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大全(20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指導學生學習而編制的有關(guān)教學內(nèi)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計劃性文件。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是每位教師需掌握的基本技能。通過閱讀教案范例,可以了解到教學過程的安排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置。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一
    毛主席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他對人類進步做出的巨大的貢獻是永不磨滅的,對于毛主席,我一直懷著最高的崇敬與敬佩。最近,我以無比崇敬的心情讀了毛主席的這篇《改造我們的學習》。
    初讀文章時,只是在感性上欣佩毛主席的文采,因為文章的思路非常清晰,語句非常嚴謹,論據(jù)也非常確鑿。再讀文章時,在理性上對毛主席敏銳的視角、犀利的語言更加贊賞,整篇文章旗幟鮮明的反對資本主義、主觀主義,對他們的批判更是入木三分。故細讀文章時,我不禁對毛主席油然生畏。
    據(jù)查資料所知,這篇著作是一九四一年五月毛主席在延安干部會上所作的一篇重要報告。它對于當時黨內(nèi)存在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這種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傾向進行了分析、批評,這使我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得到極大的提高。
    毛主席先是回憶了這些年來共產(chǎn)黨人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精神和取得的成績。毛主席談到,我黨幼年時期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和對于中國革命的認識是膚淺和貧乏的,而現(xiàn)在我們對于這些的認識是深刻得多。我黨經(jīng)過艱苦的奮斗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jié)合,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也讓我明白到,學習多方面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謂知識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基礎(chǔ)。但是結(jié)合實際,實事求是更為重要。只有豐富的知識與通過調(diào)查研究得到的第一手資料相結(jié)合,才能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際創(chuàng)新,取得更大的成績。
    接著毛主席客觀地指出了黨內(nèi)存在的缺點,并指出必須要糾正這個缺點,否則工作就無法繼續(xù)進行下去。首先毛主席談到黨內(nèi)缺少對國際國內(nèi)現(xiàn)狀的研究。正如毛主席所言,“不注重研究現(xiàn)狀”、“缺乏調(diào)查研究實際狀況的濃厚空氣”、“閉著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滿足于一知半解”。其次是研究中國歷史的氣氛不濃,只知道研究馬列,忘記了自己的祖宗。“不論是近代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國史,在許多黨員心目中還是漆黑一團。許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者也言必稱希臘,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認真研究歷史的空氣也不是濃厚的”。再次就是在學習國際革命經(jīng)驗方面,只知學馬列,不能應(yīng)用于實際,違背了馬列關(guān)于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原則。正如毛主席所言,“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yīng)用”?!爸黄娴匾民R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個別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xiàn)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泵珴蓶|指出,這三個方面“是完全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精神的作風”,“這種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是非常有害的”,“這些都是極壞的作風”,“我們隊伍中確有許多同志被這種作風帶壞了”。許多同志“根據(jù)‘想當然’,就在那里發(fā)號施令”?!皩ψ约旱臍v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馬克思列寧主義教導我們要認真研究情況,從客觀的真實情況出發(fā),而不是從主觀愿望出發(fā)。
    緊接著毛主席便對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第一種是主觀主義的態(tài)度。即對于周圍的環(huán)境不作系統(tǒng)的周密的研究,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而這是毛主席所批判的,他認為這違反了科學,違反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走向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實際統(tǒng)一”這一基本原理的反面:“理論和實際分離”。第二種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就是應(yīng)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認真進行調(diào)查研究,不是單憑熱情去做工作,不能割斷歷史,要實事求是。“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nèi)パ芯?。而這種“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起碼應(yīng)該具備的態(tài)度”。毛澤東強調(diào),要“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要“應(yīng)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對周圍環(huán)境做周密的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和研究”,不“割斷歷史”?!安粏我孟ED就行了,還要懂得中國,不但要懂得外國革命史,還要懂得中國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耙械姆攀?,‘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jié)合起來”。
    更讓我贊賞的是毛澤東同志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他的建設(shè)性建議。首先,他向全黨提出系統(tǒng)地周密地研究周圍環(huán)境的任務(wù)。其次,他認為,對于近百年的中國史,應(yīng)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無組織的狀態(tài)。最后,對于在職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學校的教育,應(yīng)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這三點是毛澤東同志的就事論事的體現(xiàn),是十分值得學習的。
    毛主席著作提出的觀點對我們今天建設(shè)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讓我也受益匪淺。
    我明白了在學習中要注意研究我們所處的現(xiàn)狀。把我們放在世界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中看我們所處位置如何,我們有何優(yōu)勢又有何不足,虛心求學才是正確的。
    我體會到了歷史的重要性。我國近代以來一百多年的歷史由動蕩到穩(wěn)定,由受凌辱到強大,是由于中國共產(chǎn)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jié)合,才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斗爭之路、發(fā)展之路。知史方能后勇,明史方能救國!但是在學習中也要注意研究外國成功的經(jīng)驗。我國要趕上發(fā)達國家必須向先進國家學習,研究他們發(fā)展的歷程學習他們成功的經(jīng)驗。把別人先進的經(jīng)驗、先進的理論與本單位、本部門的工作結(jié)合起來揚長避短博采眾長,使自己提高到新的高度。
    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的根本目的,希望我能通過學習毛澤東同志的《改造我們的學習》,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工作作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將其用于自己的工作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貢獻。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二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環(huán)境的愿望。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多媒體課件。
    兩課時。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出示會認的字詞,檢查認讀情況。(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比讀)。
    2.聽寫會寫的字。
    二、朗讀感悟。
    (一)讀文質(zhì)疑。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懂,用“?”標記。2.學生質(zhì)疑。
    3.教師相機處理,有的問題當場解答,有的問題歸納整理,隨文處理。
    語文備課大師今日用大師明日做大師!
    語文備課大師目錄式免費主題備課平臺!
    (二)逐節(jié)朗讀理解。
    1.小朋友,下面我們帶著問題來讀一讀詩,你最喜歡哪一節(jié),就讀哪一節(jié)。想解決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學生自由讀文)2.你最喜歡哪一節(jié)?(相機學習每節(jié)詩)。
    3.學習第一節(jié)。
    (l)你喜歡這一節(jié),你能讀一讀嗎?(生讀)。
    (2)他讀得怎樣?(師生共同評價,教師指導:“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逼鹨羰婢彛nD稍長;“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讀出高興的感覺。)。
    (3)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相互提醒不足之處。
    (4)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可采取比賽的形式)。
    (5)作者為什么要給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呢?(指名回答)。
    (6)小樹聽到了你們的祝福,快活地笑了。瞧?。úシ牛涸谔柕恼找?,小樹被微風輕輕吹拂著的情景。)(板書:小樹紅紅的太陽)。
    (7)讓我們齊聲把祝福再一次送給小樹吧?。R讀)。
    4.學習第二節(jié)。
    (1)(生:我喜歡第二節(jié))你愿意讀給大家聽嗎?
    (2)師生評價,教師指導;“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闭Z速加快,體現(xiàn)出心情的急切,“畫許多好吃的谷粒”讀出喜悅的感覺。
    (3)還有誰喜歡這一節(jié)?都站起來讀一讀。
    語文備課大師今日用大師明日做大師!
    語文備課大師目錄式免費主題備課平臺!
    地叫著)(板書:小鳥好吃的谷粒)。
    (5)分男女比賽讀這一節(jié)。
    5.學習第三節(jié)。
    (1)(生:我喜歡第三節(jié))請你讀一讀這一節(jié)。
    (2)老師范讀:老師也很喜歡這一節(jié),我也來讀一讀。
    (3)和同桌比賽讀。
    (4)自由推薦同桌讀。
    (5)作者為什么要給西西畫一雙好腿呢?(指名回答)(板書:西西一雙好退)。
    (6)你想,看看西西擁有一雙好腿的樣子嗎?跪魷“背景;)。
    (7)男生齊讀。
    6.指導背誦,.
    (1)熟讀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試著背一臂。
    (2)指名背誦。
    (3)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記這一節(jié)的嗎?
    (4)誰還用了什么方法記哪一節(jié)?
    (5)同桌互背。
    (6)回家給家長聽。
    三、拓展思維。
    1.出示第四節(jié)“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
    2.指導朗讀:聲音由重到輕,語速由快到慢。
    語文備課大師今日用大師明日做大師!
    語文備課大師目錄式免費主題備課平臺!
    3.回顧課文,假如作者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他要畫什么呢?出示: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
    4.齊讀。
    5.你喜歡作者的這些愿望嗎?為什么?
    6.假如你也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畫什么呢?
    出示句式:我要給________。
    7.學生說話練習。
    例:(1)我要給自己畫一對翅膀,讓我飛向藍天。
    (2)我要給缺水的地方畫好多水,那里就不缺水了。
    (3)我要給祖國的大地上畫上更多的樹……。
    8.師:大家有這么多美好的愿望,我相信這些美好的愿望都能變成現(xiàn)實。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三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jié)合的二十年。如果我們回想一下,我黨在幼年時期,我們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和對于中國革命的認識是何等膚淺,何等貧乏,則現(xiàn)在我們對于這些認識是深刻得多,豐富得多了。災(zāi)難深重的中華民族,一百年來,其優(yōu)秀人物奮斗犧牲,前仆后繼,摸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最好的真理,作為解放我們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國共產(chǎn)黨則是拿起這個武器的倡導者、宣傳者和組織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jīng)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jié)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谷諔?zhàn)爭以來,我黨根據(j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戰(zhàn)爭的具體實踐,研究今天的中國的世界,是進一步了,研究中國歷史也有某些開始。所有這些,都是很好的現(xiàn)象。
    但是我們還是有缺點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缺點。據(jù)我看來,如果不糾正這類缺點,就無法使我們的工作更進一步,就無法使我們在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jié)合的偉大事業(yè)中更進一步。
    首先來說研究現(xiàn)狀。像我黨這樣一個大政黨,雖則對于國內(nèi)和國際的現(xiàn)狀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績,但是對于國內(nèi)和國際的各方面,對于國內(nèi)和國際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們所收集的材料還是零碎的,我們的研究工作還是沒有系統(tǒng)的。二十年來,一般地說,我們并沒有對于上述各方面作過系統(tǒng)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調(diào)查研究客觀實際狀況的濃厚空氣?!伴]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這種完全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精神的作風,還在我黨許多同志中繼續(xù)存在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教導我們高瞻遠矚地研究情況,從客觀的真實的情況出發(fā),而不是從主觀的愿望出發(fā);我們的許多同志卻直接違反這一真理。
    其次來說研究歷史。雖則有少數(shù)黨員和少數(shù)黨的同情者曾經(jīng)進行了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組織地進行過。不論是近百年和古代的中國史,在許多黨員的心目中還是漆黑一團。許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者也是言必稱希臘,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認真地研究現(xiàn)狀的空氣是不濃厚的,認真地研究歷史的空氣也是不濃厚的。
    其次說到學習國際的革命經(jīng)驗,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許多同志的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似乎并不是為了革命實踐的需要,而是為了單純的學習。所以雖然讀了,但是消化不了。只會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個別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xiàn)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這種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別是對于中級以上的干部,害處更大。
    上面我說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現(xiàn)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yīng)用。這些都是極壞的作風。這種作風傳播出去,害了我們的許多同志。
    對于自己的歷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特別重要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和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經(jīng)濟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軍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簡直還沒有人認真動手去研究。有些人對于自己的東西既無知識,于是剩下了希臘和外國故事,也是可憐得很,從外國故紙堆中零星地撿來的。
    幾十年,很多留學生都犯過這種毛病。他們從歐美日本回來,只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他們起了留聲機的作用,忘記了自己認識新鮮事物和創(chuàng)造新鮮事物的責任。這種毛病,也傳染給了共產(chǎn)黨。
    我們學的是馬克思主義,但是我們中的許多人,他們學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是直接違反馬克思主義的。這就是說,違背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所諄諄告誡人們的一條基本原則:理論和實際統(tǒng)一。他們既然違背了這條原則,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條相反的原則:理論和實際分離。在學校的教育中,在在職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教經(jīng)濟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經(jīng)濟的特點,教政治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策略,教軍事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適合中國特點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shù),諸如此類。其結(jié)果,謬種流傳,誤人不淺。在延安辦學了,到富縣就不能應(yīng)用。經(jīng)濟學教授不能解釋邊幣和法幣,當然學生也不能解釋。這樣一來,就在許多學生中造成一種反常的心理,對中國問題反而無興趣,對黨的批示反而不重視,他們一心向往的,就從先生那里學來的據(jù)說是萬古不變的教條。(1)。
    當然,上面我所說的是我們黨里的極壞的典型,不是說普遍如此。但是確實存在著這種典型,而且為數(shù)相當?shù)囟?,為害相當?shù)卮?,不可等閑視之的。
    為了反復地說明這個意思,我想將兩種互相對立的態(tài)度對照地講一下。
    第一種:主觀主義的態(tài)度。
    在這種態(tài)度下,就是對周圍環(huán)境不做系統(tǒng)的周密的研究,單憑主觀熱情地工作,對于中國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這種態(tài)度下,就是割斷歷史,只懂得希臘,不懂得中國,對于中國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團。在這種態(tài)度下,就是抽象地無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不是為了要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策略問題而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那里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而是為了單純地學理論而去學理論。不是有的放矢,而是無的放矢。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教導我們說:應(yīng)當從客觀存在著的實際事物出發(fā),從其中引出規(guī)律,作為我們行動的向?qū)?。為此目的,就要像馬克思所說的詳細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學地分析和綜合的研究。我們的許多人卻是相反,不去這樣做。其中許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們對于研究今天的中國的昨天的中國一概無興趣,只把興趣放在脫離實際的空洞的“理論”研究上。許多人是做實際上工作的,他們也不注意客觀情況的研究,往往單憑熱情,把感想當政策。這兩種人都憑主觀,忽視客觀實際事物的存在?;蜃髦v演,則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則夸夸其談的一大篇。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華而不實,脆而不堅。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欽差大臣”滿天飛。這就是我們隊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風。這種作風,拿了律已,則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傊?,這種反科學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主觀主義的方法,是共產(chǎn)黨的大敵,是工人階級的大敵,是人民的大敵,是民族的大敵,是黨性不純的一種表現(xiàn)。大敵當前,我們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觀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才會抬頭,黨性才會鞏固,革命才會勝利。我們應(yīng)當說,沒有科學的態(tài)度,即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tǒng)一的態(tài)度,就叫做沒有黨性,或叫做黨性不完全。
    有一副對子,是替這種人畫像的。那對子說:“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睂τ跊]有科學態(tài)度的人,對于只知背誦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詞句的人,對于徒有虛名并無實學的人,你們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診治自己的毛病的話,我勸他把這副對子記下來;或者再勇敢一點,把它貼在自己房子里的墻壁上。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科學,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任何一點調(diào)皮都是不行的。我們還是老實一點吧!
    第二種: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
    在這種態(tài)度下,就是應(yīng)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對周圍環(huán)境作系統(tǒng)的周密的調(diào)查和研究。不是單憑熱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說的那樣:把革命氣概和實際精神結(jié)合起來。在這種態(tài)度下,就是不要割斷歷史。不單是懂得希臘就行了,還要懂得中國;不但要懂得外國革命史,還要懂得中國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在這種態(tài)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jié)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這種態(tài)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tài)度?!暗摹本褪侵袊锩笆浮本褪邱R克思列寧主義。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人所以要找這根“矢”,就是為了要射中國革命和東方革命這個“的”的。這種態(tài)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皩嵤隆本褪强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nèi)パ芯俊N覀円獜膰鴥?nèi)外、省內(nèi)外、縣內(nèi)外、區(qū)內(nèi)外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guī)律性,那找出周圍事變的內(nèi)部聯(lián)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qū)?。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象,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jié)論。這種結(jié)論,不是甲乙丙丁的現(xiàn)象羅列,也不是夸夸其談的濫調(diào)文章,而是科學的結(jié)論。這種態(tài)度,有實事求是之意,無嘩眾取寵之心。這種態(tài)度,就是黨性的表現(xiàn),就是理論和實際統(tǒng)一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風。這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起碼應(yīng)該具備的態(tài)度。如果有了這種態(tài)度,那就既不是“頭重腳輕根底淺”,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依據(jù)上述意見,我有下列提議:
    (一)向全黨提出系統(tǒng)地周密地研究周圍環(huán)境的任務(wù)。依據(j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對敵友我三方的經(jīng)濟、財政、政治、軍事、文化、黨務(wù)各方面的動態(tài)進行詳細的調(diào)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應(yīng)有的的和必要的結(jié)論。為此目的,就要引導同志們的眼光向著這種實際事物的調(diào)查和研究。就要使同志們懂得,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機關(guān)的基本任務(wù),就在于了解情況和掌握政策兩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謂認識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謂改造世界。就要使同志們懂得,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夸夸其談地亂說一頓和一二三四的現(xiàn)象羅列,都是無用的。例如關(guān)于宣傳工作,如果不了解敵友我三方的宣傳狀況,我們就無法正確地決定我們的宣傳政策。任何一個部門的工作,都必須先有情況的了解,然后才會有好的處理。在全黨推行調(diào)查研究的計劃,是轉(zhuǎn)變黨的作風的基礎(chǔ)一環(huán)。
    (二)對于近百年的中國史,應(yīng)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無組織的狀態(tài)。應(yīng)先作經(jīng)濟史、政治史、軍事史、文化史幾個部門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綜合的研究。
    (三)對于在職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學校的教育,應(yīng)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又應(yīng)以《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布)歷史簡要讀本》為中心的材料?!短K聯(lián)共產(chǎn)黨(布)歷史簡要讀本》是一百年來全世界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最高的綜合和總結(jié),是理論和實際結(jié)合的典型,在全世界還只有這一個完全的典型。我們看列寧、斯大林他們是如何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蘇聯(lián)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jié)合又從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就可以知道我們在中國是應(yīng)該如何地工作了。
    我們走過了許多彎路。但是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在如此生動豐富的中國革命環(huán)境和世界革命環(huán)境中,我們在學習問題上的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的結(jié)果。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四
    2、能說出兩個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議論不休’造句。
    3、初步學會預(yù)習課文時提出不懂的問題和詞句。
    4、懂得詩歌所啟示的敢于提出問題的道理。
    1、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鼓勵學生在預(yù)習時敢于提出不懂的問題。
    2、理解‘議論不休“的意思并造句。
    (一)初學課文,提出預(yù)習要求。
    1、輕讀課文,自學生字和新詞,把容易讀錯寫錯的詞劃出來。
    2、不理解的字,難理解的用“~“標出。劃出渴望內(nèi)中的兩個比喻句。
    (二)檢查預(yù)習情況。
    1、文中哪幾節(jié)寫我?哪幾節(jié)寫學習委員?
    (三)學習1——4節(jié)。
    1、集體朗讀1——4節(jié)。
    2、說說“永久、議論不休”的意思,用“議論不休”造句。
    3、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第二節(jié)的比喻句的意思。
    4、討論“猶豫”什么意思?說說我不敢舉手的原因是什么?
    5、同桌討論后慨括a怕全班只有我不懂,一個人孤零零舉手都難為情;b怕老師說我笨讓老師永遠留一個壞印象多不好;c怕同學哄堂大笑,背后議論不休。
    6、朗讀指導。
    7、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四)作業(yè)。
    1、帶生字的詞抄3遍。
    (一)復習檢查。
    1、抽讀。
    2、說說我猶豫的3個原因。
    (二)學習課文5——7節(jié)自學要求。
    1、“瞅”什么意思?說說和它意思相近的詞。
    2、說說比喻句“老師夸她像大海上勇敢的水手”的意思。
    3、“水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把學習委員不作水手?
    4、老師夸學習委員像大海上勇敢的水手,我是怎么想的?
    (三)學習課文第8節(jié)。
    1、朗讀第八節(jié)。
    2、“緣由是”是什么意思?我和學習委員臉紅的原因各是什么?
    3、總結(jié)全文。
    (五)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我學習委員猶豫不決高高舉手一葉孤舟勇敢的水手懊悔、難為情高興、激動。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五
    1.識記理解“嘩眾取寵”“欽差大臣”“謬種流傳”等詞語,學習辨析成語中語素的意義。
    2.分析運用。
    (1)議論文段落層次的安排,段落的展開。
    (2)議論語言的準確性與生動性。
    (3)學習辨證分析的方法。
    3.提高學生對理論聯(lián)系實際重要性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學風。
    〖教學設(shè)想〗。
    這個單元是高四冊的一個重點單元,議論文的學習如何深入,如何體現(xiàn)與初中議論文教學的不同,如何突破論證方法.論點論據(jù)這一刻板程式,我想高二的議論文教學應(yīng)更注重于作者觀點的形成和觀點的表達,側(cè)重于思維的訓練,在讀寫中要突出對議論文的“格“的突破,即議論文并不是死板的三段論式,也不是就只能是板起臉來說大道理,更不只是名言事例的堆砌,而是一種表達人們的理性認識的一種文體,同樣具有無限的變化。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預(yù)習檢查。
    1.課后練習五。
    總結(jié):注意辨析語素在成語中的意義,不要望文生義。
    2.這篇文章是針對什么情況而寫的?
    理解議論文的針對性。
    二.快速閱讀。
    (一)要求:理清作者基本的觀點與論證思路,初步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擬出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提綱。
    (二)快速閱讀檢測。
    1.全文中心論點是什么?
    2.分點列出作者認為要改造的理由。
    3.如果不改造會怎樣?
    4.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舉例說明。
    5.你認為本文在論證的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三.精讀訓練一。
    1.第二段共七句話,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中心句是?
    2.作者是如何展開論述這一中心句的,用什么材料,請概括。
    3.文段中有哪些表示材料安排順序的標志性的詞語。
    4.文中“深刻”與“豐富”兩詞是否可以互換,為什么?
    5.概括這一段的大意。
    四.精讀二。
    1.“我們還是有缺點的”缺點指什么?有哪些表現(xiàn)?
    2.第七自然段的作用是?
    3.“我們隊伍中確有許多同志被這種作風帶壞了”壞成怎樣?有幾種類型?
    五.精讀三。
    2.試分析“在這種態(tài)度下......而是無敵放夭”的句群的結(jié)構(gòu)。
    3.文中引用對聯(lián)的作用是?
    六.總結(jié)性討論。
    1.討論本文的論證方法。
    完善板書提綱。
    2.討論本文語言特點(課后練習四)。
    本文語言的生動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參考角度:
    a.善于使用口語和富于表現(xiàn)力的成語。
    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主觀主義者不注重調(diào)查。
    言必稱希臘對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主觀主義者不注重研究歷史。
    粗枝大葉夸夸其談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不細心調(diào)查,空談理論。
    b.靈活運用文言詞語,古為今用。
    無實事求是之心有嘩眾取寵之意等閑視之。
    c.運用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增強論證效果。
    留聲機--一切照搬外國。
    欽差大臣---不了解實際,亂發(fā)號施令等。
    七.作業(yè)布置。
    第一課時:完成練習冊a。
    第二課時針對我們學習中存在的某一問題,寫一段話進行分析(300字左右)。
    八.板書設(shè)計。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六
    二、閱讀課文。
    由學生在課上自讀,批劃重點,教師可作如下提示:
    1.本文作為一個報告是由前言和四個部分(采用“分段標號”的形式)組成,請給四個部分各加一個恰當?shù)臉祟},用一個詞、或一個詞組、或一句話,要求簡明扼要。
    2.本文作為一篇議/論文,又可以找到基本的結(jié)構(gòu)形式,即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jié)論)三個大的組成部分。請按三大塊列一個簡要提綱。
    3.本文有一個重要論點“理論和實際的統(tǒng)一”貫串全文,成為連結(jié)全文的中心線索。這一論點和全文的中心論題(也可以叫論點)是什么關(guān)系呢?這一論點是怎樣將全文的各部分材料連結(jié)起來的呢?邊閱讀邊思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可用15至20分鐘讓學生自讀作答。
    三、論證結(jié)構(gòu)。
    按照上述提示,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先讓學生回答,然后加以比較,教師最后講評歸納。
    1.本文四個部分的概括。
    本文四個部分如加一標題,應(yīng)當怎樣概括呢?
    提示:這種概括,是為了濃縮每一部分所論述的問題,應(yīng)該是越簡練、越明確、越貼近課文越好,不必另起爐灶搬用名詞術(shù)語來概括,最好是摘引原文原句或原詞,能用一個詞決不用一個詞組,能用一個詞組決不用一個句子。
    根據(jù)這個原則,以下面的概括為好:
    第一部分,進步和成績。
    第二部分,缺點。
    第三部分,兩種對立的態(tài)度。
    第四部分,具體建議。
    當然,這不是唯一的概括,允許有學生不同的概括方式,如按實質(zhì)性概括,以下的答案也未嘗不可:
    第一部分,理論和實踐日益結(jié)合的二十年。
    第二部分,理論和實際脫離的三大缺點。
    第三部分,兩種不同學風的比較。
    第四部分,轉(zhuǎn)變學風的具體提議。
    2.本文論證結(jié)構(gòu)。
    本文符合一般議/論文的結(jié)構(gòu)模式,如按“三段式”來劃分,應(yīng)該是怎樣的形式呢?
    提示:一般地說,本文的論證結(jié)構(gòu)可以這樣表示:
    引論――前言(提出中心論點)。
    本論――第一、二、三部分(具體論證)。
    結(jié)論――第四部分(結(jié)論)。
    3.對本文結(jié)構(gòu)形式的認識。
    本文具有雙重身分,一是報告,一是議/論文。作為動員報告,分成四個部分是明確、具體而又實際的,這就是前一個行文的結(jié)構(gòu);作為議/論文,它又符合“三段式”論證方式,同樣可以找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證過程,這就是后一個論證結(jié)構(gòu)。
    由此可見,兩種不同的概括方式是從兩個不同的側(cè)面來觀察分析的。
    究竟哪一個好呢?當然是前一個好。在一般情況下,還是應(yīng)該按照作者的行文,去提煉其結(jié)構(gòu)形式,這樣貼近原文,清楚明確。
    后一個是把文章的內(nèi)容層次強塞進“三段式”的套子里。從三段式來看,倒很工整;但從文章本身的形式看,就被支解得很不像樣子。引論只一句話,只有中心論題,并無“引”言;本論和結(jié)論把四個平列的部分分割了,結(jié)尾和開頭也很難呼應(yīng)。我們?yōu)槭裁匆@樣做呢?主要是從學習的角度,從體會論證結(jié)構(gòu)的角度來加以分析。這樣做的結(jié)果,我們可以看到:任何議/論文都脫離不了議/論文的一般模式、即“三段式”;但任何一篇具體的議/論文又有其獨特的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就像前人比喻過的那樣,凡人均有五官,但每人的五官都沒有一個相同的。我們學習的任務(wù),不僅要找到那個一般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辨析出其基本模式的不同“變型”。
    4.對本文思路的探索。
    “理論和實際的統(tǒng)一”這一基本觀點在文中處在什么地位?起的什么作用?是中心論點呢,還是理論論據(jù)?它是怎樣連結(jié)全文、又貫串全文的?這些問題弄清楚了,對本文的思路和行文的結(jié)構(gòu)形式就會有深層的了解。
    引導讓學生討論這些問題,教師暫不解答并.總結(jié),可以作為本節(jié)課的作業(yè)留給學生進一步思考。
    四、布置作業(yè)。
    1.對本文思路的探索,作書面準備。
    2.做課后練習二。
    本節(jié)課板書設(shè)計: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七
    1.掌握議論文的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jié)論)的“三段式”邏輯思路和論證結(jié)構(gòu)。
    重點學習運用在對比中褒貶分明的論證方法。
    2.學習運用在對比中褒貶分明的論證方法。
    難點學習準確、嚴謹、生動、活潑的語言。
    3.學習準確、嚴謹、生動、活潑的語言。
    教法講讀法。
    4.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作風。
    教具小黑板。
    達標步驟讀--議--講。
    本節(jié)知識點學習運用在對比中褒貶分明的論證方法。
    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學生活動。
    一.導語設(shè)計:
    師:上節(jié)課我們用提煉論點、加小標題及縮寫的方法整體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本文的邏輯思路、論證結(jié)構(gòu)、對比論證方法,還要揣摩語言。
    學生讀課文,揣摩課文語言。
    二.研習課文。
    1.理清課文思路、結(jié)構(gòu),揣摩語言,學習對比論證。
    師:一般議論文,在邏輯上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論證結(jié)構(gòu)上又可分為:引論本論結(jié)論。大家看本文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思路和結(jié)構(gòu)的`?生:開篇提出問題,是“引論”;一二三部分是分析問題,屬“本論”;第四部分是解決問題,是“結(jié)論”。師:對。
    先看第一部分“進步與成績”。本部分共7句話,第1句話是個長單句,怎樣劃分主謂賓?生:二十年(主),就是(謂)……二十年(賓)。師:單看“主、謂、賓”好象是個簡單的重復判斷,所以其修飾成分不容忽視。齊讀第一句。生:(齊讀)。師:第1句暗含了全文的中心論點,其中哪個詞用得特別精確?生:日益。師:如果去掉“日益”可以嗎?生:不行?!叭找妗闭f明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的“結(jié)合”是逐步的,一天比一天好,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師:對,不是程度很高,而是一天比一天進步。第1句話提綱挈領(lǐng),肯定成績,齊讀第2句。生:(齊讀)。師:哪幾種給準確、有力?生:“何等膚淺”“何等貧乏””“深刻得多”“豐富得多”。1。理清課文思路、結(jié)構(gòu),揣摩語言。2。學習對比論證。3。學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并討論、研究。
    師:第二部分,由成績轉(zhuǎn)入談“缺點”,主要談了三方面:不注重研究現(xiàn)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列主義的應(yīng)用,這些都是理論脫離實際的現(xiàn)象。
    (第二部分的學習可以從略,將精力放在重點第三部分上。)。
    師:第三部分“兩種對立態(tài)度”。本部分是全文的重點、精華:提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實事求是”原則。文中“這個意思”指什么?生:指上文談到的存在的“缺點”。師:既然上文已談到諸多“缺點”。這里為什么還要反復說明?是簡單重復嗎?生:不是簡單重復,而是在對比中強化論證,使之更充分深入。師:是的。第二部分只是談了黨內(nèi)存在的缺點和現(xiàn)象,還沒有深入挖掘這些缺點及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和危害。第三部分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上升到理論高度加以剖析。又將主觀主義分為“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特別是用“對比論證”將主觀主義學風與馬列主義學風對舉,黑白分明,是非益彰,旗幟鮮明,突出了“改造我們學習”的重要性、迫切性。這一部分精彩語段迭出,多用對偶、排比、層遞等修辭,整散結(jié)合,讀來鏗鏘有力,酣暢淋漓,氣勢奪人。請一位同學朗讀“這兩種人都憑主觀……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鄙海ㄗx)。師:這幅對子形象地刻畫了哪類人?生:只會背誦馬列主義教條,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徒有虛名,而無實學的主觀主義者。師:是的。要把這幅對子會背會寫。寫議論文,最難的是見解上的創(chuàng)新。本文最大的創(chuàng)新就是提出了著名的“實事求是”原則。請一位同學讀:“這種態(tài)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tài)度。‘的’就是中國革命……‘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nèi)パ芯??!鄙海ㄗx)。師:“實事求是”,語出《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原注為“務(wù)得事實,每求真是”。毛澤東的貢獻并不在于對這個詞作了現(xiàn)代化的通俗解釋,而在于把它提出來作為一個普遍性的原則。最初是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來作為學習態(tài)度的最高原則,后來又進一步發(fā)展為思想和行為的原則(鄧小平又把“實事求是”發(fā)展為黨和國家制訂政策的基本出發(fā)點)??梢哉f,“實事求是”就是務(wù)實精神,是本文的主旨精神和靈魂。提出“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就是給全黨改造學風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1。學生思考:文中“這個意思”指什么?
    2。請一位同學朗讀“這兩種人都憑主觀……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BR>    結(jié)合鄧小平的《講講實事求是》一文,對照閱讀會有更深的認識。鄧文中反復強調(diào)這一原則,并有了新的發(fā)展。也提到延安整風運動和毛澤東的三個報告,其中就有《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齊背毛澤東對“實事求是”的解釋。生:(齊背)。師:第三部是“分析問題(本論)”中的重要部分,大家將此部分散讀一遍。生:(散讀)。
    將此部分散讀一遍。生:(散讀)。
    3.布置作業(yè)。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八
    1.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讀寫。
    2.運用瀏覽和精讀的方法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鳥是恐龍變的”這一假說是如何得到證明的,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并能用其中的詞語寫一段話。
    1. 齊讀課題,圍繞課題,你想到哪些問題?(介紹恐龍的相關(guān)知識)
    2. 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然后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發(fā)生的事情。
    指名朗讀第1段。想想季強的什么學說震驚了全世界?為什么會震驚全世界?
    1. “從這一年開始,在演化科研領(lǐng)域,科學家們心悅誠服地將心中的大師做了這樣的排列:赫胥黎—奧斯特隆—季強。”
    2. 勾畫出寫赫胥黎、奧斯特隆觀點的語句,說說第二部分介紹的是什么。自己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 第三部分: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理解季強獲得證據(jù)、確認證據(jù)、發(fā)表文章、引起爭論、鑒定證明的過程。從文章的字里行間體會科學家孜孜不倦、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農(nóng)民拿來的化石有什么特點?這與“龍鳥之爭”有什么關(guān)系?
    從“經(jīng)過多次實地考察”等詞句中,你能體會出什么? 我們再輕聲讀課文第二部分,把描寫科學家認真思索、執(zhí)著探索的詞句勾畫出來,多讀幾遍去體會。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交流自己獨特的體會。
    引導學生讀最后部分??茖W家取得了這樣令人激動不已的成功,回顧過去,他們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冷嘲熱諷,在100多年里前赴后繼、不懈追求,終于取得了成功。讀這一部分,你會和科學家們一起激動、一樣快樂。在讀、悟的基礎(chǔ)上,啟發(fā)學生充分談自己的看法,談自己的感受。教師適當點撥,啟發(fā)學生交流自己獲得的啟迪。
    此時,你想對科學家說些什么呢?寫一寫。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九
    1、指導同學運用節(jié)奏連接的初步知識,選擇通順、流暢的節(jié)奏連接方式。
    2、復習鞏固3/4拍的含義,了解三拍子的指揮圖式以和強弱規(guī)律。
    復習鞏固3/4拍的含義,了解三拍子的指揮圖式以和強弱規(guī)律。
    選擇節(jié)奏。
    錄音機、磁帶。
    一、發(fā)聲練習,同前節(jié)。
    二、檢查復習:
    1、請同學們齊唱《報春》。
    2、請同學們兩人一組互相提問:3/4拍含義、強弱規(guī)律和三拍子指揮圖式。
    3、集體演唱報春,一局部用樂器伴奏,一局部打三拍子(注意要體現(xiàn)出強弱規(guī)律)。
    三、綜合訓練。
    1、請同學分別視唱第一題的兩條旋律。
    然后分組作兩條旋律,每組派出代表將本組做出的題目寫在黑板上,看那組做得又正確又好。
    教師做評委。
    2、請同學們分別拍擊第二題的兩條旋律,仍然按兩組作競賽的形式,看哪一組排列的節(jié)奏比較合理,又準確。
    四、欣賞《纜車》。
    1、同學們,你們都做過纜車嗎?請同學說說纜車是什么樣子的?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纜車》。
    教師簡介:《纜車》又名《弗尼古利-弗尼古拉》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現(xiàn)代歌曲,它以樂觀灑脫、粗曠熱情的情緒和風格贏得人們的喜愛,流傳于世界各地。歌曲表示了乘坐在登山纜車上的旅游者們歡樂興奮的心情。歌中所唱的“弗尼古利-弗尼古拉”系模仿纜車在纜繩上滑動的聲音。
    2、初聽樂曲,請同學說說這首歌曲和《我們的田野》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3、復聽樂曲。
    總結(jié)這首樂曲的速度、力度、和節(jié)奏。完成聽聽想想。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十
    1.掌握本文“三段式”論證結(jié)構(gòu)的特有形式。
    2.學習本文對比論證及其它多種論證方法的運用。
    3.體會并學習本文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
    4.認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風。
    教學設(shè)想。
    本文雖是一篇講讀課文,但學生一看就懂,沒有什么內(nèi)容和語言上的障礙,故教學時應(yīng)以學生自學為主,讓學生在高中議/論文學習的基礎(chǔ)上,自行分析論證的思路和結(jié)構(gòu),從學生分析的正誤、優(yōu)劣中,教師加以點撥。論證方法和語言運用也完全可以由學生自己分析、吸收。教師的任務(wù)是安排進度、適當講解背景、提示問題、重點評述;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質(zhì)疑,引發(fā)興趣,以達到引導學生深入領(lǐng)會課文,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課文背景。
    2.熟悉課文。
    3.按“三段式”分析課文結(jié)構(gòu)。
    教學過程。
    一、關(guān)于課文。
    1.本文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干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
    2.本文是1941年延安整風運動的重要學習文件。
    3.延安整風是對過去幾次“左”右傾機會主義的清算。
    4.整風運動的內(nèi)容主要是“整頓三風”,即:
    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
    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
    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當時,毛澤東同志作了三個動員報告: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十一
    1、你認為學習一篇課文,首先要做什么?(讀書,把書讀好)。
    2、學生自由認認真真地讀課文。
    1、解題:題目中的“這”指xxx,“我”指xxx。
    2、誰來介紹一下居里夫人。
    (世界著名的女科學家,波蘭人,在德國工作,發(fā)現(xiàn)了鐳元素,制造用的,兩次獲諾貝爾獎等)。
    3、誰來介紹一下老婦人。
    (白發(fā)蒼蒼,坐在輪椅上)。
    1、文中還有什么東西很重要?(板書:鮮花)。
    有多少鮮花?板書:一大束。
    比較:一大束與一束、一朵。
    2、形成板書:把一大束鮮花獻給。
    3、練習:
    人們把一大束鮮花獻給居里夫人,是因為xx。
    讀第2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人們對居里夫人的尊敬?
    討論、朗讀指導與練習。
    4、練習:
    居里夫人又把一大束鮮花獻給老婦人,是因為xxx。
    讀第3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居里夫人對老婦人的尊敬?
    討論、朗讀。
    5、有感情朗讀第2、3自然段。
    1、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
    2、學習第1句“這位老婦人是誰?”
    (1)這是什么句?
    (2)應(yīng)該怎么讀?朗讀練習。
    (3)誰在問?
    (4)人們?yōu)槭裁催@樣問?
    板書:人們想:xxx。
    3、居里夫人怎么說?深情什么意思?
    有感情地朗讀居里夫人的話。
    4、學習第3句。
    (1)重點詞是哪一個?“肅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說明“肅然起敬”?
    (2)誰對誰https:///肅然起敬?(人們對老婦人和居里夫人)。
    (3)練習:
    全場的人對老婦人肅然起敬,是因為xx。
    全場的人對居里夫人肅然起敬,是因為xxx。
    5、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
    1、你覺得居里夫人是怎樣的人,她哪一點最值得我們學習?(成名后仍不忘小學老師)。
    2、你能這樣做嗎?
    3、練習:
    (1)今天,你是我小學的老師。
    (2)明天,你xx是我的老師。
    (3)10年后,你xx是我的老師。
    (4)不管何時何地,你xx是我的老師。
    六、課堂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本第4、5、6、7題。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十二
    關(guān)于“陽光”的含義,網(wǎng)友們有頗多的討論,到底怎么講?講到什么程度?“黨和人民對少年兒童的關(guān)懷”對剛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很遙遠。
    本著“適度講授,達成目標”的原則,我這樣處理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同學們,陽光灑在海面上,照在我們身上,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生:溫暖。
    生:幸福。
    師:你還在什么時候也感到了溫暖和幸福?
    生:生日吃蛋糕的時候。
    生:新年穿新衣。假日游泳、下棋。
    生:熱愛美好的生活。
    生:感激黨和祖國。
    師:陽光灑在海面上,也溫暖了我們的心。這陽光多像黨和人民對少年兒童的關(guān)懷啊!讓我們懷著愉快和感激來讀這段文字。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聽得非常認真,小臉顯得非常嚴肅,身體坐得筆直,他們被我的講述打動了,內(nèi)心激起了波瀾,感受到了“陽光”的內(nèi)涵和震撼。最后教師小結(jié)水到渠成,達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層面的目標,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教學難點是理解“是誰為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解決這個問題,先要了解一下歌詞的寫作背景,這首歌詞是寫于1956年,表達了新中國成立后少年兒童在黨的關(guān)懷下幸福成長的喜悅,那種獲得新生的感受及對黨的感激之情是現(xiàn)在這群孩子體會不到的。所以為了突破難點我采用情感牽引,逐步深化感受黨和祖國對青少年兒童的關(guān)愛。
    首先抓住盡情歡樂,讓孩子們說說什么是“盡情歡樂”?孩子們有的說是“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有的說是“痛痛快快的玩”?!皬倪@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們回答“幸福、快樂”。在此基礎(chǔ)上,引出問題“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孩子們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多拘泥于父母、老師等范疇。我進一步引導,“父母、老師可以給你創(chuàng)設(shè)幸福的生活,但能給全國的小朋友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嗎?”將孩子的思路拓展開,明確是黨給予了我們幸福的生活,但是,在此孩子們的感受還是淺層次的。為此,我作了兩個情感牽引:一是體會文中“我們”的情感,與之產(chǎn)生共鳴。我動情地描述了舊社會孩子們窮困潦倒的生活窘態(tài)與新社會孩子們成為小主人的幸福生活,兩種狀態(tài)的強烈對比,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深深地體會了黨的偉大、黨對少年兒童的關(guān)心愛護,感受到文中的“我們”對黨的無比熱愛之情。二是聯(lián)系實際,說說現(xiàn)在的我們感受到了黨的哪些關(guān)懷?孩子們在討論交流中,聯(lián)系自己在花園式的學校里學習、免費享受義務(wù)教育等事例,切實感受到了黨的偉大與恩情,由衷地產(chǎn)生了對黨的感激之情和熱愛之情。兩種情感牽引,使得難點進一步突破,孩子們的情感水到渠成地被激發(fā),再來讀文時,孩子們更能聲情并茂了。(星空漫步)。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十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點:朗讀課文,會用“愉快”寫一句話。背誦課文,默寫其中的一節(jié)。
    2、過程與方法的著眼點: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情感教育的滲透點:感受詩歌描繪的美麗景色和歡快情景,體會少先隊員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描繪的美麗景色和歡快情景,體會少先隊員的快樂。
    三、教學難點: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其中的一節(jié)。
    四、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師放錄像,屏幕上出現(xiàn)一群孩子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一邊歡笑、一邊劃槳,盡情地、幸福地唱著《讓我們蕩起雙槳》至歌聲消失、關(guān)閉。
    師:同學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劃船小朋友們唱的歌曲好聽嗎?
    生答:略。
    (二)、嘗試朗讀,了解內(nèi)容。
    1、自己看音節(jié)讀課文,注意要讀正確。讀后標出小節(jié)序號。
    2、同桌兩人互相檢查讀書情況。
    3、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出示小黑板檢查詞語讀音。(帶拼音)。
    雙槳倒映愉快白塔伙伴功課推蕩。
    (2)指生分段讀課文,具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評讀)。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一]學習第一節(jié)。
    1.齊讀第一節(jié)。思考這一節(jié)寫了什么。
    2.想象“我們”是在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劃船,如果我們根據(jù)這一節(jié)詩的內(nèi)容來設(shè)計一幅畫面的話,那么,畫面上應(yīng)該有些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掛圖)。
    3、出示句式,描繪畫面。水面_____________,小船_____________,四周_____________,我們_____________。
    4、這一小節(jié)主要寫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綠樹、紅墻)從課文中找出來。
    5、指導朗讀?!暗褂场薄ⅰ碍h(huán)繞”用輕聲和贊美的語氣讀。
    [二]學習第二節(jié)。
    1、指名讀第二節(jié)。思考: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
    2、這一節(jié)中作者又寫了哪些景物?(教師在原畫面上增加太陽、小魚。)。
    3、想象并描述陽光灑在湖面上的景象。
    4、魚兒“望著我們”,“悄悄地聽”是用什么方法來寫的?魚兒看著我們的樣子,聽著我們的歌唱會怎么想呢?(愉快)。
    5、用“愉快”說話。先說說它的意思,再練習口頭造句。
    6、指導朗讀?!坝?、灑、望、聽”用高興和自豪的語氣朗讀。
    [三]學習第三節(jié)。
    1.自由輕聲讀、思考:這一節(jié)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時候“我們”劃船?(下午)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做完一天的功課)。
    3.詩中所提的“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這個問題,你能回答嗎?.
    討論:誰給我們安排下這幸福生活呢?(學生生活的幸福,激發(fā)熱愛黨、熱愛祖國的感情。)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4.指導朗讀。“問、誰安排”用感激的語氣朗讀。
    (四)、總結(jié)全文。
    1、同學們劃著小船在北海的水面上游玩,大家的心情怎么樣?誰能把少先隊員那快樂的心情通過自己的讀表現(xiàn)出來。
    2、師總結(jié):我們少年兒童能生活得這樣幸福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新中國,沐浴著黨的關(guān)懷。
    (五)、指導背誦。
    1、理清這三小節(jié)寫的內(nèi)容。
    2、借助頭腦中的畫面幫助記憶。
    3、同桌練習。
    4、背誦擂臺:背給伙伴聽、背給同學聽。(評議)。
    (六)、指導默寫。
    師:從課文中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jié)試著默寫。同桌互評,請他評一評你能得幾顆星。
    (七)、歌唱記憶。
    這么好聽的歌,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唱一唱,你們愿意嗎?播放歌曲、閉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園,夕陽下游玩的歡樂情景。齊唱《讓我們蕩起雙槳》。
    (八)、布置作業(yè):
    隨堂題:
    1、用“愉快”寫一句話。
    2、背誦課文,默寫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
    課外題: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畫一幅畫,看誰的最漂亮,貼在我們班的展示臺上。
    (九)、板書設(shè)計:
    倒映環(huán)繞(欣賞)自然。
    迎、灑、望、聽(歌唱)熱愛黨。
    問誰安排(感情)祖國。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十四
    1.提高學生對理論聯(lián)系實際重要性的認識,教育他們自覺地樹立正確的學習。
    2.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在議論文中對問題進行辯證分析的方法。
    3.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根據(jù)政論語體的特點恰當選用語言材料、語言手段,從而增強論證效果的技巧。
    教學設(shè)想。
    1.教學重點是課文中對問題進行辯證分析的方法和課文的語言特色,而思想教育的要求應(yīng)滲透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2.把課文的講讀同知識短文《學會辯證的分析》的教學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把學到的基礎(chǔ)知識轉(zhuǎn)化為閱讀、寫作的熟練技能和良好習慣。
    3.教學中的難點是引導學生把握作者進行論證時的邏輯思路,深入領(lǐng)會課文中對問題進行辯證分析的方法。
    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運用提問、點撥、答疑、講解等方法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而學生主要通過閱讀、思考、練習和討論來主動地進行研習探討。
    教學時數(shù)本篇課文與知識短文《學會辯證的分析》的教學時數(shù)為2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學習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深入領(lǐng)會樹立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風的重要意義;研究探討課文的論證結(jié)構(gòu),編寫全文的論證結(jié)構(gòu)提綱。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1.題解。
    簡介課文:本文是1941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干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是當時我黨開展的整風運動中的一篇重要文獻?!陡脑煳覀兊膶W習》這個標題中,“我們”是指全黨的同志,特別是黨的干部;“學習”是指全黨同志的學習,特別是指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這篇重要報告,不僅在當時對黨的整風運動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在當今這樣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對于我們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偉大事業(y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中學生學習這篇文章,對于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樹立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正確學風,也是非常必要、非常有益的。
    提問:標題中為什么選用“改造”這個動詞?能不能換用“改孌”或者“改進”?
    討論后明確:“改造”在這里有“改變舊的、建立新的,使適應(yīng)新的形勢和需要”的意思,它包含“改”(改變)和“造”(創(chuàng)造)兩個語素,體現(xiàn)了在學風問題上破舊立新的精神。“改變”沒有強調(diào)“立新”這一面,“改進”比較強調(diào)“有所進步”而沒有強調(diào)“破舊”這一面,因此這兩個詞不能代替“改造”。
    2.用“跳讀法”把握全文要點。
    啟發(fā):“我們拿到一本論著,想用最快的速度大體了解全書內(nèi)容要點,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明確:可以看封面后邊的內(nèi)容提要,并快速瀏覽目錄頁上的章節(jié)標題等)那么,我們拿到一篇議論文,想在最短的時間里迅速把握全文要點,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明確:可以采用首尾跳讀法,即速讀文章的開頭、結(jié)尾和每一部分開頭的話;如果文中有小標題,當然還應(yīng)抓住各部分的小標題。)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首尾跳讀法迅速找出課文中顯示全文結(jié)構(gòu)脈絡(luò)和內(nèi)容要點的最重要的幾個句子。
    討論后明確:這幾個句子是:“我主張將我們?nèi)h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中國共產(chǎn)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jié)合的二十年”;“但是我們還是有缺點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缺點”;“為了反復地說明這個意思,我想將兩種互相對立的態(tài)度對照地講一下”;“依據(jù)上述意見,我有下列提議”;“在如此生動豐富的中國革命環(huán)境和世界革命環(huán)境中,我們在學習問題上的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的結(jié)果”。這篇課文中,作者的邏輯思路大體上可以用上面幾個句子里的3個詞來概括:
    “主張”——“理由”——“提議”
    文章簡短的引論部分提出了改造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的“主張”;本論部分(包括文中的一、二、三)闡明提出這一主張的“理由”;結(jié)論部分(文中的四)是關(guān)于改造學風的幾項“提議”。
    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論證結(jié)構(gòu)呢?
    明確:課文采用了層進式的論證結(jié)構(gòu),按照“提出一個什么問題,接著加以分析,然后綜合起來,指明問題的性質(zhì),給以解決的辦法”
    3.講讀課文本論部分。
    討論:一、二、三部分各自怎樣來論證全文的中心論點?
    明確:第一部分回顧黨成立20年來在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方面所取得的進步,正面論證改造我們學習的重要性。作者先總述從“幼年”到“現(xiàn)在”的認識發(fā)展是從“膚淺”“貧乏”變?yōu)椤吧羁獭薄柏S富”;再回顧馬列主義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日益結(jié)合的三個時期(“一百年來”“十月革命之后”“抗日戰(zhàn)爭以來”);然后充分肯定這些“都是很好的現(xiàn)象”。第二部分指出我們“還有很大的缺點”,從反面論證改造我們學習的必要性。作者先從三個方面列舉主觀主義學風的具體表現(xiàn)(不注重研究現(xiàn)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yīng)用);再從三個方面進一步論述這種壞學風的危害;然后諄諄告誡人們對此“不可等閑視之”。第三部分將正反兩方面加以對照,說明主觀主義態(tài)度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態(tài)度的原則區(qū)別,從而進一步論證了改造我們學習的迫切性。作者先是由表及里、層層深入地剖析主觀主義態(tài)度的表現(xiàn)、類型、特點、危害和實質(zhì);然后具體說明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態(tài)度同主觀主義完全相反的表現(xiàn)、特點和實質(zhì)。通過相互對照,作者旗幟鮮明地提出:前一種態(tài)度必須“打倒”,后一種態(tài)度“應(yīng)該具備”。
    明確:一篇好的議論文,絕不能宣傳片面的、孤立的、絕對化的觀點,必須運用辯證法的發(fā)展觀點、聯(lián)系觀點、一分為二觀點來分析問題。這篇文章的本論部分,重點放在徹底清算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主觀主義學風,但為了使論證更加充分、更加嚴密,使文章具有更強的說服力,作者始終堅持對有關(guān)問題進行辯證的分析,不搞片面性和絕對化。文章的第一部分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正面論證樹立馬列主義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風的重要性,并且通過對20年來我黨在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方面所取得進步的回顧,告訴我們改造學風不僅具有重要性而且也具有可能性,從而增強了我們改造學風的信心。因此,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刪去。這一部分中“日益結(jié)合”“深刻得多,豐富得多”“是進一步了”“也有某些開始”等詞語,都用得十分準確,有很強的分寸感,既充分肯定成績,又照應(yīng)了下文“還有很大的缺點”的論斷。
    明確:第二部分主要運用了例證法。在這部分中,作者談了三類典型:一類是對現(xiàn)狀不作周密調(diào)查,根據(jù)“想當然”發(fā)號施令;一類是不懂自己的歷史,只能生吞活剝地談外國;一類是學習馬列主義時理論和實際分離。作者在列舉主觀主義態(tài)度的三方面表現(xiàn)之后,又舉出這三類“極壞的典型”進一步說明其危害,充分證實了黨內(nèi)確實存在著主觀主義的學風,“不可等閑視之”。
    討論:課文第三部分的主旨在“反復地說明這個意思”,明確:作者雖然說是要“反復地說明”,但這部分內(nèi)容并不是第二部分的簡單重復,而是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反復加以論證,使論證更為充分。從角度來說,這部分雖也談到主觀主義的表現(xiàn)、危害等,但在概括歸納其表現(xiàn)的基礎(chǔ)上又作了進一步分析,將其分為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兩種類型,并指出其特點,在揭示其危害的同時還揭露出它的實質(zhì),指明對待它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同時,在這部分不是單寫主觀主義的態(tài)度,而是將它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相對照,從而更加突出了改造學風的迫切性。從方法來說,第二部分主要運用例證法,這一部分則采用了對比法、引證法(引用馬、恩、列、斯的教導)和喻證法(用射箭要有的放矢的比喻和蘆葦、竹筍的比喻來證明自己的論點)。從語言來說,這一部分中大量使用了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方法,使論證顯得更加生動、深刻、有力。
    討論:根據(jù)上面的討論研習,讓我們進一步研究一下課文本論部分的一、二、三之間具有怎樣的關(guān)系。
    明確:這三部分不是簡單的并列關(guān)系。一、二之間是正反對照關(guān)系(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在寫法上有繁簡、詳略的不同);而一、二和三之間是層進關(guān)系,從正面和反面的論證推進到正反兩面對比論證,從分析主觀主義的表現(xiàn)、危害進而深入揭示其特點、實質(zhì)。
    第二教時。
    自學與思考:要求學生學會辯證的分析,分析思考《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怎樣運用辯證分析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討論:舉例說明課文中怎樣運用發(fā)展的觀點、聯(lián)系的觀點和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學風問題。
    明確:用發(fā)展的觀點分析問題,就是要看到世上萬事萬物都是在運動、發(fā)展、變化之中,要從發(fā)展的過程中分析問題、揭示規(guī)律。例如,課文第一部分正面論證改造學風的重要性,就是從20年來馬列主義真理和中國革命實踐日益結(jié)合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加以分析的。用聯(lián)系的觀點分析問題,就是要看到任何事物總是和外界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分析一個問題時就要注意到它和其他有關(guān)問題的聯(lián)系。例如,課文分析了主觀主義學風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現(xiàn)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yīng)用。作者對這三方面不是作孤立的分析,而是準確深刻地揭示了三方面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揭示了它們共同的要害所在:違背了馬列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tǒng)一的基本原則。課文分析主觀主義的兩種類型(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也揭示了二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共同特點,指出“這兩種人都憑主觀,忽視客觀實際事物的存在”。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就是要力求全面地認識問題,避免片面性,既要看到問題的這一方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即要看到正面也要看到反面。例如,課文分析學風問題,既指出一些“很好的現(xiàn)象”,又指出“還有很大的缺點”;既批評了主觀主義的錯誤態(tài)度,又論述了馬列主義的正確態(tài)度;既嚴肅地提出了“打倒”主觀主義的問題,又積極地鼓勵傳染了這種毛病的同志勇敢地“診治自己的毛病”;既清醒地看到“我們走過了許多彎路”,又樂觀地指出“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凡此種種,都充滿著唯物辯證法的思想。
    3.學習課文的語言特色。
    朗讀:請兩位學生分工朗誦課文第三部分,要求同學們認真體會本文在詞匯、句法、修辭方面的特色。
    提問: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從本文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議論文主要的語言特點是什么?
    明確:議論文的語言特點主要是準確性(遣詞、造句、段落層次的準確嚴密)、鮮明性(觀點鮮明、感情色彩鮮明)、概括性(對事物、現(xiàn)象進行抽象概括的分析論述)和生動性(可以選用一些生動活潑的語言材料來增強論述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板書:準確性、鮮明性、概括性、生動性)。
    介紹知識:從文章體裁來講,這篇課文是議論文;從一系列的語言特點來講,課文的語言屬于政論語體。我們知道,漢語中有口語語體和書面語體。在書面語體中,包括政論語體(議論文的語言屬于此體)、科學語體(說明文的語言屬于此體)、事務(wù)語體(公文、應(yīng)用文的語言屬于此體)和文藝語體(文藝作品的語言屬于此體)。剛才我們討論的議論文語言準確、鮮明、概括、生動的特點,實際上就是政論語體的主要特點(板書)。政論語體的這些主要特點,對它選用什么樣的語言材料、語言手段必然會產(chǎn)生明顯的制約和影響,這是我們在學習議論文的語言時應(yīng)該細心地辯析體會的。下面,我們以《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為例(重點可以放在第三部分),比較具體地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提問:本文是政論文,是不是只能運用政治詞語來進行論述呢?
    明確:作為一篇政論文,本文中準確地運用了許多政治詞語,如“馬克思列寧主義”“主觀主義”“革命”“黨性”“立場”“觀點”“策略”“規(guī)律性”等。但政論語體在詞語運用方面具有廣泛性的特點,決不是只能運用政治詞語,而是在以政治詞語作為詞語運用核心的同時,廣泛吸收包括古詞語、口頭詞語、熟語在內(nèi)的各種詞語,使語言表達不但顯得準確、概括,而且顯得鮮明、生動。
    明確:作者使用得特別貼切生動的詞語包括:(1)富有生命力的古詞語,例如,“為之一新”“粗枝大葉”“一知半解”“發(fā)號施令”“生吞活剝”“謬種流傳”“實事求是”“嘩眾取寵”“欽差大臣”“華而不實”“無的放矢”“徒有虛名”“言必稱……”等。(2)來自人民群眾的生動活潑的口頭詞語,例如,“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對不住”(“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滿天飛”(“‘欽差大臣’滿天飛”)“亂說一頓”等。這兩部分詞語中有的是詞,有的是熟語(成語、慣用語等),作者似乎是信手拈來的,實際上都經(jīng)過精心選擇。這些詞語或凝煉含蓄,或通俗易懂,都使用得十分準確恰當,十分生動傳神,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也不乏幽默風趣,因此給讀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板書:詞語——貼切、生動)。
    提問:本文在選用句式方面也顯示了一些適合政論語體要求的具體特點,請同學們各自輕聲誦讀本文第三部分,從中歸納出作者選用句式的一些特點來。
    明確:適合政論語體的要求,本文在選用句式方面表現(xiàn)出相輔相成的兩方面的特點。首先是嚴密。文中長句短句都用,但與文藝語體相比,長句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這些長句包括比較復雜的單句和有多個分句的復名,結(jié)構(gòu)都是準確而嚴密的。復雜的單句如:“對于沒有科學態(tài)度的人,對于只道背誦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詞句的人,對于徒有虛名并無實學的人,你們看,像不像?”(主語“這副對子”省略,謂語是“像不像”,由于帶了三個介詞詞組的狀語,還有一個插入語“你們看”,使句子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復句如:“只有打倒了主觀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才會抬頭,黨性才會鞏固,革命才會勝利?!薄叭绻辛诉@種態(tài)度,那就既不是‘頭重腳輕根底淺’,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保▋删涠际怯兄鄠€分句的二重復句,加黑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都用得極為確切)其次是靈活。作者根據(jù)論述的需要,在句類句式的選用安排上顯得靈活自如、富有變化。例如,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有一副對子……”),交替使用了陳述句、疑問句和祈使句,語氣不斷變化,既令人信服又使人受到感染。又如,“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華而不實,脆而不堅。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欽差大臣’滿天飛”這幾句,句式靈活多變,而變化之中又寓有整齊(安排了兩組對偶)。所有這些,都完全符合政論語體的特定功能和主要特點。(板書:句式——嚴密、靈活)。
    提問:本文非常注意修辭,它在修辭手法的運用方面又怎樣體現(xiàn)了政論語體的主要特點?
    明確:本文在運用修辭手法方面,有兩點很值得注意。一是利用多種修辭手法來增強行文氣勢。古人說:“文有數(shù)句用一類字,所以壯氣勢,廣文義也?!保纤侮愺Y《文則》)現(xiàn)代修辭學家認為:“政論語體容許句型句式的高度集中”(王德春、陳晨《現(xiàn)代修辭學》)。從本文來看,作者善于運用形式整齊的整句,運用排比、反復、對偶、層遞(如“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就是典型的層遞)等。這些都有助于增強行文的氣勢,使論證更加有力,也體現(xiàn)了政論語體的鮮明性的特點。二是善于運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化為具有某種形象性的生動表述。政論語體中也常常使用比喻,本文中出現(xiàn)的“留聲機”“墻上蘆葦”“山間竹筍”“有的放矢”等,都是作者進行論述時采用的十分貼切的比喻。但政論語體中的比喻與文藝語體中的比喻不盡相同,后者的作用完全是為了描寫的形象、生動,而前者的作用服從于政論語體的理論闡述功能,它使議論文中所要闡明的道理更加深入淺出,令人信服。本文中的上述比喻,都能有效地為理論闡述服務(wù),體現(xiàn)了政論語體在準確、概括的基礎(chǔ)上力求生動、鮮明的特點。總之,本文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都是為了調(diào)動多種語言手段來增強論證的效果。(板書:修辭——增強論證效果)。
    明確:在語言表達中,常常出現(xiàn)綜合運用多種辭格的情況。課文中的這副對子,從句式看是用了對偶;從內(nèi)容看是用了比喻;從“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多義性來看,是一種雙關(guān)(字面上描寫外在形態(tài),實質(zhì)上描寫思想作風);從蘆葦、竹筍的擬人化來看,是一種比擬;從文章對這副對子的引述來看,又是一種引用。這就告訴我們:對辭格的運用有時應(yīng)該作綜合的分析。
    布置作業(yè)。
    課外完成“思考和練習”四、五。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十五
    1、能賞析文中生動幽默的語言和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
    2、能說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男子漢”的精神內(nèi)涵。
    二、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男子漢”的精神內(nèi)涵。
    三、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2、初讀課文,寫檔案。
    同學們已經(jīng)想好了嗎,有誰愿意回答?
    姓名:“他”
    年齡:四歲。
    3、深讀課文,再挖掘。
    過渡語:妥當:小男孩身上煥發(fā)出來的男子漢的意志品質(zhì)畢竟值得堂堂學習。
    不妥當:文中的小男孩是一個兒童,從年齡和體魄上是稱不上一個男子漢??墒?,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漸漸地顯露出了男子漢意志、品質(zhì)的萌芽。原來這只是一個成長中的'男子漢,他還不成熟,品質(zhì)不全面。
    4、那么,你認為男子漢還應(yīng)具備哪些品質(zhì)呢?結(jié)合你心目中的男子漢形象來談一談吧?(全班交流)。
    【預(yù)設(shè):生】勇敢、健壯、有責任心、誠實、直率、自主自立、自信、成熟、沉著、剛強、積極進取、有事業(yè)心、渴望成功、執(zhí)著、倔強、同情弱小等。
    總結(jié):在我們國家,有這樣的人民公仆,能與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難,在人民的心目中,他們是公仆、更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當然,生活中更有許許多多默默無聞、普普通通的人,他們能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用自己的智慧為社會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們是兄弟、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5、人生感悟:其實不論年齡長幼、地位尊卑、事業(yè)大小、財富多寡,只要具備了男子漢的精神,再柔弱的身軀也會變得高大強壯,只要擁有了男子漢的氣魄,再坎坷的道路也會夷為平地!
    6、細讀課文,品語言。
    【師】小男孩性格如此鮮明,得益于作者生動的描寫,她能敏銳地捕捉到男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文中進行生動細致的描摹。這在寫作上稱為:細節(jié)描寫。下面我們就到知識小站充充電,了解下到底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
    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常見的細節(jié)描寫有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肖像等描寫。
    7、再讀課文,憶趣事。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下面請同學們拿起筆,生動幽默地描寫出班里“男子漢”或“非男子漢”的行為。(抓住細微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把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或場面描寫之中。寫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
    3、小結(jié)。
    《我們家的男子漢》就是這樣一篇大快朵頤的美文。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文學技巧。活潑的文字,直率的表達,讓讀者在文學中享受藝術(shù)化了的生活,進入愉悅精神、提升境界的佳境。
    王朝一。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十六
    1、本文是篇典()范政論文,雖屬講讀課文,但內(nèi)容和語言上沒什么大障礙,篇幅又長,若條分縷析論點、論據(jù)、論證等,學生會感到煩瑣枯燥,失去生氣興致,故而應(yīng)以學生自學為主。第一課時教師適當介紹背景,提示問題后,要求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把課文縮寫成500字左右的短文。這樣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又鍛煉了概括力、文字組織力。
    2、第二課時,師生共同揣摩語言,解決思路、結(jié)構(gòu)、對比論證等重點、難點。重點精彩語句、語段要求學生多讀,會背。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十七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生動有趣,描寫了一個小男孩的成長經(jīng)歷,他的成長過程正是男子漢的成長過程。本文按照人物性格特征來組織安排材料,在行文過程中我們徜徉幽默風趣的語言中,感受這么一個男孩的男子漢魅力。
    教學目標:
    1、感受“男子漢”獨立、勇敢、堅強的性格特征。
    2、學習按人物性格特點分類組織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都崇拜男子漢,那崇拜他們的什么呢?討論男子漢所具備的性格特征。(明確:獨立、堅強、勇敢等)。
    2、說明成為男子漢的條件。性別上:男性。性格上:獨立、堅強、勇敢等指導學生從性別上,從性格上去理解。
    二、教學。
    1、《我們家的男子漢》中我們指誰?男子漢又是誰?(簡單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對象)初步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
    2、男子漢形象比較。我們都把黃繼光、賴寧等稱作男子漢,作者的外甥是小男孩,可作者為什么卻稱他為男子漢?簡單了解黃繼光、賴寧其人其事。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來理解。
    3、分析“他對獨立的要求”部分。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明確:他不讓人攙手、要自己買東西。
    4、分析“他的眼淚”部分。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明確:他男兒有淚不輕彈,落淚方到動情時。
    5、分析“他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完成填空:他地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明確:勇敢、堅強。
    6、文章其他部分是否也是把他當作男子漢來寫的呢?.總結(jié)寫法:按人物性格特點分類組織安排材料的方法結(jié)合課文“他對食物的興趣”、“他對父親的崇拜”來理解。
    7、你認為文章寫得精彩的地方在哪?畫出認為寫得生動、風趣、幽默的語句。
    三、拓展。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十八
    這部分共有五頁插圖。第1頁上面的一幅小圖是一位女同學正在朗讀課文的正面圖。第2、3頁的左上方是全班同學的集體背誦圖。右上方是教師利用教學掛圖,指導學生背誦的情形。左下方是三個學生正在背誦課文的情形,下方小圖是學生家長檢查孩子背誦課文的情況。右下角是課堂上同學之間互相檢查背誦課文的情況。第4.5頁上面有三幅圖,從左到右,第一幅圖是一個小學生借到了一本心愛的圖書,顯得十分開心。第二幅圖是學生在教室里讀報。第三幅圖是幾個小學生在圖書館里查閱選擇自己需要的課外書,可以看出同學們的舉止都很文明。
    指導學生仔細觀察,使學生了解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和形式,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
    訓練正確的朗讀.背誦方法。
    逐步養(yǎng)成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涉及范圍很廣,需要訓練的內(nèi)容也很多,本冊教材是在前兩冊強調(diào)培養(yǎng)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和專心傾聽,勇于發(fā)言,認真寫鉛筆字的良好習慣的基礎(chǔ)上,又提出了朗讀.背誦和閱讀課外書報等方面的內(nèi)容,學生在朗讀和背誦方面已掌握一些方法,閱讀課外書報的興趣習慣還需在今后的教學中嚴格訓練,持之以恒進行培養(yǎng)。
    圖片.若干卡片
    3課時
    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朗讀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勤于朗讀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正確的朗讀姿勢。
    教學準備:有關(guān)掛圖。
    教學設(shè)計:
    一.復習導入
    在一年級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正確的寫字姿勢.專心傾聽勇于發(fā)言……)
    二.指導看圖1.2
    1.圖上的小姑娘在干什么?
    2.仔細觀察她的朗讀姿勢,她是怎樣朗讀的?
    小結(jié):朗讀時要身正.肩平.雙手拿書,雙臂平放。
    三.模仿評價
    1.請幾個學生練習讀書姿勢,其余學生觀察評價。
    2.小結(jié):如果姿勢不正確,會對人體有影響,身不正肩不平容易引起脊柱彎曲,兩臂不自然平放,朗讀時會感到吃力,目光與課本不能保持垂直,課本上的字就不容易看得真切,眼與課本的距離不能保持一尺,過遠過近都會影響視力。
    3.指導看下圖,全班同學的朗讀姿勢怎么樣?
    4.全班朗讀,指名分組觀察,交流。巡視糾正。
    四.集體訓練
    1.復習要領(lǐng)。
    2.指名幾位學生擺正朗讀姿勢一齊朗讀。
    3.評價指出:
    朗讀時不僅要姿勢正確,還要做到口齒清楚,聲音嘹亮,態(tài)度大方,字字入目,句句過心,正確流利,富有情感,神情專注,邊讀邊想。
    4.正確的朗讀姿勢需要我們在平時每一次朗讀時加以注意,經(jīng)常地進行朗讀,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姿勢。
    五.總結(jié):
    一年級時,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讀書寫字的姿勢,掌握了握筆的方法,還知道了保護視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們又知道了朗讀的姿勢和要領(lǐng),以后我們要天天堅持,持之以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了解背誦形式,訓練正確的背誦姿勢及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背誦習慣。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掌握背誦姿勢及方法,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背書習慣。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設(shè)計:
    一.整體感知畫面
    1.指導觀察順序: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1)全班集體背誦。
    (2)指導學生看圖背誦。
    (3)同桌互相檢查背誦。
    (4)一位女同學在家長面前背誦。
    (5)課后相互檢查背誦。
    二.指導學生觀察集體背誦圖1.2
    1.背誦時課本和文具盒怎樣擺放?
    2.這些同學怎樣坐的?
    小結(jié):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態(tài)度認真。
    3.背誦時還要注意什么?(聲音響亮,邊背邊想,正確流利,富有情感)
    4.全班學生模仿圖上的學生,集體背誦一段已學過的課文。
    5.請同學們猜一猜,圖上的同學背誦的是哪篇課文?
    6.看圖背誦有什么好處呢?要注意什么?
    (圖中有文,文中有圖,按序背誦。)
    三.介紹你以前是怎樣背誦的呢?
    1.在背誦以前就要把課文反復朗讀,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確.流利.有感情。
    2.在背誦時,邊背誦邊想象課文中所寫的景象,按照順序來背誦。
    3.在背誦時同樣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確.流利.有感情。
    四.觀察三幅小圖,按圖模仿訓練
    1.觀察圖3: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背誦時怎樣?
    2.看圖4:圖上的人在干什么?感情怎樣?媽媽怎樣?
    3.看圖5:小朋友們態(tài)度和姿勢怎樣?
    4.小組模仿,同桌交換相互檢查背誦。
    5.請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來說說圖上的這些小朋友在哪兒,又是怎樣進行背誦的。
    你還想在哪兒怎樣進行背誦呢?
    五.總結(jié)
    本課我們通過學習,掌握了背誦的正確姿勢,要領(lǐng),了解了背誦的形式,知道了看圖背誦的方法。今后,我們在學習課文時要多讀.勤背,樂背。這樣你肚子里故事就會越來越多。難怪,有的小朋友能成為故事大王呢。
    教學要求:
    了解課文閱讀的內(nèi)容和形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逐步培養(yǎng)閱讀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圖片
    教學設(shè)計:
    一.觀察圖:
    1.從第一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2.圖上的一位小同學借到了一本心愛的課外書,他多開心呀!
    3.你知道為什么這位小同學得到一本課外書就會這么開心呢?
    出示幾條格言:/article/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飯可一日不吃,書不可一日不讀。
    4.說說你知道誰經(jīng)常愛讀課外書的。
    多讀書,能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不斷進步,還能使我們學會寫文章,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愛讀課外書的習慣。
    5.看圖2
    閱讀課外書報與朗讀的姿勢一樣,態(tài)度認真,神態(tài)專一,但為了保持閱讀的安靜,閱讀時要做到眼看.心記,不出聲。
    6.觀察圖3:小同學在干什么?表情怎么樣?
    7.小結(jié):從這三幅圖我們可以看出同學們借到一本心愛的書時那么高興,閱讀時又是那么專心,在挑選課外書時那么認真。
    二.觀察下面兩幅圖,請你說說他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小朋友在圖書館.閱覽室挑選.借閱圖書和看報紙。
    他們有的在精心地挑選自己喜愛讀書,有的在老師那兒進行登記,有的在認真地閱讀,他們都非常的安靜。有的小朋友讀到有趣的內(nèi)容就輕聲地告訴旁邊的小朋友,與同學分享。
    三.小結(jié)
    教后小記: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十九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第五冊的第一課,是一篇抒情散文,抒發(fā)了作者自豪與贊美的感情,一個“情”字貫穿全文。課文按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上課,下課,文末點題的順序描寫了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充分體現(xiàn)了學校的美麗、團結(jié)和充滿歡樂。課文通過描寫這所民族學校,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xiàn)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jié)。
     1、會認“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戴”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jié)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guān)我國少數(shù)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圖片資料、掛圖、生字卡片。
     1、播放《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師生跟著邊拍手邊唱。
     3、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飾、風俗等。
     4、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飾和風俗習慣?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guān)圖片、文字資料,介紹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況。
     5、根據(jù)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著重引導學生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況,并相機出示詞語: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
     1、早晨,這些來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小路上走來,他們都高興地朝著同一個方向走去。他們要去哪呢?我們也跟著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書:我們的民族小學)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
     1、出示詞語: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敬禮、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指名讀、小老師領(lǐng)讀、開火車讀、全體讀、)
     2、游戲鞏固生字。
     貼字游戲: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出相應(yīng)的卡片貼到黑板上畫的智慧樹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認游戲,看誰認得的`生字多。
     3、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字的書寫。
     思考:民族小學的美體現(xiàn)在哪里?你喜歡哪一段就重點朗讀哪一段。
     1、朗讀第一段,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引導體會:“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边@句話,用橫線畫下來,課后抄寫在積累本上。
     6、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來上課、交朋友說明了什么?
     7、學習第四自然段:這所民族小學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一邊讀一邊想象,拿起彩筆,畫出你腦海里的民族小學。
     1、學了課文,你覺得民族小學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xiàn)出這些美嗎?指導體驗朗讀:
     景色美:通過看圖體會朗讀。
     衣著美:指名一學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飾展現(xiàn)在同學面前,接受大家的贊美后,用高興、自豪的語調(diào)朗讀。
     行為美:結(jié)合“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這句子和學生平時的禮儀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友好、光榮的語調(diào)朗讀。
     朗讀美:如何讀得連小動物都被吸引住了。
     2、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參加朗讀比賽,先在小組進行,再選出代表參加。
     1、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下來。
     可以用文字敘述,就像寫簡短的日記;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畫圖的形式……注意邊記錄邊整理資料,準備和同學交流。
    改造我們的學習語文教案設(shè)計篇二十
    1、本文是篇典范政論文,雖屬講讀課文,但內(nèi)容和語言上沒什么大障礙,篇幅又長,若條分縷析論點、論據(jù)、論證等,學生會感到煩瑣枯燥,失去生氣興致,故而應(yīng)以學生自學為主。第一課時教師適當介紹背景,提示問題后,要求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把課文縮寫成500字左右的短文。這樣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又鍛煉了概括力、文字組織力。
    2、第二課時,師生共同揣摩語言,解決思路、結(jié)構(gòu)、對比論證等重點、難點。重點精彩語句、語段要求學生多讀,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