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范文(14篇)

字號:

    游泳是一項健康又鍛煉全身的運動方式??偨Y的語言要準確、清晰,力求表達精準,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達。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寫作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一
    翻開《三國演義》,你的成就又一次次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
    你聰明機智,你協(xié)助劉備為統(tǒng)一三國不懈努力,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你依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還記得你在赤壁之戰(zhàn)之前,周瑜想方設法地害你,讓你7天造十萬支箭,而你卻倔強地立下軍令狀保證三天完成任務,前兩天你讓魯肅準備草船,幾個水手和幾百個草人,而你卻優(yōu)哉游哉。
    第三天你和魯肅趁著大霧,乘船下水在曹營前敲鑼,驚得曹操立馬派幾千名射手齊發(fā)箭。卻在船上悠閑地喝酒。還不忘記把船的另一邊轉過來,讓曹操的射手把箭射滿。
    事成之后,你還彬彬有禮地讓幾十位水手大喊:“謝丞相之箭。”氣得曹操在府中大發(fā)肝火。
    你回到江邊把箭全部拔下,第四天周瑜派人數(shù)箭,你不僅收獲了十萬支箭,還超額了,這可壞了周瑜的大忌。在此我也是非常地敬佩,你臨危不懼,并不因為周瑜的任務太過分而火急火燎。你的鎮(zhèn)定自若讓我很是佩服。
    你聰明過人,可星落五大原,你知道嗎你“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蹦闳淌苤P羽、張飛、劉備、趙云的一一離去,最后只余你一人,你輝煌了蜀國,也成就了蜀國。諸葛亮,你讓我永不能忘懷!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杰出的歷史人物,有能屈能伸的韓信,有能言善辯的諸葛亮,有詞嚴義正的李白,其中我最敬佩的歷史人物是三國時期的趙云。
    一次,曹操得知劉備正攜百姓向江陵潰逃,立刻親自率領大軍追殺,欲斬草除根。在長坂坡,趙云在荒野中找到了失散的糜夫人,糜夫人將阿斗托付趙云,自己翻身墜井而亡。趙云力戰(zhàn)眾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zhàn)的曹操見趙云勢不可擋,傳令一定要活捉趙云。趙云利用這個機會沖出包圍,連殺五十員曹將,終于將阿斗交給了劉備。趙云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以此,我們看出成功的人有浩然的氣概,他們都是大膽的、勇敢的。他們的字典里是沒有“懼怕”兩個字的,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是能夠干一番事業(yè)的,他們自認為他們是很有價值的人。
    還有一次,劉備想帶兵征東吳,趙云勸劉備先征曹操,后征東吳。劉備不聽,最終戰(zhàn)敗,但是從始至終趙云都還是聽從劉備的。趙云對劉備的忠義,在這件事中徹底地展現(xiàn)了出來。
    如果我是趙云,我可能不會闖入曹操的十萬大軍中去救世主阿斗和糜夫人的。我敬佩趙云的勇敢。如果我是趙云,我見劉備不聽勸告,我會直接撒手就走,不跟從劉備了。我敬佩趙云的忠義。所以,我應該多學習趙云這種勇往直前,義薄云天的精神。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三
    令我感動的歷史人物每當看到有關魯迅的文章和格言時,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靜。魯迅先生的教導我一定要銘記于心。
    魯迅先生在生前十分受人愛戴,死后任被人們所尊敬。下面幾件事就是青少年和老年人愛戴他的原因。我看過寫魯迅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寫的是:魯迅先生在冬天的一個傍晚,魯迅先生冒著嚴寒,給一個車夫包扎他受傷的腳,還給了車夫一些藥一些錢,讓車夫拿回去養(yǎng)傷。這篇文章不正好說明魯迅先生同情人民,幫助有困難的人嗎?這一點,我做的不太好,因為我只給好學生、好朋友借東西,而我卻不給學習不好的同學借東西,今后我要向魯迅先生學習。我還看過一篇關于魯迅的文章也非常感人:魯迅先生生前十分關心他的女傭阿三,阿三因為丈夫失業(yè)心情不好,魯迅先生不讓他干重活,讓她多休息。魯迅先生自己病了,卻還寫文章寫到三更半夜。
    這難道不充分體現(xiàn)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的崇高品質嗎?我也要做魯迅先生詩句中的那種“橫眉冷對千夫指,俯手甘為儒子?!钡娜?。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四
    滿腔熱忱望成圣,欲與青史共留名。惜其之才漫五車,可嘆蒼天妒人才。一個本可以成為圣賢的才子王陽明,卻因為加入了學派,不被世人承認。
    王陽明,明代文學家,思想家后。改名王守仁,原本應是與孔子、孟子齊名的圣人,卻因為加入了儒家學派,被世俗拒絕承認。從小,他就有一個愿望,那就是當圣賢。有一次,他問他的老師,人為什么要讀書,他的老師回答,讀書是為了去做官賺錢。王陽明當場就否決,說讀書是為了當圣賢。他的老師聽了,吃了一驚,認為他胸懷大志,日后必成大器,并對他說讀書可以做任何事,即可做官發(fā)財,謀取生計,也可以悟千秋之道,成就圣賢之位,所以事無絕對。而老師的這番話,也影響了王陽明的這一生。為了成為圣賢,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守仁,并以此明志,立志成圣。為了悟道成為圣賢,他在新婚那夜跑到了荒郊之外去觀竹悟道并且在那里坐了一天一夜,終于成功悟道,一朝悟道。后來,他又加入了儒家學派,并將儒家發(fā)揚光大,讓其到達了最頂峰的地步。但卻因為孔子對后世的影響,和他加入了其學派的緣故,他的成就沒有人去承認,最終與圣賢之位擦肩而過。
    王陽明是個令人可歌可嘆的人物,本可成圣卻生不逢時,其成就不被承認,天妒英才??!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五
    從古至今,無數(shù)英杰來來往往,我崇拜精忠報國的岳飛,更敬佩為國捐軀而無畏正直的于謙。
    他并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御史,比他牛,比他威風的人多了去了。
    他因為皇帝朱瞻基平定了他步步朱高煦的叛亂后,(按慣例,每平叛后都要讓一個御史去數(shù)落叛亂者,當時正好抽中于謙)以另人發(fā)饋的聲音配之嚴厲呵斥的表情以及令人發(fā)指的動作給朱瞻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朱瞻基就派他去巡江西(說實話,這并非升官,只不過是照例巡按,考察他的能力)。
    于謙巡按江西時安撫老百姓,為官清廉,不貪污不受賄,深得老百姓的歡心以及各界會士的好評贊吧。
    他又不在該“送禮”的時候討好獨攬大權的死太監(jiān)王振,甚至連瓶老陳醋也不帶,王振氣急敗壞心想:這個小兔崽子,竟敢欺負我!他怒目圓睜,踩得地板吱吱響,叫道:“給他關東廠里!”他被逮捕至東廠。好人有好報,上至四朝老臣楊士奇,下至老百姓都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說王振你不要太過分,別把事情做絕!(藩王可不是好惹的)王振不得不放之一馬(可見王振為欺軟怕硬專揀軟柿子踩的超級孬種小太監(jiān),在之后的“土木堡”之戰(zhàn)中可見一般)。
    在之后的土木堡之戰(zhàn)中,王振終于被咔嚓了,但四朝老將張輔、內閣、六部九卿、三十萬大軍等戰(zhàn)死沙場,關鍵是皇上朱祁鎮(zhèn)也被俘!
    也先的瓦刺部隊_越勇,沖至北京城下,如果這時少了這個人,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勢必比北宋還糟糕,(皇上已被俘)但是“這個人”—于謙(主角)還在,大明國運便可起死回生,中間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當時人心惶惶,全部主張南遷(除于謙少部分人),主張南遷之一的一個名為徐珵的人第二天上朝第一個說:“我夜觀天象(這沒有也不算什么依據(jù)),唯有南遷可保國?!闭戎炱钼曂夂蟠蠹页饢|西走人的時候,一聲力挽汪洋的怒吼發(fā)出了:“主張南遷者,該殺!”(當然是于謙發(fā)出的)。大家看見于謙堅定的目光,他心里想:我要與大明共存亡!原本主張南遷逃跑的人們突然“勇敢”了,把徐珵罵出了大殿。(后來徐珵隱姓埋名,改名徐有貞,請大家記住這個名字,很重要)他們把王振余黨千刀萬剮。
    經(jīng)歷了一場大戰(zhàn)之后(這里不進行仔細描述),成功地擊退了也先的軍隊。
    于謙的英雄本色,逐漸地顯露出來。
    可謂英雄者,先學畏知懼,曰:畏懼后英雄。再而會勝畏,敗懼,故可無所畏懼,還會德才兼?zhèn)?,可出真英雄哉?BR>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六
    周處年少時,為人蠻橫強悍,打架斗歐,為當?shù)匾淮蟮満?。此外,義興水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百姓將他們并稱為“三害”,三害當中屬周處最為厲害。于是有人便問周處:既然你這么有本事,何不去殺死猛虎蛟龍,證明一下你的實力呢?實際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個。周處聽后立即上山擊斃了猛虎,又跳入水中與蛟龍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沒,漂流出數(shù)十里遠。經(jīng)過三天三夜,百姓們都以為蛟龍和周處一并死了,紛紛出來慶祝。結果周處殺死蛟龍,提著它的腦袋從岸邊爬起。聞聽鄉(xiāng)人以為自己已死,表示慶賀的事,才知實際上大家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不禁滿面淚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吳郡尋找陸機、陸云這兩位當時東吳的名士。恰巧陸機不在,只見到陸云。周處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他,并說:“自己想改正錯誤,可歲月皆已荒廢了,怕最終沒有什么成就可言?!标懺普f:“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瘺r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擔憂好名聲得不到傳揚呢?”周處聽后決定改過自新,最終成為一代忠臣孝子。
    【原文】。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蛘f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shù)十里,與處之俱。經(jīng)三日三夜,鄉(xiāng)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七
    朱元璋,小名朱重八,明朝開國太祖,是個精力旺盛,忠于職守,懲治貪污的一代明君。他雖專治跋扈,“天下唯我獨尊”,但他是農(nóng)民出身,充分了解農(nóng)民生活的艱苦,對農(nóng)民疾苦十分關心。
    這位重八太祖是個聰明絕頂?shù)娜?。重八太祖在農(nóng)民起義的戰(zhàn)亂之中,首先并無行動,因為他想:萬一戰(zhàn)亂平息,造反可是要殺頭的。后來,一個算命先生對重八太祖說:逃避可能有禍,但是造反必能成就大業(yè)。于是,重八太祖反了。重八太祖獲得了武裝之后,靜止不動,積極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后來,重八太祖運籌帷幄,與大敵陳友諒作斗爭,戰(zhàn)爭結束后,重八太祖一鼓作氣,推翻了元朝統(tǒng)治,成立大名帝國。
    重八太祖不僅聰明,而且還很關心民眾。因為幼年時期,重八太祖受盡了貪污官吏的欺負,所以后來成為了皇帝之后,嚴懲了那些貪污的官吏,不論多少,一律斬首示眾。他還撥下幾十萬輛銀子,去救濟農(nóng)民,但他直到去世了,也仍未制止那些以身試法的貪污官員。
    重八太祖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真是一代明君啊!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八
    我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fā)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一”字。也許大家并不陌生,他就是魯迅。
    魯迅先生是偉大的,他為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把一生交給了黨,在他生病的前幾天還仍然工作著。他為中國的兒童們翻譯了許多本書。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了一生。呼起了中國,也拯救了中國。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的主將。無數(shù)人曾受過他的關懷、愛護。魯迅先生就是這樣的人。他去世了許多人都很悲痛。
    魯迅先生一生的時光都在創(chuàng)作上,然而正是這些創(chuàng)作呼醒了中國人。魯迅先生雖然去世了,但他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永遠都是偉大的人。
    魯迅先生憂國憂民,受人尊敬。他用他的一支筆、一顆心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完成的事業(yè)。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愛憎分明,所以才贏的那么多人的愛戴。有的人雖生實死,卻行尸走肉;有的人雖死猶生,卻精神不朽。有的死重于泰山,有的死輕于鴻毛。而魯迅先生是重于泰山的,因為他的一生都是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的。
    雖然魯迅先生去世很久了,但我時常在想:這樣的文豪世界上有幾個?我也時常學習他那種愛國、愛民的精神,也時常用他的名言鞭策自己,不斷進步。也時常記得魯迅先生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chǎn)。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九
    悠悠快兩千年的歷史了,也正是中華兩千年的文明史。我國四大古典名著就像民族藝術中的一塊寶石?。∵@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散發(fā)著文學的魅力,構出了一個個曲折的、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jié)。
    在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我出奇喜歡,它是作家羅貫中先生寫的,他塑造了許許多多鮮明的人物形象,如心胸狹窄的周瑜、忠厚守信的魯肅,還有勇猛過人的關羽……這些人物在羅貫中筆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但我最敬佩的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
    提起諸葛亮,大家一定會贊揚他的聰明才智吧!不錯!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同時他的聰明、謙虛和謹慎的品格,也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
    說他“料事如神”這一點兒也不過分,《空城計》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魏國以司馬懿領軍進攻街亭,因馬謖駐守失利,司馬懿乘機帶兵殺到西城縣。諸葛亮叫藏起所有的旗,禁止人們隨便出入以及大聲說話,卻把四面城門大開,叫三十兵扮成百姓,掃大街。自己把鶴毛大衣一披,戴上頭巾領著兩童上了樓,彈琴唱曲,司馬懿見狀馬上退兵,諸葛亮說:“他知道我用兵謹慎,如今四面城門打開,他一定覺得里面有埋伏,所以退兵?!惫唬抉R懿看到這情形不敢輕易攻城,所以西城縣得到了保存。
    諸葛亮真聰明!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十
    我想化作一朵流浪的彩云,飛翔在古典文學的長空里。
    汨羅江畔,我無意識地停留,便望見屈原在江邊痛哭,仰天長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薄稗Z隆隆”,一個巨雷震得天地都在搖動。蒼老的江風拂起如旌的鬢發(fā),他步履維艱行于孤苦的江邊,于是“我”撐著《離騷》歌韻的船只,搖動《九歌》和《九章》的雙槳,升起《天問》不滿的征帆,汨羅江水邊,又有誰明白在他心中交織著生與義的苦痛呢?他,駐立在江邊,風輕輕拂過,在生與義之間,他最終選擇了義。在激蕩的風浪中,我愿意陪他一起感受那種震爍古今的愛國激情。
    南山之下,飛過歷史的星空,我看到了南山的云峰與秋菊。我知道,那是陶淵明翩然歸隱的地方。他雖然“種豆南山下”,只換來“草盛豆苗稀”,卻“悅親戚之情話,悅琴書以消憂”。是啊,做人就應該學會堅守自我,像他一樣“登東坳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不也是一種詩意的人生么,在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另一種美麗。我想化作一朵流浪的云,漂泊在古典文學的河里,目睹每一位英雄與偉人的生命光彩,收獲每一位英雄與偉人給我?guī)淼母袆訂⒌稀?BR>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十一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五千年的歷史,世事滄桑,從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到夏商周文明,從春秋戰(zhàn)國到秦漢兩晉,從唐、宋、元、明、清到今天的電子時代......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接一代,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偉大的歷史人物。像政治家秦始皇、曹操,某略家張良、諸葛亮,思想家孔子、孟子,民族英雄林則徐、鄧世昌,科學家張衡、沈括,醫(yī)學家華佗、李時珍,文學家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李清照,詩人李白、陸游,革命家孫中山、李大釗等等。他們?yōu)橹腥A民族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世界之最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跡。在眾多名垂青史的歷史人物中,最令我感動的還是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讓我們把目光轉移至2000多年前吧。
    那時候,長江下游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吳國,一個是越國。他們都想征服對方,使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會稽一戰(zhàn),越國打了敗仗。越王勾踐萬般無奈,只好派人向吳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吳國,給吳王當奴仆。吳國的謀臣們紛紛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得勝的吳王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yǎng)馬駕車,舂米推磨,受盡了屈辱。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貒院螅酵豕篡`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首先要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終于轉弱為強,出奇兵滅掉了吳國。
    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向越王勾踐學習。因為,勝利的天平總傾向那些刻苦努力的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十二
    在浩瀚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shù)名垂青史的英雄豪杰,他們如同天上的繁星閃爍著璀璨的光芒。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物讓我欽佩,比如:諸葛孔明,他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漢高祖劉邦能知人善任;楚霸王項羽英勇無畏;漢武帝等都讓我欽佩不已。但惟獨有一人最令人欽佩,他就是有名的政治家——曹操。
    盡管書中寫道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在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能居上者,為何偏信劉者可稱帝?曹操一生,也犯下了許多的錯誤。比如赤壁之戰(zhàn)是曹操最大的錯誤,此戰(zhàn)中曹操擁兵百萬之多,卻輸給了孫劉聯(lián)軍幾萬人馬,這迫使走華容道死傷慘重。
    曹操同樣也是一位詩人,他寫的《短歌行》與《關滄海》,彰顯出他遠大的抱負,廣納人才,他在《短歌行》中這樣慨嘆道:“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释瞬?,真乃帝皇之大氣也!曹操為得許攸謀士,每夜與其美談,終得這個深謀遠慮的人才。一天,曹操在河邊釣魚,將士問他為何不放魚餌,曹操說道:“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绷畋妼⑹啃欧?BR>    他同樣是一位軍事天才,如官渡之戰(zhàn),以少勝多,打敗心高氣傲的袁紹,活捉呂布、樊城之戰(zhàn)等等,在此我們領略到杰出的軍事家曹操的軍事才能,但是最終在赤壁之戰(zhàn)輸給孫劉聯(lián)軍,難以實現(xiàn)統(tǒng)一全中國的夢想?!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敝两駨V為流傳,人們把它當作座右銘,寓意為國效力。還有很多關于曹操的故事,有望梅止渴、舉酒論英雄等等。
    當然,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曹操也有過錯,斬殺他叔父呂伯奢,殺害名醫(yī)華佗,夢中殺人之事,導致他臭名遠揚,被負罵名,但功大于過,他的成就為晉朝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有很多令人欽佩人物,曹操就是我最欽佩的人物。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十三
    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多少英魂,而《三國》中的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最讓我感動的歷史人物。
    諸葛亮出生于瑯琊郡一個官吏之家,自小和兄諸葛瑾投奔叔父諸葛玄,后居隆中,人稱“臥龍先生”。他的一生,可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八個字來概括。諸葛亮26歲那年,劉備“三顧茅廬”懇切拜請諸葛亮幫助他興復漢室,完成大業(yè),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足之勢。
    每每看三國給我感觸尤深的就是:一位隱居山林的青年有著驚天動地之才,他滿腹經(jīng)綸,能言善辯,自比管仲;不求文達諸侯;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他未出茅廬已三分天下,為求明主,設下“三顧茅廬”以試探劉備。說他淡泊名利,他可是比誰都想做官,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學富五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華能夠得到展示。也就是這位青年,他左右了天下,他造就了三國,他使那原不成氣候的劉皇叔坐鎮(zhèn)荊州,正因為有了他,天下格局隨之而變;正因為有了他,從而奠定了“三分天下”。
    可以說諸葛亮的一生是瀟瀟灑灑,他把自己畢生所學發(fā)揮的是淋漓致盡,青史留名;他又善于計謀,把曹軍挫殺的是死傷無數(shù),讓周公瑾口噴鮮血而亡。自從有了他,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歷史畫面一一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從草船借箭到巧借東風,表現(xiàn)了他通曉天文,神機妙算;從隆中對到舌戰(zhàn)群儒,充分展現(xiàn)了他運籌帷幄,才華出眾;接著攻取益州到設八卦陣圍困陸遜;六出祁山到揮淚斬馬謖;空城計到智斗司馬,最后病亡五丈原,葬于漢中。他的一生是如此輝煌,正真是“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啊!
    最讓人感動的是蜀國第一次北伐失敗,諸葛亮在漢中前線向全體將士公布檄文,公開表示希望大家今后能勤于指出諸葛亮的缺點,才算是忠于國家之人。他曾聽從謀士楊洪的建議,急速派兵支援在江中和曹操陷入苦戰(zhàn)的劉備,以穩(wěn)定北方防務;他征求過鄧芝的策略,遵從過馬謖”攻心為上”的策略,南征蠻夷。或或許這些也是他心中早作的決定,但他絕不居功,讓優(yōu)秀的部署不要讓自己的光芒所掩蓋,使每個人都能樂于發(fā)揮自己的智慧,用心于公事。三國鼎立中,蜀漢的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屢次向曹魏攻擊。這些優(yōu)秀的人才,的確都是因諸葛亮“不居功”、“不恃才”、“虛心納諫”作風,才能獲得。
    諸葛亮早期造就了三國,雖晚期一統(tǒng)中原未果,但諸葛孔明那身披八卦衣,手搖鵝毛扇,焚香撫琴的形象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里。
    謝靈運曾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健獨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币源藖矸Q贊他才高八斗。
    如果你只是一位詩人,不理政事,不問國事,不為社稷江山而操勞,不為國家興衰而費心,只是閑度一生,鋪紙蘸墨,記下有感而發(fā)的那一瞬。獨坐亭中,自居一室,為文而生,與墨相伴。
    如果你只是一位詩人,眉目間定會少些許英氣,些許狂放,些許惆悵,些許憂傷。多一份灑脫,多一番姿色,多一些才情。不為國事愁白青絲,不為江山愁去年華。只為寫一首好詩而縱情山水,譜一首好詞而流連人間。那樣,才高八斗的你,或許就不會只留40余首詩詞在這文化盛壇了。那樣,定會有更多的詩詞來讓我們去了解才氣橫秋的你了。
    可惜,你不是。你不僅僅只是一位詩人,你的眼里,心中更不僅僅只是詩詞。你還是一位將軍,一位諸侯,懷有大國江山,平民百姓。你不能只是一位詩人,歷史的潮流在你生來便注定了你功成名就卻抑郁而終的命運。你不能縱情山水,月下獨酌,它注定了你成于文學敗于仕途。
    每個人都有自己愛戀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我走過“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的寂寞,走過“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的青澀,走過“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的風情萬種,走過“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的孤獨惆悵,走過“不如隨分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的清冷無奈……維納斯因斷臂而美麗,貝多芬因失聰而偉大,而你卻因才氣而孤獨。你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卻情無所托,學無所傳,在那個年代,你無疑是枝頭的一朵奇花,凜冽的秋風摧殘著你,你卻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強地挺立枝頭,盡情綻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謝。你的才氣、倔強鑄就了你的孤獨,你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絕的美麗!
    你乘一葉扁舟,載著濃濃的愁緒,憂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黃花瘦,向我們走來。千年的風雨淡退了琉璃繁華,沉淀了,你的淚光柔弱中帶著憂傷。家,已不能回;心,已無處歸;夜太漫長,凝成霜,慘白的彎月勾住了過往,使得這孤獨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難將息,直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你的一生被這漫天的愁緒所包圍,閨愁、家愁、情愁、國愁,又怎一個“愁”字了得?!面對著物是人非,面對著斷香殘酒,面對著綠肥紅瘦,沒有同道,沒有相知,只有一杯濁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幾許?蚱蜢舟也無能為力。既然載不動,那就和著孤獨化作咸咸的淚,滴在對趙明誠的追憶里,滴在對國仇家恨的綿綿思緒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遠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盞孤獨的燈,照亮了一段孤獨的歷程,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曲完美的獨舞,如一朵搖曳的花,守護著中華那一座盛世空城。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篇十四
    我站在長江邊,望著它雄偉的景象,不禁又想起《三國演義》的開篇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淘盡英雄……我凝望著不時騰躍的巨浪,癡想著:”從前,這兒真有過無數(shù)壯士的身影嗎?真有像史書里記載的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嗎?《三國》已看完,故事已品盡,而我,有話想說。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倍派倭陮酌飨壬缇纯上攵?。且有詩為證: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在民間,諸葛亮早已成為智慧的化身,與之相都得司馬懿,則沒有什么好名聲,就連《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對他們的愛與憎也可以一品而知,從“死諸葛嚇退活仲達”這一章使人覺得諸葛亮高人一籌。至于空城計等故事對二人的描寫,更令人覺得司馬懿處處不如熱你。可我,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書中開頭便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司馬家族正是擁有雄才偉略,遠大志向,才能統(tǒng)一天下。他們并無錯,如同電影《英雄》中所表達的主題一樣:無論誰,只有天下才是最重要的。
    我收回目光,離開了令人浮想聯(lián)翩的江岸,向前方走去。三國的故事仍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