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詞中旅行作文600字(三篇)

字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在詩詞中旅行作文600字篇一
    陶淵明淡泊名利,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寫下了《飲酒》,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成為千古名句?!俺颗d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出了陶淵明一天的農(nóng)耕生活,甚是辛苦,但他并不抱怨,因為那是自己的意愿。我從陶淵明身上悟出了做人要遵從本心,潔身自好。
    李白天性灑脫,一首《嚇蠻書》嚇走了南蠻十萬精兵。在官場上失意,李白于是拿起寶劍,游山玩水,浪跡天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道出了李白因懷才不遇而惆悵,“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闭宫F(xiàn)了李白的對未來的信心與展望。從李白身上,我悟出了做人要豁達自在!
    文天祥一生抗元,不畏懼強敵,“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即使環(huán)境險惡,他依然堅定志向?!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勢已去,文天祥以死報國,忠貞不屈,大義凜然。錚錚氣節(jié),令人贊嘆。他用生命為后人詮釋了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從文天祥身上,我悟出了做人要有氣節(jié)。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暢達,“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樂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壯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幽深僻靜,“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悠閑忘情……我從詩詞中感悟到了許多人生真諦,讓我受益頗深。
    走進詩詞,也就走進了詩意生活。在這種生活中,我感受著人生,汲取著成長的甘霖。走進詩詞,真好!
    在詩詞中旅行作文600字篇二
    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我迷失了方向是。我很郁悶:我整天都在干些什么?為什么整天要面對無邊的題海?于是我便很懶散,做什么事兒都沒勁兒,連上到班級所在的三樓都會覺得很累很累。
    時已高中,再這樣下去,要么我跳樓自殺拋棄這個世界,要么這個世界將我拋棄。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詩詞幫助了我。
    很小的時候便學習了很多的詩詞,說“學習”其實是算不上的,因為我們只是在老師的威逼之下背誦過了而已。不辦法,一切為了應試。對于詩中所講,實在是知之甚少?!按睬懊髟鹿?,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边@首《靜夜思》小學二年級就會背了,然而卻是在多年后才去思考這首詩,才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一首思鄉(xiāng)詩。
    那個時候,對詩詞沒一點兒好感,說實話我很討厭詩詞,因為一有詩詞,老師便會勒令我們背誦。我一直很郁悶:古代那些人活得好好的為啥要寫詩詞?
    當我遇到困難時,才去思考,理解了他們,也找著了知己。
    上高中后各種習題席卷而來,我的一切娛樂活動都被說了“再見”,每天都是那么疲憊,而且連我這個當年視力達二點零的人也不幸加入了眼鏡大軍,更受不了的是眼淚和汗水的背后換來的是節(jié)節(jié)敗退。
    于是我開始抱怨,討厭這個社會。
    ……
    “天子呼來不上船”這是李白的個性,他可以如此瀟灑,以至“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庇纱宋蚁氲剑乙鼮t灑一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想東流?!痹瓉磉@個世界上也有人會那么愁啊!李煜,咱們真是難兄難弟!你愁你的江山,我愁我的書海。
    正是借著詩詞,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大家都不容易。詩詞宛若一面鏡子,照亮了我先前不曾看見的地方,也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
    在詩詞中旅行作文600字篇三
    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給我們留下了燦爛的詩篇。它們或雄壯、雄偉,或細膩,或溫柔委婉。作為一個中國孩子,炎黃的后裔,我深愛中國詩歌。李清蓮在盛唐盛世時,留下一句“今日一游,如九日游”來表達自己的幸福感;春天長安慘遭破敗,杜子梅留下一首《烽火三月,家書萬金》。,寫下異鄉(xiāng)人對家人安全的擔憂;小舟,徜徉于書海,我對中國詩歌有著無限的向往,想擁抱詩歌。詩之美, baihuawen.c n無止境……
    東漢時,曹操登界石山,遠眺大海。表達他的寬廣胸懷和統(tǒng)治世界的雄心。
    宋代陸游覺得秋夜要破蠓迎涼,“殘殘淚流,南望王石一年”,寫著在胡人的壓迫下,中原人民的眼淚流了出來,年年盼望著王石北伐大軍南下,表達了老百姓的心聲。
    明代于謙表達了不討好世界、堅守高尚情操的決心。
    首首詩,無不反映詩人的悲歡離合,傾國傾城之情。
    “不忘初心,永遠長存”。 21世紀的今天,給這句話賦予了新時代的意義,并鐫刻了新時代的烙印。驀然回首,中華文明已經(jīng)延續(xù)了5000年。 5000年來,在每一個不同的時代,每一個重要的場合,詩歌從未缺席。乍看之下,這些詩歌似乎只是詩人在勝利或慘敗時發(fā)泄情緒的產(chǎn)物,但仔細看這些優(yōu)雅的詩歌,它們傳承了中華文明,凝聚了詩人思想的火花。
    在這個新的時代,我們要做追夢人,學習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博大的詩歌文化。繼續(xù)乘船暢游詩海。未來,我會繼續(xù)擁抱詩歌,細細品味字里行間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