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能夠洞察自身的優(yōu)點與不足,不斷完善自我。寫總結時,可以使用一些歸納概括的詞匯和句式,以增加文章的表現(xiàn)力。這些范文涵蓋了不同主題和不同類型的作文,適合不同層次的讀者閱讀。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一
這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興萬分,都顯得無憂無慮,在操場上,在空地里,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聽到一串清脆的笑聲。
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為什么變得那樣的無聊,因為我們沒有像小時侯那樣天真了,幼稚了,我們根本想不出來有什么好玩的.游戲,只知道那些游戲太幼稚了。
這個時候,外婆走了出來,說道:“我們來包粽子吧!正好我現(xiàn)在有時間包,今天一次性包完算了?!蔽覀兌挤浅5刭澩馄诺囊庖姡蠹覡幭瓤趾蟮卣f:“我要包,我要包?!毙睦锵胫禾昧?,總算有事情干了,包粽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粽子外面的一層皮擦干凈,再把米給淘干凈,再準備好捆粽子的繩子,還要準備好粽子的夾心,就可以開工包粽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著大人包,現(xiàn)在我想自己動手包了,可是,我連包粽子的第一步還不會,經(jīng)過老媽的指導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隨意的放米,米放進去之后,一定要用力地按緊,要不然粽子就變成米飯了,不會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包好,再用繩子系好,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簡單做做難呀!我嘗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我非常地沮喪,我垂頭喪氣地對老媽說:“老媽,我粽子包不好?!崩蠇屨f:“沒有關系,你照著我做?!蔽覍W著老媽的方法做,總算一個粽子包好。
外婆表揚了我,我高興極了。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二
端午節(jié)到了,學校里舉行包粽子的活動。
包粽子之前要準備好粽葉、糯米和線這幾樣材料,要提醒大家的是,糯米一定要浸泡后才能包,這樣做出來的粽子才好吃。
開始動手,我拿起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馮校長的樣子折出一角,然后在折好的角筒里塞上糯米,再用手按一按,將糯米塞嚴實。最后,把底下的粽葉卷起來,用線捆牢,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看著自己包好的可愛的粽子,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三
除夕到了,我們家也忙起來了,今天早晨,奶奶說我們晚上的年夜飯要吃粽子,我激動地蹦了起來。奶奶先拿出了一捆粽葉和一條又長又細的紅繩,然后一起放進熱水里煮,我問奶奶:“奶奶,這是做什么啊!”奶奶微笑著回答:“這樣才能使粽葉和繩子變得柔軟更好包?!甭犃四棠痰脑?,我又學到了一點本領。
粽葉和紅繩煮好后,我們便開始包粽子了,這次還加入了一個“搗蛋鬼”——張博揚。我先拿來兩張粽葉重疊把它們折成漏斗形,接著學著奶奶放入少量糯米,然后也是我最愛的五花肉,我有點貪心放入了很多的五花肉,最后我在上面再加上一層糯米,結果將粽葉包起來的時候,糯米都撒出去了,一旁的弟弟卻哈哈大笑,說著:“哈哈,叫你貪吃,還說我包的沒你好。”我聽了,頓時不服氣,要跟他來一場比賽,看誰包的粽子好,奶奶來當裁判,沒想到弟弟同意了。為了爭第一,我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就把五花肉少放了點,然后將粽葉裹緊,用繩子捆住,我看著自己的作品,然后又看看弟弟,我不禁大笑起來:弟弟一邊手忙腳亂地包著粽子,一邊向奶奶請教。
我開始包第二個粽子了,我原以為會很順利,沒想到我一個不小心,沒拖住“漏斗”底部,糯米全撒出來了,幸好底下還有一個盆子接住,沒浪費不過這可讓弟弟嘲笑了我一番。我又重新包了起來,這回我很小心翼翼,生怕被弟弟搶了第一,我瞧見奶奶那已經(jīng)包了許多個了,而且個個都飽滿又結實,再看看我的,個個樣子都不一樣,有的胖有的瘦,還有的被我弄了個四不像,我想:這樣子還怎么得到冠軍啊,我得努力才行。過了幾十分鐘,粽葉被我們包完了,比賽也結束了,我拿著自己的作品擺在奶奶的面前,奶奶拿起一個端詳了一會兒,評價道:“還不錯,外觀也可以?!蔽衣犃四棠痰脑?,心里樂開了花,接著弟弟拿著他的作品給奶奶看,奶奶笑著說:“呵呵,這個粽子還沒包結實呢,這么小一個等會兒你自己吃吧?!比缓竽棠坦剂斯谲?,毋庸置疑就是我了。
晚上,粽子熟了,我挑了一個自己包的,因為我的繩子是系蝴蝶結,所以特別好認。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甜甜的,有著年的味道。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四
每當?shù)轿逶鲁跷宥宋绻?jié)時,我和妹妹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包“粽子”趣事。
記得那是我七歲時候的事。
那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老家,爸爸媽媽都在忙,真無聊!我和妹妹坐在門前的石頭上發(fā)怔發(fā)傻。我看了看四周,突然我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似的大叫一聲:“包棕子!”說罷,我如同瘋牛一般跑進了廚房,“偷”了好幾片棕葉跑出去。妹妹見了,疑惑地問我:“姐姐,這不是奶奶包粽子用的葉子嗎?你拿它出來干嗎啊?”“有用,我們用它玩游戲!”我還用神秘的眼神對妹妹使了個神秘的眼色?!巴媸裁?”“包粽子。今天是端午節(jié),奶奶在包粽子,我們也包粽子!你跟我學……”我把一片棕葉遞給了妹妹,只見我拿起幾塊灰色小石頭,放在綠油油的棕葉間,然后我們學著奶奶的樣子把棕葉弄成花朵狀。
啊,童年!美好的純真年華!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五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的母親說:“咱們去買點糯米、葦葉、蜜棗,到外婆家包粽子?!蔽腋吲d地答應了。我和我的母親轉了三條街,還是沒買來葦葉。我說:“別買了,我們就用外婆家房后的竹葉吧。”
到了外婆家,我和外婆一起去竹林里撿竹葉,我的母親在家里泡糯米。竹葉已經(jīng)干了,我只好把撿回的竹葉用水泡一泡。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和我的母親不會包,我只好當他們的小老師,給他們示范包粽子的方法,不一會兒,外婆和我的母親就學會了。我們齊心協(xié)力,不一會就把粽子包完了。我的母親說:“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開始煮粽子了,我的母親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里,添上水,點燃氣,我們靜靜地等著粽子變熟。這時,閑下來的我的母親問我:“你怎么會包粽子呀?”我自豪地說:“是跟著街上賣粽子的阿姨學的?!蔽业哪赣H認真地說:“高潔,這就叫處處留心皆學問。學習也應該像這樣用心?!?BR>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也覺得香甜。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六
今天上午,我和范奕均一起在家里學包粽子,之前的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的糯米,一些粽葉,蘭草和調好料的肉。
媽媽拿起兩張粽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著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經(jīng)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的瘦肉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的粽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把著我的手輕輕的包粽子媽媽說“好了”,現(xiàn)在我該看一看范奕均包的粽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她超愛吃肉)。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練習包粽子,你會包粽子嗎?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七
奶奶69歲了,“千層餅”似的眼皮下面有一雙慈祥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面架著一副眼鏡,薄薄的嘴唇,顯得特別精神。
每次端午節(jié),都是奶奶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奶奶包粽子可是一絕,又快又好,平時,還有不少人來向奶奶討教呢!我可不是吹牛皮,不信,你們看:奶奶又開始包粽子了。
我先幫奶奶把圓桌、椅子以及包粽子需要的原料搬到院子里,奶奶從屋里慢慢地走了出來,坐在椅子上,準備包粽子,我則在一邊靜靜地看著奶奶,只見奶奶把兩個粽葉合在一起,然后,用手把粽葉一彎,圍成一個近似漏斗的形狀,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從水中撈出一把米,裝進彎好的粽葉里,說來也奇怪,奶奶的手就好像一把秤,裝進粽葉里的米不多也不少,接著奶奶把粽葉的后面一折,右手壓著粽葉,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繩,為這粽子繞一圈,然后系了一個活扣,有就順序地放進了蒸鍋里,不到半小時的功夫,滿滿得一蒸鍋粽子就全部包好了。
奶奶包的粽子個大飽滿,煮熟后卻沒有一個開口笑,奶奶鎮(zhèn)不愧為“包粽子能手?!?BR>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八
今天我們家舉行了一場包粽子的比賽,你想不想聽聽比賽的過程呀?如果想聽,那就聽我慢慢訴說吧。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過端午節(jié)奶奶說:“今天過端午,全家一起包粽子好不好……”還沒等奶奶說完,我插嘴就說:“沒意思,各包各的,不如來一場包粽子比賽,誰包的又多又好誰就是冠軍?”話音剛落,全家人就異口同聲地說:“來吧,比就比誰怕誰呀?!本瓦@樣一場激烈的包粽子比賽就開始了。家人們把要用的材料都準備好,時間也定好了。比賽剛開始,全家人都以飛一般的速度包粽子,我呢?卻恰恰相反。我真后悔當初我說的那句話,要是我有后悔藥,該多好啊!但我還是必須包。于是我教我學著家人,包的樣子。拿起一片竹葉把下面卷一下,由于部分竹葉,在把剛剛竹葉做出來的空格填滿粽子餡?,F(xiàn)在只剩下最后一部步,武警是最后一步,而且還是最難的一步。就是拿繩子系粽子。想到這我想哭了,因為我連活繩都打不會還讓我系這個粽子,你讓我怎么系呀?我還是照著原來那個辦法和家人學著系。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我包的粽子不像以前那樣萎靡不振,有氣無力,而是個個精神飽滿?!岸_硕_恕睍r間到了,勝利者可想而知,當然是奶奶啦!我雖然得了最后一名不過我很快樂我學會了怎樣包粽子明年我一定要把這個冠軍搶回來。
我喜歡端午節(jié),但我更喜歡端午節(jié)全家人一起包粽子。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九
今天下午,天氣陰沉沉的,外婆搬來凳子和桌子,叫我?guī)退兆印?BR> 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就難了。不是粽葉“散了”,就是好不容易包出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它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個立腳點站好,卻又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一旁的外婆瞥了瞥那不像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拿過粽葉來耐心地教導起來:“包粽子時,要專心,不能分心。包粽子還要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心里想:還有這么多注意事項,還是乖乖學吧,免得粽子又不成樣。照外婆說的,我認真地選了兩片大小不一的粽葉。粽葉綠油油的,就像剛從地里鉆出來的禾苗一樣,綠得發(fā)亮。我先把它們折成漏斗形狀,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細小的糯米。沒過一會兒,一位大肚子的“紳士”便出現(xiàn)在我面前,再給它系上“皮帶”,它就更神氣了。
太棒了,我終于學會包粽子了!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
你知道端午節(jié)吃什么嗎?沒錯,是粽子。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對,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大詩人屈原。小粽子還有許多的謎語,我來給你們講兩個:“四角六邊斜,掉入鍋中間。鍋底翻跟斗,起來脫棉襖;四角六邊長,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解衣裳。”對了,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傳千里?;氐郊依铮彩囚诊h香。
粽子外面包著粽葉,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深綠色的.,它還有四個角,六條斜斜的邊,有四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樣子非常好也非??蓯?。不知道粽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歡的金雕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還有我喜歡的恐龍和火龍的形狀呢?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瑞安有甜咸的粽子,四川有辣粽,廣州有酸粽。甜的粽子有:蜜棗,豆沙,水晶粽等等;咸的粽子有:肉粽,咸蛋,菜干,蠶豆,香菇粽等等。其它種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粽子的味道應有盡有。
要是你想吃粽子也要有講究,首先要解開繩子,再剝開粽葉,里面露出黃色的糯米團,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個小朋友露出了黃色的笑容,誘人極了!你把粽子放在鼻子底下一聞,又誘人又甜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我還想再吃一個。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介紹包粽子的背景和意義,引出學包粽子的目的)。
粽子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食品,承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寄托。包粽子是一項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動手實踐,不僅可以傳承民族文化,更能增進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我參與學包粽子的活動,既出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也希望通過親手制作粽子,感受到家庭團圓的溫馨與快樂。
第二段:學包粽子的艱辛與收獲(介紹包粽子的過程和經(jīng)歷)。
學包粽子的過程既有艱辛,又有收獲。一開始,我對于包粽子毫無頭緒,手忙腳亂地將糯米和配料包裹進粽葉。然而,在師傅的指導下,我逐漸掌握了技巧,學會了如何包扎緊湊而不松散的粽子,搭配合適的配料,使其既美味又可口。當我親手包好第一只粽子時,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嘗試,我不僅提升了包粽子的技巧,更深刻地領悟到了“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道理。
第三段:學包粽子的團結與協(xié)作(表達與團隊合作相關的體會)。
學包粽子不僅是個人的努力,更是團隊合作的體現(xiàn)。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與同伴們共同努力,互幫互助,協(xié)作無間。每個人負責自己的部分,互相配合,最終完成了一只只美味的粽子。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逐漸發(fā)現(xiàn)凝聚力和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建議,提出自己的意見,并且積極溝通和協(xié)商,使得最終的成果更加出色。
學包粽子不僅是一種實踐,更是一種思考。通過包粽子的過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所在,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魂魄。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忙碌,很少有時間去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然而,只有在親身實踐中,才能深入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才有可能。參與學包粽子的活動,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愿意熱心地將這種魅力傳遞給更多的人。
第五段:總結(總結學包粽子的收獲,并展望未來的發(fā)展)。
學包粽子是一次難忘的體驗,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更培養(yǎng)了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情感交流能力。未來,我還將繼續(xù)學習和探索更多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知識與技藝,通過親身實踐參與更多的傳統(tǒng)活動,將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為傳承中華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二
今天下午,媽媽、婆婆和我一起圍著桌子包餃子。婆婆負責把面切成小塊并打扁,我來搟餃子皮,媽媽負責包餃子。
我一手拿面杖,一手拿面塊平放在桌上,接著雙手握面杖來回滾動,餃子皮變成了橢圓形,然后我把面杖轉動方向,左右滾動,餃子皮就變成了圓形。
媽媽包得很快,由于我搟得慢,餃子皮供應不上,媽媽總是等著我。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五塊放在一起搟,不一會兒就搟完了。我看著包完的餃子,心里高興極了!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三
一到端午節(jié),外婆總燒好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外面是青青的竹葉包的,里面裝的是白白的糯米,糯米中間夾著一顆紅紅的棗兒,四個一扒兒,一個個尖尖的。
外婆一掀開鍋蓋,燒熟的粽子就溢出一股清香的米味,吃到嘴里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特別好吃,花色品種也很多,除了紅棗粽,還有藕粽、赤豆粽和鮮肉粽,可端午節(jié)包的粽子,外婆又叫它“端午粽”。我們在外婆家美滋的吃了許多的粽子,還裝一小籃子帶回家去,分給家里的人吃。
我長大了才知道,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老爺爺?shù)?。過去這天包了粽子,還要丟幾個到江里去,祭尊死在汩羅江里的屈原老爺爺,不靠近江的,就把粽子丟到河里去……。
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jié),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jié)的粽子。我真希望我的生活里,每天都是端午節(jié),這樣我就可以天天都有粽子吃了。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介紹包粽子的背景和意義)。
包粽子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不可缺少的活動之一,它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傳承中華文化的方式。在包粽子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團結合作的意義,并且在其中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蘊含的智慧和美好。下面我將分享一些我在學包粽子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細節(jié)描述(分享學包粽子的過程)。
從選材到蒸煮,包粽子的過程需要一系列的步驟,每一步都需要細心和耐心。首先是選購材料,粽葉的品質對于包粽子的味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選擇新鮮且質地柔軟的粽葉。然后是將粽葉洗凈,準備出需要的粽葉葉子。接下來是準備餡料,盡管肉粽是最傳統(tǒng)的口味,但現(xiàn)在人們更加追求多樣化的選擇,可以選擇糯米和紅豆餡等等。最后就是包粽子的過程了,將糯米和餡料放在粽葉上,綁緊后放入鍋中蒸煮。這個過程雖然繁瑣,但每一步都是包粽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第三段:合作意義(體會包粽子過程中的團結合作)。
包粽子是一個需要團隊合作的活動。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有的負責選購材料,有的洗粽葉,有的準備餡料,有的包粽子,還有的負責蒸煮。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配合默契才能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互相幫助,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了包粽子的目標。這不僅僅是學會了包粽子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第四段:文化傳承(包粽子承載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包粽子不僅僅是一種食物,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粽子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承載著人們對于美好、團圓和祈福的期盼。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學會了包粽子的技巧,更是在接觸和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將其傳承下去。這是一種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方式,也是我們繼承和發(fā)展中華文明的責任。
第五段:心得體會(包粽子給我?guī)淼氖斋@與感悟)。
學包粽子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不僅僅是學到了包粽子的技能,更是學會了關心支持他人、尊重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這個過程讓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就是只有通過學習和傳承,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粽子讓我更加認識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激發(fā)了我更深入了解和學習中華文化的欲望。
總結:
通過包粽子的過程,我不僅僅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還認識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學會了包粽子的技能,更是理解了傳統(tǒng)文化的深遠價值。只有通過學習和傳承,我們才能真正接觸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因此,學包粽子不僅僅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傳承文化、團結合作、培養(yǎng)品格的方式。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xù)學習和傳承中華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五
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在家跟著奶奶學習包粽子。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里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等會還要把粽子包上呢),然后我們往里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粽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經(jīng)過這番忙活后我們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緊不能太松,太松的話會在煮粽子的時候松開,整鍋粽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我就辦過這事,把奶奶搞的哭笑不得。)千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么松,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粽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xiàn)在粽子成了我們的傳統(tǒng)食品,現(xiàn)在我仿佛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粽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六
春節(jié)的時候,媽媽說要包餃子,于是,我和表妹也就加入了,雖然很想包餃子,可是我包的餃子也太爛了一點吧!不好意思獻丑,不過,最后我還是加入了。
看著表妹和媽媽包的'餃子那么好,我也學著她們的樣子,包了起來,包好以后,原本自我感覺還可以的我,嚇了一跳,這還是餃子嗎?太慚愧了,竟然比表妹包的還差好多。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七
有時,粽子與0有著同一種性質.
0界于正負之間......而粽子..?
當大米與粽子大戰(zhàn)時,
粽子可以高傲的站在包子這邊,
大喝;“我是包子!“。
當大米勝利時,
粽子會不慌不忙的脫掉粽皮.....
說;“住手,我是臥底!“。
0卻做不到隨風倒!
還是定義來得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八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節(jié)。下午,我剛回到家,就見媽媽與奶奶專心致志地包著粽子,只見奶奶手中拿著粽葉,卷成陀螺形,放入米和蜜棗,之后就包成四角形.我看了之后覺得又有趣,有簡單,于是就走上前去說道:“我也來包粽子好嗎?”奶奶和媽媽爽口地答應了.我也學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拿來粽葉卷成陀螺形的,我卷啊,卷啊,可卷起來的就是沒有媽媽和奶奶的好.我不灰心,一連卷了好幾次,終于卷出了一個令我自己比較滿意的形狀,可拿來與奶奶和媽媽的一對比,哎呀,還是別有差距.我心里想:“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包地不好那是理所當然的了.”當我放上米時,米好似一個個頑皮小孩從上面倒下去,下面漏出來,我倒了半天見米還不滿,才發(fā)現(xiàn)我的棕葉有一個很微小的洞,又看了看奶奶和媽媽放米的時候,米好像一個個乖娃娃,隨媽媽奶奶任意擺布,媽媽見了,說:“這樣的'粽葉不“合格”.我又做了一次,這一次我做得很精細,很細心,盡量滿足媽媽對我的要求,幾分鐘后,我歡呼起來:“哦,成功咯!”我終于做出了一個最好的粽葉。再一次放上米,米也不再像頑皮娃娃那樣,而是乖乖的躺在它們的“小家園”里.要把米全部包裹起來了,我左一片葉子,右一片葉子,把米遮攏,盡量不撒到外面,可是還有一些米像娃娃還沒有玩夠似的,又跑了出來,無奈,我只好不管撒出來的米了,繼續(xù)包我的粽子.為了不在讓米再次撒出來,我又多用了一片粽葉當做“外衣”捆上線,一個怪怪的粽子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雖然不太好,但是我是進我最大的努力包出來的,我也非常滿意,奶奶和媽媽見了還夸我做地不錯呢,我聽了美滋滋的。過了一會兒,粽子蒸好了,我拿著自己的“作品”吃了起來,覺得不其他的粽子好吃多了,因為粽子是自己做的,吃起來肯定香。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真開心,真有趣??!
千萬不要抄!?。。?!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一
這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興萬分,都顯得無憂無慮,在操場上,在空地里,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聽到一串清脆的笑聲。
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為什么變得那樣的無聊,因為我們沒有像小時侯那樣天真了,幼稚了,我們根本想不出來有什么好玩的.游戲,只知道那些游戲太幼稚了。
這個時候,外婆走了出來,說道:“我們來包粽子吧!正好我現(xiàn)在有時間包,今天一次性包完算了?!蔽覀兌挤浅5刭澩馄诺囊庖姡蠹覡幭瓤趾蟮卣f:“我要包,我要包?!毙睦锵胫禾昧?,總算有事情干了,包粽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粽子外面的一層皮擦干凈,再把米給淘干凈,再準備好捆粽子的繩子,還要準備好粽子的夾心,就可以開工包粽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著大人包,現(xiàn)在我想自己動手包了,可是,我連包粽子的第一步還不會,經(jīng)過老媽的指導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隨意的放米,米放進去之后,一定要用力地按緊,要不然粽子就變成米飯了,不會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包好,再用繩子系好,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簡單做做難呀!我嘗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我非常地沮喪,我垂頭喪氣地對老媽說:“老媽,我粽子包不好?!崩蠇屨f:“沒有關系,你照著我做?!蔽覍W著老媽的方法做,總算一個粽子包好。
外婆表揚了我,我高興極了。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二
端午節(jié)到了,學校里舉行包粽子的活動。
包粽子之前要準備好粽葉、糯米和線這幾樣材料,要提醒大家的是,糯米一定要浸泡后才能包,這樣做出來的粽子才好吃。
開始動手,我拿起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馮校長的樣子折出一角,然后在折好的角筒里塞上糯米,再用手按一按,將糯米塞嚴實。最后,把底下的粽葉卷起來,用線捆牢,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看著自己包好的可愛的粽子,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三
除夕到了,我們家也忙起來了,今天早晨,奶奶說我們晚上的年夜飯要吃粽子,我激動地蹦了起來。奶奶先拿出了一捆粽葉和一條又長又細的紅繩,然后一起放進熱水里煮,我問奶奶:“奶奶,這是做什么啊!”奶奶微笑著回答:“這樣才能使粽葉和繩子變得柔軟更好包?!甭犃四棠痰脑?,我又學到了一點本領。
粽葉和紅繩煮好后,我們便開始包粽子了,這次還加入了一個“搗蛋鬼”——張博揚。我先拿來兩張粽葉重疊把它們折成漏斗形,接著學著奶奶放入少量糯米,然后也是我最愛的五花肉,我有點貪心放入了很多的五花肉,最后我在上面再加上一層糯米,結果將粽葉包起來的時候,糯米都撒出去了,一旁的弟弟卻哈哈大笑,說著:“哈哈,叫你貪吃,還說我包的沒你好。”我聽了,頓時不服氣,要跟他來一場比賽,看誰包的粽子好,奶奶來當裁判,沒想到弟弟同意了。為了爭第一,我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就把五花肉少放了點,然后將粽葉裹緊,用繩子捆住,我看著自己的作品,然后又看看弟弟,我不禁大笑起來:弟弟一邊手忙腳亂地包著粽子,一邊向奶奶請教。
我開始包第二個粽子了,我原以為會很順利,沒想到我一個不小心,沒拖住“漏斗”底部,糯米全撒出來了,幸好底下還有一個盆子接住,沒浪費不過這可讓弟弟嘲笑了我一番。我又重新包了起來,這回我很小心翼翼,生怕被弟弟搶了第一,我瞧見奶奶那已經(jīng)包了許多個了,而且個個都飽滿又結實,再看看我的,個個樣子都不一樣,有的胖有的瘦,還有的被我弄了個四不像,我想:這樣子還怎么得到冠軍啊,我得努力才行。過了幾十分鐘,粽葉被我們包完了,比賽也結束了,我拿著自己的作品擺在奶奶的面前,奶奶拿起一個端詳了一會兒,評價道:“還不錯,外觀也可以?!蔽衣犃四棠痰脑?,心里樂開了花,接著弟弟拿著他的作品給奶奶看,奶奶笑著說:“呵呵,這個粽子還沒包結實呢,這么小一個等會兒你自己吃吧?!比缓竽棠坦剂斯谲?,毋庸置疑就是我了。
晚上,粽子熟了,我挑了一個自己包的,因為我的繩子是系蝴蝶結,所以特別好認。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甜甜的,有著年的味道。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四
每當?shù)轿逶鲁跷宥宋绻?jié)時,我和妹妹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包“粽子”趣事。
記得那是我七歲時候的事。
那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老家,爸爸媽媽都在忙,真無聊!我和妹妹坐在門前的石頭上發(fā)怔發(fā)傻。我看了看四周,突然我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似的大叫一聲:“包棕子!”說罷,我如同瘋牛一般跑進了廚房,“偷”了好幾片棕葉跑出去。妹妹見了,疑惑地問我:“姐姐,這不是奶奶包粽子用的葉子嗎?你拿它出來干嗎啊?”“有用,我們用它玩游戲!”我還用神秘的眼神對妹妹使了個神秘的眼色?!巴媸裁?”“包粽子。今天是端午節(jié),奶奶在包粽子,我們也包粽子!你跟我學……”我把一片棕葉遞給了妹妹,只見我拿起幾塊灰色小石頭,放在綠油油的棕葉間,然后我們學著奶奶的樣子把棕葉弄成花朵狀。
啊,童年!美好的純真年華!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五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的母親說:“咱們去買點糯米、葦葉、蜜棗,到外婆家包粽子?!蔽腋吲d地答應了。我和我的母親轉了三條街,還是沒買來葦葉。我說:“別買了,我們就用外婆家房后的竹葉吧。”
到了外婆家,我和外婆一起去竹林里撿竹葉,我的母親在家里泡糯米。竹葉已經(jīng)干了,我只好把撿回的竹葉用水泡一泡。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和我的母親不會包,我只好當他們的小老師,給他們示范包粽子的方法,不一會兒,外婆和我的母親就學會了。我們齊心協(xié)力,不一會就把粽子包完了。我的母親說:“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開始煮粽子了,我的母親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里,添上水,點燃氣,我們靜靜地等著粽子變熟。這時,閑下來的我的母親問我:“你怎么會包粽子呀?”我自豪地說:“是跟著街上賣粽子的阿姨學的?!蔽业哪赣H認真地說:“高潔,這就叫處處留心皆學問。學習也應該像這樣用心?!?BR>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也覺得香甜。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六
今天上午,我和范奕均一起在家里學包粽子,之前的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的糯米,一些粽葉,蘭草和調好料的肉。
媽媽拿起兩張粽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著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經(jīng)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的瘦肉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的粽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把著我的手輕輕的包粽子媽媽說“好了”,現(xiàn)在我該看一看范奕均包的粽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她超愛吃肉)。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練習包粽子,你會包粽子嗎?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七
奶奶69歲了,“千層餅”似的眼皮下面有一雙慈祥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面架著一副眼鏡,薄薄的嘴唇,顯得特別精神。
每次端午節(jié),都是奶奶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奶奶包粽子可是一絕,又快又好,平時,還有不少人來向奶奶討教呢!我可不是吹牛皮,不信,你們看:奶奶又開始包粽子了。
我先幫奶奶把圓桌、椅子以及包粽子需要的原料搬到院子里,奶奶從屋里慢慢地走了出來,坐在椅子上,準備包粽子,我則在一邊靜靜地看著奶奶,只見奶奶把兩個粽葉合在一起,然后,用手把粽葉一彎,圍成一個近似漏斗的形狀,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從水中撈出一把米,裝進彎好的粽葉里,說來也奇怪,奶奶的手就好像一把秤,裝進粽葉里的米不多也不少,接著奶奶把粽葉的后面一折,右手壓著粽葉,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繩,為這粽子繞一圈,然后系了一個活扣,有就順序地放進了蒸鍋里,不到半小時的功夫,滿滿得一蒸鍋粽子就全部包好了。
奶奶包的粽子個大飽滿,煮熟后卻沒有一個開口笑,奶奶鎮(zhèn)不愧為“包粽子能手?!?BR>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八
今天我們家舉行了一場包粽子的比賽,你想不想聽聽比賽的過程呀?如果想聽,那就聽我慢慢訴說吧。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過端午節(jié)奶奶說:“今天過端午,全家一起包粽子好不好……”還沒等奶奶說完,我插嘴就說:“沒意思,各包各的,不如來一場包粽子比賽,誰包的又多又好誰就是冠軍?”話音剛落,全家人就異口同聲地說:“來吧,比就比誰怕誰呀?!本瓦@樣一場激烈的包粽子比賽就開始了。家人們把要用的材料都準備好,時間也定好了。比賽剛開始,全家人都以飛一般的速度包粽子,我呢?卻恰恰相反。我真后悔當初我說的那句話,要是我有后悔藥,該多好啊!但我還是必須包。于是我教我學著家人,包的樣子。拿起一片竹葉把下面卷一下,由于部分竹葉,在把剛剛竹葉做出來的空格填滿粽子餡?,F(xiàn)在只剩下最后一部步,武警是最后一步,而且還是最難的一步。就是拿繩子系粽子。想到這我想哭了,因為我連活繩都打不會還讓我系這個粽子,你讓我怎么系呀?我還是照著原來那個辦法和家人學著系。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我包的粽子不像以前那樣萎靡不振,有氣無力,而是個個精神飽滿?!岸_硕_恕睍r間到了,勝利者可想而知,當然是奶奶啦!我雖然得了最后一名不過我很快樂我學會了怎樣包粽子明年我一定要把這個冠軍搶回來。
我喜歡端午節(jié),但我更喜歡端午節(jié)全家人一起包粽子。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九
今天下午,天氣陰沉沉的,外婆搬來凳子和桌子,叫我?guī)退兆印?BR> 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就難了。不是粽葉“散了”,就是好不容易包出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它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個立腳點站好,卻又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一旁的外婆瞥了瞥那不像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拿過粽葉來耐心地教導起來:“包粽子時,要專心,不能分心。包粽子還要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心里想:還有這么多注意事項,還是乖乖學吧,免得粽子又不成樣。照外婆說的,我認真地選了兩片大小不一的粽葉。粽葉綠油油的,就像剛從地里鉆出來的禾苗一樣,綠得發(fā)亮。我先把它們折成漏斗形狀,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細小的糯米。沒過一會兒,一位大肚子的“紳士”便出現(xiàn)在我面前,再給它系上“皮帶”,它就更神氣了。
太棒了,我終于學會包粽子了!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
你知道端午節(jié)吃什么嗎?沒錯,是粽子。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對,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大詩人屈原。小粽子還有許多的謎語,我來給你們講兩個:“四角六邊斜,掉入鍋中間。鍋底翻跟斗,起來脫棉襖;四角六邊長,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解衣裳。”對了,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傳千里?;氐郊依铮彩囚诊h香。
粽子外面包著粽葉,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深綠色的.,它還有四個角,六條斜斜的邊,有四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樣子非常好也非??蓯?。不知道粽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歡的金雕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還有我喜歡的恐龍和火龍的形狀呢?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瑞安有甜咸的粽子,四川有辣粽,廣州有酸粽。甜的粽子有:蜜棗,豆沙,水晶粽等等;咸的粽子有:肉粽,咸蛋,菜干,蠶豆,香菇粽等等。其它種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粽子的味道應有盡有。
要是你想吃粽子也要有講究,首先要解開繩子,再剝開粽葉,里面露出黃色的糯米團,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個小朋友露出了黃色的笑容,誘人極了!你把粽子放在鼻子底下一聞,又誘人又甜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我還想再吃一個。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介紹包粽子的背景和意義,引出學包粽子的目的)。
粽子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食品,承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寄托。包粽子是一項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動手實踐,不僅可以傳承民族文化,更能增進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我參與學包粽子的活動,既出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也希望通過親手制作粽子,感受到家庭團圓的溫馨與快樂。
第二段:學包粽子的艱辛與收獲(介紹包粽子的過程和經(jīng)歷)。
學包粽子的過程既有艱辛,又有收獲。一開始,我對于包粽子毫無頭緒,手忙腳亂地將糯米和配料包裹進粽葉。然而,在師傅的指導下,我逐漸掌握了技巧,學會了如何包扎緊湊而不松散的粽子,搭配合適的配料,使其既美味又可口。當我親手包好第一只粽子時,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嘗試,我不僅提升了包粽子的技巧,更深刻地領悟到了“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道理。
第三段:學包粽子的團結與協(xié)作(表達與團隊合作相關的體會)。
學包粽子不僅是個人的努力,更是團隊合作的體現(xiàn)。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與同伴們共同努力,互幫互助,協(xié)作無間。每個人負責自己的部分,互相配合,最終完成了一只只美味的粽子。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逐漸發(fā)現(xiàn)凝聚力和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建議,提出自己的意見,并且積極溝通和協(xié)商,使得最終的成果更加出色。
學包粽子不僅是一種實踐,更是一種思考。通過包粽子的過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所在,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魂魄。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忙碌,很少有時間去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然而,只有在親身實踐中,才能深入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才有可能。參與學包粽子的活動,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愿意熱心地將這種魅力傳遞給更多的人。
第五段:總結(總結學包粽子的收獲,并展望未來的發(fā)展)。
學包粽子是一次難忘的體驗,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更培養(yǎng)了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情感交流能力。未來,我還將繼續(xù)學習和探索更多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知識與技藝,通過親身實踐參與更多的傳統(tǒng)活動,將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為傳承中華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二
今天下午,媽媽、婆婆和我一起圍著桌子包餃子。婆婆負責把面切成小塊并打扁,我來搟餃子皮,媽媽負責包餃子。
我一手拿面杖,一手拿面塊平放在桌上,接著雙手握面杖來回滾動,餃子皮變成了橢圓形,然后我把面杖轉動方向,左右滾動,餃子皮就變成了圓形。
媽媽包得很快,由于我搟得慢,餃子皮供應不上,媽媽總是等著我。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五塊放在一起搟,不一會兒就搟完了。我看著包完的餃子,心里高興極了!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三
一到端午節(jié),外婆總燒好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外面是青青的竹葉包的,里面裝的是白白的糯米,糯米中間夾著一顆紅紅的棗兒,四個一扒兒,一個個尖尖的。
外婆一掀開鍋蓋,燒熟的粽子就溢出一股清香的米味,吃到嘴里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特別好吃,花色品種也很多,除了紅棗粽,還有藕粽、赤豆粽和鮮肉粽,可端午節(jié)包的粽子,外婆又叫它“端午粽”。我們在外婆家美滋的吃了許多的粽子,還裝一小籃子帶回家去,分給家里的人吃。
我長大了才知道,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老爺爺?shù)?。過去這天包了粽子,還要丟幾個到江里去,祭尊死在汩羅江里的屈原老爺爺,不靠近江的,就把粽子丟到河里去……。
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jié),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jié)的粽子。我真希望我的生活里,每天都是端午節(jié),這樣我就可以天天都有粽子吃了。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介紹包粽子的背景和意義)。
包粽子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不可缺少的活動之一,它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傳承中華文化的方式。在包粽子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團結合作的意義,并且在其中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蘊含的智慧和美好。下面我將分享一些我在學包粽子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細節(jié)描述(分享學包粽子的過程)。
從選材到蒸煮,包粽子的過程需要一系列的步驟,每一步都需要細心和耐心。首先是選購材料,粽葉的品質對于包粽子的味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選擇新鮮且質地柔軟的粽葉。然后是將粽葉洗凈,準備出需要的粽葉葉子。接下來是準備餡料,盡管肉粽是最傳統(tǒng)的口味,但現(xiàn)在人們更加追求多樣化的選擇,可以選擇糯米和紅豆餡等等。最后就是包粽子的過程了,將糯米和餡料放在粽葉上,綁緊后放入鍋中蒸煮。這個過程雖然繁瑣,但每一步都是包粽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第三段:合作意義(體會包粽子過程中的團結合作)。
包粽子是一個需要團隊合作的活動。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有的負責選購材料,有的洗粽葉,有的準備餡料,有的包粽子,還有的負責蒸煮。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配合默契才能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互相幫助,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了包粽子的目標。這不僅僅是學會了包粽子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第四段:文化傳承(包粽子承載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包粽子不僅僅是一種食物,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粽子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承載著人們對于美好、團圓和祈福的期盼。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學會了包粽子的技巧,更是在接觸和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將其傳承下去。這是一種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方式,也是我們繼承和發(fā)展中華文明的責任。
第五段:心得體會(包粽子給我?guī)淼氖斋@與感悟)。
學包粽子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不僅僅是學到了包粽子的技能,更是學會了關心支持他人、尊重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這個過程讓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就是只有通過學習和傳承,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粽子讓我更加認識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激發(fā)了我更深入了解和學習中華文化的欲望。
總結:
通過包粽子的過程,我不僅僅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還認識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學會了包粽子的技能,更是理解了傳統(tǒng)文化的深遠價值。只有通過學習和傳承,我們才能真正接觸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因此,學包粽子不僅僅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傳承文化、團結合作、培養(yǎng)品格的方式。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xù)學習和傳承中華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五
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在家跟著奶奶學習包粽子。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里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等會還要把粽子包上呢),然后我們往里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粽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經(jīng)過這番忙活后我們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緊不能太松,太松的話會在煮粽子的時候松開,整鍋粽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我就辦過這事,把奶奶搞的哭笑不得。)千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么松,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粽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xiàn)在粽子成了我們的傳統(tǒng)食品,現(xiàn)在我仿佛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粽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六
春節(jié)的時候,媽媽說要包餃子,于是,我和表妹也就加入了,雖然很想包餃子,可是我包的餃子也太爛了一點吧!不好意思獻丑,不過,最后我還是加入了。
看著表妹和媽媽包的'餃子那么好,我也學著她們的樣子,包了起來,包好以后,原本自我感覺還可以的我,嚇了一跳,這還是餃子嗎?太慚愧了,竟然比表妹包的還差好多。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七
有時,粽子與0有著同一種性質.
0界于正負之間......而粽子..?
當大米與粽子大戰(zhàn)時,
粽子可以高傲的站在包子這邊,
大喝;“我是包子!“。
當大米勝利時,
粽子會不慌不忙的脫掉粽皮.....
說;“住手,我是臥底!“。
0卻做不到隨風倒!
還是定義來得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生包粽子心得篇十八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節(jié)。下午,我剛回到家,就見媽媽與奶奶專心致志地包著粽子,只見奶奶手中拿著粽葉,卷成陀螺形,放入米和蜜棗,之后就包成四角形.我看了之后覺得又有趣,有簡單,于是就走上前去說道:“我也來包粽子好嗎?”奶奶和媽媽爽口地答應了.我也學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拿來粽葉卷成陀螺形的,我卷啊,卷啊,可卷起來的就是沒有媽媽和奶奶的好.我不灰心,一連卷了好幾次,終于卷出了一個令我自己比較滿意的形狀,可拿來與奶奶和媽媽的一對比,哎呀,還是別有差距.我心里想:“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包地不好那是理所當然的了.”當我放上米時,米好似一個個頑皮小孩從上面倒下去,下面漏出來,我倒了半天見米還不滿,才發(fā)現(xiàn)我的棕葉有一個很微小的洞,又看了看奶奶和媽媽放米的時候,米好像一個個乖娃娃,隨媽媽奶奶任意擺布,媽媽見了,說:“這樣的'粽葉不“合格”.我又做了一次,這一次我做得很精細,很細心,盡量滿足媽媽對我的要求,幾分鐘后,我歡呼起來:“哦,成功咯!”我終于做出了一個最好的粽葉。再一次放上米,米也不再像頑皮娃娃那樣,而是乖乖的躺在它們的“小家園”里.要把米全部包裹起來了,我左一片葉子,右一片葉子,把米遮攏,盡量不撒到外面,可是還有一些米像娃娃還沒有玩夠似的,又跑了出來,無奈,我只好不管撒出來的米了,繼續(xù)包我的粽子.為了不在讓米再次撒出來,我又多用了一片粽葉當做“外衣”捆上線,一個怪怪的粽子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雖然不太好,但是我是進我最大的努力包出來的,我也非常滿意,奶奶和媽媽見了還夸我做地不錯呢,我聽了美滋滋的。過了一會兒,粽子蒸好了,我拿著自己的“作品”吃了起來,覺得不其他的粽子好吃多了,因為粽子是自己做的,吃起來肯定香。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真開心,真有趣??!
千萬不要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