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范文(17篇)

字號:

    心得體會是我們對自身經(jīng)歷和感受的思考和總結(jié),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提升自己。在寫心得體會時,要關(guān)注自己的真實感受和個人觀點。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實用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寫作提供一些啟示。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是營救廢墟下的兒子?還是要把壓在兒子身體上老伴的尸體切斷?一個是骨肉,一個是風雨同舟40年至愛之人。面對這樣的抉擇,68歲的老人王感強不知道該怎么辦。最后,他作出了此生最艱難的選擇:切斷老伴的身體,把兒子救出來。最后,兒子雖然被搶救了出來,但沒能挺到最后。兒子被救出來時,身上已經(jīng)爬滿了媽媽身體上的蛆。地震后,老王天天找自己的親人,直到兩天后,他才找到了氣息尚存的兒子。于是,他趕緊找來消防隊員營救。在前天的營救中,消防隊員面臨難題:地形非常復雜,搶救難度很高,但消防官兵們還是堅持著。當營救步步為營的時候,卻碰到了一個棘手的難題,老王已經(jīng)死去的老伴卡住了兒子的身體,如果要救兒子,就必須切斷老伴的身體。面對這樣的選擇,營救人員無法作出決定。老王老淚縱橫,很短時間他就決定:“搶救活人要緊!”那位切尸體的醫(yī)生安慰老王:“對不起,我們實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強震,冷雨,傷亡,災難,慘不忍睹,催人淚下。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這是一場驚天動地的災難啊!
    還記得那個堅持著把生的希望留給孩子的瞿老師,她毅然用她那柔弱的肩膀牢牢地擋住了跨塌的水泥板。看著一個個孩子獲救,微笑了的瞿老師微笑著離開了人間,只有一只只散落的小鞋,陪伴在她的身邊。
    還記得__披星戴月、冒雨前進的那個背影,還記得__彎下身子,從斷瓦殘磚里扒出孩子的書包和鞋子后濕潤的雙眼。__啊,年近花甲的老人,竟忘了那冰冷的雨打濕了他的發(fā)絲,竟忘了鋒利的石塊劃傷了他的胳膊,冒著生命危險站在抗震救災的最前沿。
    還記得救援者在山坡水溝里摸索前行,還記得武警戰(zhàn)士們用自己的手和肩艱難地傳遞著每一位傷員,豆大的汗珠劃過他們的臉頰,他們的腳步卻永不停歇地向前向前!
    這一切的一切啊,怎不令人感激啼零;這一切的一切啊,怎不令人淚流滿面。
    關(guān)愛,互助,團結(jié),人與人之間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在巴蜀大地,寫下了華夏民族的勇氣,立地頂天!
    多一分關(guān)懷,少一些冷漠;多一分幫助,少一些孤獨。天災無情人有情,讓和煦的陽光撒在汶川大地上!用您的愛心譜寫愛的旋律,用您的雙手傳遞愛的呼喚。伸出我們的友愛之手,筑起愛的長城,向世人昭示——團結(jié)的民族是任何天災都不能戰(zhàn)勝的!和諧的中國是任何天災都不能戰(zhàn)勝的!
    來吧,朋友,讓我們一起,用火熱的愛心為災區(qū)人民撐起一片陽光明媚的天!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我親愛的寶寶:
    如果你能逃過這場劫難,你要記住,媽媽永遠愛你。
    寶貝,也許你長大了以后,你會很羨慕,那些有媽媽疼,有媽媽愛的孩子;也許,你會很難過,為什么媽媽不來陪我呢?沒事的,寶貝,媽媽相信你一定會學會堅強,即使媽媽不在了,你也會忍住眼淚,照顧好自己,你不能像別的寶貝那樣依賴父母了,但是你一定不能自暴自棄啊!媽媽在天堂里會默默的看著你,支持你的,你要記住啊,你的媽媽是愛你的。
    寶貝,你長大了,千外不要因為沒有媽媽的管教,叮囑,就變成一個道德敗壞的人。媽媽不要你語文好,不要你數(shù)學好,也不要你干出一番大事業(yè),只要你能做一個有良心的人啊!更不要因為一時的氣憤,一時的泄氣,就做出一些傷害自己的事來。媽媽會傷心的,你這樣做可是讓媽媽死的不安心啊!就算是為媽媽著想,你也要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聲。
    寶貝,這場地震來得太突然了。望著你熟睡的臉龐,媽媽做出了決定。你還年輕著呢,以后要走的路還多著呢,怎么能就這樣放棄?媽媽也在這個是上活了這么久,也活夠了啊!就讓你的生命在媽媽的手里重新復燃,好好的活下去吧。
    寶貝啊,你一定要記住,媽媽永遠永遠愛著你啊!
    愛你的媽媽。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地震發(fā)生時,四川省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在地震發(fā)生的一瞬間,該校教導主任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獲救了,譚老師卻不幸遇難。5月14日,張關(guān)蓉在擦拭丈夫譚千秋的遺體,她怎么也沒想到,人們傳說的救下四個學生的英雄竟然是她心愛的老公。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汶川縣映秀鎮(zhèn)小學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
    當汶川縣映秀鎮(zhèn)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zhèn)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jīng)氣絕!由于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jīng)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
    這名男子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罢挛业某岚?,送給你飛翔?!倍嗖哦嗨?、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六
    一場地震,撼動了大半個中國,牽動了整個神州。
    汶川一震,舉國同悲。人間臻悲,天地動容。
    黑紙白字上的死亡人數(shù)每增加一個,這世上曾經(jīng)鮮活的生命就會減少一個;時間每流逝一秒,一條生命得以存活的可能就會減少一分。此時此刻,生命,高于一切、大過一切、急于一切。
    災區(qū)的人們,我們也許并不確切的知道他們的名字和曾經(jīng)的生活狀態(tài),但我們唯一知道的是,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他們在某個時空上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他們與我們一樣都有著生活的熱望與夢想。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讓許多生命尚未充分展開便直接面向死亡,讓許多也許普通至極的生活理想從此歸于死寂,再也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
    物傷其類,何況生命如此成批成批的倒下,在廢墟中被掩埋,在黑夜和暴雨里掙扎。災區(qū)同胞的痛苦與呻吟,需要被聽見,需要生者用盡一切力量去拯救正在受苦受難的災區(qū)同胞。
    有許多人在災區(qū)奮力營救,或者正在奔赴救災一線的路上,而有更多人也許無法去往災區(qū),沖向廢墟,用腳感知大地的創(chuàng)痛,用手扒開掩蓋在身體上的磚石塵土。但我們有心,災區(qū)同胞的生死下落、性命攸關(guān),會觸動每個人心靈中最柔軟最敏感的部分。心靈,可以超越一切時空阻隔,宛如在場,感同身受。
    我們的眼里充滿淚水,我們的心靈充盈悲痛,讓我們攜起手,讓溫度相互傳遞,以最大的悲憫為災區(qū)同胞祈福。我們并不只有心靈,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我們可以伸出手臂,獻出紅色的血液;我們可以解開包囊,捐出災區(qū)急需的物資。忙碌者請暫時放下手中的事情,行走者請暫時停下趕路的腳步,為災區(qū)同胞默悼、致哀。我們還可以點燃蠟燭,奉上鮮花,去照亮層層廢墟下、闔上雙眼的另一個國度的夜。
    災區(qū)不是一座孤島,災區(qū)同胞不是自然宿命的犧牲者,讓我們做一切能力所及的事情去護佑和溫暖,讓我們以最大的悲憫為災區(qū)同胞祈福。
    我們信息共享,我們相互溫暖,我們無所畏懼。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七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汶川縣發(fā)生了里氏8.0級地震,至于地震造成了多大的損失和影響呢?災難無情,地震給所有的人帶來了傷痛與無助,但也因此展現(xiàn)了人性的光輝和勇氣。在災難中,出現(xiàn)了許多先進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下面就讓我們來談談關(guān)于汶川地震先進事跡的體會吧。
    第一段:地震中的英雄與勇士。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人的力量極其渺小,但人的信念、勇氣與堅持卻能超越一切。在汶川地震中,武警部隊、解放軍、民兵等勇士把自己置身于危險之中,不畏艱難險阻,挖掘斷頭路、轉(zhuǎn)移傷員,盡力搶救生命。其中,武警官兵進入被封鎖的災區(qū),乘車、走路、徒步等條件下,成功解救出718名被困群眾,解救了很多生命。
    第二段:志愿者的無私奉獻。
    災難來臨時,許多志愿者投身到抗震救災的工作中,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其中有的志愿者在前線救災,有的志愿者在后方協(xié)助收集救援物資,在現(xiàn)場幫助疏散群眾。在抗震救災過程中,志愿者們做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
    第三段:蕓蕓眾生的人間溫暖。
    在災難面前,愛心和溫暖總是顯得尤為珍貴,許多在地震中受傷的朋友們,感受到的正是這些人間溫暖。許多普通人,在災難中舍小家為大家,捐款捐物、無償援助、主動獻血,他們帶給受災群眾溫暖與力量。在這一時期,每個人的力量微小,但當大家緊密地相互協(xié)作、互相幫助,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時,無論面對多么巨大的危險,都能夠戰(zhàn)勝它。
    第四段:汶川重建的希望。
    重建生命,重建家園,人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盡的希望。地震后的汶川,已經(jīng)不再是原來的樣子,現(xiàn)在的它正在嶄新而美好地重建著。重建中,很多英雄和尋常百姓為了自己的家園、為了其他受災人民的幸福,不斷地努力拼搏、不厭其煩、不易言狀地奉獻著。重建也是一種希望,那里并不遙遠,它以每個人的付出為基礎(chǔ),它給我們帶來的是無限的感動和力量。
    第五段:我和別人的收獲。
    汶川地震,是一場大災難,也是一個小小的教堂,它培養(yǎng)了許多為人類而救人救物的熱心人,發(fā)揚了人道主義的精神,讓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愛的力量。當我們看到那些傷痕累累的臉龐中流淌著的智慧和勇敢,我們才能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我愿意用自己的行動,去傳遞那種互相關(guān)愛、扶助相助的正能量,為社會獻出一份力量。
    總結(jié):汶川地震災難過后,許多故事在其中呈現(xiàn),這里有緊密團結(jié)、勇敢無畏的勇士,有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志愿者,有充滿愛心和溫暖的蕓蕓眾生,有重建頹墻、瓦礫成堆的汶川家園。在這場浩劫中,我們不戰(zhàn)而勝的是人與人之間偉大的情感,我們要聞記并遵循這些先進事跡,讓它們成為我們永恒不變的信條,為更美好的中國而努力奮斗!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八
    緬懷傷痛,是對生命應有的姿態(tài),更是為了更好擁抱明天,砥礪前行。死者長已矣,生者或余悲。但愿逝者能忘卻地震來臨瞬間的驚悸;但愿生者謹記生命力量的堅韌與偉大、人間大愛的無私與樸實,珍惜當下,奮力前行。
    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天崩地裂,山河倒轉(zhuǎn),到處都是殘垣斷壁。曾經(jīng)秀麗的山川,變成了一片廢墟,這里已經(jīng)成了人間煉獄。撕心裂肺的哭喊,輕聲無助的呢喃,響徹這片天地。很多家庭因此而傷痕累累,很多的人失去了至親至愛的家人。這次大災難,讓人們銘記于心,也讓人們學會了堅強。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國家的關(guān)心下,在全國人民援建下,大家團級一心眾志成城,組成團隊為災區(qū)的重建工作而努力。近十年過去了新的新的汶川縣城重新矗立而起,時間已經(jīng)撫平了人們心里的創(chuàng)傷,當年因災難繼續(xù)向著自己夢想奮斗的人,已經(jīng)成功的實現(xiàn)了理想。站在人生新的一個高度,在屬于自己的路上前行,祝福他們。
    2008.5.12,中國人永遠難忘的`日子。北川,那場強震中受災最重的地區(qū)。即便山河破碎,中國人還是挺直了脊梁。或許我們在自然面前依舊渺小,但我們絕不屈服。眾志成城,筑成了今天的新北川。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天崩地裂,四川汶川發(fā)生里氏8級特大地震。如今,十年了,時間的沉淀或許可以撫慰傷痛,但那段想起便泛淚光的記憶,卻不曾褪色。
    汶川地震過去10年了,滿屏的汶川記憶,一種集體痛感依舊在。失去親情友情愛情同胞之情的烈度太大,時間裝不下,軀體也裝不下,這塊大地上依然有心靈的余震。對逝者最好的紀念還是生者更幸福,否則悲傷只在表面流淌。只有家園更堅固,生靈更平安,才是真正的重建。祝福汶川,平安中國!
    “那年我大你兩歲,今年我大你十二歲?!笔炅?,時間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今天,一起傳遞這條微博,祭奠每個逝去的同胞,也祝福這座重生的城市。汶川加油,一切安好。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九
    通江縣永安壩村小學新婚教師茍曉超——“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孩子!”
    “不好,地震!”茍老師腦海中出現(xiàn)了這個可怕的念頭。
    他再一次沖到三樓抱起兩名孩子向樓下跑,剛到達一樓地面的最后一級樓梯時,頂樓轟然坍塌,磚塊、混凝土、門窗玻璃劈頭蓋面向他們襲來。就在那一瞬,一塊重約一噸的磚塊和混凝土砸向他的小腿,他本能地將兩個孩子“藏”在懷中,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擋住從天而降的磚塊……他的雙腿被無情地砸斷,胸部、頭部也受到了重創(chuàng),頓時撲倒在血泊之中。
    “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孩子!”飛速趕來的老師和群眾在搬他身上的磚塊和混凝土時,他斷斷續(xù)續(xù)地說著,并艱難地用手指向頂樓,“上……上面……還……還有……”
    下午4時20分 ,當他被轉(zhuǎn)往縣城醫(yī)院搶救的途中,因傷勢過重不幸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兩個孩子安然無恙,但茍曉超卻永遠地走了。
    “我們?nèi)迦硕颊f茍老師年輕,書教得好,對學生負責任,人又和氣,像這樣的老師不多見,這么大的禍怎么出在他身上喲……”一位老大娘淚流滿面地說。13日一早,當記者趕赴現(xiàn)場時,坍塌的教學樓前已布置了長長警戒線,一些學生仍在失聲痛哭。
    “我要茍老師,我要茍老師……”9歲的莘能軍聲嘶力竭地哭喊著。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十
    2歲的陳浩靜靜地躺在成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的病床上,雙腿和右手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胸前滿是心電圖監(jiān)護儀的膠貼。20多個小時之前,他還是活蹦亂跳的六年級學生。12日的強震震倒了學校升旗臺后的高墻,他被壓在了瓦礫之中。
    “他本來可以不這樣的。”父親陳強說。
    陳浩是成都市溫江區(qū)玉石鄉(xiāng)實驗小學的學生。12日下午2時許汶川發(fā)生了7。8級地震,而溫江距離震中僅有55公里。
    “我和班上的同學正在上課。突然兩層的教學樓開始猛烈搖晃起來,我們都趕忙往樓下跑?!边@個高挑清秀的男孩說。跑下了樓梯,穿過了樓邊升旗臺的他很快就到了安全地帶??赊D(zhuǎn)頭一望,他看見一個女孩還在旗臺的高墻前,想也沒多想的他轉(zhuǎn)頭跑去,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不幸的事發(fā)生了:三四米的磚墻嘩啦一下倒了下來,陳浩的.背部和雙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礫之中。而那個他不認識的女同學卻安然無事。
    雙下肢骨折、腰椎多處骨折、背部幾乎沒有完好的地方、肺挫傷和肺出血,醫(yī)生給陳浩的傷下了定語——“嚴重”。在最初清理傷口的時候,由于傷員太多,陳浩沒能用上麻藥,可堅強的他愣是沒有哭出一聲。12日晚,陳浩高燒近40度。在昏睡中,媽媽抓住他突然揚起的雙手,只聽他呢喃“我抓住她了”……“要是再遇到這樣的事,我還會的。因為能救而不救,我肯定會感到慚愧?!标惡频恼Z氣很平靜。在家中,由于父母多在外跑貨物運輸,他常年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雖然年少,卻顯得異常懂事。
    堅強的他并不知道,那堵磚墻奪去了他三個最要好的同學的生命。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一
    在十叁日的凌晨,塬總參謀部命令空降兵部隊,從空中進入災區(qū),并了解災情,十時二十分暴雨減弱,能見度稍微有一些好轉(zhuǎn),空降兵部隊立刻進入了災區(qū),此時被困了兩天兩夜的災民群眾看見天空出現(xiàn)了紅白降落傘,災民群眾的眼里又多出了一份希望,著陸后空降兵部隊立刻跟政府聯(lián)系,順利得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可是救援任務才剛剛開始,隨后中國空降兵一萬一千名官兵在地震最嚴重的綿竹等城市進行救援,空降兵用自己的努力給災區(qū)人民沖開一條有一條的生命線。
    那一段可怕的經(jīng)歷,讓我們四川的同胞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親人,也讓我們知道地震是多幺的可怕,讓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失去了一切,也讓我們學會了珍惜,要自強自惜,像白楊樹一樣。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每個人應該好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生命不僅僅是金錢意義上的活著,生命是一個逐漸完美的生活過程,生命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在于奉獻,生命不完全屬于個體,也不屬于家庭和朋友,生命是比金錢更為貴重的無價之寶。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二
    蔣敏,一位年僅28歲的普通民警,包括母親和年僅2歲的女兒在內(nèi)10位親人被大地震奪去了生命。她強忍著巨大的悲痛,不停地在災區(qū)奔忙,幾度昏倒在救災現(xiàn)場,15天后才回到北川祭奠親人。她對記者說:“我失去了那么多親人,卻得到了更多親人,永遠不會孤獨。”
    5月15日,在一個受災群眾安置點,看到餓得哇哇大哭的嬰兒時,江油縣女民警蔣小娟毅然敞開胸懷,同時給兩個孩子喂奶。她說:“孩子們太餓,就一邊喂一個吧?!倍藭r,她不滿半歲的兒子卻正在老家農(nóng)村吃米粉。
    有一位軍人,當戰(zhàn)友不讓他再進入廢墟救人時,他憤怒地指著身上的`迷彩服大喊:“一個兵,穿上軍裝的時候,就不再是你老子的兒子,你老婆的男人!而是老百姓的兒子,國家的軍人!”
    清華大學博士梁蘇會向災區(qū)人民獻血時,看到已經(jīng)排了上千人的長隊,她沖到隊伍前面懇求道:“求您了,抽我的血吧!”
    ……
    災難面前這些頂天立地的人既是普通人,也是時代英雄。他們的話語雖然樸實無華,卻格外真誠,所以才擲地有聲,才能感動億萬人,影響后來人。
    這些實話似乎沒有一點兒文采,甚或有點粗魯,但正是這些毫無雕琢的語言,閃爍著人性美的絢爛光輝,讓人更感到親切、真實、可敬、珍貴,是提煉我們民族精神的寶貴素材。
    抗震救災中的英雄們,或忍著痛失親人的悲傷,或忍著親人離散的憂苦,或忍著連續(xù)奮戰(zhàn)的疲勞,或忍著幼子挨餓的心痛,面對被地震傷害的同胞和毀壞的家園,只有一個信念:救人!幫人!所以,他們的語言簡單而樸實。
    抗震救災中的英雄們用樸實而又感人的話告訴我們,只有做到了,說出來的話才有分量;只有真誠的話,才是人世間最動聽的語言。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三
    這段時間,每次看到這些感人的故事,就禁不住眼里充滿淚水,心里盈滿悲痛。這一個個感人的英雄事跡撞擊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一樁樁驚心動魄的畫面激勵著活著的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我既為災區(qū)人們的不幸而傷心,也深深被這些可愛的老師的壯舉而感動,同時還為我們的教育行業(yè)有這樣一批優(yōu)秀的老師而自豪。在地震這樣無情的自然災害面前,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撐起了一條生命之路,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師愛的贊歌。在世人面前詮釋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無私。感動之余我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讓他們在災難來臨時,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是強烈的責任感,是教師那種“學生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使命感”。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yè),在他們心中拯救學生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災難面前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首先營救的也必須是學生,在生死關(guān)頭勇敢地拋棄一切,一心只為了學生。用鮮血乃至生命維護了師尊,鑄就了師魂。
    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這些教師用自己的行動甚至生命詮釋了這一名言。危難時刻,見證了師魂的偉大;生死關(guān)頭,彰顯著人性的力量。老師們挺身而出,舍生忘死,表現(xiàn)出高尚的情操和無私的境界。他們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和強烈的責任感,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起他們就深知自己身上擔負著沉甸甸的責任: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更要教會他們做人,還要以自己的責任甚至性命保障學生的安全。
    看看他們我們該做些什么呢?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學生和工作呢?我想,那就是我們要以更大的熱情和虔誠來對待我們的`工作,以最大的無私和博愛來對待我們的學生。我應該從這些方面去學習這些老師的精神,進一步做好自己的工作。
    “書到用時方恨少”,我要充分利用點滴時間涉獵群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用知識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積極進取成為業(yè)務上的骨干。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深入研究教學內(nèi)容,研究教學對象,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帶動深入的思考,把教書育人提升到教研的高度,以此支撐和升華教書育人的效果,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說服力和震撼力?!吧碚秊閹煟瑢W高為范,”我們只有不斷學習,勤于總結(jié),善于總結(jié),才能為師,為范。講究工作方法,克服急躁的毛病,真誠地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作為良師,我是學生思想上的引導者、人生道路的領(lǐng)航人;作為益友,我堅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讓學生感到老師可親不可懼,可信不可疑,以教師的人格力量影響教育學生。
    通過學習我深深地體會到“職業(yè)責任”二字的重大意義,也深知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才能使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實踐證明,履行責任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贏得榮譽的階梯,任何人都有追求榮譽的天性,實現(xiàn)人生的最大價值,要把這種意愿變成現(xiàn)實,履行責任是唯一的途徑。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盡到對教育的責任,才能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地對待自己的工作,以英雄教師的先進事跡、高尚思想激勵自己,見賢思齊,以實際行動向他們看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一個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十四
    地震發(fā)生十余小時后,滿臉是血的北川3歲的郎錚從廢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準備把他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準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擔架上的小郎錚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禮感恩的舉動,讓無數(shù)的人深受感動。
    面對早已超出了其年齡所能承受的地震,3歲的郎錚從廢墟中被救出時,竟然不忘向救援人員敬上一個標準的少先隊隊禮。倘若在平時,人們或許會會意地一笑,稱之為聰明玩皮,然此時從其敬禮中分明讓人讀出了堅強和勇敢。有了這份堅強,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天變已不足畏了。
    一名3歲的孩子,一名不諳世事的'嬌小子,他本該在父母的懷里撒嬌。然無情的天災讓他的童年變得深沉而成熟,他以一個“小男人”的陽剛之氣,解讀了人性的堅韌不拔――地震可以摧毀我們的房屋,毀壞我們的家園,但永遠摧不垮我們的意志,眾志成誠、萬眾一心,中華民族鋼鐵般血性在此得到了最完美、最真切的展現(xiàn)和詮釋。
    曾有網(wǎng)友動容地感慨:地震中的孩子們最堅強。是的,此次地震襲擊最集中的場所之一就是校園,而面對地震,孩子們所表現(xiàn)出的冷靜與堅韌,常常讓人感動著而淚流滿面,小郎錚如此,其他許許多多的孩子無不如此。
    在災難面前,人的生命或許是脆弱的。但人的精神,一種永不屈服、永不放棄的精神,卻是那么的充滿力量,堅韌而偉岸。
    從這些孩子們的身上,我們分明感受到了一種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感受到了一種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自古以來,我們歷經(jīng)了無數(shù)的災難,然正因為有了這種臨危不懼、堅韌不拔的毅力,我們戰(zhàn)勝了一次又一次的艱難險阻。
    從這些孩子們的身上,我們深深地懂得,人的血肉之軀遠遠不如鋼筋混凝土堅硬,但我們的心比什么都堅強。我們因為堅強而喊出了“中國不哭”、“汶川不哭”的口號,這是信心,這是希望。
    3歲小男孩的堅強,讓我們感受到了民族不屈的脊梁。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五
    我們挖出了一名老師,她的身體蜷縮著跪在地下,把自己的背部盡量往上挺,她的底下就是一名學生,這名學生幸存了,但是這個老師的頭部嚴重受傷,當場就已經(jīng)遇難了?,F(xiàn)在在災區(qū)的現(xiàn)場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很多這樣感人的事跡。
    “清清,那個美麗好學的女孩,你們看見沒有?”在救助現(xiàn)場,鎣華鎮(zhèn)中學初一一班班主任陳全紅一直關(guān)心著一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這個貧困家庭里的小女孩,常在回家路上打著手電筒看書。
    當鄧清清被武警官兵救出來時,讓陳全紅與官兵們感動的是,這個堅強的女孩被救出時,還在廢墟里面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誠實讓聽者無不流淚,陳全紅一下子摟住鄧清清淚流滿面:“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么都好?!?BR>    說起獲救的一刻,金曉娟很是感動,“當時我們和另外幾個女的被埋了,是她們的丈夫救我和女兒出來的,但是她們的妻子已經(jīng)死了。”金曉娟哽咽著說,雖然他們知道自己深愛的人已經(jīng)死去,但他們一邊大聲哭喊,一邊繼續(xù)用滿是鮮血的手刨開廢墟,救出了更多的人。
    央視的主持人趙普在直播中哭了,在說出“為什么我們能夠這樣(愛心救助),是因為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幫助”的這一句話,他眼含淚水,忍不住哭泣。然而,這一次沒有人責怪他??粗菧I眼朦朧的畫面,我忍不住哭了,很多觀眾也忍不住哭了。災難牽動著億萬中華兒女,每個人都忍不住動容。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十六
    汶川縣映秀鎮(zhèn)小學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
    當汶川縣映秀鎮(zhèn)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zhèn)小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jīng)氣絕!由于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jīng)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
    這名男子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倍嗖哦嗨?、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記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七
    汶川地震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一次地震,它給全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造成了全國震驚的后果。在這次重大的自然災害當中,許多優(yōu)秀的先進人物脫穎而出,他們以自己的無私奉獻和勇氣,為這個國家奉獻了一切。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汶川地震中優(yōu)秀先進人物的事跡體會,從而更好地了解先進思想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第一段:飛美志愿者——獻血是為救人而生。
    這次地震的最初階段,捐血成為了當時最緊缺的物資之一。成都“飛美志愿者”代表了一大旅行團隊,自行前往災區(qū)獻血。即使在受災的區(qū)域中人們已經(jīng)做好了挖掘掩埋的準備,但這個團隊還是繼續(xù)走著,準備為救人生命做出貢獻。并且獻血大媽的良心一再感動著人們。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僅體現(xiàn)了社會愛心,更體現(xiàn)了先進的無私奉獻精神。
    第二段:天然豬籽草——一位農(nóng)民的拓荒精神。
    天然豬籽草的出現(xiàn)為汶川地震救援帶來了巨大的驚喜。這種豬草是由四川農(nóng)民王茂武創(chuàng)作出來的,充分發(fā)掘了這種植物的潛力,不僅用于飼料,也大量用于治療傷口,并被收集救援中心,運到最需要的地方。天然豬籽草跨越了血液和物質(zhì)之間的界限,更讓人看到了人類勇氣、拓荒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的力量。
    第三段:王女士兒子調(diào)換了位置,成功拯救他們的生命。
    在汶川地震之后,王女士的兩個兒子由于被深深的埋在廢墟中,而沒有活下來。然而,王女士的第三個兒子幸存了,并且他傳奇般地拯救了他的母親。在雅安的廢墟中,王女士成功地為其兒子調(diào)整了位置,使他們能夠共同生存。通過這次事件,我們能夠看到先進思想在人類的感性和理論之間形成了巨大的橋梁,提高了人類的智慧和靈活性。能夠讓我們看到“全字訣”深刻的內(nèi)涵。
    第四段:龍美紅救援小孩——勇氣和膽識的力量。
    2008年汶川地震,一幢學校發(fā)生了塌屋,龍美紅和四位士兵奮不顧身地挖掘其中受困的小孩,而用的只是簡單的工具,甚至不帶好裝備。他和他的隊友們抒發(fā)了自己的靈魂,并在這次活動中證明了勇氣和膽識的力量。在救援中,我們不僅僅看到了士兵的勇氣和膽識,還看到了一個國家的集體和兄弟情誼。
    第五段:成都市社情民意的順應。
    成都市社情民意是一種自然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被繼承并貫穿了汶川地震救援的始終。例如,成都市的女子捐贈物資運到當?shù)氐臑膮^(qū),向災民獻出自己的愛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成都市社情民意的高昂和巨大力量,這是一個人性和社會本質(zhì)的認知,也代表了中國的文化和文化意義所在。
    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我們親眼見證了正義、無私、勇氣和拓荒精神的巨大力量。這些優(yōu)秀的先進人物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和勇氣所在,他們就是中國災區(qū)救援的最佳代言人,也賦予了我們和我們的民族新的力量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