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精選18篇)

字號:

    教案的評價應該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合理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學生學習效果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在編寫教案時,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案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本課“駕駛壯譜創(chuàng)華絲首京堂”11個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并記憶“壯創(chuàng)華京堂”5個漢字。積累詞語“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奇跡”
    2、通過閱讀了解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壯觀,感受她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重難點:
    1、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讀好這首詩歌。
    2、能在熟讀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并通過適當?shù)馁Y料補充了解課文內容,并引導感受她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駕駛(注音)指名拼讀,齊讀詞語。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兩個形聲字。
    2、師:今天,就要由我這個臨時機長駕駛著飛機帶你們飛上祖國的藍天,請你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我?guī)е銈兿热チ四睦铮髞碛秩チ四睦??(師讀課文)。
    3、指名學生交流。出示圖片(長城、運河)。
    出示詞語: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誰來讀好它們的名稱?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出示課題齊讀課題)師:位列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象征,大家都很熟悉;運河不同于黃河,它是由人開鑿、挖掘出來的,是一條人工河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親自駕駛飛機飛上藍天,去領略長城和運河的獨特風光吧!
    2、字詞重點反饋:一副曲折蜿蜒嘉峪關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絲帶首都北京。
    (1)開火車抽讀,注意讀音(2)齊讀詞語。
    3、將生字送回課文,分男女生再讀課文。
    4、現(xiàn)在,老師想看看小朋友默讀課文的本領怎么樣?(不動唇,不出聲)邊默讀,邊想想,課文中有一個詞語,最能表現(xiàn)長城和運河的特點,是哪個詞語呀?(你們真了不起,都能邊默讀邊思考了)。
    2、指名交流出示:壯麗。(學習生字“壯”,板書)?!?。
    3、壯麗就是壯觀、美麗的,你能通過朗讀把它表現(xiàn)出來嗎?
    (1)自讀(2)指名讀,評價。
    四、細讀課文,了解內容。
    1、這么壯觀的美景,我們可得好好欣賞一番,你們輕聲讀讀課文,看看哪些詞句寫出了長城和運河的特點,用直線劃一劃。
    (1)自讀,直劃。
    (2)同桌交流,互相補充。00。
    (3)集體交流,出示:
    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像絲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從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借助圖片讀好詞句。
    (1)圖1:你們看,這就像巨龍穿行在大地,她跟山脈一樣,連綿起伏:同飛騰的巨龍一樣,曲折蜿蜒;指名讀句:萬里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齊讀。
    (2)圖2:她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那里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雄關”,總長6700公里。長城氣勢之壯麗,跨度之長,難怪被稱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之一。指名讀: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3)圖3:誰已經能借助圖片讀好這幾句話:(京杭大運河)像絲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從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學習“絲”,板書,注意筆畫。
    師補充:讀得真好。是呀!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讀出長城與運河的壯麗景象。師生配合讀文。
    (去掉相同的兩句)。
    2、通過補充資料,了解課文內容。
    聽一聽,老師是怎么介紹這兩個人間奇跡的。要仔細聽。
    長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她長達6700公里,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筑。她規(guī)模浩大、氣勢壯麗、歷史悠久,是世界建筑奇跡之一。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她傳遞了南北兩地的經濟、文化,也是世界建筑奇跡。
    她們的建造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精神,所以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些人間奇跡。
    3、現(xiàn)在你們對長城和運河一定有了更多的了解吧!讓我們來放松一下,來個腦力風暴吧!
    要求:把相關的內容連一連。
    2000多年歷史。
    6700公里。
    1794千米。
    像巨龍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像絲帶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山海關——嘉峪關。
    北京——杭州。
    軍事工程交通工程。
    四、總結全文,拓展課外。
    1、現(xiàn)在讓我們通過照相機的鏡頭再一次從高空欣賞祖國這壯麗的景象吧!
    2、師:我們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后人留下了無數(shù)的財富,在嘖嘖稱贊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懂得保護這些珍貴的資源,讓古老的建筑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附板書:
    壯美。
    人間奇跡。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課文內容。
    3、收集關于長城和運河的有關資料,了解它們的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2、抓重點詞句反復品讀,圖文結合并借助相關的補充資料深入感受“奇異景象”。
    二課時。
    (一)導入激趣。
    1、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
    觀,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
    2、生齊讀課題。
    3、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說說)。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各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句,結合上下文或理解其意思。
    (3)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長城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來看?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嘉峪關譜寫。
    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綢帶。
    (2)指名說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
    (3)結合自己的讀書理解說說作者的觀察點及看到的長城和運河分別。
    是什么樣的?
    (三)精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部分內容。
    2、比較句子: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3、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句子)。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看插圖或動畫體會理解,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四)布置課堂作業(yè)。
    (一)復習。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BR>    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
    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
    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4、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5、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6、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2、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今天,我們乘著作者駕駛的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祖。
    國的奇跡還有許多,如那一座座長江大橋、一幢幢高樓大。
    廈、趕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令世人矚目的三峽工程。
    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四)布置作業(yè)。
    6700千米1747千米。
    像巨龍像綢帶。
    連綿起伏銀光閃閃。
    曲折蜿蜒伸向天邊。
    人間奇跡。
    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三
    兩課時、
    (一)導入激趣。
    1、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
    2、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3、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引出主要內容的。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運用解詞六法,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嘉峪關譜寫。
    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綢帶。
    (2)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3)指名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
    5、自己的話說一說、
    6、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
    7、詩篇、不朽有哪。
    8、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fā)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
    9、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
    10、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11、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12、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3、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4、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5、指名讀,生評議、
    16、齊讀、
    (五)布置課堂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
    注意坐姿四訣和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連綿起伏奇跡曲折蜿蜒。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
    5、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6、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7、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8、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9、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10、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
    11、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
    (四)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yè)、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四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fā)同學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fā)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準備。
    掛圖,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人激趣。
    1、師:俺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3、師出示課件,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發(fā)明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發(fā)明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lián)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時,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發(fā)明: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局部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
    2、同學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局部。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身“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俺的眼前。
    俺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示在哪些地方?用自身的話說一說。
    6、“發(fā)明”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發(fā)明了這人間奇跡?是俺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俺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發(fā)明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發(fā)明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局部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局部。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局部,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5、同學們無妨自身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局部讀法的區(qū)別。
    7、同桌可分兩大局部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局部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發(fā)明了這人間奇跡?
    是俺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配樂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質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匯報并質疑。
    3、師小結。
    九、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奇跡長城——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像綢帶)。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五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fā)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掛圖,多媒體。
    1課時。
    (一)導人激趣。
    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3、師出示課件,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不朽。
    創(chuàng)造奇跡。
    天堂。
    2
    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不朽。
    創(chuàng)造奇跡。
    天堂杭州。
    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lián)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部分。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7、同桌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配樂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質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匯報并質疑。
    3、師小結。
    (九)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奇跡。
    長城——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像綢帶)。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課文內容。
    3、收集關于長城和運河的有關資料,了解它們的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2、抓重點詞句反復品讀,圖文結合并借助相關的補充資料深入感受“奇異景象”。
    1、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
    觀,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
    2、生齊讀課題。
    3、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說說)。
    1、自學課文。
    (1)各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句,結合上下文或理解其意思。
    (3)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長城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來看?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嘉峪關譜寫。
    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綢帶。
    (2)指名說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
    (3)結合自己的讀書理解說說作者的觀察點及看到的長城和運河分別。
    是什么樣的?
    1、指名讀第一部分內容。
    2、比較句子: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3、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句子)。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看插圖或動畫體會理解,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不朽)。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
    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
    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4、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5、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6、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2、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今天,我們乘著作者駕駛的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祖。
    國的奇跡還有許多,如那一座座長江大橋、一幢幢高樓大。
    廈、趕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令世人矚目的三峽工程。
    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6700千米1747千米。
    像巨龍像綢帶。
    連綿起伏銀光閃閃。
    曲折蜿蜒伸向天邊。
    人間奇跡。
    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課文內容。
    3、收集關于長城和運河的有關資料,了解它們的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1、了解長城和運河的的特點。
    2、抓重點詞句反復品讀,圖文結合并借助相關的補充資料深入感受“奇異景象”。
    1、 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
    觀,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
    (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2、 生齊讀課題。
    3、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說說)
    1、自學課文。
    (1) 各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句,結合上下文或理解其意思。
    (3)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長城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來看?
    看到的長城和運河分別是什么樣的?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關 譜寫
    不朽 創(chuàng)造奇跡 天堂 杭州 綢帶
    (2)指名說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 不朽 創(chuàng)造 奇跡
    (3)結合自己的讀書理解說說作者的觀察點及看到的長城和運河分別
    是什么樣的?
    1、指名讀第一部分內容。
    2、比較句子: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3、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句子)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看插圖或動畫體會理解,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 “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0、 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 生評議。
    11、指名讀, 生評議。
    12、齊讀。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 (不朽)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 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
    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
    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4、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5、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6、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2、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今天,我們乘著作者駕駛的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祖
    國的奇跡還有許多,如那一座座長江大橋、一幢幢高樓大
    廈、趕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令世人矚目的三峽工程
    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1 長城 和 運河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龍 像綢帶
    連綿起伏 銀光閃閃
    曲折蜿蜒 伸向天邊
    人間奇跡
    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八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7、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九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兩課時。
    1、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
    2、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3、生齊讀課題)
    4、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運用課件)
    1、自學課文。
    (1)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引出主要內容的。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運用解詞六法,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嘉峪關譜寫
    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綢帶
    (2)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3)指名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的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兒。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學生自學后討論。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7、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8、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9、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0、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1、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2、指名讀,生評議。
    13、齊讀。
    1、用鋼筆描紅。
    注意坐姿四訣和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連綿起伏奇跡曲折蜿蜒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不朽)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7、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
    1、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yè)。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十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兩課時.
    一.導入激趣
    1. 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
    2. 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3. 生齊讀課題)
    4.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運用課件)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 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 引出主要內容的.
    (2) 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 運用解詞六法,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關 譜寫
    不朽 創(chuàng)造奇跡 天堂 杭州 綢帶
    (2)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3)指名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 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的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兒.
    譜寫: 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 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 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 奇異的景象.
    天堂: 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1 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 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 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己的話說一說.
    6 你覺得長城怎樣? 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
    7 詩篇. 不朽有哪
    8 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fā)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
    9 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
    10 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11 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12 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4 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 生評議.
    15 指名讀, 生評議.
    16 齊讀.
    五.布置課堂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
    注意坐姿四訣和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 連綿起伏 奇跡 曲折 蜿蜒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 (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 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 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
    5 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6 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7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8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9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10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
    11 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1.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 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
    四.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yè).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十一
    3、師出示課件,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lián)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十二
    1、自學課文。
    (1)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引出主要內容的。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運用解詞六法,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嘉峪關譜寫。
    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綢帶。
    (2)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3)指名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的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兒。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十三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2.師總結:今天,我們乘著作者駕駛的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祖國的奇跡還有許多,如那一座座長江大橋、一幢幢高樓大廈、趕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令世人矚目的三峽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四、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yè)。
    (1)多音字組詞。
    (2)形近字組詞。
    罵()使()藍()導()象()。
    駕()駛()籃()異()像()。
    綿()峪()蜿()蜒()扁()。
    棉()?。ǎ┩耄ǎ┱Q()篇()。
    折()綢()朽()州()飄()。
    拆()調()巧()洲()漂()。
    附板書: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十四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7、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8、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9、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0、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1、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2、指名讀,生評議。
    13、齊讀。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
    把課文中的插圖制成幻燈片或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備
    3.生齊讀課題)
    4.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運用課件)
    1.自學課文.
    (1)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學生自瀆課文,勾畫、批注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4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5祖先該怎么理解?
    6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導朗讀.
    1.導讀.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2指名讀,生評議.
    3齊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1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2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3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4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5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
    學生收集整理。
    板書設計
    長城不朽詩篇
    15、長城和運河
    勞動人民的智慧
    運河動人詩篇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十六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不朽)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2.師總結:今天,我們乘著作者駕駛的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祖國的奇跡還有許多,如那一座座長江大橋、一幢幢高樓大廈、趕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令世人矚目的三峽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1.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yè)。
    (1)多音字組詞。
    (2)形近字組詞。
    罵()使()藍()導()象()
    駕()駛()籃()異()像()
    綿()峪()蜿()蜒()扁()
    棉()?。ǎ┩耄ǎ┱Q()篇()
    折()綢()朽()州()飄()
    拆()調()巧()洲()漂()
    2.長城和運河
    長城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像巨龍)東起山海關
    西到嘉峪關
    古代勞動人
    奇跡
    運河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民的創(chuàng)造
    (像綢帶)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十七
    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簡介運河和長城的有關知識。(長城:在春秋戰(zhàn)國時各國為了相互防御,在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為了防御北方匈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方長城予以修繕,連貫為一,俗稱“萬里長城”。明代18次修筑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總長約6700千米,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
    二、指導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習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錄音示范讀課文,學生注意感受范讀的語調、語感。
    2、學生反復練習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容?將課文讀清楚、讀明白、讀流利。
    3、對不理解的詞句做上記號。
    檢查自讀。
    (1)指名分兩部分讀。及時正音。對生字可從字的音、形、義等方面去識記,讓學生口頭組詞,體會字詞意思。
    駕(駕駛)(駕御)(駕車)折(折紙)(曲折)(打折)。
    嘉(嘉獎)(嘉賓)(嘉峪關)譜(譜寫)(歌譜)。
    (2)學生自由練習讀課文。
    (3)分角色指名讀課文。多種形式指名讀課文,直至讀通順、讀流利,讀明白。
    指好有關句子。
    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像/。
    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三、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
    嘉:區(qū)別于“喜”,將下面的“口”改為“加”第九畫橫要長。
    朽:左右結構,右邊是橫下豎折折鉤,橫和木旁的橫平齊。
    蜿:區(qū)別于“碗”,第十三畫是橫折鉤。左窄右寬。
    邊指導邊示范。
    學生在練習冊上描紅練寫。強調握筆姿勢和坐姿。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篇十八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fā)同學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fā)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準備
    掛圖,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人激趣
    1、師:俺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 、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3、師出示課件,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不朽 發(fā)明奇跡 天堂
    2 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不朽 發(fā)明奇跡 天堂杭州 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lián)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時,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發(fā)明: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局部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
    2、同學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局部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身“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俺的眼前。
    俺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示在哪些地方?用自身的話說一說。
    6、“發(fā)明”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發(fā)明了這人間奇跡?是俺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俺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發(fā)明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發(fā)明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局部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局部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局部,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5、同學們無妨自身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局部讀法的區(qū)別。
    7、同桌可分兩大局部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局部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發(fā)明了這人間奇跡?
    是俺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配樂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質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匯報并質疑。
    3、師小結。
    九、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奇跡 長城——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像綢帶)