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時可以借鑒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融入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特點。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是每位教師都需要探索和實踐的問題。每個教案都有其獨特之處,你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一
1、知識與技能:認識6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了解“如獲至寶”“顧此失彼”等12個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通過充分讀圖,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說一說,讀一讀中學習詞語,感受幽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欣賞漫畫中感受幽默帶來的愉悅和輕松,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
學習字詞,培養(yǎng)學生的幽默感。
卜勞恩的其他漫畫。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讀圖識字,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想向力。
一、激趣引入
二、看漫畫、感受幽默
1、看漫畫,把你讀懂的內(nèi)容講出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
2、讀詞識字。
(1)幻燈片出示詞語,反復(fù)讀,讀音、認形。
指名讀詞語——認讀生字——強調(diào)字形的寫法
(2)了解詞義,師生,生生互動
3、為漫畫配合適詞語。
可以恰當?shù)囊?,鼓勵學生說出其他的詞語。
三、再讀詞語、反復(fù)練習
開火車練習讀詞語。
四、作業(yè)設(shè)計
1、認識12個成語。
2、搜集卜勞恩的漫畫欣賞。
第二課時
鞏固字詞,積累語言,拓展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一、復(fù)習導(dǎo)入
欣賞了漫畫家的漫畫,我們還積累了很多詞語,現(xiàn)在老師考考大家,看誰認得多。
幻燈片出示詞語開火車讀,指名讀。
二、擴詞識記
1、組內(nèi)擴詞,交流匯報。
2、學習多音字。
3、指導(dǎo)書寫。
三、擴展閱讀,積累名言
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卜勞恩的漫畫,請學生慢慢欣賞。把喜歡的名言超在練習本上。
四、作業(yè)設(shè)計:
1、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續(xù)畫《書癡》。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2、3、4、5自然段;。
3.練習用有的……有的……有的……寫話;。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tài),想象一池荷花這一大幅活的畫;。
2.體會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xiàn)的景象。
教學準備:
錄音;投影;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荷花》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和。
第一自然段,作者一進門就聞到了一陣清香,是這種清香吸引他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于是,一幅優(yōu)美、雅致的荷花圖便映入眼簾,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去欣賞一下吧。
二、讀讀、貼貼,學習第二段。
1.自由輕聲朗讀2、3自然段。
2.誰來談?wù)勛约鹤x了以后的感受?
3.講讀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寫了什么?
b.指名讀寫荷葉的句子。
a.這是一個什么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是一個比喻句,突出了荷葉綠、大的特點)。
b.荷葉挨挨擠擠的又說明什么?(密)。
c.老師這兒就有幾片綠色的大圓盤,誰來把它們挨挨擠擠地貼到黑板上?
d.集體朗讀這句話。
e.小結(jié):作者用了一個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荷葉的美麗,其實,荷花更美。
c.指名讀描寫荷花的句子。
a.作者寫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種不同的姿態(tài))。
b.你怎么知道是三種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作者寫了荷花的哪三種不同的姿態(tài)?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
有的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的小蓮蓬。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
(結(jié)合圖片觀察)。
出示: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在這句話中,你覺得哪個字用得最好?(冒)。
為什么?你用別的字代進去讀讀看。
白荷花是怎樣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呢?(學生演示)。
邊演示邊說: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葉間()。
齊讀這句話。
4.a.過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這三種姿態(tài)呢?你怎么知道?
b.比較: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們的美是不一樣的,怒放的荷花美在開得大,顏色鮮,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飽滿有力,我們無法說出誰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導(dǎo)朗讀。
三、讀讀、想想,學習第三段。
1.過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圖啊!讓我們一起用心去體會,跟著老師飛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
2.(配樂)閉上眼睛,飛呀,飛呀,飛到了美麗的荷花池邊,只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擠擠的荷葉間,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們千姿百態(tài),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葉,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細膩,把鼻子湊近聞一聞,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覺得……(第四自然段)。
你剛才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齊讀第四自然段。
3.其實,我們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們都是在看荷花。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總結(jié)全文。
1.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將他聞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了出來,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我們似乎也聞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變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課文寫得那么好呢?(因為他對荷花充滿了喜愛和贊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一次欣賞那一池美麗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宅、墅、增、沃、瘠”5個生字;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并積累“華麗、秀麗、肥沃、貧瘠、肅然起敬”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雀樹和旅行家樹樹名的由來。
3.嘗試有感情地朗讀文中重點句段,體會作者對旅行家樹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孔雀樹和旅行家樹樹名的由來,體會作者對旅行家樹的敬愛之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旅行家樹》。
2.板書課題,并指導(dǎo)書寫“旅”字。
3.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大家自由地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旅行家樹。關(guān)于旅行家樹,你有了哪些了解?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適時歸納板書,并學習部分生字,補充這種樹的學名——旅人蕉和扇芭蕉。
三、深入學文。
(一)了解孔雀樹名字的由來,感受作者對這種樹的喜愛之情。
1.輕聲讀讀課文的第1、2節(jié),邊讀邊思考作者為什么會稱它孔雀樹。
2.讀句子,交流自己的想法。
[出示]它,沒有枝丫,修長的樹干上伸出長長的闊葉;它,葉子只向兩側(cè)伸展,就像開屏的孔雀,又像展開的扇面。
(1)指名讀。
(2)引讀。
(3)[出示旅行家樹的圖片]提示孩子可以邊做動作邊讀。
(4)嘗試集體背誦。
[出示]它站在美麗的住宅區(qū),也站在華麗的別墅門前,那么青翠,那么優(yōu)雅,給建筑物增添了幾分秀麗和清幽。
(5)指導(dǎo)朗讀,體會“華麗、秀麗”等詞語運用的準確性。
(6)[出示]美麗、華麗、青翠、優(yōu)雅、秀麗、清幽。
選擇詞語說一說旅行家樹給建筑物帶來的這份美麗。
(7)讀到這里,你是否已經(jīng)感覺到作者對旅行家樹——。
[板書]喜愛。
(8)朗讀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二)了解“旅行家樹”名字的由來,體會作者對旅行家樹的敬愛之情。
1.后來,在一次沙漠旅行時,我發(fā)現(xiàn)它竟然也生長在茫茫沙海里。并且它有個別致的名字叫旅行家樹。為什么叫它旅行家樹呢?讀讀朋友的解釋,找找句子,說說理由。
[出示]這種樹,原來生長在沙漠里,后來才被人移植到鬧市。在茫茫沙漠上,當人們甘渴難忍的時候,它突然出現(xiàn)在面前。你可以在它濃濃的樹陰下納涼,也可以在它身上劃開一道口子,用它清香可口的汁液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樹。
2.學生交流,指導(dǎo)朗讀。
3.補充資料,感受旅行家樹給予旅行者的幫助。
4.僅僅是因為它能幫助旅行者才稱它為旅行家樹的嗎,還有什么原因呢?
5.學習第8節(jié)。
(1)讀懂讀好句子。
[出示]它既能生長在肥沃的土壤里,在湖光山影、花紅柳綠的風景區(qū)婀娜多姿;也能挺立在貧瘠的土地上,在滿目黃沙、寸草不生的荒漠里生機勃勃。)。
(2)理解“肥沃、貧瘠”。指導(dǎo)書寫“瘠”。
(3)指導(dǎo)背誦。
6.理解“肅然起敬”的意思,朗讀體會作者的敬愛之情。[板書]肅然起敬。
四、語言實踐。
[出示]我愛旅行家樹,它。
五、總結(jié)全文。
第二課時。
一、寫話練習。
用上“我愛旅行家樹,它?!边@樣的句式,選用課文中的有關(guān)語句練習寫話,把自己對它的贊美與熱愛寫下來。
二、交流反饋。
三、指導(dǎo)講評。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shè)計:
18旅行家樹。
喜愛肅然起敬愛。
(孔雀樹)。
像……像……既能……也能……。
增添朋友。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四
1、認知目標:積累本文中的生字詞語。
2、能力目標:認識《丑小鴨》這一部童話作品的自傳色彩。理解這一形象的社會意義,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3、情感目標:丑小鴨之所以能成為白天鵝,是因為心中有夢,并向著夢想飛翔,讓學生懂得命運其實沒有軌道,關(guān)鍵在于要有對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4、教學重點:通過丑小鴨的經(jīng)歷,認識到要成為“白天鵝,要經(jīng)過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鵝一般高貴的靈魂。
一課時
二、了解作者——學生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情況,老師作適當?shù)难a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詳細一些)。
三、清除閱讀障礙:(指名完成后齊讀識記)
注音:訕笑吐綬雞燈芯草鉸鏈迸出
聽寫:沼澤地嫉妒木屐颼颼訕笑
釋義:排擠來勢洶洶彌漫
四、你喜歡這篇童話嗎?請談?wù)勀愕睦碛伞?BR> 丑小鴨“丑在什么地方?它剛出生時的處境是怎樣的?請聯(lián)系書中的語句來回答。(見彩圖)
五、學生跳躍閱讀全文后,進行研究性學習。
1、你知道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嗎?(指名回答)—(理線索)
以丑小鴨的流浪足跡為線索
2、全文寫了丑小鴨在哪幾個地方的流浪生活?請分別找出來——(明結(jié)構(gòu))
沼澤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農(nóng)家———花園里
3、并簡要概括它在各個地方所發(fā)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樣對待它的?丑小鴨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生活的?請聯(lián)系具體的語句來回答?!ㄖ獌?nèi)容)
沼澤地:(同情、歧視)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與幸福)
老農(nóng)家:(被追打)
花園里:(被贊美)
4、找出童話中的若干人物(動物)形象,結(jié)合具體語句談?wù)勛约旱目捶ā#ū嫘蜗螅?BR> 啟發(fā):老師看到了仁愛的農(nóng)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鴨,我仿佛看到了那個時代善良仁慈樂意幫助別人的人。(讓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麗的……可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認識貓紳士與雞太太)——結(jié)合此題讓理解文章的現(xiàn)實意義,理解本文童話的自傳色彩。
5、你知道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原因是什么嗎?在文找出相應(yīng)的語句并分析——(悟主題)
關(guān)鍵句子:
a、想我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飛向他們,飛向這些高貴的鳥兒……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鵝,就算是生在養(yǎng)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
d、他到非常難為情,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也不會驕傲的
(此題的設(shè)置,是讓學生爭辯,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
剖析:
1、丑小鴨之所以“丑“,是用鴨氏家族的審美標準來評價的;之所以在貓紳士和雞太太眼里是無能的,也是用貓族及雞族的能力標準來衡量的。所以人們永遠也不可能承認它的美麗。
2、丑小鴨如果不離開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從而在灌木林中認識白天鵝的話,他永遠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六、丑小鴨留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可板書學生的精彩發(fā)言)
1、能夠勇敢地離開那個讓他飽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個未知的世界。
2、能夠舍棄所謂的溫暖舒適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對自己的認識發(fā)現(xiàn)過程說明,沒有對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經(jīng)歷那么多的磨練,就不會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也可以成為生活的一個奇跡。
七、拓展引申:
1、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丑小鴨,他們經(jīng)過自己的拼搏奮斗,最后也成為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欣賞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命運無軌道》。
2、請學生談?wù)勛约郝犃藘善恼碌母惺堋?BR> 八、作業(yè)布置:從以下作文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作文
a、命運無軌道
b、丑小鴨的夢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五
1.認讀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夠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老山羊住進醫(yī)院后情感的變化。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使學生產(chǎn)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朗讀課文。能夠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老山羊住進醫(yī)院后情感的變化。
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1課時
一、激趣導(dǎo)入。
1.有哪位同學住過醫(yī)院,談?wù)勀阕≡簳r的感受。
2.師:住院確實不是一件好事。誰也不愿意住院。一只老山羊因為有病,很不情愿地住進了醫(yī)院,可是后來他卻贊不絕口了。大家想知道為什么嗎?讀了32課,你就會知道的。
3.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讀課文,試著讀準字音。
提示:看看誰來考你了?
2.看投影認讀生字并試著組詞
引導(dǎo):把課文再讀一遍,看看誰能讀通順、流利。
3.試著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4.你認為哪一段不好讀,請同學教教你。
自己指名請同學教難讀句子。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請你再讀課文,想一想:老山羊剛住進音樂醫(yī)院時是什么態(tài)度?后來又是什么態(tài)度?劃出有關(guān)句子。
2.匯報。
老師板書
很不情愿贊不絕口
4.提示:自己想好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5.匯報交流:老山羊剛住進醫(yī)院時“很不情愿”,后來又為什么“贊不絕口”呢?
匯報交流。
(1)百靈鳥護士態(tài)度好;
(2)只聽音樂,沒有痛苦;
(3)療效好;
(4)百靈鳥讓老山羊明白了音樂在醫(yī)學上具有輔助療效的道理。
6.分角色朗讀全文。小組朗讀后班內(nèi)展示。
四、作業(yè)。
摘抄或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六
1、認識14個字,以及兩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熟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教學重點:
1、認識14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講故事。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你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今天我們又來認識一位外國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連。
揭示課題:8小英雄于連。
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注意不認識字的讀音。
2、小組合作,快速識字。
分組做“生字媽媽找寶寶”的游戲。看哪個小組最快。
3、教師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說一說識字方法。
4、學生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5、指名分段讀課文,大家評價。
6、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7、指名說說。
三、感悟課文。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學習第一自然段。
(1)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城市,那里有許多名勝古跡吸引著各地的游客,今天我們到一個美麗的城市布魯塞爾去游覽觀光。
(2)出示圖片。
看到這個撒尿的小男孩,你有什么話想說,有什么想問的嗎?
學生自主發(fā)言。
(3)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這個孩子是誰嗎?找出描寫這個銅像的句子?
指名讀句子。
(4)知道朗讀。
2、學習課文2—4自然段。
(1)自由朗讀。
(2)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
(3)學生質(zhì)疑解難,教師講解,指導(dǎo)朗讀。
3、讀最后一段,聯(lián)系全文,體會意思。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
1、抽讀生字詞語。
2、讀課文。
二、語文實踐。
請你當小導(dǎo)游,向游客介紹于連的銅像。
1、自由練習。
2、分組說。
3、全班反饋。
三、總結(jié)。
你從于連身上學到了什么?
四、指導(dǎo)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同桌說一說識字方法,給生字交朋友。
3、觀察生字的位置。
4、教師范寫。
5、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dǎo)。
作業(yè):
1、寫字。
2、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兩個精彩段落。
2、正確認讀本課十個生字,會寫十個。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fù)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通過對比,珍愛自己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更加倍的努力學習。
課前準備: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創(chuàng)境。
同學們,我們每天早晨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學習,你們感覺到幸福嗎?你們想過嗎?在20世紀30年代的小朋友又是怎樣學習的那,學習的條件又如何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第26《晨讀》。
二、初讀課文。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
5、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讓學生再認。
三、理解課文。
1、師:剛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
(1)當時學習條件怎樣?
(2)學生的學習態(tài)怎樣?
4、隨機指導(dǎo)朗讀。
5、文中的哪些情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四、拓展延伸。
激發(fā)學生多讀書的愿望及樂趣?推薦一些書《寄小讀者》《背影》《萬卡》《愛的教育》。
五、指導(dǎo)書寫。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八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jīng)歷。
2、鄰居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xiàn)。
3、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一、交流見聞,導(dǎo)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的關(guān)于母雞的見聞。
2、導(dǎo)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自讀自悟。
1、師生共同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dǎo)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注。
三、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別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shù)脑~語概括。
(3)聯(lián)系上文和生活體驗談?wù)勛约簩Φ诰抛匀欢蔚睦斫狻?BR>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分辨褒貶,積累詞語。
1、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感情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fā)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復(fù)回味,走近老舍。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后,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dǎo)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后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九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后要求背誦的兩段文字。
2.正確認讀本課十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背”的讀音,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外閱讀帶給同學們的美好記憶,引導(dǎo)學生喜歡課外閱讀,感受讀書的樂趣,并樂于把自己的體會與別人交流或?qū)懴聛怼?BR> 第一課時。
一、激趣創(chuàng)鏡。
同學們,誰能用簡單的語言形容一下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你們想過嗎,你們的爺爺奶奶小時候上學的學習條件又如何呢?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第137頁,我們一起走進《晨讀》。
創(chuàng)境質(zhì)疑,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興趣濃厚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有感情。
4、小組匯報朗讀。
5、師生評價朗讀,適時給予鼓勵。
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以小組形式認讀課文,再以小組形式匯報,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感悟理解。
1、復(fù)習。
(1)認讀生字詞語。
(2)創(chuàng)設(shè)語境,出示有生字的句子讓學生再認。
2、再讀課文,小組交流、討論:
對比當時和現(xiàn)在的學習條件,感受文中“我們”認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在文中勾畫出相關(guān)語句,深情地讀一讀,并談?wù)勛约旱母惺堋?BR> 小組匯報交流成果,教師適時點撥、總結(jié)。
提出的開放性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充分交給了學生,既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又有利于學生自己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余地。
二、指導(dǎo)背誦。
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指導(dǎo)學生背誦課后要求背誦的兩段文字。
第三課時。
指導(dǎo)生字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如:新舊字比較記憶),同時要從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方面予以指導(dǎo)(結(jié)構(gòu)、偏旁等)。
2、書寫指導(dǎo)。指導(dǎo)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漢字間架結(jié)構(gòu),把字寫美觀。
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yǎng)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寫中再去創(chuàng)造美。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擬人童話的特點,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3、通過朗讀,感受童話故事對高尚友情的贊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重點難點:
1、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擬人童話的特點,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shè)境導(dǎo)入,提示課題。
課件出示:鳥兒的日記。
1、2006年10月28日晴。
給好朋友大樹唱歌并告別。
2、2007年2月28日陰。
給好朋友大樹唱歌并告別。
師導(dǎo)語激趣:同學們,看!這是鳥兒寫的日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課題:去年的樹。
二、初讀課文,多元對話。
1、請大家盡情地讀讀課文,與課文交流、對話。
2、交流初讀心得:
讀到現(xiàn)在你有什么想說的了?你的收獲,你的疑問,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說。
(1)讀懂估計。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x段。
鳥兒從南方飛來后,發(fā)現(xiàn)去年枝繁葉茂的樹不見了,于是,鳥兒追尋著樹的蹤跡,一步步尋訪,當它終于找到被做成火柴的樹時,火柴也即將燃盡。
樹——樹根——火柴——燈火(劃一劃,你有能把書讀薄的本領(lǐng),真了不起)。
小鳥不忘記對樹的許諾,對著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x最后一段。
這一只候鳥?!x有關(guān)句子(你很會捕捉課文信息,真不簡單)。
(2)問題估計。
課文為什么取名為《去年的樹》而不是《今年的樹》或《小鳥和樹》。
對策:比較《去年的樹》與《今年的樹》提問:今年還有樹嗎?
比較《去年的樹》與《小鳥與樹》(板書后存疑)。
為什么鳥兒還會對著燈火看了這么長,還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板書后存疑)。
為什么要看了兩次?
3、根據(jù)下面的提示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出示文稿)。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她天天唱歌給樹聽。鳥兒將要飛回南方時,答應(yīng)??墒堑诙甏禾?,鳥兒從南方飛會來飛回來,卻發(fā)現(xiàn)。她四處尋訪,問了、和,知道。于是,鳥兒。
4、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問題很多,感受也很多,你們真了不起。初讀課文,就有那么多的收獲。讓我們繼續(xù)與課文交流,也許你剛才的疑問能自然地得到解決,你的感受會越來越多。
三、精讀課文。潛心對話。
師:這篇童話很有特色,它是通過“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全文中一共寫了幾次對話呢?分別是哪幾次?(課件出示)。
大樹。
樹根。
小鳥門先生。
小女孩。
1、(文稿出示第一次對話)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了,鳥兒必須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臨走之前,一對好朋友依依相別,樹對鳥兒說-——(示意學生讀)“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兵B兒說——(示意學生讀)“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1)與同桌分角色練習讀一讀。
(2)指名一組同桌讀。聽他們讀,你感受到這對好朋友在分別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舍不得、難過,難舍難分)。
(3)請你邀請一位好朋友一起讀讀他們的對話,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4)全班男女共讀。
2、(文稿出示:鳥兒與樹根、大門、小女孩的三次對話)。
(1)請自由讀下面的三次對話,可以一個人讀、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讀,體會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當?shù)恼Z氣來讀。學生練習。
(3)指名分角色朗讀三次對話。
3、(文稿出示:兩個“看”的句子)師:鳥兒在尋找朋友的一次次詢問中,得知樹被“砍倒”,被“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賣掉了”“火柴已經(jīng)用光”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火還在亮著時。
(1)(出示文稿: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透過這個“看”字。你能體會到什么?指名學生交流。師小結(jié):鳥兒費勁周折,終于找到自己的朋友-------盡管那只是用自己的好朋友的身體做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兒怎能不傷心,她睜大了眼睛,仿佛在說:“朋友,我終于找到你了,我來給你唱歌了!”
(2)(出示文稿):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小鳥“又看”了燈火一會兒,從第二個“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交流體會,鳥兒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透過那深情的“看”字,我們仿佛聽見鳥兒在說-------------”"學生交流體會,教師小結(jié):正如同學們感受的那樣,這兩個人“看”字雖然平淡、普通,卻包含了鳥兒對樹的無比深情與留戀。(連讀兩個句子)。
(3)有感情朗讀句子。“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BR> 四、體會道理,拓展延伸。
師:鳥兒飛走了,帶著傷感飛走了,但她給燈火留下了歌聲,留下了世間最寶貴的東西。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友情、守信)。
課文學完了,作為讀者,你肯定還有很多話想說,你想對誰說呢?(文稿出示:)。
我想對小鳥說:“。”我想對大門說“。”
我想對火柴說:“?!蔽蚁雽Ψツ救苏f:“?!?BR> 1、選一個,寫下來。
2、幾分鐘后,全班交流。
五、回歸課題,升華理解。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fù)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題)。
去年的樹,為什么會不復(fù)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六、余念。
鳥兒明年還會來嗎?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一
1、知道一個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在家里和在學校里有個一樣愛勞動,一樣樂于助人。
2、回正確地拼讀注音的字,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委屈、一本正經(jīng)”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看法。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大呢感詞語,說說平平的對與錯
客觀、公正地評說平平
1課時
今天,咱們要來認識一個朋友,學習一個和少先隊員有關(guān)的小故事。
1、自己讀課文,可以同桌為單位。要求: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組朗讀課文,注意帶讀字的認。
3、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呢?填空幫助理解:
(時間),平平在家里一心想著(什么事),而不肯(干什么)
引:那平平為什么要一心想著向誰學習呢?讓我們一起再來仔細地讀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你能說說平平的心事是什么嗎?
“心事”是什么意思?那你有過心事嗎?平平因為有沒有評上優(yōu)秀少先隊員,而難過,有了心事,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平平想象()一樣(),但卻不肯幫奶奶();平平想學()的(),但卻不肯幫表妹()。
3、學習第5段
媽媽聽了平平的話,是怎樣教育平平的?(出示句子、齊讀)。
如果你是平平的奶奶或媽媽,你還會怎樣對平平說呢?(自由思考)
請你自己擬一個話題寫一篇短文
參考題目:平平變了
平平落選后…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二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小姑娘把雜志當作朋友,對朋友的錯誤“及時幫助他改正”的真誠態(tài)度。
2、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3、根據(jù)段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摘錄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句子。
2教時。
一、審題。
1、板書課題。
2、小讀者是誰?課文寫了這位小讀者的意見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
1、運用已學的方法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這兩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2、什么是“良師益友”?這段話中“他們”是指誰?“我們”又指誰?
1、從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師益友?
2、小姑娘為什么敢于向編輯提意見?
3、感情朗讀第二段。
4、歸納第二段段意。
五、歸納主要內(nèi)容。
1、回憶歸納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課題擴展法;抓重點段的方法;段意歸并法。
2、確定歸納方法,并說明理由。
3、歸納主要內(nèi)容。
六、摘錄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句子。
板書設(shè)計:
提意見。
小讀者編輯。
良師益友。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認識“融、燕”等7個生字;會寫“鴛、鴦”等12個生字。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蘆芽、河豚、陰”等詞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并默寫《絕句》。感受詩中蘊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默寫《絕句》。
教學難點:
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古詩大意。
教學準備:
《絕句》: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預(yù)習課文、找有關(guān)春天的詩句。
教學時數(shù):
一、揭題導(dǎo)入,明確任務(wù)。
2、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wù):學習《絕句》這首古詩。
3、補充絕句知識。
絕句是詩歌的一種體裁,按照每句字數(shù),可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設(shè)計意圖:導(dǎo)語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絕句是詩歌體裁?!俊?BR> 二、初讀古詩,感受節(jié)奏。
1、出示初讀要求: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讀檢查。課件出示“遲日”“泥融”“鴛鴦”等詞語,并正音。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4、齊讀古詩,讀出詩的節(jié)奏和韻味。
三、了解詩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詩中有畫,結(jié)合課本插圖自讀古詩,看看詩中畫了什么?并展開想象。詩中有日、江山、春風、花草、泥、燕子、沙、鴛鴦。
用自己的話描述出詩中的畫。師相機總結(jié)古詩的意思。
2、詩中不僅有美好的春色,還有氣味呢?詩中寫到:遲日江山(),春風花草()。
3、美麗的春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們。自學三、四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四、當堂小結(jié),鼓勵背誦。
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詩意背誦并能當堂默寫。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四
1、知識與技能:會認七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熟讀課文,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1、教學重點:自主學習、探究,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
2、教學難點:了解空氣在我們身邊的各個地方,植物、動物的離不開空氣。
一課時。
課件、學生卡。
一、謎語導(dǎo)入。
1、看不到,摸不到,沒顏色,沒味道,生命世界當個寶,一時一刻少不了。——空氣。
2、學生猜謎語,教師板書課題。
二、教師板書課題,讀課題。
1、齊讀課題,注意“哪”字的讀音:
板書:那、哪,進行區(qū)分。
2、再讀課題,注意語氣,質(zhì)疑:什么句?為什么沒有標點?使學生了解文章題目不加標題的常識。
3、教師引出要學習的內(nèi)容,和小猴子一起去尋找空氣。
三、熟讀課文,感知課文。
1、出示合作要求。
課件:
(1)自己讀課文,用橫線畫出小猴子找空氣,知道了空氣在哪里。用波浪線畫出空氣的作用,小組內(nèi)匯報。
(2)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3)選出你喜歡的一組對話在小組內(nèi)進行分角色表演讀。組內(nèi)進行分角色表演讀。
2、學生先自主學習,再合作完成任務(wù)。
四、作業(yè):
1、課后想一想空氣還可以在哪里?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做“海綿實驗”。
2、把你在本課中找到的好句抄在采集本上。
附板書設(shè)計:
12、空氣在哪里?
(無處不在)。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五
1、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nèi)容,并能簡要轉(zhuǎn)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己的感受和想法。
3、養(yǎng)成認真傾聽,樂于表達的習慣,逐步達到善于表達,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發(fā)散思維。
出示配圖和課本上的一段話,引導(dǎo)學生觀察和朗讀。
注意:在教學中,教師要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幫助學生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設(shè)計小區(qū)的綠化工程。
二、適時引導(dǎo),誘發(fā)思考。
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學生有話可說。更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針對該話題,先讓孩子們想一想怎樣才算是對“空地”的合理利用?要盡可能把問題考慮得全面些,再讓同學在紙上畫一畫,然后再和同學合作商量。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一是要提出明確的說話要求,二是要巡視其間,進行適時引導(dǎo)。
三、創(chuàng)意發(fā)言,嘗試交流。
其次,圍繞“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和能“具體生動地講述,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的要求,指導(dǎo)學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說——即當你想說的內(nèi)容很多時,要先確定好要講的主要事情,然后圍繞這件事把話說清楚。不能什么都想說,什么都說一點。這樣,大家反而不知道你要說什么了。二是可以借助合適的動作、表情。
四、展示成果,拓展延伸。
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根據(jù)學生的畫一畫、講一講,最后集體評出“最佳設(shè)計”。
當交際過程完成之后,可以全班出一個圖文并茂的集子,以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作成果。也可以向社區(qū)提己合理化建議,這樣也就更好地落實了“交際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的編排。
略。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六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義。
3、積累與目字旁有關(guān)的成語,和描寫眼神的名段。
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義,同樣是表示看的詞語,詞義上的不同。
兩課時。
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目字家族的字,學習課文前6句話,認識6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看黑板讀生字,都是形聲字,根據(jù)形聲字的特點來認識這些字。
3、檢查識字落實較難的字,如眨、瞅。
4、學習6句話。
眨、瞇、睜、盯、瞄、瞅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注意左窄右寬。
1、看圖學習瞟,學習帶有瞟字的句子。
做瞟的`動作,了解意思。
2、做瞧的動作,同義詞是望和看,學習句子,認識榮榜。
3、老師做眺望的動作,理解眺望的意思,學習句子認識泰。
4、讀卡片檢查識字情況。
5、總結(jié):帶有目字旁的生字有什么特點?
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
1、做動作猜詞語。
2、讀成語,了解成語意思。
3、讀關(guān)于眼神的描寫,了解內(nèi)容。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七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些詞語朋友,還記得它們嗎?一起讀讀吧?。R讀)。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希臘國王麥得斯最喜歡金子,當聽到神靈賜給他點金術(shù)時,他心花怒放地說――――(生齊答)。
過渡:麥得斯真的成了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嗎?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的讀一讀第4自然段,用“______”畫出麥得斯做了什么?用“﹏﹏”線畫出描寫麥得斯心情的句子。
2、師:畫好了就放下筆,舉起手。誰來把你畫的句子大聲讀給大家聽一聽?
3、指導(dǎo)朗讀。(體會:神奇、富有、高興)。
4、來,把這一段連起來讀一讀!
(一)學生自學。
(二)交流學習情況。
過渡:誰來把你的學習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交流:
第5自然段:
生:我學的是第5自然段,找到的句子是……。
(1)師:麥得斯興奮地來到花園,睢,你們看到了什么?他摘了一朵玫瑰變成了金的,又摘了一朵又變成了金的,所以——這使他有點掃興,因為他喜歡色彩繽紛的鮮花。
(2)三次引讀:
a、他的確有點掃興,因為他喜歡有香味的鮮花,而現(xiàn)在的花沒有了香味,摸起來冰涼涼的。(女生讀)。
b、他喜歡色彩繽紛的鮮花,而現(xiàn)在花不再艷麗,只剩下金色了。(男生讀)。
c、他喜歡有生命力的帶著露珠的鮮花,而此時的花沒有了生氣。(全班讀)。
過渡:誰還想把你的學習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6自然段:
生:我學的是第5自然段,找到的句子是……。
(1)師:牛奶、面包都變成的金的,麥得斯有了這么多的金子,但卻肌腸轆轆,所以他悶悶不樂。誰來讀讀。
(2)指導(dǎo)朗讀。
(3)師:來,讓我們拿起書,一起讀讀這一段。
第7、8自然段。
過渡:你看,麥得斯喜歡的鮮花變成了金的,吃的面包和喝的牛奶都變成了金的,他悶悶不樂。當他餓著肚子,又一次來到花園,親吻了美麗可愛的小女兒,小女兒立刻變成了一座金雕像。這是一座怎樣的金雕像?想一想,和同座說一說。
(1)個性讀。
(2)是啊,面對著沒有生命、冰涼涼的、不會喊爸爸的女兒,麥得斯痛苦地說:——“我這么喜歡金子是很愚蠢的,把金子都拿走,還我的女兒吧!”
(3)三次引讀:
a、他擁有了這么多金子,卻失去了最心愛的女兒,他痛苦地說:——(1、2組讀)。
b、他終于明白了自己的愚蠢,后悔極了,他痛苦地說:——(3、4組讀)。
c、他為自己的貪得無厭懺悔不已,乞求神靈收回點金術(shù),他痛苦地說——(全班讀)。
同學們,我們通過抓住了關(guān)鍵詞句,進行賞析品讀的方法,一步一步走進了麥得斯的內(nèi)心,體會了他的心情變化。下面分組讀讀吧。
過渡:麥得斯這樣痛苦不堪,那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自由讀一讀9-11自然段。
2、三次引讀:
麥得斯忘不了這個教訓,我們也會忘不了這個教訓。所以:
a、當麥得斯失去了點金術(shù),抱著美麗可愛的小女兒時,他高興地說:——。
b、當麥得斯失去了點金術(shù),卻得到了金錢也買不到的親情,他高興地說:——。
c、當我們學了這個故事,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們也能高興地說:——。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一
1、知識與技能:認識6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了解“如獲至寶”“顧此失彼”等12個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通過充分讀圖,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說一說,讀一讀中學習詞語,感受幽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欣賞漫畫中感受幽默帶來的愉悅和輕松,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
學習字詞,培養(yǎng)學生的幽默感。
卜勞恩的其他漫畫。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讀圖識字,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想向力。
一、激趣引入
二、看漫畫、感受幽默
1、看漫畫,把你讀懂的內(nèi)容講出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
2、讀詞識字。
(1)幻燈片出示詞語,反復(fù)讀,讀音、認形。
指名讀詞語——認讀生字——強調(diào)字形的寫法
(2)了解詞義,師生,生生互動
3、為漫畫配合適詞語。
可以恰當?shù)囊?,鼓勵學生說出其他的詞語。
三、再讀詞語、反復(fù)練習
開火車練習讀詞語。
四、作業(yè)設(shè)計
1、認識12個成語。
2、搜集卜勞恩的漫畫欣賞。
第二課時
鞏固字詞,積累語言,拓展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一、復(fù)習導(dǎo)入
欣賞了漫畫家的漫畫,我們還積累了很多詞語,現(xiàn)在老師考考大家,看誰認得多。
幻燈片出示詞語開火車讀,指名讀。
二、擴詞識記
1、組內(nèi)擴詞,交流匯報。
2、學習多音字。
3、指導(dǎo)書寫。
三、擴展閱讀,積累名言
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卜勞恩的漫畫,請學生慢慢欣賞。把喜歡的名言超在練習本上。
四、作業(yè)設(shè)計:
1、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續(xù)畫《書癡》。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2、3、4、5自然段;。
3.練習用有的……有的……有的……寫話;。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tài),想象一池荷花這一大幅活的畫;。
2.體會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xiàn)的景象。
教學準備:
錄音;投影;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荷花》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和。
第一自然段,作者一進門就聞到了一陣清香,是這種清香吸引他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于是,一幅優(yōu)美、雅致的荷花圖便映入眼簾,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去欣賞一下吧。
二、讀讀、貼貼,學習第二段。
1.自由輕聲朗讀2、3自然段。
2.誰來談?wù)勛约鹤x了以后的感受?
3.講讀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寫了什么?
b.指名讀寫荷葉的句子。
a.這是一個什么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是一個比喻句,突出了荷葉綠、大的特點)。
b.荷葉挨挨擠擠的又說明什么?(密)。
c.老師這兒就有幾片綠色的大圓盤,誰來把它們挨挨擠擠地貼到黑板上?
d.集體朗讀這句話。
e.小結(jié):作者用了一個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荷葉的美麗,其實,荷花更美。
c.指名讀描寫荷花的句子。
a.作者寫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種不同的姿態(tài))。
b.你怎么知道是三種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作者寫了荷花的哪三種不同的姿態(tài)?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
有的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的小蓮蓬。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
(結(jié)合圖片觀察)。
出示: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在這句話中,你覺得哪個字用得最好?(冒)。
為什么?你用別的字代進去讀讀看。
白荷花是怎樣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呢?(學生演示)。
邊演示邊說: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葉間()。
齊讀這句話。
4.a.過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這三種姿態(tài)呢?你怎么知道?
b.比較: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們的美是不一樣的,怒放的荷花美在開得大,顏色鮮,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飽滿有力,我們無法說出誰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導(dǎo)朗讀。
三、讀讀、想想,學習第三段。
1.過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圖啊!讓我們一起用心去體會,跟著老師飛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
2.(配樂)閉上眼睛,飛呀,飛呀,飛到了美麗的荷花池邊,只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擠擠的荷葉間,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們千姿百態(tài),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葉,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細膩,把鼻子湊近聞一聞,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覺得……(第四自然段)。
你剛才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齊讀第四自然段。
3.其實,我們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們都是在看荷花。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總結(jié)全文。
1.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將他聞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了出來,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我們似乎也聞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變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課文寫得那么好呢?(因為他對荷花充滿了喜愛和贊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一次欣賞那一池美麗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宅、墅、增、沃、瘠”5個生字;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并積累“華麗、秀麗、肥沃、貧瘠、肅然起敬”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雀樹和旅行家樹樹名的由來。
3.嘗試有感情地朗讀文中重點句段,體會作者對旅行家樹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孔雀樹和旅行家樹樹名的由來,體會作者對旅行家樹的敬愛之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旅行家樹》。
2.板書課題,并指導(dǎo)書寫“旅”字。
3.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大家自由地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旅行家樹。關(guān)于旅行家樹,你有了哪些了解?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適時歸納板書,并學習部分生字,補充這種樹的學名——旅人蕉和扇芭蕉。
三、深入學文。
(一)了解孔雀樹名字的由來,感受作者對這種樹的喜愛之情。
1.輕聲讀讀課文的第1、2節(jié),邊讀邊思考作者為什么會稱它孔雀樹。
2.讀句子,交流自己的想法。
[出示]它,沒有枝丫,修長的樹干上伸出長長的闊葉;它,葉子只向兩側(cè)伸展,就像開屏的孔雀,又像展開的扇面。
(1)指名讀。
(2)引讀。
(3)[出示旅行家樹的圖片]提示孩子可以邊做動作邊讀。
(4)嘗試集體背誦。
[出示]它站在美麗的住宅區(qū),也站在華麗的別墅門前,那么青翠,那么優(yōu)雅,給建筑物增添了幾分秀麗和清幽。
(5)指導(dǎo)朗讀,體會“華麗、秀麗”等詞語運用的準確性。
(6)[出示]美麗、華麗、青翠、優(yōu)雅、秀麗、清幽。
選擇詞語說一說旅行家樹給建筑物帶來的這份美麗。
(7)讀到這里,你是否已經(jīng)感覺到作者對旅行家樹——。
[板書]喜愛。
(8)朗讀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二)了解“旅行家樹”名字的由來,體會作者對旅行家樹的敬愛之情。
1.后來,在一次沙漠旅行時,我發(fā)現(xiàn)它竟然也生長在茫茫沙海里。并且它有個別致的名字叫旅行家樹。為什么叫它旅行家樹呢?讀讀朋友的解釋,找找句子,說說理由。
[出示]這種樹,原來生長在沙漠里,后來才被人移植到鬧市。在茫茫沙漠上,當人們甘渴難忍的時候,它突然出現(xiàn)在面前。你可以在它濃濃的樹陰下納涼,也可以在它身上劃開一道口子,用它清香可口的汁液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樹。
2.學生交流,指導(dǎo)朗讀。
3.補充資料,感受旅行家樹給予旅行者的幫助。
4.僅僅是因為它能幫助旅行者才稱它為旅行家樹的嗎,還有什么原因呢?
5.學習第8節(jié)。
(1)讀懂讀好句子。
[出示]它既能生長在肥沃的土壤里,在湖光山影、花紅柳綠的風景區(qū)婀娜多姿;也能挺立在貧瘠的土地上,在滿目黃沙、寸草不生的荒漠里生機勃勃。)。
(2)理解“肥沃、貧瘠”。指導(dǎo)書寫“瘠”。
(3)指導(dǎo)背誦。
6.理解“肅然起敬”的意思,朗讀體會作者的敬愛之情。[板書]肅然起敬。
四、語言實踐。
[出示]我愛旅行家樹,它。
五、總結(jié)全文。
第二課時。
一、寫話練習。
用上“我愛旅行家樹,它?!边@樣的句式,選用課文中的有關(guān)語句練習寫話,把自己對它的贊美與熱愛寫下來。
二、交流反饋。
三、指導(dǎo)講評。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shè)計:
18旅行家樹。
喜愛肅然起敬愛。
(孔雀樹)。
像……像……既能……也能……。
增添朋友。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四
1、認知目標:積累本文中的生字詞語。
2、能力目標:認識《丑小鴨》這一部童話作品的自傳色彩。理解這一形象的社會意義,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3、情感目標:丑小鴨之所以能成為白天鵝,是因為心中有夢,并向著夢想飛翔,讓學生懂得命運其實沒有軌道,關(guān)鍵在于要有對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4、教學重點:通過丑小鴨的經(jīng)歷,認識到要成為“白天鵝,要經(jīng)過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鵝一般高貴的靈魂。
一課時
二、了解作者——學生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情況,老師作適當?shù)难a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詳細一些)。
三、清除閱讀障礙:(指名完成后齊讀識記)
注音:訕笑吐綬雞燈芯草鉸鏈迸出
聽寫:沼澤地嫉妒木屐颼颼訕笑
釋義:排擠來勢洶洶彌漫
四、你喜歡這篇童話嗎?請談?wù)勀愕睦碛伞?BR> 丑小鴨“丑在什么地方?它剛出生時的處境是怎樣的?請聯(lián)系書中的語句來回答。(見彩圖)
五、學生跳躍閱讀全文后,進行研究性學習。
1、你知道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嗎?(指名回答)—(理線索)
以丑小鴨的流浪足跡為線索
2、全文寫了丑小鴨在哪幾個地方的流浪生活?請分別找出來——(明結(jié)構(gòu))
沼澤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農(nóng)家———花園里
3、并簡要概括它在各個地方所發(fā)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樣對待它的?丑小鴨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生活的?請聯(lián)系具體的語句來回答?!ㄖ獌?nèi)容)
沼澤地:(同情、歧視)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與幸福)
老農(nóng)家:(被追打)
花園里:(被贊美)
4、找出童話中的若干人物(動物)形象,結(jié)合具體語句談?wù)勛约旱目捶ā#ū嫘蜗螅?BR> 啟發(fā):老師看到了仁愛的農(nóng)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鴨,我仿佛看到了那個時代善良仁慈樂意幫助別人的人。(讓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麗的……可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認識貓紳士與雞太太)——結(jié)合此題讓理解文章的現(xiàn)實意義,理解本文童話的自傳色彩。
5、你知道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原因是什么嗎?在文找出相應(yīng)的語句并分析——(悟主題)
關(guān)鍵句子:
a、想我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飛向他們,飛向這些高貴的鳥兒……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鵝,就算是生在養(yǎng)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
d、他到非常難為情,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也不會驕傲的
(此題的設(shè)置,是讓學生爭辯,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
剖析:
1、丑小鴨之所以“丑“,是用鴨氏家族的審美標準來評價的;之所以在貓紳士和雞太太眼里是無能的,也是用貓族及雞族的能力標準來衡量的。所以人們永遠也不可能承認它的美麗。
2、丑小鴨如果不離開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從而在灌木林中認識白天鵝的話,他永遠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六、丑小鴨留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可板書學生的精彩發(fā)言)
1、能夠勇敢地離開那個讓他飽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個未知的世界。
2、能夠舍棄所謂的溫暖舒適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對自己的認識發(fā)現(xiàn)過程說明,沒有對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經(jīng)歷那么多的磨練,就不會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也可以成為生活的一個奇跡。
七、拓展引申:
1、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丑小鴨,他們經(jīng)過自己的拼搏奮斗,最后也成為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欣賞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命運無軌道》。
2、請學生談?wù)勛约郝犃藘善恼碌母惺堋?BR> 八、作業(yè)布置:從以下作文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作文
a、命運無軌道
b、丑小鴨的夢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五
1.認讀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夠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老山羊住進醫(yī)院后情感的變化。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使學生產(chǎn)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朗讀課文。能夠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老山羊住進醫(yī)院后情感的變化。
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1課時
一、激趣導(dǎo)入。
1.有哪位同學住過醫(yī)院,談?wù)勀阕≡簳r的感受。
2.師:住院確實不是一件好事。誰也不愿意住院。一只老山羊因為有病,很不情愿地住進了醫(yī)院,可是后來他卻贊不絕口了。大家想知道為什么嗎?讀了32課,你就會知道的。
3.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讀課文,試著讀準字音。
提示:看看誰來考你了?
2.看投影認讀生字并試著組詞
引導(dǎo):把課文再讀一遍,看看誰能讀通順、流利。
3.試著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4.你認為哪一段不好讀,請同學教教你。
自己指名請同學教難讀句子。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請你再讀課文,想一想:老山羊剛住進音樂醫(yī)院時是什么態(tài)度?后來又是什么態(tài)度?劃出有關(guān)句子。
2.匯報。
老師板書
很不情愿贊不絕口
4.提示:自己想好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5.匯報交流:老山羊剛住進醫(yī)院時“很不情愿”,后來又為什么“贊不絕口”呢?
匯報交流。
(1)百靈鳥護士態(tài)度好;
(2)只聽音樂,沒有痛苦;
(3)療效好;
(4)百靈鳥讓老山羊明白了音樂在醫(yī)學上具有輔助療效的道理。
6.分角色朗讀全文。小組朗讀后班內(nèi)展示。
四、作業(yè)。
摘抄或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六
1、認識14個字,以及兩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熟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教學重點:
1、認識14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講故事。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你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今天我們又來認識一位外國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連。
揭示課題:8小英雄于連。
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注意不認識字的讀音。
2、小組合作,快速識字。
分組做“生字媽媽找寶寶”的游戲。看哪個小組最快。
3、教師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說一說識字方法。
4、學生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5、指名分段讀課文,大家評價。
6、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7、指名說說。
三、感悟課文。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學習第一自然段。
(1)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城市,那里有許多名勝古跡吸引著各地的游客,今天我們到一個美麗的城市布魯塞爾去游覽觀光。
(2)出示圖片。
看到這個撒尿的小男孩,你有什么話想說,有什么想問的嗎?
學生自主發(fā)言。
(3)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這個孩子是誰嗎?找出描寫這個銅像的句子?
指名讀句子。
(4)知道朗讀。
2、學習課文2—4自然段。
(1)自由朗讀。
(2)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
(3)學生質(zhì)疑解難,教師講解,指導(dǎo)朗讀。
3、讀最后一段,聯(lián)系全文,體會意思。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
1、抽讀生字詞語。
2、讀課文。
二、語文實踐。
請你當小導(dǎo)游,向游客介紹于連的銅像。
1、自由練習。
2、分組說。
3、全班反饋。
三、總結(jié)。
你從于連身上學到了什么?
四、指導(dǎo)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同桌說一說識字方法,給生字交朋友。
3、觀察生字的位置。
4、教師范寫。
5、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dǎo)。
作業(yè):
1、寫字。
2、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兩個精彩段落。
2、正確認讀本課十個生字,會寫十個。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fù)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通過對比,珍愛自己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更加倍的努力學習。
課前準備: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創(chuàng)境。
同學們,我們每天早晨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學習,你們感覺到幸福嗎?你們想過嗎?在20世紀30年代的小朋友又是怎樣學習的那,學習的條件又如何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第26《晨讀》。
二、初讀課文。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
5、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讓學生再認。
三、理解課文。
1、師:剛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
(1)當時學習條件怎樣?
(2)學生的學習態(tài)怎樣?
4、隨機指導(dǎo)朗讀。
5、文中的哪些情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四、拓展延伸。
激發(fā)學生多讀書的愿望及樂趣?推薦一些書《寄小讀者》《背影》《萬卡》《愛的教育》。
五、指導(dǎo)書寫。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八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jīng)歷。
2、鄰居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xiàn)。
3、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一、交流見聞,導(dǎo)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的關(guān)于母雞的見聞。
2、導(dǎo)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自讀自悟。
1、師生共同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dǎo)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注。
三、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別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shù)脑~語概括。
(3)聯(lián)系上文和生活體驗談?wù)勛约簩Φ诰抛匀欢蔚睦斫狻?BR>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分辨褒貶,積累詞語。
1、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感情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fā)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復(fù)回味,走近老舍。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后,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dǎo)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后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九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后要求背誦的兩段文字。
2.正確認讀本課十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背”的讀音,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外閱讀帶給同學們的美好記憶,引導(dǎo)學生喜歡課外閱讀,感受讀書的樂趣,并樂于把自己的體會與別人交流或?qū)懴聛怼?BR> 第一課時。
一、激趣創(chuàng)鏡。
同學們,誰能用簡單的語言形容一下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你們想過嗎,你們的爺爺奶奶小時候上學的學習條件又如何呢?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第137頁,我們一起走進《晨讀》。
創(chuàng)境質(zhì)疑,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興趣濃厚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有感情。
4、小組匯報朗讀。
5、師生評價朗讀,適時給予鼓勵。
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以小組形式認讀課文,再以小組形式匯報,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感悟理解。
1、復(fù)習。
(1)認讀生字詞語。
(2)創(chuàng)設(shè)語境,出示有生字的句子讓學生再認。
2、再讀課文,小組交流、討論:
對比當時和現(xiàn)在的學習條件,感受文中“我們”認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在文中勾畫出相關(guān)語句,深情地讀一讀,并談?wù)勛约旱母惺堋?BR> 小組匯報交流成果,教師適時點撥、總結(jié)。
提出的開放性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充分交給了學生,既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又有利于學生自己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余地。
二、指導(dǎo)背誦。
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指導(dǎo)學生背誦課后要求背誦的兩段文字。
第三課時。
指導(dǎo)生字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如:新舊字比較記憶),同時要從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方面予以指導(dǎo)(結(jié)構(gòu)、偏旁等)。
2、書寫指導(dǎo)。指導(dǎo)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漢字間架結(jié)構(gòu),把字寫美觀。
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yǎng)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寫中再去創(chuàng)造美。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擬人童話的特點,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3、通過朗讀,感受童話故事對高尚友情的贊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重點難點:
1、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擬人童話的特點,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shè)境導(dǎo)入,提示課題。
課件出示:鳥兒的日記。
1、2006年10月28日晴。
給好朋友大樹唱歌并告別。
2、2007年2月28日陰。
給好朋友大樹唱歌并告別。
師導(dǎo)語激趣:同學們,看!這是鳥兒寫的日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課題:去年的樹。
二、初讀課文,多元對話。
1、請大家盡情地讀讀課文,與課文交流、對話。
2、交流初讀心得:
讀到現(xiàn)在你有什么想說的了?你的收獲,你的疑問,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說。
(1)讀懂估計。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x段。
鳥兒從南方飛來后,發(fā)現(xiàn)去年枝繁葉茂的樹不見了,于是,鳥兒追尋著樹的蹤跡,一步步尋訪,當它終于找到被做成火柴的樹時,火柴也即將燃盡。
樹——樹根——火柴——燈火(劃一劃,你有能把書讀薄的本領(lǐng),真了不起)。
小鳥不忘記對樹的許諾,對著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x最后一段。
這一只候鳥?!x有關(guān)句子(你很會捕捉課文信息,真不簡單)。
(2)問題估計。
課文為什么取名為《去年的樹》而不是《今年的樹》或《小鳥和樹》。
對策:比較《去年的樹》與《今年的樹》提問:今年還有樹嗎?
比較《去年的樹》與《小鳥與樹》(板書后存疑)。
為什么鳥兒還會對著燈火看了這么長,還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板書后存疑)。
為什么要看了兩次?
3、根據(jù)下面的提示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出示文稿)。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她天天唱歌給樹聽。鳥兒將要飛回南方時,答應(yīng)??墒堑诙甏禾?,鳥兒從南方飛會來飛回來,卻發(fā)現(xiàn)。她四處尋訪,問了、和,知道。于是,鳥兒。
4、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問題很多,感受也很多,你們真了不起。初讀課文,就有那么多的收獲。讓我們繼續(xù)與課文交流,也許你剛才的疑問能自然地得到解決,你的感受會越來越多。
三、精讀課文。潛心對話。
師:這篇童話很有特色,它是通過“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全文中一共寫了幾次對話呢?分別是哪幾次?(課件出示)。
大樹。
樹根。
小鳥門先生。
小女孩。
1、(文稿出示第一次對話)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了,鳥兒必須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臨走之前,一對好朋友依依相別,樹對鳥兒說-——(示意學生讀)“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兵B兒說——(示意學生讀)“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1)與同桌分角色練習讀一讀。
(2)指名一組同桌讀。聽他們讀,你感受到這對好朋友在分別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舍不得、難過,難舍難分)。
(3)請你邀請一位好朋友一起讀讀他們的對話,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4)全班男女共讀。
2、(文稿出示:鳥兒與樹根、大門、小女孩的三次對話)。
(1)請自由讀下面的三次對話,可以一個人讀、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讀,體會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當?shù)恼Z氣來讀。學生練習。
(3)指名分角色朗讀三次對話。
3、(文稿出示:兩個“看”的句子)師:鳥兒在尋找朋友的一次次詢問中,得知樹被“砍倒”,被“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賣掉了”“火柴已經(jīng)用光”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火還在亮著時。
(1)(出示文稿: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透過這個“看”字。你能體會到什么?指名學生交流。師小結(jié):鳥兒費勁周折,終于找到自己的朋友-------盡管那只是用自己的好朋友的身體做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兒怎能不傷心,她睜大了眼睛,仿佛在說:“朋友,我終于找到你了,我來給你唱歌了!”
(2)(出示文稿):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小鳥“又看”了燈火一會兒,從第二個“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交流體會,鳥兒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透過那深情的“看”字,我們仿佛聽見鳥兒在說-------------”"學生交流體會,教師小結(jié):正如同學們感受的那樣,這兩個人“看”字雖然平淡、普通,卻包含了鳥兒對樹的無比深情與留戀。(連讀兩個句子)。
(3)有感情朗讀句子。“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BR> 四、體會道理,拓展延伸。
師:鳥兒飛走了,帶著傷感飛走了,但她給燈火留下了歌聲,留下了世間最寶貴的東西。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友情、守信)。
課文學完了,作為讀者,你肯定還有很多話想說,你想對誰說呢?(文稿出示:)。
我想對小鳥說:“。”我想對大門說“。”
我想對火柴說:“?!蔽蚁雽Ψツ救苏f:“?!?BR> 1、選一個,寫下來。
2、幾分鐘后,全班交流。
五、回歸課題,升華理解。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fù)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題)。
去年的樹,為什么會不復(fù)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六、余念。
鳥兒明年還會來嗎?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一
1、知道一個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在家里和在學校里有個一樣愛勞動,一樣樂于助人。
2、回正確地拼讀注音的字,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委屈、一本正經(jīng)”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看法。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大呢感詞語,說說平平的對與錯
客觀、公正地評說平平
1課時
今天,咱們要來認識一個朋友,學習一個和少先隊員有關(guān)的小故事。
1、自己讀課文,可以同桌為單位。要求: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組朗讀課文,注意帶讀字的認。
3、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呢?填空幫助理解:
(時間),平平在家里一心想著(什么事),而不肯(干什么)
引:那平平為什么要一心想著向誰學習呢?讓我們一起再來仔細地讀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你能說說平平的心事是什么嗎?
“心事”是什么意思?那你有過心事嗎?平平因為有沒有評上優(yōu)秀少先隊員,而難過,有了心事,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平平想象()一樣(),但卻不肯幫奶奶();平平想學()的(),但卻不肯幫表妹()。
3、學習第5段
媽媽聽了平平的話,是怎樣教育平平的?(出示句子、齊讀)。
如果你是平平的奶奶或媽媽,你還會怎樣對平平說呢?(自由思考)
請你自己擬一個話題寫一篇短文
參考題目:平平變了
平平落選后…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二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小姑娘把雜志當作朋友,對朋友的錯誤“及時幫助他改正”的真誠態(tài)度。
2、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3、根據(jù)段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摘錄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句子。
2教時。
一、審題。
1、板書課題。
2、小讀者是誰?課文寫了這位小讀者的意見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
1、運用已學的方法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這兩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2、什么是“良師益友”?這段話中“他們”是指誰?“我們”又指誰?
1、從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師益友?
2、小姑娘為什么敢于向編輯提意見?
3、感情朗讀第二段。
4、歸納第二段段意。
五、歸納主要內(nèi)容。
1、回憶歸納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課題擴展法;抓重點段的方法;段意歸并法。
2、確定歸納方法,并說明理由。
3、歸納主要內(nèi)容。
六、摘錄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句子。
板書設(shè)計:
提意見。
小讀者編輯。
良師益友。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認識“融、燕”等7個生字;會寫“鴛、鴦”等12個生字。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蘆芽、河豚、陰”等詞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并默寫《絕句》。感受詩中蘊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默寫《絕句》。
教學難點:
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古詩大意。
教學準備:
《絕句》: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預(yù)習課文、找有關(guān)春天的詩句。
教學時數(shù):
一、揭題導(dǎo)入,明確任務(wù)。
2、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wù):學習《絕句》這首古詩。
3、補充絕句知識。
絕句是詩歌的一種體裁,按照每句字數(shù),可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設(shè)計意圖:導(dǎo)語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絕句是詩歌體裁?!俊?BR> 二、初讀古詩,感受節(jié)奏。
1、出示初讀要求: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讀檢查。課件出示“遲日”“泥融”“鴛鴦”等詞語,并正音。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4、齊讀古詩,讀出詩的節(jié)奏和韻味。
三、了解詩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詩中有畫,結(jié)合課本插圖自讀古詩,看看詩中畫了什么?并展開想象。詩中有日、江山、春風、花草、泥、燕子、沙、鴛鴦。
用自己的話描述出詩中的畫。師相機總結(jié)古詩的意思。
2、詩中不僅有美好的春色,還有氣味呢?詩中寫到:遲日江山(),春風花草()。
3、美麗的春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們。自學三、四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四、當堂小結(jié),鼓勵背誦。
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詩意背誦并能當堂默寫。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四
1、知識與技能:會認七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熟讀課文,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1、教學重點:自主學習、探究,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
2、教學難點:了解空氣在我們身邊的各個地方,植物、動物的離不開空氣。
一課時。
課件、學生卡。
一、謎語導(dǎo)入。
1、看不到,摸不到,沒顏色,沒味道,生命世界當個寶,一時一刻少不了。——空氣。
2、學生猜謎語,教師板書課題。
二、教師板書課題,讀課題。
1、齊讀課題,注意“哪”字的讀音:
板書:那、哪,進行區(qū)分。
2、再讀課題,注意語氣,質(zhì)疑:什么句?為什么沒有標點?使學生了解文章題目不加標題的常識。
3、教師引出要學習的內(nèi)容,和小猴子一起去尋找空氣。
三、熟讀課文,感知課文。
1、出示合作要求。
課件:
(1)自己讀課文,用橫線畫出小猴子找空氣,知道了空氣在哪里。用波浪線畫出空氣的作用,小組內(nèi)匯報。
(2)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3)選出你喜歡的一組對話在小組內(nèi)進行分角色表演讀。組內(nèi)進行分角色表演讀。
2、學生先自主學習,再合作完成任務(wù)。
四、作業(yè):
1、課后想一想空氣還可以在哪里?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做“海綿實驗”。
2、把你在本課中找到的好句抄在采集本上。
附板書設(shè)計:
12、空氣在哪里?
(無處不在)。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五
1、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nèi)容,并能簡要轉(zhuǎn)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己的感受和想法。
3、養(yǎng)成認真傾聽,樂于表達的習慣,逐步達到善于表達,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發(fā)散思維。
出示配圖和課本上的一段話,引導(dǎo)學生觀察和朗讀。
注意:在教學中,教師要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幫助學生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設(shè)計小區(qū)的綠化工程。
二、適時引導(dǎo),誘發(fā)思考。
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學生有話可說。更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針對該話題,先讓孩子們想一想怎樣才算是對“空地”的合理利用?要盡可能把問題考慮得全面些,再讓同學在紙上畫一畫,然后再和同學合作商量。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一是要提出明確的說話要求,二是要巡視其間,進行適時引導(dǎo)。
三、創(chuàng)意發(fā)言,嘗試交流。
其次,圍繞“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和能“具體生動地講述,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的要求,指導(dǎo)學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說——即當你想說的內(nèi)容很多時,要先確定好要講的主要事情,然后圍繞這件事把話說清楚。不能什么都想說,什么都說一點。這樣,大家反而不知道你要說什么了。二是可以借助合適的動作、表情。
四、展示成果,拓展延伸。
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根據(jù)學生的畫一畫、講一講,最后集體評出“最佳設(shè)計”。
當交際過程完成之后,可以全班出一個圖文并茂的集子,以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作成果。也可以向社區(qū)提己合理化建議,這樣也就更好地落實了“交際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的編排。
略。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六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義。
3、積累與目字旁有關(guān)的成語,和描寫眼神的名段。
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義,同樣是表示看的詞語,詞義上的不同。
兩課時。
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目字家族的字,學習課文前6句話,認識6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看黑板讀生字,都是形聲字,根據(jù)形聲字的特點來認識這些字。
3、檢查識字落實較難的字,如眨、瞅。
4、學習6句話。
眨、瞇、睜、盯、瞄、瞅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注意左窄右寬。
1、看圖學習瞟,學習帶有瞟字的句子。
做瞟的`動作,了解意思。
2、做瞧的動作,同義詞是望和看,學習句子,認識榮榜。
3、老師做眺望的動作,理解眺望的意思,學習句子認識泰。
4、讀卡片檢查識字情況。
5、總結(jié):帶有目字旁的生字有什么特點?
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
1、做動作猜詞語。
2、讀成語,了解成語意思。
3、讀關(guān)于眼神的描寫,了解內(nèi)容。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教案篇十七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些詞語朋友,還記得它們嗎?一起讀讀吧?。R讀)。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希臘國王麥得斯最喜歡金子,當聽到神靈賜給他點金術(shù)時,他心花怒放地說――――(生齊答)。
過渡:麥得斯真的成了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嗎?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的讀一讀第4自然段,用“______”畫出麥得斯做了什么?用“﹏﹏”線畫出描寫麥得斯心情的句子。
2、師:畫好了就放下筆,舉起手。誰來把你畫的句子大聲讀給大家聽一聽?
3、指導(dǎo)朗讀。(體會:神奇、富有、高興)。
4、來,把這一段連起來讀一讀!
(一)學生自學。
(二)交流學習情況。
過渡:誰來把你的學習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交流:
第5自然段:
生:我學的是第5自然段,找到的句子是……。
(1)師:麥得斯興奮地來到花園,睢,你們看到了什么?他摘了一朵玫瑰變成了金的,又摘了一朵又變成了金的,所以——這使他有點掃興,因為他喜歡色彩繽紛的鮮花。
(2)三次引讀:
a、他的確有點掃興,因為他喜歡有香味的鮮花,而現(xiàn)在的花沒有了香味,摸起來冰涼涼的。(女生讀)。
b、他喜歡色彩繽紛的鮮花,而現(xiàn)在花不再艷麗,只剩下金色了。(男生讀)。
c、他喜歡有生命力的帶著露珠的鮮花,而此時的花沒有了生氣。(全班讀)。
過渡:誰還想把你的學習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6自然段:
生:我學的是第5自然段,找到的句子是……。
(1)師:牛奶、面包都變成的金的,麥得斯有了這么多的金子,但卻肌腸轆轆,所以他悶悶不樂。誰來讀讀。
(2)指導(dǎo)朗讀。
(3)師:來,讓我們拿起書,一起讀讀這一段。
第7、8自然段。
過渡:你看,麥得斯喜歡的鮮花變成了金的,吃的面包和喝的牛奶都變成了金的,他悶悶不樂。當他餓著肚子,又一次來到花園,親吻了美麗可愛的小女兒,小女兒立刻變成了一座金雕像。這是一座怎樣的金雕像?想一想,和同座說一說。
(1)個性讀。
(2)是啊,面對著沒有生命、冰涼涼的、不會喊爸爸的女兒,麥得斯痛苦地說:——“我這么喜歡金子是很愚蠢的,把金子都拿走,還我的女兒吧!”
(3)三次引讀:
a、他擁有了這么多金子,卻失去了最心愛的女兒,他痛苦地說:——(1、2組讀)。
b、他終于明白了自己的愚蠢,后悔極了,他痛苦地說:——(3、4組讀)。
c、他為自己的貪得無厭懺悔不已,乞求神靈收回點金術(shù),他痛苦地說——(全班讀)。
同學們,我們通過抓住了關(guān)鍵詞句,進行賞析品讀的方法,一步一步走進了麥得斯的內(nèi)心,體會了他的心情變化。下面分組讀讀吧。
過渡:麥得斯這樣痛苦不堪,那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自由讀一讀9-11自然段。
2、三次引讀:
麥得斯忘不了這個教訓,我們也會忘不了這個教訓。所以:
a、當麥得斯失去了點金術(shù),抱著美麗可愛的小女兒時,他高興地說:——。
b、當麥得斯失去了點金術(shù),卻得到了金錢也買不到的親情,他高興地說:——。
c、當我們學了這個故事,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們也能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