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除法教案大全(20篇)

字號:

    編寫教案需要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進行設計。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要注重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延伸。教案是教師為了教學目標而編寫的一種詳細的教學計劃,它可以幫助教師設計合理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對所教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準備,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供廣大教師參考借鑒,希望能給教師們提供一些靈感。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一
    使學生明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初步會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數。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1、復習7、8、9的乘法口訣。
    2、根據圖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
    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
    1、根據主題圖,引導學生布置教室,提出問題。
    2、(1)有56面小旗,掛呈行,平均每行幾面?可以怎樣列式?
    板書:568=()。
    討論:怎樣計算?
    板書: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掛成7行呢?平均每行幾面?
    板書:567=()應該想哪句口訣呢?
    1、出示74口訣:
    (1)啟發(fā)學生想一想,寫出兩道出發(fā)算式。
    (2)分組討論,想一想商是幾,用哪句口訣,怎樣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題目,由學生獨立計算,再交流。
    練習十一、第1~4題。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二
    課本p19頁例5,練習四第4、5、6題。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情景圖或課件等。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1、課本第19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四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四第6題:先讓學生看圖,敘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讓學生動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寫算式,最后讓學生對照圖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三
    讓學生通過學習深入理解除法的含義,學習使用6-9乘法口訣求商。在動手操作和探究學習中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應用6-9乘法口訣來計算商數,領會乘法和除法的內在聯(lián)系,掌握除法的書寫格式。
    選擇正確的口訣用于商數計算,做出估算并解釋其過程,從多個角度理解除法的意義。
    使用手工制作的42只小鳥和6座小房子。
    動手操作法。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通過故事引入新課:森林里有一只長頸鹿和一群小鳥是好朋友,一天,4只小鳥來長頸鹿家做客,后來又先后來了5群,問:一共來了多少只小鳥?繼續(xù)提問:這20只小鳥現在需要長頸鹿幫忙建造房子,每個房子能住4只小鳥,你們知道長頸鹿需要建造幾個房子嗎?繼續(xù)引導提問:現在長頸鹿家共有42只小鳥,它們都需要長頸鹿幫忙建房子,每個房子可以住6只小鳥,同學們知道長頸鹿需要建造幾個房子嗎?長頸鹿和小鳥。提問:引導學生思考:42只小鳥,每個房子住6只,長頸鹿需要建造幾個房子?(板書主題:“長頸鹿和小鳥”)在講臺上演示42只小鳥被分配到6個小房子里。并請學生思考:每個房子里有幾只小鳥?要求學生將課前準備好的42個小圓片分別放在6個小紙盒里。請學生回顧:42的乘法口訣是什么。在黑板上列出除法算式:42÷6=7,同時介紹除法的書寫格式,幫助學生理解各個數字的'含義。出示“想一想”,請學生進行練習。練習。
    1.將第一題抄寫到黑板上,要求學生上來做。
    2.糾正學生錯誤的答案并講解正確答案。
    3.要求學生在小組內獨立完成第二題,并討論使用哪句口訣。
    4.展示"小動物回家"的第三題。請學生解釋題意并使用連線將答案呈現出來。
    5.通過啟發(fā)學生,讓他們計算64÷8,并建議給小動物建造新的家。
    6.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第四題"貓捉老鼠"并使用連線將答案呈現出來。
    7.讓學生講述數學故事。
    8.展示圖例"平均每人吃幾個",并列出計算式。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進一步了解到,雖然數字增大了,但除法和乘法是息息相關的。
    長頸鹿和小鳥。
    如果每棟房子住6只鳥,42只小鳥需要準備多少棟房子?
    42÷6=7(棟)乘法口訣:六七四十二。
    答案:需要準備7棟房子。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四
    鞏固前面兩段學習的內容,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相關的計算技能,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分組練習,并指名學生板演。
    集體評講。
    出示題目,先讓學生估算,并要求說出估算的依據。
    再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并將計算結果與估算的結果進行比較。
    小結。
    問:能不能通過題中條件一眼看出誰跳得比較多?
    怎樣才能知道誰跳得比較快一些呢?
    先估計,再要求計算。
    分組練習,學生獨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觀察每組中兩題之間的聯(lián)系。
    集體討論,領會其中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小結:一個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等于除以這兩個除數的積。
    出示圖,理解圖意和題意。
    同桌互相說說解題策略。
    2、油廠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裝在最多只能裝5千克的油壺里。準備120個油壺夠嗎?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五
    第九課時單元復習(一)教學目標: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筆算以及驗算的方法,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的口算、筆算方法以及驗算的方法;在計算時對各種情況進行比較,弄清聯(lián)系和區(qū)別,加深理解,組建良好的知識結構。教學過程:1、做p12(1)直接寫出結果。集體訂正。選擇幾道題要求說說口算方法。2、做p12(2)做第一組。強調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先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做完集體訂正。說說上下兩題在計算方法上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3、做p12(3)做兩題做完后說說驗算方法。4、做p12(4)看懂題意。說說單價的意思。直接填在書上。集體訂正。5、做p12(5)先看圖,說說從圖中看到些什么。小組交流,試著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并進行解答。6、課堂作業(yè):p12(2)后兩組,p12(3)剩下兩題教學后記:第十課時單元復習(二)教學目標: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重難點:在練習的'同時不僅僅會做題目,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學過程:1、做p12(6)出示題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規(guī)律。出示54÷18,讓同學們根據剛才得出的規(guī)律進行試算。2、做p13(7)看圖理解題意。做在本子上。指名說說是怎樣解決的。3、做p13(8)先獨立完成,再說說是怎樣解決的。4、做p13(9)看圖理解題意。小組先討論準備怎樣租船。交流租船方案。再討論租金的計算方法。交流,并選擇較合理的方案。(9只大船,2只小船最為合理)5、課堂作業(yè):p13(9)思考思考題。教學后記: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六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表達估算的思路。
    口算卡片、每個小組每人準備30根小棒。
    (一)復習舊知,鞏固技能:
    1、師出示口算卡片:
    1800÷3、2400÷6、250÷5、420÷6。
    2700÷9、140÷7、120÷6、5400÷6。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茨囊唤M開得又對又快。
    2、同桌一人說算式一人回答,答對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教學掛圖,呈現農貿市場的情境圖。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共同為趙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決了難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為李叔叔他們三人解決困難,好嗎?他們遇到了什么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呈現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圖:
    師:你們看,李叔叔他們三人想怎么把蔬菜運走呀?
    (用三輛車一次把這124箱蔬菜全部運完。)。
    課件演示:小精靈聰聰出現了: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同桌交流、討論。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板書:
    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師:這道題該怎么解決呢?(讓學生討論)。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師引導:你能大概猜一下他們每一個人運了多少箱嗎?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決它呢?
    生討論后反饋結果。
    請一學生敘述估算的過程。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別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還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還剩下一箱,每個人大約運了41箱。
    師板書:124÷3≈40(箱)。
    或者124=120+4120÷3=404÷3=1……1。
    124÷3≈41(箱)。
    (三)小結:
    估算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當我們遇到數字較大的題目,比如分東西,而你又不能準確地算出該平均分多少物品給每個人時,我們就可以用估算來計算。
    (四)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做p16“做一做”第1、2題。
    1、學生說說題意,并說一說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這道題目。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本道題。之后進行全班性講評。
    (五)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游戲:神算子。
    游戲的規(guī)則:
    1、要求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牙簽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簽后放到一邊,先數出根數。接著再快速地算出該平均分給組內每個成員多少根牙簽。
    3、每人一次機會。看誰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評選出組內的神算子。
    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箱)4÷3=1(箱)……1(箱)。
    124÷3≈41(箱)。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七
    1、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有0、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于0。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探索計算方法,再交流比較不同的算法,得到簡便的方法。并能規(guī)范書寫、正確筆算。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過程方法,0的書寫。
    1、(圖片出示)同學們,你們觀察一下這幅圖,圖上都有些什么?讓學生說說,說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問題)平均每只兔能采幾個蘑菇?地上有幾個蘑菇?
    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樣算?
    0÷4=0那0÷7等于幾呢?0÷9、0÷13……呢?
    (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歸納出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于0(強調除數不為0))。
    3、結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嗎?讓學生獨立計算。
    4、交流算法,讓學生起來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進行板書記載并做總結評價,對于好方法給予表揚。
    5、用豎式計算根據前面我們學習的除法筆算方法,這道題目是這樣筆算的,
    6、教學一般寫法我們看到最后把0移下來后,商0,再乘與除數又等于0,所以,我們計算的時候可以簡單的寫:板書一般寫法。
    說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數。被除數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來。
    練習:360÷9421÷7。
    7、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先估計商是比100小還是比100大?并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你能把這兩題筆算出結果嗎?讓學生獨立進行筆算。
    8、組織交流讓學生上臺板演,并說說計算過程。教師進行適當的板演講解、評價。
    (1)306除以3,當用0去除3時,商幾?寫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樣算?(強調被除數中間商0一定要寫,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數)把6移下來繼續(xù)除。
    9、總結筆算方法和注意點。
    布置作業(yè):想想做做4。
    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八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十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1、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過程中的試商方法。
    2、豎式的書寫格式。
    小棒,口算卡片。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
    備1、口答。
    2、板演。
    訂正時,請同學們說一說是怎樣求出商的,每道題各用哪一句口訣求商,我們在寫豎式時要注意什么。
    3、導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
    (1)理解圖意。
    (2)說一說你從圖中看懂了什么。
    (3)想一想:我們能用前幾節(jié)課學過的方法來算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的結果嗎?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15頁例1。
    (1)解決學生甲提出的問題:42除以2等于多少。
    (2)明確42÷2表示什么意思。
    (4)想一想:寫豎式要分幾步來寫?
    (5)試一試,寫出豎式。
    (6)交流筆算方法。
    (7)圖式結合。
    從圖上看,每份是21根;從豎式上看,得數是21。
    2、師生共同歸納筆算除法的方法。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計算教材第19頁練習四的第1題中的、
    (1)獨立完成下面兩道除法算式題,請兩名同學板演。
    (2)教師巡視,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集體訂正,請同學敘述計算過程。
    2、看病門診。
    (1)觀察、研討計算中出現的錯誤。
    (2)改正錯誤之處。
    (3)提出改進方法。
    3、計算教材第19頁練習四的第1題。
    (1)看清題中數據。
    (2)獨立完成。
    (3)集體訂正。
    (4)回顧做題過程,總結計算方法。
    (四)思維訓練。
    你能嘗試解決同學們提出的主題圖中的第二額問題嗎?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九
    3.培養(yǎng)學生驗算的好習慣。
    使學生理解利用乘法進行除法驗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
    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guī)律。
    1.列三組題.。
    426=728=724=。
    76=89=184=。
    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問:通過做題你能發(fā)現什么?
    學生匯報: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
    板書:
    2.設疑引出課題:
    師: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fā)現: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
    利用這一規(guī)律我們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出示例6:4417=。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師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正好等于被除數呢?(小組討論)。
    用包含除說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個7,63個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2.教師反饋,小結.。
    3.初步練習:
    1482656422326。
    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例7。
    出示例7:24635=。
    (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fā)現可以提出。
    (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3)問: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
    (4)問:第二種驗算方法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結果不等于被除數,能說明計算正確嗎?要想使結果等于被除數,應該怎樣辦?(小組討論)。
    (5)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小組討論)。
    (6)問: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
    (7)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
    5.提高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42820xx8567。
    三、練習與質疑。
    1.計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驗算。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根據左邊的算式,直接寫出右題的得數。
    (1)1267=8828827=()。
    (2)70569=7847849=()。
    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3.游戲:鴿子送信(出示課件鴿子送信)。
    四、看書質疑,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yè)。
    1.用乘法檢驗下面各題的得數,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546=5916637=239。
    2.462552320173。
    684138634119。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十
    理解算理并比較熟練地計算這類除法題.。
    教具學具準備。
    幻燈片、小黑板.。
    1.口算.。
    52013=90018=24048=75025=。
    720036=910013=64016=96024=。
    在口算過程中說一說5201324048910013是怎么想的?
    2.二人板演,其余的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1.導入.。
    師:通過剛才的復習,說明同學們對除數是一位數商末尾有0的除法掌握得很好.。
    出示例14782023=。
    師:除數由一位變成了兩位數,仍然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你們還會做嗎?
    2.教學例14。
    (1)學生試算例14782023=。
    一名學生在黑板上計算,教師在下巡視,及時發(fā)現學生嘗試做題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2)教師提問:這道題的商是多少?為什么?被除數十位上的商是4,已經沒有余數,為什么還要在個位上商0?(將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3)小組討論,充分發(fā)表各種見解.。
    因為782023商的首位在被除數的百位上,商應該是三位數,所以應該是340.。
    注意:教師要強調這個0不能丟,并用紅色粉筆描一描這個末尾0.。
    (4)對比練習。
    引導學生明確因為十位上的余數1表示一個十,把個位上的0移下來,余數則表示是10.。
    提問:商的末尾不添0行嗎?為什么?
    教師提問:比較兩道例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口述:相同點都是商末尾有0的兩位數除法.。
    不同點前一道沒余數,而后一道有余數.。
    3.反饋練習.。
    918054=577854=374931=。
    全課小結。
    隨堂練習。
    1.筆算.。
    2.判斷.。
    (1)被除數的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也就有幾個0.()。
    (2)被除數的末尾有0時,得出的商末尾可能有0.()。
    (3)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錯在哪兒,講清理由.)。
    布置作業(yè)。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十一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練習課、(練習十一第7~12題)。
    1、進一步鞏固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口算、
    2、正確、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練習用乘法口訣求商、
    正確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電腦、口算卡片、
    一、基本練習,導入新課。
    1、口算、
    老師拿著許多口算卡片,由學生抽簽答題、
    2、聽算、
    老師說題,學生直接說得數、
    3、一支鋼筆6元錢,田老師拿了54元錢,可以買幾支鋼筆?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指名匯報、
    二、課堂練習,鞏固舊知。
    1、練習十一第8題、
    學生獨立作業(yè),將得數直接填寫在課本的表格里、做后小組評比,誰做得又對又快、
    2、練習十一第10題、
    三、深化練習,拓展思維。
    1、練習十一第7題、
    (1)電腦顯示第7題情境圖,讓學生觀察畫面、
    (2)讓學生根據圖中已有的信息數據提出問題、
    問題一:二年級電腦小組共有24人,如果3人用一臺電腦,需要幾臺?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獨立練習,小組討論)。
    問題二:如果現在有6臺,你打算怎樣安排?
    第二個問題中的總人數沒有變,仍然是24人,有6臺電腦,問題是幾人合用一臺電腦?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同桌討論,互相學習、
    2、練習十一第11題、
    (1)電腦顯示第11題情境圖,讓學生看圖,說說圖意、
    (2)根據已知信息提出問題、
    (3)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4)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課后作業(yè),輔助消化。
    練習十一第9、12題、
    教練創(chuàng)新。
    課后作業(yè)指導。
    補充習題及解答。
    被除數36631614。
    除數96389。
    商89825。
    (1)如果只買帽子,可以買幾頂?
    (2)如果只買鞋,可以買幾雙?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十二
    讓學生在明白“平均分”含義和會平均分的基礎上,認識除法,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要求學生根據文意,運用所學的關于“除法”的知識寫出除法算式,以鞏固對除法含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認識。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tài)度。
    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掌握知識,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課前準備】。
    學生:學具卡片。
    教師:例5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趣。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用卡片擺9÷3=3,然后同一小組里交流所得。
    2、把12個卡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4個。擺出來,并列了算式。
    3、說出6÷3=2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4、練習:
    同組有在一起討論后,獨立完成練習四的7、8、9、10題。
    第22頁的思考題,對于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幫助。
    三、總結。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十三
    復習內容:
    分數乘、除法《www.》計算及簡單分數實際問題(教科書第114頁第1-2題)。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體會分數乘、除法的意義,理解并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并能正確解答簡單的分數乘、除法的實際問題;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2.在運用分數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分析、比較、抽象、概括、歸納、推理的能力,增強數感,發(fā)展數學思考。
    3.進一步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意識,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復習重點:
    掌握分數乘、除法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以及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分數乘、除法,這些運算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先一起來復習分數乘、除法的有關內容。(板書課題)。
    二、復習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
    1.口算下列各題。
    (1)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114頁的第1題。
    (2)指名學生說說口算過程,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口算情況。
    小結:怎樣計算分數乘法?(包括分數乘分數和分數乘整數兩種情況)怎樣計算分數除法?(包括分數除以分數和分數除以整數及整數除以分數)。
    2.計算練習。
    (1)出示課本第114頁第2題上面8題,學生每人計算四題。
    (2)結合學生練習情況進行講評,注意分析學生計算中出現的錯誤的原因及如何改正。
    (3)出示第2題的下面三題,學生獨立計算。
    講評學生計算情況,請學生說說計算分數連乘和乘、除混合運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3.名數改寫。
    出示題目:2/5時=()分4/25千克=()克。
    3/5米=()厘米5/8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7/20公頃=()平方米340立方分米=()立方米。
    54分=()時255毫升=()升。
    (1)先請學生說說名數改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左邊四題或右邊四題,完成后指名口答,說說怎樣改寫的。
    4.先找出單位“1”的量,再把數量關系補充完整。
    (1)女生人數占全班的2/5。(2)今年小麥產量比去年增加1/8。
    (3)柳樹棵數的2/3和楊樹棵數相等。(4)已經修了水渠全長的3/7。
    請學生同桌之間進行練習,說說每句話中的單位“1”的量并說說數量關系式。
    三、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下列題目:
    (7)一套服裝,上衣120元,是這套服裝價錢的3/5,褲子多少元?
    學生逐一完成以上問題,交流時重點分析數量關系,教師多給予學習困難生發(fā)言交流的機會。
    四、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沒弄明白嗎?
    五、布置課內作業(yè):補充相應的習題。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十四
    掌握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幻燈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1、表內乘法口訣(可用口算卡進行)。
    2、50是幾個十?700是幾個百?
    3、8個十是多少?24個十呢?24個百呢?
    4、5個2是多少?
    1、p1例1。
    (1)引導學生擺小棒:每堆擺兩捆(每捆10根),擺3堆。
    (2)啟發(fā)學生議論: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
    用加法算:20+20+20=60。
    用乘法算:20x3=60。
    (3)引導學生看實物,理解算20x3的`思維過程:3個2是6,3個2捆(2個十)是6捆(6個十),6捆就是60根,即3個20是60。結果與加法相同。
    2、小結:求3個20是多少,可用乘法計算。口算20*3這樣想:
    2個十*3=6個十=60。
    3、p2例2。
    (1)顯示例2幻燈片,讓學生觀察后掌握其數量關系。每堆有300塊小木塊,一共有4堆。
    (2)讓學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塊。
    (3)讓學生口算結果,并說出怎樣想。
    (4)小結:求4個300是多少,用300x4計算。這樣想:
    3個百*4=12個百=1200。
    1、p1“做一做”。
    2、p2“做一做”。
    1、復習p1例1、p2例2。
    2、p4第1、2題。
    3、小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是怎樣建構的。
    兒童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觸類旁通,而小學這一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處于匱乏階段。
    對任何知識他們都處于一種認知淺層,老師應如何使他們對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呢?通過對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解讀,發(fā)現蘇教版二(上)第四單元第一次教學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列式的起步。該單元的教學必須扎實到位。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中動手對實物擺一擺、分一分、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平均分的意義,主動建構起對"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幾個"等概念的理解。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十五
    1、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出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余數一定比除數少。
    3、在操作、探索、發(fā)現中,使學生獲得積。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教師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每個人準備若干圓片。
    (一)、問題引入。
    (二)、探索新知。
    1、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2)接著進行全班集體交流。
    (3)同桌同學合作擺20個圓片,驗證推算結果。
    (4)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20÷5=4。
    4——商。
    除數被除數。
    20——除數與商的積。
    0——余數。
    (5)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2頁試一試四道小題,指名板書,集體訂正。
    2、體會平均分后有余數。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十六
    3.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認真觀察、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
    進一步理解第二種分法的的含義.。
    看一幅圖列相應的除法算式.。
    1.教師拍手4下,問:老師拍了幾下?
    2.請學生以老師拍的次數為一份,拍出2個4、5個4.。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十七
    使學生明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初步會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數。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1、復習7、8、9的乘法口訣。
    2、根據圖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
    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
    (一)教學例1。
    1、根據主題圖,引導學生布置教室,提出問題。
    2、(1)有56面小旗,掛成行,平均每行幾面?可以怎樣列式?
    板書:568=()。
    討論:怎樣計算?
    板書: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掛成7行呢?平均每行幾面?
    板書:567=()應該想哪句口訣呢?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口訣。
    (1)啟發(fā)學生想一想,寫出兩道除法算式。
    (2)分組討論,想一想商是幾,用哪句口訣,怎樣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題目,由學生獨立計算,再交流。
    練習十一。第1~4題。
    板書設計: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例1、78=56。
    568=(7)口訣:(七)八五十六。
    567=(8)口訣:七(八)五十六。
    學生有了前面的學習作為基礎,這部分的內容掌握起來比較容易,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主,效果不錯。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十八
    本單元的學習是以第一單元為基礎,學生已經學習和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進行熟練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90%以上的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乘法口訣進行口算,基本掌握了表內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學生具有一定的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探索的過程,基本達到獨立完成探究簡單問題的水平。
    由于學生從二年級開始,非常熟悉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的內容安排做了相應的調整。將第五冊的第一、四、六單元乘除法部分的知識做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逐步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3、能結合具體情境和計算過程,發(fā)展估算意識和能力。
    4、理解連除、乘除混合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5、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6、經歷觀察、操作、實驗、推理等活動,并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lián)系。
    三年級上冊已經學習:
    1、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及其運用。
    2、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及其應用。
    3、混合運算(需要具體說明嗎?)。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1、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2、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3、除法的驗算。
    4、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后續(xù)學習的:
    四年級上冊。
    1、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及其應用。
    2、混合運算。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列豎式計算兩位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在問題情景中理解并掌握連乘、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五、單元要點。
    1、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2、能正確運用估算,進行正確試商。
    3、能用乘法驗算除法,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4、理解連除、乘除混合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用。
    5、結合具體情景,提出問題并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十九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分數除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數與除法》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第五課時的教學內容。
    在學生第一學段初步認識分數、體驗分數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讀寫一些簡單分數的基礎上,在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前四課時,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再次認識分數,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本節(jié)教學內容重視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發(fā)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教材從分蛋糕的實際情境引入,引導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結合分數的.意義得出結果,然后引導學生比較幾個算式,探索發(fā)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兩數相除的商或把分數寫成兩數相除的形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它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分數基本性質的基礎。
    1、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樹立新的教學觀。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把只關注知識結果轉向要重視知識結果,更要關注獲取知識的過程,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是難以引起學生思考的。這節(jié)課,我不想把知識、結果直接告訴給學生,而是為學生探索發(fā)現新知創(chuàng)造機會,給他們提供一些感興趣的、有思考價值的數學材料,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小組討論等活動來獲取知識。
    2、重組教材,樹立新的教材觀。
    新課程主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由對教材的挖掘者、執(zhí)行者走向課程開發(fā)的研究者、設計者。本節(jié)課,我對教材進行分析后,把原來教材2課時放在一個課時教學,體現了大容量的課堂。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并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2、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數與帶分數互化的算理,會正確進行互化。
    教學重點:
    1、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除法的商。
    2、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正確進行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
    為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引導探究發(fā)現、歸納等教學方法。在探索知識本質規(guī)律處適當給予啟發(fā)、指導、點拔,幫助學生完成探索知識的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新知。
    課件播放分餅情境,學生觀察說出相應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數表示每人分得的塊數。這個環(huán)節(jié)承接了上一節(jié)課學生熟悉的分餅情境,引出除法與分數這兩個教學內容的主角。
    二、探究發(fā)現,歸納認知。
    1、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這時教師及時將學生分餅的思維順向發(fā)展,快速練習
    (1)、把a塊餅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塊?
    (2)、把a塊餅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塊?
    學生先寫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數表示結果,教師板書
    12=1/2塊
    94=9/4塊
    a8=a/8塊
    ab=a/b塊
    通過這個練習完成從個別到一般的思維過渡,為充分發(fā)現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創(chuàng)造條件。
    2、歸納認知,明確關系。
    (1)、學生觀察思考:分數和除法有怎樣的關系?
    (2)、匯報發(fā)現。
    板書:被除數除數=
    (3)、引導思考:在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那在分數中應該有怎樣的規(guī)定呢?
    學生討論得出:分母不能為0。
    板書:(除數不為0)。
    3、嘗試用字母表示。
    4、及時練習。
    23= 87= 165= 1012=
    5/6= ()() 13/15=()()
    12/7= ()() 100/6= ()()
    (二)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
    怎樣把7/3化成帶分數呢?怎樣把2化成假分數?
    1、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師出示溫馨提示,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2、檢測合作學習效果。
    3、師做針對性點評。
    4、及時練習。
    課本40頁第2題。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探索出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并采取邊學邊練的形式,使知識得到及時鞏固。
    四、全課小結,學生談收獲。
    學生總結出本課的知識點,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
    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jié)課的縮影,我的板書就是抓住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來進行設計的。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篇二十
    教材第27~28頁的內容及練習。
    1.借助實際操作和圖形語言,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1.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推導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揭題。
    2.引入并板書課題:分數除法(二)。
    設計意圖:設疑激趣。明確目標。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分一分,引導感知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
    2.畫一畫:引導完成27頁的畫一畫,理解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3.引導完成28頁的填一填,想一想,你發(fā)現了什么?
    4.引導歸納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偨Y歸納計算法則。
    三、反饋矯正。
    出示p28的試一試。
    1.統(tǒng)一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2.指導完成p28練一練的1~4題。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布置預習:p29分數除法(三)。
    板書設計:分數除法(二)。
    4÷1/2=4x2=8;4÷1/4=4x4=16。
    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乘這個分數的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