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優(yōu)秀19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過程應注重反思和調(diào)整,不斷提升教學設(shè)計和組織能力。教案編寫要注重教學資源的利用,包括多媒體、教具、實物等。小編為大家分享了一些教育教學網(wǎng)站上的教案資源,供大家參考借鑒。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一
    1、 學唱、表演、創(chuàng)編歌曲。
    2、認識中外樂器及了解其音色。
    能用輕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小音樂家》并進行簡單的歌曲表演。
    初步認識小提琴、吉他、圓號等樂器并了解其音色。
    通過當一名小音家,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音樂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歌曲情緒處理,創(chuàng)作歌詞。
    歌曲《我是小音樂家》是一首曲調(diào)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歌曲生動地表達了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聲“我是小小音樂家”。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jié)構(gòu),弱起節(jié)拍貫穿全曲。第一樂句從弱起開始,四度跳進旋律上行,繼而下行,曲調(diào)流暢,情緒歡悅,即刻點明了主題“我是小小音樂家。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僅在節(jié)奏上作了緊縮的變化。第三樂句的五度跳進和附點節(jié)奏的連讀出現(xiàn),級進的旋律配以樂器演奏時發(fā)出的象聲詞使得歌曲的情緒歡快而又熱烈。第四樂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讓孩子們盡情表現(xiàn)歌曲的歡快。歌曲的旋律輕松活潑、賦有感染力;在歌詞中又向?qū)W生介紹了英國——倫敦、德國——柏林、法國——巴黎,吉他——彈奏、提琴——拉奏、法國號——吹奏等知識。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觀賞中國民族管選樂團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的《拉德斯基進行曲》
    3.說一說:請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樂器。
    4.演一演:請生上臺模仿自己熟悉的樂器的演奏。
    二、節(jié)奏練習
    師:今天老師帶來三樣樂器讓同學們聽聽,但是要先唱對下面的節(jié)奏才行哦
    5 3 1 21| 5 3 1 2 1||
    三、新歌教學
    (一)聽一聽:
    1、初聽歌曲。以“聽”為途徑,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熟悉。
    生:吉他(倫敦)、提琴(柏林)、法國號(巴黎)。
    2、 感知樂器形象、熟悉樂器音色、了解演奏姿勢
    生通過觀看課件,認識樂器的形象,熟悉樂器的聲音,了解樂器的演奏姿勢。
    師:看過了大屏幕,大家一起與老師進行一段律動吧!
    啟發(fā)學生隨音樂進行模仿,媒體播放《我是小音樂家》的范唱。
    (二)唱一唱:
    1.教師范唱、學生復聽。
    教師進行有表演的范唱。學生拍手律動為老師伴奏。
    生:歌曲中用了“勃隆 砰砰砰;地隆砰砰砰;嘟隆 砰砰砰”來模仿樂器的聲音。
    2.師:我們也用最好的聲音來模仿。
    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強調(diào)聲音的彈性與聲音的位置。并配合電子琴進行練習。
    師:唱前半段,
    生(接唱):勃隆 砰砰砰、勃隆 砰砰砰、勃隆砰砰砰砰砰……
    3、熟悉旋律,鞏固聲音練習。
    教師電子琴伴奏,教師與學生配合演唱歌曲。
    4、完整演唱
    師:用最好聽的聲音來演唱歌曲。學生加律動演唱全曲。
    三、教學拓展:
    (一)猜一猜:
    師模擬演奏一種樂器,生猜猜這是什么樂器。
    (二)編一編:
    請生當小音樂家,根據(jù)自己喜愛的樂器為歌曲編歌詞并唱一唱。
    四、教學尾聲
    在學生記住歌詞的基礎(chǔ)上,師生邊演唱歌曲,邊欣賞倫敦、柏林和巴黎的特色風光,在歌聲中感悟音樂無國界的美妙,體會音樂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二
    1.感受歌曲熱烈歡快的情緒。
    2.學習簡單的'秧歌舞,能夠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3.通過演唱歌曲,使學生了解祖國多民族文化,從而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一、導入。
    二、學習歌曲(《秧歌舞》動畫欣賞)。
    1.聽音樂練習十字步。
    2.學習歌曲。(《秧歌舞》歌曲學習)。
    (1)播放《秧歌舞》音頻,學生聽音樂旋律走十字步。
    (2)學生演唱歌曲旋律。
    (3)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教師指導:指導學生按照節(jié)奏朗讀歌詞,感受歌詞表現(xiàn)的熱烈情緒。
    (4)演唱歌曲歌詞。
    1.歌表演。
    2.學習簡單的秧歌舞。(民間秧歌舞視頻欣賞)教師指導:指導學生手的動作與腳配合。
    四、課堂小結(jié)。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插圖,說一說圖上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小朋友。
    2、你還知道那些少數(shù)民族?
    二、范唱。
    1、教師范唱:
    教師簡介這些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地區(qū)和音樂風格(同學知道也可請同學們自身介紹)。
    2、錄音范唱:請同學們重點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提示歌曲演唱順序。
    2、教師反復播放范唱錄音(2-3遍),讓同學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
    4、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啟發(fā)同學有感情、有語氣的演唱歌曲。
    五、啟發(fā)同學創(chuàng)遍動作表示歌曲。
    六、自我評價。
    七、教學反思:不同的歌曲在教學內(nèi)容的布置上應要有所不同,例如:一首曲調(diào)節(jié)奏非常簡單的歌曲就適合進行視譜教學,而一首曲調(diào)優(yōu)美節(jié)奏復雜的歌曲就不適合,而一首民歌小調(diào)要更多地發(fā)揮教師范唱作用。重點在于用歌聲去表示歌曲的風格特點。
    本課教學中的鞏固教學(即創(chuàng)編動作),極大地提高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由于歌詞內(nèi)容很易理解,音樂形象鮮明,所以是個極佳的歌扮演曲目。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歌曲《中國娃娃》《最美麗》。
    2、節(jié)奏練習《山泉、小溪、大河》。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中國娃娃》激發(fā)同學的愛國熱情。
    2、通過欣賞歌曲《最美麗》能聽辨出齊唱、合唱、輪唱的演唱形式。
    3、通過節(jié)奏練習抒發(fā)對祖國的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二、欣賞歌曲《中國娃娃》。
    1、第一遍:請同學們聽賞歌曲的情緒,并談一談自身的`感受。
    2、第二遍:回答書上的提問(兩條大河是長江、黃河,四大發(fā)明是火藥、印刷術(shù)、指南針、造紙術(shù)、五岳是華山、恒山、衡山、蒿山、泰山)。
    3、第三遍:再次感受歌曲輕快活潑、有朝氣的情緒。
    三、欣賞歌曲《中國娃娃》。
    1、第一遍:請同學們聽賞歌曲的情緒,并談一談自身的感受。
    2、第二遍之前教師提示:這首歌曲用了齊唱、合唱、輪唱三種演唱形式,你能聽辨出來嗎?(樂曲開始為齊唱,中間為合唱,第三局部為輪唱)。
    3、第三遍:帶領(lǐng)同學聽辨三種演唱形式。請同學們考慮為什么用這么豐富的演唱形式來表示歌曲?同學回答。
    4、第四遍:再次感受歌曲中對祖國的贊美之情。
    四、活動:小小作曲家《山泉、小溪、大河》。
    1、出示山泉節(jié)奏。
    ×0×0×0×0。
    叮咚叮咚。
    2、出示小溪節(jié)奏。
    ××××××××。
    淅瀝淅瀝淅瀝淅瀝。
    3、出示大河節(jié)奏。
    ×—×-×-×-。
    4、練習完之后做三聲部的合奏。
    5、創(chuàng)編:請按上面的節(jié)奏配上doremi唱一唱、奏一奏。
    6、用自身創(chuàng)編的旋律(或選擇其他適合的音樂)為小詩伴奏。
    五、自我評價。
    六、教學反思:對于三年級的同學來說,欣賞二聲部合唱還有些困難,尤其是在沒有歌詞的前提下,所以,在教學中,我重點讓同學聽出歌詞,感受情緒,《最美麗》和《中國娃娃》兩首正好聯(lián)系起來,前一首唱了祖國最美麗,后者就細說了美麗在哪里:在于一座長城,兩條大河,四大發(fā)明和五岳……等條件幼稚時,讓同學去查閱有關(guān)四大發(fā)明、兩條大河、一座長城、五岳、六合塔等知識,會讓同學主動地掌握不少知識,另外,也讓同學了解到音樂課并非只是唱歌,它是一門藝術(shù)。包括的內(nèi)容很多,有文學、歷史、地理、詩歌等等。從而改變“音樂課就是唱歌”的錯誤觀念,提高學習興趣。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歌扮演《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2、學跳集體舞,并在學跳集體舞中學會合作。
    3、活潑有序的扮演演唱。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編練習:請同學展示自身的創(chuàng)編效果。教師和同學評價。
    2、復習歌曲《在祖國懷抱里》:教師伴奏,請同學齊唱、獨唱。教師和同學評價。
    3、感受情緒:請同學感受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歡快的情緒。
    5、感受歌曲節(jié)拍:一邊聽,一邊拍手。
    二、學習歌曲。
    1、師范唱。
    2、同學跟琴用lu哼唱。
    3、師教唱。
    4、齊唱。
    5、習維吾爾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提示同學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潑而有序。
    6、歌扮演:一邊聽歌曲,一邊扮演。
    三、、自我評價:
    四、教學反思:學會跳集體舞。這樣的課可以帶同學到室外去上。如在教室上,可以讓同學觀看更多的維吾爾族歌舞片段,還可以讓同學通過錄像了解更多的維吾爾族風土人情,激發(fā)同學興趣。要讓同學有種想去新疆旅游的欲望,這樣,民族情感、愛國主義教育都將會滲透。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四
    生:自由回答
    師:大家都說得很好。大提琴的歷史:大提琴的歷史可以追隨到16世紀末,是由15世紀的一種叫做低音維奧爾琴或膝間維奧爾琴的樂器變而來的。維奧爾琴的體積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顯,演奏時可以夾在兩膝之間,像大提琴那樣用弓拉奏。(播放《夢幻曲》為背景音樂)
    師:聆聽第一遍:音樂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請學生回答
    (有如一副淡淡的水墨畫,幽靜恬適,隨著音樂的流動心情很快變得安詳寧靜,獲得無限的滿足。)
    師:聆聽第二遍:請說說你感受到大提琴的音色是怎么樣的?(大提琴給我們帶來一種悠揚婉轉(zhuǎn)的音色。)
    (具有優(yōu)美的曲線和弧面,造型顯得柔美。直線的琴桿和琴弦,使提琴的造型顯得柔中有剛。大提前的比例感很適當,點、面、線均衡,造型完美,素有樂器中的“美男子”之稱。)
    師:高貴的大提前能夠奏樂出優(yōu)美的音樂,使人入迷。這首優(yōu)美的《夢幻曲》是德國浪漫派鼎盛期之佳作,舒曼作曲家二十八歲那年的作品。
    《兒時情景》曲集一共有十三首小曲,內(nèi)容均為描述幼小的孩子們無憂無慮地嬉戲玩耍、圍在火爐旁聽故事或是在大廳中奔跑的情景?!秹艋们肥瞧渲械牡谄呤?,它描寫了孩子玩累了,臨睡前一邊聽著媽媽唱催眠曲,一邊進入夢境,幻想著各種奇異景象。
    原曲本為鋼琴曲,后來被改編成小提琴曲或者是管弦樂曲,是八音盒中歡迎的曲子。此曲子雖然僅兩分鐘,但是旋律優(yōu)美動人,洋溢著溫馨感人的氣氛,使人深深地陶醉其中。但凡是聽過的人都會回味無窮、百聽不厭。
    孩子們剛才聽老師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作品,對作品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最后請孩子們模仿著小提琴的的樣子來演奏讓我們離開音樂教室。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五
    1、在聽賞《走過老師的窗前》后,能說出歌曲所表現(xiàn)的情緒,能設(shè)計形體動作參與歌曲表現(xiàn)。
    2、能學會《老師最理解我》,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能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能嘗試把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演唱出來。
    學會唱《老師最理解我》這首歌,并能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用打擊樂器伴奏。能將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并唱出來。
    錄音機
    一、聽賞歌曲《老師你好》
    1、聽《老師你好》的音樂進教室
    2、聆聽歌曲回答問題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里贊美了誰?
    學生回答。。。。。
    師:對,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老師你好》(看書)讓我們再認真聽一遍,邊思考兩個問題:( 1 )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深情)
    ( 2 )能用什么體態(tài)動作參與歌曲的表現(xiàn)?(中速)
    學生聽音樂并設(shè)計一些動作參與歌曲表現(xiàn)(邊欣賞,邊用體態(tài)動作表現(xiàn)歌曲,如拍手、跺腳、捻指,擺動身體等)
    二、 寫祝福語獻給老師
    師:《老師你好》這首歌曲描述了老師辛勤的勞動,贊美了老師無私的奉獻,此時此刻,你有知心的話要對老師說嗎?當教師節(jié)來臨的時候,你會為老師獻上什么祝福呢?(學生寫獻給老師的祝福話語,情 1 - 2 位同學上臺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然后同桌之間寫的祝福語交流朗讀)
    師:同學們獻給老師的祝福很精彩。這里有一位同學也獻給老師一張精美的節(jié)日賀卡。
    三、課堂小結(jié)
    1、能認真聆聽歌曲《老師你好》,感受歌曲表達的情景,理解歌曲所表達的內(nèi)容。
    2、能學會《老師最理解我》,并能用輕松明亮的聲音、活潑輕松的情緒演唱這首歌曲。
    桂林山水
    學會唱《老師最理解我》這首歌,并能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用打擊樂器伴奏。能將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并唱出來。
    錄音機
    一、聽賞歌曲《走過老師的窗前》
    1、邊聽《走過老師的窗前》的音樂邊拍手。
    2、“老師是怎樣關(guān)心、愛護我們的”等等。
    3、聆聽歌曲并回答問題(1)歌曲贊美了誰,再用談話的形式讓學生談?wù)劇白约合矏鄣睦蠋煛?。?) 欣賞樂曲第二遍,讓學生自由討論老師好在哪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3) 引導學生有禮貌地說:“謝謝你老師?!保?)欣賞樂曲第二遍,跟著樂曲輕聲哼唱。(5) 在老師帶領(lǐng)下跟著樂曲小聲地唱。
    4、聽賞歌曲并參與表現(xiàn)
    能用什么體態(tài)動作參與歌曲的表現(xiàn)
    5、寫祝福語獻給老師,去向自己班的老師和別的班的老師祝賀
    二、學習歌曲《老師最理解我》
    1、聆聽歌曲
    2、練習伴奏
    (1)出示三角鐵、碰鈴、響板、沙球、鈴鼓等樂器的節(jié)奏伴奏譜,讓學生任選一條自己喜歡的節(jié)奏,先用拍手等動作代替打擊樂器,嘗試為歌曲伴奏。
    (2)分四個大組討論交流。
    (3)全班隨樂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學唱歌曲
    師:這么好聽的歌曲,同學們一定想唱一唱,我們首先來熟悉歌詞
    ( 1 )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師生分角色領(lǐng)讀、齊讀
    ( 2 )聽錄音輕聲跟唱一次歌詞
    ( 3 )學生隨琴聲自由劃拍視唱歌譜,找出難點
    ( 4 )解決歌曲中的切分節(jié)奏,難點重點指導
    三、課堂小結(jié)
    伴隨音樂《老師最理解我》走出教室。
    1、感受歌曲《老師你好》所表達的情景,理解歌曲所表達的內(nèi)容。
    2、能學會《老師最理解我》,并能用輕松明亮的聲音、活潑輕松的情緒演唱這首歌曲。
    學會唱《老師最理解我》這首歌,并能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用打擊樂器伴奏。能將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并唱出來。
    錄音機
    一、歌曲表現(xiàn)
    1、引導學生說一說歌曲的情緒與速度
    歌曲的情緒是:歡快速度是:中速是稍快
    2、加入打擊樂伴奏表現(xiàn)歌曲
    二、嘗試填詞
    師:我們能不能將剛才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里唱出來?這首歌分為領(lǐng)唱部分和齊唱部分,你們認為祝福語填寫到哪一部分比較合適?(齊唱部分)
    師:有幾樂句?( 4 個樂句)
    師:想一想你們選擇幾條祝福語填入?可以使用重復的手法。
    以小組形式討論,然后唱一唱
    學生互評,看那一組唱得最好
    三、課堂小結(jié)
    師:這節(jié)課我們既聆聽了歌曲《老師你好》,又學會了《老師最理解我》讓我們在教師節(jié)來臨時為我們尊敬的老師獻上深深的祝福吧!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六
    1.通過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感受歌曲雄壯、神氣的進行曲風格。
    2.能用飽滿的熱情、奮發(fā)向上的情緒演唱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一、談話導入:
    課前播放歌曲伴奏,創(chuàng)設(shè)情境。
    二、新授:趣學新歌
    1.初聽歌曲第一段,感受歌曲的情緒。
    2.復聽歌曲,感知情緒和音樂節(jié)拍特點。
    3.教師范唱(或播放音頻)
    同學可以選擇喜歡的伴奏方式,比如拍手跺腳踏步等等。
    4.看課本或者音頻讀歌詞跟錄音唱
    5.編排形式表演歌曲
    三、拓展欣賞《閃閃的紅星》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很高興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讓我們向著美好的明天,好好學習,前進前進吧!下課!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七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隨音樂分角色進行表演。
    一、導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英國的小音樂家,你們聽聽他會演奏什么樂器?
    2.欣賞歌曲《我是小小音樂家》動畫。
    二、《我是小小音樂家》歌曲學習
    1.學歌詞。
    (1)老師范讀一遍歌詞,學生注意聽重音出現(xiàn)在哪里。
    (2)學生再讀一遍這一樂句,讀出重音。
    2.學唱歌曲。
    (1)學生演唱第三樂句。
    教學要求:學生演唱這一樂句時,要注意聲音輕巧有彈性。
    (2)學生和老師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詞。(學生演唱第三樂句,老師演唱其他樂句。)
    (3)學生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歌詞。注意:歌聲輕巧。
    3.歌曲表現(xiàn)。
    4.播放《我是小小音樂家》伴奏,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課堂小結(jié)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八
    本課是融音樂、文學、思品、社會等學科為一體的一堂愛心教育課。在教法上改變了以往音樂課從練聲——節(jié)奏——視唱——歌曲的固定模式,而是根據(jù)新課標的宗旨,本著全面參與、個性發(fā)展,探究、合作、創(chuàng)新等教育理念進行。這首短小的兒歌以擬人化的筆觸,給孩子們一種啟示:愛不僅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付出和奉獻,教育學生懂得愛、學會愛。
    1、上課的過程中充分利用音樂語言去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在音樂引導中自然地進行學習,在音樂活動前,用音樂進行師生問好;活動中,律動音樂、游戲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的背景音樂等,都以音樂為主;活動后,以《世上只有媽媽好》、《我的好媽媽》音樂作為結(jié)尾。
    2、通過聽、唱兩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掌握歌曲的基本節(jié)奏,熟悉歌曲的旋律,為歌曲學唱打下基礎(chǔ)。通過歌曲內(nèi)容的討論、歌詞的朗讀交流激發(fā)情感,之后過渡到歌曲的學唱,在演唱和歌表演中進一步體驗和表現(xiàn)情感。
    3.處理和表現(xiàn)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所要表達的情感,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1.用聽唱法學會演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創(chuàng)編歌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學唱歌曲,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烏鴉對媽媽的愛心,教育孩子從小尊敬、愛護老人的道理。
    1、節(jié)奏從密集到稀疏的學習。
    2、指導學生唱準音高和連音與非連音。
    3、指導學生能夠富有表情的聲音唱好歌曲。
    4、對學生進行愛心、情感教育,使之感悟、體驗愛。
    教師提問:
    1、你們都知道5月13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母親節(jié))
    2、你們都為媽媽做過些什么?(學生回答)
    3、動物也是有感情的,我們來看一看小烏鴉為媽媽做了些什么?(學生講書上
    插圖內(nèi)容)
    4、教師告訴學生“反哺”是怎么回事。
    1、教師范唱。
    事先設(shè)問:老師在唱歌曲時表情有什么變化?
    2、學生回答:小烏鴉是怎樣做的?
    3、學生聽錄音范唱。
    教師設(shè)問:小烏鴉為媽媽做了什么事?要求學生用歌詞來回答。
    4、學生再聽錄音范唱,邊聽邊輕聲念歌詞。
    5、學生隨錄音范唱輕聲跟唱。
    教師提出要求:第一遍跟唱時只能自己聽到,第二邊聽唱時,讓旁邊的同學聽到。
    6、難點解決。
    難點1:一字多音處。
    解決方法:由教師親自范唱,并告訴學生仔細聽老師的范唱,一個音向另一個音
    滑動,學生模仿。
    難點2:第五樂句高音處
    解決方法:指導學生輕聲跟唱,切忌喊唱。
    7、感情處理。
    由學生分別說出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的感情。
    學生可能說不準第二樂段的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1、學生聽音樂自編動作。
    2、請表演好的學生上臺表演。
    3、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
    學習了《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后,你們覺得自己應該向小烏鴉學習什么呢?
    我們應該怎樣來關(guān)心自己身邊的老人呢?(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實際是怎樣
    做的)。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我的好媽媽》。
    小烏鴉愛媽媽
    5 55 5| 36|5 --|3--|
    路邊 開放 野 菊花,
    4 44 4| 46 | 5--| 2--|
    飛來 一只 小 烏鴉,
    1、你是有感情的在演唱本首歌曲嗎?
    2、你是不是參與了歌曲創(chuàng)編和表演動作?
    3、在整個表演過程中你很積極投入嗎?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九
    這是一節(jié)以聲樂教學為主的綜合課。通過學生們自學、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的運用輪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現(xiàn)歌曲。
    一、導入:學生在歌曲《美麗的黃昏》的伴奏為背景音樂開始學習。
    教師可提問:這段音樂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它是幾拍子的歌曲?
    二、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
    (2)解決輪唱難點
    (3)學唱歌曲《美麗的黃昏》的曲譜:可采取個人學習或小組學習的方式。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音準和節(jié)奏及三拍子的韻律感。
    (4)學習歌詞
    (5)學習輪唱
    教師解釋輪唱的含義,并作示范。
    教師可根據(jù)學生能力分步驟進行:二部輪唱、三步輪唱。
    三、器樂練習:
    講學唱的歌曲用打擊樂器與他人合作演奏。
    教學反思:能正確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能完整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十
    1、鐘聲能喚起人們無限的遐想,本課題的四首音樂作品,都 圍繞中外特定的環(huán)境下的“音樂與自然”——鐘聲而創(chuàng)作的不同風格的樂(歌)曲,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提高審美的情趣。
    2、唱準 音高。唱準 的自然音列, 并進行實踐創(chuàng)作活動。
    3、初步感受圓號、小號等銅管樂器的音色。
    第一課時
    《鐘聲叮叮當》; 音列。
    在學唱《鐘聲叮叮當》的曲調(diào)中,唱準 音高。唱準 的自然音列,并進行實踐創(chuàng)作活動。
    《鐘聲叮叮當》是一首曲調(diào)短小精悍,旋律、優(yōu)美的兒童歌曲。6/8拍,大調(diào)式。歌詞 “叮叮當”模擬了悠揚的鐘聲,仿佛使人聆聽到美妙的鐘聲在空中回蕩。全曲只有二個樂句,基本節(jié)奏型相同,在旋律上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下移三度的模進,每樂句中都有一個四度的音程跳進,在平穩(wěn)中呈現(xiàn)出起伏,仿佛動聽的鐘聲在不斷地敲著。歌曲的合唱聲部,只運用了同音的支聲“1”、“ ”作為襯托,豐滿了悅耳的鐘聲效果,猶如交織成一曲美妙動聽的“鐘聲交響曲”,在人們耳邊久久回響。
    一、 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二、 復習:
    1、 第三課《蘇珊娜》的曲調(diào)。
    2、 第五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的曲調(diào)。(目的是為本節(jié)課中出現(xiàn)的fa si 作準備。
    三、 音名fa si do(4 7 i) 的學習
    1、 跟琴加手勢唱準三個音名的音準。
    2、 練習:你可以將這三個音重新排列并把它唱出來嗎?學生就可能會排列出4 7 i i 7 4 4 i 7 (目的是鞏固剛剛學過的三個音的音高)
    3、 利用教材中的音節(jié)圖及fa si do的手勢。唱準do--do′的音列。
    4、 做教材p29的練習:跟琴唱一唱,鞏固音列的學習。
    四、 歌曲《鐘聲叮叮當》
    1、 放歌曲的錄音,使學生獲得完整的音樂形象。
    2、 歌曲曲譜的學習:這首歌非常規(guī)則,后二句是前二句的下方二度模進,所以學好前二句,后二句曲調(diào)也迎刃而解了。第一、二句的曲調(diào)因為是音階的上行與下行,所以用聽唱與看譜相結(jié)合,幾遍就能唱好, 6/8拍的節(jié)奏用聽唱模仿進行教學,解決其難點。
    第三、四句可以讓學生在第一、二句基礎(chǔ)上,畫出圖形譜自學識譜。
    3、歌詞的學習:〈1〉自己試著將歌詞“叮當叮叮當”填上。
    〈2〉糾正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并告訴學生“v”是換氣記號,在這里要換氣,這樣,就能把這首民歌唱的流暢而有起伏。
    4、學生展示:將唱會的歌曲進行展示,其余的學生進行評價。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鍛煉學生的能力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五、 小結(jié):復習本課所學內(nèi)容,提出要求,將音列唱熟悉。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十一
    1、通過綜合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風的常識和聲音的表現(xiàn)》讓學生了解自然界的風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以及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模仿出來風在不同的力度上的聲音。能用打擊樂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級的風力音響。
    2、通過學習《風鈴》這首歌,使學生感受音樂的自然的關(guān)聯(lián),進一步鞏固節(jié)奏x xx xxxx 。
    3、能用優(yōu)美、活潑的聲音演唱《頑皮的小杜鵑》,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庫,認識和唱準5、3兩個音的音名。
    風鈴,旗,
    1、掌握3、5兩個音讓學生在掌握節(jié)奏的強弱規(guī)律
    2、能夠區(qū)分八分,四十六的節(jié)奏規(guī)律,并且能夠準確的演奏出來
    聽唱法,學唱法,創(chuàng)作法
    一、導入
    1、老師拿一串風鈴給大家看,讓學生說一說,風鈴的聲音是怎樣的。用自己的聲音來模仿一下風鈴的聲音。
    b)在中等風速下的時候
    c)在強風下的時候
    3、老師總結(jié)歸納三種情況下的節(jié)奏特點
    a)微風的時候 x x
    b)中風的時候 xx xx
    c)強風的時候 xxxx xxxx
    1、讓學生熟悉這三種節(jié)奏型。
    1)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同樣節(jié)奏模仿出來。
    2)自己創(chuàng)編幾種這三種節(jié)奏型的節(jié)奏,讓學生充分地掌握這三種節(jié)奏
    2、用風鈴的聲音來讀這三種節(jié)奏型。直接進入課題
    二、學習歌曲《風鈴》
    1、然學生聆聽歌曲一遍
    2、讓學生讀朗讀歌詞,用感情來朗讀。感受風鈴的特征是輕盈、清脆的
    3、感受“風鈴”兩個字的讀音適一高一低的,正好與本課要學習的兩個音5 3 符合
    腦的小音庫中。
    5、唱準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 5 兩個音。
    1)練習mi sol 兩個音的唱名和手號位置,讓學生感受這兩個音的手號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從手號的位置上區(qū)分兩個音的音高差別。
    2)辨別兩個音,聽到其中的一個音就用手號打出來,練習手號的反應程度
    3)做游戲,當聽到sol就站起來,聽到mi就坐下。訓練學生的反應程度。
    4)因為兩個音組成的音程是和諧音程,所以讓學生分成兩組,然后每一個組唱一個音做個簡單的和聲訓練,讓學生初步感受和聲的美妙效果。
    6、學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時候讓學生注意演唱時的狀態(tài),如:演唱時氣息、嘴型、臉部表情等。
    2)用什么樣的感情去演唱,因為三段歌詞的內(nèi)容不一樣,根據(jù)風的大小強度改變演唱時的情緒。
    3)課堂評價,學習演唱的感受
    7、課堂小結(jié)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十二
    1.這是一節(jié)以聲樂為主、律動為輔的綜合課。學生通過自學和教師指導的學習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
    2.為歌曲創(chuàng)編律動。
    1.初聽音樂,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讋痈惺愕母枨?,請同學們邊聽邊跟著樂曲的節(jié)奏打拍子。
    2.復聽音樂,同學們的節(jié)奏感真強,這一遍我們再聽的時候,請大家跟我一起做律動。
    1.范唱同學們的動作非常優(yōu)美,現(xiàn)在請大家休息休息,聽老師把這首歌曲給大家唱一遍。
    2.接龍游戲這一遍,我請同學們和老師配合,唱的部分老師來完成,說的部分請同學們來完成。
    3.學唱歌曲。請同學們跟著錄音自己學唱歌曲。
    4.指導糾正。
    5.鞏固新授。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nèi)容:
    學習歌曲《放馬山歌》 ;音樂知識:延長音。
    教學目標: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馬山歌》。
    2.歌表演《放馬山歌》。
    教學過程:
    1.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插圖,說一說圖上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小朋友。
    2.你還知道那些少數(shù)民族?
    1.教師范唱:
    教師簡介這些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地區(qū)及音樂風格(學生知道也可請同學們自己介紹)
    2.錄音范唱:請同學們重點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1.教師提示歌曲演唱順序。
    2.教師反復播放范唱錄音(2-3遍),讓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
    3.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學反思: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十四
    1、能學會演唱歌曲《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
    2、能認真聽賞童聲合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愛祖國的真摯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發(fā)聲口型。
    4、在豎笛吹奏練習中,能掌握“6、3、2”三個音的指法,并為歌曲《牧童謠》作簡單伴奏。
    1、學唱歌曲《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
    2、聽賞童聲合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
    3、唱一唱
    教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并指導學生從音樂中體驗、表現(xiàn)愛祖國、愛他*的情感。
    指導學生把這種“愛媽媽”的具體情感溶入到較為抽象的“愛祖國”的情感之中。
    1、聽賞歌曲。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感情等。
    2、朗讀歌詞。播放伴奏帶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對祖國、對他*的真摯情感。
    3、學唱旋律。采用聽唱法和視唱法相結(jié)合的方式讓學生學唱旋律。首先讓學生聽旋律,數(shù)音樂旋律34 56 | 5 1 |出現(xiàn)的次數(shù),然后根據(jù)樂句特點,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每個樂句1、2小節(jié)與3、4小節(jié)的接龍視唱。
    4、學唱歌詞。在旋律與歌詞都已熟悉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跟著琴唱歌詞,個別不夠準確的地方在糾正。
    1、認真聆聽歌曲。
    2、說一說歌曲的內(nèi)容,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3、讓學生畫一畫歌曲中“綠水映青山”、“綠葉捧紅花”、“小鳥睡在綠樹上”、“苗苗長在大地間”的景象。
    4、在次聽賞并輕聲跟唱歌曲。
    1、讓學生說一說對“魚”的種類和喜愛等。
    2、引導學生掌握元音“v”的發(fā)聲口型,要求聲音集中、統(tǒng)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識。
    本節(jié)課主要學了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明白了“祖國就象媽媽一樣”的道理。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很快就學會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國就象媽媽一樣”的道理。
    學吹豎笛,掌握“6、3、2”三個音的指法和伴奏練習。
    指導學生吹奏“6、3、2” 三個音
    熟練每個音的指法,并按好氣孔,防止漏氣造成變音。
    1、聽一聽。老師新吹了三個什么音?
    2、看一看。每個音老師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
    3、吹一吹。學生試著吹這三個音。
    4、說一說。學生之間交流學吹這三個音的體會。
    5、比一比。分組進行比賽,看哪組音吹得最準,音色最好聽。
    6、課件游戲:一顆音樂蘋果樹,學生根據(jù)樹上掉下的一個個音樂蘋果,馬上吹出這個音。
    1、學生跟琴唱譜。
    2、學生跟琴唱詞。
    3、學生根據(jù)教材編排的伴奏譜模仿牧童吹笛的樣子為歌曲伴奏。
    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大部分同學都能吹準新學的三個音,并能為歌曲《牧童謠》伴奏,學生吹奏的興趣很高。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十五
    1、在聽、說、唱的形式中感受家鄉(xiāng)和祖國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之情。
    2、學生通過對相關(guān)事物聲音的采集、自己的創(chuàng)編、樂曲的欣賞,使學生掌握一些相應的節(jié)奏和節(jié)奏演奏能力。
    3、學生掌握吹奏和吸奏的口琴演奏方法,能夠熟練演奏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學生在演唱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時,能用清楚的聲音唱出連音和斷音的區(qū)別,斷言部分演唱力量適中。
    2、《小放?!肥且皇桩a(chǎn)生在冀中平原的著名兒歌,音樂旋律采用了河北傳統(tǒng)的戲劇曲調(diào),為五聲調(diào)式,2/4拍。初步掌握五聲調(diào)式的演唱特點。
    3、日常生活中動事物的聲音能用簡單的節(jié)奏表現(xiàn)或模仿出來。
    4、學生掌握吹奏和吸奏的口琴演奏方法,做到交換演奏輕巧快捷,速度穩(wěn)定。
    課時聽唱動奏拓展
    第一課時《全都認識我》《如今家鄉(xiāng)山》采集鄉(xiāng)村中動(事)物的聲音
    第三課時《快樂的農(nóng)夫》《小放?!酚么驌魳费葑嘀v講歌里的故事給大家聽
    第四課時綜合活動:展示與評價我的創(chuàng)造:用節(jié)奏編故事口琴練習
    聽:《全都認識我》
    唱:《如今家鄉(xiāng)山》
    1、通過學習歌曲,要求學生用歡快的聲音、有彈性的氣息支持來歌唱,歌頌今天美好的生活,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2、認識斷音和連音的唱法和區(qū)別。做到斷言唱得短促而有彈性。
    學生在演唱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時,能用清楚的聲音唱出連音和斷音
    1、由上一單元的少數(shù)民族的歌曲引出我們家鄉(xiāng)的歌曲。學生聽賞《全都認識我》,讓學生說說知道的鄉(xiāng)村中的一些聲音,并且能學一學。
    2、學生討論家鄉(xiāng)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1、觀看圖畫,聽賞歌曲。
    觀看家鄉(xiāng)谷堆如山的圖畫和聽賞完歌曲后討論。
    問:歌曲表現(xiàn)了什么事情?歌曲表達的情緒是怎樣的?
    2、再聽歌曲,理解音樂。
    (1)再復聽歌曲后討論。
    問:這首歌曲哪個地方唱得很歡快?歌曲中怎樣唱才能表現(xiàn)很歡快?
    聽:《我的小雞》
    唱:《八只小鵝》
    1、通過聽唱歌曲《我的小雞》和《八只小鵝》,認識到學生自己是祖國的未來,激發(fā)他們好好學習,將來建設(shè)祖國的熱情。
    2、通過學唱《八只小鵝》,學生掌握簡單的二聲部伴唱方法。
    3、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小鵝”的可愛。
    1、鄉(xiāng)村中的小雞引出歌曲《我的小雞》。
    2、聽賞《我的小雞》,教師啟發(fā)學生知道自己是祖國的未來,激發(fā)他們好好學習,將來建設(shè)祖國的熱情。
    3、師:“小雞”高興了,小鵝可不高興了:“還有我呢?。?!”引出新歌《八只小鵝》。
    1、聽錄音,感受整首歌曲的情緒,體會小鵝有節(jié)奏的搖擺身體的可愛形象。(出示幻燈或者圖片)
    2、跟音樂學一學小鵝的動作
    先跟教師學一學,再放音樂讓學生自由做一做。
    提問小鵝的叫聲是怎么樣的,用節(jié)奏來學一學。
    3、出示課題與掛圖。
    4、讓學生找找歌曲中哪一句話是重復的?
    1 5 | 6 5 | 5 4 3 2 | 1 5 1 |
    八 只 小 鵝 快快 活活在玩耍
    跟錄音唱一唱這句話的曲譜
    5、用視唱法與聽唱法相結(jié)合的方法教學歌曲曲譜
    難點:5 5 6 7 | 1 3 | 5 4 3 2 | 1 1 |
    教師幫助找出區(qū)別,并范唱。
    6、學唱歌詞
    a、讓學生自由朗讀歌詞,找找不認識的生字
    b、跟琴學唱歌詞
    c、難點個別教學:八度大跳1——1
    d、基本上能跟琴唱準歌詞
    7、讓學生用“呷呷”來伴唱歌曲,教師指揮學生伴唱的出現(xiàn)時間,說明簡單二聲部的演唱方法。
    出示圖片,并以八人為一小組自由編排一個舞蹈,并進行評比,給最優(yōu)秀的小組頒發(fā)獎杯。
    聽:《快樂的農(nóng)夫》
    唱:《小放?!?BR>    1、指導學生用輕快有彈性的歌聲來演唱《小放?!罚ぐl(fā)孩子對民歌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2、學生能用簡單的打擊樂器為歌曲《快樂的農(nóng)夫》伴奏。
    《小放?!肥且皇桩a(chǎn)生在冀中平原的著名兒歌,音樂旋律采用了河北傳統(tǒng)的'戲劇曲調(diào),為五聲 調(diào)式,2/4拍。全曲由四個樂句組成,第一、三樂句節(jié)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樂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這首《小放?!穼⒅袊纳裨拏髡f編進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中,用借喻的手法贊揚了趙州橋工藝設(shè)計之新穎精湛,贊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師:請問同學們有沒有學過一篇課文《趙周橋》
    答:學過。
    師:請位同學講講它的特點。
    老師簡介:“趙周橋”又名安濟橋,位于河北省趙縣城南澆河上,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大石拱橋,全長50、82米,橋面寬10米,拱圈由28條并列的石條組成,由李春在隋朝開皇大業(yè)年間設(shè)計創(chuàng)建。趙周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其新穎的設(shè)計、精湛的工藝成為世界橋梁使上的卓越典范,其跨度之大在當時亦數(shù)創(chuàng)舉,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的創(chuàng)造才華。
    1、學唱歌譜
    教師講解歌曲的特點:
    全曲由四個樂句組成,第一、三樂句節(jié)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樂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
    歌曲中第一句歌譜中的八分休止符要唱的輕快活潑,可以反復多試幾遍。
    2、學唱歌詞
    歌中的故事你們知道嗎?誰來講一講,大家聽一聽。教師補充:
    “趙周橋來魯班修”,這是一種象征的表達方法。因為魯班是我國公元前七百多年春秋時魯國杰出的建筑工匠,早于隋朝的李春大約一千年。因魯班曾創(chuàng)設(shè)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煨,又相傳曾發(fā)明木做工具,舊時建筑工匠尊稱他為“祖師”,因此,歌詞借魯班之名,表達從敬之意?!坝袷瘷跅U圣人留”中的借喻手法亦是如此,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的創(chuàng)造才華。
    3、介紹歌曲特點
    師:這首歌有什么特點?
    答: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
    師:我們今天學的這首“小放?!笔菓蚯鷤鹘y(tǒng)曲目,屬于民間小調(diào),即通俗又十分優(yōu)美、動人。
    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讓學生來演唱。
    1、勞動人民的卓越的創(chuàng)造才華,普通的農(nóng)夫也有他自己的快樂和驕傲,聽
    2、啟發(fā)學生把歌曲分為幾斷,不同的段落說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段,一三段相同,中間第二段落旋律比較平穩(wěn)。
    3、根據(jù)4/4拍的強、弱、次強、弱的特點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1、3段用相同的樂曲,2段用不同的樂器伴奏。
    4、讓學生來伴奏。
    1、我的創(chuàng)造:用節(jié)奏編故事
    2、口琴演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日常生活中動事物的聲音能用簡單的節(jié)奏表現(xiàn)或模仿出來。
    1、學生通過對相關(guān)事物聲音自己的創(chuàng)編,使學生掌握一些相應的節(jié)奏和節(jié)奏演奏能力。
    2、掌握吹奏和吸奏的交換演奏方法,做到輕巧快捷,速度穩(wěn)定、
    教師在講故事時故意突出帶有節(jié)奏的聲音,讓學生討論往下編自己的故事。
    2、各小組講自己的故事。
    3、你們能為自己的故事加入節(jié)奏嗎?
    請一個學生講自己的故事,教師在旁邊用打擊樂器加入節(jié)奏。
    4、下發(fā)打擊樂器,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故事,分工合作為故事加入節(jié)奏。
    5、小組表演,選出最好的一組。
    6、教師小結(jié),講講故事中常見的節(jié)奏類型。
    1、教師示范演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出示節(jié)奏旋律段 55 543,和44 432 教師示范演奏吹奏和吸奏的交換方法,讓學生先放慢節(jié)奏試一試,要求速度穩(wěn)定。
    3、放慢速度練習全曲2遍,然后讓學生按照正常的速度演奏,吹奏和吸奏部分的交換要演奏得輕巧快捷。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十六
    1、學會演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2、學跳集體舞,并在學跳集體舞中學會合作。
    3、活潑有序的表演演唱。
    1、創(chuàng)編練習:請同學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教師和同學評價。
    2、復習歌曲《在祖國懷抱里》:教師伴奏,請同學齊唱、獨唱。教師和同學評價。
    3、感受情緒:請同學感受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歡快的情緒。
    5、感受歌曲節(jié)拍:一邊聽,一邊拍手。
    二、學習歌曲
    1、師范唱
    2、學生跟琴用lu哼唱
    3、師教唱
    4、齊唱
    5、習維吾爾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提示學生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潑而有序。
    6、歌表演:一邊聽歌曲,一邊表演。
    三、自我評價:
    四、教學反思:
    學會跳集體舞。這樣的課可以帶學生到室外去上。如在教室上,可以讓學生觀看更多的維吾爾族歌舞片段,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錄像了解更多的維吾爾族風土人情,激發(fā)學生興趣。要讓學生有種想去新疆旅游的x,這樣,民族情感、愛國主義教育都將會滲透。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十七
    1.學生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和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愛唱歌的小杜鵑》。
    2.學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歌表演。
    (一)律動。
    1.課前循環(huán)播放,讓學生有個初步認識。
    (二)導入新課。
    1.聽見杜鵑鳥的歌聲了嗎?誰來模仿一下。
    4.下面我們就來完整的把這首歌來唱一唱吧。
    (三)小結(jié)。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十八
    1、通過欣賞《猜調(diào)》和《木偶的步態(tài)舞》體驗其童趣。
    2、通過節(jié)奏問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創(chuàng)編能力。
    感受樂曲中速度的變化帶來不同的情感
    創(chuàng)編表演
    一課時
    鋼琴 教學光盤
    1、師彈奏不同的速度《春天在哪里》的音樂,讓學生隨音樂表現(xiàn)不同的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1、放一段木偶戲
    2、學生模仿木偶的動作及走路。
    3、說說木偶的形象
    4、揭題——《木偶的步態(tài)舞》
    5、播放第一部分音樂(學生在座位上邊聽音樂邊無聲地做臉部表情和動作)
    6、再次聆聽第一部分(學生離開位置,互不交流,聽音樂走合拍的步子)
    7、教師評價。
    8、聆聽第二部分的音樂(學生還是聽音樂合著拍走)
    9、說說兩部分音樂速度的變化,表達的木偶的形象。
    10、完整地聆聽樂曲(學生隨音樂發(fā)展變化模擬木偶動作)
    1、師:同學們剛才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老師想問問大家 木 偶/ 怎樣 的/,請你回答的節(jié)奏與老師問的節(jié)奏一樣長。
    2、學生答。
    3、繼續(xù)問:你是 怎么/ 表演 的/
    4、學生繼續(xù)答。
    5、學生問老師答。
    6、同學之間相互問答。
    1、老師問:什么長長上天?哪樣長長海中間?什么長長街上賣?哪樣長長在你跟前?想知道謎底就請仔細聽。
    2、欣賞《猜調(diào)》并出示歌詞。
    3、學生間說說剛才的謎底。
    4、分析歌曲演唱形式及速度變化。
    5、布置課外收集謎語。
    隨《猜調(diào)》出教室。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篇十九
    通過欣賞《在鐘表店里》這首管弦樂曲,提高學生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以及對音樂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
    一、為樂曲命名。
    一起欣賞一首管弦樂曲,聽完后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體驗給樂曲起個名字(欣賞第一樂段),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課題。
    二、主題欣賞。
    1、在這首樂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復出現(xiàn)多次,這就是樂曲的主題音樂(播放主題音樂)。
    2、生一邊聽一邊輕輕晃動身體。
    3、模唱主題旋律,感受體會這個主題表現(xiàn)了什么?(表現(xiàn)了鐘表店里的鐘表在準確地走著;鐘表店里的工人們在快樂地招呼客人……)。
    三、完整欣賞。
    1、初聽,主題旋律出現(xiàn)了幾次(四次)?樂曲的速度有什么變化(快—慢—快)?
    2、復聽,教師可帶領(lǐng)學生隨著樂曲做一些簡單的律動,如表現(xiàn)鐘表走動的動作等,以便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
    3、表演欣賞,在琳瑯滿目的鐘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鐘表聲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四、小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