下的家庭教育,將會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選擇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黃旭華老先生的事跡便是最好的證明。黃旭華老先生的父母在學成之后離開了富饒的祖籍,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最需要醫(yī)生的海豐縣田墘鎮(zhèn),二老在自己的崗位兢兢業(yè)業(yè)、不圖回報、無私奉獻。父母的選擇無形之中影響著黃旭華的一生,他將祖國的興衰榮辱與自己的事業(yè)緊緊綁在一起,毅然投身核潛艇研究,隱姓埋名三十載,寧愿被親人誤解成“不孝之子”,也始終恪守對組織的承諾。他用另一種方式詮釋了“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同樣,摒棄家教初心,漠視黨紀國法,終將自食惡果,身陷囹圄。湖北省政協(xié)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程穎,年輕有為,踏實肯干,是領導眼中的“好苗子”,妻子趙某教書育人、步步高升,一度成為別人眼中的模范夫妻。但隨著職務提升,修身律己卻沒有跟上,理想信念開始動搖,權(quán)力觀、價值觀逐步扭曲,伙同妻子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斂財,助長家庭的的貪腐之風,影響湖北省監(jiān)獄系統(tǒng)的風氣。東窗事發(fā)后而不自省,反而心存僥幸,夫妻串供,最終也沒逃過法律的制裁。
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向我們詮釋了無論社會如何進步,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應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家風作為社會風氣的細胞,是一個家族通過代代歷史沉淀下來的家庭風氣和道德氛圍,是指導做人做事的精神內(nèi)核。家風不僅僅是一句話,更是幾代人的傳承。家風似一條生命的河,生生不息,流淌著家族內(nèi)在氣質(zhì),更澆灌出整個民族的精神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家風時曾說過,“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家風差,難免禍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由此可見,家風正,則后代正;
家風正,則源頭正;
家風正,則國家正。
家風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shù)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qū)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jié)果,代代出人才??梢哉f,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孔约?,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八麖膩頉]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毙鹤訌埥∪f。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BR>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讀完《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深深為25位英模黨員的家風事跡所感動,也為24個反面典型家庭而惋惜。更加深刻理解了: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清風傳家》中的25位英模黨員,有科學家,有醫(yī)生,有軍人,有老師,有干部,職業(yè)不同、領域相異,家風確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好家風應有的特質(zhì)。
對黨忠誠?!拔沂屈h的干部,就應該聽從組織的召喚,到艱苦的地方去?!鄙畈毓γ睦嫌⑿蹚埜磺逶谑论E被報道后,仍在考慮著要怎么更多回報黨、國家和人民。“我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熱愛黨,熱愛黨的事業(yè),我愿意為這人類最偉大的力量貢獻出我的全部理想,不惜在必要時付出我的生命”!吳良鏞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入黨誓言。
熱愛祖國。“愿將一生獻宏謀?!痹跉鋸椫赣诿舻募?,愛國是不變的主題?!皩业闹揖褪菍Ω改缸畲蟮男ⅰ!痹谥袊藵撏е更S旭華心中,國家事業(yè)第一位,家庭第二位,自己第三位?!白鎳枰?,我無論如何都要回來?!敝琳\報國的黃大年用生命證明了“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一心為民。鐘南山、張伯禮、顧方舟醫(yī)者仁心護佑人民生命健康,于漪、高銘暄教書育人為國育才,朱彥夫、李保國、謝高華投身于脫貧攻堅致力于讓鄉(xiāng)親們富起來,......,他們無愧于“人民英雄”“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楷?!薄白蠲缞^斗者”榮譽稱號。
嚴以律己。25位英模對自己嚴格,對家人“苛刻”。張富清為家人立規(guī),前人不搭“捷徑”,后備莫求“沾光”。在郭明義看來,房子可以不寬敞,但心一定要敞亮。高德榮始終堅持“不給別人一點送禮的由頭,不讓自己有半點腐敗的念頭”。在葉聰?shù)募依?,正面清單不設限多多益善,負面清單很明確:不能做的事情絕不能碰。韋昌進面對老戰(zhàn)友的請求,情感歸情感,原則歸原則,作風的口子決不能開。
淡泊名利。冷靜看待貢獻,清醒面對榮譽。于敏只將自己看作科研事業(yè)的“千萬分之一”。孫家棟評價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顧方舟說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吳文俊看清名利“不為獲獎而工作,應為工作而獲獎”。樊錦詩告誡兒子“人不是為物質(zhì)、為金錢而活的”。
精神傳家。好家風需要代際傳承。英模們的好家風,都是以“精神”為載體,既繼承祖輩,也傳承后輩,一代一代傳一代?!秶酪灾渭摇分械?4個反面典型家庭,起初也是有良好家風的,比如,楊玲玲的母親一直教育她“我們吃的是公家的飯,要好好地為黨工作”,易軍的父親曾因為一句黨風不好的話用飯碗砸醒他,云光中家原本有著紅色家風的傳統(tǒng),......。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家風被拋在腦后,貪念戰(zhàn)勝了理智,“物質(zhì)”占了上風,一家人、整族人被壞家風所裹挾,奔向不歸的迷途??梢姡徽摃r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最后,再讓我們重溫一下25位英模黨員的名字: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鐘南山、吳文俊、顧方舟、程開甲、于漪、高銘暄、麥賢得、張伯禮、王有德、王繼才、朱彥夫、李保國、高德榮、樊錦詩、吳良鏞、韋昌進、葉聰、張飚、郭明義、謝高華、黃大年。向英模致敬,向他(她)們學習,見賢思齊、修身治家,樹立傳承良好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BR>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nèi)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蹦纤螑蹏娙岁懹蔚募矣栔袆t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姡煌易寤蛟S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jié)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nèi)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七
古人說,要修身養(yǎng)性,要管家治國,首先要管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港灣,也是加油站提供動力的源泉。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BR>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nèi)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蹦纤螑蹏娙岁懹蔚募矣栔袆t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不同家族或許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jié)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nèi)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zhì)、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可見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zhì)、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BR>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jīng)世事之后的經(jīng)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nèi)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fā),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zhì)疑其家風?!靶硗滇?,長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zhì)、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后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zhí)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yōu)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tǒng)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jié)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zhì)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shù)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qū)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jié)果,代代出人才??梢哉f,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靠自己,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八麖膩頉]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毙鹤訌埥∪f。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BR>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quán)威的實驗結(jié)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八
建黨100周年一般是指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nèi)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蹦纤螑蹏娙岁懹蔚募矣栔袆t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可見,不同家族或許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好家風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jié)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nèi)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zhì)、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可見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zhì)、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BR>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quán)威的實驗結(jié)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愛之切,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工)委,縣直和國家、省、市屬駐x各部門單位黨組、黨(工)委,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黨工委:
為深入推進清廉x縣建設,以良好家風涵養(yǎng)廉潔文化,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結(jié)合慶祝建黨100周年,縣紀委監(jiān)委機關、縣婦聯(lián)聯(lián)合在全縣開展“清風傳家”家風教育活動?,F(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的系列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關于“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堅決反對特權(quán)思想和特權(quán)行為,破除‘官本位’、不搞特殊化,嚴格管好家屬子女,嚴格家風家教”的重要部署,通過組織開展“清風傳家”家風教育活動,謳歌黨的領導,加強黨性修養(yǎng),弘揚傳統(tǒng)美德,培育和傳承優(yōu)良家風,推動黨風政風更加清正廉潔、社風民風更加淳樸和諧。
二、活動安排。
(一)開展清廉家風、廉潔文化教育現(xiàn)場教學(4月—12月)。組織各部門單位黨員干部到市好家風學習中心、本色老黨員紅色群落展覽館、岳家村公心展館參觀學習(有關活動安排見附件1),自覺接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和紅色文化教育,推動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開展“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活動(4月—5月)。以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各部門單位向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推薦優(yōu)秀家風家訓教育讀物,組織撰寫讀書心得。利用讀書會、黨支部會、集體學習等時機,集中組織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開展精美文章誦讀、讀書心得分享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有關組織要求見附件2)。
(三)開展好家風故事宣講(5月中旬)。以5月15日“國際家庭日”為契機,組織家教講師團,以集中宣講和巡回宣講相結(jié)合的形式,到單位,宣講廉潔齊家、孝老愛親、夫妻和睦等好家風故事,讓廣大黨員干部真切感受榜樣的力量和家風的重要性。
(四)舉辦x州好家風事跡報告會(6月中旬)。組織縣直各部門單位婦委會主任參加x州好家風事跡報告會,觀看專題片《嚴正家風》,并參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引導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幸?;橐龅氖刈o者、孝敬老人的示范者、孩子成長的引路者、勤儉持家的踐行者、廉潔家風的守門者,用好家風撐起社會好風氣,推動黨風政風建設。
(五)開展“一封家書寄廉潔”活動(8月)。各部門單位組織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通過寫家書的方式,抒發(fā)對親人的關愛之情,表達對家庭廉潔幸福的美好向往和期盼,讓家庭成為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溫馨港灣。(有關組織要求見附件2)。
(六)開展“我的家風故事”征集活動。各部門單位組織黨員干部,拿起手中的筆、手機、相機等工具來記錄身邊的生活點滴,捕捉身邊事身邊人的精彩瞬間,通過文字、微視頻等形式,用有溫度、有感情的家風家訓故事教育身邊人。(征集啟事見附件3)。
(七)制作“紅色家風永流傳”微視頻(6月—8月)。結(jié)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圍繞“如何培育良好家風”,從“學習先輩家風汲取治黨力量”“傳承好家風引領好作風”等方面,以主持人講述的方式,拍攝制作系列微視頻,通過網(wǎng)絡、媒體進行宣傳,教育引導全縣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設優(yōu)良家風。
三、組織領導。
(一)提高認識,周密部署。推進清廉家風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清廉x縣的重點任務之一,各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開展家風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其擺上重要議程,按照通知要求做好部署安排,為活動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二)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各部門單位要結(jié)合各自實際,圍繞活動主題,精心策劃好、組織好此次家風教育活動,切實把活動開展的過程作為教育激勵黨員干部、弘揚良好家風的過程,并不斷推動家風教育活動制度化、常態(tài)化。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紀委、婦聯(lián)要加強協(xié)作配合,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附件:
1.清廉家風、廉潔文化教育現(xiàn)場教學活動安排。
2.“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及“一封家書寄廉潔”活動。
組織要求。
3、“我的家風故事”征稿啟事。
附件1。
清廉家風、廉潔文化教育現(xiàn)場教學活動安排。
一、基地簡介。
(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
該中心以“弘揚好家風共筑家國夢”為主題,分核心指引、紅色家風、時代楷模、好家風圖解、xx人談家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六大展示區(qū),圖書閱覽區(qū)、全家福合影區(qū)、家庭書畫展示區(qū)三個多功能互動區(qū),是集xx好家風宣講、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成果展示、家庭教育指導培訓為一體的綜合陣地。
(二)xx市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正園)。
該基地以“鑒史明道正心致遠”為品牌內(nèi)涵,由“一場一館四道一院”七部分構(gòu)成,即星空廣場、秦國龍紀念館、弘道、就道、棧道、興道和龍門大劇院,是由xx市紀委監(jiān)委聯(lián)合東港區(qū)紀委監(jiān)委共同打造而成?;氐慕ǔ蛇\行,厚植了廉潔文化基礎,促進了廉潔行為養(yǎng)成,有效推動了“xx清風”品牌進一步向基層延伸,使“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觀念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二、組織方式。
各單位到教育基地接受教育,應提前提出參觀申請,提報參觀時間、參觀人數(shù)、聯(lián)系人及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并自行組織前往。
三、基地位置及乘車路線。
(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
位于山東路南、質(zhì)陽路東,人防大廈西側(cè)xx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層。
(二)xx市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正園)。
位于xx市東港區(qū)龍門崮田園綜合體內(nèi)。
乘車路線1:g15沈海高速—xx北高速出口—山海西路(行駛約35公里)—xxx綜合體。
乘車線路2:g1815濰日高速—濰日陳疃北收費站—山海西路(行駛約17公里)—xxx田園綜合體。
乘車路線3:g1511日蘭高速—龍山收費站—旅游路—銀杏大道(行駛約14公里)—xxx田園綜合體。
四、預約方式。
(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
預約聯(lián)系人:xxx、滕照玉;聯(lián)系電話:295xxx,xxx500。
(二)xx市廉潔文化教育基地。
預約聯(lián)系人:xxx;聯(lián)系電話:xxx。
五、紀律要求。
各單位組織到基地接受家風教育和廉潔文化教育,必須加強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的組織管理,嚴明紀律,聽從指揮,確保教育活動嚴肅有序。
附件2。
“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及“一封家書。
寄廉潔”活動組織要求。
一、活動目的。
通過誦讀經(jīng)典美文、講述家風故事、書寫廉潔家書,深刻詮釋好家風好家訓對社會和家庭的重要性,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培育和傳承優(yōu)良家風,助推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
二、時間安排。
“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活動:4月10日—5月31日。
“一封家書寄廉潔”活動:8月1日—31日。
三、組織方式。
此兩項活動需由各部門單位自行組織。
四、相關要求。
1.各單位要結(jié)合各自實際,認真策劃,精心組織,廣泛動員本單位黨員干部和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充分利用讀書會、黨支部會、集體學習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不斷提高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要圍繞家風教育主題,誦讀活動可以《清風傳家》《嚴以治家》《曾國藩家書》《朱子家訓》《中國家規(guī)》《中國家風家訓》以及市紀委監(jiān)委宣傳部編印的《xx好家風》等家風家訓讀物為薦讀書目;家書體裁必須為書信體,內(nèi)容可以是夫妻間的廉潔寄語,可以是父母對子女的質(zhì)樸教誨,也可以是子女對父母的真情流露,但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記空話、套話。
附件3。
“我的家風故事”征稿啟事。
家風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亦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塑造人們道德品行、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無形力量。為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優(yōu)良家風,深入挖掘我縣家風故事及感人事跡,縣紀委監(jiān)委機關、縣婦聯(lián)聯(lián)合在全縣開展“我的家風故事”征集活動。
一、活動主題。
以家風家訓為主旨,圍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傳統(tǒng)八德和優(yōu)良家風的積淀傳承,面向全縣征集優(yōu)秀隨筆感悟、家風故事、微視頻等作品,引導大家堅定文化自信,營造崇德尚廉的輿論氛圍。
二、活動時間。
三、作品內(nèi)容。
征集作品緊扣活動主題,體現(xiàn)清廉、誠信、正直、勤勉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做到主題鮮明,角度新穎,文風清新,見解獨到,提煉出立身之本、興家之道的好政德、好品德、好家規(guī)、好家訓??梢允潜救恕⒈炯彝ソ?jīng)歷過或正在傳承的,或是父輩教導的一個短暫瞬間,也可以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真實故事。
四、作品要求。
文字類作品:可以是思想感悟和文字記敘的故事,也可以圖配文、以實物(老照片、老書稿、老物件等)配故事,字數(shù)在1500字以內(nèi)。
視頻類作品:用微視頻、動漫或公益廣告形式表現(xiàn),并配腳本及說明,作品不能打單位水印或“樣片”等字樣。文件大小為500m以下,時長5分鐘以內(nèi),mp4格式,不符合上述要求視為投稿無效。提交的作品不得含有與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的內(nèi)容;不得臨摹、剽竊、侵犯他人著作權(quán)和違反其他有關規(guī)定。
五、報送要求。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九
讀完《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深深為25位英模黨員的家風事跡所感動,也為24個反面典型家庭而惋惜。更加深刻理解了: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清風傳家》中的25位英模黨員,有科學家,有醫(yī)生,有軍人,有老師,有干部,職業(yè)不同、領域相異,家風確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好家風應有的特質(zhì)。
對黨忠誠?!拔沂屈h的干部,就應該聽從組織的召喚,到艱苦的地方去?!鄙畈毓γ睦嫌⑿蹚埜磺逶谑论E被報道后,仍在考慮著要怎么更多回報黨、國家和人民。“我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熱愛黨,熱愛黨的事業(yè),我愿意為這人類最偉大的力量貢獻出我的全部理想,不惜在必要時付出我的生命”!吳良鏞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入黨誓言。
熱愛祖國?!霸笇⒁簧I宏謀。”在氫彈之父于敏的家,愛國是不變的主題?!皩业闹揖褪菍Ω改缸畲蟮男ⅰ!痹谥袊藵撏е更S旭華心中,國家事業(yè)第一位,家庭第二位,自己第三位?!白鎳枰覠o論如何都要回來?!敝琳\報國的黃大年用生命證明了“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一心為民。鐘南山、張伯禮、顧方舟醫(yī)者仁心護佑人民生命健康,于漪、高銘暄教書育人為國育才,朱彥夫、李保國、謝高華投身于脫貧攻堅致力于讓鄉(xiāng)親們富起來,......,他們無愧于“人民英雄”“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楷?!薄白蠲缞^斗者”榮譽稱號。
嚴以律己。25位英模對自己嚴格,對家人“苛刻”。張富清為家人立規(guī),前人不搭“捷徑”,后備莫求“沾光”。在郭明義看來,房子可以不寬敞,但心一定要敞亮。高德榮始終堅持“不給別人一點送禮的由頭,不讓自己有半點腐敗的念頭”。在葉聰?shù)募依?,正面清單不設限多多益善,負面清單很明確:不能做的事情絕不能碰。韋昌進面對老戰(zhàn)友的請求,情感歸情感,原則歸原則,作風的口子決不能開。
淡泊名利。冷靜看待貢獻,清醒面對榮譽。于敏只將自己看作科研事業(yè)的“千萬分之一”。孫家棟評價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顧方舟說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吳文俊看清名利“不為獲獎而工作,應為工作而獲獎”。樊錦詩告誡兒子“人不是為物質(zhì)、為金錢而活的”。
精神傳家。好家風需要代際傳承。英模們的好家風,都是以“精神”為載體,既繼承祖輩,也傳承后輩,一代一代傳一代?!秶酪灾渭摇分械?4個反面典型家庭,起初也是有良好家風的,比如,楊玲玲的母親一直教育她“我們吃的是公家的飯,要好好地為黨工作”,易軍的父親曾因為一句黨風不好的話用飯碗砸醒他,云光中家原本有著紅色家風的傳統(tǒng),......。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家風被拋在腦后,貪念戰(zhàn)勝了理智,“物質(zhì)”占了上風,一家人、整族人被壞家風所裹挾,奔向不歸的迷途??梢姡徽摃r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最后,再讓我們重溫一下25位英模黨員的名字: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鐘南山、吳文俊、顧方舟、程開甲、于漪、高銘暄、麥賢得、張伯禮、王有德、王繼才、朱彥夫、李保國、高德榮、樊錦詩、吳良鏞、韋昌進、葉聰、張飚、郭明義、謝高華、黃大年。向英模致敬,向他(她)們學習,見賢思齊、修身治家,樹立傳承良好家風。(郭寶興)。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十
習曾經(jīng)說過“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jīng)濟社會如何發(fā)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起航的地方”??梢?,天下之本在家,家風,便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
最近通讀《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深深的理解了常說的幾句話“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薄八行腋5募彝ザ际窒嗨疲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币睬八从械脑鰪娏藢彝?、家教、家風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一正一**計49個家庭,25位英模黨員、24個違紀違法案例,講述了他們的家庭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標上努力著,只是過程中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
2、家教是基礎更是財富。
認真剖析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共和國勛章、“人民楷?!薄案母锵蠕h”等榮譽稱號獲得者,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于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tǒng)家教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書中那些家風問題突出的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幾乎都存在一個背棄家教初心的過程。隨著職務的升高、權(quán)力的加大,“三觀”被一點一滴地扭曲,逐漸把家庭的教誨、父母的面命置之腦后,同時也因自身不正,對家人或者疏于教育,或者往邪路上帶,直至身陷囹圄而致悲不自勝。
這何嘗不是在教育引導和警示提醒廣大黨員、干部,家庭教育絕非小事,人忘了什么也不能忘本,在家教上欠賬是必然要用更大的代價來償還的。
3、家庭教育無可替代。
家庭教育之所以很重要,首先在于它的無可替代性,父母是第一老師的角色任誰也代替不了,有人因此把家庭教育稱之為人生第一教育,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保彝ネㄟ^家教培育家風,不僅給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圩印保€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人。家風是寄托傳統(tǒng)、盛放親情的陳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樸素沉淀、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互相激勵、抱團取暖的精神薪火。學習好家風,既是為了承續(xù)傳統(tǒng)、啟迪當下,更是為了滌風勵德、淳化風俗。
4、公私分明要從點滴中做起。
公私分明,要從日常點滴中做起,更要在歲月磨礪中堅守。《嚴以治家》書中還附有落馬干部的懺悔錄節(jié)選。這些懺悔,往往是他們失去自由、名譽之后痛徹心扉的剖白。不少落馬干部承認,他們公私界線的模糊,對親人“無理要求”的妥協(xié),從拒絕到適應,從順從到習慣甚至主動,都是從微小的事由慢慢輕怠,從自己認為無所謂的小節(jié)處逐漸滑坡,從最不經(jīng)意的瞬間開始松懈。涉及公權(quán),領導干部要警醒自己,多些捫心自問,用權(quán)為了誰、為何事,但凡有能借著公權(quán)的光為私人謀好處的,就不能沾、不能碰,以“一次都不能破戒”為標準,嚴于律己、嚴格治家、嚴管家人。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十一
《安娜·卡列尼娜》中是有這么一句話:“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這句話即便是而立之年的我,理解上也只是一鱗半爪。然而,新出品的《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本,仿佛讓我觸碰到了幸福家庭的一絲內(nèi)涵?!肚屣L傳家》中有25位英模,《嚴以治家》中有24個案例,每一個故事都值得去細細品味。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談起家,他首先說到的是他的父母:“我在工作當中,如果有一點成果,這些因素除了黨的教育培養(yǎng)外,都是受我父親母親的影響”。他的父母都是醫(yī)生,一直秉著治病救人的精神潛移默化地教育著黃旭華。1957年黨中央決定組織力量自主研制核潛艇,因為工作的保密性需要,黃旭華回家探親后和父母、兄妹聯(lián)系只剩下一個信箱號碼,1985年當我國的新潛艇第一次見報,30年后的他才有時間去探望自己的親人,才可以告知自己30年來在做什么,做成了什么。1987年的《文匯月刊》中長篇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講述了黃旭華的事跡但確未提及他的名字,然而,作品中出現(xiàn)了另一個令人欽佩的人:“他的賢內(nèi)助李世英”,丈夫在忙于國家事業(yè),妻子不僅參與了核潛艇的事業(yè),還要擔負子女的撫養(yǎng)與教育。愛孩子,但不溺愛孩子,是黃旭華夫婦的原則。和黃旭華的父母一樣,他們夫妻的付出精神同樣影響了他們的子女。大女兒黃燕妮也考入了研究所,將一生奉獻給了中國核潛艇研制事業(yè),小女兒黃峻出國攻讀博士后毅然回到了國內(nèi)原來的工作崗位?!皣迸c“家”,一個外,一個內(nèi),對國的無怨無悔,始終離不開來自家的成全。朱彥夫、高德榮、于漪等等英模,他們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于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tǒng)家教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這些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就是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社會節(jié)奏加快、人們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當下,家庭因其在給予人們休憩、修養(yǎng)、支撐甚至療傷作用方面,所起到的其他任何環(huán)境都無法比擬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肚屣L傳家》在喚醒人們對家庭的珍惜和熱愛,特別在重視家庭,這一中華優(yōu)秀倫理文化傳統(tǒng),在今天需要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湖南省郴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劉志偉,出身普通工人家庭,早期一心撲在事業(yè)上。36歲成為郴州市城管局局長,隨后在多個重要經(jīng)濟部門擔任一把手,在郴州市高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工作期間,高新技術(shù)園區(qū)成為湖南對接沿海地區(qū)的產(chǎn)業(yè)轉(zhuǎn)移排頭兵、主陣地,其帶領創(chuàng)造的“郴州速度”更是贏得廣泛贊譽。隨著職務的提升和年齡的增長,開始追求物質(zhì)享受,放松自我要求,家風敗壞禍及配偶、子女和親屬,其妻子從“賢內(nèi)助”變成了“貪內(nèi)助”。劉志偉在懺悔錄中寫道:“從奢靡享樂的生活開始,我不斷地把家人帶入了老板的圍獵之中,使他們過高地追求享受和物質(zhì)欲望,誘導他們產(chǎn)生了倚靠權(quán)力、貪圖錢財?shù)男睦怼币粋€普通家庭的家風不正,影響家庭的接續(xù)發(fā)展;而領導干部的家風,則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觀感。《嚴以治家》中24個案例,在對待家庭上有的貪圖享樂,有的放任縱容,有的互相算計,有的共同為惡,盡管軌跡不同,但都導向了墮落的悲劇。
家風不染塵,清廉惠久遠。家風,它非一朝一夕形成,卻能夠破壞在“一朝一夕”。家風的形成是一類行為在一個家庭被千百次重復,變成一種習慣,然后“成自然”,演變成家風。家風的形成可能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和積累。我國的著名家訓,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多是數(shù)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豐富完善才于焉有成。然而“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好不容易形成的好家風,堅持下去需要恒心和毅力,而一旦崩塌卻是幾年甚至更短時間的事情,不能不引起時刻注意、謹慎對待。家庭教育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第一課堂,也是影響每個人終身的資源或者財富。家庭教育的無可替代性,是人生第一教育。正如哲人所言,“人終其一生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懊夏溉w”、“岳母刺字”,太多的典故都反映了家教作為第一教育的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多地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接受什么樣的家庭教育,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今后的人生。我們的家只有用心來經(jīng)營,家風只有身體力行來涵養(yǎng),才能讓整個家庭乘“風”破浪、行穩(wěn)致遠,我想這也是這套《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本所帶給我的教益和啟示。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十二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zhì)、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zhì)、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BR>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十三
25位典型每一位都是各自所在行業(yè)的佼佼者,有的取得的建樹一般人難以企及,有的面對的困難一般人難以忍受,有的長期的堅守一般人難以承受……正是因為非凡的付出才能獲得崇高的榮譽,但是他們從不居功自傲,而是深藏心底;從不獨攬功勞,而是歸于集體;從不原地踏步,而是繼續(xù)前行。
少數(shù)黨員干部錯誤地認識、看待榮譽,因而在榮譽面前止步、自滿甚至驕傲、迷失,以至于有時獲得的榮譽卻成為裹足不前的分界線、思想蛻變的轉(zhuǎn)折點,最終給“潔白”的榮譽帶來了抹不去的污點。應當認識到,榮譽是肯定更是激勵,是表揚更是鞭策,榮譽不是奮斗的終點而是更高的起點,在榮譽面前不能喪失斗志、迷失方向,而應當戒驕戒躁、謙遜謹慎。要視榮譽為過去的評價、嶄新的起點,激勵自己做出更大的貢獻。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十四
讀完中紀委編發(fā)的《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籍,25個英模家庭的先進事跡和24個反面案例讓我感觸很深,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是國的縮影,我們要重視家風建設,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國家安定,反之便會貽害社會。
《清風傳家》立足正面引導,通過采訪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25位英模黨員,深入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從中汲取人格力量,涵養(yǎng)良好家風。其中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全國優(yōu)秀教師黃大年同志放棄了海外優(yōu)越的生活,回到祖國,只因父親告訴他“別忘了,你是有祖國的人”,只因他想看到自己熱愛的祖國能夠更好。他對祖國深沉的愛也感染著家人,他們都記著一句話:“不管在哪里,總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何處”。良好的家風讓黃大年同志用畢生努力實現(xiàn)了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的統(tǒng)一,成為了新時期歸國留學人員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黃大年同志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和人民奉獻全部的赤子情懷,恪盡職守、為國家培養(yǎng)凝聚人才的高尚風范,勤奮拼搏、為實現(xiàn)強國夢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為我們開展家風建設樹立了標桿。
《嚴以治家》立足反面警示,通過剖析近年來查處的24個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例,揭示他們腐敗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聯(lián)系,教育黨員干部要汲取教育,做到以案為鑒,進一步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其中,安徽財貿(mào)職業(yè)學院原黨委書記耿金嶺身為高校黨員領導干部,對配偶失管失教,家風破壞,縱容家屬利用其職務影響謀取私利,并非法收受他人財物,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zhì)嚴重,影響惡劣。耿金嶺從事教育工作38年,卻因自我要求放松,對妻子失管失教而“晚節(jié)不?!?。證明了領導干部掌握著人財物等權(quán)力,不僅自身會被圍獵,其配偶子女也會成為“糖衣炮彈”攻擊的對象,家庭成員價值觀偏離,就很難抵擋外界的誘惑和腐蝕。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家風建設的重要意義。家風不只是個人和家庭的事情,也是黨和國家的事情。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養(yǎng)身心,促進領導干部專心致志工作。反過來,領導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響著家庭其他成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自己的家風家教。從《嚴以治家》上的反面典型案例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違紀違法和犯罪的重要原因。所以,黨員干部不僅自己要廉潔自律,還要經(jīng)常對家庭成員進行紀法教育。一旦發(fā)現(xiàn)家庭成員有利用自己職權(quán)或職務上的影響謀取私利的苗頭,就要堅決制止,將違紀違法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切實筑牢清正廉潔的第一道防線。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一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習近平總書記曾諄諄告誡大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和睦的家庭有助于民族強盛、社會進步、國家富強,良好的家教是一個家族興旺發(fā)達、長盛不衰的前提,而清正的家風是整個社會風清氣正的基礎。品讀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嚴以治家》和《清風傳家》黨員干部家風建設讀本,更是深刻體會到:家庭貴睦、家教貴嚴、家風貴正。
家庭貴睦。家和萬事興。在傳統(tǒng)中國人的家庭觀念里,一家人能朝夕相處、相親相愛、共享天倫之樂,這是最大的幸福。家庭和睦,則是家庭幸福的基石。作為丈夫,是一家之主,要光明磊落、愛好高雅,上孝父母、下愛子女、中間要體貼妻子?!捌拶t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妻子是一家女主人,則要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孝敬長輩。為人子女者,則應安守本分,尊老愛幼,自強不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原常委、呼和浩特市委原書記云光中在這方面卻是一個反面典型。他先是心不在家、無心治家,后來以利治家、養(yǎng)子不教,最終落個家破人亡、毀子害家的悲慘結(jié)局。他妻子說:“我們家是夫不忠、妻不賢、子不孝”,云光中自己懺悔道:“我們家走到今天這種地步,完全是家庭不睦、家教不嚴、家風不正的惡果!如今我無地自容、痛徹心扉!”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清風傳家》中,我們看到了于敏院士“家國同構(gòu),愛家先愛國”“簡樸寧靜、其樂融融”的和睦氛圍,看到了孫家棟先生“認真嚴謹、平實簡單卻又趣味盎然、深含韻味”的淡泊家風。他們愛國也愛家,對國忠誠,對家有愛,從不為了小家的利益而損害國家的事業(yè),也沒有因為事業(yè)的繁忙而忽視了對家人的愛。孫家棟先生已是耄耋高齡,除了關心他為之付出了畢生心血的航天事業(yè)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兒孫一起,盡享天倫之樂。在家人眼中,他永遠是慈祥的父親、體貼的丈夫、童心未泯的爺爺。
家教貴嚴?!抖Y記·大學》中說:“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們所說的可以治理國家的人,必須把自己的家治理好,對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管教好的人,卻能去教化別人,這是沒有的情況。古人尚且懂得家教的重要性,對于新時代的我們來說,更要知道良好嚴格的家教是我們成家立業(yè)的基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呱呱墜地起就開始接受家教,家教的內(nèi)容很廣泛,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成功,先成才;要成才,先成人”。
同時,家教要嚴?!皣朗菒?、松是害”“慣子如殺子”。我們代代相傳、自幼熟知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的故事都是嚴格家教的正面典型。同樣,在《清風傳家》中,我們看到了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等25位英模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jīng)驗,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受到嚴格家教,自己長大成人、生兒育女之后,對子女也從不溺愛、不錯愛,不徇私情、嚴格要求。他們要求子女生活簡樸,追求高雅,不要成為物質(zhì)的奴隸,而要做精神上的富翁,真正做到了愛家不為家徇私、念舊不為舊牟利、濟親不為親枉法。
相反,《嚴以治家》中的24個腐敗分子都是立身不正、三觀偏離、心無戒尺、治家不嚴的反面典型。張琦的治家之道就是把公權(quán)力當成自己和家庭斂財?shù)摹叭】顧C”,帶著妻子、兒子干起了“前門當官、后門開店”的家庭生意。子不教,父之過。家無教,行必越軌;教不嚴,家必衰亡。山西水利廳原廳長潘軍峰就由此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他們夫妻聯(lián)手,把家變成“權(quán)錢交易所”;嬌寵無度,助推兒子走入歧途;任人唯親,水利系統(tǒng)成了自家后院。張琦、潘軍峰等人心中無戒、屢踩紅線,看似愛家實則害家,最終落個身陷囹圄、妻離子散的下場,令人警醒、發(fā)人深思。
家風貴正?!爸液駛骷揖?,詩書濟世長”。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正的家風不但會造福家庭、惠及后代,也會對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產(chǎn)生正面影響,反之會禍及家人、貽害社會。為人父母總想為子女留下點什么。是萬貫家財還是高尚品格?是唯利是圖還是清正家風?民族英雄林則徐早已告訴了我們答案,他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秉h員干部為人父母,留給子女最重要的財富,不是錢財名利而是清正家風。要形成清正的家風,關鍵是三觀要正。每個家庭成員從小就要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赤誠之心對待事業(yè),以敬畏之心對待權(quán)力,以感恩之心對待職位,以淡泊之心對待名利。
氫彈之父于敏先生的兒子于辛說:“父親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物質(zhì)財富,但他的一言一行,卻是我們做人立事的標桿,不斷影響和指引著我們?!崩嫌⑿蹚埜磺鍥]給孩子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忠誠對待事業(yè)、清貧對待生活、淡泊對待名利的態(tài)度,通過潛移默化影響著后輩,他不需要說什么,孩子們就自然該知道怎么做,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反觀《嚴以治家》中的張琦、云光中、潘軍峰等人,都是因信仰缺失、自律不嚴、家風不正而導致全家腐敗。事實一再證明,沒有好的家風家教,家人子女難以奮斗進取,也無法踏實做事、清白做人,終將害了孩子、毀了家庭。
家教嚴則家風正、家風正則家庭睦、家庭睦則事業(yè)興?!肚屣L傳家》中25位英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以及他們所展現(xiàn)出來的大公無私、清正廉潔的家風將永遠激勵后輩與世人見賢思齊、奮勇前進。同時,我們也要從《嚴以治家》中剖析的24個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訓、深刻反思、自我警醒,努力凈化思想、嚴以修身、嚴以治家,夯實家睦的基礎、厚植家教的土壤、筑牢家風的根本,把家庭夢融入中國夢之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每一個小家的力量!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二
閱讀后的感悟,是指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幾句名言、一首音樂,然后把感悟和感悟?qū)戇M一篇文章,稱為閱讀后的感悟。閱讀后的感覺就是閱讀筆記。它不僅是一種常見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傊?,就是看完這本書后的感覺。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BR>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nèi)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家訓中則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姡煌易寤蛟S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jié)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nèi)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讀完《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深深為25位英模黨員的家風事跡所感動,也為24個反面典型家庭而惋惜。更加深刻理解了: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清風傳家》中的25位英模黨員,有科學家,有醫(yī)生,有軍人,有老師,有干部,職業(yè)不同、領域相異,家風確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好家風應有的特質(zhì)。
對黨忠誠。“我是黨的干部,就應該聽從組織的召喚,到艱苦的地方去?!鄙畈毓γ睦嫌⑿蹚埜磺逶谑论E被報道后,仍在考慮著要怎么更多回報黨、國家和人民。“我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熱愛黨,熱愛黨的事業(yè),我愿意為這人類最偉大的力量貢獻出我的全部理想,不惜在必要時付出我的生命”!吳良鏞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入黨誓言。
熱愛祖國。“愿將一生獻宏謀?!痹跉鋸椫赣诿舻募?,愛國是不變的主題?!皩业闹揖褪菍Ω改缸畲蟮男??!痹谥袊藵撏е更S旭華心中,國家事業(yè)第一位,家庭第二位,自己第三位?!白鎳枰?,我無論如何都要回來?!敝琳\報國的黃大年用生命證明了“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一心為民。鐘南山、張伯禮、顧方舟醫(yī)者仁心護佑人民生命健康,于漪、高銘暄教書育人為國育才,朱彥夫、李保國、謝高華投身于脫貧攻堅致力于讓鄉(xiāng)親們富起來,......,他們無愧于“人民英雄”“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楷?!薄白蠲缞^斗者”榮譽稱號。
嚴以律己。25位英模對自己嚴格,對家人“苛刻”。張富清為家人立規(guī),前人不搭“捷徑”,后備莫求“沾光”。在郭明義看來,房子可以不寬敞,但心一定要敞亮。高德榮始終堅持“不給別人一點送禮的由頭,不讓自己有半點腐敗的念頭”。在葉聰?shù)募依?,正面清單不設限多多益善,負面清單很明確:不能做的事情絕不能碰。韋昌進面對老戰(zhàn)友的請求,情感歸情感,原則歸原則,作風的口子決不能開。
淡泊名利。冷靜看待貢獻,清醒面對榮譽。于敏只將自己看作科研事業(yè)的“千萬分之一”。孫家棟評價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顧方舟說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吳文俊看清名利“不為獲獎而工作,應為工作而獲獎”。樊錦詩告誡兒子“人不是為物質(zhì)、為金錢而活的”。
精神傳家。好家風需要代際傳承。英模們的好家風,都是以“精神”為載體,既繼承祖輩,也傳承后輩,一代一代傳一代?!秶酪灾渭摇分械?4個反面典型家庭,起初也是有良好家風的,比如,楊玲玲的母親一直教育她“我們吃的是公家的飯,要好好地為黨工作”,易軍的父親曾因為一句黨風不好的話用飯碗砸醒他,云光中家原本有著紅色家風的傳統(tǒng),......。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家風被拋在腦后,貪念戰(zhàn)勝了理智,“物質(zhì)”占了上風,一家人、整族人被壞家風所裹挾,奔向不歸的迷途。可見,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最后,再讓我們重溫一下25位英模黨員的名字: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鐘南山、吳文俊、顧方舟、程開甲、于漪、高銘暄、麥賢得、張伯禮、王有德、王繼才、朱彥夫、李保國、高德榮、樊錦詩、吳良鏞、韋昌進、葉聰、張飚、郭明義、謝高華、黃大年。向英模致敬,向他(她)們學習,見賢思齊、修身治家,樹立傳承良好家風。(郭寶興)。
2020年12月17日下午,洪投物業(yè)公司全體黨員集中學習了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干部家風建設讀本《嚴以治家》、《清風傳家》。此次學習主要介紹了讀本中一正一反兩個家庭,他們分別是隱‘功’埋名三十載,終生報國不言悔”的黃旭華老先生;一個是利用職務之便,大搞錢權(quán)交易,最終雙雙鋃鐺入獄的“假模范”夫妻程穎。
家是社會組成的最小單位,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則是孩子人生課堂的“第一堂課”。父母通過自己的“言傳與身教”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成年后的孩子又會將他們的價值取向傳給自己的下一代,通過這樣一代代的傳承最終形成不同的“家風”。
一個人接受向上向善、心懷家國天下的家庭教育,將會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選擇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黃旭華老先生的事跡便是最好的證明。黃旭華老先生的父母在學成之后離開了富饒的祖籍,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最需要醫(yī)生的海豐縣田墘鎮(zhèn),二老在自己的崗位兢兢業(yè)業(yè)、不圖回報、無私奉獻。父母的選擇無形之中影響著黃旭華的一生,他將祖國的興衰榮辱與自己的事業(yè)緊緊綁在一起,毅然投身核潛艇研究,隱姓埋名三十載,寧愿被親人誤解成“不孝之子”,也始終恪守對組織的承諾。他用另一種方式詮釋了“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同樣,摒棄家教初心,漠視黨紀國法,終將自食惡果,身陷囹圄。湖北省政協(xié)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程穎,年輕有為,踏實肯干,是領導眼中的“好苗子”,妻子趙某教書育人、步步高升,一度成為別人眼中的模范夫妻。但隨著職務提升,修身律己卻沒有跟上,理想信念開始動搖,權(quán)力觀、價值觀逐步扭曲,伙同妻子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斂財,助長家庭的的貪腐之風,影響湖北省監(jiān)獄系統(tǒng)的風氣。東窗事發(fā)后而不自省,反而心存僥幸,夫妻串供,最終也沒逃過法律的制裁。
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向我們詮釋了無論社會如何進步,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應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家風作為社會風氣的細胞,是一個家族通過代代歷史沉淀下來的家庭風氣和道德氛圍,是指導做人做事的精神內(nèi)核。家風不僅僅是一句話,更是幾代人的傳承。家風似一條生命的河,生生不息,流淌著家族內(nèi)在氣質(zhì),更澆灌出整個民族的精神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家風時曾說過,“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家風差,難免禍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由此可見,家風正,則后代正;
家風正,則源頭正;
家風正,則國家正。
家風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shù)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qū)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jié)果,代代出人才??梢哉f,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孔约?,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八麖膩頉]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小兒子張健全說。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BR>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1、下之本在家最是清風傳家遠。
習總書記曾經(jīng)說過“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jīng)濟社會如何發(fā)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起航的地方”??梢?,天下之本在家,家風,便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
最近通讀《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深深的理解了常說的幾句話“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薄胺e善之家,必有余慶?!薄八行腋5募彝ザ际窒嗨疲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币睬八从械脑鰪娏藢彝?、家教、家風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一正一反共計49個家庭,25位英模黨員、24個違紀違法案例,講述了他們的家庭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標上努力著,只是過程中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
2、家教是基礎更是財富。
認真剖析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共和國勛章、“人民楷?!薄案母锵蠕h”等榮譽稱號獲得者,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于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tǒng)家教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書中那些家風問題突出的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幾乎都存在一個背棄家教初心的過程。隨著職務的升高、權(quán)力的加大,“三觀”被一點一滴地扭曲,逐漸把家庭的教誨、父母的面命置之腦后,同時也因自身不正,對家人或者疏于教育,或者往邪路上帶,直至身陷囹圄而致悲不自勝。
這何嘗不是在教育引導和警示提醒廣大黨員、干部,家庭教育絕非小事,人忘了什么也不能忘本,在家教上欠賬是必然要用更大的代價來償還的。
3、家庭教育無可替代。
家庭教育之所以很重要,首先在于它的無可替代性,父母是第一老師的角色任誰也代替不了,有人因此把家庭教育稱之為人生第一教育,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通過家教培育家風,不僅給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圩印?,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人。家風是寄托傳統(tǒng)、盛放親情的陳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樸素沉淀、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互相激勵、抱團取暖的精神薪火。學習好家風,既是為了承續(xù)傳統(tǒng)、啟迪當下,更是為了滌風勵德、淳化風俗。
4、公私分明要從點滴中做起。
公私分明,要從日常點滴中做起,更要在歲月磨礪中堅守?!秶酪灾渭摇窌羞€附有落馬干部的懺悔錄節(jié)選。這些懺悔,往往是他們失去自由、名譽之后痛徹心扉的剖白。不少落馬干部承認,他們公私界線的模糊,對親人“無理要求”的妥協(xié),從拒絕到適應,從順從到習慣甚至主動,都是從微小的事由慢慢輕怠,從自己認為無所謂的小節(jié)處逐漸滑坡,從最不經(jīng)意的瞬間開始松懈。涉及公權(quán),領導干部要警醒自己,多些捫心自問,用權(quán)為了誰、為何事,但凡有能借著公權(quán)的光為私人謀好處的,就不能沾、不能碰,以“一次都不能破戒”為標準,嚴于律己、嚴格治家、嚴管家人。
《安娜·卡列尼娜》中是有這么一句話:“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這句話即便是而立之年的我,理解上也只是一鱗半爪。然而,新出品的《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本,仿佛讓我觸碰到了幸福家庭的一絲內(nèi)涵?!肚屣L傳家》中有25位英模,《嚴以治家》中有24個案例,每一個故事都值得去細細品味。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談起家,他首先說到的是他的父母:“我在工作當中,如果有一點成果,這些因素除了黨的教育培養(yǎng)外,都是受我父親母親的影響”。他的父母都是醫(yī)生,一直秉著治病救人的精神潛移默化地教育著黃旭華。1957年黨中央決定組織力量自主研制核潛艇,因為工作的保密性需要,黃旭華回家探親后和父母、兄妹聯(lián)系只剩下一個信箱號碼,1985年當我國的新潛艇第一次見報,30年后的他才有時間去探望自己的親人,才可以告知自己30年來在做什么,做成了什么。1987年的《文匯月刊》中長篇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講述了黃旭華的事跡但確未提及他的名字,然而,作品中出現(xiàn)了另一個令人欽佩的人:“他的賢內(nèi)助李世英”,丈夫在忙于國家事業(yè),妻子不僅參與了核潛艇的事業(yè),還要擔負子女的撫養(yǎng)與教育。愛孩子,但不溺愛孩子,是黃旭華夫婦的原則。和黃旭華的父母一樣,他們夫妻的付出精神同樣影響了他們的子女。大女兒黃燕妮也考入了研究所,將一生奉獻給了中國核潛艇研制事業(yè),小女兒黃峻出國攻讀博士后毅然回到了國內(nèi)原來的工作崗位?!皣迸c“家”,一個外,一個內(nèi),對國的無怨無悔,始終離不開來自家的成全。朱彥夫、高德榮、于漪等等英模,他們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于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tǒng)家教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這些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就是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社會節(jié)奏加快、人們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當下,家庭因其在給予人們休憩、修養(yǎng)、支撐甚至療傷作用方面,所起到的其他任何環(huán)境都無法比擬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肚屣L傳家》在喚醒人們對家庭的珍惜和熱愛,特別在重視家庭,這一中華優(yōu)秀倫理文化傳統(tǒng),在今天需要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湖南省郴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劉志偉,出身普通工人家庭,早期一心撲在事業(yè)上。36歲成為郴州市城管局局長,隨后在多個重要經(jīng)濟部門擔任一把手,在郴州市高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工作期間,高新技術(shù)園區(qū)成為湖南對接沿海地區(qū)的產(chǎn)業(yè)轉(zhuǎn)移排頭兵、主陣地,其帶領創(chuàng)造的“郴州速度”更是贏得廣泛贊譽。隨著職務的提升和年齡的增長,開始追求物質(zhì)享受,放松自我要求,家風敗壞禍及配偶、子女和親屬,其妻子從“賢內(nèi)助”變成了“貪內(nèi)助”。劉志偉在懺悔錄中寫道:“從奢靡享樂的生活開始,我不斷地把家人帶入了老板的圍獵之中,使他們過高地追求享受和物質(zhì)欲望,誘導他們產(chǎn)生了倚靠權(quán)力、貪圖錢財?shù)男睦怼币粋€普通家庭的家風不正,影響家庭的接續(xù)發(fā)展;而領導干部的家風,則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觀感?!秶酪灾渭摇分?4個案例,在對待家庭上有的貪圖享樂,有的放任縱容,有的互相算計,有的共同為惡,盡管軌跡不同,但都導向了墮落的悲劇。
家風不染塵,清廉惠久遠。家風,它非一朝一夕形成,卻能夠破壞在“一朝一夕”。家風的形成是一類行為在一個家庭被千百次重復,變成一種習慣,然后“成自然”,演變成家風。家風的形成可能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和積累。我國的著名家訓,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多是數(shù)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豐富完善才于焉有成。然而“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好不容易形成的好家風,堅持下去需要恒心和毅力,而一旦崩塌卻是幾年甚至更短時間的事情,不能不引起時刻注意、謹慎對待。家庭教育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第一課堂,也是影響每個人終身的資源或者財富。家庭教育的無可替代性,是人生第一教育。正如哲人所言,“人終其一生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懊夏溉w”、“岳母刺字”,太多的典故都反映了家教作為第一教育的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多地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接受什么樣的家庭教育,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今后的人生。我們的家只有用心來經(jīng)營,家風只有身體力行來涵養(yǎng),才能讓整個家庭乘“風”破浪、行穩(wěn)致遠,我想這也是這套《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本所帶給我的教益和啟示。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三
“家庭風格又稱門式,是指家庭或世世代代的時尚、生活方式,即一種家庭氛圍。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quán)威的實驗結(jié)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好家庭”不一定要有豐盛的物質(zhì)、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zhì)、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危吹们迨欠?,克己自律,嚴于自察?BR>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BR>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nèi)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蹦纤螑蹏娙岁懹蔚募矣栔袆t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不同家族或許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jié)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nèi)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四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quán)威的實驗結(jié)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校林睢笔俏覍︾娔仙郊绎L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五
“家庭風格又稱門式,是指家庭或世世代代的時尚、生活方式,即一種家庭氛圍。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quán)威的實驗結(jié)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zhì)、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zhì)、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BR>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六
閱讀后的感覺是指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文章、幾句名言和一首音樂,然后將這種感覺和啟示寫進一篇文章,稱為閱讀后的感覺。閱讀后的感覺就是閱讀筆記。它不僅是一種常見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言之,就是看完這本書后的感覺。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家風作為社會風氣的細胞,是一個家族通過代代歷史沉淀下來的家庭風氣和道德氛圍,是指導做人做事的精神內(nèi)核。家風不僅僅是一句話,更是幾代人的傳承。家風似一條生命的河,生生不息,流淌著家族內(nèi)在氣質(zhì),更澆灌出整個民族的精神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家風時曾說過,“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家風差,難免禍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由此可見,家風正,則后代正;。
家風正,則源頭正;。
家風正,則國家正。
家風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shù)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qū)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jié)果,代代出人才。可以說,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靠自己,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八麖膩頉]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隆!毙鹤訌埥∪f。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BR>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1、下之本在家最是清風傳家遠。
習總書記曾經(jīng)說過“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jīng)濟社會如何發(fā)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起航的地方”??梢姡煜轮驹诩?,家風,便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
最近通讀《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深深的理解了常說的幾句話“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薄胺e善之家,必有余慶?!薄八行腋5募彝ザ际窒嗨?,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币睬八从械脑鰪娏藢彝?、家教、家風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一正一反共計49個家庭,25位英模黨員、24個違紀違法案例,講述了他們的家庭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標上努力著,只是過程中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
2、家教是基礎更是財富。
認真剖析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共和國勛章、“人民楷模”“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獲得者,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于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tǒng)家教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書中那些家風問題突出的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幾乎都存在一個背棄家教初心的過程。隨著職務的升高、權(quán)力的加大,“三觀”被一點一滴地扭曲,逐漸把家庭的教誨、父母的面命置之腦后,同時也因自身不正,對家人或者疏于教育,或者往邪路上帶,直至身陷囹圄而致悲不自勝。
這何嘗不是在教育引導和警示提醒廣大黨員、干部,家庭教育絕非小事,人忘了什么也不能忘本,在家教上欠賬是必然要用更大的代價來償還的。
3、家庭教育無可替代。
家庭教育之所以很重要,首先在于它的無可替代性,父母是第一老師的角色任誰也代替不了,有人因此把家庭教育稱之為人生第一教育,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家庭通過家教培育家風,不僅給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圩印保€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人。家風是寄托傳統(tǒng)、盛放親情的陳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樸素沉淀、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互相激勵、抱團取暖的精神薪火。學習好家風,既是為了承續(xù)傳統(tǒng)、啟迪當下,更是為了滌風勵德、淳化風俗。
4、公私分明要從點滴中做起。
公私分明,要從日常點滴中做起,更要在歲月磨礪中堅守。《嚴以治家》書中還附有落馬干部的懺悔錄節(jié)選。這些懺悔,往往是他們失去自由、名譽之后痛徹心扉的剖白。不少落馬干部承認,他們公私界線的模糊,對親人“無理要求”的妥協(xié),從拒絕到適應,從順從到習慣甚至主動,都是從微小的事由慢慢輕怠,從自己認為無所謂的小節(jié)處逐漸滑坡,從最不經(jīng)意的瞬間開始松懈。涉及公權(quán),領導干部要警醒自己,多些捫心自問,用權(quán)為了誰、為何事,但凡有能借著公權(quán)的光為私人謀好處的,就不能沾、不能碰,以“一次都不能破戒”為標準,嚴于律己、嚴格治家、嚴管家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jīng)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jīng)風霜而本色依舊。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不僅要做到初心不改、本色依舊,同時還要注重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強調(diào):“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BR>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深受觸動,深刻感受到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感“家風”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風貌,在一個家庭長期延續(xù)過程中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讀本中的25位英模黨員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做家風建設的表率;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感受到家風的重大意義,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家風是一種德行傳承,更是關系黨風、連著政風、影響民風的根本風氣。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
從小看大,好家風讓我們自立。
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風,是歷代家族成員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中國歷來重視家教和門風,注重家風的締造與傳承。世上沒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得益于每一個良好家風家教的滋養(yǎng),要通過言傳身教影響自己的孩子,把好家風春雨潤物般滲透到子孫后代的血脈之中,作為一生恪守的信條。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張富清,告誡自己的孩子,要靠自己,莫求“沾光”,自己吃的藥是國家全額報銷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鐘南山父親鐘世藩是知名的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曾獲得中國泌尿外科最高榮譽“吳階平泌尿外科獎”,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shù)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他們的家風之所以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就是因為他們注重家風的傳承,讓自己的子孫后代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林則徐曾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由此可見,任何金山銀山,都不如好家風,它是一股向善向上的力量,耳濡目染,世代永流傳!
以榜為樣,好家風讓我們自信。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以德傳家是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他們身上,家國同重,親人與國人都是摯愛。人是鋼,家是爐,“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高度重視家風”,無不是把家庭作為“煉鋼爐”,練就過硬的紅色家風,對子孫后代進行家風的歷練,體現(xiàn)了老革命家的人間大愛,這正是新時代我們需要大力弘揚的一種時代精神。比如,毛澤東立下的“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親情規(guī)矩”三原則;周恩來告誡侄女,不搞特殊化,我們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朱德教育兒子不當干部當工人,用“德”字貫穿朱家家風。習仲勛對于紅色家風的言傳身教稱得上是典范,值得我們效仿和學習。2001年10月15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因公務繁忙而缺席父親習仲勛的88歲壽辰。當女兒讀完習近平的拜壽信,習仲勛告訴在場的人:“還是以工作為重,以國家大事為重。”習仲勛以革命家的風范將共產(chǎn)黨人的無私奉獻和中國人傳統(tǒng)的家教融為一體,并以自己的身體力行,教誨子女做一個純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焦裕祿制定“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的三條家風,讓焦家人個個生活簡樸,為人清正,做人自信,塑造了焦家人的精神堡壘,讓焦門家風歷久彌新。
聚少成多,好家風讓我們自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對于領導干部來說要提高政治站位,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它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承擔黨和國家的使命,家風好壞事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項重要工作,事關黨和國家的戰(zhàn)略全局。“一個家風正的家庭,是一個好故事;十個家風正家庭,能形成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成千上萬個家風正家庭,就能鑄就一個強大的祖國,迸發(fā)處無堅不摧的蓬勃力量”。因此,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是建設發(fā)展和改革的推助力;反之,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破壞黨群干群關系,使黨風受到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黨內(nèi)紀律的形式對黨員的家風建設進行了規(guī)范。《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旨在全民族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高校的黨員領導干部,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全局下,要推動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自覺自發(fā)注重家風建設,以身作則,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同時,要發(fā)揮黨、政府和學校的引領和引導作用,注重營造家庭、家教、家風的良好外部環(huán)境建設,多管齊下,形成家風建設的強大合力,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2020年12月17日下午,洪投物業(yè)公司全體黨員集中學習了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干部家風建設讀本《嚴以治家》、《清風傳家》。此次學習主要介紹了讀本中一正一反兩個家庭,他們分別是隱‘功’埋名三十載,終生報國不言悔”的黃旭華老先生;一個是利用職務之便,大搞錢權(quán)交易,最終雙雙鋃鐺入獄的“假模范”夫妻程穎。
家是社會組成的最小單位,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則是孩子人生課堂的“第一堂課”。父母通過自己的“言傳與身教”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成年后的孩子又會將他們的價值取向傳給自己的下一代,通過這樣一代代的傳承最終形成不同的“家風”。
一個人接受向上向善、心懷家國天下的家庭教育,將會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選擇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黃旭華老先生的事跡便是最好的證明。黃旭華老先生的父母在學成之后離開了富饒的祖籍,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最需要醫(yī)生的海豐縣田墘鎮(zhèn),二老在自己的崗位兢兢業(yè)業(yè)、不圖回報、無私奉獻。父母的選擇無形之中影響著黃旭華的一生,他將祖國的興衰榮辱與自己的事業(yè)緊緊綁在一起,毅然投身核潛艇研究,隱姓埋名三十載,寧愿被親人誤解成“不孝之子”,也始終恪守對組織的承諾。他用另一種方式詮釋了“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同樣,摒棄家教初心,漠視黨紀國法,終將自食惡果,身陷囹圄。湖北省政協(xié)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程穎,年輕有為,踏實肯干,是領導眼中的“好苗子”,妻子趙某教書育人、步步高升,一度成為別人眼中的模范夫妻。但隨著職務提升,修身律己卻沒有跟上,理想信念開始動搖,權(quán)力觀、價值觀逐步扭曲,伙同妻子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斂財,助長家庭的的貪腐之風,影響湖北省監(jiān)獄系統(tǒng)的風氣。東窗事發(fā)后而不自省,反而心存僥幸,夫妻串供,最終也沒逃過法律的制裁。
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向我們詮釋了無論社會如何進步,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應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家風作為社會風氣的細胞,是一個家族通過代代歷史沉淀下來的家庭風氣和道德氛圍,是指導做人做事的精神內(nèi)核。家風不僅僅是一句話,更是幾代人的傳承。家風似一條生命的河,生生不息,流淌著家族內(nèi)在氣質(zhì),更澆灌出整個民族的精神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家風時曾說過,“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家風差,難免禍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由此可見,家風正,則后代正;
家風正,則源頭正;
家風正,則國家正。
家風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shù)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qū)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jié)果,代代出人才??梢哉f,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孔约?,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八麖膩頉]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毙鹤訌埥∪f。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BR>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讀完《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深深為25位英模黨員的家風事跡所感動,也為24個反面典型家庭而惋惜。更加深刻理解了: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清風傳家》中的25位英模黨員,有科學家,有醫(yī)生,有軍人,有老師,有干部,職業(yè)不同、領域相異,家風確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好家風應有的特質(zhì)。
對黨忠誠?!拔沂屈h的干部,就應該聽從組織的召喚,到艱苦的地方去?!鄙畈毓γ睦嫌⑿蹚埜磺逶谑论E被報道后,仍在考慮著要怎么更多回報黨、國家和人民。“我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熱愛黨,熱愛黨的事業(yè),我愿意為這人類最偉大的力量貢獻出我的全部理想,不惜在必要時付出我的生命”!吳良鏞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入黨誓言。
熱愛祖國。“愿將一生獻宏謀?!痹跉鋸椫赣诿舻募?,愛國是不變的主題?!皩业闹揖褪菍Ω改缸畲蟮男ⅰ!痹谥袊藵撏е更S旭華心中,國家事業(yè)第一位,家庭第二位,自己第三位?!白鎳枰?,我無論如何都要回來?!敝琳\報國的黃大年用生命證明了“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一心為民。鐘南山、張伯禮、顧方舟醫(yī)者仁心護佑人民生命健康,于漪、高銘暄教書育人為國育才,朱彥夫、李保國、謝高華投身于脫貧攻堅致力于讓鄉(xiāng)親們富起來,......,他們無愧于“人民英雄”“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楷?!薄白蠲缞^斗者”榮譽稱號。
嚴以律己。25位英模對自己嚴格,對家人“苛刻”。張富清為家人立規(guī),前人不搭“捷徑”,后備莫求“沾光”。在郭明義看來,房子可以不寬敞,但心一定要敞亮。高德榮始終堅持“不給別人一點送禮的由頭,不讓自己有半點腐敗的念頭”。在葉聰?shù)募依?,正面清單不設限多多益善,負面清單很明確:不能做的事情絕不能碰。韋昌進面對老戰(zhàn)友的請求,情感歸情感,原則歸原則,作風的口子決不能開。
淡泊名利。冷靜看待貢獻,清醒面對榮譽。于敏只將自己看作科研事業(yè)的“千萬分之一”。孫家棟評價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顧方舟說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吳文俊看清名利“不為獲獎而工作,應為工作而獲獎”。樊錦詩告誡兒子“人不是為物質(zhì)、為金錢而活的”。
精神傳家。好家風需要代際傳承。英模們的好家風,都是以“精神”為載體,既繼承祖輩,也傳承后輩,一代一代傳一代?!秶酪灾渭摇分械?4個反面典型家庭,起初也是有良好家風的,比如,楊玲玲的母親一直教育她“我們吃的是公家的飯,要好好地為黨工作”,易軍的父親曾因為一句黨風不好的話用飯碗砸醒他,云光中家原本有著紅色家風的傳統(tǒng),......。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家風被拋在腦后,貪念戰(zhàn)勝了理智,“物質(zhì)”占了上風,一家人、整族人被壞家風所裹挾,奔向不歸的迷途??梢姡徽摃r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最后,再讓我們重溫一下25位英模黨員的名字: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鐘南山、吳文俊、顧方舟、程開甲、于漪、高銘暄、麥賢得、張伯禮、王有德、王繼才、朱彥夫、李保國、高德榮、樊錦詩、吳良鏞、韋昌進、葉聰、張飚、郭明義、謝高華、黃大年。向英模致敬,向他(她)們學習,見賢思齊、修身治家,樹立傳承良好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BR>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nèi)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蹦纤螑蹏娙岁懹蔚募矣栔袆t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姡煌易寤蛟S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jié)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nèi)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七
古人說,要修身養(yǎng)性,要管家治國,首先要管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港灣,也是加油站提供動力的源泉。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BR>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nèi)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蹦纤螑蹏娙岁懹蔚募矣栔袆t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不同家族或許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jié)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nèi)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zhì)、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可見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zhì)、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BR>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jīng)世事之后的經(jīng)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nèi)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fā),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zhì)疑其家風?!靶硗滇?,長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zhì)、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后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zhí)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yōu)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tǒng)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jié)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zhì)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shù)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qū)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jié)果,代代出人才??梢哉f,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靠自己,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八麖膩頉]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毙鹤訌埥∪f。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BR>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quán)威的實驗結(jié)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八
建黨100周年一般是指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nèi)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蹦纤螑蹏娙岁懹蔚募矣栔袆t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可見,不同家族或許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好家風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jié)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nèi)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zhì)、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可見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zhì)、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BR>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quán)威的實驗結(jié)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愛之切,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工)委,縣直和國家、省、市屬駐x各部門單位黨組、黨(工)委,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黨工委:
為深入推進清廉x縣建設,以良好家風涵養(yǎng)廉潔文化,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結(jié)合慶祝建黨100周年,縣紀委監(jiān)委機關、縣婦聯(lián)聯(lián)合在全縣開展“清風傳家”家風教育活動?,F(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的系列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關于“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堅決反對特權(quán)思想和特權(quán)行為,破除‘官本位’、不搞特殊化,嚴格管好家屬子女,嚴格家風家教”的重要部署,通過組織開展“清風傳家”家風教育活動,謳歌黨的領導,加強黨性修養(yǎng),弘揚傳統(tǒng)美德,培育和傳承優(yōu)良家風,推動黨風政風更加清正廉潔、社風民風更加淳樸和諧。
二、活動安排。
(一)開展清廉家風、廉潔文化教育現(xiàn)場教學(4月—12月)。組織各部門單位黨員干部到市好家風學習中心、本色老黨員紅色群落展覽館、岳家村公心展館參觀學習(有關活動安排見附件1),自覺接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和紅色文化教育,推動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開展“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活動(4月—5月)。以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各部門單位向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推薦優(yōu)秀家風家訓教育讀物,組織撰寫讀書心得。利用讀書會、黨支部會、集體學習等時機,集中組織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開展精美文章誦讀、讀書心得分享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有關組織要求見附件2)。
(三)開展好家風故事宣講(5月中旬)。以5月15日“國際家庭日”為契機,組織家教講師團,以集中宣講和巡回宣講相結(jié)合的形式,到單位,宣講廉潔齊家、孝老愛親、夫妻和睦等好家風故事,讓廣大黨員干部真切感受榜樣的力量和家風的重要性。
(四)舉辦x州好家風事跡報告會(6月中旬)。組織縣直各部門單位婦委會主任參加x州好家風事跡報告會,觀看專題片《嚴正家風》,并參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引導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幸?;橐龅氖刈o者、孝敬老人的示范者、孩子成長的引路者、勤儉持家的踐行者、廉潔家風的守門者,用好家風撐起社會好風氣,推動黨風政風建設。
(五)開展“一封家書寄廉潔”活動(8月)。各部門單位組織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通過寫家書的方式,抒發(fā)對親人的關愛之情,表達對家庭廉潔幸福的美好向往和期盼,讓家庭成為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溫馨港灣。(有關組織要求見附件2)。
(六)開展“我的家風故事”征集活動。各部門單位組織黨員干部,拿起手中的筆、手機、相機等工具來記錄身邊的生活點滴,捕捉身邊事身邊人的精彩瞬間,通過文字、微視頻等形式,用有溫度、有感情的家風家訓故事教育身邊人。(征集啟事見附件3)。
(七)制作“紅色家風永流傳”微視頻(6月—8月)。結(jié)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圍繞“如何培育良好家風”,從“學習先輩家風汲取治黨力量”“傳承好家風引領好作風”等方面,以主持人講述的方式,拍攝制作系列微視頻,通過網(wǎng)絡、媒體進行宣傳,教育引導全縣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設優(yōu)良家風。
三、組織領導。
(一)提高認識,周密部署。推進清廉家風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清廉x縣的重點任務之一,各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開展家風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其擺上重要議程,按照通知要求做好部署安排,為活動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二)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各部門單位要結(jié)合各自實際,圍繞活動主題,精心策劃好、組織好此次家風教育活動,切實把活動開展的過程作為教育激勵黨員干部、弘揚良好家風的過程,并不斷推動家風教育活動制度化、常態(tài)化。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紀委、婦聯(lián)要加強協(xié)作配合,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附件:
1.清廉家風、廉潔文化教育現(xiàn)場教學活動安排。
2.“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及“一封家書寄廉潔”活動。
組織要求。
3、“我的家風故事”征稿啟事。
附件1。
清廉家風、廉潔文化教育現(xiàn)場教學活動安排。
一、基地簡介。
(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
該中心以“弘揚好家風共筑家國夢”為主題,分核心指引、紅色家風、時代楷模、好家風圖解、xx人談家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六大展示區(qū),圖書閱覽區(qū)、全家福合影區(qū)、家庭書畫展示區(qū)三個多功能互動區(qū),是集xx好家風宣講、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成果展示、家庭教育指導培訓為一體的綜合陣地。
(二)xx市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正園)。
該基地以“鑒史明道正心致遠”為品牌內(nèi)涵,由“一場一館四道一院”七部分構(gòu)成,即星空廣場、秦國龍紀念館、弘道、就道、棧道、興道和龍門大劇院,是由xx市紀委監(jiān)委聯(lián)合東港區(qū)紀委監(jiān)委共同打造而成?;氐慕ǔ蛇\行,厚植了廉潔文化基礎,促進了廉潔行為養(yǎng)成,有效推動了“xx清風”品牌進一步向基層延伸,使“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觀念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二、組織方式。
各單位到教育基地接受教育,應提前提出參觀申請,提報參觀時間、參觀人數(shù)、聯(lián)系人及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并自行組織前往。
三、基地位置及乘車路線。
(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
位于山東路南、質(zhì)陽路東,人防大廈西側(cè)xx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層。
(二)xx市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正園)。
位于xx市東港區(qū)龍門崮田園綜合體內(nèi)。
乘車路線1:g15沈海高速—xx北高速出口—山海西路(行駛約35公里)—xxx綜合體。
乘車線路2:g1815濰日高速—濰日陳疃北收費站—山海西路(行駛約17公里)—xxx田園綜合體。
乘車路線3:g1511日蘭高速—龍山收費站—旅游路—銀杏大道(行駛約14公里)—xxx田園綜合體。
四、預約方式。
(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
預約聯(lián)系人:xxx、滕照玉;聯(lián)系電話:295xxx,xxx500。
(二)xx市廉潔文化教育基地。
預約聯(lián)系人:xxx;聯(lián)系電話:xxx。
五、紀律要求。
各單位組織到基地接受家風教育和廉潔文化教育,必須加強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的組織管理,嚴明紀律,聽從指揮,確保教育活動嚴肅有序。
附件2。
“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及“一封家書。
寄廉潔”活動組織要求。
一、活動目的。
通過誦讀經(jīng)典美文、講述家風故事、書寫廉潔家書,深刻詮釋好家風好家訓對社會和家庭的重要性,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培育和傳承優(yōu)良家風,助推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
二、時間安排。
“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活動:4月10日—5月31日。
“一封家書寄廉潔”活動:8月1日—31日。
三、組織方式。
此兩項活動需由各部門單位自行組織。
四、相關要求。
1.各單位要結(jié)合各自實際,認真策劃,精心組織,廣泛動員本單位黨員干部和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充分利用讀書會、黨支部會、集體學習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不斷提高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要圍繞家風教育主題,誦讀活動可以《清風傳家》《嚴以治家》《曾國藩家書》《朱子家訓》《中國家規(guī)》《中國家風家訓》以及市紀委監(jiān)委宣傳部編印的《xx好家風》等家風家訓讀物為薦讀書目;家書體裁必須為書信體,內(nèi)容可以是夫妻間的廉潔寄語,可以是父母對子女的質(zhì)樸教誨,也可以是子女對父母的真情流露,但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記空話、套話。
附件3。
“我的家風故事”征稿啟事。
家風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亦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塑造人們道德品行、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無形力量。為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優(yōu)良家風,深入挖掘我縣家風故事及感人事跡,縣紀委監(jiān)委機關、縣婦聯(lián)聯(lián)合在全縣開展“我的家風故事”征集活動。
一、活動主題。
以家風家訓為主旨,圍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傳統(tǒng)八德和優(yōu)良家風的積淀傳承,面向全縣征集優(yōu)秀隨筆感悟、家風故事、微視頻等作品,引導大家堅定文化自信,營造崇德尚廉的輿論氛圍。
二、活動時間。
三、作品內(nèi)容。
征集作品緊扣活動主題,體現(xiàn)清廉、誠信、正直、勤勉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做到主題鮮明,角度新穎,文風清新,見解獨到,提煉出立身之本、興家之道的好政德、好品德、好家規(guī)、好家訓??梢允潜救恕⒈炯彝ソ?jīng)歷過或正在傳承的,或是父輩教導的一個短暫瞬間,也可以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真實故事。
四、作品要求。
文字類作品:可以是思想感悟和文字記敘的故事,也可以圖配文、以實物(老照片、老書稿、老物件等)配故事,字數(shù)在1500字以內(nèi)。
視頻類作品:用微視頻、動漫或公益廣告形式表現(xiàn),并配腳本及說明,作品不能打單位水印或“樣片”等字樣。文件大小為500m以下,時長5分鐘以內(nèi),mp4格式,不符合上述要求視為投稿無效。提交的作品不得含有與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的內(nèi)容;不得臨摹、剽竊、侵犯他人著作權(quán)和違反其他有關規(guī)定。
五、報送要求。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九
讀完《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深深為25位英模黨員的家風事跡所感動,也為24個反面典型家庭而惋惜。更加深刻理解了: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清風傳家》中的25位英模黨員,有科學家,有醫(yī)生,有軍人,有老師,有干部,職業(yè)不同、領域相異,家風確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好家風應有的特質(zhì)。
對黨忠誠?!拔沂屈h的干部,就應該聽從組織的召喚,到艱苦的地方去?!鄙畈毓γ睦嫌⑿蹚埜磺逶谑论E被報道后,仍在考慮著要怎么更多回報黨、國家和人民。“我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熱愛黨,熱愛黨的事業(yè),我愿意為這人類最偉大的力量貢獻出我的全部理想,不惜在必要時付出我的生命”!吳良鏞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入黨誓言。
熱愛祖國?!霸笇⒁簧I宏謀。”在氫彈之父于敏的家,愛國是不變的主題?!皩业闹揖褪菍Ω改缸畲蟮男ⅰ!痹谥袊藵撏е更S旭華心中,國家事業(yè)第一位,家庭第二位,自己第三位?!白鎳枰覠o論如何都要回來?!敝琳\報國的黃大年用生命證明了“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一心為民。鐘南山、張伯禮、顧方舟醫(yī)者仁心護佑人民生命健康,于漪、高銘暄教書育人為國育才,朱彥夫、李保國、謝高華投身于脫貧攻堅致力于讓鄉(xiāng)親們富起來,......,他們無愧于“人民英雄”“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楷?!薄白蠲缞^斗者”榮譽稱號。
嚴以律己。25位英模對自己嚴格,對家人“苛刻”。張富清為家人立規(guī),前人不搭“捷徑”,后備莫求“沾光”。在郭明義看來,房子可以不寬敞,但心一定要敞亮。高德榮始終堅持“不給別人一點送禮的由頭,不讓自己有半點腐敗的念頭”。在葉聰?shù)募依?,正面清單不設限多多益善,負面清單很明確:不能做的事情絕不能碰。韋昌進面對老戰(zhàn)友的請求,情感歸情感,原則歸原則,作風的口子決不能開。
淡泊名利。冷靜看待貢獻,清醒面對榮譽。于敏只將自己看作科研事業(yè)的“千萬分之一”。孫家棟評價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顧方舟說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吳文俊看清名利“不為獲獎而工作,應為工作而獲獎”。樊錦詩告誡兒子“人不是為物質(zhì)、為金錢而活的”。
精神傳家。好家風需要代際傳承。英模們的好家風,都是以“精神”為載體,既繼承祖輩,也傳承后輩,一代一代傳一代?!秶酪灾渭摇分械?4個反面典型家庭,起初也是有良好家風的,比如,楊玲玲的母親一直教育她“我們吃的是公家的飯,要好好地為黨工作”,易軍的父親曾因為一句黨風不好的話用飯碗砸醒他,云光中家原本有著紅色家風的傳統(tǒng),......。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家風被拋在腦后,貪念戰(zhàn)勝了理智,“物質(zhì)”占了上風,一家人、整族人被壞家風所裹挾,奔向不歸的迷途??梢姡徽摃r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最后,再讓我們重溫一下25位英模黨員的名字: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鐘南山、吳文俊、顧方舟、程開甲、于漪、高銘暄、麥賢得、張伯禮、王有德、王繼才、朱彥夫、李保國、高德榮、樊錦詩、吳良鏞、韋昌進、葉聰、張飚、郭明義、謝高華、黃大年。向英模致敬,向他(她)們學習,見賢思齊、修身治家,樹立傳承良好家風。(郭寶興)。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十
習曾經(jīng)說過“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jīng)濟社會如何發(fā)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起航的地方”??梢?,天下之本在家,家風,便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
最近通讀《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深深的理解了常說的幾句話“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薄八行腋5募彝ザ际窒嗨疲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币睬八从械脑鰪娏藢彝?、家教、家風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一正一**計49個家庭,25位英模黨員、24個違紀違法案例,講述了他們的家庭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標上努力著,只是過程中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
2、家教是基礎更是財富。
認真剖析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共和國勛章、“人民楷?!薄案母锵蠕h”等榮譽稱號獲得者,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于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tǒng)家教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書中那些家風問題突出的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幾乎都存在一個背棄家教初心的過程。隨著職務的升高、權(quán)力的加大,“三觀”被一點一滴地扭曲,逐漸把家庭的教誨、父母的面命置之腦后,同時也因自身不正,對家人或者疏于教育,或者往邪路上帶,直至身陷囹圄而致悲不自勝。
這何嘗不是在教育引導和警示提醒廣大黨員、干部,家庭教育絕非小事,人忘了什么也不能忘本,在家教上欠賬是必然要用更大的代價來償還的。
3、家庭教育無可替代。
家庭教育之所以很重要,首先在于它的無可替代性,父母是第一老師的角色任誰也代替不了,有人因此把家庭教育稱之為人生第一教育,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保彝ネㄟ^家教培育家風,不僅給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圩印保€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人。家風是寄托傳統(tǒng)、盛放親情的陳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樸素沉淀、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互相激勵、抱團取暖的精神薪火。學習好家風,既是為了承續(xù)傳統(tǒng)、啟迪當下,更是為了滌風勵德、淳化風俗。
4、公私分明要從點滴中做起。
公私分明,要從日常點滴中做起,更要在歲月磨礪中堅守。《嚴以治家》書中還附有落馬干部的懺悔錄節(jié)選。這些懺悔,往往是他們失去自由、名譽之后痛徹心扉的剖白。不少落馬干部承認,他們公私界線的模糊,對親人“無理要求”的妥協(xié),從拒絕到適應,從順從到習慣甚至主動,都是從微小的事由慢慢輕怠,從自己認為無所謂的小節(jié)處逐漸滑坡,從最不經(jīng)意的瞬間開始松懈。涉及公權(quán),領導干部要警醒自己,多些捫心自問,用權(quán)為了誰、為何事,但凡有能借著公權(quán)的光為私人謀好處的,就不能沾、不能碰,以“一次都不能破戒”為標準,嚴于律己、嚴格治家、嚴管家人。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十一
《安娜·卡列尼娜》中是有這么一句話:“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這句話即便是而立之年的我,理解上也只是一鱗半爪。然而,新出品的《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本,仿佛讓我觸碰到了幸福家庭的一絲內(nèi)涵?!肚屣L傳家》中有25位英模,《嚴以治家》中有24個案例,每一個故事都值得去細細品味。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談起家,他首先說到的是他的父母:“我在工作當中,如果有一點成果,這些因素除了黨的教育培養(yǎng)外,都是受我父親母親的影響”。他的父母都是醫(yī)生,一直秉著治病救人的精神潛移默化地教育著黃旭華。1957年黨中央決定組織力量自主研制核潛艇,因為工作的保密性需要,黃旭華回家探親后和父母、兄妹聯(lián)系只剩下一個信箱號碼,1985年當我國的新潛艇第一次見報,30年后的他才有時間去探望自己的親人,才可以告知自己30年來在做什么,做成了什么。1987年的《文匯月刊》中長篇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講述了黃旭華的事跡但確未提及他的名字,然而,作品中出現(xiàn)了另一個令人欽佩的人:“他的賢內(nèi)助李世英”,丈夫在忙于國家事業(yè),妻子不僅參與了核潛艇的事業(yè),還要擔負子女的撫養(yǎng)與教育。愛孩子,但不溺愛孩子,是黃旭華夫婦的原則。和黃旭華的父母一樣,他們夫妻的付出精神同樣影響了他們的子女。大女兒黃燕妮也考入了研究所,將一生奉獻給了中國核潛艇研制事業(yè),小女兒黃峻出國攻讀博士后毅然回到了國內(nèi)原來的工作崗位?!皣迸c“家”,一個外,一個內(nèi),對國的無怨無悔,始終離不開來自家的成全。朱彥夫、高德榮、于漪等等英模,他們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于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tǒng)家教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這些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就是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社會節(jié)奏加快、人們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當下,家庭因其在給予人們休憩、修養(yǎng)、支撐甚至療傷作用方面,所起到的其他任何環(huán)境都無法比擬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肚屣L傳家》在喚醒人們對家庭的珍惜和熱愛,特別在重視家庭,這一中華優(yōu)秀倫理文化傳統(tǒng),在今天需要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湖南省郴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劉志偉,出身普通工人家庭,早期一心撲在事業(yè)上。36歲成為郴州市城管局局長,隨后在多個重要經(jīng)濟部門擔任一把手,在郴州市高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工作期間,高新技術(shù)園區(qū)成為湖南對接沿海地區(qū)的產(chǎn)業(yè)轉(zhuǎn)移排頭兵、主陣地,其帶領創(chuàng)造的“郴州速度”更是贏得廣泛贊譽。隨著職務的提升和年齡的增長,開始追求物質(zhì)享受,放松自我要求,家風敗壞禍及配偶、子女和親屬,其妻子從“賢內(nèi)助”變成了“貪內(nèi)助”。劉志偉在懺悔錄中寫道:“從奢靡享樂的生活開始,我不斷地把家人帶入了老板的圍獵之中,使他們過高地追求享受和物質(zhì)欲望,誘導他們產(chǎn)生了倚靠權(quán)力、貪圖錢財?shù)男睦怼币粋€普通家庭的家風不正,影響家庭的接續(xù)發(fā)展;而領導干部的家風,則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觀感。《嚴以治家》中24個案例,在對待家庭上有的貪圖享樂,有的放任縱容,有的互相算計,有的共同為惡,盡管軌跡不同,但都導向了墮落的悲劇。
家風不染塵,清廉惠久遠。家風,它非一朝一夕形成,卻能夠破壞在“一朝一夕”。家風的形成是一類行為在一個家庭被千百次重復,變成一種習慣,然后“成自然”,演變成家風。家風的形成可能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和積累。我國的著名家訓,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多是數(shù)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豐富完善才于焉有成。然而“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好不容易形成的好家風,堅持下去需要恒心和毅力,而一旦崩塌卻是幾年甚至更短時間的事情,不能不引起時刻注意、謹慎對待。家庭教育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第一課堂,也是影響每個人終身的資源或者財富。家庭教育的無可替代性,是人生第一教育。正如哲人所言,“人終其一生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懊夏溉w”、“岳母刺字”,太多的典故都反映了家教作為第一教育的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多地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接受什么樣的家庭教育,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今后的人生。我們的家只有用心來經(jīng)營,家風只有身體力行來涵養(yǎng),才能讓整個家庭乘“風”破浪、行穩(wěn)致遠,我想這也是這套《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本所帶給我的教益和啟示。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十二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zhì)、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zhì)、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BR>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十三
25位典型每一位都是各自所在行業(yè)的佼佼者,有的取得的建樹一般人難以企及,有的面對的困難一般人難以忍受,有的長期的堅守一般人難以承受……正是因為非凡的付出才能獲得崇高的榮譽,但是他們從不居功自傲,而是深藏心底;從不獨攬功勞,而是歸于集體;從不原地踏步,而是繼續(xù)前行。
少數(shù)黨員干部錯誤地認識、看待榮譽,因而在榮譽面前止步、自滿甚至驕傲、迷失,以至于有時獲得的榮譽卻成為裹足不前的分界線、思想蛻變的轉(zhuǎn)折點,最終給“潔白”的榮譽帶來了抹不去的污點。應當認識到,榮譽是肯定更是激勵,是表揚更是鞭策,榮譽不是奮斗的終點而是更高的起點,在榮譽面前不能喪失斗志、迷失方向,而應當戒驕戒躁、謙遜謹慎。要視榮譽為過去的評價、嶄新的起點,激勵自己做出更大的貢獻。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后感篇十四
讀完中紀委編發(fā)的《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籍,25個英模家庭的先進事跡和24個反面案例讓我感觸很深,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是國的縮影,我們要重視家風建設,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國家安定,反之便會貽害社會。
《清風傳家》立足正面引導,通過采訪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25位英模黨員,深入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從中汲取人格力量,涵養(yǎng)良好家風。其中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全國優(yōu)秀教師黃大年同志放棄了海外優(yōu)越的生活,回到祖國,只因父親告訴他“別忘了,你是有祖國的人”,只因他想看到自己熱愛的祖國能夠更好。他對祖國深沉的愛也感染著家人,他們都記著一句話:“不管在哪里,總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何處”。良好的家風讓黃大年同志用畢生努力實現(xiàn)了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的統(tǒng)一,成為了新時期歸國留學人員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黃大年同志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和人民奉獻全部的赤子情懷,恪盡職守、為國家培養(yǎng)凝聚人才的高尚風范,勤奮拼搏、為實現(xiàn)強國夢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為我們開展家風建設樹立了標桿。
《嚴以治家》立足反面警示,通過剖析近年來查處的24個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例,揭示他們腐敗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聯(lián)系,教育黨員干部要汲取教育,做到以案為鑒,進一步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其中,安徽財貿(mào)職業(yè)學院原黨委書記耿金嶺身為高校黨員領導干部,對配偶失管失教,家風破壞,縱容家屬利用其職務影響謀取私利,并非法收受他人財物,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zhì)嚴重,影響惡劣。耿金嶺從事教育工作38年,卻因自我要求放松,對妻子失管失教而“晚節(jié)不?!?。證明了領導干部掌握著人財物等權(quán)力,不僅自身會被圍獵,其配偶子女也會成為“糖衣炮彈”攻擊的對象,家庭成員價值觀偏離,就很難抵擋外界的誘惑和腐蝕。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家風建設的重要意義。家風不只是個人和家庭的事情,也是黨和國家的事情。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養(yǎng)身心,促進領導干部專心致志工作。反過來,領導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響著家庭其他成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自己的家風家教。從《嚴以治家》上的反面典型案例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違紀違法和犯罪的重要原因。所以,黨員干部不僅自己要廉潔自律,還要經(jīng)常對家庭成員進行紀法教育。一旦發(fā)現(xiàn)家庭成員有利用自己職權(quán)或職務上的影響謀取私利的苗頭,就要堅決制止,將違紀違法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切實筑牢清正廉潔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