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個人承諾書(實用13篇)

字號:

    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fù)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yīng)以寫“體會”為主。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0字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00字篇一
    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在1976年唐山那次可怕的地震中被拆散了,父親為了救母親而舍命,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上,撬一邊雖然這邊的一個孩子可以得救,而那邊的另一個卻會被壓死。在這艱難的抉擇中,母親選擇了救弟弟。這使死里逃生的姐姐對母親痛恨終生。2008年四川也發(fā)生了地震,解放軍不顧一切地搶救廢墟下的生命,挖石頭,運救災(zāi)物資……一個個場景感動人心,失散32年的弟弟和姐姐也趕來抗震救災(zāi),姐姐深深感受到了母親當(dāng)年痛苦的選擇,最后姐姐跟著弟弟一起看望日漸憔悴的母親,他們在激動與悲傷中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難以割舍的母子,血濃于水的親情,催人淚下。片中母親因為地震危難之時沒有抉擇女兒方登而痛心和自責(zé)了32年,32年啊!多么漫長的日子,人生之中能有多少個32年呢?這難道不能體現(xiàn)一個母親偉大的愛嗎?在救助四川地震災(zāi)區(qū)時,女兒方登終于體會到了母親的苦心與艱難。世上有多少孩子能明白母親的苦心呢?
    在生活中,我常常聽到媽媽的嘮叨,雖然有時讓我感到心煩,懊惱不已,但它畢竟是用心良苦。比如,每天中午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fēng)凜冽都趕回家做飯。記得那天讀興趣班的時候,天空下起了瓢潑大雨,我正愁著沒帶雨傘,而媽媽早就等在門口為我送來雨傘。媽媽的嘮叨又在耳邊響起,但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電影已經(jīng)看完了,母愛依舊。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0字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00字篇二
    在1976年間,剛剛結(jié)束,全國還被籠罩在十年浩劫的陰影中,各族人民飽受痛苦。人們正準備開始新的生活,然而突如其來的一場災(zāi)難,使大家盼望已久的美好生活再次破滅!
    公元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秒,一道閃掣云霄的藍光刺亮了河北唐山的天空,緊接著大地開始瘋狂的抖動起來……
    現(xiàn)今,唐山大地震已經(jīng)被拍成了電影,我去看了首映。它是一個催淚彈從一開始便來的就是那么強烈,那么震動人心,生與死的抉擇猶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豈能一個痛字了得,整個地震的描述,縮小到了一個家庭。這樣更能讓觀眾體會到其中的滋味。一個看似渺小的家庭,卻演繹著人生情感的百態(tài)。丈夫在危急關(guān)頭的冒死,母親對骨肉的割舍、對丈夫的感恩以及女兒對母親的不理解與怨恨,還有解放軍的博愛無私,這種.種惟妙惟肖的動人心弦的描述,給現(xiàn)在疲于生活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個休憩的港口。
    影片中,最精彩和最催人淚下的場景,無非是故事主人公在面臨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生死抉擇。這時,我的心也似乎跟著碎了,一個母親怎能丟下自己的親骨肉哇!
    當(dāng)心靈開始刺痛的時候才明白,原來整天圍著我們身邊的已經(jīng)平淡無奇的感情是那么彌足珍貴!正如那句臺詞所說:“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這句讓主人公愧疚了一輩子的話,似乎在告訴我們他真正的含義。
    逝者已矣!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也不可預(yù)知未來,唯有好好珍惜現(xiàn)在,恐怕這也是此影片真實意義所在。人活著應(yīng)該如何抉擇,在遇到無法改變我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們應(yīng)選擇有信心戰(zhàn)勝困難,只有自己有了信心,困難才能向我們低頭。不要放棄任何一絲希望,世界才會更美好!
    其實,《唐山大地震》影片那么受歡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拍攝地震發(fā)生時,房屋倒塌,人群混亂,采用了電腦特技。與演員動作相結(jié)合,看起來惟妙惟肖。這可與大型科幻電影《2020》的制作效果相同。在其中,能讓觀眾身臨其境,更深一層體會了大自然無窮的力量和生命的珍貴??煽闯?,這部影片的主創(chuàng)工作人員一定花費了不少心血,我十分欣賞這部大片!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影片,可是思考的是一個人生。正如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產(chǎn)生的巨變,卻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理的創(chuàng)傷!
    最后,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0字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00字篇三
    “23秒,32年”這是馮小剛導(dǎo)演用來概括本片的最佳詞語。
    昨日,很榮幸,妹妹請客請我去看電影,這種好事當(dāng)然不錯啊!不過,在查看當(dāng)天的電影的時,我不是很想看《唐山大地震》(以下簡稱《唐山》)。因為我害怕看完《唐山》會太過傷感,畢竟這作為中華民族歷史的一次傷痛,誰都害怕再次回想起那種痛苦的記憶。但是,當(dāng)我看完《唐山》時,我卻發(fā)現(xiàn)我有些過于擔(dān)心了。
    回憶傷痛,卻不給人留下陰影。這是我看完《唐山》后的感覺。說實話,這次馮導(dǎo)確實厲害。對于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唐山大地震的人來說,那確實是一次無法抹滅的傷痛?,F(xiàn)在在拿出來還原歷史,會不會在勾起人心中已漸漸撫平的痛呢?我覺得,馮導(dǎo)這次在這個關(guān)鍵問題上處理得很好,最起碼是給我的印象是這樣的。
    《唐山》是這幾年來我看見過的第一次以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為中心主題的中國大片。通過一個家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的變化,來表現(xiàn)唐山大地震震后32年給人們帶來的變化,很深刻的表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感情。我覺得編劇很好的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聯(lián)系在了一起,用一個32年后的災(zāi)難去撫平一個32年前的災(zāi)難所留給一個家庭的傷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電影中,汶川地震中那對母女之間,特別是那位母親的取舍與不舍,很好的化解了女主角心中的傷。這以一種相當(dāng)于情景還原的方式來化解一個誤會,是比任何的勸說或者是道歉更具有說服力。當(dāng)女主角緊緊地抱住那位母親時,每個人都明白,一切都好起來了。
    最后,在此為唐山大地震的罹難者表示哀悼,以此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