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計劃的具體實施,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在編寫教案時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教案的編寫是一項需要細心和耐心的工作,以下是一些教案范例,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一
本次積累運用包括“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四部分。
教學目標。
背誦古詩《滁州西澗》。閱讀短文《羅馬速寫》,理解主要內容,了解短文的敘述順序。學習本組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以及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選擇一處景物,仔細觀察,展開想象,進行寫作。了解制作剪報的意義、方法、步驟,學習制作剪報,并鼓勵學生養(yǎng)成剪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本組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以及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選擇一處景物,仔細觀察,展開想象,進行寫作。
學情分析。
學生能夠結合問題自讀短文,對于習作,大部分學生能夠進行景物描寫,但內容還不夠具體。
教學構想。
逐題進行練習,使學生學會積累知識,并能在閱讀和習作中加以運用。
教學準備。
幾份教師或學生做好的剪報。帶剪刀、膠水和一些自己家的報紙來上課,準備制作剪報。
教學時數(shù)。
五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通并背誦古詩《滁州西澗》,自學短文《羅馬速寫》,了解最作者的敘述順序。
學生學習過程。
一、完成“讀讀背背”。
2學習新內容。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再來學習一首唐詩《滁州西澗》。
(1)指名學生朗讀這首詩。讓學生說說要注意哪些字的.發(fā)音。
(2)采用全班朗讀、同桌對讀、小組內互讀等方式讓學生將詩讀熟。
(3)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筆畫畫出詩句描繪的情景。
(4)練習背誦這首古詩。
二、完成“閱讀”
1自由朗讀短文《羅馬速寫》,讀準字音,讀通順。
2不理解的詞語,弄懂意思。
3想想短文寫了羅馬的哪些景物,把點明這些景物的詞語畫下來。
4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
5把你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交流學習效果。
1掃清字詞障礙。哪些詞語是自己通過弄懂的?
2朗讀。
3作者寫了羅馬的哪些景物?
4第三、四、五自然段分別是圍繞哪一句來寫的?又是怎樣展開描寫的?
5短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
四、背誦積累。
你最喜歡哪一部分?試著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練習背誦。
作業(yè)設計。
讀《課外閱讀》中的一篇文章,背誦你喜歡的一段。
板書設計。
讀讀背背――滁州西澗。
閱讀――羅馬速寫。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二
1.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語序對語義的影響。
2.積累詞語,感受祖同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3.自主閱讀成語故事及描寫春天的短文,進一步積累語言。
4.參加以“春”為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運用書面、口頭等方式表達自自的觀察所得。
5.通過習作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
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組織學生參加一次春游活動,準備有關范文。
學生:收集成語故事和有關春天的資料,籌備“多彩的春天”展示。
課時安排: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復習舊知識還會有新的收獲,今天,我們首先到“積累與運用(一)“溫故知新”里去看一看。
2.請同學們自由讀這兩組句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抽學生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句序不同,第1句比第2句在意思表達上更形象,節(jié)奏感更強烈,更強調了三月桃花水的貴重。)。
4.學生反復朗讀體會。
二、語海拾貝。
1.自由讀每組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同桌合作讀,互相指讀。
3.教師抽讀。理解詞語。
無聲無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察覺。
無邊無際:形容范圍極為廣闊。
無窮無盡: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如煙如霧:好像煙又好像霧。比喻朦朦朧朧的境地。
如詩如畫:好像詩又好像畫一樣美好。
如泣如訴: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訴說,形容聲音凄切、悲苦。
輕聲細語:形容說話的聲音細小柔和。
輕悠敏捷:指動作輕快靈活。
輕歌曼舞:輕松愉快的音樂和柔和優(yōu)美的舞蹈。
清亮圓潤:形容聲音清脆響亮,飽滿而圓潤。
清脆悅耳:形容聲音響亮好聽。
清風明月:清涼的風,明亮的月,形容環(huán)境恬淡而美好。
4.想想:你在讀詞時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選你喜歡的詞語口頭造句。
6.熟讀詞語,積累。
三、點擊成語。
1.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下面我們就一起“點擊成語”。
2.自由練讀成語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把讀懂的內容講給同桌聽,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閱讀體會。
5.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6.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搜集與“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語。
四、綜合性學習“多彩的春天”
(一)信息交流。
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同學們的眼睛里,春天在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中,春天還在同學們靈巧的小手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展一個“多彩的春天”展示會。
2.自由和伙伴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春天的資料,互相了解搜集資料的途徑和方法。
(二)合作設汁。
1.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設想成果展示的形式。
2.根據設想的展示形式,整理、篩選搜集到的資料。
3.尋找和自己相同展示形式的合作伙伴,共同構思,做好展示會的準備。
(三)成果展示。
1.以合作小組為單位進行成果展示。
2.互相交流在準備展示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收獲體會。
3.全班共同評選出獲勝小組。
五、習作百花園。
(一)讀懂要求,明確目標。
1.美麗的春天在我們的眼睛里,美麗的春天在我們的展示會上,“多彩的春天”展示會一定給你留下了不少美好的記憶,想把這美好的記憶永遠地留下來嗎?那就讓我們拿起筆一起來試試吧。
2.自讀習作要求。
3.教師引導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出示書上的要求)。
(二)擴展視野,讀寫結合。
1.引導學生回顧春游的情景,試著從春游或綜合性學習搜集的資料中選材。
2.回憶本單元學習時自己積累的描寫春天的好詞佳句。
3.說一說:你準備寫什么?怎么寫?鼓勵用上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
(三)自主表達,學習修改。
1.學生自己練習寫作。
2.小組交流習作,互相評議修改。
3.全班交流習作,師生共同評議。老師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準備范讀的文章。
4.學生再作修改,謄寫。
六、自主閱讀園地。
1.這一單元中我們學習的課文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描寫春天的景色。其實,除了春天以外,一年四季都有它獨特的美。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四季的美》。
2.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小伙伴討論解決或請老師幫助。
3.勾出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與小伙伴交流、分享。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好詞佳句。背一背、抄一抄都可以。
課后小結: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三
1、背誦名言警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2、閱讀短文,培養(yǎng)熱愛、保護動物的情感。
教師準備。
寫有名言警句的圖片。
學生準備。
收集名人名言。
一、完成讀讀背背。
1、指名談談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投影出示名言警句的圖片,自由讀,指名讀,集體讀。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名言警句。
4、竟猜?lián)尨稹?BR> (教師投影出示上句,要求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快速答出下句,答的既快又對的小組進行表揚鼓勵。)。
二、完成閱讀。
學生自由朗讀短文,借助字典,讀準字音。
1、教師出示投影。
結合上下文理解遷徙、跋涉、瀕臨、呼吁、皚皚等詞語。
2、小組交流讀后收獲,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3、全班交流,解決疑難問題。
4、談談你讀了這篇短文后,想到了什么?
5、讀了這篇短文,你想對貝蒂小姑娘說些什么?
6、燕子是怎樣遇到麻煩的?
(小組合作探究)。
板書設計。
遇到麻煩。
燕子專列。
尋找燕子。
課時備課。
習作。
好生鎮(zhèn)中心小學杜建民。
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經歷、體驗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按一定順序,把內容寫具體。
一、引出課題。
同學們,你們在家都會做些什么?回憶一下,你的這些本領是怎樣學會的?(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交流材料。
剛才大家談到了許多會做的事,其中的酸甜苦辣可能都嘗過,有一些事,可能是一輩子都難忘的,現(xiàn)在請大家交流一下,哪件事是你感受最深的。
三、拓展選材。
你學會的本領可以是某方面的某項技能、技巧,如體育方面的技能游泳、打乒乓球;勞動方面的技能做飯、放牛;藝術方面的技能彈琴、照相;人際交往方面的技巧傾聽、理解、和睦相處。學習方面的技能觀察、制作標本等。總之,可寫的事情很多,只要你打開回憶的閘門,就會寫出精彩的故事。
四、習作要求。
(1)寫的內容必須真實。
(2)按一定順序,把內容寫具體。
(3)書寫認真,不寫錯別字。
五、動筆寫作。
(1)這次的協(xié)作范圍很廣,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經歷和體驗來確定內容。
(2)相信大家能給自己的細做起一個精彩的題目,老師等待著你的感人之作。
(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1)寫的內容必須真實。
(2)按一定順序,把內容寫具體。
(3)書寫認真,不寫錯別字。
課時備課。
習作。
好生鎮(zhèn)中心小學杜建民。
通過交流修改自己的習作。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學會修改自己的文章。
一、佳作共賞。
上節(jié)可大家都寫出了自己滿意的作文,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大家的習作。
現(xiàn)在請幾位同學來讀自己的作文,大家來共同評議好嗎?
1、選取兩位同學的成功作文朗讀。
2、集體評議。(找出優(yōu)點和不足)引導學生從中得到啟發(fā)。
3、學生評議,教師加以鼓勵、肯定、引導,并板書主要的優(yōu)點和不足。
二、修改互評。
1、小組內互評互改,相互交流。
2、小組內選出精彩片斷,共同欣賞。
三、學生謄抄習作。
實踐活動。
好生鎮(zhèn)中心小學杜建民。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按一定順序,把內容寫具體。
1、圍繞家鄉(xiāng)的變化觀察并搜集有關資料;。
2、多方面地進行觀察,多渠道的搜集資料。
3、認真思考,對材料進行選擇、整理;
4、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交流;
課時備課。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近年來我們的家鄉(xiā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xiāng)的天,家鄉(xiāng)的地,
家鄉(xiāng)的人,都和幾年前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家鄉(xiāng)愈來愈美麗,越來越富裕。這節(jié)課,讓我們回憶昨天,觀察今日,去感受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吧!
二、小組交流。
說說過去,談談今天。
三、活動指導。
1、圍繞家鄉(xiāng)的今昔變化,搜集資料。
2、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搜集資料,通過觀察了解現(xiàn)狀。如,觀察街道、通信設施、住房、穿著時上、家用電器、農用機械;可以請教家長,可以查閱圖書資料;可以采訪當?shù)氐拿?,當然的有禮貌。
3、對觀察、采訪、搜集的各種資料,分門別類進行選擇和整理。
四、學生分小組,利用課余時間活動。準備下節(jié)課交流。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四
1、指導學生大體了解諺語的意思。誦讀、背誦諺語,不斷積累語言。
2、輔導學生自讀,理解短文內容,教育學生要關愛他人。
3、輔導學生進行聽、說、評的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訓練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訓練要求完成總要求1、2。
訓練過程。
一、導入課題。
二、完成讀讀背背。
2、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學生討論,相機點撥。
火要空心,人要實心。
火心空,有氧氣,才能燒得旺。
人心實,信得過,才能辦成事。不怕有錯,就怕不改過。
人偶爾犯個小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過,小錯不斷,釀成大禍。好事多做,惡事莫為。
好事要多做,壞事千萬不要干。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樹干直,做什么都能用得上,人正直,到哪里都能得到信任。茄子不開虛花,真人不說假話。
茄子開的花,個個會結果,沒有虛花。真誠的人說的都是真話,沒有假話。(這些都是諺語,內容上都是講為人之道,教導人要正直、誠信,多做好事,改正錯事,不做惡事。形式上音韻和諧,言語雋永深刻。)。
4、學生朗讀、背誦這些諺語。
三、完成閱讀。
1、指名讀短文后面的思考題,明確閱讀要求。
2、自讀短文,一邊讀一邊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題。
3、指名朗讀短文。
4、學生提問質疑,教師引導歸納。第一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小問題:財主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得到快樂了嗎?為什么?(回答時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他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所以一個朋友也沒有”、“只好答應老人的條件”及他找到泉水后所想、所說、所做。)。
5、組織交流、討論。
6、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五
一、讀一讀,背一背。
(一)要求:
1.讀對。提示:如查假人之長以補其短的假,字義字音。
2.讀懂。說說讀這些名句,懂得了什么?
3.賞讀。說說你喜歡這些句子什么?
(二)過程:
1.個人讀句、解句。
2.小組交流解句、賞句。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點撥、引導、歸納參考:
a讀懂勸告人從小就要勤奮學習,否則老了后悔已晚;要堅持進步,不能停留;學習只有不斷提出疑問,才能有收獲;要謙虛,要虛心向他人學習才能進步??傊际侵v怎樣做人、怎樣學習的道理。
b賞句含義深刻,對人有益;語言精練,句式整齊;讀來朗朗上口。
4.個人背。
5.小組互背互評。
6.全班齊背。
二、閱讀鵬程萬里。
(一)思考:
1.鵬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它為什么要飛向九萬里以外的地方,你是怎么讀懂的?
2.說說鵬程萬里的意思(先不查工具書,結合課文理解以后再查工具書驗證)。
(二)過程。
1.個人閱讀思考。
2.小組交流探討。
3.指名發(fā)言,全班交流。
點撥、指導、歸納參考:
(1)a鵬是由一條名叫鯤的特別大的'魚變成的;它身體龐大,飛得特別高,特別遠。
b它志在千里,有遠大志向,要飛遍天下,了解世界。
c圍繞問題,掌握文章內容要點,聯(lián)系上下文概括歸納。
(2)結合短問理解鵬程萬里意思為:有遠大志向和前程遠大。(查工具書驗證)。
4.有感情地朗讀。
三、實踐活動。
(1)創(chuàng)辦:班委會號召;自愿書;愛護書,包上皮;輪流擔任管理員;制定借閱制度;推薦新書,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活動。
(2)提高:總結班級圖書角工作,肯定成績,找到問題;制定措施改進工作,完善、提高。
(二)班委會落實這項工作。
四、鞏固練習。
(一)將讀一讀,背一背抄在個人的名言佳句本上。
(二)交流自己抄錄的其他名言佳句。
第二、三課時。
習作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一、閱讀例文習作。
(一)提問:說說讀懂了什么?用序號在書上標出來。
1.寫什么樣的事撒謊;和同學吵嘴,影響團結;錯怪、冤枉了別人。
2.怎么寫這件事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提問:舉學過的課文為例子說說怎樣把事情的經過,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具體。
要寫出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結果。不說空話特別后悔等,要描寫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心情、表情、神態(tài),描寫環(huán)境襯托。
(三)提問:在怎樣寫方面談談你的補充意見。
如,要強調祥略得當。祥寫:為什么后悔和怎么后悔。
(四)小組交流:我寫什么,我怎么寫。
二、完成習作。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六
【教學要求】思想品德要求:教育學生懂得無論他人對自己付出多么微小,我們都應該對他人的付出表示感謝;通過實踐活動,認識規(guī)范用字的重要,培養(yǎng)認真做事的習慣。知識要求:學習成語,會讀、會背,了解它的意思;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練習以《第一次xxx》為題目寫作,要把事情寫清楚,寫出自己的感受。能力要求: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短文的能力和理解全文深刻的句子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選擇作文材料的能力;進行用字情況的調查,培養(yǎng)學生實踐活動的能力。
【重點難點】閱讀短文,理解課文的`內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練習寫《第一次xxx》的作文,要會選材,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組織好實踐活動,寫出調查報告。
【教具準備】常規(guī)。
【教學時間】三課。
第一課時。
一、學習讀讀背背1、自由讀12個成語2、說說成語的意思3、練習背誦。
二、閱讀短文1、自由讀短文,自學生字詞,標出自然段。2、檢查自學情況。3、共同討論文章后的兩個問題。4、感恩節(jié)簡介。5、到了感恩節(jié),你準備送給誰什么禮物?(共同討論再發(fā)言)。
第二課時。
一、習作指導1、審清題意,明確寫作內容和范圍請同學比較《一次xxx》和《第一次xxx》兩個題目有什么不同。一個是一件事的任意一次,后一個題目是限制在第一次的范圍內。2、選好材料。集思廣益說說有什么好的題材,要新穎的、有趣的。3、注意事項:做到寫清楚,應寫個作文提綱,確定寫作順序。在敘事過程中要寫第一次時的心情、感受、要真實。
二、例文參考。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的和要求讀讀實踐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二、活動準備自由組合小組,小組討論調查對象,調查任務,選出小組長。
三、實地調查1、要認真調查,最好做記錄,為寫調查報告準備材料。2、不打擾周圍群眾,不影響調查對象工作,注意安全。
四、集體討論,寫出報告1、會校后召開小組會,討論調查情況和建議。2、由一人執(zhí)筆寫出報告,提交大家補充修改。板書設計: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七
教材分析:
本單元積累運用包括讀背四副對聯(lián)、閱讀短文、習作練習和實踐活動。在讀背對聯(lián)中感受對聯(lián)的有趣和巧妙;所閱讀的短文,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路,充分發(fā)揮想象;這次習作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回憶小學生活,找出自己最難忘的人或事;實踐活動是教學生如何進行調查,在調查中受到環(huán)保教育,在寫調查報告中,復習信或建議書的寫法。
教學目的:
1、在了解大意的基礎上,背誦對聯(lián)。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培養(yǎng)想象能力。
3、以“難忘的……”為題,寫一篇作文。
4、學會做社會調查。
教學課時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背一背。
1、讀一讀,說一說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對聯(lián))。
什么是對聯(lián)?
2、了解對聯(lián)的大意。
(1)第一副對聯(lián)是帶有比喻句的對而句?!皠h繁就簡”對“領異標新”,“三秋樹”對“二月花”。“刪繁就簡”是指去掉一些繁雜的文辭,使文章簡明、精練,“三秋樹”,深秋的樹,黃葉枯枝落了,更顯枝干蒼勁?!邦I異標新”是與眾不同,富有新意,“二月花”指早春的花。這副對聯(lián)可以理解為:文章去掉多余的文辭,簡明、精練就如深秋的樹;與眾不同。富有新意就像二月里的`鮮花一樣獨領風騷。
(2)第二副對聯(lián)是歇后聯(lián)。前文像謎面,后文像謎底?!暗静堇ρ砀副ё?,竹籃提筍母懷兒”用“稻草捆秧”“竹籃提筍”形象的點明父母子女的親密關系。
(3)第三、第四副對聯(lián)描寫了生活中所見的情景,富有情趣,且用字準確、貼切。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先讀,再指名讀,并對易讀破的地方進行指點。
(4)熟讀以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練習背誦。
2、學生進行朗讀并進行背誦。
第二課時。
閱讀短文(一)。
1、學生自讀。
2、分角色朗讀。
3、短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對對聯(lián)。)。
4、乾隆皇帝和紀曉嵐為什么能巧妙的出上聯(lián),對下聯(lián)?
5、理解“花甲”、“古稀”?!皻q月、春秋”都能表示年度。
閱讀短文(二)。
1、學生自讀。
2、分小組讀。
3、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祝枝山和唐伯虎為什么也能巧妙的出上聯(lián),對下聯(lián)?
總結:對對聯(lián),要靠平時對事物的認真觀察思考和廣泛的知識積累。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上題的四副對聯(lián)和故事中的對聯(lián)連起來讀一讀,背一背,進一步感受對聯(lián)的妙趣。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對對子。
第三課時。
一、習作指導。
這次習作練習是以“難忘的……”為題,寫一篇作文。
1、明確要求。
這次作文,讓你選印象最深的一個人、一件事或一堂課等,把它寫成文章。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敘述要有一定的順序。
2、選材要新穎。
當你確定了.寫作對象以后,就要認真地進行選材,要選給你印象最深、最有意義的事來寫。
3、內容要具體。
寫作文時,不僅要寫出誰干什么,還要寫出趕的過程。
4、寫好后認真修改。
5、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互相取長補短。
第四課時。
實踐活動。
這次的實踐活動是學習做一次社會調查。
1、要求:圍繞“我們與周圍環(huán)境“做調查。
2、調查方法和步驟。
(1)訪問有關單位或個人,了解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的情況。
(2)去圖書館或上網查閱有關資料。
(3)整理材料,進行分析。
(4)寫調查報告。說清調查結果,針對問題提出建議。
3、調查的深入擴展。
辦小報、畫圖表,展示調查結果。寫表揚信,宣傳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人好事。寫建議書,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提出保護環(huán)境的建議。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八
這首詞題目是《大柏地》。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縣城北25公里。1929年1月,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領紅軍從井崗山出發(fā),2月10日同追來的國民黨反動軍隊打了一仗,大獲全勝。1933年夏天,毛澤東同志再次經過大柏地,觸景生情,寫下這首詞。
毛主席在這首詞里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大柏地雨后的壯麗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的革命豪情,表達了革命者對戰(zhàn)爭,對美的看法。在革命者的心目中,當年打敗國民黨反動軍隊的一次漂亮仗留下的彈痕,不僅沒有破壞自然界壯麗的景色,而且使壯麗的影色晃得更美,美上加美。
選編這首詞,目的在于讓學生讀讀背背,對毛澤東詩詞多點感性認識。教學時,主要是讓學生熟讀成誦,不必讓學生逐句理解詩句意思。學生如果有興趣,可讓學生試著說全首詞的大概意思,老師稍加指點即可。
二、閱讀。
閱讀的短文是《延安的孩子們》,寫的是當年延安八路軍子弟小學的孩子怎樣讀書的事。短文主要講了5件事:(1)學校課外讀物嚴重不足;(2)孩子們如饑似渴地讀書;(3)師生自己動手做“書”;(4)周恩來伯伯贈書;(5)周恩來伯伯贈書對孩子的激勵。
選編這篇短文,一是擴大閱讀,二是檢測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一道題主要是檢測學生的概括能力;第二道題是檢測學生在閱讀中體驗、感受手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時,應放用讓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在交流時給予適當?shù)闹更c。
學生對哪些內容最感興趣?教學時不要強求一致,要鼓勵個性化閱讀,有的可能對孩子的身世感興趣;有的可能對師生自己動手做“書”感興趣,有的可能對周恩來伯伯贈書感興趣,不管對什么內容有興趣,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就要鼓勵。
三、習作。
漫畫《假文盲》畫的是好多人站在母子上車處等候上車,而一對母子卻被擠到“母子上車處”之外,畫家借此諷刺了不守社會公德的人。
選編這幅漫畫寫作文,目的在于訓練學生觀察、想象、推理的能力和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讀讀作文題目,想想這項作文練習的要求。要讓學生明確,本次作文是通過對漫畫的觀察、思考,體會畫家的用意,并展開聯(lián)想,然后把看法和想法寫下來。
弄清題目要求后的教學大致可分兩個步驟,一是仔細觀察畫面,體會畫家的用意,把自己對漫畫的理解和同學交流;二是從漫畫想開去,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在遵守社會公德方面有什么令人不滿意的地方,要怎樣改進,把自己的見解和同學交流。最后讓學生寫作文,學生寫作文前,教師要提示學生:漫畫的內容,畫家的用意,自己的聯(lián)想都要寫到作文中,但要以有所側重。
四、實踐活動。
本次實踐活動是讓學生選編自己的作文選,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共同商量選編作文選的要求和方法,選編作文選的事主要放在課外。
選編自己的作文選,首先是“選”,選自己喜歡或比較滿意的。其次是“編”,把作文分類,分類方法也可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分,如或按校內校外分類,或按寫人、記事等分類,或按寫實文與想象文分類等。接下來是寫篇“編者的話”放在前面,“編者的話”寫法不要強求一致,可以是介紹作文選中的幾篇文章,可以談自己寫作文的甘苦,也可以上述內容兼而有之,等等。最后是按排列的次序編寫目錄,裝訂成冊。寫“編者的話”是難點,應給以適當指導。裝訂前,可讓學生先把“編者的話”拿出來交流,以便互相啟發(fā),取長補短。
作文選編好后,要拿出來在班里交流或拿給親朋好友看看,然后珍藏。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九
2.完成閱讀,回答課后問題。
3.完成習作,學寫小動物。
4.完成實踐活動,辦手抄報。
重難點、關鍵。
1.完成閱讀。
2.完成習作。
3.完成實踐活動。
課的劃分。
四個課時。
第一課時。
l.積累詞語、運用詞語。
2.完成閱讀,回答課后問題。
教具準備。
青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用一些有關對偶的詩句引入。
1.例: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鴛上青天。
2.找出對子:兩個對一行黃鵬對白鴛鳴對上翠柳對青天。
3.對偶:就是用對稱的字句加強語言效果的一種修辭方式。如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4.今天我們就要積累一些對偶句。
二、學對偶句。
(一)自讀,讀得正確、通順。
(二)找出對子:
第l句: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第2、3句:由學生完成。
(三)讀對偶句,背對偶句。
三、測試積累情況。
1.出上聯(lián):清風明月本無價,(對下聯(lián):近水遙山皆有情。)。
2.出下聯(lián):天連水尾水連天,(對上聯(lián):霧鎖山頭山鎖霧。)。
四、閱讀《蛙》。
(一)自由讀通、讀順。
(二)自由理解文意。
(三)圍繞習題解答。
1.短文主要寫了蛙鳴叫如鼓氣勢宏大的特點。
2.短文表現(xiàn)了作者喜歡聽蛙鳴,喜歡蛙鳴的深沉、偉大,喜歡蛙鳴。
給人帶來豐收的情感。
3.自由談蛙。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對偶句,學了寫蛙的短文,希望大家以后注意觀察生活,多寫好句好文。
六、作業(yè)。
1.背誦對偶句。
2.畫“-”連接下列對偶句,熟讀并背誦。
大漠孤煙直天涯若比鄰。
海內存知己壯士十年歸。
將軍百戰(zhàn)死長河落日圓。
第二課時。
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
動物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蟲、蛙、狗、兔、鳥、魚……),談話引入。
幾乎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小動物,可是要寫好它們,光是喜歡遠遠不夠,我們必須掌握寫小動物的方法。“要把小動物的特點寫出來”,這就是第三單元的作文要求,也是最關鍵的一句話。
二、引導學生抓住小動物的特點。
要達到這個要求,同學們應從那些方面入手呢?(引導學生從以下三方面討論)。
1.從外形表現(xiàn)特點。動物的外形指的是動物的整體及各個組成部分的形與色。一般來說,動物的身體由頭、身、肢、尾、腳等幾個部分組成。不同的動物,身體各部位的特點不同。例如,長頸鹿身體高大,腿和脖子特別長,而大象的身體雖然也很高大,但是比長頸鹿顯得粗笨……即使是同一類動物,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不同的外形特征。
2.從生活習性表現(xiàn)特點。生活習性是動物的本質特征。它包括動物的出生、覓食、吃食、活動、居住,以及在不同季節(jié)的活動規(guī)律等。不同的動物具有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性。如雞一般在陸地上活動,而鴨子則喜歡在水里嬉戲;鴿子能傳遞信息,而一般的鳥類卻沒有這個功能。要寫出動物的特點,就要注意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規(guī)律。
3.從趣事中表現(xiàn)特點。在介紹小動物時,如果只是說外形、講習性,文章就顯得干巴巴的了,必須把外形和習性融合在一件件有趣的故事中。我們學過的寫動物的課文,幾乎都是這樣做的。其實,只要我們真心喜歡某種小動物,并注意觀察它,這些趣事隨手可得。
三、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
1.按以上要求自言自語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2.指名上臺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3.分組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形、習性、趣事等特點。
四、指導寫作。
1.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
2.注意寫出動物的外形、脾氣等特點。
3.注意描寫動物捕食、嬉戲、休息的情況。
4.適當寫出與動物嬉戲的過程。
5.寫作時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
6.注意寫出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五、自由寫作。
第三課時。
一、提出講評要求。
抓住小動物的特點修改作文:
1.從外形表現(xiàn)特點。
2.從生活習性表現(xiàn)特點。
3.從趣事中表現(xiàn)特點。
二、從優(yōu)秀例文中學習寫作小動物的特點。
讓我們看看一位同學是怎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把巴西龜?shù)奶攸c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的吧。
可愛的巴西龜。
我有兩只可愛的巴西龜,是媽媽從黑虎泉邊的花鳥市場買來的。我非常喜歡它們。
巴西龜很小,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它們身上披著灰綠色的“鍇甲”。這“鎧甲”是橢圓形的,分成十四塊,上面還鑲嵌著細細的黃色條紋,好看極了。巴西龜?shù)念^是三角形的,兩只眼睛像兩顆綠豆粒兒,總是滴溜溜地轉。在它們的皮膚上,還分布著許多均勻而又漂亮的綠色線條,就像是京劇演員的臉譜。巴西龜?shù)木栊詷O高,只要輕輕一戳它們的“鎧甲”,它們就會如臨大改,立刻把頭、四肢、尾巴一齊縮進堅硬的“鎧甲”里,等到“平安無事”了,才會小心翼翼地把頭伸出來。
我給兩只巴西龜起了名字:一只叫“聰聰”,一只叫“笨笨”。要說它們的名字,還真有來歷呢。記得有一天放學回來,我逗它們玩兒,玩著玩著,我想起了“龜兔賽跑”的故事。于是,我就安排它倆來了個烏龜賽跑。比賽的時候,我先把它們請到了方桌上,然后讓它們從桌子的一端往另一端爬。它們爬呀爬呀。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爬到桌子的另一端。我正想伸手把它們截住,沒想到其中的一只仍勇往直前,一下子就從桌子上摔下去,摔了個四腳朝天;而另一只則伸長了腦袋,四處張望,然后身子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又往回爬開了。撿起那只摔得一動不動的巴西龜,我又心疼又好笑,就埋怨它說:“你可真笨!你看,你的同伴多聰明呀!”從那以后,這兩只巴西龜就有了名字。
“聰聰”和‘笨笨”都喜歡游泳,每次做完游戲,我都會把它們送回“家”--一只鋪滿細沙的玻璃缸里。別看巴西龜走起路來慢悠悠的,游泳的姿勢卻很優(yōu)美。它們用四肢來劃水,頭也總是昂得高高的,好像在炫耀自己:“瞧,小主人、我游得多棒!”
我最喜歡看“聰聰”和“笨笨”吃東西了,每當我拿著精心切好的肉丁去喂它們時,它們總是伸長脖子先來聞-聞,然后互相交談似的觸觸彼此的腦袋才開始吃。別看它們嘴小,吃起東西來可是狼吞虎咽、能夠把小拇指大的肉丁-下子吞下去呢。
這兩只巴西龜來我家“落戶”,已經有兩個多月了。看著它們-天天地長大,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我非常喜歡我家的這兩只可愛的巴西龜。
三、同桌互評互改作文。
四、修改、謄抄作文。
第四課時。
學習辦手抄報。
教學過程。
一、展示一分手抄報,欣賞、評價。
二、指導做手抄報。
1.擬報名。(參考:《筍芽兒》《環(huán)保衛(wèi)士》〈五環(huán)旗〉〈和平鴿〉……)。
2.編輯:
(1)選刊頭。
(2)選擇與主題有關的圖、文內容。
(3)分欄目。
3.排版:
(1)刊頭位置:報名、主編、出版日期。
(2)欄目位置:橫排版、豎排版、標題及插圖。
(3)裝飾:花邊、版面修整。
三、學生動手做手抄報。
可獨立完成,可合作完成。
四、交流自辦手抄報,學習經驗,取長補短。(另課時完成)。
教學后記: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十
1.歸類復習,鞏固學過的漢字,能根據部首的表意特點進行識記生字。
2.鞏固復習認讀過的生字,能用生字組詞,積累詞語。
3.辨別形近字,能正確的組詞。
4.鞏固感嘆號、問號、句號使用范圍的感知,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能說一句和它們所表達的語氣相同的話。
5.讀一讀,畫一畫,正確使用數(shù)量詞,能夠根據事物選擇合適的數(shù)量詞。
6.朗讀、背誦古詩。讀中感悟中國的文化,朗讀中積累詞語。
7.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及識字量。
重點難點。
1.鞏固復習會認、會寫字詞積累詞語。
2.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
3.能正確使用數(shù)量詞,能夠根據事物選擇合適的數(shù)量詞。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歸類復習,鞏固學過的漢字,能根據部首的表意特點進行識記生字。
2.鞏固復習認讀過的生字,能用生字組詞,積累詞語。
3.辨別形近字,能正確的組詞。
4.鞏固感嘆號、問號、句號使用范圍的感知,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能說一句和它們所表達的語氣相同的話。
5.讀一讀,畫一畫,正確使用數(shù)量詞,能夠根據事物選擇合適的數(shù)量詞。
重點難點。
1.鞏固復習會認、會寫字詞積累詞語。
2.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
3.能正確使用數(shù)量詞,能夠根據事物選擇合適的數(shù)量詞。
教具準備。
相關的字詞卡、掛圖。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讀一讀。
1.出示課文中的三組詞語,學生自由認讀。
2.指名用字組詞。
3.引導學生觀察,每組字的共同點。
4.指名反饋。
5.這些漢字分別與它們的部首有什么關系呢?
6.學生反饋,教師總結,知道根據部首的表意特點進行識記漢字。
二、你還認識我嗎。
1.出示文中的三組詞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讀。
2.讀后,你們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3.學生讀一讀。
4.拓展練習。
三、比一比,組詞語。
1.教師出示相應的辨析組詞。
2.指名認讀。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4.集體反饋后讀。
四、讀一讀,說一說。
小朋友,今天,你們表現(xiàn)得真不錯。接下來,我們來看這道題。
2.學生自由讀句子,明確要求。
3.指名反饋:讀完這些句子,你知道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了嗎?
4.讀例句,知道例句的句式。
5.引導學生觀察句子后的標點后,學生練習說,游戲激勵。
五、讀一讀,畫一畫。
1.學生讀一讀課文中的幾組詞語。
2.動手畫一畫,教師巡視輔導。
3.作品展示。
4.交流感想,談體會。
5.教師適當小結,鼓勵學生多動手畫一畫。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古詩。
2.讀一讀,讀中感悟中國的文化,朗讀中積累詞語。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及識字量。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學習古詩。
(一)復習《所見》,導入新課。
1.全班齊背古詩。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古詩和牧童也關系。(板書課題)。
指導讀好課題。
(二)觀察圖,感知詩的意思。
1.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
(1)牧童的穿著。
(2)牧童在干什么?
(3)地點在哪里?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
(三)讀通古詩。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同桌之間互相檢查讀。
3.指名讀,學生評議。
4.學生讀,教師點評。
5.全班齊讀,小組比賽讀。
(四)指導背誦。
1.學生交流怎樣背誦。
2.指名反饋。
3.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一邊想像畫面的內容,一邊背誦。
4.學生背誦,學習伙伴互相檢查。
5.指名背誦。
二、讀一讀認識對子。
1.教師出示學過的反義詞歌,讓學生讀一讀。
2.今天我們要讀的“讀一讀”句子和反義詞歌很像,它們是反義詞嗎?我們讀讀看看。
3.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4.全班齊讀課文。
5.學生讀后,反饋。
6.教師小結。
三、自主識字。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認讀生字。
2.小組間反饋認讀生字的情況,小組互相學習。
3.指名反饋。
4.以游戲的方式鞏固學生生字的認讀情況。
四、布置作業(yè)。
自己找古詩背誦。
教后感。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十一
教具學具準備:
閱讀提示及對聯(lián)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積累與運用五。
二.學習“讀一讀,背一背”
1.自讀,理解對聯(lián)句意。
2.指讀對聯(lián),討論交流,師生共議對聯(lián)句意。
3.背一背。
三.閱讀。
1.出示閱讀提示。
a.讀兩個小故事,要求把短句讀通順。
b.每段話講的是什么內容?你都弄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
a.指名讀兩個小故事,說說每個小故事各講了什么?
b.通過閱讀,你了解了哪些有關對聯(lián)的知識?
3.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巧對?說出來。
4.同座對對聯(lián)。(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一.談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今天,我們就來個演講比賽,暢談自己的理想。
二.組內演講。
互相補充,評一評誰講得最好,準備班上交流。
三.全班交流。
評一評,誰講得最好?評選“最佳演講者”
四.討論。
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我們該怎么辦?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十二
1、了解帶有比喻特點的詞語,積累詞語;感悟、積累名言名句。
2、能就如何進行有效的勸阻這一話題,展開口語交際活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3、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自主閱讀、感悟,提高閱讀能力。
4、能抓住人物特點,寫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教學重、難點】。
積累詞句;能抓住人物特點,寫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教學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1、搜集帶有如、若、似的詞語,搜集名人名言。2、回憶自己家里的小糾紛。
【教學時間】。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積累詞句,感悟道理。
1、(屏幕顯示詞語)自己讀詞語,要求讀準確、讀流利,不認識的字。
2、看看詞語中帶點的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師小結:這些詞語都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和同桌再讀一讀,交流交流詞語中都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全班交流。
6、想把它們記下來嗎?各種形式朗讀,指導背誦。
7、賽一賽誰背得最多。
8、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學生交流后,屏幕顯示搜集的詞語)學生讀一讀。
9、其實這些詞語的背后還有很多好聽的故事呢(屏幕顯示故事動畫)。學生自己讀《口若懸河》,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口若懸河的意思。
10、你還知道哪些成語的出處或者故事?
11、好詞語能使我們的文章生動具體,名言名句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指引我們怎樣做人。請同學們自己讀語海拾貝中的名句,想想你有些什么收獲。
12、各種形式朗讀。
13、想把它們記下來嗎?指導背誦。
14、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名言?(屏幕顯示搜集的名句)學生自己讀一讀,記一記。
二、調動經驗,交流溝通。
1、家是溫暖的,但有時也會發(fā)生一些小插曲。(屏幕顯示家庭發(fā)生糾紛的場面)。
2、每當家里發(fā)生類似的情況時,你有些什么想法?
3、家和萬事興嘛,誰不想擁有溫馨幸福的家呢?那請同學們回憶自己家庭的小糾紛,每一小組選最難解決的一兩件事,在組內講解清楚,還可以表演表演,商量商量解決的辦法。
4、抽一兩個小組匯報討論的情況。
5、其他同學認真觀察,認真傾聽,可以補充,也可評價。
6、老師根據情況,適當點撥提升。
7、老師小結。
三、抓住典型,學習寫人。
2、在這些人中,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所做的哪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己先說一說。
3、抽學生說,其他同學認真聽,議一議她(他)說的事例怎樣修改會更精彩。
4、自己構思習作,自擬草稿。
5、自讀自改。
6、老師選取幾篇習作,當面評改。
7、小組互評互改。
8、選優(yōu)秀作文全班欣賞。
四、自主閱讀,表達感悟。
1、回憶已學過的閱讀方法。
2、自己讀一讀短文,想想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你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同桌聽一聽嗎?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毛遂自薦的意思。
5、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感受、體會、收獲。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十三
1、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并把這種意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2、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3、能組織好語言,有針對性的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清潔、美麗、舒適的環(huán)境里生活,卻不是每個人都在為美麗的生活環(huán)境而努力。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面臨著很多問題,那么,你想知道我們都面臨著哪些問題嗎?今天,老師先請大家認識一下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二、教學新課。
1、出示錄像:《認識我們的環(huán)境》。
3、同學自由發(fā)言。
5、小組討論、交流。
6、學生推選發(fā)言,大家護評。看哪個小組把情況說得最清楚,提出的建議最可行。
三、拓展活動。
從學生提出的最可行的建議中選出一個,開展一次環(huán)?;顒?。
【板書】。
怎樣保護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
一、認識我們的環(huán)境。
二、周圍現(xiàn)象:垃圾、污水、噪音……。
三、怎樣保護:……。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背誦格言,積累語匯,培養(yǎng)良好的品格意志,人教第九冊《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3、學習寫半命題作文。
4、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閱讀,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搜集整理信息,寫好作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課前準備:鼓勵學生積極實踐,搜集整理信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背誦格言,積累語匯,培養(yǎng)良好的品格意志。閱讀短文。
教學重點:
閱讀短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背一背格言。
積累語匯,培養(yǎng)良好的品格意志。
二、朗讀《燕子專列》,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第九冊《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
1、學生圍繞問題自學短文,試著解決問題。
2、討論交流:
·讀了這篇短文,你想到些什么?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寫半命題作文。
教學要求:
·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指讀題目要求,明確本次作文的要求。
二、交流談話。
1、你有哪些本領,是怎樣學會的。
2、選擇一件事跟小組的同學說說。
三、學生作文,教師巡視。
四、個別面批,指導差生。
五、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反饋:(總結評比作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實踐活動。
教學要求:
搜集有關家鄉(xiāng)變化的.資料,和同學們交流。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題目,明確要求。
二、鼓勵合作:
·同學們可以結對子,了解家鄉(xiāng)的變化。
三、請家長給予幫助、支持,也可以查閱圖書資料,還可以采訪退休的老人。
四、合作整理、選擇搜集到的資料,包括文字、圖表、照片等。
五、成果交流、展示。
六、把選出的資料分類辦成小報展覽。
反饋: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一
本次積累運用包括“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四部分。
教學目標。
背誦古詩《滁州西澗》。閱讀短文《羅馬速寫》,理解主要內容,了解短文的敘述順序。學習本組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以及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選擇一處景物,仔細觀察,展開想象,進行寫作。了解制作剪報的意義、方法、步驟,學習制作剪報,并鼓勵學生養(yǎng)成剪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本組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以及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選擇一處景物,仔細觀察,展開想象,進行寫作。
學情分析。
學生能夠結合問題自讀短文,對于習作,大部分學生能夠進行景物描寫,但內容還不夠具體。
教學構想。
逐題進行練習,使學生學會積累知識,并能在閱讀和習作中加以運用。
教學準備。
幾份教師或學生做好的剪報。帶剪刀、膠水和一些自己家的報紙來上課,準備制作剪報。
教學時數(shù)。
五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通并背誦古詩《滁州西澗》,自學短文《羅馬速寫》,了解最作者的敘述順序。
學生學習過程。
一、完成“讀讀背背”。
2學習新內容。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再來學習一首唐詩《滁州西澗》。
(1)指名學生朗讀這首詩。讓學生說說要注意哪些字的.發(fā)音。
(2)采用全班朗讀、同桌對讀、小組內互讀等方式讓學生將詩讀熟。
(3)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筆畫畫出詩句描繪的情景。
(4)練習背誦這首古詩。
二、完成“閱讀”
1自由朗讀短文《羅馬速寫》,讀準字音,讀通順。
2不理解的詞語,弄懂意思。
3想想短文寫了羅馬的哪些景物,把點明這些景物的詞語畫下來。
4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
5把你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交流學習效果。
1掃清字詞障礙。哪些詞語是自己通過弄懂的?
2朗讀。
3作者寫了羅馬的哪些景物?
4第三、四、五自然段分別是圍繞哪一句來寫的?又是怎樣展開描寫的?
5短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
四、背誦積累。
你最喜歡哪一部分?試著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練習背誦。
作業(yè)設計。
讀《課外閱讀》中的一篇文章,背誦你喜歡的一段。
板書設計。
讀讀背背――滁州西澗。
閱讀――羅馬速寫。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二
1.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語序對語義的影響。
2.積累詞語,感受祖同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3.自主閱讀成語故事及描寫春天的短文,進一步積累語言。
4.參加以“春”為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運用書面、口頭等方式表達自自的觀察所得。
5.通過習作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
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組織學生參加一次春游活動,準備有關范文。
學生:收集成語故事和有關春天的資料,籌備“多彩的春天”展示。
課時安排: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復習舊知識還會有新的收獲,今天,我們首先到“積累與運用(一)“溫故知新”里去看一看。
2.請同學們自由讀這兩組句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抽學生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句序不同,第1句比第2句在意思表達上更形象,節(jié)奏感更強烈,更強調了三月桃花水的貴重。)。
4.學生反復朗讀體會。
二、語海拾貝。
1.自由讀每組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同桌合作讀,互相指讀。
3.教師抽讀。理解詞語。
無聲無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察覺。
無邊無際:形容范圍極為廣闊。
無窮無盡: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如煙如霧:好像煙又好像霧。比喻朦朦朧朧的境地。
如詩如畫:好像詩又好像畫一樣美好。
如泣如訴: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訴說,形容聲音凄切、悲苦。
輕聲細語:形容說話的聲音細小柔和。
輕悠敏捷:指動作輕快靈活。
輕歌曼舞:輕松愉快的音樂和柔和優(yōu)美的舞蹈。
清亮圓潤:形容聲音清脆響亮,飽滿而圓潤。
清脆悅耳:形容聲音響亮好聽。
清風明月:清涼的風,明亮的月,形容環(huán)境恬淡而美好。
4.想想:你在讀詞時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選你喜歡的詞語口頭造句。
6.熟讀詞語,積累。
三、點擊成語。
1.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下面我們就一起“點擊成語”。
2.自由練讀成語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把讀懂的內容講給同桌聽,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閱讀體會。
5.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6.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搜集與“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語。
四、綜合性學習“多彩的春天”
(一)信息交流。
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同學們的眼睛里,春天在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中,春天還在同學們靈巧的小手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展一個“多彩的春天”展示會。
2.自由和伙伴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春天的資料,互相了解搜集資料的途徑和方法。
(二)合作設汁。
1.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設想成果展示的形式。
2.根據設想的展示形式,整理、篩選搜集到的資料。
3.尋找和自己相同展示形式的合作伙伴,共同構思,做好展示會的準備。
(三)成果展示。
1.以合作小組為單位進行成果展示。
2.互相交流在準備展示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收獲體會。
3.全班共同評選出獲勝小組。
五、習作百花園。
(一)讀懂要求,明確目標。
1.美麗的春天在我們的眼睛里,美麗的春天在我們的展示會上,“多彩的春天”展示會一定給你留下了不少美好的記憶,想把這美好的記憶永遠地留下來嗎?那就讓我們拿起筆一起來試試吧。
2.自讀習作要求。
3.教師引導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出示書上的要求)。
(二)擴展視野,讀寫結合。
1.引導學生回顧春游的情景,試著從春游或綜合性學習搜集的資料中選材。
2.回憶本單元學習時自己積累的描寫春天的好詞佳句。
3.說一說:你準備寫什么?怎么寫?鼓勵用上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
(三)自主表達,學習修改。
1.學生自己練習寫作。
2.小組交流習作,互相評議修改。
3.全班交流習作,師生共同評議。老師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準備范讀的文章。
4.學生再作修改,謄寫。
六、自主閱讀園地。
1.這一單元中我們學習的課文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描寫春天的景色。其實,除了春天以外,一年四季都有它獨特的美。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四季的美》。
2.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小伙伴討論解決或請老師幫助。
3.勾出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與小伙伴交流、分享。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好詞佳句。背一背、抄一抄都可以。
課后小結: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三
1、背誦名言警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2、閱讀短文,培養(yǎng)熱愛、保護動物的情感。
教師準備。
寫有名言警句的圖片。
學生準備。
收集名人名言。
一、完成讀讀背背。
1、指名談談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投影出示名言警句的圖片,自由讀,指名讀,集體讀。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名言警句。
4、竟猜?lián)尨稹?BR> (教師投影出示上句,要求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快速答出下句,答的既快又對的小組進行表揚鼓勵。)。
二、完成閱讀。
學生自由朗讀短文,借助字典,讀準字音。
1、教師出示投影。
結合上下文理解遷徙、跋涉、瀕臨、呼吁、皚皚等詞語。
2、小組交流讀后收獲,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3、全班交流,解決疑難問題。
4、談談你讀了這篇短文后,想到了什么?
5、讀了這篇短文,你想對貝蒂小姑娘說些什么?
6、燕子是怎樣遇到麻煩的?
(小組合作探究)。
板書設計。
遇到麻煩。
燕子專列。
尋找燕子。
課時備課。
習作。
好生鎮(zhèn)中心小學杜建民。
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經歷、體驗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按一定順序,把內容寫具體。
一、引出課題。
同學們,你們在家都會做些什么?回憶一下,你的這些本領是怎樣學會的?(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交流材料。
剛才大家談到了許多會做的事,其中的酸甜苦辣可能都嘗過,有一些事,可能是一輩子都難忘的,現(xiàn)在請大家交流一下,哪件事是你感受最深的。
三、拓展選材。
你學會的本領可以是某方面的某項技能、技巧,如體育方面的技能游泳、打乒乓球;勞動方面的技能做飯、放牛;藝術方面的技能彈琴、照相;人際交往方面的技巧傾聽、理解、和睦相處。學習方面的技能觀察、制作標本等。總之,可寫的事情很多,只要你打開回憶的閘門,就會寫出精彩的故事。
四、習作要求。
(1)寫的內容必須真實。
(2)按一定順序,把內容寫具體。
(3)書寫認真,不寫錯別字。
五、動筆寫作。
(1)這次的協(xié)作范圍很廣,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經歷和體驗來確定內容。
(2)相信大家能給自己的細做起一個精彩的題目,老師等待著你的感人之作。
(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1)寫的內容必須真實。
(2)按一定順序,把內容寫具體。
(3)書寫認真,不寫錯別字。
課時備課。
習作。
好生鎮(zhèn)中心小學杜建民。
通過交流修改自己的習作。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學會修改自己的文章。
一、佳作共賞。
上節(jié)可大家都寫出了自己滿意的作文,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大家的習作。
現(xiàn)在請幾位同學來讀自己的作文,大家來共同評議好嗎?
1、選取兩位同學的成功作文朗讀。
2、集體評議。(找出優(yōu)點和不足)引導學生從中得到啟發(fā)。
3、學生評議,教師加以鼓勵、肯定、引導,并板書主要的優(yōu)點和不足。
二、修改互評。
1、小組內互評互改,相互交流。
2、小組內選出精彩片斷,共同欣賞。
三、學生謄抄習作。
實踐活動。
好生鎮(zhèn)中心小學杜建民。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按一定順序,把內容寫具體。
1、圍繞家鄉(xiāng)的變化觀察并搜集有關資料;。
2、多方面地進行觀察,多渠道的搜集資料。
3、認真思考,對材料進行選擇、整理;
4、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交流;
課時備課。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近年來我們的家鄉(xiā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xiāng)的天,家鄉(xiāng)的地,
家鄉(xiāng)的人,都和幾年前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家鄉(xiāng)愈來愈美麗,越來越富裕。這節(jié)課,讓我們回憶昨天,觀察今日,去感受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吧!
二、小組交流。
說說過去,談談今天。
三、活動指導。
1、圍繞家鄉(xiāng)的今昔變化,搜集資料。
2、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搜集資料,通過觀察了解現(xiàn)狀。如,觀察街道、通信設施、住房、穿著時上、家用電器、農用機械;可以請教家長,可以查閱圖書資料;可以采訪當?shù)氐拿?,當然的有禮貌。
3、對觀察、采訪、搜集的各種資料,分門別類進行選擇和整理。
四、學生分小組,利用課余時間活動。準備下節(jié)課交流。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四
1、指導學生大體了解諺語的意思。誦讀、背誦諺語,不斷積累語言。
2、輔導學生自讀,理解短文內容,教育學生要關愛他人。
3、輔導學生進行聽、說、評的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訓練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訓練要求完成總要求1、2。
訓練過程。
一、導入課題。
二、完成讀讀背背。
2、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學生討論,相機點撥。
火要空心,人要實心。
火心空,有氧氣,才能燒得旺。
人心實,信得過,才能辦成事。不怕有錯,就怕不改過。
人偶爾犯個小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過,小錯不斷,釀成大禍。好事多做,惡事莫為。
好事要多做,壞事千萬不要干。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樹干直,做什么都能用得上,人正直,到哪里都能得到信任。茄子不開虛花,真人不說假話。
茄子開的花,個個會結果,沒有虛花。真誠的人說的都是真話,沒有假話。(這些都是諺語,內容上都是講為人之道,教導人要正直、誠信,多做好事,改正錯事,不做惡事。形式上音韻和諧,言語雋永深刻。)。
4、學生朗讀、背誦這些諺語。
三、完成閱讀。
1、指名讀短文后面的思考題,明確閱讀要求。
2、自讀短文,一邊讀一邊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題。
3、指名朗讀短文。
4、學生提問質疑,教師引導歸納。第一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小問題:財主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得到快樂了嗎?為什么?(回答時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他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所以一個朋友也沒有”、“只好答應老人的條件”及他找到泉水后所想、所說、所做。)。
5、組織交流、討論。
6、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五
一、讀一讀,背一背。
(一)要求:
1.讀對。提示:如查假人之長以補其短的假,字義字音。
2.讀懂。說說讀這些名句,懂得了什么?
3.賞讀。說說你喜歡這些句子什么?
(二)過程:
1.個人讀句、解句。
2.小組交流解句、賞句。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點撥、引導、歸納參考:
a讀懂勸告人從小就要勤奮學習,否則老了后悔已晚;要堅持進步,不能停留;學習只有不斷提出疑問,才能有收獲;要謙虛,要虛心向他人學習才能進步??傊际侵v怎樣做人、怎樣學習的道理。
b賞句含義深刻,對人有益;語言精練,句式整齊;讀來朗朗上口。
4.個人背。
5.小組互背互評。
6.全班齊背。
二、閱讀鵬程萬里。
(一)思考:
1.鵬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它為什么要飛向九萬里以外的地方,你是怎么讀懂的?
2.說說鵬程萬里的意思(先不查工具書,結合課文理解以后再查工具書驗證)。
(二)過程。
1.個人閱讀思考。
2.小組交流探討。
3.指名發(fā)言,全班交流。
點撥、指導、歸納參考:
(1)a鵬是由一條名叫鯤的特別大的'魚變成的;它身體龐大,飛得特別高,特別遠。
b它志在千里,有遠大志向,要飛遍天下,了解世界。
c圍繞問題,掌握文章內容要點,聯(lián)系上下文概括歸納。
(2)結合短問理解鵬程萬里意思為:有遠大志向和前程遠大。(查工具書驗證)。
4.有感情地朗讀。
三、實踐活動。
(1)創(chuàng)辦:班委會號召;自愿書;愛護書,包上皮;輪流擔任管理員;制定借閱制度;推薦新書,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活動。
(2)提高:總結班級圖書角工作,肯定成績,找到問題;制定措施改進工作,完善、提高。
(二)班委會落實這項工作。
四、鞏固練習。
(一)將讀一讀,背一背抄在個人的名言佳句本上。
(二)交流自己抄錄的其他名言佳句。
第二、三課時。
習作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一、閱讀例文習作。
(一)提問:說說讀懂了什么?用序號在書上標出來。
1.寫什么樣的事撒謊;和同學吵嘴,影響團結;錯怪、冤枉了別人。
2.怎么寫這件事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提問:舉學過的課文為例子說說怎樣把事情的經過,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具體。
要寫出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結果。不說空話特別后悔等,要描寫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心情、表情、神態(tài),描寫環(huán)境襯托。
(三)提問:在怎樣寫方面談談你的補充意見。
如,要強調祥略得當。祥寫:為什么后悔和怎么后悔。
(四)小組交流:我寫什么,我怎么寫。
二、完成習作。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六
【教學要求】思想品德要求:教育學生懂得無論他人對自己付出多么微小,我們都應該對他人的付出表示感謝;通過實踐活動,認識規(guī)范用字的重要,培養(yǎng)認真做事的習慣。知識要求:學習成語,會讀、會背,了解它的意思;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練習以《第一次xxx》為題目寫作,要把事情寫清楚,寫出自己的感受。能力要求: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短文的能力和理解全文深刻的句子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選擇作文材料的能力;進行用字情況的調查,培養(yǎng)學生實踐活動的能力。
【重點難點】閱讀短文,理解課文的`內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練習寫《第一次xxx》的作文,要會選材,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組織好實踐活動,寫出調查報告。
【教具準備】常規(guī)。
【教學時間】三課。
第一課時。
一、學習讀讀背背1、自由讀12個成語2、說說成語的意思3、練習背誦。
二、閱讀短文1、自由讀短文,自學生字詞,標出自然段。2、檢查自學情況。3、共同討論文章后的兩個問題。4、感恩節(jié)簡介。5、到了感恩節(jié),你準備送給誰什么禮物?(共同討論再發(fā)言)。
第二課時。
一、習作指導1、審清題意,明確寫作內容和范圍請同學比較《一次xxx》和《第一次xxx》兩個題目有什么不同。一個是一件事的任意一次,后一個題目是限制在第一次的范圍內。2、選好材料。集思廣益說說有什么好的題材,要新穎的、有趣的。3、注意事項:做到寫清楚,應寫個作文提綱,確定寫作順序。在敘事過程中要寫第一次時的心情、感受、要真實。
二、例文參考。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的和要求讀讀實踐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二、活動準備自由組合小組,小組討論調查對象,調查任務,選出小組長。
三、實地調查1、要認真調查,最好做記錄,為寫調查報告準備材料。2、不打擾周圍群眾,不影響調查對象工作,注意安全。
四、集體討論,寫出報告1、會校后召開小組會,討論調查情況和建議。2、由一人執(zhí)筆寫出報告,提交大家補充修改。板書設計: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七
教材分析:
本單元積累運用包括讀背四副對聯(lián)、閱讀短文、習作練習和實踐活動。在讀背對聯(lián)中感受對聯(lián)的有趣和巧妙;所閱讀的短文,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路,充分發(fā)揮想象;這次習作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回憶小學生活,找出自己最難忘的人或事;實踐活動是教學生如何進行調查,在調查中受到環(huán)保教育,在寫調查報告中,復習信或建議書的寫法。
教學目的:
1、在了解大意的基礎上,背誦對聯(lián)。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培養(yǎng)想象能力。
3、以“難忘的……”為題,寫一篇作文。
4、學會做社會調查。
教學課時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背一背。
1、讀一讀,說一說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對聯(lián))。
什么是對聯(lián)?
2、了解對聯(lián)的大意。
(1)第一副對聯(lián)是帶有比喻句的對而句?!皠h繁就簡”對“領異標新”,“三秋樹”對“二月花”。“刪繁就簡”是指去掉一些繁雜的文辭,使文章簡明、精練,“三秋樹”,深秋的樹,黃葉枯枝落了,更顯枝干蒼勁?!邦I異標新”是與眾不同,富有新意,“二月花”指早春的花。這副對聯(lián)可以理解為:文章去掉多余的文辭,簡明、精練就如深秋的樹;與眾不同。富有新意就像二月里的`鮮花一樣獨領風騷。
(2)第二副對聯(lián)是歇后聯(lián)。前文像謎面,后文像謎底?!暗静堇ρ砀副ё?,竹籃提筍母懷兒”用“稻草捆秧”“竹籃提筍”形象的點明父母子女的親密關系。
(3)第三、第四副對聯(lián)描寫了生活中所見的情景,富有情趣,且用字準確、貼切。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先讀,再指名讀,并對易讀破的地方進行指點。
(4)熟讀以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練習背誦。
2、學生進行朗讀并進行背誦。
第二課時。
閱讀短文(一)。
1、學生自讀。
2、分角色朗讀。
3、短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對對聯(lián)。)。
4、乾隆皇帝和紀曉嵐為什么能巧妙的出上聯(lián),對下聯(lián)?
5、理解“花甲”、“古稀”?!皻q月、春秋”都能表示年度。
閱讀短文(二)。
1、學生自讀。
2、分小組讀。
3、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祝枝山和唐伯虎為什么也能巧妙的出上聯(lián),對下聯(lián)?
總結:對對聯(lián),要靠平時對事物的認真觀察思考和廣泛的知識積累。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上題的四副對聯(lián)和故事中的對聯(lián)連起來讀一讀,背一背,進一步感受對聯(lián)的妙趣。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對對子。
第三課時。
一、習作指導。
這次習作練習是以“難忘的……”為題,寫一篇作文。
1、明確要求。
這次作文,讓你選印象最深的一個人、一件事或一堂課等,把它寫成文章。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敘述要有一定的順序。
2、選材要新穎。
當你確定了.寫作對象以后,就要認真地進行選材,要選給你印象最深、最有意義的事來寫。
3、內容要具體。
寫作文時,不僅要寫出誰干什么,還要寫出趕的過程。
4、寫好后認真修改。
5、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互相取長補短。
第四課時。
實踐活動。
這次的實踐活動是學習做一次社會調查。
1、要求:圍繞“我們與周圍環(huán)境“做調查。
2、調查方法和步驟。
(1)訪問有關單位或個人,了解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的情況。
(2)去圖書館或上網查閱有關資料。
(3)整理材料,進行分析。
(4)寫調查報告。說清調查結果,針對問題提出建議。
3、調查的深入擴展。
辦小報、畫圖表,展示調查結果。寫表揚信,宣傳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人好事。寫建議書,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提出保護環(huán)境的建議。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八
這首詞題目是《大柏地》。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縣城北25公里。1929年1月,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領紅軍從井崗山出發(fā),2月10日同追來的國民黨反動軍隊打了一仗,大獲全勝。1933年夏天,毛澤東同志再次經過大柏地,觸景生情,寫下這首詞。
毛主席在這首詞里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大柏地雨后的壯麗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的革命豪情,表達了革命者對戰(zhàn)爭,對美的看法。在革命者的心目中,當年打敗國民黨反動軍隊的一次漂亮仗留下的彈痕,不僅沒有破壞自然界壯麗的景色,而且使壯麗的影色晃得更美,美上加美。
選編這首詞,目的在于讓學生讀讀背背,對毛澤東詩詞多點感性認識。教學時,主要是讓學生熟讀成誦,不必讓學生逐句理解詩句意思。學生如果有興趣,可讓學生試著說全首詞的大概意思,老師稍加指點即可。
二、閱讀。
閱讀的短文是《延安的孩子們》,寫的是當年延安八路軍子弟小學的孩子怎樣讀書的事。短文主要講了5件事:(1)學校課外讀物嚴重不足;(2)孩子們如饑似渴地讀書;(3)師生自己動手做“書”;(4)周恩來伯伯贈書;(5)周恩來伯伯贈書對孩子的激勵。
選編這篇短文,一是擴大閱讀,二是檢測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一道題主要是檢測學生的概括能力;第二道題是檢測學生在閱讀中體驗、感受手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時,應放用讓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在交流時給予適當?shù)闹更c。
學生對哪些內容最感興趣?教學時不要強求一致,要鼓勵個性化閱讀,有的可能對孩子的身世感興趣;有的可能對師生自己動手做“書”感興趣,有的可能對周恩來伯伯贈書感興趣,不管對什么內容有興趣,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就要鼓勵。
三、習作。
漫畫《假文盲》畫的是好多人站在母子上車處等候上車,而一對母子卻被擠到“母子上車處”之外,畫家借此諷刺了不守社會公德的人。
選編這幅漫畫寫作文,目的在于訓練學生觀察、想象、推理的能力和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讀讀作文題目,想想這項作文練習的要求。要讓學生明確,本次作文是通過對漫畫的觀察、思考,體會畫家的用意,并展開聯(lián)想,然后把看法和想法寫下來。
弄清題目要求后的教學大致可分兩個步驟,一是仔細觀察畫面,體會畫家的用意,把自己對漫畫的理解和同學交流;二是從漫畫想開去,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在遵守社會公德方面有什么令人不滿意的地方,要怎樣改進,把自己的見解和同學交流。最后讓學生寫作文,學生寫作文前,教師要提示學生:漫畫的內容,畫家的用意,自己的聯(lián)想都要寫到作文中,但要以有所側重。
四、實踐活動。
本次實踐活動是讓學生選編自己的作文選,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共同商量選編作文選的要求和方法,選編作文選的事主要放在課外。
選編自己的作文選,首先是“選”,選自己喜歡或比較滿意的。其次是“編”,把作文分類,分類方法也可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分,如或按校內校外分類,或按寫人、記事等分類,或按寫實文與想象文分類等。接下來是寫篇“編者的話”放在前面,“編者的話”寫法不要強求一致,可以是介紹作文選中的幾篇文章,可以談自己寫作文的甘苦,也可以上述內容兼而有之,等等。最后是按排列的次序編寫目錄,裝訂成冊。寫“編者的話”是難點,應給以適當指導。裝訂前,可讓學生先把“編者的話”拿出來交流,以便互相啟發(fā),取長補短。
作文選編好后,要拿出來在班里交流或拿給親朋好友看看,然后珍藏。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九
2.完成閱讀,回答課后問題。
3.完成習作,學寫小動物。
4.完成實踐活動,辦手抄報。
重難點、關鍵。
1.完成閱讀。
2.完成習作。
3.完成實踐活動。
課的劃分。
四個課時。
第一課時。
l.積累詞語、運用詞語。
2.完成閱讀,回答課后問題。
教具準備。
青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用一些有關對偶的詩句引入。
1.例: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鴛上青天。
2.找出對子:兩個對一行黃鵬對白鴛鳴對上翠柳對青天。
3.對偶:就是用對稱的字句加強語言效果的一種修辭方式。如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4.今天我們就要積累一些對偶句。
二、學對偶句。
(一)自讀,讀得正確、通順。
(二)找出對子:
第l句: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第2、3句:由學生完成。
(三)讀對偶句,背對偶句。
三、測試積累情況。
1.出上聯(lián):清風明月本無價,(對下聯(lián):近水遙山皆有情。)。
2.出下聯(lián):天連水尾水連天,(對上聯(lián):霧鎖山頭山鎖霧。)。
四、閱讀《蛙》。
(一)自由讀通、讀順。
(二)自由理解文意。
(三)圍繞習題解答。
1.短文主要寫了蛙鳴叫如鼓氣勢宏大的特點。
2.短文表現(xiàn)了作者喜歡聽蛙鳴,喜歡蛙鳴的深沉、偉大,喜歡蛙鳴。
給人帶來豐收的情感。
3.自由談蛙。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對偶句,學了寫蛙的短文,希望大家以后注意觀察生活,多寫好句好文。
六、作業(yè)。
1.背誦對偶句。
2.畫“-”連接下列對偶句,熟讀并背誦。
大漠孤煙直天涯若比鄰。
海內存知己壯士十年歸。
將軍百戰(zhàn)死長河落日圓。
第二課時。
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
動物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蟲、蛙、狗、兔、鳥、魚……),談話引入。
幾乎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小動物,可是要寫好它們,光是喜歡遠遠不夠,我們必須掌握寫小動物的方法。“要把小動物的特點寫出來”,這就是第三單元的作文要求,也是最關鍵的一句話。
二、引導學生抓住小動物的特點。
要達到這個要求,同學們應從那些方面入手呢?(引導學生從以下三方面討論)。
1.從外形表現(xiàn)特點。動物的外形指的是動物的整體及各個組成部分的形與色。一般來說,動物的身體由頭、身、肢、尾、腳等幾個部分組成。不同的動物,身體各部位的特點不同。例如,長頸鹿身體高大,腿和脖子特別長,而大象的身體雖然也很高大,但是比長頸鹿顯得粗笨……即使是同一類動物,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不同的外形特征。
2.從生活習性表現(xiàn)特點。生活習性是動物的本質特征。它包括動物的出生、覓食、吃食、活動、居住,以及在不同季節(jié)的活動規(guī)律等。不同的動物具有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性。如雞一般在陸地上活動,而鴨子則喜歡在水里嬉戲;鴿子能傳遞信息,而一般的鳥類卻沒有這個功能。要寫出動物的特點,就要注意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規(guī)律。
3.從趣事中表現(xiàn)特點。在介紹小動物時,如果只是說外形、講習性,文章就顯得干巴巴的了,必須把外形和習性融合在一件件有趣的故事中。我們學過的寫動物的課文,幾乎都是這樣做的。其實,只要我們真心喜歡某種小動物,并注意觀察它,這些趣事隨手可得。
三、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
1.按以上要求自言自語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2.指名上臺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3.分組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形、習性、趣事等特點。
四、指導寫作。
1.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
2.注意寫出動物的外形、脾氣等特點。
3.注意描寫動物捕食、嬉戲、休息的情況。
4.適當寫出與動物嬉戲的過程。
5.寫作時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
6.注意寫出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五、自由寫作。
第三課時。
一、提出講評要求。
抓住小動物的特點修改作文:
1.從外形表現(xiàn)特點。
2.從生活習性表現(xiàn)特點。
3.從趣事中表現(xiàn)特點。
二、從優(yōu)秀例文中學習寫作小動物的特點。
讓我們看看一位同學是怎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把巴西龜?shù)奶攸c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的吧。
可愛的巴西龜。
我有兩只可愛的巴西龜,是媽媽從黑虎泉邊的花鳥市場買來的。我非常喜歡它們。
巴西龜很小,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它們身上披著灰綠色的“鍇甲”。這“鎧甲”是橢圓形的,分成十四塊,上面還鑲嵌著細細的黃色條紋,好看極了。巴西龜?shù)念^是三角形的,兩只眼睛像兩顆綠豆粒兒,總是滴溜溜地轉。在它們的皮膚上,還分布著許多均勻而又漂亮的綠色線條,就像是京劇演員的臉譜。巴西龜?shù)木栊詷O高,只要輕輕一戳它們的“鎧甲”,它們就會如臨大改,立刻把頭、四肢、尾巴一齊縮進堅硬的“鎧甲”里,等到“平安無事”了,才會小心翼翼地把頭伸出來。
我給兩只巴西龜起了名字:一只叫“聰聰”,一只叫“笨笨”。要說它們的名字,還真有來歷呢。記得有一天放學回來,我逗它們玩兒,玩著玩著,我想起了“龜兔賽跑”的故事。于是,我就安排它倆來了個烏龜賽跑。比賽的時候,我先把它們請到了方桌上,然后讓它們從桌子的一端往另一端爬。它們爬呀爬呀。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爬到桌子的另一端。我正想伸手把它們截住,沒想到其中的一只仍勇往直前,一下子就從桌子上摔下去,摔了個四腳朝天;而另一只則伸長了腦袋,四處張望,然后身子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又往回爬開了。撿起那只摔得一動不動的巴西龜,我又心疼又好笑,就埋怨它說:“你可真笨!你看,你的同伴多聰明呀!”從那以后,這兩只巴西龜就有了名字。
“聰聰”和‘笨笨”都喜歡游泳,每次做完游戲,我都會把它們送回“家”--一只鋪滿細沙的玻璃缸里。別看巴西龜走起路來慢悠悠的,游泳的姿勢卻很優(yōu)美。它們用四肢來劃水,頭也總是昂得高高的,好像在炫耀自己:“瞧,小主人、我游得多棒!”
我最喜歡看“聰聰”和“笨笨”吃東西了,每當我拿著精心切好的肉丁去喂它們時,它們總是伸長脖子先來聞-聞,然后互相交談似的觸觸彼此的腦袋才開始吃。別看它們嘴小,吃起東西來可是狼吞虎咽、能夠把小拇指大的肉丁-下子吞下去呢。
這兩只巴西龜來我家“落戶”,已經有兩個多月了。看著它們-天天地長大,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我非常喜歡我家的這兩只可愛的巴西龜。
三、同桌互評互改作文。
四、修改、謄抄作文。
第四課時。
學習辦手抄報。
教學過程。
一、展示一分手抄報,欣賞、評價。
二、指導做手抄報。
1.擬報名。(參考:《筍芽兒》《環(huán)保衛(wèi)士》〈五環(huán)旗〉〈和平鴿〉……)。
2.編輯:
(1)選刊頭。
(2)選擇與主題有關的圖、文內容。
(3)分欄目。
3.排版:
(1)刊頭位置:報名、主編、出版日期。
(2)欄目位置:橫排版、豎排版、標題及插圖。
(3)裝飾:花邊、版面修整。
三、學生動手做手抄報。
可獨立完成,可合作完成。
四、交流自辦手抄報,學習經驗,取長補短。(另課時完成)。
教學后記: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十
1.歸類復習,鞏固學過的漢字,能根據部首的表意特點進行識記生字。
2.鞏固復習認讀過的生字,能用生字組詞,積累詞語。
3.辨別形近字,能正確的組詞。
4.鞏固感嘆號、問號、句號使用范圍的感知,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能說一句和它們所表達的語氣相同的話。
5.讀一讀,畫一畫,正確使用數(shù)量詞,能夠根據事物選擇合適的數(shù)量詞。
6.朗讀、背誦古詩。讀中感悟中國的文化,朗讀中積累詞語。
7.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及識字量。
重點難點。
1.鞏固復習會認、會寫字詞積累詞語。
2.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
3.能正確使用數(shù)量詞,能夠根據事物選擇合適的數(shù)量詞。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歸類復習,鞏固學過的漢字,能根據部首的表意特點進行識記生字。
2.鞏固復習認讀過的生字,能用生字組詞,積累詞語。
3.辨別形近字,能正確的組詞。
4.鞏固感嘆號、問號、句號使用范圍的感知,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能說一句和它們所表達的語氣相同的話。
5.讀一讀,畫一畫,正確使用數(shù)量詞,能夠根據事物選擇合適的數(shù)量詞。
重點難點。
1.鞏固復習會認、會寫字詞積累詞語。
2.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
3.能正確使用數(shù)量詞,能夠根據事物選擇合適的數(shù)量詞。
教具準備。
相關的字詞卡、掛圖。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讀一讀。
1.出示課文中的三組詞語,學生自由認讀。
2.指名用字組詞。
3.引導學生觀察,每組字的共同點。
4.指名反饋。
5.這些漢字分別與它們的部首有什么關系呢?
6.學生反饋,教師總結,知道根據部首的表意特點進行識記漢字。
二、你還認識我嗎。
1.出示文中的三組詞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讀。
2.讀后,你們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3.學生讀一讀。
4.拓展練習。
三、比一比,組詞語。
1.教師出示相應的辨析組詞。
2.指名認讀。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4.集體反饋后讀。
四、讀一讀,說一說。
小朋友,今天,你們表現(xiàn)得真不錯。接下來,我們來看這道題。
2.學生自由讀句子,明確要求。
3.指名反饋:讀完這些句子,你知道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了嗎?
4.讀例句,知道例句的句式。
5.引導學生觀察句子后的標點后,學生練習說,游戲激勵。
五、讀一讀,畫一畫。
1.學生讀一讀課文中的幾組詞語。
2.動手畫一畫,教師巡視輔導。
3.作品展示。
4.交流感想,談體會。
5.教師適當小結,鼓勵學生多動手畫一畫。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古詩。
2.讀一讀,讀中感悟中國的文化,朗讀中積累詞語。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及識字量。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學習古詩。
(一)復習《所見》,導入新課。
1.全班齊背古詩。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古詩和牧童也關系。(板書課題)。
指導讀好課題。
(二)觀察圖,感知詩的意思。
1.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
(1)牧童的穿著。
(2)牧童在干什么?
(3)地點在哪里?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
(三)讀通古詩。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同桌之間互相檢查讀。
3.指名讀,學生評議。
4.學生讀,教師點評。
5.全班齊讀,小組比賽讀。
(四)指導背誦。
1.學生交流怎樣背誦。
2.指名反饋。
3.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一邊想像畫面的內容,一邊背誦。
4.學生背誦,學習伙伴互相檢查。
5.指名背誦。
二、讀一讀認識對子。
1.教師出示學過的反義詞歌,讓學生讀一讀。
2.今天我們要讀的“讀一讀”句子和反義詞歌很像,它們是反義詞嗎?我們讀讀看看。
3.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4.全班齊讀課文。
5.學生讀后,反饋。
6.教師小結。
三、自主識字。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認讀生字。
2.小組間反饋認讀生字的情況,小組互相學習。
3.指名反饋。
4.以游戲的方式鞏固學生生字的認讀情況。
四、布置作業(yè)。
自己找古詩背誦。
教后感。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十一
教具學具準備:
閱讀提示及對聯(lián)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積累與運用五。
二.學習“讀一讀,背一背”
1.自讀,理解對聯(lián)句意。
2.指讀對聯(lián),討論交流,師生共議對聯(lián)句意。
3.背一背。
三.閱讀。
1.出示閱讀提示。
a.讀兩個小故事,要求把短句讀通順。
b.每段話講的是什么內容?你都弄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
a.指名讀兩個小故事,說說每個小故事各講了什么?
b.通過閱讀,你了解了哪些有關對聯(lián)的知識?
3.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巧對?說出來。
4.同座對對聯(lián)。(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一.談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今天,我們就來個演講比賽,暢談自己的理想。
二.組內演講。
互相補充,評一評誰講得最好,準備班上交流。
三.全班交流。
評一評,誰講得最好?評選“最佳演講者”
四.討論。
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我們該怎么辦?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十二
1、了解帶有比喻特點的詞語,積累詞語;感悟、積累名言名句。
2、能就如何進行有效的勸阻這一話題,展開口語交際活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3、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自主閱讀、感悟,提高閱讀能力。
4、能抓住人物特點,寫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教學重、難點】。
積累詞句;能抓住人物特點,寫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教學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1、搜集帶有如、若、似的詞語,搜集名人名言。2、回憶自己家里的小糾紛。
【教學時間】。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積累詞句,感悟道理。
1、(屏幕顯示詞語)自己讀詞語,要求讀準確、讀流利,不認識的字。
2、看看詞語中帶點的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師小結:這些詞語都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和同桌再讀一讀,交流交流詞語中都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全班交流。
6、想把它們記下來嗎?各種形式朗讀,指導背誦。
7、賽一賽誰背得最多。
8、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學生交流后,屏幕顯示搜集的詞語)學生讀一讀。
9、其實這些詞語的背后還有很多好聽的故事呢(屏幕顯示故事動畫)。學生自己讀《口若懸河》,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口若懸河的意思。
10、你還知道哪些成語的出處或者故事?
11、好詞語能使我們的文章生動具體,名言名句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指引我們怎樣做人。請同學們自己讀語海拾貝中的名句,想想你有些什么收獲。
12、各種形式朗讀。
13、想把它們記下來嗎?指導背誦。
14、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名言?(屏幕顯示搜集的名句)學生自己讀一讀,記一記。
二、調動經驗,交流溝通。
1、家是溫暖的,但有時也會發(fā)生一些小插曲。(屏幕顯示家庭發(fā)生糾紛的場面)。
2、每當家里發(fā)生類似的情況時,你有些什么想法?
3、家和萬事興嘛,誰不想擁有溫馨幸福的家呢?那請同學們回憶自己家庭的小糾紛,每一小組選最難解決的一兩件事,在組內講解清楚,還可以表演表演,商量商量解決的辦法。
4、抽一兩個小組匯報討論的情況。
5、其他同學認真觀察,認真傾聽,可以補充,也可評價。
6、老師根據情況,適當點撥提升。
7、老師小結。
三、抓住典型,學習寫人。
2、在這些人中,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所做的哪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己先說一說。
3、抽學生說,其他同學認真聽,議一議她(他)說的事例怎樣修改會更精彩。
4、自己構思習作,自擬草稿。
5、自讀自改。
6、老師選取幾篇習作,當面評改。
7、小組互評互改。
8、選優(yōu)秀作文全班欣賞。
四、自主閱讀,表達感悟。
1、回憶已學過的閱讀方法。
2、自己讀一讀短文,想想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你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同桌聽一聽嗎?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毛遂自薦的意思。
5、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感受、體會、收獲。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十三
1、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并把這種意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2、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3、能組織好語言,有針對性的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清潔、美麗、舒適的環(huán)境里生活,卻不是每個人都在為美麗的生活環(huán)境而努力。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面臨著很多問題,那么,你想知道我們都面臨著哪些問題嗎?今天,老師先請大家認識一下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二、教學新課。
1、出示錄像:《認識我們的環(huán)境》。
3、同學自由發(fā)言。
5、小組討論、交流。
6、學生推選發(fā)言,大家護評。看哪個小組把情況說得最清楚,提出的建議最可行。
三、拓展活動。
從學生提出的最可行的建議中選出一個,開展一次環(huán)?;顒?。
【板書】。
怎樣保護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
一、認識我們的環(huán)境。
二、周圍現(xiàn)象:垃圾、污水、噪音……。
三、怎樣保護:……。
積累與運用一教案設計參考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背誦格言,積累語匯,培養(yǎng)良好的品格意志,人教第九冊《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3、學習寫半命題作文。
4、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閱讀,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搜集整理信息,寫好作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課前準備:鼓勵學生積極實踐,搜集整理信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背誦格言,積累語匯,培養(yǎng)良好的品格意志。閱讀短文。
教學重點:
閱讀短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背一背格言。
積累語匯,培養(yǎng)良好的品格意志。
二、朗讀《燕子專列》,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第九冊《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
1、學生圍繞問題自學短文,試著解決問題。
2、討論交流:
·讀了這篇短文,你想到些什么?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寫半命題作文。
教學要求:
·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指讀題目要求,明確本次作文的要求。
二、交流談話。
1、你有哪些本領,是怎樣學會的。
2、選擇一件事跟小組的同學說說。
三、學生作文,教師巡視。
四、個別面批,指導差生。
五、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反饋:(總結評比作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實踐活動。
教學要求:
搜集有關家鄉(xiāng)變化的.資料,和同學們交流。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題目,明確要求。
二、鼓勵合作:
·同學們可以結對子,了解家鄉(xiāng)的變化。
三、請家長給予幫助、支持,也可以查閱圖書資料,還可以采訪退休的老人。
四、合作整理、選擇搜集到的資料,包括文字、圖表、照片等。
五、成果交流、展示。
六、把選出的資料分類辦成小報展覽。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