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優(yōu)秀13篇)

字號:

    教案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工具,可以提供指導和支持,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教案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要與教學目標相匹配。教師可以通過研究這些教案,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效果。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環(huán)形,掌握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推導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圓的面積計算方法的綜合運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含有環(huán)形的物體若干個、圓紙片,剪刀、環(huán)形紙片。
    學生每人準備剪刀、一個半徑為5厘米的圓片,里面畫一個與其同圓心的半徑為3厘米的圓。
    一、復習準備,引入新課。
    1、師出示一個圓,引導學生指出它的面積,回憶什么是圓的面積?
    2、圓的面積公式是多少?
    3、讓生拿出課前剪好的圓,先求出大圓的面積,再求出小圓的面積。
    (1)生獨立計算。
    (2)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4、操作:你能在一個圓內剪一刀就剪掉一個圖形,使它變成一個新的圖形嗎?試試看?(教師指導學生剪的方法)。
    5、把你剪出來的新圖形展示給同學們欣賞,并告訴大家,你剪出的是什么圖形,給新圖形取個名字。
    (建議:要求全班同學將剪出的圖形舉高,讓大家都能夠看見。師生共同評價學生作品。剪得較好的同學及時表揚他們,樹立和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
    6、判斷下面圖形的陰影部分是不是環(huán)形?說說理由?
    ()()()。
    7、黑板出示一個環(huán)形。學生嘗試概括環(huán)形的特點。
    (1)兩個圓的圓心在同一點上。(同心圓)。
    (2)兩個圓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8、舉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環(huán)形或物體中有環(huán)形。誰能告訴大家?(師展示生活中環(huán)形的物體)。
    9、導入新課:前面我們學習了圓的面積的計算。這一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學習運用圓的面積計算方法來解決一些特別的圓,例如環(huán)形。(板書課題)。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學生獨立思考,四人小組交流。
    (2)指名匯報結果。
    2、師小結板書:環(huán)形的面積=大圓的面積–小圓的面積。
    3、我們已求出大圓和小圓的面積,下面請計算出這個環(huán)形的面積。
    4、出示例2,求出這個環(huán)形的面積,想一想還有其它算法嗎?
    (1)學生獨立思考。
    (2)指名板演。(說明解題思路)。
    (3)比較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師指出運用乘法分配率這種方法,使計算更加簡便)。
    5、思考:要計算環(huán)形的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師小結)。
    三、反饋練習。
    1、判斷,下面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1、在圓內剪去一個小圓就成為一個環(huán)形。
    ()2、一個環(huán)形,外圓半徑是4厘米,內圓直徑是2厘米。計算這個環(huán)形的面積列式為:
    3.14×4×4-3.14×1×1。
    2、書上第70頁第4題的圖1,計算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4、書上第69頁“做一做”第2題。
    5、拓展。一個圓形花壇的周長是12.56米,在它的周圍鋪上1米寬的甬路(如下圖),求甬路的面積。
    四、反思體驗,總結提高。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在教學中,學生充分參與環(huán)形的形成過程,通過畫同心圓、剪環(huán)形等操作活動,理解了環(huán)形的特點,并清楚地認識到環(huán)形的面積就是大圓的面積減去小圓的面積,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求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對什么是外圓、內圓作一個說明,幫助學生理解。個別學生算出外圓、內圓的面積,忘了相減才求出環(huán)形的面積,教師應提醒學生計算完要細心檢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二
    教學反思。
    環(huán)形面積是在圓的面積計算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圓的面積計算學生接受并不太困難,但圓環(huán)卻要把握住外圓和內圓這個形成圓環(huán)形的本質問題,教學時,我重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本節(jié)課中,我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發(fā)現問題的能力。首先讓學生觀察陰影部分的圖形有什么特征,通過大家的'積極討論和研究,很快得出了圓環(huán)的定義,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外圓和內圓,把外圓和內圓觀察的非常到位。做到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設計提問:求圓面積必須知道什么?你能找到內圓和外圓的半徑嗎?充分讓學生的思維活躍,把環(huán)行真實地顯露在學生眼前,再通過小組合作的討論,得出圓環(huán)的面積計算公式,最后讓學生自學例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得到充分發(fā)揮,學會小組合作學習,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下獲得知識。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三
    思考并回答:
    1、在小學里我們學過哪些數?
    2、最小的非0的自然數是多少?有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基本單位是多少?
    3、小數又可以怎樣分類?
    4、我們學過的整數和小數的計數單位有哪些?數位的順序是怎樣的?
    6、寫數時應注意什么?用阿拉伯數字寫出下面各數:七千零三十八、七億零三十八萬、
    三億零五十萬六千、零點零四零六。
    練習:
    1、在數位順序表里,小數點左邊第一位是()位,計數單位是();第五位是()位,計數單位是()。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位,計數單位是();第三位是()位,計數單位是()位。
    2、最高位是百萬位的整數是()位數;最后一位是百分位的小數是()位小數。
    3、5830070420讀作()?!?”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
    4、有一個四位數,加上“1”就變成五位數,這個四位數是();有一個四位數,減去“1”就變成三位數,這個四位數()。
    5、地球有多大?請讀出下面數據。
    地球的半徑6378.14千米赤道長40073.92千米。
    地球表面積510067860平方千米地球海洋面積361745300平方千米。
    思考并回答:
    1、3.150=3.15、7.8=7.8000,這是根據什么?
    2、一個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再向右移動一位,它的值有什么變化?
    3、1÷3、70.7÷33,商的小數部分的數字有什么規(guī)律?
    5、下面的循環(huán)小數,如果各保留三位小數取它的近似值,該怎樣寫?.....
    0.720.33.150。
    6、以85400為例,省略萬后面的尾數與寫作以萬為單位的數有什么區(qū)別?
    8、三個連續(xù)的自然數的和是45,這三個數分別是()、()、()。
    練習:
    1、9035000以萬為單位寫作(),省略萬后面的尾數寫作()。408000000以億為單位寫作(),省略億后面的尾數寫作()。
    2、7.85353……寫作(),0.346346……寫作()。
    3、0.04×1000就是將0.04的小數點向()移動()位。
    4、25.4÷100就是把25.4的小數點向()移動()位。3.002的小數點左移兩位,是原數的(),小數點右移三位,是原數的()倍。
    5、兩個數相除的商是3.45,如果把被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除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商是()。
    數的整除。
    思考并回答:
    1、下面的除式,哪些是整除關系?是整除關系的兩個數要具備哪些條件?
    32÷4、45÷7、12÷0.3、720÷90、2÷4。
    4、什么叫質因數?什么叫分解質因數?
    5、下面各題分解質因數是否正確?為什么?不對的應該怎樣改正?
    6、求下面各組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14和42、24和32、12和18。
    7、互質的兩個數一定都是質數嗎?怎樣判別兩個數是否是互質數?
    練習:
    1、在16、4、8、32、36、80、84、160這些數中,80的約數有(),16的倍數有()。
    2、20的約數有(),32的約數有(),20和32的公約數有(),其中最大的公約數是()。
    3、按照下面要求寫出互質數:兩個都是質數();兩個都是合數();一個是質數,一個是合數()。
    能被3整除的數。
    能被5整除的數能被2整除的數。
    5、求下面各組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27和18、39和117、8和15。
    6、一個數用2、3、5除正好都是整數,這個數最小是();有一個數用它去除30、45、60正好都是整數,這個數最大是()。
    7、判斷題:
    (1)沒有約數2的自然數一定是奇數。
    (2)一個自然數的約數總比它的倍數小。
    (3)兩個質數相乘,積一定是合數。
    (4)一個奇數加上7,一定能被2整除。
    (5)2、3、5都是質因數。
    (6)兩個合數不能成為互質數。
    (7)17的約數都是質數。
    (8)因為3、5、6的最大公約數是1,所以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3×5×6=90。
    分數和百分數。
    思考并回答:
    1、先填空,在回答:4/5=1÷×、4/5=÷;7/9=1÷×、7/9=÷。
    什么叫分數?分數的分子、分母個表示什么?分數單位表示什么意思?
    2、什么叫百分率?“9/100米”與“9﹪”在意義上有什么區(qū)別?
    3、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與。
    商不變的性質、比的基本性質有什么聯系?
    4、什么叫約分?什么叫通分?你能說出約分和通分的方法嗎?
    5、下面括號里應填什么數?其中哪一個分數是最簡分數?為什么?
    24/40=()/20=48/()=()/5=()/15=36/()。
    6、舉例說明分數、小數、百分數的互化方法。
    8、分數、小數、百分數混在一起,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勘容^0.6、2/3、61﹪的大小。
    練習:
    1、把3米長的鋼管平均分成5段,每段鋼管是全長的()/(),每段的長度是()/()米,3段占全長的()﹪。
    2、生產500噸化肥,計劃2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計劃的()﹪,每天生產()噸。
    3、3里面有()個1/3,2/3里面有()1/12,1里面有11個2/(),100個1/7是()。
    4、7/15的分數單位是(),添上()個這樣的分數單位等于1,減去()個這樣的分數單位等于1/5。
    5、5/8的分母加上24,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要();6/15的分母減去5,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要()。
    6、一個分數,它的單位是1/8,它有7個這樣的單位,這個分數是(),化成小數是(),化百分數是()。
    量和計量。
    思考并回答:
    1、在小學里已經學過哪些量?它們各有哪些計量單位?
    各種量基本單位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長度1米1千米=()米。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面積1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頃。
    1平方千米=()平方米。
    1公頃=()平方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體積1立方米。
    1升1立方米=()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升=()毫升。
    質量1千克1噸=()千克。
    1千克=()克。
    時間1秒1日=()時。
    1時=()分。
    1分=()秒。
    2、在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或單名數與復名數之間的變換時,要注意什么?
    練習:
    1、填空:
    (1)5米=()分米3.2分米=()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2700平方米=()公頃。
    (2)4.8升=()毫升1.6千克=()克7.3米=()分米=()厘米。
    (3)4.2公頃=()平方米0.8平方千米=()公頃。
    1.05立方米=()立方分米1.45噸=()千克。
    (4)210秒=()分1/6日=()時1時20分=()分。
    2、選擇:
    (1)下列年份中,不是閏年的年份是()a1980年bc21。
    (2)25厘米×()=1米a1/2b4c40。
    (3)面積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邊長是()a10厘米b100厘米c10000厘米。
    3、判斷題:
    (1)第一季度有91天的這一年是閏年。
    (2)一水池裝了0.3立方米的水,這池水的容積是300升。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四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尋找隱藏在實際問題背后的“抽屜問題”的一般模型。體會如何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模型化”,用“抽屜原理”加以解決。
    2.在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與方法,在靈活應用中,進一步理解“抽屜原理”。
    教學準備。
    一個盒子、4個紅球和4個藍球為一份,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猜想驗證。
    我們曾經借助摸球游戲探究出許多數學的知識,今天我們還是借助這個游戲,進行抽屜原理的學習。
    師:如果這位同學再摸一個,可能是什么顏色的?
    (在這我想滲透球的顏色一共有兩種,如果只取兩個球,會出現三種情況:兩個紅球、一個紅球一個藍球、兩個藍球。如果再取一個球,不管是紅球還是藍球,都能保證三個球中一定有兩個同色的。想把難點分散一下)。
    師:如果老師想這位同學摸出的球,一定有2個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幾個球?
    二、觀察比較,分析推理。
    1.想一想,摸一摸。
    師:請同學們小組為單位,獨立思考后,先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動手操作試一試,驗證各自的猜想。
    2.說一說,在比較中初步感知。
    請一個小組派代表概括地匯報探究的過程與結果。其他小組有不同想法可以補充匯報。匯報時可以借助演示來幫助說明。
    這里可能是產生碰撞和質疑的主要陣地,這里老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把空間和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在碰撞質疑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師:為什么至少摸出3個球就一定能保證摸出的球中有兩個是同色的?
    師:你能和前面學習的抽屜原理聯系起來嗎?
    (準備好著三個問題備用,如果學生不能出現和抽屜原理聯系起來思考的情況,用這幾個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
    請學生先獨立思考一會,再在小組內討論,最后全班交流。
    請學生先和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
    應用前面所學的“抽屜原理”進行反向推理。根據例1中的結論“只要分的物體個數比抽屜數多,就能保證一定有一個抽屜至少有2個球”,就能推斷“要保證有一個抽屜至少有2個球,分的物體個數至少要比抽屜數多1”。現在,“抽屜數”就是“顏色數”,結論就變成了:“要保證摸出兩個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數量至少要比顏色種數多1。(這里是讓學生明確的重點和精華有學生能想到就更好了)。
    四、對比練習,感悟新知。
    1.說一說。把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球各10個放到一個袋子里。至少取多少個球,可以保證取到兩個顏色相同的球?(完成課本第70頁“做一做”第2題。)。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例題3的結論,直接解決“做一做”第2題的問題。
    (完成課本第70頁“做一做”第1題。)。
    “做一做”第1題是“抽屜原理”的典型例子。其中“370名學生中一定有兩人的生日是同一天”與例1中的“抽屜原理”是一類,“49名學生中一定有5人的出生月份相同”則與例2的類型相同。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生日問題”轉化成“抽屜問題”。因為一年中最多有366天,如果把這366天看作366個抽屜,把370個學生放進366個抽屜,人數大于抽屜數,因此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兩個人,即他們的生日是同一天。而一年中有12個月,如果把這12個月看作12個抽屜,把49個學生放進12個抽屜,49÷12=4……1,因此,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5(即4+1)個人,也就是他們的生日在同一個月。
    五、總結評價。
    師: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或感想?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五
    吳興區(qū)學校(幼兒園)具體課時備課表(成熟型教師用)。
    單元(章)主題百分數任課教師與班級。
    本課(節(jié))課題納稅第8課時/共9課時。
    教學目標(含重點、難點)。
    及設置依據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重點:稅額的計算。
    難點:稅率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內容與環(huán)節(jié)預設個人二度備課課后反思。
    一、復習。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4)50萬元的20%是多少?
    內容與環(huán)節(jié)預設個人二度備課課后反思。
    2.什么是稅率?
    二、新授。
    1.閱讀p98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試說以下稅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稅款計算。
    (1)出示例5(課本99頁)。
    (2)理解:這里的5%表示什么?(應繳納營業(yè)稅款占營業(yè)額的百分比。)。
    (3)要求“應繳納營業(yè)稅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讓學生獨立完成?
    4.看課本98頁內容。讀一讀,什么是納稅?什么是稅率?
    內容與環(huán)節(jié)預設個人二度備課課后反思。
    三、練習。
    1.鞏固練習:練習二十三第4題。(要點:5%對應的單位“1”是營業(yè)額,7%對應的單位“1”是營業(yè)稅。)。
    2.依據第5題,學生各自發(fā)表意見。
    (有關稅率的常識:由于不同行業(yè)的經營效果有差別,又由于國家為了保護和扶持某些人民群眾迫切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行業(yè)等,會減少這些行業(yè)的稅率,因此消費稅和營業(yè)稅的稅率會有很大差別。如例5中說到飯店的營業(yè)稅率是5%,而審稿費的個人所得稅率就是3%。)。
    四、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
    設計納稅。
    應繳稅款=應納稅金額×稅率個人二度備課:課后反思:
    作業(yè)布置或設計學習、宣傳稅法知識。課后反思:
    教后整體反思。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六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分數乘法》。這節(jié)說課分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下面我就來說說第一個節(jié)。
    一、說教材。
    《分數乘法》是人教實驗版六年制上冊第二單元的分數乘法的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很分數加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這個內容中,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整數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變成了分數,同時分數乘整數又是分數乘分數、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因此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谝陨显?,我確定了如下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力目標:培養(yǎng)遷移轉化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嘗試探究,合作學習的好習慣。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教學難點: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二、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結合教材的特點,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借助課件演示:幫助學生審題,理解題意。
    2.嘗試教學法:從主題圖中獲得信息,嘗試自己探究,討論解決。
    三、說學法。
    本節(jié)課的學習依據知識的遷移,應用轉化的思想,通過學生嘗試自主探究,把新知識轉化為已經學習過的就知識,進一步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適時點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教師讓學生嘗試、觀察、討論、探究中獲取知識,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
    四、說教學流程。
    合理安排教學流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針對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將安排以下幾個步驟完成教學。
    (一)復習引課。
    12+12+12+12=2/7+2/7+2/7+=。
    這兩題可以讓學生口讀結果,他們的作用是要為新授環(huán)節(jié)做一個簡單的鋪墊。
    (二)新知探究。
    1.課件出示例1。
    (1)孩子們請仔細讀題,你理解這個題嗎?試著來說一說。在學生分析題意的時候,隨機點出線段圖。再仔細的讀讀這個題,你會列式計算嗎?試著做做。
    (2)學生做的時候教師巡視、指導,找有不同想法的學生上黑板去做,絕大多數同學完成的情況下,老師在布置任務“同桌互相說說你們的想法”這樣就可以保證所有學生至少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候情板演的同學將出做題的思路。
    第一種++==。
    第二種×3=++==?這里關鍵要剖析第二種方法,為什么可以用乘法,在此基礎上師生共練兩題,教師要做好板書的整理,而后得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整個新授過程,我讓學生仔細想一想、試著做一做、同桌說一說、試著講一講。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嘗試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2.二次嘗試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掌握計算方法。
    3.在教學例2時,因為有了例1的教學過程,學生基本有能力解決,所以我讓學生直接動手做,但這一題特別應該注意的是讓學生明白,能約分的要約分,再計算比較簡便。
    (三)教學例2后,就進入了鞏固練習階段,這節(jié)課的關鍵是計算方法和計算后能約分的要約分這兩個要點。
    (四)最后我進行了課堂小結,讓學生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起到歸納知識,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說預設效果。
    這節(jié)課的設計,主要通過突破難點達到突出重點的教學思路,教學難點的突破主要是給學生充足的嘗試探究的空間,學生在探究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滲透了遷移類推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掌握學法。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七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寫出童年的趣味。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師點字,全班成語。
    2、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成語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統計,評選最優(yōu)秀的成語背誦者。
    二、欣賞、背誦《四字成語》。
    1、聽教師背誦,學生開始自由想象。
    2、學生齊讀。
    3、教師講述與成語相關的故事。
    4、學生自由討論。練習背誦默寫。
    5、檢查。
    一、師生以童真為話題討論童年趣事。
    1、你能回憶童年趣事?
    2、怎樣才能從童年中尋找趣味?
    3、在游戲、鍛煉中尋找樂趣。
    二、閱讀短文《大雪之后》。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劃出全文中心句。
    2、哪幾段講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閱讀第一、二自然段。
    1)我家的孩子與別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說說為別家孩子不能玩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為什么我要讓孩子不怕冷,去雪地玩雪?
    3、學生自由討論小孩子的樂趣。
    組織這次辯論活動,大體可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明確要求,確定辯題。
    1.為了使這次辯論活動有充分的準備,切合學生實際,教師應在進行辯論活動的前兩三天,安排學生閱讀“積累·運用六”口語交際提示,使學生明確這次辯論活動的任務和要求。
    2.辯論會進行前,先讓學生推薦各自準備好的辯論題,教師也可以推薦,大家共同商量確定辯論題目。選擇辯題要充分考慮:問題與學生的學習或生活密切相關,確實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將其辯論清楚,有助于提高思想認識和統一行為規(guī)范。
    3.請推選一名學生當辯論會的主持人。
    第二步,自選觀點,分組準備。
    1.辯題選定后,針對辯題提出完全不同的兩種觀點。例如,“贊成小學生多看電視”和“反對小學生多看電視”??隙ㄒ庖姙椤罢健庇^點,否定意見為“反方”觀點。
    2.根據每個學生贊同“正方”觀點還是“反方”觀點,將學生分為兩組。每組推選出四名主辯人,排出發(fā)言順序:第一主辯人,第二主辯人,第三主辯人,第四主辯人。
    3.各組學生在一起討論,圍繞本組選定的基本觀點,從各個方面尋找理由。如,理論觀點方面的論據——國家各級行政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名言、警句;事實論據——成功者的經驗、做法,公認的事實。每個主辯人要認真做記錄,以便集中全組同學意見,作為證明觀點的材料。
    第三步,展開辯論,暢所欲言。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八
    教育家葉圣陶言:“教是為了不教”。在課改的今天,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是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奧妙。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為教師應轉變觀念,不應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把教材當作一個例子。因此,新學期伊始,我的語文課堂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生共鳴,引導其各抒己見,從而讓語文課堂活躍起來。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引導作用,一個點撥作用?!敖逃哪康膽摻倘巳绾嗡伎?,而非思考些什么,應該增進我們的心智,使我們能自行思考,而不是將別人的思考作為我們記憶的負擔?!保ㄋ官e諾莎)因此,交給學生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學生才會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舉一反三。實踐證明,只要教師指導得法,學生就會給我們一個又一個驚喜,每個學生都會有話可說,有問題可問,一改以前教師一言堂,學生卻一無所獲的現象。
    學習本文時,在朗讀方法指導的基礎上,熏陶漸染,促使學生與文本密切接觸,然后,重點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學習潛能,自主體驗、賞析。因此,在學習本文時,增強閱讀的目的性,提高了閱讀效率。當然,閱讀教學中,教師既是主導著,又是特殊的閱讀主體,應以其豐富的閱讀體驗處于閱教學的最前列,在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閱讀積極性的同時,起到正確導向、開啟思維、適時示范、、精要點評、高效對話等主導作用。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九
    文星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語文初讀課集體備課教案(試行)。
    課題詹天佑課型初讀課課時一課時。
    主備人何穎年級六備課時間2012.09.8。
    教學。
    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習本課14個生字及14個新詞。
    2、讀通讀順課文,了解課文選取典型材料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3、了解課文內容,會用簡筆畫出“人”鐵路線圖。
    4、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產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
    貢獻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1、在讀、思、議、畫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種種困難,從而體會詹天佑的“杰出”與“愛國”這一中心。
    2、開鑿隧道的方法,并畫出簡圖。
    情感態(tài)度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產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重點在讀、思、議、畫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種種困難,從而體會詹天佑的“杰出”與“愛國”這一中心。
    難點開鑿隧道的方法,并畫出簡圖。
    教具搜集與課文相關的圖片及時代背景。預習課文。
    方法采用導讀法,輔之以示圖法、以讀助講法等進行教學。
    教案。
    使用授課時間授課班級班級人數作業(yè)題數執(zhí)教老師。
    教學。
    過程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教學意圖集體合備個人細備。
    激動機,趣導入同學們,在我們中國近代的屈辱史中,曾經涌現出了很多的愛國人士,像虎門硝煙的林則徐,收復臺灣的鄭成功等。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我們中國的偉大愛國工程師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圖片)誰能結合搜集的資料介紹一下。(學生介紹)。
    剛才同學們的精彩介紹讓我們對詹天佑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為什么會被稱為偉大的愛國工程師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詹天佑》。
    介紹詹天佑的資料。
    養(yǎng)成收集材料的習慣。
    初讀文,識字詞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1)讀生字組詞。(投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施挾庸?jié)厩统翱泵憔曫囁頋B竣邈。
    挾()俠()峽()澗()間()峭()俏()悄()。
    峻()竣()?。ǎ┧恚ǎ┧欤ǎ嚕ǎ┳I()肌()。
    (3)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讀準字音。
    再讀文,讀順暢認識了生字,理解了詞語,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
    (1)學生自由讀書。
    (2)指名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3)兩人互相檢查讀課文。學生自由讀書,互相檢查讀課文培養(yǎng)自學能力。
    三讀文,明大意請同學們根據下面的問題,默讀思考。(投影)。
    (1)詹天佑是個怎樣的人?用“”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2)本文是通過一件什么事來寫詹天佑的?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敘述這。
    件事的?
    2、學生默讀勾畫思考。
    3、四人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默讀思考。
    小組交流。
    理解課文內容。
    質疑難,促思考這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并理清了課文的脈絡。下節(jié)課,我們在再深入學習課文。
    質疑具有探索精神。
    作業(yè)設計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習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文星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語文精讀課集體備課教案(試行)。
    課題詹天佑課型精讀課課時第二課時。
    主備人何穎年級六備課時間2012.09.08。
    教學。
    目標知識與技能1、畫出“人”字形鐵路和開鑿隧道的方法的簡圖。
    2、在讀、思、議、畫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種種困難。
    3、了解課文選取典型材料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4、背誦第4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在讀、思、議、畫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種種困難。
    情感態(tài)度在讀、思、議、畫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種種困難。
    重點了解課文選取典型材料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難點了解課文選取典型材料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教具。
    方法。
    教案。
    使用授課時間授課班級班級人數作業(yè)題數執(zhí)教老師。
    教學。
    過程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教學意圖集體合備個人細備。
    提煉焦點扣文眼,
    緊扣文段品詞句。
    1、通過學習,你認為詹天佑是個怎樣的人?
    2、自由交流,簡要陳述。
    3、出示自學提示:
    (1)抓住具體事例,結合自己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說明問題。
    (2)聯系上下文或課外資料來說明問題。
    (3)可按老師提供的問題進行研究或自行設計問題。
    例:
    a、在()的情況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
    b、找出詹天佑在勘測線路遇到困難時的表現,仔細體會。
    c、把“開鑿隧道”和“設計線路”兩部分用畫圖或實驗的方法來說明。
    1、通過學習,你認為詹天佑是個怎樣的人?
    2、自由交流,簡要陳述。
    3、出示自學提示:
    (1)抓住具體事例,結合自己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說明問題。
    (2)聯系上下文或課外資料來說明問題。
    (3)可按老師提供的問題進行研究或自行設計問題。
    例:
    a、在()的情況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
    b、找出詹天佑在勘測線路遇到困難時的表現,仔細體會。
    c、把“開鑿隧道”和“設計線路”兩部分用畫圖或實驗的方法來說明。
    自由交流。
    畫示意圖。
    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回歸整體,鞏固提高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2、滲透表達方法。瀏覽全文,思考: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遇到并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課文為什么只寫了第四、五、六這三個自然段的內容。
    背誦課文。
    積累語言。
    實踐運用,拓展延伸學了本文,你還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設計1、背誦第四自然段。
    2、查找有關祖國鐵路建設成就的資料,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十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積累詞匯;聯系上下文理解阻撓、要挾等詞語意思。
    2、注意當時當地的情況,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
    3、認識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激發(fā)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激勵學生努力鍛煉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深刻領會詹天佑哪些言行感動了我們。
    教學難點: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社會背景和自然地理環(huán)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認識錄像老師,建構閱讀話題。
    現場老師:同學們,今天孫老師將配合光盤中的宋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詹天佑》這一課,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內容,回顧難忘歲月。
    1、錄像老師:詹天佑的銅像落成了,你能在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題寫嗎?
    現場老師:速讀課文,找到你認為最準確的句子。
    2、錄像老師:出示句子(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讀課文把相關語句劃下來。
    3、現場老師: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教師引導概括:(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
    三、精讀:深入研讀內容,體會創(chuàng)新設計。
    1、現場老師:出示相關圖表,同桌討論后嘗試用筆畫出詹天佑開鑿隧道的兩種不同的方法。
    2、學生討論完成圖表。
    3、錄像老師:講讀相關語句,動畫演示兩種不同的開鑿方法。
    4、現場老師:指名學生讀第六自然段,指名學生演示火車上坡的過程。
    5、錄像老師:動畫演示“人”字形線路上火車上坡的過程及講相關故事。
    四、品讀:再現動人細節(jié),感情朗讀課文。
    1、錄像老師:詹天佑的杰出佑來源于什么呢?請同學們再一次讀課文。
    現場老師:輕聲讀課文第4自然段,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寫寫批注。
    2、錄像老師:在修筑鐵路的四年1400多個日子里,一定會有許許多多讓人難以忘懷的動人細節(jié)。詹天佑當時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出示相關語句。
    現場老師:組織交流,抓住文本關鍵語句,通過對重點詞語的推敲,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積累詞語,讓學生展開想象反復朗讀,體會詹天佑在修筑鐵路過程中的愛國精神、杰出智慧、頑強毅力、以身作則、與工人同甘共苦等優(yōu)秀品質。
    3、現場老師:重點指導朗讀。(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1)交流詹天佑當時遇到的種種困難。
    (2)教師引讀:
    師:因為資金短缺,鐵路修筑暫時陷于困境,此刻,詹天佑想:
    生:“這是中國人……”
    師:帝國主義者一直不放棄奪取鐵路修筑權的野心,暗中阻撓,這時,詹天佑想:
    生:“這是中國人……”
    師:面對皇親國戚橫加干涉,無理取鬧,詹天佑想:
    生(齊):“這是中國人……”
    師:親友離開,女婿遭綁架,女兒身亡,詹天佑陷于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想:
    生(齊):“這是中國人……”
    師:同學們,詹天佑不但自己經常這樣想的,他也經常這樣勉勵他身旁的工作人員:(指名學生讀:遇到困難,他總是勉勵工程人員:“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保?。
    4、現場老師:孩子們,修筑鐵路的日子里,詹天佑讓人感動的細節(jié),絕不只是課文里寫的這些!如果,我們對當時當地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那么我們一定會對詹天佑更加肅然起敬。
    五、研讀:回眸百年滄桑,體會課文深意。
    1、錄像老師:帝國主義當時是怎樣的表現呢?
    現場老師:請大家用心地讀讀2、3自然段,邊讀相關句子,聯系詹天佑修筑鐵路過程中的一個個細節(jié),邊想一想:這兩段話的哪些地方,讓你的心久久難以平靜?(默讀,畫出讓自己心里不平靜的句子)。
    2、現場老師:孩子們,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回顧那一段歲月,我們的心情肯定是不平靜的,誰來讀讀讓你的心情感到不平靜的句子?(交流感受,朗讀體會——主要從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嘲笑;一路上的高山深澗;技術條件落后;國人的期盼等角度,理解詹天佑面臨的重重壓力)。
    3、學生交流體會。
    4、現場老師過渡:正是憑著這份堅定信念和對祖國的忠誠,也正是憑著這份堅定的信念和對祖國的忠誠,在詹天佑的帶領下,京張鐵路終于在198月11日全線竣工,不但比原計劃提前兩年,還為清政府節(jié)省了白銀28萬兩。這是危難中的奮進!艱辛中的輝煌?。﹣?,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最后一段,感受這艱辛的輝煌?。R讀最后一段)。
    六、活讀:傾訴滿腔情懷,升華愛國熱情。
    1、現場老師:為了紀念那段難忘的歷史,在張家口重塑了詹天佑的銅像。孩子們,假如這一天,你親眼目睹了銅像揭幕,我想,你的內心深處,一定會涌起很多感慨,你也一定有很多心里的話兒對詹天佑說。把要說的話寫下來吧。(寫的時候,可以適當用上課文里剛剛學過的詞語)。
    (學生在音樂聲中寫話)。
    2、現場老師:同學們,讓我們面對著詹天佑的銅像,盡情地訴說心理話吧……。
    3、現場老師:聽著大家的發(fā)言,老師不由想起了很多很多,我的腦子里,出現得最多的畫面,是電影《詹天佑》中的一個片斷。19,詹天佑拖著重病之軀,登上長城,深情地說(師朗誦):“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BR>    4、錄像老師:學習一首有關詹天佑的詩,升華感情,總結課文。
    七、附:板書:略。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十一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讀寫“胯下、廚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詞語。
    2)背誦課文第一段。
    3)能夠把握文章框架,概括小標題。
    4)能夠描寫人物個性化的特點和事件。
    2、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把握人物個性。
    2)小組合作,快速尋找信息。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童年友誼;感受閏土的淳樸、勇敢等優(yōu)秀品質。
    【教學重點】。
    賞析個性化的語言、外貌、神態(tài)、動作描寫;
    【教學難點】。
    抓住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外貌、神態(tài)、動作進行描寫;
    【學前準備】。
    學生根據老師發(fā)的生詞表預習生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課前導入:
    關于作者魯迅: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族魂。
    2、你會根據什么選擇自己將來所學的專業(yè)?棄醫(yī)從文;封建禮教,吃人的社會,醫(yī)治靈魂。
    看ppt:魯迅的生平,時代背景及作品:《故鄉(xiāng)》《朝花夕拾》《吶喊》《狂人日記》,《阿q正傳》中的阿q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孔乙已》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二、學習字詞:(ppt)。
    三、整體把握,默讀課文。
    同桌討論,尋找信息,回答問題:
    1、閏土是誰?課文中“我”是誰?
    2、“我”是怎么和閏土相識的?
    3、“我”和閏土相處和多長時間?為什么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課文分為哪幾個部分?
    5、第一次見閏土時,他的外貌有什么特點?
    四、課文重點賞析。
    1、朗讀我和閏土相處時閏土講給我的事情,看看講了哪幾件事,概括為小標題:
    雪地捕鳥夏日拾貝看瓜刺猹潮汛觀魚。
    2、分析這些事情體現了閏土的什么個性和特點,如何體現的?
    健康勇敢機智能干好奇愛生活愛觀察淳樸善良……。
    動詞描寫:捕鳥刺猹。
    語言描寫:作者用孩子的口吻,通過閏土的講述(大段的語言描寫),有詳有略地寫了幾件事情。
    3、閏土和我,以及別的朋友的對比:重點理解“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五、重點段落賞析。
    1、第一段回憶特寫:“月夜刺猹”--色調、動作。
    1)學讀第一自然段,畫動詞、畫外貌描寫。
    2)體會捏字的作用。(用換“拿”“把”“握”的方式。)。
    3)看ppt,圖文結合,體會閏土的性格特點,并指導背誦。品讀用詞的準確,畫面的完美。
    2、去掉第一段,課文依然完整。第一段的作用:特寫,突出印象深刻,懷念之情。
    六、作業(yè)。
    1、作文:描寫一個你熟悉的人,抓住人物個性化的特征和典型的事件。400字。下周二交。
    2、上網閱讀魯迅的《故鄉(xiāng)》,將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外貌描寫摘抄在周記本上。
    【板書】。
    【資料】。
    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中兩次刻畫了閏土的形象。少年閏土生氣勃勃,機智勇敢,是一個項帶銀圈、手捏鋼叉捍衛(wèi)瓜田的小英雄。二十年后的閏土卻面目全非:“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得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倍埂拔摇备械奖吹氖情c土的神情與態(tài)度:“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
    【教學反思】。
    1、作業(yè)應該分層,其中作業(yè)2,閱讀《故鄉(xiāng)》,摘抄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外貌描寫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有點難,并且就達成本課教學目標來說,意義不大。
    2、導入主要是對魯迅的介紹,當時主要考慮能夠用幾個問題,讓學生來設身處地思考,從而更好地理解魯迅為什么是文學家、革命家和思想家。但后來覺得說遠了,對于魯迅的更多的介紹可以放在課后補充上,或者別的課文中。本文從原文中抽出來,就可以是一篇獨立的、簡單的、懷念童年伙伴的寫人散文,沒有必要突出魯迅作品的“深意”?!案邏ι系乃慕堑奶炜铡本涂梢允呛⒆友壑姓鎸嵉暮唵蔚氖澜纭?BR>    3、字詞方面,讓學生預習,課上帶讀,但沒有強調寫。家長協助聽寫的效果需要抽查。
    4、時間安排有點緊張。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朗讀詩歌并背誦,要分清節(jié)奏,念準重音,讀出感情;理解詩中聯想和想象的運用,培養(yǎng)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詩人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之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詩歌并背誦,要分清節(jié)奏,念準重音,讀出感情。
    2、理解詩中聯想和想象的運用,培養(yǎng)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學設想:
    1、這首小詩是輻射性很強的教材內容,由它可引發(fā)出典型的民間故事《牛郎織女》,和用這個題材創(chuàng)作的詩文,如《迢迢牽牛星》、《秋夕》等,所以學習本詩應盡量開發(fā)出這些學習資源。
    2、這首詩很美很短,學習時應指導學生學會用恰當的語氣語調語音語速有感情朗讀,注意分清節(jié)奏,念準重音;同時在讀好的基礎上,當堂背下來。
    3、聯想自然、想象豐富是本詩的一大特點,也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所以在拓展延伸、課外作業(yè)設計中突出聯想、想象能力的訓練。
    教前準備:
    老師:準備幻燈片、課文錄音、鋼琴曲《星空》。
    學生:閱讀《牛郎織女》故事;預習致疑,通過四人小組討論,摘出較有價值的疑難問題,并寫下本組對這些問題的初步意見,“問”與“答”都寫在課堂活動記錄表里,確定好發(fā)言人,準備向班級匯報本組探究結果,進行班級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昨天同學們都已讀了《牛郎織女》這個民間故事,誰能用一小段話概述一下?
    一年相會一次,雖然他們的生活有點悲慘,不很完美。但是詩人郭沫若卻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牛郎織女》這個民間故事,為我們寫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詩《天上的街市》。
    大屏幕顯示: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現代著名詩人、劇作家。從小受到民主主義思想的啟蒙和影響,19赴日留學,接觸了莎士比亞等作家的作品。19“五四”運動爆發(fā)后積極投身于新文化運動。1919~19之間,完成了《女神》的創(chuàng)作,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以后成立了“創(chuàng)造社”,從事新文學運動,參加了革命。解放后,擔任了文化領域的領導工作。代表詩集有《女神》、《星空》、《恢復》等。
    二、感知內容,學習朗讀。
    1、教師配樂范讀,整體感知內容。
    詩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個怎樣世界?請用一、二個詞語概括一下。
    如:一個自由自在的世界。
    ……。
    2、各自輕聲朗讀,體會詩歌的感情。
    過渡:詩人滿懷著激情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這么一個理想的境界,的確,感情是詩歌的靈魂,沒有了感情就沒有了詩。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篇十三
    生:我在這里度過了童年的時光,我特別喜歡校園。
    師:喜歡校園的哪些方面呢?
    生:校園里綠化得很美,有很多果樹,還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樹,特別是夏天和秋天,校園里有各種鮮花。
    生:我喜歡校園里很多體育設施。如:聯合器械架,攀登架,單、雙杠等等。我可愛在這兒活動了。
    師:除了以上同學們說的喜歡校園的環(huán)境和設施,最讓你們留戀的是什么?
    生:在校園里我們搞了許多有意義、有趣的活動,都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師:是的,我們都熱愛這座校園,在作文中就要表達出這種情感,也就是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板書:一、中心思想)。
    師:我們描述校園必須按一定的順序,你們是怎么思考的?
    生:我以進校的路線來寫校園的各個地方。如:進了校門走上甬道,來到操場,然后進入教學樓。
    師:思路很清楚。
    生:老師,我按校園的各個方面分類寫行嗎?
    師:當然可以,你說說看。
    生:我常常站在四樓窗口俯瞰校園。我按這樣的順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操場的景物和同學們活動的情況,再寫校園的花草樹木春夏秋冬都那么生機勃勃,有特色,最后寫我們的教室寬敞明亮及師生的關系。
    師:很好,無論按怎樣的順序,都要注意各段之間的銜接。
    (板書:二、敘述要有條理)。
    師:文章的思路有了條理,是不是這些內容平均使用筆墨?還要考慮什么問題?
    生:應該考慮詳寫和略寫的問題。
    師:是的。文章中要有一兩處細致描寫,其它方面略寫,文章就既完整又詳細得當了。下面我們來共同研究一下詳寫部分。
    生:重點描述的地方也要有一定的順序。
    師:很好。首先要確定“立足點”,也就是觀察點,然后按方位描述景物,并在字里行間表達自己的情感。
    現在每個同學練寫一個詳寫片斷。
    〔板書:三、詳細描寫(重點段落)。
    (一)確定立足點。
    (二)按方位描述。
    (三)表達真情實感〕。
    生:寫片斷后談:我走出教學樓,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樓旁左側的參天的古槐。夏天,那茂密的枝葉遮住了陽光,我們在樹蔭下跳皮筋,做游戲。再往前走,有幾棵石榴樹,結的石榴又紅又大,真想摘下一個嘗嘗鮮。不,那是集體的財富。接待室的兩側的柿子樹更引人注目,在這金秋季節(jié),深綠色的葉子中透著紅,紅中閃著亮,遠遠看去像火焰一般。走近一看,一個個熟透的柿子,墜在樹上,把樹枝都壓彎了。這一棵棵高大的樹木,把我們的校園裝點得多美呀!
    生:教學樓里有幾個專用教室,我特別喜歡四樓的計算機教室。這里全是先進設備。地上鋪著木紋地板革,看上去是那么柔和、舒服。抬頭望去,嗬,一盞盞圓形花紋吊燈,鑲嵌在屋頂。平視教室,數十臺中華學習機和“310”機整整齊齊地排成兩列長隊。瞧,正中的那臺就是我用的。雪白的外殼,紅色的鍵盤,打開顯示器發(fā)出了“嘟嘟”的響聲。在這里上課真是一種享受。
    教師總結:幾位同學寫的內容都較具體。在完成全篇作文時,不僅寫景物,還要寫出人的生活,要有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