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學教案大全(16篇)

字號: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反思。教案的設計應該兼顧學科知識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培養(yǎng)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這里有一些教學設計的范本,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秋游教學教案篇一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練習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ppt課件。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秋姑娘來啦!她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
    (帶來了涼爽,斑斕的色彩、豐富的收獲等等)。
    2、復習相關生字詞:
    3、過渡:秋風徐徐,白云悠悠,讓我們一起去郊游吧。小朋友,請帶上你的眼睛用心看,帶上你的耳朵用心聽,還有你的大腦用心想,嘴巴積極發(fā)言哦。
    二、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聽課文錄音,想一想:我們來到哪兒秋游?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2、交流:按小節(jié)的順序說一說。
    三、細致感悟。
    第一小節(jié):
    1、出示第一小節(jié)課文,
    2、指名讀一讀,思考:從哪兒看出。
    秋天已來啦?(秋游去秋游去,來到郊外,你感覺了什么呢?)。
    秋風起了漸漸涼了。
    聯系生活經驗說說“秋風起了”的感受。
    3、指導朗讀,讀出喜悅心情。
    第二小節(jié):
    1、出示圖片:(秋游去,秋游去,
    讓我們躺在草地上看看藍天吧,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呀?)。
    讓孩子結合文中的詞語句子、學過的課文詩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來隨意說。
    讀一讀相關詞語。
    聽錄音,說說課文寫了秋天里什么地方的什么景象。
    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說說“秋風”給自己的感覺,秋天來了的變化。
    朗讀體會。
    細致觀察圖片,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意。
    讀文,想象藍天白云的美妙景象。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藍天?白云?
    出示課文,朗讀體會。
    3、用上“有時……有時……”再說一說。
    齊讀體會。
    第三小節(jié):
    1、秋游去,秋游去,我們再一起來到農田吧,孩子們,你又看到了什么呀?讀一讀課文,完成填空。
    農田里,稻子,高粱(),棉花()。
    2、說話練習:
    a稻子黃黃的,
    高粱,
    棉花。
    b稻子金黃金黃的,
    高粱,棉花。
    c稻子黃了,好像笑彎了腰;。
    高粱紅了,好像;。
    棉花白了,好像。
    3、朗讀體會:
    農田里,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農田里,稻子黃黃的,高粱紅紅的,棉花白白的;。
    農田里,稻子金黃金黃的,高粱火紅火紅的,棉花雪白雪白的;。
    農田里,稻子黃了,好像笑彎了腰;高粱紅了,好像喝醉了酒;棉花白了,好像天上的白云飄落了下來。
    ……。
    5、小結,有感情地配音朗讀:好美的秋景,欣賞藍天美景時,生動的描寫讓我們覺得好像天上正開著一個小動物的聚會;而欣賞農田的美景時,我們又仿佛沉醉在一帖色彩斑斕的畫畫里。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讓這番美妙的景象深深地刻在腦海中。
    練說。
    朗讀。
    讀文,完成填空。
    練習用不同的句式說話,體會不同形式的詞、句的表現手法。在練說中體會農田秋景的美妙。
    在朗讀中體會秋景之美,語言之美,朗讀之美。
    朗讀,從整體感悟寫作特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第四小節(jié):
    2、說一說孩子的活動。
    4、拓展說話:還有的……有的……。
    5、練讀,讀出輕松愉快的心情。
    三、小結:
    秋游,可真是開心哪,我們感受到秋的涼爽,欣賞到秋的美麗,體會到秋游的快樂!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將我們的快樂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傳播出去!
    齊讀全文。
    四、作業(yè):
    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并試著寫下來。
    讀文,說說小朋友們在玩什么。
    在圖中找出相應的孩子的表現,想象自己也在草地上快樂地玩耍,感受此時快樂的心情。
    讀全文。
    秋游教學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這次口語交際是進行秋游的前期準備,主要是討論去哪,干什么,做哪些準備,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旨在讓學生通過口語交際活動,既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又要引導學生明白做事要有計劃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交際興趣,能說清楚,說完整。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建議,評評誰的建議好,增強思考、表達、傾聽、交流、計劃等能力。
    2.通過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清楚完整的表達、認真傾聽、用商量的口氣與人交流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建議;互相評議,評出最好的秋游計劃。
    教學準備。
    1.用多媒體課件制作秋天美麗風景的課件。
    2.學生收集有關秋游路線資料或景點的照片。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話題。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景色宜人的秋景圖。
    2.老師提出交際要求。
    3.小組討論,師加入傾聽并指導。
    4.全班交流,提出修改意見,選出最佳秋游方案。
    注意引導學生說清楚,說完整。用商量的語氣說。
    5.師總結,發(fā)獎。
    秋游教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
    教學過程:
    第4周星期第2節(jié)2003年9月22日。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背練習1中的小詩《秋天到》,并說說這首詩歌里主要講的是什么?
    2.過渡:秋天這么好,你們都想出去玩玩嗎?
    二.板書課題,解題。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兒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圖,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導看圖。
    1.秋天的天空怎么樣?你們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農田里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學生用“有的“組成句式說話)。
    四.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3).識記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重點領會“郊外、追逐、打滾兒“的意思。
    (2).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輕聲讀課文。
    4.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5.理清脈絡,出示思考題:課文四個自然段的意思分別寫在了下面,對照課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號里填上序號。
    ()同學們玩得很高興。
    ()同學們跟老師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農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寫。
    6.齊讀課文。
    五.讀抄詞語(課后第三題)。
    作業(yè)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說話、擴詞。
    課外:抄字詞,聽寫生字詞。
    第4周星期第1節(jié)2003年9月23日。
    秋游教學教案篇四
    引導學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fā)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教學一開始,可組織學生唱《秋游》這首歌,接著,老師用生動的語言來創(chuàng)設情境:“秋風起了,天氣漸漸涼了。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有一群小學生,跟著老師去秋游了。
    我想知道,他們去了哪里?那里景色美嗎?他們玩得開心嗎?”隨即,音樂響起,老師聲情并茂朗誦課文,而學生則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
    之后,可讓學生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這樣,學生的興致就會被激發(fā)起來。
    學生經過初讀,對課文已經有了一定的感受。這時,教師打開多媒體課件,說:“我這里有兩幅郊外的景色圖,可惜不是彩色的,故而美感不夠。
    同學們能幫助添上色彩嗎?”學生定會興趣倍增。老師讓學生先認真讀讀課文二、三自然段,看看哪些是描寫色彩的詞語。這樣,讀就更有目的了。
    第一幅為藍天白云圖。當學生說出天空是“藍藍的”時,老師就用鼠標點擊,添上藍色,并讓他們判斷深淺,以感受“藍藍的”一詞的韻味。然后,用多媒體展示白云的動態(tài)變化,讓學生添色,并繪形。通過動態(tài)變化,讓學生體會“有時……有時……”的意思。隨后,老師再進行白云的其他造型,讓學生用“有時像……,有時像……”的句式來練習說話。
    第二幅為農田豐收圖。與上面一樣,學生說出“稻子是黃的,高粱是紅的,棉花是白的”,老師分別用鼠標在圖上添上顏色,再引導學生把顏色說形象:稻子——金黃,高粱——火,棉花——潔白。然后,老師用多媒體作動態(tài)展示:稻子上下起伏。老師進一步啟發(fā):“多美呀!誰能用‘稻子黃了,像的句式來作一個形象性的描寫呢?”學生充分發(fā)揮想像,只要說得有相似處老師都給予肯定。接著,教師用同樣方法展示高粱、棉花的動態(tài),引導學生想像說話。
    并讓抓過螞蚱(或蟋蟀)的同學說說是怎么逮的。之后,讓學生判斷:那位張大嘴巴的同學在干什么?并進一步激趣:“你有興趣像他那樣高歌一曲嗎?”請一兩位同學放聲唱一唱,唱完,老師就告訴學生,這就是“亮開了嗓子”。這樣,學生就形象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在此基礎上,老師展示其他一些學生生活情景,如追逐、歡笑、大喊、游戲等等,再讓學生回憶自己在春游、秋游等活動中的一些舉動,學習課文中“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練習說話。最后,老師小結:“這次秋游活動,大家玩得好開心哪?,F在想請同學們來讀一讀這段。”讓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體會、感悟。
    課后,老師可組織學生去郊外活動,并讓學生帶好筆和紙,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畫下來(或描寫出來),還可以把活動中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感受記下來?;貋硪院螅饕淮谓涣骰顒?。這樣,從課堂中的模擬秋游,再到自然中的真實活動,既鞏固了課堂所學,也使學生放松了心情,可謂一舉兩得。
    秋游教學教案篇五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發(fā)展數感;另一方面使學生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是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知識技能: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并能解決簡單調動實際問題。
    2、過程方法:通過具體情景及實際操作運算,體驗改商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
    掌握試商改商的方法。
    一、談話導入。
    師:咱們學校組織了哪些大型活動了?你覺得那里玩,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
    課件出示學校組織秋游的照片,幫組同學回憶秋游當天的美好時光,將學生引入帶秋游情景里。師:還記得我們去了多少人嗎?做了幾輛車?引出當天乘車的方案,進入課堂狀態(tài)。
    二、創(chuàng)設情景,探索新知。
    2、解決問題,獨立完成分車方案,并完成列式計算,前后桌討論方案及如何計算,趕快動手吧!
    3、課堂巡視,老師參與討論,捕捉有用信息。
    4、方案一:全部乘坐小客車,共需多少輛?
    列式144÷24=。
    師:算式列出來了,是不是應該算出結果呀?嗯,先在動手算算吧!算完的舉手!
    師:好,那你能把你的計算過程跟同學們說說嘛?其他同學注意聽哦!
    生:我先把24四舍五入成20,然后取7來試商,發(fā)現7和24的乘積是168大于144,所以把7改成6,繼續(xù)運算,得出了結果。(教師演示其改商過程)。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他說的'得怎么樣啊?還有不同計算方法嗎?
    階段小結:在剛才討論方案及計算時候,你們與到什么新問題,咱們的解決辦法你能否用自己語言表述了?(在試商過程中,發(fā)現開始試的商和除數的乘積比被除數大了,要把商改成比原來商小1的數)。
    5、方案二:全部乘坐大客車,共需多少輛?
    列式144÷36=。
    師:
    現在我再請一位同學來跟大家談談他的計算過程。
    生:我先把36四舍五入成40,然后取3來試商,發(fā)現3和36的乘積是108,但是144—108=36,余數和除數相等,所以要把3改成4,繼續(xù)運算,得出了結果。(教師演示其改商過程)。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位同學說的得怎么樣啊?你們有遇到同樣的問題嗎?
    階段小結:在剛才討論過程中你與到什么新問題,咱們的解決辦法你能否用自己語言表述了?(在試商過程中,發(fā)現開始試的商和除數的乘積和被除數相等了,要把商改成比原來商大1的數)。
    三、鞏固練習。
    1、幫忙紅星小學288名師生解決乘車方案,如果他們學校要乘坐大客車,要安排幾輛?
    2、361÷54=342÷43=272÷46=448÷89=。
    生:估算時候,除數經過四舍五入去近似數,導致定的商會偏小或偏大。
    師:那么我們的解決的辦法是什么了?
    生:如果是試的商太大了就改小,如果是試的商太小了就改大,知道合適。
    四、課堂小結,引導學生談談本節(jié)學到那些知識。
    五、總結本節(jié)課內容,布置作業(yè)。
    秋游教學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愉快的參與秋游前的準備活動,能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說話,記住游戲規(guī)則。
    2、鼓勵幼兒能用普通話說出自己所拿食品的名稱。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塑料小提藍若干,小兔頭飾若干。
    2、橘子、小面包、樂百氏奶、果凍等(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扮演角色,引起游戲的興趣。
    指導語:“今天老師做兔媽媽(帶上頭飾),誰愿意做我的兔寶寶?”、“兔寶寶們帶上帽子(頭飾)”、“待會兒和兔媽媽一起去公園好嗎?”(幼兒各自帶上頭飾)。
    二、聽說練習。
    1、幼兒說出自己喜歡吃的食品:“秋天到了,公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菊花,可美啦,咱們一起去公園秋游,帶些什么吃的東西去呢?”(幼兒各自講想帶去的食品名稱)。
    2、幼兒說老師準備的食品:“兔媽媽也為你們準備了好多食品,看,都有些什么呢?”(出示食物,讓幼兒邊看邊講,然后請個別幼兒講食物的名稱,注意發(fā)音的正確)。
    3、幼兒按指令取食物。
    (1)“有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怎么帶去呢?寶寶們,不用著急,兔媽媽已為每人準備了一只籃子,讓你們盛放吃的東西”(各自從椅子下取出小籃子)。
    (2)“待會兒,請你們每人拿一個橘子,一只面包,一瓶酸奶和兩個果凍放在籃子里,看誰記住了!”、“兔媽媽讓你們拿什么呀?”(教師及時表揚聽的仔細的幼兒)。
    (3)“請兔寶寶按媽媽說的話去拿吃的東西,看誰拿對了”(幼兒分散著去取食品,教師觀察幼兒取物的情況,發(fā)現有錯,不急于馬上糾正)。
    三、幼兒互相檢查聽話取物的情況。
    1、“兔媽媽也準備了一些食品,看,誰和兔媽媽拿的食品是一樣的?”(幼兒相互檢查自己籃子中的食品,是否按要求拿對了)。
    2、“如果你多拿了一樣吃的東西,別的小兔就少了一樣食品,怎么辦呢?”(請拿錯的幼兒進行互相調整)。
    四、出發(fā)去公園。
    1、“小兔子們已經帶好了食物,現在準備出發(fā)!”(幼兒在愉快活潑的音樂伴奏下,開著小汽車去室外)。
    2、觀察公園的菊花,并在草地上鋪上塑料布進行野餐。
    秋游教學教案篇七
    活動主體:
    管院注會q1132班。
    活動地點:
    馬鞍山森林公園。
    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27日。
    一、活動意義。
    為了促進班級同學間的交流,營造和諧融洽的氛圍,豐富同學間的校園生活,增強同學們的'生活能力,培養(yǎng)同學們自主活動和能力,同時感受大自然美景,注會q1132班全體班委決定策劃舉行秋游,加強同學們的集體意識的活動。
    二、活動內容。
    前期準備。
    1、組織委員對同學們進行詢問,征詢同學們的意見,于是決定馬鞍山森林公園之旅。
    2、10月21日在梅五樓下全體班委對秋游的程序和材料進行討論并制定了有限的制度。
    3、交通方式由租憑公司提供,并在10月27日7:30做大巴士前往。
    4、根據辦理的人數進行了分組,共6個小組,每組一名組長負責。
    5、人員安排:
    a、劉維星,六級、劉娟,郭鳳萍勘察活動地點及場地租借。
    b、謝冬冬聯系包車司機。
    c、張嬋媛,劉娟,劉維星訂燒烤用具。
    d、聶曉,吳麗,劉娟,郭鳳萍購買燒烤食材及調料。
    e、每小組負責人解紅霞,熊倩,劉娟,陳文娣,張嬋媛。
    f、所需用品:15把刷子,5包一次性餐盒及杯具,木炭,打火機,紅薯,玉米,土豆,白菜,茄子,韭菜,青椒,饅頭,醬油,食物油,鹽,孜然粉,辣醬。
    三、經費預算;
    車費:400元含往來。
    食物:饅頭30元、青菜70元、肉40元。
    醬料:50元。
    四、活動進程。
    (1)10月27號早上7:30在門口集合坐車,8:40到達目的地。
    (2)同學們可自由活動,觀賞風景,大飽眼福。
    (3)11:00在燒烤區(qū)集合,每組以組為單位燒烤。
    (4)14:00同學們分享成果,拍照。然后集體返校。
    五、后期工作。
    負責人將此次活動照片上傳至微博。
    秋游教學教案篇八
    1、播放《秋天多美好》。聽了這首歌,你想說什么?(秋天真美啊?。?。
    師板書課題,生書空,齊讀課題。
    3、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么?生按順序敘述畫面內容,師加以指導。
    二、初讀課文,認識字詞。
    1、出示讀書要求:(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長領讀生字詞,檢查讀。
    (3)開火車讀課文。
    2、小組交流讀書后的收獲。(從認識生字、理解詞語、讀懂哪句或哪段話談)。
    3、指名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指讀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涼爽的秋風刮起來了,天氣變涼了,你感覺到了嗎?是怎么變涼的?(漸漸變涼的)。
    你能把“漸漸”換個詞嗎?(慢慢)怎樣讀?指導讀好“漸漸”
    (2)老師要帶你們到郊外游玩,你們想到郊外的哪些地方呢?生說:田野、樹林邊、小河旁、草地上……)。
    (3)去游玩高興嗎?讓我們跟著秋風走吧!
    (1)指讀寫天空的段落板:天空。
    a、天空美在哪里?(天空藍藍的,一望無邊,白云不斷地變化)。
    b、理解“一望無邊”(引導學生看圖,聯系生活實際:還有什么一望無邊?)。
    c、指導朗讀。個別讀---評價---師指導---再練讀。
    出示: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有時像-------,有時像--------。
    e、秋天的藍天上,云兒千變萬化,我真想再看看。請你帶著你的感受再讀這一段。
    (2)指導學習描寫農田的段落板:農田。
    a、看,那邊的農田里有什么?生看圖說。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認識“稻子”、“高粱”、“棉花”
    b、這些莊稼長得怎么樣?誰能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出示:稻子黃了,黃的像--------;高粱紅了,像--------;棉花白了,像---------。生自由發(fā)言,師及時指導。
    c、你們描述的真是太美了,我看到了這一片豐收的景象。農民伯伯看了,他們會怎么樣?(高興、喜悅。)你能把他們的喜悅之情讀出來嗎?自由讀-----指讀-----評價-------齊讀。
    (3)指導學習第四自然段。
    a、你還喜歡哪兒?板:草地。
    b、同學們來到郊外,開開心心地玩吧!自由讀第四自然段,可以加上動作。
    生自由讀,加動作。
    c、同學們,你們玩得開心嗎?采訪學生:你在干什么?
    a、(打滾兒)舒服嗎?為什么要打個滾兒?
    b、(逮螞蚱)見過螞蚱嗎?怎么捉的?
    c、你呢?(亮開了嗓子)什么是亮開了嗓子?(大聲喊或唱歌)你唱什么?喊什么?
    d、在郊外,你還想干什么?
    出示:同學們有的.-----------,有的--------,有的----------。
    e、同學們,玩得開心嗎?你想說什么?把你的這份開心和快樂讀出來吧!
    個別讀-----評價-----男女生賽讀------齊讀。
    3、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秋游活動就要結束了,讓我們再次回味一下,把這迷人的秋景和游玩的快樂記在心間吧!自由朗讀全文。
    四、擴展活動。
    背誦寫秋天的古詩《山行》《楓橋夜泊》。
    秋游教學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視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2.教學生嘗試著畫視圖進一步鞏固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上節(jié)數學課。
    我們學習了“觀察物體”
    說說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板書:視圖。
    出示兩張圖。
    問:你覺得這兩張圖有什么不同?
    指出:我們在觀察一個正方體的時候,最多只能看到3個面:前面、右面和上面。
    圖1畫的就是我們平時能看到的情況,而圖二是在圖1的基礎上添上了3條虛線,這樣就使圖看起來立體的效果更強,可以完整地看到正方體的六個面,像這樣的圖,我們可以叫它“透視圖”
    我們要會觀察視圖,大家一起動手畫一個正方體。
    二、練習:
    說一說先完成書上的問題。
    問:誰能像這樣子也來提問考靠大家?
    隨學生的提問。
    其他同學解答。
    注意學生在出題的時候。
    要說清楚是從哪個面觀察。
    得到的是怎樣的排列的幾個正方形?
    你能用幾個小正方體搭出下面的樓房模型嗎?
    追問:圖2看到的是3個正方體。
    是不是真的就3個?
    觀察這類圖要注意什么問題?
    3.先數一數各有幾個正方體。
    再擺一擺。
    (圖略)提醒:圖2和圖3都是2層的。
    2層的視圖要注意上面正方體的下面雖然看不到,但肯定是有的一定要數進去。
    4.思考題:
    下面的幾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連一連連完后請學生說說自己在連的'時候是怎么考慮的?
    連完后有什么發(fā)現?
    注意讓學生發(fā)現相對的面。
    如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在觀察的時候,上面多的那一塊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三、嘗試畫較為復雜的視圖。
    1.用4個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擺成從右面看到的是。
    2.用4個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擺成從右面看到的是。
    秋游教學教案篇十
    運動目的:
    經由過程評論辯論,讓孩子們明白在“海報”上要寫明哪些內容。對秋游環(huán)境越發(fā)相識。
    運動引導:
    1、“我們要讓爸爸、媽媽認識秋游的環(huán)境?”
    2、與孩子們評論辯論在秋游“海報”上要寫明哪些內容?
    運動反饋:
    經由過程評論辯論,孩子們以為在“海報”上要寫明:
    1、秋游時候(幾月幾日,幾點動身、幾點返來)。
    2、秋游所在。
    3、什么時間去永輝超市購物。
    4、秋游運動加入職員。
    5、該帶哪些工具。
    秋游教學教案篇十一
    對孩子而言,當走進大自然才算是真正地體驗到秋天的美,感受到秋天的多姿多彩?!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充分關注幼兒的生活學習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學習中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因此,為了豐富幼兒的生活,親近大自然,體驗集體同游的快樂,我們決定帶領幼兒和秋天來個約會,一起感受秋游的快樂。在秋游之前,特此開展該社會活動來引導幼兒知道秋游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并能擇秋游路線圖,說出自己的理由。
    1.知道秋游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
    2.能嘗試選擇秋游路線圖,并說出理由。
    3.欣賞秋天大自然的美景。
    活動重點:知道秋游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
    活動難點:能嘗試選擇秋游路線圖,并說出理由。
    教學ppt、陜北秧歌視頻、方言音頻。
    一、開始部分——談話導入。
    二、基本部分。
    1.師幼共同商量如何確定秋游地點。
    ——哦,我聽到小朋友們說,在秋游之前我們應該確定好地點,選一個“”好玩”的地方。因此老師還提前做了些準備呢!瞧!這些地方老師可都去過啦你們知道這些地方嗎?那我們可以以投票的形式來選定一個地方。
    2.教師介紹秋游的擬定地點。
    ——第一處是哪里呢?這可是榆林最大的公園河濱公園它環(huán)繞著榆溪河,是榆林市內唯一的一所環(huán)河公園;第二處是季鸞公園是為了紀念我國近代新聞事業(yè)的奠基者—張季鸞先生而修建的公園;第三處這是哪里呢?這是世紀廣場每年6、7月間,蓮花盛開滿池,所以人們也稱之為蓮花池;還有沙河公園,這是一個安靜、綠色遍布的森林公園。
    3.幼兒確定秋游地點。
    ——哦,河濱公園的投票數最多大家都想去這里,那我們就選定秋游的地點為河濱公園。
    4.教師介紹秋游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
    ——再來說一說秋游前我們要做哪些準備,保溫壺是必需品,是的,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容易口渴,所以一定要背好小水壺,及時的補充水分哦;還要帶上垃圾袋!小朋友們的環(huán)保意識真強,我們要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5.教師介紹秋游前的準備。
    ——除了要準備這些物品,我們還應該注意什么呢?不摘花,不摘葉子,只能看一看!
    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除此之外呢,老師還有一些要補充。不要靠近河邊,小朋友們在河邊走時會打滑,一不小心掉進水里,所以我們應該遠離河邊;不追逐打鬧,追逐非常容易摔倒,當我們出去時一定要有秩序哦。
    6.教師與幼兒共同商量秋游可以做哪些事情。
    ——那么到了河濱公園,我們可以一起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可以唱歌!可以看風景!可以拍照片!可以揀樹葉!哇!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啦。那你們別忘了帶上所需要的工具哦!
    7.教師為幼兒介紹秋游路線。
    ——那做好了這些“所有”的準備,跟著老師一起來看看我們秋游的路線吧!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九曲廣場,廣場上的雕塑是榆林秧歌的造型,我們榆林秧歌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它的表演特點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這是我們陜北最熱鬧的大秧歌有的小朋友都想站起來跳舞了。下次老師帶著你們一起來學這個秧歌步。
    是參觀窯洞,你們住過窯洞嗎?它最大的特點是冬暖夏涼,這是我們陜北最具有代表性的民居。
    還有煦風剪影的小道,里面呈現了榆林傳統的剪紙圖案,我們榆林的剪紙很了不起,你們看我們班的小朋友們也會一些簡單的剪紙!你們也很棒!
    最后一站是四合院,那么四合院是什么呢?四合院是由四棟房屋圍合成院,在北京最多,但在我們榆林也保存著幾十處,因此榆林也被稱為:“小北京”。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總結:——孩子們,你們是不是非常期待呢!好!那明天我們一起相約在河濱公園!
    秋游教學教案篇十二
    1、通過具體生活實際情景,體驗“改商”的過程。
    2、能正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掌握“改商”的方法。
    主題圖。
    情境教學法。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購買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學們都準備好了,來到了大操場,電腦出示書中的情境圖,學生根據情景圖,提出有關除法的數學問題。
    (1)說一說了解了哪些已知條件。
    (2)學生獨立試做,然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
    討論估計試商。
    272÷34=先估估大概需要幾輛車。
    (3)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34”看作“3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啟發(fā)學生想一想,怎樣試商?會發(fā)現什么技巧。
    (學生自由發(fā)言,或者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什么時候商會小?)。
    3、由學生發(fā)現提出并解答:積大了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大呢?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確定商?
    5、引導學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知識應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試一試”
    第1題:讓學生說一說商的大小情況。
    第2題:認真觀察,小組內說一說,解決五年級學生如果都坐大客車,需要幾輛?
    3、完成“練一練”,可以適當擴充。
    秋游教學教案篇十三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識字、寫字。
    投影、生字卡。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說話、擴詞。
    課外:抄字詞,聽寫生字詞。
    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背練習1中的小詩《秋天到》,并說說這首詩歌里主要講的是什么?
    2.過渡:秋天這么好,你們都想出去玩玩嗎?
    二.板書課題,解題。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兒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圖,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導看圖。
    1.秋天的天空怎么樣?你們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農田里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學生用有的組成句式說話)。
    四.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3).識記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重點領會郊外、追逐、打滾兒的意思。
    (2).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輕聲讀課文。
    4.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5.理清脈絡,出示思考題:課文四個自然段的意思分別寫在了下面,對照課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號里填上序號。
    ()同學們玩得很高興。
    ()同學們跟老師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農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寫。
    6.齊讀課文。
    五.讀抄詞語(課后第三題)。
    一.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1.指名讀。
    2.分自然段講讀。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3)比較加了漸漸有什么不同。
    (4)第二句說了什么?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過渡:同學們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麗的景象呢》請讀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誰來讀讀寫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覺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樣?
    (4)有感情地朗讀。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說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農田的景象怎么樣?
    (3)比較:
    a.稻子黃,高粱紅,棉花白。
    b.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這兩句話的意思相同嗎?為什么?
    (4)齊讀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師范讀。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了什么?想想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說了什么?奔跑和追逐兩個詞語完全相同嗎?
    (4).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開心呀表示什么樣的語氣?學生練讀。
    (6).齊讀第四段。
    3.總結。
    4.齊讀課文。
    三.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
    一.朗讀指導。
    1.指名讀課文。
    2.這篇課文里哪一句表達了人們歡樂的心情?所以整個課文都要用歡樂喜悅的語氣讀。
    3.第一自然段用陳述口吻,要讀得平緩。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第二自然段的藍藍、白、要重讀;一望無邊、有時像要讀得慢;幾朵白云、一群白兔、幾只綿羊要讀得輕快,流露出喜悅心情。
    5.第三段的黃了、紅了、白了要重讀。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6.第四段中三個有的,聲音要逐步提高,語速加快;大家、多開心要重音讀,讀得緩慢。
    7.個人練讀。
    8.指名讀。
    9.齊讀。
    二.寫字指導。
    三.作業(yè)。
    1.描紅練習。
    2.比一比,再組詞。
    交()兔()家()喊()。
    郊()晚()逐()城()。
    3.根據提供的句式說話。
    在操場上,小朋友們有的(),有的(),有的()。大家(),多開心呀!
    秋游教學教案篇十四
    1.了解四季中常見的樹瓜花草和它們的變化。
    2. 樂于參加照顧樹木花草的.活動,體會愛護他們的意義。
    集體教學活動:秋游
    幼兒年齡:園園班 5—6歲
    執(zhí)教者:南西幼兒園 張璐
    活動目的:
    能和同伴共同回憶秋游的快樂過程,樂意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激發(fā)幼兒喜愛秋天的情感,嘗試用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投影儀、圖片、音樂
    活動過程:
    引出交流的話題:你喜歡秋天嗎?
    出示幼兒秋游過程中的照片,共同回憶一起游戲的快樂情景。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交流,引導幼兒觀察照片,回憶曾經高興的事;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交流,引導幼兒聽賞歌曲《去郊游》;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交流,鼓勵幼兒跟著音樂用動作大膽地表達自己快樂秋游的情緒。
    欣賞老師的舞蹈,進一步感受秋游的快樂。
    延伸活動
    秋游教學教案篇十五
    師:這一課的生字小朋友認識了嗎?橫著讀。這一組小朋友開火車。
    生:涼、老、師、兔、追、望、郊、逐、喊。
    師:一起來讀。
    師:秋天到了,天高云淡,白云悠悠,想不想去郊游?一起拍手來唱《郊游》歌。
    生:唱歌。
    師:平時你看到的秋天是怎么樣的?
    生:美美的,吹下來的風是爽爽的。
    生:葉子掉下來了,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
    生:秋天很美。
    生:秋天楓葉紅紅的,莊稼成熟了。
    生:秋天的小草沒有夏天的綠了,慢慢地變得黃了。
    師:想不想知道課文中是怎么說的?自己讀二、三小節(jié)。想一想你喜歡秋天的什么?
    生:讀書。
    師:互相說說,你怎么想的?為什么。
    生:白軟軟的,很可愛。
    生:稻子。
    生:白可以變白兔一群綿羊。
    生:小羊。
    師:它會變一會兒變成這兒。請一個同學來讀。
    生:讀第二節(jié)。
    師:藍藍的天空,怎么樣?
    生:一望無邊?
    師:你知道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從邊上看沒有邊。
    師:你知道有哪個詞語與它意思一樣?
    生:一望無際。
    生:無邊無際。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
    生:讀:一望無邊、一望而卻步無際。
    師:還有什么也是一望無邊的?
    生:大海。
    師:怎么樣的大海一望無邊?
    生:藍藍的大海一望無邊。
    生:綠綠的小草一望無邊。
    師:長在什么地方?青青的草原一望無邊。你能把這個詞讀好嗎?
    生:不好。
    師:你能讀好嗎?
    師:好象看到了一望無邊的藍天一樣。
    生:讀一望無邊。
    師:我們看一下。美不美?
    生:美。
    師:天上還漂著白云有時會……有時會……它還會變成什么樣?
    生:天上的白云有時像一群小魚。
    生:天上的白云有時像一群白龍。
    生:有時像一群大老虎。
    師:什么樣的大老虎?
    生:天上的像一群野牛。
    師:除了動物。還像什么?
    生:小河。
    生:有時像一群獅子,有時像一群小狗。
    生:有時像甜甜的蛋糕有時像圓的蘋果。
    師:真是變化多端,多姿多彩。能讀好這一小節(jié)嗎?【可以讓學生學習這兩個詞】。
    師:引導評:哪個詞讀得好?
    生:聲音很響亮。
    生:他讀的“一望無邊”好。
    師:他讀的聲音很響亮。表揚讀的和評的同學。鼓掌。一起來讀。
    生:齊讀。男生讀。
    師:女生來評價一下。
    生:沒有感情。
    師:黃妍來讀讀這一節(jié)。
    師:男生來說說。
    生:前面的聲音太小了,后面就響亮了。
    生:她的聲音非常優(yōu)美。
    師:像黃妍一樣再來讀第二節(jié)?!救绾螌Φ湍昙壭∨笥堰M行朗讀指導?】。
    生:齊讀。
    生:讀課文。
    師:農田里美不美?美在哪兒?
    生:農田里就像彩虹似的,都是彩色的。稻子黃的,紅的,白的。
    師:什么美?
    生:顏色美。
    師:出示圖片。稻子黃了,像什么?
    生:地毯。
    師:出示棉花白了,像什么?
    生:棉花糖。
    生:白兔。
    生:雪。
    生:在地上鋪了一層白白的地毯。
    師:剛剛看了三幅圖,你覺得秋天的農田美嗎?選取一個你最喜歡的說一說。
    生:棉花白了,像地上的雪。
    生:稻子黃了,像……。
    師:像地上鋪了一層金子一樣。
    生:棉花白了,像一個枕頭。
    生:棉花有時像下雪了,然后鋪成的白色的。
    師:稻子黃了金燦燦的……秋天的農田真美啊!你能讀出秋天的美嗎?
    生:能。讀。
    師:老師覺得他的顏色的詞讀得最好,莊稼豐收了,農民伯伯可高興了。
    生:讀。
    師:顏色美嗎?
    生:不美。
    師:誰來讀得美一點?
    師:評價。
    生:他的棉花白了,讀得最美。
    師:小朋友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小朋友,秋天的果園里有哪些水果?
    生:草莓。
    師:草莓可不是秋天的水果。
    生:桔子。
    生:桔子黃了。
    生:蘋果紅了。
    生:石榴裂開了大嘴。
    生:秋天的葡萄紫了。
    師:(出示文字)。
    生:讀。
    師:小朋友,你想不想用我們學過的一首兒歌來贊美一下?知道中哪一首?
    師:加上動作來演一演。
    生:上前背誦。
    生:配樂讀。齊讀——指名讀——再讀——女生齊讀。
    師:來到這么美的郊外。你最想干什么?
    生:畫下美麗的風景。
    生:躺在草地上,欣賞藍藍的天空。【不要重復學生的話】。
    生:我想坐在草地上,把這幅美景拍下來。
    生:我把所有的東西畫了一張紙上,給爸爸媽媽看。
    師:同學們干什么呢?
    生:齊讀第四小節(jié)。
    師:他們開心嗎?
    生:開心。
    師:你從哪兒看出?
    生:嘴都咧開了。
    師:從課文中的文字中看出什么來呢?
    生:笑著多開心啊。
    生: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
    生:有的在草地上打……。
    師:板書。他們會喊些什么呀?
    生:哇!藍天真美!
    生:藍天真美,我想像小鳥一樣飛到藍天上,看藍天上的風景。
    師:每個小朋友自己喊一喊吧!
    生:喊。
    師:藍天真美,我愛秋天!你能把他們的開心地讀出來嗎?
    師:哪些地方讀得好?
    生:笑著喊著讀得好。
    師:還有誰讀?
    生:讀。齊讀。
    師:老師想讓同學們用三個有的說一段話。你選擇其中的一句來說一說。
    生:操場上,有的在跳,有的在踢,有的在打籃球。
    生:打掃衛(wèi)生時,有的在掃地,有的在拖地,還有的在擦窗臺。
    生:超市里,人們買了好多的東西,有的買飲料有的買鹽有的買薯片。
    師: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句說一說。
    生:說?!鞠茸杂傻卣f一說,再來交流】。
    師:秋天的景色真是賞也賞不完,看也看不厭。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
    生:齊讀。
    師:回去找一找秋天的小文章,句子抄一抄,讀一讀,記在你的腦子里。
    秋游教學教案篇十六
    1.初步學唱歌曲,知道aba的結構類型,并學習用"跳躍地"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歌曲。
    2.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體驗與朋友結伴表演的快樂。
    3.知道秋游的時候應該帶些什么,應該注意什么。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郊游》,知道aba的結構類型。
    活動難點:并學習用"跳躍地"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歌曲。
    課件《秋游》。
    一、引入
    你們郊游過嗎?去了哪里?玩了些什么?
    二、學唱歌曲《郊游》
    1.整體欣賞歌曲,感受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
    歌曲里小朋友郊游時快樂嗎?他們是怎么郊游的?看見了什么?
    2.幼兒理解歌詞的含義,并學唱。
    你們發(fā)現歌曲里有相同的地方嗎?
    3.教師播放歌詞獨白,讓幼兒一句一句學念歌詞。
    這首歌里唱到白云怎樣?陽光怎樣?青山、綠水怎么樣?
    4.整體播放歌曲欣賞,大家一起唱。
    5.分小組一句一句交替唱,教師可自編一些動作加到歌曲里,增加趣味性。
    三、討論秋游中應該帶什么,應該注意什么
    應該帶一些適合戶外活動東西,如:礦泉水、餅干、毛巾、背包等;而不應該帶零食、玩具等。
    這不僅僅是一次音樂活動,通過孩子對歌詞的深入理解,讓孩子意識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性教育素材,讓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萌發(fā)和同伴積極交往的良好社會性。在教學時還可以配上一定的肢體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如還是沒有掌握,那么在平時的安靜時間,老師帶著多唱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