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人物事跡(實用16篇)

字號:

    是對學習成果和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jié)和反思。制定明確的目標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總結(jié)的寫作方法,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參考。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一
    羅納爾多1976年9月22日出生在里約熱內(nèi)盧的貧困郊區(qū)。像多數(shù)童年的伙伴一樣,他的足球生涯是從小區(qū)的街道上赤腳踢球開始的。14歲的時候,他加盟圣克里斯托旺足球俱樂部,僅僅兩年后他就成長為克魯塞羅俱樂部的明星,60場比賽進了58粒球,快捷有力的步伐和非凡的射門技巧令其名聲大噪。
    第二年,他射門得分的紀錄以及超凡的敏捷使他入選巴西國家隊參加世界杯。世界杯結(jié)束后,許多歐洲頂級足球俱樂部都削尖腦袋想同他簽約。自從轉(zhuǎn)會到荷蘭的埃因霍溫足球俱樂部后,羅納爾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兩次美洲杯冠軍、一次歐洲足協(xié)聯(lián)盟杯冠軍、一次荷蘭杯冠軍、一次西班牙聯(lián)賽冠軍、兩次獲得世界最佳球員獎,所有這一切都是在短短兩年內(nèi)取得的。,他一到國際米蘭隊,就成為當?shù)厍蛎孕闹械呐枷瘢环Q為“奇才”。
    自世界杯以來,羅納爾多經(jīng)歷了兩次嚴重的膝傷,這極大地限制了他上場踢球的時間。正當人們懷疑他是否能繼續(xù)踢球的時候,他向全世界證明他風采依舊。在韓日舉行的世界杯上,這位神奇的前鋒獲得金靴獎,以12粒進球平了貝利創(chuàng)造的世界杯進球紀錄。他幫助巴西隊在6月30日的比賽中以2比0的比分戰(zhàn)勝了德國隊,從而第五次獲得世界杯冠軍。這也是羅納爾多第三次參加世界杯。
    2月14日,34歲的巴西傳奇羅納爾多在接受《圣保羅頁報》采訪時,宣布了自己退役的決定,終結(jié)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二
    25歲的長春小伙盧續(xù),一個普通的房地產(chǎn)公司職工,在吉林永吉巨大洪災面前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與勇敢,成功挽救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在他的身上,讓人看到源自于人內(nèi)心最本質(zhì)的一種溫暖與力量。
    當“救人視頻”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被無數(shù)網(wǎng)友不斷“頂”起,幾天內(nèi)點擊量達數(shù)百萬次,一度成為網(wǎng)絡上“最揪心”“最感動”的暖流。災難面前,一個又一個盧續(xù)告訴我們: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愛,在這些平凡人身上,到處散發(fā)著人性的光芒與溫暖。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三
    買尼沙汗·沙吾提,一名新疆昌吉市的普通維吾爾族婦女,盡管家境貧困,卻毅然與丈夫收養(yǎng)一名漢族棄嬰,13年不離不棄,視如珍寶。如今,當年被收養(yǎng)的女孩已經(jīng)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初中生,一家四口過著平靜而幸福的生活。
    維漢兩族間互幫互助、和睦相處的這段感人故事一經(jīng)網(wǎng)絡視頻形式推出就在網(wǎng)民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感嘆維漢團結(jié)友愛,人間真情可貴,祝福他們?nèi)倚腋!?BR>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四
    女兒剛出生就患有腦癱,14個月大時又被診斷患有癲癇。50歲老來得女的趙長萱,這位來自哈爾濱的偉大父親,5年如一日,用他最深沉、最厚重的愛,為女兒撐起了一片天空,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
    當《讓世界充滿愛》的動人旋律在耳畔輕輕流淌,從“唯朵至珍”,到唯愛至真,“朵朵爸爸”感動萬千網(wǎng)民,也向我們詮釋了這樣一個道理:父愛如山,靜默無聲,不求回報;父愛似海,深沉寬廣,足以包容一生。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五
    經(jīng)過一夜忐忑等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軍的中國超級雜交稻今日成功通過畝產(chǎn)900公斤世界紀錄大考。這位年過八旬的耄耋老者當日向媒體揭秘了令世界側(cè)目的中國“超級種子”。
    209月18日,由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率領的中國農(nóng)業(yè)部超級雜交稻驗收專家組,對位于湖南隆回縣羊古坳鄉(xiāng)雷鋒村的107.9畝“y兩優(yōu)2號”超級稻試驗田進行了現(xiàn)場抽簽驗收。程式華次日公布的驗收結(jié)果稱,這片百畝試驗田平均畝產(chǎn)達926.6公斤,標志著中國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畝產(chǎn)900公斤攻關大獲成功。
    在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依賴稻米作為主食的現(xiàn)狀下,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chǎn)一直是各國奮斗的目標。日本、國際水稻研究所都制定過水稻高產(chǎn)育種計劃,僅日本曾在4.5分小面積土地上實現(xiàn)畝產(chǎn)800公斤的目標。雜交稻大面積畝產(chǎn)900公斤,始終是世界雜交水稻史上無人登臨的高峰。
    自上世紀以來,由袁隆平領銜的中國科研團隊曾先后于、成功攻克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畝產(chǎn)700公斤、800公斤兩大世界難關,使中國雜交水稻超高產(chǎn)研究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六
    2020年夏天,安徽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洪災。7月22日,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當天,安徽省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帶領大隊輾轉(zhuǎn)5個鄉(xiāng)鎮(zhèn),連續(xù)奮戰(zhàn),成功轉(zhuǎn)移群眾2665人。在營救過程中,決口突然擴大,救援隊員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渦側(cè)翻,年僅36歲的陳陸英勇犧牲。
    “放心,我會守好廬江”,是陳陸對父親的承諾,也是他用生命兌現(xiàn)的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七
    愛情,常人眼里普通的字眼,在23歲的董志軍和21歲的袁婉瑜眼里卻曾經(jīng)不可望更不可及。故事的男主人董志軍家住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由于患有先天性佝僂病,四肢發(fā)育畸形,身高只有80厘米,被稱為“袖珍人”。女孩袁婉瑜是廣東肇慶人,1歲時因為意外被火燒傷了臉、頭部和左手,左手只剩下了手掌,沒了鼻子,來她不能閉眼睡覺,導致視力受損嚴重。這兩個自信樂觀、自尊獨立的殘疾人通過網(wǎng)絡走在了一起,并相約走下去,詮釋出“殘疾人只要勇敢走進陽光、一樣會有動人的真情,總會收獲屬于自己的天空”。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八
    在駐村掛職的最后7天,他積勞成疾住進醫(yī)院,鄉(xiāng)親們聞訊后,送來家養(yǎng)的雞鴨、上千只千紙鶴、寫滿祝福與簽名的大油布……作為一名村官,李彬在三年內(nèi),讓福建省鮮水村人均收入翻了三倍,讓泥濘的山路變成了平坦的公路,讓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農(nóng)民們擁有了農(nóng)家書屋、老年活動中心。
    他讓我們明白,無論官職大小,只要為老百姓辦實事,老百姓就把你放在心里。紛擾的虛擬世界,總有不滅的夢想書寫美麗,總有平凡的堅守創(chuàng)造奇跡!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九
    他們曾干過搬運工、建筑工、鍋爐工,去過新疆、陜西,也曾生活困頓難以為繼,但偶然間一段即興自拍的翻唱歌曲《春天里》的網(wǎng)絡視頻,贏得了上千萬的點擊量,其真情實感令無數(shù)網(wǎng)友感動落淚。
    民工版《春天里》,他們是在唱自己,唱出了辛酸生活,也唱出了頑強執(zhí)著。處在城市和農(nóng)村之間游離的農(nóng)民工群體以及無數(shù)懷揣夢想的北漂們,同樣需要關注,需要尊重。這是他們的心里話。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十
    10個貴州大山深處的孩子,最大的夢想是“看看山外的`世界”。支教女老師蔡加芹和一幫熱心網(wǎng)友,在虛擬與現(xiàn)實間游走,幫助他們成就了一段“不可能的旅程”。
    然而,重新回到大山深處,土坯房依舊陰暗,曾經(jīng)的美好會否又成殘忍。誰能夠告訴我們,這些孩子未來將經(jīng)歷怎樣的人生。在山這邊與海那邊丈量,或許,他們只能靠自己的雙腳,穿過泥濘,走向人生的世博。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十一
    踏著清晨的朝陽,我們?nèi)嗟耐瑢W們拉著自己的拉桿箱,背著自己的背包登上了我們的大巴車。我們大家臉上的笑臉在陽光地映照下,顯得格外燦爛。
    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從別人的耳中,我們早就對社會實踐有所耳聞——快樂與嚴厲為一體的訓練生活。大家時不時地向窗外看著,仿佛想要望眼欲穿。如果此時給予我們一雙翅膀,我相信,我們肯定立馬插上飛往實踐地。一眨眼,大巴車已關閉發(fā)動機,大家拿好自己的背包歡呼雀躍著來到了空曠的場地上,總教官一聲令下,我們大家三天的社會實踐便開始了。
    我們的美女教官在總教官講完話后帶領我們呢進了一個教室,并給每個寢室長都發(fā)了寢室的鑰匙,教會我們該怎樣疊“豆腐被”。在寢室,看著一塊方方正正的“豆腐”從自己的手中誕生,心中有說不出的開心與激動。本以為社會實踐就這樣幸福度過,誰知在中午吃飯的時候,總教官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下馬威”。當我們走進食堂,趴在餐桌上肆意講話的時候,總教官帶著怒氣向我們大聲命令道:“把手放到大腿上!嘴巴給我閉起來!聽到這聲怒吼,原來如活潑小麻雀的我們頓時變身為一只只乖巧的小哈巴狗,定定地走在座位上一動也不動。等到教官的命令,我們才敢把雙手捧起碗安安靜靜地把飯給吃完。
    今天最令我記憶深刻的便是炒年糕了。我是八號組的組長,在我分工完畢時,便開始制作起我們的晚飯——美味年糕湯。首先,我和虞歡先把菜和肉切成和菜片肉丁,其他同學也都把鍋洗完熱了起來。這一切都看起來那么完美。可誰知,一個派去生火男生自以為是地說我們女生不會炒菜,自己奪過鏟子便炒了起來。我嘞個去!鍋還沒熱好,油還沒熟,他就急急忙忙地把菜和肉放了進去。在菜和肉還沒熟時,他就把水和年糕倒了進去,隨后蓋上鍋又去生火去了。看著一鍋“什錦”,我開始為自己今天的晚飯開始感到擔憂?!肮緡9緡!币魂囮嚸八莸穆曇糸_始在耳邊縈繞。主廚褚淼茜趕緊去打開鍋蓋開始乘起年糕,一旁洗碗的史淇淇連忙把洗碗的碗遞過去。就這樣,每美味的晚飯湯年糕新鮮出爐了。雖然年糕看起來糊了,年糕湯也變?yōu)榱巳榘咨5?jīng)過我們主廚的“妙手回糕”,年糕依然很美味。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大家喜滋滋得拍了張幸福小組照。
    眼看著是最后一天的社會實踐了,大家的心情沒未免會有點小失落,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著不舍。但在教官說完一句話后,死寂的氣氛頓時被炸開了鍋。那就是高空拓展!聽到教官這句話,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著。要知道哇,我可是恐高癥人群中的vip呢!于是我哭喪個臉,向教官請求道:“年輕又美麗的教官,我有輕度恐高癥,可不可以不玩哪那?”我裝作滿腔委屈。教官看了看我,拍拍我的肩笑著對我說:“這可是專門治療你們的恐高癥的噢!”“啊!”我大聲叫了起來。經(jīng)過思緒的掙扎,沒辦法,硬著頭皮上吧!我穿好裝備,一階一階地往上爬。爬到三分之二的高處時,我低頭往下看了一眼:天哪!我現(xiàn)在是踩在云端上了嗎?!一股苦意頓時想涌上來,可我清楚地意識到這是我必須要面對的,我必須堅持。于是,我深吸一口氣,繼續(xù)向上攀去。當我踏上十米高的跨板時,我努力讓自己想象成平地,便輕松地跨了過去,并勇敢地從十米高空跳了下來。為此,我自己為自己莫名的勇氣激動不已。
    一聲哨聲令下,我們大家又集合在了空曠的場地下,我們就要離開這兒了。想到剛才大家依依不舍地脫下神氣的.軍裝,我那不爭氣的眼淚便開始在眼眶開始打轉(zhuǎn)。我回過頭,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和團體保持良好的關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xiàn)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于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保覀兛梢韵蛩麄儗W習很多知識、道理。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xiàn)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還需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用知識武裝自己,用書本充實自己,為以后服務社會打下更堅固的基礎!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十二
    女兒剛出生就患有腦癱,個月大時又被診斷患有癲癇。歲老來得女的趙長萱,這位來自哈爾濱的偉大父親,年如一日,用他最深沉、最厚重的愛,為女兒撐起了一片天空,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當《讓世界充滿愛》的動人旋律在耳畔輕輕流淌,從“唯朵至珍”,到唯愛至真,“朵朵爸爸”感動萬千網(wǎng)民,也向我們詮釋了這樣一個道理:父愛如山,靜默無聲,不求回報;父愛似海,深沉寬廣,足以包容一生。
    “新阿?!毕愀哿x工:曾敏杰。
    作為一名事業(yè)有成的香港人,曾敏杰始終心懷祖國。他熱衷于內(nèi)地的兒童公益事業(yè),先后幫助多名腦癱兒童進行康復治療。玉樹地震發(fā)生后,他又作為義工去災區(qū)探望孤兒,發(fā)起公益活動,購買孩子們急需的爐子、棉鞋、帳篷等物資。就在將物資送往玉樹最偏遠的村寨時,他和同伴遭遇意外,不幸遇難。他被網(wǎng)民譽為“新阿福”,他的善心善舉讓我們看到,愛心無地域,真愛暖人間。
    “最美洗腳妹”劉麗。
    歲的劉麗,是個來自安徽的農(nóng)村姑娘。因家境貧寒,歲的她便輟學,外出打工,掙錢為弟弟妹妹交學費、貼補家用。她輾轉(zhuǎn)于湖北、江蘇等地,做過服務員、保姆,如今已在足浴城干了十年“洗腳妹”。然而,為了“生計”打拼的她,卻把辛苦攢下來的大部分積蓄,捐給了名貧困學生,自己卻依然過著樸素的生活。這個平凡的打工妹,奉獻的不僅是愛心,還有對下一代命運改變的期盼。劉麗的事跡傳開后,被網(wǎng)友稱為“中國最美的洗腳妹”。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十三
    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歸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代替的溫度;家就像是一瓶陳年佳釀,融進了許多寬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內(nèi)涵。在我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提起楊國強,認識他的人都會流露出羨慕的眼神。因為他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楊國強同志,籍貫鶴山市古勞鎮(zhèn)新星村洛社一隊,中共黨員,鶴山市政協(xié)委員、鶴山市總商會會員、古勞鎮(zhèn)商會副會長、鶴山市三峽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妻子葉潔芬,與丈夫共同經(jīng)營三峽鞋材有限公司。育有二個兒子,一個就讀于鶴山市第一中學,一個出國留學,成績優(yōu)異。他們夫妻結(jié)婚多年來,夫妻恩愛,孝敬老人,熱心助人,鄰里和睦。他們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
    楊國強夫婦家庭多年來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團結(jié)鄰里,樂于助人,是鎮(zhèn)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當中,每當發(fā)生摩擦時,他們都能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從而較好地解決了問題。妻子既是事業(yè)的好幫手,又是家庭主婦,把家庭照顧的細致入微。長期以來,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yè),侍奉老人,教導孩子,料理家務,受到鄰里的高度贊揚。夫婦兩人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德育人,每年特定時候,楊國強夫婦就會帶著孩子一起來到敬老院,探望老人,跟老人閑談家常,送上禮品和慰問金,讓孩子們在為老人家送溫暖、獻愛心的過程中,傳承著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它就象催化劑使他們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樂。在這個家庭里,雖然他們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xiàn)矛盾,大家能互相體諒,尊老愛幼、民主平等、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文明家風。
    真心待人是他們?nèi)业奶幨聭B(tài)度,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幫忙,他們都熱心幫助。他們一家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那些需要幫助的鄰居解決一些燃眉之急,他們用實際行動為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楊國強夫婦是鶴山市知名的鞋材企業(yè)家。家庭是船,事業(yè)是帆,帆兒推動船行,船兒揚起風帆。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楊國強安心的放開手腳大干事業(yè),1993年他通過市場調(diào)查后,決定"下海"從商,設廠加工鞋材,一邊經(jīng)營鞋材,一邊照顧家庭。葉潔芬擔心丈夫一個人太勞累,也堅持要求去廠幫忙,夫妻倆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難一起解決,生活上共同照顧雙方老人,事業(yè)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關心、支持,從來沒有因生活瑣事而吵架。由于夫妻倆誠信經(jīng)營,本分做人,鞋材加工很快打開了銷路,一年純利潤可觀,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長,生活質(zhì)量得到了提升,夫妻倆成為了該村的致富帶頭人。2000年,夫婦找準時機,拓展業(yè)務,轉(zhuǎn)換經(jīng)營項目,擴大規(guī)模,成立鶴山市三峽鞋材有限公司,又取得了成功,家庭收入再上一層樓,生活提前步入了小康行列。
    他們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jié)約。他們時常教導兒子:"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tǒng)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樣東西能修復利用的,從來不輕易地丟棄,盡量使其再發(fā)揮作用。平時做到人走燈滅,養(yǎng)成隨手關燈的良好習慣,只要家里或辦公室沒人就關掉一切電源,注意節(jié)約每一度電和每一噸水。這一勤儉節(jié)約的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并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致富不忘飲水思源,楊國強夫婦非常熱心社會公益事業(yè)。作為鶴山市政協(xié)委員、古勞商會副會長,楊國強多方面溝通鎮(zhèn)屬企業(yè)老板,宣傳鎮(zhèn)委、鎮(zhèn)政府的政策法規(guī),在依法納稅、做好社會公益事業(yè)及協(xié)助鎮(zhèn)中小型企業(yè)招收員工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多年來,楊國強積極支持鎮(zhèn)政府多方籌措資金解決工業(yè)區(qū)廠區(qū)道路硬底化。07年上半年他搬遷新廠房時,自己拿出3萬多元將廠房前的道路硬底化,并營造好綠化、美化環(huán)境,為過往車輛和行人提供了方便。07年中秋節(jié),楊國強夫婦偕同廠辦公室人員來到鎮(zhèn)慈善敬老院慰問,給老人們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并花費1萬多元為該院完善辦公設備。四川汶川地震,楊國強慷慨捐出1萬元善款,同時積極發(fā)動員工獻愛心,捐款4000元。多年來,夫婦熱心家鄉(xiāng)建設,共捐款18萬多元用于學校建設、修橋筑路、興建文化室和龍舟賽事等。
    牽手相伴二十個春夏秋冬,楊國強夫婦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夫妻倆從沒因生活瑣事紅過臉、吵過嘴,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楊國強一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文明和諧家庭的深刻內(nèi)涵。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十四
    小龍,男,佤族,1967年9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西盟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他歷任縣工商局副局長、黨組書記、局長,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等職務,系縣第九、十屆人大代表。自1993年以來,先后在國家、省、市報刊雜志發(fā)表二十余篇理論文章,同時也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公務員。
    自安居工程啟動以來,作為王莫村掛包幫扶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小龍同志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親力親為,提攜百姓,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期間為當?shù)厝罕娊鉀Q了20余戶建房地基難的問題;為確保安居工程建設順利推進,積極引進保山、大理、孟連、瀾滄等地州及縣區(qū)技術員和農(nóng)民工50余名,增加10余輛工程車并聯(lián)系縣交通部門平整拓寬村組道路;幫助農(nóng)戶解決50余萬元貸款問題;幫助王莫五組農(nóng)戶解決13萬元自籌款缺口問題;與駐村工作隊及村組干部一道組織群眾開展人居環(huán)境整頓培訓;協(xié)助修建垃圾池20個及蓄水池1個;協(xié)助平整拓寬入戶路10公里;組織駐村工作隊及村組干部沿公路兩側(cè)栽植菠蘿蜜1000多株;栽植“洋絲瓜”200多棚……截止2016年12月20日全村342戶農(nóng)村危房改造及安居工程全部竣工,農(nóng)戶入住率達100%。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十五
    過一個月的公司實習,暑假過得飛快,下個學期就是大三了,面臨著考研或者是找工作實習等各種選擇。而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對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對于自己的未來究竟應該走怎樣的路有了更好的把握。
    初到之時,不能不說是有些緊張的。想著的都是諸如《杜拉拉》里演的那些職場精英進出格子間的場景。在網(wǎng)上也查了不少資料,關于一個實習生應該如何做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比如謙遜啊,性格開朗,不懂就問,嘴巴甜之類的。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篇十六
    xx,男,漢族,中共黨員,xx年生,20xx年參加工作,現(xiàn)任黨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他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默默奉獻,埋頭實干,在管理服務、黨員發(fā)展、學生工作、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日常生活中熱心公益,團結(jié)助人,愛護公物,誠實守信,主動服務師生,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公德的內(nèi)涵和要求。
    扎實工作,做好本職。他立足工作崗位,牢記黨的.宗旨意識,以服務師生為中心,刻苦學習專業(yè)知識,掌握業(yè)務流程和操作技術,建立并完善了全校黨員信息系統(tǒng)日常管理制度,并及時更新維護數(shù)據(jù),實現(xiàn)了學校黨員快速便捷的網(wǎng)上轉(zhuǎn)接。
    勤于學習,勇于實踐。他將學習的認識體會轉(zhuǎn)化為工作動力和行動指南,始終堅持講團結(jié)、顧大局,堅持原則,時刻以集體利益為重,從不不計個人得失。20xx年暑假期間,放棄假期休息閑暇時間,協(xié)助組織部領導們開展1xx年校慶中校訓、道路、教學樓等征集工作;積極協(xié)助校慶籌備工作組,布置校慶紀念大會開幕式的座次安排,精心設計,反復研討,圓滿完成了120xx人盛大熱烈的開幕式。
    做好培訓,熱心助人。20xx年他參與承擔全省駐村幫扶工作隊和農(nóng)村第一書記培訓班工作,培訓班分為4期,歷時1個月完成,共培訓1100多人;20xx年,承擔全省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工作,歷時4個多月,共12期,包括全省8個市、95個縣區(qū)的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共培訓2582人。
    他堅持長時間高強度工作,卻沒有向組織請過一次假。他不僅主動承擔了培訓學習工作和后勤服務工作,在面對有些村干部的誤解時,他還能耐心細致的溝通交流。曾在晚上12:00親自送一位村支書到晉中二院看病,并且還主動墊付了一部分醫(yī)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