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實用14篇)

字號:

    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的步驟和時間,提高教學效果。教案的編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教案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靈活使用的教學輔助材料,它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編寫教案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需求,突出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層次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份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一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五個的戰(zhàn)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zhuǎn)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
    教學目標:
    1、了解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戰(zhàn)斗、堅貞不屈、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2、對學生理解能力、朗讀體會能力的培養(yǎng)。
    3、學習五壯士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法設計:引導法。
    學法設計:自主合作、小組交流、朗讀體會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出示葛振林的圖片。
    照片上,為大家講述革命故事的老人就是著名抗日英雄葛振林,2005年,3月因病逝世,當?shù)馗刹咳罕娂娂娝蛠砘ㄈ?,含淚與老人告別。為什么老人會如此受人敬重,因為他就是當年在狼牙山,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主力轉(zhuǎn)移,把敵人引上山頂,痛擊敵人,最后英勇跳崖,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再次走進當年那場轟轟烈烈的戰(zhàn)斗中,去感受五壯士的壯志豪情。(板書課題)。
    二、回顧舊知。
    三、新授。
    質(zhì)疑:課文為什么要用“五壯士”,而不用“五戰(zhàn)士”?他們有哪些勇敢的表現(xiàn)和壯烈的舉動?表現(xiàn)了他們的什么精神?我們一起帶著問題來完成今天的學習。
    (一)、學習第一部分:
    1、自由朗讀第1自然段:五壯士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接受任務的?
    2、交流:引導學生從敵我力量懸殊,敵人大舉進犯,體會情況的危急,進而體會到五壯士的勇敢。
    3、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部分:五壯士是怎樣把敵人引上狼牙山,痛擊敵人的?
    1、分組學習:
    描寫班長馬寶玉的語句:(“沉著、狠狠地”神態(tài))。
    描寫副班長葛振林的語句:(“大吼一聲、滿腔的怒火”內(nèi)心的狀態(tài))描寫宋學義的語句:(“掄、渾身”動作)。
    描寫胡德林、胡福才的語句:(“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神態(tài))描寫整個集體的語句:(“一次又一次”“橫七豎八”)。
    2、指名讀課文,表現(xiàn)人物動作、神態(tài)。
    (三)學習第三部分(略)。
    五壯士選擇了一條什么樣的路?
    1、齊讀課文。
    2、交流;(這是一條絕路,一條不歸路)。
    抓住“斬釘截鐵、緊跟”等詞語,理解五壯士的面對死亡時英勇獻身的決心。
    (四)、學習第四部分。
    1、分組學習:找出句中的動詞,比較句子,從中談體會。
    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2、重點朗讀“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
    (五)、學習第五部分。
    五壯士最后英勇跳崖,這是多么悲壯啊!
    1、哪些詞語表現(xiàn)了五壯士的英勇悲壯?
    2、討論回答:說說“屹立、堅強不屈、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意思。
    3、五壯士為什么“露出勝利的喜悅”?
    4、發(fā)揮想象:他們跳崖前是怎么想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jié)全文五壯士為什么要選擇跳崖?你感受到了什么?當敵人爬上山頂時,吃驚地發(fā)現(xiàn)與他們頑強抵抗的竟然只有五名中國戰(zhàn)士,被他們這種以身殉國的精神所感動,都紛紛脫帽致敬。我提議:向五壯士行一個莊嚴的隊禮,讓我們再一次響起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說說課文為什么要用“五壯士”,而不用“五戰(zhàn)士”?(自由回答)。
    五、拓展思維。
    五壯士跳崖后,發(fā)生了什么?除了葛振林還有誰幸免遇難?同學們可以上網(wǎng)查閱更多的資料。
    六、布置作業(yè)。
    寫下你的讀后感。
    七、板書設計:
    頂峰殲敵跳。
    引上絕路下。
    誘敵上山懸。
    接受任務崖。
    不畏犧牲英勇頑強。
    忠于人民忠于祖國。
    寧死不屈視死如歸。
    學校:龍門小學。
    班級:五年級教者:郭妮。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二
    2.課時:第二課時。
    3.課前準備:第一課時弄懂生詞的意思,讀通課文,理清脈絡。教學課題:《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課文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zhàn)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zhuǎn)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2.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
    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3.懂得根據(jù)文章表達的需要,有詳有略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nèi)容,通過理解五壯士英勇殲敵、壯烈跳崖的動作、神態(tài)的詞句,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通過背景資料得搜集和介紹,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五壯士跳崖的英雄氣概。
    教學方法。
    學生與文本、與作品中人物的距離讓學生課外查找資料,了解歷史,走進那段歷史。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英勇奮戰(zhàn)掩護屹立懸崖仇恨崎嶇堅強不屈驚天動地。
    2.用心讀一讀這幾個詞語,想想看能否用上其中的部分詞語概括介紹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深入文本,感受英雄氣概。
    師:上節(jié)課,通過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從五壯士與敵人激戰(zhàn)的動作、神態(tài)中感悟到戰(zhàn)士們的英雄氣概,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課文,看看還有哪些語句也表現(xiàn)了五壯士的英雄氣概。請大家靜心默讀課文3-9自然段,找到描寫五壯士英雄氣概的語句,用心品讀,抓住關(guān)鍵的詞句寫下自己的體會。
    三、匯報交流。
    (師:剛才同學們用心地品讀了課文,找到了描寫五壯士英雄氣概的語句,并在旁邊寫下了自己的體會。下面就請同學們交流一下,請發(fā)言的同學先說一說你找到的地方,再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其他同學用心聽,準備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
    重點句一:為了不讓敵人發(fā)現(xiàn)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zhàn)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
    1.“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
    2.誰能斬釘截鐵、毫不猶豫地讀一讀班長的這句話?
    誰還能讀得再堅決果斷些。
    3.這到底是一條怎樣的通道呢?(出示課件)。
    再結(jié)合書上的語句說一說這是一條怎樣的絕路。
    5.為了掩護群眾殲滅敵人,五壯士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一條絕路,這種英雄氣概確實感人肺腑。讓我們齊讀這段話。
    小結(jié):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五壯士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三面懸崖的絕路,這種英雄氣概是崇高的自我犧牲的勇氣。
    重點句二: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1.(為了方便同學們學習,老師把這段話出示在大屏幕上,仔細讀讀這段話,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再談談自己的體會)。
    2.“砸”是什么意思?可以用哪些詞語代替呢?可以換成這些詞語嗎?帶著這樣的理解讀這句話。
    3.“石頭像雹子一樣”從中你讀懂了什么?(出示課件)看看這兩句話,對。
    比著讀一讀,看看表達的效果還一樣嗎?
    誰能把這種仇恨讀出來。
    關(guān)注兩個“帶著”你一定可以把這個句子讀得更好。
    4.文中寫“石頭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通過課外查找資料你還知道中國人民有哪些仇恨?
    想到這些國家恥民族恨,怒火就在五壯士的胸中也在我們每個人的胸中熊熊燃燒起來,讓我們帶著這種仇恨齊讀這段話(課件出示整段話)。重點句三: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后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fā)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zhàn)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1.“縱身跳下”“昂首挺胸”讀出了什么?
    帶著體會讀這段話。
    2.觀看視頻,再讀這段話相信你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3.“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這一聲聲口號響徹云霄,這是(出示課件:這是英雄的……)。
    4.驚天動地”“氣壯山河”是什么意思?
    5.僅僅是這壯烈豪邁的口號聲“驚天動地”和“氣壯山河”嗎?
    你從這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口號中聽出了什么?(仇恨、熱愛、抗戰(zhàn)到底的決心、不怕犧牲的氣概)。
    帶著這種體會再讀這段話。(齊讀)。
    6.這只是贊頌五壯士視死如歸、壯烈豪邁的英雄氣概嗎?
    小結(jié):是的,在那血雨腥風的戰(zhàn)爭年代,在那民族存亡的災難歲月,無數(shù)中華兒女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與侵略者展開了一場場史無前例的衛(wèi)國戰(zhàn)爭,譜寫了一曲曲堅強不屈的民族贊歌。
    四、激發(fā)情感,以情促寫。
    1.老師從課外資料中了解到,五壯士跳崖后從山下追上來的大汗淋漓的敵人得知五壯士的確是從萬丈懸崖上跳下去的時候,他們沒有放一槍一炮。而是集合部隊,列隊向五壯士跳崖處,莊嚴地行了日本軍禮。五壯士用自己的英雄壯舉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顯示了中國人民頭可斷,血可流,民族尊嚴不可丟的凜然正氣。
    2.為了紀念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河北省易縣人民政府在狼牙山頂峰修建了紀念塔。在五勇士堅守的棋盤坨主峰峰頂建立了紀念塔,塔為五角形,共五層,高十余米,塔身正面有聶榮臻手寫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九個紅色大字。(觀看圖片)。
    3.面對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對這漢白玉紀念碑,處于今天這個和平年代的我們又該說點什么呢?(可以對五壯士說,也可以對自己說)。
    小結(jié):是?。v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牢記這段悲壯的歷史,時時以五壯士的精神鞭策、激勵自己,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五、學習寫法。
    此時此刻,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形象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牢牢地扎下了根,那么作者語言表達的技巧又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請同學們談談自己學習的收獲。(語言、動作、神態(tài)比喻、排比)。
    總結(jié):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此外還可以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來把文章描寫得生動形象。
    六、作業(yè)。
    今天通過學習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氣概,還學到了一定的寫作技巧。課后查找資料,了解狼牙山五壯士更多的故事,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教學反思。
    1.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戰(zhàn)爭年代距今天孩子們的生活久遠,為了讓他們了解歷史,銘記革命先烈,需要引導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抗戰(zhàn)年代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課上讓學生在感悟語言文字的同時加上適度的課外資料的補充,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角色內(nèi)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深刻體會文字背后的精神,真切體驗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從而更好地品悟人物的品質(zhì),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塑造。
    2.讀寫結(jié)合,讀悟結(jié)合,實實在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能力。課文主要是通過描寫五壯士的言行突出了人物的品質(zhì),課上抓住重點句的品讀感悟,是學生對于人物品質(zhì)的認識越來越深刻,課外資料的補充、戰(zhàn)爭年代的視頻資料的播放,更使學生內(nèi)心激動感慨,使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更是情動而辭發(fā)。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三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認識了字詞,理清了課文思路,(板書課題:狼牙山五戰(zhàn)士)看誰能根據(jù)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板書: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去領(lǐng)略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氣概,讓他們“驚天地,泣鬼神”的品質(zhì)再為我們進行一次精神的洗禮!
    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疑問。
    學生:老師,您錯了,應該是“壯士”而不是“戰(zhàn)士”
    老師:這位同學提得很好,為什么叫“壯士”?你認為怎樣的`人。
    才能稱為壯士?
    學生:勇敢、頑強、堅強不屈、英勇過人、不怕死。
    老師:說得好!那么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五位壯士不怕犧牲英勇頑強呢?讓我們再次走入這篇課文。
    二、研讀痛擊敵人,感悟英雄氣概。
    (一)師:五壯士在同敵人作斗爭的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場面深深打動了你。讓我們細細地讀課文,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場面有的讓我們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讓我們感覺熱血沸騰。找出最能打動你的語句,勾畫出來,用心讀。
    師:下面誰來把你找到的句子和大家分享?
    (三)英勇跳崖,感受勇于獻身的精神。
    師:1、請同學們高聲朗讀課文6—9自然段。
    我想讀完后會有一個詞跳入你的腦海里,是哪個詞?
    (英勇壯烈、視死如歸、寧死不屈、)。
    說得真好。請同學們看圖片,你能說出文中哪幾句話是寫這畫面內(nèi)容的嗎?誰來試一試。
    (請同學們利用畫面理解詞語屹立:意思是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wěn)固地立著,課文指五壯士意志堅強、不可動搖?!疤魍保合蜻h處看。)。
    他們當時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對,“臉上還露出勝利的喜悅”
    師:齊讀這句話。你能用書上的一句話來回答為什么他們有這個表情嗎?
    齊讀: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
    師:讀得不錯,姐下來思考:五壯士是怎么跳下懸崖的呢?再讀他們跳下懸崖的句子,邊讀邊想當時的情景。
    (四)課后練習。
    2、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一定深受教育,有什么想法?請寫一篇讀后感。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四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保護群眾、敵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謄寫自身受感動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局部。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錄音機、課文朗讀磁帶。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簡要介紹背景。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順序。
    三、學習課文第一、第二局部。
    四、安排作業(yè)。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出示目標。
    1、指名讀第一、第二局部。(板書:接受任務,誘敵上山)。
    2、說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3、這節(jié)課你還想了解什么內(nèi)容?
    二、深入學習第三到第五局部,體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2、提問:通過朗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板書:引上絕路)。
    4、俺們應該用什么感情來朗讀這一局部?(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6、提問: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書:英勇殲敵)。
    7、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局部,自身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8、指名朗讀第五局部??紤]:五壯士最后是怎樣英勇跳崖的?(板書:英勇跳崖)。
    9、討論。
    (1)這一段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
    (3)面對五壯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話想說?
    10、有感情地朗讀這局部。
    三、總結(jié)全文。
    四、安排作業(yè)。
    1、試著背誦課文最后一局部。
    第三課時。
    一、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練習背誦。
    二、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課外延伸。
    板書設計:
    頂峰殲敵。
    引上絕路。
    誘敵上山。
    接受任務。
    英勇跳崖。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學會“斬釘截鐵、居高臨下、崎嶇、任務、墜落、雹子”等14個生詞,并能正確書寫。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事跡,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
    (4)領(lǐng)悟課文寫人記事的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議、說,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五壯士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跡。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緊扣“壯”字體會五壯士的豪言壯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讀、議、說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人、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感受五壯士熱愛群眾、仇恨敵人、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他們偉大的獻身精神和忠于黨忠于人民的崇高品質(zhì)。
    難點:理解體會五壯士的“壯言”、“壯行”、“壯志”,激發(fā)學生對五壯士的無限崇敬之情,從中受到教育。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啟發(fā)引導、讀中感悟。
    學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四、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了解五壯士的英雄事跡,感受五壯士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
    2、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從課文敘述中領(lǐng)悟?qū)懭擞浭碌谋磉_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精讀多讀,讀中感悟。
    2、創(chuàng)設情景,走進文本,感悟思想。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銘記英雄人物。
    2、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自強不屈的中國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
    2、引導學生從課文敘述中領(lǐng)悟?qū)懭擞浭碌谋磉_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學案導學(先學后教)、合作交流、精讀領(lǐng)悟。
    學生學案、展示卡、多媒體課件。
    一、回顧所學,引入新課。
    二、學案導學:
    自由地讀課文的3--9自然段,畫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或詞語,多讀幾遍,并把你學到的知識寫在展示卡上。(根據(jù)學案,自主學習)。
    三、合作交流。
    1、生生互動,分享學習成果。
    2、學習反饋。
    (1)交流匯報學習成果。
    (2)演英雄:想象情景,小組合作一起演一演你們最喜歡的片段,深入體會五位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
    3、教師點拔:引導學生領(lǐng)悟?qū)懽鞣椒ā?BR>    四、釋疑解惑。
    1、學生質(zhì)疑。
    2、合作探究,釋疑解惑。
    五、檢測鞏固。
    (一)、練習背誦文中五壯士英勇跳崖的片段。
    (二)搜集、摘抄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看誰寫得多。
    六、課堂小結(jié):
    七、作業(yè)。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七
    東城區(qū)花園小學陳利玉。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五個的戰(zhàn)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zhuǎn)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戰(zhàn)斗,堅貞不屈,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2、能力目標:理解能力、朗讀體會能力的培養(yǎng)。
    3、德育目標;學習他們愛護群眾,英勇殺敵,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小組交流、朗讀體會法。
    教學媒體:
    課件、網(wǎng)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二、以情促讀,總結(jié)讀法(自主學習第四段“頂峰殲敵”)。
    1、指名朗讀,想象“五壯士的形象”。
    2、用成語匯報在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五壯士形象。
    3、概括學法:初讀想象畫面。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八
    我學了《狼牙山五壯士》這一篇課文,我深有感受,被五壯士熱愛人民、仇恨敵人,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打動了。
    這篇課文記敘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某部的七連六班的五個戰(zhàn)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的轉(zhuǎn)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寧死不屈,最后英勇跳崖的壯烈故事。
    文中這個片斷最令我感動:五壯士高呼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這五位壯士多么勇敢!多么偉大!五壯士的英勇事跡代代傳頌,他們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讀到這里,我還想起了許許多名人事跡。如:把敵人引入埋伏圈的王二小和劉胡蘭,為了讓戰(zhàn)友前進而用身體去堵敵人機關(guān)槍眼的黃繼光,手托炸藥包炸掉敵人碉堡的董存瑞,他們?yōu)榱俗鎳R危不懼、英勇獻身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也許不能像英雄們那樣做出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我們可以以他們?yōu)榘駱?,好好學習,練好本領(lǐng),為祖國為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九
    同樣的教材《狼牙山五壯士》,以前的教學和現(xiàn)在卻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費力地分析著故事情節(jié),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課堂平靜得如死水一潭。而今,我輕松地和學生在一起學習,興致勃勃地探究著,回味著,激動著,課堂上智慧的火花四處飛濺。課后,我認真反思了:
    一、備好教材,注重文眼與內(nèi)容的交融。
    熟備課文。它使我在課堂上前后貫通,游刃有余。課前并非一定要精心設計教學框架,只要課前老師與學生都做好充分準備,在課堂上完全可以隨機應變,以學定教。
    首先從“文眼”入手,課文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教學開始我扣住這個“壯”字,由課題入手,引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皦选笔鞘裁匆馑??“五壯士”指誰?為什么不用“戰(zhàn)士”,而用“壯士”?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主動探索的地位,既讓學生探明了學習的方向,又激發(fā)了他們的思疑解惑的欲望,從而調(diào)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在內(nèi)容上,師生互動,構(gòu)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guān)系,形成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在一個歡樂、和諧、寬松的支持性環(huán)境中學習。我挖掘了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因素,啟發(fā)學生合理想象,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領(lǐng)悟能力。如看“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影片,讓學生親眼目睹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壯烈場面,學生全神貫注地看著一幅幅悲壯的畫面,完全沉浸在五壯士那感人的事跡中。這時,學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樂讓學生反復品讀。我設計了一個啟發(fā)想象的訓練點——“大家看完這片段想說點什么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觸片生情,紛紛舉起了手。從而對學生既進行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訓練,又開發(fā)了學生如何讀好課文的創(chuàng)造潛能。使課堂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之花的理想場所。
    二、備好學生,注重感悟與朗讀的交融。
    這節(jié)課我做到了四“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讓學生有機會“問”;讓學生能經(jīng)?!白h”;讓學生能自由“講”。課堂上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既表達了心聲,又張揚了學生個性。
    第一個朗讀點:在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有關(guān)五壯士打擊敵人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的句子,這些句子是學生通過朗讀理解班長的沉著,副班長的勇猛,宋學義的老練,小戰(zhàn)士的嚴肅專注,所以必須在讀中學生也感受到了戰(zhàn)士對敵人的無比仇恨。如果光去講解這些詞語,那么學生會覺得很乏味,也覺得這種感受是老師給我們的,接受上是被動的。在這點學生只有通過反復的朗讀后才能體會,才能感悟,也才能理解。
    第二個朗讀點:“為了不讓敵人發(fā)現(xiàn)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砣走去。戰(zhàn)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薄盁嵫序v”和“斬釘截鐵”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五壯士為祖國為人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抓住這些字詞反復朗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理解了“熱血沸騰”和“斬釘截鐵”這兩個詞,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就水到渠成,然后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就能入境入情,引起共鳴。
    第三個朗讀點:“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弊訌椨猛炅?,五壯士不但沒有退縮,而且還英勇頑強的打擊敵人。不通過反復朗讀學生是不能體會到的。
    第四個朗讀點:“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后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fā)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zhàn)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的壯烈豪邁的口號聲: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我先讓學生讀并自由感悟,再讓他們說說五位戰(zhàn)士為什么會有喜悅的表情。通過讀學生從戰(zhàn)士們因為任務已經(jīng)完成而微笑的臉上,感受到五壯士的欣慰,無憾和自豪,通過反復強化訓練讀,學生對英雄的崇高形象進一步感受,感悟和理解。
    一樣的教材,不一樣的教法。該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學習伙伴,在學生伙伴有疑難需要幫助時,我們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點撥、引導。只有老師把時間、空間慷慨地還給學生,讓他們充分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張揚,其創(chuàng)造性才能真正釋放。
    雖然我們已經(jīng)站在了新課程改革的最前沿,但總是不能徹底的解放思想,經(jīng)常不敢相信學生,生怕他們不會,說不出來,總喜歡按照自己所設計的問題循規(guī)蹈矩地牽著學生走,結(jié)果往往事倍功半,適得其反。反思這節(jié)課后,課文教學我都試著根據(jù)文章的特點采用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結(jié)果效果非常好,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熱情極高,普遍有意猶未盡的感覺。老師們,把機會讓給學生吧,多給他們一些“自由”的空間,他們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奇跡!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十
    教材及學情分析:
    《狼牙山五壯士》是一篇紀實性、故事性都很強的敘事體裁的文章。編排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人文專題“勿忘國恥”里。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曾走過一段近百年的屈辱歷史,這是每一個中華子孫所不能忘懷的。《狼牙山五壯士》展示的是抗日戰(zhàn)士為掩護群眾和連隊轉(zhuǎn)移,痛殲敵人之后英勇跳崖的悲壯場景。這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偉大的獻身精神正是我們民族能夠重新站起來的精神支柱。編者希望借此文來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同時,這篇文章也有許多處我們語文課程的內(nèi)容,比如,朗讀好重點段落,展現(xiàn)英雄人物的氣概,生字詞語的掌握,辨別課文的詳寫和略寫,體會其表達效果,抓關(guān)鍵詞句或段落領(lǐng)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認識文章的結(jié)構(gòu)順序,領(lǐng)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記人寫法等,這些都是剛進入小學高年級學段的閱讀教學內(nèi)容及目標。
    在這么多的教學內(nèi)容當中,我選擇了文章的結(jié)構(gòu)順序----“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及運用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我是基于這樣的幾個想法:
    1.基于年段目標:
    五年級是第三學段的開始,對文章的學習應該由對段落目標的達成走向?qū)ζ陌盐?。其中,認識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常見的結(jié)構(gòu)順序,自覺關(guān)注文章的結(jié)構(gòu)順序是五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在學習本篇課文之前,我們在不同體裁的文章里已經(jīng)認識了幾種常見的結(jié)構(gòu)順序,比如《觀潮》一文是按時間的先后順序記敘的,《桂林山水》是按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順序構(gòu)篇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是按空間位置轉(zhuǎn)換的順序記敘的,《趙州橋》則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順序的。而本篇文章的表達順序也很清晰,是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構(gòu)篇的一篇典型性文章。因此,我選擇認識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學習運用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記事的方法作為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今后的閱讀中自覺關(guān)注文章的結(jié)構(gòu)順序,為學生在寫作時謀篇布局打下基礎(chǔ)。
    2.基于今后的學習,對于順序表達這一語文課程內(nèi)容,借助一篇課文,用一課時或兩課時是不能夠讓學生充分領(lǐng)悟及運用的,因此這一內(nèi)容還將在五年級第二學期和六年級分別上一次,對文章的幾種表達順序進行歸類整理,通過比較分析,認識作者如何根據(jù)需要采用不同的表達順序,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3.基于課文的體裁特點,本篇課文,從課題看,不同于以往的記人文章,以前都是寫一個人,本文記敘的是五位壯士,是一個群體。如何凸顯一個群體的形象,只能把他們置身在一件事件中,在事件的發(fā)展進程中來展現(xiàn)人物的形象。
    教學目標:
    1.認識十個生字,讀準“葛”字,學會十四個生字,積累本課的四字詞語。2.抓住重點句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通過順序朗讀文章的重點句,變換敘述順序,體會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的表達作用。通過對比閱讀,認識不同的事件可采用不同的表達順序。
    3.為一件事列出寫作順序。教學重難點:
    1.對比閱讀,認識不同的事件可采用不同的表達順序。2.嘗試為一件事列出表達順序。課前交流:
    1.今天的課我們依然從介紹我們美麗的家鄉(xiāng)開始。我們的家鄉(xiāng)以“美麗鄉(xiāng)村女媧故里”聞名于全國,一直以來,我們以六張名片打造我們這個美麗鄉(xiāng)村,它們分別是:一山(女媧山),一峽(天書峽),一城(平利縣城),一園(長安茶文化博覽園),一村(龍頭旅游村),一山莊(翠茗園度假山莊)。今年十月,平安高速路即將通車,那時,將會有更多的游客來我們平利旅游?,F(xiàn)在,有一個西安旅游團要來我們這里旅游,他們不熟悉我們平利,想請大家?guī)蛶兔?,為他們設計幾條旅游線路,要既節(jié)約時間,又能體驗到我們平利的特色。
    預設:西安---女媧山---平利縣城(人文景觀)。
    西安---翠茗園---龍頭村---長安鎮(zhèn)(茶鄉(xiāng)風情)。
    導入:1.回顧談話:
    (1)剛才我們的談話中有一個共同的話題,你聽出來是什么了嗎?(板書:順序)。
    (2)剛才我們都運用到了哪幾種順序?(板書:游覽順序地點轉(zhuǎn)換順序時間順序)。
    2.揭示本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
    我們這節(jié)課通過《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來學習文章的另一個結(jié)構(gòu)順序。(板書:事情發(fā)展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1.出示第一組詞語認讀:
    大舉進犯橫七豎八墜落山澗粉身碎骨嘰里呱啦。
    2.出示第二組詞語認讀:
    3.發(fā)現(xiàn)兩組詞語的規(guī)律,讀出詞語表達的感情色彩。
    二、概述故事內(nèi)容。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主人公就是圖片上的五位壯士,課文講述了五壯士的什么故事,請你按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來概述。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jù)地大舉進犯,七連六班的五位戰(zhàn)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轉(zhuǎn)移,在痛擊敵人之后,英勇跳崖。)。
    三、認識事情發(fā)展的順序。
    1.這樣一篇寫人敘事的文章,作者寫了人物在這一事件中都做了什么?默讀課文,劃出重點句子。
    2.交流:用小標題的形式概述事情發(fā)展的過程。3.按課文內(nèi)容排列順序。
    板書: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
    4.依據(jù)板書認識事情發(fā)展的順序:這樣按照事件的不斷推進的進程記敘的順序,叫事情的發(fā)展順序。
    5.按順序讀讀重點句子。邊讀邊想,這樣的順序安排,有什么好處?(這樣的順序,讓我們感覺事件有頭有尾,脈絡清楚,有較強的時空層次感。)。
    6.在這樣的順序當中,作者的情感有什么變化沒有?四.變換順序,體會事情發(fā)展順序的表達效果。1.我們現(xiàn)在來變換一下順序,按地點轉(zhuǎn)換的順序,來敘述發(fā)展的過程,看行不行。(出示句子)。
    為了拖住敵人,五戰(zhàn)士在仙人橋一處,痛擊了敵人。面對鐵澗嶺的岔路,五戰(zhàn)士選擇了棋盤陀。
    五、比較閱讀,體會不同事件可以用不同的順序來表達。1.出示《開國大典》一文。
    2.小結(jié)。
    六、遷移運用。
    2.交流討論。
    七、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十一
    圓明園的毀滅》讓我們懂得了要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狼牙山五壯士》卻截然相反,它讓我感受到了五壯士愛國愛民,為了革命事業(yè)勇于犧牲的豪邁精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希望你喜歡。
    砰砰砰”,震耳欲聾的槍聲不斷地傳向我的耳膜。正在閱讀《狼牙山五壯士》的我,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這篇課文主要記述了1941年的秋天,八路軍某部六連五位戰(zhàn)士為了掩護部隊主力和群眾連隊的轉(zhuǎn)移,把敵人引上絕路,在頂峰殲敵,最后英勇跳崖的。
    故事。
    他們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勇于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無不讓我感動、欽佩。想想當時的形勢是多么緊迫,他們的處境是多么危險!可是,這五位樸素的戰(zhàn)士,竟然不顧個人安危,一心念著大部隊和群眾,這是多么純潔又高尚的品德啊!
    當五位壯士勝利完成了掩護任務,發(fā)現(xiàn)敵人仍然來勢洶洶,不肯撤退時,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領(lǐng)戰(zhàn)士走向狼牙山頂峰。一個“走”字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如此的果決,如此的堅定,讓他的形象瞬間變得高大。更讓人動容的是他們跳崖時豪邁的。
    口號。
    聲:“打到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多么濃厚的愛國情誼!多么堅定的信仰!
    戰(zhàn)爭是殘酷的,戰(zhàn)爭是無情的!我們不會忘記日本軍隊潛入我泱泱大國時,人民承受的苦難,山河遭受的踐踏!我們不會忘記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輩們用一滴一滴的鮮血換來的!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魂!先輩的革命意志,我們一定會繼承下去!珍惜生活,熱愛祖國,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我深深感動。1941年秋,馬寶玉等五位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主力順利轉(zhuǎn)移,將敵人引上絕路,痛殲敵人;在彈盡無援的情況下,他們英勇地用石頭砸敵人,在完成任務后,他們又英勇地跳下了懸崖。由此可見,他們是多么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為了革命事業(yè)他們勇于犧牲,費盡千辛萬苦,終于獲得了勝利。
    《圓明園的毀滅》讓我們懂得了要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狼牙山五壯士》卻截然相反,它讓我感受到了五壯士愛國愛民,為了革命事業(yè)勇于犧牲的豪邁精神。
    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一幫土匪沖進圓明園內(nèi),橫行霸道。而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又一幫強盜闖入了我們祖國遼闊的土地,又是一場戰(zhàn)爭,又是一場噩夢,那就是抗日戰(zhàn)爭。
    《狼牙山五壯士》主要講了:一九四一年秋,八路軍七連六班的五位戰(zhàn)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zhuǎn)移,誘敵上山,頑強殲敵,把敵人引上絕路,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五位壯士愛國、愛人民,和他們堅強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當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的口號聲時,讓我感受到了日寇的殘忍和中國人民的堅強不屈。當五位壯士面對通往主力部隊和不歸之路時,他們毅然選擇了絕路,“風蕭蕭兮易水寒,戰(zhàn)士一去兮不復還?!蔽逦粔咽窟@回是一去不復返呀!但他們的心中沒有一絲的抱怨,因為他們臨死時還喊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他們用生命譜寫了一首氣壯山河的抗日頌歌。
    誰不珍惜年輕的生命?誰不渴望自由的生活?可是,為了黨,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祖國的解放,五位壯士在生與死面前,義無反顧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多么偉大的壯舉,多么崇高的精神!他們的浩然正氣必將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十二
    《狼牙山五壯士》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勿忘國恥”這一主題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zhàn)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zhuǎn)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從表現(xiàn)英雄壯舉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弘揚民族精神,激發(fā)愛國熱情;二是通過閱讀領(lǐng)悟?qū)懭擞浭碌膶懽鞣椒ǎ岣弑砬檫_意的能力。因此這篇課文的重難點應放在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和神態(tài)語句上,體會五壯士偉大的獻身精神以及忠于黨和人民的崇高品質(zhì),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目標。
    八、斬釘截鐵、居高臨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壯烈豪邁、堅強不屈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勇事跡,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2、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教學難點:
    本文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在理解五壯士跳崖的舉動上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1、師板書課題,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熟悉了這五壯士,讓我們一起來喊喊他們的名字——問:課題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戰(zhàn)士”讓學生明確壯士的含義。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問,為什么把他們叫做“五壯士”?自由讀全文,說說每段主要講的是什么?看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將重點問題板書。
    2、明確學習目標。
    (l)分小組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五壯士的豪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自由學習全文,默讀畫批: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他們是五壯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
    三、確定重點,小組自學。
    1、小組經(jīng)過討論,很快確定1——2段為學習重點。根據(jù)情況做相應調(diào)整,保證每段都有小組選擇。
    2、投影出示學習要求:
    小組學習要求:
    (l)先讀一讀學習的內(nèi)容。
    (2)抓詞句,談談五壯士的“壯”表現(xiàn)在哪?
    (3)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句子。
    告訴學生,主持人要根據(jù)發(fā)言情況,給組員評分,老師要根據(jù)小組學習的效率、發(fā)言情況評優(yōu)秀討論小組。
    四、全班交流。
    在匯報時教師要把握以下幾點:
    1、匯報由小組共同發(fā)言,充分體現(xiàn)小組學習的成果。
    2、一個小組表達不完整,別的小組補充,其他同學認真聽,也要參與,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重點指導朗讀的地方,要帶動全班同學讀。要體現(xiàn)以讀為主。
    五、教師指導重點。
    1、第一段。
    引導學生抓住“集中兵力,大舉進犯”看出敵我力量懸殊,而五位戰(zhàn)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轉(zhuǎn)移,接受了重任,決心拖住敵人重兵,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充分顯示了五壯士的豪壯之氣,這是壯士的壯志。
    2、第二段。
    討論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指導朗讀。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語氣地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3)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引上絕路”。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解決學生的提問。通過對道路的選擇,體會五壯士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在生與死面前,五位戰(zhàn)士為了群眾和部隊的安全,義無返顧地選擇了死亡,表現(xiàn)了無位壯士不怕死的英雄氣概。
    5、第四段。
    (1)由學生的問題入手,“為什么用石頭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剛要擰開蓋子,班長搶前一步??向敵人頭上砸去?!弊寣W生體會到五壯士不顧激戰(zhàn)數(shù)小時的勞累,不顧累累傷痕的劇痛,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壯舉。
    媒體顯示砸石頭的畫面插圖,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
    (2)指導朗讀。
    “同志們,用石頭砸!”。個別讀——學生評讀——示范讀——齊讀。
    指導朗讀兩個“帶著”。自由讀——個別讀——學生評。兩個“帶著”,后一個語氣更強,“砸”前稍做停頓,“砸”讀重音。
    師范讀——自由讀——齊讀。
    6、第五段。
    (2)模仿“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帶著??”寫話。
    (4)你覺得當時五壯士的心理會想些什么?
    (5)為什么說五壯士的口號聲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大動地、氣壯山河”?有感情地讀一讀。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打動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讀。
    六、總結(jié)。
    1、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五壯士的什么精神?通過分析題目,通過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概括出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壯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樣?人民又是怎樣來紀念他們的?交流課下查閱的資料。
    3、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4、總結(jié)語: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七、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板書。
    教學反思:
    《狼牙山五壯士》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zhàn)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zhuǎn)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首先,課文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教學時我扣住這個“壯”字,由課題入手,引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皦选笔鞘裁匆馑??“五壯士”指誰?為什么不用“戰(zhàn)士”,而用“壯士”?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主動探索的地位,既讓學生探明了學習的方向,又激發(fā)了他們的思疑解惑的欲望,從而調(diào)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我挖掘了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因素,啟發(fā)學生合理想象,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領(lǐng)悟能力。如看完“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影片后,我設計的一個啟發(fā)想象的訓練點:“當時五壯士的心情如何,心里會想些什么?”從而對學生既進行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訓練,又開發(fā)了學生如何讀好課文的創(chuàng)造潛能。第三,放“五壯士英勇跳崖”錄像,讓學生親眼目睹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壯烈場面。學生全神貫注地看著一幅幅悲壯的畫面,完全沉浸在五壯士那感人的事跡中。這時,抓住學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樂讓學生反復品讀,從具體的形象中明白五壯士以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總之,上了這節(jié)課自己收獲挺多,在課堂中不斷成長自己,鍛煉自己,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徐輝謝老師執(zhí)教的《狼牙山五壯士》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的篇幅比較長謝老師上的是第二課時,即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五位壯士英勇頑強、堅強不屈、不怕犧牲的精神整堂課的教學流程是比較清晰的,條理也比較清楚語言文字訓練比較扎實主要表現(xiàn)在抓典型句段,重視語言訓練如班長馬寶玉砸石頭的語句;出示課件,比較句子;深入理解“屹立、眺望、望望、喜悅“等重點詞語;有感情朗讀班長說的話語等這樣,教師抓住一切有利時機,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注重學生積累,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尚需進一步努力之處:應注意教學語言的嚴密、規(guī)范教師提問題比較隨意,語速可放慢一點,讓學生聽得明白,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毛亞青。
    今天聽了謝老師執(zhí)教的《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整節(jié)課教者都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開放而有活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這方面何老師在課堂中也處理得很好。例如:在學習“頂峰殲敵”這部分時,教者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想象畫面整體感知,再用成語概括五壯士的光輝形象,然后自由讀文,找出最讓自己感動的語句去品讀體味。
    王幼娜。
    上午第二節(jié)課聽了謝老師執(zhí)教的《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感覺本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就是緊扣課眼,線索清晰?!独茄郎轿鍓咽俊愤@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的篇幅比較長,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偉大的獻身精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謝老師在教學中,為突破這一重點,抓住了“壯”字教學全文,抓住課題的切入點,扣住“壯”字進行設問“課文中哪些方面最充分地表現(xiàn)了壯士的‘壯’呢”再引導學生理解“壯士”的壯志(接受任務)——壯行(誘敵上山)——壯舉(英勇跳崖)——壯語(高呼口號)——壯氣(視死如歸)。這樣的思路緊扣課題,線索清晰。讓學生更深刻地領(lǐng)悟了五壯士英勇無畏的精神。
    鄭悠云。
    語文教學提倡在閱讀中體驗情感。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對關(guān)鍵詞句的把握。通過讓學生抓住句中的關(guān)鍵詞語進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朗讀,從而讓學生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學達到應有的效果。如在引導學生理解完班長領(lǐng)戰(zhàn)士們走上絕路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讀出班長的斬釘截鐵等。學生的語感在自然而然當中就訓練出來了。然后就跟深刻地理解了課文。真正做到了讀中感悟,悟后促讀。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十三
    趙中華(臺頭山中心小學)葉海英(雙橋小學)。
    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壯士》是冀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文化主題是“英雄民族氣節(jié)”。課文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zhàn)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zhuǎn)移,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全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個部分: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課文順序清楚,條理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既表現(xiàn)了七連六班這個英雄集體的壯舉,也突出描述了班長馬寶玉的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字里行間飽含著對五壯士的崇敬與頌揚之情。本文在這個單元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篇很好的語言文字訓練的篇目,對于學生的寫作順序、描寫方法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又是一篇很好的朗讀訓練材料。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9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12個生字,能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詞語“斬釘截鐵”、“壯士”、“屹立”等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恰當意義,體會其表達效果。
    2.通過指名讀、自我與相互推薦讀、齊讀、配樂讀、教師范讀等形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從英雄的壯舉和感人的話語中,感受五壯士英雄氣概和勇于犧牲的精神,體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3.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領(lǐng)悟文中寫人記事的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并通過有效練習進行訓練。
    4.拓展閱讀《八女投江》的故事,進一步感受英雄的壯舉。重難點分析:
    1.讀懂課文內(nèi)容,通過理解五壯士英勇殲敵、壯烈跳崖的動作、神態(tài)的詞句,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和勇于犧牲的精神,體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2.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領(lǐng)悟文中寫人記事的方法,使學生逐步提高表情達意的能力。
    課時分配:二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課時)課時任務: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一、情境導入。
    戰(zhàn)爭時期,英雄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敵,同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斗,這期間涌現(xiàn)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請同學們說出你知道的英雄姓名及事跡。今天,我們再來讀一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發(fā)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的真實故事。(板書:狼牙山五壯士)。
    二、預習檢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小組之間互讀課文,糾正字音。2.小組互相交流不理解的詞語,提出不懂的問題。
    3.學生交流自學成果,教師相機指導書寫、糾正讀音,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補充完整:
    居高()下()身()骨視死()()橫()豎()。
    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預設課文背景資料,有需要可以出示。
    4.學生討論: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讀自悟。
    這件事是按什么順序?qū)懙??自讀課文,用小標題概括出來。
    第二課時(總第課時)課時任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理解五壯士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和勇于犧牲的精神,體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一、深讀感悟。
    (一)概況課文主要內(nèi)容導入。
    (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
    (二)出示感悟題:默讀課文,哪里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勾畫有關(guān)詞句,寫出你的感受,再用心讀一讀,或者出聲朗讀。
    1、學生讀書勾畫。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
    預設。
    (一)第一自然段:
    “集中兵力”,“大舉進犯”(敵眾我寡,但是六班勇于接受任務,引導學生從如上詞語及敵我力量的對比中了解五位壯士的英勇無畏。)。
    預設。
    (二)第三自然段:
    “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zhàn)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象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zhàn)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zhàn)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
    (通過學生自讀、勾畫表示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指揮、命令、大吼、扔、掄、使出、瞄準、射擊”、“沉著、大吼一聲、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等形式,引導學生體會五位戰(zhàn)士的機智、英勇以及對敵人的憤怒,學習作者抓住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方法,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學生對比讀,其他同學評價。)。
    預設。
    (三)第三自然段:
    “為了不讓敵人發(fā)現(xiàn)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zhàn)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BR>    (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描寫中的一個“走”字,體會班長“斬釘截鐵”之果斷及戰(zhàn)士“熱血沸騰”之堅定,順勢引導學生結(jié)合具體生活情境讀出“走”字的斬釘截鐵,進而感受五壯士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自我犧牲的精神。)。
    預設。
    (四)第四自然段:
    “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抓住“石頭像雹子一樣,向敵人頭上砸去?!斌w會石頭砸下時的迅猛、有力感悟五壯士英勇殺敵的決心和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多名同學比較讀或者自我挑戰(zhàn)朗讀,全體同學評價。)。
    預設。
    (五)第六自然段:“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后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fā)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zhàn)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BR>    根據(jù)學生勾畫的“屹立、眺望、露出、激動地說、奪、砸碎、走到、縱身跳下、昂首挺胸、跳”等動詞,交流體會,指名模擬五位壯士的動作、神態(tài),同時出示五壯士屹立狼牙山頂峰的圖片。然后適機提出說話話題:此時此刻,如果給他們一點點時間,你認為他們會想些什么?拓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體會英雄任務的豪情壯志。)。
    預設。
    (六)7、8、9自然段: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指導學生學習馬班長一人呼喊,然后小組同學呼喊,最后全班學生一起呼喊。感受這聲音的驚天動地,氣壯山河,體會五位壯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和人名的熱愛與忠誠。)。
    預設。
    (七):本文的寫作特點。
    (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的寫作順序,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順序清除,條理分明,猶如看一部精彩的影片,事情經(jīng)過歷歷在目。二、四、五部分詳寫,其余略寫,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此預設點,可以穿插的學生的匯報中,適當點撥,點到為止。)。
    小結(jié):為了紀念他們的英雄事跡,易縣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頂峰修建了紀念塔。(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總結(jié)為什么稱五位戰(zhàn)士為“壯士”(壯志、壯舉、壯語),點題。最后,同學們大聲呼喊出他們的名字: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多媒體出示名字。)。
    二、拓展閱讀。
    八女投江。
    1938年夏天,日本關(guān)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lián)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zhuǎn)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lián)戰(zhàn)士。
    10月,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余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zhàn)士,她們是:冷云(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孤?lián)隊伍經(jīng)過幾日的奔襲,戰(zhàn)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jīng)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后,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fā)現(xiàn)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lián)戰(zhàn)士在江邊休息。后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lián)戰(zhàn)士包圍。
    拂曉時,抗聯(lián)戰(zhàn)士們發(fā)現(xiàn)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云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zhàn)士臥倒,敵人沒有發(fā)現(xiàn)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guān)頭冷云果斷地組織女戰(zhàn)士殿后,從背后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沖出去的同志最后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保住手中槍,抗戰(zhàn)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得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fā)現(xiàn)還有八名女戰(zhàn)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后,多次組織抗聯(lián)戰(zhàn)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被包圍的八名女戰(zhàn)士投出了最后一顆手榴彈,趁敵人臥倒的機會,毀掉槍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8名女戰(zhàn)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只有13歲。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英雄的壯舉表現(xiàn)在哪里?
    三、有效練習。
    請按時間順序,運用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描寫以及點面結(jié)合的寫法描繪一下大課間同學們活動時的情景。板書設計:
    壯士。
    壯志:接受任務壯舉:打、掄、瞄、壯語:“走”、砸、跳。
    教學反思:
    狼牙山五壯士的教案篇十四
    第一篇:
    假期里,我讀了很多“我崇敬的英模人物”書籍,如《劉伯堅》《劉志丹的故事》……其中這篇文章,我仔細讀后,心久久不能平靜。
    此時,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古語: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我被五壯士的一舉一動所感動,尤其是在他們完成了任務,準備轉(zhuǎn)移的時候,他們?yōu)榱俗屓嗣袢罕娕c部隊都安全轉(zhuǎn)移,為了把敵人引上絕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犧牲。多么可貴的精神,五位多么勇敢的戰(zhàn)士!他們準備走向懸崖時,還高呼他們“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的口號聲,又是多么堅強不屈啊!
    曾記否,一個個英勇的身影在我眼前晃動,、、、……這些真的勇士,在危急時刻,都是選擇了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而把死亡的危險留給自己。正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為祖國作貢獻呢?我又怎么能對得起先烈們的英靈呢?我羞愧萬分,不斷地責備自己。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為動力,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lǐng),做跨世紀的接班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讓我們永遠記住1941年秋日的這一天吧。向我們展示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將光照千秋。
    第二篇:
    是五年級上學期課文里的一篇文章。文章敘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的轉(zhuǎn)移,毅然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子彈沒有了,他們就用石頭砸;敵人近在眼前了,為了尊嚴,他們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樂章。
    今天,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我再次重溫這篇文章,深為勇士為了祖國、為了革命事業(yè)不怕困難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神所深深地感動,聯(lián)想到自己,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少先隊員,在學習在遇到的困難所采取的態(tài)度,真的好愧疚!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數(shù)學題的時候,遇到了一道難題,想了半天,仍想不出來,那時,夜已很深了,我懶著再去想它,于是,我便把這題空著,心想:反正明天老師會評講,那時照老師說的抄進來不就得了?神不知,鬼不覺,輕松又省事。我為自己的小聰明盡沾沾自喜起來。但沒想到,我正把自己推進了一個深淵,一個一旦掉進去就上不來的深淵!遇到困難,我總是這樣一次又一次自圓其說,一次又一次地原諒自己。直到期末考的時候,我這個平時門門成績100的學習委員,各門平均成績才84分!甚至數(shù)學科才80分。那時,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定下心來,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小聰明盡如此不堪一擊!這就是面對困難退縮的結(jié)局!
    今天,當我重溫烈士的偉績時,我只覺自己的無知與渺小,只覺得手中那只有幾十頁的書的分量是那樣沉重,我羞愧萬分!先烈們,你們放心吧,如今我已覺醒,我一定要以你們?yōu)榘駱?,接過你們的槍,不怕困難,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