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編寫教案,可以提高教師的備課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教案的評價標準應(yīng)符合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要求,能夠客觀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水平。通過閱讀教案范文,我們可以了解到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思路和策略,以及課堂教學的具體安排。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一
測量長度妙法作文。
金老師讓我們測量教室的長度。我心想:這太簡單了,直接用尺量不就行了。金老師說不能用尺量,只能用身邊的`物體去測量。
哈哈,有了!沈吳祺想到他口袋里的糖果。他拿出糖果,往空缺里一放,剛好。第一步完成,接著第二步是測量出書本的長度和糖果的長度。兩本書共長40厘米,糖果長2厘米。最后一步,把這些數(shù)據(jù)加起來算出總和就行了。我們一共用書本量了17次,那就是17×40(厘米),再加上最后那顆糖果2厘米,答案出來了:682厘米。
(指導(dǎo)老師金明娟)。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二
(1)輪船用空心辦法,增大體積,增大受到的浮力。
問:如果一只輪船,它本身和裝的貨物總重100000牛,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它排開的水重多少牛?它排開的水的質(zhì)量是多少噸?(簡單交代什么叫排水量)。
(2)潛水艇。
演示:潛水艇掛圖,潛水艇模型。(邊講解邊板書)。
用改變水艙中水量的辦法,使?jié)撍艿降闹亓Υ笥凇⒌扔诨蛐∮谑艿降母×韺崿F(xiàn)下潛、懸浮、上浮。
(3)氣球和氣艇(讓學生看課文而后問學生)。
問:氣球、氣艇采用了什么辦法使它能夠受到空氣的浮力而升空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用充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的辦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
三、小結(jié)(略)。
四、布置作業(yè)(略)。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三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什么是彈力;。
(2)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3)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實驗分析過程。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shè)計學生活動設(shè)計。
一、彈力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跳水,蹦床,蹦極,射箭……學生觀察實驗,對彈力有了初步認識。
引導(dǎo)學生自己動手實驗:
(1)鋼尺壓彎反彈;。
(2)拉伸或壓縮彈簧。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對彈力進一步了解。
老師引導(dǎo)學生得出彈力概念。
回憶力的作用效果,悟出發(fā)生形變的物體會對施力物體產(chǎn)生作用力,即彈力。
二、測力計及其使用老師引導(dǎo)學生做實驗。學生實驗:拉伸彈簧,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說明彈簧測力計原理:在一定范圍內(nèi),受到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學生知道彈簧測力計原理。
投影儀展示彈簧測力計,請學生觀察,介紹彈簧測力計結(jié)構(gòu):
(1)最大刻度的意義;。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調(diào)整。學生了解彈簧測力計結(jié)構(gòu)。
投影儀展示各種彈簧測力計。
老師講解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其注意事項:
(1)如何調(diào)零;。
(2)測量范圍;。
(3)測量方法(伸長方向與測量方向一致,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師引導(dǎo)學生做實驗,并對學生進行指導(dǎo),糾正。學生實驗:
用彈簧測力計測鉤碼重量;。
用彈簧測力計測自己的一根頭發(fā)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與同學進行比較。
三、實驗探究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拔河,牛拉車……等圖片;。
提問:以上兩邊的力相等嗎?學生觀察錄像,思考。
引導(dǎo)學生做教材25頁圖8-3-8實驗并填空。
學生做書上實驗,補全結(jié)論。
引導(dǎo)學生對拔河、牛拉車進行分析。學生分析討論總結(jié):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
四、課堂小結(jié)通過多媒體展示,老師講解,以及學生自己動手試驗,使學生知道了什么是彈力,掌握了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以及用法;通過實驗探究對相互作用力的關(guān)系有一定了解。
五、課堂作業(yè)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練習。
【實踐活動】。
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自制橡皮筋測力計。
【教學反饋】。
本節(jié)教學活動應(yīng)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dǎo)下,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的過程。在參與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觀察中思考、學習。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四
a.托盤天平b.桿秤c.彈簧秤d.電子秤。
2.有關(guān)彈簧秤的使用,錯誤的是[]。
a.每個彈簧秤都有測量的最大值。
b.測量后應(yīng)檢查指針能否回復(fù)原零位。
c.測量時要防止彈簧與底板摩擦。
d.測量時彈簧秤要保持豎直位置。
3.測一個約6n力時,應(yīng)選用最恰當?shù)膹椈沙右?guī)格是[]。
a.量程10n,最小刻度值0.2n。
b.量程5n,最小刻度值0.1n。
c.量程15n,最小刻度值0.5n。
d.上述三個彈簧秤都可以用。
a.70nb.10nc.35nd.20n。
5.如圖1所示是某次測力時的彈簧秤示意圖。其最大測量力是______n,最小刻度值為______n,指針位置表示力的大小為______n。
6.彈簧秤在未使用時,指針應(yīng)與______對齊,加在彈簧秤上的力不允許______。測量后應(yīng)觀察______。
1.c2.d3.a(chǎn)4.d。
5.4,0.2,2.4。
6.零刻度,超過量程,指針能否恢復(fù)到零位。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五
教學要求:
1.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對牛頓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
2.知道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構(gòu)造.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教具:拉力器,彈簧測力計。
學生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木塊,長木板,一根頭發(fā)、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5分鐘)。
請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到講臺前,分別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學觀察,然后回答:
1.彈簧為什么伸長了?
2.兩位同學拉彈簧時,彈簧的伸長相同嗎?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學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歸納:拉力使彈簧伸長;拉力大小不同,彈簧的伸長不同;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大.利用彈簧的伸長可以測量力的大小。
二、力的單位(5分鐘)。
國際上通用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為紀念牛頓而命名。
板書:1.力的單位;牛頓。
拿起2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n。
提起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的力約為10n。
舉起20kg的小孩的力約為200n。
三、彈簧測力計(10分鐘)。
說明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根據(jù)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制成。
讓學生拿起彈簧測力計,觀察它的構(gòu)造:彈簧、指針、外殼、刻度、掛環(huán)、掛鉤。
介紹使用方法:
2.使用注意事項: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過量程、
3.討論“想想議議”中的問題.。
四、學生實驗: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20分鐘)。
讓學生先閱讀課本實驗部分,然后按步驟進行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在筆記本上.實驗中教師巡回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分度值:
水平拉木塊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塊的力:
拉斷頭發(fā)的力:
五、小結(jié)。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六
1.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在國際單位制中它的單位是________。
2.一個燈泡的電阻為484ω,接到照明電路中,通過這個燈泡的電流是____a,通電lh,這個燈泡消耗了__________j的電能。
3.一只燈泡標有“36v,40w”的字樣,這說明燈泡的__________是36伏,燈泡的__________是40瓦。
4.將標有“220v,750w”的微波爐接在電壓為220伏的電路上,正常工作時,通過它的電流是__________安,它的電阻是__________歐,這個微波爐2分鐘共消耗的電能是__________焦。
5.一臺電焊機正常工作半小時共消耗了1.5kw·h的電能,那么這臺電焊機的電功率為__________w。
6.以下各單位中不是電功率單位的是()。
a.千瓦時b.焦/秒c.瓦特d.伏特o安培。
7.日常生活中所說的1度電的“度”是下列哪個物理量的單位()。
a.電功b.電功率c.電流d.電壓。
8.關(guān)于電功和電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七
課時:1課時.。
教學要求:
1.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對牛頓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
2.知道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構(gòu)造.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教具:拉力器,彈簧測力計.。
學生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木塊,長木板,一根頭發(fā).。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5分鐘)。
請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到講臺前,分別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學觀察,然后回答:
1.彈簧為什么伸長了?
2.兩位同學拉彈簧時,彈簧的伸長相同嗎?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學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二、力的單位(5分鐘)。
國際上通用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為紀念牛頓而命名.。
板書:1.力的單位;牛頓.。
拿起2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n.。
提起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的力約為10n.。
舉起20kg的小孩的力約為200n.。
三、彈簧測力計(10分鐘)。
說明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根據(jù)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制成.。
讓學生拿起彈簧測力計,觀察它的構(gòu)造:彈簧、指針、外殼、刻度、掛環(huán)、掛鉤.。
介紹使用方法:
2.使用注意事項: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過量程.。
3.討論“想想議議”中的問題.。
板書:2.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
四、學生實驗: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20分鐘)。
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分度值:
水平拉木塊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塊的力:
拉斷頭發(fā)的力:
五、小結(jié).。
教案示例·力的測量由收集及整理,請說明出處。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八
問:如果一只輪船,它本身和裝的貨物總重100000n,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它排開的水重多少牛?它排開的水的質(zhì)量是多少噸?(簡單交代什么叫排水量)。
(2)潛水艇。
演示:潛水艇掛圖,潛水艇模型.(邊講解邊板書)。
用改變水艙中水量的辦法,使?jié)撍艿降闹亓Υ笥?、等于或小于受到的浮力.?BR> (3)氣球和飛艇(讓學生看課文而后問學生)。
問:氣球、飛艇采用了什么辦法使它能夠受到空氣的浮力而升空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用充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的辦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
三、小結(jié)(略)。
四、布置作業(yè)(略。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九
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液體中某一點的壓強與其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與液體的質(zhì)量、體積無關(guān)。這是由于液體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流動性:液體對容器側(cè)壁有壓強,是因為液體具有流動性。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是因為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液體壓強原理可表述為:“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各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產(chǎn)生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
4、知道影響動摩擦因數(shù)的因素;
能力目標。
情感目標。
教學建議。
一、基本知識技能:
3、兩個物體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成正比.。
4、動摩擦因數(shù)的大小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有關(guān).。
5、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6、靜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最大靜摩擦力.。
二、重點難點分析:
教法建議。
一、講解摩擦力有關(guān)概念的教法建議。
1、可以讓學生找出生活和生產(chǎn)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2、讓學生思考討論,如:
(1)、摩擦力一定都是阻力;
(2)、靜止的物體一定受到靜摩擦力;
(3)、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
二、有關(guān)講解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教法建議。
3、動摩擦因數(shù)()是一個無單位的物理量,它能直接影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和受力情況.。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一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物體間相互摩擦會產(chǎn)生摩擦力。
2、能與同伴合作實驗、觀察、記錄不同材質(zhì)對摩擦力大小的變化。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物體間相互摩擦會產(chǎn)生摩擦力。
難點:能與同伴合作實驗、觀察、記錄不同材質(zhì)對摩擦力大小的變化。
三、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
1、兩種不同表面的“斜坡滑梯”。
2、粘有狐貍的木塊16塊。
3、普通木塊、粘有光滑即時貼的木塊、粘有砂紙的木塊、粘有皮筋的木塊總共16塊。
4、光滑斜坡與草地粗糙斜坡玩具4組、光滑斜坡玩具4組。
5、記錄表、活動課件。
經(jīng)驗準備:
1、活動前教師可讓幼兒體驗?zāi)Σ亮ΜF(xiàn)象,如:嘗試在草場地面上推小木箱,可以用什么方法讓小木箱更好推?(可放進小推車里)初步感受摩擦力產(chǎn)生時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感受,初步了解身邊與其相同現(xiàn)象的事物。
2、幼兒有用各種符號記錄來表達自己想法的經(jīng)歷,會用符號以及數(shù)字等方式進行記錄。
3、家長在家中與幼兒通過觀看新聞等方式對中國的科學技術(shù)有所關(guān)注和了解。
四、活動過程:
1、出示《母雞蘿絲去散步》圖片,教師講述故事引出科學實驗。
(1)出示母雞蘿絲和狐貍路過稻草堆、路過池塘的故事圖片,教師講述故事。
(2)出示母雞蘿絲和狐貍越過柵欄的故事圖片。
提問:狐貍跳進了山坡上的小車里,你們猜,狐貍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2、實驗:小狐貍滑斜坡,探究不同光滑程度的滑道摩擦力是不同的。(1)教師出示教具,兩個相同高度的斜坡,一個斜坡表面光滑,一個斜坡表面是人造草地,引導(dǎo)幼兒猜測實驗。
提問:如果你是狐貍,你會選擇從哪個斜坡上快速的滑下來抓住母雞蘿絲呢?為什么?那就讓狐貍來試一試吧!
(2)教師提出實驗要求,幼兒進行實驗驗證。
提問:狐貍在哪個斜坡上滑的快?跟你們剛剛猜測的結(jié)果相同嗎?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要求:狐貍要從紅色線的起點同時出發(fā),來比較一下哪一個斜坡滑的快,哪一個斜坡滑的慢。
(3)教師梳理提升幼兒經(jīng)驗。
小結(jié):當狐貍從斜坡滑下去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它下滑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因為長滿草地的斜坡表面粗糙,所以它的摩擦力大,狐貍下滑的就慢;而狐貍從光滑的斜坡滑下去時,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就小,所以狐貍下滑得快。
3、分組實驗:小狐貍有辦法,發(fā)現(xiàn)不同材料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大小不同并記錄表格。
(1)幼兒自由討論增加摩擦力的方法。
(2)出示光滑斜坡玩具,幼兒分組用不同材料底面的小狐貍操作實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表格。
提問:哪些材料下滑的比較慢?哪些材料下滑的比較快?誰來與小朋友們分享一下你的實驗結(jié)果?(請2~3名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
小結(jié):原來橡皮筋、砂紙這些材料表面粗糙,下滑時增大了與光滑斜坡之間的摩擦力,下滑速度就會變慢,而光滑的即時貼和小木塊等材料表面光滑,下滑時減小了與光滑斜坡之間的摩擦力,下滑速度就會變快。
(3)幼兒分組比賽游戲,找出摩擦力最大的材料和摩擦力最小的材料并用數(shù)字排序的方法表征在表格里。
(4)幼兒分享游戲結(jié)果,教師小結(jié)提升。
4、結(jié)合故事情節(jié),嘗試運用摩擦力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講述故事結(jié)果,提升幼兒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2)觀看圖片,嘗試運用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觀看視頻,了解摩擦力更廣泛的應(yīng)用。
小結(jié):摩擦力的本領(lǐng)真大!隨著我們中國科技發(fā)展的不斷強大,科學家運用減少摩擦力的方法制造出了高鐵、動車、磁懸浮列車等,我們國家自主設(shè)計的空中客車也是利用減少摩擦力的方法使空中客車又快又穩(wěn)的飛行,把我們安全的送到目的地,我們中國的科學家真是太棒了!希望小朋友們長大后也能像他們一樣,運用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出一份力,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課后反思。
《摩擦力》選自大班《山東省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教師用書》。
第六主題《世界真奇妙》中的一節(jié)科學活動,是幼兒在對周圍常見的科學現(xiàn)象了解的基礎(chǔ)上又加深了探索的興趣。
本節(jié)活動讓幼兒通過“猜一猜、試一試、玩一玩、比一比”,發(fā)現(xiàn)摩擦力這一科學現(xiàn)象,通過探索實驗知道摩擦力與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并能遷移經(jīng)驗,回憶起生活中運用到的摩擦力現(xiàn)象。
活動亮點一:故事貫穿,增加活動趣味性。
《指南》中指出:“要注重領(lǐng)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币虼宋以诒敬慰茖W活動中,我運用了繪本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中的故事情節(jié),沿著“狐貍從山坡上滑下來”引起小朋友們猜測:狐貍從光滑的山坡上滑下來速度快還是從長滿草地的山坡上滑下來速度快?引發(fā)幼兒動手操作實驗的興趣。
活動亮點二: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摩擦力產(chǎn)生的原因。
《指南》科學領(lǐng)域中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痹诨顒拥倪^程中,幼兒對摩擦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幼兒之間在反復(fù)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原來“小狐貍”從山坡上滑下來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下滑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
活動亮點三:游戲?qū)嶒灒滥Σ亮Φ拇笮∨c物體表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
《指南》科學領(lǐng)域中指出:“引導(dǎo)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被顒又?,將幼兒分組進行游戲比賽,來實驗一下粗糙程度、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下滑速度的快慢,在幼兒激烈的比賽聲中,孩子們得到了答案,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原來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而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活動亮點四:多媒體感官,回憶已有經(jīng)驗,感知摩擦力在身邊的用處很大。
活動最后,請幼兒回憶在生活中自己見到的摩擦力現(xiàn)象,再次提升幼兒對摩擦力的興趣,通過播放視頻,豐富幼兒對摩擦力更多更廣的認識,了解中國科學家運用摩擦力為我們制造出來的動車、高鐵、磁懸浮列車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感受中國科技發(fā)展的偉大,產(chǎn)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并體會到摩擦力的本領(lǐng)真大!
本次活動還存在不足之處:應(yīng)給幼兒充足的時間探索實驗,充分驗證自己的猜測;最后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缺乏趣味性,在運用視頻的基礎(chǔ)上,添加一個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結(jié)束活動后還有繼續(xù)探索摩擦力的興趣。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二
2.知道通電導(dǎo)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guān),改變電流方向或改變磁感線方向,導(dǎo)體的受力方向隨著改變。
3.知道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轉(zhuǎn)動的道理。
4.知道通電導(dǎo)體和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是消耗了電能,得到了機械能。
5.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推理、歸納、概括物理知識的能力。
(二)教具。
小型直流電動機一臺,學生用電源一臺,大蹄形磁鐵一塊,干電池一節(jié),用鋁箔自制的圓筒一根(粗細、長短與鉛筆差不多),兩根鋁箔條(用透明膠與鋁箔筒的兩端相連接),支架(吊鋁箔筒用),如課本圖12-10的掛圖,線圈(參見圖12-2),抄有題目的小黑板一塊(也可用投影片代替)。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本章主要研究電能;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我們研究了獲得電能的原理和方法,第三節(jié)我們研究了電能的輸送。電能輸送到用電單位,要使用電能,這就涉及到用電器,以前我們研究了電燈、電爐、電話等用電器,今天我們要研究另一種用電器--電動機。
出示電動機,給它通電,學生看到電動機轉(zhuǎn)動,提高了學習興趣。
提問:電動機是根據(jù)什么原理工作的呢?
講述: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奧斯特實驗的發(fā)現(xiàn)--電流周圍存在磁場,電流通過它產(chǎn)生的磁場對磁體施加作用力(如電流通過它的磁場使周圍小磁針受力而轉(zhuǎn)動)。根據(jù)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電流對磁體施加力時,磁體也應(yīng)該對電流有力的作用。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這個推斷。
2.進行新課。
(1)通電導(dǎo)體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三
1、體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2、體驗感受摩擦力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活動準備。
課件3個,幼兒兩次實驗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出示圖片,分別是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及他們的鞋底特寫。
教師:比較一下兩雙鞋子的鞋底有什么不一樣?
(雪地靴--平面的、粗花紋、又大又重;冰刀鞋--立體的、又滑又?)。
如果換一下穿可以嗎?為什么?
二、第一次實驗操作,感知物體表面與摩擦力的關(guān)系。
1、教師:這里藏著什么秘密嗎?我們來做個實驗。
2、介紹材料和實驗方法。
(2條滑道--紙滑道和絨布滑道,2個紙筒。輕輕放上去,輕輕放手,會發(fā)生什么?
3、幼兒四人一組進行實驗。
4、交流:小紙筒從滑道上滑下來是又什么不一樣?
(距離遠近、速度快慢)并記錄(出示課件一)。
5、為什么同樣的。
紙筒會由這么不同的結(jié)果呢?
出示課件二,教師小結(jié):紙筒劃下去時,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牢牢拉住紙筒,不讓它滑下去,這種力叫做摩擦力(跟念)。
當物體粗糙時,摩擦力就大,當物體光滑時,就拉不住紙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實驗,感知。
1、實驗要求:同樣的滑道,給紙筒穿上不同的衣服(衛(wèi)生紙、瓦楞紙、毛巾),與光紙筒的比較。
2、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這樣?(毛巾最粗糙)。
四、討論:
如果登山員穿上冰刀去爬山,會怎樣?如果……會怎樣?
小結(jié):登山員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穩(wěn)步爬山,冰上運動員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
出示課件三:廁所里的防滑墊,為什么要墊?(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減少摩擦力)。
活動延伸:
出示一瓶子,老師說遇到了困難,受手太滑,打不開瓶蓋,怎么辦?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四
1.結(jié)合實例理解功率的意義,建立功率概念,得出計算公式。
2.了解功率在實際中的應(yīng)用,能進行簡單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建立功率概念的過程,學習比較的方法。
2.通過實踐活動,滲透sts的觀念。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樂于探索日常生活現(xiàn)象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建立功率的概念,滲透建立概念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按照書上的情境引入。
我們來觀察下面這幅圖,這是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需要注意到的問題。
吊車和人都是在對磚頭做功,但是有快有慢,今天我們就主要來研究做功快慢的問題。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五
空氣的密度小,所以晴天的大氣壓高,陰天的`大氣壓低,冬天的空氣干燥寒冷,空氣的濕度小,水汽的含量少,空氣的密度大,而夏天空氣的濕度大,水汽的含量多。
空氣雖是含有多種氣體的混合氣,但可簡單分為水汽和不含水汽的其他干空氣兩個部分。當把大氣變化視為準靜態(tài)過程并且無熱量交換,即不考慮云霧雨雪等形成的,大氣壓就由這兩部分產(chǎn)生的壓強相加而成,即為上述氣柱中水汽重量與干空氣重量之和。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六
1.知道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2.知道測大氣壓強的儀器有水銀氣壓計和金屬盒氣壓計;知道什么是標準大氣壓。
3.理解液體的沸點跟氣壓的關(guān)系,并能用液體的沸點跟氣壓的關(guān)系解釋一些簡單的現(xiàn)象。
(二)教具。
演示用:本章后的“小實驗”自制的水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掛圖和模型、水銀氣壓計掛圖、溫度計、燒瓶、兩用打氣筒(或大號注射器)、鐵架臺、石棉網(wǎng)、酒精燈、備有開水的保溫瓶和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fù)習。
提問:
2.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地面附近的空氣密度跟高空的空氣密度有什么不同?
3.口答上節(jié)課布置的思考題。
以上問題,學生回答后由教師糾正補充。
二、新課引入。
2.講述:根據(jù)同學們剛才回答的問題,大氣壓強是因為空氣受重力作用,又有流動性對浸在大氣里的物體有壓強。但是,地面附近空氣稠密、密度大,越到高空,空氣越稀薄,密度減小,那么地面附近和高空的大氣壓強有什么變化呢?又是怎樣變化的呢?本課將研究這些問題(教師板書課題)。
三、進行新課。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七
能力目標。
滲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體所受時,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無關(guān)因素,總結(jié)出產(chǎn)生的條件和規(guī)律.。
教學建議。
一、基本知識技能:
3、兩個物體間的滑動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成正比.。
4、動摩擦因數(shù)的大小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有關(guān).。
5、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6、靜存在最大值——最大靜.。
二、重點難點分析:
探究活動。
課題1:
內(nèi)容: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研究,寫出對于我們?nèi)粘;顒用芮邢嚓P(guān)的摩擦的認識。
可以選擇的課題建議:
1、“如果沒有,世界將會怎樣”,關(guān)于本課題,可以讓學生查找一些類似的文章并寫出感想……,對于本文的寫作形式可以不加限制。
2、“關(guān)于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作用”,本課題具有專題性質(zhì),可以針對某一方面詳細敘述,如“摩擦在體育運動中”;“摩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等等。
課題2:
內(nèi)容:通過實驗研究影響滑動大小有關(guān)的因素。
1、實驗驗證影響滑動大小的因素。
由于教師在課堂上已經(jīng)詳細的講述了影響滑動大小的因素,因此學生在用實驗研究滑動時往往對實驗的原理忽略,而注重實驗的過程和實驗的準確性,因此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實驗方案并說明為什么要如此設(shè)計,在教師指導(dǎo)下獨立完成實驗后寫出詳細的實驗報告。
2、測量滑動。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八
詳細介紹: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3.牢記標準大氣壓的值。
4.知道氣壓計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大氣壓隨高度而變及標準大氣壓的值。
(三)教學難點氣壓計的原理。
(四)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證明大氣層中存在大氣壓強的著名實驗是______。
2.將針管伸進藥液里,活塞向后拔出的過程中藥液吸入針管內(nèi)_________的作用。
3.托里拆利實驗是測量_______。做實驗時大氣壓強的值等于760毫米高汞柱的壓強,由于實驗時管內(nèi)透進少許空氣,則水銀柱的高度760毫米(填大于、等于、小于)。改用水做實驗。水柱高度是水銀柱高度的_______倍。
4.上節(jié)課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水銀柱的高度是______毫米。如果換用橫截面積大一倍的玻璃管做實驗,水銀柱的高度是_______毫米。
5.上節(jié)課測大氣壓的值時,實驗改用0.5米長的玻璃管是否可以?為什么?(學生答完后教師做重點的訂正)。
二、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大氣壓強是變化的。影響大氣壓強的因素很多,今天我們先介紹大氣壓隨高度而變。
1、學生看書。請大家看書第132頁的圖。圖中標出了在不同高度的大氣壓的值,注意高度讀作海拔×××千米,大氣壓是××××千帕。
2.學生回答。從表中所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jié)論?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但是減小得并不均勻。例如,從海拔1千米升高到2千米,氣壓減小了10千帕,而高度從海拔7千米到8千米,氣壓只減小了5千帕。
3.實驗。那么,為什么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呢?原因是越高,空氣越稀薄,空氣的密度也越小。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驗說明這一點。
一個燒瓶,用塞子塞住瓶口,在塞子穿入一根玻璃管,管的一端跟一個橡皮管相連。將燒瓶倒過來,把橡皮管的開口插入水中(操作),我們未看到什么現(xiàn)象。現(xiàn)在用抽氣機把瓶內(nèi)空氣抽出一部分,此時瓶內(nèi)空氣變得稀薄了,密度變小,用夾子夾住皮管,還像剛才一樣伸入水中,打開夾子,管內(nèi)水面上升進入燒瓶里。此實驗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瓶內(nèi)抽出部分空氣后,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梢?,空氣越稀薄,密度越小,則氣壓越小。
4.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可測出不同高度的氣壓值,列成表,那么只要測出某一高度的氣壓值,通過查表即可知道該位置的高度值。
同一地點,大氣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大氣壓還隨時間而變。一天當中,通常上午九至十時氣壓最大,下午三至四時氣壓最小。一年四季的氣壓值也不同。大陸上冬季氣壓最大,夏季氣壓較小。海洋和大陸相反,夏季氣壓大,冬季氣壓小。
由于氣壓大小跟天氣的關(guān)系極為密切,所以氣壓值對天氣預(yù)報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請大家看書第125頁的圖。這個圖是氣象中心繪制的天氣圖的等壓線。將氣壓相同的地點連成線就是等壓線。在1982年9月25日上午八時北京地面天氣圖的等壓線就是這樣繪制的。x疆北部和內(nèi)蒙古西部一條等壓線是1040百帕,它的周圍分別是1035、1030、1025百帕等。由此可知該地區(qū)是個高壓區(qū),它的東方氣壓依次減小,空氣就會由高氣壓向低氣壓區(qū)移動,可能有西風或西北風形成。往往氣壓的差越大,風力也越大。西北風是從西伯利亞吹來,北京地區(qū)的氣溫可能較低,沒有雨。當然,影響天氣的因素也是很多的,氣壓大小只是一個因素。
四、氣壓計。
正因為大氣壓是變化的,而且氣壓對天氣預(yù)報等工作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所以需要測定大氣壓的值。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1.水銀氣壓計。根據(jù)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制成水銀氣壓計。從理論上講,只要在玻璃管旁立一個刻度尺即可。使刻度尺的0刻度線對準管外的水銀面,只要讀出水銀柱的高,就可以直接得到大氣壓相當于多少毫米水銀柱的壓強。水銀氣壓計測量結(jié)果準確,但是不便于攜帶,所以它適合放在室內(nèi)。
2.無液氣壓計。(配合掛圖)。無液氣壓計也叫金屬盒氣壓計。顧名思義,這種氣壓計中沒有水銀或其它液體。這是抽成真空的金屬盒,盒的表面是波紋狀的。大氣壓變化時,盒的厚度發(fā)生變化,通過固定在盒表面的連桿等傳動機構(gòu)帶指動針發(fā)生轉(zhuǎn)動,由指針所指的刻度也讀出大氣壓的值。根據(jù)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的變化規(guī)律,在無液氣壓計的刻度盤上刻上某一氣壓值的相應(yīng)的高度值,這就是航空用的高度計。
五、標準大氣壓。
由于大氣壓是變化的,通常把等于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標準大氣壓等于1.01325×105帕斯卡,習慣上記作1.01×105帕。
六、練習和作業(yè)。
1.在某地區(qū)同時有甲、乙、丙三架飛機飛行,三個飛機上的氣壓計讀數(shù)分別是560、500、600毫米汞柱,飛行高度最大的是______飛機,高度最小的是______飛機。
2.p139,4、5。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一
測量長度妙法作文。
金老師讓我們測量教室的長度。我心想:這太簡單了,直接用尺量不就行了。金老師說不能用尺量,只能用身邊的`物體去測量。
哈哈,有了!沈吳祺想到他口袋里的糖果。他拿出糖果,往空缺里一放,剛好。第一步完成,接著第二步是測量出書本的長度和糖果的長度。兩本書共長40厘米,糖果長2厘米。最后一步,把這些數(shù)據(jù)加起來算出總和就行了。我們一共用書本量了17次,那就是17×40(厘米),再加上最后那顆糖果2厘米,答案出來了:682厘米。
(指導(dǎo)老師金明娟)。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二
(1)輪船用空心辦法,增大體積,增大受到的浮力。
問:如果一只輪船,它本身和裝的貨物總重100000牛,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它排開的水重多少牛?它排開的水的質(zhì)量是多少噸?(簡單交代什么叫排水量)。
(2)潛水艇。
演示:潛水艇掛圖,潛水艇模型。(邊講解邊板書)。
用改變水艙中水量的辦法,使?jié)撍艿降闹亓Υ笥凇⒌扔诨蛐∮谑艿降母×韺崿F(xiàn)下潛、懸浮、上浮。
(3)氣球和氣艇(讓學生看課文而后問學生)。
問:氣球、氣艇采用了什么辦法使它能夠受到空氣的浮力而升空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用充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的辦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
三、小結(jié)(略)。
四、布置作業(yè)(略)。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三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什么是彈力;。
(2)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3)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實驗分析過程。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shè)計學生活動設(shè)計。
一、彈力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跳水,蹦床,蹦極,射箭……學生觀察實驗,對彈力有了初步認識。
引導(dǎo)學生自己動手實驗:
(1)鋼尺壓彎反彈;。
(2)拉伸或壓縮彈簧。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對彈力進一步了解。
老師引導(dǎo)學生得出彈力概念。
回憶力的作用效果,悟出發(fā)生形變的物體會對施力物體產(chǎn)生作用力,即彈力。
二、測力計及其使用老師引導(dǎo)學生做實驗。學生實驗:拉伸彈簧,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說明彈簧測力計原理:在一定范圍內(nèi),受到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學生知道彈簧測力計原理。
投影儀展示彈簧測力計,請學生觀察,介紹彈簧測力計結(jié)構(gòu):
(1)最大刻度的意義;。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調(diào)整。學生了解彈簧測力計結(jié)構(gòu)。
投影儀展示各種彈簧測力計。
老師講解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其注意事項:
(1)如何調(diào)零;。
(2)測量范圍;。
(3)測量方法(伸長方向與測量方向一致,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師引導(dǎo)學生做實驗,并對學生進行指導(dǎo),糾正。學生實驗:
用彈簧測力計測鉤碼重量;。
用彈簧測力計測自己的一根頭發(fā)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與同學進行比較。
三、實驗探究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拔河,牛拉車……等圖片;。
提問:以上兩邊的力相等嗎?學生觀察錄像,思考。
引導(dǎo)學生做教材25頁圖8-3-8實驗并填空。
學生做書上實驗,補全結(jié)論。
引導(dǎo)學生對拔河、牛拉車進行分析。學生分析討論總結(jié):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
四、課堂小結(jié)通過多媒體展示,老師講解,以及學生自己動手試驗,使學生知道了什么是彈力,掌握了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以及用法;通過實驗探究對相互作用力的關(guān)系有一定了解。
五、課堂作業(yè)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練習。
【實踐活動】。
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自制橡皮筋測力計。
【教學反饋】。
本節(jié)教學活動應(yīng)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dǎo)下,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的過程。在參與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觀察中思考、學習。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四
a.托盤天平b.桿秤c.彈簧秤d.電子秤。
2.有關(guān)彈簧秤的使用,錯誤的是[]。
a.每個彈簧秤都有測量的最大值。
b.測量后應(yīng)檢查指針能否回復(fù)原零位。
c.測量時要防止彈簧與底板摩擦。
d.測量時彈簧秤要保持豎直位置。
3.測一個約6n力時,應(yīng)選用最恰當?shù)膹椈沙右?guī)格是[]。
a.量程10n,最小刻度值0.2n。
b.量程5n,最小刻度值0.1n。
c.量程15n,最小刻度值0.5n。
d.上述三個彈簧秤都可以用。
a.70nb.10nc.35nd.20n。
5.如圖1所示是某次測力時的彈簧秤示意圖。其最大測量力是______n,最小刻度值為______n,指針位置表示力的大小為______n。
6.彈簧秤在未使用時,指針應(yīng)與______對齊,加在彈簧秤上的力不允許______。測量后應(yīng)觀察______。
1.c2.d3.a(chǎn)4.d。
5.4,0.2,2.4。
6.零刻度,超過量程,指針能否恢復(fù)到零位。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五
教學要求:
1.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對牛頓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
2.知道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構(gòu)造.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教具:拉力器,彈簧測力計。
學生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木塊,長木板,一根頭發(fā)、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5分鐘)。
請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到講臺前,分別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學觀察,然后回答:
1.彈簧為什么伸長了?
2.兩位同學拉彈簧時,彈簧的伸長相同嗎?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學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歸納:拉力使彈簧伸長;拉力大小不同,彈簧的伸長不同;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大.利用彈簧的伸長可以測量力的大小。
二、力的單位(5分鐘)。
國際上通用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為紀念牛頓而命名。
板書:1.力的單位;牛頓。
拿起2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n。
提起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的力約為10n。
舉起20kg的小孩的力約為200n。
三、彈簧測力計(10分鐘)。
說明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根據(jù)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制成。
讓學生拿起彈簧測力計,觀察它的構(gòu)造:彈簧、指針、外殼、刻度、掛環(huán)、掛鉤。
介紹使用方法:
2.使用注意事項: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過量程、
3.討論“想想議議”中的問題.。
四、學生實驗: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20分鐘)。
讓學生先閱讀課本實驗部分,然后按步驟進行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在筆記本上.實驗中教師巡回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分度值:
水平拉木塊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塊的力:
拉斷頭發(fā)的力:
五、小結(jié)。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六
1.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在國際單位制中它的單位是________。
2.一個燈泡的電阻為484ω,接到照明電路中,通過這個燈泡的電流是____a,通電lh,這個燈泡消耗了__________j的電能。
3.一只燈泡標有“36v,40w”的字樣,這說明燈泡的__________是36伏,燈泡的__________是40瓦。
4.將標有“220v,750w”的微波爐接在電壓為220伏的電路上,正常工作時,通過它的電流是__________安,它的電阻是__________歐,這個微波爐2分鐘共消耗的電能是__________焦。
5.一臺電焊機正常工作半小時共消耗了1.5kw·h的電能,那么這臺電焊機的電功率為__________w。
6.以下各單位中不是電功率單位的是()。
a.千瓦時b.焦/秒c.瓦特d.伏特o安培。
7.日常生活中所說的1度電的“度”是下列哪個物理量的單位()。
a.電功b.電功率c.電流d.電壓。
8.關(guān)于電功和電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七
課時:1課時.。
教學要求:
1.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對牛頓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
2.知道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構(gòu)造.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教具:拉力器,彈簧測力計.。
學生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木塊,長木板,一根頭發(fā).。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5分鐘)。
請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到講臺前,分別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學觀察,然后回答:
1.彈簧為什么伸長了?
2.兩位同學拉彈簧時,彈簧的伸長相同嗎?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學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二、力的單位(5分鐘)。
國際上通用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為紀念牛頓而命名.。
板書:1.力的單位;牛頓.。
拿起2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n.。
提起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的力約為10n.。
舉起20kg的小孩的力約為200n.。
三、彈簧測力計(10分鐘)。
說明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根據(jù)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制成.。
讓學生拿起彈簧測力計,觀察它的構(gòu)造:彈簧、指針、外殼、刻度、掛環(huán)、掛鉤.。
介紹使用方法:
2.使用注意事項: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過量程.。
3.討論“想想議議”中的問題.。
板書:2.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
四、學生實驗: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20分鐘)。
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分度值:
水平拉木塊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塊的力:
拉斷頭發(fā)的力:
五、小結(jié).。
教案示例·力的測量由收集及整理,請說明出處。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八
問:如果一只輪船,它本身和裝的貨物總重100000n,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它排開的水重多少牛?它排開的水的質(zhì)量是多少噸?(簡單交代什么叫排水量)。
(2)潛水艇。
演示:潛水艇掛圖,潛水艇模型.(邊講解邊板書)。
用改變水艙中水量的辦法,使?jié)撍艿降闹亓Υ笥?、等于或小于受到的浮力.?BR> (3)氣球和飛艇(讓學生看課文而后問學生)。
問:氣球、飛艇采用了什么辦法使它能夠受到空氣的浮力而升空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用充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的辦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
三、小結(jié)(略)。
四、布置作業(yè)(略。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九
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液體中某一點的壓強與其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與液體的質(zhì)量、體積無關(guān)。這是由于液體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流動性:液體對容器側(cè)壁有壓強,是因為液體具有流動性。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是因為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液體壓強原理可表述為:“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各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產(chǎn)生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
4、知道影響動摩擦因數(shù)的因素;
能力目標。
情感目標。
教學建議。
一、基本知識技能:
3、兩個物體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成正比.。
4、動摩擦因數(shù)的大小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有關(guān).。
5、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6、靜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最大靜摩擦力.。
二、重點難點分析:
教法建議。
一、講解摩擦力有關(guān)概念的教法建議。
1、可以讓學生找出生活和生產(chǎn)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2、讓學生思考討論,如:
(1)、摩擦力一定都是阻力;
(2)、靜止的物體一定受到靜摩擦力;
(3)、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
二、有關(guān)講解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教法建議。
3、動摩擦因數(shù)()是一個無單位的物理量,它能直接影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和受力情況.。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一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物體間相互摩擦會產(chǎn)生摩擦力。
2、能與同伴合作實驗、觀察、記錄不同材質(zhì)對摩擦力大小的變化。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物體間相互摩擦會產(chǎn)生摩擦力。
難點:能與同伴合作實驗、觀察、記錄不同材質(zhì)對摩擦力大小的變化。
三、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
1、兩種不同表面的“斜坡滑梯”。
2、粘有狐貍的木塊16塊。
3、普通木塊、粘有光滑即時貼的木塊、粘有砂紙的木塊、粘有皮筋的木塊總共16塊。
4、光滑斜坡與草地粗糙斜坡玩具4組、光滑斜坡玩具4組。
5、記錄表、活動課件。
經(jīng)驗準備:
1、活動前教師可讓幼兒體驗?zāi)Σ亮ΜF(xiàn)象,如:嘗試在草場地面上推小木箱,可以用什么方法讓小木箱更好推?(可放進小推車里)初步感受摩擦力產(chǎn)生時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感受,初步了解身邊與其相同現(xiàn)象的事物。
2、幼兒有用各種符號記錄來表達自己想法的經(jīng)歷,會用符號以及數(shù)字等方式進行記錄。
3、家長在家中與幼兒通過觀看新聞等方式對中國的科學技術(shù)有所關(guān)注和了解。
四、活動過程:
1、出示《母雞蘿絲去散步》圖片,教師講述故事引出科學實驗。
(1)出示母雞蘿絲和狐貍路過稻草堆、路過池塘的故事圖片,教師講述故事。
(2)出示母雞蘿絲和狐貍越過柵欄的故事圖片。
提問:狐貍跳進了山坡上的小車里,你們猜,狐貍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2、實驗:小狐貍滑斜坡,探究不同光滑程度的滑道摩擦力是不同的。(1)教師出示教具,兩個相同高度的斜坡,一個斜坡表面光滑,一個斜坡表面是人造草地,引導(dǎo)幼兒猜測實驗。
提問:如果你是狐貍,你會選擇從哪個斜坡上快速的滑下來抓住母雞蘿絲呢?為什么?那就讓狐貍來試一試吧!
(2)教師提出實驗要求,幼兒進行實驗驗證。
提問:狐貍在哪個斜坡上滑的快?跟你們剛剛猜測的結(jié)果相同嗎?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要求:狐貍要從紅色線的起點同時出發(fā),來比較一下哪一個斜坡滑的快,哪一個斜坡滑的慢。
(3)教師梳理提升幼兒經(jīng)驗。
小結(jié):當狐貍從斜坡滑下去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它下滑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因為長滿草地的斜坡表面粗糙,所以它的摩擦力大,狐貍下滑的就慢;而狐貍從光滑的斜坡滑下去時,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就小,所以狐貍下滑得快。
3、分組實驗:小狐貍有辦法,發(fā)現(xiàn)不同材料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大小不同并記錄表格。
(1)幼兒自由討論增加摩擦力的方法。
(2)出示光滑斜坡玩具,幼兒分組用不同材料底面的小狐貍操作實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表格。
提問:哪些材料下滑的比較慢?哪些材料下滑的比較快?誰來與小朋友們分享一下你的實驗結(jié)果?(請2~3名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
小結(jié):原來橡皮筋、砂紙這些材料表面粗糙,下滑時增大了與光滑斜坡之間的摩擦力,下滑速度就會變慢,而光滑的即時貼和小木塊等材料表面光滑,下滑時減小了與光滑斜坡之間的摩擦力,下滑速度就會變快。
(3)幼兒分組比賽游戲,找出摩擦力最大的材料和摩擦力最小的材料并用數(shù)字排序的方法表征在表格里。
(4)幼兒分享游戲結(jié)果,教師小結(jié)提升。
4、結(jié)合故事情節(jié),嘗試運用摩擦力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講述故事結(jié)果,提升幼兒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2)觀看圖片,嘗試運用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觀看視頻,了解摩擦力更廣泛的應(yīng)用。
小結(jié):摩擦力的本領(lǐng)真大!隨著我們中國科技發(fā)展的不斷強大,科學家運用減少摩擦力的方法制造出了高鐵、動車、磁懸浮列車等,我們國家自主設(shè)計的空中客車也是利用減少摩擦力的方法使空中客車又快又穩(wěn)的飛行,把我們安全的送到目的地,我們中國的科學家真是太棒了!希望小朋友們長大后也能像他們一樣,運用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出一份力,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課后反思。
《摩擦力》選自大班《山東省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教師用書》。
第六主題《世界真奇妙》中的一節(jié)科學活動,是幼兒在對周圍常見的科學現(xiàn)象了解的基礎(chǔ)上又加深了探索的興趣。
本節(jié)活動讓幼兒通過“猜一猜、試一試、玩一玩、比一比”,發(fā)現(xiàn)摩擦力這一科學現(xiàn)象,通過探索實驗知道摩擦力與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并能遷移經(jīng)驗,回憶起生活中運用到的摩擦力現(xiàn)象。
活動亮點一:故事貫穿,增加活動趣味性。
《指南》中指出:“要注重領(lǐng)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币虼宋以诒敬慰茖W活動中,我運用了繪本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中的故事情節(jié),沿著“狐貍從山坡上滑下來”引起小朋友們猜測:狐貍從光滑的山坡上滑下來速度快還是從長滿草地的山坡上滑下來速度快?引發(fā)幼兒動手操作實驗的興趣。
活動亮點二: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摩擦力產(chǎn)生的原因。
《指南》科學領(lǐng)域中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痹诨顒拥倪^程中,幼兒對摩擦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幼兒之間在反復(fù)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原來“小狐貍”從山坡上滑下來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下滑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
活動亮點三:游戲?qū)嶒灒滥Σ亮Φ拇笮∨c物體表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
《指南》科學領(lǐng)域中指出:“引導(dǎo)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被顒又?,將幼兒分組進行游戲比賽,來實驗一下粗糙程度、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下滑速度的快慢,在幼兒激烈的比賽聲中,孩子們得到了答案,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原來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而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活動亮點四:多媒體感官,回憶已有經(jīng)驗,感知摩擦力在身邊的用處很大。
活動最后,請幼兒回憶在生活中自己見到的摩擦力現(xiàn)象,再次提升幼兒對摩擦力的興趣,通過播放視頻,豐富幼兒對摩擦力更多更廣的認識,了解中國科學家運用摩擦力為我們制造出來的動車、高鐵、磁懸浮列車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感受中國科技發(fā)展的偉大,產(chǎn)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并體會到摩擦力的本領(lǐng)真大!
本次活動還存在不足之處:應(yīng)給幼兒充足的時間探索實驗,充分驗證自己的猜測;最后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缺乏趣味性,在運用視頻的基礎(chǔ)上,添加一個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結(jié)束活動后還有繼續(xù)探索摩擦力的興趣。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二
2.知道通電導(dǎo)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guān),改變電流方向或改變磁感線方向,導(dǎo)體的受力方向隨著改變。
3.知道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轉(zhuǎn)動的道理。
4.知道通電導(dǎo)體和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是消耗了電能,得到了機械能。
5.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推理、歸納、概括物理知識的能力。
(二)教具。
小型直流電動機一臺,學生用電源一臺,大蹄形磁鐵一塊,干電池一節(jié),用鋁箔自制的圓筒一根(粗細、長短與鉛筆差不多),兩根鋁箔條(用透明膠與鋁箔筒的兩端相連接),支架(吊鋁箔筒用),如課本圖12-10的掛圖,線圈(參見圖12-2),抄有題目的小黑板一塊(也可用投影片代替)。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本章主要研究電能;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我們研究了獲得電能的原理和方法,第三節(jié)我們研究了電能的輸送。電能輸送到用電單位,要使用電能,這就涉及到用電器,以前我們研究了電燈、電爐、電話等用電器,今天我們要研究另一種用電器--電動機。
出示電動機,給它通電,學生看到電動機轉(zhuǎn)動,提高了學習興趣。
提問:電動機是根據(jù)什么原理工作的呢?
講述: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奧斯特實驗的發(fā)現(xiàn)--電流周圍存在磁場,電流通過它產(chǎn)生的磁場對磁體施加作用力(如電流通過它的磁場使周圍小磁針受力而轉(zhuǎn)動)。根據(jù)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電流對磁體施加力時,磁體也應(yīng)該對電流有力的作用。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這個推斷。
2.進行新課。
(1)通電導(dǎo)體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三
1、體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2、體驗感受摩擦力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活動準備。
課件3個,幼兒兩次實驗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出示圖片,分別是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及他們的鞋底特寫。
教師:比較一下兩雙鞋子的鞋底有什么不一樣?
(雪地靴--平面的、粗花紋、又大又重;冰刀鞋--立體的、又滑又?)。
如果換一下穿可以嗎?為什么?
二、第一次實驗操作,感知物體表面與摩擦力的關(guān)系。
1、教師:這里藏著什么秘密嗎?我們來做個實驗。
2、介紹材料和實驗方法。
(2條滑道--紙滑道和絨布滑道,2個紙筒。輕輕放上去,輕輕放手,會發(fā)生什么?
3、幼兒四人一組進行實驗。
4、交流:小紙筒從滑道上滑下來是又什么不一樣?
(距離遠近、速度快慢)并記錄(出示課件一)。
5、為什么同樣的。
紙筒會由這么不同的結(jié)果呢?
出示課件二,教師小結(jié):紙筒劃下去時,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牢牢拉住紙筒,不讓它滑下去,這種力叫做摩擦力(跟念)。
當物體粗糙時,摩擦力就大,當物體光滑時,就拉不住紙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實驗,感知。
1、實驗要求:同樣的滑道,給紙筒穿上不同的衣服(衛(wèi)生紙、瓦楞紙、毛巾),與光紙筒的比較。
2、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這樣?(毛巾最粗糙)。
四、討論:
如果登山員穿上冰刀去爬山,會怎樣?如果……會怎樣?
小結(jié):登山員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穩(wěn)步爬山,冰上運動員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
出示課件三:廁所里的防滑墊,為什么要墊?(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減少摩擦力)。
活動延伸:
出示一瓶子,老師說遇到了困難,受手太滑,打不開瓶蓋,怎么辦?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四
1.結(jié)合實例理解功率的意義,建立功率概念,得出計算公式。
2.了解功率在實際中的應(yīng)用,能進行簡單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建立功率概念的過程,學習比較的方法。
2.通過實踐活動,滲透sts的觀念。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樂于探索日常生活現(xiàn)象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建立功率的概念,滲透建立概念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按照書上的情境引入。
我們來觀察下面這幅圖,這是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需要注意到的問題。
吊車和人都是在對磚頭做功,但是有快有慢,今天我們就主要來研究做功快慢的問題。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五
空氣的密度小,所以晴天的大氣壓高,陰天的`大氣壓低,冬天的空氣干燥寒冷,空氣的濕度小,水汽的含量少,空氣的密度大,而夏天空氣的濕度大,水汽的含量多。
空氣雖是含有多種氣體的混合氣,但可簡單分為水汽和不含水汽的其他干空氣兩個部分。當把大氣變化視為準靜態(tài)過程并且無熱量交換,即不考慮云霧雨雪等形成的,大氣壓就由這兩部分產(chǎn)生的壓強相加而成,即為上述氣柱中水汽重量與干空氣重量之和。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六
1.知道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2.知道測大氣壓強的儀器有水銀氣壓計和金屬盒氣壓計;知道什么是標準大氣壓。
3.理解液體的沸點跟氣壓的關(guān)系,并能用液體的沸點跟氣壓的關(guān)系解釋一些簡單的現(xiàn)象。
(二)教具。
演示用:本章后的“小實驗”自制的水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掛圖和模型、水銀氣壓計掛圖、溫度計、燒瓶、兩用打氣筒(或大號注射器)、鐵架臺、石棉網(wǎng)、酒精燈、備有開水的保溫瓶和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fù)習。
提問:
2.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地面附近的空氣密度跟高空的空氣密度有什么不同?
3.口答上節(jié)課布置的思考題。
以上問題,學生回答后由教師糾正補充。
二、新課引入。
2.講述:根據(jù)同學們剛才回答的問題,大氣壓強是因為空氣受重力作用,又有流動性對浸在大氣里的物體有壓強。但是,地面附近空氣稠密、密度大,越到高空,空氣越稀薄,密度減小,那么地面附近和高空的大氣壓強有什么變化呢?又是怎樣變化的呢?本課將研究這些問題(教師板書課題)。
三、進行新課。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七
能力目標。
滲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體所受時,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無關(guān)因素,總結(jié)出產(chǎn)生的條件和規(guī)律.。
教學建議。
一、基本知識技能:
3、兩個物體間的滑動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成正比.。
4、動摩擦因數(shù)的大小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有關(guān).。
5、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6、靜存在最大值——最大靜.。
二、重點難點分析:
探究活動。
課題1:
內(nèi)容: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研究,寫出對于我們?nèi)粘;顒用芮邢嚓P(guān)的摩擦的認識。
可以選擇的課題建議:
1、“如果沒有,世界將會怎樣”,關(guān)于本課題,可以讓學生查找一些類似的文章并寫出感想……,對于本文的寫作形式可以不加限制。
2、“關(guān)于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作用”,本課題具有專題性質(zhì),可以針對某一方面詳細敘述,如“摩擦在體育運動中”;“摩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等等。
課題2:
內(nèi)容:通過實驗研究影響滑動大小有關(guān)的因素。
1、實驗驗證影響滑動大小的因素。
由于教師在課堂上已經(jīng)詳細的講述了影響滑動大小的因素,因此學生在用實驗研究滑動時往往對實驗的原理忽略,而注重實驗的過程和實驗的準確性,因此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實驗方案并說明為什么要如此設(shè)計,在教師指導(dǎo)下獨立完成實驗后寫出詳細的實驗報告。
2、測量滑動。
力的測量教案示例之一篇十八
詳細介紹: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3.牢記標準大氣壓的值。
4.知道氣壓計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大氣壓隨高度而變及標準大氣壓的值。
(三)教學難點氣壓計的原理。
(四)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證明大氣層中存在大氣壓強的著名實驗是______。
2.將針管伸進藥液里,活塞向后拔出的過程中藥液吸入針管內(nèi)_________的作用。
3.托里拆利實驗是測量_______。做實驗時大氣壓強的值等于760毫米高汞柱的壓強,由于實驗時管內(nèi)透進少許空氣,則水銀柱的高度760毫米(填大于、等于、小于)。改用水做實驗。水柱高度是水銀柱高度的_______倍。
4.上節(jié)課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水銀柱的高度是______毫米。如果換用橫截面積大一倍的玻璃管做實驗,水銀柱的高度是_______毫米。
5.上節(jié)課測大氣壓的值時,實驗改用0.5米長的玻璃管是否可以?為什么?(學生答完后教師做重點的訂正)。
二、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大氣壓強是變化的。影響大氣壓強的因素很多,今天我們先介紹大氣壓隨高度而變。
1、學生看書。請大家看書第132頁的圖。圖中標出了在不同高度的大氣壓的值,注意高度讀作海拔×××千米,大氣壓是××××千帕。
2.學生回答。從表中所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jié)論?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但是減小得并不均勻。例如,從海拔1千米升高到2千米,氣壓減小了10千帕,而高度從海拔7千米到8千米,氣壓只減小了5千帕。
3.實驗。那么,為什么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呢?原因是越高,空氣越稀薄,空氣的密度也越小。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驗說明這一點。
一個燒瓶,用塞子塞住瓶口,在塞子穿入一根玻璃管,管的一端跟一個橡皮管相連。將燒瓶倒過來,把橡皮管的開口插入水中(操作),我們未看到什么現(xiàn)象。現(xiàn)在用抽氣機把瓶內(nèi)空氣抽出一部分,此時瓶內(nèi)空氣變得稀薄了,密度變小,用夾子夾住皮管,還像剛才一樣伸入水中,打開夾子,管內(nèi)水面上升進入燒瓶里。此實驗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瓶內(nèi)抽出部分空氣后,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梢?,空氣越稀薄,密度越小,則氣壓越小。
4.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可測出不同高度的氣壓值,列成表,那么只要測出某一高度的氣壓值,通過查表即可知道該位置的高度值。
同一地點,大氣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大氣壓還隨時間而變。一天當中,通常上午九至十時氣壓最大,下午三至四時氣壓最小。一年四季的氣壓值也不同。大陸上冬季氣壓最大,夏季氣壓較小。海洋和大陸相反,夏季氣壓大,冬季氣壓小。
由于氣壓大小跟天氣的關(guān)系極為密切,所以氣壓值對天氣預(yù)報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請大家看書第125頁的圖。這個圖是氣象中心繪制的天氣圖的等壓線。將氣壓相同的地點連成線就是等壓線。在1982年9月25日上午八時北京地面天氣圖的等壓線就是這樣繪制的。x疆北部和內(nèi)蒙古西部一條等壓線是1040百帕,它的周圍分別是1035、1030、1025百帕等。由此可知該地區(qū)是個高壓區(qū),它的東方氣壓依次減小,空氣就會由高氣壓向低氣壓區(qū)移動,可能有西風或西北風形成。往往氣壓的差越大,風力也越大。西北風是從西伯利亞吹來,北京地區(qū)的氣溫可能較低,沒有雨。當然,影響天氣的因素也是很多的,氣壓大小只是一個因素。
四、氣壓計。
正因為大氣壓是變化的,而且氣壓對天氣預(yù)報等工作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所以需要測定大氣壓的值。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1.水銀氣壓計。根據(jù)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制成水銀氣壓計。從理論上講,只要在玻璃管旁立一個刻度尺即可。使刻度尺的0刻度線對準管外的水銀面,只要讀出水銀柱的高,就可以直接得到大氣壓相當于多少毫米水銀柱的壓強。水銀氣壓計測量結(jié)果準確,但是不便于攜帶,所以它適合放在室內(nèi)。
2.無液氣壓計。(配合掛圖)。無液氣壓計也叫金屬盒氣壓計。顧名思義,這種氣壓計中沒有水銀或其它液體。這是抽成真空的金屬盒,盒的表面是波紋狀的。大氣壓變化時,盒的厚度發(fā)生變化,通過固定在盒表面的連桿等傳動機構(gòu)帶指動針發(fā)生轉(zhuǎn)動,由指針所指的刻度也讀出大氣壓的值。根據(jù)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的變化規(guī)律,在無液氣壓計的刻度盤上刻上某一氣壓值的相應(yīng)的高度值,這就是航空用的高度計。
五、標準大氣壓。
由于大氣壓是變化的,通常把等于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標準大氣壓等于1.01325×105帕斯卡,習慣上記作1.01×105帕。
六、練習和作業(yè)。
1.在某地區(qū)同時有甲、乙、丙三架飛機飛行,三個飛機上的氣壓計讀數(shù)分別是560、500、600毫米汞柱,飛行高度最大的是______飛機,高度最小的是______飛機。
2.p1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