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精選17篇)

字號:

    記錄是記錄重要事項、規(guī)劃未來的重要手段。在寫總結時,我們應該盡量突出重點,不要泛泛而談,保持內(nèi)容的精煉和有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發(fā)和參考。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一
    作者:胡大菊。
    《虎門銷煙》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再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讓人激動、自豪的一幕。文章語言簡練,贊美了中華民族抵御外辱、英勇豪邁的精神,蕩漾著濃濃的愛國之情。虎門銷煙這一壯舉離學生生活年代久遠,文章字里行間飽含的濃厚情感,學生難以體會。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閱讀中的這一障礙,本課的設計思路為:課前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有關虎門銷煙的時代背景資料,積淀情感;扣住銷煙前、銷煙時、銷煙后的動人畫面,通過對具體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當時歷史的回顧,把握文本內(nèi)涵;通過激情朗讀抒發(fā)愛國之情。
    一、展示課外閱讀。積淀豐富情感。
    1.上課前教師布置學生預習,查找閱讀有關鴉片戰(zhàn)爭的歷史資料,充分認識虎門銷煙的大背景,形成對虎門銷煙這一壯舉的初步印象。
    2.以天安門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虎門銷煙浮雕圖片導人課題,認識這一壯舉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齊讀課文的第一句話。為什么說1839年6月3日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當時中國歷史又是一段怎樣的歷史呢?請學生交流自己的預習資料和感想,教師引導、補充、歸納:
    (1)虎門銷煙當時的社會大背景是:中國國內(nèi)各種矛盾激化,封建統(tǒng)治搖搖欲墜。國外英、法等國正處于資本主義發(fā)展、壯大、擴張之時,國力強大,都虎視眈眈地盯著中國。為了從中國市場獲得最大的利益,他們把大量毒品——鴉片源源不斷地輸人中國,使中國的綜合國力每況愈下,嚴重影響了中國社會的穩(wěn)定。
    (2)鴉片是一種毒品,從查閱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國人吸食鴉片可使一個國家民不聊生,使清政府大量白銀外流,國庫空虛,士兵一副病態(tài),戰(zhàn)斗力喪失。
    (3)讓學生初步談談對虎門銷煙的認識。
    [設計說明:(1)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一方面為文本的學習加深認識,積淀情感;另一方面使學生處于蓄勢待發(fā)的狀態(tài)。(2)緊緊抓住“1839年6月3日,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這句話,讓學生閱讀相關歷史資料,扣住文本背后的隱l生材料,加深對文本的認識。
    二、扣住壯舉,豐富文本,精讀抒情。
    1.對照歷史背景,自讀自悟。
    作者贊嘆虎門銷煙是一次壯舉?!皦雅e”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氣勢盛大的、雄偉的舉動,那么在本文中的內(nèi)涵又是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自由閱讀課文2—5自然段,畫出印象深刻的字、詞、句,多讀幾遍。聯(lián)系時代背景,在書邊寫上自己的閱讀感受。(多媒體出示介紹時代背景的文字及圖片)。
    2.引導交流閱讀體會,把握文本內(nèi)涵。
    (1)閱讀交流第二段的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從第一句話中品出“壯麗”一詞的含義,“藍天、碧海、綠樹”不僅描繪出大自然的美景,更體現(xiàn)老天爺也在為銷煙這一壯舉而高興。
    從“男男女女”“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等詞中可以感受來的人很多,結合鴉片對人們的毒害,引導學生體會人們早就盼望這一天的到來,銷煙是順應民意的大好事。
    (2)閱讀交流第三、四段課文,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的情況,適時點撥引導。在銷煙的過程中“群情沸騰,老百姓跳哇、叫哇,歡呼聲響徹虎門上空”,從中感受老百姓會叫什么,會歡呼什么。
    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激發(fā)愛國情感。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銷煙者,請你用“先——再——又——頓時”說一說銷煙的過程,可以加上動作,再說說你的心情?;㈤T銷煙為什么會震驚中外呢?(結合時代背景談虎門銷煙的偉大之處。)。
    (3)閱讀交流第五段:體會“咆哮”一詞的意思。咆哮的大海象征著憤怒的中國人民征服鴉片毒害的決心,象征著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三、激情朗讀,升華情感。
    1.談談你對“壯舉”內(nèi)涵的理解。(大長中國人志氣,大滅外國人威風,震驚中外,舉國歡呼。)。
    2.帶著這種情感,先齊讀課文最后一段,然后個人練讀最后一段,師生互評,陶冶愛國主義情操。
    3.出示書上林則徐塑像插圖:以“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為題,寫幾句話或詩。學情預設:(1)從當時的歷史背景和銷煙的動人場面人手,表達對林則徐壯舉的贊嘆,抒發(fā)愛國之情。(2)今昔對比,表達毒品對人的危害和今天中國人禁毒的決心。(3)虎門銷煙以后,中國爆發(fā)了鴉片戰(zhàn)爭,從此陷入被列強瓜分的痛苦之中。充分認識到,空有報國之志是不夠的,切記落后就要挨打。
    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機。]。
    (第一范文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nèi)搜索關鍵字:虎門)。
    此問轉載。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二
    4、1。
    第2課時。
    1、熟練朗讀課文,感受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感受。
    3、激發(fā)學生的團體意識和愛國注意情懷。
    說說你對鴉片的了解。
    1、聽到虎門銷煙的消息,人們有什么反映?談談你的體會。
    2、展示描寫人物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的詞句。
    1、虎門銷煙那天,出現(xiàn)了什么壯觀的場面?談談你的體會。
    2、用“……………………”概括虎門銷煙的具體過程。
    1、銷煙后,人們有什么反應?說說你的感受。
    2、“”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受。(提示:“代表什么?“”代表什么?)。
    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類似壯觀的場面或感受到過民眾團結的力量嗎?請說一說。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三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通過上網(wǎng)搜集和處理資料,了解林則徐以及虎門銷煙的背離景資料。
    一、課前準備:觀看《鴉x戰(zhàn)爭》
    二、談觀后感受自然導入
    (生自由談論。)
    師: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可自由談,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師:你們了解林則徐嗎?
    先調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wǎng)查詢。然后師總結。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自學效果。
    (3)出示詞語。
    鴉x 欺侮 鹽巴 虎門銷煙
    歷史 裝點 頓時 偉大壯舉
    (4)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5)解釋詞義,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6)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四
    本文記敘了1839年6月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的全過程,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課文工6個自然段,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第一自然段虎門銷煙的時間,第二至五自然段具體敘述了虎門銷煙的全國程,并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群情激奮、人心大快的銷煙場面;最后一個自然段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
    二、說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具體的語句理解幾個重點詞語,并指導朗讀。
    3.??感受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的壯舉,并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抗拒毒品的意識。
    三、說教法。
    抓住課文第六小節(jié)中的中心句,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這次銷煙的偉大和壯觀,并通過朗讀指導來進一步的體會。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新授。
    1.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一次怎樣的事件,默讀課文,用文中的原句來回答。
    (1)交流板書:偉大壯舉。
    (2)依次理解“舉”“壯舉”“偉大壯舉”。
    (3)指導朗讀“偉大壯舉”。
    2.為什么說它是一次“偉大壯舉”,先來讀第二小節(jié)。
    (1)自讀,思考: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這是一次“偉大壯舉”,畫出有關句子,圈出關鍵詞語,也可以寫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
    (2)交流。
    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這是一次偉大的壯舉?引導學生找到有關句子,
    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的?請具體說說自己的感受。(注意“擠”)。
    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這是一次偉大的壯舉?(人多)。
    小結指導朗讀。
    3.引讀第三小節(jié),你從哪里感受到這是一次偉大的壯舉?
    (1)交流出示“禮炮……”,從中你感受到什么?
    (指導朗讀。)。
    (2)引讀“隨著……”用自己的話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模仿“先撒鹽巴”用簡單的語句概括。)。
    (3)看圖簡介銷煙過程。
    4.指名讀第四小節(jié)。
    (1)師抓住“跳啊,叫啊”點評。
    (2)練習后,再指名讀,并請學生模仿老師進行評價。
    (3)齊讀。
    5.引讀第五小節(jié)。
    (1)這一小節(jié)中哪些詞體現(xiàn)出這是一次偉大的壯舉?說說你的理解與感受。
    (2)練習朗讀,評價。
    (3)齊讀。
    6.觀看銷煙錄象。
    你想對在場的外國商人說些什么?你想對林則徐說些什么?
    7.小結齊讀課文。
    三、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預習小練筆: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
    五、板書。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五
    1、精讀課文,在讀中感悟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
    2、用“先……再……然后……”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描寫動作的話。
    在讀中感悟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在感悟中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拘外辱的精神。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7虎門銷煙(齊讀課題)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這里的“煙”指什么嗎?(沒錯,鴉片是一種危害生命極強的毒品。同學們請看,短短的幾十年間,帝國主義向中國傾銷的鴉片從最初的4千箱遞增到4萬多箱,在當時,我國吸毒人數(shù)達到200多萬,使得大量白銀外流。這是多么令人氣憤?。┳屛覀冇烙涍@一天----1839年6月3日,(課件出示齊讀)這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讓我們來看看偉大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在這一天是怎樣禁煙的。
    二、賞讀課文。
    (一)、品讀“壯”
    生:偉大壯舉。(板書)。
    2、生交流、匯報。
    過渡: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事件的“壯”,誰來說說。
    生a:這一天,天氣晴朗,碧海、藍天、綠樹,把古老的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寫出虎門寨景色的壯麗,暗示今天這里氣氛特別。
    指導朗讀。
    生b:一大早從各地聞訊趕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說得真好!水泄不通是什么意思?形容人多的詞還有哪些?(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如潮涌)。
    師小結:從這句話中我們體會到老百姓對此事十分關心,反映了銷煙行動深得人心。
    指導朗讀。
    生c: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禮臺下,一側是身著朝服的文武官員,另一側是應邀前來觀看的外國商人。(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彩旗林立”說明場面壯觀;前來觀看的有老百姓,官員,外國商人,說明此次銷煙的隆重意義非同尋常。
    3、指導朗讀。
    生d:這時候,禮炮轟鳴,群情沸騰。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小結:“禮炮轟鳴”、“群情沸騰”也說明場面壯觀、隆重,同時反映人民禁煙的強烈愿望,“林則徐一聲令下”說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決心。
    4、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小組賽讀。
    (3)齊讀。
    總結:這些詞句都寫出了事件之“壯”。
    (二)、品讀銷煙的方法。
    1、哪些句子寫銷煙的經(jīng)過。(指名讀)。
    2、分幾步銷煙?
    3、作者用哪些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
    4、指導用“先……再……然后……”說話。
    5、齊讀第三自然段。
    6、觀看銷煙的場景。
    (三)品讀人們的表現(xiàn)。
    1、老百姓有什么表現(xiàn)?
    2、人們?yōu)槭裁催@么高興?
    3、出示課件,師總結:正因為這些鴉片,使多少中國家庭賣兒賣女、妻離子散!正因為這些鴉片,給中華兒女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正因為這些鴉片,使我們由一個強國變?yōu)橐粋€弱國。今天,我們將這罪惡的鴉片銷毀了,怎能不叫人興奮,怎能不叫人歡欣鼓舞呢?請同學們帶著高興的語氣自讀第四段。
    4、指導朗讀。
    5、被毀的鴉片太多,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6、齊讀最后一段。(讀出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氣勢。)。
    7、再齊讀(師相機板書)。
    (二)觀看影片,升華情感。
    過渡:多么振奮人心?。∪藗儗⑦@輝煌的篇章記錄下來,請看!
    1、觀看影片。
    2、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三、總結。
    同學們,毒品是萬惡之首,曾給中華民族帶來極其深重的災難。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保持了三十年“無毒國”的聲譽。但是,如今毒品死而復燃,時時刻刻在侵蝕人民的生命,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抵制毒品對人類的毒害!
    四、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回去查閱資料,以《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為主題,做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值得紀念,偉大壯舉。
    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六
    今天上完了《虎門銷煙》,整個教學流暢、清晰,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在此,僅談一點自己的上課心得。備課時,我一直在思考:難道這一課僅僅停留在銷煙的過程嗎?僅僅是通過品詞品句理解到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嗎?如何能讓學生真正感悟到虎門銷煙的重要意義呢?我在思索。
    俗話說,要“教給學生一桶水,自己要有長流水”,帶這個班,我也一直在想:要做個怎樣的老師?對家長和孩子負責就夠了!之所以學生喜歡我上這一課有以下原因:
    1、補充資料是關鍵。課前,我讓學生查閱了背景資料,課上我為學生補充了當時鴉片戰(zhàn)爭前夕的國內(nèi)國際情況(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王朝,這個王朝到嘉慶年間,已經(jīng)危機四伏,日趨沒落,政治腐敗,軍備廢弛,財政困難,農(nóng)民起義連綿不斷,道光即位后,封建統(tǒng)治更加衰落。清政府走向衰落的時候,世界資本主義正處在上升階段,英法美等國已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其中美國工業(yè)發(fā)展水平最高,這些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yè)品,掠奪廉價工業(yè)原料,積極對外擴張。英國資本家為了掠奪中國的財富,牟取暴利,竟無恥地把鴉片偷運到中國來。十八世紀中期,英國每年偷運到中國的鴉片為二百箱;十九世紀初期,增加到每年四千箱。1838年——1839年,更猛增到三萬五千多箱,美國和沙俄也向中國偷運鴉片,1840年前的二十年里,中國外流的白銀達到一億兩。),為學生體會壯舉的偉大意義作了很好的鋪墊。課后,我為學生補充了銷煙后的背景資料(中國人民查禁鴉片完全是正義的,但掠奪成性的英國侵略者,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竟以著一事件為借口,發(fā)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1840年6月,英國借口保護通商,派艦隊到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進行挑釁,英俊侵犯廣州,由于林則徐在廣州作了充分準備,英軍未能得逞,就沿海北上,轉攻廈門,也被早有戒備的閩浙總督鄧廷楨率軍抵抗擊退。英國又轉攻戰(zhàn)備空虛的浙江,侵占了定??h城,并繼續(xù)北犯。八月英艦闖到天津???,對清政府進行武力恫嚇,提出了鴉片貿(mào)易合法化,賠款割地等侵略要求。英軍到達天津后,道光帝嚇慌了,忙將林則徐撤職查辦,改派琦善到廣州和英軍談判。琦善到廣州后,為了討侵略者的歡心,他下令裁減水師三分之二,解散了林則徐招募的水勇,撤除了珠江口上的防御設備,英國侵略者見清政府如此軟弱無能,氣焰更加囂張。英軍采取先發(fā)制人,突然襲擊,直撲虎門,琦善急忙派人和義律簽訂了《穿鼻條約》,答應割讓香港,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等。),作為對文章學習的延伸。補充文字資料,增加課文厚度,備課時,我特意看了相關的小說,上課時,補充相關文字資料,如邀請外國官員來觀看,外國官員驚嘆銷煙工作的“細心和忠實的程度”,遠出乎他們的“臆想”。
    2、通過影片增加學生感性認識。課中,我通過影片,讓學生感受當時銷煙過程,再回歸課文內(nèi)容,真正讓學生走近銷煙場面。
    上完課,學生真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感悟到了銷煙的壯舉,孩子們也是樂于學習的。不知道以上所談對你的教學有沒有用,只想與大家共享我的設計。
    (第一范文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nèi)搜索關鍵字:虎門)。
    此問轉載。
    ;id=512。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七
    抿一口茶,略帶激動的心情翻開《虎門銷煙》這篇文章。仔細地看,品味書中的樂趣。我這才明白,原來《虎門銷煙》是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
    我還知道鴉片是一種強烈麻醉性的。如果吸食,很容易就會上癮,每天非吸不可。而慢慢的,人就會變得面黃肌瘦,成為大煙鬼。鴉片原來出產(chǎn)于印度,向中國輸入鴉片的是西方英、法、美等國家,只要是英國。據(jù)1835年的估計,當時中國有200萬人吸食鴉片,白銀每年因此外流400多萬兩。
    所以我很恨英國。我恨他們騙中國人吸食鴉片,還向中國大量鴉片;我恨他們瞧不起中國人,事后還稱我們?yōu)闁|亞病夫。但是國家和個人一樣,往往敗在軟弱的一面。所以我們要盡量使自己全面發(fā)展,保護自己,不受別的國家的人的欺負。我們還不能忘記被侵略者的恥辱,努力為民族的繁榮貢獻力量。當然,我們也不可以忘記那些為國家做出犧牲的英雄,我們應該學習他們,敬仰他們。
    啊!中國的同胞們,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為了祖國不再受到欺凌。我們因該發(fā)憤圖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加油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八
    1、認讀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另有3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能用表示順序的詞語“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1、通過閱讀、想象,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2、學生回顧歷史,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學習林則徐堅決抵御外敵,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品質,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fā)于外。
    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學生通過認識鴉片的危害,激發(fā)學生遠離毒品的思想。
    學生查找一些背景資料。
    一、談話導入。
    學生對自己所收集的資料可以暢所欲言地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師:的確,外來的鴉片給中國人帶來的是災難,是痛苦,誰敢在當時挺身而出,救人們于水火之中,這個人的名字就是---林則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偉大的禁煙英雄的事跡。
    1、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讀通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并圈出本課14個要求認讀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個多音字,遇到不認識的通過查字典解決。邊讀邊注意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
    2、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互助識字。(教師要注意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小組內(nèi)互相拼讀生字,解決不懂的詞語。實在解決不了的全班共同解決。
    3、組織學生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師:生字都認識了,課文也讀得流利了,再仔細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想。
    學生匯報:
    林則徐銷煙有深遠的意義。
    結合課外資料來談。
    林則徐領導的禁煙斗爭,不僅在當時給帝國主義以重創(chuàng),震驚了世界,而且在人類禁毒史上也寫下了輝煌的一章。
    師:當你了解了虎門銷煙后,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朗讀的重點應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為這兩段充分的體現(xiàn)了林則徐銷煙的決心和銷煙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喜悅。
    師:下面我們再認真的讀一讀書,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讀給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過來那就更好了。
    學生選擇性的讀,并試著背誦。
    學生自由選擇學習伙伴,選擇段落讀一讀或背一背。
    四、書寫生字。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九
    1、認讀本課的十四個生字,讀準三個多音字的讀音,會寫田字格里的九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學習林則徐堅決抵御外敵,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品質,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心。
    鴉片銷毀的過程。
    通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電影激趣導入新課。
    1、觀看電影《林則徐》片段。
    2、談觀后感,自然導入。
    師:作為一名中國人,這部電影所描寫的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后,想說些什么呢?(生自由談論。)。
    師:的確,外來的鴉片給中國人帶來的是災難,是痛苦,是誰敢在當時挺身而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這個人的名字就是(師生齊說)---林則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個偉大的禁煙英雄,學習《虎門銷煙》。
    了解當時的背景,必然會激起學生們內(nèi)心無比的激憤之情。
    激起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主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并圈出本課14個要求認讀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個多音字,遇到不認識的通過查字典解決。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學生小組合作,解決不懂的詞語。
    (教師要注意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4、全班交流。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學生互評)。
    6、說說文章主要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有意識的告訴學生要把工具書帶進課堂,培養(yǎng)學生遇事自己解決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學生參與評價,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想象畫面激發(fā)情感。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仔細地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從課文中你讀懂了什么?
    結合重要詞句來談讀懂的內(nèi)容。學生可能說到的有:
    1、林則徐禁煙行為受到了人們的支持。
    重點如下:
    (1)、當群眾知道虎門銷煙的消息后,人們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是什么樣的?(注意“笑嘻嘻”“興奮”“大聲地喊”以及“三個不怕”,想像當時的場面。)。
    這些語言都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觀看銷煙的人數(shù)之多。(注意“人流如潮”)。
    (3)、銷煙過程中民工干勁十足。(抓住民工的動作,并體會表示順序的詞語的用法)。
    人們面對銷煙場景所產(chǎn)生的感慨。理解“今天,林則徐當眾銷毀洋人的鴉片,怎么能不叫人興奮?(反問句)虎門灘上,圍觀的群眾歡呼著,跳躍著。”
    鼓勵學生想象當時銷煙時的場景,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林則徐禁煙很堅決。
    重點如下:
    (1)、林則徐高坐臺上。(注意從兩個“不管”和一個“都”中去體會。)。
    (2)、林則徐對外商說的一番話。(理解“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林則徐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和心情。
    3、林則徐銷煙有深遠的意義:。
    提問:林則徐為什么要禁煙?(注意理解“東亞病夫”和三個“多少”的含義;人們受鴉片殘害之大。)。
    林則徐銷煙有什么意義?
    師:當你了解了虎門銷煙的故事后,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生各抒己見,抒發(fā)自己個性化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進入學習狀態(tài)。
    讓學生體會總分的段落結構。
    體會中國人對鴉片的痛恨之情。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通過想象體會銷毀鴉片給人們帶來的無限喜悅。體會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學生通過想象更能夠近一步的理解林則徐禁煙的決心。
    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激起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有重點的指導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熟讀成誦提升情感。
    師: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讀懂了這么多的內(nèi)容,下面就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試著背給你的小伙伴聽。
    學生從讀到感悟,再到背,是一個情感不斷提升的過程。鼓勵學生熟讀成誦,也是在無形中教給孩子一個好的讀書方法,讓孩子終生受益。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記憶生字說話練習。
    1、組織學生自主探究,辨別生字。
    2、學生自己找竅門,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
    3、教師要特別強調“妻、歷、督”的.寫法。
    4、指導學生用“首先……然后……再……”說一段話。
    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
    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體會表示順序的詞語的用法。
    (二)拓展延伸課外積累。
    師:林則徐是一位得到過很多贊譽的政治家,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評價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多讀一些介紹林則徐的文章,相信大家的收獲會更大。
    為學生提供參考材料,利于學生針對性的學習。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十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及其意義。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及其意義。
    [教學難點]抓住文章關鍵詞句,理解、體會。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七課《虎門銷煙》。(幻燈片1)(齊讀課題):通過預習,你們已經(jīng)知道虎門在我國的什么地方了嗎?(廣東省東莞市);“銷”是什么意思?(銷毀);這里的“煙”你知道指什么嗎?(鴉片);你了解鴉片嗎?(幻燈片23456)。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站出來一位民族英雄——林則徐,他被當時的道光皇帝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并在虎門海灘上將收繳來的鴉片全部銷毀。
    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情景吧。在讀課文之前,老師想先檢查一下同學們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幻燈片7)。
    讀完生字詞后學生齊讀課文,如果有讀錯字音的老師及時糾正。
    二、精讀感悟。
    1過渡:說到虎門銷煙這件事,你最關心的是什么?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天的虎門寨與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讀,指名說,理解“分外壯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說明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
    為什么會這樣呢?
    (2)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場面的壯觀和隆重。
    3、學習第三自然段。
    理解“禮炮轟鳴?群情沸騰震驚中外”
    (說明儀式很隆重。)。
    (1)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銷煙的場面,在表示銷煙順序的詞語下面加“·”,在表示銷煙動作的詞語下面加“波浪線--”。
    (2)指名匯報(先—再—然后)(撒—拋—倒)。
    出示課件(幻燈片8)。
    (3)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銷煙經(jīng)過嗎?(試述用上先-再-然后)。
    (4)你能用先-再-然后再說一句話嗎?
    師:看著鴉片在銷煙池里咕嘟咕嘟的冒著泡,你們有什么感受?
    4、學習第4自然段。
    師:現(xiàn)在,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老百姓們有什么表現(xiàn)?
    指導朗讀。(學生模仿老百姓)。
    5、學習第5自然段。
    師范讀,找出有關數(shù)字多讀兩遍。從這兩個數(shù)字可以看出什么?
    (說明銷毀的鴉片數(shù)量多。)。
    過渡:此時,我們已經(jīng)充分地了解了鴉片的危害,非禁不可、非銷不可,林則徐銷得好、銷得對,可謂大順民心、大快人心。
    6、學習第6自然段。
    齊讀。
    師:你讀懂了什么?
    一舉兩得:打擊了外國的侵略,表明了中國的不可欺侮。???。
    7、小結:
    虎門銷煙讓外國人明白中國人禁煙的決心,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門銷煙將永遠載入中國的史冊,它是中華雄獅覺醒的標志!讓我們銘記這一幕,牢記這一天-----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齊讀第一自然段)為了紀念這一天,人們把這一幕雕刻在了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出示幻燈片12)。
    三、練習(幻燈片13)。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課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第七課《虎門銷煙》,(齊讀課題)從課。
    題中我們了解到什么?你知道是什么嗎?它對人有什么危害呢?(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及對人危害的課件)。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大意。
    2、指名說說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3、你了解林則徐嗎?生匯報課前搜集資料,師出示課件:林則徐生平簡介。
    4、出示詞語,檢查自讀情況。
    5、指名讀課文,相機正音。
    6、同桌互相讀課文,說說你對重點詞語的理解。
    7、四人小組復述課文。指名在班上復述。
    8、交流如何識記生字,師范寫“寨”、“毀”。
    9、描紅仿寫,師巡視并個別指導。
    三、作業(yè)。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無能清政府下的中國,,讓中國白花花的銀子象水一樣流入了英國人的腰包;,讓中國人面黃肌瘦,骨瘦如柴;,給中國人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給中國帶來恥辱,帶來災難!讓我們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偉大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在虎門銷煙。
    二、精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誰來記住這個讓人難忘的日子?
    指名讀,齊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師:我們來看看這一天的虎門寨與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讀,指名說,相機板書:分外壯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2)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場面的壯觀和隆重。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銷煙場面的詞語畫上橫線,在表示銷煙順序的詞語下面加“·”,在表示銷煙動作的詞語下面加“--”。
    (2)指名匯報,相機板書:禮炮轟鳴群情沸騰。
    (3)(出示課件)指名賽讀第1至3句話。
    (4)(出示課件)指名讀第4、5句話,生評價讀得怎樣,指名再讀。
    (5)播放銷煙視頻,醞釀感情。
    (6)齊讀第三自然段,回味難忘的歷史一刻。
    4、學習第4自然段。
    師:看到害人的被銷毀了,老百姓們有什么表現(xiàn)?
    指名讀課文,課件出示重點詞語,男女生賽讀。
    5、學習第5自然段。
    自由讀,找出有關數(shù)字多讀兩遍。(出示課件)。
    指名讀,齊讀。
    1、學習第6自然段。
    師:為什么說虎門銷煙是偉大的壯舉呢?
    指名讀最后一句話,齊讀第六自然段。
    2、小結全文:虎門銷煙讓外國人明白中國人禁煙的決心,虎。
    門銷煙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門銷煙將永遠載入中國的史冊,它是中華雄獅覺醒的標志!讓我們銘記這一幕,牢記這一天,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三、延伸拓展。
    1、欣賞林則徐的話:
    (1)茍利社稷,敢不竭股肱為門墻辱。
    (2)生死見命,成敗天也。
    2、搜集有關林則徐的故事讀一讀。
    3、辦一張“遠離毒品”的手抄報。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用“先…...再……然后……”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4、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強診斷矯治意識,提高自我診斷矯治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整體初讀,基礎性診斷。
    1、揭題。
    2、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要求讀準字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3、學生質疑。
    (1)請學生提出讀書遇到的不懂的問題。(學生質疑,以學定教)。
    (2)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3)交代學法:帶著這些問題,邊讀邊思考,深入學習課文。
    二、精讀品位,引導探究,理解性診斷。
    1、學習第一節(jié)。
    (1)自由讀課文,思考:什么樣的日子才“值得紀念”?
    (2)讀書匯報交流、小結。
    2、細讀第六節(jié)。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段告訴我們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2)讀書匯報交流(注意理解“壯舉”“囂張”“氣焰”)。
    3、研讀第二節(jié)。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從哪看出虎門寨這一天不同尋常。(相機板書: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再讀課文,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場面的壯觀。
    思考:a、為什么來到海灘的人這么多?
    b、文武官員到場說明什么?
    c、為什么邀請外國商人觀看?
    (1)匯報交流,師生評價。
    (2)小結方法:回顧我們這幾小節(jié)的學習,我們采用了“一邊讀一邊思考”的方法,下面我們還用這個方法學習下文。
    三、自讀領悟,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品讀三至五節(jié),感受硝煙的經(jīng)過。
    (在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感情朗讀,做到讀中悟情,讀中悟理)。
    2、再讀第六節(jié)和第一節(jié)。
    (1)引讀。
    虎門硝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fā)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2)齊讀第一、六節(jié)。
    四、遷移內(nèi)外,讀說結合。
    1、出示:只見一群群光著背梁……然后又把一擔擔生石灰倒下去。
    2、討論:硝煙時,工人們做了幾件事?課文用什么詞三件事連起來的?(板書:先……再……然后……)。
    3、小結:有時我們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幾步來做,為了表明這幾步的先后順序,我們可以用上“先、再、然后”來連接。
    4、指導說話,引導回憶,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來完成?
    5、練習說話。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十三
    教材簡析:
    《虎門銷煙》是一篇寫事的文章,課文記敘了1839年6月3日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事件的經(jīng)過,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旨在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是按故事發(fā)展順序記敘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門銷煙的時間;第二到五自然段具體記敘了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并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群情激奮、大快人心的銷煙場面;第六段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全文結構嚴謹,首尾照應,記敘清楚有序。在敘事過程中還不惜筆墨地描述了老百姓對這件事的強烈反響,從側面反映了虎門銷煙是順乎民意的正義之舉,也顯示中國人民偉大力量的愛國行動。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積極獲取資料,閱讀語言材料,品味語言文字,整體感知,自主感悟,從而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主要經(jīng)過。
    教學難點:?懂得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
    教學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有幾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圖片展示開國大典、香港回歸、澳門回歸)為什么值得紀念呢?(這些日子不同尋常,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日子,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1839年6月3日也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在廣州虎門發(fā)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事件(板書課題?7、虎門銷煙)。
    二、明史激情。
    1、了解歷史背景。
    19世紀初期,古老的中國在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下已日趨衰落,而同時期的歐美列強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以英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企圖用特殊的貿(mào)易——走私鴉片打開中國的大門,獲取一本萬利的不義之財。(出現(xiàn)英走私鴉片圖片)。
    看到這些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2、了解英帝國走私鴉片對舊中國的危害。
    鴉片的大量走私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出現(xiàn)吸食鴉片圖片)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大量吸食鴉片使大量白銀外流;中國人失去勞動力,軍隊失去戰(zhàn)斗力。
    (過渡:鴉片該不該銷毀?)。
    三、概覽全文:
    1、齊讀第6自然段:
    (1)作者認為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這一段中找出一個詞語。(偉大壯舉)。
    (2)理解偉大壯舉的意思。(指偉大的舉動。)。
    2、為什么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表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過渡:文中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到這是一個偉大壯舉呢?)。
    四、精讀全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銷煙前的虎門寨與平常有什么不同?
    (2)交流:。
    (一方面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澳心信薄袄侠仙偕佟薄八共煌ā?;有老百姓、文武官員和外國商人。另一方面隆重?!胺滞鈮邀悺薄安势炝至ⅰ惫賳T“身著朝服”。)相機理解“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為什么邀請外國商人?
    (4)小結: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顯示了虎門銷煙的“壯”。(5)指導朗讀。(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是把描寫人多、場面壯的詞語讀好。)。
    2、學習第三、四段。
    (1)學生自讀:找出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談談體會。
    a、(“群情沸騰”“禮炮轟鳴”反映人民禁煙的強烈愿望,“一聲令下”說明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決心。這些詞語都寫出了這一事件的“壯”)相機理解“群情沸騰”
    b、指導朗讀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讀出中國人民激昂奮發(fā)之情,顯示出“壯”。
    (2)找出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思考:銷煙分為幾步?找出表示銷煙先后順序的詞語。
    a、交流:(撒鹽巴?拋鴉片?倒石灰;先——再——然后——)。
    b、讀讀這些句子。
    c、介紹銷煙的具體方法:從前是將鴉片拌上桐油架鍋燃燒,費時且不徹底,巨量鴉片難用此法,林則徐到民間討教,知道鴉片最怕鹽鹵和石灰,因而特別設計,在虎門海灘高地挖了兩個縱橫各15丈的大池,(圖片再現(xiàn))池底平鋪石板,由溝道放水入池,然后撒入鹽鹵,投入切開的煙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石灰,池內(nèi)立即沸騰,煙土變成滓池,不能再合成膏。待海水退潮,啟放涵洞,使銷毀的鴉片隨潮入海。
    d、復述銷煙方法。
    (3)找出銷煙時老百姓強烈反映的句子?談談你的看法。
    a、(“跳哇”“叫哇”可見銷煙大快人心;“成千上萬”“歡呼聲”銷煙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
    b、指導讀出百姓歡天喜地的壯觀場面和撼人的力量。
    3、齊讀第五段:從哪里體現(xiàn)出“壯”?(銷煙時間長、“持續(xù)23天”;數(shù)量多“二百多萬斤”。)。
    4、觀看錄象:感受壯觀的銷煙場面。
    五、升華情感。
    1、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個值得紀念的偉大壯舉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圖片展示人民英雄紀念碑有關虎門銷煙的浮雕。)。
    2、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永遠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然而今天,美麗的罌粟花依然妖嬈地開放在世界的一些角落里(圖片展示)它用自己絢麗的身姿吸引著一些意志薄弱的人,使他們又身陷毒品不能自拔,害人害幾害國,你有什么想法?(圖片出示毒品危害圖)。
    六、說話練習。
    七、拓展積累。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
    做人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
    ——孫中山。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來。
    板書:
    銷煙后???銷毀量多。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十四
    《虎門銷煙》一課記敘了1839年6月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提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學是要讓學生深入到這一歷史事件中,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再通過文中的語言文字來深入了解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用“先…...再……然后……”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4、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強診斷矯治意識,提高自我診斷矯治能力。
    一、整體初讀,基礎性診斷。
    1、揭題。
    2、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要求讀準字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3、學生質疑。
    (1)請學生提出讀書遇到的不懂的問題。(學生質疑,以學定教)。
    (2)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3)交代學法:帶著這些問題,邊讀邊思考,深入學習課文。
    二、精讀品位,引導探究,理解性診斷。
    1、學習第一節(jié)。
    (1)自由讀課文,思考:什么樣的日子才“值得紀念”?
    (2)讀書匯報交流、小結。
    2、細讀第六節(jié)。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段告訴我們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2)讀書匯報交流(注意理解“壯舉”“囂張”“氣焰”)。
    3、研讀第二節(jié)。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從哪看出虎門寨這一天不同尋常。(相機板書: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再讀課文,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場面的壯觀。
    思考:a、為什么來到海灘的人這么多?
    b、文武官員到場說明什么?
    c、為什么邀請外國商人觀看?
    (1)匯報交流,師生評價。
    (2)小結方法:回顧我們這幾小節(jié)的學習,我們采用了“一邊讀一邊思考”的方法,下面我們還用這個方法學習下文。
    三、自讀領悟,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品讀三至五節(jié),感受硝煙的經(jīng)過。
    (在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感情朗讀,做到讀中悟情,讀中悟理)。
    2、再讀第六節(jié)和第一節(jié)。
    (1)引讀。
    虎門硝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fā)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2)齊讀第一、六節(jié)。
    四、遷移內(nèi)外,讀說結合。
    1、出示:只見一群群光著背梁……然后又把一擔擔生石灰倒下去。
    2、討論:硝煙時,工人們做了幾件事?課文用什么詞三件事連起來的?(板書:先……再……然后……)。
    3、小結:有時我們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幾步來做,為了表明這幾步的先后順序,我們可以用上“先、再、然后”來連接。
    4、指導說話,引導回憶,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來完成?
    5、練習說話。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十五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銷煙的壯觀場面,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文中的場面描寫方法。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感受銷煙的壯觀場面并感悟朗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具準備:林則徐虎門銷煙影片、ppt。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1、讀詞語:成群結隊震耳欲聾浩浩蕩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歡呼雀躍偉大壯舉垂首恭聽。
    2、用上面的一兩個詞說說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指名說)。
    3、理解“壯舉”一詞。
    過渡:為什么說是“壯舉”?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當時那壯觀的場面去感受感受吧!
    二、細讀課文,深感悟。
    1、請同學們先認真地看一段視頻,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2、課文中哪些句子、段落給我們描繪了這一場面,請同學們找一找,讀一讀。
    3、師出示文中句子:老年人…...至虎門灘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4、結合剛才的視頻,你理解了這段文字中的哪些詞?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師引讀。
    過渡:此次銷煙中,林則徐等文武官員還親自監(jiān)督,場面真可謂壯觀矣!
    6、銷煙民夫是怎樣徹底銷毀鴉片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7、出示句子:銷煙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至彌漫了整個虎門灘。
    8、再讀句子,想:銷煙是分幾步進行的?(一撒鹽巴二拋鴉片三倒石灰)。
    9、課文寫銷煙的過程,用了幾個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能找出來嗎?
    (先……然后……又……再)。
    想:用上這些詞有什么好處?
    師:是的,要想把一件事情寫清楚、具體,我們可以找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幫忙,今后同學們在寫作中也要學會這種寫作方法。
    10、指名讀這段話。
    師:銷煙的過程大家一句話就讀完了,可是據(jù)老師的了解,以前銷毀鴉片是把鴉片放到架起的鍋爐上燒的,但是這次繳獲的鴉片數(shù)量大,用老方法很難徹底銷毀,所以,林則徐為了能徹底銷毀鴉片,親自走訪民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總結出了這樣的好方法。看似短短的幾句話卻包含了林則徐的艱辛,同時也體現(xiàn)了林則徐銷煙的堅定決心。
    齊讀這段話,讀出林則徐的艱辛與堅定。生齊讀。
    11、播放影片。
    12、看了剛才的影片,你的心情怎樣?你想到了什么?跟同座說說。
    (興奮、驕傲、自豪)。
    帶著這樣的心情再讀這段話,讀出我們的興奮、驕傲與自豪。
    過渡:當銷毀的鴉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的時候,圍觀的群眾歡呼雀躍,整個虎門灘的上空響起了雷鳴般的歡呼聲。
    13、人們?yōu)槭裁催@么興奮?請看一組圖片,你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14、出示吸食鴉片后的人物病態(tài)圖。
    15、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師引導學生感悟,對鴉片的痛恨,對外國侵略者的痛恨)。
    16、引讀:圍觀群眾歡呼雀躍?!K碜吡恕?BR>    17、讀林則徐對外國商人說的話。
    師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林則徐禁煙的堅定決心。指名讀,師生互評,再讀。
    18、出示幻燈片:他繳獲的()箱鴉片,經(jīng)過天,全部銷毀了。
    師:虎門銷煙堪稱偉大的壯舉,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這一壯舉,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民不可欺!
    三、拓展延伸。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林則徐說什么?(幻燈出示林則徐肖像)。
    生說……。
    師總結:說得好,讓我們永遠記住這驚心動魄的場面,記住這偉大的壯舉,記住這難忘的一天——1839年6月3日!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生字詞。2、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銷煙的壯觀場面,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文中的場面描寫方法。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感受銷煙的壯觀場面并感悟朗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把所上的內(nèi)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一、銷煙前,虎門灘上壯觀的場面。二、銷煙的整個過程。三、銷煙的結果集意義。在教學第一部分時,我采用影片與文字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理解文中的一些詞語,并感受場面的壯觀。在教學第二部分時,我讓學生找出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并結合學生寫作的方法,還采用了三次朗讀,第一次讀,通過教師補充林則徐為更好的設計出徹底銷毀鴉片的方法,親自走訪民間,花費了大量的物力、財力、人力才找到了這樣好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讀出林則徐的艱辛,讀出林則徐銷煙的堅定決心。第二次讀,通過觀看銷煙過程的壯觀場面,讓學生體會場面的驚心動魄,指導學生讀出興奮地心情,讀出民族自豪感。第三次讀,通過觀看吸毒后人物的病態(tài)圖片,讓學生了解毒品的可恨之處,明白外國侵略者向我國走私鴉片的不良居心,指導學生讀出對鴉片和外國侵略者的痛恨。通過三次不同的感情朗讀,讓學生更深地感受到銷煙場面的驚心動魄,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這句話的含義,讓學生懂得了:中國人民不可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由于教者對教案不熟,所以在有些地方駕馭不到位,教師語言方面也還有待加強。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十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及其意義。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及其意義。
    抓住文章關鍵詞句,理解、體會。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七課《虎門銷煙》。(幻燈片1)(齊讀課題):通過預習,你們已經(jīng)知道虎門在我國的什么地方了嗎?(廣東省東莞市);“銷”是什么意思?(銷毀);這里的“煙”你知道指什么嗎?(鴉片);你了解鴉片嗎?(幻燈片23456)。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站出來一位民族英雄——林則徐,他被當時的道光皇帝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并在虎門海灘上將收繳來的鴉片全部銷毀。
    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情景吧。在讀課文之前,老師想先檢查一下同學們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幻燈片7)。
    讀完生字詞后學生齊讀課文,如果有讀錯字音的老師及時糾正。
    二、精讀感悟。
    1過渡:說到虎門銷煙這件事,你最關心的是什么?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天的虎門寨與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讀,指名說,理解“分外壯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說明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
    為什么會這樣呢?
    (2)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場面的壯觀和隆重。
    3、學習第三自然段。
    理解“禮炮轟鳴群情沸騰震驚中外”
    (說明儀式很隆重。)。
    (1)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銷煙的場面,在表示銷煙順序的詞語下面加“·”,在表示銷煙動作的詞語下面加“波浪線--”。
    (2)指名匯報(先—再—然后)(撒—拋—倒)。
    出示課件(幻燈片8)。
    (3)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銷煙經(jīng)過嗎?(試述用上先-再-然后)。
    (4)你能用先-再-然后再說一句話嗎?
    師:看著鴉片在銷煙池里咕嘟咕嘟的冒著泡,你們有什么感受?
    4、學習第4自然段。
    師:現(xiàn)在,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老百姓們有什么表現(xiàn)?
    指導朗讀。(學生模仿老百姓)。
    5、學習第5自然段。
    師范讀,找出有關數(shù)字多讀兩遍。從這兩個數(shù)字可以看出什么?
    (說明銷毀的鴉片數(shù)量多。)。
    過渡:此時,我們已經(jīng)充分地了解了鴉片的危害,非禁不可、非銷不可,林則徐銷得好、銷得對,可謂大順民心、大快人心。
    6、學習第6自然段。
    齊讀。
    師:你讀懂了什么?
    一舉兩得:打擊了外國的侵略,表明了中國的不可欺侮。
    7、小結:
    虎門銷煙讓外國人明白中國人禁煙的決心,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門銷煙將永遠載入中國的史冊,它是中華雄獅覺醒的標志!讓我們銘記這一幕,牢記這一天-----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齊讀第一自然段)為了紀念這一天,人們把這一幕雕刻在了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出示幻燈片12)。
    三、練習(幻燈片13)。
    虎門銷煙教學設計篇十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另有3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能用表示順序的詞語“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想象,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2.學生回顧歷史,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學習林則徐堅決抵御外敵,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品質,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fā)于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學生通過認識鴉片的危害,激發(fā)學生遠離毒品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閱讀、想象,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2.學生回顧歷史,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學習林則徐堅決抵御外敵,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品質,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fā)于外。
    教學過程:
    一、簡介人物,揭示課題。
    1.出示掛圖。這副圖上人物是誰?你了解他嗎?師補充介紹林則徐。
    2.揭題?;㈤T(簡介地點)銷煙(事件,了解“煙”——鴉片的危害,為理解銷煙的偉大意義做鋪墊)。
    3.學習“銷”字,結合課文,思考在文中的意思。還可以找到它的同義詞——“毀”。(教寫,并組詞、描紅)。
    4.探究: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做記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指導寫字,掌握字形。
    1.出示生字。朗讀。
    2.分析字形結構。弄清“史、赤、毀”的偏旁部首“口、赤”。
    3.“寨、轟、拋”結構要勻稱,筆畫要緊湊。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4.抄寫生字。
    三、交流展示,精讀課文。
    (一)把握全文。1、說說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值得紀念偉大壯舉)。
    2、深入理解:值得紀念:不同尋常,值得我們記憶、牢記。偉大壯舉:雄壯、氣勢大。
    (二)自學課文。
    文章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此次事件的不同尋常、氣勢盛大呢?
    自學2——5小節(jié),把你認為能表現(xiàn)這些方面的句子畫下來,也可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想。
    (三)讀中感悟。
    根據(jù)學生在自學中劃出的句子,邊指導朗讀邊理解感悟。
    1、場面壯觀、隆重。
    a.人多,人們心情迫切,體現(xiàn)此舉是正義之舉,深得民心。
    一大早從各地聞訊趕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
    b.隆重?!势炝至ⅲ弧碇奈奈涔賳T,……外國商人……。
    c.指名復述第2小結的內(nèi)容,注重突出場面的壯觀隆重。
    2.經(jīng)過堪稱“壯舉”。
    a.用簡潔的詞語說說3-5小節(jié)的內(nèi)容:下令——銷煙——結果。
    b.下令。從“禮炮轟鳴、群情沸騰、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等詞語中體會銷煙的“壯”。
    c.銷煙。(首先讓學生說說銷煙是分幾步進行的。(第一步:撒鹽巴;第二步:拋鴉片;第三步:倒石灰。)結合課外資料了解此舉是林則徐深入民間討教后總結出來的。這說明林則徐事前對銷煙工作做了周密安排,反映了他銷煙的堅定決心。接著找出文中描寫銷煙經(jīng)過的句子,讀一讀,看看課文用了什么詞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的。思考還可以加上什么詞語。(先……再……然后)有條件地可以觀看電影片段,讓學生充分感受當時的場景。
    d.引讀: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把……。頓時……。
    e..出示第四小節(jié)。自讀,說說讀時你想到了什么?引導感受此舉的大快人心、順乎民意,聯(lián)想當時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深入體會中國人民愛祖國、抗外侮的感情和斗志。在此基礎上再次朗讀,讀出“壯情”。
    3.成果堪稱“壯舉”。
    朗讀第四小節(jié),你認為應該讀好哪些詞語?※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從“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等詞語上感受此舉戰(zhàn)果之大。
    4.感受意義深遠。
    a.看圖,腦海里再現(xiàn)當時情景。說說自己的感受。
    b、在感受中國人民昂揚斗志、愛祖國、抗外侮的激情的基礎上,朗讀第六小節(jié),讀好“沉重打擊、不可欺侮”等詞。
    四、小結,布置作業(yè)。
    1.用“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2.向家人講述《虎門銷煙》的故事。
    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我是一直充滿激情的去上課的,孩子們的朗讀也很有水準,整堂課的氛圍一直不錯,對于文本細節(jié)的理解也比較到位?!痘㈤T銷煙》是一篇歷史題材的文章。歷史事件離學生們的生活比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我的設計理念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將學生帶回到當時的場景中,讓學生能夠深切感受當時的情景,這樣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假設孩子們和廣州老百姓一起,作為銷煙的見證者,一起觀看銷煙,效果不錯,達到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
    但還是有些遺憾產(chǎn)生的。
    我想,如果沒有前期鋪墊,學生們是不會很快入境,但是,大量的鋪墊的話,30分鐘又遠遠不夠。最后我決定重點放在銷煙時和銷煙后去講,前邊兩段選擇回憶導入??蛇@樣一來,整篇文章便有些斷開的感覺,銜接的不是很好,影響了文本的整體效果。顯得過渡不自然。一堂課應該是一個整體。課堂設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應該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湊而一體。這就需要有一個很好的過渡。生澀的過渡會割裂兩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因此,過渡一定要自然,要做到水到渠成。這樣才能讓課堂渾然一體,一氣呵成。
    另外我對課堂的預設不夠。孩子們回答問題時冷場了一下,雖然我用了一句話:“看,你激動的都說不出話來了?!毖陲椷^去,但自己知道,孩子是因為理解的不到位才沒有回答出來的。
    每一節(jié)課都是不可復制的。課堂的生成性是很大的。因此教案當中必須對教學設計以及學生的表現(xiàn)做多種預設。這樣才能夠保證遇到特殊情況或是偶發(fā)事件能夠不慌不忙,沉著應對。
    還有,我對學生的評價缺乏針對性。課堂評價是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好的評價能讓學生體驗成功感,獲得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能體現(xiàn)一個教師的教學機智與隨機應變的能力。評價語注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表現(xiàn),做到細、準、精。要做到因材施評。只要有了針對性,評價的多樣化自然就有了。
    總之,這堂課結束了,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吸取教訓,發(fā)揚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