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精選15篇)

字號:

    總結(jié)能夠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并為自身的成長提供改進的方向。在總結(jié)中可以結(jié)合個人感受和體會,增強表達的真實性和親和力。掌握一些總結(jié)技巧和寫作方法對于寫好總結(jié)很有幫助。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一
    這個假期,我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通過家庭教育的學習我終于明白畢業(yè)證書或是高學歷都是你身份的一個象征,那些東西往往是給別人看的,而學習和充電才是最重要的,學習是一個長期堅持才會有的收獲的,學習不是給別人看,最重要的應該是個人成長了,學到的東西可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了,每個活生生的案例都在教育著我。
    小學的孩子們是不同的家庭,他們的獲得的知識層面是不同的,通過和孩子以及家長的長期接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家長和老師都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的進步自己的知識層面,不斷積累,對于認準的事情就一定做好,堅持到底。面對生活反思而不抱怨,我感到學習后的最大變化就是:心態(tài)變好了,學會了心平氣和的生活和學習,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改觀。
    自從學習家庭教育后,我時常注意我們老師和孩子家長的談話,常常會感慨很多。假如我們孩子的家長、老師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我們的孩子會怎么樣,還會這么難管教、怨,我感到學習后的最大變化就是:心態(tài)變好了,學會了心平氣和的生活和學習,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改觀。
    自從學習家庭教育后,我時常注意我們老師和孩子家長的`談話,常常會感慨很多。假如我們孩子的家長、老師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我們的孩子會怎么樣,還會這么難管教、難理解甚至是這么的害怕老師和家長嗎?孩子的問題,根在家長身上。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給孩子上課時更多的能冷靜下來去看孩子,突然發(fā)現(xiàn)孩子們所提出來的問題都是事出有因,而孩子們也不是很搗蛋了,變的很得意。他們更喜歡上我的課了,也更喜歡跟我聊天了,學習讓我更深化的明白理解和尊重他們,蹲下身子和孩子們一起玩耍,用愛的目光注視著她們,用我們溫順的手去摸摸孩子的臉蛋……這樣我們的孩子會和我們走的更近。我們需要教給他們的不單單是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應該是教會他們學會交流和溝通,用愛來教育孩子。
    學習的最初很簡單,就是為了養(yǎng)育好自己的孩子和方便工作,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化,我看到家庭教育網(wǎng)絡(luò)為社會開展做出的努力,而我作為社會的一員,我也將腳踏實地的去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希望多多去和那些有教育問題的家長進展溝通和指導,希望每一位家長都是一位很棒的家長,愿每一個得意的孩子都能因為家長的轉(zhuǎn)變而變得快樂福!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二
    孩子終于要結(jié)龍了,作為家長也感覺到可以利用寒假的時間好好陪孩子玩玩,自己也可以松綁一下,不用再每天陪孩子檢查作業(yè)和改錯,心理也和孩子似得一樣高興??吹胶⒆雍僮鳂I(yè)時,各種活動還真是不少。既然是孩子的寒假作業(yè),作為父母當然要全心全力幫助孩子,從哪著手呢?當仔細閱讀《小學寒假親子共度倡議書和征文通知》后,讓我感覺到學校和老師真是用心良苦,通過芬芳家庭建設(shè)活動,建立了孩子和父母寶寶共同成長、共同學習的平臺,用有限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知識,在這里真心的感謝學校和老師們的努力,謝謝你們!
    二年級的學生,因年齡原因,思維幼稚、好動,加上外界干擾風險因素多,如電腦游戲、網(wǎng)絡(luò)、動畫片等因素無時無刻不在造就因素著孩子的注意力,且充斥著暴力、言情等內(nèi)容,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很健康成長。閑暇時,問孩子最想做的是什么?"玩電腦"回答道,最想吃的是什么?"肯德基"回答道,唯獨對看書是只字不提。
    書是提高素養(yǎng)、升華人格的關(guān)鍵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興趣,我個人認為,有計劃的安排孩子孩子上學時間,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身心健康良好的讀書習慣,再讀好書對于孩子成長的成長而言,至關(guān)重要。
    為此我制定了我們家庭寒假期間活動計劃:
    一、每晚與孩子讀書半個小時,讓孩子明白所讀內(nèi)容與含義,父母負責解釋。
    二、每讀一本書,讓孩子談體會,寫讀后感,父母負責修改和給老師信箱投送。
    三、早起到李麗的路上播放古詩,父母負責解釋古詩含義。
    四、鍛煉孩子對好詞佳句的運用,提高作文的寫作能力,父母負責提示。
    五、定期或不定期采購新書。雖然我們家讀書活動開展的時間不大力開展長約,而且每天下班小朋友后還要拾取時間來陪孩子閱讀,有點辛苦,但是每當孩子嘴里"蹦出"一個妙詞佳句來形容某一件事情時,心理總是感欣慰無比。家長朋友們:在把人生最好的賀卡—"好書"送給孩子的同時,我們也一起投入到書香家庭的活動中來,不辜負老師的期望,密切配合,激發(fā)孩子的讀書愛好,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三
    學習完李哲老師解讀的《原生家庭》,里面播放的電視劇《都好》中的片斷,蘇明玉指著她父親蘇大強,說了一大堆抱怨的話,而她的父親默默的聽著,痛苦的忍受著,直到那句“你就是一個窩囊廢,不配結(jié)婚,不配有兒女”,讓父親想起了母親往日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語言暴力,瞬間被徹底擊垮了,他用手指著蘇明玉說:趙美蘭,你就是趙美蘭!隨后倒下。
    這個鏡頭一直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雖然是電視劇情,但活脫脫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
    沒想到,人在失去理智時那副憤怒的嘴臉是這么的丑陋,這么的可怕!蘇明玉從小受了許多的委屈,所以討厭自己的母親,并在自己18歲逃離家庭,一輩子都不想回到那個讓自己傷心家庭???,她雖然人遠離了家,遠離了母親,但她的思想、觀念、語言,甚至行事風格都與母親極像,因為,母親的一言一行早就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了蘇明玉,并且深深印在她心里,刻在了她的腦子里,所以才導致蘇明玉自己變成了那個自己最討厭的人。
    從這部電影里及李哲老師的剖析,例舉的那幾種問題家長:如,不稱職的、控制的、打擊型的等家長,也讓我想到了自己的原生態(tài)家庭。
    我的父親1951出生,如今已經(jīng)69歲了。他在他們那個年代上了初中,算的上是比較有文化的人。這里也提一提我太爺爺(也就是我爺爺?shù)陌职郑?。我太爺爺曾當過大官,可惜英年早逝;我爺爺當過醫(yī)生,因為我太爺爺?shù)脑?,連醫(yī)生也沒做成,還被劃成富農(nóng)成分,挨了斗批。
    我父親學習成績好,寫作特別的棒。但,卻因為他是家里老大,下面有弟弟妹妹四個,加上當時我爺爺醫(yī)生也沒當成了,家里條件不好,故,他只能放棄學業(yè)外出湖南懷化修鐵路,承擔起了供我姑姑、叔叔們讀書的責任,我大姑姑能上大學,就是我父親賺錢供的。
    我父親他樂善助人,喜歡結(jié)交朋友。每次朋友來家里,父親介紹我媽的時候,說的是:“這是我的內(nèi)人“。那時我還小,聽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內(nèi)人“這個詞讓我記憶猶深。
    我媽媽卻只讀了一年級的`一個學期,她很善良,但她與我父親在文化上,社交上的差異都很大,所以,沒辦法有心靈上的共鳴。故,我父親在家時,每當遇到事情,常能聽到他的嘮叨,抱怨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小時候不太理解,因為父親還經(jīng)常把情緒發(fā)泄在我們身上,我是經(jīng)常挨父親罵。導致我從小自卑、內(nèi)向、沒有安全感。后來我才理解,父親因為心里堵塞,再加上家庭經(jīng)濟條件也不好,農(nóng)活又多,他是沒辦法平衡,也是沒有辦法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需要通過這樣子的宣泄,才能達到情志通暢。所以,我就從這些陰影里跳了出來。
    父母好比是原件,家庭就如復印機,孩子就是復印件。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在我女兒企軒小的時候,潛意識里還是復制著我父母的教育方式,對我女兒吼過、罵過、打過。后來通過學習成長后,我跳出了這可怕的傳遞模式,沒有再困在里面,這是萬幸。我肯定,鼓勵自己的女兒,挖掘她的內(nèi)動力與潛能,讓她自信、陽光的成長。
    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家”文化??梢姟凹摇笔嵌嗝吹闹匾?!而“家”又是以夫妻感情融洽為代表的團體組合,只有夫妻關(guān)系好,涵養(yǎng)好,家庭和諧,家才能幸福美滿,興旺發(fā)達。在《都挺好》影片的蘇明玉的父母是不幸福的,他的父親蘇大強被她母親瞧不起,而且一輩子被她母親打壓著。
    “母親”是個神圣又偉大的稱呼!因為,要想使家庭長盛不衰,完全取決于母親這個角色。所以,才有了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以及一個女人旺三代的說法。
    那么,母親的角色如何定位?《易經(jīng)》曰:“女正位乎內(nèi),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
    ”
    男為父為乾,女為母為坤。男主外,女主內(nèi)。男人在外打拼事業(yè),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家庭幸福美滿。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自一百多年前的“三八婦女節(jié)”開始,女性為爭取更高的社會地位與話語權(quán)而發(fā)起的運動,巾幗不讓須眉,女性也能扛起半邊天,到至今,女強人越來越多。
    即便如此,女人在外面那怕再強,回到家中依然是妻子,是母親,是兒媳,所以,要時刻記住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的本質(zhì)工作,千萬不要越位。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女人就應該像水一樣,即能剛?cè)岵?,又能厚德載物,還能處下不爭,這才是女子的本色。
    當然,父親在教育中的位置很重要,要不,怎么會說,父親的肩膀是孩子通向社會的橋梁。
    因此,父母共同重視孩子的教育,才能夫妻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尾聲:
    在此,我奉勸那些一直走不出原生家庭影響而報怨父母如何如何對待自己的男女,別再陷在過去的回憶里,要想過得幸福,要想獲得成功,一定要向前看,懂得與時俱進!雖然,原生家庭對我們可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但,我們自己的人生完全是取決于自己的決定,與它人無關(guān)!
    也希望更多的父母好好學習,努力成長,跳出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讓我們的孩子幸??鞓烦砷L。(陳小玲)。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四
    天看了家庭教育里的一段內(nèi)容非常有感觸,寫下來分享一下。
    從以上可以看出這是位有智慧、耐心的.爸爸,在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規(guī)劃態(tài)度方面依照這樣一個規(guī)律:詢問并引導計劃——制定計劃——實施計劃——監(jiān)督檢查——修正改善。在上次計劃落實的基礎(chǔ)上,下次適當?shù)难娱L時間,逐步鍛煉孩子的規(guī)劃能力,不嘮叨只問了五個問題,這位家長就讓孩子養(yǎng)成了規(guī)劃的好習慣。
    通過學習覺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方法,好方法事半功倍,呵呵,會繼續(xù)學習的。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五
    通過閱讀家長學校所刊發(fā)的家庭教育閱讀材料,使我了解了如何培養(yǎng)與鍛煉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明白了指導孩子用好現(xiàn)代媒體的方法,更深刻地體會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學習過程中重要作用,為當好孩子的啟蒙老師,與幼兒園老師共同培育好孩子,現(xiàn)附上個人平時培育夢吉的心得,以期老師加深對夢吉小朋友的了解,并希望得到老師們的指正。先講講我們家的環(huán)境與成員,姥爺與姥姥和我們同住,奶奶有時也從老家過來幫著帶孩子。一家人和睦相處,幽默風趣,為夢吉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在對待孩子的成長問題上,我的宗旨是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人格完善而不失個性,自強獨立但不脫離群體。至于培養(yǎng)孩子一專多能,則取決于他的興趣與天賦,重視而不強求。從夢吉5周多的表現(xiàn)來看,他性格外向、活潑開朗,能夠融入群體,語意表達清晰,具備正常的創(chuàng)新發(fā)散思維。當然對于學齡前的夢吉來講,我當前更注重他的行為教育,雖不完善系統(tǒng),但至少讓他盡可能地明辨善惡、自立懂事。
    需他聽進去。夢吉現(xiàn)在能熟練講出“我要做堅強的孩子”、“好東西要與別人分享”、“舞臺上沒有老虎,我會勇敢”、“不能隨便伸手要東西,想得到要靠自己的努力付出”等言辭,夢吉理發(fā)時從不哭鬧,2周半后打針輸液不再喊疼(小自豪一下)。我相信當?shù)览砩钊肽X海,會影響到他的思維與行為。
    二是重習慣培養(yǎng),劃圈“定”型。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好的習慣必須從小培養(yǎng),不隨性、不“由他”。例如:見人主動打招呼;飯前便后要洗手;吃飯時必須和大家一起坐在桌邊,手邊不能拿玩具;盡可能不吃剩飯;玩具用完必須自己收拾;絕不撕扔東西發(fā)泄脾氣;上床前必須上一下廁所,喝點水;不以哭鬧求所得(例如去超市,去之前就告訴他玩具與吃的只能選一項,他會自主降低所求)。
    三是重身體力行,“獨斷專行”。做到自己洗漱吃飯、脫穿衣服、開關(guān)電燈電視電腦;敢于自己一個人睡覺,起夜時自己上廁所;橫穿馬路,大人盡量不牽手,讓他自己判斷紅綠燈與左右車輛;3周起培養(yǎng)他自己上下電梯、在小區(qū)內(nèi)玩的勇氣與能力(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
    當然,教育孩子遠不止以上所述這么簡單,相信所有爸爸媽媽都有自己的理解與做法,只要我們對孩子關(guān)愛而不溺愛,尊重而不苛求,我們的寶貝會做好出色的“自我”!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六
    自從讀了陳鶴琴的《家庭教育》一書后,感慨挺多的,方才發(fā)現(xiàn)我們教育孩子的諸多錯誤的地方。我深深地感到《家庭教育》這本書拜讀晚了,以前對于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太隨意了,現(xiàn)在我也深知教育孩子是一門需要用熱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積起來的科學學問。孩子的第一個教師是父母,家庭教育的好壞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和學校教育有著同等的重要性,兩者缺一不可。
    在《家庭教育》這本書中所提及的很多方面的內(nèi)容,放在當今社會依然實用,不愧是一本被奉為經(jīng)典的家庭教育類好書。此書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語言、以及貼近生活的實際經(jīng)歷,不僅介紹了兒童的心理特點,而且列出了若干的教誨原則與辦法。全書共十三章,從兒童的心理;學習的性質(zhì)和原則;普通教誨法;衛(wèi)生習慣;游戲與玩物;游戲就是任務(wù),任務(wù)就是游戲;告訴你為什么孩子怕和哭;怎樣學習待人接物的、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則;;怎樣責罰兒童;怎樣使孩子的精力格外充沛、為兒童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等十三個方面探討了生命生長的歷程、以及父母的職責、兒童的養(yǎng)育。她還在這本書中對于“怎樣做父母”這個問題進行了五次闡述,書中具備了很多的精辟見地和育子的實踐經(jīng)歷。
    書中詳細地講述了家庭教育的諸多原則,從一個經(jīng)歷過這些的人的視覺,在生活中,結(jié)合其他父母的經(jīng)歷以及經(jīng)驗來談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停止教育,十分實在牢靠。書中羅列了大量的所見所聞所感的案例,顯而易見的`是想通過不同案例的展現(xiàn),去震動父母去思考——好父母該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作者沒有向我們長篇累牘的介紹開發(fā)孩子如何智力、怎樣培育孩子技藝、照顧孩子生活的好方法,而是不斷的提醒我們,孩子是一團體,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雖然他們的想法不成熟、他們的情感很依賴,但他們和大人一樣需要心靈的溝通和關(guān)愛。在理解了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后,父母應該怎樣幫助他們生長,解答他們的困惑。一方面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關(guān)愛自己,審視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另一方面也要讓他關(guān)愛家人、同學以及其他需要關(guān)心和愛護的人,學會正確評價他人,要用積極、主動、開朗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
    這能夠理解,但如果搞不好就會變成溺愛,這對孩子沒什么好處。在這本書中的核心觀點:在家庭教育中,要認識和尊重兒童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大力提倡“游戲式的教育法”。陳老先生觀點:“兒童天生就是好動的、以游戲為主要的生活”,因此,我們?yōu)槿烁改笐敯凑者@一規(guī)律,“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再例如,陳鶴琴提出,給孩子適當?shù)乃苣鄼C會,兒童玩污泥,雖有時會弄臟衣服,但卻可以培養(yǎng)他們偉大的創(chuàng)造性和豐富的想象力。這樣的觀點放在我們自己對待孩子的觀點上,大多數(shù)兒童從小學就極大的縮減了玩的時間,真是令人感嘆??!
    可不要小看了孩子微妙的觀察力和超強的學習能力,這種能力有時真的超乎你的想象,在你的不經(jīng)意間,我們教孩子一套,而自己做另外一套。這樣的后果就是,兒童的是非觀會很容易混淆,對父母以后的所說也會半信半疑、不會那么言聽計從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耳濡目染到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必須做好表率作用,教育孩子待人禮貌,首先家長要反省自己為人處世如何?教育兒童要環(huán)保,不要亂扔垃圾,你們有沒有做到呢?教育孩子要禮讓,尊老和愛幼,你們自己對待爸媽長輩又是什么樣的?教育你的孩子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們的生活安排又是怎樣的?你們?yōu)楹⒆幼隽耸裁礃拥陌駱樱坑袥]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教育孩子?這要比單純生厭的口頭批評更加有鏗鏘的說服力,你的身先士卒不單影響孩子的一點一滴,更會讓他們終生受用。所以說父母們要以身作則、起到帶頭作用,言傳身教十分重要,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父母們應從自己的生活和習慣等方面改掉不良的習慣,更稱職地為人父為人母。
    在這本書里所述,教育孩子消除掉自私的心理,學會孔融讓梨的精神,不要強奪和霸占為己有,需善事曉喻,教育兒童推己及人,引導孩子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考慮,養(yǎng)成無私大氣的習慣,學習到分享比自己擁有更加有意義。
    在看《家庭教育》這本書之前,我其實并不了解陳鶴琴,更不用說理解他深刻的教育思想外延。但是,在我讀完這本書之后,陳老先生永遠無法從我的記憶中抹去,觀其書足可見其人,在汲取了書中的深刻的思想,并取得一定的啟示時,我更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向陳鶴琴那樣一如既往的堅持自己,無私的奉獻!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七
    家庭醫(yī)學是指由家庭醫(yī)生擔任主要醫(yī)療服務(wù)的家庭醫(yī)學模式。我在一本有關(guān)家庭醫(yī)學的讀書筆記中,受益匪淺。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家庭醫(yī)學的重要性,它不僅能夠為個體和家庭提供全面的醫(yī)療服務(wù),還能在整個社會健康管理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對家庭醫(yī)學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
    首先,家庭醫(yī)學對于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醫(yī)療模式下,醫(yī)生主要是針對病人的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而家庭醫(yī)學則更加注重疾病的預防和健康促進。家庭醫(yī)生不僅可以為病人提供常規(guī)的體檢和健康咨詢,還能通過定期的家庭訪問,了解到病人的家庭環(huán)境、生活習慣等因素,從而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推廣和疾病預防,降低疾病的發(fā)生率和病人的就診需求。
    其次,家庭醫(yī)學的關(guān)注重點更多地放在了病人的綜合需求上。傳統(tǒng)醫(yī)學體系過于注重疾病治療,忽視了病人的心理、社會和家庭等方面的需求。而家庭醫(yī)學則強調(diào)醫(yī)生作為家庭醫(yī)生的角色,需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個體特點,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習慣、工作環(huán)境等,從而更好地滿足他們的綜合需求。此外,家庭醫(yī)生還可以與病人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guān)系,為他們提供持續(xù)的、全面的醫(yī)療服務(wù),使病人能夠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健康狀況。
    此外,家庭醫(yī)學還強調(diào)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傳統(tǒng)的醫(yī)療模式中,醫(yī)生通常是獨立工作,很少與其他醫(yī)療機構(gòu)或?qū)I(yè)人員進行合作。而家庭醫(yī)學的核心是建立起一個協(xié)同工作的團隊,包括醫(yī)生、護士、社會工作者、物理治療師等各個專業(yè)領(lǐng)域的人員。這種團隊合作可以更好地滿足病人的綜合需求。例如,家庭醫(yī)生可以緊密地與社會工作者合作,協(xié)助病人解決經(jīng)濟、社會和心理困難。物理治療師可以與家庭醫(yī)生密切合作,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通過團隊合作,家庭醫(yī)學可以提供更加綜合、個性化的醫(yī)療服務(wù),提高病人的滿意度和治療效果。
    最后,家庭醫(yī)學對于整個社會健康管理具有重要影響。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的增加,傳統(tǒng)醫(yī)療模式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而家庭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可以為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效益。家庭醫(yī)生負責維護病人的健康,及時發(fā)現(xiàn)和干預潛在的健康問題,減少不必要的住院和就診。通過家庭醫(yī)學的推廣,可以提高整個國家的醫(yī)療服務(wù)效率,減輕醫(yī)療資源的壓力,降低整體醫(yī)療成本。因此,發(fā)展家庭醫(yī)學不僅對個體和家庭有益,也對整個社會有積極的影響。
    綜上所述,家庭醫(yī)學的發(fā)展對于疾病預防、病人綜合需求的滿足、團隊合作和整個社會健康管理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家庭醫(yī)學的實施,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個性化的醫(yī)療服務(wù),改善病人的健康狀況,降低醫(yī)療成本。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推動家庭醫(yī)學的發(fā)展,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八
    這個假期,我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通過家庭教育的學習我終于明白畢業(yè)證書或是高學歷都是你身份的一個象征,那些東西往往是給別人看的,而學習和充電才是最重要的,學習是一個長期堅持才會有的收獲的,學習不是給別人看,最重要的應該是個人成長了,學到的東西可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了,每個活生生的案例都在教育著我。
    小學的孩子們是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的獲得的知識層面是不同的,通過和孩子以及家長的長期接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家長和老師都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知識層面,不斷積累,對于認準的事情就一定做好,堅持到底。面對生活反思而不抱怨,我感到學習后的最大變化就是:心態(tài)變好了,學會了心平氣和的生活和學習,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改觀。
    自從學習家庭教育后,我時常注意我們老師和孩子家長的談話,常常會感慨很多。如果我們孩子的家長、老師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我們的孩子會怎么樣,還會這么難管教、難理解甚至是這么的害怕老師和家長嗎?孩子的問題,根在家長身上。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給孩子上課時更多的能冷靜下來去看孩子,突然發(fā)現(xiàn)孩子們所提出來的問題都是事出有因,而孩子們也不是很搗蛋了,變的很可愛。他們更喜歡上我的課了,也更喜歡跟我聊天了,學習讓我更深刻的明白理解和尊重他們,蹲下身子和孩子們一起玩耍,用愛的目光注視著她們,用我們溫柔的手去摸摸孩子的臉蛋……這樣我們的孩子會和我們走的更近。我們需要教給他們的不單單是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應該是教會他們學會交流和溝通,用愛來教育孩子。
    學習的最初很簡單,就是為了養(yǎng)育好自己的孩子和方便工作,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看到家庭教育網(wǎng)絡(luò)為社會發(fā)展做出的努力,而我作為社會的一員,我也將腳踏實地的去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希望多多去和那些有教育問題的家長進行溝通和指導,希望每一位家長都是一位很棒的家長,愿每一個可愛的孩子都能因為家長的轉(zhuǎn)變而變得快樂福!
    對于家庭教育我一直都在苦苦摸索,也經(jīng)常和家長們交流學習,可是總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夠理想。從懷孕起就沒少讀關(guān)于胎教、早教方面的書籍,自己覺得只要多看書就可以做一個好媽媽,可是當孩子出生后并且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我發(fā)現(xiàn)我所看的書遠遠不能滿足我平時的教育。
    說起教育孩子每個父母都會,但是有幾位父母能做到科學教育呢?這也是每位家長都想要學習的?!恫惠斣诩彝ソ逃稀愤@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書中有一些新型的教育新觀念,也有一些典型的成功型教育經(jīng)驗,這本書讓我發(fā)現(xiàn)我在平時的教育中有許多無知,總覺得嚴厲就可以教育出優(yōu)秀的孩子,同時也學習到教育孩子也需要科學教育,這樣我感受頗深!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時作為家長我們忽略了這點,當孩子犯了錯時我只知道訓斥,從來沒有耐心的傾聽孩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所以每次訓斥完孩子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很不服氣。
    有一次孩子們在一起玩,大人們都在客廳看電視,忽然我聽見“砰”的一聲,我馬上意識到是爸爸的花瓶,我跑過去一看還真的是,幾個孩子都說不是自己干的,只有兒子說:“媽媽是我不小心打碎的?!蔽蚁攵紱]想就開始訓斥兒子為什么不小心一點,因為是爸爸很喜歡的,所以我狠狠的批評了兒子。過了幾天我才知道不是兒子打碎的而是另一個小朋友打碎的,兒子怕那個小朋友挨吵所以自己承擔了。我當時就很后悔自己的莽撞。后來不論遇到任何事情我都會和兒子溝通,現(xiàn)在我們倆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現(xiàn)在的媽媽在教育過程中都會陷入很多的誤區(qū),比如有些媽媽無論什么事情都讓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孩子就成了“提線木偶”,并且還害怕自己的孩子會受到傷害,就限制孩子的探索和冒險精神,這樣不但無法滿足孩子的探索欲和冒險精神,同時也使孩子的運動量減少肥胖率上升。
    有些媽媽對孩子過度寵愛百般呵護,這樣孩子如同溫室里的花苗一樣稍遇風雨就難以承受。應大幅提高孩子的耐挫性,磨練他們的意志力,這樣鍛煉過的孩子將來步入社會在遇到一些挫折時就不會承受不了。
    非常感謝這本《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它給了我們一些具體、實用、專業(yè)的教育理念,我堅信通過學習我會成為一名會科學教育孩子的媽媽!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九
    你有一個漂亮的朋友嗎?她們就擁有一個這樣的完美朋友。一個幾乎胸無點墨,只勉強高中畢業(yè)的人卻能在法國的上流社會行駕自如;一個19世紀末的人做到了像漢朝的匈奴人一樣“父死子妻后母,兄終弟娶寡嫂”;一個就憑著一張嘴一支筆,就在法國社會上叱咤風云,最終擠進了第三共和國的統(tǒng)治集團的人。是的,他就是杜洛瓦。
    “人都是笨得像牛,而蠢得像驢,隨便在字典里找一個你不懂的問題問你,你就會覺得我是一個高深莫測的人……”正當杜洛瓦生計煩惱時,他遇到了早年一齊當兵的戰(zhàn)友弗雷吉埃。弗雷吉埃這一段意味深長的話語就成為了杜洛瓦飛黃騰達的開端。
    他花言巧語背后被利益熏黑的心靈,蒙蔽了他的雙眼,看不見人世的真情,對別人的關(guān)懷和憐愛,能夠視若無睹,甚至利用、踐踏,像頭野獸一般窮兇極惡地追逐名利,恰似一只永遠饑餓的獵狗,泯滅人性!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十
    本月讀了《家為何會傷人》這本書,再結(jié)合自己的家庭生活覺得感觸良多。本書主要講的是人的心理問題會導致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如夫妻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婆媳之間等,讓我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之道以及孩子如何教育的問題。作者通過一些案例展示,讓我們站在局外人的視角上,就能夠很容易看出矛盾中是非對錯。
    讀了此書讓我懂得了看問題不僅僅看問題的表面和矛盾發(fā)生的對與錯,一定要看到問題的本質(zhì),不然你根本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甚至你解決的方向也許也是錯的。我感覺我在孩子的教育上就存在這樣的問題,沒有找到問題的本質(zhì),就按表面現(xiàn)象去解決問題,搞得問題越來越糟。孩子在表達自已的情緒、感受、需求時,總是被父母忽略,甚至粗暴打斷,在孩子眼里,他覺得被父母忽視了,沒被父母重視,因而感覺自已不存在,慢慢孩子心里會形成一個破碎脆弱的自我,這種自我非常渺小與卑微,抱著這種自我去與人與社會建立聯(lián)系時,只會有被吞沒感而沒有自信。無法與人建立一份安全正常的關(guān)系,要么建立關(guān)系而失去自我,要么徹底被孤立。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圍繞著自已的感受而建立,而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圍繞著爸爸、媽媽的感受而構(gòu)建的。假自我的悲哀在于,他所有的行為小時候圍著爸爸、媽媽而轉(zhuǎn),長大了到社會上都圍著別人的感受而發(fā)的,永遠為別人而活。本書有一個核心觀點,我非常贊同。說一個人的童年時期與父母的關(guān)系,決定了他的人格,他于父母的關(guān)系模式,便是他于世界的關(guān)系模式。如果他與父母的關(guān)系是和諧健康的,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他在處理人生各種關(guān)系時便傾向于尊重、寬容、信任、樂觀,這樣的人格也容易得到愛與幸福。相反,如果孩子和父母的關(guān)系扭曲,那么他的人生便會出現(xiàn)種種問題,還會傳遞到下一代。
    解決家庭中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就要用愛來解決,無條件的愛,父母給童年的孩子,成人給家庭成員的愛;童年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愛,能讓他一生幸福,成人后從愛人那里得到的愛,能幫你徹底治療童年的傷;所以一個幸福的家庭里一定是充滿愛的。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十一
    前一段時間,因為和家人矛盾重重。不間斷的爭吵使得我精疲力竭,特意到網(wǎng)上搜有關(guān)于家庭關(guān)系的書,于是找到了這一本!
    這本書我看得很慢,一是因為當開始看書的時候,我和家人的矛盾已經(jīng)差不多理清;二是書中有很多需要我仔細去探究和回憶往事的地方。
    本書講述了許多不同家庭的縮影,從父母和子女的不合,夫妻之前失敗的婚姻,最難處理的婆媳關(guān)系,還有互相糾纏的戀人關(guān)系……讓我最頗有感觸的一個詞就是作者強調(diào)的“感受”二字!無論是父母和兒女的交流障礙,夫妻吵架之后之前冷處理,還是戀人之間無休止的爭吵。他們往往都以自己為中心,忽略另一個人的感受,又或者他們誤以為的是為他好,反而卻投射出自己內(nèi)心的需求。所以,口口聲聲說著換位思考,沒想到做起來卻是那么的難。
    作者還一直特別強調(diào),幼年時期和童年時期對一個人的整個人生有些重大的,決定性的作用。那些成人之后得的抑郁癥或是精神分裂癥患者,其主要因素都源于童年時期受到過重大傷害,比如被家人嚴重忽視,尤其是媽媽。他們把這種忽視當做是家人對他們的拋棄,他們的'心情變得壓抑卻無法發(fā)泄,所以,長大之后這種壓抑就很容易被觸發(fā),從而使他們的性格扭曲,人格崩塌。
    全書所闡述的觀點和思想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卻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家人的關(guān)系正是如此。而任何一個會傷害家人的原因,可能都是因為不夠愛,也或者說是因為不懂如何去愛。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十二
    “孩子需要從照顧他的成人眼中見到全部的自己,如此,才會產(chǎn)生一種自我感且建立完整的內(nèi)在人格。如果部分的自己被接納(例如,孩子的微笑、學話),而另一部分不被接納(例如,孩子的憤怒和哭鬧),則不被接納的部分會與自我分離。每一次我們接觸到自己不被接納的這部分時,都會感覺內(nèi)在的父母用眼神及語言拒斥它們。而這些不被接納的憤怒、攻擊和情欲等只好轉(zhuǎn)為地下活動。然而它們?nèi)跃哂谢盍Γ谖覀兊囊庾R范圍之外生存活躍?!?BR>    在案例中,月月情不自禁地哭泣的時候,她立刻止住哭泣然后自言自語的說:我錯了。靈光一閃中我的心被震撼了一下,媽媽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錯了,女孩子不能這樣……”,真的是錯了嗎?情緒也有對錯嗎?其實有時候我們對待別人的管制和批評只不過是我們對父母抗拒的延遲反應。
    “如果你既不能快樂,又不能生氣、悲傷和害怕,大概也快成為麻木無情的人了吧!”
    “當孩子為了滿足父母而封閉自己的情緒時,他們對自己的情緒失去了信心,而依賴父母的思想和感覺生活。起先是有意識地暫同父母,繼而無意識地附和,最后終將把此種依賴心態(tài)轉(zhuǎn)向其他人和外在世界,成為易受影響而沒有自我的人?!?BR>    看別人的臉色說話,看別人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行動,怕打擾別人而壓抑自己,以此來得到別人的好心情和若有若無微弱的愛護。這是小時候我們?yōu)榱松娑暤玫哪J剑F(xiàn)在都變成了盔甲,我們在其中而不自知。小象已經(jīng)成為了大象,成為大象的我們依然被一個細細的繩子束縛著,不自知也是不敢面對內(nèi)心的疼痛。
    艾瑞克森在《人與社會》一書中說:“羞愧感使人過度控制自己而發(fā)展出過分早熟的良知。他重復做一些事情,并非對事物進行試驗與探索,而是自身受制于重復的.行動不能自己,借著固執(zhí)及瑣碎的控制獲得權(quán)利感……這種膚淺的勝利完全是嬰兒模式強迫性行為的延續(xù),也是日后只重事物表面而忽略精神內(nèi)涵的原因?!?BR>    控制自己也控制他人,控制得到的是對安全感的擁有,麻木的自己借助控制來獲得小小的勝利感,而知道自己還活著,麻木地活著。無意識地開始新的行為,不敢冒險嘗試。所以強迫性的控制,或發(fā)怒或壓制或冠冕堂皇或淚水漣漣。
    當我生氣時就會感到自己仿佛在犯罪一般,因而覺得自己很不好。同樣的情形也會發(fā)生在感到害怕、悲傷及快樂的時候。
    這個情況不只在我身上有,在別人身上也存在,但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察覺了,情緒也是一種感覺的表現(xiàn),是一種能量,雖然有時候會用攻擊的形式表達,但情緒不但是無錯的,還是一種推動我們改變的能源,所以我尊重并接受自己的情緒。
    送給自己一句話:親愛的,你已經(jīng)長大了,你有能力照顧自己,你無需犧牲自己來獲得愛,想哭的時候就哭,想笑的時候就笑,想說的時候就說吧。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十三
    這兩天我進行了斷舍離行動,扔掉了一些衣服和女兒的玩具,整理了書桌,把關(guān)于教育的書籍放在一起,計劃一本接一本重新閱讀,寫讀書筆記。
    第一本是陳鶴琴著的《家庭教育與父母教育》。這是我15年在網(wǎng)上買的,之前通讀了一遍,現(xiàn)在再看,仍是覺得針對小寶開始的注意事項非常全面。家有小寶的父母可以在網(wǎng)上買本看看。
    如果早讀他的書幾年,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雖然我的女兒已經(jīng)錯過最佳教育時期,我還找到幾條她現(xiàn)在還是需要的記錄下來,特別提醒自己注意培養(yǎng)好的習慣。這些其實都是父母在做在學,才能真正幫到孩子的。
    第一點:做父母的應當教訓小孩子顧慮別人的安寧。
    第二點:做父母的須禁止小孩子作偽。
    第三點:教小孩子服從。
    第四點:教小孩子愛人。
    全書通俗易懂,講得都是案例,一百多條舉例當中,在兒子一鳴那兒的就占了73條之多,他把學來的家教知識在兒子身上印證,自己的學說也在兒子身上實驗,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卡爾·威特的教育。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陳鶴琴先生說不要驟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戲或停止工作。他舉了一個例子:
    知新的母親很明白知新的心理;她也很能體貼知新的意思;而知新也很愿意聽她的話。一日早晨,知新同她4歲大的妹妹玩弄積木,搭橋砌屋,玩得很高興,他母親走來看見他同他妹妹倆玩得這樣有趣,就笑嘻嘻地稱贊了他們幾句,并且對他們說:“我們要吃點心了,我再給你們5分鐘功夫,你們快點玩,玩好就把積木放在原處?!?BR>    就是這樣簡單地幾句話,讓孩子有了一個心理預期,比命令式的驟然制止要強多少倍,我們成人在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如果被告知立刻停止,也是有諸多的不愿意,孩子更是如此,但是給他留有一個時間,讓他緩沖一下,他也就接受了。
    陳鶴琴先生說:做父母的不應當對孩子多說“不!不!”,事屬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倘使不論事情的可否,竟一味去禁止他,那么小孩子就會茫然不知所措。
    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如此豐富,如果我們用粗糙、粗暴去對待孩子,孩子的成長勢必會受到影響,既不能無原則溺愛,也不能太嚴厲,語言要柔和,行為要嚴格。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十四
    第一次讀心理學的書,收獲還是蠻多的,讓我在一個個案例中,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人只有更理解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與他人相處,原生家庭帶來的一些問題,后期不管自己多努力,也難以填補內(nèi)心的空白。
    1.中國人缺乏自我,缺乏靈魂的寄托,是有普遍性的,跟家庭生活水平?jīng)]有關(guān)系。父母會把自己某個階段,或者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且,當人的物質(zhì)生活到底一定的高水平,大多數(shù)人的精神層面也越來越匱乏,這時候孩子便成為父母的精神寄托,孩子的成長變化,會給父母帶來刺激,讓他們覺得生活是新鮮的,是有期盼的。
    2.生命的意義在于選擇,當一個人不斷為自己的人生作選擇時,那么不管這些選擇是對是錯,他的生命都會因為自主選擇而豐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會不斷增加。只有作過選擇,一個人才算活過。假若這個人的一生中都是別人在替他作選擇,那么他的生命就沒有意義,不管別人給了他多少東西,不管那些選擇從理性上看多么“正確”,他都會因此而虛弱無力。
    3.人們經(jīng)常過高估計自己,以為自己會很瀟灑,其實情感是最玩不起的。
    家庭讀書筆記心得篇十五
    中國人是不善于給予愛和表達愛的。
    “缺愛”成了萬惡之源。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
    “三歲看老”,的確一個人五歲之前和父母的相處關(guān)系為ta以后的人生埋下伏筆。
    得到足夠的愛和關(guān)注,會朝著健康的各種關(guān)系發(fā)展,即使遇到各種變故,也較容易面對;缺乏愛和關(guān)注,長期和母親分離,與社會各方面的鏈接就會就比較脆弱,較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疾病。比如焦慮、抑郁、精神分裂等等。
    父母與孩子之間、夫妻之間、人人之間,都要關(guān)注對方的“感受”。所謂感受,就是感同身受,就是共情,就是我體會到了你的體會,痛苦著你的痛苦。這樣傾訴一方或是問題一方才會感覺到被理解,被支持,被愛。不要以你以為對的方式或是解釋或是社會公認的對的方式去“強迫”對方接受你的愛和付出。這樣就會像,一只兔子愛上一只貓,它天天給貓胡蘿卜吃,但是貓卻越來越疏遠它,兔子還委屈的哭訴,“我把自己最愛吃的都給了它,我難道還不夠愛它嗎?”所以愛要用對方式方法,不要一方面的想當然。
    方式不對,孩子會叛逆,夫妻會反目,朋友會疏離。
    所以要給予愛,要讓愛流通。要讓母嬰關(guān)系健康正常,要讓中國家庭關(guān)系和諧美好。
    讀了本書會讓人開始認識自己,探究生活問題根源,解析當下中國家庭很多方面的問題。
    我們的童年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現(xiàn)在和未來卻可以在我們有意識的關(guān)注下悄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