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大全9篇)

字號:

    心得體會是指個人在經歷某種事物、活動或事件后,通過思考、總結和反思,從中獲得的經驗和感悟。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篇一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講話的題目是《了解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20__年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兩個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的意義在于,喚醒人們歷史記憶,避免忘卻與麻木,以史為鑒、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本周六我們將迎來第一個國家公祭日。
    同學們,我們都是是中國人,南京人,我們世代都無法忘記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這是中華民族歷屈辱的一天,這是讓我們中國人心痛的日子,這一天就是南京大屠殺那一天!在那一天,日軍攻占南京后,在長達六周的時間內,大肆屠殺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和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遇難者達30多萬人……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慘遭日寇殺害,恐怕誰也無法精確地估計。侵略者的罪惡罄竹難書。
    七十多年過去了,國恥就如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我們的頭上,讓我們透不過氣來,然而,時至今日,日本_仍然極力否認這鐵一般的罪惡事實。甚至叫囂這是一場歷史騙局,作為青少年我們還能無動于衷嗎?中國,我們古老的中國,生我養(yǎng)我的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為什么屢屢遭到欺凌宰割,因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新中國的成立我們才掙斷身上的屈辱鎖鏈,鐵骨錚錚地站了起來!
    從鴉片戰(zhàn)爭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們的祖國被許多帝國主義者踐踏蹂躪,我們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權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恥辱,這些恥辱是我們祖國心頭上最深的傷痛,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一頁。有人會說,它已經過去,就讓它過去好了,干嗎還要“勿忘”呢?這是因為,忘記等于背叛,忘記“恥辱”雖然可以減少傷感,但是記住“恥辱”就是記住祖國的歷史創(chuàng)傷,能激起更強烈的民族精神,讓我們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記住中華民族的祖先為祖國所做出的犧牲,更能增強自己對祖國的責任感。只有記住歷史,吸取歷史的教訓,才能保證世間不再有戰(zhàn)爭和屠殺。
    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為了簡單的清算歷史,而是為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再次重演。是為了警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zhàn)勝的。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
    最后,讓我們大家都參與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活動中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我們記住周恩來總理讀中學時說過的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篇二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以176師陣亡將士為代表的抗日英烈,表達全體師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與力量的美好愿望。
    83年前的今天,是中國人民心痛的日子。那一天,日軍的炮火轟開了南京的大門,滅絕人性的侵略者用機槍掃射、活埋、砍頭、把人當做刺殺的靶子等各種殘暴手段,對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進行了長達六周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他們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屠殺了我30萬余同胞!6個星期,42天,30萬同胞,平均每12秒就有一位華夏兒女消逝人間。慘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血流成河。
    令人感動的是,在那些血雨腥風的日子里,具有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中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戰(zhàn)到底的空前斗志,以生命為代價來保家衛(wèi)國,我們腳下這片大地所埋葬的985位烈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所在的國民革命軍48軍176師,是唯一一支兩度參加淞滬抗戰(zhàn)的中國軍隊,在抗戰(zhàn)史上戰(zhàn)功輝煌。這支軍隊由南寧出桂抗戰(zhàn),歷淞滬會戰(zhàn)之嘉定戰(zhàn)役、常熟戰(zhàn)役;武漢會戰(zhàn)之鄂東戰(zhàn)斗、霍山防衛(wèi)戰(zhàn)、安慶戰(zhàn)役。之后駐防潛山、英山、太湖等縣,多次給予日軍沉重打擊。至1942年,轉戰(zhàn)五省,大小百戰(zhàn),殲敵數千。全師于歷次戰(zhàn)役陣亡校官6人、尉官89人、士兵3618人,共計3713人,譜寫了抵抗外敵侵略的壯麗史詩。
    經過8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zhàn),中國人民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的沉重代價,用生命和鮮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偉大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今天的紀念活動,既是對死難同胞和抗戰(zhàn)英烈的告慰,也是對全體師生和當代國民的呼喚,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銘記歷史是為了傳承未來,緬懷戰(zhàn)爭是為了維護和平。自古以來,和平一直都是人類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wěn)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
    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你們是野中的學子,是祖國的未來,希望同學們牢記“景忠·成人”的校訓,景仰忠烈,成己達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青春與汗水。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有一個國家因為我而變得強大,有一個國家因為強大再沒有任何人膽敢來侵犯,這個國家的名字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
    今天的紀念活動得到了高二年級家長委員會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在此對高二年級家長委員會表示感謝。向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今天活動的家長表示敬意。
    最后,愿死難者的冤魂得以安息!愿偉大的中國夢早日實現!愿我們每個同學奮發(fā)圖強,都能成為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前,日本帝國主義制造盧溝橋事變,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國守軍奮起抵抗。盧溝橋抗戰(zhàn)標志著全國抗戰(zhàn)的開始。來,停留在歷史的那一時刻,豐臺人民不會忘記,首都人民不會忘記,全中國人民不會忘記。
    前,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zhàn),才是我們的出路?!笔伦儼l(fā)生后,中國共產黨號召全國同胞團結起來,抵抗日寇侵略。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推動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全國抗日武裝開赴前線,開始了神圣的全民族自衛(wèi)戰(zhàn)爭。抗戰(zhàn)的燈塔被點亮,打敗日本侵略者的決定因素是形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持久戰(zhàn)戰(zhàn)略總方針、整套的作戰(zhàn)原則、正確的戰(zhàn)略指導成為奪取戰(zhàn)爭勝利的基本保證。,毛澤東為延安《解放》周刊紀念抗戰(zhàn)一周年專刊題詞:“堅持抗戰(zhàn),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堅持持久戰(zhàn),最后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70多年過去了,全中華兒女不會忘記,現代史上破天荒的殘暴記錄,現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那一頁。日軍對中國900多座城市和廣大鄉(xiāng)村進行轟炸,大肆殺戮無辜平民,實施細菌戰(zhàn)、化學戰(zhàn),在占領區(qū)推行奴化教育,用鴉片毒害中國人民,控制中國的工礦、交通、農業(yè)、金融、貿易等經濟命脈,掠奪經濟資源,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中國人民不會忘記,世界歷史不會忘記。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篇四
    為了祖國,為了民族的尊嚴,戰(zhàn)士們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用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我們不可以忘記,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拓前進的精神。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作為炎黃子孫,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我們中華民族曾經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我們的祖國也有過屈辱的歷史。
    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肆意妄為,犯下了不可磨滅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殺,拖著沉重的步伐經過了70年,我們又怎能忘卻,70年前的那一天,可惡的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那些無辜的老百姓,在短短的一周內,成了可怕刺刀下的犧牲品,他們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任由侵略者在他們身上殘暴的發(fā)泄著。
    圓明園,一個當代世界上最大的藝術館就這樣被英國聯(lián)軍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燒毀,付之一炬,那其中凝聚著我們中華兒女多少的心血和智慧??!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不能忘記了國恥。我們只有將國恥銘記心中,以此為動力,奮發(fā)圖強,學習更加精益求精,肯下苦功夫,長大成為棟梁之材,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篇五
    “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鼻秩A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80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南京的歷史,人類的記憶。今天,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悼念死難同胞。中國人民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
    “別讓南京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是美國《波士頓環(huán)球郵報》近日發(fā)表的有關南京大屠殺長篇文章的標題。南京大屠殺發(fā)生80周年,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10月通過有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美國圣地亞哥市的圖書館舉辦活動,為民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加利福尼亞州街頭不久前落成的美國醫(yī)生羅伯特·威爾遜的紀念碑前擺滿鮮花——東京審判時,他是南京大屠殺的第一位證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歷史,不可能被忘卻!
    但人們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態(tài)度仍然頑固。在連鎖酒店大肆擺放美化侵略戰(zhàn)爭的書籍,大規(guī)模篡改歷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國民追尋事實真相;在美國舊金山市議會今年9月一致通過設立“慰安婦日”的議案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長卻表示,要解除大阪市與舊金山市的姐妹城市關系……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還在不斷尋找各種借口對當年的軍國主義罪行百般抵賴,扭曲歷史,美化戰(zhàn)爭,顛倒黑白,并企圖通過修憲復活軍國主義。那些人以丑態(tài)百出的表演,妄圖辱沒真相和良知。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頑固,越會引起愛好和平的人們高度警惕。今年11月,日內瓦裁軍會議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講的資格;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218項建議,狠批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態(tài)度,要求日本“正視歷史,應努力向后代講述真實的歷史”。南京大屠殺,早已是所有正義力量的集體記憶,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夢中囈語。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振聾發(fā)聵,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遁形。
    80年,滄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紐約時報》在一則報道中寫道:“大規(guī)模搶劫、侵犯婦女、殺害平民……日軍將南京變成了一座恐怖之城。南京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飽受戰(zhàn)火摧殘的一個典型,如今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熱愛、追求和平的悠久歷史。
    從“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運變遷足證和平是何等珍貴。中國早已成為具有保衛(wèi)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矢志捍衛(wèi)世界和平。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彰顯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2020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或觀后感二
    “_年前的今天”,在我們中國的近代歷史中,有一百年,是戰(zhàn)爭時期,也是中國人的血腥時期,我們現在的好生活,是我們的祖先用鮮血換來的。下面我給同學們介紹一些抗日戰(zhàn)爭的情況。
    日本軍國主義者從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件以后就開始侵略中國,一連串的殘暴罪行,真是罄竹難書。
    大同自古以煤著稱,大同煤以煤質優(yōu)良著稱。然而,黑黝黝的煤塊帶給大同的不僅僅是名聲,災難也因此降臨。
    日本侵華時期,因貪求大同的煤礦資源,派重兵占領大同煤田,強抓民夫為其開采煤礦,并施行“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不顧中國勞工的死活瘋狂掠奪煤炭資源,8年時間內共有6萬余人被折磨致死。日本侵略者毫無人性的將已死或即將死亡的中國勞工扔到荒郊野外、河灘山谷、山洞或是舊煤窯中,日積月累就形成了一個個白骨累累的“萬人坑”。
    大同“萬人坑”二戰(zhàn)歷史研究會于近日完成了大同礦區(qū)“萬人坑”分布圖,共找到大型“萬人坑”20余個,煉人場、尸骨堆、小型死人坑數十個,共計近60余個。這是該協(xié)會在去年發(fā)現日本侵略者在投降撤退前曾屠殺數千親生骨肉這一證據后,尋找到的更具說服力的日本侵華鐵證。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人對中國人實行“三光”政策,是殺光,燒光和搶光,中華民族獻出了2000萬條生命!那時的南京、大同,祖國大江南北到處尸橫遍野,慘絕人寰。激起了中國人民的仇恨,廣大中華兒女、熱血男兒,紛紛投筆從戎,放下鋤頭,拿起槍桿子,奮起反抗,特別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狠狠痛擊日本侵略者。經過八年的抗戰(zhàn),日本天皇終于在投降書上簽了字,日本投降了,中國獲得了解放。
    我們要永遠記住這段鮮血寫成的歷史,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中華的崛起、民族的振興好好讀書,認真學習,做社會主義的有用人才,為建設現代化的強國增磚添瓦,讓這段歷史不再重演!
    2020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或觀后感三
    大家還記得今天是幾月幾日嗎?(12月13日)你們知道它是什么特殊日子嗎?
    大家說得很對。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什么要把這一天作為國家公祭日呢?這是因為79年前也就是1937年7月7日日軍對中國發(fā)起了侵略戰(zhàn)爭,在12月13日攻入南京對南京同胞展開血腥大屠殺的日子。
    當時,侵華日軍攻入南京后對城內手無寸鐵的同胞展開了長達42天慘無人寰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像你們一樣的兒童、學生都被無情地殺害,城里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嚴重毀壞,大量財物遭到任意掠奪。
    然而,值得稱頌的是中華歷來是不畏強暴、敢于抵抗一切敵人的偉大民族。經過8年艱苦抗日,中國人民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的沉重代價,用生命和鮮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日本侵略者也于1945年9月2日與我國正式簽訂投降書,那些沒有人性的日軍有的被趕出中國,逃回日本,有的則被國際法庭判以重刑,受到嚴厲懲處。
    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人類最美好的夙愿。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wěn)定,人類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因此,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更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人人都銘記戰(zhàn)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同學們,作為中國公民一分子,你們現在或許還不具備保衛(wèi)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和平的能力,但是我相信:你們與同學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一定能做到、而且能做好的。希望同學們在這溫馨和諧美麗的校園里不僅學好文化知識、掌握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一個與人為善、分清是非、有正義感的好人。
    2020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或觀后感四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勿忘國恥,立志成才》!
    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
    x年前的12月13日,一個比今天還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軍的炮火轟開了南京的大門,滅絕人性的侵略者用機槍掃射、活埋、把人當做刺殺的靶子,對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進行了長達六周的慘絕人寰的大規(guī)模屠殺。他們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屠殺了我30萬余同胞!慘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觸目驚心。
    這是歷屈辱的一天,這是讓我們中國人心痛的日子,這是一段永遠無法讓中國人忘卻的國恥。
    國家公祭,既是對自己死難同胞靈魂的安撫,也是對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這個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鄰國,更是告誡我們的國民,保持清醒狀態(tài),不要有片刻的忘卻與麻木,絕不能忘卻歷史、忘卻苦難。這不是在宣泄情緒,不是在倡導民族復仇,而是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在共同悲痛。
    強自己對祖國的責任感。只有記住歷史,吸取歷史的教訓,才能保證世間不再有戰(zhàn)爭和屠殺。
    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為了反攻倒算,是為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是為了正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和民族: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zhàn)勝的。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榮辱興衰強弱需要靠我們年輕的一代。國家看似很大,但愛國卻是很具體的。為國家節(jié)約每一滴水,是愛國;為國家節(jié)約每一度電,是愛國;為國家珍惜每一粒糧食,是愛國;認真學習、高唱國歌、向國旗敬禮更是愛國。遵守國家的法律,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里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也依然是愛國。努力學習,將來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更是愛國的表現。國家公祭日講話稿同學們,趕快行動起來,為了我們祖國的強大不再受欺辱,為了在國際舞臺上中國人的尊嚴,為了我們個人美滿幸福的生活,為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吧。
    謝謝!
    2020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或觀后感五
    12月13日10時,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開始,為悼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而拉響的防空警報聲回蕩在南京上空。
    這一刻的南京,汽車、火車、輪船汽笛齊鳴,路上行人停下腳步,默哀。
    這一刻的公祭現場,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公祭儀式并向死難同胞默哀,一萬名各界代表手持菊花、佩戴著白花、紫金草徽章靜靜肅立。
    這一天的中華大地,以國之名悼念平民死難者,凝聚民族信念和力量,舉國上下、深切悼念死于日寇屠刀下的遇難同胞。
    在北京,位于豐臺區(qū)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當日未開館前預約參觀人數已逾萬人。為方便群眾祭奠,抗戰(zhàn)館提前半小時開館,在大廳入口處布置了3個獻花臺,并為參觀者免費提供祭奠用的鮮花。_官方網頁還啟用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專題。
    在重慶,從大轟炸慘案遺址到普通社區(qū),再到中小學校,數千名市民、學生以多種形式參與國家公祭日活動。全善中學七年級五班的55名同學舉辦了主題班會,朗誦了自創(chuàng)的《我們不會忘記》;渝中區(qū)大坪街道七牌坊社區(qū),60多名社區(qū)居民在空地上點起了白蠟燭,360只白色蠟燭組成了“12·13”的字樣,為戰(zhàn)爭中失去生命的普通民眾和獻出生命的烈士們默哀致敬。
    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展廳內,來自駐沈陽某部官兵、市內高校、中學及社會各界人士200多人,齊聚在此參加“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燭光紀念、祭奠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先烈及死難同胞”主題活動。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教授在祭奠儀式上說,“南京大屠殺與沈陽‘九一八事變’密切相關,‘九一八’之后日本實施侵占中國圖謀,在隨后的侵華戰(zhàn)爭中制造了一系列駭人聽聞的大屠殺事件。痛定思痛,引人警醒:積貧積弱,落后必然挨打。舉國公祭死難同胞,知恥而后勇,必然會激發(fā)全民族愛國熱情,凝聚圓夢中華的力量?!?BR>    在上海,金山區(qū)金山衛(wèi)歷史文化公園舉行的國家公祭活動上,社會各界約400名代表向遇難同胞紀念雕塑敬獻花籃,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淞滬戰(zhàn)役“十月初三慘案”遇難同胞志哀?!霸趪夜廊罩販乜箲?zhàn)史,我們首先要向為保家衛(wèi)國而付出生命與鮮血的抗戰(zhàn)老兵們致敬?!敝袊堪矉D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蘇智良表示,四萬萬中國人民眾志成城,不怕犧牲,由戰(zhàn)略退卻到戰(zhàn)略反攻,終于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贏得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歷史證明,只要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對任何強敵都能戰(zhàn)而勝之。
    中共中央黨校碩士研究生葛志強說,我們緬懷歷史,并不是狹隘地糾結于過去,而是以歷史真相伸張正義、教育后人。通過紀念來尊重歷史,給過去一個交代,讓積怨得以釋放,讓寬容得以延展,讓正義得以彰顯。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認為,以國之名祭奠抗日戰(zhàn)爭中死難的同胞,能夠振奮民族精神,警醒國人永遠不要忘記國恥,繼承先烈遺志,團結一心建設中華家園,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篇六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7·7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zhàn)征程??谷諔?zhàn)爭長達8年之久,革命先輩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zhàn)勝了日本帝國主義。可是,中國人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趙尚志、劉胡蘭等一大批優(yōu)秀的中國共產黨員為此獻出了生命。抗日戰(zhàn)爭成為我國痛苦的歷史回憶,把仇恨和恥辱刻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中華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歷史上長達8年的抗日戰(zhàn)爭;不會忘記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不會忘記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不會忘記中國政府被迫簽訂的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讓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的一文不值;更不會忘記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闖入圓明園,奪走了許多奇珍異寶,搶走了中國的名人書畫等。1860年10月18和19日,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使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60年前的戰(zhàn)火硝煙雖已散盡。但歷史不能忘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所鑄就的愛國主義精神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財富。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希望。只有我們努力學習,奮發(fā)圖強,祖國才會越來越富強,越來越發(fā)達。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曾經有一段屈辱的歷史。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肆意妄為,犯下了不可磨滅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殺,拖著沉重的步伐經過了70年。我們又怎能忘卻,70年前的那一天,可惡的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三十五萬無辜的南京老百姓們,在短短一周內,成為了瘋狂的刺刀下的犧牲品,他們沒有任何反抗的能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浴血奮戰(zhàn),洗涮了一百年來被挨打的恥辱,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挽回了我們中華兒女的民族尊嚴,中華民族由一個背負著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重壓,被稱為“東亞病夫”的民族,成為傲然屹立于世界東方,令世人矚目的民族。亂翻的烏云掃清了,祖國迎來了一個黎明。
    以下是更多相關
    tb3();
    a("conten");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篇七
    今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南京參加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活動,紀念__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中30萬死難者的亡靈,喚起13億人民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奮發(fā)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斗。整個公祭過程莊嚴肅穆,引領國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對歷史的回顧,振奮青年一代對未來的憧憬。
    看了公祭過程之后,心不由己地想起身邊的青少年學生,他們太缺乏愛國主義教育了,今天這樣的大型活動,他們是不會自覺觀看的,甚至說,既是看了對他們觸動也不會太大。
    為什么這樣說呢?或許你會覺得我是在胡說,但我還是想說說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基本上是生下來就與父母分離,靠爺爺奶奶撫養(yǎng)長大;這些隔代撫養(yǎng)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觀念,無集體意識,一切唯我獨尊,根本談不上愛家愛國。等到入學之后,學生從一年級就被灌輸分數觀念,學校引導著學生圍繞著分數轉,什么思想品德音樂美術課根本沒有教師教;一些學校干脆把思想品德課本扔在后勤處,過一段當做廢品賣掉。學生們從來沒有唱過國歌,參加過升旗儀式,你看到的五星紅旗是校長隨便叫個學生拉起來的。不少學生上初中了,還不會左右轉,不會唱國歌,更不懂什么歷史國情。
    因此,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生抓起。使他們從小就知道社會主義祖國的來歷,就能唱國歌中“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學校應該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當做第一要事抓,培養(yǎng)學生的家庭集體觀念,引導學生樹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處處想祖國,祖國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篇八
    尋訪1:紀念碑的悲憤訴說
    11月,社會實踐季,四年級隊員首先走進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一幀幀照片、一個個實物,隊員們真切地感受了那段慘痛的歷史。邵詩雅是大隊部紅領巾廣播站的播音員,她將自己在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通過廣播告訴了全校同學。
    一石激起千層浪,更多的隊員紛紛向輔導員提出,想去紀念館參觀,悼念死難同胞。我校的紅領巾小記者團來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請副館長段月萍奶奶講述了當年那段慘痛的歷史: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城,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的大規(guī)模屠殺,南京及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多萬。段奶奶告訴隊員們,日本戰(zhàn)犯太田壽男的供詞中清楚地記述:日軍在進行兇殘的大屠殺的同時,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采用縱火焚尸、拋尸長江等辦法,迫不及待地對橫陳城郊的遇難者尸體毀尸滅跡,被處理的尸體總數達15萬多具,將這兩個數字相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人數不低于35萬。
    段奶奶帶著隊員們來到墓地廣場,指著道路兩旁的17塊小型碑雕說:“這些碑雕上記載著南京大屠殺的主要遺址、史實,是全南京市各處集體屠殺地所立遇難者紀念碑的縮影。在公祭日那天,這些南京大屠殺叢葬地,都將舉行各界群眾悼念活動?!毙闹笨诳斓乃螐┪年爢T當即表示:“12月13日,我要去叢葬地參加悼念活動?!?BR>    這句話得到了其余隊員們的響應,大家回到家就開始查找叢葬地的相關史料信息,卻發(fā)現叢葬地散落在南京各地,有的只有一個模糊的方位,怎樣才能找到這些叢葬地呢?五(1)中隊的隊員們向全校的隊員們發(fā)出倡議:大手拉小手,邁出腳步,尋訪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叢葬地。自11月24日起,全校22個中隊組成了二十余支紅領巾小記者尋訪團,走遍南京市的大街小巷,尋找散落在全市各地的大屠殺叢葬地遺址。
    尋訪2:叢葬地的血淚記錄
    五(4)中隊的隊員跟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副會長王衛(wèi)星爺爺,一起尋訪五臺山叢葬地。王爺爺在紀念碑前詳細介紹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告訴隊員們,在南京現有死難同胞叢葬地紀念碑中,五臺山紀念碑在碑文上記錄了精確到個位的遇難者人數,254名死難者大多是當年居住在南京城鬧市區(qū)的平民。此處紀念碑碑頭的“紀念碑”三個紅色大字,由大屠殺幸存者王如貴書寫。這也是我市現有死難同胞叢葬地紀念碑中,唯一一處由大屠殺幸存者題寫的碑名。
    尋訪3 :周奶奶的失聲痛哭
    五(3)中隊的隊員潘家宇帶著小記者來到他的太太——周湘平老人家里,原來周奶奶是一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周奶奶告訴隊員們,在日本鬼子來之前,他們一家9口住在花神廟,1937年那時她才9歲。日本鬼子還沒進城時,很多人聽到消息就出城逃難了,但是周奶奶的爺爺奶奶不愿意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一家人就留了下來。12月13日,鬼子進城了,到處都是炮聲、子彈聲,嚇得他們全家不敢出門。夜里,街上稍微安靜些,父親、叔叔、哥哥就出門看看情況,沒想到被日本鬼子抓了。周奶奶一家嚇得舉足無措,只是不停地向日本鬼子磕頭求饒,父親百般比劃請求他們放過年幼的孩子,日本人才同意放過年幼的哥哥和神智不太正常的叔叔。可是父親沒有回來,母親和哥哥第二天去尋找父親,只見尸橫遍野,可是連找了三天也沒有找到父親的尸體,而父親也就再沒能回來。說到這里,周奶奶的眼眶里早已噙著淚水。沒過幾天,鬼子又來搜查,躲在草堆里的姐姐被日本兵發(fā)現了,二話不說就被拖走侵害了……這時的周奶奶再也忍不住了,失聲痛哭起來。
    三、繪圖——毋忘國恥
    回到學校后,隊員們的心情無法平靜。他們決定要親手繪制一份《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遇難處(叢葬地)地圖》,讓自己的心頭永遠留著尋訪中的收獲與體會,也讓更多的同學和市民百姓了解那不能忘卻的歷史事實,記住那永遠不能忘懷的歷史教訓。
    他們說干就干,在輔導員老師的幫助下,畫了一稿又一稿。他們先畫出南京的地圖,然后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起點,在相應地點方位,一一繪制了南京19處叢葬地(遇難處)的紀念碑圖案,繪制了前往各紀念碑的乘車路線。地圖的背后抄錄了各個紀念碑上的碑文,還展示了隊員們尋訪的圖片及心得。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我校少先隊員繪制的《紅領巾尋訪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遇難處(叢葬地)地圖》刊登在《南京日報》上、相關活動和地圖被_網“南京發(fā)布”正式發(fā)布,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活動還被《中國少年報》發(fā)表。
    四、公祭——立志圓夢中華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隆重舉行,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南京大屠殺慘案鐵證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認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事實,歷史不會答應,30萬無辜死難者的亡靈不會答應,13億中國人民不會答應,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都不會答應。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擁有保衛(wèi)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正在意氣風發(fā)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前景無比光明。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我們的隊員來到東郊叢葬地。警報聲中我們的隊員握緊拳頭,高聲宣誓:
    毋忘國恥,銘記歷史,
    發(fā)憤圖強,圓夢中華!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心得體會篇九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講話的題目是《了解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20__年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兩個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的意義在于,喚醒人們歷史記憶,避免忘卻與麻木,以史為鑒、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本周六我們將迎來第一個國家公祭日。
    同學們,我們都是是中國人,南京人,我們世代都無法忘記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這是中華民族歷屈辱的一天,這是讓我們中國人心痛的日子,這一天就是南京大屠殺那一天!在那一天,日軍攻占南京后,在長達六周的時間內,大肆屠殺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和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遇難者達30多萬人……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慘遭日寇殺害,恐怕誰也無法精確地估計。侵略者的罪惡罄竹難書。
    七十多年過去了,國恥就如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我們的頭上,讓我們透不過氣來,然而,時至今日,日本_仍然極力否認這鐵一般的罪惡事實。甚至叫囂這是一場歷史騙局,作為青少年我們還能無動于衷嗎?中國,我們古老的中國,生我養(yǎng)我的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為什么屢屢遭到欺凌宰割,因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新中國的成立我們才掙斷身上的屈辱鎖鏈,鐵骨錚錚地站了起來!
    從鴉片戰(zhàn)爭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們的祖國被許多帝國主義者踐踏蹂躪,我們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權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恥辱,這些恥辱是我們祖國心頭上最深的傷痛,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一頁。有人會說,它已經過去,就讓它過去好了,干嗎還要“勿忘”呢?這是因為,忘記等于背叛,忘記“恥辱”雖然可以減少傷感,但是記住“恥辱”就是記住祖國的歷史創(chuàng)傷,能激起更強烈的民族精神,讓我們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記住中華民族的祖先為祖國所做出的犧牲,更能增強自己對祖國的責任感。只有記住歷史,吸取歷史的教訓,才能保證世間不再有戰(zhàn)爭和屠殺。
    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為了簡單的清算歷史,而是為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再次重演。是為了警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zhàn)勝的。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
    最后,讓我們大家都參與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活動中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我們記住周恩來總理讀中學時說過的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