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精選14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的橋梁,它能夠保證教學的系統(tǒng)性、連貫性和科學性,使教學過程更加有條不紊。編寫教案時,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教師參考和借鑒。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理解近似數的含義,體會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
    2.理解近似數的含義,并會合理的取近似數。
    3、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具、學具以及課件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以現實情境為基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在交流中體驗近似數的特點,并將數學知識延伸到課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導入。
    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考考你們誰能起來介紹一下我們學校?最好是用上一些數據。
    剛才你們介紹了我們學校的一些情況,老師課前也了解了一些情況,知道我們學校大約有20個班級,學生700多名,教職工大概70人。
    問:你能猜猜我們學校的這些信息的準確數據是多少嗎?
    生猜。
    老師去了解了一下,知道我們學校有21個班級,學生713名,教職工74名。
    2、觀察數據、比較。
    用小黑板或者多媒體課件出示相關數據,讓學生觀察這兩組數據,看看有什么發(fā)現?(學生可能會回答這兩組數據很接近)。
    問: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答案:(它們有什么含義?有什么區(qū)別很聯(lián)系?)。
    師:看來數字里面還有很大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些數字。
    (設計意圖;介紹自己的學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兩組數據對比,讓學生產生疑問感知近似數)。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組織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8的主題圖。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1)后半句約1500人是什么意思?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預設小組匯報結果:
    a、認為育英小學的認數是1506人,因為他告訴我們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說的是約是1500人,是說他們學校的人數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認為育英小學有1506人,他說約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師小結:我們把1506這個很準確的數字就叫做“準確數”,而1500這個和1506差不多的數就叫做“近似數”。(邊說邊板書)。
    師:你認為那個數好記呢?
    (學生討論)。
    引導學生明白近似數更容易記,因為它正好是整百數。
    匯報交流:都覺得1500更容易記住。
    出示例8主題圖比較一下1506和1500這兩個數,體會一下準確數和近似數哪個數更容易記住。
    預設回答:
    a、約是10000人,因為我覺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寫的是“約9990人”因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這兩個數都是1000的近似數,哪個更好呢?為什么?
    (設計意圖:一個數的近似數并不是唯一的,教師要給予肯定,并讓學生比較哪個數更容易接近準確數、哪個數更容易記住)。
    (生討論交流)。
    板書:10000是9992的近似數。
    問:生活中為什么要用到近似數?
    師生共同小結:我們用近似數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記住,所以,一般我們都用整百、整千、整萬數。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的學習,理解近似數的含義,感受到近似數的作用,同時掌握會合理的取近似數)。
    3、你還能舉出近似數的例子嗎?
    (設計意圖:請學生列舉生活中的近似數,體會近似數的價值,從而在生活中恰當選用近似數)。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做一做。
    (1)陳東家到學校有603米,約是()米。
    (2)每臺洗衣機售價為1198元,約是()元。
    (3)這個果園有597棵蘋果樹,約是()棵。
    (4)這個收費站昨天通過7006輛汽車,約是()輛。
    2、下面哪些是近似數,哪些是準確數?
    (1)小明身高約140厘米,體重35千克。
    (2)二年級二班有56人,全校約有800人。
    (3)大天鵝可以飛越海拔8800多米的珠穆朗瑪峰。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讓學生深入體會,準確數與近似數的區(qū)別,并會合理的取近似數)。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孩子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那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梳理)。
    板書設計。
    近似數。
    10000是9992的近似數。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二
    2根據題目要求,會應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3體會“四舍五入”法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知識重點。
    應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
    要根據哪個數位來進行四舍五入。
    教學用具。
    電子幻燈ppt。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和手段。
    引入。
    (1)我們班有52人。
    (2)仙岳小學現有學生數約600人。
    (3)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體重大約60千克。
    通過一些語句,讓學生回顧準確數和近似數以及判斷方法。
    概念分析。
    我們生活中有時候需要很精準的數字,比如:
    讓學生體會生活中有時候只需要近似數,回顧四舍五入。
    例題講解。
    一、小數四舍五入的練習。
    保留一位小數。
    0.5964≈1.025≈1.9937≈。
    保留兩位小數。
    12.038≈12.3045≈。
    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還是等于大于5。
    二、p10例6。
    (1)讓學生自讀主題、讀圖,用自己的話講述題意。
    (a)題目的條件(b)條件的之間關系(c)題目求什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
    (2)獨立列橫式和豎式求解。
    (3)根據題目問題要求,如何用四舍五入求積的近似數。
    四舍五入的練習是讓學生判斷根據哪一位來進行四舍五入。
    因為題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數,這時候四舍五入要看哪一位?
    (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數)。
    課堂練習。
    (1)p10做一做(2)p13第1、2題。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三
    1.數學課上老師給出了下面的數據,精確的是(d)。
    a.某戰(zhàn)爭每月耗費10億美元。
    b.地球上煤儲量為5萬億噸以上。
    c.人的.大腦約有1×1010個細胞。
    d.七年級某班有51個人。
    2.近似數1.40所表示的準確數a的范圍是(a)。
    a.1.395≤a1.405b.1.35≤a1.45。
    c.1.30。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四
    教學內容:
    課本第77頁例8及練習十六第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理解近似數的含義,體會近似數在生活。
    中的作用。
    2、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培養(yǎng)。
    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接著數數。
    ()()()9997()()()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數。
    10019961008()()()。
    205306402()()()。
    二、新課教學。
    1、組織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出示例8的主題圖。
    聰聰去調查了育英小學的學生數,他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思考:后半句約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組匯報:
    a、認為育英小學的認數是1506人,因為他告訴我們就是1506。
    人,后半句他說的是約是1500人,是說他們學校的人數和。
    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認為育英小學有1506人,他說約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師小結:我們把1506這個很準確的數字就叫做“準確數”,而1500這個和1506差不多的數就叫做“近似數”。(邊說邊板書)。
    引導學生明白近似數更容易記,因為它正好是正百數。
    出示例8主題圖比較一下1506和1500這兩個數,體會一下。
    準確數和近似數哪個數更容易記住。
    (2)聰聰那天不僅調查了育英小學的人數,還調查了新長鎮(zhèn)的人數。
    是9992人,約是()人,先獨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
    交流。誰來說說你寫出的近似數是多少?
    個別匯報:
    a、約是10000人,因為我覺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寫的是“約9990人”因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學們你們同意哪位寫的呢?為什么?
    師生小結:我們用近似數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記住,所以,一般我們都用整百、整千、整萬數。
    2、請你說說身邊的近似數,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數。按照教師的要求,
    先獨立想想,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
    3、組織活動3——猜一猜。
    (1)(練習十六第9題)。
    提出題中的要求。
    請大家獨立動腦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們手猜的一樣嗎?互相說說你們?yōu)槭裁匆@樣猜。
    (2)組織進行集體交流。說一說你猜出來的結果是什么樣的?你是怎么猜的?
    及時肯定回答好的學生,并幫助學生總結應當怎樣猜。
    說一說:再互相說一說對方所擺事出的數的組成;。
    比一比: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三、課外訓練。
    1、組織數學游戲——猜價格/。
    (1)電視節(jié)目“幸運52”猜商品價格的游戲大家看過嗎?
    其實這樣的游戲應用的也是數學知識。今天我們也來玩一玩這樣的猜數游戲。
    (2)游戲規(guī)則:老師給你一個提示,比如這個數幾千幾百的數,然。
    后就開始猜,老師提示手中的數比你猜的數大還是小。同學們再根據這個提示繼續(xù)猜直到猜對為止。
    (3)進行第一輪猜數游戲。
    板書設計:
    求近。
    例8。
    育英小學有1506人,約是1500人。
    人約是10000人。
    似數。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五
    學習目標:理解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意義;準確地按要求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學習重點:近似數、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意義,
    學習難點:由給出的近似數求其精確度及有效數字,按給定的精確或有效數一個數的近似數.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準確數與近似數:
    (1)初一(4)班有42名同學,數42是數;。
    (2)每個三角形都有3個內角,數3是數;。
    (3)我國的領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數960萬是數;。
    (4)王強的體重是約49千克,數49是數.
    二、合作探究。
    1、王強的身高為165cm,數165是一個數,表示王強的身高大于或等于cm,而小于cm。
    2、長江長約6300千米,是一個數,表示長江長大于或等于千米,而小于千米。
    3、按四舍五入法對圓周率取近似值:
    (精確到個位),(精確到0.1,或叫做精確到十分位),
    (精確到0.01,或叫做精確到分位),
    (精確到,或叫做精確到),
    (精確到,或叫做精確到),………。
    4、有效數字:從一個數起,到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5、3.256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5.08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6.3080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0.0802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3.02萬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1.68×105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6、按括號內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對下列各數取近似數:
    (1)0.0158(精確到0.001)(2)30435(保留3個有效數字)。
    (3)1.804(保留2個有效數字)(4)1.804(保留3個有效數字)。
    三、鞏固提高。
    1、完成課本練習。
    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號里的要求對下列各數取近似值:
    (1)0.65148(精確到千分位);解:0.65148。
    (2)1.5673(精確到0.01);。
    (3)0.03097(保留三個有效數字);。
    (4)75460(保留三個有效數字);。
    (5)90990(保留二個有效數字);。
    (6)64.8(精確到個位);。
    (7)0.0692(保留2個有效數字);。
    (8)399720(保留3個有效數字)。
    2、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數各精確到哪一位?各有幾位有效數字?
    (1)32;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2)17.93;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3)0.084;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4)7.250;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5)1.35×104;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6)0.45萬;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7)2.004;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8)3.1416.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六
    教科書第七頁的例五及“做一做”,練習二的第1-4題。
    使學生懂得求積的近似值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值,并能根據實際需要與題目要求正確地求積的近似值。
    小黑板準備以下的表格: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兩位小數。
    保留整數。
    1.283。
    5.904。
    2.876。
    一、復習:
    1、口算。
    0.840.3220.812.5。
    7.80.013.20.20.080.08。
    9.30.018.42+5.84.8-0.48。
    選其中幾題講一講算式的意義。
    2、出示小黑板。
    說明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位小數的近似值。指名讓學生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值的。
    二、新授。
    1、引入新課。
    師:在實際生活中,小數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根據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2、教授新課。
    出示例5。指名讀題,說計算方法,列式。
    問:這道題的數量關系是什么?(單價數量=總價)。
    指名學生板演:
    0.9249.2=45.264(元)。
    問:1)人民幣的最小單位是什么?(分)。
    2)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表示`分`的是哪個數位?(百分位)。
    3)現在我們算出的積有幾位小數?(三位小數)。
    教師說明:“在收付現款時,通常只算到`分`。然后問:4)要精確到分該怎么辦?(保留兩位小數)。
    5)那么最后的結果應該是多少?(45.26元)。
    0.9249.245.26(元)。
    答:應付菜款45.26元。
    3、小結。
    在實際生活中,小數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根據需要或題目要求取近似值,取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第二位小數是幾,要保留兩位小數,就看第三位小數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
    例如:3.9523.95(保留兩小數或精確到百分位)。
    3.9524.0(保留一位小數或精確到十分位)。
    3.9524(保留整數或精確到個位)。
    三、鞏固練習。
    1.教科書第七頁“做一做”的第一題。
    提示:求付款的題目沒有要求保留小數位數時,都要以元為單元保留兩位小數。
    對于第2題,由于這道題只有兩位小數,不必再求近似數。在以后做題時,一定要根據題目的要求或實際情況來判斷。
    2.練習二的第1-4題。
    第1、2題的第一小題。
    第4題,引導學生看懂發(fā)票中文字。告訴學生發(fā)票中的“金額”就是總價。并向學生說明填寫的方法。填完后,集體訂正時讓學習較好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填寫的。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
    1.唱歌《找春天》。
    2.欣賞《獅子舞繡球》。
    教學目標:
    1.通過唱歌、聽賞教學內容,感受春天的歡快氣氛。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世界的能力;了解與音樂有關的民俗文化。
    教學過程:
    (一)唱歌《找春天》。
    1.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啟發(fā)學生尋找春天的景象。
    2.教師總結學生的發(fā)言,引入歌曲《找春天》。
    3.放錄音或聽教師演唱。
    4.教師教唱,注意切分音的節(jié)奏;啟發(fā)學生用歡快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
    (二)欣賞《獅子舞繡球》。
    1.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導人新課。
    2.教師出示與過春節(jié)相關的民俗活動的圖片或幻燈片(全家團圓包餃子、湯圓,人們踩高蹺、放鞭炮、舞獅子、耍龍燈、唱社戲、貼春聯(lián)等活動)。
    5.聽賞幾遍以后,教師可啟發(fā)學生模仿歌曲中的打擊樂器伴奏;如條件較好,教師可指導學生用打擊樂器(鑼、鼓、镲)為歌曲伴奏。
    6.啟發(fā)學生回答本地過春節(jié)時,有哪些與音樂相關的活動。
    7.復習歌曲《新年好》??蓡l(fā)學生自編動作,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韻律。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八
    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筑起了高墻,將孩子們拒于墻外。從此,園里一片荒涼,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里。后來,在小男孩的啟發(fā)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墻,花園成為孩子們的范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動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想畫面。
    2、感受愛和分享的美好,領悟冷酷和孤獨會帶給別人和自身最大的傷害。
    3、感受童話的語言特色,激發(fā)學生對童話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童話想像畫面,感受童話的語言特色。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冷美對比,引發(fā)疑問。
    鮮果飄香。
    白雪一片。
    草翠花開洋溢笑聲)可是,后來巨人的花園卻是――(課件出示:北風呼嘯隆冬來臨。
    刺骨寒風。
    狂風大作。
    雪花飛舞。
    瑟瑟發(fā)抖)這嚴寒持續(xù)了多長時間?(漫長)。
    2、當村子里春天來臨的時候,巨人的花園里仍然是冬天,他想“今年春天為什么這么冷,這么荒涼呀?”
    (課件:中間一個大大的問號)。
    3、你能用課文里的`話來回答嗎?(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二、細讀課文,認識自私。
    1、巨人的心究竟是怎樣地任性、冷酷,使春天都變得如此寒冷了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3-8自然段,去找一找,劃一劃,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任性和冷酷。
    2、生自由讀課文,找找劃劃。
    3、集體交流。
    板塊一: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來了。他見到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里來玩的!都滾出去!”
    (1)你從巨人的言行中感受到了?(冷酷、兇惡……)。
    (2)當時孩子們都在干什么?歡樂地玩耍,這突如其來的吼聲讓他們---四處逃散。
    (3)巨人他趕走了孩子,也趕走了――快樂。(板書:快樂)是啊,他的心真是太――冷酷了。
    (4)今年的春天為什么那么冷,這么荒涼。同學們,如果你站在巨人的面前,你可以告訴他,引讀――喚來寒冷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版塊二:趕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園周圍砌起圍墻,而且豎起“禁止入內”的告示牌。
    (1)你從哪里感受到他的任性冷酷?“砌起圍墻”“禁止入內”。
    禁止了……。
    禁止了……(禁止了孩子們的進入,禁止了歡樂,禁止了美麗……),所以,當春天來臨,村子里又開出美麗的鮮花,不時傳來小鳥的歡叫時,圍墻里邊卻是?――引讀(但不知為什么,巨人的花園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巨人裹著毯子,還瑟瑟大都。)巨人啊,你這一堵圍墻,圍住了……圍住了……圍住了……(圍住了寒冷、圍住了孤獨、圍住了荒涼……)。
    (3)當巨人迷惑不解時,同學們,我們多么希望能站在他的面前告訴他,告訴他――引讀:喚來寒冷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
    板塊三:可是巨人又發(fā)脾氣了:“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喂!你趕快滾出去!”巨人大聲斥責。
    (1)誰來學學巨人如此大聲的訓斥和斥責?
    (2)你多想說?(巨人,你太自私了,你太任性了!你也太殘酷了吧!你的斥責只會講美麗、歡樂、幸福趕走。)。
    (3)是啊,今天的春天為什么那么寒冷,那么荒涼,孤獨。同學們,讓我們告訴巨人吧!引讀:喚來寒冷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
    (4)你為什么用這樣的語氣跟巨人說話?在你的訴說中包含了怎樣的情感?(著急、同情、憤怒……)。
    (5)是啊,巨人,我們怎么才能讓你知道――引讀:喚來寒冷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三、再讀課文,感悟孤獨。
    1、巨人的任性、冷酷的心喚來的難道僅僅是寒冬嗎?請大家在自由讀讀第6、7自然段,他還喚來了什么?(孤獨、寂寞、冷清……)。
    2、在這個村子里,誰最不幸?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九
    設計說明:
    《明天要遠足》是一首凝練、傳神、充滿藝術張力的詩。遠足的吸引力對任何小朋友來說都是巨大的。但這個吸引究竟是怎么個大法呢?大到……大到……睡不著覺呢!全詩短短三節(jié),三節(jié)中作者都用同一個感嘆詞“唉”,三次重復,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學本課時主要運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一起感受詩歌的童趣,激發(fā)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學前準備:
    1.教學課件。(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會認生字。
    學前準備:
    1.教學課件。(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過程:
    一、釋題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1.師:同學們,明天老師要帶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們的心情怎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表達這種興奮、激動心情的小詩《明天要遠足》。
    3.“遠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識字。(用時:5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圈畫出生字。
    2.學生自由讀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3.自由識字、組詞。
    4.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5.全班交流,逐個點名交流自己記得快的字的方法。
    6.課件展示生字,多種方法識字。
    (1)開火車認讀,認識偏旁“目”。
    (2)小組競賽讀。
    (3)全班齊讀。
    三、朗讀課文,鞏固識字。(用時15分鐘)。
    1.老師領讀課文,鞏固識字。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流暢。
    3.全班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檢測識字,總結全課。(用時:5分鐘)。
    1.課件展示字、詞,檢測識字情況。
    睡不著大海老師天亮。
    什么地方真正同學。
    2.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學習收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由釋題引入新課,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識字教學仍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自主識字,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小組合作識字,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和精神,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展示交流識字時,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給他們更多的發(fā)言與表現的機會,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鞏固認識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會看折線統(tǒng)計圖,并能根據統(tǒng)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從統(tǒng)計圖中發(fā)現數學問題。
    2.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統(tǒng)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較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1.說一說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
    2.在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是要注意什么?
    3.練習:p129頁第9題。
    1997—2003年全國每年出生人口數的統(tǒng)計圖。
    (1)讓孩子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計劃生育的情況,它有什么益處。
    (2)根據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3)你發(fā)現了什么問題,我們能夠怎樣解決問題。
    (4)讓學生體會到從統(tǒng)計中發(fā)現問題,并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再次認識統(tǒng)計的作用。
    練習:p13114根據我國1997—2003年博物館數量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十一
    1904010359趙湘蕊。
    教學。
    內容。
    教材分析。
    《筆算除法》是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的一節(jié)課。小學生從二年級開始認識除法,三年級接觸除法豎式和有余數除法,四年級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五年級學習小數除法,六年級學習分數除法,可以說,除法的學習在小學階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加減乘除四種運算中,除法計算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因為除法的算理比較復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有余數除法和除數是整十數口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學生后續(xù)數的運算的學習做了鋪墊。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并且可以很熟練的口算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題了,同時學生們也已經掌握了如何估算被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除法了,為本節(jié)課的探究提供了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學生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方法,并能熟練進行計算。
    2.學生經歷筆算除法計算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算法。
    3.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算理算法。
    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
    主要活動。
    設計意圖。
    一、熱身運動。
    看著算式直接報出答案。
    60÷20=3。
    150÷30=5。
    160÷20=8。
    210÷70=3。
    240÷60=4。
    350÷50=7。
    450÷90=5。
    師:能說說你們是怎么進行口算的的?
    預設生回答:把450看成45個十,90看成9個十,45個十除以9個十等于5個一。
    師:回答非常完整,請坐。我們在口算的時候啊,我們先將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看做幾個幾相除的表內除法,再利用乘法口訣求商。我們把這種思想叫做轉化。
    看來同學們的口算除法已經掌握的很不錯了,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板數課題:筆算除法)。
    通過復習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初步滲透轉化思想,為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筆算除法的算理埋下伏筆。
    二、探究新知。
    師:請看大屏幕。92本連環(huán)畫,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同學們思考一下,可以用我們之前學過的什么方法進行計算?
    預設生回答:可以使用估算法,把92估算成90,因為90÷30=3,所以92÷30≈3(個)。
    預設生回答:我是采用乘法,30×3=90.所以92本連環(huán)畫可以分給3個班。
    預設生回答:可以用小棒代替連環(huán)畫,通過分小棒來計算。
    師:那就請同學們拿出老師讓你們提前準備好的小棒,擺一擺分一分,老師看看誰分的又快又好。我看你分的已經分好了,你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吧。
    預設生回答:我把每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捆了三捆,就是90根小棒,還剩下兩根小棒,所以92本連環(huán)畫可以分給3個班,還剩兩本。
    預設生回答:豎式法。
    師:那好,老師現在就來帶著同學們用豎式法來解決這道題。同學們先自己在草稿紙上寫一寫,待會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預設生回答:
    那豎式應該怎么寫呢?
    先讓學生進行估算,增強學生們的估算意識,為接下來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做好前提準備。
    分小棒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使學生學會在發(fā)現抽象的比較難理解的問題,可以借助實物或者畫圖的方法來解決。
    利用錯題,讓學生們的思維產生碰撞,產生思考結果,加強學生對算理的充分理解。
    三、
    鞏固新知。
    師:學習了這些知識,我們現在來練習一下吧。
    30÷10=40÷20=64÷30=85÷40=。
    140÷20=280÷50=565÷30=324÷40=。
    四、課后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這節(jié)課老師帶你們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學習了用豎式進行計算,課后同學們要好好進行復習鞏固,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下課。
    板書設計。
    筆算除法。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較熟練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會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學難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一位小數。
    3.724.185.256.03。
    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兩位小數。
    1.4835.3474.0033.996。
    3、計算下面各題:
    7.3×0.315(保留兩位小數)。
    0.27×0.45(保留三位小數)。
    4、說說小數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要先計算出整個積的值,然后看比要求保留位數多一位的數字,進行“四舍五入”。
    二、新授:
    (一)教學例7。
    下面是幾種動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
    動物名稱海獅海豚飛魚。
    速度(千米/時)405064。
    海獅的最高游速是每分多少千米?
    40÷60=0.666……(千米)。
    0.666。
    6040.0。
    360。
    400。
    360。
    400。
    360。
    40。
    如果繼續(xù)除下去,余數和商有什么特點?
    說明:像0.666……這樣的小數是循環(huán)小數。根據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環(huán)小數的近似值。
    這道題得數保留兩位小數是:
    40÷60≈0.67(千米)。
    (二)試一試。
    用計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飛魚的最高游速大約各是每分多少。
    千米?(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50÷60≈64÷60≈。
    (三)綜合練習。
    1、寫出下面各循環(huán)小數的近似值。(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0.1818……≈1.290290……≈。
    0.5656……≈6.74949……≈。
    2、用四舍無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
    2.7÷1.1。
    16÷23。
    2.7÷0.46。
    三、課堂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研究了什么?請你談一談。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十三
    這真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同學們回家以后可以將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在說之前,我們先來編寫一下故事提綱。
    1.藏胞聽說,朱德總司令。
    2.朱德同志讓翻譯。
    3.翻譯沒有找回藏胞,朱德。
    4.朱德帶領紅軍。
    5.藏胞。
    第六課時近似數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能正確地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教學重點: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算一算,比一比。
    12()2.4=。
    0.72÷1.2=()0.24÷4.8=。
    0.12()0.024=。
    二、新授。
    1、媽媽購買蘿卜和西紅柿的單價和用去的錢如下表。(小黑板)。
    品種蘿卜西紅柿。
    單價(元)0.551.2。
    總價(元)1.13。
    買蘿卜多少千克?
    列式。1.1÷0.55=。
    提出:把這道題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除數要乘幾?
    被除數呢?
    將除數變成整數時,被除數的小數點怎樣移動?怎樣補“0”?(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2、試一試。
    買西紅柿多少千克?
    3÷1.2=2.5(千克)。
    2.5。
    1.230。
    24。
    60。
    60。
    小組討論。
    三、練一練。
    先說出下面各題怎樣移動小數點,再計算。
    0.169.66.8340.255。
    1、練習十七。
    完成第一題。
    集體訂正。
    2、計算并用乘法驗算。
    6.1÷0.051.8÷0.24。
    3、實際應用。
    四、課堂總結:你對你今天的課堂表現有何評價?
    第三課時一個數除以小數的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能正確地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正確、快速地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3.2÷0.842÷0.72.6÷0.134.8÷0.04。
    0.81÷0.0972÷0.66.3÷0.092.4÷1.2。
    指名回答,說說6.4÷0.08是怎樣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的。
    二、綜合練習。
    (1)練習十七第6題。
    左邊一組題蘊含了商不變的規(guī)律;另兩組題蘊含了商的基本變化規(guī)律。
    (2)練習十七第7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一組一組地比較計算,比較每題商和被除數的大小,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3)練習十七第8題。
    指導學生利用第7題發(fā)現的規(guī)律直接作出判斷,再適當要求說明。
    判斷的理由。
    三、實際應用。
    1、火車超音速飛機火箭。
    0.025千米/秒0.5千米/秒4.5千米/秒。
    (1)超音速飛機的速度是火車的幾倍?
    (2)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2、食品廠加工一種蛋糕,每個蛋糕需要用5.6克白色奶油和2.5克。
    彩色奶油。某天加工的這種蛋糕共用了彩色奶油100克,你能。
    算出一共用了多少可白色奶油?
    先獨立計算,再說說是怎樣想的。
    3計算器算出下面的食品每千克各是多少元?
    蝦片鮮奶片核桃仁米餅。
    160克3.2元80克5.1元200克8.5元250克6.7元。
    啟發(fā)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七10.1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