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一種對自己、對書中內(nèi)容和對世界的思考和傾訴。寫一篇有思考、有觀點的讀后感需要注意哪些寫作技巧?這些讀后感范文不僅有批判性的觀點,也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可以為大家方便地分析和撰寫讀后感提供一些建議。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一
70多年過去了,南京城以和平繁榮發(fā)展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fù)興,中國的和平崛起,讓世界讓世人一次又一次的聽到了中國的聲音。
7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學習了溫書林作者所寫的《南京大屠殺》這篇課文,當年這篇課文也有力的回擊過日本右翼分子企圖歪曲歷史否定南京大屠殺這一真實之史料,今天,我面對昔日的令人發(fā)指的南京大屠殺,面對日軍,不,不是!面對的是日本鬼子是人獸。學習南京大屠殺,說實話,給了我對日本,日本全國有了一種更深的仇恨。解析這篇課文,面對的是作者一個又一個鐵證如山的史事例子,面對那一長串令人發(fā)指的數(shù)字說明,被人獸不如的踐踏過的幸存者,特莉薩英格爾小姐的真實記載英文日記,有良知的日本二戰(zhàn)戰(zhàn)犯的自己的真實述說和日本隨軍記者的真實存在的報道與不可否認的照片,險逃惡魔屠殺的國民黨戰(zhàn)俘的真實回憶。面對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課鈴響了,老師去了,教室又開始熱鬧了,而我卻依舊在回憶回想那一段停流于歲月當中的歷史,那種憤怒,那種感受,那種心情,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更非別人所能感覺的,正如作者所說“又絕非筆墨所能形容。”
那一段短短的下課,我回顧了很多存放在自己腦海之中對日本所了解的歷史。回想到了最初,據(jù)說,秦朝時期,秦國2000多人乘船橫渡來到生活生存?;叵氲?,唐朝時期,唐朝當時世界超級帝國也并沒有嫌棄當時日本這一小國,幫忙他們學習世界先進文化,幫忙他們改善國內(nèi)生活水平?;叵氲剑暇┐笸罋?,歷史性轉(zhuǎn)折,日本人既恩將仇報,養(yǎng)狗咬主人,看著中國漸漸走向落后居一次又一次的往下脫落水。回想到現(xiàn)在,日本依舊不正確面對歷史,企圖歪曲歷史否定歷史,更還企圖偷竊中國的釣魚島。
今天,我們重溫歷史,學習歷史,學習《南京大屠殺》是為了警醒世人以史為鑒,永遠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同時,中國人反對戰(zhàn)爭暴力,反對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百姓生命的非正義行為。中國人現(xiàn)在不是打不起戰(zhàn)爭,更不想去制造什么東京大屠殺。中國向往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二
周日的上午,天空陰沉沉的。我們來到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據(jù)說,日本人公然違背國際條約,在這里殺害了30萬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和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走進展覽館,首先看到的是破損的明代城墻。這都是被日本人的炮彈炸爛的,再往里面走,是一面刻滿名字的墻,這是那些被殺害的人的名字。往里面走,墻上挨挨擠擠的版塊一一列舉了日本人的罪行,旁邊的玻璃展柜里放滿了日本人的生活用品。
出了展覽館,在門口我看到了一把巨大的“軍刀”,刀刃上還有血,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把斷了的“軍刀”,不遠處有一顆巨大的人頭,導游說:“當時人本人用軍刀殺人,砍頭,殺的人多了軍刀都斷了?!?BR> 繼續(xù)往前走,我們來到青銅路上,路上印了一個又一個腳印,這些都是當時經(jīng)歷過南京大屠殺并且幸存下來的人,留下的腳印,年齡,名字。接著我們看到了遍地的鵝卵石,鵝卵石代表這白骨,意味著當時南京大屠殺死了很多人,在遠處有幾顆光禿禿的小樹,小樹旁邊有一個雕像,這個雕像叫做母親的呼喚。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三
前幾天,我們?nèi)嗤瑢W一起在教室里看了一部電影,片名叫《南京大屠殺》。故事發(fā)生在1937年12月31日,日軍占領(lǐng)南京后,大肆搶掠平民財物,進行了長達數(shù)月的慘無人道的屠殺,大量平民及戰(zhàn)俘被無辜槍殺,死亡人數(shù)達30多萬人。
看著電影,我義憤填膺,很殘忍的畫面不斷出現(xiàn):窮兇極惡的日軍將手無寸鐵的平民押上汽車,運到河岸,將平民一一推下車。日本鬼子早已架起的機槍槍口對準著從車上摔下來的平民,當平民從地上爬起,往前跑時,日本鬼子的槍聲響了,他們把平民當作射擊的靶子,一個一個平民被他們射殺了。河岸邊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情景讓人慘不忍睹。
看完這部電影,我十分憤怒,我要強烈譴責日本侵略者:你們真是一些滅絕人性的野獸,在我們中國橫行霸道,殘忍地殺害了那么多無辜的生命,你們的良心到哪里去了!你們的人性難道被狗吃了嗎?去死吧!劊子手!我要對死難的同胞說:你們被日本鬼子殺害,是因為我們國家貧窮落后。現(xiàn)在我們中國強大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沒有誰再敢欺負我們了。我們要更加努力建設(shè)好我們的祖國,讓祖國更加強盛,傲立在世界的東方。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四
今天午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我們觀看了《南京大屠殺》和《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儀式》等一系列教育視頻。其中,有幾個鏡頭使我記憶猶新,各種驚心動魄的場面讓我對日本人深惡痛絕,但我看到公祭儀式死難同胞的名單的時候,心中又不免有些心酸。
當我知道死難同胞人數(shù)達30萬時,我心怦然一震,那可是死去的人數(shù),怎么會這么多呢。在看到第一個鏡頭——一位孕婦身后,有幾個日本鬼子手持刀,將孕婦打倒在地,孕婦丈夫冒著生命危險沖上去與鬼子搏斗,但完全沒有機會掙扎。最殘忍的是鬼子并沒有就這樣過算了,他接著用刀刺向了孕婦的肚子,一個胚胎,腸子也被卷了出來,地上流滿了鮮紅的血,孕婦那痛苦的表情我始終忘不了。
那么多強烈愛國之心的人,我鄭重承諾,以后一定要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五
南京大屠殺1937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淪陷后,日軍于南京及附近地區(qū)進行長達數(shù)月的大規(guī)模屠殺。其中日軍戰(zhàn)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zhàn)浮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guī)模、死傷人數(shù)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shù)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shù)超過30萬。
南京大屠殺,早已成為歷史,但它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地印跡,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落下了深深地烙印??梢苑浅烂C的說,這對中國來說是永遠都洗刷不了的恥辱。
作為一名初中生,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在隋唐時期,中日兩國交往密切。至今已有數(shù)千年的友誼。但是,不可否認,我們是永遠都不可能忘掉這段災(zāi)難的歷史。俗話說得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自南京大屠殺發(fā)生以來,作為殺害了中國超過30萬人的日本,從來沒有對中國表示歉意,甚至還一次又一次的祭拜靖國神社,更讓中國人民氣憤的是,日本還試圖想要篡改歷史,掩蓋事實的真相。這不僅傷害了中日幾千年來的友誼,還傷害了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心。所以,我們要牢牢記住歷史的教訓,吸取教訓,使警鐘長鳴。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六
“你應(yīng)該學著了解某些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BR> 我從書序看起,逐字逐句,不漏毫末。結(jié)束了最后一句的閱讀,是在一個失眠的雨夜。我沒有落淚,只久久地垂著頭。窗外,雷聲混雜雨聲從遙遠的地方傳來,恍惚間竟覺得像極了陣陣怒吼,尖叫,哭訴,呻吟,繼而一片徒留冷風的沉默。
我自然而然地想到每年都在觀看的國家公祭儀式——落針可聞的廣場,升旗臺上巨大的花圈,場外重現(xiàn)歷史的雕塑,刻滿三十余萬無辜遇難者名字的石碑,眾人陰郁的臉,含淚的眼,緘默的口和搖搖欲墜的心。
當主持儀式的領(lǐng)導宣布默哀時,凄厲的防空警報響起,哀婉,綿長,如泣如訴,伴隨著止不住的淚水與嘆息,久久地響著。幸存者席位上,那耄耋老人渾濁的雙眼中平添了絲縷驚恐,悲切,亦或震怒。這警報聲,也許他們似曾相識,也許,他們再熟悉不過。人們或許從未想過,當他們慶幸于搶救了這批可貴的資料與記憶的同時,也揭開了在幸存者那心底血淋淋的疤。他們中的某一個,或許幾十年前的某一天,躲在床底下,親眼看見了母親帶血的臉,瞪圓了的雙眸,和日軍堪比魔鬼的行徑;或許躲在草垛里,聽到了弟弟撕心裂肺的哭喊,和那之后漫長的寂靜;或許躲在糧堆里,感受到了敵人的軍刀兇狠地刺到身旁的寒意與恐懼;或許躲在萬人堆成的尸體中,嗅到了同胞與親人濃郁的血腥,撫摸著一張張血肉模糊的臉,卻再也哭不出聲。
回憶著書中的字字句句,望向那些坐在公祭現(xiàn)場年邁的幸存者們無神的雙眼,我竟一時心疼得說不出任何話語。不知他們是否又想起那煉獄般的六周,想起那些失眠夜晚的痛哭,想起堆砌著層層白骨的萬人?!崞鹚?,我也總無法抑制淚水。那些含冤的孤魂,都是我親如一家的同胞??!
我總也忘不了,幸存的老婦人向記者講述自己被迫做慰安婦的噩夢,總是話音未落,就顫栗得再也說不下去;我總也忘不了,《金陵十三釵》里那一群濃妝艷抹的女人,她們在南京城淪陷后,再也無緣懷抱琵琶,舞那首最拿手的《秦淮景》,她們被剪了長發(fā),洗去胭脂,扔棄了自己心愛的旗袍和首飾;我總也忘不了,一位抗戰(zhàn)老兵去世前緊緊握著記者的手,細若游絲的力氣支撐他說完了最后一句話:“對不起,當年我們沒能守住南京。”我總也忘不了,電視機里遇難者們的子孫在他們的墓前莊嚴宣誓——“一定不忘國恥,一定努力學習,讓長輩們得以安息?!痹捓飵еl(xiāng)音,那催人淚下的南京鄉(xiāng)音。
如今我一次又一次捧起這部歷史回憶錄,總不由得感慨萬千。南京原是歷史悠久、安寧和諧的古城,在經(jīng)歷了血洗與槍聲的浩劫后,它變得不再完整。那段恥辱的歷史已遠去了,那些流離無依的冤魂被忘卻了,溫暖的陽光年復(fù)一年靜靜地落在南京城的舊磚墻上。整整七十九年的光陰,讓那墻上的灰塵與血跡都已不復(fù)存在。而一張張怒目圓睜的面孔,一聲聲尖銳可怖的慘叫,一道道敵人的刀槍反射的白光,卻總在我無數(shù)個顫抖的夢境里,愈來愈清晰。
我知道我忘不了張純?nèi)纭@位曾為了南京30萬冤魂奔走申訴的女子,更不會忘了這部警鐘一般日夜敲響在我心里的書,讓我永遠清醒地意識到,有些歷史不容忘記,有些罪惡不容消洗。
愿南京,四十九日祭后不再有陰天。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七
這部電影講了日軍把殺南京青年當做刀靶練習,活埋南京市民,兩個軍官還舉行殺百人比賽,殘忍地把小孩往墻上撞,還樂在其中……屠殺持續(xù)了好幾天,南京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中。每天聽到的是哭爹喊娘聲、開槍聲、爆炸聲。難聞的尸臭和血腥味彌漫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里,到處都是尸體,活的人們不知所措的逃亡,哭喊尖叫。那一雙雙絕望呆呆的小眼睛,使整個南京恐慌起來。我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那無盡的恐懼。
其中有一個片段:日本兵踢開了一個房子的大門。人們站了起來,立刻遭到槍斃。最后還有一個小孩在哭,一個殘忍的日本兵就慢慢地走向了小孩,在小孩的手里放了一個手榴彈,一聲爆炸就結(jié)束了一個還在吃奶的小孩的鮮活的生命。日本人是多么的殘忍啊!
看完這部電影,我十分悲憤,心情十分沉重,35萬人啊,如果他們手拉手可以圍繞赤道一周,多么大的數(shù)字啊!而且在整個事件之中,中國人民竟沒有反抗的能力,逃跑呼救都顯得那樣蒼白無力!這一段歷史永遠不會改變。它警示著我們,一定要奮發(fā)學習,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祖國越來越強大,永遠不被任何國家瞧不起!然而,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只是好好學習,奮發(fā)圖強。中華民族的復(fù)興就落在我們身上。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八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個讓我們永不卻忘的戰(zhàn)爭,那就是“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軀體上無法消彌的傷疤。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南京人民進行長達6周的大屠殺。他們對南京同胞們進行殘酷的屠殺,在南京城里尸橫遍地、血跡斑斑。真是殘不忍睹。
雖然以前南京被日本人損壞過,但南京的今天是那樣的繁榮、昌盛,南京的人民是那樣的善良、和睦。
六十七年已過去了,昔日的屠場已再度成為一座繁華的都市,在平常的日子里,年輕的一輩僅僅只能從教科書上知道南京大屠殺這一名詞,他們已很少提及這段屈辱的往事。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九
機緣巧合之下讀了這本書,也是我讀的第一本歷史紀實類書籍。我想沒有一個中國人不知道這段歷史,但真正去了解這段歷史時又無不痛心疾首。憤怒于日軍的殘忍,憤恨于x軍隊的“撤離”,又因群眾的不反抗而不解,看到百姓被騙出安全區(qū)的情節(jié)又不禁難過——站在上帝視角已經(jīng)知道了他們的命運。
我敬佩為保護南京同胞做出努力的外國友人,但不知道的卻是他們回國后的經(jīng)歷,他們是偉大的人。回到標題——我該怎么走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第一到南京是在雨中渡過的。雨很大,從臺階上流下去,從下水道里涌出來,司機師傅說南京很多遍沒下過這種雨了,所以在出行困難的苦惱中生出了一點喜悅,我以為去紀念館就要配這種天氣。因為大雨,進入紀念館的一切流程都快速而匆忙,排隊的人群進入場地內(nèi)部馬上消散了,好像有什么把我推到這里,轉(zhuǎn)身望去又什么都沒有。讓我意外的是它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展覽館,從廣場,雕塑,紀念碑到室內(nèi),路邊,那時候還沒讀建筑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空間氛圍的營造。
到紀念館后雨已經(jīng)很小了,我沒打傘,一個一個一個展館走下來,心情不斷沉重,后來我在雨里站在路邊,看著路邊一個個小小的墓碑,它們每一個都代表幾百上千條生命。
……。
這次旅程是我的愛國情懷最被激發(fā)的一次,萌生了入黨參軍的念頭,但是當我打算離開的時候,雨又下大了,我又開始忙著打車、買傘、訂外賣,離開的時候又是十分匆忙,好像有什么急匆匆的把我拽回正常生活。
所以我離開紀念館的姿態(tài)是狼狽的,匆忙的,先前的豪言壯志、同仇敵愾都比不上我要快點跑上出租車。紀念館也好,這本書也好,對我而言都意味著一種儀式感,因為有他們我不會忘記家國仇恨,但又不脫離正常生活,就像防空警報之于生活,這種儀式感是我們身體上不會愈合的小傷疤,碰到會很疼,但不會疼的活不下去。我希望它永遠不會愈合。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
歷史不忘,日本,侵華恥辱。目難睹,法西斯軍,踏破國土。燒殺搶掠皆空前,慘絕人寰為牲畜。觀影片一幕幕畫面,銘心骨。
憤不平,恨千古。深悲切,無深處。我炎黃兒女,雄風如虎。牢記落后要挨打,懲治腐敗強民族。此壯舉,似驚雷轟鳴,震寰宇。
影片講的是1937年日本鬼子占領(lǐng)南京后,挨家挨戶殘殺南京人民的事件。在這短短的兩個月里,他們共殺害了約35萬南京人民。影片所表現(xiàn)的畫面凄慘可怕,渲染的氣氛一片凄涼,令人慘不忍睹!
日本鬼子占領(lǐng)南京后,把紅軍和老百姓10萬多人騙到一個大山里,然后用機槍掃射,隨著敵人一陣陣的狂轟濫炸,紅軍和老百姓們紛紛倒在了血泊里。之后又對受傷還沒有死去的紅軍們進行第二次的殘殺。目睹著他們這些喪失人性的行為,我憤怒極了,真想端起一挺機槍,把小日本鬼子一個個消滅,我要讓他們死無完尸,要讓他們下地獄。好為死去的中國人報仇雪恨!唉!只是我不能出生在那個時代,不能酣暢淋漓過足馳騁戰(zhàn)場的癮。
那一晚上我輾轉(zhuǎn)反側(cè)睡不著,心里總在想:“為什么鬼子能如此猖狂?如此胡作非為呢?”也許是因為我們的武器比不上他們,我們國家在當時還很落后。
《南京大屠殺》是一面歷史的鏡子,我們要牢牢地記住這個血的教訓。從現(xiàn)在起我要發(fā)奮學習主動求知,為我們祖國的繁榮和強大而努力奮斗!
今天,仍有許多日本人企圖篡改歷史,但是,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了血寫的事實,日寇當年的罪行早已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南京大屠殺,這現(xiàn)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已深深刺痛了我們的雙眼,我們的心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恥、這恨,為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奮斗!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一
小的時候在尚不懂事時受到很多報刊電視的影響,沒來由的痛恨日本人,可能是因為聽說過日本人在幾十年前侵略中國,給中國人帶來亡國滅種的危機。后來長大了,發(fā)現(xiàn)新聞上總是在說中日友好,一衣帶水之類,也在媒體上和大人口中??吹铰牭綄θ毡镜暮芏嗾鎴蟮篮褪稣f,包括日本文化,日本人的素質(zhì),日本人性格的嚴謹,甚至是日本街巷間匪夷所思的干凈衛(wèi)生。
不斷地正面宣傳,弄得我一度覺得日本是個“文明國度”,甚至一度向往。可事物都要兩面看,日本的文化絕大部分是繼承中國文化而衍生出來的,日本人的素質(zhì):彎腰點頭為例,也無疑是從中國學過去的。曾經(jīng)看到一段清末的影像,那時候梳著辮子頭的中國人互相見面還要躬身作揖行禮,可后來因為某些原因使中國不再行此類“繁文縟節(jié)”、“封建糟粕”了。
說到日本人嚴謹,我覺得也可理解為偏執(zhí)到執(zhí)拗的精神,這種嚴謹很大程度上是日本戰(zhàn)國的武士道以及近代軍國主義的達到變態(tài)程度的“效忠”幕府將軍和天皇的精神的演化。據(jù)我了解得知日本的衛(wèi)生情況確實非常好,但也絕達不到所有旮旯胡同都能做到一塵不染,相反也有很多公共場所垃圾遍地。
我不是想要表達對日本的仇視,但我是真的希望媒體們不要如此過度美化日本,導致現(xiàn)在日本的各種文化在中華大地泛濫,尤以“二次元”為甚。中國的少年甚至青年一代似乎好多被這種文化輸入洗腦,可悲可嘆!在哈日之前,我愿你們不要忘記國仇家恨。
說回本書。這本書使我第一次真切的、直觀的感受到當年日軍侵華時所犯累累罪行,作者平鋪直敘的敘述卻有著異常強大的能量,撕扯著我作為中國人(甚至作為一個人類)的心。讀了本書我發(fā)現(xiàn),原來在侵華戰(zhàn)爭面前作家絲毫不需運用寫作手法,僅僅羅列事實就能直擊讀者心扉。
他們在曾經(jīng)的恐怖記憶里過著貧苦的日子,日本沒有提供任何經(jīng)濟賠償,甚至一句道歉都沒有。
說到作者張純?nèi)纾晃唤衣墩嫦?,敘寫南京大屠殺事件的作者,在時隔67年的21世紀,被逼自殺,日本人的罪行是多么可惡,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還有人因為南京大屠殺而死!日本一日不道歉,軍國主義就一日不死,軍國主義不死,亡我中華之心難誅!因為睦鄰友好的政策,我們可以不追究歷史,但我們不能忘記!忘記過去,等于背叛。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二
看了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我的內(nèi)心說不出的傷痛。
那是血的事實,那是令所有中國人都感到憤怒和觸目驚心的國恥——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軍侵占南京。進城后,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guī)模的滅絕人性的搶劫、焚燒、破壞和屠殺。12月15日,日軍將中國-軍警人員2019余名,壓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焚尸滅跡。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軍押往海軍魚雷營,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殺害。
16日傍晚,中國士兵和難民5000余人,被日軍押往中山碼頭江邊,先用機槍射死,拋尸江中,只有數(shù)人幸免。
17日,日軍將從各處搜捕來的軍民和南京電廠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門江邊用機槍射斃,一部分用木柴燒死。
18日,日軍將從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難民和被俘軍人5.7萬余人,以鉛絲捆-綁,驅(qū)至下關(guān)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復(fù)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余骸骨投入長江。令人發(fā)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后,“比賽又在進行”。
《南京》里講述的是日軍大舉進攻我國南京中的幸存者的所見所聞。
數(shù)十萬人成為冷血日本軍的刀下亡魂,兩萬婦女慘遭強暴凌辱。他們還說他們在南京太無聊,就請一些婦女來熱鬧一下。其實那哪是請,簡直就是搶他們抓來下至12歲,上至60歲的婦女,讓她們受凈百般凌辱,如果他們反抗的話,就殺死她們的家人。有些女人和女孩都穿上男孩的衣服,有的甚至把頭發(fā)剔光了。
日軍到了街上后,就肆意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遍地都是尸體。有些人躺在地上裝死,結(jié)果被日本軍發(fā)現(xiàn),于是日軍往尸體上灑滿汽油,一把火,把那些尸體燒成了灰燼。
他們還把進南京的人留在城里,要不然就殺掉,為的是不讓外面的人知道南京的現(xiàn)狀。
他們還錄下了他們給小孩糖吃,給難民水喝。但是卻沒錄下他們強暴婦女的鏡頭。他們說日本皇軍熱愛生命,卻在街頭肆意殺人。
我記得,有一個老奶奶說,她小時候和爸爸媽媽妹妹躲在一起,可還是被日本軍發(fā)現(xiàn)了。他被刺了幾槍后,就昏死過去。等她醒來后,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倒在血泊之中,她跑出去一看,妹妹被丟在外面,死了。
有句話說的好:仇恨可以忘記,但是悲傷卻不能忘記。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三
今天下午,我正盡興地看著日本動漫。在一旁看報紙的老爸突然說了一句:“日本人真令人憎恨?!蔽乙苫蟮貑柪习郑骸盀槭裁窗?”“如果你看到了當時南京大屠殺的場景,你就明白了?!崩习终f。我想到了《上下五千年》里面有《南京大屠殺》的介紹的。
我翻開《上下五千年》,半個小時終于了解了老爸的心情。
1937年12月5日,南京陷于日軍三面包圍之中。13日,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血腥大屠殺開始了。
谷壽夫所部日軍進入南京城后,逢人便殺。日軍用機槍、步槍瘋狂掃射,成群的老人、婦女和孩子紛紛倒下。日本人做出了對中國人及其殘暴的事。他們連一個孕婦都不放過,剖出腹中胎兒,挑在戲刀上玩耍;還把中國工人的心臟挖出來煮。更令人氣憤的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竟約定進行砍殺100名中國人的比賽。因無法確定誰先殺滿100人,二人還要重新殺滿150人。
日軍像一副正在開動的野獸機器,毫無顧忌地干盡了凡是可能想象的非人事情。日寇的南京大屠殺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最可恥最野蠻的一頁。日本帝國主義赤裸裸地野蠻侵略殘殺我們同胞,這種獸行令全世界人震撼、發(fā)指。殺害了無辜的中國人民。日本帝國主義簡直連禽獸都不如?,F(xiàn)在,我恨透了日本人。那一次的南京大屠殺讓一個又一個生命走向死亡。僅僅六周,日本就殺死了中國戰(zhàn)俘、平民三十多萬人。不過,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強大,一步一步的邁向世界強國。
歲月的蹉跎,洗不凈日本人手上的血腥;時間的流逝,抹不去中國人心中的仇恨。中國人,請記住南京大屠殺中所受過的一切屈辱,因為只有銘記歷史,我們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四
提到南京,我不知為何,腦袋里只有色彩絢麗的琉璃頂,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看的電影里面的情景。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我第一次真正想要去閱讀這本書,是在2019年的一個下午,我獨自一人參觀華僑博物院,看到在海外的僑胞的專題,張純?nèi)缗康恼掌赖米屓藙尤荨?BR> 那時候的我站在展館里,思考著這樣貌美的女子,是如何看待那場八十年前的浩劫,又是經(jīng)歷了怎樣的心理創(chuàng)傷后選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從華僑博物院回來,我去圖書館借了書,這一讀,就過去了一年。拖拖拉拉閱讀這么久,從來不是因為書里的文字不夠吸引人,而是太久不讀書,已經(jīng)喪失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山K究還是把這本書看完了。
讀書的時候一邊憤慨日軍惡行之暴,一遍怒國人之不爭。漸漸地,我好像有一點點明白了,為什么日軍會做出如此泯滅人性的暴行,為什么國人人數(shù)眾多卻沒有絲毫反抗而淪為刀俎下的魚肉。這些長久以來都被我視為不解的問題,張純?nèi)缗柯龓臀医忾_了困惑。
為什么日軍會做出如此泯滅人性的暴行?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低級日軍的訓練模式,是來自上級軍官的辱罵、暴打,是所謂的“愛的行動”。這些低級的士兵在受到殘酷的虐待和無盡的折磨之后,一旦擁有了一定的權(quán)利,便會進行“壓迫轉(zhuǎn)移”,把曾經(jīng)受到的這些痛苦和不堪,轉(zhuǎn)移到手無寸鐵的中國人面前。在那個信仰天皇至上的軍隊里,他們被灌輸著中國人的人命毫不值錢的觀念,他們接受了洗腦,習慣于草菅人命,然后用暴虐的手段將過往訓練中受到的屈辱以更殘暴的方式發(fā)泄到中國人的身上。
陳述著幾十年前乃至幾千年前的事實。他們說,歷史應(yīng)當被銘記;忘記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我不懂。
張純?nèi)缗渴菫閹椭疫@樣的后人了解、記憶南京大屠殺而生的。她的清澈純粹的眼睛里,裝盡了世間最丑陋的惡,再用最客觀有力的語言,席卷每個讀者的內(nèi)心,發(fā)人深省。她柔弱卻從來不是不堪一擊。歸于天國是因完成了使命。紀念張純?nèi)缗?。紀念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五
一進南京,鬼子們就實行了“殺光、燒光、搶光”三光政策。
你看他們一個個,讓我感到這根本就是一群禽獸不如的家伙!瞧,一個鬼子手提中國人的頭顱,站在死人堆里,臉上是面無表情,但不難看出,這是自豪!這是“燦爛”的微笑!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一
70多年過去了,南京城以和平繁榮發(fā)展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fù)興,中國的和平崛起,讓世界讓世人一次又一次的聽到了中國的聲音。
7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學習了溫書林作者所寫的《南京大屠殺》這篇課文,當年這篇課文也有力的回擊過日本右翼分子企圖歪曲歷史否定南京大屠殺這一真實之史料,今天,我面對昔日的令人發(fā)指的南京大屠殺,面對日軍,不,不是!面對的是日本鬼子是人獸。學習南京大屠殺,說實話,給了我對日本,日本全國有了一種更深的仇恨。解析這篇課文,面對的是作者一個又一個鐵證如山的史事例子,面對那一長串令人發(fā)指的數(shù)字說明,被人獸不如的踐踏過的幸存者,特莉薩英格爾小姐的真實記載英文日記,有良知的日本二戰(zhàn)戰(zhàn)犯的自己的真實述說和日本隨軍記者的真實存在的報道與不可否認的照片,險逃惡魔屠殺的國民黨戰(zhàn)俘的真實回憶。面對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課鈴響了,老師去了,教室又開始熱鬧了,而我卻依舊在回憶回想那一段停流于歲月當中的歷史,那種憤怒,那種感受,那種心情,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更非別人所能感覺的,正如作者所說“又絕非筆墨所能形容。”
那一段短短的下課,我回顧了很多存放在自己腦海之中對日本所了解的歷史。回想到了最初,據(jù)說,秦朝時期,秦國2000多人乘船橫渡來到生活生存?;叵氲?,唐朝時期,唐朝當時世界超級帝國也并沒有嫌棄當時日本這一小國,幫忙他們學習世界先進文化,幫忙他們改善國內(nèi)生活水平?;叵氲剑暇┐笸罋?,歷史性轉(zhuǎn)折,日本人既恩將仇報,養(yǎng)狗咬主人,看著中國漸漸走向落后居一次又一次的往下脫落水。回想到現(xiàn)在,日本依舊不正確面對歷史,企圖歪曲歷史否定歷史,更還企圖偷竊中國的釣魚島。
今天,我們重溫歷史,學習歷史,學習《南京大屠殺》是為了警醒世人以史為鑒,永遠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同時,中國人反對戰(zhàn)爭暴力,反對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百姓生命的非正義行為。中國人現(xiàn)在不是打不起戰(zhàn)爭,更不想去制造什么東京大屠殺。中國向往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二
周日的上午,天空陰沉沉的。我們來到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據(jù)說,日本人公然違背國際條約,在這里殺害了30萬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和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走進展覽館,首先看到的是破損的明代城墻。這都是被日本人的炮彈炸爛的,再往里面走,是一面刻滿名字的墻,這是那些被殺害的人的名字。往里面走,墻上挨挨擠擠的版塊一一列舉了日本人的罪行,旁邊的玻璃展柜里放滿了日本人的生活用品。
出了展覽館,在門口我看到了一把巨大的“軍刀”,刀刃上還有血,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把斷了的“軍刀”,不遠處有一顆巨大的人頭,導游說:“當時人本人用軍刀殺人,砍頭,殺的人多了軍刀都斷了?!?BR> 繼續(xù)往前走,我們來到青銅路上,路上印了一個又一個腳印,這些都是當時經(jīng)歷過南京大屠殺并且幸存下來的人,留下的腳印,年齡,名字。接著我們看到了遍地的鵝卵石,鵝卵石代表這白骨,意味著當時南京大屠殺死了很多人,在遠處有幾顆光禿禿的小樹,小樹旁邊有一個雕像,這個雕像叫做母親的呼喚。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三
前幾天,我們?nèi)嗤瑢W一起在教室里看了一部電影,片名叫《南京大屠殺》。故事發(fā)生在1937年12月31日,日軍占領(lǐng)南京后,大肆搶掠平民財物,進行了長達數(shù)月的慘無人道的屠殺,大量平民及戰(zhàn)俘被無辜槍殺,死亡人數(shù)達30多萬人。
看著電影,我義憤填膺,很殘忍的畫面不斷出現(xiàn):窮兇極惡的日軍將手無寸鐵的平民押上汽車,運到河岸,將平民一一推下車。日本鬼子早已架起的機槍槍口對準著從車上摔下來的平民,當平民從地上爬起,往前跑時,日本鬼子的槍聲響了,他們把平民當作射擊的靶子,一個一個平民被他們射殺了。河岸邊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情景讓人慘不忍睹。
看完這部電影,我十分憤怒,我要強烈譴責日本侵略者:你們真是一些滅絕人性的野獸,在我們中國橫行霸道,殘忍地殺害了那么多無辜的生命,你們的良心到哪里去了!你們的人性難道被狗吃了嗎?去死吧!劊子手!我要對死難的同胞說:你們被日本鬼子殺害,是因為我們國家貧窮落后。現(xiàn)在我們中國強大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沒有誰再敢欺負我們了。我們要更加努力建設(shè)好我們的祖國,讓祖國更加強盛,傲立在世界的東方。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四
今天午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我們觀看了《南京大屠殺》和《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儀式》等一系列教育視頻。其中,有幾個鏡頭使我記憶猶新,各種驚心動魄的場面讓我對日本人深惡痛絕,但我看到公祭儀式死難同胞的名單的時候,心中又不免有些心酸。
當我知道死難同胞人數(shù)達30萬時,我心怦然一震,那可是死去的人數(shù),怎么會這么多呢。在看到第一個鏡頭——一位孕婦身后,有幾個日本鬼子手持刀,將孕婦打倒在地,孕婦丈夫冒著生命危險沖上去與鬼子搏斗,但完全沒有機會掙扎。最殘忍的是鬼子并沒有就這樣過算了,他接著用刀刺向了孕婦的肚子,一個胚胎,腸子也被卷了出來,地上流滿了鮮紅的血,孕婦那痛苦的表情我始終忘不了。
那么多強烈愛國之心的人,我鄭重承諾,以后一定要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五
南京大屠殺1937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淪陷后,日軍于南京及附近地區(qū)進行長達數(shù)月的大規(guī)模屠殺。其中日軍戰(zhàn)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zhàn)浮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guī)模、死傷人數(shù)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shù)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shù)超過30萬。
南京大屠殺,早已成為歷史,但它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地印跡,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落下了深深地烙印??梢苑浅烂C的說,這對中國來說是永遠都洗刷不了的恥辱。
作為一名初中生,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在隋唐時期,中日兩國交往密切。至今已有數(shù)千年的友誼。但是,不可否認,我們是永遠都不可能忘掉這段災(zāi)難的歷史。俗話說得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自南京大屠殺發(fā)生以來,作為殺害了中國超過30萬人的日本,從來沒有對中國表示歉意,甚至還一次又一次的祭拜靖國神社,更讓中國人民氣憤的是,日本還試圖想要篡改歷史,掩蓋事實的真相。這不僅傷害了中日幾千年來的友誼,還傷害了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心。所以,我們要牢牢記住歷史的教訓,吸取教訓,使警鐘長鳴。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六
“你應(yīng)該學著了解某些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BR> 我從書序看起,逐字逐句,不漏毫末。結(jié)束了最后一句的閱讀,是在一個失眠的雨夜。我沒有落淚,只久久地垂著頭。窗外,雷聲混雜雨聲從遙遠的地方傳來,恍惚間竟覺得像極了陣陣怒吼,尖叫,哭訴,呻吟,繼而一片徒留冷風的沉默。
我自然而然地想到每年都在觀看的國家公祭儀式——落針可聞的廣場,升旗臺上巨大的花圈,場外重現(xiàn)歷史的雕塑,刻滿三十余萬無辜遇難者名字的石碑,眾人陰郁的臉,含淚的眼,緘默的口和搖搖欲墜的心。
當主持儀式的領(lǐng)導宣布默哀時,凄厲的防空警報響起,哀婉,綿長,如泣如訴,伴隨著止不住的淚水與嘆息,久久地響著。幸存者席位上,那耄耋老人渾濁的雙眼中平添了絲縷驚恐,悲切,亦或震怒。這警報聲,也許他們似曾相識,也許,他們再熟悉不過。人們或許從未想過,當他們慶幸于搶救了這批可貴的資料與記憶的同時,也揭開了在幸存者那心底血淋淋的疤。他們中的某一個,或許幾十年前的某一天,躲在床底下,親眼看見了母親帶血的臉,瞪圓了的雙眸,和日軍堪比魔鬼的行徑;或許躲在草垛里,聽到了弟弟撕心裂肺的哭喊,和那之后漫長的寂靜;或許躲在糧堆里,感受到了敵人的軍刀兇狠地刺到身旁的寒意與恐懼;或許躲在萬人堆成的尸體中,嗅到了同胞與親人濃郁的血腥,撫摸著一張張血肉模糊的臉,卻再也哭不出聲。
回憶著書中的字字句句,望向那些坐在公祭現(xiàn)場年邁的幸存者們無神的雙眼,我竟一時心疼得說不出任何話語。不知他們是否又想起那煉獄般的六周,想起那些失眠夜晚的痛哭,想起堆砌著層層白骨的萬人?!崞鹚?,我也總無法抑制淚水。那些含冤的孤魂,都是我親如一家的同胞??!
我總也忘不了,幸存的老婦人向記者講述自己被迫做慰安婦的噩夢,總是話音未落,就顫栗得再也說不下去;我總也忘不了,《金陵十三釵》里那一群濃妝艷抹的女人,她們在南京城淪陷后,再也無緣懷抱琵琶,舞那首最拿手的《秦淮景》,她們被剪了長發(fā),洗去胭脂,扔棄了自己心愛的旗袍和首飾;我總也忘不了,一位抗戰(zhàn)老兵去世前緊緊握著記者的手,細若游絲的力氣支撐他說完了最后一句話:“對不起,當年我們沒能守住南京。”我總也忘不了,電視機里遇難者們的子孫在他們的墓前莊嚴宣誓——“一定不忘國恥,一定努力學習,讓長輩們得以安息?!痹捓飵еl(xiāng)音,那催人淚下的南京鄉(xiāng)音。
如今我一次又一次捧起這部歷史回憶錄,總不由得感慨萬千。南京原是歷史悠久、安寧和諧的古城,在經(jīng)歷了血洗與槍聲的浩劫后,它變得不再完整。那段恥辱的歷史已遠去了,那些流離無依的冤魂被忘卻了,溫暖的陽光年復(fù)一年靜靜地落在南京城的舊磚墻上。整整七十九年的光陰,讓那墻上的灰塵與血跡都已不復(fù)存在。而一張張怒目圓睜的面孔,一聲聲尖銳可怖的慘叫,一道道敵人的刀槍反射的白光,卻總在我無數(shù)個顫抖的夢境里,愈來愈清晰。
我知道我忘不了張純?nèi)纭@位曾為了南京30萬冤魂奔走申訴的女子,更不會忘了這部警鐘一般日夜敲響在我心里的書,讓我永遠清醒地意識到,有些歷史不容忘記,有些罪惡不容消洗。
愿南京,四十九日祭后不再有陰天。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七
這部電影講了日軍把殺南京青年當做刀靶練習,活埋南京市民,兩個軍官還舉行殺百人比賽,殘忍地把小孩往墻上撞,還樂在其中……屠殺持續(xù)了好幾天,南京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中。每天聽到的是哭爹喊娘聲、開槍聲、爆炸聲。難聞的尸臭和血腥味彌漫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里,到處都是尸體,活的人們不知所措的逃亡,哭喊尖叫。那一雙雙絕望呆呆的小眼睛,使整個南京恐慌起來。我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那無盡的恐懼。
其中有一個片段:日本兵踢開了一個房子的大門。人們站了起來,立刻遭到槍斃。最后還有一個小孩在哭,一個殘忍的日本兵就慢慢地走向了小孩,在小孩的手里放了一個手榴彈,一聲爆炸就結(jié)束了一個還在吃奶的小孩的鮮活的生命。日本人是多么的殘忍啊!
看完這部電影,我十分悲憤,心情十分沉重,35萬人啊,如果他們手拉手可以圍繞赤道一周,多么大的數(shù)字啊!而且在整個事件之中,中國人民竟沒有反抗的能力,逃跑呼救都顯得那樣蒼白無力!這一段歷史永遠不會改變。它警示著我們,一定要奮發(fā)學習,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祖國越來越強大,永遠不被任何國家瞧不起!然而,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只是好好學習,奮發(fā)圖強。中華民族的復(fù)興就落在我們身上。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八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個讓我們永不卻忘的戰(zhàn)爭,那就是“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軀體上無法消彌的傷疤。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南京人民進行長達6周的大屠殺。他們對南京同胞們進行殘酷的屠殺,在南京城里尸橫遍地、血跡斑斑。真是殘不忍睹。
雖然以前南京被日本人損壞過,但南京的今天是那樣的繁榮、昌盛,南京的人民是那樣的善良、和睦。
六十七年已過去了,昔日的屠場已再度成為一座繁華的都市,在平常的日子里,年輕的一輩僅僅只能從教科書上知道南京大屠殺這一名詞,他們已很少提及這段屈辱的往事。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九
機緣巧合之下讀了這本書,也是我讀的第一本歷史紀實類書籍。我想沒有一個中國人不知道這段歷史,但真正去了解這段歷史時又無不痛心疾首。憤怒于日軍的殘忍,憤恨于x軍隊的“撤離”,又因群眾的不反抗而不解,看到百姓被騙出安全區(qū)的情節(jié)又不禁難過——站在上帝視角已經(jīng)知道了他們的命運。
我敬佩為保護南京同胞做出努力的外國友人,但不知道的卻是他們回國后的經(jīng)歷,他們是偉大的人。回到標題——我該怎么走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第一到南京是在雨中渡過的。雨很大,從臺階上流下去,從下水道里涌出來,司機師傅說南京很多遍沒下過這種雨了,所以在出行困難的苦惱中生出了一點喜悅,我以為去紀念館就要配這種天氣。因為大雨,進入紀念館的一切流程都快速而匆忙,排隊的人群進入場地內(nèi)部馬上消散了,好像有什么把我推到這里,轉(zhuǎn)身望去又什么都沒有。讓我意外的是它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展覽館,從廣場,雕塑,紀念碑到室內(nèi),路邊,那時候還沒讀建筑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空間氛圍的營造。
到紀念館后雨已經(jīng)很小了,我沒打傘,一個一個一個展館走下來,心情不斷沉重,后來我在雨里站在路邊,看著路邊一個個小小的墓碑,它們每一個都代表幾百上千條生命。
……。
這次旅程是我的愛國情懷最被激發(fā)的一次,萌生了入黨參軍的念頭,但是當我打算離開的時候,雨又下大了,我又開始忙著打車、買傘、訂外賣,離開的時候又是十分匆忙,好像有什么急匆匆的把我拽回正常生活。
所以我離開紀念館的姿態(tài)是狼狽的,匆忙的,先前的豪言壯志、同仇敵愾都比不上我要快點跑上出租車。紀念館也好,這本書也好,對我而言都意味著一種儀式感,因為有他們我不會忘記家國仇恨,但又不脫離正常生活,就像防空警報之于生活,這種儀式感是我們身體上不會愈合的小傷疤,碰到會很疼,但不會疼的活不下去。我希望它永遠不會愈合。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
歷史不忘,日本,侵華恥辱。目難睹,法西斯軍,踏破國土。燒殺搶掠皆空前,慘絕人寰為牲畜。觀影片一幕幕畫面,銘心骨。
憤不平,恨千古。深悲切,無深處。我炎黃兒女,雄風如虎。牢記落后要挨打,懲治腐敗強民族。此壯舉,似驚雷轟鳴,震寰宇。
影片講的是1937年日本鬼子占領(lǐng)南京后,挨家挨戶殘殺南京人民的事件。在這短短的兩個月里,他們共殺害了約35萬南京人民。影片所表現(xiàn)的畫面凄慘可怕,渲染的氣氛一片凄涼,令人慘不忍睹!
日本鬼子占領(lǐng)南京后,把紅軍和老百姓10萬多人騙到一個大山里,然后用機槍掃射,隨著敵人一陣陣的狂轟濫炸,紅軍和老百姓們紛紛倒在了血泊里。之后又對受傷還沒有死去的紅軍們進行第二次的殘殺。目睹著他們這些喪失人性的行為,我憤怒極了,真想端起一挺機槍,把小日本鬼子一個個消滅,我要讓他們死無完尸,要讓他們下地獄。好為死去的中國人報仇雪恨!唉!只是我不能出生在那個時代,不能酣暢淋漓過足馳騁戰(zhàn)場的癮。
那一晚上我輾轉(zhuǎn)反側(cè)睡不著,心里總在想:“為什么鬼子能如此猖狂?如此胡作非為呢?”也許是因為我們的武器比不上他們,我們國家在當時還很落后。
《南京大屠殺》是一面歷史的鏡子,我們要牢牢地記住這個血的教訓。從現(xiàn)在起我要發(fā)奮學習主動求知,為我們祖國的繁榮和強大而努力奮斗!
今天,仍有許多日本人企圖篡改歷史,但是,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了血寫的事實,日寇當年的罪行早已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南京大屠殺,這現(xiàn)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已深深刺痛了我們的雙眼,我們的心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恥、這恨,為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奮斗!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一
小的時候在尚不懂事時受到很多報刊電視的影響,沒來由的痛恨日本人,可能是因為聽說過日本人在幾十年前侵略中國,給中國人帶來亡國滅種的危機。后來長大了,發(fā)現(xiàn)新聞上總是在說中日友好,一衣帶水之類,也在媒體上和大人口中??吹铰牭綄θ毡镜暮芏嗾鎴蟮篮褪稣f,包括日本文化,日本人的素質(zhì),日本人性格的嚴謹,甚至是日本街巷間匪夷所思的干凈衛(wèi)生。
不斷地正面宣傳,弄得我一度覺得日本是個“文明國度”,甚至一度向往。可事物都要兩面看,日本的文化絕大部分是繼承中國文化而衍生出來的,日本人的素質(zhì):彎腰點頭為例,也無疑是從中國學過去的。曾經(jīng)看到一段清末的影像,那時候梳著辮子頭的中國人互相見面還要躬身作揖行禮,可后來因為某些原因使中國不再行此類“繁文縟節(jié)”、“封建糟粕”了。
說到日本人嚴謹,我覺得也可理解為偏執(zhí)到執(zhí)拗的精神,這種嚴謹很大程度上是日本戰(zhàn)國的武士道以及近代軍國主義的達到變態(tài)程度的“效忠”幕府將軍和天皇的精神的演化。據(jù)我了解得知日本的衛(wèi)生情況確實非常好,但也絕達不到所有旮旯胡同都能做到一塵不染,相反也有很多公共場所垃圾遍地。
我不是想要表達對日本的仇視,但我是真的希望媒體們不要如此過度美化日本,導致現(xiàn)在日本的各種文化在中華大地泛濫,尤以“二次元”為甚。中國的少年甚至青年一代似乎好多被這種文化輸入洗腦,可悲可嘆!在哈日之前,我愿你們不要忘記國仇家恨。
說回本書。這本書使我第一次真切的、直觀的感受到當年日軍侵華時所犯累累罪行,作者平鋪直敘的敘述卻有著異常強大的能量,撕扯著我作為中國人(甚至作為一個人類)的心。讀了本書我發(fā)現(xiàn),原來在侵華戰(zhàn)爭面前作家絲毫不需運用寫作手法,僅僅羅列事實就能直擊讀者心扉。
他們在曾經(jīng)的恐怖記憶里過著貧苦的日子,日本沒有提供任何經(jīng)濟賠償,甚至一句道歉都沒有。
說到作者張純?nèi)纾晃唤衣墩嫦?,敘寫南京大屠殺事件的作者,在時隔67年的21世紀,被逼自殺,日本人的罪行是多么可惡,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還有人因為南京大屠殺而死!日本一日不道歉,軍國主義就一日不死,軍國主義不死,亡我中華之心難誅!因為睦鄰友好的政策,我們可以不追究歷史,但我們不能忘記!忘記過去,等于背叛。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二
看了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我的內(nèi)心說不出的傷痛。
那是血的事實,那是令所有中國人都感到憤怒和觸目驚心的國恥——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軍侵占南京。進城后,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guī)模的滅絕人性的搶劫、焚燒、破壞和屠殺。12月15日,日軍將中國-軍警人員2019余名,壓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焚尸滅跡。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軍押往海軍魚雷營,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殺害。
16日傍晚,中國士兵和難民5000余人,被日軍押往中山碼頭江邊,先用機槍射死,拋尸江中,只有數(shù)人幸免。
17日,日軍將從各處搜捕來的軍民和南京電廠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門江邊用機槍射斃,一部分用木柴燒死。
18日,日軍將從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難民和被俘軍人5.7萬余人,以鉛絲捆-綁,驅(qū)至下關(guān)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復(fù)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余骸骨投入長江。令人發(fā)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后,“比賽又在進行”。
《南京》里講述的是日軍大舉進攻我國南京中的幸存者的所見所聞。
數(shù)十萬人成為冷血日本軍的刀下亡魂,兩萬婦女慘遭強暴凌辱。他們還說他們在南京太無聊,就請一些婦女來熱鬧一下。其實那哪是請,簡直就是搶他們抓來下至12歲,上至60歲的婦女,讓她們受凈百般凌辱,如果他們反抗的話,就殺死她們的家人。有些女人和女孩都穿上男孩的衣服,有的甚至把頭發(fā)剔光了。
日軍到了街上后,就肆意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遍地都是尸體。有些人躺在地上裝死,結(jié)果被日本軍發(fā)現(xiàn),于是日軍往尸體上灑滿汽油,一把火,把那些尸體燒成了灰燼。
他們還把進南京的人留在城里,要不然就殺掉,為的是不讓外面的人知道南京的現(xiàn)狀。
他們還錄下了他們給小孩糖吃,給難民水喝。但是卻沒錄下他們強暴婦女的鏡頭。他們說日本皇軍熱愛生命,卻在街頭肆意殺人。
我記得,有一個老奶奶說,她小時候和爸爸媽媽妹妹躲在一起,可還是被日本軍發(fā)現(xiàn)了。他被刺了幾槍后,就昏死過去。等她醒來后,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倒在血泊之中,她跑出去一看,妹妹被丟在外面,死了。
有句話說的好:仇恨可以忘記,但是悲傷卻不能忘記。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三
今天下午,我正盡興地看著日本動漫。在一旁看報紙的老爸突然說了一句:“日本人真令人憎恨?!蔽乙苫蟮貑柪习郑骸盀槭裁窗?”“如果你看到了當時南京大屠殺的場景,你就明白了?!崩习终f。我想到了《上下五千年》里面有《南京大屠殺》的介紹的。
我翻開《上下五千年》,半個小時終于了解了老爸的心情。
1937年12月5日,南京陷于日軍三面包圍之中。13日,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血腥大屠殺開始了。
谷壽夫所部日軍進入南京城后,逢人便殺。日軍用機槍、步槍瘋狂掃射,成群的老人、婦女和孩子紛紛倒下。日本人做出了對中國人及其殘暴的事。他們連一個孕婦都不放過,剖出腹中胎兒,挑在戲刀上玩耍;還把中國工人的心臟挖出來煮。更令人氣憤的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竟約定進行砍殺100名中國人的比賽。因無法確定誰先殺滿100人,二人還要重新殺滿150人。
日軍像一副正在開動的野獸機器,毫無顧忌地干盡了凡是可能想象的非人事情。日寇的南京大屠殺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最可恥最野蠻的一頁。日本帝國主義赤裸裸地野蠻侵略殘殺我們同胞,這種獸行令全世界人震撼、發(fā)指。殺害了無辜的中國人民。日本帝國主義簡直連禽獸都不如?,F(xiàn)在,我恨透了日本人。那一次的南京大屠殺讓一個又一個生命走向死亡。僅僅六周,日本就殺死了中國戰(zhàn)俘、平民三十多萬人。不過,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強大,一步一步的邁向世界強國。
歲月的蹉跎,洗不凈日本人手上的血腥;時間的流逝,抹不去中國人心中的仇恨。中國人,請記住南京大屠殺中所受過的一切屈辱,因為只有銘記歷史,我們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四
提到南京,我不知為何,腦袋里只有色彩絢麗的琉璃頂,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看的電影里面的情景。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我第一次真正想要去閱讀這本書,是在2019年的一個下午,我獨自一人參觀華僑博物院,看到在海外的僑胞的專題,張純?nèi)缗康恼掌赖米屓藙尤荨?BR> 那時候的我站在展館里,思考著這樣貌美的女子,是如何看待那場八十年前的浩劫,又是經(jīng)歷了怎樣的心理創(chuàng)傷后選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從華僑博物院回來,我去圖書館借了書,這一讀,就過去了一年。拖拖拉拉閱讀這么久,從來不是因為書里的文字不夠吸引人,而是太久不讀書,已經(jīng)喪失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山K究還是把這本書看完了。
讀書的時候一邊憤慨日軍惡行之暴,一遍怒國人之不爭。漸漸地,我好像有一點點明白了,為什么日軍會做出如此泯滅人性的暴行,為什么國人人數(shù)眾多卻沒有絲毫反抗而淪為刀俎下的魚肉。這些長久以來都被我視為不解的問題,張純?nèi)缗柯龓臀医忾_了困惑。
為什么日軍會做出如此泯滅人性的暴行?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低級日軍的訓練模式,是來自上級軍官的辱罵、暴打,是所謂的“愛的行動”。這些低級的士兵在受到殘酷的虐待和無盡的折磨之后,一旦擁有了一定的權(quán)利,便會進行“壓迫轉(zhuǎn)移”,把曾經(jīng)受到的這些痛苦和不堪,轉(zhuǎn)移到手無寸鐵的中國人面前。在那個信仰天皇至上的軍隊里,他們被灌輸著中國人的人命毫不值錢的觀念,他們接受了洗腦,習慣于草菅人命,然后用暴虐的手段將過往訓練中受到的屈辱以更殘暴的方式發(fā)泄到中國人的身上。
陳述著幾十年前乃至幾千年前的事實。他們說,歷史應(yīng)當被銘記;忘記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我不懂。
張純?nèi)缗渴菫閹椭疫@樣的后人了解、記憶南京大屠殺而生的。她的清澈純粹的眼睛里,裝盡了世間最丑陋的惡,再用最客觀有力的語言,席卷每個讀者的內(nèi)心,發(fā)人深省。她柔弱卻從來不是不堪一擊。歸于天國是因完成了使命。紀念張純?nèi)缗?。紀念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讀后感篇十五
一進南京,鬼子們就實行了“殺光、燒光、搶光”三光政策。
你看他們一個個,讓我感到這根本就是一群禽獸不如的家伙!瞧,一個鬼子手提中國人的頭顱,站在死人堆里,臉上是面無表情,但不難看出,這是自豪!這是“燦爛”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