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語文教案(4篇)

字號: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教案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篇一
    1、認識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詩歌內(nèi)容。
    3、通過朗讀和聯(lián)想感悟作者童年的愿望。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主學習詩歌內(nèi)容。
    2、引導學生換位體驗,加強與文本對話。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主學習詩歌內(nèi)容。
    2、引導學生換位體驗,加強與文本對話。
    教學準備把新學期的美好愿望寫在自己設(shè)計的“心語卡片”上。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新學期開始了,你們都有哪些心愿?在你幸福的童年生活中,還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二、交流感受,提示主題
    這節(jié)課,我們一同進入第一板塊《童年的愿望》的學習。請同學
    們大致翻一翻這一板塊的課文,了解一下都講述了小作者的哪些愿望?
    三、引入新課,學生質(zhì)疑教師板書《等我也長了胡子》,請學生質(zhì)疑:看了這個題目,你最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
    四、了解課文,自主識字
    1、請學生帶著問題出聲讀課文,小組討論上述幾個問題,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要求會寫的生字及不明白的問題,嘗試著自主解決。
    學習生字,重點區(qū)別“蜘蛛”“螞蟻”“蝌蚪”的類別及生活習性。
    五、再讀課文,質(zhì)疑討論
    第二課時
    一、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通過多種方式讀熟課文。
    2、先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然后選擇喜歡的內(nèi)容讀出感情。
    二、討論學習,讀中理解
    1、引導小組選擇感興趣的一個小節(jié)內(nèi)容討論學習,然后匯報。
    2、思考討論:
    (1)讀了這首詩歌你想到了什么?
    (2)最想對小作者說些什么?
    (3)想對他的爸爸說些什么?
    三、品讀課文,表演體驗
    1、再自由讀讀課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間表達感受。
    2、指導學生將課文改編成情景劇。
    四、布置作業(yè)板書設(shè)計:等我也長了胡子
    陪孩子玩
    做個這樣的爸爸:給孩子講故事
    說話算話
    語文教案篇二
    《黃山松》是一寫景的文章,描寫了黃山風景區(qū)里的奇松,它們姿態(tài)獨特,造型各異,聞名遐邇。作者采用多種修辭手法,寫出了黃山松的特點。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讀者心馳神往、浮想聯(lián)翩。作者還從黃山松的形態(tài)與其生活環(huán)境的密切關(guān)系中受到了深刻的啟發(fā)。
    根據(jù)教材及學生的身心特點,創(chuàng)設(shè)黃山美景的情境,使學生如置身其中,讓學生在良好、愉悅的狀態(tài)中讀、想、說、問、議,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1.了解黃山奇松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0個生字。
    了解黃山名松的特點,理解“黃山歸來不看松”的含義。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學生收集有關(guān)黃山的資料。
    學生匯報有關(guān)黃山的資料。
    “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這四絕構(gòu)成了黃山特有的景觀。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快樂讀書屋三”,去領(lǐng)略黃山松的美。(板書課題:黃山松)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語句,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黃山松有哪些特點,課文都介紹了黃山哪些名松?(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習作者布局謀的方法。)
    2.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再讀具體描寫黃山松的段落,并畫出描寫黃山松特點的語句。
    (2)選擇最恰當?shù)囊粋€詞,來概括每一種松樹的特點。例如:熱情好客的“迎客松”;執(zhí)著探尋的“探海松”等。(答案不唯一,只要合適就可以,啟發(fā)學生談出個性化理解。)
    (3)作者為什么說“黃山歸來不看松”,你是怎樣理解的?(引導學生從黃山松外在的美與內(nèi)在的氣節(jié)兩方面來談。)
    3.播放黃山美景的課件,供學生欣賞。
    4.有感情朗讀全文。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還不認識的字看看書中帶有這個字的句子多讀幾遍,記住讀音。
    1.收集描寫松樹的優(yōu)美片段進行閱讀,同學之間交流,并與《黃山松》進行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
    2.把本課中你認為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寫在積累本上。
    板書設(shè)計
    黃?山?松
    迎客松
    探海松?美黃山歸來不看松
    黑虎松
    連理松
    語文教案篇三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
    2.認識部首的意義,并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3.在括號里選擇能夠和后面的名詞相搭配的動詞。
    4. 練習修改不通順的句子。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古詩《竹里館》。
    7.補充圖意,再把幾幅圖連貫起來說一說。
    四課時。
    l. 審題。
    (1)指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題中的這段話。
    (2)學生思考并說出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3)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說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5)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書寫“晨”、“碧”、“澈”、“粼”4個字。(“晨”和“碧”要把豎畫縮短,寫得上緊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橫畫縮短,把字寫緊湊)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jù)描紅的情況,教師及時小結(jié)。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作業(yè),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據(jù)情況進行矯正強化練習。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說一說做這道題的步驟。(先認識部首,再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2.指導。
    (1)分別觀察最左邊的四幅圖,說一說這四幅圖上分別畫了什么。(提醒學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圖意思重在用眼看)
    (2)仔細觀察第二豎行的4個古文字,再和左邊相應(yīng)的圖作比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古文字是由圖形演變而來的)
    (3)認讀第三豎行中的4個部首,并與左邊相應(yīng)的古文字作比較,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部首是由古文字演變而來的)
    (4)聯(lián)系左邊的圖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見”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關(guān)?(以“彳”作部首的字與人有關(guān);以“子”作部首的字與小孩、后代有關(guān);以“立”作部首的字與立、直有關(guān);以“見”作部首的字與眼看有關(guān))
    3.練習。
    (1)根據(jù)上面的推測,想想有哪些字屬于這個部首。(例“彳”:伙、伯、休;“子”:孫、孤;“立”:站、端;“見”:觀、覽、覺)再口頭匯報,并說出理由。
    (2)翻開字典,找到檢字表中這四個部首的所在頁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寫在書上。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填寫的字,可以補充。
    (2)師生共同評議正誤。
    (3)比比看誰寫得又對又多。再讀一讀這些字。
    1.審題。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畫出能夠搭配的詞)
    2.指導。
    (1)分別讀一讀每個括號里的兩個詞。
    (2)討論:括號里每一組的兩個詞在意思上有什么聯(lián)系?(意思相近)
    (3)明確即使是意思相近的詞,也會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詞語相搭配。
    3.練習。
    (1)兩人一組討論括號里的詞哪一個能和括號后面的詞搭配。
    (2)用“——”畫出選出的詞語。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選的詞語。
    (2)把選出的詞語和后面的詞語連起來讀一讀。(先指名讀,再齊讀) 鼓舞斗志,改正錯誤,推廣經(jīng)驗,提高水平。
    (3)小黑板出示“鼓舞”、“改正”、“推廣”、“提高”4個詞,要求學生說出后面分別和它們搭配的詞。
    (4)說一說括號里剩下的詞語可以和哪些詞相搭配。(如:鼓勵同學、克服困難、推動生產(chǎn)、增加收入)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用小黑板出示題(1),指名讀句。
    (2)要求學生做縮句練習。(夏天是個城市)
    (3)說一說這個句子的毛病所在。(搭配不當)
    (4)口頭修改,要求不改變原意。(“南京是個美麗的城市”或“南京的夏天是美麗的”)
    (5)教師歸納修改病句的步驟:一是讀句子,二是找出病因,三是進行修改。
    3.練習。
    (1)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練習修改第(2)、(3)兩句。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自練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其余兩題的答案是:(2)把“和”換成“戴著”,中間用逗號隔開。
    (3)“烏云和”改為“烏云密布”,中間用逗號隔開。
    4.反饋。
    (1)逐題討論修改情況,確定正確的答案。
    (2)舉出兩種錯例,說明不可以改變句子原意。①第2句僅把“和……紅領(lǐng)巾”去掉。②第3句僅去掉“烏云和”。
    (3)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4)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5)讓學生大聲朗讀修改后的句子。
    5.課堂作業(yè):將修改后的通順句子抄寫在課堂作業(yè)本上。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可由教師講解。
    萬人空巷: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轟動一時的盛況。
    門庭若市:形容宮門里,朝廷上,進諫的.人非常多,好像集市一樣,非常熱鬧。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熱鬧紛雜。
    比肩繼踵:肩膀挨著肩膀,腳碰著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項背相望:形容人多擁擠,連續(xù)不斷。
    濟濟一堂:形容許許多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lǐng)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
    語文教案篇四
    1、引發(fā)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激發(fā)學生關(guān)愛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語言,培養(yǎng)閱讀、鑒賞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展示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提高鑒賞能力。
    一課時
    ① 閱讀有關(guān)資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
    ②熟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③設(shè)計有價值的問題。
    多媒體課件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課文
    (下課時,出示幻燈片1,讓學生聆聽鳥兒悠揚的鳴叫。)鳥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試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喚起,一天的開始是多么的美好!
    提出要改變鳥類對人類的現(xiàn)狀——害怕,畏懼,學習本文就可以得到改變這種狀況的啟發(fā)
    (出示幻燈片2)讓學生描述圖片中鳥的外形,并抓住“珍珠似的白點”引出本文題目——珍珠鳥。
    二、 分組自學課文,品讀文章
    (一)、出示自學要求:(出示幻燈片3)
    1、自讀課文,掃除生字詞;
    2、歸納“我”為鳥兒做了哪些事?
    3、從哪些句子看出鳥兒對“我”有怎樣的反應(yīng)?
    4、“我”從和鳥兒的相處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將相關(guān)的語句畫出來。
    (二)、組內(nèi)討論,教師巡視點撥;
    (三)、班級交流后,教師明確
    ①巢 瞅 雛 呷 垂蔓 眼瞼 眸子 流瀉 斑斑駁駁 ②生意蔥蘢② 重新為它們加工鳥籠;
    按時添食加水;
    按捺住好奇心不輕易打擾
    ③ 由膽小——漸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信賴我
    ④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 合作探究,悟讀課文
    出示探究問題:(出示幻燈片4)
    1、“信賴”的內(nèi)涵上什么?
    (自由、寬容、關(guān)愛、真誠……)
    2、為什么文章在開始部分用單獨一段強調(diào)珍珠鳥“怕人”?
    (見參考書p272頁)
    3、3、認為小珍珠鳥的哪些動作、神態(tài)最傳神?
    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這又像一個淘氣 而又聽話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yīng)”,然后,“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到我的筆尖蹦來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臉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無知的小鳥,把人對動物的關(guān)照之情籠罩全篇。)
    4、組內(nèi)設(shè)計有價值的問題。(至少一個)
    (此題較靈活,但應(yīng)注意深入引導)
    四、 美讀片段,感受“美好的境界” (出示幻燈片5)
    讓學生挑選最有感觸的語段,一般為6——16小節(jié)中的片段,教師配樂創(chuàng)設(shè)環(huán)境。
    五、 發(fā)揮想象 產(chǎn)生新疑(出示幻燈片6)
    試想小珍珠鳥長成大珍珠鳥,還會象現(xiàn)在那樣信賴“我”?
    為什么?這讓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人類處境,國際形式等方面的具體情況,最好是時事類的。答案開放。
    六、 教師小結(jié)
    七、 布置作業(yè):(出示幻燈片7)
    1、摘抄文中你認為的精彩語句。
    2、試著接觸一種不熟悉的小動物,努力使它成為你的新朋友,并盡力記錄這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