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教案入學教育(5篇)

字號: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zhì)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一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教案入學教育篇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流利地背誦課文。
    3、讀認生字,利用分析法和聯(lián)想法記憶生字。
    4、體會小溪變化的原因,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思。
    教學重點:掌握7個生字的音、形、意。
    教學難點:了解小溪的變化與動物行為變化的相互關系。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器。
    教學方法:自學、探究、合作。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昨天我們都被春天的景色迷住了,就是因為春天中有美麗的顏色、悅耳的聲音和感人至深的微笑——池塘在笑,小溪也在笑,它們怎么會笑呢?讓我們今天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小溪笑了》這篇課文。
    二、學習生字。
    1、請學生們試讀課文,找出文中不認識的字。
    著往醫(yī)生仔細都
    溪扔屑豬些臭病
    2、請學生根據(jù)拼音試讀這些生字,然后老師訂正。
    3、結合上述情況,指出應注意的生字。
    著、都、病、
    4、跟老師認讀這些生字,特別注意剛才指出的幾個。
    5、學生練習讀。
    6、檢查。老師點同學認出所出示的生字卡片,并及時訂正。
    7、你記住這些字的讀音了嗎?想不想和它們成為親密的朋友?那么就有必要記住它們。
    8、進行自學,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注意對難字指導。
    9、學生練習寫,教師具體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流利地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讀課文。
    4、體會小溪變化的原因,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思。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小溪的變化與動物行為變化的相互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課文的生字,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學生觀看燈片投影,說說這四幅圖的情景。
    圖一、一條河水清清的小溪,正唱著歌快樂的流向遠方。
    圖二、小兔、小豬、小猴正往小溪里丟垃圾,溪水變得黑黑的。
    圖三、動物們聚在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大家都互相提醒著不要再往河里扔垃圾。
    圖四、小溪又唱著動聽的歌流向遠方。
    這幾幅額頭畫是本篇課文所反映的內(nèi)容。請同學們試讀課文,想想小溪開始是怎樣?
    4、請同學們讀第一段,你認為在讀第一段時應該怎么讀?(高興的心情)
    5、分小組讀,看哪組讀得,
    6、小溪后來變成了什么樣的了?是什么原因?
    (小兔、小豬、小猴正往小溪里丟垃圾)
    7、這部分應該怎么樣讀?(讀出不滿)
    8、讀到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請說說。
    9、那怎么樣才能變回原樣呢?(先找原因,再治理)
    10、動物們怎么樣做?
    11、結果怎樣?
    12、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來讀這一段。學生試讀這一部分。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分小組進行朗讀比賽。評出優(yōu)勝者,進行鼓勵。
    四、學完這篇課文,你想對身邊的小朋友們說些什么樣?
    (鼓勵學生發(fā)言)
    五、全文小結:
    本文主要寫小溪前后變化,旨起我們思索——這是什么原因?原來是動物們不保護環(huán)境造成的。在生活中由于人們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的惡果造成的。想一想,你見到的有哪些,請同學們說一說,看誰說得好。
    《快樂的小青蛙》教案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并說一說怎樣記這個生字。
    2、教師出示在井里唱歌的小青蛙掛圖: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只小青蛙不小心掉進了____里,他不但沒有____,反而,真是一只____的青蛙。
    3、教師導入:那么,這只青蛙掉進井里為什么還這樣快樂呢?真是太奇怪了!你們看,它的歌聲把大象吸引來了。(出示大象的兔)
    二、朗讀、討論、突破重點
    教師導讀:大象感到很奇怪,他走近枯井詢問青蛙。它知道了青蛙唱歌的原因了嗎?請大家朗讀課文2到6自然段。
    2、指導分角色朗讀。
    (1)指名分段讀,檢查學生讀情況。
    (2)教師指名評議學生讀的情況,并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進行感情指導。
    “是誰在井里唱歌呀?”(“奇怪”“問”:讀出疑問、好奇的語氣)
    “是我。小青蛙!”“大象伯伯,快救我出去吧!”(讀出興奮、激動、有禮貌的語氣)
    “你掉進井里,怎么不哭,還有心思唱歌呢?“(親切地、疑惑地)
    “你真是個聰明有勇敢的小家伙!”(“真”“有聰明有勇敢”:讀出稱贊的語氣)
    (3)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演一演。
    (4)集體反饋、評議,教師適當?shù)刂笇?、評議。
    3、討論、交流青蛙唱歌的原因。
    (1)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青蛙掉進井里為什么還唱歌呢?(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我唱歌是因為我相信,朋友們聽到我的歌聲,一定會來救我的。要是遇到一點困難就哭鼻子,多沒出息呀!”
    (3)齊讀青蛙說的話。
    (4)指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青蛙唱歌的原因,(進行說話的訓練)
    4、再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讀中鞏固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三、總結全文,擴展詳細
    1、教師導:從青蛙的身上,你們學到了什么?
    2、教師出示一些關于勇敢克服困難的名言警句,讓學生讀中感悟。
    3、教師小結:是呀,小青蛙的勇敢,告訴我們,面對困難不能灰心、放棄,要主動動腦思考,想辦法克服困難。
    四、布置作業(yè)
    1、把小青蛙的故事說給弟弟妹妹聽。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結:快樂的小青蛙告訴我們快樂的秘訣,那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哭,要勇敢地面對,要用自己的用和智慧戰(zhàn)勝它。老師希望你們也能做一個勇敢、聰明、有出息的人。
    一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教案入學教育篇二
    《燕子媽媽笑了》
    教學要求:
    1、認識15個生字,繼續(xù)進行滲透性識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1、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鼓勵學生將感悟到的情感讀出來。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圖片(冬瓜、茄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圖片(冬瓜、茄子),誰能說一說你們見過的冬瓜、茄子是什么樣的?你們真聰明!咱們看看小燕子觀察到的冬瓜和茄子是什么樣的?
    二、學習新課:
    1、自讀課文,初步識字。
    請你打開書p47,自己小聲讀一遍課文,邊讀邊圈出你不認識的字,讀完后就坐好。
    2、范讀課文
    同學們讀得真認真!想聽我讀一遍嗎?聽我讀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聽你不認識字的讀音。
    3、了解情況,自主學習
    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有意思嗎?想不想把它讀下來?好!讓我們想看一看還有那些字不認識?
    這些字是我們不太熟悉的,文中還會有我們不認識的字,如果你們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
    (1)借助拼音
    (2)問別人
    (3)聯(lián)系上下文猜字
    (4)問老師
    下面請用你喜歡的方式學習你不認識的字,教師巡視。
    在你們學習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這幾個字有些困難,誰來當小老師教教大家呀?
    (哪些字?要達到什么程度?在教案里反映出來)
    4、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
    生字基本上都認識了,你們想用什么方法學習課文呢?請幾名同學說說(讀書、表演、組詞寫字等)。
    組長帶著用你們組喜歡的方式學習。
    5、匯報學習
    (1)讀課文匯報
    要求:在這些同學讀時,請你認真聽準字音,再聽聽他們讀得怎么樣?
    學生評價
    還有用其他方式學習課文的嗎?
    (2)表演匯報
    通過學習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隨機板書(大小、顏色、毛刺)
    口語交際訓練: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
    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我有個問題,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同時板書課題。(因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觀察仔細)所以(學生齊讀課題)
    到現(xiàn)在課文里的生字都認識了嗎?
    請同桌同學互相檢查,在認識字的下面打“√”,如果他全認識了,你就給他一朵小紅花。如果你還有不認識的,沒關系,用你喜歡的方式認識它,什么時候認識了,趕快找你的小老師檢查,都認識后你也會得到小紅花。
    作業(yè):兩個作業(yè)任選一個
    1、畫一畫冬瓜和茄子是怎么長的?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請他們和你一起表演。
    一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教案入學教育篇三
    《望梅止渴》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4個,積累9個詞語和2句句子。
    2、正確朗讀并學會講"望梅止渴"的故事。
    3、理解"望梅止渴"的含義。
    一、揭示課題
    1、人渴了要喝水解渴,"解渴"又叫——出示:止渴(讀準翹舌音,齊讀)
    2、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講的不是喝水止渴,而是一種特殊的止渴的方式,叫——(出示課題,齊讀)
    3、"望"是什么意思?從字面上看,"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
    4、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交流)
    誰望梅止渴?為什么望梅止渴?怎樣望梅止渴?結果?
    二、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2)同桌交流識字的方法
    (3)思考:誰望梅止渴?
    三、學習課文
    1、誰望梅止渴?自讀第一節(jié),從哪兩個詞語看出將士們口很渴?(出示第一節(jié))
    "燥"字正音(指名拼、開火車讀、齊讀)"燥"就是干。
    有什么好辦法記"燥"?你在什么情況下會感到"口干舌燥"?
    2、將士們?yōu)槭裁磿?口干舌燥、嗓子冒煙"?(再讀第一節(jié))用"因為……所以……"句式回答。(出示句子)(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1)引讀:因為當時——所以將士們——
    將士們口干舌燥、嗓子冒煙,是因為——
    (2)這時,將士們最需要的是什么?
    3、這里有沒有水能給他們止渴的呢?從下文中哪句話看出?
    交流出示:曹操問過向導,附近根本沒有水,怎么辦?
    (1)卡片出示:向導(齊讀詞語):
    (2)出示卡片:根本(齊讀詞語):本來,從來
    (3)將士們個個口干舌燥、嗓子冒煙,附近根本沒有水,想想,這樣下去會有什么樣的后果?(指名交流)
    (4)曹操和你們一樣明白當時處境十分危急,再不解決飲水問題,眼看十萬大軍就會葬身荒原,怎么辦?(讀好這句話,讀出焦急的語氣)
    4、曹操有沒有想出辦法來為將士們止渴呢?從文中哪個詞語看出?
    學習:靈機一動(讀準后鼻音;開火車讀,齊讀)指事前沒有準備,臨時想出辦法。也可以說——急中生智(齊讀)
    5、曹操靈機一動,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呢?自讀第二節(jié),曹操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指名交流)(同桌讀、師生配合讀、齊讀)
    6、曹操的辦法究竟好不好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節(jié)。(出示第三節(jié),引讀)
    (1)出示生字:酸(指名拼讀、開火車讀、齊拼)吃過酸的東西嗎?什么感覺?這種感覺就叫——出示卡片:濕潤(齊讀詞語)
    (2)填空:
    將士們原先(),現(xiàn)在干渴的嘴變得濕潤起來。
    將士們原先()。現(xiàn)在一個個打起精神往前趕路,很快走出了荒原。
    (聯(lián)系前文,自說;指名答,師引讀)
    (3)這就是成語"望梅止渴"的來歷。
    7、思考:將士們走出荒原,究竟會不會看到梅林?為什么?
    交流出示:三國時期,曹操帶者十萬大軍經(jīng)過一片荒原。
    曹操問過向導,附近根本沒有水,怎么辦?
    (1)曹操為什么要說前面有梅林?
    (2)將士們走出荒原,沒有看到梅林,會怎么說?
    出示:將士們有的說:"()。"有的說:"()。"
    8、所以"望梅止渴"的"望"在這里應該理解為"想",那么"望梅止渴"究竟是什么思呢?(自讀、齊讀)
    三、復習延伸
    1、讀詞:三國時期、口干舌燥、嗓子冒煙、烈日高照、火燒火燎、靈機一動、打起精神、望梅止渴。
    2、用上這些詞語說說"望梅止渴"的故事
    3、和"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語還有——出示:畫餅充饑。
    4、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燎、酸、潤
    一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教案入學教育篇四
    《小豬畫畫》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注音的童話故事,講的是小豬因為自己沒主見,輕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鵝的話,將原本可愛的小貓畫成了一只大怪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分角色朗讀。
    2、教育學生學會尊重事物的真相,不要盲目相信別人。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課文中角色的語氣,在朗讀中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小豬最終小花貓畫成了一只大怪物。培養(yǎng)學生做事要有主見,不可盲從,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小豬、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的頭飾。
    設計理念:
    根據(jù)童話故事的特點,教學設計力求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樂中學、趣中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一向懶惰的小豬愛上了畫畫,今天,它畫了幅畫,許多小動物們都來看,我們也去課文里瞧瞧它畫了啥?
    二、出示課題:19、小豬畫畫(齊讀課題)
    三、聽故事,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師范讀課文
    四、學生自讀課文
    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將課文讀通順、讀懂。把課文中的生字畫出來多讀幾遍。
    五、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一)由結果探究原因
    ①誰能說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指導學生把話簡要地說完整。
    ②小豬為什么會畫這么一只怪物呢?
    (二)學習2、3自然段
    ①小松鼠給小豬提了什么建議?
    ②生讀小松鼠的話。
    ③師出示課件:小松鼠(小松鼠的尾巴長得怎么樣?)
    ④小松鼠這時是在炫耀自己的長處,你們想想哪些詞語要讀得重一些?
    學生集體練習讀
    ⑤小豬認真想過小松鼠的話嗎?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
    理解“馬上”“馬上”說明小豬心里想了嗎?
    ⑥學生用“馬上”一詞練習說話
    (三)小組合作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①要求:討論一下課文怎樣讀,小山羊的話對嗎?為什么?
    ②出示課件,檢查學習效果:(推薦朗讀小能手讀小山羊的話。)
    ③小山羊的話對不對?為什么?
    ④小豬想過小山羊的話嗎?你從哪個詞知道?
    ⑤這個詞和前面所學的哪個詞意思相近?
    ⑥學生練習用“連忙”說句話。
    (四)學生自學5、6自然段
    ①指名學生讀小白鵝的話。
    ②出示課件,教師引導理解小白鵝的心理:小白鵝最欣賞的就是它的翅膀,可眼見小豬的畫上沒有自己最美的部分,又急又得意。
    ③學生再讀,師生評議
    你看,我的翅膀多漂亮,給貓加上一對翅膀該多美呀!
    ④小豬還是沒作過多的細想,就怎樣做?
    ⑤了解近義詞:連忙、馬上、立刻
    (五)學生通過連忙、馬上、立刻幫助小豬分析畫成大怪物的原因。
    (六)請學生把自己的意見說給小豬聽。
    六、配音分角色朗讀。
    七、總結課文,擴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2、小豬這種“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做法可取嗎?如果你是這只可愛的小豬,你會怎樣對待別人的建議呢?請把你心目中的小貓畫下來。
    一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教案入學教育篇五
    《小熊和小鹿》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認識“熊、鹿、奶、答、商、量、燒、趕、緊、系”10個生字,會寫“關、住、奶、想、種、爸、起、趕”8個字,學習“心字底”“走字旁”2個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學做講誠信、善理解的好孩子。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3、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講述了小熊和小鹿都很守信用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讓學生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領悟出做一個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養(yǎng)成好習慣。
    建議學時教:2課時。
    三、學生分析
    本文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理解上不會有較大難度。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能力強,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插圖來學習,不僅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極大地發(fā)揮他的想象力,多渠道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四、設計理念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特征,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機械割裂的,它們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學生應在以情激趣,以趣誘知,情知和諧的教學過程中理解與理驗,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現(xiàn)二者和諧統(tǒng)一。
    [設計特色]
    密切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真正走進文章所描寫的人物心靈中,領悟出做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
    五、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揭題
    (師板書:和)同學們,認識這個字嗎?你會填這個空兒嗎?(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小熊和小鹿》(板書課題)
    2、讀題質(zhì)疑
    齊讀課題。師問: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掉字。
    2、同桌合作讀書,當個小老師,糾正讀的不對或不準確的字音。
    3、讀后釋疑:通過讀書,你讀懂了什么?
    4、師范讀,生圈畫帶生字的詞語。
    三、認讀詞語,巧記生字
    1、生自由認讀圈畫出的詞語
    2、出示詞語
    小熊小鹿答應商量發(fā)燒趕緊
    爸爸奶奶對不起沒關系種樹住院
    ①學生試讀
    ②找一找這些詞中有幾個字讀輕聲,讀一讀
    ③小組賽讀
    ④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3、游戲中識字
    ①離開詞語,生字還認識嗎?
    ②“摘星星”(師在黑板上貼好寫有生字的星星卡,生隨機摘生字卡片,大聲讀出來,并組詞、擴詞)
    4、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3、個人挑戰(zhàn)賽
    4、齊讀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認真、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激趣導入
    1、多媒體出示詞語,同桌比賽,看準認得又快又準
    2、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
    3、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小熊和小鹿,熊媽媽說,他們都是守信用的孩子,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精讀理解,感悟內(nèi)化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讀,提問:媽媽要帶小熊去奶奶家,他高興嗎?從哪兒能看出來?
    2、試著讀出小熊的高興(指導讀好兒化音:直打滾兒)
    3、你什么時候也會樂得直打滾兒?
    4、齊讀第1自然段
    (二)學習2—4自然段
    小熊這么想去奶奶家,為什么又沒去呢?
    1、指名讀2—4自然段,其他人劃出對話。
    2、小熊為什么一定要在家等小鹿?(強調(diào):答應)
    3、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三)學習5—6自然段
    媽媽走了,小熊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來。
    1、(示圖2)你看,小熊兩眼直直地盯著墻上的鬧鐘,聽著嘀嗒嘀嗒的聲音,開始,他會怎么想?
    2、可是,鬧鐘走了一圈,小鹿;鬧鐘又走了一圈,小鹿還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去奶奶家都回來了,小鹿仍然。這時,小熊會想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都回來了,可小鹿還沒來。
    3、小熊感到失望極了,你也曾有過失望的時候嗎?說一說。
    4、試著讀讀第6自然段,提問:怎樣才能讀出小熊的失望呢?
    (四)學習7—8自然段
    如果你是這只小熊,看見小鹿來了,你會怎么做?我們來看看小熊怎么做的。
    1、師生分角色讀7、8自然段(師飾小鹿爸爸,生飾小熊)
    2、小熊明明失望極了,那么生氣,為什么會對小鹿的爸爸說“沒關系”呢?
    3、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小結:是呀,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五)學習第9自然段
    1、(示圖3)瞧,熊媽媽也不住地點頭,贊許地說:“”。
    2、齊讀第9自然段
    3、提問:你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嗎?說一說。
    三、巧設練習,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們都愛踢足球。
    _______________都。
    四、指導寫字
    1、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怎樣寫好這些字。
    2、重點指導
    “起”和“趕”,“走字底”最后一筆是捺,這捺要托住右上的“己”和“干”。
    “想”和“答”,都是上下結構的字,但要注意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占格。
    “奶”字的最后一筆為撇。
    3、師范寫,生臨寫。
    4、練寫,互相評價。
    五、拓展訓練
    課文中對話很多,你能在括號里加上合格的詞嗎?
    小熊()說:“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
    媽媽()說:“明天再去種行嗎?!?BR>    小熊()說:“不行,我要在家等他?!?BR>    小鹿的爸爸()說:“今天小鹿發(fā)高燒住院了。他讓我來說聲‘對不起’。”
    小熊()說:“沒關系。明天我還要去醫(yī)院看望小鹿呢?!?BR>    總結:括號里的詞決定了說話態(tài)度,平時要多留心體會、運用。
    六、布置作業(yè)
    1、把喜歡的詞填入詞語花籃中
    2、讀《同步讀本》中《路路的臉又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